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通用15篇)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1
21、《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重點文言詞語,解讀各則語錄,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論語》的有關知識,明確其在歷史上的價值。
2、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體驗反思學習經典的原創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能夠正確認識并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激發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各則語錄,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結合本文的學習認識并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激發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當堂背誦,并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課前準備
1、搜集資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的概況;了解《論語》的主要內容。
2、借助工具書,通讀全文,把握內容梗概。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
今天,我們要攜手一起去拜訪一位大人物,這個人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曾在巴黎宣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們知道這個人是誰嗎?你們了解他嗎?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走近孔子,走進《論語》十則。 一、交流有關孔子、《論語》的知識
1、學生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2、班上交流:每個知識點由一個同學介紹,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
3、師生交流,教師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圣”。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說,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敘事體。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在我國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深遠的影響。南宋朱熹把《論語》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在認識論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了不少很有啟發意義的見解。他首創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傳弟子有三千,著名學者七十二人。但是他鄙視“學稼”、“學圃”,看不起勞動人民。
在政治上,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維護奴隸制秩序,在維護貴族統治的基礎上提倡教化。
自漢以后,孔子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思想的正統,影響極大。
二、整體感知
1、教師放朗讀全文的錄音,學生聽清朗讀節奏的劃分、停頓,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2、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課文中的注釋理解課文內容,疏通文義。
3、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提出疑問,教師適當引導、點撥,師生共同探討。
三、師生互動
1、提出初學文言文的學習要求。
明確:學習文言文一定要做到朗讀和背誦。
2、結合注解,學生提出難解的字詞
重點詞語:
亦(yì):也。
說(yuè):愉快、高興。
樂(lè):喜形于色。
知:了解。
慍(yùn):怨恨,心里不滿。
可:可以。
以:憑借。
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的原則:人名、地名不譯;單音節詞語翻譯成雙音節詞語。
3、抽查學生朗讀課文,結合注解翻譯課文。
4、學生誦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師抽背,學生互背。
四、學習小結
學習文言文一定要誦讀,反復進行,當堂完成。
五、作業
1、背誦、默寫、翻譯第一、二則。
2、說說“不亦說乎”中的“說”、“可以為師矣”中的“可以”,與在現代漢語中用法、意義的不同。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識
齊讀課文全文,檢查第一、二則的背誦和默寫。
二、整體感知
1、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結合注釋,疏通文義。
重點詞句:
罔(wǎng):迷惑不解
殆(dài):危險
何以(hěyǐ):憑什么
是以:因此。(是:這(代);以:因)
識(zhì):記,記住。
厭(yàn):滿足
誨(huì):誘導,教導
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對于我有哪一樣呢?
三:表示數量少,不是確數
2、抽查學生朗讀課文,結合注解翻譯課文。
3、在五分鐘內完成本文后四則的背誦,以小組為單位。
三、總結古文翻譯方法。
翻譯原則:
1、“信”(忠實于原文,字字落實,句句落實,不隨意增減)
2、“達”(表意明確,語言通暢,語氣不走樣。)
3、“雅”(用簡明、優美,富有文采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形式和風格準確地表達出來。)
翻譯方法:
1、留(專有名詞,人名等照譯。)
2、補(補出省略成分,如主語,賓語)
3、刪(刪去不譯的詞語)
4、換(把古詞換成現代詞)
5、調(調整倒裝句句序)
6、選(根據上下文,選用恰當的詞義)
7、譯(譯出實詞、虛詞、活用的詞幫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譯法)
9、意譯(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譯不通,用意譯)
四、學習小結
1、請學生歸類,文中哪些話是談學習方法的?哪些話是談學習態度的?
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默而識之;
學習態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2、文中其它話說的是什么內容呢?
明確:其它話說的是人的修養、精神境界。
3、引導學生總結本課出現的“而”字的幾種用法?(具體見補充練習)
(1)順接(表修飾、表并列、表順承);
(2)轉接
五、總結
今天在這堂課上,我們是與經典同行,與圣賢為友,與2500多年前的孔子作了一番面對面的交流,真是不亦樂乎。這堂課要結束了,老師送給同學們三句話作為臨別的禮物吧:“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六、補充練習
1、用課文的原句回答問題。
(1)作者闡述學和思辨正關系的句子的哪句?
(2)作者說明孔文子稱“文”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強調“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根據是什么?
2、《論語》中很多話后來成為,下面句中各含一個請找出來。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亦樂乎)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故知新)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不恥下問)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人行必有我師)
(5)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擇善而從)
3、“而”字的兩種用法
(1)學而時習之(順)
(2)人不知而不慍(轉)
(3)溫故而知新(順)
(4)學而不思則罔(轉)
(5)默而識之(順)
(6)學而不厭(轉)
(7)擇其善者而從之(順)
4、背誦五則
5、課外了解孔子其人、其事、其思想。
【板書設計】 《論語》六則
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默而識之;
學習態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個人修養:人不知而不慍
教學態度:誨人不倦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讀準字音,明確字義:慍、罔、殆、謂、哉、焉等。
能力目標:準確誦讀課文,并在理解每一則語錄的基礎上背誦及默寫課文。
德育目標:引導學生體會十則語錄的深刻內涵,帶領他們學習古人高尚的品格。
【教學重點】
1、字詞。鼓勵學生課前預習,借助課文注釋及工具書等自行理解、記憶。
2、語句。引導學生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翻譯并準確表達每則語錄,學習古人可貴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或為人處事等。
【教學難點】
在理解字詞,懂得翻譯的基礎上,能像古人做的一樣。
【教學課時】兩個課時
【教學方式】黑板教學
【課文脈絡】①-③-④-⑤-⑦-⑨-⑩-②-⑥-⑧
【整體板書】
學習方法:①②③⑥⑦
學習態度:④⑤⑥
個人修養:①⑧⑨⑩
【教學環節】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語文第二單元的學習已經接近尾聲了。
問1:還差哪一篇課文沒有講呢?(讓同學生回答《論語》)
問2:沒錯。那大家看一下課本,有沒有發現這篇課文與我們一二單元學過的課文中,形式是不是很不一樣?(讓學生回答形式是文言文)
問3:對,就是文言文。很多同學很怕文言文啊,覺得根本看不懂它在講什么,但是,要知道,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可不是白白度過的,我們那些先輩,那些古人的智慧,可厲害著呢!要是能學到一些,那受益的肯定是我們吧?
所以,我們今天就好好學一些我們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說的話,看看他是怎么教育他的弟子的。下面,大家跟著我來朗讀,同時把自己不會的字詞畫下來,邊讀邊思考:到底論文中《論語》十則都講了些什么呢?
第一課時
二、集體誦讀,整體感知。
以領讀的方式,由老師帶領全班同學一則一則地讀,讀完繼續下一教學環節。
三、孔子及《論語》簡介
好的,課文讀完了,不過,在正式進入學習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他還被尊為“圣人”,他的學說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統,甚至被認為“半部《論語》治天下”,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
《論語》十則的每一則都表達了精深的道理,不僅內容豐富,而且語言也很有特色——語錄體,對吧?大家都知道什么叫語錄體嗎?
當然,大家一定還有很多疑問,比如還是有些字詞的注音和解釋不懂,還是不太理解古人說的話到底有什么深刻含義對不對?沒關系,我們現在就一起來解答。先看第一則。
第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1、疑難字詞
①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②時習時常地復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③朋名詞,朋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④說(yuè)通“悅”,愉快。
⑤人不知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⑥慍(yùn)生氣,發怒。
⑦君子這里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2、“而”的用法
①“學而時習之”:“而”是連詞,表順接。
②亦(yì):同樣、也是。乎: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嗎”。
②“人不知而不慍”:“而”表轉折,相當于“可是”、“但是”。
3、翻譯
孔子說:“學了以后而又時常復習,不也是很高興的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會,不也是很快樂的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但自己又不會惱火,不也是君子嗎?”
4、講解
①“學而時習之”中,孔子特別強調“習”的重要和樂趣。“習”不僅指鞏固所學,而且指要能悟出新意。(第一則完后,跳到第三則先講)
②“有朋自遠方來”,為何而“樂”?(“樂”因:切磋學問和修養道德。)
③“人不知而不慍”句中,怎樣理解“君子”的內涵?(我們聽過“君子動口不動手”這句話,由此可見君子有一個特點,那是什么呢?——有修養。問學生:什么樣的人才會動手打架?孔子所說的“君子”很顯然是有修養的,“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理解他,他也不跟別人爭得面紅耳赤。這種做人的態度,是不是值得我們學習呢?)
5、小結
這一則語錄中,“學而時習之”講的是學習方法;“有朋自遠方來”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切磋學問和修養道德;“人不知而不慍”講的是個人修養的問題。
6板書(簡要提醒學生記下破折號右邊對應的即可)
學而時習之——學習方法
有朋自遠方來——學習樂趣
人不知而不慍——個人修養
第三則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剛才我們講了“習”的方法,不僅指鞏固所學,而且指要能悟出新意,跟第三則談到的意思很相近,我們就先看第三則。
1、疑難字詞
①“故”:“舊”,與“新”相對,此處引申為“舊有的”、“原來的”。
②知:領悟。
③可:可以。
④以:憑借。
⑤為:作為。
2、翻譯
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卻能有新的領悟,這樣的人便可以做老師了。”
3、講解
大家知道嗎,外國有一位心理學家叫艾賓浩斯的,他做的研究表明:人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隨后趨于平穩。所以,我們同學復習時最好能在遺忘大量開始前進行,這樣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看課文,幾千年前的孔子竟然也知道這個原理,還告訴我們:“溫故而知新。”舊的知識掌握牢固了,還不容易領悟出新的知識嗎?所以啊,同學們在能力范圍內,最好反復思考、定期復習,這樣容易有所心得,有所體會。這么好的一個方法,大家如今學了一定要會運用才不浪費哦。
4、小結
這一則說的還是學習方法,指出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能領悟新的知識。在這里,“溫故”和“知新”并重,強調新舊交替的連續性。
第四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為政》)
大家猜一下:把一塊鐵放在門口,那么鐵就會生銹;那如果把一塊金子放在門口,金子會發生什么變化呢?(答案是:被偷走!)這是一個笑話,但通過這個笑話我們也能看出:鐵放久了不用,甚至任憑它風吹日曬,后果將會怎樣呢?沒錯,只能生銹,沒用了。有一句老話說:“刀不磨不生銹,人不學會落后。”呵呵,當然,現在我們有不銹鋼刀啦。不過,這老話也有它的道理,什么道理?——大腦就像刀一樣,不開動腦筋,就會生銹呀。愛迪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可他為什么能發明那么多東西呢?答案很簡單:他積極思考!這是很重要的原因。
現在我們看第四則論語。
1、疑難字詞
①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②殆(dài):有害。
2、翻譯
孔子說:“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罔然無知;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3、講解
這兩句都包含了“學”和“思”兩個字。“學”當然是指學習,“思”則是指思考。我們從孔子這句話必須認識到“學”與“思”的關系。我們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趕緊思考,然后想辦法解決,千萬不能越積越多,否則日子久了,想不迷惑都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學而不思則罔”。
那“思而不學”呢?愛迪生在青年時候,曾經流浪過一段時間,可是他并沒有放縱自己,不理世事。相反,他一直努力讀書、做實驗、研究和工作。倘若他空有滿腦子奇思妙想,卻不懂實踐操作,又怎么能做出奇妙的發明呢?流浪期間不再思考,不再動腦,對他個人,還是社會都是有害的,是不是?把愛迪生的例子套到孔子另外半句話上,就是“思而不學則殆。”
這樣說,大家理不理解了呢?
4、小結
這一則講的是學習態度,說明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在學習上,必須注重“學”與“思”的關系,不能只偏重其一,光“學而不思”,或“思而不學”。
第五則子曰:“由誨汝(rǔ)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1、疑難字詞
①誨(hùi)教導
②女(rǔ)同“你”,人稱代詞。
③知(zhì)通“智”,明智。
④之:代孔子教的東西。
⑤乎:語音助詞。
2、翻譯
孔子說:“由!教導你的內容都知道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啊!”
3、講解
為什么說“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我不知道可別人知道,我多不好意思說出來啊!一說別人就知道我比別人笨啦!所以自己不知道的,不能說不是不更好嗎?可孔子為什么教導我們要老實承認自己“不知為不知”呢?
明確:所以我們要“不恥下問”(下:指任何行業、任何人,只要在某一方面比我們強,向其請教能使我們有所裨益的都行)。那么,對于我們知道的東西呢?是不是要大家一起分享呢?嗯,“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互相交換,那我們就有兩個思想。”別人不知道,我們更要把自己知道的東西教給別人對不對?好東西就是要一起分享!
好,按照這個意思,孔子另一句話怎么表達呢?我們來看第七則。
4、小結
這一則講的是學習態度,說明言行要謹慎,不要太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誠實謙虛,不要不懂裝懂。
5、板書
不知:不懂裝懂——不恥下問
×√
第二課時
第七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翻譯(先解釋一半)
孔子說:“三人同行,必有我可師法的人在其中;選擇他們的優點照著去做,借鑒他們的缺點注意改正。”
2、講解
問①:大家怎么理解“師”這個字呢?——這個老師當然不是指真正站在講臺上講課的老師,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旁邊的人。只要他們任何人的身上有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那他們在那方面就能夠教我們,可以像老師一樣,對不對?
看看你們周圍,說說,誰可以做你們的老師呢?(隨意點出來,借機夸一下一些同學)
問②:這樣我們就可以學習別人的長處了對不對?用孔子的話是怎么說的?全班一起把第七則后半句讀完好不好——引出“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時開始以下釋義)繼續:最后一句怎么理解呢?對于別人身上的缺點,我們應持什么態度?比如,我很愛睡懶覺,睡到日上三竿還不起床,你們要不要學我啊?(學生肯定答“不要”)那你們怎么做呢?引孔子的話:其不善者而改之——借鑒別人的缺點注意改正(自己)。
3、疑難字詞
①善指擅長的(方面),優點,長處。
②不善指缺點,不好的(地方)。
③焉,相當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④第一個“之”:指擇其善者而從之:代善者;
⑤第二個“之”:指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4、小結
這一則講的是學習態度和個人修養,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向某一處長于自己的人學習。
5、板書
善:從之
不善:改之
第九則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1、疑難字詞
①歲寒嚴寒時節。
②凋凋謝。
③然后(古今詞)然,后。意思是分開來解釋的。然,這樣。后,以后。
2、翻譯
孔子說:“時到嚴寒時節,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葉的。”
3、點析常識
松柏并非不落葉,只是經得起風霜,落葉晚且新舊交替無間斷而已。
4、講解
毛澤東主席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毛澤東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做好事,不做壞事。”為人便同松柏一樣,松柏久耐霜寒,撐到最后,獨做天地間最盎然挺立的綠樹。君子亦是如此,混跡于濁世,才知道君子之正不與人茍容。我國開浪漫主義先河的人是誰,大家知道嗎——屈原。他死了,抱石投江而死,這是為什么呢?他說:“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一種傲然的品格。人如松柏,松柏如人。我們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正直,是否是君子,短期交往恐怕不能將一個人的品質看清,因此,我們只有像松柏那樣,歷經考驗才能得出結論。
5、小結
這一則講的是個人修養,借松柏之后凋來比喻一種“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君子品格,告訴人們修身做人的道理。
第十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靈公》)
1、疑難字詞
①言在這里指“字”的意思,“有一言”即指“有一個字”。
②行之遵照它。
③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許。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2、翻譯
子貢問道:“有一個字可以終生遵照它去做嗎?”孔子說:“大概就是恕吧?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
3、講解
問①:這一則的中心是“恕”字。同學們可以想出哪些含“恕”字的詞語或成語呢?(讓大家說,然后寫在黑板上)寬恕、饒恕、恕罪、恕我直言、恕不奉陪等等。
問②:看這些詞,“寬恕、饒恕、恕罪”等,都包含一種什么態度呢?——有寬廣的胸懷。儒家上指“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再看“恕我直言”——說話人的態度開始轉變,變得不高興了是不是?“恕不奉陪”——說話人已經要拂袖而去,要走了對不對?(在黑板上寫下一個“恕”字,擦掉字上半部分的“口”字,改為“女”字,變成“怒”。讓學生理解“恕”與“怒”的轉換,其實很簡單)
我們重新看孔子說的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正理,但如果,“己所不欲,硬施于人”,導致的結果便很有可能是——“怒”了。
由此引出結論: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人與人之間相處,應該遵循平等待人原則。
4、小結
這一則講的是個人修養,強調做人要懂得換位思考,在人際交往中遵循平等待人的原則。
回到第二則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1、疑難字詞
①三省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三:泛指多次。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謀謀劃、籌劃事情。
②)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③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意思是:真誠,誠實。
④傳(chuán)舊注曰:“受之于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老師傳授的知識。
2、點析
①“而”的用法:表順接。
3、翻譯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進行自我反省:替人謀劃事情有沒有盡忠竭誠?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信實相待?老師傳授的學業有沒有認真復習?”
4、講解
問①:有人知道曾子是誰嗎?請同學起來回答(曾子,即曾參,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孔子的學生)
問②:由此可見,《論語》的確不只記錄了孔子,還記錄了他弟子的言行。孔子學識淵博,教育弟子時循循善誘,教出的弟子當然有不少他的得意門生,曾參就在其中,因而他講的言論也值得我們學習。
在這句中,他為什么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呢?誰能告訴我,古語中哪個字表示“多次”,哪個字表示“自我檢查”的意思呢?(提示注意“省”的讀音)
5、小結
這一則講的是為人處事和學習應有的三種態度,其中,“為人謀而不忠乎”講的是做事的態度,“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講交友的態度,“傳而不習乎”講學習的態度。
第六則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xǐng)也。”(《里仁》)
1、講解
問①:大家讀這一則的時候,有沒有立刻想到哪個人的名字?(任賢齊,學生不懂也可提出來)不論是古人還是今人,仍有不少人喜歡引古語來給孩子起名字。當然了,“任賢齊”這個不一定由此而來,但我們因此想想,以古語起名,是不是能夠寄托父母和長輩對孩子的美好愿望呢?毛澤東主席有個女兒叫“李敏”的,名字含義就來自孔子另一句名言:“君子欲訥于言必敏于行”。
問②:大家看課文注釋便可知道,“賢”指的是什么?(指賢人,做名詞使用)“齊”呢?(向某人看齊,像他學習的意思)所以,名字叫“賢齊”的,結合孔子說這話的意思,我們給他解析一下他名字的意思,那就是……(等大家一起回答,找出前半句翻譯: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
問③:上一則曾子說每天要“自省”,這里孔子也“自省”了是不是,可見古人很能自我反省,從而提高。那為什么自省呢?后半句,誰能解釋一下?給大家找出孔子自省的原因。(后半句翻譯:見到不賢的人就對照著自我反省)
2、翻譯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對照著自我反省。”
3、小結
這一則講的是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強調做人要懂得“以人為鏡”。
第八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
1、疑難字詞
①弘毅剛強,勇毅。
2、翻譯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志向遠大、意志堅毅,因為肩負沉重,路途遙遠,已實行人德為己任,不是很沉重嗎?直到死才罷休,不是很遙遠嗎?”
3、講解
這一則我們從字面意思看是比較好理解的,沒有那么多晦澀的詞。(一一講“弘毅”、“任”即責任,“道”即道路,“已”即停止)值得注意的是,“以為”這個詞,與現代漢語完全不一樣,應翻譯為“以之為”。這個結構,必須把某個名詞插入其中,看句子,那應該是:“以仁為”自己的責任。這么說理解嗎?明白這個結構的用法了嗎?
讀這一則,誰能想到兩個成語?(任重道遠:擔子很重;路程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同義詞:負重致遠、全力以赴。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奮斗;一直到死為止。奉獻了一切。同義詞:鞠躬盡瘁)
4、小結
這一則講的是個人修養,強調身懷抱負的人就該有堅毅的態度。
四、布置作業
在理解《論語》十則的基礎上,任選一則,寫一篇有關自己的感受或體驗的短文。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讀準字音
2. 了解孔子的“仁”的基本意義
3. 掌握文中出現的常用虛詞和實詞
4. 引導學生閱讀、背誦《論語》的有關章節
5. 對判斷句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
【教學重點】
1.孔子的思想
2.仁的意思的解讀
【教學難點】
孔子言論中提出的加強人格修養方面的重要觀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走進文言寫就的歷史,與古人晤對一堂,孔子呈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在你的想象中,或許他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對他敬而遠之,也可能覺得他是封建禮教的源頭,對他加以批判。在你們印象中,孔子是個什么樣的人呢?(請學生回答,作大致的講評)
二、寫作背景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為宋國貴族,后遷居魯國。少“貧且賤”,及長在魯曾任相禮(司儀)、委吏(管理糧倉)、乘田(管理畜養)一類的小官。魯定公時(孔子約年五十)任中都住⑺究埽蠆宦飴徹湊凈缸鈾肼扯苡撾饋⑺巍⒊隆⒉獺⒊泄疾晃本茫樗烙諑場Tて誥弁澆慚В餃私慚У姆縉滌械蘢尤耍磽照?SPAN lang=EN-US>72人,被稱為“賢人”,子路、子貢都在72賢人之列。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弟子們以父親之禮儀對待孔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墳6年。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創辦私學的先行者、第一位職業教師,得到了弟子們的衷心尊敬。兩千多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現在,人們都把到山東曲阜去看孔廟叫做“朝圣”。
古文學家說他曾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雖未必完全可靠,但孔子熟悉古代經典,可能曾作過某種整理工作。由于他弟子的活動,在他死后就形成儒家學派,對后世有重大影響。他的學說以“仁”為核心,以“禮”為手段,“祖述堯舜,一文武”,在政治態度上是保守的,有利于有權勢者維持舊秩序的要求。通過自漢代董仲舒以來儒家的補充修正改造,他的思想經過系統化,成為我國長期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歷代統治者奉為至圣先師。在我國乃至世界都是一位深有影響的人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其在人類文明史上的不朽貢獻,把他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介紹:孔子對于當時的“禮壞樂崩”的時代有深刻的感受,他自認為“斯文(即古代的禮樂典章制度)在我”,所以始終在為恢復理想中的社會秩序而奮斗,這就是孔子所行之“道”,孔子認為自己是“述而不作”——只是在紹述先代的禮樂典章制度,其實并非如此,在紹述的同時,他為舊的禮教制度找到了內在的情感依據,即“仁”,“仁”首先指示一種情感,即“愛人”,首先從父子、兄弟間的親情出發,由此推己及人,即所謂“忠恕之道”,由此達到人與人之間的普遍和諧。孔子對于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實現了仁,也就完成了完滿的自我人生。
三、《論語》簡介
儒家六藝:詩、書、禮、易、樂、春秋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樂后來失傳了)
看課文注釋①,《論語》專門記錄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纂集而成,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論語》在我國歷史上影響很大,是封建時代人人必讀的書。相傳宋朝名相趙普死后,人們在他收藏的書里發現只有半部《論語》,故世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見《論語》的魅力之大,大家空余時可以翻看一下。
四.課文講解
(一)先請一位學生朗讀引言
(二)讓學生照書下注解,標好字音,默讀課文,提醒注意句讀
(三)全班朗讀 ,糾正字音和句讀。
(四)講解
第一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①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惡乎③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④仁,造次⑤必于是,顛沛⑥必于是。”
【注解】
提問:每句話開頭的“子曰”中“子”指的是誰?
回答:孔子
① 處:置身,居住,引申為享有
② 去:離開,這里指躲避
③ 惡乎:惡,疑問代詞,相當于“何”。乎,介詞,相當于“于”。“惡乎”相當于“于何”,憑什么,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舉例:
(1) 惟利是圖、惟命是從:是,賓語前置的標志詞,語序應為“惟圖利”、“惟從命”
(2)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師說》),“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詞。
④ 違:離開
⑤ 造次:倉猝、匆忙
⑥ 顛沛:困頓挫折
【譯文】
孔子說:“富貴和顯貴,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會享有的。貧窮與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會躲避的。君子離開了仁德,憑什么成就他的名聲呢?君子沒有吃一頓飯的時間離開仁德的,即使在倉猝匆忙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頓挫折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
分析:第一則首先提出“富與貴”和“貧與賤”兩個對立的命題加以討論,前為人之所欲,后為人之所惡,這是按常情推出的常理,但是得出的兩個結論卻出人意料之外:“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個“道”就是儒家的思想核心——仁,下文就可作驗證,“君子去仁,惡乎其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孔子強調寧可不要富貴,寧可安處貧困,但內心要守住“仁”作為一個君子,要想成名,怎么能離開“仁”呢,連吃一頓飯的時間也不能違背“仁”,即使在倉猝匆忙之間、困頓挫折之時,也要與仁德同在。
第二則:
子曰:“賢哉,回也①!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②,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③。賢哉,回也!”
【注解】
①賢哉,回也:賢德啊,顏回!回,顏回,字子淵,孔子最器重的一個學生。顏回家境非常貧困,他的身體狀況也很糟糕,29歲時頭發就全白了,視力連孔子也不如,32歲時就去世了 。
②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一竹籃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簞,盛飯的器具。陋巷,指簡陋的小巷子。
③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堪,忍受。
【譯文】
孔子說:“賢德啊,顏回!一竹籃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居室里。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賢德啊,顏回!”
分析:列舉了顏回安于貧困的事例,說明安貧樂道是賢士的標準。顏回的行為正應了安貧樂道這句話、時刻都處在與道合一的境界,時刻都很滿足快樂。
舉例:
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描繪了這么一個“五柳先生”(實際寫的是自己),他“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而不求甚解,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而“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 簡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第三則:
子曰:飯①疏食②,飲水,曲肱而枕③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注解】
① 飯:動詞,吃
② 疏食:粗糧
③ 枕:動詞,當枕頭用
【譯文】
孔子說:“吃粗糧喝涼水,睡覺的時候彎曲這胳膊當枕頭用,在這里邊也是有樂趣的,用不正當的方法得到的富裕和顯貴,在我看來如浮云一般。”
簡單的生活、日常的飲食、穿衣睡覺時刻都處在快樂之中,這正是得道君子的寫照。真正的君子不論生活的境遇有什么變化都能夠做到快樂自在。富貴的時候不會驕奢淫逸、忘記人生的志向,貧困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怨言,依然快樂自在。
分析:前幾句也在談安貧樂道的事,重要的是后兩句,“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里的“不義”就是不符合“仁”的標準,用不正確的方法得到的富與貴,在孔子看來,猶如浮云一般不屑一顧。
舉例:陶淵明在《詠貧士》中曾寫道:“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戰國時有個齊人叫黔婁。魯恭公曾遣使者致禮,賜粟三千鐘,想聘他任宰相,他堅辭不受。齊王又派人送去黃金百斤,聘他為卿,他也不接受。死時衣不蔽體。其妻亦有賢德。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課堂討論:通過學習《〈激流〉總序》,我們知道要去征服生活,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擊、奮發,而孔子所崇尚的是“安貧樂道”的思想,兩者是否有矛盾的地方,該怎么理解呢?請談一下“安貧樂道”思想是否適應我們現今的社會。
總結:前三則語錄所談的是怎樣對待富貴和貧賤的問題。你們讀過之后是怎么想的呢?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4
課文研討
一、分章說明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講解]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時”,這里是副詞,相當于“以時”,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時間”或“及時”。“習”的本義是“鳥數飛”,引申為“實習”“演習”。孔子所講的功課如禮、樂、射、御等都需要實習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課如講經,那就只能是“溫習”或“復習”了。這類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朋”舊注:“同門曰朋。”跟現在說的“同學”“同班”相近。孔子說這句話是有背景的。《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辭官以后,專力講學,“弟子彌眾(越來越多),至自遠方”。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樂。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弟子說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講的是為人態度,屬于個人修養范圍。“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沒有說出來,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從《論語·憲問》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這句話,也可以看得出來。“君子”,在《論語》一書中有多個義項:有時指有道德的人;有時指在高位的人。在這句話里,可取前義。因為這個詞現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們沒有翻譯;一定要譯,也可以譯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講解]《論語》記孔子門人一般稱字,如對仲由稱“子路”,對端木賜稱“子貢”,對曾參獨稱“子”,因為此書是孔子二傳或三傳弟子所記,曾受業于曾參。“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諸字皆有“多”義,不是確數。下述三事,這是巧合。朱熹認為,重在為學,“傳”指受之于師,“習”則熟之于己,而“忠”“信”為“傳習”之本。從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學的人非常重視品德的修養。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因為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決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過去有這樣一種理解,把“溫故”(復習舊知識)和“知新”(獲取新知識)看作相互補充的兩個方面,如子夏所說“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見《論語·子張》),這是因為忽略了下面“為師”二字。《禮記·學記》中記錄了孔子這句話:“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這說明孔子認為只能記誦一些知識,是不能當別人的老師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可見,“溫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兩件事,關鍵在于要“知新”,這就需要獨立思考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其中,“罔”“殆”二字歷來解釋紛紜。朱熹注云:“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習其事”,指的是不讀書。講這一章,要防止產生片面理解,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是基礎。孔子就很重視“學”,反對離開“學”這個基礎去胡思亂想。他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講解]關于這段話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記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批評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顏色依舊充盈。孔子又對他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知且仁,夫惡有不足矣哉!”據此,最后的“知”字當破讀,通“智”。孔子說這番話的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用現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兩章內容相同,故予合并。
[講解]這兩章也是講學習態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鑒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類似的毛病。老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也有借鑒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講解]“士”,在《論語》中大約出現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負或有特殊社會地位的人。“弘”,胸懷寬廣;“毅”,意志堅強。胸懷寬廣,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堅強,才能長期堅持奮斗。“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曾子說這番話的目的是,鼓勵門人要一生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斗。
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講解]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會現象。何晏集解:“大寒之歲,眾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傷;平歲,眾木亦有不死者,故須歲寒而后別之。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修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茍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與君子無異,惟臨利害,遇事變,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見也。”二說大同小異。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講解]曾子曾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學說的兩個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積極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消極的一面。孔子關于“仁”說過許多話,細分析起來,都跟這兩點有關,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貢問的是“可以終身行之”的“一言”(實即問“道”),所以孔子拿“恕”來回答他。
二、問題研究
《論語》是過去蒙童教育的必讀書,盡管大部分內容都不易讀懂或只能讀到似懂非懂,但人們一直堅持這樣做下來,而且要求極嚴,須能通背全書。這大概出于兩個原因:一是古代典籍里常要引用這本書里的話,“反芻”的機會很多,但如不先背下來,就無法進行“反芻”;二是通過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養成語感。此外,讀《論語》也有了解歷史掌故、增加識字的功能,但這是次要的。
今天的情形已經大不相同。我們讀《論語》,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華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養的部分,這就大大地縮小了讀的范圍。《論語》全書各家版本的分章不一,一般都在485章左右,我們只選錄10章,而且全是短章,這又降低了學習的難度。這樣來選篇才符合“古為今用”的原則。至于個別條件較好的教學班愿意多讀一些,那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不增加學生負擔。
所選10章,有三個方面的內容:(1)關于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關于思想品德修養,包括第1、4、5、6、7、8、9、10章;(3)關于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兩章。作這樣劃分的目的是,提醒教師全面地看待課文的內容。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初一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可以取消的,無妨將它并入思想品德修養的范圍,第8、10兩章同時列入第二、三兩個方面,就是這個意思。
教讀這十章,要認真研究格言的教學方法。十章中的前九章無疑都是格言,最后一章形式上是對話體,其實核心只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上,也可以算作格言。講格言有“三要”:一要弄懂字面上的意思;二要牢牢記住原話,為“反芻”創造條件;三要聯系實際,用來指導自己的言行。教師可以據此創造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來,這是編者的一點希望。
練習說明
一 看注釋,查工具書,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并解釋加下劃線詞語的意思。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溫故而知新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設題目的是使學生明白各章字面上的意思。翻譯格言跟譯記敘文不同,一般都要用直譯,要盡可能保留原文精練、準確的風格,不隨便增減詞語。
答案參見“有關資料”中的譯文。應注意的是,有些詞語歷來有多種解釋,例如“三省”,一說“多次反省”,一說“以三件事檢查自己”。又如“殆”,這里可解作“疑惑”,也可解作“危險”,“有害”,但課本取后一義。“弘毅”,有合解為“剛強”的,也有分解為“寬廣”和“剛強”的。教師只宜任選一種,不宜作比較、分辨。
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對此,曾經有過不同看法。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全班討論: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設題目的是引導學生聯系實際,深入理解這句話的內容。應注意的是,孔子用這句話給“恕”字下定義,其中包含了相互體諒的意思。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有可取則予肯定,說錯了的(有可能誤解句意)要糾正。
此題又是示例性的,其余各章也可仿此進行討論。
三 背誦全文,并把文中成語、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筆記本上。
(略)
教學建議
本課擬用兩課時教讀。
學這篇課文,能當堂成誦是關鍵,理解不必求深,能啟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就算達到了目的。
全篇課文除去“曰”等字眼,不過二百字,完全有可能在40—50分鐘之內成誦。要保證學生的誦讀時間,并以靈活、生動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背誦練習。
課文內容當然要經過討論,但要控制討論的規模,一般只宜用師生交談的形式,個別的可讓學生自由發言。要提倡學生在反復誦讀中作獨立思考,聯系本人的實際,以加深體會;不要求在討論中解決所有的問題。
以上是基本設想。再提幾點建議:
一、要講究導入 的方式,從學生熟悉的詞語或故事說起,自然說到孔子這個人和《論語》一書:如曲阜朝圣之舉和趙普(宋開國丞相)“半部《論語》治天下”一事。時間不超過5分鐘。目的是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
二、介紹孔子和《論語》十分必要,也可用講故事的形式,而將知識性的內容滲進其中。
三、在教讀過程中要盡可能結合學習的內容提出問題或講點故事,使學生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學有所得。
例如學“溫故”一章,無妨先問學生:“有些老師知道世上許多事情,講起來娓娓動聽,這樣的老師算不算好老師?”由此自然導出“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的觀點,最后再落實到“知新”二字,并就此略作發揮。
又如,課文中提到曾子、子路、子貢,這在孔門七十二賢中也是卓越的人物,講講有關他們的事跡(如“曾參殺人”“子路盛服見孔子”“子貢游說五國之君”等),也可引發學生的興趣,但要講得十分簡明,每事一分鐘講完即可。
四、向課外延伸:可指定《論語》中某幾篇,讓學生從中找出常見的成語;也可用教師讀學生聽的辦法。例如《述而篇》中,第2章有“誨人不倦”,第7章有“舉一反三”,第19章有“發憤忘食”。
有關資料
一、孔子簡介
這里只從《史記·孔子世家》中摘錄幾條:(1)孔子“生而首上圩頂(四邊高,中低),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2)“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倉庫管理員),料量平。”(3)“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4)“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效法)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5)“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困于陳蔡之間,于是反魯”“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6)“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7)“乃因史記作《春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8)“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志,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貢廬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二、《論語》簡介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書,由若干篇章組成,前后兩章之間不一定有什么關聯。各章的體式也不盡相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境(包括說話的對象),內容大多是關于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這篇課文中的第1至9則都屬于這種體式。
一種是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這種體式的寫法很靈活:有時寫出提問者的原話,有時只寫某人問什么(例如“孟武伯問孝”);有時寫出對話的環境或背景,有時不寫。課文中的第10則屬于這種體式,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
一種是敘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這種體式我們以后才能學到。
《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從漢朝初年到五四運動以前的兩千年間,它一直是學童們的一本必讀書,影響很大,書中有不少語句都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語中。
三、孔門弟子簡介(引號中語皆出自《史記》)
1.子路:“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歲。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豚,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
2.子貢:“端木賜,衛人,字子貢。少孔子三十一歲。”“子貢利口巧辭”。齊田常欲伐魯,孔子思求他國援兵,諸弟子皆請行,孔子獨許子貢。
3.曾參:“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顏回死后,他成為孔子的繼承人。
四、譯文
1.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
3.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后,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陷入邪說的)危險。”
5.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孔子說:“看見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說:“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8.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
9.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后落葉的。”
10.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版權歸本站或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學習欣賞,任何人不得私自轉載!※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5
教案示例一
重點與難點:
重點:1.認讀字詞;2.理解各則語錄;3.整理、積累語言材料。
難點:分類式學習筆記活動的實施
教學過程
第一個教學板塊:認讀課文。(15分鐘左右)
1.同學們自讀課文的“閱讀提示”。
2.各自大聲地朗讀課文。
3.聽讀課文,注意校正讀音,體會語調。
4.分“則”朗讀課文,每讀一則,都要求對應著“點讀”課文注釋。
5.分學習小組,讀課文,說注釋,說譯文。
6.全班同學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全文。
第二個教學板塊:析讀課文。(12分鐘左右)
1.同學們雙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詞句。
2.同學們試作批注,概括每一則的內容大意。
3.教師指導同學們運用“ 與學習有關”這個句式說話。如“‘學而時習之’與學習方法有關,與學習習慣有關”,又如“‘不恥下問’與學習態度有關”等。
4.教師指導同學們就課文中喜歡的成語或短語說話,要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第三個教學板塊:理讀課文。(20分鐘左右)
老師下發印有“分類式學習筆記”的練習紙,請同學們根據紙上安排好了的類別整理課堂筆記(或者老師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學們在筆記本上進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類記下: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山東省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2.在“成語”類記下: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溫故知新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3.在“名言警句”類記下:
①用于學習態度: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厭 敏而好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②用于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 溫故而知新 默而識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③用于思想修養:人不知而不慍 三人行必有我師
④用于思想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⑤用于人生感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⑥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難句翻譯”類練習:
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②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下課之前,同座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分類式學習筆記”。
教案點評:
板塊式教學思路,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
教案示例二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文言文的常識和方法
2.學習古人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前部)。
3.理解課文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前一部分)。
教學重點:目標3
教學難點:目標3
預習指導:
1.讀準下列畫線字的讀音:
慍 罔 殆 謂 哉 焉 誨
2.看課文注釋或查字典,試翻譯課文。
3.熟讀。
教學過程:
1.三分鐘演講。
2.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請同學自由發言,說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關學習的格言或諺語來,以此調動學生的情緒。
由此導入 孔子關于學習的論述。
3.文言文入門(教師講解):
(1)文言文的翻譯方法:直譯和意譯
(2)文言文的古今義和一詞多義
(3)通假字
(4)朗讀與背誦
(5)四種特殊句式
4.朗讀指導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一次,教師糾正學生朗讀過程中語音和停頓方面的錯誤,學生齊讀課文。
(3)抽二個學生朗讀,眾評。
注意引導學生注意文言文朗讀的停頓和重音。
5.指導文言句子翻譯。
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文言文,要與學生講清以下幾點:(l)弄懂每個字的含義。(2)把古代的單音字換成現代雙音詞。(3)弄清虛詞的用法。(4)補充適當的詞語。(5)調整句子的語序。(6)揣摩句子的語氣。(7)注意古今義的不同。(8)注意一詞多義的現象。(9)四種文言文特殊句式。
6.指導翻譯第1-5則:
處理方法:
(1)第一則由老師示范性翻譯:
由個別的詞義,到句意的直譯和意譯。
(2)每一則由教師講解幾個普遍性難字詞,然后學生自己試譯,不明白的舉手發問,由會的同學或老師答疑。
(3)分別請四位同學展示翻譯的結果。
(4)師生共同評價,糾正。
7.指導背誦。
8.小結。
由學生談談學習了這五冊明白了什么學習方面的道理.
自由發言,不拘對錯.
9.布置作業 。
( l)課后練習一、二題。
(2)背誦全文。
( 3)默寫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古人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2.理解課文詞語句子的含義(后半部分)。
3.朗讀與背誦.
教學重點:目標2
教學難點:辨別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句子。
教學過程:
1.檢查復習。
2.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學習理解、翻譯幾段文言句子。這一節課,請同學們自己來試翻譯余下的課文。
3.翻譯課文6-10則
(l)教師講解下列難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學生嘗試自己翻譯,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講座,由明白的學生或老師答.
(3)抽查二個學生翻譯,其他同學進行評價糾正補充。
4.獨立思考:本課所選各則都是談學習的,有的談學習態度,有的談學習方法,請各舉例說明。
抽查發言,學生互相補充:
(1)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識之。
(2)學習態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5.片斷寫作:
當堂完成學習本文的體會,要求結合自己的學習應該怎樣去做。100字左右
寫完后班內交流。(有關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問題)
6.小結
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許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積極意義。我們在學習中應進行借鑒、參考。
7.背誦指導:抓關鍵詞的背誦法。
8.作業
(1)課后練習三、四題。
(2)默寫課文
探究活動
——分類式學習筆記
這是一種整理性的課堂學習活動,也稱作“理讀”。而同時這也是一種帶有理性色彩的課堂學習活動,它所養成的是一種分類整理的能力及習慣。這種能力及習慣訓練得越早,學生對語言材料歸類的意識就越強。而“歸類”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技能之一。具體做法是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老師下發印有“分類式學習筆記”的練習紙,請同學們根據紙上安排好了的類別(分為作家作品、成語、名言警句難句翻譯等)整理課堂筆記(或者老師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學們在筆記本上進行整理)。
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用“分類式學習筆記”,是在向傳統的做法挑戰:平時課堂上,學生花大量時間記錄的、知識零散的課堂筆記,包括對教師苦心設計的大量板書的筆記,在知識積累、能力培養、習慣養成和提高教學效率上,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用“分類式學習筆記”,同時也是在依循新修訂的初中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設計立意高遠的課堂實踐活動。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6
授課日期: 年 月 日 總課時:
10 《論語》十則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②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③積累成語、格言、警句,能對照反省自己。
二、教學重點
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三、課前準備
① 搜集資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的概況;了解《論語》的主要內容;搜集最能表現松柏品性的詩句。
② 借助工具書,通讀全文,把握內容梗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①介紹孔子及其《論語》。
②朗讀、背誦課文。
③研讀前五段內容。
教學設計
一、激起興趣,導入 學習
1、導入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如《論語》、《老子》、《孟子》、《莊子》、《荀子》等。特別是《論語》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人們所效法。下面我們就來共同探究學習《〈論語〉十則》。板書課題。
2、介紹孔子及其《論語》: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圣”。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說,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敘事體。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
二、誦讀感知
①范讀:教師朗讀示范。學生體會語氣、語調、停頓等。
②自讀:學生自讀課文,
③感知:本文內容主要包括哪兩個方面?
學生交流后,教師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學習和個人修養兩方面的內容,前五則著重談學習,后五則著重談修養做人。(有的地方內容上有交叉,教師應該在分析中給學生講明。)
三、合作探究學習課文前五則
1、學生放聲自由朗讀前五則。
2、齊讀。
教師小結朗讀文言文要注意的問題。(提示:a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讀準字音。 b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
3、小組合作解決語句并翻譯。
4、質疑交流:就課文字詞的理解,學習小組間互相質疑,對個別詞句的理解,教師要加以點撥,并加以提煉、補充。
5、精讀課文,探究課文思想內涵。(學生自主閱讀)
學生思考:課文在學習態度上強調什么?
學習方法上又強調什么?
學生交流后,教師概述:學習態度強調要謙虛,學習方法上強調獨立思考和復習。
學生再思考:哪些語句強調謙虛,哪些語句強調獨立思考與復習,并分別說明理由。
謙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獨立思考、復習: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傳不習乎?
四、拓展體驗:
1、在本文論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認為最有價值的是哪一點?為什么?
2、在學習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夠,今后有何打算?
五、課外延伸
1、(必做題)從問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成語、格言和警句,并說出理由。
2、(選做題)搜集整理《論語》其他篇章中出現的成語、格言、警句2—3個,要求注明出處、含義,并制作讀書卡在班上交流展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①研讀有關修身做人的內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義。
③概括成語、格言,積累語言。
教學設計
一、課文導入
儒家學說是為己之學,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們來研讀文中修身做人的內容。
二、合作探究學習后五則
1、誦讀:全班朗讀課文,教師正音。
2、感知:自主研讀,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內容。
3、交流:班上交流,重點研讀以下幾句:
①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③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4、合作探究
[探究第一句]
請同學們講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交流寫松柏的詩句,學生小組內交流。
學生討論交流:松柏有什么樣的品性?這句話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摘要:學習松柏高潔傲岸的品性,要經得起時間和環境的考驗。
要求學生找一個與這句話意思相近的成語、俗語。
[探究第二、三句]
請同學翻譯這兩句話,其他同學評價、修正、補充。對重點詞句教師要講解。
聯系生活實際,學習小組內討論交流,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學習小組推舉同學到班上交流,觀點摘要:
a.這樣的處世之道可取,因為人本來就不應該把自己都不喜歡的東西強加于人;
b.這樣的處世之道不可取,社會這個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員組成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東西也許我們都不喜歡,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監獄、死刑等。如果什么東西都要去考慮個人的喜好,這個社會的秩序就沒法維持。
c.這樣的處世之道既有可取之處,又有不可取之處,看你用這種處世態度來對待什么人、什么事。
5、歸納成語、格言
提示: 溫故知新 任重道遠 死而后已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師 見賢思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體驗反思
1、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哪些內容使你收獲最大?談談感想。
2、與課文自相對照,談談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應怎樣改進?
3、“溫故而知新”對于指導我們的學習有什么重要意義?
4、透過表面文字,理解“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義。試著模仿這種寫法,也寫幾句。
四、教師小結
《論語》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系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今后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積累拓展
1、完成“研討與練習”。
2、搜集《論語》中有關做人道理的簡短的語錄四條,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
3、背誦課文
(武原鎮中學 陸海峰)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讀準字音,辨析多音字、通假字的正確讀音。.
2、掌握課文中主要的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3、了解孔子的政治倫理、哲學、教育思想及其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影響。
教學重點:
掌握課文中主要的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
理解孔子的政治倫理、哲學、教育思想
教學時間:三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了解孔子及《論語》 學習《論語》前兩則
教學步驟 :
一、簡介孔子及著作《論語》:
1、孔子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鄒邑人。孔子是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孔子建立了中國古代第一個私家學派——儒家,其核心思想是“仁”。
2、《論語》簡介:
《論語》是先秦諸子散文之一,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和后學者記錄孔子言行的著作。《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在政治、倫理、哲學、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是《四書》之一。
3、課題簡介:
課文中的七則《論語》,選自《論語》的不同的篇目,意義不相連屬。
二、教者范讀課文,正音正字:
三、學習第一、二則:
第一則:
1、學生齊讀。
2、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課文。
子貢問:“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嗎?”孔子說:“那就是推己及人吧!自己不愿意要的事物,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3、重點、難點字詞疏通分析:
(1)文中兩個“乎”的意義和用法不同。前一個相當于現漢“嗎”,表疑問語氣,后一個相當于現漢“吧”,句末語氣助詞。
(2)文中的“其”,是“那”的意思,指示代詞。
4、分析理解文中蘊涵的哲學思想:
這段論語包含了孔子的“克己復禮”的思想,這樣做才能實現“愛人”,達到“仁”的境界。
第二則
1、學生齊讀。
2、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課文。
孔子說:“統治者自身行為端正,不發布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統治者自身行為不端正,即使是三令五聲,百姓也不會聽從。”
3、重點、難點字詞疏通分析:
(1)文中的“其”,指“統治者”。
(2)文中的“正”,“端正”的意思,包括思想的純正、行為的中正。
4、分析理解文中蘊涵的哲學思想:
這段論語體現了孔子對統治者如何施行政治,管理國家和人民的思想,要靠道德教化。
三、作業 :
1、背誦第一、二則《論語》2、預習第三、四、五則《論語》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學習第三、四、五則《論語》
教學步驟 :
一、檢查第一、二則的背誦情況
二、學習第三、四、五則《論語》
第三則
1、學生齊讀。
2、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課文。
孔子說:“賢德啊,顏回!一竹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居室里,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賢德啊,顏回!”
3、重點、難點字詞疏通分析:
(1)“賢哉,回也!”倒裝句,主語后置。
(2)“巷”是“居室”的意思,與現漢不同。
(3)文中的“堪”,是“忍受”的意思。
(4)文中的兩個“其”,第一個是指示代詞“那”的意思,第二個是指示代詞“他的”的意思。
4、分析理解文中蘊涵的哲學思想:
這段論語是孔子贊賞顏回的話語,同時也體現了孔子的“安貧樂道”的思想
第四則
1、學生齊讀。
2、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課文。
孔子說:“看見賢人就想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在內心反省自己,看自己有沒有同他類似的毛病。”
3、重點、難點字詞疏通分析:
(1)文中的“賢”是“賢人”的意思。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2)文中的“內”,是“在內心”的意思。名詞作狀語。
4、分析理解文中蘊涵的哲學思想:
這段論語體現了孔子在修身養性方面的思想,人要注重向古代圣賢的書本學習,還要注重向周圍的人學習、對照、反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
第五則
1、學生齊讀。
2、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課文。
顏源、季路陪侍(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何不各自談談你們的志向呢?”季路說:“我愿意將自己的車馬衣服拿出來與朋友們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后悔。”顏源說:“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季路說:“希望聽聽先生的志愿。”孔子說:“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得到信任,使青年人得到關懷。”
3、重點、難點字詞疏通分析:
(1)文中的“伐”“施”是“夸耀、表白”的意思,與現漢不同。
(2)文中的“善”,是“長處”的意思,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3)文中的“安”“信”“懷”是使動用法。
4、分析理解文中蘊涵的哲學思想:
這段論語反映孔子的“仁者愛人”,提倡“仁”思想。
三、作業 :
背誦第三、四、五則《論語》
預習第六、七則《論語》,思考課后練習
第三教時
教學要點:學習第六、七則《論語》 簡要總結課文
教學步驟 :
一、檢查第三、四、五則的背誦情況
二、學習第 六、七則《論語》
第六則
1、學生齊讀。
2、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課文。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正直的朋友,誠實的朋友,見聞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餡媚奉承的朋友,當面恭維、背后詆毀別人的朋友、花言巧語的朋友,是有害的。”
3、重點、難點字詞疏通分析:
弄清“諒”“便辟”“善柔”“便佞”的意義。
“諒”是誠信的意思,“便辟”是餡媚奉承的意思,“善柔”是陽奉陰違的意思,“便佞”是花言巧語的意思 。
4、分析理解文中蘊涵的哲學思想:
這段論語體現孔子的交友之道。在他看來,結交什么樣的朋友對個人的行為、修養有很大的影響。
第七則
1、學生齊讀。
2、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課文。
孔子說:“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有三種。以有節制的禮樂為快樂,以贊美別人的優點為快樂,以多交賢良的朋友為快樂,這是有益的。以驕奢放縱取樂為快樂,以盡情游蕩為快樂,以貪圖安逸為快樂,這是有害的。”
3、重點、難點字詞疏通分析:
(1)弄清“樂”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兩種讀音。
(2)“益者三樂,損者三樂”中的“樂”是“快樂”的意思。“樂禮節樂”等句中的開頭的“樂”是“以……為快樂”的意思,是意動用法。
(3)弄清“節”“道”“善”“佚”“晏”等文言實詞的意義。 “節”是節制的意思,“道”是贊美的意思。“善”是優點的意思,“佚”是放蕩的意思,“晏”同“宴”是安逸的意思。
4、分析理解文中蘊涵的哲學思想:
人都是追求快樂的,但快樂有高尚和低俗之分,有益有害之分。孔子認為應把快樂建立在良好的品行上,反對放縱的、不知節制的享樂。
三、總結課文:
這七則《論語》從不同方面闡述了做人的道理,體現了孔子的“仁者愛人”的思想。
第一則:包含了孔子的“克己復禮”的思想;
第二則:體現了孔子對統治者如何施行政治,管理國家和人民的思想,要靠道德教化;
第三則:體現了孔子的“安貧樂道”的思想;
第四則:體現了孔子在修身養性方面的思想;
第五則:反映孔子的“仁者愛人”,提倡“仁”思想;
第六則:體現孔子的交友之道;
第七則:孔子把快樂建立在良好的品行上,反對放縱的、不知節制的享樂。
四、共同討論課后練習
五、布置作業 :
1、課后練習:一、二、三
2、背誦《論語》七則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一)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二)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三)積累成語、格言、警句。
二、課時安排
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①搜集資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的概況;了解《論語》的主要內容;搜集最能表現松柏品性的詩句。
②借助工具書,通讀全文,把握內容梗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同學自由發言,說出有關做人道德修養的格言諺語來,以此調動學生的情緒。
(二)根據事前的充分準備,介紹孔子的相關知識
1.學生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2.班上交流:每個知識點由一個同學介紹,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
3.師生交流: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圣”。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說,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敘事體。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
(三)朗讀課文,掃除語言障礙
1.多媒體展示下列詞句,先讓同學讀,其他同學評價,最后教師再打出正確讀音。
三省(xǐng)吾身傳(chu2n)不習乎
終身行(xíng)之不成人之惡(è)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wù)浴乎沂(yí)
風乎舞雩(yú)喟(kuì)然從吾所好(h4o)
2.學生朗讀課文,教師小結朗讀文言文要注意的問題,并用多媒體展示:
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讀準字音。
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
3.學生齊讀課文。
(四)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論語》十則主要講的什么道理。(學生交流后,教師概述)
明確:《論語》十則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講的是做人的道理。
(五)布置作業
1.試背全文。
2.完成文后“思考與練習”題。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9
參考教案之一
教學目的
一、教育學生懂得溫故知新、學而不厭等道理。
二、初步學習“而”字的兩種基本用法:順接和轉接。
三、背誦課文。
教學設想
一、本文的教學特點和重點是:理解每一則的大體意思和內中蘊涵的道理;掌握一些文言實詞的意思;弄清課文中哪些是講學習態度的,哪些是講學習方法的。
二、本文的教學難點 是掌握“而”字的兩種基本用法,順接和轉接。
三、當堂完成課文背誦。
四、學生初讀文言文,注意避免在虛詞上糾纏,以免枯燥乏味,喪失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
五、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引人:
同學們已經懂得了不少有關學習的道理。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也有不少言論是談學習的。今天,我們讀了《論語》十則,一定會有新的收獲。(板書課題)《論語》,讀作l*n y(,“十則”,十條。
二、布置自讀課文。
要求:
1.查字典,弄清下列各字的正確讀音:慍、罔、殆、謂、哉、焉。
2.思考:《論語》是怎樣的一部書?作者是怎樣的一個人?
3.查詞典,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粗詞語的含義。
溫故而知新 人不知而不慍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擇其善者而從之
三、學生自讀課文,回答上述問題。
明確:
1.慍y)n 罔w3ng 殆d4i 謂w8I 哉z1i 焉y1n
2.據“閱讀提示”和課文注釋回答。(略)
3.“故”,舊知識。“慍”,怨恨。“厭”,滿足。“倦”,疲倦。“善”,優點,好的方面。
四、討論重點內容。
1.課文里哪些話是談學習態度的,哪些話是談學習方法的?
明確:談學習態度的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
談學習方法的有: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默而識之等。
2.在新知與舊知、知識與實踐的關系上,在學與思、學與問的關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明確:在新知與舊知的關系上,孔子認為“溫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溫故”“知新”的人才能當老師。這里,孔子強調的是“新知”,是那種開拓、創新的精神。
在知識與實踐的關系上,孔子認為“學而時習之”。學,指禮、樂、射、御四門課;習,指實習。學了知識要按時去實習,把所學的東西運用到行動上,在實踐中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在學與思的關系上,孔子認為學習與思考必須結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讀書而不通過自己的頭腦加以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憊。
在學與問的關系上,孔子主張既學又問,不僅問知識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識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們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長、一得之見,就應該虛心向他們求教,不以為羞恥。
3.“而”字是個連詞,它的基本用法有兩種,順接和轉接。課文中哪些是表順接的,哪些是表轉接的?
提示:表順接的有: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敏而好學、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轉接的有:人不知而不慍、學而不思、思而不學、學而不厭。
五、學生先背誦課文,然后完成課堂練習。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不亦樂乎 不亦說乎 人不知而不慍 學而不思則罔 默而識之 思而不學則殆
2.解釋下列加粗詞的意思。
敏而好學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學而時習之 人不知而不慍
3.根據“而”字的兩種基本用法歸類。
(1)敏而好學
(2)擇其善者而從之
(3)人不知而不慍
(4)溫故而知新
(5)學而不思則罔
表順接的有:
表轉接的有:
4.用現代漢語準確的表述下列語句的意思。
(1)不恥下問 (2)默而識之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4)何有于我哉
5.簡答題
在從師這個問題上,孔子的意見怎樣?
參考答案
1.y@ yu8 y)n w3ng zh@ d4i
2.敏(資質),聰慧靈敏;厭,滿足;誨,教誨,教導;習,實習;慍,怨恨,惱恨。
3.表順接(1)(2)(4)表轉接(3)(5)
4.(1)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2)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里。(3)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4)哪一樣我能有呢!
5.孔子認為,幾個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師的人。這樣的人卻不必是十全十美的人。他的優點,吸取過來;他的缺點,如果自己身上有,就加以克服。實際上,在孔子看來,任何有可取之處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師,自己都應當向他們學習。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新課
背誦前六則或前四則,講大意,說體會。
二、研習新課
1.學生自習后四則。
2.查字典、詞典,弄清下列詞兒的讀音:誨、逝、好、夫。
聯系上下文,理解以上四個詞兒的讀音和意義。
誨hu@ 教導 教誨
逝sh@ 流過 過去
好h4o 愛好
夫f& 吧,語氣助詞。
三、自讀,翻譯
孔子說:“仲由,教誨你知道它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啊。”
孔子說:“知道這個的不及愛好這個的,愛好這個的不及以這個為快樂的。”
孔子在河流上說:“流過去的東西也許像這個水吧,日夜不停止。”
孔子說:“我曾經一天到晚不吃飯,通宵不睡覺,因為在思考。但沒有效果,不如學習呀。”
四、討論重點內容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什么是真知?
明確:強不知以為知,不是嚴肅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是諱疾忌醫,也是自我欺騙,很多人因此造成損失,乃至形成惡果。我們一定要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這是為什么?你有這種體會么?
明確:這是學習心理的三個階段:“知之”只是一般的“知”,并未養成強烈的欲望,未必能堅持學習,取得效果;“好之”便大有主動性,便有了感情和興趣,便不以為苦;“樂之”則以此為樂,刻意追求,亦即由愛好成為志趣,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達到最終目的不可,這才是學習生活上非智力因素的最高境界。
(同學們可以談談自己在學習上處于哪種境界,如何努力;也可以談談別人。厭學是學習的大敵。)
3.看到流水就發出感嘆,為什么?
明確:一方面,宇宙萬物是時時刻刻毫無休止地運動發展,在催人奮發;另一方面,流水一去不復返猶如人的年歲,應當及時努力,創造業績。(這種警句格言應當念念不忘。)
4.為什么“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明確:實踐才能出真知。書本知識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需要我們去學習,去研究。但是,單單學習書本知識還遠遠不夠。這里說的學習,既指社會實踐,也指書本知識,當然,對待書本知識也要具體分析,不能照單全收。
五、練習
1.學生背誦課文并抄寫。
2.積累以下詞語:
誨 逝 晝 寢 是 為 夫 嘗
3.就自己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寫一篇短文(200字)。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10
課文研討 一、分章說明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講解]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時”,這里是副詞,相當于“以時”,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時間”或“及時”。“習”的本義是“鳥數飛”,引申為“實習”“演習”。孔子所講的功課如禮、樂、射、御等都需要實習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課如講經,那就只能是“溫習”或“復習”了。這類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朋”舊注:“同門曰朋。”跟現在說的“同學”“同班”相近。孔子說這句話是有背景的。《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辭官以后,專力講學,“弟子彌眾(越來越多),至自遠方”。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樂。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弟子說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講的是為人態度,屬于個人修養范圍。“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沒有說出來,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從《論語·憲問》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這句話,也可以看得出來。“君子”,在《論語》一書中有多個義項:有時指有道德的人;有時指在高位的人。在這句話里,可取前義。因為這個詞現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們沒有翻譯;一定要譯,也可以譯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講解]《論語》記孔子門人一般稱字,如對仲由稱“子路”,對端木賜稱“子貢”,對曾參獨稱“子”,因為此書是孔子二傳或三傳弟子所記,曾受業于曾參。“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諸字皆有“多”義,不是確數。下述三事,這是巧合。朱熹認為,重在為學,“傳”指受之于師,“習”則熟之于己,而“忠”“信”為“傳習”之本。從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學的人非常重視品德的修養。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因為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決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過去有這樣一種理解,把“溫故”(復習舊知識)和“知新”(獲取新知識)看作相互補充的兩個方面,如子夏所說“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見《論語·子張》),這是因為忽略了下面“為師”二字。《禮記·學記》中記錄了孔子這句話:“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這說明孔子認為只能記誦一些知識,是不能當別人的老師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可見,“溫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兩件事,關鍵在于要“知新”,這就需要獨立思考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其中,“罔”“殆”二字歷來解釋紛紜。朱熹注云:“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習其事”,指的是不讀書。講這一章,要防止產生片面理解,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是基礎。孔子就很重視“學”,反對離開“學”這個基礎去胡思亂想。他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講解]關于這段話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記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批評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顏色依舊充盈。孔子又對他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知且仁,夫惡有不足矣哉!”據此,最后的“知”字當破讀,通“智”。孔子說這番話的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用現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兩章內容相同,故予合并。 [講解]這兩章也是講學習態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鑒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類似的毛病。老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也有借鑒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講解]“士”,在《論語》中大約出現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負或有特殊社會地位的人。“弘”,胸懷寬廣;“毅”,意志堅強。胸懷寬廣,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堅強,才能長期堅持奮斗。“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曾子說這番話的目的是,鼓勵門人要一生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斗。 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講解]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會現象。何晏集解:“大寒之歲,眾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傷;平歲,眾木亦有不死者,故須歲寒而后別之。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修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茍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與君子無異,惟臨利害,遇事變,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見也。”二說大同小異。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講解]曾子曾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學說的兩個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積極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消極的一面。孔子關于“仁”說過許多話,細分析起來,都跟這兩點有關,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貢問的是“可以終身行之”的“一言”(實即問“道”),所以孔子拿“恕”來回答他。 二、問題研究 《論語》是過去蒙童教育的必讀書,盡管大部分內容都不易讀懂或只能讀到似懂非懂,但人們一直堅持這樣做下來,而且要求極嚴,須能通背全書。這大概出于兩個原因:一是古代典籍里常要引用這本書里的話,“反芻”的機會很多,但如不先背下來,就無法進行“反芻”;二是通過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養成語感。此外,讀《論語》也有了解歷史掌故、增加識字的功能,但這是次要的。 今天的情形已經大不相同。我們讀《論語》,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華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養的部分,這就大大地縮小了讀的范圍。《論語》全書各家版本的分章不一,一般都在485章左右,我們只選錄10章,而且全是短章,這又降低了學習的難度。這樣來選篇才符合“古為今用”的原則。至于個別條件較好的教學班愿意多讀一些,那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不增加學生負擔。 所選10章,有三個方面的內容:(1)關于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關于思想品德修養,包括第1、4、5、6、7、8、9、10章;(3)關于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兩章。作這樣劃分的目的是,提醒教師全面地看待課文的內容。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初一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可以取消的,無妨將它并入思想品德修養的范圍,第8、10兩章同時列入第二、三兩個方面,就是這個意思。 教讀這十章,要認真研究格言的教學方法。十章中的前九章無疑都是格言,最后一章形式上是對話體,其實核心只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上,也可以算作格言。講格言有“三要”:一要弄懂字面上的意思;二要牢牢記住原話,為“反芻”創造條件;三要聯系實際,用來指導自己的言行。教師可以據此創造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來,這是編者的一點希望。 練習說明 一 看注釋,查工具書,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并解釋加下劃線詞語的意思。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溫故而知新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設題目的是使學生明白各章字面上的意思。翻譯格言跟譯記敘文不同,一般都要用直譯,要盡可能保留原文精練、準確的風格,不隨便增減詞語。 答案參見“有關資料”中的譯文。應注意的是,有些詞語歷來有多種解釋,例如“三省”,一說“多次反省”,一說“以三件事檢查自己”。又如“殆”,這里可解作“疑惑”,也可解作“危險”,“有害”,但課本取后一義。“弘毅”,有合解為“剛強”的,也有分解為“寬廣”和“剛強”的。教師只宜任選一種,不宜作比較、分辨。 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對此,曾經有過不同看法。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全班討論: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設題目的是引導學生聯系實際,深入理解這句話的內容。應注意的是,孔子用這句話給“恕”字下定義,其中包含了相互體諒的意思。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有可取則予肯定,說錯了的(有可能誤解句意)要糾正。 此題又是示例性的,其余各章也可仿此進行討論。 三 背誦全文,并把文中成語、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筆記本上。 (略) 教學建議 本課擬用兩課時教讀。 學這篇課文,能當堂成誦是關鍵,理解不必求深,能啟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就算達到了目的。 全篇課文除去“曰”等字眼,不過二百字,完全有可能在40—50分鐘之內成誦。要保證學生的誦讀時間,并以靈活、生動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背誦練習。 課文內容當然要經過討論,但要控制討論的規模,一般只宜用師生交談的形式,個別的可讓學生自由發言。要提倡學生在反復誦讀中作獨立思考,聯系本人的實際,以加深體會;不要求在討論中解決所有的問題。 以上是基本設想。再提幾點建議: 一、要講究導入的方式,從學生熟悉的詞語或故事說起,自然說到孔子這個人和《論語》一書:如曲阜朝圣之舉和趙普(宋開國丞相)“半部《論語》治天下”一事。時間不超過5分鐘。目的是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 二、介紹孔子和《論語》十分必要,也可用講故事的形式,而將知識性的內容滲進其中。 三、在教讀過程中要盡可能結合學習的內容提出問題或講點故事,使學生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學有所得。 例如學“溫故”一章,無妨先問學生:“有些老師知道世上許多事情,講起來娓娓動聽,這樣的老師算不算好老師?”由此自然導出“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的觀點,最后再落實到“知新”二字,并就此略作發揮。 又如,課文中提到曾子、子路、子貢,這在孔門七十二賢中也是卓越的人物,講講有關他們的事跡(如“曾參殺人”“子路盛服見孔子”“子貢游說五國之君”等),也可引發學生的興趣,但要講得十分簡明,每事一分鐘講完即可。 四、向課外延伸:可指定《論語》中某幾篇,讓學生從中找出常見的成語;也可用教師讀學生聽的辦法。例如《述而篇》中,第2章有“誨人不倦”,第7章有“舉一反三”,第19章有“發憤忘食”。 有關資料 一、孔子簡介 這里只從《史記·孔子世家》中摘錄幾條:(1)孔子“生而首上圩頂(四邊高,中低),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2)“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倉庫管理員),料量平。”(3)“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4)“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效法)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5)“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困于陳蔡之間,于是反魯”“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6)“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7)“乃因史記作《春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8)“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志,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貢廬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二、《論語》簡介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書,由若干篇章組成,前后兩章之間不一定有什么關聯。各章的體式也不盡相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境(包括說話的對象),內容大多是關于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這篇課文中的第1至9則都屬于這種體式。 一種是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這種體式的寫法很靈活:有時寫出提問者的原話,有時只寫某人問什么(例如“孟武伯問孝”);有時寫出對話的環境或背景,有時不寫。課文中的第10則屬于這種體式,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 一種是敘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這種體式我們以后才能學到。 《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從漢朝初年到五四運動以前的兩千年間,它一直是學童們的一本必讀書,影響很大,書中有不少語句都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語中。 三、孔門弟子簡介(引號中語皆出自《史記》) 1.子路:“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歲。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豚,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 2.子貢:“端木賜,衛人,字子貢。少孔子三十一歲。”“子貢利口巧辭”。齊田常欲伐魯,孔子思求他國援兵,諸弟子皆請行,孔子獨許子貢。 3.曾參:“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顏回死后,他成為孔子的繼承人。 四、譯文 1.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 3.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后,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陷入邪說的)危險。” 5.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孔子說:“看見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說:“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8.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 9.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后落葉的。” 10.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及重點】
1、積累文言詞匯。
2、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勤學好問、永不滿足的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教學課型及課時】
1、教讀課。
2、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如《論語》、《老子》、《孟子》、《莊子》、《荀子》等。這些著述對中華文化曾產生過深遠影響,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我們同學們進入中小學學習已經七年了,關于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一定有了不少體會。我國古代的孔子是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論語》這部儒家經典中,他的弟子記錄的孔子言論,有不少是談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對同學們搞好學習,加強個人品德修養都有很大意義。現在我們就來共同探究學習這篇課文。
二、交流有關孔子、《論語》的知識
(學生在班上交流: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
有關資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圣”。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說,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敘事體。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
三、教學新課
1、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
2、整體感知:
⑴教師范讀課文。
⑵布置學生劃出自己感到最精彩的語句。
3、重點學習與訓練:
⑴教師導學: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匯。文言文中的基本詞匯大多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這好理解。但有些詞,古今意義發生變化。如成語“走馬觀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為“行走”,這個成語就講不通了。再如“赴湯蹈火”中的“湯”是“熱水”的意思。這些都與現代漢語完全不同。學習文言文要特別注意這些變義詞。另外,一些文言虛詞,如“之”、“乎”、“者”、“也”之類,意思比較寬泛,在不同的語言環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這就需要聯系上下文,正確理解。
先仔細讀幾遍課文,理解各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如果開始不理解懂,試著再讀幾遍。實在理解不了的,將問題提出來。
(學生朗讀課文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詞。教師幫助學生解決。)
明確:
學生重點掌握的文言字詞:
通假字:
①不亦說乎:通假字“說”,本字“悅”,愉快。
②由,誨女知之乎:通假字“女”,本字“汝”,你。
③是知也:通假字“知”,本字“智”,聰明,智慧。
多義詞:
①而:表順接關系,相當于“并且”等,如:“學而時習之”、“默而識之”、“溫故而知新”。
表轉接關系,相當于“卻、但是”等,如“學而不思則罔”、“人不知而不慍”。
②以:憑借,如“何以謂之‘文’也”;用來,如“以思,無益”;因為,如“是以謂之‘文’也”
多音多義字:
論:論語樂:不亦樂乎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舍:不舍晝夜
流傳至今的成語:
溫故知新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⑵讀完課文后,你感到最精彩的語句有哪些?請給大家展示一下,并說明你喜歡的理由。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幫助學生糾正學生理解不當的地方并適當點評。)
明確:
①要有好的學習態度:
敏而好學──好學
不恥下問──肯問,善問
學而不厭──不滿足,不驕傲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謙虛誠實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不懂裝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學習為樂
②要有好的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按時復習
溫故而知新──總結復習,發現新知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思結合
默而識之──不斷積累
以思,無益,不如學──學習與實踐相結合
要珍惜時間──逝者如斯夫
③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哪些內容使你收獲最大?談談感想。(讓學生自由談。)
④與課文自相對照,談談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應怎樣改進?
⑤“溫故而知新”對于指導我們的學習有什么重要意義?
4、結束語:
《論語》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系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今后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現代社會一方面經濟飛速發展,另一方面傳統美德亟待發揚。現代著名新儒學大師、美國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在岳麓書院演講時曾預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華文化將全面復興,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傳統美德的蔚然成風吧!
5、梳理、總結、擴展:
《〈論語〉十則》是關于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論述,其中第四、六則是講學習態度,第二則、第三則講學習方法,第一則、第五則既講學習態度又講學習方法。
四、布置作業
聯系自己的實際,結合學習這篇文章,寫一篇短文,談談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受到的啟發。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一步品讀《論語》,積累其中的經典語句,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2.在教師的指導下,采取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注重學生的個人感悟,力求達到對所選內容的個性化解讀,達到用經典文化有效指導思想、生活的目的。
3.汲取精華思想,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每一則選言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深入理解每一則選言所傳達的思想。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最近,你隨意地走入哪一家書店都會看到這樣的書籍:《于丹〈論語〉心得》《人味孔子》《孔子傳》《論語新解》《學而時習之》《喪家狗——我讀〈論語〉》等等,顯而易見,在我們的生活中已掀起了一股學習《論語》,走近孔子的熱潮,面對這股熱潮,你有哪些思考呢?(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如:時代呼喚著君子;經典文化必須傳承;學習《論語》,增長智慧等。)孔子是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中承前啟后的第一人,也是對中國歷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響最大的文化巨人,他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條大河,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文化江河的源頭之一。而《論語》里邊更多的內容已經成為我們判斷是非的標準,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與行動的準則,或者已經成為學習、處世與生活的智慧。其實孔子離我們很近,《論語》和我們息息相關。今天,我們就再來品讀《論語》選言。
二、充分誦讀。
1.教師范讀。(教師的朗讀要起到示范的作用,感情充沛,讓學生領悟文言篇章的誦讀技巧。)
2.學生自由朗讀。(學生的自由朗讀,除讀準字音外,也要把握好語速、節奏。)
3.以小組為單位比賽誦讀。
4.學生個人朗讀。
5.男女生分別讀其中的幾則,如第一、三、五、七、九由男生來讀,其余由女生來讀。
6.全體齊讀。
三、結合書下注釋以及工具書著重理解前四則的內容。
1.要求學生在理解前四則內容時及時記下自己的感悟。
2.要求學生及時標注在閱讀過程中的困惑之處,提醒自己在交流時重點記憶。
四、精講前四則的內容。
1.在閱讀前四則之后,你是否發現了這四則的共同之處?
這四則所談論的都是孝道。
2.在這四則中,你對哪一則的感觸最深?談談你的理解。
第一則:子女的成長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父母的心,心情高興與否,吃飽穿暖與否,事業通達與否,與人交往順利與否等等。面對父母的擔憂,為人子女,能做到的就是減少父母的憂慮,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因為很多事情憑借個人的努力,是可以讓父母少擔憂,少操心的,也許只有身體的疾病,是個人的力量所改變不了的,所以這一則實際上是在提醒我們為人子女要想行孝就要謹慎持身,這樣就可以讓父母放心、安心,少掛心。
第二則:世人對盡孝的理解是膚淺的,認為只要是養父母終天年就是孝道,牲畜也有人養,怎么能依據是否有所養就是孝道呢?“不敬”,即不發自內心地孝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在我們今天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人都為了更好地生存而疲于奔命,物質生活是很富有,孝敬父母的方式也越來越傾向于公式化,給老人足夠的零花錢,給老人舒適的住房,給老人電腦、電視、電話、音響來排遣寂寞,根本不知道老人內心真正的需要,這怎么能算做是孝敬呢?不能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不能發自內心地對老人懷有敬重、敬畏之心,這又怎么是孝呢?
(1)那么在我們今天生活的這個時代,應該如何去做才是真正的行孝呢?
能給予老人心靈上的安慰,使老人在精神上不寂寞,不孤獨。能從尊重的角度出發去對待老人。
第三則:父母在,為人子女盡量不遠行,一方面,子女的遠行會讓父母牽腸掛肚,寢食難安,另一方面,父母年事已高,當有些事始料未及時,讓子女空留遺憾。如果必須遠行,那么一定要告之父母你的行蹤,及時讓父母知道你的情況,以免父母擔憂。
(2)在我們今天所生活的這個時代,遠離父母,生活在異地他鄉的情況比比皆是,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做才是行孝呢?
及時給父母打電話向父母報平安,常回家看看,及時知曉父母的近況。
第四則: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曉,知道父母的年齡常懷著這樣的心情,喜悅和恐懼。喜悅則是因為父母還很健康,很長壽,恐懼的是父母已經高齡,生命已經衰竭,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所以內心非常恐懼。
(3)知曉父母年齡的意義是什么?
知道父母的年齡意義在于提醒自己應該及時行孝,盡心行孝。
3.《論語》第一章即談到:“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請談談你對“本”的理解。
行孝是為人的根本,孝心即仁心,一個人如果以私心去對待父母對待家庭,怎么可能期待他以愛心、忠誠和責任感去對待他人和國家呢?所以孝是根本,只有“務本”,才可以生道。
五、背誦。
六、課后作業。
積累《論語》中其他與行孝有關的內容。
板書設計:
唯疾之憂
敬而養之
孝 為人之本
游必有方
知年喜懼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學生背誦前四則導入。
二、完成后五則內容的學習。
1.朗讀后五則
(1)教師范讀。(力求以虔敬之情感染學生)
(2)學生互相讀。
(3)讀一則背誦一則。
2.將學生分成小組,選擇其中的一則進行探討。各小組指派一名同學做代表,將小組成員的研究成果公布給其他同學。
3.教師根據學生的研究結果給予評價并引導學生做更進一步的思考。
(1)“巧言令色”的人是怎樣的一種人?這種人對他人、對社會有什么危害?
“巧言令色”的人是偽善之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不惜去逢迎、獻媚、討好,是小人,這類人的存在會讓他周圍的人看不清自己,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尤其是那些為政者,聽信了花言巧語,就會腐化墮落,危害國家、百姓。
(2)“德不孤”應該如何理解?一“必”字寫出了孔子怎樣的信念?
“德不孤”是指有德之人,絕對不會被孤立。孔子堅信一個道德高尚,人格偉大的人,他盡管會遭遇到不理解,但只要有恒心、有意志的話,就一定會有志同道合之人陪伴。
(3) “義”與“利”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義,是道義真理之所在。義者,宜也。凡事先問是與不是,對與不對,當與不當,遵循事理,明辨是非,然后再決定做與不做。君子以義為道德自律,不義之物不取,不義之財不獲,不義之名不居。義,是天理之所宜;利,是人情之所欲。君子通曉大義,小人只懂得私利。義和禮不同,禮是外部規定,義是內心約束。君子始終把義放在首位來做選擇,是出于內心的需求而不是外在的約束,這是很高的道德境界。
(4)君子為什么會“坦蕩蕩”?小人為什么會“長戚戚”呢?
君子以“義”行天下,樂天知命,俯仰無愧于天地,所以其心坦然。而小人追名逐利,私欲滿腹,因此常會處心積慮,又常會患得患失,所以其心憂戚。
(5)應該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仁愛待人。這句話強調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一分苛責,這樣很多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三、后五則著重體現的內容是立德,這部分內容與行孝有何關系?
行孝是立德的一部分,也是立德的基礎,如果沒有根本上的孝道就無法談及其他。
四、課后作業。
1.積累《論語》中有關君子的內容。
2.閱讀李零的《喪家狗——我讀〈論語〉》。
板書設計:
通曉大義
君子坦蕩蕩
仁愛待人
巧言令色
小人長戚戚
利欲熏心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13
教學目的
1.了解文言文的常識和方法
2.學習古人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前部)。
3.理解課文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前一部分)。
教學重點:目標3
教學難點 :目標3
預習指導: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慍 罔 殆 謂 哉 焉 誨
2.看課文注釋或查字典,試翻譯課文。
3.熟讀。
教學過程 :
一、三分鐘演講
二、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請同學自由發言,說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關學習的格言或諺語來,以此調動學生的情緒。
由此導入 孔子關于學習的論述。
三、文言文入門:
教師講解:
1.文言文的翻譯方法:直譯和意譯
2.文言文的古今義和一詞多義
3.通假字
4.朗讀與背誦
5.四種特殊句式:
四、朗讀指導
1.教師范讀課文。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一次,教師糾正學生朗讀過程中語音和停頓方面的錯誤,學生齊讀課文。3.抽二個學生朗讀,眾評。
注意:引導學生注意文言文朗讀的停頓和重音。
五、指導文言句子翻譯。
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文言文,要與學生講清以下幾點:
(l)弄懂每個字的含義。(2)把古代的單音字換成現代雙音詞。(3)弄清虛詞的用法。(4)補充適當的詞語。(5)調整句子的語序。(6)揣摩句子的語氣。(7)注意古今義的不同。(8)注意一詞多義的現象。(9)四種文言文特殊句式。
六、指導翻譯第1--5則:
處理方法:
1.第一則由老師示范性翻譯:
由個別的詞義,到句意的直譯和意譯。
2.每一則由教師講解幾個普遍性難字詞,然后學生自己試譯,不明白的舉手發問,由會的同學或老師答疑。
3.分別請四位同學展示翻譯的結果
4.師生共同評價,糾正。
七、指導背誦
八、小結
由學生談談學習了這五冊明白了什么學習方面的道理.
自由發言,不拘對錯.
九、作業
l.課后練習一、二題。A類
2.背誦全文。 B類
3.默寫全文。C類
[說課精要]本節是入門課,準備活動一定要做好,所以不貪快,只求穩.
《論語》十則(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古人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2.理解課文詞語句子的含義(后半部分)。
4.朗讀與背誦.
教學重點:目標2
教學難點 :辨別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二、檢查復習
朗讀全文。
二、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學習理解、翻譯幾段文言句子。這一節課,請同學們自己來試翻譯余下的課文。
三、翻譯課文6-10則
l.教師講解下列難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學生嘗試自己翻譯,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講座,由明白的學生或老師答.
3.抽查二個學生翻譯,其他同學進行評價糾正補充。
四、獨立思考:本課所選各則都是談學習的,有的談學習態度,有的談學習方法,請各舉例說明。
獨立思考后抽查發言,學生互相補充:
(1)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識之。
(2)學習態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五、片斷寫作:
當堂完成學習本文的體會,要求結合自己的學習應該怎樣去做。100字左右
寫完后班內交流。(有關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問題)
六、小結
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許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積極意義。我們在學習中應進行借鑒、參考。
七、背誦指導:
抓關鍵詞的背誦法
八、作業
A 1.課后練習三、四題。B 默寫課文
[說課精要]學以致用,本課注意引導學生注意這一點
<-- #EndEditable -->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14
教學目的:
1、讀準字音,辨析多音字、通假字的正確讀音。.
2、掌握課文中主要的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3、了解孔子的政治倫理、哲學、教育思想及其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影響。
教學重點:
掌握課文中主要的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
理解孔子的政治倫理、哲學、教育思想
教學時間:三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了解孔子及《論語》 學習《論語》前兩則
教學步驟 :
一、 簡介孔子及著作《論語》:
1、孔子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鄒邑人。孔子是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孔子建立了中國古代第一個私家學派——儒家,其核心思想是“仁”。
2、《論語》簡介:
《論語》是先秦諸子散文之一,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和后學者記錄孔子言行的著作。《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在政治、倫理、哲學、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是《四書》之一。
3、課題簡介:
課文中的七則《論語》,選自《論語》的不同的篇目,意義不相連屬。
二、 教者范讀課文,正音正字:
三、學習第一、二則:
第一則:
1、學生齊讀。
2、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課文。
子貢問:“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嗎?”孔子說:“那就是推己及人吧!自己不愿意要的事物,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3、重點、難點字詞疏通分析:
(1)文中兩個“乎”的意義和用法不同。前一個相當于現漢“嗎”,表疑問語氣,后一個相當于現漢“吧”,句末語氣助詞。
(2)文中的“其”,是“那”的意思,指示代詞。
4、分析理解文中蘊涵的哲學思想:
這段論語包含了孔子的“克己復禮”的思想,這樣做才能實現“愛人”,達到“仁”的境界。
第二則
1、學生齊讀。
2、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課文。
孔子說:“統治者自身行為端正,不發布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統治者自身行為不端正,即使是三令五聲,百姓也不會聽從。”
3、重點、難點字詞疏通分析:
(1)文中的“其”,指“統治者”。
(2)文中的“正”,“端正”的意思,包括思想的純正、行為的中正。
4、分析理解文中蘊涵的哲學思想:
這段論語體現了孔子對統治者如何施行政治,管理國家和人民的思想,要靠道德教化。
三、 作業 :
1、背誦第一、二則《論語》2、預習第三、四、五則《論語》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學習第三、四、五則《論語》
教學步驟 :
一、 檢查第一、二則的背誦情況
二、 學習第三、四、五則《論語》
第三則
1、學生齊讀。
2、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課文。
孔子說:“賢德啊,顏回!一竹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居室里,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賢德啊,顏回!”
3、重點、難點字詞疏通分析:
(1)“賢哉,回也!”倒裝句,主語后置。
(2)“巷”是“居室”的意思,與現漢不同。
(3)文中的“堪”,是“忍受”的意思。
(4)文中的兩個“其”,第一個是指示代詞“那”的意思,第二個是指示代詞“他的”的意思。
4、分析理解文中蘊涵的哲學思想:
這段論語是孔子贊賞顏回的話語,同時也體現了孔子的“安貧樂道”的思想
第四則
1、學生齊讀。
2、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課文。
孔子說:“看見賢人就想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在內心反省自己,看自己有沒有同他類似的毛病。”
3、重點、難點字詞疏通分析:
(1)文中的“賢”是“賢人”的意思。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2)文中的“內”,是“在內心”的意思。名詞作狀語。
4、分析理解文中蘊涵的哲學思想:
這段論語體現了孔子在修身養性方面的思想,人要注重向古代圣賢的書本學習,還要注重向周圍的人學習、對照、反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
第五則
1、學生齊讀。
2、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課文。
顏源、季路陪侍(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何不各自談談你們的志向呢?”季路說:“我愿意將自己的車馬衣服拿出來與朋友們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后悔。”顏源說:“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季路說:“希望聽聽先生的志愿。”孔子說:“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得到信任,使青年人得到關懷。”
3、重點、難點字詞疏通分析:
(1)文中的“伐”“施”是“夸耀、表白”的意思,與現漢不同。
(2)文中的“善”,是“長處”的意思,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3)文中的“安”“信”“懷”是使動用法。
4、分析理解文中蘊涵的哲學思想:
這段論語反映孔子的“仁者愛人”,提倡“仁”思想。
三、作業 :
背誦第三、四、五則《論語》
預習第六、七則《論語》,思考課后練習
第三教時
教學要點:學習第六、七則《論語》 簡要總結課文
教學步驟 :
一、檢查第三、四、五則的背誦情況
二、學習第 六、七則《論語》
第六則
1、學生齊讀。
2、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課文。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正直的朋友,誠實的朋友,見聞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餡媚奉承的朋友,當面恭維、背后詆毀別人的朋友、花言巧語的朋友,是有害的。”
3、重點、難點字詞疏通分析:
弄清“諒”“便辟”“善柔”“便佞”的意義。
“諒”是誠信的意思,“便辟”是餡媚奉承的意思,“善柔”是陽奉陰違的意思,“便佞”是花言巧語的意思 。
4、分析理解文中蘊涵的哲學思想:
這段論語體現孔子的交友之道。在他看來,結交什么樣的朋友對個人的行為、修養有很大的影響。
第七則
1、學生齊讀。
2、指名學生結合注釋,翻譯課文。
孔子說:“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有三種。以有節制的禮樂為快樂,以贊美別人的優點為快樂,以多交賢良的朋友為快樂,這是有益的。以驕奢放縱取樂為快樂,以盡情游蕩為快樂,以貪圖安逸為快樂,這是有害的。”
3、重點、難點字詞疏通分析:
(1)弄清“樂”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兩種讀音。
(2)“益者三樂,損者三樂”中的“樂”是“快樂”的意思。“樂禮節樂”等句中的開頭的“樂”是“以……為快樂”的意思,是意動用法。
(3)弄清“節”“道”“善”“佚”“晏”等文言實詞的意義。 “節”是節制的意思,“道”是贊美的意思。“善”是優點的意思,“佚”是放蕩的意思,“晏”同“宴”是安逸的意思。
4、分析理解文中蘊涵的哲學思想:
人都是追求快樂的,但快樂有高尚和低俗之分,有益有害之分。孔子認為應把快樂建立在良好的品行上,反對放縱的、不知節制的享樂。
三、 總結課文:
這七則《論語》從不同方面闡述了做人的道理,體現了孔子的“仁者愛人”的思想。
第一則:包含了孔子的“克己復禮”的思想;
第二則:體現了孔子對統治者如何施行政治,管理國家和人民的思想,要靠道德教化;
第三則:體現了孔子的“安貧樂道”的思想;
第四則:體現了孔子在修身養性方面的思想;
第五則:反映孔子的“仁者愛人”,提倡“仁”思想;
第六則:體現孔子的交友之道;
第七則:孔子把快樂建立在良好的品行上,反對放縱的、不知節制的享樂。
四、 共同討論課后練習
五、 布置作業 :
1、課后練習:一、二、三
2、背誦《論語》七則
[1]
《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篇15
教學簡說:
“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人。”誰有這樣偉大的人格魅力,讓司馬遷這樣的大歷史學家心向往之。古史亦有:半部《論語》而治天下!雖曰夸張,然實則確也!《論語》作為中華古典文獻巨著之一,蘊含著厚重的傳統文化精髓,其中所體現的孔子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對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影響深遠。《論語》作為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在歷史上一直是蒙童教育的必讀典籍。全書二十篇,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即古人所云:微言大義。今天,我們重讀《論語》(亦或初讀),就是以心向往之的探究精神去品味厚重精髓中的微言大義,將經典古籍化為今用,吸收前人思想精華中有益于自己品德修養的精神食糧。
《論語》里有許多句子發展成為成語、名言、警句,其數量之多,流傳之廣,在中國的典籍中可謂獨占鰲頭!所選十則,各有所側重,或談學習態度與方法,或談思想品德修養,亦或直切孔子之核心思想“仁”。教讀這些,要謹記三要:其一,激發文言興趣,自主探究學習;其二,注重生成發散,完善知識積累;其三,創造“反芻”條件,沉淀鍛塑人格。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激趣熱身
任務:搜集主題資料,并進行分類整理
活動:主題預設走近儒家傳統文化(結合北師大版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十課《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走近孔子(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主題活動:《孔子世家》司馬遷、《孔子:第一位教師》馮友蘭、《孔孟》黃仁宇、《四書五經的假面目》南懷瑾、《孔子家語》王肅、《儒學對人生價值的追求》余翔林等)、走近《論語》(《論語》相關簡介及評論)
學情預估:
傳統文化知識的搜集與整理長期以來是語文學習的“禁區”,學生相對來說比較陌生,同時又略顯有點難度,因此,平時我在閱讀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課上比較注意讓學生搜集、分類并進行整理這方面的知識,依此作為文言學習的知識儲備。與“走進儒家傳統文化”相比,“走進孔子”“走進《論語》”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搜索與分析。
說明:
資料的搜集與整理是本節課學深學透的基礎,同時隨閱讀量的增加,疑點會呈波浪式出現,有些問題不解自知,而更多的疑點則會呈現一派“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情景。我們正是抓住這點點滴滴的疑,從而展開探究。
二、文本導讀質疑
任務:依話題為導向,結合文本交流匯報資料,從而使資源共享達到最優化,依此激趣導課
活動:話題預設“遨游儒家傳統文化”、“感悟傳統經典”“我心中的孔子”“我與孔子的心靈對白”“走進《論語》”……依小組為單位,依據搜集資料的實際選擇言之有物的話題,結合文本具體信息完成初讀學習的生疑、質疑,進而為下一步的悟疑、解疑作下鋪墊!
學情預估:
初一的學生交流自己查找的資料,可能不很主動,最重要的是交流要切中主題,這需要教師既要點燃學生自我展示的熱情,又要進行方向性極強的指導。
說明:
關注文本,注重文本的生成與創新是文言學習的主旨所在,依據資料生疑、質疑,進而圍繞文本展開討論,走進文本,深入探究。(重點參讀南懷瑾《四書五經的假面目》)
三、探究研讀賞析
任務:圈點文言重點字詞,訓練句讀,分類商譯文本內涵
活動:
1、抄讀文本,刪除標點,訓練句讀,自主探究
2、圈點字詞,商譯(商討、翻譯)文本,分類整理
3、交流異議,反復誦讀
4、《論語》成語、格言、警句集錦
學情預估:
學生可能對文言文中的通假、句式、詞義的演變以及文言文常識性問題的解決產生障礙,諸如“說”同“悅”;“知”同“智”;“女”同“汝”以及“三省”、“三人行”中“三”的用法等,這些我們需要引導學生借助工具書進行正確詮釋!同時,在進行句讀訓練時,注重語法,商譯文本時,也要符合現代漢語語法。
說明:
句讀訓練是文言學習的最基本能力,通過訓練可以增加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為商譯與誦讀做好了鋪墊。而商譯與誦讀的過程則是對文本的深層次的探究研讀。由文本歸納總結成語、格言以及名言警句便是活學活用文言文的標志,更容易拉近學生與文言文的距離。
四、交流感悟,強化體驗,自省篤行(實踐)
任務:沉浸文言經典體驗感悟實踐
活動:
1、誦讀感受,體驗經典
2、交流感悟,結合所搜集資料,整體感悟孔子思想及《論語》
3、歸納大家的想法,進行類的升華
4、參照文本,強化自我體驗,實踐真知
學情預估:關注學生的是實際情感體驗,給學生搭建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內化文本知識,拓展學生視野,關注學生的知識構建和人文素養。交流這個環節是最具開放性的,學生依據《〈論語〉十則》的文本信息,加之補充讀物和所搜集資料,從而學生會更有可言之的話題,因此,“放之有度”的教學在這里更能體現語文學科的民主與開放,也更具有人文關懷,因為我們始終在關注著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