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則》備課設計(通用15篇)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1
1、 走近作者
提示:對于作者,主要從名、時、地、評、就等方面入手。
請將你了解或收集到的培根的有關資料積累在下面,互相交流,看看誰的材料更豐富。
伊索:
韓非子:
2、 文體知識:
寓言:寓言是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容的文學樣式。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點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17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說過:“一個寓言可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
3、 學法指導:
(1) 把握寓言中的“故事”
寓言從結構上看,大多分為故事和教訓兩部分。所以,首先要把寓言當作故事去讀,弄清寓言敘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怎樣,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有時是采用擬人手法寫的植物、動物等),主要人物是誰,他們(它們)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比如《揠苗助長》,故事的起因是“一個人一心盼著自己的禾苗快快長高”,經過是“他走下田去,把地里的禾苗拔高了一些”,結果是他兒子跑道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2) 領會寓言的寓意
閱讀審議最重要的是通過對故事的分析,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含義。《揠苗助長》告訴我們的就是:光有良好的愿望而沒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必然會把事情辦壞。
掌握藝術手法,體會寓言的生活哲理
(3) 根據寓言聯系生活實際去深入體會它的教育意義
寓言篇幅短小,語言簡潔,結構單一,一般采用一事一理的寫法,所以它的層次很清楚。它經常使用擬人、夸張、諷刺等表現手法,像《狼和小羊》、《狐貍和烏鴉》,雖然寫的是動物,但是批評的都是我們現實生活的人或事。再如讀了《濫竽充數》這篇寓言后,我們應當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濫竽充數這樣的人和事呢?我們應該去識別和揭露他們,不讓那些投機者們渾水摸魚去危害社會!
除此之外,在閱讀寓言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學習寓言中形象的比擬、恰當的比喻、精練的語句和豐富的詞匯,來提高自己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 :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學習目標:
1、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2、 用自己的話概括寓意。
一.導入新課
二.明確目標
三.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1)小組朗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2)小組合作,解釋詞語并翻譯句子,
(3)解釋加點的詞。(困難是存在的,信心是永恒的,你一定能解決這些問題!)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 ( )不筑,必將有盜 ( )
暮而果大亡其財 ( )其家甚智其子( )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 )馬無故亡而人胡 ( )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 )居數月 ( )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 ) 家富良馬 ( )
其子好騎 ( ) 墮而折其髀( )
胡人大入塞 ( )死者十九 ( )
此獨以跛之故( )
四、你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兩則寓言的意思嗎?請試一試。
《智子疑鄰》:
《塞翁失馬》:
五、對正確的意見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結合這兩則寓言回答。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學習目標:
1、 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的故事情節。
2、用自己的話概括寓意。
一.導入新課
二.明確學習目標
三.課堂探究:
(1)赫耳墨斯來到人間的動機和目的是什么?
(2)赫耳墨斯笑著問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中“笑”說明了什么?
(3)“后來,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這個想法表明了什么?
(4)寓言中刻畫的赫耳墨斯是一個______的形象。
(5)赫耳墨斯的想法與結果大相徑庭,這用的寫法是______
四.鞏固提升
必做題:
1.辨字組詞。
(1)赫( )郝( )
(2)慕( )募( )幕( )墓( )
(3)雕( )凋( )
(4)粘( )沾( )貼( )帖( )
2.解釋加點的詞。
暮而果大亡其財( ) 馬無故亡( )而入胡
其馬將( )胡駿馬而歸 胡人大( )入塞
丁壯者引( )弦而( )戰 而( )疑鄰人之父
3.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天雨墻壞(毀壞)
b.暮而果大亡其財(如果)
c.其家甚智其子(很)
d.而疑鄰人之父(卻)
4.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
(1)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 其鄰人之父亦云。
(2)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4)宋有富人,天雨墻壞。
(5)暮而果大亡其財
選做題
5.寫作練習
下面兩段話是一則寓言的開頭,請你發揮想像,為它補上合理的情節,使之成為給人啟示的寓言故事。
飄落的黃葉
在那高聳入云的大樹上,好幾片葉子慢慢地發黃了。黃葉毅然決定和樹枝告別。
樹枝對黃葉說:“我們在一起相處得很好啊,你為什么要離開這里呢?”
……
基礎知識題
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a.庇護(pì) 愛慕(mù) b.俯視(fǔ) 乏味(fàn)
c.慚愧(cán) 妒忌(dù) d.煙囪(chuāng) 矗立(chù)
2.根據解釋,寫出成語。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滿不在乎的樣子。( )
②原指野獸的兇猛模樣。現常用于形容壞人兇相畢露的樣子。( )
③形容稱心如意而自得其樂。( )
④目空一切,認為世界上無人能與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
3.赫耳墨斯化作凡人來到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 )
a.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間受不受尊重。
b.他想知道人對神是否尊重。新課標第一網
c.他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
d.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間是否受到極大的尊重。
4.蚊子第二次吹喇叭的原因是( )
a.有意氣一氣獅子,再一次從精神上征服獅子。
b.得勝后驕傲了,炫耀一下自己的勝利。
c.宣揚自己的功績,要稱雄于動物界。
d.慶賀自己戰勝獅子而奏樂。
5.寫出兩則寓言的寓意。
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蚊子和獅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
①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通常用擬人化的___________作主人公,揭示某種深刻的道理。
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選自《___________》,作者相傳是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作家___________。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2
(建議安排3課時)
[學法引導]
本文選了兩則《伊索寓言》和兩則中國古代寓言。寓言是一種以比喻性的故事來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的文學體裁。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借此喻彼,借古寓今,借小寓大,具有哲理性和諷刺性。因此,學習中要通過對故事情節的分析,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諷喻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獅子》諷喻那些自高自大、得意忘形的人;《智子疑鄰》教育人們不可因人廢言,要看意見正確與否;《塞翁失馬》則借一連串的事實,告訴人們禍福相依、好壞共存的道理。
另外,可通過續編或自編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的能力。
[典型例析]
例題:1、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雖然沒寫到赫耳墨斯聽到雕像者的話后的表現,但我們想像他最有可能會 ( )
a、憤怒,認為豈有此理。
b、尷尬,因為事出意外。
c、傷心,居然被如此看輕。
d、驚喜,認為可以省錢。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如何結合文章內容、結合寓意展開合理的想像。要解決這道題目,可使用排除法。本文是以神喻人,諷喻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赫耳墨斯正是如此,因此,可先排除c和d。而a雖也符合赫耳墨斯當時的心境,但仔細的揣度第三次發問時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動:認為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認為自己的身價能超過父親——作為最高神的宙斯,并且以卑劣的內心揣度雕像者一定是勢利的,對身為商人庇護神的他一定會阿諛奉承,豈料竟遭迎頭痛擊,被算作“饒頭”。因此,b才能最準確地反映他當時的心情。
參考答案:b
2、選出下面“而”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 )
例句: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a、馬無故亡而入胡 b、墮而折其髀
c、丁壯者引弦而戰 d、而疑鄰人之父
解析:本題要考查對“而”字的用法的認識。例句的“而”是表修飾,解釋為“地”。題目中,a句的“而”字表承接;b句的“而”字表因果關系——“折其髀”的原因是“墮”;c句的“而”字表修飾,“引弦”是“戰”的其中一種方式;而d句的“而”字則是表轉折。
參考答案:c
[課時訓練]
訓練一
一、填空題。
1、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和教育的文學體裁叫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均選自《 》,其作者相傳是 (國名)的 (人名)。
2、《智子疑鄰》選自《 》,作者是 (時代)末期著名 家
(人名),是諸子百家中 家思想的代表。
3、《塞翁失馬》選自《 》,此書為 (朝代)淮南王 等編著。
二、引號的作用一般為:a、表引用;b表特定稱謂;c表特殊含義;d表強調;e表諷刺或否定。請指出下列句中的引號分別起什么作用。(填序號即可)
1、她給她心愛的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做“人”。 ( )
2、忽然,在他的“黑洞”里,他第一次看見一個淡淡的光點在他的手心里移動著。( )
3、雕像者回答說:“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饒頭,白送。” ( )
三、請給下列成語各配上另一個成語,結成對子。
守株待兔 狗仗人勢 雪中送炭 愚公移山
(備選:a、精衛填海 b、錦上添花 c、狐假虎威 d、緣木求魚)
四、閱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獅子》,完成下列問題。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如何理解此“笑”呢?
答:
2、《蚊子和獅子》中,蚊子在與獅子戰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戰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兩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答:戰斗前:
戰斗后:
3、請分別用一個成語概括兩文的寓意。
答:《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獅子》:
4、下列敘述不準確的一項是 ( )
a、 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獅子》是以動物喻人。
b、 兩則寓言都采用了對話描寫。
c、 兩則寓言結構相同,都是先敘述故事,篇末點明寓意。
d、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構思精巧,文章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這三問三答略有變化,有起伏。
5、發揮想像力,給《蚊子和獅子》安排一個與課文不同的結局,就“蚊子撞到蜘蛛網上之后”想像一段話。
答:蚊子撞到蜘蛛網上之后,
訓練二
一、 閱讀《智子疑鄰》,完成下列問題。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解釋。
天雨墻壞( ):
而鄰人之父亦云( ):
暮而果大亡其財( ):
2、補充下列句中省略部分。
(1)宋有富人,天雨( )墻壞。
(2)其子曰:“( )不筑( ),( )必將有盜。”
3、翻譯下面的句子。
(1)不筑,必將有盜。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4、課文開頭八個字寫了什么?
答:
5、富家被盜的原因是什么?
答:
6、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答:
7、試想,若鄰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懷疑對象,會有什么樣的反應?請發揮想像給予續寫。
答:
二、 閱讀《塞翁失馬》,完成文后問題。
8、聯系上下文解釋下列加點字。
善術者( ) 亡而入胡( ) 將胡駿馬而歸( ) 以跛之故( )
9、翻譯下面的句子。
(1)此何遽不為福乎?
(2)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10、這個故事很有名,因為它用一連串的事實說明禍與福之間的相互轉化,請將表述禍福轉化的有關原句按課文內容的先后順序填入下表。
禍 福 轉 化 禍
福
禍
福
課 文 原 文
11、本文是蘊含的道理是:
,成語“ , ”就出自本文。
12、你認為塞翁“善術”是本文故事情節變化的根本原因嗎?塞翁的真正高明之處在哪里?
答:
訓練三
一、讀下列“伊索寓言”,依次概括出它們寓意的一項是( )
螞蟻和蟬
冬天,螞蟻翻曬受潮的糧食,一只饑餓的蟬向他乞討。螞蟻對蟬說:“你為什么不在夏天儲存點糧食呢?”蟬回答說:“那時我在唱悅耳的歌曲,沒有工夫。”螞蟻笑著說:“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兩只口袋
普羅米修斯造人,給每個人掛上兩只口袋,一只裝別人的惡行,另一只裝自己的。他把那只裝有別人惡行的口袋掛在前面,把另一只掛在后面。
銜肉的狗
狗銜著一塊肉過河,望見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為是另外一只狗銜著一塊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這塊肉,沖過去搶那塊。結果,兩快肉都沒有了:那一塊沒撈到,因為本來就沒有,這一塊也被河水沖走了
烏龜和老鷹
烏龜請求老鷹教他飛翔,老鷹勸告他,說他的本性根本不適合飛翔。烏龜再三懇求,老鷹便把他抓住,帶到空中,然后扔下。烏龜掉到石頭上,摔得粉碎。
狐貍和葡萄
狐貍饑餓,看見架上掛著一串串的葡萄,想摘,又摘不到。臨走時,自言自語地說:“這是酸的。”
小蟹和母蟹
母蟹對小蟹說:“孩子,你為什么橫著走路?要直著走才合適。”小蟹回答說:“媽媽,你帶路,我照著走吧。”可是那母蟹不會直著走,于是孩子說她笨。
①辦不成事,勿推托時機未成熟。 ②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律性,不可違背規律。
③勸別人做容易,自己做難。 ④人們總看見別人的惡行,卻瞧不見自己的。
⑤人,不要太貪心。 ⑥好逸惡勞的人結局往往是可悲的。
a、⑥④②①③⑤ b、⑥⑤②③①④ c、⑥④③②⑤① d、⑥④⑤②①③
二、閱讀下面這則寓言,完成文后的問題。
貓頭鷹搬家
一只貓頭鷹一直向東方飛去。它飛得很疲乏了,便停在樹林里面歇息。一只斑鳩也在那里休息。斑鳩看見貓頭鷹氣喘吁吁的樣子,便問它:“你這么匆匆忙忙地趕路,上哪兒去呀?”貓頭鷹說;“我想搬到東方去住。”斑鳩問:“那是為什么?”貓頭鷹說;“西邊的人都說我的聲音難聽,都討厭我。我在那兒住不下去,非搬家不可了!”斑鳩說:“搬家就能解決問題嗎?依我看,如果 ,那么不管你搬到哪兒,人們都會討厭你的!
1、在文中找出“休息”的同義詞: 。
2、說說下面句子中的“那里”和“那兒”分別指代什么地方。
(1)一只斑鳩也在那里休息。
(2)我在那兒住不下去,非搬家不可了!
3、分別說明下面句子中兩個“哪兒”的意思。
(1)上哪兒去呀?
(2)那么不管你搬到哪兒,人們都會討厭你的。
4、在語段中的橫線上填上一句恰當的話。
5、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答:
6、在生活中,我們也曾犯過貓頭鷹式的錯誤,請你舉一個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并談談自己是如何對待這個錯誤的。
答:
寓言四則》訓練一
一.1.寓言 《伊索寓言》 古希臘 伊索 2.《韓非子•說難》 戰國 思想 韓非 法 3.《淮南子•人間訓》 劉安 二.1.b 2.c 3.a 三.d c b a 四.1.此“笑”揭示出他內心的驕傲,極傳神地表現了他輕視別人的心理活動。 2.是因為分析敵我條件后,充滿勝利的信心。 是得意忘形,吹噓自己的勝利。 3.自命不凡(或:妄自尊大) 驕兵必敗 4.b 5.(略)
《寓言四則》訓練二
1.yù 下雨。 fǔ 老人。 wáng 丟失。 2.⑴他們家的 ⑵咱們家 墻 咱們家 3.⑴如果不(趕緊)修筑它,一定有盜賊進來。 ⑵這家人很贊賞兒子聰明,卻懷疑偷盜是隔壁那老人干的。 4.寫故事發生的背景。 5.家富,且“天雨墻壞”。 6.教育人們不可因人廢言,要看意見正確與否。 7.(略。)想像合理即可。 8.擅長、善于。 逃跑。 帶領。 因為。 9.⑴這件禍事怎么就不會變成好事呢? ⑵(老人)家里有了很多的好馬,他的兒子又喜歡騎馬,(一次)墮下馬跌斷了他的大腿。 ⑶靠近邊塞的人家,戰死的青壯年占十分之九。 10.馬無故亡而入胡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墮而折其髀 父子相保 11. 禍福相依、好壞共存,看待事物要持辯證的態度,要懂得努力將壞事變成好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12.不是。塞翁的高明之處是不悲觀,能辯證地看待問題,從反面思考問題。
《寓言四則》訓練三
一.d 二.1.歇息 2.⑴樹林里。 ⑵西邊。 3.⑴什么地方。 ⑵泛指任何地方。 4.你不改變你(難聽)的聲音 5.只有徹底改正缺點,才能受人歡迎。 6.(略)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3
知識目標:了解幾則寓言的故事情節和寓意。
能力目標學習改寫及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寓言,培養健全人格。
第一課時
學習
目標1.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重點)
2.聯系生活經驗,選定角度靈活理解寓意。(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一:在遙遠的古希臘,生長著一顆枝繁葉茂的智慧之樹,據說只要認真地品嘗了它果子的人,都會學得一份聰明。你們想嘗一嘗它的果實嗎?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棵樹,走進《伊索寓言》,品嘗它的智慧之果。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學習《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為什么來到凡間?
因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
他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來問價,請說出他此刻的心理?
先問宙斯雕像的價格,大有跟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價錢不高后,他十分滿意。問赫拉雕像的價錢之后,他更覺得自己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
墨斯三次問話,神態、語氣一樣嗎?為什么要“笑著問道”,這“笑”有什么含
義?
第一問是探詢;第二問時“笑”寫出他滿意又得意的心態;第三問時他已經有把握勝過所有的神,顯得很狂妄。赫耳墨斯是個妄自尊大,沒有自知之明的人。
從這則寓言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發?
諷刺、批評那些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的人。告訴人們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教學備注】
‖教學提示‖
在故事中,赫耳墨斯的表現是一笑、二想、三問,可引導學生抓住“笑”字,品味赫爾墨斯的形象。
☞目標導學二:學習《蚊子和獅子》
1.用一句話概括故事情節。
蚊子和獅子的戰斗,戰勝了獅子;但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粘住。
2.品析蚊子挑戰獅子的動作描寫,分析蚊子形象。
“吹著喇叭”——進軍前的號角,充滿自信;“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謀,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沖”——面對強敵,勇敢無畏,一往直前。
3.蚊子為什么戰勝了獅子,卻敗給了蜘蛛?
獅子狂躁、亂了陣腳,蚊子用智謀戰勝了獅子。戰勝了獅子的蚊子得意忘形、被勝利沖昏頭腦、驕傲自滿,結果撞上了蜘蛛網。
4.這是一個古老的寓言,你從中獲得了什么新的啟示?可以聯系生活,從不同角度分析。
寓意一:善于分析問題,要懂得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學會揚長避短。
寓意二:從蚊子出發,取得成績不要得意忘形,要謹慎,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
寓意三:人要有自信。
寓意四:獅子戰敗后,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可見,的敵人是自己。
寓意五: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失敗者,也沒有永遠的勝利者。
‖學法指導‖
提取《蚊子和獅子》這一故事的寓意,可從以下角度入手:(1)從蚊子這個角度來考慮。(2)從獅子這個角度來考慮。(3)從蜘蛛這個角度來考慮。(4)聯系蚊子、獅子、蜘蛛三者來考慮。
☞目標導學三:對比方法探究
比較《蚊子和獅子》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在結構和寫法上的異同。
(1)相同點:結構相同。都是第一段講故事,第二段議論并得出道理。
(2)不同點:①表現方法不同。《赫》把神當作人來寫。《蚊》則用擬人手法,賦予動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②表達方式不同。《赫》主要運用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蚊》主要運用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
☞目標導學四:展開想像,續編情節
如果蚊子將要送命的一剎那,一陣風吹破了蜘蛛網,蚊子幸運的逃出來,蚊子會有怎樣的想法和經歷呢?請續編寓言故事。
故事續編一:蚊子幸運逃生后,變得更加狂妄自大,于是逢物便吹噓自己將獅子打敗的事跡,卻隱藏了自己將喪生蛛網的情景,在它的海吹下,所有的動物都用崇拜的眼光看它。蚊子變得更加目中無人了,飛行都不看方向,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應該為自己讓路,因為自己打敗過獅子要成為百獸了。卻沒想到撞到了一棵大樹,撞死了。
故事續編二:蚊子幸運逃生后,邊飛邊說:“哈哈!蜘蛛,怎么樣,被我逃脫了吧。我告訴你吧:沒有一樣動物可以戰勝我的,我不僅強大,而且運氣無人能比!”
蚊子又再次吹起了喇叭,昂著頭高傲地飛走了。這時,一只青蛙躍身而起,吐出了舌頭,蚊子一下子被舌頭卷住了,被青蛙吃進了肚子。
故事續編三:蚊子幸運逃生后,心想:“哎,幸虧有這么一陣風,要不然我就會成為蜘蛛的盤中餐了。這都是我得意忘形的結果。我以后可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否則那后果就更嚴重了。”從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只謙虛的蚊子。‖教學提示‖
通過比較,讓學生了解《伊索寓言》的特點。
三、板書設計
第2課時
學習
目標
1.翻譯課文,了解故事基本情節。(重點)
2.學會分析故事所蘊涵的辨證思想,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難點)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則古希臘寓言故事,今天我們來看兩則中國古代的寓言。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說過:“一個寓言可以分為身體和靈魂兩個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的教訓和啟示好比是靈魂。”今天我們看看這兩個寓言各講了什么故事,寄寓什么道理。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學習《穿井得一人》
1.老師范讀課文,注意詞句的停頓要根據意思劃分。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句讀。
3.學生翻譯課文,教師點撥糾正。
6.《穿井得一人》告訴了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
凡事都要調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謠言往往失實只有細心觀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獲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調查研究切不可輕信流言,盲目隨從人云亦云。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實際才是真理。
☞目標導學二:學習〈杞人憂天〉
1.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句讀。
2.學生翻譯課文,教師點撥糾正。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過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氣體,即使墜落,也不會擊中甚至打傷人。這句話揭示了杞人的無根據的瞎擔心。
4.“曉之者”是怎樣解“憂”的?如何看待《杞人憂天》中那個好心人的解釋?
“曉之者”解憂的技巧:由表及里,化消極心態為積極心態。寓言中那位熱心人對天、地、星、月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能代表當時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誘導的做法,還是值得稱贊的。
5.從這則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憂天”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這是庸人自擾,毫無根據地瞎擔心,后比喻沒有根據或不必要的憂慮。
6.以下哪一種情況可以用“杞人憂天”來形容?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①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②分析故事情節。
③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④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①分析故事情節。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結合注釋試著翻譯。
老師:投影儀。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教學設計
導入課文
在文學寶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①全班朗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②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學生解釋詞語并翻譯句子,其他學生補充修改,個別問題老師解釋。
③全班再集體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然后教師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齊讀句子并解釋加點的詞。
聯系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不筑,必將有盜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
這個環節一定要落實,這些加點詞語中有的屬于古今異義,有的屬于一詞多義,有的屬于詞類活用,不需要給學生分類,但一定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把意思講對,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為以后學習文言文打基礎。
④復述課文大意
這是為了讓學生熟悉故事情節,能夠不看課本把這兩個寓言故事講出來,可以多找幾個學生復述,這樣學生差不多就背下來了。
討論
①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概括這兩則寓言大意。
這是本節課中激活學生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先由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盡可能每個人都說,然后再轉入全班性的討論。第一,次討論結果可能單一,可能深度不夠,或者概括的語言表述不準確,教師可以靈活指導,提問,如討論《智子疑鄰》時,可問:對正確的意見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學《塞翁失馬》,可以問: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這樣使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狀態,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時也指導學生盡可能把話表述得簡潔、準確。
②結合生活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與失、福與禍在生活中其實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結合你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塞翁失馬》的寓意理解。
討論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不能讓學生誤解成福與禍的轉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請你從這兩則寓言中各概括一個成語。
這個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很快可以討論出結果。教師告訴學生,在以后學習中見到成語,可以從寓言故事的角度幫助理解意義。(當然,并非所有的成語都是從寓言故事中概括出來的。)
小結
①通過以上討論,我們明白,寓言是借一個故事寄寓一種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而要讀懂寓言,則需要我們密切聯系現實生活體驗,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
②布置作業。
結合今天的生活寫出你對寓言故事《黔驢技窮》的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教學設計
導入
①《智子疑鄰》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這寓意的?
(由學生回答《智子疑鄰》寓意的理解,過渡到寓意是通過分析寓言情節得出的。)情節的設置、想像是寓言創作中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們再學習兩則古希臘寓言,通過對這兩則寓言的分析,發揮想像,學習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
討論,分析寓言情節,認識寓言情節的作用
①朗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的寓意,并說說你是根據哪些具體情節概括出這些寓意的。
這個環節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脫離寓言的故事情節,一定要通過分析具體的情節來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寫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后來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卻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這些情節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獅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動寓言情節后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出示投影(改動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學生討論,這樣改動情節后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蚊子和獅子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通過討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寓言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如,改動后的《蚊子和獅子》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么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聽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價格后,為什么一言不發,悄然離去了?他心里這時是怎么想的?顯然,原文中諷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變了。
同時,教師還可以進一步點撥,寓言的故事情節都是作者依據現實生活想像創造的,閱讀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節;而創作寓言,更不能忽視對情節的具體想像。
學寫寓言,進一步鍛煉想像思維與發散性思維
①續編寓言情節練習。
教師投影出示兩個續編題目:a.赫耳墨斯聽到自己的雕像作為添頭“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說了些什么?b.蚊子戰勝獅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以后還會發生什么故事?
以上兩題內容,學生可任選一題,做到練習本上,然后在班上讀,其他同學評論。
②自編寓言練習。
教師出示題目:a.嘴和眼睛的對話;b.樹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畫筆和顏料;e.蜜蜂與花朵止貓和老鼠。
學生可以任選其中的一個題目構思,并在最后點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討論。
在學生分析故事情節、概括寓意,并能續編情節的基礎上,做這一練習正合適。學生此時的思維正處在活躍高峰,會有很高的興致。這個練習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想像力,依據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學生動腦分析生活,正確認識生活,可謂一舉兩得。因課堂時間關系,不可能做長時間交流,但在討論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考慮情節是否合理、具體,情節與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當然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可以給學生提點具體修改意見。
總結
①教師小結。
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點,學習了通過分析情節,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實習了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請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仔細觀察生活,分析生活,還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正確認識生活。
②布置作業
a.依據課堂討論,利用課堂上老師出示的題目,也可以自己命題編寫一則寓言,規整地抄到本子上。
b.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反思
《寓言四則》整體閱讀難度不大,因此我不準備在對課文整體閱讀上花時間,而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對寓意的理解和寓言同學生的關系。
寓意的理解我的目標不是說僅僅讓學生理解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而是把寓意和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本來我設立的目標為一則寓言,多種解讀。
這四則寓言,我也沒有按照書本的順序來教,而是讓學生來挑選,他們對哪則寓言最感興趣哪則就先交,學生說他們對《蚊子和獅子》這一則寓言最感興趣,我想,學生可能對情節性比較強的作品更感興趣。在理解寓意的時候,一些學生認為蚊子被蜘蛛吃掉,那是偶然的,但是書本上又認為這不是偶然的,顯然這正是難點之所在,學生無法說出理由,我認為這和學生對偶然和必然的理解有關系,學生不知道什么是偶然。我分析說:“同學們認為蚊子戰勝獅子是必然的,因為在戰勝獅子之前,蚊子做了精心的布置,但是蚊子被蜘蛛網粘住,那是因為蚊子不小心的緣故,所以是偶然,對不對?”學生們同意了我的看法。
我接著說:“蚊子被蜘蛛網粘住了確實是偶然,但是對于一只驕傲自大的蚊子,它放松了對比獅子弱小的生物的警惕,它就危險了,如果不是被蜘蛛吃掉了,遲早也會被壁虎吃掉了,或者被那一只癩蛤蟆吃掉。這是不是就是必然的。”學生理解了這個難點。
我再問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學生們紛紛舉自己在考試中經常遇到難的題目能完成,但是簡單的題目卻經常出現問題的例子,這也算是切題。
學生第二喜歡的是《赫爾墨斯和雕像者的故事》,不過,學生對這個故事閱讀還不夠到位,他們認為赫爾墨斯到人間真的是為了詢問自己到底值多少錢。我提一個問題:赫爾墨斯如果真的是為了搞明白自己到底值多少錢,那么,他應該認為自己有可能會值大錢,也可能不值錢,但是從他詢問宙斯和赫拉的價格以及認為自己為商人做好事應該值大錢的心理活動,說明了赫爾墨斯這個人是有這很強的虛榮心。學生于是明白了。對于以自我為中心的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這樣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我問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學生似乎還是沒辦法從這個抽象結論里找出生活中相對應的例子,我舉了學生打扮的例子:很多人覺得穿好看的衣服別人會特別注意,但是對班上的同學來講,很少人會因為打扮而對自己印象好起來,大部分人和同學交往主要是看交往的實質內容,比如你這個人的脾氣怎么樣,會不會給別人帶來快樂,我讀初中的時候,我的一個同學的姐姐,據說她一天要換三套衣服,她以為自己這樣的打扮很搶眼,但班上的同學卻贈送給她一個綽號:白骨精。這是貶義,說她像白骨精那樣善變。
學生第三喜歡的是《智子疑鄰》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學生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我舉一個例子,比如陳默涵(平常表現好)和王兵(平常表現不好)兩個上課把書該在頭上睡覺,老師說:“瞧,王兵這個人就是不愛讀書,讀書的時候卻在睡覺,看看人家默涵,睡覺的時候還在讀書。”學生笑起來,找出生活中許多對人不對事的例子。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感情用事的例子太多了。
《塞翁失馬》這一則寓言,福禍轉化的故事在我們生活里也是太多了,像《蚊子和獅子的故事》這一則就是福禍相互轉化的故事,我主要向學生傳達,當你做事情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堅持下去,就像黎明之前那一刻是最黑暗,如果能堅持下去,光明就要來臨了,大多數在都是“死”在黎明之前那一刻,缺乏的就是堅持。
這一類文章最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相掛鉤,學生聽課比較有興趣,對老師來說,寓言并非是為孩子準備的,像《皇帝的新裝》那樣,大部分新裝都有那么一個皇帝,所以無論大人小孩都容易引發共鳴。本來課文目標是一個文本,多個解讀,對學生來說,似乎有一定的難度。只是,這樣的課似乎政治課的味道更濃,上得有些不像語文課。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5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積累詞語。理解“饒頭、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將、十九”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2.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及《伊索寓言》《韓非子》《淮南子》的有關文學常識。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領悟所蘊含的道理。能力目標1.學習閱讀寓言的方法。2.從不同角度靈活理解寓意,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過續編或自編進行想像思維訓練。德育目標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健全人格。 ●教學重點誦讀;教給學生“通過品味關鍵詞語理解寓言含義”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聯系生活經驗,選定角度靈活理解寓意。 ●教學方法1.誦讀法。通過跟錄音仿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節,理解關鍵語詞的表達效果。2.自讀與點撥相結合。所選四則寓言故事精短,構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過藝術地設計提問,把學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學生的聯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寓言的內容和感受人生哲理。3.探究拓展法。通過探究、比較性題目的設計,如將故事情節作改變、刪節,看表達效果的變化等,拓展想像空間,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具準備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及示范朗讀磁帶、投影儀及膠片、打印好的作業講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要點]師生研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點詞語,理解赫耳墨斯愛慕虛榮的性格和寓意;指導學生自讀《蚊子和獅子》,理解精巧構思和擬人手法。 [教學步驟]一、導語設計(選講《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導入,如青蛙的肚皮、驢與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貪婪的狗、愚蠢的烏鴉等)同學們,這個饒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處大家知道嗎?(學生回答,教師明確:《伊索寓言》)那么,誰還能講出這部古希臘寓言匯編中的故事呢?(學生講述)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伊索寓言》中的兩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獅子》。請同學們從閱讀提示中圈點出有關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識要點。二、資料助讀投影顯示:1.寓言寓言是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容的文學樣式。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點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17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說過:“一個寓言可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2.伊索和《伊索寓言》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公元前5世紀末,希臘寓言開始歸于他的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寓言的匯編。其中大多是動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隸的思想感情。耶穌會傳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傳入中國。三、師生共同研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學生自由誦讀,思考:恰如寓言詩人拉·封丹對寓言的形象概括,讀寓言,要從“身體”讀出“靈魂”,也即從所述故事讀出道理。那么這則寓言在結構安排上有何特色?教師明確:第一段講述故事,第二段點明寓意。2.研習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節發展和人物形象。學生集體誦讀,思考:(1)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動、鮮活。刻畫人物的方法是對話描寫為主,試比較赫耳墨斯與雕像者三問三答中句式、語氣的起伏變化。(2)對雕像者的形象指惜墨如金,輕輕一句“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饒頭,白送”答語,卻見其情節波瀾,就其表達效果試作分析。(3)梳理、歸結故事的情節脈絡。用簡練的話語填充:全篇故事分兩層,其起因和開端是 ,發展和結局是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明確:(1)故事主要是通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問三答的對話來敘述的。問句中同中有變,“值多少錢”四個字用反復,而主語在第一次發問時省略,第二次點寫明,第三次則用代詞。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區別,第一次用確數,第二次比較而言,只說概數,第三次不用數詞,貶低得一分不值。(2)雕像者的答語,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轉,給人以巨大反差,諷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襯手法的巧妙運用。(3)赫耳墨斯到雕像店里去了解自身價值。敘述赫耳墨斯與雕像者的對話。3.品味關鍵詞語,理解赫耳墨斯愛慕虛榮的性格。(1)聽讀錄音,圈點勾畫出寓言的關鍵詞語,一“笑”、兩“想”、三“問”。(2)組織討論:①赫耳墨斯來到人間的動機和目的是什么?②赫耳墨斯笑著問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中“笑”說明了什么?③“后來,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這個想法表明了什么?學生回答,教師點撥、明確:①“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關心的不是怎樣造福人類,而是自己的身價和榮譽,“想知道”是掩飾之辭,實際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個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神。②一個“笑”字,描寫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顯得真切。赫耳墨斯聽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個銀元,他驕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躍然紙上。③這段著意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動。他心想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他竟然認為自己的身價能超過父親——作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話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為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勢利的,阿諛奉承的,他這樣猜度別人,足見其心靈的卑劣。(3)表情朗讀,說說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在句中填入切合寓言內容的修飾語:寓言中刻畫的赫耳墨斯是一個 的形象。學生填充,教師示例:如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等。(4)小組成員分角色朗讀。然后推舉代表在班上表演,學生評議。(5)這則寓言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請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談談對寓意的理解。(6)鼓勵學生將故事情節作適當的改變,看看寓意會有什么不同。如將“還要貴一點”以下的情節改為:“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悄離去。或者赫耳墨斯來到店里,如果首先問自己的雕像的價錢,結果會怎樣呢?”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思維進行討論,進一步領會作者安排情節的意圖。(7)集體誦讀。讀出語氣、語調。四、指導學生自讀《蚊子和獅子》1.自由誦讀,理解寓言大意。教師提示:這則寓言的結構安排和前一則相同,也是分敘講述故事,結敘點明寓意。2.集體誦讀,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節。教師明確:本文構思精巧,短短篇幅中,情節大起大落,寫出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轉化。故事由兩部分內容組成,先寫蚊子所獲得的勝利及其原因,后寫蚊子所遭遇的悲劇及其原因。3.暢讀課文,圈點品析文中的兩“吹”一“嘆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點及其故事的寓意。問題討論:(1)這則寓言以動物喻人,語言精練,具有強烈的想像色彩,清新、形象,那么文中是怎樣賦予動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2)寓言用動物之間的關系來概括社會現象,諷喻了什么?下列成語中:驕兵必敗,不自量力,大意失荊州,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哪一則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呢?(3)蚊子臨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過哪個詞語表現出來的?它的悲痛說明了什么?(4)蚊子敢于向獅子挑戰,而且能夠取勝,這說明了什么?(5)蚊子如果不先發表“挑戰宣言”就去進攻獅子,結果仍然是戰勝了獅子,這對故事情節會有怎樣的影響?學生回答,教師明確:(1)本文的擬人,能抓住蚊子和獅子的自然特征,擬得逼真神似,生動有趣。把蚊子的叫聲說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以狀其戰勝獅子得意忘形之態,十分新鮮、妥帖。(2)描寫蚊子和獅子“戰斗”的過程,蚊子被蜘蛛網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點,用來概括社會現象,真是兩相妙合。諷刺了那些能夠戰勝強敵卻因得意反被弱者戰勝的人。“驕兵必敗”能概括故事的寓意。(3)蚊子的醒悟是通過“嘆息”表現出來的。“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句中的“最強大”與“小小”、“較量過”與“消滅了”形成強烈反差,兩相比照,尖銳地諷刺了勝利后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識。(4)蚊子的“挑戰宣言”貌似狂言。實際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發揮了自己的優勢,抑制了獅子的優勢。它的膽量、信心,是建立在敵我雙方力量進行冷靜分析的基礎上的。啟示人們,世上萬事萬物,各有所長所短。強者有短處,弱者也有長處。弱者如果能揚長避短,就可能以小勝大,以弱勝強。(5)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理解,結合情節的跌宕起伏和寓意的托出。4.跟錄音仿讀,體會擬人的妙用和情節的起落。五、課堂練習展開想像、續編情節。1.赫耳墨斯聽說自己的雕像當饒頭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態會怎樣?會說些什么掩飾這難堪、尷尬呢?2.想像一個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跡情節,給寓言安排一個與課文不同的結局。教師提供示例(一):蚊子正等待著那可怕的時刻來臨時,松樹上滴下的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網也被拉破,蚊子因此而得救。六、課堂小結這兩則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動物;赫耳墨斯有“權力”,蚊子有打敗獅子的驕人勝利花環。它們的共同弱點是——不能夠正確地對待自己,特別是在權力、榮譽面前不能夠正確對待自己。這兩則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著我們。七、布置作業自編寓言。題目(1)嘴和眼的對話;(2)樹和斧子。要求:任選一題完成。運用夸張和擬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第二課時[教學要點]對于《智子疑鄰》《塞翁失馬》兩則古代寓言,提供關鍵字詞提示以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文意。自讀《智子疑鄰》,掌握不能因人廢言的寓意;研讀《塞翁失馬》理解寓言中福與禍的相互轉化。 [教學步驟]一、檢查作業先小組內交流,然后推舉想像新穎、合情合理的佳作在班上講述,大家欣賞、評議。二、指導自讀《智子疑鄰》1.資料助讀投影:韓非(約前280~前233),戰國末期韓國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貴族,屢次上書向韓王進諫,改革政治,實行富國強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納。后來,得到秦始皇的賞識,在秦國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學李斯等人讒言所陷,下獄后被逼自殺,死時47歲。他著有《韓非子》一書,共20卷,55篇。筆鋒犀利,說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闡明道理,富有說服力。其中許多寓言故事一直流傳于世,《智子疑鄰》就是其中的一篇。2.放多媒課件,學生欣賞畫面,感知寓言。3.自由誦讀,教師提示下列字詞:(1)智子疑鄰:智,聰明,這里意思是“以……為聰明”。贊賞兒子聰明,懷疑隔壁老人(偷盜)。(2)不筑:修補。(3)暮而果大亡其財:暮,晚上。果,果然。亡,丟失。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4.請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口頭把故事譯成通暢的現代漢語。思考:因“天雨”而導致“墻壞”,因“墻壞”而致失盜,對此兒子和鄰人之父都有相同預見,而宋國富人卻“智子疑鄰”,這說明了什么道理?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明確:寓言的本意是向別人進言,要注意自己跟聽言者的關系,如果關系疏遠,即便意見正確,效果也不見得好——這是從消極方面說的。如果從積極方面就可以引申為:聽意見只應聽正確的,而不要看這意見是什么人提出,對人不能持偏見。5.請學生設想一下,鄰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懷疑對象,會有怎樣的反應?為寓言寫一個合情合理的續編。三、師生共同研讀《塞翁失馬》1.資料助讀投影:《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蘇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時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陰陽家的思想,成為一部雜家著作。這部書在闡明哲理時,涉及很多奇物異類、鬼神靈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話材料,曲折地反映了遠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媧煉石補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等,都通過這部書的保存而流傳至今。2.聽讀錄音,注意下列字詞。教師提示:(1)馬無故亡而入胡:逃跑。(2)何遽(jù):就,竟。怎么就,表示反問。(3)其馬將(jiānɡ)胡駿馬而歸:帶領。(4)墮(duò)而折其髀(bì):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大腿。(5)人皆吊之:對其不幸表示安慰。(6)引弦而戰: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開弓弦。(7)死者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絕大部分。(8)此獨以跛(bǒ)之故,父子相保:保全。3.暢讀寓言,結合提示譯成現代漢語,感知文意。4.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出自于此篇,那么寓言中禍與福是怎樣相互轉化的?教師明確:寓言用一連串事實來說明禍與福之間的相互轉化:“馬無故亡而入胡”是禍,待到“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就轉化為福了;后來,其子騎此駿馬,“墮而折其髀”,福又轉化為禍;最后,塞上丁壯同入侵胡人作戰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禍再次轉化為福,如此循環往復,所以動人。5.這則寓言故事說明禍福相依的道理,那么這對我們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態度有什么積極的啟示呢?請同學們聯系生活、學習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教師點撥:啟示:(1)禍福可以轉化,不要靜止地看待;學會在禍中看到福,從禍中考慮到怎樣求得轉化,不要消極悲觀,或者在福中看到禍,加以戒備。(2)禍福之來,確實有許多偶然性,生死、利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預料的。考慮力求周全,處事力求慎重,多一些應付不測之變的準備,少一些不著邊際的幻想;一旦面臨禍患,可以處變不驚,可以減少后悔。這也是一種成熟生活態度的養成。6.集體誦讀,深層體味。四、課堂練習投影:閱讀短文,完成習題。孔子的弟子曾參,品德高尚,一貫講信用,重諾言。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上去。他幼小的兒子哭鬧著,要跟媽媽一起走。妻子哄騙他說:“你不要鬧,媽媽從市上回來,就把家里的那頭豬殺了給你吃。”妻子一回到家,曾參真的捉住那頭豬要宰殺。妻子急忙阻攔:“這頭豬正在長膘,殺了多可惜啊!”“你不是答應孩子,要殺掉它嗎?”“唉,你怎么這樣死腦筋!我不過哄哄孩子罷了,哪里真的要殺豬吶!”“不!”曾參堅決地說,“孩子年紀小,一切都學父母親的樣子。你如果欺騙了他,這不是教他養成欺騙的壞習慣嗎?再說,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以后就不會再相信母親的話了。這可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辦法啊!”曾參終于堅持殺了那頭豬,實現了妻子許下的諾言。1.曾參說:“這可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辦法啊!”你認為正確的辦法是什么?請大致按曾參這段話的格式把它表述出來。2.請用簡潔的話概括這個故事的寓意。3.請為這個故事擬個恰當的標題。參考答案:1.孩子年紀小,一切都學父母親的樣子。你要用誠實來教育他,他不就養成了誠實的好習慣嗎?再說,母親有好榜樣,孩子就會學著這么去做人了。這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辦法啊!2.說明成人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做父母師長的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3.曾子殺豬五、課堂小結寓言清新、形象,是稚真孩童洞見世界的窗口。《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以及我國諸子百家著作雖然年紀很老,卻是孩子們平等的同伴。它分明是一個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走開時,卻突然變成一個個哲理,嚴肅認真,催人深思,讓人感悟現實,體會人生。這就是它的風采、它的魅力。六、布置作業(分發講義資料)1.大公雞是那么的漂亮神氣,你看它:紅色的大冠子,紅光發亮帶有金色的羽毛,走路挺胸昂頭。啼鳴時,總愛站在高處,引頸高歌。請發揮想像,編寫一個小故事,中心是揭示公雞驕傲的害處,使讀者受到教育。注意要符合寓言的特點,題目自擬。2.閱讀語段,完成1~5題。大魚和小魚小魚問大魚道:“媽媽,我的朋友告訴我,釣餌上的東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點兒危險,要怎樣才能嘗到這種美味而又保證安全?”“我的孩子,”大魚說:“這兩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辦法就是絕對不去吃它。”“可它們說,那是最便宜的,因為它不取任何代價。”小魚說。“這可完全錯了,”大魚說,“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貴的,因為它希圖別人付的代價是整個的生命。你知道嗎,它里面裹著一只釣鉤?”“要判斷里面有沒有釣鉤,必須掌握什么樣的原則呢?”小魚又問。“那原則其實你都說了。”大魚說,“一種東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價,釣鉤很可能就藏在里面。”1.這是一篇寓言,它構思的突出特點是通過 展開情節內容。2.文中加粗的“必須”用“必需”替代行嗎?試分析兩者的異同。3.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正確理解文中“釣鉤”的含義。4.“大魚”說話很注意限制性詞語運用,請從畫橫線的句子中找出兩個這樣的詞。5.如果你是“小魚”,你覺得“媽媽”講的使你最受教益的一句話是 。參考答案:1.對話(或語言描寫)2.都有“一定要”的意思,“必須”有強調的意味。3.致命的陷阱(或“騙局”)4.最安全的、絕對5.“一種東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價,釣鉤很可能就藏在里面。”或“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貴的,因為它希圖別人付的代價是整個生命。” ●板書設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層次:宣戰 交戰 被俘 嘆息(弱)飛 沖 戰勝 (強)飛 粘 被吃吹喇叭,唱凱歌 被粘住 被消滅智子疑鄰 塞翁失馬 ●活動與探究1.閱讀下面一則寓言,領會它的寓意,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小短文。一匹小馬要過河,在路上遇見牛大伯,問是否可以過河。牛大伯說,水很淺,可以過。小馬正要過,忽然聽見一只松鼠大叫:“不能過,不能過!水深得很,前天還淹死了我的一個同伴。”小馬沒主意了,回家去問媽媽。媽媽叫它自己想一想,試一試。結果小馬過去了,水既不像牛大伯說的那樣淺,又不像小松鼠說的那樣深。2.開放探究閱讀下面關于寓言的一則短文,回答問題。①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②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③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可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④寓言是一把鑰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想活躍。⑤寓言本來是來自普通人的言談,幾乎任何人的一生中都能講一些聰明話,有的就是寓言;有心的詩人和哲學家聽見了,就用文字把它們記了下來。歷史這個巨人很喜歡這些記載,就把它們珍藏起來。以后,當普通人從書中再看見寓言的時候,忘了這是自己講的,不禁大為驚訝,叫道:“這是一些什么樣的珍寶呀,這樣光輝燦爛!”⑥寓言是慷慨的。當童話請它幫助的時候,它就到童話那里去;當小說請它幫助的時候,它就到小說那里去……所以,現在我們從童話、小說、詩歌、戲劇里都可以看到寓言的影子。⑦寓言又是謙遜的,當一個刊物請它去做客的時候,它就等各種長篇大著都坐下之后,悄悄坐在補白欄里。⑧寓言是孩子們的好朋友。它長得又矮又小,說起話來卻很逗。它雖然年紀很老,孩子們卻把它看成是平等的同伴。因此,比較起來,它喜歡到兒童刊物那里去做客。當然,它還是同樣謙遜,等小說、童話都坐下之后,它才找一個角落坐下。它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而從不炫耀自己,也不指望從別人手里得到什么。(1)短文共有八段文字,每一段都談了寓言的某一種特點,請將這些特點概括出來。(2)作為一篇解說寓言性質、特點的說明文,本文在表現手法和語言表達方面有什么特色?參考答案:(1)①篇幅短小,寓意博深;②通過故事闡明道理;③通過寓言可以認識生活的意義;④寓言能夠啟發智慧,活躍思想;⑤寓言產生于生活;⑥寓言可以存在于各種文學作品之中;⑦寓言在刊物中只占不顯眼的位置;⑧寓言是兒童的好讀物。(2)短文主要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和擬人的表現手法;語言生動、形象,趣味很濃。●備課資料一、重溫經典薦讀托爾斯泰的寓言負 擔法國人從莫斯科撤走(指拿破侖侵俄戰爭失敗——編者)后,兩個農夫上街尋找財物。兩人中一個聰明,一個愚蠢。他們一起來到城里被火燒毀的地區,發現一些燒焦的羊毛。他們就說:“這些羊毛拿回家就可以派上用場。”于是他們能拿得動多少,就收集多少,然后動身回家去。路上,他們看見街上有許多布匹。聰明的農夫便把羊毛扔掉,把自己扛得動的那么多布搭在肩上。愚蠢的農夫說:“為啥要把羊毛扔掉?已經捆得好好的,又扎得牢牢的。”他一點布也沒拿。他們再往前走,看見一些扔在街上的現成衣服。聰明的農夫又把布扔了,拾起衣服搭到肩上。愚蠢的農夫說:“我為啥要把羊毛扔掉呢?已經捆得好好的,又牢牢地綁在我背上了。”他們繼續往前走,看見扔在地上的一些銀餐具。聰明的農夫又把衣服扔了,盡可能把銀器收拾好帶好。但愚蠢的農夫還是不肯丟棄他的羊毛,因為已經把它捆得好好的,又扎得牢牢的。又再往前走,他們看見路上有金子。聰明的農夫扔下銀器,拾起金子。但愚蠢的農夫卻說:“把羊毛拿下來有什么好處呢?畢竟它已經捆得好好的,又牢牢地綁在我背上了。”于是他們往家里走去。半路上下雨了,羊毛被淋個濕透。愚蠢的農夫只好全部扔掉它,就這么兩手空空地回家;聰明的農夫卻得到金子而富裕起來。提示:人們已經得到的東西,如果不善于正確對待的話,有時會成為自己的負擔,就像寓言中這個愚蠢的農夫一樣。人們總是舍不得丟掉自己已經得到的東西,何況,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選擇都像羊毛、布匹、銀器和金子那樣高下分明,易于辨別。所以,我們常常看到類似愚蠢的農夫那樣的人。泛言之,觀念的更新也是如此。只有拋棄一些陳舊的觀念和知識,才可以與時俱進。辭舊迎新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這篇寓言的啟示是值得我們牢牢記取的。二、閱讀知識推介關于猜讀法又名揣讀法,適用于文言文。猜讀不是任意的主觀臆測,而是從課文實際出發的合乎邏輯的推測。由于人們在閱讀一篇文言文時,總有已知部分和未知部分,因而猜讀法就告訴讀者如何巧妙地運用已知部分去推測未知部分,從而理解全篇的內容。這種方法不求字字落實一清二楚,卻能理解全篇大意。猜讀要有一定的基礎,要懂得一些文言詞語的詞義,古漢語的句式,尤其是特殊句式。猜讀法的要領是:首先統觀全文,把未知部分——難詞難句找出來,然后根據已知部分,從上下文的關系中推斷出未知部分的含義。1.從前后的語意關系來推斷。2.從前后的因果關系來推測。3.從前后的結構關系來推測,常用于加標點,分層次。4.利用對文互譯和六書造字的知識來推測詞義。5.根據字詞所占的語法位置來推測詞性和詞義。6.根據詞語的語法功能,推測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裝等。7.根據修辭手法來推測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6
一、課文悟讀
《畫蛇添足》寫的是某舍人違反常理,受主觀意識支配而硬給蛇添上足的故事,形象地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真理越出一步就會變成謬誤,如果做多余的事,就會徒勞無益,正如茅盾先生所說:“事莫妙于適可而止,過則生災。”這則寓言還包含著對原始圖騰崇拜的批判。楚人以龍為圖騰,某舍人潛意識受龍的形象支配,故畫蛇添足。而戰國已進入理性覺醒時期,人們認為把蛇畫成龍的樣子是違背了常理,故予以嘲笑。這則寓言批判了原始思維方式,是人們理性覺醒的飛躍。
寓言的寓體多重性決定了寓意的多樣性。《買櫝還珠》即似雙刃劍,具有雙重諷刺作用。從賣方說,為了賣出寶珠,把珠盒“包裝”得富麗華美,結果將買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珠盒上而事與愿違,這就說明做事應注意目的,不可主次顛倒。從買方說,有眼無珠,被華美的珠盒所眩惑,只重形式,忽略內容,以致取舍不當。可見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清主次,看清本質。否則,就會成為人們的笑柄。
《濫竽充數》也有多重寓意,它諷刺了沒有真才實學而最風的溫床。從齊滑王這一角度進行橫向思維:他改革用人制度,“好一一聽之”,說明要打破傳終原形畢露的人,也提出了“考察人才,任用人才”的大問題。春秋戰國時期,群雄蜂起,“樂以教化”漸成風氣,人才爭奪日益激烈。從文中兩君主“好音”的場面,可以窺見當時的政治體制:齊宜王好大喜功,講求排場,南郭處士得以尸位素餐,而齊湣王銳意改革,事必躬親,南郭處士無法蒙混過關。結合韓非子的好“帝王之術”可知:對人才必須全面考察,逐一考核,擇優錄用,謹防假冒。
《塞翁失馬》體現了《淮南子·人間》“人間之事,得失之端,存亡之幾”的要旨,塑造了一個“見本而知末,觀指而睹歸”的善術者形象。這位失馬的塞翁,不以眾人之“吊”為憂,不以眾人之“賀”為喜,在復雜的現實面前,沉著冷靜,方寸不亂,既看到了“禍福同門,利害相鄰”,也看到了“禍福相轉而相生”,充分地體現了道家“淡泊無為,蹈虛守靜”的心態。這種禍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轉而相生”的觀點是符合辯證法的。但這種隨緣自適、隨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及相對主義觀點,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是不夠科學的。同時,文末以“丁壯者……死者十九”來反襯塞翁之子以跛獨存,格調也較低。
二、亮點探究
1.《畫蛇添足》中某舍人為何要給蛇添上足?這則寓盲對你有什么啟迪?
學習探究:
蛇本來無足,某舍人卻陶醉于先畫完蛇的自得之中,自作聰明,做多余的事。寓言告訴我們,脫離實際,只能弄巧成拙。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其本身規律,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同時也要把握做事的分寸。2.蛇果然無足嗎?探究學習: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據1982年9月15日《北京晚報》報道,泰國博他倫府高頌縣瑪呂區第一村就發現了一條有兩足的毒蛇。
3.《買櫝還珠》諷刺的對象究竟是誰?
探究學習:
好的寓言往往具有多重寓意,表層寓意是針對具體事件而發的,它是“個別的”;深層寓意反映了某一歷史時期特有的精神現象,反映了某個民族乃至人類共同的思維積淀,它是“一般的”。關于《買櫝還珠》的諷刺對象,歷來見仁見智。從文中主要描寫對象和結尾來看,諷刺對象應是楚人,楚人本想以華麗的匣子來顯示寶珠的貴重,卻因喧賓奪主而事與愿違。但看文章要兼及整體,從文中關鍵語句“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即事情的結局)來看,諷刺的對象還可以是鄭人,鄭人雖只寫一句,但他并非陪襯,他只看外表,忽視實用,沒有眼光,舍大取小,他的選擇實際上是對楚人“包裝”行為的嘲弄。理解了這點,我們便可開掘思維,洞悉寓言的哲學意蘊。
4. 聯系生活實際,《買櫝還珠》給了你什么啟示?
探究學習:
看問題應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予以審視,并密切聯系實際,使見解更有針對性和批判性。就楚人而言,可以肯定其精于商道,善于“賣櫝”。生活中,“酒香還怕巷子深”,“好花還靠綠葉扶”,適當“包裝”是一種精明巧妙的經營策略。也可以批評其喧賓奪主,蒙騙顧客。一些商家不在商品質量上出力氣,卻熱衷大做廣告;某些政府不在增產增效上下功夫,卻沉迷“形象工程”自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就鄭人而言,可以批評其沒有眼光,取舍不當。用人單位只注重對象“豪華”的檔案,消費者只癡迷商品“華麗”的盒子……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也可以跳出定勢思維,肯定其眼光獨到,大膽取舍,說明一個事物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人們對它的認識,在一定條件下人們不妨追求商品的藝術價值,滿足于對商品的審美享受。
5.從《濫竽充數》這一寓言中,你悟出了哪些道理?
探究學習:
發散思維是創新思維的重要形式,《濫竽充數》則給我們提供了多角度思維的藍本。據文中四個方面的人物活動,我們可相機進行思維發散。從南郭處士這一角度進行順向思維:他不學無術,不懂裝懂,終于原形畢露;進行反向思維:他只身逃走,具有自知之明;還可運用否定之否定規律再次進行逆向思維:他的逃走是出于被迫無奈,毫無自知之明可言。從齊宣王這一角度進行橫向思維:他好排場,“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實行“大鍋飯”制度,這是滋生各種不正之統的制度,讓真正的人才脫穎而出。從南郭處士周圍的樂工這一角度進行側向思維:樂工與南郭處土相安無事,不敢揭露事情的真相,說明了不正當的人際關系的危害性。
6.聯系實際,談談你對《塞翁失馬》的認識。
探究學習:
《塞翁失馬》較好地說明了要用發展的、變化的、一分為二的眼光看問題的辯證觀點。首先,要有正確的思想方法,禍福可以互相轉化,要學會在禍中看到福,從禍中求得轉移,對各種生活現象,宜積極樂觀,忌消極悲觀;要學會在福中看到禍,加以戒備,做到心存憂患,居安思危。其次,要有成熟的生活態度,禍福的到來具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生死、利害、得失等,并不都是可以預測的,因此,應力求考慮周全,處事謹慎,多一些準備,少一點幻想,這樣一旦面臨禍患,就能安之若泰,處變不驚。
三、選題設計
1.蛇·龍及圖騰崇拜。
研究方法:
(1)實地考察法。深入自然,參觀蛇館,了解蛇的形狀、種類、特點、作用等。
(2)閱讀書籍法。到圖書館查閱有關蛇、龍及圖騰崇拜方面的書籍。
(3)類比聯想法。由蛇類比似蛇的龍,聯想到古代的圖騰崇拜現象。
參讀書目:
《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詞典》,學宛出版社,1993年出版;
《信仰的坐標》,海南出版社,1993年出版;
《圖騰文化》,藍天出版社,1998年出版。
2.竽·古代樂器及古典音樂欣賞。
研究方法:
(1)參觀調查法。到博物館參觀、了解竽、笙、琴、編鐘等古代樂器的形狀、特性和歷史演變等。
(2)搜集資料法。閱讀相關書籍,了解古代樂器、古典名曲的知識。
(3)鑒賞品味法。聆聽品味《廣陵散》《高山流水》《十面埋伏》等古典音樂。
參讀書目:
《音樂欣賞手冊》,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出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年出版;
《音樂作品導析》,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3.我國古代音樂的歷史、質及作用。
研究方法:
(1)網絡搜索法。上網搜索,了解古代音樂的產生、演變等。
(2)問題討論法。分組討論,明確“樂”與“禮”的關系,理解“樂以教化”的作用。
(3)論文撰寫法。結合實例,就音樂的運用與鑒賞撰寫小論文。
參讀書目:
《龍文化》,青島海洋大學出版吐,1991年出版;
《中華文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出版;
《絲竹九章》,沈陽出版社,1997年出版。
4.我國古代成語、典故、寓言中的“馬”。
研究方法:
(1)相關鏈接法。圍繞“馬”進行相關鏈接,如九方皋相馬、千金市馬、驥遇伯樂、指鹿為馬、按圖索驥、老馬識途等。
(2)意義探究法。分析探討,洞悉這些成語、典故、寓言的意義。
(3)聯系實際法。結合實際,深化對這些成語、典故、寓言的理解。
參讀書目:
《百子全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詩詞典故詞典》,書海出版社,1990年出版;《戰國策》;《淮南子》;《郁離子》;《列子》;《新語》;《藝林伐山》。
四、備教卡片
●卡片①
《畫蛇添足》選自《戰國策·齊策》。戰國時,楚王派大將昭陽領師擊魏而奪得八城,又令昭陽移師伐齊,齊請陳軫勸阻昭陽。陳軫見昭陽,先賀軍功,再談楚的最高軍功獎賞是“令尹”,又講了這個“畫蛇添足”的故事,并說:“今君相楚而攻魏,破軍殺將是八城,不弱兵,欲攻齊,齊畏公甚,公以為名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歸,猶為蛇足也。”意思是,現在你已幫助楚王打敗了魏國,以此撈到的名利已是夠用了。因為楚不會再設兩個令尹的,所以再打齊國,齊怕你。你以此稱名也足夠用了,官職也加不上什么,還不知足,性命難保,即使是再加官進爵,也只能歸于后人,這種情形不是同那個本來已畫成了蛇,可是硬去畫足,反而連酒也喝不到的人一樣嗎?昭陽聽了,便班師回國。后歷代詩人常引此寓言。唐韓愈《感春四首》之四:“畫蛇著足無處用,兩翼霜向趨埃塵。”唐偓《安貧》:“謀身拙為安蛇足,報國危曾捋虎須。”宋蘇軾《與葉淳老、侯敦夫、張柬道同相視新河,乘道有詩,次韻二首》之一:“從來自笑畫蛇足,此事何殊食雞肋。”
●卡片②
《買櫝還珠》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王問墨家學派的田鳩:墨子學派,多不講究辭令,這是為什么?田鳩先說了一個故事:“泰伯嫁其女于公子,令為之飾裝,從文衣至之媵七十人,至晉,晉人愛其妾而賤公女。此可謂善嫁妾而未可謂善嫁女也。”又講了“買櫝還珠”的故事,再謂:“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其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應其直,以文害用也。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故其言多不辯。”后人亦多用其意,元張養浩《讀詩有感自和》其一:“久知好瑟吹竽拙,每笑還珠買櫝非。”清史騏生《馬懷》:“世人憎愛?E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7
一、詞語練習題。
1.給加點的字拼音。
卮酒 買櫝還珠 廩食 何遽 折其髀
2.選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
a.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
b.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
c.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d.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3.解釋加點的詞。
(1)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
(2) 飾以玫瑰,輯以翡翠( )
(3) 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 )
(4)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
4.解釋每組中加點詞的詞義。
(1)①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 )
②丁壯者引弦而戰( )
(2)①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②故時有物外之趣( )
(3)①好—一聽之,處士逃( )
②好讀書,不求甚解( )
(4)①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
②馬無故亡而入胡( )
參考答案
1. zhì dú lǐn jù bì
2. b
3. (1) 本來。 (2) 通“緝”,連綴。 (3) 通“悅”,高興。 (4)帶領。
4. (1)①拿 ②拉 (2)①緣故 ②所以
(3)①喜歡 ②喜歡 (4)①沒有 ②走失
二、問句不同類的一項是( )
a.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b.且人患志志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c.此何遽不為福乎? d.王曰:“然則何為使子?”
參考答案:d
三、課文內容理解填空題。
1.“買櫝還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原意是諷刺那些_______________,這是從_____的角度來說的;我們還可以從______的角度將寓意理解為_______________。
2.“濫竿充數”選自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從他身上,我們可以得到的教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們常用“_________”來比喻雖然暫時吃虧,卻因此得到了好處,也指壞事可以變成好事。
參考答案
1.買了匣子,退還了珍珠; 沒有眼光,取舍不當,主次顛倒,不知輕重的人; 買方; 賣方; 注意包裝商品,有時可以獲得大的利潤
2.韓非子 南郭處士 不學無術,專*投機混日子的人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
3.塞翁失馬,焉(安)知非福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8
教材分析:
四則寓言有兩則是選自《伊索寓言》,另外兩則選自《韓非子》。前兩則極具諷刺意味,作者已點明寓意:希望和結果的矛盾,是〈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諷刺性之所在;〈蚊子和獅子〉諷刺了戰勝強大敵人卻撞在蜘蛛網上的蚊子。〈智子疑鄰〉說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卻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對待。〈塞翁失馬〉闡述了禍與福的對立統一關系。但本課更在于靈活地分析寓意,允許從不同角度作概括。
教學目標 :
1、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2、分析故事情節,學習改寫、編寫寓言。
3、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結合注釋疏通字句。
老師預備課件。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一、導入
寓言總是很受孩子喜歡,這個學期我們學過寓言嗎?什么是寓言呢?
讀“課前導語 ”。
二、朗讀寓言,分析故事情節
1、 朗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讀出人物的語氣。
思考:①“赫爾墨斯又笑著問道”的“笑”你認為是一種怎樣的笑?表現了他怎樣的心態? ②赫爾墨斯為什么先問宙斯、赫拉像的價錢如果首先問自己的雕像的價錢,結果會怎樣?
③一個銀元是貴還是便宜?
④如果蚊子不先發表“挑戰宣言”就去進攻獅子,結果仍然是戰勝了獅子,這對故事情節會有怎樣的影響?
2、根據情節,歸納寓言寓意。
三、改動寓言情節后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學生討論,這樣改動情節后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蚊子和獅子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聽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價格后,為什么一言不發,悄然離去了?他心里這時是怎么想的?顯然,原文中諷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變了。改動后的《蚊子和獅子》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么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所以寓言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并且作者依據現實生活想像創造的,閱讀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節;而創作寓言,更不能忽視對情節的具體想像。
四、聯系實際,深入探究
1、在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人嗎?
2、你覺得這兩個故事還適用于哪些人呢?
五、布置作業
1、自編寓言故事,注意考慮情節是否合理、具體,情節與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參考題目:①嘴和眼的對話 ②樹和斧子
2、預習《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昨天,我們學的是古希臘的寓言,今天,我們來學習中國古代寓言兩則。中國古代有許多這樣的寓言,它們就像珍珠一樣散布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它們作為論據來闡明事理,非常具有說服力。如:《智子疑鄰》選自《韓非子》。《塞翁失馬》選自《淮南子》。
三、疏通課文
1、學生朗讀,自主探究。
2、四人小組相互交流探究。
3、小組提出無法解決的字詞,全班討論。然后教師打出課件,學生解釋加點的字。
聯系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 不筑,必將有盜 暮而果大亡其財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馬無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家富良馬 其子好騎 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獨以跛之故
這個環節一定要落實,這些加點詞語中有的屬于古今異義,有的屬于一詞多義,有的屬于詞類活用,不需要給學生分類,但一定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把意思講對,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為以后學習文言文打基礎。
四、復述故事情節
在讀懂的基礎上,讓學生復述,加深理解。
五、多角度歸納寓意
1、先引導學生讀課本204頁錢鐘書伊索寓言新解,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發表見解。
《智子疑鄰》
積極方面:聽意見只應聽正確的,而不要看這意見是什么人提出,對人不能持偏見。
消極方面:要注意自己與聽話者的關系,如果關系疏遠,即便說的意見正確,效果也不見得好。
《塞翁失馬》
這位失馬的塞翁,不以眾人之“吊”為憂,不以眾人之“賀”為喜,在復雜的現實面前,沉著冷靜,方寸不亂,既看到了“禍福同門,利害相鄰”,也看到了“禍福相轉而相生”,充分地體現了道家“淡泊無為,蹈虛守靜”的心態。這種禍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轉而相生”的觀點是符合辯證法的。但這種隨緣自適、隨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及相對主義觀點,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是不夠科學的。同時,文末以“丁壯者……死者十九”來反襯塞翁之子以跛獨存,格調也較低。
2、如果學生覺得難,可提些問題進行啟發。同時也指導學生盡可能把話表述得簡潔、準確。如:討論《智子疑鄰》時,可問:對正確的意見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
學《塞翁失馬》,可以問: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
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不能讓學生誤解成福與禍的轉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五、擴展閱讀
課件打出成語:鄭人買履、買櫝還珠、畫蛇添足、守株待兔、濫竽充數等,讓學生講講這些故事及寓意。
六、布置作業
1、翻譯文言文。
2、課外讀〈伊索寓言〉〈中國古代寓言選〉
教后反思:
1、其實,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適合多角度解讀,如〈赫爾墨斯和雕像者〉,其明白的寓意已經很難再有想像的余地,一定要改變故事情節反而生硬。
2、確實很有必要引導學生多閱讀一些簡短深刻的文言寓言,既積累了一些成語,又提高了學生文言閱讀的能力。學生也很感興趣。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9
一、基礎知識積累
1.為下列加點字注音。
宙斯( ) 庇護( ) 較量( ) 凱歌( )遽( ) 髀( ) 跛( )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寫法很巧妙。一開始就用“ ”來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實際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
3. 《塞翁失馬》這篇寓言用來說明“ ”(《老子》第五十八章)這兩句話的,闡述了 與 的對立統一關系。4.根據解釋,寫出成語。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滿不在乎的樣子。( )②原指野獸的兇猛模樣。現常用于形容壞人兇相畢露的樣子。( )③形容稱心如意而自得其樂。( )④目空一切,認為世界上無人能與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5.為下列加點詞選擇正確義項。①人皆吊之( )a.慰問 b.吊著 c.哀悼②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a.將要 b.帶領 c.將來③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a.十九個人 b.十分之九 c.十有八九6.判斷正誤,對的畫“√”,錯的畫“×”。①寓言是將生活哲理寄托在一個假想的、具體形象的、具有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種文學體裁。(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動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東西和現象。( )③寓言主題的表現都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較深刻的道理寓于簡短的故事之中。( )④寓言在藝術手法上的重要特點是夸張,此外,還運用擬人、比喻等手法。( )二、閱讀理解。(一)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卻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這個故事適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解釋下列詞語,并說說他們的表現作用。a、較量較量:________________,這個詞語表現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b、凱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詞表現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2.“要說不是這樣”中的“這樣”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話概括蚊子戰勝獅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描寫蚊子叫聲時用了兩個不同的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5.“你并不比我強”和“我比你強得多”分別是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從句子的語氣上來看,第________句比第________句強。6.文中寫獅子與蚊子的“戰斗”時主要運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寫手法。a.對話描寫 b.語言描寫 c.動作描寫 d.神態描寫 e.心理描寫7.在文中最后一節橫線上填上相應的句子。(二)有一次,濃煙忽然俯視一下煙囪,就嘲笑起煙囪來了:“多渺小、多可憐啊!你那樣一動也不動,不嫌乏味么?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頭…你是什么時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么?你看了不覺得慚愧么?”煙囪回答道:“你比我高,比我粗大,還會舞蹈,這都不假。只是你的行動沒有一定的方向,你永遠只會隨風飄蕩,這也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濃煙冷笑了一聲說:“你這完全是妒忌我。但妒忌也是白搭。你看我的千變萬化,你看我越變越大……”濃煙繼續自我欣賞,繼續在搖搖擺擺中騰空。他一邊飛舞一邊擴散,色彩越變越淡,聲音也越來越微弱。飛升呀,飛升呀,他不斷擴散,最后終于完全消失了。1.寫濃煙居高臨下、自高自大神態的詞語是________,表現他對煙囪說話的口吻時,用的詞語是________,這表現了濃煙________的性格。2.在煙囪的回答中,哪句話擊中了濃煙的要害,指出了濃煙的不足? 3.簡要說說作者通過哪些方面的描寫,揭示了煙囪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三)運鹽的驢子驢子背鹽過河,滑了一下,跌倒在水中。背上的鹽溶化了一些,它站起來感到輕了許多,心里很高興。后來有一回,它背著海綿走到河邊的時候,以為在水里打個滾又會使負擔減輕,便故意一滑。可是海綿吸足了水,他再也站不起來,便淹死在河里了。這個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楊子之鄰人亡羊①《列子》楊子②之鄰人亡③羊,既率其黨④,又請楊子之豎⑤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⑥,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⑦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路焉。吾不知其所之,所以反也。”注:①選自《列子·說符》。②楊子:楊朱,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③亡:丟失。④率其黨:帶領他的親屬。黨,親族。⑤豎:仆人。⑥既反:已經返回。既,已經。反,同“返”。⑦奚:何,為什么。1.鄰人的羊丟失了,他為什么帶著許多人去追?很多人去追羊,為什么還讓羊跑掉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一個成語概括這個故事的意思,并說說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1.zhòu bì jiào kǎi jù bì bó 2.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 3.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禍、福 4.①大模大樣 ②張牙舞爪 ③洋洋自得 ④不可一世 5.①、a ②、b ③、b6.①.√ ②.× ③.√ ④.×二、閱讀理解:(一)1.a.在競賽或斗爭中比試高低;毫不畏懼 b.打了勝仗所唱的歌;洋洋得意 2.(你并)不比我強 3.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或揚長避短 4.吹著喇叭 唱著凱歌 5.否定句 肯定句 第2句 第1句 6.bc 7.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二)1.俯視;嘲笑;傲慢、自大 2.你的行動沒有一定的方向,你永遠只會隨風飄蕩 3.語言描寫,揭示了煙囪堅定的默默奉獻的精神和品格。(三)客觀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不能憑“老經驗”辦事,否則就會受到嚴懲(四)1.因為岔道太多了,岔道之中,又有岔道,鄰人不知羊跑到哪條道上,沒有去追,只好回來了。 2.歧路亡羊。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有的人在學習、工作或社會生活中迷失了正確方向。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10
寓言四則
畫蛇添足|買櫝還珠|濫竽充數|塞翁失馬
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理解每則寓言的寓意,并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舉出生活中的同類事例是教學的重點。學會運用這些成語造句是教學的難點。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掌握生字的讀音和意思,并將四則寓言譯成白話文。布置學生將四則寓言故事編成課本短劇,在課堂上表演。
教學方法上,以自讀為主,點撥為輔。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我國古代有不少流傳甚廣的寓言故事,它們往往借淺顯易懂的故事來說明深刻的道理。這些寓言故事見于各類文學作品之中,如《戰國策》《淮南子》《韓非子》等,后來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四則寓言故事。下面請X X X等同學表演他們根據課文改編的課本劇。
學生表演完后,要求其他同學評點表演的優劣,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幻燈顯示:四則寓言的課題和學習目標。
二、學習目標。
1.理解各則寓言的寓意。
2.掌握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三、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幻燈顯示:
(1)給下列生字注音。
祠( )卮( ) 櫝( )薰( )綴( )
濫( )竽( )廩( ) 遽( )髀( )跛( )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引酒且飲之( ) 丁壯者引弦而戰( )
②終亡其酒( ) 馬無故亡人胡( )
③吾能為之足( ) 為木蘭之柜( )
南部處士請為王吹竽 ( ) 此何遽不為福乎?( )
③綴以珠玉( ) 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3)翻譯下列句子。
①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②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③廩食以數百人。
④此何遽不能為禍乎?
⑤人皆而之。
2.活動安排:復述故事比賽,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則寓言故事派代表參賽。最后由
教師總結,評出優勝者,頒發小獎品。
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指名朗讀“畫蛇添足”“買櫝還珠”“濫竽充數”。
2.討論問題:這三則寓言的寓意各是什么?請從現實生活中舉出同類事例。
明確:“畫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不恰當。“買櫝還珠”諷刺了只重外表,不看實質;只重形式,不看內容的人和做法。“濫竽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數,或是用不好的東西混在好的東西里充數。
學生的舉例只要是同類的,都予以肯定。教師可根據討論的情況進行點撥。
3.能力訓練:這三則寓言都已成為常見的成語,請分別造一個句子。教師可先示范造句。學生造句后,可組織大家評論是否恰當。
4.全班齊讀“塞翁失馬”一文。
5.“塞翁失馬”的寓意是什么?
明確:事情都有正反兩方面的可能,好事可能變成壞事,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要辯證地看待事物。
6.有人認為塞翁因禍得福是由于運氣。你覺得這種說法對嗎?應如何理解?
明確:不對。因為禍中往往隱藏著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預伏著禍的先機。福與禍可以互相轉化的。我們應辯證地看問題。
7.請舉出生活中與之同類的事例,并談談你從文中所獲得的啟示。
明確:此類舉例很多,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學習和自己身邊的生活中去尋找,將德育滲透到教學中來,如考試失利時,如果找到問題的癥結,失敗就會成為成功的基礎,所以沒考好不必悲觀失望等,
有二點啟示:①禍福可以轉化,不要把禍福看死了;學會在禍中看到福,從禍中考慮到怎樣求得轉化,不要消極悲觀。或者在福中看到禍,加以戒備,是一種有益于人生事業的思想方法。②禍福之來,確實有許多偶然性,生死、利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預料的,思慮辦求周全些,處處力求慎重些,多一點應付不測之變的準備.少一點不著邊際的幻想;一旦面臨禍患,可以處變不驚,可以減少后悔,這也是—種成熟的生活態度吧!
8.請用“塞翁失馬”造句。
學生造句訓練盡可能多花點日引司,教師要加以評點。
五、布置作業:完成課后練習三,熟讀課文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①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② 分析故事情節。
③ 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④ 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① 分析故事情節。
② 多角度概括寓意。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結合注釋試著翻譯。
老師:投影儀。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教學設計
導入 課文
在文學寶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① 全班朗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② 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學生解釋詞語并翻譯句子,其他學生補充修改,個別問題老師解釋。
③ 全班再集體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然后教師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齊讀句子并解釋加點的詞。
聯系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 不筑,必將有盜 暮而果大亡其財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馬無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家富良馬 其子好騎 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獨以跛之故
這個環節一定要落實,這些加點詞語中有的屬于古今異義,有的屬于一詞多義,有的屬于詞類活用,不需要給學生分類,但一定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把意思講對,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為以后學習文言文打基礎。
④ 復述課文大意
這是為了讓學生熟悉故事情節,能夠不看課本把這兩個寓言故事講出來,可以多找幾個學生復述,這樣學生差不多就背下來了。
討論
①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概括這兩則寓言大意。
這是本節課中激活學生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先由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盡可能每個人都說,然后再轉入全班性的討論。第一,次討論結果可能單一,可能深度不夠,或者概括的語言表述不準確,教師可以靈活指導,提問,如討論《智子疑鄰》時,可問:對正確的意見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學《塞翁失馬》,可以問: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這樣使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狀態,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時也指導學生盡可能把話表述得簡潔、準確。
②結合生活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與失、福與禍在生活中其實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結合你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塞翁失馬》的寓意理解。
討論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不能讓學生誤解成福與禍的轉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請你從這兩則寓言中各概括一個成語。
這個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很快可以討論出結果。教師告訴學生,在以后學習中見到成語,可以從寓言故事的角度幫助理解意義。(當然,并非所有的成語都是從寓言故事中概括出來的。)
小結
①通過以上討論,我們明白,寓言是借一個故事寄寓一種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而要讀懂寓言,則需要我們密切聯系現實生活體驗,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
②布置作業 。
結合今天的生活寫出你對寓言故事《黔驢技窮》的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教學設計
導入
①《智子疑鄰》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這寓意的?
(由學生回答《智子疑鄰》寓意的理解,過渡到寓意是通過分析寓言情節得出的。)情節的設置、想像是寓言創作中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們再學習兩則古希臘寓言,通過對這兩則寓言的分析,發揮想像,學習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
討論,分析寓言情節,認識寓言情節的作用
①朗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的寓意,并說說你是根據哪些具體情節概括出這些寓意的。
這個環節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脫離寓言的故事情節,一定要通過分析具體的情節來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寫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后來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卻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這些情節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獅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動寓言情節后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出示投影(改動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學生討論,這樣改動情節后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蚊子和獅子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通過討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寓言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如,改動后的《蚊子和獅子》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么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聽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價格后,為什么一言不發,悄然離去了?他心里這時是怎么想的?顯然,原文中諷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變了。
同時,教師還可以進一步點撥,寓言的故事情節都是作者依據現實生活想像創造的,閱讀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節;而創作寓言,更不能忽視對情節的具體想像。
學寫寓言,進一步鍛煉想像思維與發散性思維
①續編寓言情節練習。
教師投影出示兩個續編題目:a.赫耳墨斯聽到自己的雕像作為添頭“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說了些什么?b.蚊子戰勝獅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以后還會發生什么故事?
以上兩題內容,學生可任選一題,做到練習本上,然后在班上讀,其他同學評論。
②自編寓言練習。
教師出示題目:a.嘴和眼睛的對話;b.樹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畫筆和顏料;e.蜜蜂與花朵止貓和老鼠。
學生可以任選其中的一個題目構思,并在最后點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討論。
在學生分析故事情節、概括寓意,并能續編情節的基礎上,做這一練習正合適。學生此時的思維正處在活躍高峰,會有很高的興致。這個練習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想像力,依據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學生動腦分析生活,正確認識生活,可謂一舉兩得。因課堂時間關系,不可能做長時間交流,但在討論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考慮情節是否合理、具體,情節與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當然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可以給學生提點具體修改意見。
總結
①教師小結。
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點,學習了通過分析情節,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實習了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請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仔細觀察生活,分析生活,還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正確認識生活。
②布置作業
a.依據課堂討論,利用課堂上老師出示的題目,也可以自己命題編寫一則寓言,規整地抄到本子上。
b.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12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a.庇護(pì)愛慕(mù) b.俯視(fǔ) 乏味(fàn)c.慚愧(cán)妒忌(dù) d.煙囪(cōng) 矗立(chù)2.根據解釋,寫出成語。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滿不在乎的樣子。( )②原指野獸的兇猛模樣。現常用于形容壞人兇相畢露的樣子。( )③形容稱心如意而自得其樂。( )④目空一切,認為世界上無人能與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3.赫耳墨斯化作凡人來到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 )a.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間受不受尊重。b.他想知道人對神是否尊重。c.他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d.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間是否受到極大的尊重。4.蚊子第二次吹喇叭的原因是( )a.有意氣一氣獅子,再一次從精神上征服獅子。b.得勝后驕傲了,炫耀一下自己的勝利。c.宣揚自己的功績,要稱雄于動物界。d.慶賀自己戰勝獅子而奏樂。5.寫出兩則寓言的寓意。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蚊子和獅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填空。①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通常用擬人化的________作主人公,揭示某種深刻的道理。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選自《________》,作者相傳是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作家________。(一)語段點將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這故事適用于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1.蚊子先說:“你并不比我強”,然后說:“我比你強得多。”這是使用________法,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蚊子“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蚊子所用的戰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下面兩個句子中的“吹著喇叭”所表現的不同內容。①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這里“吹著喇叭”表現蚊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這里的“吹著喇叭”表現了蚊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理解文段中加粗詞的含義,選出分析不當的一項( )a.強調蚊子至死仍然不服氣,因為戰勝過強大的動物。b.說明蚊子至死不明白自己被滅亡的原因。c.蚊子為自己的強大而遭覆滅感到惋惜。d.蚊子已感受到是自己的得意忘形使他遭到失敗。(二)遷移過關運鹽的驢子驢子背鹽過河,滑了一下,跌倒在水中。背上的鹽溶化了一些,它站起來時感到輕了許多,心里很高興。后來有一回,它背著海綿走到河邊的時候,以為在水里打個滾又會使負擔減輕,便故意一滑。可是海綿吸足了水,他再也站不起來,便淹死在河里了。這個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c 2.①大模大樣 ②張牙舞爪 ③洋洋自得 ④不可一世 3.c 4.d5.見“要點詳析”部分 6.①植物或動物 ②伊索寓言 伊索 (一)1.激將法 鼓起勇氣,挑氣獅子的怒氣 2.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3.①自信 ②得意自滿 4.b (二)客觀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不能憑“老經驗”辦事,否則就會受到嚴懲 【提示】 (二)遷移過關:歸納寓意要注意提取材料中的關鍵詞,如“背鹽”、“跌倒在水中”、“輕”、“背著海綿”、“以為”、“故意”、“吸足了水”、“淹死”等,在此基礎上歸納寓意更容易。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13
寓言四則 習題精選
一、詞語練習題。
1.給加點的字拼音。
卮酒 買櫝還珠 廩食 何遽 折其髀
2.選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
a.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
b.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
c.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d.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3.解釋加點的詞。
(1)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
(2) 飾以玫瑰,輯以翡翠( )
(3) 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 )
(4)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
4.解釋每組中加點詞的詞義。
(1)①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 )
②丁壯者引弦而戰( )
(2)①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②故時有物外之趣( )
(3)①好—一聽之,處士逃( )
②好讀書,不求甚解( )
(4)①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
②馬無故亡而入胡( )
參考答案
1. zhì dú lǐn jù bì
2. b
3. (1) 本來。 (2) 通“緝”,連綴。 (3) 通“悅”,高興。 (4)帶領。
4. (1)①拿 ②拉 (2)①緣故 ②所以
(3)①喜歡 ②喜歡 (4)①沒有 ②走失
二、問句不同類的一項是( )
a.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b.且人患志志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c.此何遽不為福乎? d.王曰:“然則何為使子?”
參考答案:d
三、課文內容理解填空題。
1.“買櫝還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原意是諷刺那些_______________,這是從_____的角度來說的;我們還可以從______的角度將寓意理解為_______________。
2.“濫竿充數”選自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從他身上,我們可以得到的教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們常用“_________”來比喻雖然暫時吃虧,卻因此得到了好處,也指壞事可以變成好事。
參考答案
1.買了匣子,退還了珍珠; 沒有眼光,取舍不當,主次顛倒,不知輕重的人; 買方; 賣方; 注意包裝商品,有時可以獲得大的利潤
2.韓非子 南郭處士 不學無術,專*投機混日子的人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
3.塞翁失馬,焉(安)知非福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14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1.聯系上下文,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思:
⑴暮而果大亡其財(亡: )
⑵馬無故亡而入胡(亡: )
⑶人皆吊之(吊: )
⑷此何遽不為福乎(何遽: )
⑸居數月(居: )
⑹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將: )
⑺死者十九(十九: )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寫法很巧妙。一開始就用“ ”來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實際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
3.《塞翁失馬》這篇寓言用來說明“ ”(《老子》第五十八章)這兩句話的,闡述了 與 的對立統一關系。
4.閱讀課文,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分別說說四則寓言的寓意。
5.赫耳墨斯聽說自己的雕像只作“白送”之用后,產生了怎樣的心情,說了些什么?
6.從下面提示的兩個話題中任選一個作話題,發揮想象,編寫一則寓言。
⑴嘴和眼的對話;⑵樹和斧子。
第二部分:閱讀分析
(一)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后來,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于是問道:“這個值多少錢?”雕像者回答說:“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添頭,白送。”
這個故事適用于那些愛慕虛榮又不被重視的人。
〖注〗赫耳墨斯:希臘神話里掌管旅行和商業的神,是宙斯的兒子。宙斯是希臘神話里最高的神。赫拉:宙斯的妻子。添頭:商人為了吸引顧客,往往在顧客所買的貨物以外,加送一點不值錢的東西,這種加送的東西叫做“添頭”。
7.第一段采用的是 與 的表達方式,第二段采用的是 的表達方式,點明了 。
8.雕像者回答說:“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添頭,白送。”請用一個詞語來更明確地表達赫耳墨斯雕像的價格: 。
9.在赫耳墨斯的想象中,雕像者會如何回答他的雕像價值?這反映了他怎樣的心態?
10.文中劃橫線部分是對赫耳墨斯的 描寫,表現了他 的心理狀態。
11.赫耳墨斯在問赫拉像的價值時,為什么笑?這反映了他問話是怎樣的心態?
(二)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這故事適用于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
12.在文中找出與“你并不比我強”這個否定句相應的肯定句是 。這兩句把蚊子 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13.判斷正誤:
⑴蚊子之所以能戰勝強大的獅子,根本原因是蚊能咬獅子。( )
⑵在寫法上,上一則寓言是反襯手法,在修辭方面本則寓言用的是擬人手法。( )
⑶本文是在篇末點明寓意。( )
⑷能概括蚊子戰勝獅的神態的詞語是“勢不可擋”。( )
14.能確切概括蚊子結局的成語是( )
a.后悔莫及 b.可歌可泣 c.樂極生悲 d.寧死不屈
15.文中兩次寫蚊子“吹著喇叭”,第一次表現蚊子的什么特點?第二次表現蚊子的什么神態?
16.這則寓言說明了( )
a.獅子雖然龐大,卻沒有本領。
b.是不是真有本領,不取決于個子的大小。
c.蚊子敗在蜘蛛手里,是出于偶然。
d.取得勝利后,不能盲目驕傲,要謹慎從事,否則會受挫折。
(三)
春天。在,名從冬眠中醒來的大樹下,一棵小草探出了鵝黃的頭,他們從此成了鄰居。
他們的日子很舒心,很(qiˆ)意。白天,他們聽鳥兒,看花兒;晚上,他們與星星,同露珠。
后來,不幸降臨了。這一年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干旱,野草、鮮花、樹林都大片大片的死去。大樹和小草也在痛苦里掙扎。
“大樹,我……不行了。”小草呻吟著。
“不,我們要活下去。”
大樹用半焦的身軀擋住子太陽毒辣辣的火舌,咬緊牙,忍受著她瘋狂的(shŒ)咬。太陽落山了,大樹顧不得撫摸自己淌血的傷口,舒展開斑痕累累的四肢,把一絲絲微薄的濕氣聚成滴滴露珠,小心注入小草的軀體,把她拉出了死亡的邊緣。
夏雨終于返回了他們的家園,危難過去了,小草無限感激的仰望著大樹說:“您為什么要犧牲自己來幫助我呢?我這么渺小卑微,對您能有什么回報呢?”
大樹笑笑:“我也曾是一顆小草,我危難的時候,同樣受到過別人慷慨的贈予,若說回報,我怎么回報藍天、大地、雨露、春風他們呢?”
小草想了很多很多。
秋天,她走完了生命的旅程,化為一(cu)泥土,溶進了大地的血脈。
春風又起,大樹周圍,又泛起點點新綠。
17.本文的體裁是( )
a.小說 b.童話 c.寓言 d.民間故事
18.文中有三處拼音,結合上下文寫出漢字。
19.選出填入文中第二節的橫線上最恰當的一組詞( )
a.歡笑 爭艷 交流 談心 b.歡歌 爭春 談話 交往
c.歡笑 爭春 交往 談心 d.歡歌 爭艷 談心 交流
20.“渺小”與“卑微”從詞性角度看是屬于( )
a.副詞 b.動詞 c.形容詞 d.助詞
21.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寓言四則》答案
1.⑴丟失⑵逃跑⑶安慰⑷難道⑸過了⑹帶領⑺十分之九 2.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 3.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禍、福 4.略,言之成理成文即可,不拘于答案。 5.略 6.略 7.敘述、描寫;議論;寓言的寓意 8.一文不值 9.價值比赫拉的雕像還貴。表現了他狂妄的心態。 10.心理;自以為身價很高,狂妄 11.蔑視赫拉的驕傲的心態。 12.我比你強得多;步步進逼、咄咄逼人 13.⑴×⑵√⑶√⑷× 14.c 15.無畏、果敢;洋洋自得、驕傲自大 16.d 17.b 18.依次是:愜、噬、撮 19.d 20.c 21.告訴人們人生就像大樹一樣,無私奉獻,不求回報,這樣,人生才會有價值,才更有意義。
《寓言四則》備課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①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② 分析故事情節。
③ 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④ 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① 分析故事情節。
② 多角度概括寓意。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結合注釋試著翻譯。
老師:投影儀。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教學設計
導入 課文
在文學寶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①全班朗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②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學生解釋詞語并翻譯句子,其他學生補充修改,個別問題老師解釋。
③全班再集體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然后教師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齊讀句子并解釋加點的詞。
聯系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 不筑,必將有盜 暮而果大亡其財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馬無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家富良馬 其子好騎 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獨以跛之故
這個環節一定要落實,這些加點詞語中有的屬于古今異義,有的屬于一詞多義,有的屬于詞類活用,不需要給學生分類,但一定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把意思講對,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為以后學習文言文打基礎。
④ 復述課文大意
這是為了讓學生熟悉故事情節,能夠不看課本把這兩個寓言故事講出來,可以多找幾個學生復述,這樣學生差不多就背下來了。
討論
①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概括這兩則寓言大意。
這是本節課中激活學生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先由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盡可能每個人都說,然后再轉入全班性的討論。第一,次討論結果可能單一,可能深度不夠,或者概括的語言表述不準確,教師可以靈活指導,提問,如討論《智子疑鄰》時,可問:對正確的意見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學《塞翁失馬》,可以問: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這樣使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狀態,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時也指導學生盡可能把話表述得簡潔、準確。
②結合生活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與失、福與禍在生活中其實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結合你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塞翁失馬》的寓意理解。
討論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不能讓學生誤解成福與禍的轉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請你從這兩則寓言中各概括一個成語。
這個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很快可以討論出結果。教師告訴學生,在以后學習中見到成語,可以從寓言故事的角度幫助理解意義。(當然,并非所有的成語都是從寓言故事中概括出來的。)
小結
①通過以上討論,我們明白,寓言是借一個故事寄寓一種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而要讀懂寓言,則需要我們密切聯系現實生活體驗,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
②布置作業 。
結合今天的生活寫出你對寓言故事《黔驢技窮》的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教學設計
導入
①《智子疑鄰》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這寓意的?
(由學生回答《智子疑鄰》寓意的理解,過渡到寓意是通過分析寓言情節得出的。)情節的設置、想像是寓言創作中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們再學習兩則古希臘寓言,通過對這兩則寓言的分析,發揮想像,學習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
討論,分析寓言情節,認識寓言情節的作用
①朗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的寓意,并說說你是根據哪些具體情節概括出這些寓意的。
這個環節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脫離寓言的故事情節,一定要通過分析具體的情節來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寫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后來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卻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這些情節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獅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動寓言情節后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出示投影(改動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學生討論,這樣改動情節后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蚊子和獅子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通過討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寓言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如,改動后的《蚊子和獅子》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么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聽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價格后,為什么一言不發,悄然離去了?他心里這時是怎么想的?顯然,原文中諷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變了。
同時,教師還可以進一步點撥,寓言的故事情節都是作者依據現實生活想像創造的,閱讀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節;而創作寓言,更不能忽視對情節的具體想像。
學寫寓言,進一步鍛煉想像思維與發散性思維
①續編寓言情節練習。
教師投影出示兩個續編題目:a.赫耳墨斯聽到自己的雕像作為添頭“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說了些什么?b.蚊子戰勝獅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以后還會發生什么故事?
以上兩題內容,學生可任選一題,做到練習本上,然后在班上讀,其他同學評論。
②自編寓言練習。
教師出示題目:a.嘴和眼睛的對話;b.樹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畫筆和顏料;e.蜜蜂與花朵止貓和老鼠。
學生可以任選其中的一個題目構思,并在最后點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討論。
在學生分析故事情節、概括寓意,并能續編情節的基礎上,做這一練習正合適。學生此時的思維正處在活躍高峰,會有很高的興致。這個練習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想像力,依據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學生動腦分析生活,正確認識生活,可謂一舉兩得。因課堂時間關系,不可能做長時間交流,但在討論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考慮情節是否合理、具體,情節與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當然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可以給學生提點具體修改意見。
總結
①教師小結。
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點,學習了通過分析情節,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實習了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請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仔細觀察生活,分析生活,還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正確認識生活。
②布置作業
a.依據課堂討論,利用課堂上老師出示的題目,也可以自己命題編寫一則寓言,規整地抄到本子上。
b.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