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學設計(精選17篇)
《狼》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
1. 能比較流利地熟練地朗讀課文
2. 能對照注釋掌握一些實詞,讀懂文章的意思
3. 能創造性地復述故事
4. 能從文中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象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教學重點:目標1、3
教學難點 :目標3
教學媒體:錄音機、投影膠片、小黑板
教時安排:一教時
教學流程:
一.提問導入 ,揭發興趣: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狼外婆的故事。那么,狼在人們心目中是怎樣的動物?蒲松齡筆下的狼又是怎樣的呢?
簡介作者及作品(出示投影)
二.聽讀示范,訓練朗讀
1.提出聽讀要求,聽課文范讀錄音。
要求:聽準字音,注意停頓,詞義句義不懂處做記號。
2. (出示投影)檢查聽讀效果
(1)讀準下列字音
(2)下列兩個句子該怎樣處理停頓?
3. 請幾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學生對朗讀情況作評價。
4. 學生齊讀課文,做到不掉字、不倒字、不多字,有節奏
三.質疑求助,掌握字詞
1. 學生就不懂的字詞質疑,其他同學幫助解決。
2. 檢查同學字詞句掌握情況。(出示投影)
四.概括情節,體悟形象:(用小黑板出示問題,先筆寫發言提綱,然后交流。)
1.故事中的狼是是怎樣一個形象?請試加說明。
2. 故事中的屠夫是怎樣一個形象?請試加以說明。
3. 讀了這個故事你有哪些啟發?
四.揣摩廣思,自由討論:
故事中的主體是人還是狼?為什么?
注:讓學生各抒己見,有道理的均需肯定。教師最后只能提自己的想法,不強加。
五.觀察分析,復述故事:
1.(出示投影)讓學生觀察五幅圖畫,想一想可以用文中的那些句子對應。
2.(出示投影)根據圖畫,結合文章內容,復述故事
六.課堂小結,揭示目標。
學習目標:
1.能比較流利地熟練地朗讀課文
2.能對照注釋掌握一些實詞,讀懂文章的大意
3.能進行創造性地復述故事
4. 能從文中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象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一、說出加線字的意思
1、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2、綴行甚遠 3、恐前后受其敵
4、一狼仍從 5、擇其善者而從之
6、顧野有麥場 7、弛擔持刀
8、一狼徑去 9、狼亦黠矣
10、屠自后斷其股
二.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語句
1、 并驅如故。
2、 其一犬坐于前。
3、 目似瞑,意暇甚。
4、 一狼洞其中。
5、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狼》教學設計 篇2
狼
一、教學目標 :
1、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詞的不同含義和多種用法。
2、流暢地朗讀并能基本背誦課文。
3、揣摩語言,領悟作者語言運用的精妙,體會狼與屠戶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拓展:多角度分析問題;關注社會,探究人與動物的關系。
二、教學重點:
把握古文朗讀的方法,積累文言詞語,體會語言的精妙。
逐步培養學生對美好自然的關注。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老師搜集有關狼的文章:如畢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學生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了解文言詞語的多義現象,反復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圈點勾畫,有疑難之處畫上“?”。搜集與狼有關、帶狼字的成語,根據自己的了解畫出狼的形象或與情節有關的畫面。
五、教學內容:
《狼》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聊齋志異·狼三則》之一,情節曲折緊張,語言描繪生動形象,既表現了狼的貪婪、兇狠、狡詐的本性,也突出了屠戶的勇敢機智。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求異思維,如:狼真的該殺嗎?
六、教學步驟 :
(一)導入 :出示狼的圖片,讓學生對狼有一個先前的了解。
同學們,你們知道圖片上的是什么動物?在生活中,你是否見過真正的狼?或許我們更多的只是在公園里、電視、圖畫、文學作品中了解過狼的形象。然后師生共同交流有關狼的知識:如狼外婆、狼和小羊、以及有關狼字的成語等。(可讓學生自由回答,激發學生的熱情),并得出結論: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總不夠光彩——反面的形象。
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狼有關的作品《狼》。仔細看一看,這一作品是作者是誰?
學生回顧有關蒲松齡的知識。教師出示材料。
(二)整體感知
1、朗讀并熟悉課文。
(1)教師范讀,創設情景:
聲情并茂,有急有緩,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把握閱讀節奏。使學生初步解決閱讀障礙。
2、引導學生再自讀課文,并解決下列問題
(1)讀一讀課文,解決暫時不懂的字,不理解的詞。
(2)小組合作,質疑釋難。根據注釋梳理文句,完成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3)好了,相信大家已經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了,現在,如果有同學還有對文章的內容及字詞不理解的話,請自由提問。
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詞,老師可略作歸納,然后討論解決。(教師完成指導)
3、檢查閱讀。
如果大家都對文章的內容沒什么疑問了,我想考一考大家。出示材料5-7
4、看來大家都還解決的不錯,請看下邊的圖片,你能用文中的語句復述課文嗎?
(1)復述:進一步理解,熟悉課文
(2)進一步明確故事的情節。出示材料8
(三)研讀與賞析
1、賞析:
1) 文中有兩個形象,讓學生自己選擇并扮演其中的一個形象,以該形象的語氣來說說當時的想法。這樣可以深入的了解課文,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2) 讓學生根據同學的自述,分別概括出兩個形象的性格特征。提示:可提示學生分析這些詞語時從動作,神態或者心理方面表現狼的貪婪,兇狠、狡詐和屠戶的恐懼、機智等
3) 議狼:請學生多角度評價課文,并得出自己的啟示。。
4) 你能說說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嗎?或學習本文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提示:對待狼一樣的惡人,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勝利。(答案不求一致,盡量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 課文最后一段在寫法上與前面有何區別,它起什么作用?(議論,點明主旨。同時明確這類文體的寫法:在記敘的基礎上發表議論,表明態度、觀點)課文寫的狼是否有別的含義?從而了解《聊齋志異》的特點:揭示當時社會現實,有嘲諷的意味。然后抽讀,看怎樣才能讀出諷刺的意味?
(四)拓展
1、從課文中,我們感受到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它還是反面形象,是壞人的象征,殺狼理所當然,順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惡嗎?拋開課文,聯系社會,我們對狼還有別的認識嗎?可以查閱相關資料,老師也可以提示探究方向,推薦書目,蒲的另一篇文章。
2、我們現在已經很少見到狼了,從生態平衡的角度講,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狼?
3、展開想象,將本文改寫成一篇白話故事,提倡求異思維,可以改變故事的結果。
附:板書
狼
狼 綴行——假寐誘敵——打洞——被殺:狡詐、兇殘
屠戶 遇狼——懼狼——避狼——殺狼:機智、勇敢
《狼》教學設計 篇3
課題:狼
課型:講讀課
主講人:張秉義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①在學習過程中,掌握重點文言實詞的含義;
②理解文中所闡述的道理。
2、能力目標:訓練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 德育滲透:對本文主旨進行多角度的理解,讓學生認識到對于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教學重難點:重點:①對重點實詞進行重錘敲擊;
②學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揣摩狼與屠戶的心理。
難點: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學生活動設計:①在梳理文章情節的基礎上,講故事有聲有色的講出來;
②進行創造性表演;
③理清文章結構,明確主旨。
教學步驟 :
一、 導入 新課
同學們,我們來完成一個成語活動:積累“狼”的成語
附:狼心狗肺 狼子野心 狼蟲虎豹 狼狽為奸 引狼入室
狼吞虎咽 鬼哭狼嚎
從古到今,關于狼的成語、小說、故事、傳說很多,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狼的故事。
二、 作家作品簡介
蒲松齡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字留仙,山東省淄博市淄川蒲家莊人。著有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聊齋”是他的書房,“志”是記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事。全書共491篇,多以鬼狐故事,反映當時社會生活,表露作者的思想。
三、 古詩文教學,讀字當頭
(一)、初讀文章、跨越障礙
①注音
綴行甚遠 馳擔持刀 少時
②詞句理解
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③重錘敲擊詞語
有很多的古漢語詞,在今天現代漢語中仍有它的生命力,請找出下列實詞仍在現代漢語中運用的成語。
示例:眈眈相向——(注視的樣子) 虎視眈眈
訓練:1、顧野有麥場
2、前狼假寐
3、一狼徑去
(二)、齊讀課文,看圖梳理情節,講故事
1、梳理情節
A、本故事的主角是誰?b、講了一個什麼故事?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C、故事是怎樣具體展開的?
附:
狼 屠戶
2、講故事、做點評
3、揣摩心理活動
文中最精彩的是哪一部分?(御狼、殺狼)
一排站在屠戶的角度揣測其心理變化; 一排站在狼的角度揣測其心理變化;并做一下點評。
4、表演點評
請幾位同學講故事表演一下。
5、分析人物特征
屠戶和狼各有什麼特點?
附:
狡猾 機智
狼 屠戶
貪婪 果敢
四、討論主旨
(1)、點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一部分?(齊讀)
(2)、“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為什麼?
(3)、蒲松齡老先生寫這一個故事,僅僅為了博得我們一笑嗎?你有何啟示?
五、推薦《聊齋志異》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這是對其藝術成就最好地概括,深入閱讀并用心體會其內容。
板書設計
敘事:
狡猾機智
狼屠戶
貪婪 果敢
議論: 敢于斗爭, 善于斗爭
《狼》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及重點]
1. 能比較流利地熟練地朗讀課文
2. 能對照注釋掌握一些實詞,讀懂文章的意思
3. 能創造性地復述故事
4. 能從文中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象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教學課型及課時]
1.教讀課
2.一課時
[媒體設計]
多媒體投影儀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都知道,昔日東郭先生遇見了危難中的中山狼,由于他過分\"仁慈\",險些喪命,幸虧農夫的幫助,才轉危為安。今日屠夫又遇見了中山狼的\"后代\",(學生大笑),那么屠夫是否從東郭先生身上汲取了教訓,或又重蹈舊轍?狼也許變善良了?那么究竟如何,現在我們就來共同學習《狼》這篇課文。
二、簡介作者及作品(出示投影)
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自幼勤學、聰敏,但一生考場不利,自學成才,在家鄉設館教書,創作了許多鬼怪故事,后來匯編成書,就是《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我國著名的文學作品,是短篇小說集。作者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科舉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藝術成就很高,具有現實意義,故事曲折離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很多篇目已改編成電影電視,為大家所熟悉。
三、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 及重點(略)
(二)、整體感知
1. 教師范讀一遍課文,讀出緊張感,力求生動。
2.提出聽讀要求 :聽準字音,注意停頓,詞義句義不懂處做記號。
3.讓學生輕聲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用橫線畫出不認識的或讀不準的字詞,查字典注音,能把課文順暢的讀下來之后,放聲朗讀。除注解以外,文中還有不懂的字詞,要求學生當場發問,教師當堂解決。
重點解決的字詞:懼:恐懼。 從:跟隨。 故:原來(一樣)。 驅;追趕。 窘:困窘。 恐:恐怕。 顧:看到。 瞑:閉眼。 暴:突然。 斃:殺死。股:大腿。 寐:睡覺。
黠:狡猾。 綴:原意是連結,文中意是緊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其它不論實詞還是虛詞,可不單獨講解,以能理解文意為準。
4.學生齊讀課文,做到不掉字、不倒字、不多字,有節奏。
5.請幾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學生對朗讀情況作評價。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
1這篇文章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請根據自己的理解創造性地復述故事。
(請兩位學生毛遂自薦講述故事大意,其他同學共同品評其得失。)
2.故事中的兩只狼是是怎樣的一個形象?
3. 故事中的主體是人還是狼?為什么?
4.故事中的屠夫是怎樣一個形象?請試加以說明。
5.讀了這個故事你有哪些啟發?
(揣摩廣思,自由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有道理的均需肯定。教師最后只能提自己的想法,不強加于學生。)
明確:狼的本性是貪婪、兇殘和狡詐,絕對不能對狼有半點憐憫之心。同樣,我們對待象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要善于做一個機智勇敢的人。
『布置作業 』
請大家展開聯想和想象,把本文改寫成一篇白話故事。課下在日記本上寫一下,下節課集中展示。
『板書』
《狼》教學設計 篇5
麻城市閔集中學
教學目的:(一)熟讀課文,理解文義,體會文章的情味。
(二)積累一定的文言虛詞(如“其”“而”“之”“以”的用法及意義)和實詞。
(三)理解作者的議論,尋求生活的啟示。
教學設想:(一)本文篇幅短小,情節生動,脈絡清晰,易于熟讀成誦,應把朗讀作為本文教學的重要環 節。
(二)讓學生借助注釋自行領悟文章的意義,教師作必要的提示或簡要的講解。
(三)本文敘事簡潔而又情節曲折緊張,引人入勝,可因勢利導,將學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對生動的情節有深切的感受。
(四)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兩點:一是故事的“奇”,一是作者的議論。抓住這兩點,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
一讀,重讀音 : 學生讀課文,注意讀準加線的字的音:
綴行甚遠 屠大窘 積薪其中 苫蔽成丘 眈眈相向 目似暝 意暇甚 止露尻尾 前狼假寐 狼亦 黠矣
二讀,重翻譯:
(1)注意加線的詞在句中的含義:
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 一狼得骨止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問其故
恐前后受其敵 蓋以誘敵
顧野有麥場 弛擔持刀 其一犬坐于前
意暇甚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狼洞其中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2)翻譯下列語句: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3)積累虛詞的用法 虛詞 意義以及用法 舉 例 其 之 以 而 (4)翻譯課文
(5)依照原文復述故事
三讀,重理解
1、名結構:
課文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敘事,寫屠夫和狼爭斗的故事。
第二部分:議論,點名文章的主旨。
第一部分的故事環環相扣,緊張曲折,可以分為四層: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2、析形象:
A、找出文章中表現狼的語句
B、找出文章表現屠夫的語句
C、概括屠夫和狼的形象特點
四讀,重想象
本文主要通過動作、神態描寫來刻畫屠夫和狼的形象的。請你根據文章的故事,試補充屠夫和狼的語言、心理描寫使故事的內容更加豐富。
根據你的想象,編寫白話故事《狼》
五讀,重創造
將課文改寫為課本劇
由全班同學推薦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狼》
六讀,重啟示
1、屠夫在狼面前的表現怎樣,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
2、對比屠夫,你受到什么啟示?
《狼》教學設計 篇6
30《狼》教案
重慶三中 馮菲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生詞,積累文言詞匯。
2..朗誦文章,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意思。
3.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教學設想:
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知識引路。教師要清醒地認識文言文閱讀的一般規律,從整體到局部,從熟讀到理解,從語言形式到思想內容,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自己進入學習的領域,從自己的學習實踐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閱讀的基本方法。
本文篇幅較短,內容并不難懂,但字詞、句式難點很多,語言障礙較大,故教學時重點應放在字詞句的串講上。但字詞句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語言環境,要從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詞的含義。
本文可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步解決生字生詞,以熟悉課文為主;第二課時掌握文章的結構形式和思想內容。教學方法仍以學生的活動為本,教師只能處在引導、點撥的地位。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熟悉課文。
2.參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詞。
3.復述故事大意。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并介紹作品、作者。
同學們一定聽說過狐、鬼的故事。真有這樣的事嗎?不是。讀狐說鬼是一種假托的方式,目的還在說人,說社會現象。例如有個故事叫《畫皮》,說的是一個惡鬼,在人皮上畫了一個美女,披在自己身上,就變成美女了,然后去害人。這簡直是荒誕之極。但想一想就會覺得它非常真實,許多壞人在干壞事之前,不是先要給自己裝扮成好人嗎?這個故事就出自《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的字、號、籍貫、生卒年,在題注里有介紹,這里只作簡要的補充。他年輕時就有文名,但屢次考試都落第,到71歲才成為貢生。一生大部分時間在家鄉當塾師,生活很清苦。柳齋》這本書是他用幾十年時間寫成的,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現實中的丑惡事物。他自稱這是一本“孤憤之書”——“孤憤”,有孤獨、悲憤之意。
二、學生試讀。
先齊讀一遍,然后指定個別學生(最好是程度較低者)朗讀,以便發現學生的疑難之處,使講解更有針對性。注意正音,糾正節奏停頓的錯誤。
三、疏通文義。
(一)以教師邊讀邊講的方式進行,讀到該講的地方就停下來講;但也不光是教師講,還要 讓學生講。哪些地方該講呢?
(l)不常用的字,雖有注釋,但可能學生印象不深;
(2)表述習慣跟現代不同的地方;
(3)可以用口語作生動表述的地方。
以下是講述要點:
1、“途中兩狼”,按現代口語應當說,半路上碰到兩只狼。
2、“綴”,這里要引申為緊跟
3、“投以骨”,把骨頭扔給它。
現在也說“報之以笑”(拿笑來回答別人)。
4、“骨已盡矣”,也可以說成“骨已盡”,跟下文接得上。為什么要加個“矣”字?(情急,無計可想。)
5、“并驅”,今語有“并駕齊驅”,“并”,亦齊(一起)也。
6、 “顧”,轉頭。屠戶回頭則見狼,當是轉頭看兩側。
7 、“苫蔽”,由兩個近義詞組成的雙音詞,遮蓋之意。
8 、“奔倚”,表現兩個動作:跑過去,把背靠著。
9 、“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此處用引申義。
10、“犬坐”,犬,比喻坐的姿勢如犬。今語,開會時排入場叫“魚貫而入”,大口吞咽,叫“狼吞虎咽”,皆屬這種用法。
11、“隧入”,從隧道入。今語“空運”(由空中運輸),也是這種用法。
12、“意暇甚”“意將隧入”中的兩個“意”字,含義不同,可讓學生做比較。(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內心盤算。)
13、“蓋以誘敵”,原來是想麻痹對方。
(二)邊串講邊歸納內容,熟讀成誦。
1、教師再教給一種朗讀的方法——“表現情景法”。《狼》是一篇小說,有扣人心弦的情節,要運用語音的急緩高低來再現小說的情景。
學生再進行讀法實踐。朗讀課文,表現課文情景。①讀出輕重。②讀出快慢。③讀出抑揚。也就是讀出情景,讀出語氣。
2、教師教給朗讀的方法——“分層背讀法”。所謂“分層背讀法”就是用語音停頓來表現段中句子所表達的一層層的意思,從而清晰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和脈絡,進而達到流暢地背誦。《狼》這一課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寫人必寫狼,寫狼必寫人,二者相互交織,構成段內層次。如開頭“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其遠”這一段,由兩層構成,飛層寫人,——層寫狼,朗讀時必須在“剩骨”后小停一下。
板書:
(先看第1段,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開端。我們不妨用兩個字來概括,大家想,哪兩個字合適?——可用屠夫“遇狼”來概括。
再看第2段,寫屠夫投骨拒狼,而狼仍不罷休,照樣追趕。說明狼很貪,而屠夫呢?如果仍用兩個字概括,可借用文中一個字來組詞,這個字是什么?——可用屠夫“懼狼”來概括。
再看第3段,寫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準備搏斗,這寫了屠夫對狼的什么行為?文中似無可用之字,只能另行考慮。——可用屠夫“御狼”來概括。
再看第4段,寫屠夫奮起劈狼,隨后又劈一狼。這一段很清楚——可用屠夫“殺狼”來概括。)
遇狼
懼狼 投以骨 復投之 骨已盡 并驅如故——大窘 恐
御狼 顧 奔 倚 弛 持——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殺狼 少時 久之(狼)
暴起 劈 斃
轉視(一狼) 斷 斃
議“狼”
四、朗讀背誦。
五、作業 布置:
同步翻譯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串講課文。
2.理清故事情節、掌握結構。
3.正確理解文章中心意思。
一、導入 :
上節課我們已經疏通了課文,了解了文章的大意。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深入研究課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
二、正課:
1、朗誦課文。
2、理內容、明結構
(1)本文敘述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敘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個過程,按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來看,可以怎樣概括?
(據此,我們可以看出,屠夫遇狼、懼狼、御狼、殺狼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個過程恰好是事物發生、發展和結局的全過程。
那么,這四個自然段,哪是開端,哪是發展,哪是高潮,哪是結局呢?
關鍵在于高潮和結局都集中在第4段,第3段不是高潮,第2、3段是故事的發展。這點學生是能理解的。可見怎樣劃分高潮的結局,應該以文章本身的情況為準。)
(2)本文前四段與第5段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前四段是記敘,第5段是議論;前四段是講故事,第5段是評故事。
本文的整體結構應該怎樣認識?
本文整體上可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敘事,又分四個層次;第二部分議論。
3、每個同學以“……表現了……”或“……寫出了……”說一句品析課文語言的話。如“一屠晚歸”寫出了人物、時間。又如“一屠晚歸”表現了特定的時間,表現了屠戶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同學們發言。如:
晚:說明當時已是路上無人,屠戶處于無援境地。 途中:寫出了特定的環境和地點。
一屠、兩狼:對比,屠戶只單獨一人,狼卻是兩只,寫出了屠戶身處險境。
投以骨:寫出了屠戶在想辦法擺脫險境。
投,復投:表現屠夫一再設法不讓狼繼續追擊。
仍從:寫狼的貪婪,狼的膽子越來越大,得寸進尺,步步緊迫。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寫狼緊跟不舍,屠戶面臨攻擊的巨大危險。
并驅如故:表現狼集體“作戰”,屠戶好像到了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地步。
弛擔持刀:寫屠戶準備奮起搏擊。
眈眈相向:寫出了狼眼光的兇殘與貪婪,寫出了兩狼伺機進攻。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寫屠戶機警果敢,不失時機,迅速出擊。
轉視:把驚心動魄的情景展現在眼前,把情節推向高潮。
一狼洞其中:將危險性渲染到了極點,原來“一狼徑去”是為了前后夾擊。直到禽獸“頃刻兩斃”,文章中的懸念才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寫屠夫的醒悟,更寫狼的狡黠。教育人對狼一樣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4、問題探討:
(1)由此我們可知狼的本性是怎樣的?
貪婪兇惡:……
狡詐陰險:……
(2)文章如何刻畫屠戶的形象的?(描寫手法)
心理描寫
動作描寫
由此可見屠戶是一個怎樣的人?
——機智勇敢、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3)文章最后一段議論有什么作用?
(4)這篇文章給我們什么啟示?
三、小結:
本文寫的是兩只狼和一個屠戶之間的一場較量,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結果卻雙雙斃命與屠戶的刀下。說明狼無論多么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勝。
余下時間通過各種形式競讀、競背課文。
建議作業 :
練習:教師提出“請同學們對課文添枝加葉”的思考要求。同學們自找內容,就某一部分說描敘文。
5.教師點撥:為了展開鋪敘,可用如下方法對課文“添枝加葉”,展開想象。
①設置環境 ②添加動靜 ③加上聲色 ④安排遠近 ⑤配上襯景 ⑥表現心理。如對開頭一句話,可以加上對夜色的描寫,還可以加風聲的描寫。
6.同學們思考、準備,有表情地說“描述文”。
附:問題探討和板書
《狼》教學設計 篇7
授課時間:2005.5.13 授課人:董金鳳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蒲松齡及其《聊齋志異》。
(2)積累文言詞匯:止、敵、顧、前、去、犬、意、洞、隧等
(3)理清情節結構,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4)揣摩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學習在敘事基礎上發表議論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氛圍中進入課文。
(2)通過討論探究,自己解決生難字詞,自己感悟課文,教師適時點撥。
(3)通過學生表演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屠戶內心世界的變化過程。
(2)學會勇敢機智地與邪惡勢力作斗爭。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積累詞匯,理解文意,體會道理。
難點:怎樣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課型及課時:閱讀探究型 一課時。
四、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做好充分預習:讀準字音,讀順句讀,發現疑難問題,回憶鞏固作者及作品。
五、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 新課。
由學生說帶“狼”字的成語。然后談起狼的本性順勢導入 。
(二)回憶鞏固作者。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山東省淄博市)人。清代著名文學家。代表作《聊齋志異》“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 異的故事。
(三)檢查預習
1、檢查朗讀情況:學生齊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準句讀)
2、檢查字詞句疏通情況:(以考查的形式進行)
3、讓學生口譯進一步發現疑難問題。(小組解決或向老師提出)
(四)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敘述怎樣的一個故事,并能說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矛盾雙方、故事的開端。(準備搶答)
2、理清情節
(屠戶)遇狼——懼狼——御狼——斃狼
(五)變換角度,讀評故事。
1、揣摩屠夫當時的心理和狼當時的心態。
屠夫天晚回家,從遇狼到最后把狼殺掉,他當時心理是如何變化的,而狼當時的心態又是如何?請同學們展開豐富想象,用生動的語言加以描述,然后自選角色(四人小組,其中一人用客觀敘述的語氣旁白屠夫的行動)作形象表演。
【老師提示】要扣住幾個主要情節:
屠夫:遇狼——懼狼——御狼——斃狼
狼:綴行甚遠——并驅如故——眈眈相向——假寐誘敵,挖掘出狼的性格。
(教師點評,師生共同分析屠夫和狼的形象)
屠夫:機智、勇敢、警覺、善于斗爭。
狼:貪婪、兇狠、狡詐。
2、悟讀:明主旨,談感受。
【思考】你讀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悟?(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談。學生暢談之后,教師點評、小結。)
【作業 】請結合圖片適當想像,將此文改寫成一篇白話故事。注意環境、神態、動作、心理描寫。
【板書設計 】
狼
情節: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屠夫:機智、勇敢
惡狼:貪婪、兇狠、狡詐
寓意:對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狼》教學設計 篇8
授課日期: 年 月 日 總課時:
30、狼
蒲松齡
教學目標 :
1、熟讀古文,積累文言詞匯,正確理解、背誦、翻譯課文。
2、創造性地復述故事,理解故事的寓意及其現實意義,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學習本文語言簡煉生動、在記事基礎上發表議論的寫法。
4、引導學生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象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熟讀、理解古文,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難點:故事復述,多角度地闡釋自己對古文的理解與感受。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故事講述,激趣引讀
1、故事講述:教師呈現“狼”的圖片。
同學們,你們讀過、聽過有關“狼”的故事嗎?誰能給同學們講一個呢?(狼外婆、狼與東郭先生等)聽了以后,誰能說說“狼”是怎樣一種動物呢?
2、激趣引讀:
同學們,一提起狼這種動物,我們馬上就會意識到它是我們人類最狡猾、兇殘的敵人之一。當然,對于狼的本質的認識,也是經歷了一段過程的,昔日東郭先生遇見了危難中的中山狼,不是險些被它吃掉嗎?幸虧農夫的幫助,才轉危為安。今日屠夫又遇見了中山狼的“后代”,又會怎樣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篇發生在屠戶和狼之間的故事,相信它會給你帶來獨特的感受的。
3、作家作品:
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自幼勤學、聰敏,但一生考場不利,自學成才,在家鄉設館教書,創作了許多鬼怪故事,后來匯編成書,就是《聊齋志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房名,“志異”是記載奇聞異事的意思。據說,蒲松齡在創作《聊齋志異》時,文思枯竭,難以下筆。于是他便變賣家產,在路口擺下席子,煮綠豆湯、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講一則故事。之后,他把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寫成小說。
《聊齋志異》是我國著名的文學作品,屬短篇小說集。作者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科舉制度的腐朽。故事曲折離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和現實意義,很多篇目已改編成電影電視,為大家所熟悉。
二、熟讀課文,積累理解
1、讀一讀:學生自讀課文。
先叫一學生范讀;然后學生自由放聲朗讀。要求第一遍讀準字音;第二遍讀得順暢;第三遍讀出語氣、節奏和表情。
正字正音:綴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眈dān 瞑míng 隧suì 尻kāo 黠xiá
2、譯一譯:
①圈點勾畫,解決重要字詞,粗通文意。如果文中還有不懂的字詞,要求學生當場提問,師生共同解決。
實詞:懼:恐懼。 從:跟隨。 故:原來(一樣)。 驅;追趕。 窘:困窘。
恐:恐怕。 顧:看到。 瞑:閉眼。 暴:突然。 斃:殺死。
股:大腿。 寐:睡覺。 黠:狡猾。
綴:原意是連結,文中意是緊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一詞多義:
止: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 “一狼得骨止”
意: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
敵:攻擊 “恐前后受其敵” 敵方 “蓋以誘敵”
前:前面 “恐前后受其敵 ” 向前 “狼不敢前”
詞類活用:
洞:名詞用作動詞,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 “其一犬坐于前”
通假字: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②學生試譯短文,弄清內容大意,師生共同點評,糾正錯誤。
重要語句翻譯:
兩狼之并驅如故——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恐前后受其敵——(屠戶)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擊。
苫蔽成丘——覆蓋成小山似的。犬坐一一像狗似的坐。洞其中——在其中打洞。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會兒功夫兩只狼先后斃命,禽獸的欺騙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3、述一述:學生默讀課文,準備復述。
這篇文章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創造性地復述故事。(本文敘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學生可按照“遇狼、懼狼、御狼、殺狼”這樣一個過程進行復述。)
三、合作探究,創作提升
1、合作探究:
①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狼的貪婪兇惡、狡詐陰險的本性的?
貪婪兇惡: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狡詐陰險: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將遂入以攻其后也。
②文章是如何來刻畫屠戶的形象的?(要求從人物描寫方法并以課文例句加以分析)
討論明確:a\心理描寫:
懼——投骨避狼;大窘——骨盡狼仍從 ;恐——前后受其敵;悟——刀劈兩狼。
一開始,屠戶采用“投骨”之法,試圖擺脫狼的跟從,說明他對狼的貪婪兇惡的本性缺乏認識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協退讓,結果失敗。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兩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敵”。發現麥場積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擔持刀”,搶占有利地形保護自己。后來“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時機,當機立斷,奮起殺狼。由被動轉為主動。他警惕性高,又轉視積薪后,殺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這才悟出狼的狡詐陰險。
B\動作描寫:
“投以骨”“復投之”寫屠戶試圖投骨避狼,結果無效。
“顧”“奔”“倚”“弛”“持”五個動詞,寫屠戶迅速搶占有利的地形,保衛自己,準備反擊。
“暴起”“劈”“斃”寫屠戶趁一狼徑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時機,當機立斷,奮起殺狼,取得勝利。
“轉視”“斷”“斃”等動詞寫屠戶高度警惕,果斷出擊,再獲全勝。
這些動詞寫出了屠戶有勇有謀,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
③文章結尾一段的議論有什么作用?
討論明確:文章結尾的議論,是作者對所寫故事的看法,既是對狼的可悲下場的嘲諷,也是對屠戶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的贊揚。狼雖然貪婪兇惡,狡詐陰險,但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終究難逃滅亡的命運。結尾的議論畫龍點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題。
④本文從整體傾向看,主要寫的是人呢,還是狼?(讓學生自由討論,要求自己的觀點必須在文中找到根據。)
討論明確:A\標題。以“狼”為題,體現出作者的著眼點。B\行文。通過屠夫的種種情態變化來反映狼的貪婪、狡詐。每段描寫均落在狼上。C\結尾。作者直接評論“狼性”及其結局,表明落腳點是在“狼”。
由此可知,屠夫在文中的出現,是作為表現“狼”的對立面,其用意并不僅僅在贊揚屠夫的機智勇敢,更在于突出“狼無論怎樣貪婪、狡詐,在勇敢機智的人的面前終究是要失敗的”這一中心的。
⑤止增笑耳”的僅僅是惡狼嗎?作者嘲諷的僅僅是惡狼嗎?從這個屠戶勝利的故事中你獲得怎樣的啟示?
明確:作者寫《聊齋志異》這部書主要是借“狐仙鬼怪”來諷喻當時社會的黑暗、腐朽,所以作者嘲諷的不僅僅是惡狼,而是借“狼”來諷喻當時社會上像狼一樣的惡人、惡勢力。
啟示:△一切像狼一樣的惡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終,最后都自取滅亡的。
△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不管怎樣狡詐,終歸要失敗的。
△人有狼沒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人能戰勝狼,戰勝像狼一樣的惡勢力。
△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必須要善于識破他們的假象,并且不能存有幻想、妥協、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做一個機智勇敢的人,才能取得勝利。
△除惡務盡,要像屠夫那樣兩狼齊斃,不留后患。
四、體驗反思,互動釋疑
1、體驗反思:
①從“投、復投”等詞看,屠戶為什么不一次將骨投盡,使兩狼并止,由此可以看出當時屠戶對“狼”的心態是怎樣的?后來“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又可看出當時屠戶是怎樣的心態呢?
②從“骨已盡矣,兩狼之并驅如故。”可以看出狼此時的心態是怎樣的?后來狼“眈眈相向” 又可看出狼當時是怎樣的心態呢?
③如果此時兩狼有一番對話,它們會說些什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④如果你遇到像狼一樣的壞人你會怎么辦呢?
明確:*要冷靜、鎮定,利用周圍有利地形擺脫對方。
*要大聲喊救命,向周圍人求救。
*萬一對方有利器,要智取,先保住性命,再尋找有利時機擺脫,并記住對方相貌特征,及時報警。
2、互動釋疑:四人小組提問釋疑,全班交流解決。
五、總結存儲,拓展延伸
1、總結存儲:
這篇故事揭露了狼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贊揚了屠戶的機智勇敢。故事的語言簡潔生動,主要通過動作、神態描寫來刻畫屠戶和狼的形象,按照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展開雙方的矛盾和斗爭。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們要明白: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2、拓展延伸:
①請大家展開聯想和想象,把本文改寫成一篇現代版狼故事。
②收集有關狼的資料,以“我眼中的狼”為題,寫一篇短文,全方位多角度的認識狼,并在班上開展交流活動。
③課外閱讀《聊齋志異》并收集與 “狼”有關的成語和故事。
④解釋下列“其”的含義:
a\恐前后受其敵。(指狼) b\場主積薪其中。(指代麥場)
c\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d\一狼洞其中。(指代柴草堆)
e\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指屠戶) f\屠自后斷其股。(指狼)
⑤請用原文回答:
兩狼的計謀: 前狼假寐的姿勢:
前狼假寐的神態: 前狼假寐的目的:
后狼徑去的目的:
附板書:
狼
遇狼 狼:綴行--------狡
懼狼 屠:投骨--------懼
狼:并驅如故----貪
御狼 屠:窘 恐
倚薪、弛擔持刀-----智
殺狼 前狼:犬坐于前
后狼:徑去、洞其中-------黠
屠:暴起、刀劈----------勇敢
(武原鎮中學 陸海峰)
1“ 綴行甚遠”可看出狼的什么特點?
2 請結合圖片思考:課文開篇向我們交代了幾大要素?分別是什么?請用原文語句回答。
3 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
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體現了狼的什么品性?
5“并驅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點?
6請指出描寫屠夫心理的句子
7、 他采取了怎樣的行動?(原文回答)
8、狼的表現呢?
9請用原文回答
‘兩狼的計謀:
前狼假寐的姿勢:
前狼假寐的神態:
前狼假寐的目的:
后狼徑去的目的
10請結合圖片說出屠夫殺前狼的經過,從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點?
11請結合圖片說出屠夫殺后狼的經過,體現屠夫的什么特點?
12、朗讀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嘆是怎樣的?
13、用現代漢語解說這句話的意思?
分析小說的情節。可用“評狼”二字概括
首先,引導學生明確,全文分為兩大部分,前4自然段為第一部分,敘述故事情節;第5自然段為第二部分,作者發表評論。然后要求學生分析第一部分,按照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概括每一層次的大意,討論后明確
第一自然段 寫屠戶遇狼,點明時間、地點和矛盾的雙方。這是故事的開端。
第二自然段 寫屠戶懼狼,表現屠戶的遷就退讓和狼的兇惡貪婪。這是故事的發展。
第三自然段 寫屠戶御狠,表現屠戶的果斷抉擇和狼的不甘罷休。這是故事進一步發展。
第四自然段 寫屠戶殺狼,表現屠戶的勇敢警覺和狠的狡詐陰險。這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
教后感:初一學習文言文,屬起步階段,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所以設計了“說‘狼”’入題的導入 形式。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語感、幫助理解的主要方法,指導學生通讀全文、讀準字音、讀好節奏,應作為教學本文的重要環節。之后,就可以讓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進行自讀理解、疏通文義。其間,教師起到指導作用,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可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圍繞思考題,分析理解課文的內容、形象和寓意,并聯系實際,談談得到的啟示。這是學習本文的主要目標。“課文拓展”可充分發揮學生的求異思維,拓展思路,全方位認識事物。
《狼》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生詞。
2.學習記敘的順序和結構。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意思。
教學設想:
本文篇幅較短,內容并不難懂,但字詞、句式難點很多,語言障礙較大,故教學時重點應放在字詞句的串講上。但字詞句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語言環境,要從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詞的含義。
本文可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步解決生字生詞,以熟悉課文為主;第二課時掌握文章的結構形式和思想內容。教學方法仍以學生的活動為本,教師只能處在引導、點撥的地位。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熟悉課文。
2.參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詞。
3.復述故事大意。
教學過程 :
1.知識導入 。
(1)學習文言文和學習現代文不同的地方有兩點:一點是由于社會生活的變遷,造成內容的差距、認識的困難;一點是由于語言的演變,造成文字的差異、理解的障礙。這兩點又以語言障礙為主。
(2)文言文的語言障礙主要在詞和句上,有很多詞和句在意義和用法上都和現代文不同,學習時要特別注意這些不同的詞句。
(3)文言文閱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讀。開始時參看注解,會認會讀;然后就要朗讀,讀得瑯瑯上口、滾瓜爛熟才便于理解。
(4)今天學習課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認識和方法來安排教學活動。
2.關于課文。
這篇課文的有關知識要記住這樣幾點:
①出處。本文節選自《聊齋志異》。
②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自幼勤學、聰敏,但一生考場不利,自學成才,在家鄉設館教書,創作了許多鬼怪故事,后來匯編成書,就是《聊齋志異》。
③《聊齋志異》是我國著名的文學作品,是短篇小說集。作者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科舉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藝術成就很高,具有現實意義,故事曲折離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很多篇目已改編成電影電視,為大家所熟悉。
這一部分主要由教師講授。
3.認讀課文。
(1)教師布置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參看注解,劃出生字生詞;試通文句,弄清內容大意;
小聲默讀一遍。
(2)學生發問。
除注解以外,文中還有不懂的字詞,要求學生當場發問,教師當堂解決。
4.朗讀課文。
第一遍:要求讀音準確。
第二遍:要求大體順暢。
第三遍:要求讀出語氣。
每一遍,教師均有講評。
5.默讀課文,準備復述。
教師給三五分鐘讓學生再默讀識記,要求能大體復述故事情節。
6.復述課文。
找三個學生復述,每一次復述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師要作出講評。
第一次,找中間程度的學生,讓他看著課文復述,實際上是對著課文口頭翻譯,大體譯對即可。
第二次,找中間偏上學生,要求對著課文較為準確地翻譯。
第三次,找上等程度學生,背著課文復述,要求不遺漏主要情節。
7.掌握生字詞。
在這三次復述過程中,其他學生主要熟悉古今不同意義的字詞。教師隨訂正隨理出掌握的主要詞語。
擬挑出常用的、比較容易掌握的單音詞,隨講隨寫黑板,讓學生筆記,以便復習掌握。
常用字詞:
懼:恐懼。 從:跟隨。 故:原來(一樣)。 驅;追趕。 窘:困窘。 恐:恐怕。 顧:看到。 瞑:閉眼。 暴:突然。 斃:殺死。股:大腿。 寐:睡覺。 黠:狡猾。
止:有兩講——
上述的生字生詞要入文作出準確解釋,可讓學生當堂翻譯原句,不要只是單個記詞義。
另有兩個詞用的是引申義,書上有注釋,教師可略加提示,學生懂得文中意思即可,不必深究。這兩個詞是:
綴:原意是連結,文中意是緊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其它不論實詞還是虛詞,可不單獨講解,以能理解文意為準。
布置作業 :
1.按照記敘的順序,看看本文敘述的故事可分成幾個部分,用一個詞(或詞組)給每個部分作出概括。
2.用現代漢語翻譯最后一個自然段。
3.思考練習一。
4.做練習二、三,答案做在書上。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串講課文。
2.理清順序、掌握結構。
3.正確理解文章中心意思。
教學步驟 :
本課時不單獨檢查作業 ,將此過程溶入教學的相應環節中。
1.串講課文并理清敘事順序與結構。
(1)本文敘述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2)敘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個過程,按照自然段的順序來串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完整地敘述這個故事的。
教師串講,遇到上節課列出的重點詞語可提問學生,歸納時也先提問,后訂正。
先看第1段,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開端。我們不妨用兩個字來概括,大家想,哪兩個字合適?——可用屠夫“遇狼”來概括。
再看第2段,寫屠夫投骨拒狼,而狼仍不罷休,照樣追趕。說明狼很貪,而屠夫呢?如果仍用兩個字概括,可借用文中一個字來組詞,這個字是什么?——可用屠夫“懼狼”來概括。
再看第3段,寫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準備搏斗,這寫了屠夫對狼的什么行為?文中似無可用之字,只能另行考慮。——可用屠夫“御狼”來概括。
再看第4段,寫屠夫奮起劈狼,隨后又劈一狼。這一段很清楚——可用屠夫“殺狼”來概括。
(3)據此,我們可以看出,屠夫遇狼、懼狼、御狼、殺狼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個過程恰好是事物發生、發展和結局的全過程。
那么,這四個自然段,哪是開端,哪是發展,哪是高潮,哪是結局呢?
關鍵在于高潮和結局都集中在第4段,第3段不是高潮,第2、3段是故事的發展。這點學生是能理解的。可見怎樣劃分高潮的結局,應該以文章本身的情況為準。
(4)文章還有第5段。
先檢查上節課留的作業 2,讓學生念自己的譯文,教師訂正并講評。
這最后一段如果也用兩個字概括,與上面組詞形式相同,應是“狼”呢?
可用“評狼”二字概括。
(5)本文前四段與第5段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前四段是記敘,第5段是議論;前四段是講故事,第5段是評故事。
(6)本文的整體結構應該怎樣認識?
本文整體上可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敘事,又分四個層次;第二部分議論。
這一教學環節是本課時的主體部分,包括串講、理順序、明結構。每一個進程均有板書,隨講隨寫。
(1)本文從整體傾向看,主要寫的是人呢,還是狼?即本文的主體是人,還是狼?
讓學生自由討論,要求自己的觀點必須在文中找到根據。
此處勢必出現分歧意見,可讓雙方爭論,教師不必過早表明傾向。
統一認識如有困難,教師可進一步提問,給予某種暗示。
(2)從全文的表現傾向看,本文究竟是寫“人有狼所沒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必能戰勝惡狼”呢,還是寫“狼無論怎樣狡詐、欺騙,在勇敢機智的人的面前終究是要失敗的”?
結論:應是后者。
本文的中心線索是屠夫,但表現的主體卻是狼。
根據:
①標題。以“狼”為題,體現出作者的著眼點。
②行文。通過屠夫的種種情態變化來反映狼的貪婪、狡詐。每段描寫均落在狼上。
③結尾。作者直接評論“狼性”及其結局,表明落腳點是在“狼”。
由此可知,屠夫在文中的出現,是作為表現“狼”的對立面,其用意并不僅僅在贊揚屠夫的機智勇敢。
(3)當然,應該認識到,人和狼的搏斗,矛盾的雙方是不能缺少的。狼畢竟是被人戰勝的;狼的“變詐幾何”,是以人的機智勇敢為條件的。歸納時應將人和狼結合起來認識。
中心意思:本文表明狼無論怎樣貪婪、狡詐,在勇敢機智的人的面前終究是要失敗的。
這一歸納不應是唯一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語言形式概括。
(4)本文中“狼”顯然是個比喻,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
從《聊齋志異》寫狐仙鬼怪從來都是諷喻社會的黑暗、腐朽勢力的,作者寫這部書主要是“批判現實、表達思想”這一主旨來看,狼顯然諷喻的是當時社會像狼一樣的惡人、惡勢力。這點,學生可以自己去體會,不必深究。
3.詞語與練習。
訂正練習二、三。
練習二:
1、2、3句各是前三個段的尾句,寫的是狼的貪婪兇殘;
4、5、6句集中在第4段,寫的是狼的陰險狡詐。
練習三:
此題放在第二冊較難,不必要求具體確切掌握。可大體講明:
這六個“其”都是代詞。
現代漢語代詞有指示代詞和人稱代詞;代什么要看上下文。這里主要看上文,即從上文中去尋找相應的人或事物。1句中,代狼;2句中,代麥場;3句中,代柴草堆;4句中,代柴草堆;5句中,代屠戶;6句中,代狼。
布置作業
1.熟讀背誦課文。
《狼》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及重點]
1. 能比較流利地熟練地朗讀課文
2. 能對照注釋掌握一些實詞,讀懂文章的意思
3. 能創造性地復述故事
4. 能從文中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象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教學課型及課時]
1.教讀課
2.一課時
[媒體設計]
多媒體投影儀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都知道,昔日東郭先生遇見了危難中的中山狼,由于他過分\"仁慈\",險些喪命,幸虧農夫的幫助,才轉危為安。今日屠夫又遇見了中山狼的\"后代\",(學生大笑),那么屠夫是否從東郭先生身上汲取了教訓,或又重蹈舊轍?狼也許變善良了?那么究竟如何,現在我們就來共同學習《狼》這篇課文。
二、簡介作者及作品(出示投影)
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自幼勤學、聰敏,但一生考場不利,自學成才,在家鄉設館教書,創作了許多鬼怪故事,后來匯編成書,就是《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我國著名的文學作品,是短篇小說集。作者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科舉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藝術成就很高,具有現實意義,故事曲折離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很多篇目已改編成電影電視,為大家所熟悉。
三、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 及重點(略)
(二)、整體感知
1. 教師范讀一遍課文,讀出緊張感,力求生動。
2.提出聽讀要求 :聽準字音,注意停頓,詞義句義不懂處做記號。
3.讓學生輕聲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用橫線畫出不認識的或讀不準的字詞,查字典注音,能把課文順暢的讀下來之后,放聲朗讀。除注解以外,文中還有不懂的字詞,要求學生當場發問,教師當堂解決。
重點解決的字詞:懼:恐懼。 從:跟隨。 故:原來(一樣)。 驅;追趕。 窘:困窘。 恐:恐怕。 顧:看到。 瞑:閉眼。 暴:突然。 斃:殺死。股:大腿。 寐:睡覺。
黠:狡猾。 綴:原意是連結,文中意是緊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其它不論實詞還是虛詞,可不單獨講解,以能理解文意為準。
4.學生齊讀課文,做到不掉字、不倒字、不多字,有節奏。
5.請幾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學生對朗讀情況作評價。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
1這篇文章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請根據自己的理解創造性地復述故事。
(請兩位學生毛遂自薦講述故事大意,其他同學共同品評其得失。)
2.故事中的兩只狼是是怎樣的一個形象?
3. 故事中的主體是人還是狼?為什么?
4.故事中的屠夫是怎樣一個形象?請試加以說明。
5.讀了這個故事你有哪些啟發?
(揣摩廣思,自由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有道理的均需肯定。教師最后只能提自己的想法,不強加于學生。)
明確:狼的本性是貪婪、兇殘和狡詐,絕對不能對狼有半點憐憫之心。同樣,我們對待象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要善于做一個機智勇敢的人。
『布置作業 』
請大家展開聯想和想象,把本文改寫成一篇白話故事。課下在日記本上寫一下,下節課集中展示。
《狼》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重點了解文學作品中狼的形象;
2、學會收集和整理材料;
3、培養學生辨證看問題的態度;
4、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愿望;
【課前準備】
1、上網收集狼的資料;
2、用筆繪制狼的圖畫;
教師精講設計學生活動備注一、導語
對于動物狼,同學們并不陌生。童話故事中,我們聽說過它;動物園里,我們見到過它;生物課上,老師介紹過它。文學作品中更是給我們描繪了一大批形態各異,性格迥異的狼的形象。就拿語文書上的兩篇文章,狼的形象就有很大的差異。
誰來說說看這兩篇文章各自刻畫了怎樣的狼的形象?
二、舉一反三,交流狼的故事
課前收集狼的圖片,做成幻燈片,課上打出圖片。給學生視覺感受,激發學生想起更多的狼的故事。
三、推薦閱讀──《兩狼共行》
導:老師在前兩天也讀到一篇寫狼的文章,很想推薦給大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
鏈接文章。請一生朗讀。
四、談你心中的狼的形象
導:這是一個動人的故事,很多人在讀完文章后,都會被作者筆下這兩只狼忠貞的感情深深地吸引。但文學作品畢竟是文學作品。作者因情感和立場的不同將狼寫出差異。那老師今天想聽聽你們心中的狼是什么樣子的。
五、辯論
導:雖然作家和許多同學都試圖將狼刻畫的有情有義,但絕大數人還是會“談狼色變”,對狼充滿恐懼與厭惡。那么老師就要問問大家了,你們認為在一個相對集中的空間里,人與狼到底能否成為朋友呢?
正方:人狼可以成為朋友
反方:人狼不能成為朋友
六、辯論總結
導:我不禁要為大家的精彩辯論拍案叫絕,也只能以贊賞的掌聲結束這次辯論。還是請大家推薦一名同學,給自己的辯論點評一下吧……
狼能否成為人類的朋友,這個問題我們無從蓋棺定論,因為我們無法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做這樣的嘗試。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狼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如狼的團結、狼的智慧等。
七、本課小結,課外延伸。
本堂課只是開啟了狼的專題研究的一扇門,走進這扇門,你會有更多新奇的發現和收獲。課后我們也可自由組合小組,對狼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
提供研究參考和相關網站。
網址:
(百度)
(北京野保網)
(白鹿書院)
、學生結合課本,交流蒲松齡的《狼》和畢淑敏的《母狼的智慧》中狼的異同。
2、學生歸納。
學生介紹已知的狼的故事并歸納故事中狼的形象。(有褒有貶)
一生有感情的朗讀文章。
1、學生拿出課前繪制的狼的形象圖,在小組交流。
2、學生上臺展示作品,并介紹自己心中的狼的形象。
1、課前收集的材料在支持的辯論方匯總。
2、學生討論。
1、學生推薦代表。
2、代表點評辯論。
專題參考:
1、奧斯卡金獎影片《與狼共舞》。
2、狼的成語、諺語、歇后語。
3、中國古代詩詞曲賦狼的描寫。
4、狼和其他野生動物的生存關系。復習舊知
老師要對學生的歸納給以肯定,激發學習熱情。
生生交流,激發思維。
配樂
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訓練。
1、學生意見不一,求同存異。
2、自由組合,展開攻辯。
學生自評和老師評價相結合。
打通課內外
【教師內容及重難點分析】
1、教材內容分析:
《狼》編排在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本單元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了解和認識,而且試圖從動物世界里折射出人類的生活軌跡,因此要求學生學習時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生活體驗,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做為一篇自讀文言文,《狼》情節曲折,語言生動,也是學生積累文言知識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的好文章。
2、重難點分析:
由于本文篇幅很短,層次清晰,書上注釋較具體,學生能借助注釋初步讀懂文意,但文中文言現象豐富,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都有出現,因此落實字詞是本文教學的重點。
新課標明確“要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因此我確定本文教學難點是“創造性復述課文。”
3、相應對策,學法研究:
對字詞的疏通,我采用質疑法,讓學生利用注釋,借助工具書,自主學習,自學中遇到難句、難詞摘下來,通過生生,師生之間交流加以解決。
在突破教學難點時,我采用討論法,比如“屠夫的神情會發生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這一問題,可以讓四人小組先討論,讓學生獨立思考成果轉化為全組同學成果,拓寬學生思路。
【教學對象分析】
七年級學生學習文言文,老師共同體會是:
1、底子薄,功夫淺,閱讀存在困難;
2、興趣不夠,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我采用了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融入情景之中。
【教學策略及教學設計】
在“以師生互動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教師應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放手讓學生去學,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
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誦讀法、質疑法、討論法。
誦讀法──小組流水讀比賽,激發學生興趣。增強文言文語感。
質疑法──小組交流難詞難句,互相質疑,互相解答,讓學生會合作學習,學會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
討論法──讓學生小組討論,用學生的“思”與“說”代替老師的講。
【教學媒體與資源應用設計】
cai課件輔助教學,創設教學情景,營造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過程及設計與分析】
六、練習設計
1、收集有關狼的成語、歇后語、故事
2、小練筆:我來為狼申辯,我的自由。
七、教學過程流程圖
導入新課──自學成果展示──創造性復述故事──多角度談啟發──網絡共讀,辯思狼性──小結全文──作業布置。
《狼》教學設計 篇11
教師:同學們,老師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他是我的同行,教書之余,他在路邊擺一個茶攤,無償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為他講一個故事。有一個故事,里頭有個人流汗,有個人流血,還有一個在笑。我這個故事講得好不好?學生齊答“不好”。
教師:聽完這個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生1:擺茶攤的人是誰?
生2:故事中的人是誰?
生3:為什么會流汗?為什么會流血?
生4:老師怎么會有時間擺茶攤?
師:這么多問題,一定想知道結果,對吧?今天我們來學習擺茶攤的主人寫的一篇文章《狼》。
請同學們拿起書和筆,自己默默地讀,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快快快。
接下來,同學們互相討論疑難,老師分小組布置任務,每6人負責一個自然段。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解決疑難的句子,二是說出本小組解決疑難的絕招。
學生分小組討論。約五分種后,老師讓第一組的一名學生翻譯,另一名學生指出:“我們的絕招就是加一個字把古文變成現代文。
第二組:甲翻譯。乙:有兩個絕招,一是聯系上下文理解,二是參考注釋。
第三組:甲翻譯,教師插問:回答我幾個問題,哪是“放下”、“拿”、“互相看著”?學生一一回答。教師:我們試試“眈眈相向”。師生表演。
乙:絕招就是根據注釋和所在語境加以推斷。
第四組:甲翻譯,師問:什么叫“暴起”?你們的辦法是不是就在這里呀?
乙:我們的方法就是古今不同意義的詞要注意辨別。
第五組:甲翻譯。師問:“斷其股”是什么意思?“股”到底是大腿還屁股?生答“是大腿”。乙:我們的經驗就是把以前學過的古文用上。
第六組:一學生翻譯。師問:“罷了”在哪里?生答:是“耳”。
乙:我們根據“亦……而…… ”確定它是“雖然……但是……”的轉折關系。
教師:好,現在我們把大家的成果一起匯報出來,匯報的方式就是齊讀。
學生齊讀課文。
教師:現在你們說說這是什么故事?
生(許多人):一個屠戶和兩只狼的故事。
師:大家已經知道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創造理解了故事。
教師串講故事。
教師總結學生學習的辦法:查、加、改、聯。
那么,故事里流汗、流血、笑的人是誰?
師:你們看過朱軍的《藝術人生》沒有?看過王志主持的《面對面》沒有?他們倆就有本領把別人心里的故事挖出來。
我們現在就把流汗的人心里的故事挖出來。請后兩閏的同學組成記者團,一起設計問題采訪屠戶和蒲松齡。前排的同學研究文本,猜猜他們會問什么問題,從文中找出答案的依據。現在分頭準備。
教師:(三分鐘后)“面對面”言談開始。看看發問的能否問到對方心里去,回答的能否把問題準確地回答出來。
生1:屠戶,你第一次流汗是什么時候,為什么流汗?
生2答:
生3問:第二次流汗是什么時候?
答4:前后都有狼,而骨頭都扔完了,我怕前后夾擊,狼會吃掉我的。
生5問:當你發現麥場上的草堆時,你怎么想的?
生6答:我想這下好了,我有救了。
生7問:當你看到一只狼裝睡時,你為什么要殺他?
生8答:我想這是最好的機會,莫失良機,先下手為強。
生9問:你怎么會到草堆后面殺另一只狼的?
生10答:并非故意。當我來到草堆旁隨便轉轉時發現的。
生11答:我想另一只狼一定就在附近,就四處找找,果然找到了。
師(問生9):你覺得兩個人的猜測誰更有道理?
生12:請問經歷了這些,你自認是個勇敢的人嗎?
生13答:應該是,基本上是。
師:基本上是,你們同意嗎?
生答:同意。
教師小結這部分的答記者問:屠戶基本上是勇敢的,也還算機智的,對不對?(大家造成贊同)
另一組針對“蒲松齡”的訪問開始了。
問:請問蒲先生,你為什么把故事安排在晚上?
生1答:因為晚上更能突出恐怖的氣氛。
問:你為什么要笑?
生2:因為狼想欺騙屠戶,但手段并不高明,所以想笑。
師補充問:寫的是狼的故事,為什么故事的結尾卻說“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而不是說“狼之變詐”?
生3:由狼推廣到別的禽獸。
師(恍然大悟狀):我懂了,不僅是狼,一切想害人的,只要想坑人,最后的下場一定是可悲的。
生問:蒲先生,你為什么要寫這個寓言?
生4答:這個故事可以使后人得到啟發。
師問:蒲先生,你覺得自己寫得最妙的地方在哪里?
生5答:第4段第2句。(教師提醒他念出來)“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教師示意他表演一下這幾句所寫,生微瞇眼睛,慢悠悠地搖頭晃腦。
師:大家覺得這個“笑”字笑出了人的自豪。那么,在中國古典作品中狼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生紛紛答:兇猛、貪婪。
師:我剛才聽到有同學喜歡看科普文章,動物大世界,說說那里面的狼是怎樣的?
生1:狼是群居動物,他們非常團結合作。
師:現在有環保主義者提出要“拯救狼”。
教師結合演示文稿告訴學生三個有關拯救狼的事實。然后問:“你覺得這是什么回事呢?是蒲松齡錯了嗎?還是環保主義都忘了要保護人類呢?
現在就讓大家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文學狼”與“自然狼”的問題研究。
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又帶著問題走出課堂。這才是新時代同學的風貌,讓問題伴隨始終。 …
《狼》教學設計 篇1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描寫兩只狼與一個屠夫之間的一場較量的短篇小說故事。雖然它是以文言的形式出現的,但故事的情節比較簡單,內容帶有勸喻性和 諷喻性,接近寓言體裁。學生對這樣的文章比較有興趣,配以一定的畫面欣賞,更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教學重點和難點:繼續積累文言實詞,了解文章情節的發展,理解它的寓意和意義。
學生分析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礎,況且書本的解釋較全,借助一定的參考資料,學生學習事半功倍。易于理解的的文章情節,使學生更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只要引導得當,學生肯定會有所得益的。
設計理念
根據新課程標準課改的精神,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語文教學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關注全體,努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求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
教學目標 :
1. 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 掌握課文中的一些重要的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3. 能脫離課本較形象、準確的復述故事情節,朗讀和背誦。
4. 能獨立概括文章的寓意。
教學過程 :
一. 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簡介作者和出處)
1. 圖片“狼”(遠、近觀察)
2. 蒲松齡,字留仙,清朝山東人,著名的文學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房名,“志異”是記載奇聞異事的意思。
二. 朗讀課文(正字正音)
綴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眈dān 瞑míng
隧suì 尻kāo 黠xiá
三. 合作討論,疏通文意
四. 學生以講故事的形式復述有關情節
五. 回音壁(課文重點詞語的理解練習)
六. 師生互動探究課文的情節,理解文章的寓意
1“ 綴行甚遠”可看出狼的什么特點?
2 請結合圖片思考:課文開篇向我們交代了幾大要素?分別是什么?請用原文語句回答。
3 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
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體現了狼的什么品性?
5“并驅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點?
6請指出描寫屠夫心理的句子
7、 他采取了怎樣的行動?(原文回答)
8、狼的表現呢?
9請用原文回答
‘兩狼的計謀:
前狼假寐的姿勢:
前狼假寐的神態:
前狼假寐的目的:
后狼徑去的目的
10請結合圖片說出屠夫殺前狼的經過,從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點?
11請結合圖片說出屠夫殺后狼的經過,體現屠夫的什么特點?
12、朗讀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嘆是怎樣的?
13、用現代漢語解說這句話的意思?
14 “止增笑耳”的僅僅是惡狼嗎,?作者嘲諷的僅僅是惡狼嗎?從這個故事中你獲得怎樣的啟發?
七. 回顧小結,課文背誦
八. 課后作業 :
1. 收集有關狼的資料,全方位多角度的認識狼,以“我眼中的狼”為題開展交流活動。
2. 摘抄有關“狼”的成語并熟記下來。
板書:
遇狼 狼:綴行--------狡
懼狼 屠:投骨--------懼
狼:并驅如故----貪
御狼 屠:窘 恐
倚薪、弛擔持刀-----智
殺狼 前狼:犬坐于前
后狼:徑去、洞其中-------黠
屠:暴起、刀劈----------勇敢
啟示:1 一切像狼一樣的惡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終,最后都自取滅亡的。
2 人有狼沒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人能戰勝狼,戰勝像狼一樣的惡勢力。
3 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必須善于識破他們的假象,并且不存在任何幻想,勇于斗爭。
4 除惡務盡,要像屠夫那樣兩狼齊斃,不留后患。
《狼》教學設計 篇13
狼
——蒲松齡(清)
執教人:林肖駿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暢地朗讀。
2、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詞的不同含義和多種用法。
3、揣摩語言,領悟作者語言運用的精妙,體會狼與屠戶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拓展延伸:學會多角度客觀地分析問題。
教學重點:
積累文言詞語,體會語言的精妙。
逐步培養學生客觀認識社會,對美好自然的關注。
教學難點 :
逐步培養學生客觀認識社會,對美好自然的關注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
(一) 導入 :出示狼的圖片,并開展成語接龍(帶狼的成語)
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總不夠光彩——反面的形象。引出課文《狼》。
(二)朗讀并熟悉課文
1、聽范讀,創設情景: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把握閱讀節奏。初步解決閱讀障礙。
2、引導學生再自讀課文(仿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關鍵字詞句考察
(三) 整體感知
本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逐步引導疏通文意,明確故事情節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四) 討論賞析
1、本文是人與狼之間的較量,人與狼誰更聰明呢?
請用:我認為 更聰明,是因為 。 的句式來回答。
2、 小組活動:文中有兩個形象,請選擇并扮演其中的一個形象,表演一段情節。(注意行動和心理)
3、根據同學的表演,分別概括出兩個形象的性格特征。
4、 面對課文,(從作者的角度來看)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五)思維拓展
1、從課文中,我們感受到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它還是反面形象,是壞人的象征,殺狼理所當然,順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惡嗎?拋開課文,聯系社會,我們對狼還有別的認識嗎?現在閱讀我們共同查找的相關資料,看看其他作者眼中的狼。
2、通過閱讀材料以及課外的知識積累,說說現在你眼中的狼。
(六)作業 布置
1、 以狼的角度用白話文改寫本文。
2、 字詞句鞏固練習
《狼》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生詞,積累文言詞匯。
2..朗誦文章,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意思。
3.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教學設想:
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知識引路。教師要清醒地認識文言文閱讀的一般規律,從整體到局部,從熟讀到理解,從語言形式到思想內容,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自己進入學習的領域,從自己的學習實踐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閱讀的基本方法。
本文篇幅較短,內容并不難懂,但字詞、句式難點很多,語言障礙較大,故教學時重點應放在字詞句的串講上。但字詞句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語言環境,要從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詞的含義。
本文可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步解決生字生詞,以熟悉課文為主;第二課時掌握文章的結構形式和思想內容。教學方法仍以學生的活動為本,教師只能處在引導、點撥的地位。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熟悉課文。
2.參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詞。
3.復述故事大意。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并介紹作品、作者。
同學們一定聽說過狐、鬼的故事。真有這樣的事嗎?不是。讀狐說鬼是一種假托的方式,目的還在說人,說社會現象。例如有個故事叫《畫皮》,說的是一個惡鬼,在人皮上畫了一個美女,披在自己身上,就變成美女了,然后去害人。這簡直是荒誕之極。但想一想就會覺得它非常真實,許多壞人在干壞事之前,不是先要給自己裝扮成好人嗎?這個故事就出自《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的字、號、籍貫、生卒年,在題注里有介紹,這里只作簡要的補充。他年輕時就有文名,但屢次考試都落第,到71歲才成為貢生。一生大部分時間在家鄉當塾師,生活很清苦。柳齋》這本書是他用幾十年時間寫成的,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現實中的丑惡事物。他自稱這是一本“孤憤之書”——“孤憤”,有孤獨、悲憤之意。
二、學生試讀。
先齊讀一遍,然后指定個別學生(最好是程度較低者)朗讀,以便發現學生的疑難之處,使講解更有針對性。注意正音,糾正節奏停頓的錯誤。
三、疏通文義。
(一)以教師邊讀邊講的方式進行,讀到該講的地方就停下來講;但也不光是教師講,還要 讓學生講。哪些地方該講呢?
(l)不常用的字,雖有注釋,但可能學生印象不深;
(2)表述習慣跟現代不同的地方;
(3)可以用口語作生動表述的地方。
以下是講述要點:
1、“途中兩狼”,按現代口語應當說,半路上碰到兩只狼。
2、“綴”,這里要引申為緊跟
3、“投以骨”,把骨頭扔給它。
現在也說“報之以笑”(拿笑來回答別人)。
4、“骨已盡矣”,也可以說成“骨已盡”,跟下文接得上。為什么要加個“矣”字?(情急,無計可想。)
5、“并驅”,今語有“并駕齊驅”,“并”,亦齊(一起)也。
6、 “顧”,轉頭。屠戶回頭則見狼,當是轉頭看兩側。
7 、“苫蔽”,由兩個近義詞組成的雙音詞,遮蓋之意。
8 、“奔倚”,表現兩個動作:跑過去,把背靠著。
9 、“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此處用引申義。
10、“犬坐”,犬,比喻坐的姿勢如犬。今語,開會時排入場叫“魚貫而入”,大口吞咽,叫“狼吞虎咽”,皆屬這種用法。
11、“隧入”,從隧道入。今語“空運”(由空中運輸),也是這種用法。
12、“意暇甚”“意將隧入”中的兩個“意”字,含義不同,可讓學生做比較。(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內心盤算。)
13、“蓋以誘敵”,原來是想麻痹對方。
(二)邊串講邊歸納內容,熟讀成誦。
1、教師再教給一種朗讀的方法——“表現情景法”。《狼》是一篇小說,有扣人心弦的情節,要運用語音的急緩高低來再現小說的情景。
學生再進行讀法實踐。朗讀課文,表現課文情景。①讀出輕重。②讀出快慢。③讀出抑揚。也就是讀出情景,讀出語氣。
2、教師教給朗讀的方法——“分層背讀法”。所謂“分層背讀法”就是用語音停頓來表現段中句子所表達的一層層的意思,從而清晰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和脈絡,進而達到流暢地背誦。《狼》這一課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寫人必寫狼,寫狼必寫人,二者相互交織,構成段內層次。如開頭“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其遠”這一段,由兩層構成,飛層寫人,——層寫狼,朗讀時必須在“剩骨”后小停一下。
板書:
(先看第1段,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開端。我們不妨用兩個字來概括,大家想,哪兩個字合適?——可用屠夫“遇狼”來概括。
再看第2段,寫屠夫投骨拒狼,而狼仍不罷休,照樣追趕。說明狼很貪,而屠夫呢?如果仍用兩個字概括,可借用文中一個字來組詞,這個字是什么?——可用屠夫“懼狼”來概括。
再看第3段,寫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準備搏斗,這寫了屠夫對狼的什么行為?文中似無可用之字,只能另行考慮。——可用屠夫“御狼”來概括。
再看第4段,寫屠夫奮起劈狼,隨后又劈一狼。這一段很清楚——可用屠夫“殺狼”來概括。)
遇狼
懼狼 投以骨 復投之 骨已盡 并驅如故——大窘 恐
御狼 顧 奔 倚 弛 持——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殺狼 少時 久之(狼)
暴起 劈 斃
轉視(一狼) 斷 斃
議“狼”
四、朗讀背誦。
五、作業 布置:
同步翻譯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串講課文。
2.理清故事情節、掌握結構。
3.正確理解文章中心意思。
一、導入 :
上節課我們已經疏通了課文,了解了文章的大意。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深入研究課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
二、正課:
1、朗誦課文。
2、理內容、明結構
(1)本文敘述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敘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個過程,按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來看,可以怎樣概括?
(據此,我們可以看出,屠夫遇狼、懼狼、御狼、殺狼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個過程恰好是事物發生、發展和結局的全過程。
那么,這四個自然段,哪是開端,哪是發展,哪是高潮,哪是結局呢?
關鍵在于高潮和結局都集中在第4段,第3段不是高潮,第2、3段是故事的發展。這點學生是能理解的。可見怎樣劃分高潮的結局,應該以文章本身的情況為準。)
(2)本文前四段與第5段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前四段是記敘,第5段是議論;前四段是講故事,第5段是評故事。
本文的整體結構應該怎樣認識?
本文整體上可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敘事,又分四個層次;第二部分議論。
3、每個同學以“……表現了……”或“……寫出了……”說一句品析課文語言的話。如“一屠晚歸”寫出了人物、時間。又如“一屠晚歸”表現了特定的時間,表現了屠戶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同學們發言。如:
晚:說明當時已是路上無人,屠戶處于無援境地。 途中:寫出了特定的環境和地點。
一屠、兩狼:對比,屠戶只單獨一人,狼卻是兩只,寫出了屠戶身處險境。
投以骨:寫出了屠戶在想辦法擺脫險境。
投,復投:表現屠夫一再設法不讓狼繼續追擊。
仍從:寫狼的貪婪,狼的膽子越來越大,得寸進尺,步步緊迫。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寫狼緊跟不舍,屠戶面臨攻擊的巨大危險。
并驅如故:表現狼集體“作戰”,屠戶好像到了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地步。
弛擔持刀:寫屠戶準備奮起搏擊。
眈眈相向:寫出了狼眼光的兇殘與貪婪,寫出了兩狼伺機進攻。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寫屠戶機警果敢,不失時機,迅速出擊。
轉視:把驚心動魄的情景展現在眼前,把情節推向高潮。
一狼洞其中:將危險性渲染到了極點,原來“一狼徑去”是為了前后夾擊。直到禽獸“頃刻兩斃”,文章中的懸念才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寫屠夫的醒悟,更寫狼的狡黠。教育人對狼一樣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4、問題探討:
(1)由此我們可知狼的本性是怎樣的?
貪婪兇惡:……
狡詐陰險:……
(2)文章如何刻畫屠戶的形象的?(描寫手法)
心理描寫
動作描寫
由此可見屠戶是一個怎樣的人?
——機智勇敢、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3)文章最后一段議論有什么作用?
(4)這篇文章給我們什么啟示?
三、小結:
本文寫的是兩只狼和一個屠戶之間的一場較量,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結果卻雙雙斃命與屠戶的刀下。說明狼無論多么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勝。
余下時間通過各種形式競讀、競背課文。
建議作業 :
練習:教師提出“請同學們對課文添枝加葉”的思考要求。同學們自找內容,就某一部分說描敘文。
5.教師點撥:為了展開鋪敘,可用如下方法對課文“添枝加葉”,展開想象。
①設置環境 ②添加動靜 ③加上聲色 ④安排遠近 ⑤配上襯景 ⑥表現心理。如對開頭一句話,可以加上對夜色的描寫,還可以加風聲的描寫。
6.同學們思考、準備,有表情地說“描述文”。
《狼》教學設計 篇15
狼
一、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目標:
了解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二)知識目標:
1、朗誦文言課文。
2、積累文言詞匯。
3、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象。
4、理解句意、文意。
(三)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于斗爭、善于斗爭日意識,讓學生懂得用智慧同敵人做斗爭
二、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匯。
2、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象。
三、教學難點
1、 理解句意、文意。
2、 理解文章的寫作目的。
四、教學步驟 :
(一)導入 :
1、欣賞有關狼的圖片。
2、今天同學們就跟我一來走進蒲松齡的《狼》。
3、說一說你知道的有關狼的成語、諺語或故事. 說說你心目中狼的形象.(出示課件)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培養我們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并積累一些文言詞匯.
2、培養我們用智慧同敵人做斗爭的意識。
(三)話題研討
1、課文內容的研討。
(1)、簡單回憶作者的有關情況。(出示蒲松齡畫像)
先出示畫像,后學生簡單作解釋。
(2)、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節奏,語氣,停頓。
(3)、播放錄音,讓學生對比,加深理解。(出示遠教資源視頻)
聽一聽課文的節奏,語氣,并請同學們用“ 狼”概括課文各段的內容。
(4)、小齊讀課文。(教師提示停頓)
板書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5)、自主口譯課文。
(6)、提問質疑
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詞,請求同學幫助解決,老師可略作歸納。(教師完成指導)
(7)、口述課文內容,具體落實字、詞、句的解釋。
(8)、評一評一
補白式對話
從 句可以看出,這是兩只 的狼。
從 句可以看出,這是一位 的屠夫。
“止增笑耳”的僅僅是惡狼嗎?作者嘲諷的僅僅是惡狼嗎?從這個故事中你獲得怎樣的啟發?
提示:對待狼一樣的惡人,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勝利。(答案不求一致,盡量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對狼的研討
(1)、辯一辯
先回憶本單元課文的共同特點(關愛動物),提示本文是不是和它相矛盾。我們現在已經很少見到狼了,從生態平衡的角度講,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狼?
(出示一些資料,讓學生了解動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2)說一說你的理解。
(四)、播放一段動畫視頻,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播放一首與狼的關的歌曲。
板書
狼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狼 : 狡詐、貪婪
屠戶 : 機智、勇敢
《狼》教學設計 篇16
此課的教學創意是:評價性閱讀。
評價,包括鑒賞和評論。評價能力是一種較高層次的閱讀能力,評價能力本身有不同層次 ,文章高遠的立意,別具匠心的構思,有所領悟,是一種評價;對一個有特色的詞或句子的 體會,也是一種評價;就課文的片斷、詞句談談感受,也是一種評價方式。初一的學生文學 水平有限,評價能力不強,只要好好引導,教學任務是可以完成的。
評價性閱讀訓練,主要是為突出學生的學習實踐活動,實現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活動。這一 點,初中語文教學大綱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中的第四點有明確要求:
教學過程 中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 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 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的機械訓練。
評價性閱讀訓練的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的實踐性學習活動為主,教師適當引導,教師著力 進行的是要考慮怎樣引導學生評價,從而有步驟有層次地完成教學任務,進而提高學生能力 。
評價性閱讀的教學方式,適用于精美短文,如:詩、詞、散文、小說等一類課文的教學。
[平臺展示]
主要教學過程 :
(一)預習識記,指導學生完成11個字的音形義的識記任務。
音:綴 窘 苫 蔽 弛 眈 瞑 隧 黠 尻 寐
要求會寫,結合注釋掌握字義。
(二)初讀課文,完成兩項自學內容:1作者、作品及課文出處的識記。2借助課文注釋 ,梳理文句,讀懂課文,把握課文大意。
(三)組織學生對課文進行評價式閱讀。
1.指導學生從屠戶的角度對課文進行評價性閱讀,讀一段,評價一段。
教師示范:第一段,寫屠戶遇狼,點明時間、地點,矛盾的雙方,這是故事的開端。
學生討論,對二、三、四段進行評價,發言內容大致如下:
第二段,寫屠戶懼狼,表現屠戶的遷就、退讓和狼的兇惡貪婪,是故事的發展。
第三段,寫屠戶御狼,表現屠戶的果斷抉擇和狼的不甘罷休,這是故事的進一步發展。
第四段,寫屠戶殺狼,表現屠戶的勇敢警覺和狼的狡詐陰險。這是故事的高潮與結局。
2.指導學生從狼的角度評價課文。教師示范:第一段寫的是兩狼跟蹤。
學生互讀互評,發言如下:
第二段寫兩狼窮追。
第三段寫兩狼逼人。
第四段寫兩狼被殺。
3.我們還可以從另外的角度對課文評價。如故事波瀾,表現手法,情節結構,形象塑造等等。
學生分組評價,教師組織交流。
第一段:文章開門見山,寫一人遇兩狼,這是一個險惡的環境,夜行路上,行人罕見,屠 夫身單力薄,一開始就造成了強烈的懸念,扣人心弦。
第二段:投骨而不止狼,使人感到屠戶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明屠戶 隨時有受到攻擊的可能。
第三段:屠戶在情急中,迅速占領有利地勢,準備與狼搏斗,與狼形成緊張的對峙局面。
第四段:真是一波未平,又起一波,直到禽獸頃刻兩斃,讀者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第五段:這是一個議論段,既是對狼的嘲笑,又是對屠戶機智勇敢殺狼的贊揚,點化中心 。說明人具有狼所不可能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對待像狼一樣的陰險狡詐的惡勢力,要敢 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4引導學生從用詞造句的角度對課文評價,可以用這樣的句式“……寫得好,寫出了… …表現了……”如“晚歸”的“晚”字寫得好,寫出了時間,表現屠戶在晚上無人時走路 ,環境十分險惡。
學生發言,教師點撥:
“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為情節的展開埋下伏筆。
“綴行甚遠”——表現狼貪婪的企圖,險惡用心。
“兩狼之并驅如故”——表現狼的配合作戰和虛張聲勢。
又至——復投之,不能使它止,多么貪婪啊。
一狼徑去——看似無意攻擊,實則聲東擊西,企圖前后夾擊置屠戶于死地。多么狡詐陰險 。
“目似瞑,意暇甚”——看似安閑無事,偽裝輕松善良,實則暗施毒計,企圖麻痹屠戶表 現其狡詐的本性。
眈眈——寫出了狼的兇殘目光。
洞其中——表現狼在迂回包抄,準備前后夾擊。
轉視——寫屠戶的警覺,引出了更加驚心動魄的一幕。
屠暴起——寫出了屠戶的勇敢與機智。
數刀——表現屠戶毫不手軟。
“顧”“奔倚”“弛擔”“持刀”——表現屠戶在險惡處境中,能保持清醒的頭腦, 急中生智,想方設法和惡狼斗。
……
《狼》教學設計 篇17
《狼》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熟悉作家作品。
2、疏通課文,理解疑難句子含義;積累文言詞語。
3、認識文中所用的描寫方法,在設置情景下進行片段寫作練習。
【教學重點】
1、疏通課文,理解疑難句子含義;積累文言詞語。
2、認識文中所用的描寫方法,在設置情景下進行片段寫作練習。
【教學難點 】
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設置情景中,進行片段寫作,完成知識遷移。
【教學方法】
講授法,引導讀書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積累法,朗讀法,寫作能力遷移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
(一) 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導言】
提問:同學們見過狼嗎?如果見過,請你描述一下狼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回答略
提問:請試一下你能說出幾個帶“狼”的成語?
學生回答略。
教師用幻燈片投影一些帶“狼”的成語。
教師敘述:同學們這是你們眼中的狼,你們知道蒲松齡筆下的狼是什么樣子的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蒲老先生的《狼》。
第三十課 狼
1、用幻燈片投影以下內容,并請學生回答。
⑴《狼》這篇文章的體裁是________,我們以前學過的有關動物的寓言故事有________。這種體裁的特點是篇幅________ ,意義________。
⑵《狼》選自清代小說家________的短篇小說集________。作者字________,世稱“________先生”,山東________人。
2、讓學生觀看張鐵林主演的《聊齋先生》中有關蒲松齡收集民間故事的片段,評價他的精神進而欣賞對聯:有志者,事竟成。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苦心人,天不負。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3、教師敘述:后人對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評價頗高,有語為證: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投影展示)
4、朗讀課文
⑴齊讀生字2次,教師糾正讀音。
⑵聽磁帶中的范讀,然后集體朗讀課文。
⑶師生共同糾正朗讀過程中發音、停頓方面的錯誤。
5、疏通課文,積累詞語
⑴學生分組合作翻譯課文,要求學生將經過討論后不懂的句子勾畫出來。
⑵各組記錄員將本組不懂的問題提出,由其他組的同學幫助解決。
⑶教師從旁點撥懸而未決的問題。
⑷教師通過幻燈片示例典型性疑難語句翻譯。
轉視積薪后——(屠戶)就轉身去看柴草堆后面的(另一只狼)教師分析:此句是省略句。翻譯前先還原句子的本來面目,然后把句意疏通。
教師歸納:翻譯是古文學習的重要環節。翻譯的要領是:翻譯前先弄清楚句中每個詞的含義,注意靈活增字、刪字、留字,直譯和意譯結合。
6、概括故事情節
⑴先由幾位學生分別概括故事情節,然后由學生評出概括最好的。
⑵用幻燈片與學生分享教師對故事情節的概括。
遇狼 → 懼狼→御狼 → 殺狼 ︶
開端 發展 高潮和結局
⑶提問:你認為本文的情節和形象有何特點?
學生回答:情節曲折,形象生動。
7、探討描寫手法
⑴用幻燈片投影以下內容,并請學生回答。
①文中運用到的描寫手法有________。
教師歸納: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及神態描寫。
②文中對屠戶的動作進行描寫的動詞有________
教師歸納:投,復投,顧,奔,依,弛,持,起,劈,斃,斷
③文中對屠戶進行心理描寫的句子有哪些?
教師歸納:屠懼 屠大窘 恐前后受其敵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④文中對狼進行神態描寫的句子有哪些?
教師歸納:眈眈相向 目似瞑,意暇甚。
⑵教師小結:描寫生動傳神,用詞精當,層次清晰,由外及內,有力的凸現了形象。
8、在設置情景下進行片段描寫
⑴ 同學們如果你遇到以下情形你會怎么辦?(投影出設置的情景)
①你正在趕路,發現路中一條大青蛇惡狠狠地用眼睛瞪著你,氣勢洶洶地向你爬過來,你會……
②你正在回家的路上,這時兩只狗一白一黃,如影隨行,尾隨于你,不肯離去,你將……
教師敘述:請同學們任選一題,發揮你的想象,力求寫出你和大青蛇(或狗)當時的動作、心理和神態,字數不少于80字,力爭在7分鐘內完成。
⑵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互相鑒賞,互相學習。
(二) 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明白文言文并不難懂,關鍵在于我們要多讀,多看。請課外閱讀《聊齋志異》中的故事,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另外,本節課同學們的片段寫作完成的很好,平時要學習把所見的美文的寫法運用于自己設置的相似情景中進行寫作,把閱讀和寫作更好的結合起來。
(三) 板書設計
寫法:情節曲折 形象生動 用詞精當 描寫傳神
內容:遇狼 → 懼狼→御狼 → 殺狼
學法:重視翻譯 立足詞匯 直譯意譯 靈活理解
感受生活 課外閱讀 開拓視野 讀寫結合
(四)布置作業
1、 寫一篇關于本文的讀后感,談一談你對文中屠戶及狼的看法,并說說你對本文主題的認識,字數要求在300字以上,題目自擬。
2、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完成《資源與學案》75頁的文言文閱
讀題,進一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五)教學后記
本節課的知識容量較大,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體現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另外在培養學生讀寫能力的過程中,本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新課程教學思想,注意教給學生好的學法。
再者,讀寫結合也就意味著教材與學生生活的鏈接,為語文課程的學習注入了活水。
作業 部分,學生通過完成讀后感,對狼及屠戶的形象、作品的主題,有了個人的獨到見解,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可由學生采用課外興趣活動形式,評出優秀習作,搞一次專題小論文展覽,或向文學類報刊投稿。
本節課的缺陷,我認為是學生朗讀的形式中缺少了個人朗讀,因此一些發音、停頓方面的問題可能暴露仍不充分,同時對朗讀時一些句子應讀出怎樣的語氣情感仍需揣摩,以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的能力。但由于一節課總要有所側重,所以這方面訓練擬安排在學習其他課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