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精選13篇)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 篇1
執教 洛城一中趙磊
指導及點評壽光教研室 劉湘玉
師:同學們好,在上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完成一個智力測驗,大家請看屏幕。(教師出示課件)
一條木船破了,艙里進滿了水,單憑破船本身的浮力已承受不了船上一對夫妻和一個即將成年的兒子的重量,他們又都不會游泳,怎么辦?遠處有一條船正在駛來,但坐等獲救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就是船上那個未成年的孩子的話,請你想一個辦法,幫助全家脫離險境。
生:我想我和爸爸先下到水里,讓媽媽一個人在破船上,這樣船就不會沉了。
師:你真是孝順的好孩子。為什么船就不沉了呢?
生:因為船上的重量減輕了。
生:我想用木槳把船打碎,一人一塊木板趴在上面,借水的浮力飄浮在上面。
師:你可真有辦法。
生:我想我可以脫下自己鮮艷的衣服來回晃動,讓遠處的船發現我們。
……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可是如果船大人多,又在夜深霧濃之際,你將如何處理呢?請速讀課文,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哈爾威船長救人的過程。
(一生簡述后,一生講評)師:故事我們聽完了,不知道同學聽了這個故事以后有什么感受呢?(生沉默。)
師:大家可以隨便談,有一點談一點,有兩點談兩點。一時還沒有什么感受的同學,也可以提問題,大家一起探討。(學生討論、準備)
學生:老師我有一個問題還不明白,課文前面說船上有25名船員,1名女服務員;31名乘客。后面又說船上有61人,不知那四人指的是誰?
老師:這位同學開始提問題了,哪位同學幫他解釋一下?
學生:可能再加上船長,機械師,大副-----
另一學生:克萊芒。
老師:我想也是這樣的。有沒有不同意見,誰還有其它的問題需要提出?
生:課文結尾說:“面對死亡,他又成功的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這里“權利”指的又是什么呢?
師:這個問題很有深度,大家想過嗎?
生:(沉默)
師:這種的權利是不是作威作福、高高在上呢?(生:不是)
師:是不是個人享樂呢?(生:不是)
師:這種權利是把死亡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是真正的英雄的權利!
學生:我剛看到課文的題目時,認為它是一篇記事的文章,讀完后發現它是寫人的,這算不算文不對題?
老師:這個同學提的問題很有價值,誰能給他解釋一下?這需要老師提示一下,這篇文章的體裁是小說,小說就是一種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的文學體裁,當然這并不能成為否定剛才那位同學看法的理由。
生:事由人為,寫事當然離不開寫人了。
師:說得太好了!這里老師想問一下,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本文運用了哪些刻畫人物的方法?
學生:本文運用了很多的描寫?
師:具體有哪幾種?
生:有語言描寫、場境描寫還有動作描寫。
師:能不能找幾例呢?(生找例子,舉手回答)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描寫方式?(生沉默)在本文當中還有一種成功的運用另外一種描寫方式,叫____細節描寫。
生問:老師,什么是細節描寫呢?
師:這樣吧,老師來畫棵樹。(師一筆畫出樹的主干)這美術中叫做勾勒,(師仔細的畫葉片、芽苞),這叫工筆細描,這個工筆細描,就頗似我們寫作中的細節描寫。在同學們學習過的課文中有沒有運用過這種描寫手法的?
(生找了幾處小學時學過的課文中的細節描寫。)
師:大家有沒有聽過一首叫《杜十娘》的歌呢?(有的學生聽過)有沒有同學知道杜十娘的故事?
生:她本是個風塵女子,后來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好像叫____李賈的,隨著他就走了,不過在回家的路上,李賈把好賣給了一個富家公子。
師:就在李賈把杜十娘賣掉以后,回到自己的房間里,杜十娘打量他的面部表情,“欣欣然若有喜色”,了了數筆,便把李賈的丑陋嘴臉給勾畫出來了。
同學們有沒有讀過《儒林外史》的?(學生有的說讀過)
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一個吝嗇鬼叫嚴監生的,他臨死時伸出兩個指頭(師表演)就是咽不下氣。親友們猜:可能是有兩箱財寶沒有找出來?還是有兩個姨太太沒來呢?(生笑)大家猜猜,還是她的妻子最了解他,就挑出了煤油燈兩根燈草中的一根,于是他就死去了。請大家再找一找我們課文中有沒有類似的細節描寫?
(學生找細節描寫,舉手回答)
師:再請一位同學在剛才那位同學復述的基礎上,加上這些細節,再復述一下這個故事。(一生復述,學生評點,認為繪聲繪色,生動感人)
師:生動的描寫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第二位同學的復述就成功的運用了這種手法,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中也要注意此種手法的運用。
生1:老師,我想談談哈爾威船長這個人。師:好啊。
生1:我認為哈爾威船長是一個沉著的人。在突發的災難面前,他表現得十分英勇、沉著,他利用船長的權利,維持著秩序,使救授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什么爭執或是毆斗。(師點評后,生將其寫到黑板上)
生2:我認為用“鎮定自若”比用“沉著”更恰當一些。“面對著驚慌失措的眾人,他鎮定自若,仿佛不是給人而是在給災難下達命令,就連失事的船舶也聽從他的調遣。”
師:你能解釋一下“驚慌失措”和“鎮定自若”這兩個詞嗎?
生:驚慌失措:由于緊張害怕而舉止失常,不知如何是好。驚慌:舉止失常。
鎮定自若: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不亂,好像什么也沒發生似的。
(生把鎮定自若寫到黑板上)
師:如果換了你,你也會像哈爾威船長一樣,做到鎮定自若嗎?
生:會。
師:勇氣可嘉。可時,真的處在那樣一種情形之下,怕是就沒有大家所說的那樣輕松了。在這里,有影片《泰坦尼克號》中的幾個場景。請大家切身體驗一下。(師展示課件,讀課文“震蕩可怕極了”“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
師:看完剛才的影片大家感受如何?
生:很害怕。好恐懼等。
師:面對此情此景,你會首先想到什么呢?要實話實說。
生:活命、逃命、哭、什么也沒想等。
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引用:在1999年煙臺海難中的幸存者杜運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是這樣說的:當時心里只想兩件事:(讓學生猜一猜)一個是我再也見不到家人了,另一個是嗆死的滋味實在是太難受了。而此時的哈爾威船長在想些什么呢?他做了些什么呢?
生:想到是大家,組織搶救工作等等。
師:下面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第十六段以后的“簡短有力的對話”。(指導學生朗讀,要讀出語氣、語調來。通過過讀體會哈爾威船長的鎮定自若。找出幾個角色,老師敘述,不時穿插,如學生聲小了,師:船長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你能壓得住嗎?大聲點,不要太吝嗇,再大點,要有力,要讀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誰來讀一些這句:船長喊了一聲:洛克機械師在哪兒?要突出喊。“還有多少分鐘?” “20分鐘。” “夠了。” “夠了”指導學生用升調、降調、重讀等,讀出危急時刻的急來,還要讀出鎮定自若的定來,讀出船長的鎮定自若。)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面對這猝然而至的災難,甚至可以說是死亡,一邊是驚慌失措,一邊是鎮定自若,為什么獨有哈爾威船長能夠做到鎮定自若呢?
生:因為他是船長。
師:是船長就一定能鎮定自若嗎?
生:(思考后)他不僅是個船長,而且是個忠于職守的好船長。生讀: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請生把忠于職守寫到黑板上)
師:哪一位同學能解釋一下“忠于職守”呢?
生:忠于職守:忠誠的對待自己的工作崗位。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也都有自己的崗位職責,譬如說:教師的崗位職責就是教書育人。那么,哈爾威船長的職責是什么呢?
生:我覺得,作為一名船長,他最大的職責就是開好船,保證乘客的生命安全。
師:你覺得他盡到自己的職責了嗎?
生1:我認為,他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因為作為一名船長,他撞船了,這是責任事故。
生2:我不同意你的觀點。因為,撞船的責任不在哈爾威船長。
師:何以見得?
生2:文章以開始就說:哈爾威船長小心翼翼的駕駛著他的“諾曼底”號。輪船緩緩行駛著。可以說哈爾威船長駕駛得很認真。沒有吊以輕心。(師:更不是酒后駕駛)
師:還有沒有補充的。
生3:我同意剛才這位同學的觀點。因為撞船的責任在“瑪麗”號,因為“瑪麗”號“行駛速度非常快”,“在一片浪花中飛駛過來”,“負載又特別大”。
生4:是“瑪麗號”向“諾曼底”號的側舷撞過去的。
師:同學們為哈爾威船長作了很多的辯護,如果他在天有靈的話,一定會感激大家的。
生1:我還是認為,作為一個船長,他畢竟與人撞船了,差點讓這么的人葬身魚腹,這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的。
生2:應當說,作為船長,他是盡到了自己的職責的。因為,在關鍵的時刻,他沒有逃避,他積極的組織救援工作,并且使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使60人在短短的20分鐘之內全部救出,并且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師:這叫_____(生:以身殉職)那他是一個_____的人。
生:舍己救人。(板書到黑板上)
師:老師覺得課文中有一句話說得太好了: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請同學看屏幕(師放課件鏡頭1:送錢,鏡頭2:有人見死不救,鏡頭:3救小孩)。
同學們通過電視新聞或是報紙、雜志,還沒有看到過類似的情形呢?
(學生說了在克拉瑪依事件中見死不救的事情)
師:還記得,剛畢業的那年,與同學們一起看《泰坦尼克號》,當影片結束時,我已經熱淚盈眶了,我至今也忘不了,女主人公深埋在皺紋里的那雙含淚的眼睛,和她那段飽含哀怨的訴說:鐵達尼號沉沒時,有1500人落海,附近有20艘救生艇,只有1艘回頭,6人獲救,1500人才活了6個,后來,救生艇上的700個人只有等待,等死,等著活命,等著寬恕,可是永遠也等不到。那段話仿佛能觸摸到靈魂的深處,發人深省,他常我想起,良知、道義,還有生命的本質……
在其實,面對死亡,求生是每個人的本能。可是,上帝在賦于我們生命的同時,也賦于了我們責任和義務,因為,活著固然重要,可是履行做人之道同樣重要,能做到舍己救人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學生1:老師,如果哈爾威船長既能救人,又不舍己,豈不更好?他就沒有辦法救他自己嗎?
老師:誰能就這個問題談談看法?
學生2:我認為不是沒有辦法救自己,而是船長已抱定了以身殉職的決心。
學生3:我同意的看法,船長在隨船沉沒時,一人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說明他沒有自救的打算。
學生4:船長沒有自救的打算,在前面已經顯露出來了——船上有61人他卻說必須把60人救出去,作者說他把自己給忘了,其實他并不是忘。
老師:好,老師完全同意這幾個同學的意見。還有沒有要補充的?
學生5:老師,我認為船長死得有點不值得。
師:噢,這位同學提出了一個價值觀的問題。你有什么意見?
學生6:我認為值得。
學生6:我認為不值得。因為他不死船要沉,死船還是沉,這么好的船長活下來還可以以做很多好事情。
學生7:我認為值得。船長死了,但他留給了我們一種忠于職守,以身殉職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對人們影響也許更大。
(生將偉大板書到黑板上)
師:他的可愛、偉大之處在哪里呢?
生:當人們在呼號和嘈雜聲中,聽到了船長簡短有力的對話后,大家立時不出聲了。“沒有一個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師:這個“偉大的靈魂”指的是什么呢?
(明確:哈爾威船長的精神感召力)
生: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指揮著,主宰著,領導著大家。一個巍然屹立就寫出了哈爾威船長的高大形象。
生:還有文章的倒數第三段,人們透過陰慘慘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雕像也塑造出了哈爾威船長的偉大的形象。
師:時窮節見,危難出英雄。危急時刻,是放棄責任,違背天良,只求獨自活命呢?還是舍己救人、舍生取義呢?哈爾威船長已經用自己的行動給我們做出了響亮的回答。讓我們一起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一起朗讀課文后三自然段,深情緬情我們敬愛的船長吧!(朗讀課文,師指導快速背速,運用重點詞語背誦法,找出了“六個一”,學生在兩分種之內全部背誦)
師:我們敬愛的哈爾威船長用自己舍己救人、忠于職守的偉大人格魅力為我們樹起了一座雄偉的豐碑。(師板書)。老師真心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像哈爾威船長那樣用自己的正直與善良,用自己的無私與真誠,在人生的歷程中,也筑起一座高高聳立的豐碑,真正成為太陽底下大寫的人!(邊講,邊板書)
下課!
附板書設計:
偉大
舍己救人
忠于職守
鎮定自若
一個沉著的人
點評:
這是趙磊老師在安丘“濰坊市初中語文課程改革暨中考研討會”上出示的一節示范課。本堂課無論是三個維度的達成,還是學生主體地位的凸現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都很好的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以充分體現。《“諾曼底號”遇難記》中哈爾威船長的光輝形象,本身就體現著一種人格的魅力,一種精神的力量。在課堂上,趙老師正是通過這些凝聚著作者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情感、情操,影響著他們對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達方式,并最終積淀成為他們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層、最基本的東西______價值觀和人生觀。
特別是學生在討論“哈爾威船長死得到底值不值”這一問題時,老師并沒有立即亮出自己的觀點,更沒有大講特講“生命的意義”,而是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討論中來,學生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實際也就是兩種不同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體現。這時,老師適時的引入時代活水,從“克拉瑪依事件”到“泰坦尼克號”,特別是趙老師富有激情的一段獨白高潮語,擲地有聲,字字鐫刻在了學生的腦海中,給學生以心靈的震撼,情感的熏陶,可以說,實現了教書與育人文道統一。
二、抓住誦讀來遷移知識強化能力。這節課有三個高潮,一是引導學生理解細節描寫這個環節,他沒有生硬塞給學生概念,而是用簡筆畫的形式深入淺出地使學生明白了什么粗線勾勒,什么是工筆細描,然后順理成章地引導學生來憶讀,即回憶一些以前學習過的課文,或者是一些文學作品中細節描寫的句子。通過“憶讀”就巧妙利用課文中隱含的遷移因素,將學生正在學習的內容與以往學習過的內容有機地連接起來,從而擴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益,增加教學情趣。運用“憶讀”的教學手法,能有力地激發、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形成熱情勃發、深入持久、內容豐富的課堂活動。
第二個高潮就是讓學生分角色演讀那段對白,也為課堂增加了光彩。很多課文就需要這樣的演讀。演讀,就是表演式的誦讀,就是表情誦讀活動。老師可以根據課文分一下角色,也可以精細地剪輯課文,一旦將文質兼美的課文處理為一篇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的朗誦材料,學生演讀的那種教學情景真是讓人心醉,讓人心動,讓人感到那是教師的辛苦講析永遠也達不到的生動境界。
這種讀在教學中能收到奇效,學生陶醉還來不及,怎么會打盹?這就是在學生活動,“新課標”所強調的“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的教學要求就真正地被落實了。
第三個高潮是學生的質疑討論環節,這就叫“悟讀”,就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邊讀邊悟,邊悟邊讀、讀讀悟悟,不是通過老師的講析,而是通過學生自已的品讀感悟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哈爾威船長到底是不是一個好船長。有的學生提出:“他必競是撞船了,怎么說也說不過去”,而另一此學生就從課文中找論據來為哈爾船長辯護,學生思想越辯越明,思維的火花不斷閃現。
悟讀的教學價值在于高效與深刻,課堂上既洋溢著學生瑯瑯的讀書聲,又涌動著學生揣摩品味的思維潛流,課堂教學的活躍外象與學生思維的深層觸動同時生輝。這就把握住了語言訓練這一關鍵中的關鍵,無論是老師的范讀、師生的各種誦讀及快速背誦,都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特別是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來讀“夠了”這一句時,會場中數次響起熱烈的掌聲,完全可以說這是用“讀”把課堂推向了精采的高潮。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 篇2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常州市北環中學 祝暢紅
一、單元教學目標 :
1、在進行文本閱讀時,能通過字典讀準、認識生字詞;能運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法,熟讀文本并做好適當的批注,能學會利用圖書館、網絡等途徑拓寬自己的閱讀面和搜集自己需要的資料和信息,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能欣賞名家的優美詩文,領悟文學作品與生活的關系,感受文學作品中生動的形象,體會豐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品位和積累優美的文學語言,萌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對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審美評價。
3、能懂得寫作文要有感而發,主動觀察并感受生活的變化,用最恰當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4、能就單元中感興趣的問題開展活動或確定主題進行探究,在活動過程 中親近文學,熱愛文學,嘗試表達,學會合作,學會質疑和審美評價。
二、單元課時安排:共15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為你打開一扇門》 2課時
《繁 星》 1課時
《冰心詩四首》 2課時
《“諾曼底”號遇難記》 1課時
《古代寓言二則》 2課時
誦讀欣賞 1課時
寫作 3課時
綜合實踐活動 2課時
三、教學設計:
本單元的閱讀教學
第一單元的主題是“親近文學”。所謂“親近”,是指一方對另一方存在著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使另一方愿意與之親密、接近。那文學作品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滿活力,它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語言。本單元所選的六篇文章,文質兼美,體裁多樣,有序言《為你打開一扇門》、有詩文《冰心詩三首》、有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則》,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畫卷,又各有側重:
趙麗宏的《為你打開一扇門》以優美的語言向新初一的學生把文學這一抽象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學展開對話的形式,為青少年打開了一扇文學的大門,使學生們在加深對文學認識的基礎上更加熱愛文學。
巴金的《繁 星》通過展示作者不同時間、地點觀察繁星的真切感受,由實到虛,虛實結合,表現出種種真切而精妙的感受,使學生明白細致的觀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經歷是文學創作成功的主要因素。
《冰心詩四首》是哲理與形象的結合,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充分展示詩歌創作的特點:形式優美,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想象豐富,但也提醒學生豐富的想象是基于現實的藝術加工,藝術從生活中來。
雨果的小說場面描寫真切悲壯,感人至深,《“諾曼底”號遇難記》以一位臨危不亂、處事不驚、忠于職守的船長形象,震撼著讀者的心靈,也使學生去思考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去塑造所要表現的人物形象。
第一單元的文章都是名家優美詩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充分調動學生先前對文學的認識投入其中,去體會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作者投入其中的真實美好的情感,從整體上了解、認識、喜愛,學會閱讀,欣賞文學,要逐漸形成觀察、感受生活的能力,力求在寫作中抒發真情實感。才能使學生充分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去發現文學作品對自己各方面產生的巨大作用,才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親近文學”,熱愛語文,主動學習語文,并對它充滿信心。
四、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你熟悉和陌生的老朋友——文學
學習目標:運用調查表、小組交流的形式,能在課堂中了解同學及自己閱讀文學作品的情況,了解自己的優勢及不足,并制訂切實可行的本學期閱讀計劃。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相關的調查表。
與 文 學 握 手 ,做 最 知 心 的 朋 友
班級 姓名
你經常逛書店嗎?哪些類型的文章或書籍吸引你?你最喜歡哪一類?
答:
你平時一天、一個星期花多少時間看自己喜歡的書?
答:
你有什么樣的讀書習慣?
答:
你讀的書是自己選擇多還是別人推薦多?
答:
你向別人推薦你喜歡的書嗎?為什么這么做?
答:
你平時做讀書摘抄、寫感想嗎?為什么?
答:
你從書中學到了哪些東西?請具體說說。
答:
你讀了哪些名著?了解了多少作家的生平?記住哪些作品中的人物?你為什么記住了他們?
答:
你知道文學作品有哪四種類型?
答:
你認為我們中學生看哪些書比較合適?
答:
課堂學習:
第一塊:調查學生對文學作品各方面的認識: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導語 :明確任務,具實回答問題。 聽講
2 布置活動:讓學生填寫調查表,并進行巡視指導。 學生按表上各項要求進行填寫
3 布置活動:讓學生在自己獨立完成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 學生小組交流補充完善。
第二塊:了解學生對文學作品各方面的認識: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組織學生大組交流并評價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派代表交流
第三塊:學習評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1 出示評價內容:
1、你學到了哪些你不知道的關于文學各方面的知識?
2、你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有什么優勢?
3、本節課你發言了嗎?(組內或班上)
5、你有自己的學習伙伴和小組嗎?
6、本學期你在閱讀文學作品方面有什么計劃了嗎? 自我反饋
2 小結 自我小結
第2課時 《為你打開一扇門》(一)
學習目標:
1、能在課前學習的基礎上積累優美的生字詞,豐富自己的語言。
2、能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認識閱讀文學作品對于人生的意義,能結合自己閱讀文學作品的收獲去領會有關文學方面的理論闡述,提高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課前學習:閱讀《為你打開一扇門》,找出課文中你認為最優美的詞語并了解其含義,在文中劃出你認為最優美的句子,作出旁注。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情境創設:同學們,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個關于門的故事,女主人每打開一扇門,總會在門里看見許多珍禽異獸、奇珍異寶,從今天起老師也將為你們打開一扇門,在這扇門里只要你愿意你會發現任何你喜歡的東西,你會看到一個未曾體驗過的世界。今天著名作家趙麗宏先生將引領我們去打開一扇特殊的門。請你快速閱讀全文,想一想,作者要為我們打開一扇什么樣的門?怎樣才能打開這扇門? 自由閱讀、思考
2 組織交流、評價 發表見解
3 情境創設:閱讀文章,在作者看來,打開了這扇門會有什么樣的收獲?你有過類似的收獲嗎?你能舉些發生在你身上的例子嗎? 閱讀、勾畫
4 組織活動、評價 思考、交流
5 學習評價:你的收獲與作者相比,與其他同學相比有差異嗎?你如何看待這樣的差異? 思考、發表見解
6 組織活動、評價 思考、交流
第二塊:精讀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組織學生交流預習結果(優美的詞語)
交流,作適當記錄
2 小小組匯報預習題二
交流,討論
課后學習:
1.你心中的文學是什么?用自己的語言談談你的認識?
2.課文中說:“你把生活的帷幔一幕一幕地拉開,讓無數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臺上演出激動人心的喜劇和悲劇。”請從讀過的文學作品中說出幾個不同的角色。
第3課時 《為你打開一扇門》(二)
學習目標:
1. 通過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小節,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在文中的表達作用;
2. 能領悟課文的內涵,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文學的含義。
3. 通過交流閱讀文學作品的認識,進一步激勵學生提高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能擬定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
課前學習:有感情閱讀文章6-10小節,體會每小節所包含的內容。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精讀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導入 :作者對文學是那么的熱愛,不由為它進行了一番真情的贊嘆,請你選擇6-10小節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小節,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并談談你對它的體會。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談體會 提醒學生多方面來賞析這些文字,語言、內涵、修辭等等
2 組織學生評價 討論、評價
3 情境創設:你已經充分感受了文學的魅力,你心中的文學是什么?那你怎樣才能打開這扇門呢? 交流上節課的作業 ,討論
4 組織活動、評價 個人思考、交流
第二塊:語文活動:好作品,大家讀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組織、參與活動 學生向其他同學介紹文學作品中的不同的角色。
2 評價交流:你準備看什么樣的書了?
課后學習:
1.擴展練習
《青春符號》
A是一座金字塔,是進取。青春永遠要爭第一,不做第二。只有銳意進取,青年才能發出巨大能量,推動歷史車輪。
F是一面旗幟,是理想。青春的目標,就是奔跑中的一面風中旗幟。
G是拳頭,是力量。青春的力量 =朝氣 + 勇氣。
……
請你模仿上面內容,在23個字母中任選兩個發揮想象。
2、 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第4課時 《繁星》
學習目標:
1、能在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情感,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學會觀察大自然。
2、通過對《繁星》的學習,學會并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能在課堂內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課前學習:1、熟讀課文,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能正確拼讀,并了解詞的大意。
2、查閱有關寫星星的詩詞加深對繁星的認識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情境導入 :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同學們,你愛看天上的繁星嗎?曾經有人講過,每個人都有一顆守護自己的星星,當我快樂時、悲傷時,我都會在夜晚的星空中尋找那顆守護我的星星?每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時,你的心情如何?你產生了怎樣的遐想呢? (播放《秋日的喁語》的音樂) 學生思考
2 組織交流、評價
3 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個特喜歡看天上繁星的人,許多年前,十九歲巴金在去歐洲的輪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輕的心中激起了許許多多的感受,下面讓我們在音樂聲中自由朗讀巴金的《繁星》,讓我們隨他一起去看星星,聽聽他看星星的感受。
要求:初讀課文,在文中劃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時間、地點、感受。 閱讀、在書上關鍵處圈點勾畫,討論
4 組織學生交流 交流,學生互評
第二塊:比較作者與自己看繁星的感受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問題創設: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感受都不一樣,為什么有這樣的不同?
你看繁星的感受與巴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思考
2 組織交流、評價 組內交流,討論
第三塊:語文活動:望星空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情境創設:作者的文章寫得很美,仿佛將我們也帶入那美麗的夜晚與他一同仰望天空中的繁星,請大家自由朗讀第三小節,思考作者為什么能夠將星星寫得這么美?(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并作分析) 朗讀,思考,交流
2 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星空圖再進行描寫,寫下自己獨特的感受。 寫片段、交流、評價 教師提醒運用聯想與想象,并注意修辭手法、運用詩句
課后學習:整理修改自己的小文章。
第5課時 《冰心詩四首》
學習目標:1、能通過反復的朗讀,體會詩中蘊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規劃自己的未來人生。
2、能學習這些詩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能用其他的形式表現自己對詩的理解。
課前學習:熟讀課文,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能正確拼讀,并了解詞的大意。
課堂學習:
《成功的花》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情境創設:
投影一個美國人的人生片斷,請同學們推測這個人會不會成功?說說你的理由。
投影內容:
21歲——生意失敗;
22歲——角逐議員落選;
23歲——生意再度失敗;
26歲——愛侶去世;
27歲——精神崩潰;
34歲——角逐聯邦眾議員落選;
36歲——角逐聯邦眾議員再度落選;
47歲——提名副總統落選;
49歲——角逐聯邦眾議員三度落選; 朗讀,思考
2 組織交流 交流
3 揭示謎底:這個歷經無數挫折的人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許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麗的光環,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隱藏的艱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沒有使林肯泄氣,反而激發起他向自己挑戰的信心和勇氣,激發起他實現自己抱負的信心和勇氣,終于他在52歲那年,登上了總統的寶座。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問題創設:人們往往羨慕強者,有時甚至是妒忌,有誰知道強者的辛苦呢?冰心老人深刻體會著強者的苦難,我們隨冰心老人一起走進強者,看看他們成功背后的故事。組織學生朗讀全詩,體會人們和作者對成功者分別是怎樣的態度?在詩中,一個成功者需要做出多大的犧牲?體會作者在詩中所要表達的意思。 思考、交流
2 學習評價: 你認為這樣做,值得嗎?你從花的歷程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發? 思考、討論
3 組織交流、評價 交流
《嫩綠的芽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問題創設:作者為什么把芽兒、花兒、果兒與青年人聯系 在一起?你認為這么做的依據是什么? 思考,討論
3 組織交流 交流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問題創設:芽兒、花兒、果兒你隨意調換位置嗎? 思考、討論
2 組織交流 交流
3 學習評價:那么你的青春該如何度過呢?請你用簡短的語言,用“當……時候”的句式來概括。 交流
課后學習:
1.根據《成功的花》所表達的意思創作一幅畫或一組畫,并把這首詩工整地寫在畫上,然后在班級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讀《嫩綠的芽兒》,鞏固背誦《成功的花》。
第6課時 《冰心詩四首》
課堂學習:
《紙船》
學習目標:
1. 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2. 能理解作者思念母親,眷戀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能運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來抒發對父母的愛。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情境創設:海浪滔滔,海風吹卷。詩人正坐在一艘顛簸在太平洋的郵輪上,遠離親人,遠離祖國,駛向陌生的國度,不知何時才能回到祖國,何時回到母親的身邊。作者揮筆寫下了這首《紙船——寄母親》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請同學配樂自由朗讀課文(讀前提出要求:1、學生們用心體會本首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2、劃出詩歌中學生認為應該重讀的詞語) 朗讀,思考
2 組織交流,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如何停頓、如何選擇重音) 交流
3 教師范讀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問題創設:詩歌是一門濃縮的語言藝術。它凝練、優雅,令人浮想聯翩。將詩中的每一個字、每一詞擴展開去,都將寫出一首首動人的詩歌,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作者冰心在本詩中抒發了什么情感? 思考、交流
2 合作探究:
作者疊紙船的時候為什么含著淚?為什么除了愛還有悲哀?
第三小節最后一句中的“她”為什么不用“我”?) 思考、討論
3 組織交流、評價 交流
第三塊:拓展練習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創設情境:
在這首詩歌中,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志,賦予了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征著作者的孤獨無依,象征著作者思念母親,眷戀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來抒發你對父母的愛。 寫作,思考
2 組織交流、評價 交流
課后學習:
1. 自主學習《母親》,完成探究一。
第7課時《“諾曼底”號遇難記》
教學目標 :
1、 能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礎上簡單復述故事;
2、 能簡單分析哈爾威船長的形象,感受分析什么是英雄行為。
課前學習:熟讀課文,進行批注。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導入 :[播放《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樂,引起學生聯想,創設課堂情境。]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劇,為此人們進行了很多的藝術創作,從面產生了許多凄美動人、慷慨悲壯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來欣賞雨果的《“諾曼底”號遇難記》。
[請同學簡單介紹雨果,教師作適當補充] 欣賞,介紹
2 以競賽形式進行:五分鐘內通讀全文,合上書,回答投影片上問題:
1)“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出發航行的?
2)“諾曼底”號發生海難的原因是什么?
3)剛發生海難時,船上出現了什么樣的緊急情況?
4)在緊急情況下,船長哈爾威是如何果敢地指揮救人的?
5)這場海難的結局是什么? 朗讀,批注。
3 組織交流 思考,交流
第二塊:精讀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導入 :這個時候,船長出現了,他挽救了大家,自己犧牲了。從他身上,你看到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看書,做批注
2 組織學生發言
用四字短語來概括你心中哈爾威船長的形象? 發表看法
3 討論:如果哈爾威船長既能救人又不舍己,豈不更好?他就沒有辦法救他自己嗎?船長死得值不值得呢? 思考,辯論交流
4 雨果的原著中,有這么一句“真正的強者是那種具有自制力的人”,讀完全文,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討論,交流
第三塊:拓展探究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欣賞《泰坦尼克號》中船撞上冰山后的片斷,然后討論:
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現一個人的本色,誰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造就英雄業績,譜就英雄樂章,在泰坦尼克號沉沒之時,你認為有哪些人稱得上是英雄,為什么? 思考,交流
2 組織學生發言 發表看法
3 教師歸納:成就一個英雄的“權利”人人都有,關鍵在于你是否“運用”這個“權利”,在災難面前,最能夠顯現出人性的本色,在生死存亡關頭,能夠克服恐懼、鎮定自若為別人考慮的人都可以稱得上是英雄。 思考
課后學習:
閱讀趙忠祥的《歲月隨想》中的一段文字,聯系本文,請你談談對生命的認識。
在我與楊瀾主持的節目中,有一次涉及一個關于船長職守的問題,如果一條船遇到險情,只有一條救生艇,船長能否先離船去尋求外援。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各執一端,相持不下。這時,我的腦海中浮現了兩個場景:一是80年前的冰海沉船,“泰坦尼克號”的慘案,我看過根據這個海難拍攝的故事片《冰海沉船》,我記得最讓我動心的是設計師的戲。當這艘觸到冰山的客輪正在下沉,女人、孩子首先被送上救生艇時,這艘船舶的設計師,卻正在船艙中沉默獨坐。這時一位船員沖進來,請他上甲板,準備逃生。這位設計師平靜地說:“請你轉告我的家人,我沒有貽笑大方。”既沒有悲壯的舉動,又沒有感人的言語。而身外的一切驚呼慘叫、手忙腳亂、勇敢與怯懦、獻身與自私、鎮定與心慌、大度與猥瑣、高貴與卑賤,在死亡面前一一照見了原形、本質和道德修養。這位設計同這艘前無古人的豪華游輪的設計師和所有船員乘客一樣,作為首批乘客曾享受過那啟航時的新鮮、愉悅和旅程的舒適,如果安全抵達目的地,每個人的一生都有了一個永遠值得記憶的話題。不幸的是,這個“如果”被巨大的浮冰粉碎了。幸免遇難的人,不幸遇難的人,本人與他們的親人,都有了更復雜、更深層的回憶,而這位設計師卻決心與他的偉大作品同歸于盡,因為這是他的成果,也是他的生命。他不為救生艇的不足,而舍己為人,我想即使大家都上了救生艇,他也不愿獨生。
第7課時 《寓言二則》 (一)
鄭人買履
學習目標:1、熟讀課文復述主要內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3、能理解文章的寓意并對自己有所啟示。
課前學習:1、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能正確拼讀,并了解詞的大意。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導入 ,組織學生默讀 默讀課文
2 讓學生質疑、合作釋疑 交流疑難、釋疑
3 組織學生多種方式朗讀 按要求讀課文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讓學生看注釋翻譯課文 看注釋疏通文意
2 檢查情況:翻譯復述 一人讀一人譯合作用自己的話復述內容
3 評價鄭人:你覺得鄭人蠢嗎?蠢在何處? 思考、討論
4 組織交流 小組推薦交流,小組互評
5 學習評價:學習了課文,你有何感觸? 交流
課后學習:1、熟讀背誦課文。
第8課時 《寓言二則》 (二)
刻舟求劍
學習目標:1、熟讀課文復述主要內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3、能體會文中的含義。
課前學習:1、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能正確拼讀,并了解詞的大意。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導入 :復習背誦默寫舊課 背誦,默寫
2 組織學生默讀新課 默讀課文
3 讓學生質疑、合作釋疑 交流疑難、釋疑
4 組織學生多種方式朗讀 按要求讀課文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讓學生看注釋翻譯課文 看注釋疏通文意
2 檢查情況:翻譯復述 一人讀一人譯合作用自己的話復述內容
3 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拿到劍嗎? 思考、討論
4 組織交流 小組推薦交流,小組互評
5 學習評價:學習了課文,你明白了怎樣的道理?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嗎? 交流
課后學習:
1、 熟讀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2、 討論:這些人的思維方法錯在哪里?
第9課時 誦讀欣賞
教學目標 :1、能在熟悉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能體會詩歌所描寫的意境
課前學習:收集詩歌的相關資料,熟悉詩歌的內容,并且能夠熟讀成誦。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小組學習自己選定的詩歌,分派組員,擔任不同的工作,有專職朗誦的,有負責講解的,有負責做背景的。 朗讀,思考,準備
2 檢查情況:學生上臺朗誦詩歌,并進行解釋意境。其他同學可質疑。 朗誦,解釋,質疑
3 評優秀組,最佳朗誦 思考、討論
課后練習:熟讀背誦詩歌。
第10、11、12課時 寫作
本單元的寫作訓練
本單元教學目標 是注重學生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學會觀察,學會體驗,學會表達,注重自己內心感受的流露,注重通過寫作與他人交流。作為寫作訓練的起始單元,讓學生覺得作文是自己感情流露的重要方式十分重要。所以可以讓學生先進行有目的地實踐再進行寫作,可以進行良好的鍛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第八課時:
學習目標:學寫通知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組織學生自學 自學“附錄一”的“通知”
2 寫作指導 完成練習三
3 交流,修改 交流,修改
課后學習:1、自學“有感而發”
2、可以參觀某處地方,可以為家人做自己平時不做而他們常做的事。
第九課時:
學習目標:能學習寫感悟類的文章,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能體會幸福的含義,懂得感恩。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創設情境: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民意測驗,請問:你們最近有沒有痛苦?假如有,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痛苦? 交流 組織學生交流時注意引導
2 過渡:不少同學談了對痛苦的認識,那么,這些認識是否對呢?到底應該如何來評判呢?
請同學們讀《幸福是樸實的》這篇文章,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章的結構特點。
[文章附后] 閱讀,批注,思考
3 請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容。
組織學生交流思路及結構特點 思考,討論,交流
4 總結此類文章的寫法規律 思考,討論
5 教師歸納[投影]
寫感悟類文章的基本方法是:由敘而議。即觀察身邊事,通過細致、生動、形象的描寫,進而找到引發思考的點,進行言論,悟出道理。敘是基礎,議是升華,敘議要聯系緊密。由景生情。即觀察周邊景,通過敘寫景物,生發一種情感;見是表象,思是深層;所見是切入,所思是終點;所見與所思應達到水乳交融。
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歸納總結寫這類文章的基本模式。
6 小組交流,總結,全班交流
7 過渡:請大家用剛才總結的模式,寫一段話,可以是感受、認識,也可以自己命題寫,時間為15分鐘。 學生寫作
課后學習:進一步自改作文。
第十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1 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 組內交流,互改
2 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課后學習: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讀給父母或親人聽。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 篇3
“諾曼底”號遇難記(雨果)
一、預設目標
1、查找有關資料,簡介作者,表述“小說”這種文學樣式的特點。
2、對以下字詞要求做到“三會”(會寫字形,加點字會加注音,會釋義)。
幽靈、湍(tuan)急、你推我搡(sang)、猝(cu)死、肇(zhao)禍——見書下釋。
彌漫、小心翼翼、負載(zai)、窟(ku)窿(long)剎(cha)那間、勢不可當(dang)、開交、酣(han)睡、驀(mo)地、井然有序、巍然屹(yi)立、須臾(yu)相提并論——補充(見教參)(共18個)
3、反復閱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語言簡潔口述故事情節。
4、細讀第一部分,口述自然環境描寫,“諾曼底”號、“瑪麗”號輪船的交代對展開故事情節,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5、表情朗讀三、四部分,表述三個場描寫,刻畫了船長的哪些高大形象。
6、找出文中意義含蓄、難以理解的句子,加以體會,并口述它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1、故事情節:
思路:海難發生前——海難發生——海難發生中——海難發生后
分段:(1—5) 二(6—9) 三(10—46) 四(47—50)
段意:“諾曼底”號 “諾曼底” 哈爾威船長 哈爾威船長
情節:霧海夜航。 號被撞。 指揮救人。 以身殉職。
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2、中心思想:
本小說,敘寫了“諾曼底”號上的哈爾威船長在海輪遇難、忘我救人的過程,歌頌了“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精神。
3、寫作特色。
(1)場面描寫驚心動魄,悲壯感人;人物形象刻畫,生動傳神。
(2)敘事寫人中作精辟議論。
三、教學設想。
第 一 教 時
一、激發興趣(3分鐘)
“生活中你定會看過別人遭受到災難,自己也有可能經受過災難,你看到別人是怎樣排解的,自己又是怎樣排解的?”圍繞這一問題組織學生暢談,從而導入 新課,并板書課題:略
二、制定目標(8分鐘)
1、方法、過程。(5分鐘)
圍繞“(1)預習后,根據你對課文的熟悉,你認為學習這篇文章,我們應該掌握哪些東西?(2)本節課我們應首先解決哪些問題?”分組討論,然后每組推1—2人匯報討論結果。最后確定這篇文章的學習目標和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若目標與“預設目標”相吻合最好,若不吻合,以學生的目標為準。
2、板書討論結果及內容(學生、老師板書皆可)(3分鐘)
畫 為(1)文學常識:作者簡介,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板書 (2)學會生字詞:見“預設目標2”(以學生意見為主)
內容 (3)整體感知故事情節
三、學習過程(圍繞制定的學習目標組織學習)
1、匯報預習結果:作者簡介,小說三要素及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3分鐘)
(方法:學生舉手發言)
2、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7分鐘)
(1)在練習本上默寫18個生字詞的字形和加點字注音。
(2)抽樣檢查學生對18個詞語理解。(口頭表述)
3、整體感知故事情節。(17分鐘)
(1)自由朗讀課文,點名表情朗讀課文。
(2)讓學生自高奮勇地站起來口述故事情節。在此基礎上,提出:小說的主人翁是誰?圍繞這位主人翁是怎樣展開故事情節的?
板書:主人翁:哈爾威船長
情 節:見教材分析1
四、布置作業 :
1、方法:組織學生討論。討論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認為還有哪些內容沒有弄懂?在此基礎上布置作業
2、預設作業 :
探究性閱讀課文,把探究的結果寫下來,準備第二節課發言
第 二 教 時
一、激發學習興趣。(方法:師生交談)(2分鐘)
同學們,課后對文章進行探究過了吧?探究的結果又寫下來了吧?下面就請你們把探究結果交流一下。
二、組織交流(方法:學生討論)
三、匯報討論結果(方法:學生發言,老師作適當歸納點評并作適當板書)
預設結果:(以下答案作參考,只要學生口答就行了)
1、文章第一、二部分寫海上霧濃夜黑的自然環境有何作用?
(答案:為發生海難打下伏筆)
2、文章第一、二部分又寫了哈爾威船長謹慎駕駛,輪船緩緩行駛“諾曼底”號輪船的年輕;“瑪麗”號輪船負載特別大,行駛速度快有何作用?
(答案:初顯哈爾威船長的形象,說明海難責任不在“諾曼底”號,而在“瑪麗”號)
3、海難發生時,“諾曼底”號船出現了什么樣的情景?哈爾威船長又是怎樣指揮救人的?結果又是怎么樣?從中可以看出船長是個怎樣的人?
(答案:人是驚恐萬狀,一片混亂,蜂擁救生艇;船是海水嘩嘩往里灌,勢不可當。消除驚恐強調救人——了解情況,確保無其它險情發生——嚴肅紀律,優先救出弱勢群體——指示“快干”,確保全體人員獲救。結果船長屹立艦橋,隨船沉入深淵。船長是一個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英雄。)
4、理解下面五句話的含義:
(1)第14節:“實際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船長真的把自己忘了嗎?”
(答案:忘與不忘都可以,只要說出理由都可以。)
(2)第35節:“大家立時不出聲了,沒有一個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答案:船長宣布的紀律,顯示了他鋼鐵般的意志和無上的權威,體現了他危難時刻首先要保護弱小的做人之道,這時船長的形象已成了偉大靈魂化身,屹立于每個人的腦際中。)
(3)第37節:“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悲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
(答案:生死存亡關頭,總有人自私為己而卑劣,總有舍己為人而崇高。)
(4)第38節:“…………他鎮定自若,仿佛不是給人而是給災難下達命令,就連失事的船似乎也聽從他的調遣。”
(答案:船長鎮定自若,指揮救人,人被救后,船才沉入深淵,這仿佛都聽從他調遣。)
(5)第50節:“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權利。”
(答案:畫龍點睛地提示了船長的高貴品質:忠于職守——舍力救人,與事業共存亡;
做人之道——尊重他人生命,優先保護弱勢群體,徹底忘我。在死亡面前,
最能考驗人,船長接受了考驗,放射出了英雄光彩,顯示了英雄本色。)
四、檢測學習效果:
口答文后“探究練習一、二、三題”
五、深化能力(課后完成)
1、時文閱讀與分析
男子一條皮帶英雄救美
武漢8月23日電 家住武昌的金先生碰到了這么一件事,為了營救一素不相識的女子,他與歹徒搏斗拼到負傷,最終在公園保安的協助下,勇擒劫匪,在公園里面
演了一出正氣歌。
前日晚11時30分許,供職于某外企的金先生獨自在中山公園里溜達,他突然聽到外面有人大喊“救命”,一妙齡女子正驚慌失措地跑過來,在她身后,一身穿深色條紋T恤的男子正揮舞著一把近半米長的自制刀具追著,“把包交出來!”該男子一邊追一邊低聲吼著,金先生見此情形,大喝一聲:“閃開!”歹徒愣了一下,趁這工夫,金先生將該女子一把拉到身后。
此時,歹徒兇相畢露,揮舞長刀向金先生撲過來,搏斗中,赤手空拳的金先生不慎跌倒在地,左臂被劃了一刀,鮮血直流,金先生情急之下,抽出自己身上的皮帶,伴隨著一聲大吼沖向歹徒,歹徒見此情形撒腿就跑。
時文分析
(1)選文的體裁我們還沒有學習過,有同學能說出選文的體裁嗎?
(2)就標題或課文內容你認為可以作怎樣的修改?
(3)金先生的語言和哈爾威船長的語言的共同點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你認為金先生是先撥打“110”再救美好,還是直接救美好。
2、以“遇險”記或“遇難”記為題,寫一篇500字的作文。
六、拓展資料:
作者簡介:見教參P33-34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 篇4
〖主干知識〗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彌漫( ) 推搡( ) 猝然( ) 肇禍( ) 須臾( )
毆斗( ) 屹立( ) 剎那( )
2、___不可擋 小心___ ___ ___身魚腹 驚___萬狀 失魂落___ 井然有___ ___己救人 相___并論 ___于職守 ___絲不動
3、解釋下列詞語。
猝然:
搡:
肇禍:
剖開:
酣睡:
募地:
須臾:
巍然屹立:
鎮定自若:
4、文學常識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國小說家、劇作家、詩人___,他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______、_____、《九三年》等。
5、《“諾曼底”號遇難記》體裁是 ,它按照“霧海夜航 → →盛贊船長”這一海難發生過程安排情節,主人公是 。
〖點擊思維〗
1、“猝”不要讀成“cuì”;“毆”要注意聲調的標注位置;“剎”不要讀作“shà”。
2、“井然有序”不要寫成“井然有續”;“ 相提并論”不要寫作“相題并論”。
3、解釋詞語時如果不結合語境,就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如:“巍然屹立”本意是指“山或建筑物雄偉的樣子”,但在文中這樣解釋就完全錯誤了。
4、雨果是一位高齡多產作家,在長達60多年的文學生涯中,為后人留下了79卷文學作品和4000多幅繪畫作品,是法國和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
5、在初步感知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把握文章的體裁,主人公和故事情節。
【規律方法】
〖理清結構〗
〖語言特色〗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個片段,體會作者怎樣以生動精彩的語言表現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品格的。
片段一(16—35):這段對話極為簡短,有的句子僅用一個詞表示;分行寫人物語言,醒目突出;對話中的敘述交代也極為簡潔,大多地方只有人物語言,這樣描寫,與當時環境相稱,符合客觀實際,有助于刻畫人物形象。哈爾威首先在確認不可能發生爆炸等險情之后,進一步申明救人決心,又嚴肅紀律,一切高度緊張而井然有序,可見其作為船長的沉著老練、敬業盡責,勇于決斷的絕對權威形象。
片段二(39—41):短短一句話,把船長的救人責任和關心弱者的人道主義精神確保未來的社會責任有機統一起來,一個極富人情味的英雄船長形象躍然紙上。
片段三(47):這是一個浮雕式的特寫鏡頭,人物的刻畫生動傳神。船長的敬業、盡責精神,堅定、剛強的意志,以及寧死不渝的對輪船和大海的執著的愛濃縮為鐵鑄的雕像定格在讀者的心里。可謂瞬間的舉動,永恒的形象。
〖把握重點〗
一、簡介小說的基礎知識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基本手段,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典型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體。
小說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
小說的情節一般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聲。
小說一般根據篇幅的長短分: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
二、課文內容概述
“諾曼底”號油船不幸在海上失事,船長哈爾威臨危不懼、鎮定自若的指揮船員,使船上所有的人獲救,自己卻被海水吞沒。贊揚了哈爾威船長危難時刻舍己救人、沉著機智、指揮有方的崇高品質。
三、故事情節
從文章的開頭至“像這類英國船,晚上出航是沒有什么可怕的”寫“諾曼底”號霧海夜航;從“突然,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至“由于這一猛撞,‘瑪麗’號自己也受了傷,終于停了下來”。 寫海難發生。從“‘諾曼底’號上有25名船員”至“須臾, 海水把船尾也浸沒了”寫 哈爾威船長舍已救人。從“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至最后,贊美英雄的船長。
〖攻克難點〗
文中很多句子含義深刻豐富,理解起來有難度。讓我們一起來品味下列句子的深刻內涵。
1、實際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
船長并未忘掉自己,而是有意不包括自己。沉船時,他那樣堅定,那樣自若,那樣莊嚴,表明他從一開始就作出了清醒、明確、堅定的抉擇。
2、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 ’
人中總是有卑劣,有崇高,生死存亡關頭,有人自私本性大暴露,有人則會激發起正義、責任和天良,所以說“事情總是這樣”。
3、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忠于職守,表現為全力救人;“做人之道”,表現在救人中所體現出的人生理念。 “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這除了說他在死亡面前,自覺地經受了嚴峻的考驗,放射出英雄的光彩,還含有一個意思,即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現一個人的本色,誰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造就英雄業績,譜就英雄樂章;成就一個英雄的“權利”人人都有,關鍵在于你是否“運用”這個“權利”。
〖質詢疑點〗
船長為什么用槍威脅逃生的人?
“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你推我搡,險些把小船都弄翻了。……人們都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在這樣的情況下,船長想到用槍幫助維持秩序。“哪個男人膽敢沖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這樣一威脅,效果果然不錯。“大家立刻不作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什么爭執。”船長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采取用槍威脅逃生的人的做法,在當時的情況下是很必要的。因為如果亂下去,可能死路一條,誰也救不出去。他用槍威脅男人,是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內的船上的所有人。結果證明船長沒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員當中,這也反映了船長崇高的人格魅力。
〖主干知識〗
1、 mí sǎng cù zhào yú ōu yì chà
2、勢 翼 翼 葬 恐 魄 序 舍 提 忠 紋
3、猝然:突然,出乎意外。
搡:猛推。
肇禍:闖禍。
剖開:破開。
酣睡:輸水。
募地:出乎意料地,突然。
須臾:極短的時間;片刻。
巍然屹立:形容山或建筑物雄偉的樣子。文中指哈爾威臨危不懼,舍己救人的偉大形象。
鎮定自若: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不亂。
4、法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悲慘世界》
5、小說 海難發生 舍己救人 哈爾威船長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 篇5
(本文選自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上冊。)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法國大作家雨果的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故事發生在1870年3月17日夜晚,船長哈爾威照例走著從南安普敦到格思西島這條航線。可誰也沒有想到,一場可怕的災難正悄悄逼近了“諾曼底”號輪船。究竟發生了什么?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朗讀課文。
(生自由讀文。教師巡視,傾聽學生讀文,并板書課文中學生讀不準的詞語:照例、剖開、肇禍。)
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黑板上有幾個容易讀錯的詞語,我們集中訂正。
【評析】雙基之于語文,猶如基石之于大廈。學生如果沒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形成一定的基本能力,就不可能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五年級的老師還這么強調字詞教學,難能可貴。
師: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課文主要寫了“諾曼底”號輪船遇難了,船長哈爾威沉著冷靜的指揮救援,最后英勇犧牲了。
師:哈爾威船長因公犧牲應當叫殉職。
(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遇難——救援——殉職。)
師:通過初讀,同學們大致了解了課文內容。文章當中的人物哈爾威船長是如何指揮救援工作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找一找相關的語句。
【評析】黃老師一貫主張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促發展。她引導學生通過初讀課文,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為下文的學習打下了基礎。以簡馭繁,事半功倍。
師:誰來讀一讀你找的句子,并說說你的體會。
生: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喝:“全體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我感到哈爾威船長很沉著,說話簡潔有力,他把婦女、乘客、船員所有人都想到了,惟獨沒算他自己。
師:你的體會全面又深刻,請大家都來讀這段話,說說為什么船長是“吼喝”呀?
生:當時船上亂極了。
師:請同學們找到描寫船上混亂情景的句子,讀一讀。
生:震蕩可怕極了。一剎那間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們半裸著身子,奔跑著,尖叫著,哭泣著,驚恐萬狀,一片混亂。
師:是呀,這一片混亂的狀態,不吼喝,大家哪里聽得到呢?
(教師引讀,學生被調動讀的力量,讀出船長的語氣。)
【評析】學生與文本、與作者對話后,教師又搭建了平臺,引導學生與教師對話,與學生對話,深入地理解文本。
師:讀得有點感覺了。再來說說哈爾威船長是個怎樣的人?
生:鎮定、有經驗、果斷、忘我。
師:你就是哈爾威船長,來指揮救援吧!
(師鼓勵學生朗讀,生大聲讀。)
師:人們按照船長說的去做了嗎?請同學們看書,自由讀:“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
(生接著讀課文,認真思考問題。)
師:船上發生了更可怕的事情了,你能想像一下,這樣下去意味著什么。
生:全軍覆沒。
師:對。在這更危急的時刻,船長又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們找到相關語句畫下來,讀一讀。
(生讀課文,畫句子。)
(生匯報畫的相關句子。)
師:同學們畫的是船長與機械師和大副的簡潔有力的對話。從這段對話當中,你都了解了哪些情況?
生:船長在20分鐘的時間里會把大家都救出去,但必須聽指揮。
生:船要沉了。
師:哈爾威船長的這段話,在危急的時刻發揮了巨大作用,你能用課文當中的一些話來說明嗎?
生: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什么爭執和毆斗。
師:你又一次感到這是一位怎樣的船長?
生:我對他的機智、果斷、善良有了更深的體會。
師:帶著你的體會來讀,就會讀得更好,我們來朗讀對話部分。
(生生對讀,師生對讀。)
師:從這精彩的對話當中,一位臨危不亂、機智果斷、富有經驗的船長就出現在人們面前。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
(師引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生齊讀最后一段。)
【評析】教師通過充滿感情的語言,促使學生對課文入情入境,引導學生細讀文本,用心去悟情之深,用腦去思言之妙,用口去評言之美。使學生不但和作者產生共鳴,而且會跨過文本,做深層次的聯想。
師:哈爾威船長指揮救出60人,而自己卻壯烈地犧牲了。真是
。請大家根據自己的體會補充完整。
生:真是一位忠于職守的好船長。
生:真是具有偉大靈魂的令人敬佩的英雄。
【評析】有位特級教師曾經談到語文課堂要有三“度”——廣度、深度、溫度。課堂教學是師生情感交融的場所,是心靈對話的舞臺。在本節課中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與文本進行了深層次的對話。教師并沒有單純地教授學生讀書技巧,而是充分調動學生讀的興趣,通過哈爾威船長這一人物,去陶冶學生的情操,去撞擊學生的情感,去發展學生的思維,較好的落實了三維目標,以平等的對話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英雄,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 篇6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從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島的航線上,諾曼底”號郵船被一艘裝有螺旋推進器的大輪船“瑪麗”號撞破,情況十分危急。在一片混亂中,船長哈爾威命令用救生艇救乘客,由于他機智、果斷,結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卻隨著沉船被海水吞沒。哈爾威船長在危難之時,舍己救人、沉著機智、指揮有方的崇高形象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里。
全文共47個自然段,可按事情的開端、發展、結局四部分來理解。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感人至深的故事。“諾曼底”號游船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驚恐混亂中,船長哈爾威臨危不懼,鎮定自若地指揮船員,使船上所有的人獲救。而他自己,卻隨著沉船被海水吞沒。船長危難時刻舍己救人、沉著機智、指揮有方的崇高形象,永遠留在了人們心里。
[學情分析]
學校地處山區,學生的基礎和閱讀能力參差不齊。班級共有學生38人,基礎知識比較扎實的同學占到近一半,而閱讀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約為15人,大部分學生基本上具備了獨立預習能力和查找資料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步驟和方法,了解了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平時大部分同學喜歡讀書并能做讀書筆記,但由于學校的條件有限,通過網絡和圖書查找資料的十分有限,多數情況都是教師查找和學生共同交流,學生對水的深入認識只有上學期通過科學課,了解了水的基本性質,知道了水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本文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涉及到的有關水的科學知識學生能夠理解。
〖要點提示〗
1.作者按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寫了諾曼底號遇難的事,文章有詳有略,詳略分明,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抓住詳寫的部分精讀,領悟這種方法的作用。學習在敘述一件事情時,把重點部分說詳細,說具體的方法。
2.本文運用了大量的人物語言描寫,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質。在學習中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作者運用了大量的環境描寫,襯托了船長的果斷。如在可怕的震蕩發生以后,寫了人們的驚恐萬狀,海水的勢不可擋,輪船的無能為力,在放下救生艇以后,寫了求生的人們像瘋了似的,更應留心的是,文章多處寫了夜和霧。這些描寫為寫海難伏筆,同時凸現了船長的高大形象,引導學生用心體會。
〖教學建議〗
1.有條件的可在課前準備讓學生觀看《冰海沉船》、《泰坦尼克號》等,感受海上災難的殘酷性,了解人們面對災難的不同表現。
2.學生閱讀課文時,要注重朗讀指導。從全文看,開頭部分介紹“諾曼底”號郵船的部分可用輕快平和與贊美的語氣來讀;中間撞船部分應讀出緊張危急及混亂驚慌的語氣、船長鎮定威嚴的語氣;最后一段應讀出人們無限感激、崇敬和無比沉痛的心情。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讀出自己不同的語氣,不必強求一律。
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可抓住描寫船上混亂驚慌的場面和哈爾威船長的應對指揮來體會船長的形象。抓住描寫混亂場面的文字,理解情勢的惡化及嚴重后果,從對環境的描寫中,才能更深入地體會到哈爾威船長的沉著機智、威嚴鎮定、富有經驗和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巧妙處理的超人能力。面對驚慌失措急于逃生的人們,通過他和機械師、大副的對話,既讓大家明白情況雖嚴重,同時又有足夠的逃生時間,不必驚慌。然后下命令,大副有權打死敢于搶在女人前面逃生的男人,體現了對弱者的關心,同時也是在暗示男乘客不要爭搶。這樣,對穩住整個局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討論:哈爾威船長為什么要下達并特別強調開槍打死那些膽敢沖在女人前面的男人”這一問題。
教師還可以抓住最后一個自然段,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人們看到驚心動魄的沉船情景時的心情,也可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并引導學生討論:船長有沒有逃生的機會?他為什么要隨著輪船一起沉沒而不想法逃出來?再回過頭想想,當他一開始指揮大家逃生時,就沒有把自己算在數內,到底是他忘了自己呢,還是根本就沒打算離開這條船?由此體會這位船長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關心著船上每一個生命的崇高品質和偉大情懷,體會他的高度責任感、忘我精神和誓與輪船共存亡的決心。
3.課后可讓學生談一談讀了這篇課文后的感想,說說哈爾威船長的哪些地方最值得自己敬佩。也可以談一下自己經歷的驚心動魄的一件事,說一說當時的感受?
4.課文中有一些表現環境、人物神態的詞語,可讓學生抄寫在筆記本上,并理解它們的意思。例如“小心翼翼、驚恐萬狀、洶涌湍急、勢不可擋、不可開交、巍然屹立、驚慌失措、鎮定自若、紋絲不動”等詞語。
[教學目標]
(一)語文訓練方面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
(二)方法習慣方面
培養學生默讀、感悟的能力,同時訓練學生提出問題并通過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思想教育方面
學習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難點]
“諾曼底”號被碰撞后船長是怎樣做的?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具準備]
課文范讀錄音帶、錄音機、字幕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世界上有許多海港和航海線,在沒有汽車、火車、飛機的年代,遠洋輪船通過海港和航海線在世界各個地區、國家來往。顯然,遠洋輪船是那個年代重要的交通工具,海港和航海線是連接世界各國政治、貿易等方面往來的紐帶。(看世界地圖掛圖)課文描述的是一艘輪船在國際航運要道——英吉利海峽(在英國與法國之間)遇難的故事。(一艘名為“諾曼底”號的游船在夜晚航行時被撞開一個大窟窿,情況萬分危急。欲知詳細情況,請看第9課。
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聽范讀錄音,進入意境,感受故事內容。
2.自己讀課文,繼續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1)讀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2)說出給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
(3)說說還讀懂了什么?有哪些問題?(問題:①船長為什么要用槍威脅逃生的人?②“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義?等)
(三)深入探究
1.帶著問題,再讀課文,深入感悟。
2.小組交流。
3.匯報探究結果。
關于“船長為什么用槍威脅逃生的人”這一問題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進行:
(1)船長開始是怎樣指揮救助工作的?(“……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60個人救出去。”)
引導:從這簡短有力的語言中,悟出點什么?
(能悟出至少兩點:①工作安排的有順序,有目標;②船長一心為他人著想,絲毫沒有考慮自己。
指名朗讀船長的這番話。
(2)船長在怎樣的情況下用槍威脅逃生的人?效果怎樣?
(“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你推我搡,險些把小船都弄翻了。……人們都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在這樣的情況下,船長想到用槍幫助維持秩序。“哪個男人膽敢沖在女人前面,我就開槍打死他。”這樣一威脅,效果果然不錯。“大家立刻不做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什么爭執。”
(3)議一議船長采取用槍威脅逃生的人的做法怎么樣?
(①在當時的情況下很必要。因為如果亂下去,可能死路一條,誰也救不出去。②船長用槍威脅男人,是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內的船上的一切人。結果證明船長沒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員當中。③船長采取這種做法反映了他的機智,和《跳水》中的船長一樣機智。)
針對“這尊黑色的雕像”,應探究出如下內容:
(1)“這尊黑色的雕像”,指隨船深入大海的船長的形象在黑夜中像雕像。
(2)把結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反復讀,抓住“鋼鐵鑄成的,紋絲不動”體會船長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形象;再聯系前面船長爭分奪秒救助他人的情景,充分認識船長的人品。
引導:綜合全文,船長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在被救助人的眼里呢?
(3)船長是一個舍己為人、臨危不懼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長則更加可敬可愛,他的形象與品質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4)用“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長這一人物的品質與壯舉深深刻在人們心中,永不磨滅。
(四)總結拓展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復述這個感人的故事。
2.把學文后的感受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布置作業]
1.摘抄最使你感動的句子或段落。
2.將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9“諾曼底”號遇難記
指揮救人:鎮定自若
船長:臨危不懼、舍己救人
壯烈殉職:紋絲不動
教學反思:
由于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讓學生直接去感受沉船這一悲慘場景,首先從情感上感染了學生,激起了他們強烈的求知。緊接著學生在其他教學環節中熱情極高,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我又適時給予方法上的指導,這樣既讓他們感知了文本,又訓練了他們的讀寫聽說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 篇7
范例1 (2002年南京市中考題)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八月的陽光一進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邊盼信。土路上的塵土很厚,八月的陽光煮熟了那層泡沫,赤腳踏上去便會燎起幾個水泡。終于有一天,盼來了信,兩封。小夏一封,小秋一封。兩個急著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對方的。小夏說:“京城的,比我的好。”小秋道:“上海的,也不差。”兄弟倆將半個月來的焦躁一起用歡笑發泄出來。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頭頂上的烈日。小夏一驚,小秋也一愣。后來兄弟倆半喜半憂地回家,將通知書念給父母聽。父親說:“上大學要這么多的錢?”母親只嘆了口氣。八月,棉花還沒到上市的季節。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籌借的錢還不夠費用的十分之一,兄弟倆上學掏空了家底,家里沒什么值錢的東西。母親只好把一頭正在長膘的豬賣了。八月的日子越來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學費用仍差一大截。那天,他們去了學校。校長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無能為力,只好以學校的名義寫了封信給鄉政府,請他們想辦法。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父親捧著由鄉政府出面借的2000元貸款回到家里,一下子倒在地上,昏了過去。十天來的勞碌和心焦,使這個在太陽地里勞作了半個世紀的硬漢子也趴下了。上學的費用還不夠一個人用的,八月的日子所剩無幾。沒想到這天郵遞員竟送來了一張匯款單,1000元,學校來的。附言欄里只有幾個小字:“祝賀!全體教師捐贈。”父親從床上爬起,母親趕緊將匯款單遞過去,父親的嘴唇嚅動著,發不出聲音。費用還只夠一個人的,日子不會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識到事情的嚴峻。三個人的目光一起盯著床上的父親。父親忽地一骨碌坐起來,說:“現在只有一條路,你們也都懂事了,自己決定吧。要不,抓鬮也行。”小夏和小秋頓時像兩尊雕塑。像是經歷了一個世紀,小夏抬起頭說:“小秋,你去吧,你的學校好。”小秋也抬起頭:“不,我比你年輕一歲,哥,你去吧。”這時誰也沒注意小夏一個微小的動作。他把手伸進衣袋,摸出那張錄取通知書,撕了個粉碎。小秋醒悟過來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淚水奪眶而出。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帶著200元路費出了門,他要去南方打工。父親欠下了許多債,小秋在學校還要許多開支。八月的陽光下,小秋站在村頭的土路旁,出神地看著泡沫似的塵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腳印……(1)閱讀全文,結合小夏的言行,在空格處把小說情節補充完整。(每處4字以內)(2)小說開頭一段的景物描寫主要有哪些作用?(3)“小夏和小秋頓時像兩尊雕塑”,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4)從全篇看,標題“八月的陽光”,除了指八月的烈日之外,還有什么深刻含義?(5)“小秋站在村頭的土路旁,出神地看著泡沫似的塵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腳印……”請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像,描寫小秋“出神”時的心理活動。(50字以內)解析 第(1)題考查對小說情節的歸納概括能力。概括時一要交代清楚事件的內容,二要注意字數的限制。第(2)題考查對環境描寫作用的把握。小說一開頭主要描寫自然環境,一般來說,描寫自然環境是為了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達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等。因此本題也可從表達人物急切心情的角度入手。第(3)題考查對修辭手法的判斷。這里運用了比喻修辭。一般來說解答修辭類表達效果時,一要注意其語境作用,二要注意其修辭作用。比喻通常的修辭作用是表達生動形象,因此解答本題時要將此表達出來。第(4)題考查對小說標題的理解。從標題“八月的陽光”的特點“炙烤人”上,可知它還喻指生活的艱難;從陽光可以“溫暖人”的特點上又可理解為它也象征著親情的溫暖、社會的關愛。第(5)題是道拓展題。要求想像合理,以心理活動描寫為主要內容,語言表達通暢。答案 (1)路邊盼信 撕毀通知(意對即可)(2)突出天氣酷熱,襯托小夏、小秋盼信的急切心情。(3)比喻 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小夏、小秋震驚的神態。(4)可從兩方面理解:“八月的陽光”既暗示生活的艱難,又象征親情的溫暖、社會的關愛(5)略范例2 閱讀下文,回答文后問題。在那邊,白皙的少年看見了兩只水鳥。雪白雪白的兩只水鳥,在綠生生的水草邊,輕輕梳理那晃眼耀目的羽毛。美麗,安詳,而且自由自在。什么時候落下來的呢?白皙的少年想:唉想,要是把彈弓帶過河來,多好!然而立即又自行取消了這法西斯主義。因為那美麗和平自由生命,實在整個地征服了他。便連氣也不敢大聲地喘了。田野好靜。唯河水與岸呢呢喃喃。軟泥上有硬殼的甲蟲在爬動,閃閃的亮。水草的綠與水鳥的白,叫人感動。“要捉住就好咧。養起來天天看個飽。”黝黑的少年悄聲道。“不。”“你不喜歡?”“比你喜歡得多!”黝黑的一笑,也就啞默無語了。癤子隱隱地痛。那鳥恩恩愛愛,在淺水里照自己的影子。而且交喙,而且相互的摩擦著長長的頸子。便同這天同這水,同這汪汪一片靜靜的綠,渾然的簡直如一畫圖了。赤條條的少年,于是伏到草里頭覷。草好癢人,卻不敢動,不敢稍稍對這畫圖有破壞。天藍藍地貼著光脊的背。空氣呢在燃燒。 ① , ② 。忽然傳來了鑼聲,哐哐哐哐,從河那邊。“做什么敲鑼?”“哎呀,”黝黑的少年,立即皮球似的彈起來,滿肚皮都是泥巴。“開斗爭會!今天下午開斗爭會!”啪啦啦啦,這鑼聲這喊聲,驚飛了那兩只水鳥。從那綠汪汪里,雪白地滑起來,悠悠然悠悠然遠逝了。天好空闊。夏日的太陽陡然一片輝煌。(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①黝黑( ) ②癤子( ) ③覷( )④交喙( ) ⑤頸子( ) ⑥光脊( )(2)文中畫橫線的兩處,應依次填上________。(只填序號)a.無邊無際 b.無聲無息(3)對“然而立即又自行取消了這法西斯主義”一句中,“這法西斯主義”所指的內容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看見水鳥 b.捉住水鳥c.把彈弓帶過河來 d.把水鳥養起來(4)對“空氣呢在燃燒”一句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a.強調天氣的炎熱。b.用夸張的手法表現人們已經難以忍受這天氣了。c.這句是純客觀的環境描寫,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d.這句暗示著現實世界的殘酷,為后文鑼聲與喊聲作鋪墊。(5)下面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兩位少年,他們生活的世界潔凈而又美好,自由自在,這與當時的社會現實完全是一致的。b.這篇小說充滿象征意味。那片河灘象征著童年,那股野花芳香象征著童年,那輪“陡然一片輝煌”的夏日的太陽也象征著童年。c.小說結尾處寫白色鳥“悠悠然悠悠然遠逝了”,其實也象征著兩位少年的童年也似乎隨那白色鳥一同遠逝了。d.這篇小說反映了作者“不重故事,追求的是一種詩的境界,一種淡雅的、有些朦朧的可以意會的氣氛”這一寫作風格。(6)文中最能點明故事發生的社會環境的一句是( )a.四野好靜。b.天藍藍地貼著光脊的背。c.忽然傳來了鑼聲,哐哐哐哐,從河那邊。d.天好空闊。夏日的太陽陡然一片輝煌。(7)試談談對小說標題“白色鳥”的理解。解析 第(1)題考查詞語注音,注意聲、韻、調均要正確。第(2)題表面是考查選詞填空,實質是考查分析能力。這里所填詞語應與上文描寫的內容互相呼應才對。上文先提到“四野好靜”,然后又說“便同這天同這水,同這汪汪一片靜靜的綠,渾然的簡直如一畫圖了”,從這些內容的描寫上可推出這里應先填b然后填a。第(3)題考查對語意的理解。從內容上看“這法西斯主義”顯然應指前文提到的“把彈弓帶過來”,雖然b項表達的意思與“把彈弓帶過來”的潛臺詞意思一致,但由于“這”是近指代詞,因此選c更符合白皙少年的想法。第(4)題考查對環境描寫的理解。文中明寫少年寧靜、美好的生活,暗寫十年動亂的殘酷與荒謬,這里“空氣呢在燃燒”暗示著現實世界“斗爭”氣氛越來越濃,因此d項分析較符合文章主旨。第(5)題綜合考查了對小說主題、運用手法和風格特點的把握。其中a項的表述有誤。小說中描寫的孩子的世界與成人的世界有著強烈的反差,作者正是希望通過這一反差來突出文革的“悲劇性”。第(6)題考查對環境描寫的把握情況。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可分為自然環境描寫(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和社會環境描寫(即點明時代背景的描寫)選項中a、b、d均屬于自然環境描寫,而c項中的鑼聲正是開“斗爭會”的鑼聲,屬社會環境描寫。第(7)題考查對標題含義的理解。解答時可以從白色鳥的生活環境、生存狀態以及最后被驚飛的結果上去思考它豐富的含義。答案 (1)①yǒu ②jié ③qù ④huì ⑤jǐng ⑥jǐ (2)b a (3)c (4)d (5)a (6)c (7)小說用“白色鳥”來象征兩個少年、象征人的童年、象征童年的心。而白色鳥生活的“綠生生的水草邊”以及它們“美麗,安詳,而且自由自在”的生存狀態中均寄寓著作者美好的生活理想,希望人們都享有這種“美麗和平自由生命”。但是現實是殘酷無情的,它們“驚飛了那兩只水鳥”,也打破了兩個純潔少年的童年夢幻,他們的童年似乎隨那白色鳥一道“悠悠然悠悠然遠逝了”,等待他們的是現實,是成年人的社會。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 篇8
二、教學目標(一)語文基礎知識目標1. 生字疑惑huò 碩大shuò 撲棱lēng 掙扎zhēng 趔趄 liè qiè 凍僵jiāng 啼叫tí 塌陷tā 琥珀pò 霰彈xiàn 茁壯zhuó 圩堤wéi dī 徒步tú 踹倒chuài 陪葬péi 圍堰yàn 泵站bèng 暫時zàn 氣喘吁吁xūxū 殆盡dài雛鳥chú 嫉妒jídù 歧視qí 喧嘩xuān huá 挑剔tī 僥幸jiǎo 聲色俱厲lì 須臾yú 小心翼翼yì 剖開pōu 履行lǚ 驀地mò 肇禍zhào 毆斗ōu 機械xiè 2. 辨析形似字的字音及字形 3. 詞語碩大:非常大,巨大。 趔趄:立腳不穩,腳步搖晃。 遐想:悠遠地思索或想像。霰彈:顆粒狀的子彈。一望無際:一眼看不到邊。形容遼闊。 坍塌:(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積的東西)倒下來。挑剔:過分嚴格地在細節上指摘。 趾高氣揚: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 高亢:(聲音)高而洪亮。 吹噓:夸大地或無中械廝底約夯蟣鶉說撓諾悖湔諾匭鎩?/div> 彌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彌:遍,滿。 小心翼翼:指非常小心、謹慎。 酣睡:熟睡。 驀地:出乎意料地;突然。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驚慌的樣子。 井然有序:形容整齊有序的樣子。井,整齊。相提并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來辯論或看待。 4. 作者 周曉楓,當代作家,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畢業于山東大學中文系,曾做過數年兒童文學編輯。后入北京出版社。出版有散文集《上帝的隱語》《鳥群》《收藏——時光的魔法書》《斑紋皮上的地圖》。曾獲得馮牧文學獎等。雨果(l802~1885)是19世紀前期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作家。他的創作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等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的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悲慘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藝術風格。小說雖不乏現實主義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環境的描寫,象征和對比手法的運用等方面而言,是一部浪漫主義的杰作。 (二)閱讀能力目標1. 學習對于天鵝靜態的描述,理解其象征的意義。2. 突出地表現了兩個人物的不同個性的寫法。3. 體會比喻新異獨特,間接描寫生動的特點。4. 學習通過動人的細節、精妙的詞語、富有哲理的句子、詩一樣的想象語言,濃墨重彩地刻畫人物的寫法。 (三)寫作能力目標 1. 運用靜態的描述刻畫形象。 2. 運用間接生動的描寫塑造人物。 (四)思想教育1. 理解文章主題:對一切生命的珍惜、敬重、關愛,尤其是對弱小生命的救護。2. 體會“做人之道”,培養責任感。 三. 教師建議:《天鵝的故事》和《貓的故事》一樣,都是寫動物的,《貓的故事》寫了動物的母愛,而《天鵝的故事》寫了動物的愛情。這愛情給人一種生死不渝的感覺,當一方受傷,另一方則不計安危,相守到死。《滿腔熱血已經沸騰》是當代小說的節選,主要特點,也是它的突出優點,是寫出了英雄人物——不是一般的英雄,而是自我犧牲的英雄,不是一般的自我犧牲,而是犧牲了自己最為寶貴的生命。在我們這個商業化大潮洶涌的時代,人們的主體意識都被喚醒了,為自己的命運而奮斗,爭取自己的幸福,不像在極左思潮盛行的年代那樣,可能被當作個人主義橫遭批判。調動每個人為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和精神處境而努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杠桿。具體探討以下幾個問題:(一)《天鵝的故事》和《貓的故事》都寫動物,但語言風格迥異。前者是書面語匯、文言色彩詞匯和日常語匯三者妙合無垠,趣味橫生,后者主要是規范的現代書面語,讀來順暢無礙,但欠“語趣”。詳見練習一解答。(二)田立業、胡早秋的性格有什么異同?貝爾曼是否具有一樣的精神境界? 二人都是責任心很強的、勇于犧牲自己救護群眾的領導干部,一個機智冷靜,一個更為急躁。貝爾曼的犧牲雖是本人事先不曾料到的,但他一心救人,未曾考慮可能面臨的危險同樣是崇高的、感人的。詳見練習二解答。(三)《貓》《最》《天》《滿》四篇課文中是否都呈現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的道理是。都表現了對一切生命的珍惜、敬重、關愛,尤其是對弱小生命的救護。詳見練習三解答。《小地主》無論寫灰喜鵲“小地主”,還是寫照顧“小地主”的“我”,讀起來都使人覺得十分可愛。要求有感情地朗讀一兩遍,再將閱讀的體會(集中在“可愛”這一點)寫成發言提綱,感知文章。結合《“諾曼底”號遇難記》談什么是應該履行的“做人之道”,在班上交流。具體探討以下幾個問題:(一)比較、鑒賞有關各篇的生動場面。 描寫貓逃離,比喻新異獨特,間接描寫生動,揭示人的惡作劇傳神、逗趣。描寫天鵝破冰,場面新奇,比喻新穎。描寫灰喜鵲家族和“小地主”的神態,活靈活現的描摹和貼切神似的擬人,構成了獨異的諧趣。詳見練習一解答、詞句品味及其說明。(二)比較、鑒賞有關各篇精彩的結尾。 有的卒章顯志,有的余音裊裊,有的像震撼人心的巨大空鏡頭,有的是發人深省的結局即高潮。詳見練習三解答。(三)以本單元課文的內容,說說對“履行做人之道”的理解。 “做人之道”就是盡人的義務。《諾》篇中的“履行做人之道”主要是講強者對于弱者的保護,講強者應盡的責任、道義。本單元各篇都生動地體現這一精神。詳見練習二解答。(四)哈威爾船長的無私無畏是如何展現的? 通過動人的細節、精妙的詞語、富有哲理的句子、詩一樣的想像語言,濃墨重彩地刻畫船長。詳見“主編導讀”,參見詞句品味及其說明。 四. 課文講解《天鵝的故事》(一)文章主旨本文記敘了一段非常凄美的愛情故事,這段愛情故事的主人公雖非人類,但它足以打動人心,震人心魄,早不是天鵝生活的環境了,雪天皚皚,但是雌天鵝受傷無法起飛,雄天鵝毅然地留了下來,陪伴著、保護著受傷的雌天鵝,直到雙雙擁抱在一起凍僵,譜寫了一曲悲壯的愛情贊歌。 (二)文章思路斯杰潘老人有感于雄天鵝勇敢護衛,沒有抱走受傷的雌天鵝,致使兩只天鵝活活凍死,老人的這種做法的原因是被雌雄天鵝的真情所動,不忍心傷害它們,所以從默默地離開方面來說:認為不對,可以從老人好心辦了壞事,不忍心傷害它們的感情,卻害得它們失去了生命方面來說。相反,假如當初斯杰潘老人把那只受傷的雌天鵝抱回家,根據天鵝的本性分析,救活救不活天鵝結果都是一樣的,因為老人一旦把雌天鵝抱走,雄天鵝一定會想辦法營救,營救不到,雄天鵝一定會自盡。而雌天鵝即使被救活,一見沒有了雄天鵝,它也不會獨活。斯杰潘最終沒能救活凍僵的兩只天鵝,被兩只天鵝的真情所感動,另外,老人想把這個凄美的故事傳播開來。所以,把它們制成標本放在一個大玻璃柜里作為永久的留念。 (三)重點語句落座以后,一抬頭,看到一個特別的大玻璃柜,占去好大的空間。引起我的好奇心,于是起身走近細看。原來里面是禽鳥標本:兩只擁抱在一起的天鵝。 解析 這一筆作為整篇文章的核心意象,似乎缺少必要的渲染。按通常的手法,這里應該是多寫幾筆,充分地表現天鵝的靜態的雕塑美。其次按照首尾呼應的法則,在結尾,也應該有些形容,甚至是排比的句子的。這是我們在《背影》中已經欣賞過的。先著力寫父親的背影,到了最后,在想像中又出現父親的背影,讓背影的意象深深地留在讀者的心中。但是,當我們讀到故事結尾的時候,作者并沒有對兩只天鵝相擁的雕塑式靜態之美作過多的描述,而是寫得相當樸素。 《滿腔熱血已經沸騰》(一)文章主旨這篇小說描寫了經濟發達的城市平陽在特大洪水到來時,發生的壯麗感人的故事,塑造了在特大洪水面前,田立業、胡早秋等人明知死亡隨時威脅著自己,卻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小說氣勢恢宏,情感真摯,情節動人,是一部反映新時期的力作。 (二)寫作特點作者通過對語言、表情、動作的刻意著墨,刻畫典型人物表象,揭示人物性格特征,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如文中描寫田立業的動作:“田立業顧不得多想,硬拖著胡早秋下了水,摟著胡早秋的脖子,反手倒背起胡早秋,向二百米開外的那棵大柳樹拼力游去。”這些動作的描寫,表現了田立業奮力救助不會游泳的胡早秋的情景。語言描寫:“胡早秋不干,說:‘讓他們上去,立業,咱們在一起’”此時表現了田立業、胡早秋他們明知死亡隨時威脅著自己,卻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的崇高的精神境界。這篇文章通過自然環境的描寫,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為表現中心服務。本文的環境描寫是經濟發達的平陽市發生了特大洪水,在這生與死的考驗中,突出表現了共產黨員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人物形象理解第一個犧牲的是老鄉長。他本來是可以撤離的,但是卻偷偷和一些鄉親主動留守在堤上。在有人被沖進洪水以后,他受到領導的嚴厲責備,就投水自殺了。如果僅僅是因為領導責難就自殺,這個人可能不像一個英雄。這個老鄉長之所以自殺,作品里有兩處提示,第一處是投水之前,他仰天長嘯一聲:“圍堰的老少爺們,我周久義對不起你們啊!”第二處是,有群眾說,他早就下決心,如果不能堵住洪水,圩子破了,他就不活了。從這里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責任心很強而且自責很深的人。他的自殺并不是十分必要的,作者也沒有暗示自殺是完美的選擇。但是這表現了他的個性,他的異乎尋常的責任感,達到了苛刻的程度,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個犧牲的英雄是市委副秘書長田立業。他會游泳,但在洪水中,為救不會游泳的朋友胡早秋,為了把胡早秋頂上去讓他抓住樹枝,耗盡了力氣,自己卻連抓樹枝的力氣都沒有了。這個人的特點是比較冷靜。在緊急的情況面前,當胡早秋急得“失去了理智”,什么話都罵出來的時候,他卻能沉著應對,是他首先發現了水中可以安身的柳樹。在游向柳樹的時候,胡早秋“嚇得要死”,他卻表現得十分機智,在這樣的生死關頭,還能開玩笑,說明這個人是富于生活情趣的。文章中他和胡早秋是朋友,作者明顯地把他們加以對比,田立業的冷靜機智,更加反襯出了胡早秋的急躁。作者特別點出胡早秋并非作威作福,而是出于公心:洪水滔天,群眾的生命財產危機,容不得從容思考。其次,是作者讓這個人發現自己的粗暴造成了嚴重后果,作為市長,居然當眾打了自己一個耳光。因為有了這兩點,胡早秋的缺點就不但顯得可以原諒,而且多少有點可愛之處了。 (四)課后練習解答第一題 關于兩篇文章語言風格上的主要區別,《貓的故事》是現代書面語詞匯、文言色彩很重的詞匯直至文言詞匯,以及日常用語詞匯雜陳布陣,駕馭得得心應手,妙合得天衣無縫。廚師看我為貓所苦無計可施,遂自告奮勇為我在書房窗上裝置了這么一個機關。我對他起初并無信心,姑妄從之。基本的詞匯是現代書面語,“無計可施”、“自告奮勇”、“姑妄從之”、“奄奄一息”等詞文言色彩很重,“遂”字、“所”字乃文言詞匯,“機關”、“動靜”是口語詞匯。由于文言成分重的詞并不生僻,口語詞匯不顯土俗,現代書面語為大眾常見,因而妙合無契,水乳交融,由于這多種詞匯并存就帶來一種“語趣”。 《天鵝的故事》主要就是現代書面語,它的優點是順暢無礙。讀來順暢,并頗具形象場面。但如引入一些文言色彩詞匯和口語詞匯,也許就多了一點趣味:“好像有誰一聲令下,天鵝軍陣忽地偃旗息鼓,停止了破冰之戰。”第二題 應該說,意識到可能犧牲,自覺的獻身是更為感人、更為崇高的精神境界。理解這一點時首先應當緊密結合文本,將那些動人的場面復述、再現出來,如田立業救胡早秋而獻身的場面更為感人。其次要看到他們并不是盲目蠻干。這可以重點分析田立業,抓住他的個性特點:冷靜、理智、沉著、機敏,富有實戰經驗和本事,時時為大家包括自己尋找獲救之路。他本是最可能生還的人,但也正因為這一點,他首先把獲救的希望留給村民,留給朋友和同志。應從這樣的品讀分析中感受到這種精神的特別崇高、感人之處。 但并不是說貝爾曼這樣的犧牲是不夠崇高的。貝爾曼一心救人的責任感使他沒有去考慮可能面臨的危險,他的平凡樸素之心同樣是感人的、崇高的。分析時,同樣應當緊密結合文本。此內容參見第10課有關練習解答。第三題 “天地之大德曰生”,用于指導四篇課文的比較閱讀,主要是指對一切生命(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植物)的尊重、珍惜、關愛、守護,乃是人世間的大恩德、大功德。《貓的故事》的分析見該課練習解答。《最后一片葉子》中休易守護、鼓勵重病的喬安西,貝爾曼給予喬安西生的信念,使她轉危為安。《滿腔熱血已經沸騰》的主人公們目標在不遺漏任何的人員,爭取每一個人都獲救,發現無端死人時氣得失去了理智,并互相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天鵝的故事》中雄天鵝救護雌天鵝,頭鵝帶領群鵝破冰取食,獵人救養受傷的天鵝,放下獵槍說:“飛禽走獸和人類一樣有自己的生活。”以上這些,都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表現。 《小地主》(一)文章主旨文章敘述了“我”對一只離開母親而走失的雛鳥的關愛的經過。字里行間洋溢著對這弱小者的深切同情和關愛,體現了生命的尊重。 (二)寫作特點文章語言詼諧幽默是本文的特色。在一般情況下,只適合形容文雅人士,現在用在動物身上,就形成了一種幽默的諧趣,表現了人們對動物的特殊熱愛,并不把它當作牲畜,而是當作享受的同伴;美好的情感和新奇的語言的雙重作用構成了動人的效果。《小地主》中這樣精彩的語言很多。例如:“它歪著腦袋,嘴巴向上翹成45度角。”“就在那兒歪著脖子生氣。”“吃飯的時候,我不得不找一個人專門掰開它的嘴,我往里填,它吃得滿臉都是。它昂著半只眼睛已被糊住的小臉,氣憤地盯著我。”這些加點詞語原本是用來描述孩子的,作者用來描寫小鳥,構成了文章詼諧幽默的趣味。 (三)課后練習解答 略 《“諾曼底”號遇難記》(一)文章主旨本小說,敘寫了“諾曼底”號上的哈威爾船長在海輪遇難中忘我救人的過程,歌頌了“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精神。 (二)文章思路思路:海難發生前——海難發生——海難發生中——海難發生后分段:一(1—5) 二(6—9) 三(10—46) 四(47—50)段意:“諾曼底”號 “諾曼底” 哈威爾船長 哈威爾船長霧海夜航。 號被撞。 指揮救人。 以身殉職。情節: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三)寫作特點1. 感人至深的場面描寫 本文的場面描寫真切悲壯,驚心動魄。猶如電影鏡頭一般展現在人的面前。既寫了眾人的驚恐萬狀,情況的危急,秩序的混亂,又寫了船長在危難中果敢地搶險指揮的悲壯場面,而最為感人的,則是后者。海難將哈威爾船長推上無比重要而又無比艱難的地位。他嚴肅紀律,井然有序地指揮,當“輪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之時,哈威爾船長又叫道:“快干”那當然是把每一個船員都救出來。“20分鐘到了,輪船沉沒了”,船頭和船尾都“浸沒”了,人們相信,乘客和船員得救了,沉船上除了船長,不會有第二個人了。 2. 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描寫 本文對人物形象的描寫,主要通過語言描寫。對于海難之際的乘客、船員、船長,作者無暇作細部的細膩描寫,而是抓住形體動作顯豁特征作精線條的勾勒和涂抹,如沉船時船長是一個浮雕式的特寫鏡頭:“屹立在艦橋上……沉如鐵鑄,紋絲不動”,突現了船長的敬業、盡責精神,堅定、剛強的意志,以及寧死不渝的對輪船和大海的執著的愛。 (四)課后練習解答第一題第1小題,總的是傳神而又逗趣地寫出了貓飛快地逃命時的心理和動作特點。①用了幾個比喻。“一溜煙似的”,這是比喻快的狀態。像新婚夫婦巴不得趕快結束煩瑣的儀式,去度蜜月,這是比喻逃離的心理。②用了動作的效果來襯托,即間接描寫的辦法。一是罐頭稀里嘩啦的聲響表明動作的快和內心的急;響聲越大,給人的感覺越急越快。二是后面幾條野狗追趕,又可見前面的貓發瘋般逃命才弄出這么大響動。三是用“黃塵滾滾”、“絕塵而去”渲染了場面效果。③展示人的惡作劇形象。貓沒命似地逃離的全部原因就是身后那個不知為何物的罐頭聲響,貓越是恐怖,跑得越快,結果惡性循環,越來越糟。④情景逗趣。“幸災樂禍”是人的心理特點也是弱點之一。雖然應當自我批判,但人們會覺得這惡作劇有趣,野狗不知就里又拼命追趕,結果越發有趣。第2小題,展現了一個人們鮮見的場面。勞動號子的比喻也是新穎的。 第3小題,主要是擬人和風趣。不是一般的擬人,而是煞有介事地講小鳥的家庭和家族前來“論理”、“聲討”。所有的比附都是和鳥們當時的情狀妙合。鳥群嘰嘰喳喳不停,形似指責聲紛紛。尤其小鳥像小孩子,一聲又一聲叫就像小孩子有了家里大人撐腰而神氣活現,亂說亂跳似的。 第二題《“諾曼底”號遇難記》中的“做人之道”主要是從強者對于弱者的保護的人類一般責任感、道德感去講的。特別是在災難面前,作為強者,做人之道首先就應保護弱者。在小說中,船長帶頭“履行做人之道”,給所有的人讓路,確保全體60個人(他把自己排除在外)安全獲救。最強的強者,隨時準備犧牲自己,這也就是英雄的義務。在本單元中的例子如:貝爾曼說他是兩位年輕女孩子的看家猛犬;作為領導干部的田立業、胡早秋、周久義首先把生的希望留給他屬下的村民;這些特具的個性正是小說寫得好的原因之一。《小地主》中對受傷小鳥的救護,《天鵝的故事》中獵人放下獵槍,《貓的故事》中對于人折磨弱小動物的惡作劇所表現出的嘲諷……這些“履行做人之道”的例子,主要是從強者保護弱者的人類一般責任感去說的。第三題本單元各篇的結尾都很精彩。《“諾曼底”號遇難記》的結尾是卒章顯志,但又內涵深廣,不是一二句話能說盡它要表達的主題的;它是全文崇高基調的最強音,卻又毫不劍拔弩張。《小地主》的結尾余音裊裊,是全文諧趣情調的拓展,而不是結束。《滿腔熱血已經沸騰》的結尾是震撼人的,無聲、無人的,巨大的空鏡頭。《天鵝的故事》的結尾是一句“飛禽走獸也有自己的生活”的感悟式句子。《最后一片葉子》的結尾是歐·亨利小說的經典結尾。《貓的故事》的高潮式的結局,不是結束的結尾。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60分鐘)一、詞語積累。 1. 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挑剔 僥幸 半裸 須臾 自詡 鄙薄 2. 根據語意,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一位冷酷、看不見的不速之客闖進了這一帶。 自詡為保護樓上兩位年輕女畫家的看家猛犬。 我彎腰撿起它,它用小翅膀用力拍打著我的手,并發出帶著感嘆號的抗議。 一個星期下來,使我認同這種說法:牙都被曬黑了。 3. 體會下面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1)你絕不會說肺炎先生是位老俠士。 (2)喬安西睜大著眼在望窗外,邊數數,是倒著數的。 (3)吉普當即加速,像和洪水賽跑似的,箭一般躥出鎮子。 (4)一位會水的朋友,用自己的肩頭,用自己的頭顱,用自己的生命的最后力量,托起一位不會水的朋友。 4. 口語交際 寶慶中學的張老師組織初三(二班)的同學,在助殘日這天去慰問學校附近的殘疾兒童劉明明,請你代表全班同學向明明說幾句話,表達大家對他關心和鼓勵的心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一句話概括下面語段中所透露出來的信息。 近日,由青海省可可西里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建的巡山隊已到達可可西里保護區腹地,全面開展2005年春季反盜獵大搜捕特別行動。 春季是盜獵案件多發期。懷著幼仔的母藏羚羊開始集群,雄性藏羚羊也處于體質較差的時期,行動相對遲緩。以往盜獵分子經常瘋狂獵殺藏羚羊。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才嘎近日向記者介紹說,主力巡山隊將從南線長江源頭地區到達可可西里腹地及青海、新疆、西藏3省(區)交界地帶,在藏羚羊集中的重點區域進行反盜獵大搜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15字) 6. 邵陽,鐘靈毓秀,風景如畫,旅游景點星羅棋布,美不勝收。如新寧的峎山、武岡的云山、綏寧的黃桑、新邵的白水洞、大祥的桃花洞、雙清的東塔…… 邵陽,人杰地靈,地大物博,特產豐富,品種繁多,名揚遐邇。如南山的奶粉、洞口的蜜桔、武綱的銅鵝、新寧的臍橙、隆回的百合、邵東的黃花、寶慶的豆腐丸子…… (1)假如你是一位導游,請選擇你最了解的那一個景點景物,作簡單的介紹。 (2)假如你是一位推銷員,請你選擇你最熟悉的那一種土特產,作簡單的介紹。 (只選做其中的一個小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給下面句子加上標點符號,使它們表示兩種截然不同的意思 (1) 養 豬 大 如 山 老 鼠 頭 頭 死;釀 酒 缸 缸 好做 醋 壇 壇 酸。 (2) 養 豬 大 如 山 老 鼠 頭 頭 死;釀 酒 缸 缸 好做 醋 壇 壇 酸。 二、閱讀理解。(一)一群動物正在吃草,沖來一只老虎。動物們嚇得四散奔逃,惟獨一只犀牛迎上前去,怒目而視。老虎愣了一下,掉頭走了。遠遠觀望的動物們蜂擁而上,團團圍住這位勇士,向它唱起了贊歌。老虎并未走遠,它遠遠窺視著。不一會兒,它見犀牛離開了這群動物,馬上返身沖來。動物們又四散逃奔。只有一只剛出世的天真的羔羊毫不畏懼,睜著一雙好奇的眼睛迎上去,對著老虎親昵地咩咩叫著——這小家伙把老虎當成自己的親娘,想吃它的奶哩。老虎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愣了片刻,返身走了。遠遠觀望的動物們又蜂擁而上,團團圍住這位不怕虎的小勇士,向它唱起了贊歌。羔羊的母親,一只老山羊走上前來,制止了大伙的贊美。它懇切地說:“伙計們,請你們閉上尊口吧!我的孩子由于無知,差點兒送了一條命。老虎不知什么緣故沒有吃它,這已是萬幸了,還有什么值得贊美的呢?”8. 給加點字注音。犀( )牛 窺( )視 親昵( ) 咩( )咩 9.“老虎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中“這”指什么? 10. 別人都對羔羊唱起贊歌,為什么羔羊的母親卻制止了大伙的贊美?( )a. 羔羊的母親謙虛,也不想讓羔羊驕傲。b. 羔羊的勇敢使母親震驚,但不想過多地表揚羔羊。c. 羔羊的母親認為羔羊這樣做是應該的。d. 羔羊的母親明白羔羊這樣做是出于無知,而不是出于勇敢。 11. 文中犀牛和羔羊都迎上老虎,作者對它們有不同的神態、動作的描寫,作者是如何寫的?反映了它們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二)①在朝來金色的陽光里,我喜歡用大半天時間,去諦聽兩只鳥在我頭頂上鳴叫。它們總是用五個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著,纏纏綿綿,重重復復,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線靈泉從歌聲里迸落。我在小時候就很熟悉這種鳥,綠背黃紋有一只小巧的紅喙。我喜歡它們靈活的體態,更喜歡它們的樣子,依偎著、廝磨著,總是分不開啊!那時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現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種鳥呢?想著想著,自己卻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們喜歡各種好聽的名字,鳥不一定喜歡,鳥喜歡唱的歌,人不一定能聽懂;其實,人愛不愛聽都是一樣,鳥是唱給鳥聽的。 ②山雀是頑皮的精靈,老是成群結隊地撒野,老是呼朋喚友,興奮地吵鬧。山雀們短促而嘹亮的鳴聲,讓人來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陣輕快的音樂雨,散亂地、急驟地、漫天撒來,直把你全身淋透;爾后,雨過天晴,在你陰翳的心版上引進陽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歡樂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誰,面對著山雀子這么奢侈的自由、這么天真的喜樂能不悵然呢?誰,沒有山雀子一樣的歡樂時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時光,總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誰又能永遠像山雀子那樣的歡樂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類啊!但山雀們卻不管這些,不管你快樂不快樂,不管你憂傷不憂傷,不管你有多少無聊的思想,山雀們,什么都不管;它們飛翔像一陣旋風卷起,它們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噯!為了歡樂,它們是忙碌的。難得的是有這片深山廣林,要不,這些喜歡唱歌的精靈向何處容身? ③過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時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陽,朦朧的光線竟靈空得如同飲醉了的月華:透著微醺,透著溫柔,斂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憑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奧秘了。山林睡了,鳥兒們靜默了。踏一坡金黃的落葉,踏一地斑駁的樹影,也踏著一份薄薄的寂寞。在眾鳥默默之中,“咕——咕——”,從哪里傳來的幾聲鷓鴣呢?忽斷、忽續,忽近、忽遠,那縹緲的鳴聲,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鷓鴣嗎?在中國臺灣很少聽到鷓鴣呢!鷓鴣該是鳥中的詩人,不,或者便是詩人的化身吧!就那縹緲的幾聲,便會把人拉回到一個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著淡煙疏雨。石頭城的苔痕,更加暗綠了哪!長檐飛角的小街,更加寂寞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蒼涼了哪!“咕——咕——”,奔馳在石板路上 “嘚嘚”的馬蹄聲突然隱去了。這是夢境,呵!這是在海角孤島上奇幻的夢境——是的,我知道這是夢,可是我多么喜歡重溫! 12. 概括以上三段描繪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①段: 第②段: 第③段: 13. 找出第①段中的一個比喻句,分析其作用。 比喻句: 作用: 14. 解釋文中的詞語 ①纏纏綿綿 ②奢侈 ③悵然 ④桎梏 ⑤無聊 三、作文。 15.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不會萬事如意,也難得一帆風順,人們更多的是面臨取與舍的選擇。每當此時,人的內心就成了兩種念頭,思想、觀點斗爭的戰場,這時腦海里的一個念頭、一次回憶,外界的一個微笑、一次招手,若許就能點燃他的靈感,引起他的思考,喚醒他的良知,幫助他做出正確的選擇。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請以“喚醒”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感受、看法和認識,也可以編故事、寓言,等等,所寫內容必須在“喚醒”的范圍之內。 【試題答案】一、1. tī jiǎo luǒ yú xǔ bǐ2. 不速之客:未被邀請突然到來的客人。這里指傳染病肺炎。自詡:自我夸耀。感嘆號:將“小地主”發怒、恐懼的神態用“感嘆號”來形容,顯得生動形象。牙:運用夸張手法,突出“我”和“小地主”相處程度之深。3. (1)運用擬人的手法形象說明肺炎的兇殘強暴。(2)從倒數數的行為入手,突出對死亡即將來臨的獨特感受。(3)運用比喻擬人,形象說明沖出洪水區的速度之快。⑷運用排比,強烈的表達了田立業舍己救人精神的偉大。4. 提示:明明:愿你的生活過得更好,祝你學習更上一層樓!5. 巡山隊將開展春季反盜獵大搜捕。6. 桃花洞三月桃花紅,青椒蘿卜韮菜蔥,邵水河畔資江壟,請君來此走一蹤。 7. (1)-------鼠,--------醋,-------- (2)--------山,--------好,-------二、(一)8. xī kuī nì miē 9.“這”指一只剛出世的羔羊不怕老虎,睜著好奇的眼睛迎上老虎。10. d11. 犀牛:怒目而視,表現犀牛勇敢無畏。羔羊:睜著一雙好奇的眼睛迎上去,對著老虎親昵地咩咩叫著……體現羔羊的幼稚,無知。(二)12. 第①段:金色的月光里,兩只鳥兒在歌唱愛情。它們歌唱著,依偎著,“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線靈泉從歌聲里迸落。” 表達了作者對親近自然的渴望。第②段:深山廣林里,頑皮的山雀呼朋喚友,興奮吵鬧。表達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少年時光的留戀。第③段:過午后的山林光線靈空朦朧,縹緲的鷓鴣鳴聲惹人鄉愁。表達了作者對南方故鄉深切的懷念。13. 比喻句:“一只先唱,另一只接著,纏纏綿綿,重重復復,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線靈泉從歌聲里迸落。”作用:這個比喻句將無形的鳥鳴聲比作有形的滴落在青石上的空靈的泉水,變抽象為具體,形象、生動、貼切。14. ①這里形容宛轉動人。②過分享受。③不如意的樣子。④腳鐐和手銬。比喻束縛人或事物的東西。⑤指言談、行動沒有意義而使人討厭。三、略。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 篇9
教學目標 :
1. 學會本課10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默讀、感悟的能力,同時訓練學生提出問題并通過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4、學習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鎮定自若、指揮有方、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通過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描述和插圖的展示,讓顯示感受到船長犧牲時場面的壯美及他的美好心靈。
重點、難點:
理解“諾曼底”號遇難后哈爾威船長是怎樣做的?從而認識他崇高的品質。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帆船圖
提問:看到這幅圖,你想到了什么?
2、揭題,板書課題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困難、挫折我們應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學《“諾曼底”號遇難記》,課文的主人公哈爾威船長會給你答案的。
二、整體感知
1、聽范讀錄音,進入意境,感知故事內容。
相機學習生字,理解詞語。驚恐萬狀 洶涌湍急 不可開交 井然有序
驚慌失措 鎮定自如 你推我搡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繼續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你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得?誰留給你的印象最深?
三、深入探究
1、分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用小黑板出示討論題目:
(1)船長為什么用槍威脅逃生的人?
引導學生分三步進行:
A. 船長開始是怎樣指揮救援工作的?
B. 船長在怎樣的情況下,用槍威脅逃生的人?效果怎樣?
C. 議一議船長采取用槍威脅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樣?
(2)船長給你流下了什么印象?
2、匯報學習結果。
3、教師小結:“諾曼底”號油船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驚恐混亂中,船長哈爾威臨危不懼、鎮定自若的指揮船員,使船上所有的人獲救,而自己,卻被海水吞沒。哈爾威船長危難時刻舍己救人、沉著機智、指揮有方的崇高形象,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4、把結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反復讀,充分認識船長的人品。
四、誦讀課文
1、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出示小黑板,讓學生連線,明白各部分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介紹“諾曼底”號油船 緊張危急及混亂驚慌的語氣
撞船部分 船長鎮定威嚴的語氣
最后一段 無限感激、崇敬和無比沉痛的心情
開頭部分 輕快平和及贊美的語氣
2、把你喜歡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讀給大家聽聽。
五、總結拓展
1、假如哈爾威船長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你想對他說什么?讓學生開“新聞發布會”。
2、同學們想知道老師仔細研讀完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收獲嗎?我把它整理成了一首小詩:
人生,猶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
誰也不能預想:前方的風景怎樣?
或風平浪靜,
或驚濤駭浪,
你都得,揚起風帆駛向遠方。
遇到驚濤,或是駭浪,
你不必驚訝,不必膽怯;不必畏縮,不必退卻。
你要冷靜,臨危不懼,
你要沉著,機智勇敢。
只有這樣,你才是真正的舵手。
才能掌握好自己的行駛方向,
到達成功的彼岸!
3、同學們可以畫一畫、讀一讀、寫一寫,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學后所獲。
〔板書設計 〕
“諾曼底”號遇難記
指揮救人:鎮定自若
船長 臨危不懼 舍己救人
壯烈殉職:紋絲不動
教學反思:本節課是圍繞“質疑、解難;討論、交流;讀書、感悟”開展教學;通過激情導入 、圖片展示讓學生“樂中求知”;相機點撥、隨機評價、有感情誦讀,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注重抓住相關的段落反復有感情的朗讀、感悟,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學習,交流中加上教師巧妙的引導、點撥。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 篇10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
執教 洛城一中趙磊
指導及點評壽光教研室 劉湘玉
師:同學們好,在上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完成一個智力測驗,大家請看屏幕。(教師出示課件)
一條木船破了,艙里進滿了水,單憑破船本身的浮力已承受不了船上一對夫妻和一個即將成年的兒子的重量,他們又都不會游泳,怎么辦?遠處有一條船正在駛來,但坐等獲救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就是船上那個未成年的孩子的話,請你想一個辦法,幫助全家脫離險境。
生:我想我和爸爸先下到水里,讓媽媽一個人在破船上,這樣船就不會沉了。
師:你真是孝順的好孩子。為什么船就不沉了呢?
生:因為船上的重量減輕了。
生:我想用木槳把船打碎,一人一塊木板趴在上面,借水的浮力飄浮在上面。
師:你可真有辦法。
生:我想我可以脫下自己鮮艷的衣服來回晃動,讓遠處的船發現我們。
……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可是如果船大人多,又在夜深霧濃之際,你將如何處理呢?請速讀課文,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哈爾威船長救人的過程。
(一生簡述后,一生講評)師:故事我們聽完了,不知道同學聽了這個故事以后有什么感受呢?(生沉默。)
師:大家可以隨便談,有一點談一點,有兩點談兩點。一時還沒有什么感受的同學,也可以提問題,大家一起探討。(學生討論、準備)
學生:老師我有一個問題還不明白,課文前面說船上有25名船員,1名女服務員;31名乘客。后面又說船上有61人,不知那四人指的是誰?
老師:這位同學開始提問題了,哪位同學幫他解釋一下?
學生:可能再加上船長,機械師,大副-----
另一學生:克萊芒。
老師:我想也是這樣的。有沒有不同意見,誰還有其它的問題需要提出?
生:課文結尾說:“面對死亡,他又成功的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這里“權利”指的又是什么呢?
師:這個問題很有深度,大家想過嗎?
生:(沉默)
師:這種的權利是不是作威作福、高高在上呢?(生:不是)
師:是不是個人享樂呢?(生:不是)
師:這種權利是把死亡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是真正的英雄的權利!
學生:我剛看到課文的題目時,認為它是一篇記事的文章,讀完后發現它是寫人的,這算不算文不對題?
老師:這個同學提的問題很有價值,誰能給他解釋一下?這需要老師提示一下,這篇文章的體裁是小說,小說就是一種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的文學體裁,當然這并不能成為否定剛才那位同學看法的理由。
生:事由人為,寫事當然離不開寫人了。
師:說得太好了!這里老師想問一下,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本文運用了哪些刻畫人物的方法?
學生:本文運用了很多的描寫?
師:具體有哪幾種?
生:有語言描寫、場境描寫還有動作描寫。
師:能不能找幾例呢?(生找例子,舉手回答)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描寫方式?(生沉默)在本文當中還有一種成功的運用另外一種描寫方式,叫____細節描寫。
生問:老師,什么是細節描寫呢?
師:這樣吧,老師來畫棵樹。(師一筆畫出樹的主干)這美術中叫做勾勒,(師仔細的畫葉片、芽苞),這叫工筆細描,這個工筆細描,就頗似我們寫作中的細節描寫。在同學們學習過的課文中有沒有運用過這種描寫手法的?
(生找了幾處小學時學過的課文中的細節描寫。)
師:大家有沒有聽過一首叫《杜十娘》的歌呢?(有的學生聽過)有沒有同學知道杜十娘的故事?
生:她本是個風塵女子,后來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好像叫____李賈的,隨著他就走了,不過在回家的路上,李賈把好賣給了一個富家公子。
師:就在李賈把杜十娘賣掉以后,回到自己的房間里,杜十娘打量他的面部表情,“欣欣然若有喜色”,了了數筆,便把李賈的丑陋嘴臉給勾畫出來了。
同學們有沒有讀過《儒林外史》的?(學生有的說讀過)
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一個吝嗇鬼叫嚴監生的,他臨死時伸出兩個指頭(師表演)就是咽不下氣。親友們猜:可能是有兩箱財寶沒有找出來?還是有兩個姨太太沒來呢?(生笑)大家猜猜,還是她的妻子最了解他,就挑出了煤油燈兩根燈草中的一根,于是他就死去了。請大家再找一找我們課文中有沒有類似的細節描寫?
(學生找細節描寫,舉手回答)
師:再請一位同學在剛才那位同學復述的基礎上,加上這些細節,再復述一下這個故事。(一生復述,學生評點,認為繪聲繪色,生動感人)
師:生動的描寫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第二位同學的復述就成功的運用了這種手法,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中也要注意此種手法的運用。
生1:老師,我想談談哈爾威船長這個人。師:好啊。
生1:我認為哈爾威船長是一個沉著的人。在突發的災難面前,他表現得十分英勇、沉著,他利用船長的權利,維持著秩序,使救授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什么爭執或是毆斗。(師點評后,生將其寫到黑板上)
生2:我認為用“鎮定自若”比用“沉著”更恰當一些。“面對著驚慌失措的眾人,他鎮定自若,仿佛不是給人而是在給災難下達命令,就連失事的船舶也聽從他的調遣。”
師:你能解釋一下“驚慌失措”和“鎮定自若”這兩個詞嗎?
生:驚慌失措:由于緊張害怕而舉止失常,不知如何是好。驚慌:舉止失常。
鎮定自若: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不亂,好像什么也沒發生似的。
(生把鎮定自若寫到黑板上)
師:如果換了你,你也會像哈爾威船長一樣,做到鎮定自若嗎?
生:會。
師:勇氣可嘉。可時,真的處在那樣一種情形之下,怕是就沒有大家所說的那樣輕松了。在這里,有影片《泰坦尼克號》中的幾個場景。請大家切身體驗一下。(師展示課件,讀課文“震蕩可怕極了”“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
師:看完剛才的影片大家感受如何?
生:很害怕。好恐懼等。
師:面對此情此景,你會首先想到什么呢?要實話實說。
生:活命、逃命、哭、什么也沒想等。
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引用:在1999年煙臺海難中的幸存者杜運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是這樣說的:當時心里只想兩件事:(讓學生猜一猜)一個是我再也見不到家人了,另一個是嗆死的滋味實在是太難受了。而此時的哈爾威船長在想些什么呢?他做了些什么呢?
生:想到是大家,組織搶救工作等等。
師:下面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第十六段以后的“簡短有力的對話”。(指導學生朗讀,要讀出語氣、語調來。通過過讀體會哈爾威船長的鎮定自若。找出幾個角色,老師敘述,不時穿插,如學生聲小了,師:船長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你能壓得住嗎?大聲點,不要太吝嗇,再大點,要有力,要讀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誰來讀一些這句:船長喊了一聲:洛克機械師在哪兒?要突出喊。“還有多少分鐘?” “20分鐘。” “夠了。” “夠了”指導學生用升調、降調、重讀等,讀出危急時刻的急來,還要讀出鎮定自若的定來,讀出船長的鎮定自若。)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面對這猝然而至的災難,甚至可以說是死亡,一邊是驚慌失措,一邊是鎮定自若,為什么獨有哈爾威船長能夠做到鎮定自若呢?
生:因為他是船長。
師:是船長就一定能鎮定自若嗎?
生:(思考后)他不僅是個船長,而且是個忠于職守的好船長。生讀: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請生把忠于職守寫到黑板上)
師:哪一位同學能解釋一下“忠于職守”呢?
生:忠于職守:忠誠的對待自己的工作崗位。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也都有自己的崗位職責,譬如說:教師的崗位職責就是教書育人。那么,哈爾威船長的職責是什么呢?
生:我覺得,作為一名船長,他最大的職責就是開好船,保證乘客的生命安全。
師:你覺得他盡到自己的職責了嗎?
生1:我認為,他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因為作為一名船長,他撞船了,這是責任事故。
生2:我不同意你的觀點。因為,撞船的責任不在哈爾威船長。
師:何以見得?
生2:文章以開始就說:哈爾威船長小心翼翼的駕駛著他的“諾曼底”號。輪船緩緩行駛著。可以說哈爾威船長駕駛得很認真。沒有吊以輕心。(師:更不是酒后駕駛)
師:還有沒有補充的。
生3:我同意剛才這位同學的觀點。因為撞船的責任在“瑪麗”號,因為“瑪麗”號“行駛速度非常快”,“在一片浪花中飛駛過來”,“負載又特別大”。
生4:是“瑪麗號”向“諾曼底”號的側舷撞過去的。
師:同學們為哈爾威船長作了很多的辯護,如果他在天有靈的話,一定會感激大家的。
生1:我還是認為,作為一個船長,他畢竟與人撞船了,差點讓這么的人葬身魚腹,這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的。
生2:應當說,作為船長,他是盡到了自己的職責的。因為,在關鍵的時刻,他沒有逃避,他積極的組織救援工作,并且使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使60人在短短的20分鐘之內全部救出,并且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師:這叫_____(生:以身殉職)那他是一個_____的人。
生:舍己救人。(板書到黑板上)
師:老師覺得課文中有一句話說得太好了: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請同學看屏幕(師放課件鏡頭1:送錢,鏡頭2:有人見死不救,鏡頭:3救小孩)。
同學們通過電視新聞或是報紙、雜志,還沒有看到過類似的情形呢?
(學生說了在克拉瑪依事件中見死不救的事情)
師:還記得,剛畢業的那年,與同學們一起看《泰坦尼克號》,當影片結束時,我已經熱淚盈眶了,我至今也忘不了,女主人公深埋在皺紋里的那雙含淚的眼睛,和她那段飽含哀怨的訴說:鐵達尼號沉沒時,有1500人落海,附近有20艘救生艇,只有1艘回頭,6人獲救,1500人才活了6個,后來,救生艇上的700個人只有等待,等死,等著活命,等著寬恕,可是永遠也等不到。那段話仿佛能觸摸到靈魂的深處,發人深省,他常我想起,良知、道義,還有生命的本質……
在其實,面對死亡,求生是每個人的本能。可是,上帝在賦于我們生命的同時,也賦于了我們責任和義務,因為,活著固然重要,可是履行做人之道同樣重要,能做到舍己救人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學生1:老師,如果哈爾威船長既能救人,又不舍己,豈不更好?他就沒有辦法救他自己嗎?
老師:誰能就這個問題談談看法?
學生2:我認為不是沒有辦法救自己,而是船長已抱定了以身殉職的決心。
學生3:我同意的看法,船長在隨船沉沒時,一人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說明他沒有自救的打算。
學生4:船長沒有自救的打算,在前面已經顯露出來了——船上有61人他卻說必須把60人救出去,作者說他把自己給忘了,其實他并不是忘。
老師:好,老師完全同意這幾個同學的意見。還有沒有要補充的?
學生5:老師,我認為船長死得有點不值得。
師:噢,這位同學提出了一個價值觀的問題。你有什么意見?
學生6:我認為值得。
學生6:我認為不值得。因為他不死船要沉,死船還是沉,這么好的船長活下來還可以以做很多好事情。
學生7:我認為值得。船長死了,但他留給了我們一種忠于職守,以身殉職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對人們影響也許更大。
(生將偉大板書到黑板上)
師:他的可愛、偉大之處在哪里呢?
生:當人們在呼號和嘈雜聲中,聽到了船長簡短有力的對話后,大家立時不出聲了。“沒有一個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師:這個“偉大的靈魂”指的是什么呢?
(明確:哈爾威船長的精神感召力)
生: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指揮著,主宰著,領導著大家。一個巍然屹立就寫出了哈爾威船長的高大形象。
生:還有文章的倒數第三段,人們透過陰慘慘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雕像也塑造出了哈爾威船長的偉大的形象。
師:時窮節見,危難出英雄。危急時刻,是放棄責任,違背天良,只求獨自活命呢?還是舍己救人、舍生取義呢?哈爾威船長已經用自己的行動給我們做出了響亮的回答。讓我們一起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一起朗讀課文后三自然段,深情緬情我們敬愛的船長吧!(朗讀課文,師指導快速背速,運用重點詞語背誦法,找出了“六個一”,學生在兩分種之內全部背誦)
師:我們敬愛的哈爾威船長用自己舍己救人、忠于職守的偉大人格魅力為我們樹起了一座雄偉的豐碑。(師板書)。老師真心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像哈爾威船長那樣用自己的正直與善良,用自己的無私與真誠,在人生的歷程中,也筑起一座高高聳立的豐碑,真正成為太陽底下大寫的人!(邊講,邊板書)
下課!
附板書設計 :
偉大
舍己救人
忠于職守
鎮定自若
一個沉著的人
點評:
這是趙磊老師在安丘“濰坊市初中語文課程改革暨中考研討會”上出示的一節示范課。本堂課無論是三個維度的達成,還是學生主體地位的凸現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都很好的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以充分體現。《“諾曼底號”遇難記》中哈爾威船長的光輝形象,本身就體現著一種人格的魅力,一種精神的力量。在課堂上,趙老師正是通過這些凝聚著作者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情感、情操,影響著他們對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達方式,并最終積淀成為他們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層、最基本的東西______價值觀和人生觀。
特別是學生在討論“哈爾威船長死得到底值不值”這一問題時,老師并沒有立即亮出自己的觀點,更沒有大講特講“生命的意義”,而是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討論中來,學生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實際也就是兩種不同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體現。這時,老師適時的引入時代活水,從“克拉瑪依事件”到“泰坦尼克號”,特別是趙老師富有激情的一段獨白高潮語,擲地有聲,字字鐫刻在了學生的腦海中,給學生以心靈的震撼,情感的熏陶,可以說,實現了教書與育人文道統一。
二、抓住誦讀來遷移知識強化能力。這節課有三個高潮,一是引導學生理解細節描寫這個環節,他沒有生硬塞給學生概念,而是用簡筆畫的形式深入淺出地使學生明白了什么粗線勾勒,什么是工筆細描,然后順理成章地引導學生來憶讀,即回憶一些以前學習過的課文,或者是一些文學作品中細節描寫的句子。通過“憶讀”就巧妙利用課文中隱含的遷移因素,將學生正在學習的內容與以往學習過的內容有機地連接起來,從而擴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益,增加教學情趣。運用“憶讀”的教學手法,能有力地激發、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形成熱情勃發、深入持久、內容豐富的課堂活動。
第二個高潮就是讓學生分角色演讀那段對白,也為課堂增加了光彩。很多課文就需要這樣的演讀。演讀,就是表演式的誦讀,就是表情誦讀活動。老師可以根據課文分一下角色,也可以精細地剪輯課文,一旦將文質兼美的課文處理為一篇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的朗誦材料,學生演讀的那種教學情景真是讓人心醉,讓人心動,讓人感到那是教師的辛苦講析永遠也達不到的生動境界。
這種讀在教學中能收到奇效,學生陶醉還來不及,怎么會打盹?這就是在學生活動,“新課標”所強調的“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的教學要求就真正地被落實了。
第三個高潮是學生的質疑討論環節,這就叫“悟讀”,就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邊讀邊悟,邊悟邊讀、讀讀悟悟,不是通過老師的講析,而是通過學生自已的品讀感悟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哈爾威船長到底是不是一個好船長。有的學生提出:“他必競是撞船了,怎么說也說不過去”,而另一此學生就從課文中找論據來為哈爾船長辯護,學生思想越辯越明,思維的火花不斷閃現。
悟讀的教學價值在于高效與深刻,課堂上既洋溢著學生瑯瑯的讀書聲,又涌動著學生揣摩品味的思維潛流,課堂教學的活躍外象與學生思維的深層觸動同時生輝。這就把握住了語言訓練這一關鍵中的關鍵,無論是老師的范讀、師生的各種誦讀及快速背誦,都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特別是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來讀“夠了”這一句時,會場中數次響起熱烈的掌聲,完全可以說這是用“讀”把課堂推向了精采的高潮。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 篇11
教學目標
1、通讀全文,能夠復述故事情節
2、找出文中描寫哈爾威船長的句子,并分析哈爾威船長的性格
3、學生談對英雄行為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由電影《泰坦尼特號》沉沒慷慨悲壯的故事引到“諾曼底”號遇難
二、檢查預習
⑴加橫線字加拼音
薄霧 彌漫 履行 湍急
窟窿 猝然 你推我搡 驀地
鐵鑄 肇禍 須臾
⑵多音字
載 嗆
三、簡介作者
維克多·雨果(1802—1885),十九世紀法國文學大師,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文藝評論家、政論家。被譽為“法蘭西的民族詩人”,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小說代表作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和《悲慘世界》。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注意事項:說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整個事件的大概經過、結果。
五、再讀課文,個性感悟
在這些眾多人物當中,你最欣賞的人物是誰,文中哪些語句能夠展現他的風采,找出并大聲的朗讀出來,并試著概括其精神。
(共同探導對文章感情的把握,如莊重、語調急促等)(人物精神:舍己救人、忠于職守等)
六、回顧課文,拓展延伸
英雄,我想對你說……英雄已逝,但我們應該有千言萬語想對他說,引導學生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如哈爾威船長完全可以逃生,因為生命高于一切……
七、課堂練筆
在生活中,會有各種不測發生,如地震、火災、下樓梯踐踏等事件,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四川好幾所學校師生傷亡慘重,但四川桑棗中學多名師生在1分36秒內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如果你在地震、火災、樓梯擁擠等現場,模仿文中13小節,說一段話,能讓大家迅速安全有序的撤離。
教后記:
一節組內公開課結束后,我感慨頗多,引導學生對生命意義的思考,我認為是本堂課的亮點之一
哈爾威成為了英雄,他之成為英雄其實很簡單,只是“運用了他船長的權利”——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忠于職守,做人之道,看起來平常,真正做到又是何等的困難。在利益面前,特別在死亡面前,更是能夠考驗一個人的敬業精神和為人之道。“跳出文本看世界”,不僅使學生受到哈爾威船長人格的熏陶和感染,還生發出作為一個工作人員,一個普通公民,所具有的高度的責任心、遵守社會秩序及工作秩序的社會公德。情感、態度、價值觀滲透其中,學生的情感得到超越和升華
但是,我覺得有些學生認為“船長完全可以不死”的觀點也值得肯定,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有機會逃生,為何不用呢?結合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我們的溫總理的不惜一切力量救人,就體現了生命至上的理念。
二、以讀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是本堂課的亮點之二
“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讀,才能讀出情,讀出趣,讀出樂,讀出思,而不至于像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呢?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十分注重創設讀的情境,如:“船長大聲吼道”(自由讀),“一個人的聲音能蓋過嘈雜的聲音嗎?”(齊讀)學生讀時興趣盎然。與此同時,還注意變換形式朗讀,有范讀、自由讀、齊讀、助讀、閉著眼睛想像讀等等。此外,還注意讀的層次,如學“大聲吼……”一句時,學生開始讀得不到位,我采用了導讀的方式,問學生:“怎樣吼”學生讀得稍好一些了,又提示:再大聲些。學生讀得又好一點。最后齊讀,學生基本上能把握住了感情。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 篇12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初步欣賞文學形象的能力。
2、 通過角色假想,對學生進行道德修養教育。
3、 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品味哈爾威的形象。
教學難點 :學習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播放《泰坦尼克號》主題曲《我心永恒》,由此導入 新課。有時候,我們看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后,都有一種想講給人聽的沖動。今天,我們讀到的這篇課文,就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我們就來通過這個感人的故事的閱讀,學習一下給別人講故事的技巧。
(突出本文的體裁“小說”)
二、檢查預習:
1、查閱資料,了解作家及其作品,激發學生課外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維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旗手和領袖。他出生于貝尚松城的一個軍人家庭,一生幾乎經歷了整個19世紀,在詩歌、小說、戲劇、政論創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1826年出版了第一個詩集《歌頌集》,同時期開始寫作小說和戲劇。1830年創作了浪漫主義劇本《歐那尼》,第二年又出版了第一部 重要小說《巴黎圣母院》。19年流亡期間,他創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長篇小說《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等。雨果是一位高齡多產作家,在長達60多年的文學生涯中,為后人留下了79卷文學作品和4000多幅繪畫作品,是法國和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份寶貴遺產。
今年是雨果誕生80周年,為此法國與世界各地人民一道以各種形式來隆重紀念這位“十九世紀無可爭議的君主” ,在“雨果年”里,讓我們一起走近雨果。
早在雨果誕生80周年之時,人們就為他舉行了國慶般的盛大活動。法蘭西史無前例地為在世的作家舉行了如此盛況空前的慶典,因為雨果在人民心中已經成了思想領域里的文學太陽。
1885年5月22日,83歲的雨果老人與世長辭了,法蘭西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
(突出名——雨果、時——十九世紀、地——法國、評——浪漫主義作家、作——《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
2、寫作背景:1870年3月17日,兩艘英國輪船相撞, “諾曼底”號船長哈爾威在能逃生的情況下以身殉職。
3.詞語提示
音
lǚ qiǎng tuān mò
履行 勉強 湍急 驀地
形
湍急——踹開——瑞雪 履行——覆蓋
義
見習:初到工作崗位的人在現場實習。
三、整體感知:
感人的故事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它往往描述了一定的感人的情節或者塑造了一個或多個感人的藝術形象。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都知道本文塑造了一個感人的形象——哈爾威船長,一個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的崇高的靈魂。那么,小說是如何塑造這個形象的呢?請同學們找出小說中最讓你感動的地方,簡單說說它讓你感動的理由。
1、 默讀課文,弄清以下問題:
(1)“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出發航行的?
(2)“諾曼底”號發生海難的原因是什么?
(3)剛發生海難時船上出現了什么樣的緊急情況?
(4)在緊急情況下,船長哈爾威是如何果斷地指揮救人的?
(5)這場海難的結局是什么?
(6)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情節。
(霧海夜航——發生海難——舍己救人——船長犧牲)
2、中心意思:
本文寫“諾曼底”號哈爾威船長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難關頭,勇于決斷,沉著指揮,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個偉大的英雄形象,感人至深,使讀者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
3、全文結構:小說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至“像這類英國船,晚上出航是沒有什么可怕的”。
第二部分——從“突然,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至“由于這一猛撞,‘瑪麗’號自己也受了傷,終于停了下來”。
第三部分——從“‘諾曼底’號上有25名船員”至“須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沒了”。
第四部分——從“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至最后。
四、整體評價小說的主人公——哈爾威船長。
分解成三個問題:
(1)、哪些地方直接以典型的情節表現了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品格?
(2)、哪些地方以精彩的語言描寫表現了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品格?
(3)、哪些地方以典型的形象描寫表現了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品格?
(和前問相比,前文重在明確“哪些”,后問重在“如何”。而且后問的設置重在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談對人物的鑒賞。)
第二課時
一、局部賞析:
片段一(16—35):分角色朗誦,通過短促的對話,引導學生對哈爾威船長在海難發生的危急關頭所表現出的勇于決斷、沉著指揮的英雄形象說出自己的體驗。
(這段對話極為簡短,有的句子僅用一個詞表示;分行寫人物語言,醒目突出;對話中的敘述交代也極為簡潔,大多地方只有人物語言,這樣描寫,與當時環境相稱,符合客觀實際,有助于刻畫人物形象——哈爾威首先了解情況,在確認不可能發生爆炸等險情之后,既進一步申明救人決心,又嚴肅紀律,一切高度緊張而井然有序,可見其作為船長的沉著老練、敬業盡責,勇于決斷的絕對權威形象。)
電影院里,一場火災不幸降臨,觀眾亂成一片。如果你是電影院工作人員,你必須在五分鐘內指揮觀眾有序退場。請把你要和觀眾說的話寫下來。(不超過60字)
片段二(39—41):啟發學生對哈爾威船長的關心弱者、愛護年輕一代的博愛精神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短短一句話,把船長的救人責任和關心弱者的人道主義精神確保未來的社會責任有機統一起來,一個極富人情味的英雄船長形象躍然紙上。)
片段三(47):欣賞這一段落,可借助音樂的感染力,通過反復的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自己從中體驗感悟出英雄形象的壯美。
(這是一個浮雕式的特寫鏡頭,人物的刻畫生動傳神。船長的敬業、盡責精神,堅定、剛強的意志,以及寧死不渝的對輪船和大海的執著的愛濃縮為鐵鑄的雕像定格在讀者的心里。可謂瞬間的舉動,永恒的形象。偉大靈魂的化身,巍然屹立與上空。)
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①實際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
如果一定只能有一種理解的話,那就是船長并未忘掉自己,而是有意不包括自己。沉船時,他那樣堅定,那樣自若,那樣莊嚴,表明他從一開始就作出了清醒、明確、堅定的抉擇。
②人們感到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這是在哈爾威船長嚴肅宣布了一條生死攸關的紀律——“哪個男人膽敢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以后,人們形成的一種感覺。這項宣布,顯示了鋼鐵般的意志和無尚的權威,體現了首先保護弱小的社會應有的運作秩序,表明了居于社會主導地位的一方(當然,男女本應是平等的)必須首先承擔起某種責任的理念。確實,此時此刻的船長已成了一個偉大靈魂的化身,巍然屹立于上空。
③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 ’
人中總是有卑劣,有崇高,生死存亡關頭,有人自私本性大暴露,有人則會激發起正義、責任和天良,所以說“事情總是這樣”。
④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面對驚慌失措的眾人,他鎮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給人而是在給災難下達命令,就連失事的船舶似乎也聽從他的調遣。
周密考慮,鎮定指揮,處變不驚,快節奏運作,高效率救人,一切都似乎謹嚴有序,災難也因之卻步,死神也悄然遁逃,“仿佛他不是給人而是在給災難下達命令,就連失事的船舶似乎也聽從他的調遣”,這是一種非常真實自然的感受。
⑤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忠于職守,這里的主要表現就是全力救人;“做人之道”,這里的主要表現就是在救人中所體現出來的人生理念。 “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這除了前面所說的,在死亡面前,他自覺地經受了嚴峻的考驗,放射出英雄的光彩,還含有一個意思,即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現一個人的本色,誰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造就英雄業績,譜就英雄樂章;成就一個英雄的“權利”人人都有,關鍵在于你是否“運用”這個“權利”。
三、“人們透過陰慘慘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當時“人們”在想些什么呢?請用一句話來表達。
四、如果你是船長,你會與你的輪船一起沉入深淵嗎?請簡要說說你的理由。(不超過60字)
五、深入體驗:
在學生為英雄精神所深深震撼感染的同時,教師及時拋出問題:假使你就是“諾曼底”號輪船上的一員(船長、乘客、工作人員),在這生死存亡的瞬間,你將會怎樣想,怎樣做?(逃生,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和船共存亡?為什么?)啟發學生對作品中的形象作情感體驗并明確:人一生難免會遇到各種災難,在危急關頭,只有沉著冷靜、顧全大局、井然有序、聽從指揮才有逃生獲救的希望,有時災難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倒是人自私自利的丑惡的靈魂。一個文明人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
六、探究質疑:
1、 哈爾威船長一定要死嗎?他不死可以嗎?
2、螞蟻在遇到火災和水災等時,總是抱成團,以個體的犧牲來保全群體的生存,怎么理解?
《“諾曼底”號遇難記》課堂教學實錄 篇13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從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島的航線上,諾曼底”號郵船被一艘裝有螺旋推進器的大輪船“瑪麗”號撞破,情況十分危急。在一片混亂中,船長哈爾威命令用救生艇救乘客,由于他機智、果斷,結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卻隨著沉船被海水吞沒。哈爾威船長在危難之時,舍己救人、沉著機智、指揮有方的崇高形象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里。
全文共47個自然段,可按事情的開端、發展、*、結局四部分來理解。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感人至深的故事。“諾曼底”號游船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驚恐混亂中,船長哈爾威臨危不懼,鎮定自若地指揮船員,使船上所有的人獲救。而他自己,卻隨著沉船被海水吞沒。船長危難時刻舍己救人、沉著機智、指揮有方的崇高形象,永遠留在了人們心里。
[學情分析]
學校地處山區,學生的基礎和閱讀能力參差不齊。班級共有學生38人,基礎知識比較扎實的同學占到近一半,而閱讀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約為15人,大部分學生基本上具備了獨立預習能力和查找資料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步驟和方法,了解了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平時大部分同學喜歡讀書并能做讀書筆記,但由于學校的條件有限,通過網絡和圖書查找資料的十分有限,多數情況都是教師查找和學生共同交流,學生對水的深入認識只有上學期通過科學課,了解了水的基本性質,知道了水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本文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涉及到的有關水的科學知識學生能夠理解。
〖要點提示〗
1.作者按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寫了諾曼底號遇難的事,文章有詳有略,詳略分明,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抓住詳寫的部分精讀,領悟這種方法的作用。學習在敘述一件事情時,把重點部分說詳細,說具體的方法。
2.本文運用了大量的人物語言描寫,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質。在學習中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作者運用了大量的環境描寫,襯托了船長的果斷。如在可怕的震蕩發生以后,寫了人們的驚恐萬狀,海水的勢不可擋,輪船的無能為力,在放下救生艇以后,寫了求生的人們像瘋了似的,更應留心的是,文章多處寫了夜和霧。這些描寫為寫海難伏筆,同時凸現了船長的高大形象,引導學生用心體會。
〖教學建議〗
1.有條件的可在課前準備讓學生觀看《冰海沉船》、《泰坦尼克號》等*,感受海上災難的殘酷性,了解人們面對災難的不同表現。
2.學生閱讀課文時,要注重朗讀指導。從全文看,開頭部分介紹“諾曼底”號郵船的部分可用輕快平和與贊美的語氣來讀;中間撞船部分應讀出緊張危急及混亂驚慌的語氣、船長鎮定威嚴的語氣;最后一段應讀出人們無限感激、崇敬和無比沉痛的心情。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讀出自己不同的語氣,不必強求一律。
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可抓住描寫船上混亂驚慌的場面和哈爾威船長的應對指揮來體會船長的形象。抓住描寫混亂場面的文字,理解情勢的惡化及嚴重后果,從對環境的描寫中,才能更深入地體會到哈爾威船長的沉著機智、威嚴鎮定、富有經驗和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巧妙處理的超人能力。面對驚慌失措急于逃生的人們,通過他和機械師、大副的對話,既讓大家明白情況雖嚴重,同時又有足夠的逃生時間,不必驚慌。然后下命令,大副有權打死敢于搶在女人前面逃生的男人,體現了對弱者的關心,同時也是在暗示男乘客不要爭搶。這樣,對穩住整個局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討論:哈爾威船長為什么要下達并特別強調開槍打死那些膽敢沖在女人前面的男人”這一問題。
教師還可以抓住最后一個自然段,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人們看到驚心動魄的沉船情景時的心情,也可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并引導學生討論:船長有沒有逃生的機會?他為什么要隨著輪船一起沉沒而不想法逃出來?再回過頭想想,當他一開始指揮大家逃生時,就沒有把自己算在數內,到底是他忘了自己呢,還是根本就沒打算離開這條船?由此體會這位船長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關心著船上每一個生命的崇高品質和偉大情懷,體會他的高度責任感、忘我精神和誓與輪船共存亡的決心。
3.課后可讓學生談一談讀了這篇課文后的感想,說說哈爾威船長的哪些地方最值得自己敬佩。也可以談一下自己經歷的驚心動魄的一件事,說一說當時的感受?
4.課文中有一些表現環境、人物神態的詞語,可讓學生抄寫在筆記本上,并理解它們的意思。例如“小心翼翼、驚恐萬狀、洶涌湍急、勢不可擋、不可開交、巍然屹立、驚慌失措、鎮定自若、紋絲不動”等詞語。
[教學目標]
(一)語文訓練方面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
(二)方法習慣方面
培養學生默讀、感悟的能力,同時訓練學生提出問題并通過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思想教育方面
學習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難點]
“諾曼底”號被碰撞后船長是怎樣做的?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具準備]
課文范讀錄音帶、錄音機、字幕投*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世界上有許多海港和航海線,在沒有汽車、火車、飛機的年代,遠洋輪船通過海港和航海線在世界各個地區、國家來往。顯然,遠洋輪船是那個年代重要的交通工具,海港和航海線是連接世界各國政治、貿易等方面往來的紐帶。(看世界地圖掛圖)課文描述的是一艘輪船在國際航運要道——英吉利海峽(在英國與法國之間)遇難的故事。(一艘名為“諾曼底”號的游船在夜晚航行時被撞開一個大窟窿,情況萬分危急。欲知詳細情況,請看第9課。
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聽范讀錄音,進入意境,感受故事內容。
2.自己讀課文,繼續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1)讀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2)說出給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
(3)說說還讀懂了什么?有哪些問題?(問題:①船長為什么要用槍威脅逃生的人?②“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義?等)
(三)深入探究
1.帶著問題,再讀課文,深入感悟。
2.小組交流。
3.匯報探究結果。
關于“船長為什么用槍威脅逃生的人”這一問題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進行:
(1)船長開始是怎樣指揮救助工作的?(“……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60個人救出去。”)
引導:從這簡短有力的語言中,悟出點什么?
(能悟出至少兩點:①工作安排的有順序,有目標;②船長一心為他人著想,絲毫沒有考慮自己。
指名朗讀船長的這番話。
(2)船長在怎樣的情況下用槍威脅逃生的人?效果怎樣?
(“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你推我搡,險些把小船都弄翻了。……人們都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在這樣的情況下,船長想到用槍幫助維持秩序。“哪個男人膽敢沖在女人前面,我就開槍打死他。”這樣一威脅,效果果然不錯。“大家立刻不做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什么爭執。”
(3)議一議船長采取用槍威脅逃生的人的做法怎么樣?
(①在當時的情況下很必要。因為如果亂下去,可能死路一條,誰也救不出去。②船長用槍威脅男人,是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內的船上的一切人。結果證明船長沒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員當中。③船長采取這種做法反映了他的機智,和《跳水》中的船長一樣機智。)
針對“這尊黑色的雕像”,應探究出如下內容:
(1)“這尊黑色的雕像”,指隨船深入大海的船長的形象在黑夜中像雕像。
(2)把結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反復讀,抓住“鋼鐵鑄成的,紋絲不動”體會船長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形象;再聯系前面船長爭分奪秒救助他人的情景,充分認識船長的人品。
引導:綜合全文,船長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在被救助人的眼里呢?
(3)船長是一個舍己為人、臨危不懼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長則更加可敬可愛,他的形象與品質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4)用“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長這一人物的品質與壯舉深深刻在人們心中,永不磨滅。
(四)總結拓展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復述這個感人的故事。
2.把學文后的感受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布置作業]
1.摘抄最使你感動的句子或段落。
2.將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9*“諾曼底”號遇難記
指揮救人:鎮定自若
船長:臨危不懼、舍己救人
壯烈殉職:紋絲不動
教學反思:
由于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讓學生直接去感受沉船這一悲慘場景,首先從情感上感染了學生,激起了他們強烈的求知*。緊接著學生在其他教學環節中熱情極高,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我又適時給予方法上的指導,這樣既讓他們感知了文本,又訓練了他們的讀寫聽說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