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通用14篇)
《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 篇1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本文是根據先前的史書改寫的。因先前的史書已有較詳細的記載,而又無新的史料可以補充,所以本文是根據從略的原則對先前史書的有關記載進行改寫的。與《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的文字相比,本文僅區區129字,雖極簡略但剪裁精當,不僅保留了原文的精華,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練的文筆突出了人物的風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寫之作。
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可分兩層: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后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本文記事簡練。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斷,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出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表現出來。寫孫權勸學,著重以孫權的勸說之言,來表現他的善勸,而略去呂蒙的對話,僅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寫呂蒙的反應,并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寫呂蒙接受了勸說;寫魯肅“與蒙論議”,著重以二人富有風趣的一問一答,來表現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而略去二人“論議”的內容,并僅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一句作結。
二、問題研究
1.本文是怎樣以對話表現人物的?
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情味。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孫權勸學,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贊嘆,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于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三日”形容時間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驚奇、難以置信的樣子。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他頗為自得的神態,他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肅、呂蒙的話則有調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調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寫魯肅、呂蒙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系,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側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
2.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
文章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結尾。魯肅之所以主動與呂蒙“結友”,是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這最后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論議”的余韻,進一步從側面表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練習說明
一、仔細閱讀課文,想想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從中受到啟發。
二、朗讀課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所表示的語氣。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課文中的幾個語氣詞所表示的語氣。文言文中的語氣詞有重要的表情達意作用,并且數量多,用法靈活,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要注意隨時積累。文言語氣詞的用法,要通過朗讀來體會。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邪: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嗎”。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耳:表示限止語氣,可譯為“罷了”。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嘆語氣,可譯為“啊”。
教學建議
一、根據本文以對話為主的特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最好能當堂背熟課文。魯肅、呂蒙的對話是本文的重點和難點,可抓住關鍵詞語“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理解二人對話的內容,并體會這段話的情味。
二、教學本文,可以采用一些靈活的方式,如讓學生討論本文對自己有什么啟示,分角色朗讀,進行快速背誦競賽,復述課文,改編原文并口頭表述,等等。
三、可將本文與《傷仲永》一文作比較閱讀。前者寫呂蒙“當涂掌事”之后,經孫權勸說“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了驚人的長進;后者寫出方仲永幼年聰慧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泯然眾人”。兩文的內容都有與學習有關,卻一正一反,一是年長好學,學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學,毫無所成,從不同的方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此外兩文的寫法也不同:前者以對話為主,言簡意豐;后者敘議結合,借事說理。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現在屬山西省)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寶元進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知諫院。他立志編撰《通志》,作為封建統治的借鑒。治平三年(1066)撰成戰國迄秦的八卷。英宗命設局續修。神宗時賜書名《資治通鑒》。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對,與王安石在帝前爭論,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被命為樞密副使,堅辭不就,于熙寧三年(1070)出知永興軍(現在陜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陽,以書局自隨,繼續編撰《通鑒》,至元豐七年(1084)成書。他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都親自動筆。元豐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聽政,召他入京主國政,次年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數月間盡廢新法,罷黜新黨。為相八個月病死,追封溫國公。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
二、《資治通鑒》簡介
《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撰。294卷,又考異、目錄各30卷。編年體通史。司馬光初成戰國至秦二世八卷,名為《通志》,進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設書局繼續編撰,至神宗元豐七年(1084)完成,歷時19年。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全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XX年),下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傳狀、文集、譜錄等222種。幫助編撰者有劉■、劉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長,分段負責,先排比材料為“叢目”,再編成“長編”,然后由司馬光總其成,刪訂定稿。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略于經濟、文化。全書貫1362年史事,有“考異”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錄”以備查閱之用,為歷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較系統而完備的資料。注釋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資治通鑒音注》。清初嚴衍著《資治通鑒補正》,為《通鑒》拾遺補缺,刊正錯誤,也做了一些工作。
三、關于呂蒙
呂蒙(178—219),三國汝南富陂(現在安徽省阜南縣東南)人,字子明。少依孫策部將鄧當,當死,代領其部屬。從孫權攻戰各地,任橫野中郎將。后隨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初不習文,后聽從孫權勸告,多讀史書、兵書,魯肅稱其“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魯肅卒,代領其軍,襲破蜀將關羽,占領荊州。不久病死。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及蒙曰:“……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劇,艱難、困苦)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于子敬。”
(摘自《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四、《三國志•吳志•呂蒙傳》及裴松之注引《江表傳》的有關文字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顧之。’遂往詣蒙。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虎熊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劃五策。肅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并當涂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魏晉南北朝以《史記》《漢書》《東觀漢記》為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勗邪’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后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復(單復,猶奇正,古代戰術之一),以卿(卿,當為“鄉”。從盧弼說)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權常嘆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并作國士,不亦休乎?’
五、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多來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鉆研經書當博士嗎!只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以往的事情罷了。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處。”呂蒙于是開始學習。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論議,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干、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說:“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魯肅于是叩拜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就分別了。
《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 篇2
導語:《孫權勸學》選自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主持編撰的一部編年體通史一一《資治通鑒》。該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文言文《孫權勸學》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和參考,祝同學們學習更上一層樓。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日:“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呂蒙于是就開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后,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啊!”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
文章道理:
1)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
2)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4)要善于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并去做。
5)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7) 做人不能太驕傲,要謙虛。
8)勸人要講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輕言放棄。
10)只要發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
11)與《傷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孫權勸學閱讀題目: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1)即更刮目相待 更:
(2)及魯肅過尋陽 過:
2.翻譯下列句子。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文章寫了兩件事,分別是_____和______。
4.文章結尾寫“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有何作用?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
1.(1)重新。(2)到。
2.(1)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嗎?
(2)讀書人分別幾天,就應該重新用新眼光看待。
3.孫權勸學 魯肅驚贊
4.側面襯托呂蒙才略非同尋常,表明他進步之快,從而表達“開卷有益”的中心。
《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文學常識
2、掌握文言字詞
3、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態、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物塑造,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及對比手法的運用。
5、學無止境,開卷有益,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展。(與《傷仲永》比較)
重點:
1、字詞。(本文是略讀課文,字詞部分以課外準備、課內教授相結合)
2、品讀對話,分析人物形象。
難點:聯系課文、生活,讓學生真正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的道理。
教學設想:
1、學生在課下借助工具書自瀆課文,對字詞自讀質疑。
2、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神態、心理。
3、品讀對話,分析人物形象。
課時:1課時
預習:
熟讀課文,利用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并記下疑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關羽導入,引出呂蒙。
多媒體展示關羽圖片,以“敗走麥城”的故事,引出呂蒙。
二、介紹《資治通鑒》和司馬光。
通過預習《孫權勸學》,你們覺得《資治通鑒》應該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明確:了解文學常識的目的是:豐富我們的文學知識和修養,并給我們提供進一步學習、看書的基礎。
三、全班朗讀全文。
用幻燈片打出幾個應該注意的讀音。
四、字詞過關。
昨天已經讓同學們利用課下注釋和工具書預習課文了。下面,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大家的重點字詞和字詞疑點。
1、每個小組至少提出3個重點字詞,并解釋詞義。
2、提出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字詞疑難點。
——給學生2分鐘的交流時間,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回答。
五、翻譯全文。
請一個同學翻譯全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注出翻譯不恰當的地方和翻譯得精彩的地方。
(教師總的指導)
六、分析人物形象。
了解了課文之后,我們回過頭來想一想。呂蒙為什么能夠打敗關羽呢?——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誰起了重要作用呢?——孫權。
請大家再次深入地閱讀課文,想一想孫權、呂蒙是什么樣的人(分析人物形象)?從哪里可以看出來?(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孫權——
呂蒙——
我們在《最后一課》中學了很多描寫人物的方法(外貌、語言、動作、神態)。那么,在這篇課文中,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寫方法呢?
——對話。我們知道對話是人講的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語氣、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神態。請我們同學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朗讀,一個人扮演一個角色。試著把握課文中人物的感情、語調。
請幾個小組來讀一讀,互相交流。
七、總結。
這是的一篇關于勸學和學習的文章。我想我們大家要反問一下自己:我是一個好學的人嗎?我正在用學習完善、發展自己嗎?如果學了這篇課文,同學們能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那么我們最重要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司馬光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八、作業。
1、小練筆(任選一題):
(1)仔細閱讀課文,想想呂蒙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
(2)小作文《當呂蒙碰到方仲永》
2、新學案第15課。
《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 篇4
【課文學習目標】
1、識記、理解本課的生字詞。
2、了解文言語氣詞所表示的不同語氣。
3、揣摩體會人物對話時的神態、心理。
4、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義,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5、能流暢地朗讀課文;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6、了解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課文學習指導】
一、自主學習
1、根據“提示”默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詞。
2、讀準下面加點字的字音。
卿今當涂掌事 治經為博士邪 即更刮目相待
3、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蒙辭以軍中多務 但當涉獵 見往事耳
自以為大有所益 及魯肅過尋陽 即更刮目相待
4、初步閱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5、記下你初讀的體會、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師同學交流。
二、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1、這篇課文共7句話,其層次結構為“①②③‖④‖⑤⑥‖⑦”。請分別用兩個字概括出各層的大意。
—→ —→ —→
2、選出對下面文言短句理解正確的項,在括號內打“√”。
⑴蒙辭以軍中多務。
a、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忙來推辭。( )
b、呂蒙辭掉了軍中事情繁多的職務。( )
c、呂蒙說他軍中有很多任務。( )
d、呂蒙說他在軍中職務太多。( )
⑵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a、大哥你預見事情怎么這么晚呢!( )
b、大哥你怎么看見事情這樣晚呢!( )
c、大哥你怎么知道事情這么晚啊!( )
d、大哥你怎么天晚才了解這事啊!( )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示的語氣是:( )
a、傲慢 b、自豪 c、埋怨 d、輕蔑
4、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
a、要想當權掌事,就必須讀書。
b、讀書就要認真深入地研究。
c、讀書就要博覽,以便全面了解歷史。
d、不能因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5、下面兩個成語皆出自本文,請指出出它們的具體含義,并用這兩個成語分別造句。
⑴吳下阿蒙:
造句:
⑵刮目相待:
造句:
6、對這篇課文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與老師同學作進一步的探究。
參考答案
1、勸學 就學 議論 結友 2、⑴a ⑵c 3、b 4、d
【字詞綜合運用】
(1)注音
卿(qīng) 豈(qǐ) 涉獵(shè) 孰(shú) 遂(suì)
(2)形似字區別
(3)解詞
權謂呂蒙曰(告訴)
蒙辭以軍中多務(用 事務)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難道)
孰若孤(誰 比得上)
自以為大有所益(認為)
但當涉獵(粗略地閱讀)
當涂掌事(當道,當權)
蒙乃始就學(才 開始從事)
卿今者才略(語氣詞,不譯)
士別三日(分別)
及魯肅過尋陽(到了……時候 到)
見事之晚(認清事物)
(4)通假字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邪”同“耶”,語氣詞)
(5)成語
刮目相待(看):指別人已有顯著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來看待。
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6)多義詞辨析
(7)古今異義
【重點句子分析】
本文寫孫權勸學,著重表現孫權的善勸,而完全略去呂蒙的對話,僅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寫呂蒙的反應,并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寫呂蒙接受了勸說。寫魯肅“與蒙論議”,著重以二人的一問一答,來表現呂蒙才略長進之快之大,至于魯肅與呂蒙“結友”,這最后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論議”并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韻。
【課文背景知識】
(1)作家作品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現在山西省夏縣)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主編《資治通鑒》,有《司馬文正公集》。
(2)閱讀知識
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對理解文言文有什么作用
文章是作者用來反映社會生活,抒發內心情感的方法,因此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感情與作者的生活經歷、遭遇處境緊密相連。如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作者,其作品多體現平民百姓的疾苦;而那些無意仕途的作者,文筆就較輕松,多山水風景、兒女情長的作品;至于一些政治失意、懷才不遇的作者,常會在作品中抒發郁悶傷感之情。所以了解作者的生平,對文言文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寫作背景對理解文言文也很重要。每篇文章都有其一定的創作背景,由于年代久遠,文字上的障礙已經不少,若對內容理解再有困難就更不利于學習了。了解寫作背景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背景知識
《資治通鑒》全書二百九十四卷,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書名是以歷史上的得失作為借鑒來加強統治的意思。
【課文結構分析】
(1)層次結構
第一層(“初”……“蒙乃始就學”),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
第二層(“及魯肅過尋陽”……“結友而別”),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2)中心意思及寫作特點
本文通過孫權勸學的故事,強調了讀書學習對增長才略、“當涂掌事”的重要作用。
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的幾句話,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3)課文翻譯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多來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鉆研經書當博士嗎?只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以往的事情罷了。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處。” 呂蒙于是開始學習。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論議,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干、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說;“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魯肅于是叩拜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后分別了【課文寫作特色】
1.筆墨簡約,言簡意賅。
2.運用對話,刻畫人物。
【課本習題提示】
一、示例:呂蒙的變化給我們的啟示是,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此題是開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1.邪: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嗎”。
2.耳:表示限止語氣,可譯為“罷了”。
3.乎:表示感嘆語氣,可譯為“啊”。
【同步達綱練習】
(1)給下列的形似字注音并組詞。
(2)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
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當涉獵。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涉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今當涂掌事。
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給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選擇正確的義項。
①權謂呂蒙曰( )
a.叫做 b.說 c.告訴
②蒙辭以軍中多務( )
a.告辭 b.言辭 c.推辭
③見往事耳( )
a.看見 b.了解 c.見識
④孰若孤( )
a.第二人稱,你
b.比得上,如,好像
c.這個
d.假如,如果
⑤蒙乃始就學( )
a.于是,就 b.才 c.卻,竟然
⑤及魯肅過尋陽( )
a.經過 b.到 c.離開
(4)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資治通鑒》是一部紀傳體通史。
b.司馬光,字君實,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
c.本文通過寫魯肅與呂蒙的對話,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正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
d.文章中,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的,魯肅與呂蒙的對話則有調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調是不同的。
(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表示什么語氣,并指出它和現代漢語中的哪個語氣詞相近?
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②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③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6)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回答問題。
師曠論學 劉 向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了。”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①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釋]①昧:暗
①分別指出下列加粗字的用法和意義。
②解釋下列詞語。
暮( ) 戲( ) 問于師曠( )聞( ) 善( ) 為人臣( )
③“平公曰:‘善哉!’句中“善”字的字面意義和蘊含的深層意義分別是什么?
④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⑤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______,意在說明一個_的道理。
【典型熱點考題】
例1 閱讀下面一段話,完成題目。
生命的過程注定是由激越到__________,由絢爛到__________。一切情緒上的激蕩終會過去,一切彩色喧嘩終會消隱。如果你愛生命,你該不怕去__________。因為到了這一天,樹高千丈,落葉歸根,一切終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遠深沉的棕土。到了這一天,你將攜帶著豐收的生命果粒,牢記著他們的苦澀或甘甜,隨著那飄zhuì( )的落葉消隱,沉埋在秋的泥土里,去安享生命最后的勝利,去吟唱生命真實的凱歌!
(1)從下面的詞語中選擇三個最恰當的,分別將其序號填在文中橫線上。
①安詳 ②安逸 ③平靜 ④平淡 ⑤體嘗 ⑥體察
(2)根據拼音把相應的漢字寫在其后的括號里。
(2002,山西)
辨析:這是一道檢查同義詞辨析和漢字識記的題,同樣離不開日常的語言積累。解答時,一*語感,二要聯系語境,單純從詞義角度理解,是不靈活的。“激越”、“安詳”與“絢爛”、“平淡”是兩組相對應的表示一個動態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兩個詞語,語義、語境都相吻合。“體嘗”的意思是“體會品嘗”,下文中的“苦澀”、“甘甜”兩個詞是你選擇它的提示。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①④⑤;墜。
例2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相聲的關鍵在于創作。現在專門進行相聲創作的人越來越少,這是市場變化造成的。隨著文藝的多元化發展,其他藝術門類規模逐漸變大,相聲創作人員卻在分流,__________
a.因為看電視劇和小品的人遠遠多于看相聲的,相聲創作的酬金也低于電視劇和小品,所以有的改行寫小品了,有的寫電視劇了。
b.因為相聲創作的酬金低于電視劇和小品,看電視劇和小品的人又遠遠多于看相聲的,所以有的改行寫電視劇了,有的寫小品了。
c.有的改行寫電視劇了,有的寫小品了,因為看電視劇和小品的人遠遠多于看相聲的,相聲創作的酬金也低于電視劇和小品。
d.有的改行寫小品了,有的寫電視劇了,因為相聲創作的酬金低于電視劇和小品,看電視劇和小品的人又遠遠多于看相聲的。
(2002,杭州)
辨析:這是一道考查語言邏輯的題目,只要掌握做題的規律,找到突破口,就會非常簡單。空白處的前一個詞是“分流”,“有的……有的……”承接它,很合適;“因為”后的兩個原因中,“看電視劇和小品”與上文的“寫電視劇、小品”聯系緊密,所以應放在前邊,而且“相聲創作酬金低”也是一個次要原因,所以放在后面。所以本題應選c。
【易錯例題分析】
例 用詞造句不恰當的是( )
a.和睦:老師的臉上總是帶著慈祥和睦的笑容。
b.詫異:聽了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大家都很詫異。
c.蹣跚:望著蹣跚遠去的父親,我的淚涌了出來。
d.肆虐: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今春風沙肆虐,再次引起人們對環保的重視。
警示:這四個詞我們都不陌生,日常使用率較高,因而無形之中就會養成一種使用的習慣。由于大家的年齡特點,思維跟不上表達,往往隨心所“語”,而不去探究正確與否,所以,答題時容易受平時表達習慣的影響,產生錯覺。“和睦”一詞的意思是“相處融洽友愛;不爭吵”,用來形容“笑容”顯然不合適,“溫和”較恰當,所以正確答案是a。
參考答案
【同步達綱練習】
(1)qīng卿相 jī唧唧 liè獵奇 là臘月 (2)①古時王侯的自稱 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②只 粗略地閱讀 ③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當道,當權。 ④重新 ⑤認清事物 (3)①c ②c ③b ④b ⑤a ⑥b (4)d (5)①表反問語氣,可譯為“嗎”。 ②表限止語氣,可譯為“罷了”。 ③表感嘆語氣,可譯為“啊”。 (6)①他的,代詞 自己,代詞;代詞,代下文所言的事 助詞,的 ②晚 戲弄 向 聽說 好 做 ③字面意義:(講得)好極了。深層意義:贊揚、佩服師曠關于學無止境的勸戒。 ④少年好學,(就)好像初升太陽的光華;壯年好學,(就)好像中午太陽的光芒;老年好學,(就)好像點燃蠟燭的光亮。 ⑤比喻、排比 學無止境,只要想學,不懈追求,任何時候都會有所收獲
《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 篇5
教學設想
教學重點: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義。
可通過朗讀來揣摩領會人物形象,讓學生進行討論來理解課文。
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課文導入 。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二、簡介作者作品。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學生齊讀課文。
1.掌握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但當涉獵:只見往事:知道以為:認為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么晚啊!何:怎么,為何。
四、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十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目蒙學習的效果的?
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的。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
結友。
5.概括情節:勸學~就學一議論~結友。
6思考: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么特點?
理解: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測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議論”之后用魯肅的驚嘆,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③ 情節以人物對話為主。
五、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思考討論:
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③“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斑然可見。
2.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盡量讀難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思考討論: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值不自禁地發出贊嘆。
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
3.齊讀全文,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別嗎?清說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皆為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六、背誦課文。(可當堂檢查)
七、說話訓練:談談你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語言表達要清楚,有條理。
八、布置作業 。
完成練習一、二。
板書設計 :
孫權勸學
《資冶通鑒》
勸學:辭~就(懇切、關心)
議論:非復吳下阿蒙(驚異、贊嘆)
何見事之晚(自得、自豪)
(馬駿)
教學設計(B)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學生查字典,理解“吳下阿蒙”和“刮目相待”兩個成語的含義。
吳下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后泛指缺少學識、文
才的人。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相
待:相看待。
二、學生自讀課文。
1.根據注釋疏通字詞,有疑難之處即提出來。
2.教師落實重要詞句。可結合教學設計(A)
三、學生齊讀課文,分析理解“外機功學”。
I.呂蒙是怎樣從”吳下阿蒙”一變而為讓人“刮目相待”的?
聽從了孫權的勸告,”‘就學”。
2.孫權是怎樣功學的?體會他的語氣、神態和心理。
①‘“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學!”:語\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允滿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
②“孤豈—…·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后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③“卿言……大有所益”: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四、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呂蒙與魯肅的對話,揣摩“刮目相待”的內涵。
說明:朗讀時要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的心境,讀完后教師應作點評。
思考討論:
1.魯肅為什么對呂蒙會“刮目相待”?
因為他從與呂蒙的談話中,發現呂蒙才略大增,與先前的“吳下阿蒙”判若兩人。
2.呂蒙學有所成.課文直接表現這一點沒有?是怎樣表明的?
沒有直接表現目獲的才學大增,學有所成,而是從魯肅的占語中側面表明的。
3.“‘卿今者才略,非夏吳下阿蒙!”表現了魯市怎樣的感情?
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為呂象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贊許之態呼之欲見。
4.“士別三日,……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現了呂蒙怎樣的心境?
“何……乎!”表示感嘆語氣,并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現出呂蒙對自己才略長進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說明:呂蒙的“自豪、自得”緣于對學習有新的認識。從學習中獲益非淺。
5.“刮目相待”后。魯肅有何舉動?說明了什么?
與呂蒙結友,說明魯肅對呂蒙的賞識、認可。
五、背誦課文。
六、布置作業 。
寫一篇讀后感.談談學了本文后你的體會。
板書設計 :
孫權動學
《資治通鑒》
吳下阿蒙————————一,刮目相待
(勸學、就學、議論、結友)
《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 篇6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1、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二)過程和方法目標1、 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2、 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三)情感目標學生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展。
重點 品味魯肅、呂蒙對話并說出其中表現的人物形象特點。
難點 聯系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設想 教 法設計 1、自讀質疑學生借助工具書自讀課文,將其中疑難提出,小組間討論解決,或提出來共同解決。2、編課本劇學生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將課文編成課本劇,一來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有益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二來可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3、合作探究針對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師與生、生與生之間可通過合作,共同探討解答。
媒體 投影片
教時 1課時
學計教設 時間 教 學 活 動 教師手記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導 語 設 計 5 師:這幾天有個難題讓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幫我想想辦法么?師:什么事呢?我有個學生,他總是不肯下功夫學習,我勸他應該好好學習,他說自己的事很多,況且又不想當學者,不學也罷。我很想好好跟他講講道理,可又不知該怎么說,大家看看我應對他說些什么呢?師:東漢時,吳國的國君孫權也遇到這種情況,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學生回答。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向學生求教,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而且體現了學生式的老師這一課改精神。由此導入 ,引發學生求知欲。
認定目標 1 師:我們已經學過多篇文言文了,那對文言文我們應該怎么學呢?誰來說說? 學生回答。 學生參與學習目標制定,益于激發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對之進行概括,或輔之以投影使之更明確。
導學達標 一 竟讀課文 ⒑ 師:現在請大家各自大聲朗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工具書,同時結合注解了解文章大致內容。師:剛才大家讀過課文了,現在把書合上,看投影,然后各自大聲地流利地朗讀課文。師:大家讀得不錯,現在能不能在大聲、流利 學生初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工具書解決,結合注解粗知大意。學生再讀課文。 教師及時點撥作者及《資治通鑒》的有關常識。投影片展示無標點符號之課文,訓練學生斷句停頓之能力。教學千法讀為本。讀會字音、讀懂
導 學 達 標 的基礎上再加上個快速?試試看!師:我們來個比賽,看看誰能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課文。 學生單讀、小組齊讀。 句意、讀品意味,真正用朗讀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意蘊。
二 合作探究、質疑問難 9 師:大家讀得很好,我們借助各種參考資料繼續了解課文內容,不懂的提出來互相研究,解決不了的一會兒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好的字詞句也畫下來,我們共同欣賞。師;誰來為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師:大家看看還有哪些地方要說說? 學生討論、交流,互相質疑問難。學生邊讀、邊議、邊圈點。學生講述課文內容。學生對文中疑難提問;學生自答教師引導。 以學生自讀、發現、討論的活動為主,還時間給學生、還主動給學生、還思想給學生。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若提不出問題,教師可就重點詞句之理解發問,避免疏漏,強化理解。
三 編課本劇,深入課文 5 師:課文有多處對話,但人物的神態、心理并未直接表現出來,現在,假如你是編劇,你怎么來編寫呢?假如讓你做演員,又該怎么樣?小組內先試試。師:哪一組主動來表演一下?師:通過朗誦、表演,你認為文中的人物當時神態和心態如何?師: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說說對文中任何一個人的看法? 小組編劇、表演。學生選出代表進行表演。學生發表各自的看法。學生討論發言。 發揮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借此深入了解課文意蘊,開闊學生學習課文之天地。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對課文進行品味。對學生的回答不要簡單地肯定或否定,鼓勵學生互相解答。
導 學 達 標 四 聯系課文,延伸拓展 8 師:學與不學,使呂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今天學習《孫權勸學》是為了什么呢?難道說只是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嗎?知道了這個故事,作為跨世紀的一代人,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說說?師:很多同學都談到了學習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學習上還有哪些說法值得借鑒?師:現在,回顧一下課前我請大家幫忙解決的問題,試著再幫我勸勸這位同學。 師:我們應該帶著問題走進課堂,更應該帶著深層次的問題走出課堂。根據你的理解和認識,有沒有什么新問題呢?比方說——師:大家有興趣了解更多與孫權、呂蒙有關的事情嗎?課文與文學作品一樣么?讀書使人聰明,老師建議大家課后讀讀《三國演義》,從中了解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后進行集體交流。學生聯系課文及與學習有關的名言和具體事例再次談自己的看法。學生提問。 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接受教育。可在學生說的基礎上用投影展示。這一環節既是照應,同時又是加深和強化,使學生對學習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認識,讓他們自己教育自己。激發學生興趣,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達到延伸拓展的目的。 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自主解決問題,做到教是為了不教。
五 評議總結 5 師:大家這一節課一定有許多收獲,無論是課堂表現、問題回答,還是課文學習,能不能說出來,我們共同分享? 學生就自己這堂課的表現發言。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話給予適當肯定和總結,并升華德育教育。
作業 1 師:課后大家練習背默課文,讓它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另外,我們學過《方仲永》,大家一定還記得那個天才少年,那么,請以《方仲永巧遇呂蒙》為題,展開想象,寫篇作文,文體、字數不限,只要你覺得表達出你的意思就行。 學生針對課文,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作文,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加深和鞏固。
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司馬光投影展示處
司馬光 重點字詞句 《資治通鑒》 板書主要內容,盡可能做到簡潔明確,讓學生一目了然。
投影設計之一 學習目標1、能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3、能在熟練朗讀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4、通過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5、能夠從文中得到有關人生方面的啟示。 投影展示的目標是對學生所定目標的規范、補充和加深,這樣學生學起來才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投影設計之二 孫權勸學司馬光初權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此環節可訓練學生斷句和停頓之能力,且有助于熟練朗讀。
投影設計之三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到用時方恨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知識就是力量。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展示相關名句可拓開學生思路,開闊視野,增大知識容量。
《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 篇7
課 時 計 劃
備課時間:( )周星期( )
教出時間:( )周星期( )
2005年 上 期 總第( )課時
計劃 課時
第 課時
課題: 孫權勸學
教材分析
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初中語文實驗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這是一個名人單元。文言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教學過程 中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教學目標 :
1、體會人物語言。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4、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方法:講授、問題探究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同學們,讀過《三國演義》嗎?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和久必分。話說三國鼎立之時,吳王孫權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員名將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曾隨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襲破關羽,占領荊州,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他就不愛讀書,孫權多次勸說,他總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學,這不,孫權又來勸說了,結果如何呢?今天咱們一起來看。
(解說:由故事導入 ,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對文章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二、司馬光與《資治通鑒》
1、這篇文章選自《資治通鑒》,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相關資料?(學生自由發言)
2、介紹司馬光
這部書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編撰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說到司馬光,我們對他少年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們一起來認識司馬光(介紹司馬光)。
三、解讀
1、究竟怎樣個勸法呢?我們來了解一下文章,先聽老師來讀,聽的時候注意掌握字、詞的讀音。(配樂朗讀)
( 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及時指導,特別強調重音、停頓等朗讀技巧。)
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讀文章,疏通文意,有疑問的劃出來
2、學習文言文我們要多積累文言詞語,標注一下你覺得本文需要特別記憶的文言詞語。(演示)
四、整體感知
1、大家齊讀課文,讀完后請幾位同學復述、概括故事情節。
2、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開始學習,學的效果看來不錯,文章中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呂蒙與魯肅的對話。
3、由此可以看出通篇文章故事情節的展開都是通過人物對話來展現的,那我們把人物對話部分挑出來。
五、課文研析
1、全文幾個人物?幾次對話?
全文3個人物;3次對話。
2、同學們帶感情讀,把握人物形象。
師:三次對話語氣一樣嗎?
權蒙對話孫權是王,對蒙的勸說態度懇切,蒙肅同為將士,對其變化之大顯示出驚異、贊嘆。
3、下面我們請同學挑人物讀,大家注意聽,看他讀的好不好?哪句話讀的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4、哪一組同學能拋開課本,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再加工給我們來個小課本劇表演。(一組同學上臺表演)
師:再現了當時的場景,演繹了一段白話,讓我們也是刮目相待呀!
(解說: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充分朗讀課文,讓學生積極參與,在教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課堂氣氛,很好的培養學生自讀古文的能力。培養學生表達、表演能力)
5、呂蒙在孫權的再三勸說下,開始讀書學習,并取得良好的讀書效果。文中有兩個成語突出表現了呂蒙進步之大,請大家找出。
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
六、體驗反思
昔日吳下阿蒙,經過發奮努力,讓同僚刮目相待,說到這我們不禁想到前幾天學的一篇文章《傷仲永》,讀完這兩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聯系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看法。
七、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許多仁人志士都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誰能說一些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書到用時方恨少。
2、最后送大家一句話,我們師生共勉“窮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板書設計 :
孫 權 勸 學
《資治通鑒》
勸學————不學 (懇切) 吳下阿蒙
又勸————就學 (關心) 刮目相待
論議————結友 (驚贊)
教學反思:
是一篇自讀課,故事性很強,本節課教學重點放在了朗讀上,通過自由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演課本劇等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體會人物說話的語氣,把握人物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這節課中得以充分體現。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表達、表演等方面的能力,加以多媒體教學手段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 篇8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1、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二)過程和方法目標1、 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2、 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三)情感目標學生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展。
重點 品味魯肅、呂蒙對話并說出其中表現的人物形象特點。
難點 聯系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設想 教法設計
1、自讀質疑學生借助工具書自讀課文,將其中疑難提出,小組間討論解決,或提出來共同解決。
2、編課本劇學生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將課文編成課本劇,一來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有益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二來可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3、合作探究針對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師與生、生與生之間可通過合作,共同探討解答。
媒體 投影片
教時 1課時
導語 設計
師:這幾天有個難題讓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幫我想想辦法么?
師:什么事呢?我有個學生,他總是不肯下功夫學習,我勸他應該好好學習,他說自己的事很多,況且又不想當學者,不學也罷。我很想好好跟他講講道理,可又不知該怎么說,大家看看我應對他說些什么呢?
師:東漢時,吳國的國君孫權也遇到這種情況,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向學生求教,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而且體現了學生式的老師這一課改精神。由此導入 ,引發學生求知欲。
認定目標 1 師:我們已經學過多篇文言文了,那對文言文我們應該怎么學呢?誰來說說? 學生回答。 學生參與學習目標制定,益于激發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對之進行概括,或輔之以投影使之更明確。
導學達標 一 竟讀課文 ⒑ 師:現在請大家各自大聲朗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工具書,同時結合注解了解文章大致內容。師:剛才大家讀過課文了,現在把書合上,看投影,然后各自大聲地流利地朗讀課文。師:大家讀得不錯,現在能不能在大聲、流利 學生初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工具書解決,結合注解粗知大意。學生再讀課文。 教師及時點撥作者及《資治通鑒》的有關常識。投影片展示無標點符號之課文,訓練學生斷句停頓之能力。教學千法讀為本。讀會字音、讀懂
導學達標的基礎上再加上個快速?試試看!師:我們來個比賽,看看誰能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課文。 學生單讀、小組齊讀。 句意、讀品意味,真正用朗讀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意蘊。
二 合作探究、質疑問難 9 師:大家讀得很好,我們借助各種參考資料繼續了解課文內容,不懂的提出來互相研究,解決不了的一會兒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好的字詞句也畫下來,我們共同欣賞。師;誰來為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師:大家看看還有哪些地方要說說? 學生討論、交流,互相質疑問難。學生邊讀、邊議、邊圈點。學生講述課文內容。學生對文中疑難提問;學生自答教師引導。 以學生自讀、發現、討論的活動為主,還時間給學生、還主動給學生、還思想給學生。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若提不出問題,教師可就重點詞句之理解發問,避免疏漏,強化理解。
三 編課本劇,深入課文 5 師:課文有多處對話,但人物的神態、心理并未直接表現出來,現在,假如你是編劇,你怎么來編寫呢?假如讓你做演員,又該怎么樣?小組內先試試。師:哪一組主動來表演一下?師:通過朗誦、表演,你認為文中的人物當時神態和心態如何?師: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說說對文中任何一個人的看法? 小組編劇、表演。學生選出代表進行表演。學生發表各自的看法。學生討論發言。 發揮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借此深入了解課文意蘊,開闊學生學習課文之天地。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對課文進行品味。對學生的回答不要簡單地肯定或否定,鼓勵學生互相解答。
導 學 達 標 四 聯系課文,延伸拓展 8 師:學與不學,使呂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今天學習《孫權勸學》是為了什么呢?難道說只是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嗎?知道了這個故事,作為跨世紀的一代人,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說說?師:很多同學都談到了學習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學習上還有哪些說法值得借鑒?師:現在,回顧一下課前我請大家幫忙解決的問題,試著再幫我勸勸這位同學。 師:我們應該帶著問題走進課堂,更應該帶著深層次的問題走出課堂。根據你的理解和認識,有沒有什么新問題呢?比方說——師:大家有興趣了解更多與孫權、呂蒙有關的事情嗎?課文與文學作品一樣么?讀書使人聰明,老師建議大家課后讀讀《三國演義》,從中了解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后進行集體交流。學生聯系課文及與學習有關的名言和具體事例再次談自己的看法。學生提問。 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接受教育。可在學生說的基礎上用投影展示。這一環節既是照應,同時又是加深和強化,使學生對學習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認識,讓他們自己教育自己。激發學生興趣,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達到延伸拓展的目的。 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自主解決問題,做到教是為了不教。
五 評議總結 5 師:大家這一節課一定有許多收獲,無論是課堂表現、問題回答,還是課文學習,能不能說出來,我們共同分享? 學生就自己這堂課的表現發言。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話給予適當肯定和總結,并升華德育教育。
作業 1 師:課后大家練習背默課文,讓它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另外,我們學過《方仲永》,大家一定還記得那個天才少年,那么,請以《方仲永巧遇呂蒙》為題,展開想象,寫篇作文,文體、字數不限,只要你覺得表達出你的意思就行。 學生針對課文,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作文,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加深和鞏固。
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司馬光投影展示處
司馬光 重點字詞句 《資治通鑒》 板書主要內容,盡可能做到簡潔明確,讓學生一目了然。
投影設計之一 學習目標1、能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3、能在熟練朗讀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4、通過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5、能夠從文中得到有關人生方面的啟示。 投影展示的目標是對學生所定目標的規范、補充和加深,這樣學生學起來才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投影設計之二 孫權勸學司馬光初權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此環節可訓練學生斷句和停頓之能力,且有助于熟練朗讀。
投影設計之三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到用時方恨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知識就是力量。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展示相關名句可拓開學生思路,開闊視野,增大知識容量。
《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 篇9
魯肅過蒙屯下
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遂往詣蒙。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畫五策。肅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時蒙與成當、宋定、徐顧屯次比近,三將死,子弟幼弱,權悉以兵并蒙。蒙固辭,陳啟顧等皆勤勞國事,子弟雖小,不可廢也。書三上,權乃聽。蒙于是又為擇師使輔導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國志·呂蒙傳》節選)
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過: (2)詣: (3)就: (4)悉:
2.用“/”給下列句子斷句。
于 是 又 為 擇 師 使 輔 導 之 其 操 心 率 如 此
3.句子翻譯
(1)將何計略以備不虞?
譯文: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譯文:
4.魯肅為什么和呂蒙“結友”?
答:
5.聯系課文《孫權勸學》,談談你對呂蒙的看法。
答: (二)炳燭①夜讀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②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釋】①炳燭:點燭。 ②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⑴恐已暮矣______ ⑵盲臣安敢戲君乎_______⑶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 ⑷及魯肅過尋陽_______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⑴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晉平公擔心學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呂蒙不愿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處所填不超過5字)4、兩文都是談學習的,共涉及四個人,讀完后你得到什么啟發?請寫在下面橫線上。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閱讀】
1.(1)經過,(2)到,(3)走近,(4)全、都。2.于是又為擇師/使輔導之/其操心率如此3.(1)(你)打算用什么計策來防備意外情況呢?(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謀略竟到了這種地步。4.魯肅起初對呂蒙不屑一顧,在和呂蒙交談后,被他的才能和謀略所折服,于是,與他“結友”而別。5.此題為開放性題目。(1)勤奮好學;(2)勇而有謀略,識軍計。(此答案僅在參考,只要說的有理即可。)
《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 篇10
一、積累與運用
1.請試著給加點的字注音。
①卿今當涂掌事( )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
③但當涉獵( ) ④即更刮目相待( )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卿今當涂掌事( )
②蒙辭以軍中多務( )
③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
3.翻譯下列句子。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當涉獵,見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下列詞語造句。
①吳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一)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5.解釋加點的詞。
①見往事耳( )
②及魯肅過尋陽( )( )
③即更刮目相待( )
6.翻譯下列句子。
①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7.請你用原文回答,孫權勸呂蒙學習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8.你認為呂蒙推辭的理由是什么?
9.請你用原文回答,孫權是如何說服呂蒙的?
10.學習了本文,你有何感想?
(二)
有獻不死之藥于荊王者,謁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曰:“可。”因奪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殺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說王曰:“臣問謁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無罪,罪在謁者也。且客獻不死之藥,臣食之而王殺臣,是死藥也,是客欺王也,夫殺無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釋臣。”王乃不殺。
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
①以( ) ②說( ) ③夫( ) ④釋( ) ⑤乃( )
12.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2分)
①“謁者操之以入”和“因奪而食之”句中的“之”都指代“不死之藥”。( )
②“是臣無罪”譯為“這樣我并沒有罪”。( )
③“是死藥也”譯為“是一種死藥”。( )
④“是客欺王也”譯為“這(是)客人欺騙了君王。”( )
13.根據文中內容回答問題。(2分)
①中射之士認為自己不該殺,講了哪幾條理由?(用現代漢語回答)
②荊王最終沒有殺中射之士,你認為是因為中射之士講的哪一點?
三、寫作
14.寫一件學習中遇到的印象最深的事,字數300字左右。
15* 孫權勸學
一、1.①qīnɡ ②yé ③shè ④ɡuā
2.①當道,當權 ②事務 ③同“耶”,語氣詞
3.①呂蒙以軍中事務多來推辭。 ②只應當瀏覽群書,了解以往的事情罷了。
4.①我原以為自己學得不錯了,和這位專家攀談后,才感到自己仍然是吳下阿蒙,淺薄得很。 ②世界也刮目相待,昔日的東亞病夫居然奮起了,睡獅果然醒了。
二、(一)5.①了解 ②到了……的時候 到 ③重新
6.①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相看。 ②長兄知道這件事多么晚啊!
7.卿今當涂掌事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8.軍中多務。
9.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10.學習知識要勤奮,多擠時間,不能找借口,否則會一事無成。
(二)11.①連詞,相當于“而” ②音shuì,勸說 ③發語詞,表示要發議論 ④釋放 ⑤于是,就
12.①√②√③×④√
13.①第一條理由是:“我”問過傳達官,他說可以吃,我才吃的,罪在他;第二條理由是:客人獻的是不死之藥,如果殺了“我”,說明藥是假的,說明客人欺騙了君主。 ②見“理由”之二。
三、14.思路指導:要寫出這件事對自己有什么樣的啟示。
《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 篇11
《孫權勸學》
【教學目標 】
1.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
3.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4.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5.學生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展。
【重點難點】
1.品味魯肅、呂蒙對話并說出其中表現的人物形象特點。
2.聯系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設想】
1.學生借助工具書自讀課文,解決疑難。
2.編課本劇學生,一來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有益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二來可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3.合作探究針對學習過程中的疑難。
4.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1.前面我們學習了《傷仲永》一文,文章寫方仲永幼年聰慧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泯然眾人”。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關古人學習,才略有了驚人長進的文章,它就是《孫權勸學》。
2.司馬光(1019—1086),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他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的編輯者。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追封溫國公。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司馬光砸缸)
3.《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撰,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略于經濟、文化。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
4.呂蒙(178—219),三國吳國名將呂蒙,字子明。隨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初不習文,后聽從孫權勸告,多讀史書、兵書,魯肅稱其“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魯肅卒,代領其軍,襲破蜀將關羽,占領荊州。不久病死。
二、整體感知
1.詞句積累:
★卿qīng 豈qǐ 涉獵shè 孰shú 遂suì 邪yé 更gēng
★卿今當涂掌事: “涂”通“途”,道路的意思。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邪”同“耶”,語氣詞)
★卿:古代君稱臣或朋友之間愛稱,相當于“你”,這里指呂蒙。孤:古代王侯自稱。當涂:當道、當權。見事:認清事物。涉獵:廣泛瀏覽和學習。更:重新。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辭:推托。過:到。就:從事。見:了解。
★博士:古義:當時專掌經濟學傳授的學官。 往事:古義:歷史。
今義:學位的最高一級 今義:過去的事情。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古義:“孤”,古代王侯的自稱;
今義:常為“孤單”、“孤獨”等
★吳下阿蒙: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刮目相待(看):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刮:擦,摩。刮目:擦眼。相待:相看待。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邪: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嗎”。)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耳:表示限止語氣,可譯為“罷了”。)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嘆語氣,可譯為“啊”。)
2.概括情節: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其才略很快有驚人的長進以至于令魯肅嘆服不已,并且與他結為朋友的故事。
勸學-就學一論議-結友。
本文記事簡練。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斷,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出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表現出來
寫孫權勸學,著重以孫權的勸說之言,來表現他的善勸,而略去呂蒙的對話,僅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寫呂蒙的反應,并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寫呂蒙接受了勸說;寫魯肅“與蒙論議”,著重以二人富有風趣的一問一答,來表現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而略去二人“論議”的內容,并僅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一句作結。
3.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
魯肅之所以主動與呂蒙“結友”,是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這最后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論議”的余韻,進一步從側面表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4.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①“不可不學!”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③“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5.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
①讀書學習非常重要。(學習對成都的重要性) (開卷有益)
②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會成活,成長。
③一個人即使基礎差,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學到東西,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辦事能力。
④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腹有讀書氣自華)
⑤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
⑥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
6.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么特點?
①詳寫“勸學”、“論議”,尤以“論議”為甚;“就學”、“結友’測一筆帶過。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論議”之后用魯肅的驚嘆,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③ 情節以人物對話為主。
7.朗讀蒙、肅對話,要求盡量讀難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區別: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皆為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可見魯肅當時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魯肅不僅地位高于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
②“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三日”形容時間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驚奇、難以置信的樣子。“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 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并不是埋怨魯肅,而是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他頗為自得的神態,他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
寫魯肅、呂蒙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系,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側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
8.比較《孫權勸學》和《傷仲永》,談談兩文內容、寫法上的異同。
《孫權勸學》和《傷仲永》兩篇文章,從內容上看,都與學習有關,卻恰好一正一反,從不同方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呂蒙接受孫權勸告,在繁忙的軍務之余,讀書學習,其才略很快有了驚人的長進,使魯肅不得不“刮目相待”。方仲永幼年聰慧過人,卻因其父“利其然”“不使學”,后變得平庸無奇。
《孫權勸學》一文,以對話為主,語言描寫生動。另外側面描寫也很突出,以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表現了呂蒙學有長進。
《傷仲永》借事說理,生動具體地闡述了作者的才能觀。文章敘議結合,道理蘊含在敘事之中。
三、課堂小結
1.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2.古今中外,許多仁人志士都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誰能說一些有關讀書、學習的名言警句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書到用時方恨少。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
3.最后送大家一句話,我們師生共勉“窮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課后反思】
《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 篇12
《土地的誓言》
教學目的和要求: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語言
3、培養、強化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1、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語言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1、 歌曲欣賞《松花江上》
2、 東北特產
二、 作者介紹
三、 寫作背景:“九·一八”事變
四、 整體介紹
五、 讀準字音,掌握詞語的意思
六、 文章結構
七、 問題討論:
1、 作者運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的故土的這種感情表達出來?
2、 怎樣理解:“我常常……熱情。”中“泛濫”與“埋葬”兩個詞的確切含義?
3、 本段中列舉了哪些東北特有的景物、特產?你認為有必要列舉這么多嗎?
4、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為了表達“我不能離開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鄉特有的景物?
5、 文章結尾一句的含義是什么?
6、 “當我記起……血液一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是什么?
7、 如何理解標題“土地的誓言”?
8、 為什么作者對關東大地的稱呼會改變?
八、 文章主旨
九、 拓展:《我愛這塊土地》
《孫權勸學》
教學目的和要求:1、在感知語句大意的基礎上,揣摩重點詞語的含義、復述課文
2、把握人物特點
3、領悟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重點與難點:品位魯肅、呂蒙對話后并說出其中表現人物形象特點
教學過程 :
一、《資治通鑒》
二、司馬光
三、文章人物介紹
四、朗讀全文
五、生字、詞
六、課文小短劇
七、文段分析、翻譯
“初……乃始就學。”
1、 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寫?
2、 孫權對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 孫權給呂蒙提的讀書的目標是?
4、 表現孫權對下屬呂蒙愛護、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話是?
“及魯肅……結友而別。”
1、“卿今者……阿蒙!”表現出魯肅怎樣的心情?說明了什么?
2、“大兄……晚呼!”表現了呂蒙怎樣的心情?
3、“刮目相待”后,魯肅的舉動說明了什么?
全文翻譯
八、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九、思路結構
十、 說話練習
《竹影》
教學目的和要求:1、體味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
2、體會本文所表現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1、 請同學們欣賞幾幅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畫和西洋畫,說說二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 豐子愷作品欣賞
3、 豐子愷簡介
二、 課文學習
1、 生字詞
2、 分角色朗讀課文,并回答下列問題
① 課文可以分為幾層
② 深入探究
A、“西洋畫像……符號”怎樣理解?
B、課文充滿了童趣,你覺得哪些描寫最生動?為什么?
C、當爸爸走出來的時候,華明為什么會難為情?
D、爸爸是怎樣解圍的?華明又怎樣?
E、爸爸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F、竹子難畫在哪里?
G、為什么說“用墨來畫竹是最正當的。”
H、怎樣才叫佳作?
I、 畫竹除了用墨,還會用什么顏色?
三、 小結
四、 拓展
五、 作業
《登上地球之巔》
教學目的和要求:1、鍛煉概括課文的能力
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生動描寫的景物
3、學習探險隊員表現的強烈的團隊精神與崇高的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1、有詳有略地復述課文
2、探險隊員的崇高精神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1、美圖欣賞,相關介紹
2、作者介紹
二、課文相關學習
㈠字音學習、詞語積累
㈡文章結構
㈢速讀課文,概述幾名登山隊員突擊主峰的經過,并思考:
1、 說說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難?他們又是靠什么來戰勝的?
2、 本文選材詳略得當,試簡述文中詳寫了哪兩個典型的事件?有什么好處?
3、 課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㈣本文中心
三、作業
《華南虎》
教學目的和要求:1、通過學習詩歌,鼓勵學生培養追求自由的精神,高尚的人格
2、培養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
3、了解詩歌形象的象征意義,欣賞詩歌形象
4、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
教學重點與難點:1、學習鑒別關鍵語句,理清思路,整體感知,理解詩中形象的象征意義
2、朗讀品味,鑒賞詩歌形象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1、 圖片欣賞(老虎)
2、 有關老虎的成語
3、 圖片欣賞(桂林山水)
4、 寫作背景
5、 作者介紹
二、 預習檢測
三、 整體把握
1、“你是夢見了蒼蒼莽莽的山林嗎?是屈辱的心靈在抽搐嗎?”華南虎的心靈為什么會“屈辱”?
2、“我羞愧地離開了動物園。”為什么“我”會“羞愧”?
3、“我看見了火焰似的斑紋和火焰似的眼睛。“是在描寫華南虎的斑紋和顏色嗎?
4、怎樣理解本詩的最后一段的意思?“我”終于明白了什么?在詩中蘊涵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四、 角色分析
1、 觀眾
2、 “我”
3、 華南虎
五、 小結
六、 拓展
《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 篇13
教學目的
1.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難點: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以一段小故事作引,帶出“吳下阿蒙”和“刮目相待”兩個成語,進而帶出兩個成語的出處——該段文字。吸引學生注意力,導入新課的同時也讓學生懂得兩個成語的運用。
同學們,上課之前來作一個聽力小訓練,我來說一段話,要求是你們用心聽,并找出我這段話里的兩個成語。
話說我初中的時候有個同學小劉,這人特別不愛學習,成天臟兮兮掛著兩條鼻涕,被同學戲稱為“鼻涕蟲”。鼻涕蟲是那種老師一提就搖頭嘆息,也沒有什么伙伴的人。在大家心目中他也就是混一初中文憑久完事的。畢業以后我們就再沒有見面。多年后工作了,有天初中同學搞了個小聚會。大家很久沒見面,個個都覺得特別新鮮興奮,大家聊得特別高興。這時候有人高喊:快看!我們一瞧,原來來了一輛亮銀色寶馬,車門一開,從車上下來一個穿著西裝,戴著眼鏡,特瀟灑一“款哥”。所有女同學都“哇”了一聲,紛紛議論這帥哥是誰呀,這時候一同學說了:“他就是當年那個‘鼻涕蟲’啊!人家上了高中以后就像變了個人似的,特刻苦努力,后來考上了一大學。人家現在已非‘吳下阿蒙’,而是一上市公司的主管了!”所有人都把嘴巴張得大大的,因為實在沒辦法把鼻涕蟲跟眼前這個帥哥聯系起來。一同學不禁搖頭嘆了一句:“唉,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啊……”
好,這段話就講到這里,同學們能不能找出我剛才這段話里的兩個成語呢?(如示)對了,這兩個成語出自我國一部的史學著作,大家知道是什么嗎?——《資治通鑒》
2、簡介《資治通鑒》及作者司馬光(課件顯示,由學生看注釋一起填入關鍵詞語)
資治通鑒,由司馬光支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三國到五代1362年的歷史。
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二、整體感知
1、聽配樂范讀,整體感知全文。
2、對照注釋,自讀理清課文情節。(顯示問題,允許討論)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學——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目蒙學習的效果的? (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 (大驚——結友)
(板書)
孫權 勸學
呂蒙 辭學——就學
魯肅 大驚——結友
3、請學生看課件顯示圖片分角色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一組一個同學,由同學推選,一個復旁白部分,一個復述孫權的話,一個復述呂蒙的話,一個復述魯肅的話)
4、課件顯示重要字詞,疏導理解。
三、品味語言
1、思考:課文以什么方式展開故事情節?(人物對話)
2、請同學們和你的同桌分別扮演孫權與呂蒙,模擬人物的語氣進行對話,討論孫權究竟為什么要說這些話,該以什么神態、語氣說。
3、請三個同學分別談談他們對三句話的理解,主要說說應該運用什么語調,語速,讀出什么情感來,以符合人物身份,能達到規勸目的,談完試讀。(課件顯示三句話)
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容推辭,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③“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斑然可見。
4、播放錄音范讀,學生跟讀
5、孫權勸學,語重心長,循循善誘。呂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學,效果如何?(全班分成兩組同學分角色朗讀,看誰的語氣語調揣摩得更準。)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值不自禁地發出贊嘆。 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
7、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別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皆為同僚,對話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不可不學(必要性)
孫權: 勸學 涉獵、見往事(方法,目的)
孤常讀書(現身說法)
呂蒙: 辭學——就學
論議 輕松調侃
魯肅: 大驚——結友
四、說話訓練
談談你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語言表達要清楚,有條理。
五、總結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六、擴展訓練
1.在課堂練習本上解釋“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2.當堂交流評點。
七、布置作業
根據下面情境寫一段文字
有一位同學,學習非常刻苦,成績也很優異,但她不愛體育鍛煉,身體狀況不好;身為同學的你為她感到著急。今天,你準備用你的語言藝術來規勸她。聯系你從《孫權勸學》中學到的規勸技巧,寫一段文字。(300字以上)
《孫權勸學》備課助教資料 篇14
選自《資治通鑒》
孫 權 勸 學 作者:司馬光
文 本
譯 文
原 文
文 本
起初,吳王孫權對大將呂蒙說道:“你現在身當要職掌握重權,不可不進一步去學習!”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鉆研經史典籍而成為學問淵博的學者嗎?只是應當廣泛地學習知識而不必去深鉆精通。你說要處理許多事務,哪一個比得上我處理的事務呢?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獲得了很大的收益。”呂蒙于是開始學習。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條。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等到東吳名將魯肅路過尋陽,與呂蒙研討論說天下大事,魯肅聽到呂蒙的見解后非常驚奇地說:“你如今的才干謀略,已不再是過去的東吳呂蒙可相比的了!”呂蒙說:“對于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后,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為什么看到事物的變化這么晚呢!”魯肅于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好友,然后告別而去。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 200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