《詠雪》公開課教案(精選14篇)
《詠雪》公開課教案 篇1
一、教學思路
《詠雪》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篇幅不長,文字不深,但面對剛剛接觸文言文的七年級學生。我首先設法引導學生認真弄清文中字詞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文章的主旨。沒有這一環節,教學很容易流于空泛。然后,我努力引導學生自己去解讀文本,探究文本。并且運用圖文結合的板書,使教學重難點一目了人,同時,讓學生結合圖文,當堂鞏固積累文言字詞,并且背誦。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常見文言詞語,如“俄而”“欣然”“未若”等。并且背誦全文。
2、能力目標:結合注釋,運用工具書,疏通文意,發揮想象,學習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事物。
3、情感目標:在情境中感受機智,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引導學生敢于跳出書本形成創造性閱讀。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文言的學習方法。并積累文言字詞。
2、難點:對兩個詠雪佳句的評析。
四、教學方法
1、誦讀法: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理解文意。
2、探討法和點撥法相結合:本文敘事中包含議論,教師的引導點撥與學生的參與探究相結合。
3、延伸閱讀法:鞏固積累詠雪名句。
五、教學流程
(一),謎語導入,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課前,我們來猜一個謎語:頭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風空中舞。
生:是雪。
師:對,是雪。為更直觀的看到雪花,現在請我們班的小畫家明曉玉在黑板上畫兩朵雪花吧。
(生畫雪花)
師:畫得真好。來點掌聲吧!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觀察雪花有哪些特點呢?
生:六角形的,白色的,出現在寒冷的冬天,像白色的花瓣一樣在空中飄舞。
師:同學們描述的很準確。那么你們覺得那漫天飛舞、飄飄灑灑的雪花像什么呢?我們用什么才能恰當的比你他們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古代的兩個少年是如何吟詠雪花的。
(二),走進文本,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有預習這篇課文嗎?為了檢查大家的預習情況,大家先齊聲朗讀這篇課文。
(生齊讀)
師:同學們讀得很好,流暢,整齊,,咬字清晰,聲音洪亮。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讀出文章的感情,不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好的。但有幾個字大家還是得注意它們的拼音。驟:zhou 似:si 差:cha 擬:ni奕:yi。
師:通過聽剛才同學們的朗讀,大家的預習工作做得很不錯。現在請同學們用五分鐘的時間,自由朗讀,并結合注釋,試著翻譯全文,同時把不懂得字詞句,做好記號,等下請同學們提出來。
(師提示:做好標記,不理解之處打個“?”)
師:看來有些地方還不是很懂,現在我們請幾位同學來來梳理一下文章的大意,每人一句。(請生翻譯全文)
明確(重點講解):內集,兒女古今異義,俄而,未若,擬,驟等。以及兩個詠雪名句的講解。
師:通過剛才的梳理,我們大概理解了文章的內容,大家也表現很不錯。現在我們請男同學把課文朗讀一遍,在朗讀中,大家試著用自己的語言簡單的復述一下文章講了一個什么故事。等下請同學來復述。(男生讀)
師:讀得很不錯。現在請同學們來復述故事,可先在草稿紙上寫個提綱。
(生寫,師提示,抓住文章的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并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
三分鐘后,請生復述。
明確:一個寒雪日,謝太傅和自己的子侄輩談論詩文。謝太傅問:紛紛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兒子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大哥的女兒謝道藴回答說:像柳絮一樣乘風飛舞。其實,在文章的第一句,短短的十五個字就涵蓋告訴了我們時間地點人物及主體事件。
(為了更直觀形象的了解這個故事,我們把它用簡圖畫出來吧,一起畫)
(三)質疑探究,深化體驗
師:好,雖然時隔今日已經很久了,但通過圖畫對當時他們詠雪的事情卻一目了然了。同學們想一想,當時外面天寒地凍,謝太傅和家人聚會時屋內的氣氛如何啊?又從那些詞可以看出來呢?快速瀏覽課文。
明確:輕松,歡快,融洽。從欣然,笑樂看出來的。
那么請同學,先齊聲朗讀課文,把那種融洽歡快的氣氛讀出來。等下請三位同學來表演一下。
讀完,提示他們三位都是有才華的文人,謝太傅是長輩,胡兒,謝道藴是晚輩,并且要把謝道藴才女的氣質演出來。(請兩男一女同學表演,并請生點評)
師:同學們表演的很好。其實啊,古人有四大人生美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而對于文人才而言,吟詩作對定是人生的一大樂事。當謝太傅問:白雪紛紛何所似?時,對于胡兒與謝道藴的回答,他是什么反應啊?
生齊:笑樂。
師:對,是笑樂,也就是滿意的意思。那同學們思考一下,他是為誰的回答而笑樂滿意呢?
明確:①對他們兩的回答;②笑胡兒,樂兄女;③只為兄女笑樂。
師:謝太傅對他們兩的回答笑樂,我們知道這個故事選自《世說新語》,它的作者是劉義慶。那么編著這個故事的作者又覺得誰的回答好呢?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呢?
明確:是謝道藴的好。最后點明她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贊賞謝道藴的回答。因為這個故事謝道藴有了“詠絮才”的稱號。
師:對于他們的回答,謝太傅是一笑了之,編者是贊賞謝道藴的,那同學們覺得哪個回答好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明確:①從外形上看,雪鹽顏色相進,且撒鹽和雪落下來的姿態很相似,形似才能神似。
②是個講究的是意蘊與物象的統一。柳絮是春天才有的,似乎在暗示冬天已經來了,春天也將來臨,有深刻的意蘊,并且把漫天飛舞的雪花比作滿天的柳絮飄飛,意境很美。所以此喻有意蘊,而比作鹽則沒有。
(四)發揮想象,拓展延伸
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能自圓其說即可。胡兒將飛雪比作撒鹽,謝道藴將飛雪比作柳絮,那么同學們覺得那紛紛揚揚的雪花像什么呢?
明確:像鵝毛,蒲公英等。
師:同學們也可以試著寫成詩句哦。我們以前學過很多關于雪的詩句,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
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李花二首》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五)布置作業,開拓視野
師:我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認識了晉代一位聰穎機智的才女——謝道藴。感受了她出類拔萃的才情。其實《世說新語》中還有許多聰明的少年人物,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知識。請同學們課后收集其中的故事,并完成相關練習。這篇課文比較短小,最后讓我們結合圖畫,一起來背誦全文。
六,教學反思
對于初一的新生而言,剛接觸文言文,積累字詞是關鍵,講解可以幫組學生積累,同時通過多種方式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也很重要。這節課是我執教生涯第一節公開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聽課指導教師的肯定,但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閱讀方式比較單一,文言字詞的講解不是很透徹。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學中,我會組織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朗讀,并且要更加仔細的研讀文本,設法對文本進行再創造,發掘文本中有價值的成分。
《詠雪》公開課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暢地熟讀全文。
2.能說出“內集”“俄而”“差可擬”“未若”等詞的含義。并能將本文翻譯成現代文。
3.知道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
學習重點:誦讀課文,多角度拓展思維。
學習難點:對兩個詠雪佳句的評析。
【知識鏈接】
1.作家和作品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此人愛好文學,喜招納文士。
《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一部記述魏晉時期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在內容上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不作任何夸飾。語言簡練、辭意雋永,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
2.謝道韞(349—409)“詠絮之才”的起源,魏晉時期的才女。她自幼聰識有才辯。是一代名將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謂是出身于詩書富貴之家、禮樂簪纓之族。
【呈現目標明確任務】
1.能正確流暢地熟讀全文。
2.能說出“內集”“俄而”“差可擬”“未若”等詞的含義。并能將本文翻譯成現代文。
3.知道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
【合作預習問題導向】
美美地讀(從讀中感受)
1.聽范讀:聽字音、節奏和情感。
2.組員朗讀展示。
認真地譯(從譯中探究)
小組合作,結合課前預習中的重點詞語翻譯全文。
細細地品(從品中領悟)
【生問師答定向釋疑】(學則須疑)
提問向導:從文章的內容、表達技巧等角度提問,提出小組不懂的問題,向老師質疑。
【盤點收獲拓展提升】
1.請說出一句有關描寫雪的詩句
2.課堂小結:
《詠雪》公開課教案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詠雪》,是南朝宋彭城人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 教材分析:
《詠雪》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五篇課文,本單元以“人間親情”為主題,濃濃親情,動人心弦。親情是人世間最真摯的感情。《詠雪》,文章講的是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本文只有70多字,卻鮮明地塑造了謝安、謝朗、謝道韞這三個人物。“詠雪”成為流傳千古的一段佳話,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詠雪之才、詠絮才”等典故。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三個維度,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點和難點。
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能力:
1、掌握“俄而、驟、欣然、差可擬、因”等文言詞語;
2、情景再現,走近古人講論文義的情境中。
過程與方法: 1、檢測掌握的作家作品情況,并補充相關內容;
2、同伴互助,解決疑難詞語,并歸納整理;
3、師生共同表演,講論文義,再現故人讀書的情景。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發揮想象力、創造力,感受文化故人的情操,感受文化魅力,在和睦、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感受親情
教學重點:掌握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情境再現,講論文義,引導學生去想象,培養創造性思維。
二、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新課標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因此,我準備采用的教法是
1、朗讀法:課前預習反復朗讀,課堂朗讀,注意字音、斷句,強調“擬”“差”的讀音。
2、同伴互助,解疑答難,掌握字詞,老師引導歸納整理。
3、師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全體參與表演,再現當時情境。
三、說學法
我貫徹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的指導思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采用的學習方法是朗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七個環節展開。
(一)、導入新課:
圖片展示“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這是《紅樓夢》中寫給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判詞,“停機德”講的是樂羊子的妻子為勸丈夫繼續求學而剪斷織布機上的娟的故事。“詠絮才”講的是什么呢?今天讀完這個故事,我們就知道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介紹作者及作品
導入課文之后,我便請學生根據課文注釋介紹作者 及作品,引導學生學會抓住作者生平的主要方面(生辰字號、所處的時代、文學地位以及代表作品等)進行識記。
(三)朗讀感知
我們知道,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體,其特點是簡潔典雅。文言文的學習側重于朗讀,為此,我主要采用先聽課文的范讀,然后再師生競賽朗讀法落實課文的字音,把握節奏與停頓。在朗讀的形式上,我力求做到個別讀與集體讀、小組讀與全班讀相結合,從而力爭讀準字音,讀好。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難讀字音:
擬 差 俄而 雪驟 柳絮 無奕女 ......
在讀懂文意的基礎上,讓學生試著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1)撒/鹽/空中/差/可擬
(2) 未若/柳絮/因/風起
(3)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4)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明確這些停頓后,再放聲朗讀,讀好停頓,自然體會出感情了。)
(四)疏通文意
在把握字音的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翻譯理解。第一步是翻譯,在課文翻譯這一教學環節當中,我先引導學生落實文言字詞,并結合翻譯方法,如增添法、替換法等,然后指導學生結合課文注釋試著翻譯全文,其間老師進行點撥,師生一起合作解答疑難;點撥的重點字詞句有:
俄而 欣然 擬 未若
接著再請學生翻譯全文,這樣便使學生能夠大致地了解課文內容;當然,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我還是注重朗讀,在讀中翻譯,在讀中理解。
(五)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為引導學生開展獨立的閱讀實踐,教師以多媒體出示如下一組思考題:
(1) 文中的這一家人是在一種什么樣的氛圍下聚會的?從哪里看出來?
(2) 聯系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又什么不同?
(3) “公大笑”一句省略了謝安的話,如果你是謝安,你會說出什么話來?把雪比
作“柳絮因風起”和“撒鹽空中”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
事物來比喻雪。
(4) 文末為什么要強調謝道韞是王凝之的妻子?
(1、明確:融洽,欣然、大笑)
(2、指子侄輩,今專指子女)
(3、有兩種相反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撒鹽”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后達于神似,形似是基礎,據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另一種意見認為“柳絮”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正如英國大詩人雪萊所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西風頌》),有深刻的意蘊;而“撒鹽”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蘊──“撒鹽空中”,干什么呢?誰也不知道。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僅有物象而無意蘊,所以說不好。)
(4、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贊賞道韞的才氣。)
請學生先朗讀再小組討論,之后班級交流。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
思考和討論,做出答案,進一步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從而受到情感
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
(六)再現當時情景:
1、師生共同確定:時間、地點、天氣、事件、人物。重點在人物上,文中有謝安的表情,謝朗和謝道韞只有話語,先讓學生從文中發現、想象他們的表情,再推薦同學扮演角色,其他同學扮演“眾兒女”,思考:他倆誰說的好?“白雪紛紛何所似”?
2、創造條件,師生表演。重點探討謝朗和謝道韞誰說的好,各抒己見。再說說“白雪紛紛何所似”,可以用學過的詩句,可以是自己的想象,最好是自己寫的七字一句的詩句。
師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全體參與表演,再現當時情境。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可以發揮學生想象力,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突破教學難點。
(七)、布置作業:
A、積累詞語;
B:讀幾則《世說新語》中的故事,寫讀書筆記。
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范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豐富同學們的知識儲備。
五、說板書 贊賞謝道韞 敘述詠雪事件 一問、一答的聰明才智
板書在教學活動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此板書清晰直觀,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各位評委老師: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詠雪》公開課教案 篇4
教材的地位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初中語文的古詩文教學,強調誦讀,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一:說教材;
(一)、《詠雪》這篇課文雖然俏難暈模镅暈淖紙銜誠裕矣幸歡ǖ墓適灤裕譜偶彝ド詈頹濁檎庖壞ピ行模斫餛鵠從ω盟迪嘍勻菀滓恍?/div>
(二)、詩詞教學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文化品味來談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態度,小到言談舉止,都有影響。
基于以上認識,我確定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是:
1、知識目標:
(1) 理解文義,背誦本篇課文
(2) 熟記作家作品
(3) 積累文言字詞,掌握“俄而、欣然、擬、末若”等的詞義
(4) 品析文中人物的語言
2、能力目標:
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能力,這一點可以充分體現新課標的要求
3、情感道德目標:最后是在和睦、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感受親情。
4、教學重點:
(1)理解文義,背誦課文
(2)品析文中人物的語言
5、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去想象,培養創造性思維。
學生情況
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閱歷淺,很難獨自完成本課的知識學習,而且互相合作能力較差,主要是以自己的興趣來學習的。所以我準備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二)說教法
1、情景導入教學
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環境,使學生能迅速進入角色。
2、朗讀教學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朗讀,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和朗讀文言文的語感。
3、現場演示法
可以更形象的體會優美的句子
4、激勵創新講述,發展思維。
通過這一環節的遷移訓練,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想象能力。練習的設計能照顧到全體學生,體現層次性。
5、淡化教師角色,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這堂課教師是作為一個協作者,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大部分時間都能體現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
(三) 說學法
本人更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自問自答、自問他答或老師解答等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說教學過程:
一:在導入時應用猜謎語的方法,使學生調整氣氛,產生興趣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角色。
二:在作者介紹中請學生借助資料加以評說,再有老師確認。這樣做是為了培養學生自覺查資料的習慣。實現知識目標的第二點。
三:在介紹作品時讓學生借助資料簡單介紹這部書的特點,及反映的社會思想,魯迅對它的評價,之后有老師確認。這樣作是為了增加學生的知識點。實現知識目標的第二點。
四、 范讀正音
朗讀是詩詞教學的重中之重。朗讀有利于記誦,有利于理解,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讀好了甚至可以以讀代講,朗讀時要把握詩詞不同風格、不同基調以及文中的斷句。在這部分教學中學生可以提出把握不準的字音,字義,詞義及句義,然后讓其他學生解答。之后老師在作確定。最終達到正音,疏通文意,理解文意的目的。這樣做是為了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讓學生自己去解決課文中的內容培養其自學能力。實現知識目標的第三點,突破教學難點。
五:賞析部分
一是對句子的賞析盡可能的再現當時的情景。如在賞析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和兄女曰:“末若柳絮因風起”這兩句話時可以現場在空中撒一把鹽和用白紙剪的雪花。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產生興趣,讓學生更生動形象的的賞析句子。來達到賞析的目的。
二是對課文內容的賞析,來把握課文的故事性和文中體現的家庭親情。在這一部分教學中,讓學生提前準備好話劇,在課堂上進行表演。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內容和所體現的親情,來達到賞析的目的。
這樣課文的主要內容就交代清楚了,把這堂課上成家庭中的討論和現場表演。來實現知識目標的第一點和第四點以及道德情感目標。突破教學重點。
六:拓展延伸
1:讓學生通過舉古人詠雪時所用的比喻句。來增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感受古人是怎樣通過想象來寫詩句。為下面的想象練習打好基礎,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
2:總結概括運用比喻,想象來進行句子的仿寫。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練習清楚比喻句不僅僅是形似還要神似。然后讓學生將英文中的26字母通過想象,運用比喻加以表達,如:a是一座金字塔,代表進取。c是未滿的月牙,代表缺憾等。這樣可以突出了學生之間的個體思維差異和個性特點。實現能力,突破教學難點。
七:隨堂練習
經過隨堂練習來鞏固學生對課本的知識記憶。
八:作業
1、 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營造一個和諧,輕松,融洽的家庭氣氛。
九:板書基本上是按行文思路來安排的,這樣安排一是便于總結寫作特點;二是便于學生按思路記憶背誦。
作為青年教師盡管我很盡心的準備了這節課,但是我知道肯定還有很多不足。所以敬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的意見,給我們年輕人一個不斷學習進步的機會。
《詠雪》公開課教案 篇5
四基達標
1.《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組織</pgn0109a.txt/pgn>編寫的。
2.“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極精煉地交代了時間“________”、地點“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期日中,過中不至”這一句話點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陳太丘
b.“與兒女講論文義”一句中“兒女”指的是謝太傅的兒子和女兒
c.“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句話的意思是:還不如化做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詞,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后者是謙詞,是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4.解釋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
(1)與友期約__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__
(3)撒鹽空中差可擬________
(4)俄而雪驟________
能力提高
1.辨別下列詞語哪些屬于敬詞,哪些屬于謙詞?
①敝人 ②卑職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謙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詞與“尊君在不”的“不”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誨女知之乎
b.學而不思則罔
c.路轉溪頭忽見
d.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詠雪》一文結尾謝太傅對兩個人的回答</pgn0109b.txt/pgn>的優劣未做評定,只是“大笑樂”,十分耐人尋味,請簡要說說你對此的理解。
開放探究
水很活潑
一天晚上,我陪天天練習造句,用的詞是“活潑”。
天天說:“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很活潑。”
我說對:“對,再造一句。”
天天想了想,說:“小魚游過去了,水很活潑。”
我對:“對。等等,不對!”
天天不懂我要說什么。我的本意是贊賞她的句子,并以為這是非常好的句子。這句“水很活潑”,真是非常活潑,要是再進一步,就是寫詩了。寫文章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別人看懂,□要有自己的語言。孩子的語言如同他們的畫,本來都是很生動的,大人七教八教的,規范自然是規范了,卻也枯萎了。當然這僅是我的說法,老師們未必會這么認為。學校要教會學生的是字詞的規范的習以為常的用法,而不是寫詩。老師的心里或許也不認為“水很活潑”就是病句。然而還有監督老師的人。想來想去,事情就復雜了。
我對天天說:“你造的這句子是一句很好的句子。但是,考試的時候不要這樣造。”
天天一臉不解,問:“為什么?”
是啊,我也想問為什么。
閱讀上文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小魚游過去了,水很活潑”這句話,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這句話運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
b.“活潑”,刻畫的是水的潑動
c.“水很活潑”不規范
d.“水很活潑”是作者的心情的反映
2.“要是再進一步,就是寫詩了”,這句話意思是
[ ]
a.“水很活潑”就是一句詩
b.“水很活潑”詩意還不夠濃
c.“水很活潑”是散文的語言
d.“水很活潑”形象、生動、有創意
3.“但是,考試的時候不要這樣造”,“我”這樣說的主要原因是
[ ]
a.事情很復雜
b.老師可能會認為這是病句
c.書本上沒有這樣的句子
d.保住考試的好成績
4.試用簡明的語言,概括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活潑一詞經常用在人或動物身上,造來造去就不新鮮了”一句是從原文中抽出來的,應回歸到何處恰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有兩處“□”處,應填入的關聯詞語是
[ ]
a.既……又 b.不但……而且
c.又……又 d.并……并
7.文中有一處畫波紋線“ ”的句子,說法對嗎?試用一句話說明你的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四基達標]
1.南朝宋 劉義慶
2.時間寒雪日 地點內集 人物謝太傅與兒女 事件講論文義
3.b
4.(1)約定 (2)才 (3)化 (4)一會兒,不久
[能力提高]
1.敬詞③④⑥⑦⑨ 謙詞①②⑤⑧
2.b
3.答:此題答案為開放性的。①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 ②“笑”前喻,“樂”后喻 ③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開放探究]
1.c 2.d 3.d
4.揭示“應試教育”束縛學生智力開發的危害性
5.放在第6段第2句“并以為這是非常好的句子”的后面 6.a
7.一種說法:對。教育使學生學到了知識,卻也不免抹煞了孩子們的一些天性。
另一種說法:不對。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的語言達到規范化,而不能單純地認為使其“枯萎”了。
以上兩種說法均有道理。
《詠雪》公開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
2.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3.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1.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2.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一、導入
說說你知道的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
同學們,剛才我們都聽了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二、新課學習
(一)復習有關《世說新語》和劉義慶的知識。
(二)學習《詠雪》。
1.一讀課文:
聽錄音,根據文意斷句,加上標點符號,再朗讀。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2.二讀課文,理解加點的詞語: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家庭聚會),與兒女(子侄輩,指年輕一代)講論文義。俄而(不久,一會兒)雪驟,公欣然(高興)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差不多)可擬(相比)”。兄女曰:“未若(比不上)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3.三讀課文,用現代漢語復述故事。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4.四讀課文,研討問題:(四人小組合作)
①“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融洽歡快輕松
②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
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只有物象而無意蘊。
③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贊賞道韞的才氣。
5.五讀課文能背誦:
6.歸納主題:
詠雪講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里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出了詠絮之才。
7.想一想 議一議:
對文中“公大笑樂”一句有不同解釋,你如何看法:
①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
②“笑”前喻,“樂”后喻;
③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三、拓展思維:
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舉出并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請欣賞: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毛澤東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天。
——李白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
四、課后作業:
1.閱讀《世說新語》,選擇你讀懂的一篇給予鑒賞、評點。
2.片斷練筆:自擬題目,景色描寫。
《詠雪》公開課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詠雪》選自《世說新語?言語》,文章講的是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世說新語》文筆簡潔明快,語言含蓄雋永,本文只有70多字,卻鮮明地塑造了謝安、謝朗、謝道韞這三個人物。“詠雪”成為流傳千古的一段佳話,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詠雪之才、詠絮才”等典故。本文在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五課,本單元的主題是“親情”,我以為“詠雪”固然體現了親情,但更重要的是展示了魏晉名士那種灑脫、儒雅的氣質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所以,我想盡力帶著學生去感受古人那種灑脫儒雅、情趣盎然的生活氣息。
學生分析:
我們之前已經學過《童趣》等三篇文言文,學生積累了一些文言知識,并且熟悉了我們學習文言文的步驟,本課先學了《陳太丘與友期》,學生對《世說新語》的風格也有了初步的感受,要讀懂這個故事沒有太大的困難。所以,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整理歸納文言知識,挖掘其文化內涵,并努力創造氛圍,讓學生真切感受“詠雪”的情境,鼓勵學生去想象。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復習鞏固作者及《世說新語》;
2、掌握“俄而、驟、欣然、差可擬、因”等文言詞語;
3、情景再現,走近古人講論文義的情境中。
過程與方法:
1、檢測掌握的作家作品情況,并補充相關內容;
2、同伴互助,解決疑難詞語,并歸納整理;
3、師生共同表演,講論文義,再現故人讀書的情景。
情感、態度、價值觀:發揮想象力、創造力,感受文化故人的情操,感受文化魅力。
教學重點:掌握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情境再現,講論文義。
教學方法:
1、朗讀法:課前預習反復朗讀,課堂朗讀,注意字音、斷句,強調“似”“差”的讀音。
2、同伴互助,解疑答難,掌握字詞,老師引導歸納整理。
3、師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全體參與表演,再現當時情境。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對照課件進行講解】
一、布置預習:
1、熟讀《詠雪》,了解大意,劃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2、搜集學過的關于雪的詩句。
二、導入新課:圖片展示“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這是《紅樓夢》中寫給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判詞,“停機德”講的是樂羊子的妻子為勸丈夫繼續求學而剪斷織布機上的娟的故事。“詠絮才”講的是什么呢?今天讀完這個故事,我們就知道了。
三、展示目標:提醒學生注意“互助”、“歸納”、“再現”等詞語。【板書本節課的兩大環節:講論文義、再現情境】
四、溫故知新:
1、學生回顧上節課講的文學常識填空;
2、補充:魯迅的評價,《世說新語》分的門類,《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
五、講論文義:【師生共同回顧學習文言文的步驟并板書】
1、讀:字音、斷句。【學生齊讀完后,強調“似”“差”這兩個多音字】
2、譯:提出疑難字詞,同伴互助解決。
3、詞語搶答:用我們常規的搶答方法,檢測字詞掌握情況,并注意聯系學過的知識,如:與“俄而”意思相近的“未幾,無何,既而,逾時”等,與“欣然”的“然”用法相同的“莽莽然,黯然”。
4、直譯接龍:一人譯一個標點的句子。
5、整理歸納:老師引導,學生完成,歸納本課的古今異義詞、判斷句、人物稱呼、成語“柳絮才高”,此時學生就知道“詠絮才”的含義了。
6、拓展閱讀:展示材料,老師解釋“謝公、謝玄、淮上”,學生還有不明白的再解釋,最后學生直譯。這則材料講的也是謝安的故事,“俄而、至、默然、徐”等詞語都是學過的,可檢測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并且這則材料中謝安得到捷報都不動聲色,在《詠雪》中卻“大笑”,有助于學生了解這個人物的性情。
六、再現情境:
1、師生共同確定:時間、地點、天氣、事件、人物。重點在人物上,文中有謝安的表情,謝朗和謝道韞只有話語,先讓學生從文中發現、想象他們的表情,再推薦同學扮演角色,其他同學扮演“眾兒女”,思考:他倆誰說的好?“白雪紛紛何所似”?
2、創造條件,師生表演。重點探討謝朗和謝道韞誰說的好,各抒己見。再說說“白雪紛紛何所似”,可以用學過的詩句,可以是自己的想象,最好是自己寫的七字一句的詩句。
3、看看“詩中雪”,展示幾句寫雪的詩句。
4、想想:歷史中堪稱“詠絮才”的,還有誰?【李清照】
5、評評:本節課,我們班的“詠絮才”。
七、布置作業:
A:1、完成《全效學習》;
2、積累詞語;
B:讀幾則《世說新語》中的故事,寫讀書筆記。
反思:我以為,一堂課就像一篇文章,有鋪墊,有懸念,有伏筆,有照應,有過渡,有升華,要思路清晰,結構完整、行文嚴密、首尾呼應、過渡自然,這堂課貫穿始終的是“詠絮才”,由“詠絮才”設疑導入,中間解讀、想象、拓展,都是學生才華的展示,最后再照應開頭說“詠絮才”,發現我們身邊的才子才女。在設計中,我力求一種詩意的表達,力求讓學生感到書中那些人的生活情景是活著的,讓學生感到文化延續不斷的脈絡。
《詠雪》公開課教案 篇8
一、給加粗字注音。謝太傅( ) 雪驟( ) 柳絮( ) 無奕( )二、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1.俄而雪驟:2.撒鹽空中差可擬:3.未若柳絮因風起:4.期日中:5.尊君在不:三、翻譯下列句子。1.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2.待君久不至,已去:四、填空。《詠雪》、《陳太丘與友期》兩篇文章都選自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朝人________________組織人編寫的。這兩篇講述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五、閱讀。(一)閱讀《陳太丘與友期》,完成下列練習:1.解釋加粗的詞。無信: 無禮: 引:2.翻譯下列句子。(1)與人期行,相委而去。(2)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3.元方從哪些方面去反駁他父親的友人的? (二)王冕僧寺夜讀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為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1.解釋加粗字。(1)竊入學舍:(2)聽已:(3)冕因去:(4)恬若不見:2.翻譯下列句子:(1)王冕者,諸暨人。(2)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3)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3.劃出本文層次,并寫出各層大意。參考答案 一、fù zhòu xù yì二、1.急 2.差不多 相比 3.乘 4.約定 5.“不”通“否”,在問句尾表示詢問。三、1.(道韞)就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2.(我父親)等了你好久(你)都不來,他已經離開了。四、略。五、(一) 1.信用 禮貌 拉 2. (1)和別人約好一起走,卻把人丟下,自己走了。(2)那人感到慚愧,便下車想拉元方(和元方握手),元方頭都不回地走進自家大門。 3.答:元方是從信用和禮貌兩個方面反駁他父親的友人的。從信用方面,是父親友人失約在先;從禮貌方面,是父親友人當著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所以在兩個方面他都站不住腳,根本揮兇矢裰岡鵜÷鈐降母蓋住k雜訝搜瓶諼捫裕緩孟蛟降狼浮?nbsp; (二)1.(1)私下 (2)畢,完 (3)離開 (4)安詳的樣子 2.(1)王冕是諸暨人。 (2)(王冕)傍晚回家,忘記了他放牧的牛,父親非常生氣地打了他一頓。 (3)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神,何不由著他呢? 3.第一層(第1句):交代故事主人公王冕的基本情況。 第二層(“七八歲時……父怒撻之”):記敘王冕因為學習而丟了牛的趣事,表現王冕的聰穎和好學。 第三層(“母曰……恬若不見”):記敘王冕在“恐怖”的寺廟中堅持讀書,表現王冕的勤奮好學。
《詠雪》公開課教案 篇9
張笑天——《詠雪》教學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如“俄而、欣然、擬、未若”等。
背誦兩篇短文。
能力目標:
1、結合注釋,運用工具書,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發揮想象,學習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描寫事物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情境中感受機智、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引導學生敢于跳出書本,形成創造性閱讀品質。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教學難點]
兩個詠雪佳句的評析。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這是學生進入初中后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要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讀順句子,讀懂文意。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文本是敘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著可議論的內容,這正是《世說新語》記事的特點。我按照古為今用的原則來處理這篇課文,利用它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多方討論,交流看法,如《詠雪》中,你認為哪個比喻更好?
3.延伸閱讀法。本文用一課時教讀,如時間略有富余,可從《世說新語》中再選一兩個故事讓學生閱讀。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打印好的閱讀材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要點]
先由聰明少年導入文本,介紹《世說新語》,誦讀《詠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師:看到同學們一雙雙充滿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詩:“萬千的天使/要起來歌頌小孩子/小孩子那細小的身軀里/含著偉大的靈魂,/有著無窮的機智。”是啊,我國古代文獻記錄中就有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他們的故事至今流傳。你知道哪些關于聰穎兒童的故事呢?
學生講述自己準備的故事。如司馬光砸缸、曹沖稱象等。
教師:同學們,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我希望同學們多讀聰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為有自己創見的人才更聰明。今天我們再跟隨古人劉義慶去認識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誰更有才吧!
二、介紹劉義慶及《世說新語》
學生齊讀注解①對劉義慶的介紹,教師補充《世說新語》。
多媒體顯示: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劉義慶組織文人編寫的。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主要記晉代士大夫的言談、行事,較多的反映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誕的風氣。被魯迅先生稱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全書有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
三、誦讀文本,復述故事。
1、教師教讀。由于學生文言文知識不夠,誦讀可能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一句一句教讀。教師教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介紹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特點是簡潔,典雅。學習文言文是為了繼承民族的文化遺產,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歷史,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它與現代漢語一脈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難學。你了解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學好文言文關鍵在于培養語感,而培養語感的第一個好方法就是誦讀。“讀”是我們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下面跟老師讀。
例句:“謝太傅/寒雪日/內集”體會到:根據文意讀準節奏。難句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要求:沉醉其中讀出韻味。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節,力爭當堂成誦。
(過渡)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復述,為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復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復述。
要求:①要有時間、地點、人物。②講清事情發生的緣由—經過—結果。
四、疏通大意,品析佳句
1、默讀課文,對照注釋疏通大意。
默讀貴在邊讀邊思考,要求學生四、疏通大意,探究文本
1、默讀課文,對照注釋疏通大意。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等,然后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2、學生分組探究問題。
(1)各組提問。疏通文意后,請同學們深讀課文,提出難以理解的問題。
(2)教師歸納問題。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①謝家聚會吟詩,為什么不選擇一個良辰佳日,卻選擇一個寒雪日?
②“公大笑樂”該如何理解?謝太傅到底認為誰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鹽,比作柳絮,到底哪一個好?還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嗎?
(3)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教師酌情指導。
明確:①文章開頭一句話“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短短十五字,涵蓋了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及主體事件等豐富的內容。正因為“寒雪日”“俄而雪驟”,才能引出“詠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為春和景明、綠草如茵,在雪花飛揚的寒冷天氣中,外出不便,聚會詠雪不正是賞心樂事嗎?文中“欣然”“大笑”“樂”等詞可見其融洽、歡快、輕松的氣氛。
②對“公大笑樂”,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有人認為“笑”前喻,“樂”后喻;有人認為謝太傅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文章雖然沒有明確交代謝太傅的評價,但從文末補充謝道韞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讀者謝太傅更贊賞謝道韞的才氣。意在言外,確實耐人尋味。
③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飛”,各有千秋。有人認為“撒鹽空中”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更高更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后達于神似,形似是基礎。有人認為“柳絮因風起”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而“撒鹽”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蘊。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學列舉的喻體有“鵝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師在充分肯定的基礎上,適當引申其他詠雪名句,如韓愈的《春雪》:“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用想象背誦法背誦課文。
背誦有兩個明顯的功能:一、能幫助深入理解內容;二、能提高閱讀翻譯的效果。因此學習文言文最好熟讀到背誦,這對文言文閱讀翻譯理解的益處頗大。背誦文言文不等于死讀硬背,而應講求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結合投影想象畫面背誦文章。
默寫課文。
五、課堂練習
五、課堂練習:
(一)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二)徐孺子
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①之曰:“若令月中無物②,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tóng)子,無此必不明。”
【注釋】①語:對……說。物②:指人和事物。神話傳說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樹等。
[練習]: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
與兒女講論文義( ) 撒鹽空中差可擬( )( )
未若柳絮因風起( ) 若令月中無物( )
短文(二)中也有一比喻句,寫在下面分析其好處。
比喻句:
好處:
六、閱讀激趣:
你知道今天的課堂上涌現了一批聰穎機智的同學。但是你知道七歲的王戎為什么在大家競相摘吃李子時而他卻不為所動嗎?你知道十歲的孔文舉面對別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是如何機智應答的嗎?請走進《世說新語》!走進古詩文!
七、布置作業:
1、從文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詠雪句并寫出理由。
2、整理你在本課上學到的文言文知識和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3、利用學到的方法預習《陳太丘與友期》,熟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意,提出自己不清楚的問題。
教學反思:
1、本課的設計比較注意學生學習文言文習慣的培養,為今后學習文言文做好基礎工作。
2、學生的反應尤其是朗讀和討論表現非常好,積極動腦深入探究。如在評判詠雪句子時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且說話注意到了形式要求,即:表明觀點,闡述理由,再次總結。
3、教案設計挺全面,但因課堂時間緊張所以刪去了幾個環節,如《世說新語》的介紹﹑問題探究中的一二小題以及課堂練習和閱讀激趣。現在想來還是因為剛進入初中的孩子們的文言知識有限,如果有一預習環節或一學期的積累可能就會更好。
4、教師的課堂用語要再進行錘煉,如把“說給我聽”改為“講給大家聽聽”等。這一點我會在每一堂課上都注意,因為這是一個教師的語言基本功。
《詠雪》公開課教案 篇10
教材的地位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初中語文的古詩文教學,強調誦讀,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一:說教材;
(一)、《詠雪》這篇課文雖然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較為淺顯,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性,圍繞著家庭生活和親情這一單元中心,學生理解起來應該說相對容易一些。
(二)、詩詞教學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文化品味來談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態度,小到言談舉止,都有影響。
基于以上認識,我確定的教學目標 和重難點是:
1、知識目標:
(1) 理解文義,背誦本篇課文
(2) 熟記作家作品
(3) 積累文言字詞,掌握“俄而、欣然、擬、末若”等的詞義
(4) 品析文中人物的語言
2、能力目標:
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能力,這一點可以充分體現新課標的要求
3、情感道德目標:最后是在和睦、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感受親情。
4、教學重點:
(1)理解文義,背誦課文
(2)品析文中人物的語言
5、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去想象,培養創造性思維。
學生情況
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閱歷淺,很難獨自完成本課的知識學習,而且互相合作能力較差,主要是以自己的興趣來學習的。所以我準備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二)說教法
1、情景導入 教學
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環境,使學生能迅速進入角色。
2、朗讀教學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朗讀,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和朗讀文言文的語感。
3、現場演示法
可以更形象的體會優美的句子
4、激勵創新講述,發展思維。
通過這一環節的遷移訓練,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想象能力。練習的設計能照顧到全體學生,體現層次性。
5、淡化教師角色,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這堂課教師是作為一個協作者,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大部分時間都能體現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
(三) 說學法
本人更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自問自答、自問他答或老師解答等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說教學過程 :
一:在導入 時應用猜謎語的方法,使學生調整氣氛,產生興趣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角色。
二:在作者介紹中請學生借助資料加以評說,再有老師確認。這樣做是為了培養學生自覺查資料的習慣。實現知識目標的第二點。
三:在介紹作品時讓學生借助資料簡單介紹這部書的特點,及反映的社會思想,魯迅對它的評價,之后有老師確認。這樣作是為了增加學生的知識點。實現知識目標的第二點。
四、 范讀正音
朗讀是詩詞教學的重中之重。朗讀有利于記誦,有利于理解,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讀好了甚至可以以讀代講,朗讀時要把握詩詞不同風格、不同基調以及文中的斷句。在這部分教學中學生可以提出把握不準的字音,字義,詞義及句義,然后讓其他學生解答。之后老師在作確定。最終達到正音,疏通文意,理解文意的目的。這樣做是為了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讓學生自己去解決課文中的內容培養其自學能力。實現知識目標的第三點,突破教學難點 。
五:賞析部分
一是對句子的賞析盡可能的再現當時的情景。如在賞析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和兄女曰:“末若柳絮因風起”這兩句話時可以現場在空中撒一把鹽和用白紙剪的雪花。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產生興趣,讓學生更生動形象的的賞析句子。來達到賞析的目的。
二是對課文內容的賞析,來把握課文的故事性和文中體現的家庭親情。在這一部分教學中,讓學生提前準備好話劇,在課堂上進行表演。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內容和所體現的親情,來達到賞析的目的。
這樣課文的主要內容就交代清楚了,把這堂課上成家庭中的討論和現場表演。來實現知識目標的第一點和第四點以及道德情感目標。突破教學重點。
六:拓展延伸
1:讓學生通過舉古人詠雪時所用的比喻句。來增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感受古人是怎樣通過想象來寫詩句。為下面的想象練習打好基礎,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
2:總結概括運用比喻,想象來進行句子的仿寫。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練習清楚比喻句不僅僅是形似還要神似。然后讓學生將英文中的26字母通過想象,運用比喻加以表達,如:A是一座金字塔,代表進取。C是未滿的月牙,代表缺憾等。這樣可以突出了學生之間的個體思維差異和個性特點。實現能力,突破教學難點 。
七:隨堂練習
經過隨堂練習來鞏固學生對課本的知識記憶。
八:作業
1、 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營造一個和諧,輕松,融洽的家庭氣氛。
九:板書基本上是按行文思路來安排的,這樣安排一是便于總結寫作特點;二是便于學生按思路記憶背誦。
作為青年教師盡管我很盡心的準備了這節課,但是我知道肯定還有很多不足。所以敬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的意見,給我們年輕人一個不斷學習進步的機會。
《詠雪》公開課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
2.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3.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4.培養學生的初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5.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1.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2.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的初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培養學生的想象和創新精神。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導入 (播放數張雪花飄灑的圖片,在最后一張幻燈片插入歌曲“雪絨花”作為背景音樂營造氣氛,歌聲響起過程中深情地導入。)
看到同學們一雙雙充滿智慧的眼睛,我不由地想起了一句話,“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在你們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恰值花樣年華的我們,正展開想象的翅膀來觀察世界,來欣賞美好的事物。今天,我們坐在寬敞的教室里,聆聽著優揚的樂曲,欣賞著飄飄灑灑的雪花。此時此刻,你想到了什么,那么你覺得這些雪花又象什么呢?
學生活動:自由回答,只要能說出合理的理由都可以。
教師活動:是啊,這些飄飄灑灑的雪花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想象,而且還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樂趣。其實,早在1600年前,就有人探討過這個問題,并且被記錄在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詠雪》。
二、新課學習
(一)學習有關《世說新語》和劉義慶的知識。
(二)學習《詠雪》。
1.一讀課文:
聽錄音,根據文意斷句,再朗讀。注意語速、語調。
2.二讀課文,理解加點的詞語: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家庭聚會),與兒女(子侄輩,指年輕一代)講論文義。俄而(不久,一會兒)雪驟,公欣然(高興)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差不多)可擬(相比)”。兄女曰:“未若(比不上)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詠雪》公開課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2、正確朗讀短文,背誦短文。
能力目標:
1、結合注釋,運用工具書,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發揮想象,學習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描寫事物。
3、結合文中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的語句進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情境中感受機智、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引導學生敢于跳出書本,形成創造性閱讀品質。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教學難點
兩個詠雪佳句的評析。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這是學生進入初中后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要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讀順句子,讀懂文意。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文本是敘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著可議論的內容,這正是《世說新語》記事的特點。我按照古為今用的原則來處理這篇課文,利用它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多方討論,交流看法,如《詠雪》中,你認為哪個比喻更好?
3.延伸閱讀法。本文用一課時教讀,如時間略有富余,可從《世說新語》中再選一兩個故事讓學生閱讀。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看到同學們一雙雙充滿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一句名言:“自古英雄出少年。”是啊,我國古代文獻記錄中就有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他們的故事至今流傳。我準備了幾個智慧少年的故事,看看大家是否了解。(播放圖片)
今天我們跟隨古人劉義慶去認識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大家打開課本《世說新語》兩則----《詠雪》。
二、介紹劉義慶及《世說新語》
學生齊讀注解①對劉義慶的介紹,教師補充《世說新語》。(多媒體顯示)
三、誦讀
1、生自讀
查閱字典,看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注意。根據內容的不同、語言習慣,看在那些地方需要停頓。
2、字音學習
3、斷句分析
4、聽范讀錄音
5、生齊讀
四、理讀
1、理解大意
自讀課文,對照注釋疏通大意。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等,然后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2、梳理內容
按記敘文六要素分析短文內容。
3、用自己的話復述短文
五、品讀
1、默讀思考,分組討論
“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你認為哪一個更好?
“寒雪”“內集”“欣然”“大笑”“樂”等詞語營造出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你覺得文中謝氏家族的哪個人最有意思?
2、問題講解
1)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飛”,各有千秋。有人認為“撒鹽空中”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更高更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后達于神似,形似是基礎。有人認為“柳絮因風起”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而“撒鹽”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蘊。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2)文中“欣然”“大笑”“樂”等詞可見其融洽、歡快、輕松的氣氛。
3)謝安----慈和、大度、有生活情調。謝朗----粗率。謝道韞----聰慧、自信。
六、展讀
1、閱讀短文《徐孺子》,試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看看好在哪里?
把月亮比作眼睛,生動形象,易于理解。
2、學習兩篇短文的比喻方法,想一想洋洋灑灑的白雪還像什么,造比喻句比賽。
七、結讀
暢談收獲,背誦短文。
八、布置作業
1、把重點詞義抄到作業本上。
2、積累3個描繪雪的古詩詞名句。
《詠雪》公開課教案 篇13
課前談話:(18:44)
師:同學們,早上好!
生:老師,早上好!
師:我們來看看你們和我之間有沒有一種默契,好吧?
生:好!
師:請看!我這兒有一只鳥兒,誰看到了?誰聽出來了?這是一只什么鳥?
生:好像是一只啄木鳥。
師:不是好像,就是一只啄木鳥。祝賀你,猜對了!在他的眼中這是一只啄木鳥,你呢?
生:我覺得是一只百靈鳥。
師:他是看出來的,你是——
生:聽出來的。
師:是呀,因為百靈鳥在(唱歌)。你聽到它在唱什么歌嗎?
生:北京歡迎你。
師:來兩句。
生:唱。
師:不是眼前真有你就能說,眼前沒有你也能說,那叫什么?想象。有時候想象比知識更重要!
師:再來一次,我這兒有一朵花,這是一朵什么花?
生:菊花,因為它很漂亮,都展開來了。
生:……
一、溯源識字
師:同學們,在3500多年前,我國的祖先創造發明了一種文字,這種文字被刻在烏龜的甲殼上,又被刻在動物的骨頭上,這種文字被后人稱之為——
生:雪。
師:耳朵沒帶。你不僅帶了耳朵,還帶了眼睛。
生:甲骨文。
師:你怎么知道?
生:書上看到的唄!
師:書看得多是好,可別把眼睛看壞了!這種文字被后人稱之為——
生:甲骨文。
師:出示雨的甲骨文( ),我們來看一個甲骨文,你們猜猜它是現在的一個什么字?
生:我覺得這有點像雨,又有點像雪。
師:只能一個字,什么?
生:雪。
師:因為——
生:因為雪是從天上下來的。
師:哦——這六點是——
生:雪。
師:這一橫是——
生:天。
師:恩,好的,還有不一樣的說法嗎?
生:它們應該是雪。雨沒這么大,課文是雪。
師:完了吧!把老師事先發給你們的那張紙全部忘掉!不要去看那張紙,不要去想那張紙。就這(指熒幕),你說——
生:我覺得這是雨,因為雨是很小的。
師:雪是很大的,對嗎?三個同學,他猜對了,這是雨字。這就是雨點兒,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哦,明白了!再看一個字,同學們,這個字仍然告訴我們這是一個雨字,但這個雨字仔細看看,這個雨字和剛才的那個雨字有什么不一樣呢?(出示甲骨文)
生:現在的一橫下是小豎了。
師:剛才是雨點,現在是——
生:雨線。
師:剛才是小雨,那么現在就是——
生:現在就是大雨。
師:誰去醫院打過針的?打過針的舉手!
生:舉手。
師:呀,這么多人打過針呀!當護士把藥水用針筒往外一推,這個針尖上就怎么樣?
生:針尖上藥水就出來。
師:不是出來,而是飛射出來了。這種現象可以用一個字來表述,什么字?
生:注。
師:(板書)所以這個動作就叫注射。明白了嗎?因此用這個“注”字來形容大雨就是大雨如——
生:注。
師:好的!記住這個詞,叫——
生:大雨如注。
師:不要拖!(領讀三遍)記住了嗎?
生:記住了!
師:咱們古人們看到天上的自然景象,通過自己的想象,然后創造,就用這樣的象形字來表達。所以,我們的甲骨文是一種象形字!
師:再看一個字,好嗎?
生:好!
師:出示羽的甲骨文( )這是一個什么字呢?你說。
生:我覺得是一個林。
師:是因為——
生:是因為這上面的東西像一棵樹。
師:像樹,真的像極了!還有誰來說?
生:我覺得這個字像小鹿的角
師:因為——
生:因為這頭是尖的,很像小鹿的角,所以我覺得是個“角”字。
師:你說——
生:我覺得這上面是兩根羽毛。
師:所以這個字是——
生:羽。
師:握手(與學生握手)知道為什么和你握手?
生:不知道。
師:你說——
生:因為他說對了!
師:這個叫大智若愚呀!明明是聰明的人,卻故意說不知道!所以你要感謝他!對,這個字就是羽毛的“羽”字。答案公布了,你再來看它像嗎?像極了!再看一個字,這個字你一看就明白了:它是大雨的“雨”字和剛才那個羽毛的“羽”字合在一塊兒了,古人啊看到一自然景象,它像雨點一樣,從天空中落下來!但是呢,它又不像雨點那樣直直地下來的,而是像羽毛那樣飄過來,飄過去,飄過來,飄過去,(引出古代的雪:上雨下羽)這是什么字?一聽就知道!
生:雪。
師:誒,掌聲給他!看到過雪嗎?那會寫雪嗎?來,和我一起寫!伸出右手手指。這個字是由上下兩個部分組成的,對吧!上面是——
生:雨字頭。
師:真好!是雨字頭,雨字頭怎么寫?把筆順說出來,預備,起——
生:橫,豎……
師:還說會寫呢,第二筆是點,來,預備,起——
生:點,橫鉤
師:誒,對了,橫鉤,不要忘記!接下來——
生:豎,點,點,點,點,橫折,橫,橫
師:會寫“雪”了嗎?
生:會。
師:好的。那你知道哪些帶有“雪”字的詞語呢?你說——
生:大雪。
師:大雪。你呢?
生:我給它加兩個字,鵝毛大雪。
師:感謝他。
生:謝謝!
師:使我懂得了——
生:使我懂得了成語。
師:一個成語。你說——
生:冰天雪地。
生:雪兆豐年。
生:雪中送炭。
生:……
生:跟他一樣的。
師:所以你舉手要快呀!
生:冰雪聰明
師:誒,好的,最后終于被我看到了一個冰雪聰明的女孩!
師:剛才你發現了嗎?霜也好,雪也好,這些字都是——
生:雨字頭。
師:告訴大家,雨字頭的字呀都和自然現象有關。比如說雪,還比如說——
生:雷。
生:霧。
生:露。
生:霞。
……
師:我這兒也有很多帶有雪字的詞。
(出示詞語)
白雪皚皚 冰天雪地 風雪交加
雪兆豐年 雪中送炭 傲霜斗雪
鵝毛大雪 踏雪尋梅 冰雪聰明
……
師:跟我一起讀。
生:跟讀。
師:那點點點點叫什么呀?
生:省略號。
師:誰喜歡這么多詞里的哪一個,為什么?
生:我喜歡雪中送炭,因為比喻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幫助他。
師:你是個樂于助人的孩子。
生:我還喜歡冰天雪地,因為一結冰,我就可以在上面溜冰了!
生:……
生:冰雪聰明,因為它形容一個人非常聰明。
師:你一定希望我用它來評價某個男孩,他就是——
生:我唄!
師:真是個冰雪聰明的孩子!有誰喜歡那六點省略號的嗎?為什么?
生:這個省略號表示還有很多成語。
師:是呀!你一定知道很多成語。在哪兒呢?
生:自然現象。
師:看來還得再讀點書。
生:在書中。
師:就是。在咱們讀的書中,在咱們說的話中,在咱們感受到的感覺之中,這個感覺很重要!
二、讀詩賞雪
師:同學們!看,在一首詩中也出現了這個“雪”的字,這首詩的名字叫——(出示《詠雪》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生:《詠雪》。
師:這首詩呀是我國近代一位非常有名的文學家,叫汪曾祺先生,從小就喜歡讀的一首詩。他后來告訴他身邊的人說,是因為這首詩,打開了他文學創作之門。他稱這首詩是一首神奇的詩,所以今天我們也來讀一讀這首神奇的詩。沒準,你這么一讀,也會成為一個——
生:文學家。
師:到時候你要感謝誰?
生:文學家。
師:你得感謝我呀!是我讓你讀這首詩的呀!讀一讀,自己讀。
生:練讀。
師:真好!一讀完就看著我了!誰來讀?你來!(指名讀)
生1:讀。
師:別坐下來,對他的朗讀誰要說上幾句話的?呼喚他的名字!
生2:,我覺得你讀得不是很流利。
師:流利地讀該怎么讀,你得好好地聽著,來,你來流利地讀一遍!
生2:讀(很快,沒有停頓)
師:我明白了,你所謂的流利就是第一句和第二句要接得快一點,是嗎?
生2:是。
師:誒呀,這就叫流利呀,你同意嗎?
生2:對
師:還同意呀,我不同意。你說——
生3:他讀得沒感情!
師:你來有感情地讀讀。
生3:讀(搖頭晃腦)
師:我也知道了,你們知道了嗎?有感情就是要——
生:——
師:你根本沒看他,看他再讀一遍
生3:再讀。
師:誰看到了?有感情就是
生:搖頭。
師:這個叫動作,有感情就是要有動作。還對他的朗讀有什么評價?
生4:我覺得他讀得沒有節奏感!
師:誒喲!你有節奏地讀一讀。
生4:讀
師:聽到了嗎?這個節奏落在那個字上面?
生:片。
師:你明明把一個字讀得很重的呀!
生:又。
師:是呀!讀詩呀要讀出詩的節奏來!你是第一個舉手的,所以你沒有考慮什么節奏。大家再來試試!看看能否讀出節奏來,能否讀出動作來,能否讀出情感來,讀。
生:再讀。
師:我也來讀一讀,好嗎?
生:好。
師:聰明的孩子一定能用你的耳朵,你的眼睛,甚至用你的心來感受我的讀與他的讀又有什么不一樣?請聽——(一邊讀一邊做動作)
師:別忙著拍手,要學會思考,誰是個會思考的孩子?
生5:你讀得有動作。
師:嗯,我的動作比他的動作還要多,發現了嗎?做一個給我看看,你看到了我的哪個動作?生5:不會。
師:不會,你來。
生:讀“一片一片又一片”并配上動作讀。
師:掌聲,啊,多好啊!(學生掌聲響起)
生6:我覺得你讀得很有感情。
師:他說的感情是動作,你說的感情是指?
生6:我說的感情是你讀得把當時的情景都讀出來了。
師:是呀,讓你感受到了我就在那就在那一場 生2:就在那里賞雪。
師:賞字用得多好。還有什么不一樣?他們看到了動作,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你雪一片又一片在那里數。
師:看到了一片片數的動作,還有誰看到別的嗎?
生:我看到我看到了你睜大眼睛說睜大眼睛說睜大眼睛說飛入蘆花都不見。
師:這句話說得我氣也喘不過來了,你快點行嗎?他看到我睜大眼睛那就是表情,對嗎?要用適當的語言表示出來的。
師:除了表情,除了動作,還有誰用耳朵聽明白我怎么讀的?(師范讀一片一片又一片并配上動作)
生:很有節奏。
師:還聽清楚我怎么讀的?(師范讀一片一片又一片)
生:有節奏。
師:還有嗎?你們是一片一片又一片(師模仿生讀),我是一片一片又一片(師邊讀邊配上動作)。
師:除了節奏,還有什么?
生:節奏。
生:還有真急死人了。
師:心急吃不到熱豆腐,你急,你急就看不到那場雪。同學們,詩就是要讀在你的表情上,詩就要讀在你的動作里邊,詩就要讀到你這個速度里面,詩就要把你那顆心感受的東西讀出來,那就叫做有感情。不要簡單地說他讀得有感情,有感情,而要說到什么,要說到具體的那個點上。我剛才是不是這樣讀的呢?我再來讀一遍,感興趣的和我一起讀,喜歡和我一起讀的站起來。瞧瞧,太好了!你不是說我急嗎?好的,來吧,準備,詠雪,手呢?好極了!再來,詠雪(師生配上動作齊讀一片一片又一片)
師:我走了三步,你們怎么一步都不走啊!再來,可以輕輕地挪一挪。(師生配上動作齊讀)
師:別坐下去,邊配上音樂,邊配上音樂。(音樂響起)看哪!下( 生:雪 )啦 !詠雪, 一片, 眼睛看著你手指的方向,那你才能看到真正的雪。(師生齊讀并配上動作)七片八片……不見讀兩遍。
師: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為什么這小雪花飛入了蘆花就不見了呢?請看,(出示圖片)這就是蘆花。請仔細看,為什么它飛入這樣的蘆花就不見了呢?
生:因為雪是由水組成的,飛入了蘆花,蘆花就把它給溶解。
師:融化掉了,那是第一片雪,雪越來越多不融化了的話那為什么也不見了呢?
生:因為水都沾在蘆花上了。
師:它們的顏色都是(生:白色)雪花是白的所以叫潔白如雪,而蘆花也是白的。再看,為什么它飛入蘆花不見了呢?除了這白的,還有別的原因嗎?看哪,不要看我,看那兒。
生:因為雪飛到蘆花叢中,它和蘆花一起被吹散了。
師:看呀,和蘆花一起被吹散了。雪在飄,蘆花也在飄,都是白色的,都是這個形狀,所以飛入蘆花都不見,所以(師生齊說:飛入蘆花都不見)再看啊,這還是那蘆花,為什么飛入蘆花就不見了呢?
生7:蘆花是一片一片的,這雪也是一片一片的。
師:即使再大的雪,飛入這蘆花能看見嗎?
生7:一樣也看不見。
師:所以再大的雪飛入蘆花(生齊:都不見)這潔白的雪,這如蘆花一般的雪,咱們該怎么讀(生齊讀)速度加快
師:我這朵小雪花飛入蘆花不見了,你們這一朵朵小雪花飛入了什么也不見了?
生8:小雪花會飛入河里,在河里也會不見。
師:放進去,飛入水中 (生8:都不見)連起來說(生8:飛入水中都不見)
師:還有飛入哪里也不見?
生:飛入人身上,因為人身上很熱。
師:已化掉了,是嗎?還有嗎?冬天里有一種花也和雪一樣白,那是什么花?誰也能讓小雪花飛到這里也不見?
生:棉花。
師:那是冬天的嗎?
生9:飛入臘梅都不見。
師:臘梅還不夠美?
師:飛入梅花( 生9:都不見)連起來(生9:飛入梅花都不見)
師:這梅花而且必須是白色的,是嗎?好極了,請坐。
師:同學們,讀著這樣的詩,你看到這一場雪了嗎?
生齊:看到了。
師:這是一場怎樣的雪?誰來說一說?
生:好大的雪。
師:誰能說說這場雪大到什么程度?
生:大到不能再大。
師:還是沒有說清楚。
生:頂到我們的膝蓋了。
師:沒到膝蓋了。
生:可以用一個成語來表示,鵝毛大雪。
師:還不夠大,也不就像個鵝毛嗎?
生:冰天雪地。
生:無法想象。
師:無法想象,但還得想。
三、品雪之情懷
師:我們中國有一位偉大的,了不起的充滿想象的詩人,就是李白。他的想象絕對的超凡脫俗。請看,他寫過這么最大的雪。(出示課件: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李白)在燕山這個地方,讀燕山(生齊讀燕山)讀第一聲不要讀第四聲。請看,李白看到的這個雪是大到什么程度?(學生齊讀燕山雪花大如席)
師:它大得像什么?
生齊:席子。
師:就是我們夏天鋪在床上的那個的席子,你們小時候還不行,睡爸爸媽媽的大床。看我的手勢才能讀好。
生1:讀燕山雪花大如席。(教師配上動作)
師:再上去呀,你那是小席子。
生1:讀(教師配上動作)
師:再練一遍,教師示范讀。生1讀,教師配上動作。(學生鼓掌)
師:錯了,拍什么手,根本就沒讀準。教師范讀大如席,不要讀大如席(教師學學生的語氣讀) 再給你一次機會,能行嗎?不敢啦!讀,冰雪聰明的人。一起做動作,你會更加讀得好。(指名生讀)
師:好的,這次給點掌聲了。要聽得懂,要看得懂。(齊讀)
師:讀大雪該怎么讀?誰明白讀大雪該怎么讀?
生:讀大雪的時候,雪剛下下來要讀得聲音小點,讀到最后比喻句就要讀得很大。
師:尤其是哪個字要讀得很大?
生:席。
師:不僅是席字,而且還有(生:大。)
師:大字要讀得響,席字要讀得(生:長)往上(生:升)揚。來,預備齊。(學生齊讀)
師:大雪會讀了,小雪會讀嗎?小雪會讀嗎?(出示課件:微風揺庭樹,細雨下簾隙。)讀讀看自己琢磨(學生自讀),第一遍讀通了,第二遍該琢磨了怎么把大雪讀小了。(學生自讀)
師:肯定行嗎?你比別人少練了一遍,肯定行嗎?給你個機會。(指名讀)
師:我說了吧!我說了吧!這樣學習能成嗎?人家在練你不在練,拼命想著要表現自己,結果摔了一大跤。誰讀?
生2:讀。
師:剛才聲音要注意了,剛才大雪是聲音響的,現在小雪就(生2再讀)
師:你知道什么原因嗎?我不敢把話筒湊過來什么原因嗎?
生:要是把話筒湊過來,他聲音太大了就不像小雪了。
師:要控制我們的聲音。你來把第二句再讀好一點。(指名讀 教師范讀 師生齊讀)
師:這真是一首神奇的詩呀,如果這首詩中的雪是一場大雪,咱們該怎么讀?(師讀題《詠雪》生齊讀整首詩)
師:如果這是一場下零星的小雪該怎么讀?(生齊讀整首詩)
師:這真是一場神奇的雪呀!
師:看到了這樣一場雪,你最想做一件什么事情?
生:打雪仗。
生:堆雪人。
生:劃雪。
生:溜冰。
生:堆雪人。
師:都喜歡堆雪人,是嗎?同學們如果你堆雪人堆得細一點,堆得精一點。堆得巧一點,那就堆出了藝術來,那叫雪雕。
師:看到雪雕了嗎?你在哪兒看到的?
生:在南京北門橋那兒有一個。
生:在下雪的時候看到其他人能堆出雪雕。
師:那看看我看到的雪雕,好嗎?你看,在我國的哈爾濱,有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叫太陽島。每年的12月到1月,全世界許許多多的人都涌向這里,他們或者是來欣賞雪雕,或者就是來創作雪雕。看,這個雪雕的作者就是我的朋友,他雕出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雪雕。今年是牛年,這座牛的雪雕高達8米。哇!再看呀,看呀,這像不像咱們神話小說中的城堡呀。再看看,再看看這驢,這是童話中的誰呀?
生齊說:蘇伯伯。
師:XX年奧運會結束后,咱們的雪雕藝術家們把奧運英雄和他們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凡是去看過雪雕的人無不為這藝術深深地感染,深深地陶醉,寫下了許多贊美雪雕的詩篇,咱們今天就也來讀一首。(師生接讀《雪雕》,生齊讀《雪雕》)
四、總結談話,引導讀書
師:親愛的同學們,要不是這一場神奇的雪,我們又怎么能看到如燕山之雪大如席的奇景,又怎能看到下零星的小雪,要不是這場神奇的雪,我們又怎能看到這如詩如畫的雪雕藝術作品呢?所以我們看到這么多美景,一定會想起有這樣一首詩。(師生齊讀《詠雪》)
師:我想此刻這神奇的雪一定飛進了我們的心里,所以這雪花飛入心田也不見。
《詠雪》公開課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熟讀課文并背誦全文。
2.了解作者作品及寫作背景。
3.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閱讀淺易文言文。
培養學養成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學時重點
1.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2.把握本文語言簡練,辭義雋永,以敘為主的特點。
3.背誦課文。
學時難點
1.謝太傅對兩種不同的詠雪佳句到底有何評價?
2.元方批評父友失信、無禮,最后卻“入門不顧”,是否有失禮儀?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用“鐘氏二子”的故事導入。
二.預習檢測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奏。
2.掌握字音。
謝太傅(fù)雪驟(zhòu)差可擬(chà)柳絮(xù)
王凝之(níng)無奕女(yì)道韞(yùn)
3.文學常識填空。
本文選自,編者,的文學家。
4.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解釋重點詞語。
內集:兒女:俄而:驟:欣然:
何所似:差:擬:未若:因:
5.知識鏈接
(1)題目解讀
這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詠雪》講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里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出了詠絮之才。《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對父親的朋友侃侃而談的故事。兩篇故事雖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著家庭生活和親情,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2)作家和作品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彭城(現在江蘇徐川)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南袞川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劉義慶組織文人編寫的。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主要記晉代士大夫的言談、行事,較多的反映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誕的風氣。被魯迅先生稱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全書有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
謝道韞(349—409),“詠絮之才”的起源,魏晉時期的才女。她自幼聰識,有才辯。是一代名將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謂是出身于詩書富貴之家、禮樂簪纓之族。后來人們便把在詩文創作方面卓有才華的女子贊譽為“詠絮之才”。
二.整體感知,疏通文意。
1.文言文翻譯“五字訣”:留、補、調、刪、換。
2.借助學習古文的方法將文章翻譯成現代文,并識記常見字詞。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詠雪》文章開頭一句話,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內容?
2.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樂”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3.“詠雪”的過程中,文章特別記載了兩個人的詠,即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對其中哪一個更欣賞?為什么?
4.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5.請閉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紛紛揚揚、飄飄灑灑的雪花,雪花飄起來了。假設你也參與了當時的討論,你能不能也說說“紛紛白雪”像什么?你還能說出幾句詠雪的古詩句嗎?
四.拓展延伸
古人吟詠白雪時用比喻的詩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