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桃花源記(精選12篇)
21桃花源記 篇1
】《桃花源記》教案12
】《桃花源記》教案11
】《桃花源記》教案設計10
】《桃花源記》表格式教案
】《桃花源記》教案9
】《桃花源記》教案8(內含練習)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7
】《桃花源記》教學課例
】《桃花源記》教案6
】《桃花源記》綜合創新練習題
】《桃花源記》自學評估
】《桃花源記》教學互動練習卷
】陶淵明《桃花源記》mp3 (周正朗誦)
】《桃花源記》陶淵明mp3課文朗讀(張筠英朗誦)
】《桃花源記》ppt課件
】《桃花源記》flash課件
上一篇:《“激光”兩篇》教案
下一篇:《桃花源記》第二課時課堂實錄
21桃花源記 篇2
教材簡析及教學設想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杰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為我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桃花源記》乃《桃花源詩》的序文),已經成為我國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教學這篇名作,要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教學中不妨運用視聽及多媒體技術,采用誦讀、討論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領會情感,學懂課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辨別一些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2.理解一些詞語古今詞義的區別。
3.了解本文以漁人的 行蹤為線索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誦讀.通過反復朗讀,理解文意熟讀成誦。
(2)情景教學。設置情境
(3)探究。探究考證,加深對作者寄托的社會理想的 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世外桃源”所寄寓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重點:
(!)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的不同。
(2)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的寫法。
教學難點:
對作者寄托的社會理想的理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激發興趣。
有一個成語—— “世外桃源”,誰能解釋一下?誰知道這個成語從哪里來的?
(板書 《桃花源記》)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走近作者(多媒體出示)
①陶淵明,名潛,字子亮,東晉著名詩人,詩歌多以表現田園山水、歸居之樂見長。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會動蕩,戰亂頻繁,生靈涂炭。陶淵明曾做過幾任小官,因不滿現實黑暗,辭官歸隱,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詩并序》中的“序”,可獨立成篇。
2、錄音范讀,學生自讀
(1).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奏,標記生詞。
落實下列字詞的讀音:儼然 豁然 阡陌 垂髫 恰然 邑人 便要還家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要求:1) 基本讀準斷句,注音語氣節奏。
2)讀完后理出難解的字詞句。(多媒體出示)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結合課文討論分析下列問題。
1.課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了哪些情節?
發現→進入→拜訪→再尋桃花源
漁人緣溪行,欲窮桃花林。(發現)
舍船從口入,欣賞桃源景。(進入)
應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拜訪)
既出說如此,不復得其路。(再尋)
發現桃花源(第1段);進訪桃花源(第2、3段):尋找桃花源(第4、5段)。
2.齊讀第1段,思考: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為什么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遠近”說明漁人走了很遠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說明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漁人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一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會是什么樣子呢?為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3.請一位同學們朗讀第2段,思考:漁人是怎樣進入桃花源的?見到了怎樣的景致?
進入桃花源不容易:“林盡”->“一山”->“小口”->“入”->“極狹”->“復行”,這表明桃花源的隱蔽,與世隔絕,難于發現。
漁人見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見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樂”,說明桃花源環境幽清,人們生活美滿安寧,豐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齊,音律和諧,生動地勾畫出一幅祥和安寧的田園圖畫。
四、課內小結,布置作業
桃花源風景優美,民風淳樸,人們生活幸福,的確令人向往。設想,如果你是桃花源的村民如何向外面的人介紹村中的情況?大家做好準備下節課接受班上的小記者采訪。
板書設計
桃 花 源 記
( 陶淵明)
發 現 和平安寧
探 訪 怡然自得
離 開 安居樂業
再 訪 民風淳樸
21桃花源記 篇3
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課文。
2掌握文言實詞和虛詞,并翻譯全文。
3了解作者筆下的理想社會,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重點:1朗讀、背誦課文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我國湖南省有一處風景獨特,倍受世人青睞的旅游勝地,她因東晉時期一位詩人的名作而聞名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嗎?那位詩人是誰?去過沒有?請去過的同學簡要介紹有關情況,好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記》,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檢查預習:
1、作者簡介 東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杰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為我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桃花源記》乃《桃花源詩》的序文),已經成為我國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2、字詞
三、目標
1、熟讀課文
2、(學習前三段)借助課下注釋理解文意 理清結構
四、學習
1聽錄音(標記字音)
2請一位同學朗讀,要求讀出感情,咬準字音。(讀完后由同學做適當評價。)
3結合注解翻譯課文, 理清結構
逐段翻譯(教師可適當給同學講解詞語古今異義現象、詞類活用現象等)
第一段:開端,寫漁人發現桃花林
緣溪行 漁人甚異之 欲窮其林
第二、三段: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林的見聞和經歷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才通人 豁然開朗 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黃發垂髫
問所從來 便要還家 咸來問訊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 乃不知有漢 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五、反饋思考。
1“忽逢桃花林”“忽”表現漁人怎樣的心情?
2“漁人甚異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3“欲窮其林”“窮”與前文哪個詞照應?表現作者怎樣的心理?
4前文與“豁然開朗”相對應的詞語是什么?
5為什么桃花源人“見漁人,乃大驚”?
五、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1、2、3、
第二課時
一、前測
1、提問背誦情況
2、重點句翻譯
二、目標
1、(學習后二段)借助課下注釋理解文意 理清結構
2、準確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
三、學習
1、齊讀課文第四段 借助課下注釋理解文意 理清結構
便扶向路 處處志之 尋向所志 遂迷 尋病終
第四段:結局,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未果。
2、 齊讀課文第五段 借助課下注釋理解文意 理清結構
第五段:尾聲,寫桃花源無人問津。
3、準確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
《1》 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請同學復述課文大意 ( 五分鐘后)
(復述時可適當增加自己的想象。復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學補充。 )
《2》敘事線索
故事情節
4、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然后反復自由朗讀。
四、反饋思考
問題討論
1你認為桃花源人為什么“皆嘆惋”?嘆些什么?
2作者在文章后面部分安排“處處志之”,為什么“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
3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怎樣的社會理想?
主題探究
(四人小組討論,選派一名代表發言。)
1本文描寫的桃花源是怎樣的社會狀況?
桃花源的社會狀況: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人人生活得安寧幸福等。
2這種社會狀況與作者所處的時代有何不同?
作者所處時代:戰爭頻繁,民不聊生。
小結:作者因不滿當時的黑暗政治和社會現狀,遠離官場,隱居田園,一生安貧樂道,追求一種自由安寧生活。本文所表現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會理想。
五、拓展思考:
1、 品讀《桃花源詩》
○1朗讀《桃花源詩》,感悟其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結合《桃花源詩》譯文,思考分析在內容、寫作方法、思想感情上與《桃花源記》的內在聯系。
2、 比較分析
在創作方法和思想內容上,本文與《天上的街市》有何異同?
明確:本文與《天上的街市》在創作方法上,都運用了想象和幻想,情節離奇,極具浪漫色彩。在思想內容上它們不僅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也是作者思想傾向的體現。
《天上的街市》表現得積極、豪邁、樂觀,鼓舞人們奮起與黑暗現實抗爭,而《桃花源記》則表現出對現實的無奈,有消極因素。
3、 獨抒已見(根據立場、觀點相同或相近的特點,將全班同學分成兩至三派進行討論,然后以自由辯論會形式發表各自見解。)
○1這種理想社會在當時的條件下能否成為現實?
○2今天,我們應當怎樣看待這種社會理想?
六、教師總結:
我們學習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僅學到了一些相關的語文知識,也進一步了解了封建社會的一些社會狀況,了解了陶淵明其人。古人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應當關注社會,關注歷史,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九、布置作業
第三課時
(練習課)
一、知識測試
1、師:桃花源真美啊,它既是一幅絕美的畫卷又是一首動人的曲子還是一部風光旖旎的影片!仙境般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嗎?從哪里可以看出?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明確:不存在,是作者虛構的。“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尋向所志,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后遂無問津者” ……
2師:作者為什么要虛構這樣一個理想王國?
指導學生結合陶淵明的經歷及本文的寫作背景等理解,使學生明白要準確
解讀作品就要“知人論世”這個常識。
學生思考回答后明確:本文純屬虛構。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紛呈的環境里,中年以后,他長期隱居在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了解,對人民的愿望有切身體會,于是構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桃花源。在這個社會里,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亂紛擾,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這是黑暗現實的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現實的一種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來被壓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3、師:有人說《桃花源記》體現了作者消極避世的思想,有人說《桃花源記》體現了作者積極的理想追求,你怎么看這個問題?(還是要結合作者生平經歷、思想性格、志趣愛好及本文寫作的背景進行理解評判)
我個人認為桃花源雖然只是作者用筆虛構的一個理想搖籃,但是他敢于去想象與憧憬自己的理想世界,這也是很可貴的。桃花源不能僅僅看成是陶淵明消極的逃避,還應該看成是他閃光理想的依托。
二、方法引導
1、理解、積累文言字詞
老師要指導學生有意識有方向地弄懂一些文言字詞:常用重點詞、多義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詞性活用詞。平時要注意識記,做到爛熟于心。
2、歸納本課須積累的文言字詞和句式。可以采用由學生邊說邊做筆記老師邊板書的方法完成,或者用幻燈放映出來。(啟發學生養成逐步積累的良好習慣)
(1)重點詞:
甚異之 欲窮其林 既出 桑竹之屬 不復出焉 便扶向路 詣太守 阡陌
(2)四個“然”字詞:
豁然 儼然 怡然 欣然
(3)古今異義詞:
鮮美——古義:鮮艷美麗。
今義: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妻子——古義:妻和子女。
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境地。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義: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不足——古義:不值得。
今義:不充足,不滿。
如此——古義:像這樣。
今義:這樣。
間隔——古義:隔離。
今義:距離。
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如:這孩子儼然是個大人。
(4)一詞多義
復 a復前行 b不復出焉 乃 a乃大驚 b乃不知有漢
舍a 便舍船 b 屋舍儼然 尋 a尋向所志 b 尋病終
志a處處志之 b尋向所志 為 a捕魚為業 b不足為外人道也
(5)一義多詞:
悉如外人——具答之——咸來問訊——皆嘆惋
緣溪行——便扶向路
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乃大驚——遂與外人間隔
(6)通假字
具答之 便要還家
(7)句式:
①判斷句: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譯: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人。
②省略句:
a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主語承前省略句式。即“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b 便舍船,從口入。
主語承前省略句式。即“(漁人)便便舍船,從口入。”
c 問所從來
賓語承前省略句式。即“問(之)所從來”
d 便要還家
賓語承前省略句式。即“便要(之)還家”
e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賓語承前省略句式。即“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
f 林盡水源
介詞省略句式。即“林盡于水源”
3、翻譯技巧的指導:(1)翻譯時除了注意上述這些詞的詞義,其他字詞一般都是沿用我們現在的意思,且一般都是用我們現代漢語中的雙音節詞去表達文言中單音節詞的意思。所以翻譯時可以聯系上下文大膽推斷文言字詞的意思。(2)國名、地名、人名、官名、書名、帝號、年號、器物名稱、度量衡等專有名詞都照原文直接抄錄。(3)文言中有些特殊句式如賓語前置、狀語后置、定語后置、判斷句、反問句等,平時遇到要及時積累,學會如何去調整句序如何去翻譯。練習多了就會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4)文言句式注重簡練往往承前承后或固定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翻譯時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出來。
例: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村中人)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要說魏和晉了。
4、落實全文翻譯
(1)采用同桌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用筆圈點出不能準確把握的地方,然后找老師或其他同學進行幫助指導。(鼓勵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和已儲備的知識大膽嘗試通譯全文,并建議學生不要借助翻譯資料書,以免養成依賴資料書的習慣。)
(2)合作小組完成后進行翻譯接龍活動,比比哪個小組翻譯最準確最完整。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三
《桃花源記》
教材簡析及教學設想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杰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為我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桃花源記》乃《桃花源詩》的序文),已經成為我國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陶淵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寫出這樣一個美好社會,同他本人的經歷也有密切關系。陶淵明平生厭惡晉朝朝廷上下統治階級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討厭官場上的舞弊營私的行為,他曾經三次因此辭去官職,隱居起來。陶淵明在農村過了幾十年的隱居生活,親自參加農業勞動,和農民交朋友,生活雖然窮一點,但和淳樸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淵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場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祿的人相處,心情要愉快得多。這些都說明了陶淵明對當時政治黑暗的社會極為不滿,對廣大農民有深厚的感情。
按作者的構想,桃花源跟桃花林僅一洞之隔,洞口附近乃溪水源頭,桃花林恰好至此而盡。弄清這個背景再看故事,就會覺得頭緒很清楚。這個故事頗有傳奇色彩。首先漁人進入桃花源的經過甚奇,漁人因一片桃花林而“忘路之遠近”;洞極狹且深不可測仍然只身進入。其次桃花源中人更奇,若為仙,卻有尋常人飲食起居;若為隱,一洞隔離人世幾百年。最后桃花源消失尤奇,漁人出洞后盡管“處處志之”,但是“尋向所志”時最終是迷了路。
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頻繁的環境里,長期隱居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了解,對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體會,于是構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
讀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容和寫法。
教學這篇名作,要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教學中不妨運用視聽及多媒體技術,采用誦讀、討論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領會情感,學懂課文。
設計課件時,在充分收集有關素材和明確教學對象、任務條件下,主要采用了authorware6.6這個軟件,融音樂、書法、圖片、詩文于一體,全方位的觸動學生的感官,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21桃花源記 篇4
教學建議
一、文章的主旨
本文是以記敘為主的文章,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后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打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二、結構層次
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首句至“欲窮其林”,寫武陵漁人捕魚時偶然進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驚人的妙筆,描繪了桃源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紛飛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作品一開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緊緊抓住了讀者,使你非跟著漁人這個導游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從“林盡水源”至“不足為外人道也”,寫漁人所見的桃源風光及農民古樸淳真、熱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滿秦始皇暴政這一歷史事實來抒發對劉裕弒君篡位暴行的不滿,并由此產生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以大膽的幻想、飽滿的浪漫主義情緒歌頌了理想樂土。這是“記”中的主體和核心。作者是通過形象的描寫,神話式的虛構故事和美的激情來打動讀者心靈的。第三部分,從“既出”至末句,寫漁人離開桃源后,數人聞訊再訪而不可得其路徑的種種情景。以此作結,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這結尾,也可能是暗示讀者:這美好的境界在現實中是并不存在的。
三、詞句知識
1.“然”字的用法
“然”,在古漢語中,附在描寫聲容情態的詞語之后,作為構詞的輔助成分,與現代漢語的“地”相當。作“……的樣子”講(有時可不翻譯)。
“豁然開朗”中的“豁然”,是“開闊、敞亮的樣子”的意思。
“屋舍儼然”中的“儼然”,是“整齊的樣子”的意思(“儼然”在現代漢語中還有另一義為“十分象……的樣子”,如“儼然一個正人君子”)。
“怡然自樂”中的“怡然”,是“悠閑、安詳的樣子”的意思。
“欣然規往”中的“欣然”,是“高興地”“愉快地”的意思。
2.句式的省略在本文中,主要表現為主語、賓語的省略。
(1)省略主語。例如: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從口入。(小口)初極狹,才通人。(武陵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其中(人們)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人)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2)省略賓語。例如:
①問(漁人)所從來,便要(漁人)還家。
②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
③余人各復延(漁人)至其家。
在古漢語中,省略掉主語賓語,并不會導致語意含混、引起誤解,反顯出語言的簡練、緊湊。但在譯成現代漢語時,卻常常需把省略掉的成分補出來。
3.古今詞義的異同
在本文中,重點是理解與區別那些同現代漢語的雙音詞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含義不同的詞組。例如:
在古漢語中,這類雙音詞的每一個詞素都有獨立的意義,翻譯時都必須準確地譯出。古今義有相同的因素,但更須了解其不同之處,否則容易“以今釋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或錯誤。
四、詳略安排
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達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關鍵。總的說來,桃花源里面寫的詳,桃花源外面寫的略;生活圖景寫的較詳,一般過程較略;漁人進桃花源時寫的詳,出來時寫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寫的詳,漁人的答話寫的略。正因為該詳就詳,該略就略,詳略得當,所以全文僅用320字,就創造了一個有頭有尾、有環境、有情節、有人物和有對話的動人故事,完美表達了寓意。
五、虛實結合的寫法
作品既具有濃烈的浪漫虛幻色彩,又有強烈的真實感人力量。這一方面是因為主題具有現實意義;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終注意把虛構與現實結合起來。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是虛構的,情節是離奇的。桃花源是“避秦時亂”的人們開辟的,一直延續到晉代,與世隔絕五六百年,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淵明生活的時代依然存在,東晉統治集團對人民的殘酷壓榨,對下層知識分子的無情排斥,劉裕篡奪皇位的陰謀手段,都是活生生的現實。所以,人們能通過這離奇的構思,強烈地感到主題的真實。同時,作者始終注意在虛構故事時結合著逼真的寫實。如文章一開始就明確向讀者交待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及其人物的身份、職業:“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這就使桃源境內發生的一切事情變得好像都是真的。最后寫南陽劉子驥向往這個樂土,欣然尋訪,沒有成功。劉子驥,是歷史上實有的人物,是晉朝太元時的名士,與陶淵明是同時代的人,作者把他寫進作品中去,就進一步渲染了作品的真真假假的氣氛。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照應,意在使人確信:虛幻怪異的桃花源是實有其地的勝境,從而加強了作品誘人的藝術力量。
六、語言藝術特色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樸素自然的語言在其田園詩中描寫他所喜愛的農村生活。在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寫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僅僅用22個字就描畫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圖。頭兩句從正面寫桃林之茂密,第三句從反面寫桃樹之多而且純,后兩句從側面襯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開后花瓣紛紛落下的景象。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詞語如“芳草鮮美”,簡直給讀者一種有色有香的感覺,而所用的語言卻是接近口語化的。陶淵明用這些樸素的散文語言描繪了桃源外圍及內部的自然美和人們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畫家去畫桃源圖。清人衛炳鋆說:“桃源山水,畫中景也。……而古今之列人畫譜者,唐、宋以來,惟摩詰《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動。……韓文公《題桃源圖》詩,舒元輿有《錄桃源畫記》,吟詠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設色,大約因明記想象為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陶淵明卷下編》,中華書局1962年版)作者在敘述中的語言不僅到樸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練,沒有多余的廢話。全文用320個字就講了一個有頭有尾,有人物,有話,有情節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寫桃源社會,所以著重詳寫桃源內的人與事,寫桃源外的事就從略。作者往往用精練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收到以少勝多的效果。如寫到桃源人初見漁人的情景,只寫“見漁人,乃大驚”,后面三個字不僅寫出了桃源人見到漁人的神色,而且也體現了他們與外界隔絕之久。又如寫漁人與桃源人談話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一句話作了交代。這個復句所包含的內容也很多。漁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詳細情況,不是作者所要著力描寫成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筆帶過。而后半句,雖只三個字,但從桃源人共同的“嘆惋”中,可以想象到漁人所說的世上的情形,與桃源內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亂不堪!而桃源內的生活又是多么安定
中許多詞語由于言簡意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來,至今還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不足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等等,這些詞語都幾乎成了人們熟悉的成語。其中“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用來表現桃源人與世外隔絕之久,而又說明桃源內沒有朝代變化的情形,非常貼切,又非常生動具體。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靈》中說:“唐人有詩云:‘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及觀淵明詩云: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便覺唐人費力如此。如言:‘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造語之簡妙。蓋晉人工造語,而淵明其尤也。”從上所說,可見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淵明駕馭語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淵明在寫作藝術上的獨創之處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讀準下列字音:
豁然 儼然 衣著 阡陌 鬢 要 邑 詣 驥 語
2.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言詞匯的特點。(1)通假字:具、要;(2)古今異義:交通、妻子、絕境、無論;(3)一詞多義:舍、尋;(4)辨析同義詞: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學家陶淵明。
(二)能力目標
1.借助《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查找有關詞的意思。
2.培養朗讀和背誦的能力,這樣可以品味語言的神韻、氣勢和感情色彩,體會語言形式、修辭方法、寫作手法的表現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三)情感目標
1.理解作者這一理想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理想及對黑暗現實不滿的精神。
二、學法引導
朗讀感知課文內容,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疏通文意,再用歸納比較法形成規律性的認識,教師指導學生辯證地評價陶淵明的社會理想,最后熟讀成誦,汲取文化營養。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學習一詞多義、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漢語知識。
2.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可通過討論課后練習一至四題來完成。
3.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節都是虛構的;開頭渲染神秘色彩,結尾又不知所蹤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個似有實無、似真而幻的虛構境界。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投影片:①生字詞;②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③有關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多義詞、同義詞的辨析表格;④隨堂練習。
2.有關課文的插圖。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背誦接龍,其中如有人背錯,就讓他(她)表演一個節目,最后評出優勝者。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讀準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淵明。
3.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言詞匯的特點。
4.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
5.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二)整體感知
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以時間先后為順序,從發現桃花源,到訪問桃花源,再到離開桃花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可以通過以下問題來帶動學生通讀全文,了解大意。
l.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林的?
2.在桃林盡頭漁人看到了什么?
3.漁人在桃花源作客時,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談?
4.漁人離開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結果如何?
(三)教學過程
1.簡介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東晉時人,祖居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淵明少年時代深受儒家學說影響,有著“大濟蒼生”的志向。二十九歲出什,但幾次做官都不過擔任祭酒、參軍一類低微的職務,不僅濟世的抱負得不到施展,而且還要屈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他十分厭惡官場生活。四十一歲時,他出任彭澤縣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幾天,就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而棄官歸隱,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田園生活。
陶淵明歸隱田園之后,親自參加了一些農業勞動,較多地接觸了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他此后的創作起了積極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歸隱后寫的,反映了當時的田園生活,因而成為我國有名的“田園詩人”。
(原名《桃花源詩并記》,詩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歲時所作,標志著作者思想發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滿當時的社會現實,想象出了“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寄托了作者潔身自好、要求人人勞動、人人平等、豐衣足食、與世無爭的希望。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對當時社會的一種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愿望。
2.讀準下列字音:
3.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課文的注釋,老師稍加指點,讓學生弄清全文內容。
4.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怎樣的景物?這樣描寫的意圖是什么?
討論明確:描寫了一片美麗的桃花林。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來會出現“奇景”,為漁人進入桃花源作了氣氛上的渲染,也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弄清以下詞句的含義:“忘路之遠近”中的“遠近”是偏義復詞;“夾岸數百步”,指兩岸數百步之寬,不是指沿岸之長;“漁人甚異之”中的“異”為意動用法。
5.討論第二自然段寫了幾層意思?漁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有哪些?從這些敘述描寫中,可以看出這是怎樣的一個社會?
明確:第二自然段寫了兩層意思,即先寫進入桃花源的過程,再寫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
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一是環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殲陌交通,雞犬相聞。二是人——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鬢,并怡然自樂。
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作者明寫桃花源,暗里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在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語言現象: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便舍船”和“屋舍儼然”中的“舍”,前者是動詞,作“舍棄”講,后者是名詞,作“房舍”講。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錯相通”講,是兩個詞。三是同義詞的辨析,如“悉”和“并”兩個詞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講,但這兩個詞也有差別,“悉”指數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種類別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盡(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漁人)便舍船,從口入。(小口)初極狹,才通人。”
6.討論學習第三段的內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樣對待漁人?村中人見到漁人,先是“大驚”,然后聽了漁人的回答后“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熱情招待。這些描寫說明桃花源里的人熱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風淳樸。
村中人與漁人的談論之語有何含義?通過村中人之口,補充交代了他們的來歷和長時間與世隔絕的緣由。作者還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當時東晉社會兵連渦結、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似乎想給人們指出一條出路,要想擺脫黑暗統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時亂”一樣,去找一個“絕境”,過著男耕女織的安居樂業的生活。這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會里是不可能實現的。
本段結尾寫道“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么作用?此語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為他們不愿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節發展上,則為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筆。
本段應掌握的古漢語知識為: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見漁人,乃大驚”與“乃不知有漢”中的“乃”,前者作“是”講,表示前后兩個動作的關聯,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兒女”解,是兩個詞,而現代漢語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雙音詞;“絕境”是指“與世隔絕的地方”,也是兩個詞,而現代漢語中是指“沒有出路的境地”;“無論魏晉”中的“無論”是“更不用說”的意思,現代漢語中是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的連詞。三是同義詞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詳細”講,表示無所遺漏;“咸”作“全”、“都”講,指人的全體,“皆”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數。四是通假字的歸納,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語和賓語的現象,如“(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還家……”
7.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為什么詳細地寫漁人在回來的路上“處處志之”,又“詣太守”,高尚士劉子驥聽了也“欣然規往”,而結果卻或迷路,或病終,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確:這樣寫的目的是要給人一個真實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漁人回來時順著原路處處作了標記,生怕以后再來時找不到,可謂小心極了!回到武陵,還向一郡之長太守做了報告,可謂慎重極了!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后,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總之,作者不厭其煩地寫這些,都是為了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
但與此同時,結果是不令人滿意的,結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這樣一寫,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向往這個安居樂業的桃花源世界。
學習本段要弄清以下詞語的含義:向(從前),志(作標記,動詞;標志,名詞),詣(到……去),尋(不久,隨即,副詞)。
(四)隨堂練習
一、陶淵明又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詩人,上學期我們學過他的詩《______》,首句是“種豆南山下”。
二、本文以________為線索,以________為順序,寫漁人_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__桃花源,漁人和其他人_________桃花源。
三、解釋加黑的詞。
1.屋舍儼然_______________ 2.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3.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 4.詣太守_______________
5.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 6.并怡然自樂_______________
7.處處志之_______________ 8.尋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9.尋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10.尋病終_______________
1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___________ 12.無論魏晉___________
四、作者寫漁人離開桃花源時“處處志之”、“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的目的是什么?
隨堂練習參考答案
一、潛、元亮、東晉、歸園田居
二、漁人的行蹤(漁人進出桃花林),時間先后,發現、訪問、離開、再尋
三、1.房屋 2.丟棄 3.交錯相通 4.到……去(拜訪)
5.都 6.都 7.做標記 8.做好的標記
9.尋找 10.不久 11.妻子和兒女 12.更不必說
四、這樣寫,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21桃花源記 篇5
教學建議
一、文章的主旨
本文是以記敘為主的文章,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后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打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二、結構層次
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首句至“欲窮其林”,寫武陵漁人捕魚時偶然進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驚人的妙筆,描繪了桃源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紛飛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作品一開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緊緊抓住了讀者,使你非跟著漁人這個導游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從“林盡水源”至“不足為外人道也”,寫漁人所見的桃源風光及農民古樸淳真、熱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滿秦始皇暴政這一歷史事實來抒發對劉裕弒君篡位暴行的不滿,并由此產生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以大膽的幻想、飽滿的浪漫主義情緒歌頌了理想樂土。這是“記”中的主體和核心。作者是通過形象的描寫,神話式的虛構故事和美的激情來打動讀者心靈的。第三部分,從“既出”至末句,寫漁人離開桃源后,數人聞訊再訪而不可得其路徑的種種情景。以此作結,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這結尾,也可能是暗示讀者:這美好的境界在現實中是并不存在的。
三、詞句知識
1.“然”字的用法
“然”,在古漢語中,附在描寫聲容情態的詞語之后,作為構詞的輔助成分,與現代漢語的“地”相當。作“……的樣子”講(有時可不翻譯)。
“豁然開朗”中的“豁然”,是“開闊、敞亮的樣子”的意思。
“屋舍儼然”中的“儼然”,是“整齊的樣子”的意思(“儼然”在現代漢語中還有另一義為“十分象……的樣子”,如“儼然一個正人君子”)。
“怡然自樂”中的“怡然”,是“悠閑、安詳的樣子”的意思。
“欣然規往”中的“欣然”,是“高興地”“愉快地”的意思。
2.句式的省略在本文中,主要表現為主語、賓語的省略。
(1)省略主語。例如: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從口入。(小口)初極狹,才通人。(武陵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其中(人們)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人)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2)省略賓語。例如:
①問(漁人)所從來,便要(漁人)還家。
②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
③余人各復延(漁人)至其家。
在古漢語中,省略掉主語賓語,并不會導致語意含混、引起誤解,反顯出語言的簡練、緊湊。但在譯成現代漢語時,卻常常需把省略掉的成分補出來。
3.古今詞義的異同
在本文中,重點是理解與區別那些同現代漢語的雙音詞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含義不同的詞組。例如:
在古漢語中,這類雙音詞的每一個詞素都有獨立的意義,翻譯時都必須準確地譯出。古今義有相同的因素,但更須了解其不同之處,否則容易“以今釋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或錯誤。
四、詳略安排
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達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關鍵。總的說來,桃花源里面寫的詳,桃花源外面寫的略;生活圖景寫的較詳,一般過程較略;漁人進桃花源時寫的詳,出來時寫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寫的詳,漁人的答話寫的略。正因為該詳就詳,該略就略,詳略得當,所以全文僅用320字,就創造了一個有頭有尾、有環境、有情節、有人物和有對話的動人故事,完美表達了寓意。
五、虛實結合的寫法
作品既具有濃烈的浪漫虛幻色彩,又有強烈的真實感人力量。這一方面是因為主題具有現實意義;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終注意把虛構與現實結合起來。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是虛構的,情節是離奇的。桃花源是“避秦時亂”的人們開辟的,一直延續到晉代,與世隔絕五六百年,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淵明生活的時代依然存在,東晉統治集團對人民的殘酷壓榨,對下層知識分子的無情排斥,劉裕篡奪皇位的陰謀手段,都是活生生的現實。所以,人們能通過這離奇的構思,強烈地感到主題的真實。同時,作者始終注意在虛構故事時結合著逼真的寫實。如文章一開始就明確向讀者交待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及其人物的身份、職業:“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這就使桃源境內發生的一切事情變得好像都是真的。最后寫南陽劉子驥向往這個樂土,欣然尋訪,沒有成功。劉子驥,是歷史上實有的人物,是晉朝太元時的名士,與陶淵明是同時代的人,作者把他寫進作品中去,就進一步渲染了作品的真真假假的氣氛。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照應,意在使人確信:虛幻怪異的桃花源是實有其地的勝境,從而加強了作品誘人的藝術力量。
六、語言藝術特色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樸素自然的語言在其田園詩中描寫他所喜愛的農村生活。在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寫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僅僅用22個字就描畫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圖。頭兩句從正面寫桃林之茂密,第三句從反面寫桃樹之多而且純,后兩句從側面襯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開后花瓣紛紛落下的景象。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詞語如“芳草鮮美”,簡直給讀者一種有色有香的感覺,而所用的語言卻是接近口語化的。陶淵明用這些樸素的散文語言描繪了桃源外圍及內部的自然美和人們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畫家去畫桃源圖。清人衛炳鋆說:“桃源山水,畫中景也。……而古今之列人畫譜者,唐、宋以來,惟摩詰《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動。……韓文公《題桃源圖》詩,舒元輿有《錄桃源畫記》,吟詠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設色,大約因明記想象為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陶淵明卷下編》,中華書局1962年版)作者在敘述中的語言不僅到樸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練,沒有多余的廢話。全文用320個字就講了一個有頭有尾,有人物,有話,有情節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寫桃源社會,所以著重詳寫桃源內的人與事,寫桃源外的事就從略。作者往往用精練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收到以少勝多的效果。如寫到桃源人初見漁人的情景,只寫“見漁人,乃大驚”,后面三個字不僅寫出了桃源人見到漁人的神色,而且也體現了他們與外界隔絕之久。又如寫漁人與桃源人談話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一句話作了交代。這個復句所包含的內容也很多。漁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詳細情況,不是作者所要著力描寫成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筆帶過。而后半句,雖只三個字,但從桃源人共同的“嘆惋”中,可以想象到漁人所說的世上的情形,與桃源內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亂不堪!而桃源內的生活又是多么安定
中許多詞語由于言簡意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來,至今還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不足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等等,這些詞語都幾乎成了人們熟悉的成語。其中“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用來表現桃源人與世外隔絕之久,而又說明桃源內沒有朝代變化的情形,非常貼切,又非常生動具體。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靈》中說:“唐人有詩云:‘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及觀淵明詩云: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便覺唐人費力如此。如言:‘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造語之簡妙。蓋晉人工造語,而淵明其尤也。”從上所說,可見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淵明駕馭語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淵明在寫作藝術上的獨創之處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讀準下列字音:
豁然 儼然 衣著 阡陌 鬢 要 邑 詣 驥 語
2.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言詞匯的特點。(1)通假字:具、要;(2)古今異義:交通、妻子、絕境、無論;(3)一詞多義:舍、尋;(4)辨析同義詞: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學家陶淵明。
(二)能力目標
1.借助《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查找有關詞的意思。
2.培養朗讀和背誦的能力,這樣可以品味語言的神韻、氣勢和感情色彩,體會語言形式、修辭方法、寫作手法的表現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三)情感目標
1.理解作者這一理想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理想及對黑暗現實不滿的精神。
二、學法引導
朗讀感知課文內容,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疏通文意,再用歸納比較法形成規律性的認識,教師指導學生辯證地評價陶淵明的社會理想,最后熟讀成誦,汲取文化營養。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學習一詞多義、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漢語知識。
2.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可通過討論課后練習一至四題來完成。
3.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節都是虛構的;開頭渲染神秘色彩,結尾又不知所蹤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個似有實無、似真而幻的虛構境界。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投影片:①生字詞;②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③有關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多義詞、同義詞的辨析表格;④隨堂練習。
2.有關課文的插圖。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背誦接龍,其中如有人背錯,就讓他(她)表演一個節目,最后評出優勝者。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讀準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淵明。
3.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言詞匯的特點。
4.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
5.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二)整體感知
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以時間先后為順序,從發現桃花源,到訪問桃花源,再到離開桃花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可以通過以下問題來帶動學生通讀全文,了解大意。
l.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林的?
2.在桃林盡頭漁人看到了什么?
3.漁人在桃花源作客時,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談?
4.漁人離開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結果如何?
(三)教學過程
1.簡介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東晉時人,祖居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淵明少年時代深受儒家學說影響,有著“大濟蒼生”的志向。二十九歲出什,但幾次做官都不過擔任祭酒、參軍一類低微的職務,不僅濟世的抱負得不到施展,而且還要屈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他十分厭惡官場生活。四十一歲時,他出任彭澤縣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幾天,就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而棄官歸隱,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田園生活。
陶淵明歸隱田園之后,親自參加了一些農業勞動,較多地接觸了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他此后的創作起了積極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歸隱后寫的,反映了當時的田園生活,因而成為我國有名的“田園詩人”。
(原名《桃花源詩并記》,詩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歲時所作,標志著作者思想發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滿當時的社會現實,想象出了“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寄托了作者潔身自好、要求人人勞動、人人平等、豐衣足食、與世無爭的希望。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對當時社會的一種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愿望。
2.讀準下列字音:
3.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課文的注釋,老師稍加指點,讓學生弄清全文內容。
4.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怎樣的景物?這樣描寫的意圖是什么?
討論明確:描寫了一片美麗的桃花林。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來會出現“奇景”,為漁人進入桃花源作了氣氛上的渲染,也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弄清以下詞句的含義:“忘路之遠近”中的“遠近”是偏義復詞;“夾岸數百步”,指兩岸數百步之寬,不是指沿岸之長;“漁人甚異之”中的“異”為意動用法。
5.討論第二自然段寫了幾層意思?漁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有哪些?從這些敘述描寫中,可以看出這是怎樣的一個社會?
明確:第二自然段寫了兩層意思,即先寫進入桃花源的過程,再寫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
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一是環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殲陌交通,雞犬相聞。二是人——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鬢,并怡然自樂。
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作者明寫桃花源,暗里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在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語言現象: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便舍船”和“屋舍儼然”中的“舍”,前者是動詞,作“舍棄”講,后者是名詞,作“房舍”講。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錯相通”講,是兩個詞。三是同義詞的辨析,如“悉”和“并”兩個詞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講,但這兩個詞也有差別,“悉”指數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種類別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盡(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漁人)便舍船,從口入。(小口)初極狹,才通人。”
6.討論學習第三段的內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樣對待漁人?村中人見到漁人,先是“大驚”,然后聽了漁人的回答后“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熱情招待。這些描寫說明桃花源里的人熱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風淳樸。
村中人與漁人的談論之語有何含義?通過村中人之口,補充交代了他們的來歷和長時間與世隔絕的緣由。作者還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當時東晉社會兵連渦結、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似乎想給人們指出一條出路,要想擺脫黑暗統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時亂”一樣,去找一個“絕境”,過著男耕女織的安居樂業的生活。這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會里是不可能實現的。
本段結尾寫道“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么作用?此語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為他們不愿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節發展上,則為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筆。
本段應掌握的古漢語知識為: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見漁人,乃大驚”與“乃不知有漢”中的“乃”,前者作“是”講,表示前后兩個動作的關聯,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兒女”解,是兩個詞,而現代漢語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雙音詞;“絕境”是指“與世隔絕的地方”,也是兩個詞,而現代漢語中是指“沒有出路的境地”;“無論魏晉”中的“無論”是“更不用說”的意思,現代漢語中是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的連詞。三是同義詞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詳細”講,表示無所遺漏;“咸”作“全”、“都”講,指人的全體,“皆”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數。四是通假字的歸納,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語和賓語的現象,如“(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還家……”
7.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為什么詳細地寫漁人在回來的路上“處處志之”,又“詣太守”,高尚士劉子驥聽了也“欣然規往”,而結果卻或迷路,或病終,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確:這樣寫的目的是要給人一個真實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漁人回來時順著原路處處作了標記,生怕以后再來時找不到,可謂小心極了!回到武陵,還向一郡之長太守做了報告,可謂慎重極了!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后,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總之,作者不厭其煩地寫這些,都是為了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
但與此同時,結果是不令人滿意的,結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這樣一寫,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向往這個安居樂業的桃花源世界。
學習本段要弄清以下詞語的含義:向(從前),志(作標記,動詞;標志,名詞),詣(到……去),尋(不久,隨即,副詞)。
(四)隨堂練習
一、陶淵明又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詩人,上學期我們學過他的詩《______》,首句是“種豆南山下”。
二、本文以________為線索,以________為順序,寫漁人_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__桃花源,漁人和其他人_________桃花源。
三、解釋加黑的詞。
1.屋舍儼然_______________ 2.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3.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 4.詣太守_______________
5.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 6.并怡然自樂_______________
7.處處志之_______________ 8.尋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9.尋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10.尋病終_______________
1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___________ 12.無論魏晉___________
四、作者寫漁人離開桃花源時“處處志之”、“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的目的是什么?
隨堂練習參考答案
一、潛、元亮、東晉、歸園田居
二、漁人的行蹤(漁人進出桃花林),時間先后,發現、訪問、離開、再尋
三、1.房屋 2.丟棄 3.交錯相通 4.到……去(拜訪)
5.都 6.都 7.做標記 8.做好的標記
9.尋找 10.不久 11.妻子和兒女 12.更不必說
四、這樣寫,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21桃花源記 篇6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3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2
.《桃花源記》教案4
.《桃花源記》教案5(內含練習)
.《桃花源記》說課稿
.《桃花源記》學習要點
.《桃花源記》重要知識點歸納練習
.《桃花源記》同步練習1
.《桃花源記》教材跟蹤練習題
.《桃花源記》課堂實錄
陶淵明為何要寫《桃花源記》
陶淵明《桃花源記》mp3 (周正朗誦)
《桃花源記》陶淵明mp3課文朗讀(張筠英朗誦)
《桃花源記》ppt課件
《桃花源記》flash課件
21桃花源記 篇7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 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 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灑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 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 延至其家,皆出灑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2.掌握本文的重點字詞,能讀懂課文大意。
3.了解作者陶淵明。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根據課文注釋讀懂課文大意。
教學難點 :
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一義多詞、古今異義、省略成分等復雜的語言現象。
教學設想:
通過讀課文,根據書下注釋讀懂課文、同學間互相進行試講的方法,學生基本在指導下自學課文。
教學過程 :
一.介紹、了解作者陶淵明。
教師介紹:
今天咱們來認識中國古代東晉時一位杰出的詩人——陶淵明。他生于東晉后期,經歷了晉宋易代的變遷,當時政治黑暗,兵連禍結,民不聊生。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少年起就經歷了許多政治上的紛擾,出仕到辭官歸隱更是遇到了晉宋易代的變遷,他對社會的動亂和官場的丑惡的和不滿的。“不肯為五斗米折腰”。歸隱后,安貧樂道,樂天知命,清高自賞,消極遁世,多寫田園風光,文風清新質樸,恬淡自然,簡潔含蓄而又富有韻味。歷代都有很多人為陶淵明的詩文作注,其人數僅次于杜甫。
二.解題:
是《桃花源詩》的小序,詩和序的內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對詩的說明,用客觀記敘的方法,有人物、環境、和故事情節。
三.朗讀課文。
朗讀要求:
1.讀得清楚:句讀分明,節奏合理。
2.讀得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
四.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并強調部分字詞的讀音。
生字:儼然、阡陌、垂髫、怡然、邑人、郡下、詣、驥、津
多音字:豁然、衣著、間隔、舍、語、屬 答 還 遂
通假字:要—邀
一詞多義:志、尋、遂
一義多詞:悉、并、具、咸、皆
古今異義:妻子、無論、交通、絕境、間隔
五.學生兩人一組,參照書下注釋疏通文意,之后請幾位學生起立說課文大意,老師和其他學生傾聽并糾正他們翻譯得不夠準確的地方。
六.作業 :
1.讀課文三遍;
2.整理課堂上找出的幾種文言文的語言現象,寫在作業 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以漁人的行蹤為順序,詳略得當地敘述他的所見所聞的記敘方法。
2.學習鞏固關于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異義的區別以及一詞多義等古漢語知識。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社會理想,認識這種社會理想在當時的進步意義和歷史局限性。
4.
教學重點:
1.從分析作者所描繪的桃花源這一社會入手,理解作者這一理想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
2.鞏固古漢語知識。
教學難點 :
理解桃花源這一社會理想 的現實意義。
教學設想:
用指導自學、學生試講、啟發討論的方法進行教學,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教學過程 :
一.集體朗讀課文
二.逐段分析課文。
(一)分析第一自然段
1.朗讀
2.說本段的大意,注意幾個地方的準確翻譯:
(1)武陵人:五陵郡有一個人,二不是指整體
(2)緣溪行:行,指乘船行
(3)忘路志遠近:遠近,偏義復詞,實指忘了路多遠
(4)夾岸數百步:指兩岸數百步之寬,不是指沿河多長。
(5)甚異之:之,是指桃花林的美景,具體是指文中的句子“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6)窮:走到頭,窮盡
3.討論明確幾個問題:
(1)找出交代漁人行蹤的語句:緣溪行—忽逢桃花林—復前行
(2)本段交代了事件發生的哪些情況?(時間、地點、人物)
(3)描寫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注:語言簡潔,形象鮮明,是千古名句)
(4)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什么?(“甚異之”)
(5)總結:桃花林的突然出現和漁人的欲窮其林,使讀者產生了懸念。這是故事情節的開端。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第一.以自學為主,學生理解內容,進行試講,教師引導學生弄清以下的語言現象,翻譯本段文字的大意:
1.句子成分的省略。
林盡(于)水源,……(小口)若有光。(漁人)便舍船,從口入。(山口)初極狹,……(漁人)復行,……(山口)豁然開朗……其中(人們)往來種作……
2.一詞多義:
舍:舍船(舍棄);屋舍(房屋)
3.古今異義:
交通:今義指交通運輸,而在文中指交錯相通
4.然:做形容詞的詞尾,可譯為“…的樣子”
5.同義詞:
悉、全、都、并、一齊、都
第二:討論分析:
1.這一段寫了幾層意思?
明確:先寫進入桃花源的過程;再寫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
2.文中寫初入桃花源 所見所聞,主要寫了哪些事物?
明確:(1)寫桃花源中的環境: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雞犬之聲
(2)桃花源中的人從事的工作、衣著和神態
3.從這些描寫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學生自由發言,明確:
土地、屋舍、雞犬之類的描寫————和平寧靜,社會安定
人們往來種作——————人人辛勤勞動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安居樂業,過著豐衣足食的愉快生活
4.作者寫桃花源的初步見聞,有何意義?
明確:與現實生活能形成鮮明的對比:
現實 ——————— 桃花源
人剝削人,人壓迫人———————人人勞動,沒有剝削壓迫
人們生活困苦,謀生艱難—————怡然自樂,生活快樂幸福
戰禍四起,民不聊生———————一派優美、寧靜、安定的景象
作用:明寫桃花源,暗在諷刺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第三.齊讀第一、二段,熟讀成誦。
(三)學習第三段
第一.引導學生弄清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和一些詞句的理解。
1.著重注意幾個省略賓語的句子。
(1)問(漁人)所從來,便要(漁人)還家
(2)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村中人)皆嘆惋
(3)余人各復延(余人)至其家
(4)辭(村中人而)去
2.古今異義:妻子(妻子兒女)、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無論(更不必說)
3.一詞多義:
乃:乃大驚(就,表前后兩個動詞的連接)、乃不知有漢(竟,表出乎意料之外)
4.同義詞:
具:詳細、一五一十地,表無所遺漏
咸:全、都,指熱鬧的全體
皆:都,指人、物、事的全數
要:邀請
延:迎接、邀請
5.翻譯段意
第二.討論分析
這一段是故事的進一步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后的所遇所談
1.村中人是怎樣對待漁人這個不速之客的?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這些說明了什么?
明確:(1)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2)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這說明民風淳樸,人們熱情好客,慷慨大方;且家家備有酒食,生活富足。
2.文中寫村中人自云一段話,含有什么意思?
明確:通過自述,補充交代了他們的來歷和長時間與世隔絕的原由。作者還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當時東晉社會兵連禍結、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似乎想給人指出一條出路:要想擺脫黑暗統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時亂”一樣,去找一個絕境過男耕女織、安居樂業的社會。但這僅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會是不可能實現的。
3.皆嘆惋是內容是什么?
明確:外世人們的生存境況
4.這段話結尾寫“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這句話在情節發展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此話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為他們不愿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社會。在情節發展上,則為下文人們無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伏筆。
5.小結:第二、三段是課文的主干,通過漁人進入桃花源后的所見所聞所遇、所談,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四)學習第四段
第一.著重弄清以下詞句的解釋。
1.便扶向路:向,從前
2.處處志之:志,做標記
3.尋向所志:尋,尋找;志,標記
4.及郡下,詣太守:及,到達;詣,拜見
5.遂迷:遂,竟然,終于
6.尋病終:不久
第二.討論明確
1.這段話是文章的結尾,交代漁人出桃花源后的情況。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具體地寫漁人回來路上“處處志之”,“詣太守,說如此“,高尚士劉子驥聽了也欣然規往,而結果或迷路或病終,未能找到這個桃花源呢?
明確:
(1)目的是給人真實的感覺,似乎真有其人、真有其地、真有其事、不厭其煩地寫,為了使人產生真實感。
(2)太守想尋找卻遂迷,不復得路,劉子驥也因病而未果,結局的巧妙安排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更能激起讀者 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向往這個安居樂業的世外桃園。
(3)作者自己也明確這樣的桃源是不存在的,只是自己的幻想而已。
第三.小結:
作者寫出了對現實 的強烈不滿,對理想社會的無比向往,反映了東晉人們希望擺脫苦難過上 豐衣足食的幸福社會的要求,因此,本文既有逃避現實的局限性,又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體會本文記敘詳略得當的特點。
2.理解作者怎樣描繪出這個虛幻的世界來寄托他的理想的。
教學重點:
教學目的2
教學難點 :
教學目的2
教學過程 :
一.理解作者怎樣描繪這個虛幻的世界來寄托他的理想的。
(一)桃花源是一個怎樣美好的社會?
學生討論明確:
1.環境美好: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寧靜和平,人們社會富足,安居樂業,氣象升平)
2.人美:(1)熱情款待外人,民風淳樸,熱情待客,和睦友好
語句: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交談: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追求自由和平的社會,厭惡戰爭,這也是作者精神的寄托和向往)
(二)桃花源是理想的社會,但是這樣的社會別說在東晉這個兵連禍結、民不聊生的社會中不能存在,就是現在也找不到這樣的世外桃源。咱們就從作者的寫法構思上考慮陶淵明怎樣描繪這個他渴望的又明知不可能存在的理想境界。
1.始終注意在虛構故事的同時結合逼真的情境,即以實寫虛
如:開頭點出時間、地點、人物的身分和職業,結尾寫到劉子驥欲尋訪,而 劉子驥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晉太元年間的名士,與陶淵明為同時代人,這樣渲染真真假假的氣氛,似乎確有其人其事。
2.曲折回環,層次分明,寫出似有似無的仙境。
開頭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但沒有指出明確的年份、地點和人物的姓名。
接著寫桃花林的無確切地址,僅僅寫忘路之遠近,小山通桃源,更為奇特,另有一番洞天,而復尋桃源時,標記消失,無跡可尋,虛無縹渺。劉子驥的尋而未果,似帶來一絲希望又破滅,成了千古之迷。這個情節可以概括為一喜一疑一驚一迷,極大地激發了讀者的興趣。
3.為什么作者要虛構出這樣的一個虛幻帶有理想色彩的世界?
明確:聯系寫作背景。東晉統治者的奢侈、殘酷剝削,政治瀕臨崩潰,作者的抱負無法實現;當時實行的門閥制度,保護高門氏族貴族官僚的利益,而出身中小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卻走不上仕途。再加上陶淵明本身不愿攀附權貴,與統治者格格不入,三次辭官,41歲歸耕田野,面對紛亂的世道他無力改變,只好創造一個理想的境界,寄托他的政治理想及美好的情趣。
二.體會本文敘述詳略安排的特色。
(一)找出詳略的安排,分析原因。
明確:詳寫:漁人在桃花源里的見聞,來介紹美好的世外桃源。
略寫:漁人進村前和出村后的情形。
原因:要寄托理想化的社會理想,只能通過多介紹桃花源里的情形,因此要具體詳寫地描述。而其余的只能是輔助地敘述事件,只需簡單介紹。
三.了解其他的寫作特色。
1.語言簡潔生動。如:“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等。
21桃花源記 篇8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3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2
.《桃花源記》教案4
.《桃花源記》教案5(內含練習)
.《桃花源記》說課稿
.《桃花源記》學習要點
.《桃花源記》重要知識點歸納練習
.《桃花源記》同步練習1
.《桃花源記》教材跟蹤練習題
.《桃花源記》課堂實錄
陶淵明為何要寫《桃花源記》
21桃花源記 篇9
①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②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⑤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屬。(6)阡陌交通,雞犬相聞。①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8)黃發垂髫并恰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現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21桃花源記 篇10
語文新課程資源網——人教版、蘇教版、語文版的資源倉庫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21桃花源記 篇11
教學建議
一、文章的主旨
本文是以記敘為主的文章,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后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打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二、結構層次
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首句至“欲窮其林”,寫武陵漁人捕魚時偶然進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驚人的妙筆,描繪了桃源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紛飛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作品一開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緊緊抓住了讀者,使你非跟著漁人這個導游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從“林盡水源”至“不足為外人道也”,寫漁人所見的桃源風光及農民古樸淳真、熱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滿秦始皇暴政這一歷史事實來抒發對劉裕弒君篡位暴行的不滿,并由此產生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以大膽的幻想、飽滿的浪漫主義情緒歌頌了理想樂土。這是“記”中的主體和核心。作者是通過形象的描寫,神話式的虛構故事和美的激情來打動讀者心靈的。第三部分,從“既出”至末句,寫漁人離開桃源后,數人聞訊再訪而不可得其路徑的種種情景。以此作結,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這結尾,也可能是暗示讀者:這美好的境界在現實中是并不存在的。
三、詞句知識
1.“然”字的用法
“然”,在古漢語中,附在描寫聲容情態的詞語之后,作為構詞的輔助成分,與現代漢語的“地”相當。作“……的樣子”講(有時可不翻譯)。
“豁然開朗”中的“豁然”,是“開闊、敞亮的樣子”的意思。
“屋舍儼然”中的“儼然”,是“整齊的樣子”的意思(“儼然”在現代漢語中還有另一義為“十分象……的樣子”,如“儼然一個正人君子”)。
“怡然自樂”中的“怡然”,是“悠閑、安詳的樣子”的意思。
“欣然規往”中的“欣然”,是“高興地”“愉快地”的意思。
2.句式的省略在本文中,主要表現為主語、賓語的省略。
(1)省略主語。例如: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從口入。(小口)初極狹,才通人。(武陵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其中(人們)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人)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2)省略賓語。例如:
①問(漁人)所從來,便要(漁人)還家。
②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
③余人各復延(漁人)至其家。
在古漢語中,省略掉主語賓語,并不會導致語意含混、引起誤解,反顯出語言的簡練、緊湊。但在譯成現代漢語時,卻常常需把省略掉的成分補出來。
3.古今詞義的異同
在本文中,重點是理解與區別那些同現代漢語的雙音詞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含義不同的詞組。例如:
在古漢語中,這類雙音詞的每一個詞素都有獨立的意義,翻譯時都必須準確地譯出。古今義有相同的因素,但更須了解其不同之處,否則容易“以今釋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或錯誤。
四、詳略安排
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達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關鍵。總的說來,桃花源里面寫的詳,桃花源外面寫的略;生活圖景寫的較詳,一般過程較略;漁人進桃花源時寫的詳,出來時寫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寫的詳,漁人的答話寫的略。正因為該詳就詳,該略就略,詳略得當,所以全文僅用320字,就創造了一個有頭有尾、有環境、有情節、有人物和有對話的動人故事,完美表達了寓意。
五、虛實結合的寫法
作品既具有濃烈的浪漫虛幻色彩,又有強烈的真實感人力量。這一方面是因為主題具有現實意義;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終注意把虛構與現實結合起來。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是虛構的,情節是離奇的。桃花源是“避秦時亂”的人們開辟的,一直延續到晉代,與世隔絕五六百年,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淵明生活的時代依然存在,東晉統治集團對人民的殘酷壓榨,對下層知識分子的無情排斥,劉裕篡奪皇位的陰謀手段,都是活生生的現實。所以,人們能通過這離奇的構思,強烈地感到主題的真實。同時,作者始終注意在虛構故事時結合著逼真的寫實。如文章一開始就明確向讀者交待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及其人物的身份、職業:“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這就使桃源境內發生的一切事情變得好像都是真的。最后寫南陽劉子驥向往這個樂土,欣然尋訪,沒有成功。劉子驥,是歷史上實有的人物,是晉朝太元時的名士,與陶淵明是同時代的人,作者把他寫進作品中去,就進一步渲染了作品的真真假假的氣氛。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照應,意在使人確信:虛幻怪異的桃花源是實有其地的勝境,從而加強了作品誘人的藝術力量。
六、語言藝術特色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樸素自然的語言在其田園詩中描寫他所喜愛的農村生活。在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寫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僅僅用22個字就描畫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圖。頭兩句從正面寫桃林之茂密,第三句從反面寫桃樹之多而且純,后兩句從側面襯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開后花瓣紛紛落下的景象。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詞語如“芳草鮮美”,簡直給讀者一種有色有香的感覺,而所用的語言卻是接近口語化的。陶淵明用這些樸素的散文語言描繪了桃源外圍及內部的自然美和人們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畫家去畫桃源圖。清人衛炳鋆說:“桃源山水,畫中景也。……而古今之列人畫譜者,唐、宋以來,惟摩詰《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動。……韓文公《題桃源圖》詩,舒元輿有《錄桃源畫記》,吟詠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設色,大約因明記想象為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陶淵明卷下編》,中華書局1962年版)作者在敘述中的語言不僅到樸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練,沒有多余的廢話。全文用320個字就講了一個有頭有尾,有人物,有話,有情節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寫桃源社會,所以著重詳寫桃源內的人與事,寫桃源外的事就從略。作者往往用精練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收到以少勝多的效果。如寫到桃源人初見漁人的情景,只寫“見漁人,乃大驚”,后面三個字不僅寫出了桃源人見到漁人的神色,而且也體現了他們與外界隔絕之久。又如寫漁人與桃源人談話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一句話作了交代。這個復句所包含的內容也很多。漁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詳細情況,不是作者所要著力描寫成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筆帶過。而后半句,雖只三個字,但從桃源人共同的“嘆惋”中,可以想象到漁人所說的世上的情形,與桃源內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亂不堪!而桃源內的生活又是多么安定
中許多詞語由于言簡意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來,至今還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不足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等等,這些詞語都幾乎成了人們熟悉的成語。其中“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用來表現桃源人與世外隔絕之久,而又說明桃源內沒有朝代變化的情形,非常貼切,又非常生動具體。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靈》中說:“唐人有詩云:‘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及觀淵明詩云: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便覺唐人費力如此。如言:‘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造語之簡妙。蓋晉人工造語,而淵明其尤也。”從上所說,可見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淵明駕馭語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淵明在寫作藝術上的獨創之處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讀準下列字音:
豁然 儼然 衣著 阡陌 鬢 要 邑 詣 驥 語
2.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言詞匯的特點。(1)通假字:具、要;(2)古今異義:交通、妻子、絕境、無論;(3)一詞多義:舍、尋;(4)辨析同義詞: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學家陶淵明。
(二)能力目標
1.借助《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查找有關詞的意思。
2.培養朗讀和背誦的能力,這樣可以品味語言的神韻、氣勢和感情色彩,體會語言形式、修辭方法、寫作手法的表現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三)情感目標
1.理解作者這一理想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理想及對黑暗現實不滿的精神。
二、學法引導
朗讀感知課文內容,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疏通文意,再用歸納比較法形成規律性的認識,教師指導學生辯證地評價陶淵明的社會理想,最后熟讀成誦,汲取文化營養。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學習一詞多義、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漢語知識。
2.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可通過討論課后練習一至四題來完成。
3.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節都是虛構的;開頭渲染神秘色彩,結尾又不知所蹤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個似有實無、似真而幻的虛構境界。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投影片:①生字詞;②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③有關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多義詞、同義詞的辨析表格;④隨堂練習。
2.有關課文的插圖。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背誦接龍,其中如有人背錯,就讓他(她)表演一個節目,最后評出優勝者。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讀準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淵明。
3.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言詞匯的特點。
4.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
5.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二)整體感知
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以時間先后為順序,從發現桃花源,到訪問桃花源,再到離開桃花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可以通過以下問題來帶動學生通讀全文,了解大意。
l.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林的?
2.在桃林盡頭漁人看到了什么?
3.漁人在桃花源作客時,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談?
4.漁人離開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結果如何?
(三)教學過程
1.簡介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東晉時人,祖居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淵明少年時代深受儒家學說影響,有著“大濟蒼生”的志向。二十九歲出什,但幾次做官都不過擔任祭酒、參軍一類低微的職務,不僅濟世的抱負得不到施展,而且還要屈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他十分厭惡官場生活。四十一歲時,他出任彭澤縣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幾天,就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而棄官歸隱,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田園生活。
陶淵明歸隱田園之后,親自參加了一些農業勞動,較多地接觸了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他此后的創作起了積極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歸隱后寫的,反映了當時的田園生活,因而成為我國有名的“田園詩人”。
(原名《桃花源詩并記》,詩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歲時所作,標志著作者思想發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滿當時的社會現實,想象出了“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寄托了作者潔身自好、要求人人勞動、人人平等、豐衣足食、與世無爭的希望。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對當時社會的一種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愿望。
2.讀準下列字音:
3.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課文的注釋,老師稍加指點,讓學生弄清全文內容。
4.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怎樣的景物?這樣描寫的意圖是什么?
討論明確:描寫了一片美麗的桃花林。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來會出現“奇景”,為漁人進入桃花源作了氣氛上的渲染,也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弄清以下詞句的含義:“忘路之遠近”中的“遠近”是偏義復詞;“夾岸數百步”,指兩岸數百步之寬,不是指沿岸之長;“漁人甚異之”中的“異”為意動用法。
5.討論第二自然段寫了幾層意思?漁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有哪些?從這些敘述描寫中,可以看出這是怎樣的一個社會?
明確:第二自然段寫了兩層意思,即先寫進入桃花源的過程,再寫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
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一是環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殲陌交通,雞犬相聞。二是人——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鬢,并怡然自樂。
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作者明寫桃花源,暗里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在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語言現象: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便舍船”和“屋舍儼然”中的“舍”,前者是動詞,作“舍棄”講,后者是名詞,作“房舍”講。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錯相通”講,是兩個詞。三是同義詞的辨析,如“悉”和“并”兩個詞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講,但這兩個詞也有差別,“悉”指數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種類別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盡(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漁人)便舍船,從口入。(小口)初極狹,才通人。”
6.討論學習第三段的內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樣對待漁人?村中人見到漁人,先是“大驚”,然后聽了漁人的回答后“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熱情招待。這些描寫說明桃花源里的人熱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風淳樸。
村中人與漁人的談論之語有何含義?通過村中人之口,補充交代了他們的來歷和長時間與世隔絕的緣由。作者還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當時東晉社會兵連渦結、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似乎想給人們指出一條出路,要想擺脫黑暗統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時亂”一樣,去找一個“絕境”,過著男耕女織的安居樂業的生活。這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會里是不可能實現的。
本段結尾寫道“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么作用?此語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為他們不愿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節發展上,則為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筆。
本段應掌握的古漢語知識為: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見漁人,乃大驚”與“乃不知有漢”中的“乃”,前者作“是”講,表示前后兩個動作的關聯,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兒女”解,是兩個詞,而現代漢語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雙音詞;“絕境”是指“與世隔絕的地方”,也是兩個詞,而現代漢語中是指“沒有出路的境地”;“無論魏晉”中的“無論”是“更不用說”的意思,現代漢語中是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的連詞。三是同義詞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詳細”講,表示無所遺漏;“咸”作“全”、“都”講,指人的全體,“皆”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數。四是通假字的歸納,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語和賓語的現象,如“(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還家……”
7.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為什么詳細地寫漁人在回來的路上“處處志之”,又“詣太守”,高尚士劉子驥聽了也“欣然規往”,而結果卻或迷路,或病終,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確:這樣寫的目的是要給人一個真實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漁人回來時順著原路處處作了標記,生怕以后再來時找不到,可謂小心極了!回到武陵,還向一郡之長太守做了報告,可謂慎重極了!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后,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總之,作者不厭其煩地寫這些,都是為了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
但與此同時,結果是不令人滿意的,結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這樣一寫,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向往這個安居樂業的桃花源世界。
學習本段要弄清以下詞語的含義:向(從前),志(作標記,動詞;標志,名詞),詣(到……去),尋(不久,隨即,副詞)。
(四)隨堂練習
一、陶淵明又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詩人,上學期我們學過他的詩《______》,首句是“種豆南山下”。
二、本文以________為線索,以________為順序,寫漁人_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__桃花源,漁人和其他人_________桃花源。
三、解釋加黑的詞。
1.屋舍儼然_______________ 2.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3.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 4.詣太守_______________
5.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 6.并怡然自樂_______________
7.處處志之_______________ 8.尋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9.尋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10.尋病終_______________
1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___________ 12.無論魏晉___________
四、作者寫漁人離開桃花源時“處處志之”、“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的目的是什么?
隨堂練習參考答案
一、潛、元亮、東晉、歸園田居
二、漁人的行蹤(漁人進出桃花林),時間先后,發現、訪問、離開、再尋
三、1.房屋 2.丟棄 3.交錯相通 4.到……去(拜訪)
5.都 6.都 7.做標記 8.做好的標記
9.尋找 10.不久 11.妻子和兒女 12.更不必說
四、這樣寫,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21桃花源記 篇12
教學目的:
1、 了解本文的敘事線索,學習其曲折回環、懸念迭起的寫作特點。
2、 正確評價《桃花源記》的社會意義。
教學重(難)點:
1、 本文的敘事線索。
2、 曲折回環、懸念迭起的寫作特點。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
第 一 課 時
內容:
過程:
一、導語 。
大家一定聽說過“世外桃源”這個成語,誰能解釋一下?(對,比喻與外界隔絕的幽靜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它出自什么文章呢?(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世外桃源”的“桃源”就是現在我們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的一個重要游覽勝地。那兒風景優美,民風淳樸,學習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你一定會更加向往,很想去“世外桃源”走一遭吧。
二、簡介作者與本文寫作背景
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生于東晉末年,出生于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博學能文。但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展。做過小官,由于不滿官場的丑惡,不愿“為五斗米折腰”,41歲憤然辭官回鄉,從此過著隱居生活。憂憤、饑寒、勞累、疾病一起折磨著他,63歲過世。
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大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優美的自然,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于和農民交往而不愿和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時陶淵明已有57歲了。他拒絕同劉裕的宋政權合作,不滿黑暗的社會現實,同時由于他和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愿望,所以寫了這篇記和《桃花源詩》。
三、放錄音帶,聽課文朗讀帶。
四、學生自讀課文
指名學生分段朗讀,注意以下字的讀音:
豁(huò)然 儼(yǎn)然 阡陌(qiān mò) 垂髫(tiáo)
要同“邀”(yāo) 詣(yì) 驥(jì) 遂(sùi)
五、學生聯系以往所學知識和書下注釋,疏通詞句。
1、 學生自己翻譯課文。
2、 教師逐句指名學生翻譯。
3、 教師歸納。
六、學生朗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
七、布置作業 :翻譯課文(筆譯)一遍,熟讀課文。
第 二 課 時
教學內容:總結重要文言詞句的用法;
分析課文結構、內容。
教學過程 :
一、聽寫詞語。
垂髫 詣 豁然 驥 儼然 阡陌 遂 邑人 繽紛
二、總結文言詞句的用法。
1、 注意文中文言詞句的意思。
(1)、緣溪行 緣:沿 行:指船行。
(2)、忽逢桃花林 忽:說明是偶然的; 逢:遇見
(3)、才通人 才:僅。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屬:類(東西)、
(5)、阡陌交通 阡陌:田間小路 交通:交錯相通
(6)、怡然自樂 :充滿喜悅之情,顯得心滿意足。
(7)、具答之 具:通“俱”,全、都。
(8)、率妻子 妻子:妻子、兒女。
(9)、此中人語云 語:yù ,告訴。
(10)、處處志之 志:同 ,做標記。
(11)、詣太守 詣:到……去。
(12)、未果,尋病終 未果:沒有實現。 尋:不久。
2、 注意文中幾個古今異義的詞。
古義:交錯相通。 (兩個詞)
(1)、交通
今義:交通運輸 (一個詞)
古義:妻子和兒女。 (兩個詞)
(2)、妻子
今義:男方的配偶。 (一個詞)
古義:不要說,不用說。(兩個詞)
(3)、無論
今義:連詞 (一個詞)
古義:像這樣 (兩個詞)
(4)、如此
今義:如此,這樣 (一個詞)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一個詞)
(5)、絕境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一個詞)
三、學生課堂練習:完成P119第二題。
四、學生反復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
抄寫課文,熟讀課文。
第 三 課 時
內容:
過程:
一、學生齊讀課文,明確課文結構。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漁人捕漁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開端)
第二部分(2~3段):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辭去的經過。(發展)
第三部分(4~5段):漁人離開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討桃源未果的情形。(結局和尾聲)
二、分析第一部分:
提問: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
明確:這段景物描寫點神秘色彩,暗示將出現“奇境”給漁人進入桃源渲染了氣氛,也為桃源的美好出現作了鋪墊。
三、分析第二部分。
1、 學生齊讀第二部分。
2、 提問:文中是怎樣描寫桃花源的生活景象的?
明確:“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3、 提問:桃花源人為什么來到這個地方?為什么“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明確:桃花源人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是因為他們害怕世人知道桃源這個地方,擾亂和破壞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定生活。
四、分析第三部分
提問:漁人離開桃花源,“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后來“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是什么?
明確: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
五、課堂討論:P120第四題。
六、學生背誦課文,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曲折、懸念。
七、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2、基礎訓練。
板書設計 :
桃 花 源 記
陶淵明
中無雜樹
發現桃花源 芳草鮮美 (開端)
落英繽紛
良田美池桑竹
所見
進入桃花源 怡然自樂 (發展)
所聞: 避秦時亂,來此絕境。
所歷: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離開、再訪桃花源 遂迷、 不復得路 (結局和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