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采我的空中樓閣(精選4篇)
第一冊采我的空中樓閣 篇1
一、導入 課文:
在解讀這篇課文之前,我想起了張曉鳳的一段文字——《遇》:
生命是一場大的遇合。
一個民歌手,在洲渚的豐草間遇見關關和鳴的睢鳩,——于是有了詩。
黃帝遇見磁石,蒙恬初識羊毛,立刻有了對物的驚嘆和對物的深情。
牛郎遇見織女,留下的是一場惻惻然的愛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話。
夫子遇見泰山,李白遇見黃河,陳子昂遇見幽州臺,米開朗基羅在渾燉未鑿的大理石中預先遇見了少年大衛,生命的情境從此就不一樣了。
我渴望生命里的種種遇合,某本書里有一句話,等我去讀、去拍案。田間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驚識。山風與發,冷泉與舌,流云與眼,松濤與耳,他們等著,在神秘的時間的兩端等著,等著相遇的一剎--一旦相遇,就不一樣了,永遠不一樣了。
我因而渴望遇合,不管是怎樣的情節,我一直在等待著種種發生。
與“詩意”遇合當然是美麗的,但是我們在生活中遇合的往往不是詩意,而是“一地雞毛”。我們每天都得面對庸俗不堪的現實生活,我們每天都得面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細節。我們是否能從日常生活的情境中獲得“詩意地生活”的境界?我們是否還能夠在繁忙而瑣碎的生活里保持一種生活的激情?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在閱讀這樣的文字時,必須向自己的心靈提出的問題,我們應該讓自己的靜下心來,領悟這樣的逼問。
一般說來,我們必須遭遇兩種生活。第一種是“散文式的生活”,我們必須活著,瑣碎的衣食住行;第二種“詩的生活”,不計利害得失的自由想象的精神層次的生活。物質層次的“散文式”的活動意味著功利的、合乎常理的的實際生活,它是世俗化的、循規蹈矩的,而精神層次的“詩意”的生活則是以跳躍的、想象的、不計功利的,它注重生活的價值體驗和審美體驗。應該說,這兩種生活對人類來講都是必需的。
對于個人來說,只有這兩種生活持續不斷地相互關聯,以“詩”的生活完善升華“散文”的生活,以“散文”的生活使“詩”的生活落到實處,才是較完美的人生。
不過,要人們重視第一種生活容易,而要人們重視第二種生活則要艱難得多。問題就在于,人們往往沉迷于第一種生活,而遺忘了第二種生活。
二、組織課堂討論
同學們,當我們進入這個文本時,我們首先需要的是要考慮的是作者以什么樣的心情去觀察自然的,作者在寫這樣的文章時,是以一種什么樣的心理視角來觀察自然的?我們又可以以怎樣的視角來解讀“自然”這幅圖畫?
作者在這樣圖畫中,完全地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她是如何融入這些東西的?作者為何能從最平常的日常生活,從最平常的自然景物中,找尋到快樂與幸福?你能夠找到這樣的快樂和幸福嗎?
我們可以將這篇課文看作是一個召喚結構,作品的未定性與意義空白促使我們去尋找,去填補。它能夠召喚起同學們的什么樣的理解呢?你們能夠從中讀懂什么呢?
這節課我們大家共同完成一個作業 :“我讀《我的空中樓閣》”,寫出你的理解,三言兩語即可。然后同學們各自自由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碰撞我們的思想。
生①:我喜歡這樣的表述:“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我認為這樣地交代空間位置很好。我還喜歡這句話“我出外,小屋是我快樂的起點;我歸來,小屋是我幸福的終點。”我覺得這簡直就是說的我心中的話,我家里住得比較遠,每周只能回家一次,每次回家,我都有這樣的感覺:我是在向幸福回歸。而我離開家,也覺得自己從幸福之源走出來。
師:說得非常好。同樣是描寫空間,“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顯然比“一座青翠的山上坐落著一僮小屋”要好得多。這說明你是在用心學語文,注意到了這樣的語言細微之處。關于“起點”與“終點”的說法,你完全是用你個人的體驗來說的,這很好,這樣的閱讀才是屬于我們自己的。
生②:我讀這篇課文,最直接的感覺,這好像是在北歐,是那種坐落在森林里,坐落在大海邊的那種歐式小屋。我喜歡設計,因此,我特別喜歡這樣的風格。但是,我認為,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必須關注的東西,例如,家庭是我的小屋,我的父母親對我十分的關愛;學校是我小屋,我有友愛的同學我令我尊敬的老師。
師:你這里說的好像是兩回事,其一是遙遠存在于我們的構想與設計之中的那樣的“空中樓閣”;其二是存在于現實中我們實實在在的生活,我們的家庭,我們們的學校。在這樣的生活里,我們怎樣構筑我們的“空中樓閣”?要靠一份親情,要靠一份友情,一句話,就是要靠一種真情來建構這樣的樓閣。對嗎?看來,如果你將來學設計,一定會很了不得,因為你關注到了設計之外的東西,那就是將人文的精神與人文關懷注入進我們的生活中去。
生③:我特欣賞文中對光亮的描寫和把握:“破曉或入暮,那時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靜,一片寧謐。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綻開了一些,好像層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動的,那是光線加強了,是早晨來到了山中。當花瓣微微收攏,那就是夜晚來臨了。小屋的光線既富于科學的時間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學性。”這太美了!可是,我們什么時候在生活中,關注過這樣的光線的變化呢?
師:只有特會生活的人,才能把握到現實世界里的這樣的“光和影的和諧旋律”。
生④:這篇課文中,有一個角度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所謂“空中樓閣”不只是說的那座小木屋,還包括周圍的天空與世界。作者說:“領空是無限的,足以舉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顧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綠野阡陌。適于心靈散布,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說的游目騁懷。”所以我覺得對于我們來說,生活和詩意不僅僅是我們生活的一個狹小的空間。還有遼闊的自然和世界。
師:說得好!這使我想起了蘇軾的一篇賦《赤壁賦》,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怎么樣,把這個句子抄下來,背誦下來吧!作者說,“無須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看來,這個世界除了金錢的富翁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富翁:這是一種空間上的富翁,他們在心靈的咫尺之間,裝著一個無限的自然。
生⑤:我注意到了作者的這樣的表達:“我把一切應用的東西當做藝術,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藝術品——就是小屋。”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作者因為有了這樣的藝術的眼光,她的生活中還會有很多的藝術品,這里只說了第一件,還有第二件,第三件呢。不并不想擁有作者這樣的小屋,而希望擁有她那樣的眼光。
師:好得很啊!你這話都說到我心里去了。藝術的眼光,就是審美的眼光,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審美的眼睛。(教師板書:藝術的眼光——審美的眼光——作者的眼光——你的眼光——我的眼光)
生⑥:我也贊成剛才那位同學的意見,其實,用世俗的眼光來看,“本質上,它是一幢房屋”,它不過就是一幢小屋,甚至還可以說,這就是一幢陳舊的小木屋,沒有什么的。可是當我們將它置于詩意的眼光中時,它就成了作者的一件藝術品,成了一幅畫。成了作者心中的“空中樓閣”。它就成了作者心靈與自然溝通的隧道,神秘而令人向往。
生⑦:每個人的心里都會有一間小屋,它可能在山上,可能在林間,也可能在海邊,可能是放飛了的小鳥,可能是海中的半個夕陽……那是回家的感覺,是回到自然的夢想。
師:是的,不僅是小屋可以成為我們的空中樓閣,一間小小的書齋,一本小小的書,聽一首美妙的音樂,看一部美麗的電影。居“陋室”,劉禹錫說:何陋之有?處鬧市,陶淵明說:而無車馬喧。
生8:我喜歡文章中關于樹的描寫,我把這種樹叫做生命中的樹。這樣的樹最早在我讀魯迅《秋夜》時出現過,“我的園中有兩棵樹,一棵是桃樹,還有一棵也是桃樹。”后來在讀陶淵明時也出現過,“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而現在又出現了。我從這里讀到了一種“悠然見南山”、“淡然如菊”的心情。
師:很好,這種“悠然”和“淡然”的把握非常到位。
生9:作者說,“我出外,小屋是我快樂的起點;我歸來,小屋是我幸福的終點。”我總覺得,這座小屋是作者的世外桃源,我不知道,在這起點與終點的中段,作者將遭遇怎樣的生活。如果那是一種世俗的生活,那么,我以為,她是一個能夠在世俗與世外之間出入自如的人。
師:這里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你這樣的理解,作者其實也生活在一種世俗之中,但是她為自己守著了這樣一個心靈的空間;還有一種,就像前面的同學所理解的,作者有了藝術的眼光,于是生活中每一件東西都被她賦予了詩意。
生⑩:這里有兩個“點綴”是意思不同的。“小屋點綴了山,什么來點綴小屋呢?那是樹!……有了這許多樹,小屋就有了許多特點。樹總是輕輕搖動著。樹的動,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別致出色,乃是由于滿山皆樹,為小屋布置了一個美妙的綠的背景。”前面那個點綴,是點綴本義,后面那個點綴,其實已經不是點綴的本義了,可能是襯托,或者是裝點的意思了。不過,這不要緊,這并不妨礙我們的理解。
師:你能注意這樣的詞義差異,說明你真正讀進去了。詞語一旦進入課文,就有了它的語境義了,很多的詞義,我們就不能再依辭典的意思來解釋它了,而要依據文章的具體語境來理解了。而你顯然是在依據文章的語境來理解詞義的,這一點做得很好。
三、教師小結
這次討論之前我私下有一個期待,希望這樣的閱讀,能夠成為同學們的一次成功的精神歷程,一次成功意義探尋過程。同學們能夠以此次閱讀擴大自己的閱讀視野,重構自己的意義世界。現在看來,我這個期待已經實現了。
事實上,誰都可能會有這樣的時刻,當我們凝視著月光下的樹影,諦聽著山林間的鳥鳴,我們的精神隨之一振,抖掉了塵世的俗念,得到了心靈的升騰。那時,我們可能都會感到自己的富有。但是這道精神的門能為我們開啟多久?如果我們心靈的河流里老是流淌著攙雜銅臭味的雜事與垃圾,我們又怎能守住這一份心靈的寧靜?阿爾卑斯山下那句名言“慢慢走啊,欣賞”,告誡著我們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要靜下心來,放慢腳步,與自然對話,與自然擁抱。
我以為,面對詩意的生活這個命題,有三個問題擺在了我們的前面:一是態度,二是條件,三是狀態。態度是決定一切的,有了詩意的生活的態度,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以有詩了。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對詩意的生活持一種抵制的態度,以為這是不可能的,那是不現實的。說什么要等我們有了一個好的生活條件后,才能這樣;要等我們有了一份好工作后,才能這樣;要等我們在事業上成功了以后,才能這樣;要等我們有了較多的收入后,才能這樣等等。事實上,等到這一切都得以實現后,詩意已經遠離了我們,我們已經不可能再找尋到真正的詩意了。當然,也不是說沒有基本條件的問題,這個基本條件,就是我們必須保證基本的溫飽,我們首先能夠生存。這里有一個臨界值,低于這個值(溫飽不能保證),是不可能有詩意的;一旦達到這個值,生活的質量就不再由超出這個值的多少來決定了,而是由內心的狀態所決定了。這里最高的境界,就是使“詩意的生活”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的狀態。詩意不在別處,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們平常的生活細節里。當一個人內心擁有了對詩意生活追求的渴望,那么,于平常的生活中處處都能建筑起這種“空中樓閣”來了。其實,這些同學們都已經談到了,無須我再多說了。
【附錄1】情感與智慧缺席的閱讀
關于這篇課文的解讀,從前一般說來是這樣的——提出下面這樣的問題,要求同學們完成,以為完成了這些問題的解答,就解決了文本閱讀的任務。
一、這篇課文中描寫景物多用兩相對應的方法,使特點顯現。認真閱讀課文,按前后順序把對應著寫的景物排列出來,體會這樣寫的表現力。
二、說明下列句子中所用比喻的類型和表達效果。
三、理清層次,領會要點:
第一部分: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圍環境的關系;
第二部分:立足于小屋,看周圍環境和小屋的關系:
四、課文如何做到定景換點來突出景物的特征?
五、從哪些方面體會出本文筆調清新、語言優美的藝術特色?
這是一種純技術層面的閱讀。這也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閱讀時,我們的學生沒有心靈的參與,情感與智慧總處于缺席的狀態。
照這樣的設計來解讀文本,學生不可能在這樣的閱讀中融入自己的生命和理解。
作者站在哪個角度去觀察,這是一種技術視角;這種純技術的東西只有在學生有了心理的需要后,才會產生作用。如果學生面對自然沒有感覺,沒有感動,回憶起來,沒有印象,那么,什么樣的技術視角都是沒有意義的。
這種閱讀是立足于文本之外,而不是進入文本之中的閱讀;這是以語言評判者的身份疏離文本而不是以語言使用者的身份進入文本的閱讀。
教師在導讀時,沒有這方面的思考:如何讓學生真正地參與進來。他們似乎不覺得有讓學生心靈參與,有讓學生震撼和感動的必要。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一個人沒有在少年時期就體驗過面對書籍進行深思的激動人心的歡樂,那就很難設想會有完美的教育。”“所謂‘生活在書籍的世界里’,這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財富,使自己變得更加高尚。”
我們現在的閱讀所缺乏的恰恰就是“面對書籍進行深思的激動人心的歡樂”的體驗,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財富”的體驗。
這樣的閱讀每天都在進行中,學生們通過這樣的閱讀訓練走進考場,走進高一級學校。他們的閱讀技術也許在一天天進步,然而他們的心靈卻從來沒有真正地給思想和情感滋潤過。
更可怕的是,不僅是學生沒有心靈的參與,就是作為教師本人也沒有情感的參與,沒有發自心靈的閱讀。個人的生命體驗(lived experience)和自我理解(understangding of oneself)也處于缺席的狀態。)
【附錄2】部分學生的意見
學生心中怎樣的小屋,他就能讀到怎樣的小屋。兩年前葉永玲老師在上這篇課文前讓同學暢談自己的感想時,她的學生當時寫下一些文字片段。我驚奇地發現,很多學生的觀點是相似的。
獨立于山中的小屋,遠離凡塵,超脫世俗,它寄托著作者對“獨立、安靜”的生活的向往,有些虛幻,但又是那么真實地存在著,如世外桃源一般引人駐足仰望。
展現于詩意之中的小屋,是心靈與自然溝通的隧道,神秘而令人向往。
融入自然就是融入快樂,融入生命,融入多彩的生活。而熱愛自然的人也就是熱愛生活的人。
景色是恬靜、和諧的,有一種脫俗的清雅,一切因為太美而有點不真實……就像高懸于蒼穹的一顆星星,絲毫不受俗塵的沾染,清澈自然,獨享其樂。
也許是作者的一件藝術品,把她的想象做了一個模型,千方百計做成自己向往的樣子。
那是一幅畫,畫上有一重又一重的山,,一排又一排的樹,一座小巧的房屋。不知為了什么,它被扔到了小河上,隨著波浪一飄一飄……河流沒有盡頭,也沒有源頭,說不清它從那里來,也不知它將往何處去,只見小屋若隱若現,虛無縹緲。
每個人的心里都會有一間小屋,它可能在山上,可能在海邊,可能是放飛了的小鳥,可能是海中的半個夕陽……那是回家的感覺,是回到自然的夢想。
作者似乎有著生活的枷鎖,而以此文寄托她的追求。
人在自然中誕生,他就不能離開自然,縱然逃離自然,最終也只會在自然中化為塵埃。
我覺得,這只能是現代都市人在緊張的奔馳忙碌中的一個夢而已。我會選擇棄它而去——畢竟,我是永遠也做不到如此的無牽無掛,我有太多的東西放不下了,很多東西我情愿背著它。
在我心目中小屋只是一個忙里偷閑的好地方,但絕不是“幸福的終點”。如果要我選擇安逸舒適的生活與充滿競爭的生活,我會選擇后者。因為寧靜的生活很少能體現一個人的能力,只有競爭才能證明你存在的價值。
我想起這首歌:“愿與你遠遠地漫步云端,美的蒼穹為我們鋪展,別讓信訪沾染塵埃……能掩耳不聽煩事喧囂,要一種真正的自由自在。”究竟作者想回歸自然呢,還是在逃避現實?
我們看不到蔚藍清新的天空而承受著烏云的低沉,我們聽不到鳥兒的歌聲小河的合唱而忍受著整天轟隆不止的馬達聲,我們聞不到花的香草的甜而整天呼吸著混濁的空氣,我們摸不到水的清山的美而每天開著汽車進工廠……一個失去了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享受的人,一個失去了心靈的人,跟機器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呢?
在現今這個競爭激烈,節奏緊張的時代,大部分人都忙于打拚,而丟失了或疏忽了心靈的某些需要——如平靜、安寧、自在……
小屋像是小朋友與老人的地方,容不下成年人的雜念。我愿我的爸爸、媽媽住進那兒,我就化身為那屋后的大樹。
在清晨盈耳的鳥語中,一對老夫妻泡上一杯清茶,安詳地坐在藤椅上輕輕地搖著,好像是微風輕輕地推著他們,沿著記憶的小路回到了從前,往事仿佛小花園中的花,有紅有白,有絢爛有飄落……
小屋像童話故事里的家,作者就是擁有最純潔最真誠的心的小姑娘,輕輕地對小屋說聲“我出去了”,帶上小籃子,化作蝴蝶,飛上了天。日暮時,小姑娘三步并作兩步,蹦蹦跳跳回來了,帶回一籃子的草莓,幸福地告訴小屋“我回來了!”
這一切讓人覺得是江中的一點孤火,夜半的一聲鐘鳴,又或是夢中的一縷破綻,那種孤獨寂寞,縈繞不去。
即使它有鳥的歌唱,花的芳香,有高大的樹的庇護,卻缺少了人的氣息、人的話語、人的歡樂、人的悲哀。
站在小屋向外望,層層的樹、片片的云、朵朵的花都是朝夕相處的同伴,這是怎樣的暢快、豪邁!文中貫穿著作者的陶醉之情、熱愛之情。
小屋是否美,得看心境:當一個人心無雜念,它是一個美妙的所在;而假如是我,我向往那富麗堂皇,哪怕別人會說我奢侈,也許等到我老了,才會以一顆淡泊的心去享受那平靜的生活。
我敢斷定作者寫文章時的心情一定是自豪的、快樂的、滿足的,不是嗎?文章字里行間透出來的歡快的音符,能夠激活每一顆消沉暗淡的心,能夠喚醒每一個疲憊憔悴的人。
我羨慕她,甚至于妒忌。為什么她能夠如此享受生活,把一切細微的、平凡的,如花、樹、土地、天空甚至燈火,甚至每天下坡爬山的艱辛,看成是幸福與快樂?
第一冊采我的空中樓閣 篇2
教學目標
1.把握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手法。
2.鑒賞品味散文的內容,表現技巧、語言。
3.理解作者表達的對“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第一:用5分鐘檢查《答謝中書書》《秋聲賦》的閱讀
第二:用20分鐘處理練習冊P70/5、6、7、12-17題
第三:用5分鐘介紹作者,聽課文錄音
第四:用25分鐘學習分析課文
第五:用20分鐘處理練習冊P76頁閱讀題
教學過程
一.導語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這是唐代劉禹錫《陋室銘》的語句,雖是一棟陋室,但在詩人眼里卻充滿了清幽雅靜的情趣。如“苔痕上階綠,草色如入簾青”,“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同樣在高一,我們還接觸過一位身居陋室卻怡然自得的作家。“歸有光”。
他筆下的項脊軒經過修耷后,是什么樣子的呢?
“使不上漏……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循,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一間“塵泥滲漉”,狹小破舊的陋室,在歸有光的筆下卻充滿了詩情畫意,今天,我們再一起去參觀一座山間小屋。
二.解題
作者李樂薇,江蘇人,現代作家。早年畢業于上海大夏大學,后一直在中國臺灣從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見長,文筆清麗脫俗,語言優美動人,風格柔和溫婉而富有感情。
“空中樓閣”,原指海邊或沙漠中由于光線折射而出現的虛幻的樓臺景物,后多比喻虛構的事物或脫離實際的理論、計劃等。清代李漁《閑情偶寄·結構第一》曾引用此語:“實者,就事敷陳,不假造作,有根有據之謂也;虛者,空中樓閣,隨意構成,無影無形之謂也。”《我的空中樓閣》也正是通過虛實相生的寫法,表現了大自然的美好,小屋的可愛,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獨立人格的向往。
三.課文錄音+字詞
四.整體感知
1.在文中“我的空中樓閣”具體指什么?
山上小屋--“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
2.作者是怎樣寫山和小屋的關系?
①“恰似眉梢的痣一點”:暗喻,擬人,突出了小屋的玲瓏、小巧的特點
②“柔和的一個角度上”:明暗和色澤差別不大、不刺眼,和順悅耳,質地柔軟,親切、溫順。
山坡平緩,地勢、地形,具體的事物賦予色彩、質地、性情。
③“點破”:直接了當地捅破,力度突出的是小屋的位置的顯眼、顯要和。
④博喻: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反復設喻去說明一個本體,叫博喻,又叫連比。運用博喻能加強語意,增添氣勢。
a兩岸都是懸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蓮花,像海棠葉兒,像一掛一掛的葡萄,也像仙人騎鶴,樂手吹簫……說不定你忘記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楊朔《畫山繡水》)
b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開在了屋頂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飛濺的浪花。(王蒙《春之聲》)
c“砰”一聲,郎平的一記重扣,激起了全場經久不息的歡呼聲和鼓掌聲,像海濤擊岸,像山洪爆發,像飛瀑傾瀉。觀眾們蜂涌到場子里,將一束束散發著馨香的鮮花,獻給教練、領隊和姑娘們。(魯光《中國姑娘》)
d張老師卻是一對厚嘴唇,冬春常被風吹得爆出干皮兒;從這對厚嘴唇里迸出的話語,總是那么熱情、生動、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銹的播種機,不斷在學生們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識的種子,又像一把大笤帚,不停地把學生心田上的灰塵無情地掃去……(劉心武《班主任》)
上面例①用“蓮花”、“海棠葉兒”、“一掛一掛的葡萄”、“仙人騎鶴”、“樂隊吹簫”五個喻體來比喻“累累垂垂的石乳”這一個本體;例②用“雪”、“玉”、“飛濺的浪花”三個喻體來比喻“白丁香花”這個本體;例③用“海濤擊岸”、“山洪爆發”、“飛瀑傾瀉”三個喻體來比喻“歡呼聲和掌聲”這一個聯合體;例④用“播種機”、“大笤帚”兩個喻體來比喻“話語”這一個本體。如果用一個喻體來比一個本體,又用另一個喻體來比另一個本體,這不是博喻,這是比喻的連續運用。
⑤如果從選景、取景的角度看,這些內容從哪些角度觀察?
遠處。----遠觀全景。
3.作者怎樣寫小屋和樹林的關系:
①樹點綴了小屋(由近及遠)。
近觀:一片純綠色的無花樹。樹動,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滿山皆樹,為小屋布置了一個美好的綠的背景,使小屋顯得別致出色。高出屋頂的大樹,\"細而密的枝葉”“美而濃的樹陰”,“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擬人)。
②小屋點綴了樹林、樹叢(由遠及近)
遠看:小屋前面的樹,“那些樹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樹與樹之間露出一些建筑的線條,一角活潑翹起的屋檐,一排整齊的圖案式的屋瓦。一片藍,那是墻;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隱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
這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實描寫,盡管有豐富的聯想、想像,但寫的是確確實實的山、樹、屋的形勢和情姿。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一個里程碑。
③請用一個成語概括山和小屋的關系?
相得益彰,相互掩映。
4.如果說以上內容是從實處寫,那么作者還從哪些方面怎樣寫其它?
虛寫
寫花園:由“領土”有限,到“領空”無限;由“有形的圍墻”到“無形的圍墻”;由花園的花朵到天上的云霞。小屋的光線也富有浪漫的文學性;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早晨光線加強,花蕊慢慢綻開,傍晚,光線暗淡,花瓣微微收攏。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嶇的“山路”,卻叫它“幸福的階梯”,“空中走廊”;夜幕中的小屋,卻覺得它仿佛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
由實入虛,將現實的自然景觀,融進迷離朦朧的詩一般的意境,難怪作者情不自禁,“身在小屋享受著人間清福,享受著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個美夢”啊!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二個里程碑。
5.從文章的整體看,“我的空中樓閣”是不是確有其建筑?
理想中的生活地方。從全文看,這小屋應是虛構的。作者特意讓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強調“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車”,暗合遠離“入境”“不聞車馬喧”之意。
文章題為《我的空中樓閣》,一語雙關: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煙霧迷蒙中,猶如聳入天際的樓閣,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樓閣”,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境。
6.“我的”這一定語反映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傾向?從此可以感悟到作者什么樣的志趣?
喜愛之情。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
讀最后一段。作者特意強調,“這座空中樓閣占了地利之便”。所謂“地利”即“空中樓閣”,它踞于“高高的山坡之上”,“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車”,暗含遠離“人境”,“不聞車馬喧”之意,是“我”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境。“不必養鳥,無須掛畫”,不要人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三個里程碑。
作者把小屋視為“快樂的起點”和“幸福的終點”,表達了對世俗名利的淡薄,遠離鬧市人境,在塵囂中尋找閑靜,從明麗質樸的自然中獲得無限的意趣,是對人生的一種超然態度,但作者這種幸福觀是與眾不同的,有其積極的一面,即對社會現實的厭惡和失望,對名利社會的徹底否定;也有其頗為消極的一面,即超凡脫俗、清心寡欲的遁世思想。因此,作者的這種“快樂”和“幸福”的人生追求,只是一種海市蜃樓式的幻景罷了,小屋只是一座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他所企望的境界實際上是鏡中花水中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不過是人生的生活理想的寄托。
文章開將從山寫起,用比喻的方法,以神來之筆點出小屋的位置,接著用一組博喻來突出小屋點綴山,接著重點寫小屋和樹的關系,這部分由近到遠,由局部到整體,多方位寫兩者的關系。爾后,又以大量篇幅立足于小屋描寫外面的景致,在這一部分中,作者在對外面多種景物進行描寫的基礎上更側重于抒寫自己對自然景物的感受,這樣獨具匠心的構思,使文章的內容由淺入深、由實而虛,也自然而然地借景物描寫抒發了情懷。
5.表現手法
文學創作中,作家有時感到某種抽象的精神難作具體描繪,有時也會由于某些原因不便對所表現的失望進行直接描述,于是便往往借對某一適當物象的描寫,便抽象的精神具體化,讓不便明言的情思含蓄、曲折地表達出來。《我的空中樓閣》便是這樣的托物言志、詠物寄情的作品。狀物與言志,融洽無間,和抒情也渾為一體。
托物言志就是通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征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征等。
示例:
我們學校大禮堂的屋檐下,有一口老銅鐘。
這口老銅鐘和學校大禮堂同齡,已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從我上一年級到五年級,幾乎每天都去看看它。由于日曬、風吹、雨打,全身長滿了青綠色的銅銹,因而外表并不美觀,也不光亮,它的表面除了五朵雕花和三圈花紋外,再沒有別的打扮了。
有一天,學校停電,電鈴響不起來。這時老銅鐘響了。“當!當!當!”好像在招呼我們,“上課了,大伙兒快進教室吧!”喲,老銅鐘居然也有比電鈴好的地方呢!
老銅鐘像一位淳樸厚道、不計報酬的老人,打算一輩子都作為我們默默作貢獻似的。(《大禮堂屋檐下的老銅鐘》)
說明:這篇文章通過對大禮堂屋檐下的大銅鐘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意愿做一個淳樸厚道、不計報酬,一輩子為人們默默做貢獻的人。這篇文章在交代了老銅鐘所在的地點和方位之后,重點抓住老銅鐘的兩個特點來言志。一是抓住老銅鐘的“老”。老銅鐘有二三十年的歷史,全身長滿了銅銹,外表并不美觀,也不光亮。贊美了老銅鐘淳樸厚道,一輩子為學生作貢獻的精神。二是說明老銅鐘的作用。在停電的時候,老銅鐘發出“當!當!當!”的響聲,招呼同學們進教室上課。贊美了老銅鐘不計報酬,隨時為學生們服務的精神。作者對老銅鐘的贊美,實際上是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意愿和志向。這篇文章在描寫老銅鐘時,采用了擬人的方法,如老銅鐘在電鈴不響的時候招呼同學們進教室上課。結尾寫老銅鐘像一位淳樸厚道、不計報酬的老人。這樣寫較鮮明、具體地表達了作者的志向。
7.描寫景物的角度:本文在描寫景物時,角度變化多端。
A.近看小屋,呈現的景色是:“有了這許多樹,小 屋就有了許多特點。樹總是輕輕搖動著。樹的動……”看到小屋的整體,看到屋的大小和樹的動靜的配置。總之,近看到得的印象,歸結為“含蓄而有風度”。
B.而遠眺呢?“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本質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卻像鳥一樣,蝶一樣,想于枝頭,輕靈而自由。”從大背景中,看到小屋特征鮮明的局部、一些線條、一排瓦屋、一片藍、一片白,而整體則在樹叢中“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遠眺得到的印象,歸結為“輕靈而自由”。
C.此外,還有仰視:“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
D.有俯瞰:“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綻開了一些,好像層山后退了一些。”
E.又有白天所見——景物線條、色彩、層次非常明晰;黑夜所見——“山下的燈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燈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煙,淡如霧,山也虛無,樹也縹緲。”
F.還有從屋內向屋外看:“無須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總之,作者以心愛的小屋為焦點,從各個角度進行觀察和描繪,寫出了小屋在各種視角下的各個方面,寫出了小屋的神韻。只有心靈自由,襟懷開闊,胸無塵滓,而且愛屋情篤,才能如此放縱筆墨,視點任意東西南北。
五.拓展閱讀
讀下面一段短文,我們或許有了一種閱讀的沖動,想急切地走進李樂薇的精神家園——“山中小屋”。
夢中的家園
—讀《我的空中樓閣》有感
年少時,讀過李樂薇的《我的空中樓閣》,記憶中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簡單的一句話,卻把小屋的優美意境表露無遺!
清新、自然、流暢、雋永,是我對整篇短文的印象,讀完此文,猶品了一杯香氣四溢的清茶,淡淡的,恬恬的,卻是讓人回味無窮……
隨著都市的繁榮和發展,在現代化的城市里生活,整天都被包圍在喧囂和嘈雜中,上下班的堵塞和擁擠,工作時的勞頓和辛苦,人們已逐漸湮沒在都市中,難得的假日又得為生活的瑣碎和繁重而操心,購買衣物,購買油鹽醬醋,雙休日就這么葬送在日常家居中,偶爾的出外踏青旅游,也只是聊解一下心情而已,等到元旦國慶等大節日,幸運地有那么幾天假期,又該回家看望老父母,真正的讓心情放松,呼吸大自然,在我的生活中,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
偶然間,又讀到這篇短文,只讀讀而已,心情就已豁然開朗,多么美麗的居所,多么幸福的人生。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生活,遠離凡塵俗世,遠離都市喧囂,真是神仙過的日子!難怪宋代的林通,甘愿拋棄榮華富貴,隱居山林,弄梅侍鶴,被后人喻為“梅妻鶴子”,歷代許多的名人都愛歸隱山林,而且愈發萌發靈感,寫出了更動人的詩篇,難道不是因為也浸染了大自然的靈氣?“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茫茫的大自然,云霧繚繞,層山疊翠,生活在此中,又怎能不釋懷?
還記得讀過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當時的感覺就是楊玉環終于得到了解脫,告別皇宮里的爭權奪勢,掙脫頹廢低迷的愛情,終于找到了屬于她自己的人間仙境,難怪傳言貴妃并未死,但她卻始終沒有再回去。心靈一旦放飛,又怎能輕易地收回?
一直追尋夢想中的家園,希望有心靈的一片空間,但是我沒有李樂薇那么幸運。擁有自己的空中樓閣,最經典的兩句:雖不養鳥,每天早晨有鳥語盈耳。無需掛畫,門外有幅畫——名叫自然。真是叫人羨慕欣喜,鳥語花香,自然清新的生活是最滿意的人生。
六.這篇散文把小屋置于一幅幅圖畫中呈現給我們讀者,圖畫有小屋的全景、夜景、遠景、近景、特寫景,從不同角度、不同時間把小屋點染勾畫,加欣賞一系列畫卷,使我們大飽眼福,可我們能否結合文人的作品機及文人,描述一下生活于其間的作者應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可以用我們知道的文人為其畫像?
提示:這一步實際是在調動學生的文化積淀,通過比較,發散思維,來尋找古今文人在寄情山水的相同點,學生可以各抒己見,不一定就是生搬硬套某一文人和李樂蔽是完全一樣的,只要尋找到某一相通點即可。
1.可想象為當代“陶淵明”的形象,他在《歸園田居》中寫到“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陰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入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這樣一個情然自樂的“世外桃源”,詩中表現出他回到田園、重溫田園的自然景物和生活氣氛的內心欣慰之情。田園的和平安寧的生活,正是詩人心中的向往之景。
2.可以想象為當代“王維”,他在《山居秋瞑》中寫到“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問照,清泉石上流。竹暄歸院女,蓮動下舟漁。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詩中的“明月”、“清泉”、“竹”、“蓮”構成大自然清雅靜美的畫面,暗示了詩人向往自然、追求歸隱的人生理想。
3.可以想象為當代“李白”,他創獨坐敬亭山種寫到“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所有鳥類都已離開敬亭山高飛遠逝,極目長天,空空蕩蕩,山頂僅有的一片孤云,也在慢悠悠地竟自獨向天邊飄離而去。鳥去山空,云去山孤。而此時,詩人眼前默然無語的敬亭山,卻賦予了靈性,與詩人“相看兩不厭”,山與人,兩相親,山水自然成為詩人的知己,使詩人精神上得到莫大的安慰。
4.可以想象為當代“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寫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我們看到作者目接山水之美而樂,娛清山水悠閑自適的情調。“樹林陰毀,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馬樂也。”作者“醉”于山水之間。“禽鳥”同樣“醉”于山水之間,而作者耳聞鳥鳴之音也為之樂,使大自然的山水禽鳥都富有了靈性,達到了人與大自然融匯為一的境界。
5.還可以想象為“孟浩然”、“劉禹錫”、“周敦頤”,甚或“朱自清”,“郁達夫”、“徐志摩”。
注:指導學生聯想和想象,一定還要圍繞文章的內涵會發散思維,要能自圓其說,側重一點來讀。如想象成“陶淵明”、“王維”就抓住與李樂薇都是寄情山水,向往大自然,向往清幽閑適的生活這一點來談;想象成“李白”、“歐陽修”則可談到文中小屋的“含蓄而有風度”、“輕靈而自由”一樣,文人筆下的“敬亭山”、“滁州山水”都賦予了靈性,與文人在心靈上有了靈通,達到了“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自然審美境界。
第一冊采我的空中樓閣 篇3
◆設計意圖
1、一篇好的散文,是一首詩、一幅畫,具有詩情畫意。而詩情畫意又是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教學本文就是要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析文明理,了解托物抒情散文的文體特點,提高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2、一個好的教學設計,要具有新穎性、啟發性和包容性。要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環環相扣,舉一反三地去研讀探求,在控求的過程中發現、分析、概括,獲得知識,培養能力。本設計力求在這方面做一些探討。
◆設計提要
本設計由兩個問題組成:1、“我的空中樓閣”在哪里?引導學生體味詩情、理解主題思想。2、文字的“畫”與繪畫有何區別?引導學生理解“意”鑒賞語言技巧。兩個問題以點帶面,以少總多,言在此而意在彼,形成教學過程 的兩大板塊,又互相補充、有機聯系,構成教學過程 的整體框架。
◆設計實施
1、“我的空中樓閣”在哪里?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學生都能答出“在山上”。但具體一點,在什么地方的什么山上?學生就會無蹤可尋。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這里。這就需要引導學生開闊思路,轉換思維角度,從下面四個方面去細尋深思。
(1)明含義:“我的空中樓閣”語意雙關,既指我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煙霧迷蒙中,猶如聳入天際的樓閣;又指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境,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
(2)尋文脈:文章把小屋和周圍環境做多角度、多側面的描寫,寫山、寫樹、寫領空、寫圍墻、寫空氣、寫光線、寫通道、寫夜景,雖然有時也點出遠看、近看,介從整體上并不是崐按一定的時空順序來寫,而是按照抒情的需要安排材料,形成一種邏輯結構。
(3)究虛實:文章前部分側重寫山、樹、屋的形勢、情態,屬寫實;后部分側重寫自己對自然景觀融進迷離朦朧的詩一般的意境,耐人尋味。
(4)辨文體:本文雖然也寫自然景物,但與一般的山水游記不同,文中的自然景物不一定是現實的實在的景物,而是作者的一種理想,一種情趣的寄托物,也就是說,作者不是由景而生情,而是因情而設景,托物以言志,因而本文文體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抒情散文。
結論:“我的空中樓閣”在作者自己的心中。作者借對小屋及周圍環境的描寫,寄托了對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表達了熱愛自己的情懷。
點撥:這一問題的設計,重在激發興趣,激活思維,實施過程中應善于引導,由淺入深,達到“體味詩情,理解主題思想”的目的。
2、文字的“畫”與繪畫有何區別?
本文描寫小屋及周圍環境,筆調清新,語言優美,如詩如畫。但這幅“畫”是用語言文字描繪出來的,它與用線條和色彩描繪出來的畫有何區別呢?
明確:(1)它不受空間限制。繪畫只能從一個角度表現一定的空間景物。而本文卻采用多角度、多側面的描寫,有遠看,有近看,有平視,有俯視,有仰視,有限與無限,有形與無形,構成一個立體的畫面,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2)它不受時間的限制。繪畫是“凝固的瞬間”,本文卻采用對比、襯托手法,有不同的時間景物的形態變化呈現在眼前,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栩栩如生,引人入勝。
(3)它不受繪畫材料的限制。繪畫總要借助有形的材料構成直觀的畫面,而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它借助于語言文字,作用于人的第二信號系統,引發人的聯想和想象,因而文學欣賞又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故能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愉悅。
點撥:這一問題的設計,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鑒賞語言技巧崐,培養鑒賞能力,而鑒賞能力的培養必須通過指導朗讀,引導聯想與想象,身臨其境地去體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第一冊采我的空中樓閣 篇4
◆設計意圖
1、一篇好的散文,是一首詩、一幅畫,具有詩情畫意。而詩情畫意又是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教學本文就是要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析文明理,了解托物抒情散文的文體特點,提高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2、一個好的教學設計,要具有新穎性、啟發性和包容性。要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環環相扣,舉一反三地去研讀探求,在控求的過程中發現、分析、概括,獲得知識,培養能力。本設計力求在這方面做一些探討。
◆設計提要
本設計由兩個問題組成:1、“我的空中樓閣”在哪里?引導學生體味詩情、理解主題思想。2、文字的“畫”與繪畫有何區別?引導學生理解“意”鑒賞語言技巧。兩個問題以點帶面,以少總多,言在此而意在彼,形成教學過程 的兩大板塊,又互相補充、有機聯系,構成教學過程 的整體框架。
◆設計實施
1、“我的空中樓閣”在哪里?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學生都能答出“在山上”。但具體一點,在什么地方的什么山上?學生就會無蹤可尋。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這里。這就需要引導學生開闊思路,轉換思維角度,從下面四個方面去細尋深思。
(1)明含義:“我的空中樓閣”語意雙關,既指我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煙霧迷蒙中,猶如聳入天際的樓閣;又指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境,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
(2)尋文脈:文章把小屋和周圍環境做多角度、多側面的描寫,寫山、寫樹、寫領空、寫圍墻、寫空氣、寫光線、寫通道、寫夜景,雖然有時也點出遠看、近看,介從整體上并不是崐按一定的時空順序來寫,而是按照抒情的需要安排材料,形成一種邏輯結構。
(3)究虛實:文章前部分側重寫山、樹、屋的形勢、情態,屬寫實;后部分側重寫自己對自然景觀融進迷離朦朧的詩一般的意境,耐人尋味。
(4)辨文體:本文雖然也寫自然景物,但與一般的山水游記不同,文中的自然景物不一定是現實的實在的景物,而是作者的一種理想,一種情趣的寄托物,也就是說,作者不是由景而生情,而是因情而設景,托物以言志,因而本文文體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抒情散文。
結論:“我的空中樓閣”在作者自己的心中。作者借對小屋及周圍環境的描寫,寄托了對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表達了熱愛自己的情懷。
點撥:這一問題的設計,重在激發興趣,激活思維,實施過程中應善于引導,由淺入深,達到“體味詩情,理解主題思想”的目的。
2、文字的“畫”與繪畫有何區別?
本文描寫小屋及周圍環境,筆調清新,語言優美,如詩如畫。但這幅“畫”是用語言文字描繪出來的,它與用線條和色彩描繪出來的畫有何區別呢?
明確:(1)它不受空間限制。繪畫只能從一個角度表現一定的空間景物。而本文卻采用多角度、多側面的描寫,有遠看,有近看,有平視,有俯視,有仰視,有限與無限,有形與無形,構成一個立體的畫面,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2)它不受時間的限制。繪畫是“凝固的瞬間”,本文卻采用對比、襯托手法,有不同的時間景物的形態變化呈現在眼前,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栩栩如生,引人入勝。
(3)它不受繪畫材料的限制。繪畫總要借助有形的材料構成直觀的畫面,而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它借助于語言文字,作用于人的第二信號系統,引發人的聯想和想象,因而文學欣賞又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故能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愉悅。
點撥:這一問題的設計,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鑒賞語言技巧崐,培養鑒賞能力,而鑒賞能力的培養必須通過指導朗讀,引導聯想與想象,身臨其境地去體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