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重點難點指導(精選14篇)
《春》重點難點指導 篇1
1.精講導讀要點:抓住特征描寫景物,委婉細致,層次清楚。(總分順序)用詞準確、生動、比喻形象。
2.精講導讀方法:讀中導,讀中講、讀中練,讀后比較綜合,讀后發揮想象。
(一) 讀中導
1.聽朗讀錄音或教師示范朗讀,了解內容,進入意境,初步感受。
2.通讀全文,熟悉內容,理清層次,思考問題:
(1)全文圍繞一個“春”字,文章可分幾個部分?標題、開頭、結尾之間有何聯系?
(2)第二部分是重點部分,作者采取怎樣的順序描述的??
(3)作者是怎樣經過細致觀察,抓住事物的特點,生動而逼真地描繪了這萬姿千態的“春”的?他寫這篇文章主要抒發哪些感情呢?
以上導讀安排僅是讓學生了解閱讀這一類文章如何著手及必須抓的幾個主要問題。
(二)讀中講
1.精讀重點部分(第二部分)。教師講析三個問題:
(1)結合課后“思考和練習三”分析幾個畫面、層次的安排,講清描述景物采用“總分順序”的方法和作用。(其他幾種記敘順序也宜點明)
(2)讀“春草圖”的四句話,從“作者從哪些方面寫春草的?哪些詞用得特別好?春草有何特點”等方面分析。
(3)再讀“春風圖”有關內容,講清作者怎樣借助其它事物寫出無形無色的溫暖、芬香、和悅等特點的。
2.細讀關鍵部分。(第三部分)講析兩個問題:
(1)作者在這部分運用排比句式,連設三個比喻,這“三喻”中的聯系和區別,春天的三個特點及為何按這樣的順序排列。
(2)這部分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
以上精講內容安排的依據是:一從本單元“共性”和本文“個性”出發,二從“舉一反三”的需要出發,三從初一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
(三)讀中練
1. 練朗讀。朗讀是本篇的重點訓練項目,要反復吟誦,在吟誦中理解作者的感情。體會本文用詞造句的妙處。
2.練字、詞、句。
(1)正音:漲 藏 散 釀 巢 暈 蓑
(2)辨詞:朗潤 趕趟兒 醞釀 呼朋引伴 賣弄 宛轉 應和 黃暈 舒適 花枝招展
(3)散文十分講究詞語錘煉,本文有不少特別凝練、形象的“字”,找出來指出其妙處。如“小草從土里鉆出來”的“鉆”字,“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的“逼”字等等。
(4)散文常用一些疊字,本文疊字很多,指出其結構上的特點及在表達上的作用。
(5)結合課后“思考和練習四”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并指出其作用。
3.練分析思維
(1)對照教師“春草圖”、“春風圖”的分析,學生自行分析“春花”“春雨”“春人”等畫面。
(2)文章的中心究竟是什么呢?這一篇描寫“春”的散文和其他一些寫“春”的文章有哪些不同呢?
練的形式多種多樣,什么時候練什么內容教師可隨機應變,但萬變不能離其宗,基礎知識不能忽視,基本技能不能放棄,聽、說、讀、寫全面兼顧,同時還要根據這類課文的特點及本課的“個性”,這就是以上只提供訓練內容、不提供形式的原因。
(四)讀后比較綜合
1. 把本文和《海濱仲夏夜》、《香山紅葉》、《濟南的冬天》結合起來。
比較其異同。綜合其“共性”,求得其規律。可口頭比較也可列表式比較。
2.把本文和課外類似散文相比較,進一步求其規律。
以上步驟頗為重要,學生是否能找到這一類文章的“共性”和“個性”,求出其規律,是能否“舉一反三”的關鍵。
(五)讀后發揮想象
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
1.讓學生熟悉自己周圍的景色,展開豐富的想象,口述自己所思。
2.安排時間,帶學生走出校門,幫助他們對自己身邊的景物進行仔細觀察,抓住特征,進行描述。此類作文可教師命題也可自由命題。
這一步的目的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同類型文章也完全可以這樣做。
重點提示:
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不但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同時也使作品語言有高度準確的概括力。
描繪的細:“春草”圖中,春草旺盛的生命力──“鉆”,寫它的色彩──“綠”,寫它的質感──“嫩”、“軟綿綿”,寫它的覆蓋面──“一大片”、“滿是的”,寫人在草地上游玩的快樂,寫風的助興。細筆細繪,具體形象,使人有親眼目睹親身所歷之感。
描繪的立體:“春花圖”中,先寫樹上的繁花似錦,次寫樹中昆蟲是喧鬧,再寫樹下遍地的野花;寫眼前的花兒爭春,又寫想象中樹上結的果實;寫花的色彩,又寫花的甜味;明寫野花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暗寫風與太陽。這樣,動靜結合、色味結合、虛實結合、高低結合、明暗結合,繪出一幅色彩鮮艷、春意盎然的立體感極強的圖景。
描繪的方法多樣:擬人“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寓花樹、萬物以人的表情、動作、感情,生機更為盎然。用比喻的手法,“像火”、“像眼睛”……具體生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為鮮明。
描寫的語言優美,極富表現力。選詞準確精當。“朗潤”,準確描繪出春天山景的明朗、潤澤的樣子。“蜜蜂嗡嗡的鬧著”,一個“鬧”字,既寫出了蜜蜂爭先恐后,又呈現出一派喧囂沸騰的熱鬧景象。大量的使用疊音詞,既沒讓讀者感到詞藻的華麗和人工的雕飾,又恰到好處的突出了春天的特征。“春草圖”中的“偷偷”表現了小草在人們不易察覺的情況下,無聲無息的生長的動態;“嫩嫩”寫出了初生小草的鮮嫩可人;“綠綠”則為小草著上了一層鮮亮悅目的色彩。
全文圍繞一個“春”字,寫出了春天未來到時的盼春心切,繼而又對春回大地之后呈現的盎然生機的欣賞和贊美,巧妙地向讀者傳達出春天帶給人們的不光是新的氣象,更是催人奮進的勇氣和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這一深刻含義。
難點提示:
文章結尾的三個比喻各突出了春天的哪些特點?
第一句“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象征著勃發的生機,突出了一個“新”字;
第二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笑著、走著”,象征著春天的婀娜多姿,突出了春天的“美”;
第三句“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象征青春的活力,給人以“力”的美感。
(《多媒體教學支持系統·九年義務教育語文第二冊》人教社)
《春》重點難點指導 篇2
1.精講導讀要點:抓住特征描寫景物,委婉細致,層次清楚。(總分順序)用詞準確、生動、比喻形象。
2.精講導讀方法:讀中導,讀中講、讀中練,讀后比較綜合,讀后發揮想象。
(一) 讀中導
1.聽朗讀錄音或教師示范朗讀,了解內容,進入意境,初步感受。
2.通讀全文,熟悉內容,理清層次,思考問題:
(1)全文圍繞一個“春”字,文章可分幾個部分?標題、開頭、結尾之間有何聯系?
(2)第二部分是重點部分,作者采取怎樣的順序描述的??
(3)作者是怎樣經過細致觀察,抓住事物的特點,生動而逼真地描繪了這萬姿千態的“春”的?他寫這篇文章主要抒發哪些感情呢?
以上導讀安排僅是讓學生了解閱讀這一類文章如何著手及必須抓的幾個主要問題。
(二)讀中講
1.精讀重點部分(第二部分)。教師講析三個問題:
(1)結合課后“思考和練習三”分析幾個畫面、層次的安排,講清描述景物采用“總分順序”的方法和作用。(其他幾種記敘順序也宜點明)
(2)讀“春草圖”的四句話,從“作者從哪些方面寫春草的?哪些詞用得特別好?春草有何特點”等方面分析。
(3)再讀“春風圖”有關內容,講清作者怎樣借助其它事物寫出無形無色的溫暖、芬香、和悅等特點的。
2.細讀關鍵部分。(第三部分)講析兩個問題:
(1)作者在這部分運用排比句式,連設三個比喻,這“三喻”中的聯系和區別,春天的三個特點及為何按這樣的順序排列。
(2)這部分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
以上精講內容安排的依據是:一從本單元“共性”和本文“個性”出發,二從“舉一反三”的需要出發,三從初一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
(三)讀中練
1. 練朗讀。朗讀是本篇的重點訓練項目,要反復吟誦,在吟誦中理解作者的感情。體會本文用詞造句的妙處。
2.練字、詞、句。
(1)正音:漲 藏 散 釀 巢 暈 蓑
(2)辨詞:朗潤 趕趟兒 醞釀 呼朋引伴 賣弄 宛轉 應和 黃暈 舒適 花枝招展
(3)散文十分講究詞語錘煉,本文有不少特別凝練、形象的“字”,找出來指出其妙處。如“小草從土里鉆出來”的“鉆”字,“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的“逼”字等等。
(4)散文常用一些疊字,本文疊字很多,指出其結構上的特點及在表達上的作用。
(5)結合課后“思考和練習四”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并指出其作用。
3.練分析思維
(1)對照教師“春草圖”、“春風圖”的分析,學生自行分析“春花”“春雨”“春人”等畫面。
(2)文章的中心究竟是什么呢?這一篇描寫“春”的散文和其他一些寫“春”的文章有哪些不同呢?
練的形式多種多樣,什么時候練什么內容教師可隨機應變,但萬變不能離其宗,基礎知識不能忽視,基本技能不能放棄,聽、說、讀、寫全面兼顧,同時還要根據這類課文的特點及本課的“個性”,這就是以上只提供訓練內容、不提供形式的原因。
(四)讀后比較綜合
1. 把本文和《海濱仲夏夜》、《香山紅葉》、《濟南的冬天》結合起來。
比較其異同。綜合其“共性”,求得其規律。可口頭比較也可列表式比較。
2.把本文和課外類似散文相比較,進一步求其規律。
以上步驟頗為重要,學生是否能找到這一類文章的“共性”和“個性”,求出其規律,是能否“舉一反三”的關鍵。
(五)讀后發揮想象
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
1.讓學生熟悉自己周圍的景色,展開豐富的想象,口述自己所思。
2.安排時間,帶學生走出校門,幫助他們對自己身邊的景物進行仔細觀察,抓住特征,進行描述。此類作文可教師命題也可自由命題。
這一步的目的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同類型文章也完全可以這樣做。
重點提示:
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不但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同時也使作品語言有高度準確的概括力。
描繪的細:“春草”圖中,春草旺盛的生命力──“鉆”,寫它的色彩──“綠”,寫它的質感──“嫩”、“軟綿綿”,寫它的覆蓋面──“一大片”、“滿是的”,寫人在草地上游玩的快樂,寫風的助興。細筆細繪,具體形象,使人有親眼目睹親身所歷之感。
描繪的立體:“春花圖”中,先寫樹上的繁花似錦,次寫樹中昆蟲是喧鬧,再寫樹下遍地的野花;寫眼前的花兒爭春,又寫想象中樹上結的果實;寫花的色彩,又寫花的甜味;明寫野花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暗寫風與太陽。這樣,動靜結合、色味結合、虛實結合、高低結合、明暗結合,繪出一幅色彩鮮艷、春意盎然的立體感極強的圖景。
描繪的方法多樣:擬人“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寓花樹、萬物以人的表情、動作、感情,生機更為盎然。用比喻的手法,“像火”、“像眼睛”……具體生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為鮮明。
描寫的語言優美,極富表現力。選詞準確精當。“朗潤”,準確描繪出春天山景的明朗、潤澤的樣子。“蜜蜂嗡嗡的鬧著”,一個“鬧”字,既寫出了蜜蜂爭先恐后,又呈現出一派喧囂沸騰的熱鬧景象。大量的使用疊音詞,既沒讓讀者感到詞藻的華麗和人工的雕飾,又恰到好處的突出了春天的特征。“春草圖”中的“偷偷”表現了小草在人們不易察覺的情況下,無聲無息的生長的動態;“嫩嫩”寫出了初生小草的鮮嫩可人;“綠綠”則為小草著上了一層鮮亮悅目的色彩。
全文圍繞一個“春”字,寫出了春天未來到時的盼春心切,繼而又對春回大地之后呈現的盎然生機的欣賞和贊美,巧妙地向讀者傳達出春天帶給人們的不光是新的氣象,更是催人奮進的勇氣和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這一深刻含義。
難點提示:
文章結尾的三個比喻各突出了春天的哪些特點?
第一句“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象征著勃發的生機,突出了一個“新”字;
第二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笑著、走著”,象征著春天的婀娜多姿,突出了春天的“美”;
第三句“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象征青春的活力,給人以“力”的美感。
《春》重點難點指導 篇3
【教學目標及重點】1、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學習本文準確生動的用詞,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細致多角度觀察景物的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體驗性教學法。
【教學設計】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學生提供欣賞的氛圍,讓學生在相應的意境中得到熏陶。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畫面上的比較和配樂朗讀。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當秋葉飄落的時候,當白雪紛飛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在心中渴望春天。因為春天帶給人溫暖,帶給人希望,帶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的時候,人們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詩作文。
利用課件分別出示杜甫《絕句》和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畫面。引導學生分析,《絕句》是從“鳥”的角度,《泊船瓜洲》是從“春風”的角度來寫春天。絕句只有四句,往往是選取春天的一個或兩三個景物來寫。
今天我們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課題),其中寫春天的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的山、水、樹、蜜蜂、蝴蝶等等。
今天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繪春天的。
(利用多媒體,提供秋天、冬天與春天的畫面比較,并出示兩首詩的。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感受回憶,調動他們的直接經驗,進行情感上的鋪墊。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又有利于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情境。)
二、學習目標
利用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三、教師范讀,整體感知
1、范讀前請學生思考:
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樣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來;然后又用怎樣的彩筆描繪春天的美景;最后,他又滿懷喜悅歌頌了春天。根據提示(盼春──繪春──頌春),將本文分成三部分。
2、教師配樂(班德瑞《春天里的一天》)朗讀:
教師的范讀是非常重要的,從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給學生以引導和熏陶,目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去思考,以便從整體上把握文意,為下一步的品讀奠定基礎。
教師講述后明確:盼春(第1自然段);繪春(2~7自然段);頌春(8~10自然段)
四、導讀促學,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節(總寫春回大地)為例,指導學生品讀的方法。
1、簡析“盼春”:
出示問題組:春天來了沒有?(通過“近”字可以看出春天還沒有來)作者是以怎樣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著”)為什么疊用“盼望著”?(作者心情急切)這一小節有兩個詞“著”和“了”構成了四個詞尾,有什么作用?(給人柔和的感覺)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來作者就用了比較多的筆墨來描繪春天的美景。
從哪兒可以看出是總寫呢?(“一切”)
在這一小節里,作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詞語來描述他們?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陽的臉”來總寫春回大地。分別用“朗潤”、“漲”、“紅”來描述他們。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朗潤”、“漲”、“紅”的特點。朗潤是明朗潤澤的意思,因為陽光照在上面,明亮起來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后,所以水“漲”起來了。“紅”字不僅寫出了太陽的顏色,也寫出了太陽的溫暖。同時,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兩幅畫面的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
小結:作者在這一小節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點,寫出了春天的總體景色,然后又選取了五幅畫面來具體描繪春天的美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這一部分的學習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小組交流、討論、達成共識。然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仔細品味,揣摩其內涵。)
五、學生品讀、揣摩語言
在教師教給學生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五幅圖畫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畫,并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然后說明理由。
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采取分組合作的方法,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同學之間討論交流,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作品,仔細品味語言,使“教”與“學”均置身于作品所設置的意境之中。教師要抓住重點語句,以“讀”促“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體驗性學習。
1、春草圖:(第3自然段)
這一段用詞準確。“偷偷”表現出小草在春的催發下,在人們難以察覺的情況下,不生不響的生長狀態;“鉆”寫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頑強。“嫩嫩的”表現出質地柔軟,“綠綠的”寫出了顏色的鮮艷。“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采用反復的修辭方法,以口語化的詞語寫出小草生長茂盛。寫人的動作“坐、躺、滾、踢、跑、捉”,抓住了兒童最喜愛的,而且是適宜于草地上開展的幾種活動來寫。寫兒童的活動實際上是寫草對兒童的吸引力,突出草這一中心。寫兒童的天真活潑,歡聲笑語又給草地增添了生活氣息,使大自然充滿生機。“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借風襯草,照應開頭“東風來了”,又為下文鋪墊,給人以柔和的感覺。
這一段在寫景的層次上也很有特點。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鮮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出春草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后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感受,充滿活力。
2、春花圖:(第4自然段)
在詞語運用上:“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百花爭艷、生機盎然的熱鬧景象。“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鮮明。一個“鬧”字,既寫出了聲音又寫出了動態。“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沒有明寫風,但風寓其中,沒有寫太陽,但太陽寓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動。
在寫景的層次上:由樹上到花下到遍地,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相結合。
3、春風圖:(第5自然段)
風是無形的,但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首先從觸覺方面,作者引用詩句,又打一比方,讓人感覺到春風是溫暖的。然后寫“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從嗅覺的角度寫春風,仿佛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接下來寫鳥鳴的清脆、婉轉,風聲和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從聽覺的角度來寫,仿佛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這些聲音應和著,構成了一曲非常動聽的春天的交響樂,和諧優美,此起彼落。風是無形的,可在作者的筆下卻有形、有味、有聲、有情。
4、春雨圖:(第6自然段)
在詞語的運用上:先用“可別惱”這一口語,顯得特別親切而有情趣。“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寫出了春雨細密、閃爍、綿長的特點。一個“斜”字寫出了雨的輕盈,同時又暗寫了“春風”。“樹葉卻綠得發亮”是因為被雨洗去了灰塵,“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個“逼”字讓我們感到被雨水清洗后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們的眼中。“安靜而和平的夜”,寫出了溫馨的感覺。
在寫景的層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遠,由靜到動,一幅充滿詩情的江南春雨圖,流露出作者的對春雨的喜愛。
5、迎春圖:(第7自然段)
風箏是春天的信使,寫風箏多了,實際上也是人多了。“舒活舒活”“抖擻抖擻”,極富節奏感。引用俗語“一年之際在于春”,給人無限的遐想。在寫景的層次上由風箏到孩子,寫出了春到人歡,迎接春天到來的喜悅心情。從而激發人們奮發有為,不負春光。
(在這個環節中品讀是第一要義,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回答,不需要面面俱到,鼓勵學生的探究精神。讓學生通過品讀,細細揣摩,反復品味,進行體驗與感悟。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圖畫,充分調動學生的直接經驗,同時學生朗讀時配上音樂,讓學生始終處在一個美的氛圍中。)
六、朗讀回味,總結拓展
1、簡析本文最后一部分:(8~10自然段)
作者以贊美作結,頌揚了富有生機的春天,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三個比喻句的順序,由娃娃到小姑娘到健壯的青年,符合成長的順序。在朗讀時應該節奏明快,由弱到強。
2、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借景抒情。
3、思考:作者為什么能將春天描繪得如此美麗呢?
首先要有細致的觀察,并且善于積累語言,然后由感而發,才能夠恰當的表達出來。
4、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選取幾個自然段,進行配樂朗讀競賽。
七、作業
根據學到的寫景抒情的方法,寫一篇《校園里的秋天》(或《校園里的冬天》),300字左右。準備開一個學生作品朗讀會,在全班內交流。
【板書設計】
春
盼春(1)語言積累
總寫(2)
春草圖(3)
繪春(2~7)春花圖(4)表達
春風圖(5)
春雨圖(6)
迎春圖(7)
頌春(8~10)細致觀察
《春》重點難點指導 篇4
師:你們都已經歷過十多個春天了,能否用一句飽含情感的語言說說你對春天的深刻感受?
生(齊聲):能!
生:春天是最有情感的,高興的時候就風和日暖,生氣的時候就雨打雷轟。
生:春天是最富詩意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生:春天是一位高超的化妝師,把花草樹木、峰巒田野,都裝點得生機盎然。
師:感受真夠深刻。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對“春”又有什么獨特的感受呢?請速讀課文后說說。
(兩分鐘后)
生:春天是新生的娃娃。
生:春天是美麗的小姑娘。
生:春天是健壯的小伙子。
師:春天是娃娃,是小姑娘,是小伙子,你最喜歡的是——
生:娃娃。
師:請說說理由。
生:因為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
師: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哪個同學能具體說說“新”在哪里?
生:剛睡醒張開眼是新,山朗潤、水漲起、太陽紅都是新。
生:剛從土里鉆出來的小草,樹上的、草叢里的花兒是新的。
生:泥土的氣息、青草的味兒,甚至空氣、鳥鳴、牧曲都是新的。
生:春天的一切,整個春天都是新的。
師:都說得挺好。由是,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剛落地的娃娃,目的是讓人——
生:為娃娃的成長辛勤勞動。
生:從娃娃身上,看到未來,看到希望。
師:意蘊很深刻。那有沒有喜歡春姑娘的?
生:有,我喜歡,喜歡春姑娘的美。
師:春姑娘確實很美,花枝招展的,能否通過閱讀,發揮想象,在敘述她的美中滲透進自己的感受?
生:園子里、田野里滿是嫩嫩的、綠綠的、軟綿綿的小草,給人一種輕盈、舒適的美。
生:樹上的桃紅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叢中像眼睛、像星星,層次分明,參差錯落,是一種勻稱、和諧的美。
生:花叢中嗡嗡的蜜蜂和飛來飛去的蜂蝶,繁花嫩葉中的鳥兒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歡歡樂樂。舒舒暢暢,給人一種愉悅的美。
生:細雨、薄煙籠罩下的村莊朦朦朧朧,隱隱約約,詩情畫意般的很美很美。
生:藍天上放飛的風箏,悠悠揚揚的,激發人們無盡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師:感受很深,想像力也很強,真佩服你們。讀書啊,寫作啊,都要這樣,敢于思考,敢于想象,敢于發別人之未發。
師:春姑娘這么美,能不引發你們去——
生:去追逐。
師:能否說得更準確些?
生:去追求。
師:對!人生,就是要大膽追求。不懈追求,只要敢于追求,人生的春天就一定是屬于你們的。
師: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娃娃,比喻成小姑娘,還比喻成——
生(齊):健壯的青年。
師:這個健壯的青年誰喜歡?
生(齊):都喜歡!
師:請抓住關鍵的字、詞、句,著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領悟,說說喜歡的原因。
生:一個“張”字,不僅僅指蘇醒,“朗潤”“漲”“紅”等 字詞,也不僅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陽的變化,更是指在春風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滿了活力。
生:一個“鉆”字,更是春天充滿活力的高度體現。因為這個“鉆”字,田園綠了,誘得人們在上面盡情地玩耍,誘得人們也充滿了活力。
生:一個“讓”,一個“鬧”,一個“眨”,花兒競相綻放,蜂蝶競相追逐,熱熱鬧鬧的景象令人驚訝不已。花、草、生物郡人性化了,這就是春天,這就是充滿活力的春天!
生:一個“撫摸”,便產生了盡情的“醞釀”、“賣弄”和“應和”,便使人生發了萬般感覺,萬般想像,萬般喜悅。
師:說得太好了。這感覺、這想像、這喜悅,全出自于“撫摸”,“撫摸”傳遞著柔和、芳香和喜悅,這是多么的愜意和舒暢啊,令人情不自禁地對生活、對未來充滿美好、強烈的暢想。
生(齊):正是這樣。
師:請細讀六、七段,再深刻體味、聯想和想像。
(學生讀得瑯瑯上口,津津有味)
生:即使是在薄煙般的細雨籠罩下,樹葉仍綠得發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無法抵御。
生:即使是在上燈的傍晚,那點點黃暈的燈光,也閃射出無法抵御的光芒。
師:春天,就是具有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因而,朦朦細雨之中——
生:撐傘的、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勞作,這種執著,這種精神,讓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
生:于是,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涌出戶外,擁抱春天,放飛希望。
生:于是,舒活筋骨,抖擻精神,“一年之計在于春”,所有的工夫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
師:于是,人們簇擁著春天,挽著春天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去——
生:去憧憬美好的生活。
生:去實現美好的希望。
生:去建設美好的未來。
生:去奮斗、去追求、去創造。
師:奮斗、追求、創造,是春天賦予人們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獲,希望才更美好,未來才更輝煌。所以,我們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奮精神,鼓足干勁,為人生、為理想而不懈奮斗。
師:這篇散文寫得很美。請欣賞地讀,讀出韻味、讀出情感、讀出思考,然后,抓住一個角度,如選材、語言、修辭、立意等等,寫出這篇文章在寫法上好在哪里,二百字左右。
(六分鐘后,相繼有三位學生讀他們各自的習作。)
附習作原文:·
習作1:讀這篇文章,仿佛進入一個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的美麗境界。你看,作者先寫了地上小草的生長狀況和活力: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軟綿綿的,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再寫樹上花朵競相綻放的形象:趕趟兒似的,像火、像霞、像雪。花間蝴蝶飛舞的“鬧”狀:嗡嗡地,飛來飛去地。后寫天空中密密斜織的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的細雨,又寫天上漸漸多了的風箏等等。這樣,“地上一樹上一天上”的順序層次,使意境顯得相當高遠和開園,令人心曠神怡,生發出無盡的遐想。
習作2:這篇文章語言構思精妙,出神人化。文中一系列擬人化詞語的貼切運用,無不表現出作者選詞用字的深厚功力。如:“鉆”字,生動地表現出春草的活力;“讓”字,逼真地表現出春花競放的情狀,“鬧”字,真實地再現了春天百花盛開,蜂蝶飛舞的景象;“撫摸”,形象地表達出春風的溫暖和柔情等等。使人在驚異于作者遣詞用字功力之深厚的同時,獲得語言美的熏陶。
習作3:在這篇文章里,朱自清先生描述春天的景物,突出地抓住春天景象萬千的特點,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去追求、去體味、去感受“萬千”的景物。如:從視覺人手,在看到草綠草滿的同時又產生“軟綿綿”的感覺,看到花多花艷的同時又聽到蜂蝶的鬧聲,聞到花艷的香甜;再從觸覺人手,在感受春天的溫暖和柔情的同時,又聞到泥土、花草的芳香,聽到鳥兒賣弄的啼唱、牧童嘹亮的笛音等等。無不讓人心靈受到熏染和震撼:春天是美麗的。要把握春天,建設春天!
《春》重點難點指導 篇5
給學生創設“心靈的自由”
2002年10月10日下午第三節,學校二樓電教室里聽課的老師濟濟一堂。這是學校公開教學周的一堂研討課——《春》的第一課時,這是一堂品讀課,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目的,在閱讀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作為學習的一員,與學生平等地交流,體現教學的民主性。
開始上課了,導入新課后,學生上臺利用投影儀展示積累的有關描寫“春”的古詩文,四個字的美詞、俗語等。內容可豐富了,使得課堂教學容量增加了,同時讓學生認識到春天歷來是人們歌詠的對象,愛春之情油然而生。接著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讓學生感受篇優美散文的構思之美。然后要求學生自由發問,互相解答。這下可熱鬧了,學生提的問題可多了,請看下面頗為精彩的鏡頭:
生:作者為什么不說小草光明正大地長出來,而是“偷偷的”從土里鉆出來?
生:這里的“偷偷地”不是小偷的“偷”,而是說小草在人們不知不覺中長出來了。
生:“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的“鬧”,能否換成“叫”?
生:不行,因為“叫”只有聽的意思,而“鬧”字不僅有聽到,還有看到的。
師:解答得非常好。“鬧”字寫出了蜜蜂嗡嗡的叫,還有蝴蝶飛來飛去,表現了春天的繁花似錦的景色。如古詩文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也是這個意思,真是一字傳神。
生:文章最后三段用了三個比喻句來贊美春天,為什么分成三段,而不是一段呢?
生:因為三個比喻句按人的成長過程來排列,這樣排列整齊,很醒目。
生:“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的含義是什么?
生:春天是一年的開始,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充滿了希望,但要抓緊時間,把握時機。
生: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為什么還要寫到人?
這時全班學生沉默了,老師笑著說:“怎么樣,沒有同學會解答嗎?需要老師幫助嗎?”學生們高興地說:“需要。”
師:寫景中寫人是為了表現人們熱愛春天,在春天里,人們以充沛的精力、積極、熱情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更好地表現春天的奮發向上。
一個個問題由學生提出來,又一個個問題由學生和老師共同來解答,學生們爭著搶著提問,各抒己見,同時還興致勃勃地聽著別人的見解,老師的點撥。下課時間到了,學生還遲遲不愿結束這堂研討課。
〔分析與反思〕多年來,我們語文老師教學習慣于“滿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強的文學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錮學生的審美評價想象;習慣于老師提問題,學生回答,習慣于老師當主角,學生當配角。一節課下來,老師疲憊不堪,學生被動接受,覺得語文課越來越索然無味。既然這樣,我們為什么不能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真正地去認真讀書、獨立思考呢?這節課,我大膽的放開手讓學生自己找問題,自己來解決。學生能提出問題,說明他認真讀書了,找問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創造的過程,也是給學生創設“心靈的自由”的過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學生在各自體驗和相互啟發之中,興致十足地領略課文的“美”,使閱讀成為一種愉悅而富于教益的精神生活。同時,師生通過對問題的共同討論,心靈得以溝通,教與學得以相長,這比讓學生跟著老師的教案走,效果不是更好嗎?
當然,整個教學過程對老師的要求更高了。老師要備好課,就得深入鉆研課文,做到吃透、吃準,胸有成竹;同時還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對學生的問題或進行深入的引導,或盡快、準確的予以回答。
《春》重點難點指導 篇6
[教例簡述]
設計一(于漪)
1、理解課文層次:盼春——繪春——頌春。
2、讀析“盼春”部分中作者的心情。
3、讀析“春草圖”四個句子的描寫內容。
4、“春花圖”五個描寫句各用了什么藝術手法?產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5、作者借助哪些事物把春風的特點具體而形象地表現出來?
6、“春雨圖”中的正面、側面描寫。
7、寫春天里的人,抓住了哪幾個方面的特點?
8、“頌春”部分歌頌了春天的哪幾個特點?
設計二(王曼筠)
1、學生自讀課文。歸納課文提綱。
2、表情朗讀。
3、討論:作者用了哪些優美、貼切的詞、句、比喻來描寫不同的景物?你最喜歡哪些?
4、討論:你認為草、花、風、雨這四段哪段最難寫?(風景難寫)
5、重點分析“春風”的段:
①特有的性格,②特有有氣味,③特有的音響,④大自然特有的和煦。
6、借鑒此法,集體口頭創作小作文《春風》。
設計三(王松泉)
1、讀析第一自然段:春回大地——(寫時)
2、讀析二至六段:春色明麗——(寫景)
春草:特征、范圍、情態 (教師詳講)
春雨:本身特征,雨景特征 (教師詳講)
春花:多、美、甜、鬧、廣 (學生分析練習)
春風:情態、氣味、聲音 (學生分析練習)
3、讀析第七自然段:春早人勤——(寫人)
4、讀析第八至十段:春意催人——(寫意)
設計四(王聚元)
1、誦讀。理清結構,領會感情。
2、用“同義替換”法指導學生品味、咀嚼課文的語言。
①調換詞語。如“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改為“小草一下子從土里鉆出來”。
②、增刪詞語。如“舒活舒活筋骨”句改為“舒活筋骨,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事去”。
③改變語序。如“野花遍地是”句忙改為“遍地的各種各樣的有名字沒名字的野花,散在草叢百像眼睛,像星星”。
④改用平實說法。如“不錯的”句改為“不錯的,春風是十分柔和的”
3、誦讀。領會文中的語言文字的精妙。
[評析]
以上四例設計,大多出自名家筆下。
從對教材的處理角度看,設計一與設計二相近,都是抓“五幅圖”的講析;設計三從寫時、寫景、寫人、寫意的角度講析課文,設計四則專從語言分析方面著手。
從教學設計來看,設計一是語文講析課中的“工筆描繪法”,析得精,講得細,品很深。設計二線條較粗,使用了“選點突破法”,重在講析一個精段。設計三的線條也比較細膩,使用了“講析法”和“點撥法”。設計四則設置一條教學線索來帶動教學內容,主要用了“比較法”。
每一個教學設計都注意突出了郎;誦、背誦。
從教師作用看,設計一突出精美的講析,設計二突出課堂調控與組織,設計三突出講讀示范,設計四則突出練習設計與引導。
從學生的活動看,設計一重在聽、品、感愛受;設計二重在品、想、說;設計三重在聽、品、析;設計四重在比、品、練。
誦讀穿插于其中。
美文《春》,引出了多少精美實用的教學設計!
《春》重點難點指導 篇7
【教學目標及重點】1、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學習本文準確生動的用詞,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細致多角度觀察景物的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體驗性教學法。
【教學設計】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學生提供欣賞的氛圍,讓學生在相應的意境中得到熏陶。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畫面上的比較和配樂朗讀。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當秋葉飄落的時候,當白雪紛飛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在心中渴望春天。因為春天帶給人溫暖,帶給人希望,帶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的時候,人們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詩作文。
利用課件分別出示杜甫《絕句》和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畫面。引導學生分析,《絕句》是從“鳥”的角度,《泊船瓜洲》是從“春風”的角度來寫春天。絕句只有四句,往往是選取春天的一個或兩三個景物來寫。
今天我們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課題),其中寫春天的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的山、水、樹、蜜蜂、蝴蝶等等。
今天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繪春天的。
(利用多媒體,提供秋天、冬天與春天的畫面比較,并出示兩首詩的。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感受回憶,調動他們的直接經驗,進行情感上的鋪墊。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又有利于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情境。)
二、學習目標
利用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三、教師范讀,整體感知
1、范讀前請學生思考:
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樣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來;然后又用怎樣的彩筆描繪春天的美景;最后,他又滿懷喜悅歌頌了春天。根據提示(盼春──繪春──頌春),將本文分成三部分。
2、教師配樂(班德瑞《春天里的一天》)朗讀:
教師的范讀是非常重要的,從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給學生以引導和熏陶,目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去思考,以便從整體上把握文意,為下一步的品讀奠定基礎。
教師講述后明確:盼春(第1自然段);繪春(2~7自然段);頌春(8~10自然段)
四、導讀促學,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節(總寫春回大地)為例,指導學生品讀的方法。
1、簡析“盼春”:
出示問題組:春天來了沒有?(通過“近”字可以看出春天還沒有來)作者是以怎樣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著”)為什么疊用“盼望著”?(作者心情急切)這一小節有兩個詞“著”和“了”構成了四個詞尾,有什么作用?(給人柔和的感覺)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來作者就用了比較多的筆墨來描繪春天的美景。
從哪兒可以看出是總寫呢?(“一切”)
在這一小節里,作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詞語來描述他們?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陽的臉”來總寫春回大地。分別用“朗潤”、“漲”、“紅”來描述他們。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朗潤”、“漲”、“紅”的特點。朗潤是明朗潤澤的意思,因為陽光照在上面,明亮起來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后,所以水“漲”起來了。“紅”字不僅寫出了太陽的顏色,也寫出了太陽的溫暖。同時,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兩幅畫面的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
小結:作者在這一小節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點,寫出了春天的總體景色,然后又選取了五幅畫面來具體描繪春天的美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這一部分的學習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小組交流、討論、達成共識。然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仔細品味,揣摩其內涵。)
五、學生品讀、揣摩語言
在教師教給學生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五幅圖畫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畫,并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然后說明理由。
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采取分組合作的方法,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同學之間討論交流,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作品,仔細品味語言,使“教”與“學”均置身于作品所設置的意境之中。教師要抓住重點語句,以“讀”促“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體驗性學習。
1、春草圖:(第3自然段)
這一段用詞準確。“偷偷”表現出小草在春的催發下,在人們難以察覺的情況下,不生不響的生長狀態;“鉆”寫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頑強。“嫩嫩的”表現出質地柔軟,“綠綠的”寫出了顏色的鮮艷。“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采用反復的修辭方法,以口語化的詞語寫出小草生長茂盛。寫人的動作“坐、躺、滾、踢、跑、捉”,抓住了兒童最喜愛的,而且是適宜于草地上開展的幾種活動來寫。寫兒童的活動實際上是寫草對兒童的吸引力,突出草這一中心。寫兒童的天真活潑,歡聲笑語又給草地增添了生活氣息,使大自然充滿生機。“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借風襯草,照應開頭“東風來了”,又為下文鋪墊,給人以柔和的感覺。
這一段在寫景的層次上也很有特點。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鮮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出春草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后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感受,充滿活力。
2、春花圖:(第4自然段)
在詞語運用上:“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百花爭艷、生機盎然的熱鬧景象。“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鮮明。一個“鬧”字,既寫出了聲音又寫出了動態。“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沒有明寫風,但風寓其中,沒有寫太陽,但太陽寓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動。
在寫景的層次上:由樹上到花下到遍地,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相結合。
3、春風圖:(第5自然段)
風是無形的,但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首先從觸覺方面,作者引用詩句,又打一比方,讓人感覺到春風是溫暖的。然后寫“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從嗅覺的角度寫春風,仿佛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接下來寫鳥鳴的清脆、婉轉,風聲和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從聽覺的角度來寫,仿佛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這些聲音應和著,構成了一曲非常動聽的春天的交響樂,和諧優美,此起彼落。風是無形的,可在作者的筆下卻有形、有味、有聲、有情。
4、春雨圖:(第6自然段)
在詞語的運用上:先用“可別惱”這一口語,顯得特別親切而有情趣。“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寫出了春雨細密、閃爍、綿長的特點。一個“斜”字寫出了雨的輕盈,同時又暗寫了“春風”。“樹葉卻綠得發亮”是因為被雨洗去了灰塵,“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個“逼”字讓我們感到被雨水清洗后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們的眼中。“安靜而和平的夜”,寫出了溫馨的感覺。
在寫景的層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遠,由靜到動,一幅充滿詩情的江南春雨圖,流露出作者的對春雨的喜愛。
5、迎春圖:(第7自然段)
風箏是春天的信使,寫風箏多了,實際上也是人多了。“舒活舒活”“抖擻抖擻”,極富節奏感。引用俗語“一年之際在于春”,給人無限的遐想。在寫景的層次上由風箏到孩子,寫出了春到人歡,迎接春天到來的喜悅心情。從而激發人們奮發有為,不負春光。
(在這個環節中品讀是第一要義,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回答,不需要面面俱到,鼓勵學生的探究精神。讓學生通過品讀,細細揣摩,反復品味,進行體驗與感悟。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圖畫,充分調動學生的直接經驗,同時學生朗讀時配上音樂,讓學生始終處在一個美的氛圍中。)
六、朗讀回味,總結拓展
1、簡析本文最后一部分:(8~10自然段)
作者以贊美作結,頌揚了富有生機的春天,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三個比喻句的順序,由娃娃到小姑娘到健壯的青年,符合成長的順序。在朗讀時應該節奏明快,由弱到強。
2、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借景抒情。
3、思考:作者為什么能將春天描繪得如此美麗呢?
首先要有細致的觀察,并且善于積累語言,然后由感而發,才能夠恰當的表達出來。
4、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選取幾個自然段,進行配樂朗讀競賽。
七、作業
根據學到的寫景抒情的方法,寫一篇《校園里的秋天》(或《校園里的冬天》),300字左右。準備開一個學生作品朗讀會,在全班內交流。
【板書設計】
春
盼春(1)語言積累
總寫(2)
春草圖(3)
繪春(2~7)春花圖(4)表達
春風圖(5)
春雨圖(6)
迎春圖(7)
頌春(8~10)細致觀察
《春》重點難點指導 篇8
佚名
課文目標:
1.熟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賣弄”、“抖擻”等詞語的意思。
3、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1.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
1.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
2.體驗春天帶給人們積極向前邁進的力量。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感知全文,感受春天的氣息,有感情朗讀第1自然段。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詞語。
3.認識"春",明白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繪春的美麗景象的。
教學過程 :
引課:
1、說一說帶有“馬”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馬到成功”。
2、說一說帶有“春”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春暖花開”、“春意盎然”。
一、初讀,感知課文
1、示課題“春”。
2、讀課文,感受春天的氣息。
二、再讀,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怎樣地向我們傳遞春天的氣息的,要求從課文中找出依據。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時引導:
(1)理清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繪春的美麗景象的。
(2)初步體驗春天的美。
三、精讀,體味課文,學習第一段。
這段講什么意思?出示燈片和課文第一段比較。
“東風來了,人們盼望的春天也到了。萬物蘇醒,山青了,水滿了,太陽也變紅了。”
這燈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內容差不多,但讀起來的感覺為什么會差多了?(突出擬人的寫法的生動形象,更好表達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讀——指名讀——試背——齊背。
四、作業 。
(1)作業 本第1題,修改課內組詞。
(2)朗讀課文3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從春景中體會春的無限生機和希望,激發熱愛春天之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摘錄好的詞句。
教學過程
1.檢查。
看拼音寫詞;根據意思寫詞。
2.研讀。
(1)齊背第一段,說大意。
(2)學習第二段。
①自由讀,思考:第二段作者寫了春天哪幾方面的景物?
(小草、花、風、雨。)
②指導讀“小草”部分。
③伙伴互學“花”、“風”兩個自然段。
春花和春風各有什么特點?哪些詞句寫出這特點?最喜歡的句子是什么?為什么喜歡?
用自己的朗讀讀出春花的多、美,春風的柔和,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④獨立自學“春雨”自然段。
回顧前面的學法:劃找——思考——朗讀體味——匯報交流——訓朗讀。
按此法學習。
⑤課內做作業 本3、4、5題。
(3)學習第三段。
這段講一個什么意思?在用詞上有什么新特點?(AABB式和ABAB式的使用。)
(4)學習第四段。
這三句各告訴我們春天的什么特點?這三句順序能改變嗎?
為什么?
這三句采用什么寫法?該怎么讀?為什么要一句比一句加強語氣?
3.作業 。
(1)修改課堂上的作業 。
(2)準備背誦課文,有能力的先背誦四兩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交流積累詞句的方法,摘錄課文好詞句。
教學過程
1.導入 定向。
讀了朱自清的《春》,當你聽到“春”這個詞時,你腦海里出現的是什么圖畫?“春”又意味著什么?出示本節目標燈片。
2.指導背誦。
(1)檢查個別學生四段背誦,并讓學生談談背誦的方法與經驗。
(2)重點指導背誦第二大段。
按“小草”“花”“春風”“春雨”的順序打出四幅彩色燈片,讓學生借助燈片中之圖及圖邊上的重點“詞語”自由試背——全班試背——指名背——齊背。
(3)出示第三大段關鍵字詞,讓學生借助詞語背誦。
(4)出示全文背誦的板書燈片,指導背誦。
盼春
東風腳步
一切都山水太陽
繪春
小草偷偷嫩嫩滿是的輕悄悄軟綿綿
花趕趟兒像……仿佛野花遍地是
雨尋常像……樹葉兒傍晚在鄉下
迎春風箏孩子舒活抖擻一年之計
贊春像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
3.學會積累。
(1)重讀“學習提示”,交流各自積累的辦法。
(2)《春》哪些詞句特別精彩?該如何積累?
(3)延伸練習,聽《草原》第一段的配樂朗誦,出示《草原》第一段課文燈片。讓學生試摘錄,并說說積累的理由。
4.訓練作業 。
(1)完成作業 本第6題的連詞成段。
(2)摘錄《春》的好詞5個以上,好句3句。
(3)任選1、2題作業 。
①模仿朱自清寫春雨的句子選一件事物寫一兩句(如西北風、雪花、溪水、怪石等)。
②模仿課文寫野花的句子寫寫夜空中的星。
《春》重點難點指導 篇9
設計思想:通過本課的學習,訓練學生閱讀散文的能力,學習通過反復誦讀品味文章的蘊味。因而,我的設計重點強調用各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體味精妙字、詞、句,從而領會文章。
教材分析:《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本文在本冊課本第二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四季歌”,圍繞“大自然”選擇了五篇課文,《春》是第一課兩篇描繪春的散文之一。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七年級學生會“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會“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通過對本文的學習,要讓學生初步體會散文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提升品味語言的能力,為后面幾篇文章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與本課第二篇文章《春風》初步比較閱讀,體會對相同題材不同的寫法。
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已能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并且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疑問。本班學生思維較為活躍,有自己的觀點,也樂于表達看法。但受能力所限,在表達上可能欠清晰,思考問題欠深度,自己提出的問題可能較簡單。他們需要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對重難點的把握。
教學目標:本課要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在把握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文中韻味,感受“春”勃勃生機與活力。嘗試比較閱讀,欣賞優美的
散文語言,了解基本的散文技法,并引發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重點難點:重點是對語言的品味,難點是體味字里行間體現出的“春”勃勃生機與活力。
教學策略與手段:本節課主要是提出學習目標,指導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學并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還課堂于學生。
課前準備:學生美術課上畫的有關春天的畫、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一、 迎春
1、投影學生美術課上畫的有關春天的畫,請學生用語言描繪眼中的春天。
(對自己的美術作品進行講解,能迅速學生激起學生興趣,且參與度高,調動了氣氛。)
2、教師:同學們眼中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好,那么朱自清先生看到的江南的春天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去瞧瞧吧。(示題)
要求有感情地通讀全文,標注段落,對生字詞和不明白的或喜歡的段落圈點勾畫,與小組同伴交流后全班交流。
出示自學指導一:
(1)指出本文描繪了春天的哪五幅特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
(2)通過讀文,你能感覺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春天有股什么精氣神?
(此環節的設計強調帶著問題讀課文,兩個問題第一個問得具體,能讓學生迅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個問題設計得抽象但親切,通過與同伴討論,多數學生也能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機與活力,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
3、掃清生字詞
rùn zhǎng mián yùn niàng cháo
朗潤 漲 軟綿綿 醞釀 巢
wǎn hè lǒng yùn
宛轉 應和 籠著 黃暈
二、 悟春
(此環節皆為根據自學指導小組合作探究,然后全班交流的模式。強調培養孩子的合作和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應該深入小組傾聽,及時引導學生從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方面品味語言。)
1、 根據自學指導二,以小組為單位自學第1—2節,在組內合作討論,完成問題,再全班交流。
自學指導二:
(1) 找出本部分用到修辭手法的句子,說說這樣有什么作用。
(2) 找出本部分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說說理由。
交流:(1)“春天的腳步近了”(擬人)
“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排比)
(2)欣欣然 朗潤……
2、 根據自學指導三,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課文第3——7節:
自學指導三:
(1)“四春圖”各美在哪兒?
(2) 選出你最喜歡的一“美”讀一讀,品一品:
①找出本部分用到哪些表現手法,說說這樣有什么作用。
②找出本部分你最喜歡哪些字、詞、句,說說你為什么喜歡?
③想一想,本部分該怎么讀,在組內比一比。
交流:
(1)春草——(如茵)、春花——(斗妍)、
春風——(溫柔)、春雨——(輕柔、濕潤);
(2)品讀最喜歡的段落:
可從以下方面指導:
春草:
①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鉆”,擬人,把小草寫活了,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濃郁氣息) 嫩嫩的,綠綠的(疊詞) 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排比)
② 鉆、輕悄悄的、軟綿綿的
春花:
① 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擬人) 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聯想) 像眼睛,像星星(比喻)
② 讓、趕趟兒
春風:
① “吹面不寒楊柳風”(引用) 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擬人,觸覺) 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嗅覺) 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擬人,聽覺)
② 醞釀、呼朋引伴、賣弄、應和
春雨:
①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比喻) 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擬人)
② 可別惱、密密地斜織、逼
3、根據自學指導四,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課文第8——11節:
(1)春天的人們有股什么精氣神?(精神抖擻)
(2)9——11節的三個比喻句有何作用?
三、 詠春
1、你最喜歡的段落該用什么語速、語調來讀?哪些字眼要強調?讀給同伴聽一聽。
賽一賽,看誰讀得好。(比賽的形式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性)
2、本文第五段和《春風》第八段都是寫春風的,讀一讀,感受有何不同。如果用《風清云淡》和《命運》作為這兩段朗誦的背景音樂,該如何配?試一試。
四、 繪春
寫作練習:比照本文中對于春雨的描繪,寫一段關于夏天雷雨的小片段,不超過200字。
《春》重點難點指導 篇10
春
教學目標:
1 通過反復、有感情的朗讀,從而感知課文內容,總體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清思路,尤其要能理解作者在觀察中的思維活動。
3 學習作者抓特點,多角度,按順序的景物描寫方法。
4 在語法上,要掌握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
教學重點:
1 從作者的觀察思維中學習描寫景物的一般方法。
2 掌握閱讀和欣賞優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學這類文章的能力。
3 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并能夠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運用這兩種修辭方法。
教學安排: 三教時
教學程序:
第 教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法國有一位雕刻家,叫羅丹。他曾經說過一句話相信大家一定聽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確,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美。春天也是一種美,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帶來了溫暖,帶來了生機,帶來了力量。(展示春的圖片)古往今來,許多文人描繪過春天,歌頌過春天,由此產生了許多不朽的篇章。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一篇贊美春的頌歌,學習的重點是要體會春天美在哪里。他的作者是——朱自清。
(二) 作者簡介:
朱自清,字佩弦,是著名詩人和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樸素,描寫細膩,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讀后令人回味無窮。他熱愛自然,觀察自然,描繪自然,他的寫景散文,無不寄托著對大自然的無限深情。 著名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和《綠》
(三) 朗讀
1、自由朗讀課文,初步感知。大家要用心去領略春的風光,春的氣息。
散(sǎn)在草叢里 醞釀(yùn niàng) 巢(cháo)
應和(hè) 暈(yùn) 蓑(suō) 水漲(zhǎng) 薄(bó)煙
2、錄音范讀 理清層次
明確:盼春 繪春(春歸、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頌春
3、分組讀課文,比一比哪組讀得好。
(四)作業
文章中有對春天的贊美,有對春天的描繪,有對春天的期待,現在請大家對照課文想一想,朱自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面對春天,描寫春天的?
明確:飽含著對春天的無限熱愛,對春天萬象更新的無限贊美,從而讓讀者感受到他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給人以進取的鼓舞。
第 教時
教學步驟:
(一) 分析精彩句段:
1、盼春:請同學朗讀第一段,注意讀出作者期盼的語氣。
(1)為什么要連用兩個“盼望著”,用一個不也同樣可以表達作者期盼的心情?
明確:通過這樣一種疊用,作者在文章一開頭不僅表達了自己急切和渴望的心情,而且將讀者的心牢牢的抓住,使讀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為什么只是春天的腳步近了,而不直接寫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明確:此時春天還沒有到,所以一個“近”字非常準確。把春天擬人化,寫它的腳步,仿佛一個你最喜歡的人在遠處向你招手,緩緩向你走來,一種欣喜感油然而生,讓人倍感親切。
(3)一句很樸實很平凡的語言,為什么我們能體會出這么多的東西呢?這就涉及到我們閱讀文章的一種能力:品味和欣賞。 如何品味和欣賞呢?方法之一就是體會文章中的修辭。在第一段中作者運用了哪兩種修辭?(擬人和反復),通過這兩種修辭手法,表現了對春天的盼望,這是文章的總起。此時春天還沒到,只是近了。接下來呢,春天來了,……
2、繪春:接下來呢,春天來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請朗讀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陽。(可以看出這是對春天的——描繪)
(2)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已經開始在描繪春天了,既然它已經來到了作者的面前,為什么他不開始從最細小的一草一木寫起呢?
明確:這一段是對春天的一個整體的描繪。 作者描寫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生動景象。
知識點:※一切,說明了沒有一個例外,眼睛所看到之處都是。
※ 然:“的樣子”,表示一種狀態。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張開了眼。”是擬人寫法,很形象很具體地寫出了春天剛到時的特點。
※“朗潤”表示明朗、潤澤。因為春天到了,山草變綠,林木抽芽,色彩變得非常鮮明,山色由暗淡漸漸明朗,樹木由枯萎轉為潤澤。給人一種清晰明亮的感覺。
※ 水漲是因為冬天的冰雪融化造成的。(冬去春回) ※ 寫太陽,擬人。用“紅”來描繪,表現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不會給你一種烈日的刺通感。
(3)這一段運用的修辭手法有擬人和排比。
排比:“山郎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作用:使句子整齊和諧,有氣勢,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情感。
過渡:這一段是作者在描繪春天中的總寫,他用非常概括的語言勾畫出了春天的整體景觀。那么接下來作者就要對春天進行仔細地觀察,用他細膩的筆觸去描繪春天的美,為我們展現一幅幅春的畫面。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3到第7段,思考一個問題,作者為我們展現了幾幅畫,分別以哪一種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你能否為這些畫起一個漂亮的名字?
明確:展現了五幅圖畫,分別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
3、春草圖,請同學朗讀第3段。 11’
(1)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春草圖的?
明確:質感:嫩嫩的。寫出小草柔嫩的特點。
顏色:綠綠的。 用綠色來象征著春天里生機勃勃的景象。
生命力:首先,用“鉆”字寫出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這種鉆不是一下子鉆上來的,而是偷偷的鉆上來,寫出了小草在春的催發下不聲不響的長出來的樣子。
“鉆”和“偷偷”兩個字用語非常準確,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使草具有了了人堅強的性格,顯示了春早旺盛的生命力,展現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使得語言更加的生動形象,同時也使沒有感情的小草變得像人那樣,有感情了。
其次,“園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表明了春草分布廣闊,綠滿大地。剛才是從一顆小草寫它旺盛的生命力,現在又從整片的小草寫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看出作者對事物的觀察和描寫是多角度的,這樣子寫出來的文章就會讓人感到更加的形象具體。
再次,“坐著,躺著,打兩個滾,……捉幾回迷藏。”這一組短語作者連用了六個動詞,寫了一群天真活潑小孩子。語言是非常口語化的,就像在和一個小孩子說話一樣,非常親切,仿佛就發生在身邊一樣。
(2)那么為什么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3)這些景象也正映現出了作者春天的一股強烈的熱愛之情。這種用景物的描寫來寄托作者感情的寫法,叫做借景抒情,也叫情景交融。(可以葉子、風、草為例作對比。)
如:葉子,心情好的時候是嫩嫩的,綠綠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是粗粗的、黑黑的,或者是枯干的,或者…… 風,心情好的時候是輕悄悄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是凜冽的,刺骨的。
(二)作業
1 、背誦第2-7段。
2 、在接下來的四段中,自己學著欣賞這四幅畫面,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主要抓住兩個點:第一,描寫過程中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二,哪些地方是屬于情景交融的,有什么效果?在學習運用這兩種方法的同時,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認真的閱讀文章,帶著問題去思考。
第 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 朱自清 先生在春面前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又學習了他描繪下的第一幅畫春草圖,這幅春草圖是怎樣的呢?現在請一位同學來背誦一下這一段。 作者并不單純用春草圖來表現春天,他還描寫了春天的花,那么春天的花是怎樣的呢?請一位同學來背誦這一段。
(二)春花圖
1、假如現在你手中還握著一架攝像機,按照課文的描寫,你將如何進行拍攝?
明確:從樹上似錦的繁花移到花間喧鬧的蜜蜂,最后移到地上草叢中爛漫的野花。 從高到低 作者在進行景物描寫中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這是值得我們在在作文時學習的。
2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幅畫美不美?
誰能具體說說朱自清筆下的春花為什么能夠寫得這么美?
因為朱自清喜愛春花,在描寫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語言美,在描寫中使用了修辭手法。(引出修辭)
3 這段共有幾句話?想想每句話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出了春花什么特點?
明確:(1)擬人,寫春花報春的氣勢。 (2)比喻,寫春花色彩的艷麗。
(3)通感,寫春花氣味的甜香。 (4)襯托,寫春花數量的巨大。
(5)比喻,寫春花種類的繁多。 總的特點:春花萬紫千紅,爭芳奪艷。
(附:用擬入,寫桃樹、杏樹、梨樹;不簡單地說花朵開得茂盛,而以“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描述,寓樹以人的情態、動作,“趕趟兒”,表明爭先恐后地,要趕上這一趟兒,趕春天,趕春光,百花爭春,這就把是寫活了。用比喻,1,寫花色的艷麗,不直接說出紅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來比喻,不僅使色彩更鮮明,而且激起讀者豐富的想象。2,為什么要把遍地的野花比喻成眼睛、星星?沒有直接寫到太陽,但卻能夠讓人感受到一股明媚的陽光,沒有直接寫到風,但卻能夠讓人明顯地感到一股習習的春風。)
從中,我們看到,五句話,寫了五層意思,層次極為分明,都圍繞著春花寫,中心十分突出。從中我們是不是能獲得一些對作文很有幫助的啟示呢?——寫文章要圍繞中心寫。在圍繞中心寫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讓文章更加的精彩,讓你所描繪的事物更加的形象可感,這就非常需要修辭的運用。就像作者把野花比喻成眨呀眨的星星,很含蓄的寫到了風,寫到了太陽,使整個畫面充滿了動感。同時他也將這段對春花的描寫引到了下一段對春風的描寫。現在請全班同學朗讀第5段。
(三)春風圖 請一位同學背誦這一段。
春草和春花,都是具體的、形象、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寫,我們也容易讀。而春風是一個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東西,作者怎樣去寫呢?
1 作者寫春風的基本思路是怎樣的? 先寫風的溫和,再寫風的香氣,后寫風的和悅。
2 這三個方面分別是從人的哪些感覺來寫的? 觸覺、嗅覺、聽覺。
3 作者從觸覺寫春風,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比喻,把春風比成母親的手。
為什么要把春風比成母親的手,而不比成父親的手,或者其他什么人的手呢?
明確:母親手的普遍特點是溫順柔和,而父親的手的特點是粗廣剛毅。因此,這一比喻從觸覺的角度非常巧妙的寫出了春風的溫暖和柔情,把本來看不到摸不著的風形象化了。同時這個比喻也印證了前面古人所講的“吹面不寒楊柳風”。因為對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會因為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不同而不同,但是春風卻不一樣,古往今來,人們對春風的感受卻是一致的,像母親的手和吹面不寒都具有共同的特點。
4 剛才說了,風本來是沒有味道的,這里哪來的香味?
這是因為作者通過嗅覺感受到了春風帶來的各種氣息,有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有青草味兒,也有花的香,寫出了春風的香甜和醉人。
5 作者還借助聽覺寫出了風的和悅,請問他聽到了什么?
鳥兒“清脆”、“宛轉”的叫聲,牧童“嘹亮”的短笛聲,和輕風流水應和,這是多么動聽的音樂。
6 以上我們看到作者從觸覺、嗅覺和聽覺三個方面,把無形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美妙感人。再看到春花圖,作者也同樣運用了這三種感覺,還有視覺。從中,我們看到,文章對春景寫得如此具體生動,是和作者多方面的感覺和深切地感受分不開的。這里我們又獲得了一種啟示:要獲得實際感受,就耍仔細觀察,觀察就是要把五官一齊開放,使大腦同時通過五條渠道去認識和表現事物。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要在實踐中提高觀察能力的一種途徑。
(四) 春雨圖
那么春天的雨又是如何的呢。請同學們朗讀第6段。
明確: 順序,由物及人,由近及遠。 修辭,排比,比喻。 特點,細密,輕盈。
(五) 迎春圖
以同樣的方法學習這一段。
(六) 贊春
請同學朗讀8—10段。說說這三段贊頌了春天的什么特點:生機勃勃,千姿百態,充滿活力。
(七) 活動
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為什么?甚至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個字或詞談談體會。
(八)作業:
1、背誦全文。
2、 完成練習冊
春
板書:
春意盎然
繁花似錦
繁花似錦
繁
春雨
迎春
春花
春風
春草
春歸
《春》重點難點指導 篇11
一、為下面加黑的字選擇正確的注音,將其字母序號填入括號內。
1.①水漲起來了 ( )
②高梁漲紅了臉 ( ) a.zhǎng
③物價上漲 ( ) b.zhàng
2.①捉迷藏 ( )
②寶藏 ( ) a.zàng
③礦藏 ( ) b.cáng
3.①燈籠 ( )
②全籠著一層薄煙 ( )
③籠罩 ( ) a.lóng
④鳥籠 ( ) b.lǒng
4.①應和 ( )
②隨聲附和 ( ) a.hé
④風和日麗 ( ) b.hè
5.①也趕趟似的 ( )
②好似 ( ) a.sì
③相似 ( ) b.shì
二、辨字組詞
三、給加黑字注音,為拼音寫出漢字。
1.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 )出來,nèn( )nèn( )的,綠綠的。
2.人家屋頂上全籠( )著一層薄( )煙。
3.披( )著suō( )戴著lì( )。
四、把下面的每句話或詞語概括為一個詞。
1.精神振作。 ( )
2.用手輕輕按著并來回移動。 ( )
3.聲音清晰響亮。 ( )
4.殷切地想望。 ( )
5.聲音相呼應。 ( )
五、給下面的加黑字找出解釋正確的一項。
1.欣欣然張開了眼。 ( )
a.這樣 b.然而 c.地
2.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 ( )
a.牽引 b.伸著 c.招引
3.一年之計在于春。 ( )
a.計算 b.主意、計劃 c.打算、做計劃
六、運用重疊字、重疊詞,可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請模仿文中的詞語填空。
偷偷地鉆出來 輕悄悄 舒活舒活筋骨
抽出來 慢 倉庫
吃一頓 白 機器
一擊 亮 士氣
哀求 昏 精神
七、指出下列句子各用了怎樣的修辭方法,并說出它們在文中的作用。
1.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 )
作用
2.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 )
作用
3.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 ( )
作用
4.“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 )
作用
八、不看書,為下面的句了填上標點。
1.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2.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
3.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九、連詞具有連接詞、短語或者句子的作用,它只有連接作用,而沒有修飾作用。辨別下面句子中加黑的詞,將不是連詞的詞找出來,將其序號填入橫線處。
1.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
2.天光和水色交相輝映,碧綠的湖水一望無際。
3.我跟王明是同窗好友。
4.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5.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
6.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 答:
十、春風本是無形、無味、無色的,但作者卻將春風描繪得有形有味,有聲有色,請從原文中找出這些語句填在橫線上。
作者首先從觸覺的角度用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寫出了春風輕柔溫暖的特點,將無形的春風寫成是可感觸的,是有形的,這一句是 。
其次從嗅覺的角度將無味的春風寫成是有氣味的,這一句是 。
再其次從視覺、聽覺的角度,用 一詞寫出了春風輕拂下的色彩;又通過寫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的 和 ,寫出春風中和諧悅耳的聲音。
十一、閱讀“春雨圖”一段,然后填空。
1.“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一句寫出春雨 的特征。
2.“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寫出春雨 、 、 的特點。
3.這段中 一句是直接描寫。描寫 , , , 是間接描寫,這是從春雨潤物和人們的活動兩方面著筆的,贊美了春雨在默默無聲中帶給大地以無限的恩澤。
十二、閱讀8、9、10三段,回答問題。
1.這三段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2.這三段的順序可以顛倒嗎?為什么?
3.最后一句“領著我們上前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案
一、1.①a ②b ③a
2.①b ②a ③b
3.①a ②b ③b ④a
4.①b ②b ③a ④a
5.①b ②a ③a
三、1.zuān,嫩 2.lǒng,bó 3.pī蓑,笠
四、1.抖擻 2.撫摸 3.嘹亮 4.盼望 5.應和
五、1.c 2.c 3.c
六、輕輕地 騰騰 清理清理
美美地 花花 修理修理
重重地 晶晶 鼓舞鼓舞
苦苦地 沉沉 振作振作
七、1.排比 寫草地上兒童的嬉戲,揭示春草勃發給人帶來的歡樂。2.擬人,賦予春天以感情和生命,把無形的春天寫得具體、生動了。3.比喻 寫出野花多,閃閃發光,輕輕擺動,色彩明麗的特點。 4.引用 強調春天給予人們奮發向上的勇氣,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辛勤勞動的力量。
八、參看課文。
九、4、6
十、“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醞釀。 繁花嫩葉 鳥鳴 牧童的笛聲
十一、1.多 2.密、亮、細 3.“像牛毛……一層薄煙”樹葉,小草,雨中的行人,種作的農民
十二、1.排比、比喻、擬人 2.不能,因為從“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的排列順序形象地點明了春天的成長進程。3.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感情。
《春》重點難點指導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積累詞語的意義,交流積累詞句的方法,摘錄本課的好詞好句。
2.學會10個生字,理解19個詞語意思,能解釋“賣弄”、“宛轉”、“烘托”、“抖擻”等詞語的意思。
3.從春天美景的閱讀中,體會到春天的生機和希望,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積累詞語的意義、方法,養成積累詞句的習慣。
難點: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正確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春天色彩燈片、作業燈片及配樂的課文朗讀錄音帶。
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詞,給文章分段。
2.學習單元“學習提示”,讀第一段。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出示紅、黃、綠、灰四色燈片。看到這四種顏色,使你想到春天的是什么色彩,為什么?
今天讀朱自清的《春》,看看他筆下的春又是怎樣一幅畫圖。
2.自學。
(1)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劃生字。
(2)學習生字詞。
(3)學生質疑問難。
3.初讀。
(1)我們也寫春,為什么未自清筆下的“春”特別美?
自由讀書5分鐘——討論問題——學習“單元提示”——明確目標。
(2)自由讀書,用○○圈出特別傳神的詞,用劃出特別美的句子,讀出喜愛,讀出美來。
自由讀劃——四人議論——全班匯報。
(3)默讀課文: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繪春天的?課文可分幾段?
4.學習第一段。
這段講什么意思?出示燈片和課文第一段比較。
“東風來了,人們盼望的春天也到了。萬物蘇醒,山青了,水滿了,太陽也變紅了。”
這燈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內容差不多,但讀起來的感覺為什么會差多了?(突出擬人的寫法的生動形象,更好表達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讀——指名讀——試背——齊背。
5.作業。
(1)作業本第1題,修改課內組詞。
(2)朗讀課文3遍。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從春景中體會春的無限生機和希望,激發熱愛春天之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摘錄好的詞句。
(二)教學過程
1.檢查。
看拼音寫詞;根據意思寫詞。
2.研讀。
(1)齊背第一段,說大意。
(2)學習第二段。
①自由讀,思考:第二段作者寫了春天哪幾方面的景物?
(小草、花、風、雨。)
②指導讀“小草”部分。
③伙伴互學“花”、“風”兩個自然段。
春花和春風各有什么特點?哪些詞句寫出這特點?最喜歡的句子是什么?為什么喜歡?
用自己的朗讀讀出春花的多、美,春風的柔和,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④獨立自學“春雨”自然段。
回顧前面的學法:劃找——思考——朗讀體味——匯報交流——訓朗讀。
按此法學習。
⑤課內做作業本3、4、5題。
(3)學習第三段。
這段講一個什么意思?在用詞上有什么新特點?(aabb式和abab式的使用。)
(4)學習第四段。
這三句各告訴我們春天的什么特點?這三句順序能改變嗎?為什么?
這三句采用什么寫法?該怎么讀?為什么要一句比一句加強語氣?
3.作業。
(1)修改課堂上的作業。
(2)準備背誦課文,有能力的先背誦四兩段。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交流積累詞句的方法,摘錄課文好詞句。
(二)教學過程
1.導入定向。
讀了朱自清的《春》,當你聽到“春”這個詞時,你腦海里出現的是什么圖畫?“春”又意味著什么?出示本節目標燈片。
2.指導背誦。
(1)檢查個別學生四段背誦,并讓學生談談背誦的方法與經驗。
(2)重點指導背誦第二大段。
按“小草”“花”“春風”“春雨”的順序打出四幅彩色燈片,讓學生借助燈片中之圖及圖邊上的重點“詞語”自由試背——全班試背——指名背——齊背。
(3)出示第三大段關鍵字詞,讓學生借助詞語背誦。
(4)出示全文背誦的板書燈片,指導背誦。
盼春
東風腳步
一切都山水太陽
繪春
小草偷偷嫩嫩滿是的輕悄悄軟綿綿
花趕趟兒像……仿佛野花遍地是
雨尋常像……樹葉兒傍晚在鄉下
迎春
風箏孩子舒活抖擻一年之計
贊春
像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
3.學會積累。
(1)重讀“學習提示”,交流各自積累的辦法。
(2)《春》哪些詞句特別精彩?該如何積累?
(3)延伸練習,聽《草原》第一段的配樂朗誦,出示《草原》第一段課文燈片。讓學生試摘錄,并說說積累的理由。
4.訓練作業。
(1)完成作業本第6題的連詞成段。
(2)摘錄《春》的好詞5個以上,好句3句。
(3)任選1、2題作業。
①模仿朱自清寫春雨的句子選一件事物寫一兩句(如西北風、雪花、溪水、怪石等)。
②模仿課文寫野花的句子寫寫夜空中的星。
板書設計:
盼春
東風 腳步
一切都 山水 太陽
繪春
小草 偷偷 嫩嫩 滿是的 輕悄悄 軟綿綿
花趕 趟兒 像…… 仿佛 野花 遍地是
雨尋 常像…… 樹葉兒 傍晚 在鄉下
迎春
風箏 孩子 舒活 抖擻 一年之計
贊春
像娃娃 小姑娘 健壯的青年
《春》重點難點指導 篇13
教學目標 :
一 引導學生品味作者描繪祖國秀麗的自然風景時那詩一般的抒情筆調,優美的語言,從中得到美的熏陶。
二 深刻理解作者通過細致、生動地描繪充滿生命力的春天景象,來表現自己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追求未來、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和為建造人類美好的春天而奮發努力的崇高理想。
三 學習作者對事物的細致觀察和抓住“春”的特點,用鮮明、準確、生動的語言,具體地、繪聲繪色地描繪了春天的各種景象,以表現季節特征的寫作特點。
四 體會本文構思精巧、結構嚴謹的特色。
教學設想:
一 安排兩課時。
二 以文中春草圖為重點,經過老師對春草圖的示范講解和分析,學習春花、春雨圖時,學生就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分析,這就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尾一段的三個比喻句是深化題旨、寓意深刻的一部分,是本文的難點。
本文宜多讀少講。特別是描繪的幾幅畫面,除開頭春草圖示范分析之外,其他可以以讀代講,以寫代講,讓學生取代老師的重復教學活動,并從反復的讀寫活動中細細品味本文中節奏明快、樸實清新、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 反復朗讀課文,弄清全文的段落結構,熟悉文中描繪春天各種景象的五幅畫面。
二 精講“春花圖”。引導學生閱讀、書面分析“春草圖”。略講“春風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了解朱自清的生平。
教學步驟 :
一 檢查預習引入新課。由學生領讀生字拼音:潤 嫩 眨 暈 釀 巢 脆 蓑 笠
二 導入 新課:
用唐詩導入 課文,即創造了課堂講讀的意境,又激發了學生的感情。至使課堂活躍起來……
師:朱自清先生以什么心情去迎接春天?
(用疊句、短語)
生:喜悅、渴望心情、板書(盼春)追問:
(望春)、(迎春)、(等春)
師:作者在文章的結尾對春天進行了怎樣的贊美?
生:比喻春天象剛落地的娃娃,象小姑娘、象健壯的青年。
師:(板書:贊美)追問:頌春、繪春、贊春,本文重點描繪了春天哪些美麗的景色?
生:春草、春花、春雨、春風、迎春五幅美麗的畫圖。
師:總寫:采用排比修辭法:山上,林木抽芽,山草變綠;河里,冰雪融化,春水溶溶,天空,春日暖融融。作者以遠、近、高、低不同角度觀察、寫景,充滿了欣欣向榮的景象。春山、春水、春日。春天多么可愛啊!
三 指導學習課文。
1.教師范讀《春》,范讀前提出思考題:這篇文章應分幾個部分,每部分寫些什么?小結:第一段,從“盼望著……腳步近了。”寫久盼春天的來臨。第二段,從“一切……有的是希望。”寫春到人間的各種景象。第三段,從“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我們上前去。”熱情地贊頌春天。
2.齊讀第一段課文。
師:文章的開頭寫得很好,體會體會好在什么地方?
學生議論,教師追問:一般人寫文章總是愛抽象地簡單地說:“春天快來了”或“渴望已久的春天終于要來了!”試比較課文開頭的句子,哪句寫得好呢?
學生議論,回答。
教師補充:開頭一句疊用“盼望著”,表現了作者渴望春天到來的迫切心情,“東風來了”,“東風”借指春風,它是春天的報訊者,“腳步近了”把春天比擬作人。從盼望到感到春風來了,到仿佛聽到春天的腳步聲,步步逼近,形象地寫出了作者盼春的急切和得知春來的喜悅。另外,開頭短短一句還做到了落筆緊扣題旨,點明了春的到來。從文章的結構上來看,有總領全篇,開啟下文的作用。五幅春景圖的描繪是這句話的具體表現。這樣的開頭值得我們學習。
3.生:朗讀課文第2小節。
師:這節寫的什么?
生:是春回大地,萬物蘇醒的總寫。
師:是用哪些詞語表現出來的呢?是用“睡醒”,“欣欣然張開了眼”來表現的。“一切”是指的萬物,對大自然的總觀。“睡醒”“張開了眼”是比喻,也是擬人。這個句子十分形象地描繪了萬物經過漫長的嚴冬后,蒙受春的溫暖、滋潤得以復蘇的神態。“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樣子)一詞又傳神地表達出萬物蘇醒時的欣喜感情。語言多么清新,比喻多么貼切。
師:“一切”這是泛指整個自然界,接下去寫了些什么?
生:寫了自然界中最大的、引人注目的山、水、太陽。
師:春天的山、水、太陽又有什么特征?課文用什么詞來寫它們的呢?
生:山用“朗潤”,表示明朗、潤譯。因為春天來了,春草出土,樹葉翠綠,所以山是朗潤的。
師:“水”又為什么用“漲”來說明呢?
生:因為冬天常用“水瘦天寒”來形容,到了春天,冰雪融化,春雨落地,它們匯入江河,水不是“漲起來了”嗎?
師:“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你知道這是什么道理呢?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陽光由冬天的斜射慢慢變為直射,大地上的氣溫開始升高,仿佛太陽離人間近了,親昵地向人們靠近了,連模樣也看得更加清楚了。可見用“朗潤”“漲”“紅”三個詞語描繪春天的山、水、太陽的特點是再精確不過了。我們應該向作者學習,精確運用詞語來表現事物的特征。以上這幾個句子只不過給春天的景色勾畫了一個輪廓,也只不過為下面五幅春景圖著點底色。對于春天各種景象的描繪,還是下面的春景圖。
師:看看第3節到第二段末,作者一共描繪了幾幅春景圖呢?
學生閱讀,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概括為: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生:讀“春草圖”。
師:春天來了,草從土地里生長出來,作者為什么要用“偷偷”“鉆”來形容呢?
生:“偷偷”這個狀語生動地寫出了小草在春的催發下,在人們難以察覺的情況中,不聲不響地生長的動態。用“鉆”而不用“長”,使人產生小草破土而出的形象,而且也顯示了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嫩嫩”寫出了初生小草的鮮嫩可愛,“綠綠的”寫出了小草悅目的色彩。它們都是草的后置定語。作者不靠華麗的詞藻和人工的粉飾,而是用常用的極普通的詞語恰到好處地把小草寫活了,突出了春天的特征。我們寫作時也不要堆砌華麗的詞藻,用詞既要鮮明生動,又要樸實、精當。
師:這節第一句寫了小草的嫩和綠,第二句寫了草的什么呢?能不能用一個字來概括?
生:“多。”
師:“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說明草很多。但是,如果這樣寫:“園子里,田野里,瞧去綠茵茵的全是草。”你們說好不好?
學生議論,小結:這個句子單獨地看還是好的,但是在課文里就不大好了,因為前面一句已有“小草”“綠綠的”兩個詞語,“綠茵茵的全是草”,用詞就重復了。原句用“一大片一大片”修飾“滿是的”,雖然有園子里、田野里全是草的意思,但這草不是連成一片的,中間可能還有樹木、小路、田地間雜著,因此說“一大片一大片”,比說全是綠草確切。
師:多么惹人喜愛的小草啊!它招來了許多人。這里作者寫了一系列人的動作。哪些動作呢?
生:坐、躺、滾、踢、跑、捉。
師:從這些動作,你們可以想象得出,到草地上來的是些什么人?
生:是孩子。
師:這是作者抓住了兒童最喜愛的,而且是適宜于在草地上開展的幾種活動來寫的。寫兒童的活動是寫草對兒童的吸引力,突出草這一中心。而寫兒童的天真活潑,歡聲笑語又給草地增添了生活氣息,使大自然充滿了生氣。結尾一句“風輕悄悄的”這是借風襯草。
師:這句與上下文有聯系嗎?指出:照應了開頭“東風來了”,又為下文寫風伏筆。從這兩處可以看出文章結構的嚴謹。
師:請一名女同學朗讀春草圖。
生:默讀課文第4節,參照小黑板上的提示,作分析“春花圖”的準備。
師:出示小黑板。
師: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有順序地描繪這幅春花圖的?繪景時哪些詞用得精確,哪些句子寫得生動、形象?作者是怎樣通過對春花的描繪表現出早春的季節特征的?
課堂書面作業 :《一幅百花爭妍,蜂忙蝶舞的春花圖》要求學生寫400字分析短文。(學生作業 附后)
師:請男女同學各一名上講臺讀對春花圖進行分析的短文,其余同學要作扼要記錄,自由發言,指出他們哪些地方理解得正確,分析得中肯,哪些地方不夠。作者自己補充修正。
個人閱讀第5節,再指名有表情地朗讀,要求學生提出問題,開展議論。
教師提示議題:這節寫春風。風是無形的,肉眼看不到,手碰不著。但平日我們卻能夠感覺到風的強弱大小,這就要借助其他的事物。請大家議議,作者是借助哪些事物來表現風的?
學生閱讀、議論后指出:作者首先用了一個比喻,直接寫春風的柔和,接著第二句寫各種氣味:“泥土的氣息”,“春草味兒”,“花的香”,它們都是通過春風徐徐送入人們鼻里,使人直接感覺到春風的和煦。三四兩句寫聲音:鳥鳴、流水、短笛聲隨風應和,在耳邊鳴響。
師:作者借助的這些事物中哪一種寫得最詳細呢?
生:小鳥的鳴聲寫得最詳細。
師:用哪些詞語寫的呢?
生:用“呼朋引伴地賣弄”,形象地寫出鳥兒們活潑、愉快的情態,用“清脆”、“婉轉”描寫鳥鳴聲的動聽、悅耳。作者就這樣借助于各種氣味、各種音響來表現春風柔和的特點和它給人以愉快的感覺。
教師補充:“吹面不寒楊柳風”,請看課文注解,現把志南和尚整首詩抄給大家。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四 課堂鞏固練習:
1.默字:潤、霞、眨、釀、巢、暈、蓑、笠。
2.解詞:欣欣然、醞釀、繁花、呼朋引伴、賣弄、婉轉、朗潤、潤濕。(答案見課文注解)
五 課外作業 。
背誦第1-5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一 要求學生認真讀書,在上一課分析的基礎上,書面分析“春雨圖”,引導學生細細體味作者描寫的各種雨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略講“迎春圖”。
二 理解結尾一段的深刻含義;學習本文對事物的細致觀察和通過對各種景物的描寫來表現季節的特征,學習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
教學步驟 :
一 檢查課外作業 :
1.背誦課文第1-5小節,先由兩人背誦,然后全班齊背一次。
2.指名學生讀出寫草的句子,并說說怎樣寫出春草的特征。
生:齊讀第6節,要求學生書面完成《我對春草圖的分析》(400—500字)。
請兩名同學交流自己的習作,教師聽后小結:從哪些材料可以看出作者寫鄉村雨景是經過精心構思的?如撐著傘慢慢走在田間小路和小河石橋上的行人,披蓑戴笠的不誤農時冒雨耕作的農夫,稀疏地在雨中靜默著的村舍。這是一幅多么迷人,濃淡相間的村舍農田山水畫啊!它的重點是寫春雨的滋潤。(學生作業 附后)
生:讀第7節。
師:前幾幅是寫景物,這幅寫的什么?明確:寫人,畫出一幅人們迎春的圖畫。寫天上的風箏到地下的孩子。從孩子又寫到成人(從小到老),從城市寫到農村。所有的人都出來迎接春天了。作者用哪些詞句寫人們迎春的心情?歸納:“舒活”“抖擻”兩詞的重疊,反映了人們度過寒冬,紛紛從房舍里走出來,迎接春天到來的喜悅心情,“各做各的事”,又反映了勤勞的人們正利用大好春光創建自己美好生活的積極奮發的精神,繪出了人勤春早的生氣勃勃的景象。“一年之計在于春”寫春天激勵著人們把握時機,奮發向上,辛勤勞作,也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進而要創建美好生活,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生:齊讀本節課文。
女生:齊讀第三段。
師:結尾三個比喻句的意思懂了嗎?開始為什么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呢?
生:這個比喻點明了春剛降臨人間,是新生的,是新的一年的開始。突出了春天的“新”和她給人帶來了新的希望。
師:為什么又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花枝招展這個詞怎樣解釋?
讀課文注解。小結:因為春天裝扮了大自然,美化了人間,突出了春天的“美”。
師:為什么又比作“健壯的青年”?
生答,教師補充:這是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像小伙子一樣有著青春的活力,它是向上的、前進的,它激勵著人們向前走。這三個比喻句貼切而富于表現力,它從三個角度形象地反映春天剛到人間的“新”的特性,又漂亮又活潑的“美”的特性,有力量有指望的“強”的特性,把難以比擬的春之活力活靈活現地寫出來了,深化了主題。
師:全文從盼春到繪春,到頌春,到以追求與春天一樣美好的生活作結尾。構思何等精巧,結構多么嚴謹。從這篇文章,還可以看到,作者通過對事物的細致觀察,抓住春的特點,用鮮明、生動、準確的語言來描繪春天的景色,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通篇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使讀者如觀其景,如聞其聲,真是品嘗不盡,其味無窮。這些寫作上的特點,值得我們好好體會和學習。
主題思想:本文作者描繪了生氣勃勃、絢麗多彩的春天景象,歌頌了春天的活力,抒發了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勵人們珍惜春光,奮發努力,去創造人類美好的春天。
五 課外作業 。
1.朗讀并背誦全篇課文。
2.仔細觀察,抓住特點,寫一篇短文:《校園秋色》。
附:春花圖分析(學生作業 一)
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佳作。其中所描寫的“春花”更給人以清新、美麗、充滿生氣的感覺。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這是作者描寫春花中的一句,它仿佛使讀者的眼前浮現出春花“千朵萬朵壓枝低”的情景。然后,作者又把各種花兒的顏色寫得鮮艷奪目,呈現在讀者的眼前。在那些花兒中,“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還不時地散發著陣陣撲鼻的香味。“閉了眼”,滿樹的花兒不見了,變成了蜜桃、銀杏、黃梨。似乎人們正在品嘗著這些甜美的果實。是的,有瑰麗的春花,才有豐碩的秋實,聯想是多么的自然啊!這里,作者指出了一個真理:春天花團錦簇意味著秋天果實累累。
緊接著,作者又描寫了那些忙忙碌碌地工作著的蜜峰,色彩斑斕、上下翻飛的戲蝶。剎那間,靜景在作者靈巧的筆下動了起來。蜂忙蝶舞,這不是也在突出春花那絢麗的豐姿嗎?樹上百花壓枝低,地上野花鋪滿地。許許多多的無名野花,競相開放,點綴著碧綠的草地,像清澈明亮的眼睛,像夏夜閃爍的群星。這些令人陶醉的景色,作者并沒有平鋪直敘地寫,而是用“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些擬人的手法表現出來,樸素而又真實地寫出了充滿生氣的春天是多么可愛啊。
附:我對春雨圖的分析(學生作業 二)
“雨是最尋常的”,作者一開頭就道出了這個自然界不可改變的規律。“可別惱”,告訴人們,雖然春雨一下就是三兩天,但并不讓人討厭。接著,作者用“牛毛”“花針”“細絲”幾個形象的比喻,寫出春雨美麗的姿態和毛毛細雨的特點:它不像夏天雷雨那樣氣勢磅礴,而是像牛毛一樣密,像花針一樣細,像細絲一樣柔,輕輕地向大地飛灑。春雨確實如此,人們不禁要贊嘆作者仔細的觀察與優美的語言。接下去,作者把透過細雨看房屋的景象,通過“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逼真地寫了出來。春雨不像夏天的大雨點砸在瓦上啪啪響,而是像煙囪里冒出的白煙在屋頂繚繞,這是多么逼真啊!然后,作者用“綠得發亮”和“逼你的眼”兩個詞組,把小草和樹葉被雨水洗去灰塵后翠綠生光的樣子,淋漓盡致地寫了出來。作者所寫的白天雨景,像一幅圖畫展示在讀者面前,讓人讀了心情舒暢,而他寫的夜晚則給人另一種感覺,那就是:安詳寧靜。夜晚,“一點點黃暈的光”把燈光在雨霧遮掩下朦朧可見的景象描寫了出來。接著,又寫那活動在春雨中的人;農村那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彎曲的石橋邊,有行路的人。在散發著泥土清香的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突出了農夫在大好季節的緊張耕作情況。農民們多么辛苦,但是,他們愛春,更愛春雨,他們不愿浪費這寶貴的春光。作者通過春雨的描寫,熱情地謳歌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實干精神。這是一幅充滿著詩情畫意的畫,它使讀者似乎覺得身臨其境,置身于畫中。作者把那連綿的春雨,溫暖的燈光,春雨中活動著的人們以及那恬靜的春夜等等,都刻劃得入木三分。讀后,使人們更愛那美好的春光,并且對美好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多媒體教學支持系統·九年義務教育語文第二冊》人教社)
《春》重點難點指導 篇14
[教學目標 ]
①反復朗讀,感知內容,體會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③聯系實際,廣泛閱讀,開闊視野。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教學方法 ]
說春——賞春——評《春》——寫春
[課前準備]
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課前布置
學生去搜集關于春的詩文,以開闊視野,
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與學生同唱一曲《春天在哪里》,創造意境,使學生在美妙的歌聲中自然地進入對課文的學習) 同學們,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你看,那峰巒雄偉的高山,那波瀾壯闊的大海,那噴薄而出的紅日,那姿態萬千的彩云……真是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而綠滿天下,花開遍地,生機勃勃的春天,更是大自然的杰作。你們都已經歷過十多個春天了,能否用一句飽含情感的語言說說你對春天的深刻感受?
說春:
設題:你們都已經歷過十多個春天了,能否用一句飽含情感的語言說說你對春天的深刻感受?
學生回答可能有:
①春天是最有情感的,高興的時候就風和日暖,生氣的時候就雨打雷轟。
②春天是最富詩意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③春天是一位高超的化妝師,把花草樹木、峰巒田野,都裝點得生機盎然,蓬蓬勃勃。等
小結:感受真夠深刻。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對“春”又有什么獨特的感受呢?請速讀課文后說說。(板書題目及作者)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 及重點(略)
賞春:
(二)、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一遍課文(放伴奏音樂,力求生動)。
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
1、現代著名作家末自清先生對“春”又有什么獨特的感受呢?
明確:春天是新生的娃娃。春天是美麗的小姑娘。春天是健壯的小伙子。
2、春天是娃娃,是小姑娘,是小伙子,你最喜歡的是什么?請說出理由。(讓學生抓住關鍵的字、詞、句,著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領悟,說說喜歡的原因。)
明確:(1)喜歡娃娃。因為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
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哪個同學能具體說說“新”在哪里?
①剛睡醒張開眼是新,山朗潤、水漲起、太陽紅都是新。
②剛從土里鉆出來的小草,樹上的、草叢里的花兒是新的。
③泥土的氣息、青草的味兒,甚至空氣、鳥鳴、牧曲滿是新的。
③春天的一切,整個春天都是新的。
④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剛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讓人們為娃娃的成長辛勤勞動。又是為了讓人們從娃娃身上,看到未來,看到希望。
(2)喜歡春姑娘。喜歡春姑娘的美:
春姑娘確實很美,花枝招展的(美),能否通過閱讀,發揮想象,在敘述她的美中滲透進自己的感受?即美在哪里
①園子里、田野里滿是嫩嫩的、綠綠的、軟綿綿的小草,給人一種輕盈、舒適的美。
②樹上的桃紅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叢中像眼睛、像星星,層次分明,參差錯落,是一種勻稱、和諧的美。
③花叢中嗡嗡的蜜蜂和飛來飛去的蜂蝶,絮花嫩葉中的鳥兒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歡歡樂樂,舒舒暢暢,給全種愉悅的美。
④細雨、薄煙籠罩下的村莊朦朦朧朧,隱隱約約,詩情畫意般的很美很美。
⑤藍天上放飛的風箏,悠悠揚揚的,激發人們無盡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引導:同學們的感受很深,想象力也很強,真佩服你們。讀書啊,寫作啊,都要這樣,敢于思考,敢于想象,敢于發別人之未發。春姑娘這么美,能不引發你們去——(生:去追逐)能否說得更準確些?(生:去追求)對!人生,就是要大膽追求,不懈追求,只要敢于追求,人生的春天就一定是屬于你們的。
師: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娃娃,比喻成小姑娘,還比喻成——健壯的青年
(3)喜歡健壯的青年。
請抓住關鍵的字、詞、句,著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領悟,說說喜歡的原因。
①一個“張”字,不僅僅指蘇醒,“朗潤”“漲”“紅”等字詞,也不僅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陽的變化,更是指在春風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滿了活力。②一個“鉆”字,更是春天充滿活力的高度體現。因為這個“鉆”字,田園綠了,誘得人們在上面盡情地玩耍,誘得人們也充滿了活力。
③一個“讓”,一個“鬧”,一個“眨”,花兒竟相開放,蜂蝶競相追逐,熱熱鬧鬧的景象令人驚訝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這就是春天,這就是充滿活力的春天!
④一個“撫摸”,便產生了盡情的“醞釀”“賣弄”和“應和”,便使人生發了萬般感覺,萬般想象,萬般喜說。
引導:說得太好了。這感覺、這想象、這喜悅,全出自于“撫摸”,“撫摸”傳遞著柔和、芳香和喜悅,這是多么的愜意和舒暢啊,令人情不自禁地對生活、對未來充滿美好、強烈的暢想。
唐代的杜甫寫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雨在春天是最尋常的,雨在作者的眼中不但是美的,而且具有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
3、請細讀六、七段,再深刻體味、聯想和想象。即魅力體現在哪里?
學生朗讀討論后明確:
即使是在薄煙般的細雨籠罩下,樹葉仍綠得發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無法抵御。即使是在上燈的傍晚,那點點黃暈的燈光,也閃射出無法抵御的光芒。春天,就是具有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因而,朦朦細雨之中撐傘的、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勞作,這種執著、這種精神,讓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于是,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涌出戶外,擁抱春天,放飛希望。于是,舒活筋骨,抖擻精神,“一年之計在于春”,所有的工夫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于是,人們簇擁著春天,挽著春天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去憧憬美好的生活。去實現美好的希望。去建設美好的未來。去奮斗、去追求、去創造。
[結束語]:奮斗、追求、創造,是春天賦予人們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獲,希望才更美好,未來才更輝煌。所以,我們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奮精神,鼓足干勁,為人生、為理想而不懈奮斗。
『布置作業 』
這篇散文寫得很美。請欣賞地讀,讀出韻昧、讀出情感、讀出思考,然后,抓住一個角度,如選材、語言、修辭、立意等等,寫出這篇文章在寫法上好在哪里,二百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