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通用16篇)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
誦讀欣賞 古詩《蟬》《孤雁》《鷓鴣》(2) 教案設計 誦讀欣賞 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三首古代詠物詩,學會誦讀欣賞詠物詩的方法。 2.體會詩中表達的情感。 3.熟記詩歌。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教學重點: 1、通過反復誦讀,讀準字音結構。 2、了解一般詠物詩的方法。 教學方法: 1、反復吟詠誦讀,讀準字音、節奏。 2、對照注釋理解詩意。 3、品析鑒賞、體會情感。 教學過程: 導言: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了不少古代詩歌了,這些詩歌可以說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燦爛明珠,給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們再一起來欣賞三首古詩。同學們可能已經注意到了這三首古詩安排到了一個單元,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以動物為題。這些詩歌在內容上說,屬于詠物詩。 誦讀欣賞(一)蟬
蟬
虞世南
垂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一、誦讀 1、 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2、 要正確讀音、斷句。 3、 識別詩體。 二、誦讀 1、 應用多種方式誦讀 2、 對照注釋初步理解詩意。 3、 提出質疑,師生互助解答疑問。 4、 提出問題:(1)這首詩寫了蟬哪些特點? (2)作者針對“蟬”的特點發表了什么樣的議論? 三、誦讀 1、 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自由誦讀 2、 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詩下提示,然后提出問題: (1) 你從“蟬”的哪些特點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潔的人”? (學生各抒己見) (2) 你知道作者這樣寫的原因嗎? (即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了解作者、了解寫作背景,又體會了詩歌的深層含義。) 四、誦讀 1、 采用各種方式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情感的把握,朗讀比賽。 2、 讓學生歸納詠物詩的一般特點。 (借物抒懷,托物言志。) 教師小結:誦讀欣賞詠物詩關鍵是要仔細推敲詩句背后深藏的寓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情和志,知人論詩,這樣才能達到誦讀的目的。 誦讀欣賞(二)孤雁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這是一首悲傷而執著的孤雁:它不飲、不啄,只是一個勁兒飛著、叫著,追尋它的同伴。詩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其實也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這首詠物詩寫于大歷初杜甫居夔州時。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體物曲盡其妙,同時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堪稱佳絕。 1.全詩的詩眼是(孤 ) 詩骨是(飛鳴聲念群 ) 2.頷聯“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單的雁影 ,遺失在萬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憐意”:“一片”、“萬重”對比,構成極大的反差,極言其“孤”;“誰憐”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詩人對孤雁的憐憫之情。頷聯兩句形象地寫出了路遠雁孤、同伴難尋的凄苦之情。 一、用誦讀欣賞的方法自己體會詩歌《孤雁》的思想感情。 二、將《孤雁》改寫成一篇散文,在班里交流。 誦讀欣賞(三)鷓鴣
鷓鴣
鄭谷
暖戲煙蕪錦翼齊, 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 花落黃陵廟里啼。
游子乍聞征袖濕, 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 苦竹叢深日向西。 晚唐詩人鄭谷,“嘗賦鷓鴣,警絕”(《唐才子傳》),被譽為“鄭鷓鴣”。可見這首鷓鴣詩是如何傳誦于當時了。 鷓鴣,產于我國南部,形似雌雉,體大如鳩。其鳴為“鉤辀格磔”,俗以為極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聲以抒寫逐客流人之情。鄭谷詠鷓鴣不重形似,而著力表現其神韻,正是緊緊抓住這一點來構思落墨的。 開篇寫鷓鴣的習性、羽色和形貌。鷓鴣“性畏霜露,早晚希出”(崔豹《古今注》)。“暖戲煙蕪錦翼齊”,開首著一“暖”字,便把鷓鴣的習性表現出來了。“錦翼”兩字,又點染出鷓鴣斑斕醒目的羽色。在詩人的心目中,鷓鴣的高雅風致甚至可以和美麗的山雞同列。在這里,詩人并沒有對鷓鴣的形象作工雕細鏤的描繪,而是通過寫其嬉戲活動和與山雞的比較作了畫龍點睛式的勾勒,從而啟迪人們豐富的聯想。 首聯詠其形,以下各聯詠其聲。然而詩人并不簡單地摹其聲,而是著意表現由聲而產生的哀怨凄切的情韻。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東南;黃陵廟,在湘陰縣北洞庭湖畔。傳說帝舜南巡,死于蒼梧。二妃從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側,是為黃陵廟。這一帶,歷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遷客流人到此最易觸發羈旅愁懷。這樣的特殊環境,已足以使人產生幽思遐想,而詩人又蒙上了一層濃重傷感的氣氛:瀟瀟暮雨、落紅片片。荒江、野廟更著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種凄迷幽遠的意境,渲染出一種令人魂消腸斷的氛圍。此時此刻,畏霜露、怕風寒的鷓鴣自是不能嬉戲自如,而只能愁苦悲鳴了。然而“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反復吟詠,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聽鷓鴣的聲聲哀鳴而黯然傷神。鷓鴣之聲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這二句之妙,在于寫出了鷓鴣的神韻。作者未擬其聲,未繪其形,而讀者似已聞其聲,已睹其形,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風韻了。對此,沈德潛贊嘆地說:“詠物詩刻露不如神韻,三四語勝于‘鉤辀格磔’也。詩家稱鄭鷓鴣以此”(《唐詩別裁》),正道出這兩句詩的奧秘。 五、六兩句,看來是從鷓鴣轉而寫人,其實句句不離鷓鴣之聲,承接相當巧妙。“游子乍聞征袖濕”,是承上句“啼”字而來,“佳人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鷓鴣聲而發。佳人唱的,無疑是《山鷓鴣》詞,這是仿鷓鴣之聲而作的凄苦之調。閨中少婦面對落花、暮雨,思念遠行不歸的丈夫,情思難遣,唱一曲《山鷓鴣》吧,可是才輕抒歌喉,便難以自持了。詩人選擇游子聞聲而淚下,佳人才唱而蹙眉兩個細節,又用“乍”、“才”兩個虛詞加以強調,有力地烘托出鷓鴣啼聲之哀怨。在詩人筆下,鷓鴣的啼鳴竟成了高樓少婦相思曲、天涯游子斷腸歌了。在這里,人之哀情和鳥之哀啼,虛實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最后一聯:“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詩人筆墨更為渾成。“行不得也哥哥”聲聲在浩瀚的江面上回響,是群群鷓鴣在低回飛鳴呢,抑或是佳人游子一“唱”一“聞”在呼應?這是頗富想象的。“湘江闊”、“日向西”,使鷓鴣之聲越發凄唳,景象也越發幽冷。那些怕冷的鷓鴣忙于在苦竹叢中尋找暖窩,然而在江邊踽踽獨行的游子,何時才能返回故鄉呢?終篇宕出遠神,言雖盡而意無窮,透出詩人那沉重的羈旅鄉思之愁。清代金圣嘆以為末句“深得比興之遺”(《圣嘆選批唐才子詩》),這是很有見地的。詩人緊緊把握住人和鷓鴣在感情上的聯系,詠鷓鴣而重在傳神韻,使人和鷓鴣融為一體,構思精妙縝密,難怪世人譽之為“警絕”
小結:本節課我們用誦讀欣賞的方法欣賞里了三首古代詠物詩,這讓我們又一次領悟到與人類朝夕相處的動物們,以他們獨特的特點寄托著人類的情感,以他們的靈性給人以啟迪,以他們的內在品質給人以心靈的凈化和升華。“關愛生命”人用我們的行動依然是我們不變的主題。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
薛法根老師是江蘇省特級教師。他在上《螳螂捕蟬》第二課時,大氣而不失精細,輕松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頗多啟迪。
一、“重組”課文,構建板塊
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為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筆者以為,落實這一點的關鍵是對教材的重組。教材上的每一篇課文,都應該根據學生情況,或大膽取舍,或切換段落,或從課外補充……在課文基礎上設計簡明流暢的教學流程,使學生能主動、充分、自由而有創意地學習。而不是一概從頭到尾,每篇課文都細細給學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并下令不準別人來勸阻,這時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薛法根老師教《螳螂捕蟬》并沒有“循規蹈矩”逐段教學,而是從學生閱讀心理出發,根據教材本身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一節課就那么幾個教學環節,十分簡潔,卻又“針針見血”,把教學重難點—一落實解決:(1)默寫四組詞語(分別是:①蟬
悠閑自由自在;②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③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吳王的少年
拿著彈弓瞄準),然后聽老師講“螳螂捕蟬”的故事并進行復述,最好能用上默寫的幾組詞語;③)完整地讀課文,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學生質疑后討論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為什么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勸;(3)課文表演,先練讀對話,再每個人就當時情境寫臺詞,兩位學生上臺做“吳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導演。整個課堂教學環節安排新穎獨特,雖然改變了課文的“序”,但以發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為主線,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聽、說、讀、寫、思等語文實踐活動,特別是匠心獨具地把朗讀、感悟、想像、復述等整合成幾個生動活潑的綜合的板塊,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真正地達到了以簡馭繁、以一當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訓練思維,培育智慧
薛法根老師一向重視思維訓練,他認為現在的語文教學有一個問題就是“讓學生記憶知識,而忽視了讓學生運用知識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視了學生質疑問題的探究精神的培養,問號的消失標志著智慧火花的熄滅”。的確,不但是語文教學,現在的中小學教學普遍存在重知識傳授輕智慧培育的問題。有知識不等于有智慧。一個人可能學富五車,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為他完全可能千萬次地重復人家的思想,自己卻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會發明創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談發展學生思維的問題,首先要考慮讓誰提問,這牽涉到誰是教學的主體,第二考慮的是問題的多少和價值。問題過多,對時間固定的課來說,就意味著學生疲于應付,就意味著學生仍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如果一堂課就只有那么幾個問題,而且都有思考價值,我們認為,即使由教師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學生活躍起來。
薛老師在上《螳螂捕蟬》時,不是簡單地讀、讀、讀,不是機械地記課文語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節課,薛老師只提了一個半問題。一個問題是在學生創造性地復述“螳螂捕蟬”的故事,接著又熟讀課文后,薛老師問:故事的結尾說吳王恍然大悟,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顯然,這個問題需回顧全文、整體把握方能解決。請看學生的交流情況:
生:吳王從這個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國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蟬和螳螂、黃雀一樣,只顧眼前的利益,而沒想到攻打楚國所隱伏的禍患。
師:(鼓勵地)這里用逗號,請講下去。
生:如果其他諸國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
師:(接話)國破家亡啊!
生:吳王明白了大臣們的勸說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我覺得吳王還是一個明君。
師:明白事理、改正錯誤的大王還是個好大王嘛!(眾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個問題,為什么說是半個問題呢?因為是薛老師先讓學生自己質疑,學生提出的兩個問題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吳王,薛老師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提出了一個更有價值的問題,引學生走進那位少年的世界,這樣的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顯然在挑戰學生的智慧。請看實錄:
師:學到這兒,你還有什么問題?
生:少年所講的事在生活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吳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吳王沒有聽大臣們的勸告,為什么會聽那個少年的話?
師:這兩個問題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認真讀讀課文的第三小節和最后兩段話,你就會明白的。老師現在想到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為什么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呢?
生: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誰再勸說就殺誰。少年在大庭廣眾之下講這個故事,用意就是勸說吳王,吳王一定不會聽的。
生:那樣做會使吳王覺得很沒面子,一生氣反而會把少年殺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們面前講這個故事,吳王一定不會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以為是少年編出來的,就不會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園里一連站了三天,為的就是等吳王。少年裝出打鳥的樣子,是讓吳王相信(螳螂鋪蟬)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這樣,少年就可以通過講這個故事,讓吳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師:少年表面上是講故事,實際上是……
生:暗勸吳王不要攻打楚國。
生:暗示攻打楚國隱伏的禍患。
師:所以,少年的勸與大臣的勸有一點不同。如果說大臣們的動是“直勸”、“力勸”的話,少年的勸稱得上是……
生:(紛紛搶答)智勸、巧勸。
師:一個好主意要想成功,還得選擇一個適當的環境、恰當的時機,這就是計謀。我們可以看出這少年有勇有謀,充滿智慧。
只有讀書,沒有問題,這是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當中暴露出的一大問題。矯枉難免過正,凡事過了頭就會走向反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早有告誡:“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讓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發展語言,注重創造
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學習語言,讀熟是前提,離開這個,勿談語言的發展。所以薛老師是很重視學生把課文讀熟、讀好的。讀熟還只是學習語言的第一層次,準確來講還不到位。薛老師在以下兩個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一是依據課本的語言發展學生的語言。“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當然也是學習語言的例子。完全跳開書本去學習語言,往往是低效的,“螳螂捕蟬”是一個經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讓學生在自然而然間能復述這個故事,借此發展學生語言,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只不過薛老師做得了無痕跡,鋪設的臺階很適合學生走上去,而且還能別出新意,有所創造。他先通過默寫四組詞語,“暗暗”幫助學生記“螳螂捕蟬”這個故事的梗概,然后聯系這四組詞語,教師邊示范講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要求學生邊聽邊記。學生再根據四組詞語和掛圖復述故事,最后才是指名復述故事。實踐證明,幾位學生的復述不但準確、流暢,而且有創新,如把“蟬高高在上,悠閑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說成了“蟬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閑地唱著歌,自由自在地吮吸著甘露”,顯得更為生動。
二是讓學生創造性地彌補課文空白。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疏可走馬”處自然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語境動動筆。比如課文寫這位少年為了勸說吳王,拿著彈弓一連在王宮花園里轉了三個早晨才覓得機會,碰到吳王。花園里此時是怎樣一番景象呢?薛老師就讓學生以寫臺詞的形式補一補,在學生表演時做旁白用,結果學生寫有目的,十分成功。這里不妨抄錄一位學生的練筆:清晨,朝霞映紅了吳王花園。郁郁蔥蔥的樹木、五顏六色的鮮花都被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幾只黃雀躲在樹叢里歡快地鳴叫著。這時,一位手拿彈弓的少年,正在花園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時地朝吳王的寢宮東張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卻又裝出一副專心打鳥的樣子。露水沾濕了他的衣裳,他也渾然不知。這時……(學生開始上場表演。)
四、用語活潑,充滿歡樂
教師的課堂用語非常重要,它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效果等都緊密聯系。在共性之外,特級教師在課堂用語上又有個性,薛老師的教學用語輕松幽默,他的語文課充滿笑聲,所以有人曾以“教得輕松,學得扎實”來形容他的教學藝術。
我們不妨來欣賞一下他的某些課堂用語:
在學生默寫完四組詞語后,薛老師說:“同學們聽寫得很認真,老師獎勵大家一組詞。”此時,學生都開心地笑了。其實第五組詞語:“不堪設想、隱伏著禍患、恍然大悟”本來也要默寫,只是薛老師這么一強調,學生緊張的情緒馬上得以緩解。本該默寫,現在成了“獎勵”,獎勵是虛的,實是體現薛老師的育人之道:“聽寫得認真”,才有獎勵,才能多默寫一些。
在學生復述“螳螂捕蟬”的故事時,薛老師表揚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學生,說:“看來,你很有文學細胞。”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評價!多么有激勵作用的評價!當第二位學生發生口誤“黃雀伸長脖子……卻不知道有個侍奉吳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時,薛老師沒有否定和生硬批評,而是以“能站在黃雀背后的是超人”這樣兒童化的語言巧妙地啟迪學生。
在學生成功表演后,薛老師又真誠地說:“看了你們的表演,我想中國電影拿奧斯卡金獎的日子真的不遠了!”既是在肯定學生正確理解了課文,準確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飽含真情,寄予厚望,頗為“煽情”,輕松的話語,實在又很深刻!
精彩的有智慧的語文課,不在于教師講授無數個知識點,而在于學生提出更多的為什么;不在于教師運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于設計的課堂有無其基礎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學生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于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拓展廣闊的心靈,在于學生對自己的發展是否有足夠的自信。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3
《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一、作者介紹
虞世南(公元558~638),唐初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屬浙江)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令,故世稱“虞永興”,享年八十一歲,賜禮部尚書。太宗稱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幼年學書于王羲之七世孫,著名書法家僧智永,受其親傳,妙得“二王”及智永筆法。虞世南為人沉靜寡欲,志性剛烈,議論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他的書法,筆勢圓融遒勁,外柔而內剛。論者以為如裙帶飄揚,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代表作有《出塞》、《賦得臨池竹應制》、《蟬》、《奉和詠風應魏王教》等。其中后三首詠物詩分別寫竹、蟬和風,緊緊抓住對象特點,刻畫得相當傳神。
二、注釋
1、飲:飲用,喝
2、籍:jiè憑借
3、綏:ruí,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形狀與其有些相似。
4、清露:純凈的露水。古人以為蟬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實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5、流響:指接連不斷的蟬鳴聲。
三、譯文
蟬垂下像帽帶似的觸角吮吸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連綿的聲音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聲遠傳的原因是因為蟬居住在高樹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風。
四、詩歌賞析
1、《蟬》選自作者,字,地區作家。
參考答案:全唐詩虞世南伯施越州余姚(今屬浙江)
2、你能說出幾個含蟬的成語?
參考答案:噤若寒蟬金蟬脫殼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寒蟬凄切蛙鳴蟬噪蟬翼為重,千鈞為輕蟬聯往復蟬腹龜腸蟬蛻龍變
3、這是一首詠物詩,從等三個方向寫出了蟬的特點。
參考答案:形狀、習性、聲音
4、這首詩表面上是寫蟬,其實是用了的寫法,表達含蓄,寓意深刻。
參考答案:托物言志
5、這首詩給我們以什么啟示?請簡要談談你的認識。
答: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憑籍,像地位、權勢、吹捧等,他本身自然會有很強的昭示力,能夠聲名遠揚。
6、虞世南《蟬》一詩中,詩人借蟬抒懷,表達自己品格高潔,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名聲遠播的句子是:,。(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7、這是一首詠物詩,前兩句蘊含的意思是什么?(雖然生活清淡,但仍志存高遠)
8、這首詩借蟬抒懷點睛之筆是:(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抒發了品格高潔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揚)
9、這首詩給我們以什么啟示?請簡要談談你的認識。
(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力,他本身自然會有很強的昭示力,能夠聲名遠揚。)
10、文中的蟬帶有什么樣的喻意?
詩中的蟬是一種清高尊貴、品格高尚者的化身,是人格化的形象。
11、作者借本詩抒發何種議論?
詩人借蟬這一意象引發議論:任何人,如若品格不高,甚至非常丑惡,即使地位再高也不會受人尊重。只有地位高而品格也高,他發出的聲音影響才大,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
12、“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兩句可以說是虞世南的《蟬》一詩的點睛之筆,你認為這兩句詩妙在何處?句中的詩眼是哪個字?怎么理解這個字的含義?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是從上面兩句引發出來的議論。意思是“蟬兒棲身高處,聲音自然會傳得很遠。這一托物寓意的名句,既是寫景,也是抒懷,詩人借蟬詠懷,表明自己立身高潔,不需任何憑藉,自會揚名。情景交融,顯得十分和諧自然。這里運用比喻,突出強調的是詩人的人格美,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表現了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句中的詩眼是一“居高”的“高”字,此處有兩層含義:一是實指蟬所居的梧桐樹高,二是暗指“飲清露”的品格之高。
13、積累:含蟬的古詩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岳《河陽縣作二首)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余音”(宋朱熹《南安道中》)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蕭子范《后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唐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唐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14、賞析“垂緌飲清露”
參考答案: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是運用比興手法,暗示自己的顯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質。蟬的頭部有兩根觸須,形狀似官員系在頸下的帽帶;古人認為蟬棲身高樹,只喝清潔的露水,因而用“飲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潔。其實蟬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哪里可能只喝露水?
15、賞析“流響出疏桐”
參考答案:寫蟬鳴聲。為什么說連續不斷的蟬鳴聲是從枝葉稀疏的梧桐中傳出來的呢?這是因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種高貴而靈異的樹,傳說鸞鳳一類的鳥非梧桐不棲,“王者任用賢良,則梧桐生于東廂”。詩人以蟬自比,則其鳴聲也就不同凡響。“桐”前著一“疏”,既讓人感到“流響”的易于流傳,又與末句“秋風”相應。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4
中國文學。1981年,以“中國作家在香港的文藝活動”之論文獲得碩士銜。
小思曾任多家中學中文教師,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學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談》《承教小記》《不遷》《彤云箋》《香港文縱》《日影行》《豐子愷漫畫選繹》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一、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通過朗讀,學生討論對生命有什么新的思索,可以從文中找出句子做出解答,并說說對句子的理解。
——“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過要好好地活過。”對它的理解是不管生命短暫還是長久,都要好好地活。此句也是全文的文眼。
2.這是作者由蟬引發的對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但作者以往對蟬的認識卻是那么淺薄,以往作者眼中的蟬是什么樣子的?
——文中第1、2自然段,寫出蟬的煩人、聒噪,病蟬的微弱、細小。表現了蟬的惹人厭煩和微不足道的特點。
3.作者對蟬的厭煩轉變為寬恕、理解,那是什么讓他思想轉變呢?
——是朋友的話讓他重新認識了這個小生物。(全班齊讀朋友說話的內容)
4.朋友的話揭示了什么樣的哲理?
——生活歷程就是如此,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不管是九十年還是九十天,都不過要好好活過。
5.文中哪些地方說明作者也體悟到了生命的意義?
——最后兩段。
二、寫法探究
1.探討:作者由以往的“煩”轉變為現在的“寬恕”,這種寫作方法有什么不同之處?
——先抑蟬的厭煩、微弱、細小,聽了朋友的話后令作者驚訝起來,對蟬產生了同情和理解,此處開始揚。作者運用了先抑后揚的寫作方法。
2.探究質疑:最后結尾句與開頭有什么聯系?
——由結尾的“寬恕”照應開頭的“煩”,首尾照應,結構完整。
三、體悟升華
1.你是怎樣理解結尾句的?
討論并歸納: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但對蟬而言,卻意味著生命的結束。雖然生命短暫,但蟬執著地等待,想到這些,“我”以往對蟬的不敬全部消除了。
2.探討:你認為應該怎樣做生命才有意義?
討論并歸納:不管生命短暫還是長久,都應該積極面對,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在有限的生命里創造出無限的價值。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聯系上下文說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這兩個詞語造句。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4、能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語言文字,熟悉課文內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學難點:
讓學生憑借課文內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資源開發:
從生活周圍尋找如螳螂一樣的人,分析因顧眼前利益而帶來的禍患。
媒體使用:
生活小故事及相應的圖片,配套教材課件。
設計理念:
生活處處皆語文,借用生活中的語言材料深化理解課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地進行學習。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螳螂和蟬和兩種不同的昆蟲,它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故事?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
二、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爭取弄清上面的問題。
3、遇到比較難讀的句子,難懂的句子,多讀幾遍。
三、查自讀情況。
1、指名分段課文,注意糾正學生讀錯的字音。
2、檢查有關詞語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諸侯國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
蟬高高在上,悠閑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
聽了少年這番話,吳王恍然大悟。
(1)指名讀句子,聯系句子聯系詞義。
(2)指名說,集體討論。
3、針對前面的幾個問題,說說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寫個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寫起因、經過、結果。
2、組成小組想到交流討論。
3、集體交流,討論。
4、分段讀課文,爭取能講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五、指名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名讀。
3、師生評價。
4、學生描紅,臨寫。
六、作業。
1、完成習字冊描紅。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2、螳螂和蟬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
二、指導精讀課文。
1.精讀課文第一段。
(1)精讀第一段,注意讀好吳王的話。
(2)你認為吳王應該出兵嗎?為什么?
(3)從文中哪些詞可以看出吳王考慮問題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會想什么方法勸阻?
2.精讀課文第二、三段。
(1)輕聲讀課文,自己復述故事。
(2)同桌互說。
(3)指名說,同學評議。
(4)討論:少年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他的故事為什么能打消吳王攻打楚國的念頭?
出示:大臣們認為,攻打楚國雖然取勝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諸侯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
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
你認為這兩句話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聯系?
3、運用詞語“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說話。
相機出示:蟬高高在上,悠閑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
聽了少年這番話,吳王恍然大悟。
三、復述練習。指名復述,結合對學生的評議,指導學生掌握復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經過和結果簡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關鍵的地方講,生動。
四、學生質疑,結合質疑小結課文。
五、作業:
1、講述故事。
2、練習說話。
3、搜集生活中只顧眼前利益的故事。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6
教案設計
誦讀欣賞 古詩《蟬》《孤雁》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
新疆五家渠一中 蘇新華
教學目的:1.通過學習三首古代詠物詩,學會誦讀欣賞詠物詩的方法。
2.體會詩中表達的情感。
3.熟記詩歌。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教學重點:1、通過反復誦讀,讀準字音結構。
2、了解一般詠物詩的方法。
教學方法:1、反復吟詠誦讀,讀準字音、節奏。
2、對照注釋理解詩意。
3、品析鑒賞、體會情感。
教學過程 :
導言: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了不少古代詩歌了,這些詩歌可以說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燦爛明珠,給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們再一起來欣賞三首古詩。同學們可能已經注意到了這三首古詩安排到了一個單元,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以動物為題。這些詩歌在內容上說,屬于詠物詩。
誦讀欣賞(一)蟬
蟬
虞世南垂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一、誦讀
1、 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2、 要正確讀音、斷句。
3、 識別詩體。
二、誦讀
1、 應用多種方式誦讀
2、 對照注釋初步理解詩意。
3、 提出質疑,師生互助解答疑問。
4、 提出問題:(1)這首詩寫了蟬哪些特點?
(2)作者針對“蟬”的特點發表了什么樣的議論?
三、誦讀
1、 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自由誦讀
2、 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詩下提示,然后提出問題:
(1) 你從“蟬”的哪些特點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潔的人”?
(學生各抒己見)
(2) 你知道作者這樣寫的原因嗎?
(即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了解作者、了解寫作背景,又體會了詩歌的深層含義。)
四、誦讀
1、 采用各種方式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情感的把握,朗讀比賽。
2、 讓學生歸納詠物詩的一般特點。
(借物抒懷,托物言志。)
教師小結:誦讀欣賞詠物詩關鍵是要仔細推敲詩句背后深藏的寓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情和志,知人論詩,這樣才能達到誦讀的目的。
誦讀欣賞(二)燈蛾
詠蛾
物性自有僻,
附炎豈我情。
寧投明處死,
不向暗中生。
一、用誦讀欣賞的方法多層次逐步誦讀:
1、 讀準字音,節奏,了解詩體。
2、 疏通詩意,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詩意的牽引與擴展
1、 民間俗語“燈蛾撲火,自取滅亡。”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舉例說說。
2、 對“燈蛾撲火”這一習性,不同的人表達了不同的情感, 你又從中領悟到了什么?
(同一事物的 同一特點,蘊含著人們不同的情感。可舉例說明。……)
3、“蟬”的作者虞世南對“蟬”充滿了贊美之情,請你從批評的角度來說一說“蟬”的某一特點。
誦讀欣賞(三)孤雁
一、用誦讀欣賞的方法自己體會詩歌《孤雁》的思想感情。
二、將《孤雁》改寫成一篇散文,在班里交流。
小結:本節課我們用誦讀欣賞的方法欣賞里了三首古代詠物詩,這讓我們又一次領悟到與人類朝夕相處的動物們,以他們獨特的特點寄托著人類的情感,以他們的靈性給人以啟迪,以他們的內在品質給人以心靈的凈化和升華。“關愛生命”人用我們的行動依然是我們不變的主題。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具體學習蟬的特點,知道蟬是如何脫殼的,了解雄蟬喜歡唱歌的特點。
2、能用自己的話講講蟬脫殼的過程。理解重點句子,學習怎樣把課文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抽讀生字卡片。
2、上節課同學們了解了我家屋外成了蟬的天下,那么蟬又是如何脫殼,雄蟬喜愛演奏、蟬的視覺,聽覺分別有什么特點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二、精讀課文2—4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2—4自然段。
邊讀邊思考;蟬是怎樣脫殼的?勾畫重點詞句,特別是動作的詞語。
2、同桌討論交流蟬脫殼的方式。
3、全班交流。
(1)蟬是怎樣脫殼的'?
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理解課文。如:描寫蟬脫殼的動作的詞語“騰起、翻、倒掛、打開、伸直、翻、勾住、蛻”。
(2)理解課文是如何將“蟬脫殼的時候,可以說是一種奇怪的體操。”寫具體的。
(3)指導學生朗讀,教師評點,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三、精讀課文5—10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5—10自然段。
邊讀邊思考;哪些地方描寫出了雄蟬喜愛演奏的特點?勾畫重點詞句。
2、同桌討論交流雄蟬喜愛演奏的特點。
3、全班交流。
(1)蟬有哪些特點?
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理解課文。
(2)抓住蟬喜愛演奏,視覺靈敏,聽覺特殊這幾個特點,讓學生自己讀書,抓住關鍵詞語理解。
(3)指導學生朗讀,教師評點,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四、聯系實際
1、感受《蟬》中天才樂師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的演奏場景。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
蟬
脫殼 奇怪的體操
唱歌 天才的樂師
視覺 非常靈敏
聽覺 十分特殊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了解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哲理的寫作方法。
3.體悟生命的意義,引導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度。過程與方法 兩篇文章都擅于細致入微地描寫事物,對于蟬和貝殼這樣小的東西都有仔細的觀察和細致的描寫。引導學生仔細品讀課文,揣摩句子,體會作者描寫的特點及其中表達的情感。
情感與價值
教育學生珍視自己的生命,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度。
教學重點
1.感知課文內容,準確理解課文內容。
2.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哲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了解本文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點。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以席慕蓉的一首詩或一段散文導入,引起學生對作者和作品的興趣。例如:
(1)所有的歲月都已變成/一篇虛幻的神話 任它/綠草如茵 花開似錦/
也終于都要紛紛落下/在墜落7/。 的昏眩里/有誰能給我一句滿意的解答(摘自《無怨的青春o距離》)
(2)我喜歡回顧,是因為我不喜歡忘記。我總認為,在世間,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時刻似乎都有一種特定的安排,在當時也許不覺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來,卻都有一種深意。我有過許多美麗的時刻,實在舍不得將它們忘記。(摘自《成長的痕跡o回顧所來徑》)
(3)整個人類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著的藝術創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開始,在我之后也不會停頓不會結束,而我的來臨我的存在卻是這漫長的琢磨過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點,我的每一種努力都會留下印記。(摘自《生命的滋味》)
二、介紹作者。
1.小思簡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盧瑋鑾,另有筆名明川、盧颿。祖籍廣東番禺。1964年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院中文系,翌年到羅富國師范學院學習,獲教育文憑。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中國文學。1981年,以"中國作家在香港的文藝活動"之論文獲得碩士銜。
小思曾任多家中學中文教師,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學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談》《承教小記》《不遷》《彤云箋》《香港文縱》《日影行》《豐子愷漫畫選繹》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從事文學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學獎評判,參與各種文學活動。
2.席慕蓉簡介
席慕蓉,另有筆名蕭瑞、漠蓉、穆倫o席連勃(蒙古語,即大江河)等。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慶,后隨父母由香港遷至中國臺灣。她從小酷愛繪畫,1964年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學習。后在中國臺灣新竹師專美術科任教。多次舉辦畫展,出版畫冊并獲獎。1981年她"從來沒有刻意去做過些什么努力"的詩集《七里香》由中國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讀者喜愛。
她寫詩寫散文,只是作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為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生命、時光、鄉愁是她作品的內在主題,而對人情、愛情、鄉情的細膩獨特的審美描摹、委婉傾訴則是吸引讀者們的奧秘。主要作品有詩集《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長的痕跡》《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寫給幸福》等。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
2.請學生比較兩篇散文有何相同與不同之處。
明確:相同之處:
(1)都是由一個小小的"物"引發對生命的一些感悟。
(2)對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較積極、認真。
(3)對于"物"的描寫細致入微,筆調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處:
(1)《蟬》是先抑后揚,《貝殼》是直入主題。
(2)《蟬》對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暫與否,都要積極面對,好好
地活著;《貝殼》則落實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細、更精致、更加一絲不茍。
(3)《蟬》的作者對于生命的態度隱喻在對蟬的生命意義的闡發中,并沒有直接表白;《貝殼》則明確提出了自己要認真做事的想法,表達了要給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驚嘆的東西的愿望。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合作探究
品讀課文,揣摩字句,討論交流。
(1)《蟬》中的."想起秋風顏色","秋風顏色"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我們一般說聽見秋風的聲音,但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很有新意。它賦予秋風一種"顏色",把屬于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比如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暗綠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進了秋風中,言少而意豐。
(2)作者寫蟬,先抑后揚。抑在哪里?揚在何處?通過一抑一揚想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首先寫蟬的聒噪聲使人們心煩,這是一抑。其次寫看到一只病蟬,寫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從朋友說蟬埋在泥下17年,出來只活一個夏天時開始轉折,小小的蟬開始令人驚訝。當最后朋友說到蟬為了延續生命,必須好好活著,對于蟬的印象已經從煩人、病弱高揚到顯示生命意義的高度。
由抑到揚,涵蘊深厚,傳達了本文的主題: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地活著。
(3)《貝殼》中"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茍呢?"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著"上蒼給它制作出來的居所卻有多精致、多仔細、多么地一絲不茍啊",比較了自己和貝殼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盡管有限,但還是比貝殼里的生命時間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以表達一種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讓后人為自己的執著、努力而感動。
(4)《貝殼》中有這樣的話:"這是一顆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啊!"你怎樣理解"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風云的豐功偉業,她只想像那顆小小的貝殼,用仔細、精致、一絲不茍來塑造執著而美麗的形象,回饋生命,打動人們。"固執"和"簡單"是作者相對自謙的說法,表現了她并不渴求人們對她絕對地贊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種感動,希望能像貝殼的美感動她一樣感動著世界。
三、小結
作者從夏天聒噪的蟬、海邊小小貝殼這些細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和思索:生命究竟是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暫、脆弱的,該怎樣做,才能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通過學習這兩篇短文,我們會高聲回答:不管生命如何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9
《金蟬脫殼》是一篇科普文章,學生對蟬的鳴叫已是司空見慣,但極少有同學對“金蟬脫殼”的過程進行過仔細地觀察。因此我將教學重點放在感悟金蟬脫殼過程的奇特動人上,著重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加以體會感悟。我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對上節課內容回顧,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又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引導學生感悟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情景時,通過學生自讀自悟感受課文內容,既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讓學生充分地和文本接觸,通過讀,畫,想,議等多種理解方式去品讀文字,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只是學生小組展示交流時,有些凌亂,有待老師的指導。與其同時,教師將本課寫作手法畫龍點睛地總結出來:從小培養認真觀察的好習慣,觀察時要做到有順序,有重點,有感情。
不足之處:
⑴小組分配任務不得當,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有待培養,
⑵時間安排上有些前松后緊(犯大忌)。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0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蟬的圖片,學生交流對蟬的認識,了解蟬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性。
2、了解《莊子》
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后,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傳,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
3、看課題《粘蟬老人》,想一想:蟬一般在什么地方?人怎樣才能捉到蟬呢?能粘到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教師朗讀課文,邊聽邊標出自然段序號。
2、自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3、將意思相同的自然段合并成一部分,想想各部分寫了什么內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孔子看到一位老人手法熟練地粘蟬。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體寫孔子聽老人講粘蟬的技巧。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寫孔子得到的啟示。
4、指導學習生字。
四、朗讀課文,自由感悟體會。
1、自由讀。
2、男、女生對讀。
3、各小組推薦代表誦讀。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1
《蟬》學案設計
第一課時
一、自學內容及自學目標
1.自學內容《蟬》
2.自學目標
(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了解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哲理的寫作方法。
(3)體悟生命的意義,引導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度。
二、重點、難點
1、重點: 聯想。
2、難點: 了解本文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點。
三、自學提綱
1、解決生字生詞
零落 斷續 收斂 寬恕 卑微 一絲不茍
2、查閱資料,了解作者生平:
小思,1939年生,本名盧瑋鑾,另有筆名明川、盧颿。祖籍廣東番禺。1964年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院中文系,翌年到羅富國師范學院學習,獲教育文憑。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中國文學。1981年,以“中國作家在香港的文藝活動”之論文獲得碩士銜。
小思曾任多家中學中文教師,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學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談》《承教小記》《不遷》《彤云箋》《香港文縱》《日影行》《豐子愷漫畫選繹》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從事文學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學獎評判,參與各種文學活動。
3、朗讀課文,了解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哲理的寫作方法。抑在何處?揚在哪里?
通過一抑一揚想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首先寫蟬的聒噪聲使人們心煩,這是一抑。其次寫看到一只病蟬,寫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從朋友說蟬埋在泥下17年,出來只活一個夏天時開始轉折,小小的蟬開始令人驚訝。當最后朋友說到蟬為了延續生命,必須好好活著,對于蟬的印象已經從煩人、病弱高揚到顯示生命意義的高度。
4、本文的主題是什么?
5、作者是怎樣由蟬的生命短暫聯想到人的?
四、自學測評
1、抄寫生字生詞
2、聯系上下文,體會句子含義:
(1)夕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
(2)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個夏天。
3、《同步測練考》7頁1至4題。
五、你認為的疑點、難點是什么?
互動學案
一、教師預設疑、難、拓展點及解決辦法。
疑點:
先抑后揚的寫作方法。
解決辦法:反復朗讀課文。
難點:
怎樣由蟬的生命短暫聯想到人的?
解決辦法:
多朗讀課文來解決這個問題。
拓展點:
《蟬》這篇課文開頭就用 和 兩個詞語表明作者對蟬的討厭。文章開頭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解決辦法
教師提醒學生從寫作方法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二、教師記錄新生的問題。
三、課堂小結
《蟬》的作者對于生命的態度隱喻在對蟬的生命意義的闡發中,今后我們寫作文要學會這種含蓄的寫法。
課堂測評
“研討與練習”第一題。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積累字詞,了解作者有具體細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培養深入細致探究課文的習慣。
3、聯系生活實際,在熏陶感染中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
1、了解作者有具體細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品讀課文,揣摩句子,體會作者描寫的特點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學方法:
讓學生在誦讀中,品味作者所表達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感悟。抓住事物描寫的語句,深入細致探究課文,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二、導入
同學們對蟬一定很熟悉,蟬是兒童的伴侶,蟬是夏的歌手。但是你們知道蟬的一生,為了一個夏天的歌唱,甚至在黑暗地底下努力奮斗了六年,多則十七年。我們該向蟬學點什么?
三、作者介紹
本文選自《承教小記》,作者小思,本名盧瑋鑾,另有筆名明川,祖籍廣東番禺,1939年在香港出生。1964年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當研究員,1981年或香港大學碩士學位。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學中文系。出版散文集《路上談》、《日影行》、《不遷》、《彤云箋》等
四、朗讀課文,自主學習
1、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自主學習
(1)、思考研討與練習一,作者寫蟬,先抑后揚。抑在哪里? 揚在哪里?
討論歸納:文章開頭寫蟬使事忙得人聽了很煩,再寫病蟬的微弱、細小,都可以表現了蟬的惹人討厭和微不足道的一面,這是抑。 然而得知蟬17年埋在泥土下,出來就活一個夏天時,作者被蟬活著的生命的意義所感動,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這是揚。
(2)、蟬的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本來的生活歷程就這樣。它為了生命的延續,必須好好活著。
3、合作探究
(1)、我們能從蟬身上得到什么啟示?
討論并歸納:不管生命短暫還是長久,都應該積極面對,全情投入,好好的生活。
(2)、最后一句“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秋風”有顏色嗎?作者這樣說給人一種怎樣的感受?
討論并歸納:我們一般是聽到秋風的聲音,但是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很有新意。它賦予秋風一種“顏色”,把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比如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暗綠的松柏、疏朗的天空等等都融入秋風中,言少而意濃。
(3)、討論:中央電視臺的“實話實說”欄目曾經播過一期感人肺腑的節目《感受堅強》,向我們大家講述的是癌癥少女張漠然的故事。張漠然年輕的生命被癌癥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歲的花季少女卻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堅強的搏斗著。她感人的事跡,感動了醫生、感動了親友,感動了所有的人,盡管大家并沒有挽留住張漠然的生命,但他勇敢地面對死亡、熱愛生命的事跡, 讓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堅強。今天我們學習的《蟬》這篇課文,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學生自由發言,師生共同探究思考)
四、課堂小結
蟬雖然煩人、弱小、微不足道,但是蟬的一生的經歷給人的啟示確實是深刻的。不管生命短暫還是長久,都應該積極面對,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五、作業布置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
板書設計
知知不休的叫聲抑
↓煩
蟬特殊的生命經歷↓思考
忘卻惱人的聒聒
↓寬恕 揚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本課詞語。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從中體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3.了解先抑后揚(欲揚先抑)及詠物抒懷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2、教學目標3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1、解決生字詞。
2、思考:作者面對蟬,有什么樣的人生感悟?
三、賞析作者情感變化過程
(一)煩蟬
今年,蟬鳴得早,杜鵑花還沒零落,就聽見斷續的蟬聲了。近月來,窗外蟬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
(二)驚蟬
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樹上過日子的小東西。那么小,卻那么響,竟響徹一個夏天!曾這樣問:何必聒聒?那只不過是一個夏天罷了!
(三)嘆蟬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和討論中,進一步鞏固折紙符號的理解,嘗試看圖獨立折出作品。
2、了解蟬的生活習性,學習折紙蟬并進行添畫,感受手工活動的快樂。
3、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折紙步驟圖、卡紙若干,幼兒用書資源,水彩筆,繪畫本,膠棒。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蟬,了解蟬的生活習性
(一)謎語:唱歌不用嘴,聲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錐,專吸樹枝水。
(二)生活習性介紹。
二、看圖示,引導幼兒學習折蟬的方法。
(一)出示蟬的折紙步驟圖,引導幼兒自主觀察步驟圖,介紹材料,嘗試折紙。
(二)根據幼兒的操作情況,請幼兒清楚地講述制作步驟,教師總結。
(三)教師再次示范并講解折紙過程中的難點。
(四)幼兒再次嘗試,教師總結。
(五)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引導幼兒進行添畫。
三、作品欣賞與評價分析
(一)幼兒自評、互評。
(二)教師有目的的組織、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活動反思
我的教學設計以復習通分和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為導入,教授新課分為三個活動:活動一,折紙。讓學生通過折紙活動進一步鞏固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所占總面積的'幾分之幾,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學生展示折紙的情況之后,引導學生對折紙情況的進一步思考:“如果要計算兩張紙的陰影部分加起來是多少,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從而引出第二個活動:列算式。在這個活動中引導學生培養獨立思考和交流討論的能力。在進行小組匯報時,引導學生觀察列出的算式進行思考可以將算式分為幾類?在分類進行計算過程了解到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必要性,引出了第三個活動:探索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讓學生以“1/2 +1/4 ”為例進行小組內的探討之后進行小組匯報,最后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是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進行計算。
現將本節課的教學得與失分析如下:
1、肯定點:
(1)本節課的設計中包含多次的小組討論,并讓較多的小組進行匯報,鼓勵學生嘗試多種算法,讓學生體會算法多樣性的理念。
(2)設計折紙活動,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為主,讓學生“在做中學”。
(3)在講解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注重算式的規范性。
2、不足點:
(1)設計過程中以復習通分為導入,將學生的思維定勢在通分這個圈內,不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2)設計折紙活動時,沒有完全發揮出折紙的作用。這一部分可改進為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手中的折紙進行計算。學生在折紙進行計算過程中,引發思考“通過折紙進行計算較為復雜,有沒有較為簡便的方法呢?”從而導出從通分的角度進行討論。
(3)在小結時,沒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小結應交給學生,教師針對幾個學生的答案進行歸納,從而揭示異分母分數的算理。
也許現在的我對于教學環節的設計以及學習評價的處理措施有些“不成熟”,但是我相信只要明確發展的方向和前進的動力,我們將能夠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5
課文
蟬的地穴
我有很好的環境可以研究蟬的習性。一到七月初,蟬就占據了我門前的樹。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卻是門外的統治者。有了它的統治,無論怎樣總是不很安靜的。
每年蟬的初次出現是在夏至。在陽光曝曬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圓孔,孔口于地面相平。蟬的幼蟲就從這些圓孔爬出,在地面上變成完全的蟬。蟬喜歡頂干燥、陽光頂多的地方。幼蟲有一種有力的工具,能夠刺透曬干的泥土和沙石。我要考察它們遺棄下的儲藏室,必須用刀子來挖掘。
這小圓孔約一寸口徑,周圍一點土都沒有。大多數掘地昆蟲,例如金蜣,窠外面總有一座土堆。這種區別是由于它們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開始,所以把掘出來的廢料堆積在地面。蟬在幼蟲是從地下上來的,最后的工作才是開辟大門口。因為門還未開,所以不可能在門口堆積泥土。
蟬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較寬大,底部卻完全關閉起來。做隧道的時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為什么墻壁不會塌下來呢?誰都以為幼蟲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會將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其實,它的動作簡直像礦工或鐵路工程師。礦工用支柱支撐隧道,鐵路工程師用轉墻使地道堅固。蟬同他們一樣聰明,在隧道的墻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種極粘的液體,可以用來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須上,為的可以從根須取得汁液。
能夠很隨便地在穴道內爬上爬下,這是很重要的。它必須先知道外面的氣侯是怎樣的,才能決定可以出去曬太陽的日子來到沒有。所以它工作好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堅固的墻壁,以求適于上下爬行。隧道的頂上留一層一指厚的土,用來抵御外面的惡劣氣侯,直到最后一剎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氣的消息,它就爬上來,利用頂上的薄蓋去考察氣侯的情況。
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風暴——纖弱的幼蟲脫皮的時候,這是一件頂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謹慎地溜到溫暖嚴緊的隧道底下。如果氣侯看來很溫暖,它就用爪擊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來。
它臃腫的身體里面有一種汁液,可以用力抵御穴里的塵土。它掘土的時候,將汁液噴灑在泥土上,使泥土成為泥漿,于是墻壁就更加柔軟。幼蟲再用它肥重的身體壓上去,使爛泥擠進干土的罅隙。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現的時候,身上常有許多潮濕的泥點。蟬的幼蟲初次出現于地面,常常在鄰近的地方徘徊,尋求適當的地點——一棵小矮樹,一叢百里香,一片野草葉,或者一根灌木枝——脫掉身上的皮。找到就爬上去,用前爪緊緊地把握住,絲毫不動。
于是它外層的皮開始由背上裂開,里面露出淡綠色的蟬體。頭先出來,接著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與折著的翅膀。這時候,除掉尾部,全體都出來了。
接著,它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在空中騰躍,翻轉,使頭部倒懸,折皺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張開。然后用一種幾乎看不清的動作,盡力翻上來,并用前爪鉤住它的空皮。這個動作使尾端從殼中脫出。總的過程大概要半點鐘。
這個剛得到自由的蟬,短期內還不十分強壯。在它的柔弱的身體還沒有精力和漂亮的顏色以前,必須好好地沐浴陽光和空氣。只用前爪掛在已脫下的殼上,搖擺在微風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綠色的。直到變成棕色,才同平常的蟬一樣強壯了。假定它在早晨九點鐘占據了樹枝,大概要到十二點半才扔下它的皮飛去。空殼掛在樹枝上,有時可達一兩個月之久。
蟬的卵
普通的蟬喜歡在干的細枝上產卵。它選擇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鉛筆那樣粗細,而且往往是向上翹起,差不多已經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適當的細樹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針斜刺下去,把纖維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擾,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個孔。卵就產在這些孔里。小孔成為狹窄的小徑,一個個斜下去。一個小孔內約生十個卵,所以生卵總數約為三四百個。
這是一個昆蟲的很好的家庭。它之所以產這許多卵,是為了防御某種特別的危險。必須有大量的卵,遭到毀壞的時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經過多次的觀察,才知道這種危險是什么。這是一種極小的蚋,蟬和它比起來,簡直成為龐大的怪物。
蚋和蟬一樣,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體下面近中部處,伸出來和身體成直角。蟬卵剛產出,蚋立刻就想把它毀掉。這真是蟬家族的大災禍。大怪物只須一踏,就可軋扁它們,然而它們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卻異常鎮靜,毫無顧忌,真令人驚訝。我曾看見三個蚋依次呆在那里,準備掠奪一個倒霉的蟬。
蟬剛把卵裝滿一個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來到這里。雖然蟬的爪可以夠著它,而蚋卻很鎮靜,一點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樣,在蟬卵上刺一個孔,把自己的卵放進去。蟬飛去了,多數孔內已混進異類的卵,把蟬的卵毀壞。這種成熟的蚋的幼蟲,每個小孔內有一個,以蟬卵為食,代替了蟬的家族。
這可憐的母親一直一無所知。它的大而銳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見這些可怕的敵人不懷好意地呆在旁邊。然而它仍然無動于衷,讓自己犧牲。它要軋碎這些壞種子非常容易,不過它竟不能改變它的本能來拯救它的家族。
我從放大鏡里見過蟬卵的孵化。開始很像極小的魚,眼睛大而黑,身體下面有一種鰭狀物,由兩個前腿連結而成。這種鰭有些運動力,能夠幫助幼蟲走出殼外,并且幫助它走出有纖維的樹枝——這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魚形幼蟲一到孔外,皮即刻脫去。但脫下的皮自動形成一種線,幼蟲靠它能夠附著在樹枝上。幼蟲落地之前,在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試是筋力,有時卻又懶洋洋地在線端搖擺著。
它的觸須現在自由了,左右揮動;腿可以伸縮;前面的爪能夠開合自如。身體懸掛著,只要有微風就動搖不定。它在這里為將來的出世做準備。我看到的昆蟲再沒有比這個更奇妙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這個像跳蚤一般大的小動物在線上搖蕩,以防在硬地上摔傷。身體在空氣中漸漸變堅強了。它開始投入嚴肅的實際生活中了。
這時候,它面前危險重重。只要一點風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巖石上,或車轍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黃沙上,或堅韌得無法鉆下去的粘土上。
這個弱小的動物迫切需要隱蔽,所以必須立刻到地下尋覓藏身的地方。天冷了,遲緩就有死亡的危險。它不得不各處尋找軟土。沒有疑問,許多是在沒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適當的地點,用前足的鉤扒掘地面。我從放大鏡里見它揮動鋤頭,將泥土掘出拋在地面。幾分鐘以后,一個土穴就挖成了。這小生物鉆下去,隱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現了。
未長成的蟬的地下生活,至今還是個秘密,不過在它來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經過的時間我們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陽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我們不應當討厭它那喧囂的歌聲,因為它掘土四年,現在才能夠穿起漂亮的衣服,長起可與飛鳥匹敵的翅膀,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什么樣的鈸聲能響亮到足以歌頌它那得來不易的剎那歡愉呢?
教案
教材分析:
《蟬》是一篇事物說明文。在《昆蟲記》第5卷中,《蟬》原文共有5章,本文節選自第14章和第17章。本篇安排在第五單元第三課,本單元主要是“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蟬》的實質是科學觀察筆記、考察報告,屬于科學著作的范疇。蟬是大自然中一種極普通的昆蟲,作者對蟬做了長期、大量、細致的實地觀察,用生動有趣的文筆,向人們科學而又詳盡地介紹了蟬的生活習性和生長過程。在教學中,要注意把握這一問題特點,引導學生注意其把蟬人格化、賦予它人的情感和行為的寫法,還有語言表達,把一般不為人知的科學現象表現得具體形象的特點。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作者為了獲得第一手材料,鍥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細致、深入的觀察方法。
2、學習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加強說明生動性的寫作方法。
3、理解作者在動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學重難點】
1、注意文中的人文主義關懷(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對萬物的贊美之心)。
2、掌握科學小品的基本特點,體會運用文藝性手法寫作科學小品的用意。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不過,這個謎語是一首詩,請同學們自己先來讀一讀,猜猜這首詩寫的是什么?
垂穗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師:有沒有人知道這是誰的詩?(虞世南)讓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詩,生齊讀古詩。世界上有一個的昆蟲學家也寫了一篇關于《蟬》的文章,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他。
二、作者簡介:
法布爾:出生于法國南部圣雷翁村一戶農家,童年在鄉間與花草蟲鳥一起度過。由于貧窮,他連中學也無法正常讀完,但他堅持自學,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880年,他終于有了一間實驗室——一款荒蕪不毛但卻是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鐘愛的土地,他風趣地稱之為“荒石園”。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爾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園”里,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科學札記等資料,完成了《昆蟲記》這部著作。1915年,92歲的法布爾在他鐘愛的昆蟲陪伴下,靜靜地長眠于“荒石園”。他被國人譽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而《蟬》這篇課文就是改編自《昆蟲記》。法布爾通過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還給我們留下了一筆非常寶貴的知識財富。
三、總體感知文章
1、師: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昆蟲記》,去看一看法布爾眼中的《蟬》究竟是什么樣的?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先去讀一讀,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并思考:法布爾從哪幾方面向我們介紹了蟬?
學生讀文章,思考問題。
學生回答問題:兩方面——蟬的地穴、蟬的卵。
歸納:全文自然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蟬的地穴”介紹蟬從幼蟲到成蟲的生長過程。
雖然這一部分的小標題為“蟬的地穴”,但內容并不僅是介紹蟬的地穴的情況,只是表示對蟬的考察從地穴開始。這一部分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第1自然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環境可以研究蟬的習性”,并介紹考察蟬的季節和自己生活環境中的蟬的情況。
第二層次(2-7自然段),寫對蟬的地穴的考察。
這一層次寫對蟬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內的觀察順序進行的。第2-3自然段說明對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6自然段說明對地穴內部情形的考察。
第三層次(7-10自然段),寫對蟬的幼蟲蛻皮情形的考察。
這一層次對幼蟲蛻皮情形的考察時按實物發展順序進行的。第7自然段寫對蟬的幼蟲初次出現于地面上的活動情形的觀察,第8-9自然段寫對幼蟲蛻皮情形的觀察,第10自然段寫對剛脫殼的蟬的情形的觀察。
第二部分“蟬的卵”,介紹蟬從產卵到幼蟲的生長過程。
雖然這一部分的小標題為“蟬的卵”,但內容并不僅是介紹蟬的卵的情況,只是表示對蟬的產卵、孵化和成蟲的考察從介紹產卵開始。
這一部分的說明順序和“蟬的地穴”一樣,也是按照對事物觀察的進程進行說明。這一部分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第11-13自然段),介紹蟬的產卵,分別說明了產卵的地方、方式和數量等。
第二層次(第14-17自然段),寫蟬卵遇到的危險,首先說明產卵的數量多是為了在遭到破壞時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紹蚋對蟬卵的破壞和蟬對此的茫然無知。
第三層次(第18-24自然段),介紹蟬卵的孵化和幼蟲的活動。這一層次詳細記述了蟬的幼蟲從蛻皮、懸掛、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經過。
第24自然段寫幼蟲鉆到地穴后“隱藏了自己,此后就再也看不見了”,以后,蟬要到四年之后才能被發現,那就是課文第2自然段開頭所寫的“蟬初次被發現”。這時蟬才會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這樣,課文就把蟬從卵——幼蟲——成蟲的生長過程銜接起來并連成一體了。
第四層次(第25-26自然段),概括寫蟬的生活歷程:“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這既照應了蟬的地穴的介紹,又結束了對蟬卵生長過程的說明,也是對全文做了形象化的總結。
四、學習《蟬的地穴》
1、蟬的地穴考察(2-7)
思考:蟬的地穴是什么樣子的?按什么順序寫的?
(1)孔口與地面相平,小圓孔約一英寸口徑,周圍一點兒土都沒有。位置:陽光曝曬的道路上。
(2)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較寬大,底部卻完全關閉起來。
(3)由外到內的觀察順序。
2、地穴為什么不為坍塌?
其實,它干起活來簡直像礦工或鐵路工程師。礦工用支柱支撐隧道,鐵路工程師利用磚墻使地道堅固。蟬同他們一樣聰明,在隧道的墻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種極粘的液體,可以用來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須上,是為了從這些根須取得汁液。
3、關于“金蟬脫殼”:
金蟬:金*的知了;殼:堅硬的外皮。蟬越過漫長的冬伏期后,從地底下爬出來,通體土黃透亮,雅稱“金蟬”。金蟬爬上樹干或樹枝,靜靜地歇著,開始蛻變。金殼背部裂開一條縫,新生蟬從縫里爬出,蟬翼豐滿后飛走;金殼依然在枝頭搖曳,不站近看,不知道新蟬已經飛走,這就是金蟬脫殼。
金蟬脫殼,用來指人,是一個比喻,指在危急關頭,設法從某種境地脫身,脫身時,留下種種偽裝,制造沒走的假象,其實,人早已走了,因為有偽裝和假象,他人還以為沒有走。這實際是一種分身計,一種逃遁計。
那么我們這篇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蟬脫殼的呢?再讀課文7-9節
明確:先找支撐點——接著寫背部變化——再依次寫頭部、吸管、前爪、翅膀和后爪的露出——最后寫尾部。
那么你從蟬的脫殼的這些變化體會到了什么?(作者觀察的仔細、認真)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發現,作者并沒有按昆蟲一般的生長過程“卵——幼蟲——成蟲”的順序來介紹,而是從中間的一環“幼蟲”入手,介紹蟬循環往復的生活史(看最后附表),作者運用了什么手法?這樣安排順序有什么妙處?
明確:這樣安排順序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其一:幼蟲建筑地穴,這比成蟲產卵要生動、豐富、有趣得多,以此開頭,容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進而跟隨作者去進一步探究蟬的世界的奧妙;
其二:使行文新穎活潑,不落俗套;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突出蟬“四年黑暗的苦工”這一重要特點(蟬一生中絕大部分時間的活動)。
請同學們列一張關于蟬從產卵到成蟲的生長過程表:
成蟲產卵——蟬卵孵化——幼蟲走出殼外——幼蟲落在地上——到地下尋覓藏身的地方——幼蟲鉆進地里——幼蟲從地穴爬出——幼蟲爬上灌木枝或草葉——變為成蟲——成蟲離枝飛去——成蟲交配(產卵,死亡)
五、語言特色
作為事理說明文,《蟬》是一篇科學小品。本文對“蟬”的說明既不像一般辭書、昆蟲學著作那樣進行系統的純科學性的說明,也不像一般科學小品那樣運用文學方法來表達。
《蟬》實質是科學觀察筆記、考察報告,屬于科學著作的范疇,但是,作者在表達上采用了一些文學性語言對說明對象的科學資料進行綜合介紹,因此有一定的文學色彩,其文學色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把蟬人格化,賦予它人的情感和行為。如寫蟬產卵,寫出了以為“可憐的母親”生兒育女所付出的艱辛,也寫出了蚋殘害生靈的可恨。寫由卵發育成蟬,表現出了蟬所經歷的四年漫長歷程的艱苦。這就使文章具有了較強的感染力,能使讀者為這個小生物的成長慨嘆,從而對作者的“幸福是如此的來之不易又如此的轉瞬即逝”的議論和抒情產生共鳴。
二是運用文學的語言表達。如運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為人知的科學現象表現得具體形象,以“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來比喻蟬的離殼過程。又如以準確而形象的語言描寫所觀察到的情形,寫蟬“身體在空中向后翻騰”,“翻轉身體……將折皺的翼竭力向外伸直、張開,……用腰部的力量盡力將身體翻上來,恢復頭朝上的爭唱姿勢,并用前爪鉤住它的空皮,再把尾部從鞘中脫出”,其中的動詞準確而又生動地描寫了蟬脫殼的整個過程。
六、深入剖析
魯迅說,法布爾的著作有一個缺點:“用人類的道德于昆蟲界。”“農學者根據對于人類的利害,分昆蟲為益蟲和害蟲,是有理可說的,但憑了當時的人類的道德和法律,定昆蟲為善蟲或壞蟲,卻是多余了。”分析作者在文中寄托的對蟬深厚的感情,如(17節)“但這可憐的母親一直一無所知,它那大而銳利的眼睛,并非看不見這些可惡的家伙不懷好意地鼓翅其旁,然而它就是無動于衷,任由這些家伙胡作非為。它要踏扁這些家伙是非常容易的,不過它竟不能改變它的本能來拯救自己的家族。”還有(末節)“它穿著骯臟的外套,掘土四年,現在才能忽然換上了高雅的服飾,長出了堪與飛鳥媲美的翅膀,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陶醉在這個世界的歡愉中。幸福是如此的來之不易又如此的轉瞬即逝,你想,什么樣的歌聲才能響亮到足以歌頌它此時的快樂呢?”等等,所有這些都寄托了作者對蟬的深厚的感情。
七、作業:寫一種昆蟲或動物。
要求:同學們也能像法布爾一樣仔細地觀察,認真地研究,然后寫成文章。
作者簡介
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享年92歲】,他是一個的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法布爾出生于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圣萊昂的一戶農家。此后的幾年間,法布爾是在離該村不遠的馬拉瓦爾祖父母家中度過的,當時年幼的他已被鄉間的蝴蝶與螢火蟲這些可愛的昆蟲所吸引。
1857年,他發表了《節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昆蟲學祖師萊昂·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贊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這期間,法布爾還將精力投入到對天然染色劑茜草或茜素的研究中去,當時法國士兵軍褲上的紅色,便來自于茜草的粉末。
1859年,法布爾獲得了此類研究的三項專利。后來,法布爾應公共教育部長維克多·杜盧伊的邀請,負責一個成人夜校的組織與教學工作,但其自由的授課方式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滿。于是,他辭去了工作,攜全家在奧朗日定居下來,并一住就是十余年。在這十余年里,法布爾完成了后來長達十卷的《昆蟲記》中的第一卷。期間,他多次與好友一同到萬度山采集植物標本。此外,他還結識了英國哲學家米爾,但米爾英年早逝,使兩人先前醞釀的計劃“沃克呂茲植被大觀”因此夭折。同時,一大不幸降臨到法布爾身上:他共六個孩子,其中與父親興趣相投、熱愛觀察大自然的兒子儒勒年僅十六歲便離開了人世。此后,法布爾將發現的幾種植物獻給了早逝的儒勒,以表達對他的懷念。對真菌的研究一直是法布爾的愛好之一。
1878年,他曾以沃克呂茲的真菌為主題寫下許多精彩的學術文章。他對塊菰的研究也十分詳盡,并細致入微地描述了它的香味,美食家們聲稱能從真正的塊菰中品出他筆下所描述的所有滋味。
1879年,法布爾買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園,并一直居住到逝世。這是一塊荒蕪的不毛之地,但卻是昆蟲鐘愛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兒還有他的書房、工作室和試驗場,能讓他安靜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種觀察與實驗中去,可以說這是他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這兒,法布爾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和科學札記,完成了《昆蟲記》的后九卷。如今,這所故居已經成為博物館,靜靜地坐落在有著濃郁普羅旺斯風情的植物園中。
法布爾半生堅持自學,先后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愛古羅馬作家賀拉斯和詩人維吉爾的作品。他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致的菌類圖鑒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爾贊不絕口。法布爾晚年時,《昆蟲記》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和“昆蟲界的維吉爾”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法布爾雖然獲得了許多科學頭銜,但他仍然樸實如初,為人靦腆謙遜,過著清貧的生活。他的才華受到當時文人學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德國作家榮格爾、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詩人馬拉美、普羅旺斯文學家魯瑪尼耶等。由于《昆蟲記》中精確地記錄了法布爾進行的試驗,揭開了昆蟲生命與生活習慣中的許多秘密,達爾文稱法布爾為“無法效仿的觀察家”。當他居住在塞利尼昂時,不少學者、文學家們紛紛前去拜訪他。法布爾在自己的居所曾接待了巴斯德、英國哲學家米爾等學者,但與他們的通信并不頻繁。公共教育部長維克多·杜盧伊將法布爾舉薦給拿破侖三世,后者授予他榮譽勛位勛章。法國政治家雷蒙·普恩加萊途經塞利尼昂,特意繞道荒石園向他致意。擁有多重身份的法布爾的作品種類繁多:作為博物學家,他留下了許多動植物學術論著,其中包括《細草:專利與論文》、《阿維尼翁的動物》、《塊菰》、《橄欖樹上的傘菌》、《葡萄根瘤蚜》等;作為教師,他曾編寫過多冊化學物理課本;作為詩人,他用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語寫下了許多詩歌,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牛虻詩人”。此外,他還將某些普羅旺斯詩人的作品翻譯成法語;閑暇之余,他還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譜下一些小曲。然而,法布爾作品中篇幅最長、地位最重要、最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蟲記》。這部作品不但展現了他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學才華,同時還向讀者傳達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對生命的無比熱愛。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6
一、教學目標:1.古詩描寫的景物和表達的情感2.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二、教學重點: 了解古詩中景物描寫的作用以及詩人所表達的情感。三、教學過程:(一)賞析《蟬》這首詩
蟬(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1、第一句:垂緌飲清露(1)垂緌,帽帶結在下巴下邊的下垂部分。暗示自己的顯宦身份。(2)清露,純潔的露水。飲清露,暗示自己清廉的品質。(3)該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是運用比興的手法暗示自己的顯宦身份和清廉的品質。2、第二句:流響出疏桐(1)流響,指接連不斷的蟬鳴聲。(2)“疏”字寫梧桐枝干高挺清拔,讓人感到流響易于流傳。又與末句秋風相呼應。(3)詩人以蟬自比,則其名聲也就不同凡響。3、三、四兩句: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1)“居高”的“高”有哪兩層含義?明確:一是實指蟬所居的梧桐樹高,二是暗指“飲清露”的品格之高。(2)三、四句借蟬抒懷:品格高潔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詩人筆下的“蟬”帶有自況的意味。4、小結:在眾多的詠蟬詩中,李商隱的《蟬》、駱賓王的《在獄詠蟬》也很有名。這三首詩由于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觀察蟬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而構成富有個性特征的藝術形象,被稱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二)賞析《孤雁》這首詩
孤雁(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鴨無意緒,鳴噪自紛紛。1、首聯: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一般詠物詩并不道破所詠之物,但杜甫此詩開篇就喚出“孤雁”。它不飲不啄,只是一個勁兒地飛著、叫著、思念著、追趕著它的同伴。這是多么執著的精神啊!2、頷聯: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1)理解:以“誰憐”二字設問:夕日的都在云端里飛得很遠了,誰會同情我這個形單影只的失群孤雁呢?(2)孤雁在干什么?作者為何“憐”它?明確:它不飲不啄,只是一個勁兒地飛著、叫著、思念著、追趕著它的同伴。 因為其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3、頸聯: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寫孤雁邊追邊望,望盡天際,似乎又望盡了同伴的身影;追飛不及,心中哀傷不已,好象又聽到了同伴的呼喊聲。浦起龍評析說:“惟念故飛,望斷矣而飛不止,似猶見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鳴,哀多矣而鳴不絕,如更聞其群而呼之者。寫生至此,天雨泣矣!”(《讀杜心解》)4、尾聯:野鴨無意緒,鳴噪自紛紛作者為何在尾聯提到野鴉?明確:以野鴨反襯孤雁,表達詩人的愛憎之情。孤雁念群之情是那樣濃烈,心中是那樣悲痛,追求是那樣的迫切,但一群野鴨全然不懂,紛紛然鼓噪不停。詩人以孤雁自比,野鴨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輩。5、賞析:詩中傳遞出作者什么樣的情緒?明確:傳遞出亂離漂泊中失群者的痛苦心情。三、賞析《鷓鴣》這首詩
鷓鴣(鄭谷)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
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1、首聯: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首聯描寫鷓鴣的習性和外貌特征。這種鳥兒喜歡在溫暖的荒野里嬉戲。羽毛鮮明美麗由整齊。這種鳥兒與哪一種鳥兒比較相似呢?在類別上應當與山雞相似。從首聯的描寫中,讀者已經看出是詠鷓鴣。 2、頸聯: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頷聯渲染了什么樣的意境?為何提到“青草湖”和“黃帝陵”?頸聯中“雨昏”“花落”點染環境,形成凄迷意境、傷感氛圍。“青草湖”“黃陵廟”引起讀者對屈子懷沙、湘妃泣竹等歷史傳說的聯想。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時、湖邊古廟之中,聞鷓鴣之啼,定會倍感其聲之哀怨凄惻。因此聯,作者被稱為“鄭鷓鴣”。3、頷聯: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頷聯承“啼”字。游子一聽到鷓鴣啼聲,就禁不住以袖試淚;閨中少婦剛開始唱曲,就傳來鷓鴣的啼聲,難過得把眉眼也低下來。 “乍、才”兩個虛詞,極寫鷓鴣的啼聲感人。 “征袖濕,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鷓鴣的啼聲之悲。4、尾聯: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尾聯“相呼相應”明寫鷓鴣雌雄對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靈呼喚。在那夕陽西下時分,從湘江兩岸的苦竹叢中傳來雌雄鷓鴣一呼一應,好象在叫“型不得也哥哥!”怎不引起游子濃重的鄉愁旅思?詩人著意表現鷓鴣的叫聲給人的感受,因而更加傳神。賞析:作者借鷓鴣啼聲抒寫什么情懷?(表現鷓鴣啼聲哀怨凄切,借以抒寫游子的鄉愁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