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通用17篇)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1
一、給加粗的字注音銷聲匿( )跡 連翹( ) 翩( )然農諺( ) 差( )異 孕( )育二、根據拼音寫出漢字1.冬季南北溫度xuán shū( )。2.特別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xiǎn zhù( )。3.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yú yè méi( )、西府hǎi táng( )、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三、為下列加粗的詞選擇正確的義項,將義項的序號填入括號內1.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 )活頁月刊( )大地出現了一片春耕的活氣。( )a.生動活潑;不死板。 b.生存;有生命。 c.活動;靈活。2.各種花次第開放。( )改革開放( )a.(花)展開。 b.解除封鎖、禁令、限制等。3.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 )這本書是他的勞動果實。( )a.革命斗爭或勞動生產得到的勝利品或收獲。b.植物體的一部分。四、下列各句中說明緯度差異的一項是( )a.濟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或谷雨節,煙臺要到立夏。b.根據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c.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d.在華南丘陵區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應。五、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大自然的語言”中“語言”是指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b.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的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學。c.本文以平實的語言按照從現象到本質的說明順序介紹了物候學。d.緯度、經度、高下的差異和古今的差異是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六、閱讀,然后回答問題(一)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1)(a清醒;b蘇醒;c醒悟;d復蘇)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2)(a次第;b連續;c陸續;d全部)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3)(a紛紛;b刷刷;c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1.在語段中的括號里選擇恰當的詞語。(1)( ) (2)( ) (3)( )2.解釋下列詞語。銷聲匿跡:翩然:3.這兩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 )a.物候現象 b.氣候變化c.物候規律 d.四季景色變化4.這兩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主要的說明方法是:5.去掉“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這幾個詞語行不行,為什么? 6.作者為什么說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二)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紅的花,綠的葉,湛藍的天空,蔚藍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圖畫。當你流連于湖光山色之中,對大自然的斑斕色彩欣喜感嘆之際,你是否想過,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天空是藍的,樹是綠的?而當夜幕降臨后,不管是遠山還是近樹都成了黑色?這其中很有一番道理呢!大自然的這些色彩都與太陽光有關。陽光是復色光,它的可見光部分由紅、橙、黃、綠、青、藍、紫這七種單色光組成,不透明的物體反射某一些單色光,而吸收另一些單色光,物體的顏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決定的。譬如,紅蘋果只反射紅光,看上去就是紅的;綠葉只反射綠光,看上去呈綠色;雪對陽光是全反射,哪一種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的;所謂黑色,其實是將七種光全部吸收。當七種光既不被物體反射,也不被物體吸收,而是全部通過物體的時候,這個物體就是透明的。水晶和水晶般的冰都是這樣。天空所以呈現藍色,道理也與此相類似。在七種單色光中,藍色的光波長很短,極易被大氣中的微粒反射。當陽光通過地球周圍的大氣層時,其他波長較長的光,不受大氣中的碳粒、塵埃、水蒸氣的影響,而藍色不斷被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們看見天空是藍的。日落以后,物體沒有陽光可反射,大自然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1.這篇短文圍繞中心,主要從哪三方面來說明?(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2.天空呈現藍色的原因是(不得超過20個字):3.給這則短文擬一個小標題(不得超過10個字):________(三)模糊數學1965年,世界上誕生了一門新的學科——模糊數學。數學的特點是精確,如今卻與“模糊”攀上了親,似乎不可思議。確實,模糊數學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世界各國的研究者與日俱增,正如1975年紀念模糊數學誕生十周年的論文集所指出的:“未來的十年,將是模糊數學大發展的十年。”模糊數學的誕生,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人類應用數學工具,對世界的認識從模糊到精確,是一個飛躍。今天,精確的數學計算在許多場合必不可少。然而,當我們要求電子計算機具備人腦功能的時候,精確這個長處在一定的程度上反而成了短處。例如,我們在判別走過來的人是誰時,總是將來人的高矮、胖瘦、走路姿態等與大腦中儲存的樣本進行比較,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一般說來,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即使一位舊友多年不見,面貌有變化,仍能依稀相認。然而要是讓電子計算機來做這件事,那就復雜了。得測量來人的身高、體重、手臂擺動的角度以及鞋底對地面的正壓力、摩擦力、速度、加速度等等數據,而且非要精確到小數點后幾十位才肯罷休。如果某熟人近來消瘦了點,計算機就“翻臉不認人”了。顯然,這樣的“精確”,反使人糊涂。由此可見,要使計算機能模擬人腦功能,一定程度的模糊,倒是需要的。模糊數學以客觀世界的模糊性為研究對象,它的基礎是模糊集合論。集合原是德國數學家康托爾在19世紀末提出的概念。例如,太陽系是所有行星的集合,車廂是所有乘客的集合,一張報紙是全部字組成的集合等等。經典集合論對事物只作明確的劃分。然而事實上,一個事物是否屬于某集合,并非只有“是”或“非”兩種回答,常有模棱兩可的情況。例如,對“老年人”和“高個子”這類集合的界限就很難作明確的劃分。50歲的人,可以算老年,也可不算老年。這就是說,在現實世界中,集合的邊緣往往是模糊的。在人們的思維或語言中,這樣模糊的概念比比皆是。如胖、高、重、濃、響、明亮、暖和、粉紅、漂亮等,都沒有絕對的標準。經典數學就無法進行描述,而模糊數學卻能對這些模糊的集合,進行定量的分析。因此,模糊集合要比經典集合更加符合現實世界的實際狀況,更帶有普遍性。可以這樣說,數學從模糊到精確,又發展到模糊,是螺旋式的上升,標志著我們認識世界的能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模糊數學在精確的經典數學與充滿了模糊性的現實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可以預料,模糊數學必將成為電子計算機、機器人的人工智能方向發展的有力工具。目前,模糊數學在理論上正在不斷完善,而它的應用已十分廣泛。尤其在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自動控制、圖象識別、綜合評判、聚類分析、自動機理論、生物系統等方面,已引起了科技界和有關部門的普遍重視。1.舉例說明這篇說明文主要采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 2.選文在說明模糊數學時采用了________的說明順序和________的結構方式。3.劃分第三自然段的層次,并概括出層意。 4.概括說明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模糊數學的? 5.“可以預料,模糊數學必將成為電子計算機、機器人的人工智能方向發展的有力工具。”這句話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nì qiáo piān yàn chā yùn二、二、懸殊 顯著 榆葉梅 海棠三、1.bca 2.ab 3.ba四、c五、d六、(一)1.(1)b (2)a (3)c 2.銷聲匿跡:這里指消失了鳴叫聲,藏起了形跡。翩然:動作輕快的樣子。 3.a 4.時間順序;舉例子 5.不行。因為以上情況只限于“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6.花香鳥語、草長鶯飛等各種自然現象和氣候有密切關系,它們好像在提醒農民適時安排農事,起到了語言的作用,所以作者說它們是大自然的語言。(二)1.(1)大自然的各種色彩與太陽光的關系。(2)天空呈現藍色與太陽光的關系。(3)日落后大自然變成黑色與太陽光的關系。2.藍色被大氣中的微粒反射和折射。 3.大自然色彩的奧妙 (三)1.作比較,如人腦與計算機比較;舉例子,如文中“例如……”的句子。 2.邏輯 總分 3.第一句為第一層,說明模糊數學的研究對象與基礎。從第二句至“進行定量分析”為第二層,說明模糊集合的特性。從“因此”到本段結束為第三層,說明模糊數學的意義。4.從模糊數學誕生的必然性、模糊數學的理論基礎與研究對象、模糊數學的廣泛應用和發展前景等三方面來說明模糊數學的。 5.模糊數學將使電子計算機、機器人具有人工智能。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2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提高語言概括力。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3、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能力。
4、學會在生活中運用物候知識,激發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提高語言概括力。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2、學習本文準確、生動、典雅的語言,體會本文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教學方法:合作討論法、點撥法、品味法
課型:講讀課
教學手段:多媒體
課時:1課時
教學設想:
因為前一個單元已經進行了說明文的學習,學生對說明文的特點,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但本單元說明文是事理說明文,事理說明文所遵循的是邏輯順序,因此,在教學本文時應引導理清段落間的邏輯順序。《大自然的語言》一文語言生動形象,是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所以也要讓學生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全文用一個課時進行教學。先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從總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和結構。再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細致的討論和研究,以進一步掌握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語言特點。
這是一節說明文閱讀課,采用主問題教學方法,設計了四個主問題:一、默讀課文,快速準確地篩選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點勾畫)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學?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意義?3、決定物候觀測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二、理清順序:1、分析本文的說明順序2、研讀第6--10段這幾個段落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三、體會語言:1、文章為什么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2、朗讀1—2自然段,對本文生動的語言細細咀嚼,認真品讀。四、拓讀運用。教學線索清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圖片,教師導入:微風輕撫,燕子呢喃著春的消息;烈日炎炎,盛開的荷花告訴我們夏天已來臨;田野金黃,落葉送來了秋的請柬;大地蒼茫,飄飛的雪花講述著冬天的故事。人有語,物有聲,大自然也會說話。自然界就像一個智者,用他獨特的語言向人類傳遞著季節變化的種種消息。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16課去聆聽《大自然的語言》吧。
【設計意圖】激情導入,通過優美的畫面,優美的語言,讓學生的情緒完全融合在這美妙的課堂意境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初讀,整體感知
1、初讀文章,解決生字詞。
2、默讀課文,快速準確地篩選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點勾畫)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觀測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學生進入自學,在文中勾畫所需信息
【設計意圖】通過自學,勾畫這幾個問題的答案,把握文本內容,引導學生搜索、篩選相關信息并提取、概括文章要點,訓練學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互動交流展示成果
學生自學結束后,進行展示交流。1、3、4小題非常明確,從文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直接在班內展示即可。2小題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后班內展示,教師視情況進行點撥。
【設計意圖】通過互動交流,使學生更清楚的掌握文章內容,在交流中理清文章思路。
(四)再讀,理清順序
1、分析本文的說明順序
2、研讀第6--10段這幾個段落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這兩個小題都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先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深入文本,靜靜思考,然后組內互動,最后班內展示。
明確:
1、本文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
2、6--10段這幾個段落順序不能調換,因為這幾段是按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來說明的。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理清說明順序,體會文章條理性,讓學生明白,這種條理性不僅表現于文章的整體,也表現在文章的局部,文章的段與段之間都會有不同的邏輯順序。
(五)品讀,體會語言
1、文章為什么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
2、朗讀1—2自然段,對本文生動的語言細細咀嚼,認真品讀。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品味本文生動形象的語言,增強學生語言感悟能力。讓學生明白說明文的語言風格有嚴謹質樸也有生動形象。
(六)拓讀,學會運用
作家郭沫若先生曾有過這樣的疑惑,你能幫他解決一下嗎?
兩個月前,在廣州,看見了玉蘭花開;兩個月后,在北京,又看見了玉蘭花。玉蘭花呀,我說,你走得多慢哪!費了兩個月工夫,你才到了京華。
——郭沫若《玉蘭和紅杏》
【設計意圖】學會在生活中運用物候知識,激發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結語:同學們,大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它不但絢麗多彩,而且奧妙無窮。我們只有做一個細心人、有心人,才能讀懂它的語言,才會聽懂它的傾訴,才能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七)布置作業
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以春夏秋冬某一個季節的特點為內容,寫一篇小短文,能適當描述“物候現象”,文體不限,不少于300字。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認知力與想象力,訓練學生邏輯思維、組織材料和語言的能力。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3
教學目標 :
1、了解物候學的內容、意義、規律和發展前景等有關知識,培養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的一般規律來安排文章順序的方法。
3、掌握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4、讀準“翹”“衰”“落”“觀”“差”等多音字。
5、學習說明語言的準確、生動和恰當地運用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動地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2、學習寫讀書摘要。
3、了解物候知識的掌握和物候學的研究在農業上的重要意義,激發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難點:
本文的邏輯順序及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春》和《濟南的冬天》這兩篇課文,還記得里面是怎樣分別描寫小草的嗎?[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春天,小草“嫩嫩的,綠綠的”;冬天草色“暗黃”。從“綠綠的”知道春天到了;從“暗黃色”知道冬天已經降臨。大自然仿佛會告訴我們氣候的信息似的。這是怎樣回事呢?今天學習的《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將給人們解釋其中的道理。
[板書課題]
(二)通讀全文。
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對一些難字難詞也已經查閱過字典詞典,下面一起讀讀課文中這幾個字詞。
[利用課文“預習提示”內的5組字詞,讓學生個別讀,齊讀。]
接下來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這篇課文介紹了什么知識?
2.“大自然的語言”比喻什么?
3.對照注解①,說說看,原文標題是《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課文為什么把它改為《大自然的語言》?
[學生發表意見后教師歸納]
1.課文介紹了物候知識,說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語言”用來比喻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把大自然中種種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認識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課文把原來的標題改為“大自然的語言”,把大自然擬人化了,顯得生動而有情趣,又很新穎,比直接說“物候學”更容易吸引讀者;也更合乎“科學小品”這類文章的特點。
下面再通讀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標上序號(一至十二),用5分鐘時間快讀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練習題中的4個小題,填寫段的序號。
[學生讀、練后簡要討論。]各小題后括號內應填的序號為
第1題(一至三);第2題(四至五);
第3題(六至十);第4題(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層次,剖析條理。
說明文要把事理說明得清清楚楚,讓人讀了容易理解,就必須講究條理性。請同學們圍繞課文的中心——物候現象的介紹,劃分段落,簡要歸納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題的基礎上,引導討論,然后歸納]
第1大段(一至三段):從一年四季中自然現象的變化說明什么是物候,并進一步說明物候學和它研究的對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說明物候觀測對于農業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項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課文中心明確,條理清晰。請再進一步思考:決定物候現象來臨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是怎樣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
[討論后歸納]
說明應有條理,即使是并列的幾個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測,而是要以一定的標準理清條理,依恰當的順序逐項說明。課文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按照從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從空間(七、八、九段)到時間(十段)的順序來安排的,并分別用了“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等詞語,表明四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學習編寫讀書摘要。
同學們通過幾次通讀課文和討論內容、層次,對課文已經大致理解。在閱讀實踐中,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點,或是為了記錄資料,以備日后使用,我們常常會在大致理解內容之后,做一些讀書摘要。摘要,實質上就是對信息進行篩選,要把文章的要點或主要的內容摘錄在卡片或筆記本上。摘錄的形式,可以是分條的提綱,也可以是濃縮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今天我們先練習最簡單的讀書摘要;從課文中選出一些重要的語句,分條抄錄在筆記本上,構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圍繞課文第一道練習中的4個小題,從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關的句子下劃一條曲線。第二步,把這些句子分別摘抄在筆記本上,有時可適當調整語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詞語,使表達完整。
[學生練習,完成后相互交換閱看,訂正、補充,加深理解課文內容。再將預先準備的寫有“摘要”的小黑板掛出,供學生參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師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語言》摘要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是大自然的語言。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應用在農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它對于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里。
3.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四個因素:首先是緯度,第二是經度,第三是高下差異,此外還有古今的差異。
4.物候學研究,首先是為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利于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第二課時
(一)交流讀書摘要,加深對課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歸納,鼓勵學生向課外閱讀延伸,經常自覺地做讀書摘要〕
(二)繼續研討寫法。
這篇課文的寫法,除了層次清晰、有條有理這個特點外,還有一個寫法特點也值得理解和學習。說明事物的時候,常常要用舉例子的方法,舉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舉一個,也可以舉兩個甚至更多些。這篇課文在多數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而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卻舉兩個例子。[學生讀課文]舉兩個必要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
說明文中例子舉多舉少是有講究的。讀者容易明白的地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舉兩個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如果依次類推,就會誤以為春天也一定來得早,一定溫暖,但是事實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連舉了“大連—— 北京”和“煙臺——濟南”兩個例子加以說明,使人確信無疑。
(三)理解語言的生動性。
這篇說明文的語言很生動。生動的說明才能讓人愛讀易懂。先請同學們把第一、二段仔仔細細地輕聲讀兩遍。
[同學們自讀后教師范讀一遍,然后掛上預先準備的小黑板]
1.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回暖。
2.再過兩個月,燕子飛來了。
3.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掉到地上。
4.杏花開了,就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叫了,該及時耕作。
要求學生通過比較對照,指出上述語句同課文中相應的語句有什么不同,啟發學生了解;兩者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課文的語句要生動得多
[討論后歸納。]
第1句沒有課文中“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這一句生動。“漸漸回暖”是一般的說法;“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則很自然地運用擬人的寫法,“沉睡”、“蘇醒”兩個詞用得貼切而生動,具體地喻寫了嚴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態。
第2句沒有課文中“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這一句生動。“飛來了”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翩然歸來”是輕松、活潑的動態描寫,而且還包含有親切歡迎回到家來的感情。
第3句沒有課文中“……在秋風中籟籟的落下來”這一句生動,“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則是具體、生動的描寫,黃葉在秋天紛紛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電影的鏡頭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第4句沒有課文第二段中幾個原句生動。那幾句緊扣“大自然的語言”,先后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還模仿布谷鳥的叫聲,寫成催促農民耕作的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比直接說“及時耕作”要新鮮、生動得多。
(四)復習、復述。(略)
備注
1.黑體部分的問題和答案必須抄寫在語文筆記本上。
2.三班和六班的學生參考講過的筆記,原來已經記下來的不用抄寫。原來沒講過的的需要補充在筆記本上。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4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是樺川縣第四中學的語文教師劉丹,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的語言》選自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下面我就按照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與手段、說教學過程設計、說教后反思五個部分進行說課。 一、 說教材。 (一)、教材簡介:《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介紹物候學知識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過著名的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文章從一年四季的物候變化談起,形象說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在此基礎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并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學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接著談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后則說明物候學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二)、教學目標簡介:根據教材定位特點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本課設計兩課時,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1、知識目標:
A、學習閱讀科普文章,了解簡單的物候知識。B.初步了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和舉例說明的方法。
2、能力目標:
A.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B.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C.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并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三)教學重點 由以上目標我指定本課教學重點如下: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四)教學難點1.理清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并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2.概括物候學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篩選提示性詞語,進行全面概括。 二、說學生。1、學生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 本文介紹豐富的物候現象很有條理,語言形象、生動、典雅,貼近生活。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本文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本文蘊含的物候知識以及個別專業術語較深奧,初二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重點突破。 2、能力分析 學生對說明常識的把握沒有問題,并且能夠通過反復閱讀、品析語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內涵。 3、一般特點與學習風格差異 學生習慣在小組內交流后再發表看法,因此應該適當的給學生多創造一些合作學習探究的機會。 三、 說教學方法與手段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教學方法具體如下:1.朗讀法。生動的說明易于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基于這一點,我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事理。2.討論法、點撥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在學習過程中我做以適當的點撥。3.競賽激勵法。初中生有好勝心理,在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時,宜用此法,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4.涵泳品味法。對語言的理解運用尤須如此。5.延伸拓展法。采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便于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本課以多媒體課件為輔助教學手段。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1、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安排 本單元說明文的教學是在前一單元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對說明文的體裁、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學本文時應引導學生了解本文說明的對象及其特征,理清說明的順序、條理,理解說明事物時所運用的語言的特點。 教學環節安排如下 第一課時第一環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多媒體顯示春、夏、秋、冬四幅美麗的圖畫。)我的導語是這樣設計的:春夏秋冬,斗轉星移;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大自然豐富多彩.那么,這些豐富多彩的物候現象與人類有何關系呢?為什么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呢?今天,我們將一起去破譯大自然的語言,探詢大自然的奧秘。《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介紹物候學知識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過著名的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 第二環節: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1.多媒體顯示一年四季從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風景。并伴有課文朗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2、教師提示需要積累的詞語。(多媒體顯示)3.學生讀(學生根據個人喜好朗讀、默讀、略讀、精讀、跳讀、連讀)課文兩遍,然后根據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整體把握文意。多媒體顯示閱讀要求如下:。請最先完成的同學舉手示意,我為學生計時。歷時最短的十位同學決出之后,我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學生展示閱讀成果,最后選出歷時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學,授予他“閱讀小標兵”的稱號。(本環節意在通過競賽激勵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閱讀有困難的大概是第(4)題。這一部分我提示學生注意一些標志性詞語。第三環節: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1.選兩位同學劃分段落層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學評價。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本文的說明順序。如有不同見解,其余同學可自由質疑或說出自己的理解。我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作總結發言。第四環節:精讀課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說明順序1.學生齊讀6~10段2.提問: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能否調整(或互換)?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本環節意在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第五環節:布置作業1.收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2.閱讀下文,回答文后的問題。(我以文字資料的形式提供給學生閱讀) 第二課時[教學環節]一、復習上節課內容,抽查學生字詞掌握情況。二、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1.賞讀文章第1、2兩段,體會說明的生動性。(1)選一名學生讀1、2段。(2)教師用簡潔的語言重新擬一個開頭,要求學生與原文比較,說說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多媒體顯示:(3)精讀1、2段,具體說說這一段文字寫得好,好在哪里?學生各抒己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閱讀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我給以適當的鼓勵。(4)教師提問:“如把文章的標題改為‘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好不好?”(5)學生齊讀1、2段,爭取背誦。2.多媒體顯示下列句子,要求學生揣摩,體會說明語言的科學性。3.教師總結:說明文以介紹給人知識為目的,所以要求說明語言宜簡潔、準確、嚴密。但有時為了增強說服力,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又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本文即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三、引導學生學習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多媒體顯示: 我要求學生參考以上資料,結合自己對燕子的觀察了解,寫一段文字介紹燕子的某一特點,盡量體現說明文的科學性和生動性。學生構思寫作后,選三四位同學讀自己的片斷,其余同學評價。 四、延伸拓展,轉化課堂知識1.我要求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農諺,并說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識。2.除了農諺,古代的詩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識。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聯系課文中的物候知識,談談對這首詩的理解。多媒體顯示:3.教師請有旅游經歷的同學談談在旅游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識。 五、探究課文、釋疑問難。六、走進自然暢談收獲。七、布置作業。1.說明“早上烏云蓋,無雨也風來”“黃云上下翻,將要下冰蛋”“清早寶塔云,下午雨傾盆”三則農諺包含的物候知識。(意在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2.請以“水、空氣、森林、動物保護”為對象擬兩條環保標語。例:污染空氣,等于慢性自殺。(意在強化學生們的環保意識)3.同學們,用你們的慧眼、靈心去發現、傾聽大自然,用你們的 妙筆去記錄大自然的語言。(用準確生動富有科學性的語言寫一篇觀察日記,意在培養學生觀察和寫作能力) ●板書設計 八、教后反思 在本課的具體教學時,我走出傳統教法的樊籬,自覺地將新課標的新理念滲透進課堂,將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將沉默無語的文本內容變成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充滿魅力、鮮活的教學內容,賦予了文體以飛揚的生命力。在老師富有啟笛性和親和力的語言導引下,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積極合作,惟恐自己沒有展示和表現的機會。他們靈活地采用了讀、聽、看、演、討論、爭辯等各種形式。在此過程中,課堂變成了求知的樂園。學生的參與意識、想象力、創造力都得以超乎預想的發揮,學生的潛能得以很大程度的挖掘。此時,沉默已不再是金。“什么是物候學,影響物候來臨的因素,研究物候學的意義”,“事理說明文的特征,說明的語言、順序等”這些抽象、枯燥的知識也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教完本課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不是沒有好的學生和文本,而是現代課堂呼喚讓文本與學生進行心靈對話的好的教學語言、教學方式和教學藝術。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謝謝大家。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5
《大自然的語言》,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主要介紹學生不太熟悉、也不太感興趣的物候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按照“先學后導、自主合作、問題評價”的教學模式,通過“摘、理、品”的教學操作過程,從不同的角度解決了課文字詞學習、主要信息的篩選、說明順序的梳理、生動語言的品味。課后我對這節課進行了反思:
1、把朗讀時間還給學生。
課上,我毫不吝嗇的在課堂上給了學生15分鐘的自由朗讀時間,并按照我的預設教學程序和學生進行了心靈的對話與交流,雖然這篇文章用了60分鐘,也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和學生都很輕松的在進行對話交流。學生的知識生成都來源于在讀懂課文,讀好課文的基礎上。讀書是根本,沒有讀,就沒有感悟和理解,就沒有語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2、用激情感動學生。
無論是詩歌、小說、散文、還是知識性很強的說明文,都是作者情感創作的靈魂,一篇課文,要讓學生感動,教師必先感動,教師要先吃透教材,達到對課文的整合與拆分的境界,尋找課文的美點、焦點與學生交流對話,課堂上,用自己的激情使學生情感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勵,使他們在高昂的情緒中產生想象和感悟,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悟人物獨特的個性和美好情操及作者深邃的思想。
在全面推進課改的今天,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語文,要走在語文的道路上,讓學生在朗讀、品詞賞句的基礎上感受語文魅力。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6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16課
(本課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中國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先生寫的一篇說明文,文中作者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淺顯易懂,饒有趣味,課文告訴讀者,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作者把迷人的大自然景物作為科學研究的對象和基礎,并用既生動又通俗的語言介紹了物候及物候學知識,不但能豐富讀者的科學知識而且能激發讀者探索科學奧秘的志趣。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了解并積累了一些有關說明文的基礎知識,上單元我們已經學過幾篇說明文,因此,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文本,通過閱讀了解課文內容,豐富學生的科學精神,讓學生認識到: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科學距離我們并不遙遠。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本文的重點字詞,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把握說明對象,了解物候的相關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3、揣摩語言,進一步提高語言感悟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情境。
2、指導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了解物候的相關知識。
3、研讀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志趣,培養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1、概括要點和學習語言。
2、積累科學知識。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順序,了解從現象到本質的認知方法和行文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工具,今天我們來學習《大自然的語言》什么是大自然的物候現象如: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實際上起著預報農時的作用,從這一點上說,物候現象仿佛就是傳遞信息的“大自然的語言”,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語言。
二、欣賞圖片
(多媒體課件展示四幅畫面,并輔以簡單介紹)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瞧:多可愛的小草,花也在開放,告訴人們春天來了。
酷熱難耐的盛夏,蟬情不自禁地嚷著:熱死啦!熱死啦!這預示著近期天氣還會是烈日當空,注意防暑。
瞧,這就是所謂的五花山,多么美的圖畫,秋天來了。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就是美麗的冬天。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一)學生介紹作者
(二)積累生字詞:
布置預習,養成查字典的習慣,掃清閱讀障礙。
(三)教師范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歸納。
(四)學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歸納總結:
描述物候現象 做出科學解釋 追究因果關系 闡述研究意義
從現象到本質的認知方法和行文思路 邏輯順序
四、品讀課文,賞析語段
指導讀課文1——3段,多媒體出示以下問題:
1、注音:翩然 銷聲匿跡 呈現 風雪載途 農諺
2、選文中運用了哪幾種修辭方法?
3、從整體把握的角度看,選文第1段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應該是從開頭第_____句,從結構上看,這兩層是____關系。
4、請你依據選文概括出什么是物候?
5、選文前兩段的說明順序是_____,采用的主要說明方法是____。
6、去掉第一段第四句中的“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這幾個詞語行不行?為什么?
五、再讀課文,然后回答,師歸納
1、語言生動,體現了科普說明文的特點。
2、說明條理性強。
3、恰當地運用了各種說明方法。
六、觀察生活,說物候現象
課前已布置學生采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設計意圖:留心身邊的物候,體驗物候現象生活中處處可見)
七、總結
常言道:鳥有鳥語,人有人言,本節課我們了解大自然也有它獨特的語言,其實物候現象仿佛就是傳遞信息的“大自然的語言”,同學們今后的生活中,我們要更多的了解大自然,認識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吧!
板書設計:
大 描述物候現象 現象
自
然 作出科學解釋 邏
輯
的 追究因果關系 順
語 序
言 闡述研究意義 本質
《大自然的語言》案例分析
在導入新課后,學生一聽又是說明文感覺很枯燥無味,可是我借助多媒體展示了四幅畫面:草在長,花在開放,蟬鳴,五花山,白雪飄飄,并介紹在不同的季節動、植物或事物都有不同的表現,都在展示著自己獨特的語言,傳遞著大自然的信息,大多數學生都感覺有趣,眼前一亮,這樣我就達到了目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起到了鋪墊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
結束這節課,我心里很輕松,因為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感覺到:說明文很單調,就是介紹什么而本節課學生與我配合的非常好,原因是我利用多媒體展示的幾幅畫面,把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所講的內容中,并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認為物候現象就在我們的身邊,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志趣,更多的去了解大自然,認識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教研組長評點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
設計理念新穎,獨具匠心,體現了“人文”思想,目標明了,重難點突出,教學過程設計科學、實用、詳盡,能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資源,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使設計達到了科學性與實用性的統一,真正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要求。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7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介紹物候知識的說明文。文章生動地有條理地說明事物,準確、生動、簡潔的說明語言是本文的學習重點,從感性向理性認識物候和物候學及相關知識是本文的學習難點。本單元說明文的教學是在前一單元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對說明文的體裁、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本單元的教學除了要鞏固所學的說明文相關知識外,還應結合學生實際,注重學生學法指導和強化學生學法訓練,深化和拓展學生知識。在教學本文時應引導學生了解本文說明的對象及其特征,理清說明的順序、條理,理解說明事物時所運用的語言的特點。在設計教法時,我參考了邱學華先生的嘗試教學法,將學生的舊知識、舊經驗和即將學習的新知識相聯系,將學生的課外實踐和課內學習相結合,注重從感性向理性的升華,注重學法指導和訓練,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過程 】
一、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春夏秋冬,斗轉星移;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大自然豐富多彩。那么,這些豐富多彩的物候現象與人類有何關系呢?為什么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來學習《大自然的語言》。
二、明確學習目標。
1.通過自然現象,認識物候及物候學。
2.抓住要點,理清層次,理解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意義和影響物候來臨的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3.學習準確、生動、簡潔的說明語言。
三、觀看圖片,想想這些圖片中的景色與季節有什么關系,這能說明什么問題嗎?
四、第一次嘗試練習:假如你是作者,該怎樣寫這篇文章?試作簡要構思,并列出提綱。生同桌討論,師作簡要提示。
五、第二次嘗試,理清文章層次和條理,辨別說明方法和認識文章的語言特色。師作方法提示和嘗試要求。
1.采用跳讀的方式速讀課文,理出文章說明的要點。
2.將要點列成提綱,理清文章層次。
3.找出文章使用的說明方法,要能從文中舉出實例。
4.本文語言的特點。
六、指名上黑板板書文章層次提綱。師指正、點評。
七、認識學習本文的語言特色和寫作特點。
八、通過問題的方式總結本文內容和學習要點。
1.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
2.影響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3.研究物候學有何重要意義?
4.本文采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
5.本文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6.本文的語言有什么特色?
本文介紹豐富生動的物候現象很有條理。第一部分的內容是說明的基礎,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概括總結。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說明的基礎。因此,從文章整體結構來看,是由淺入深地進行介紹,條理分明,邏輯性強。另外,一個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個段落里的句序也講究條理性,或以時間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一般到特殊。
說明語言十分生動形象,主要體現在第一、二兩個自然段。這兩段都以時間為序。運用擬人手法把物候現象寫得有情有感,這種寓說明于生動的描寫之中的寫法,增強了說明文的生動性、趣味性。
學完本文,我們知道:物候觀測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也與我們的生活、生存密切相關。那么,我們應怎樣去保護大自然,去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呢?
九、學生質疑,先相互釋疑,對不懂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解決。師巡視指導。
十、課外拓展:
1.在網上查閱資料,結合地理學上關于地球五帶和大氣的知識,理解本課涉及到的物候學知識。
2.結合本課所學知識,對照先前擬定的提綱,看一看有哪些地方沒有考慮到,進行補充完善。
3.根據本文所學物候學知識,分團小組擬定“愛護大自然就是愛護我們自己”的活動方案,團支部審核后在團隊活動中開展。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讀懂詩歌內容,知道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過程與方法
讀中感悟,體會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語言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領略大自然語言的妙不可言。
教學難點:
學生對大自然的現象缺乏感性認識,有些句子較難理解。
課前準備:
1、課件。
2、查找有關“三葉蟲”化石、“喜馬拉雅山脈”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3、觀察大自然,搜集有關“大自然語言”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欣賞四季美景。
現在是春暖花開的季節,自然界的一切都顯示出無限的魅力,請孩子們跟老師一起去欣賞幾個畫面。出示課件(四季)
2、揭示課題。
看了這些畫面你想說什么?
是呀,大自然多么美麗多么神奇呀!它包羅萬象、豐富多彩,每一處景物,每一種動物,每一種植物都是屬于大自然的,都是大自然的代言人。孩子們,別以為人才會說話,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語言呢,剛才你們說的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板書:大自然的語言)
3、質疑課題。
大自然的語言并不難懂,認真觀察就能發現,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我們一起來讀課題,讀了這個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詩配畫朗讀課文。
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去聽一聽大自然的語言,認真聽,仔細看,你聽懂了什么?(詩配畫范讀)
2、全班交流。你聽懂了什么?
3、自由輕聲地讀這首小詩,想辦法讀準字音。
孩子們聽懂了這么多東西,很了不起!如果我們再去把這首小首多讀幾遍,你會讀懂更多的東西。
讀好的孩子用行動告訴老師。孩子們都會讀了,有幾個詞語寶寶想出來考考大家。我們開火車來讀出它們,火車火車哪里開?
火車要進入下一站了,現在進行小組比賽讀這首詩,每一組只讀一小節。孩子們拿好書,火車火車哪里開?
4、試著用“大自然用_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的句式和同桌說一說自己讀懂的內容。
5、誰愿來說給大家聽一聽?根據學生的回答,師適機板書:簡筆畫(略)
三、精讀課文,重點品評
1、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小節,體會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孩子們讀懂的大自然的語言真多呀,在大自然這么多的語言中,你最喜歡哪一種語言呢?你最喜歡哪一種語言就去讀哪一小節,邊讀邊想你為什么喜歡它。(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小節)
2、全班交流,重點品讀
你喜歡大自然的哪一種語言呢?找出來讀給我們聽聽。
以第四小節為例指導學生朗讀。
(1)現在我們請出大自然的這種語言。
(2)你來讀一讀。
(3)你為什么喜歡?
出示課件:反問句: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
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蝌蚪在水中游泳,就像黑色的“逗點”。”但是在這里卻不這么說,而是用反問的語氣,我們一起來試著讀一下反問的語氣。
(4)蝌蚪就像我們學過的逗號一樣,這多神奇呀!這么活潑的小蝌蚪代表了一種大自然的語言,春天來到人間,又是多么讓人欣喜。自己悄悄練習讀一下,能不能把這些神奇,欣喜的感覺找到。誰想來試一試?全班讀。
(5)誰愿意再來讀一讀你喜歡的大自然的語言,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3、領略大自然的語言,配樂朗讀詩歌。
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豐富多彩!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大自然的語言吧!隨著美妙的音樂朗讀這些神奇的語言。
四、拓展延伸、仿寫練筆
1、全班交流自己還知道的大自然的語言。
大自然的語言真是妙不可言呀!大自然的語言遠遠不只這些,還有很多。你在生活中發現大自然還有哪些語言呢?
2、欣賞畫面,感受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你們真會觀察,真會發現!大自然的語言無處不在,只有會觀察、愛學習、勤思考的人才能發現。老師把大自然的好多語言都請到我們的課堂上了,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大自然的語言吧,
3、欣賞老師創作的小詩,指導仿寫。
多美呀!多神奇呀!現在老師不禁詩興大發,想寫一首小詩。可是我們應該怎么寫呢?孩子們先一起觀察一下課文,看看課文中是不是每一個小節的寫法都是一樣的?你發現了什么?通過觀察我們知道了大自然的語言有很多,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把它寫出來。
下面老師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了一首小詩,你們想不想欣賞我寫的小詩?你們聽著。展示詩。
4、拿出紙筆寫一寫大自然的語言。
你愿不愿意像老師一樣也用你喜歡的方式寫一寫你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語言。我們先用一小節寫出一種大自然的語言。大家拿出紙筆來,寫一寫吧。
5、寫好的孩子有感情地讀一讀自己寫的小詩。
6、全班交流。
7、現在請下面的孩子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中間的部份就請臺上的孩子按順序讀自己寫的小詩。配樂朗讀。你們聽聽,我們班的孩子共同創作了一首小詩呢,孩子們都成小詩人了。
五、總結課文、提出希望
你們寫得多好呀!你們都是會觀察、愛學習、勤思考的孩子,才會懂得這么多大自然的語言。
老師希望你們這樣堅持下去,和大自然對話,成為大自然的好朋友,去發現更多大自然的秘密。
板書設計:
白云(圖) 晴
螞蟻(圖) 雨
蝌蚪(圖) 春 學習
大自然的語言 大雁(圖) 秋 觀察
年輪(圖) 年齡 思考
魚鱗(圖) 年齡
三葉蟲化石(圖) 汪洋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9
課結束了,可學生們還為剛才在影片中所觀看到的美麗的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語言而贊嘆不已,他們由衷地感到大自然的語言真是妙不可言。他們議論紛紛,小臉蛋上不時洋溢著興奮的笑臉。看得出學生們完全沉浸在剛才的影片中。
這堂課我借助電影媒體,為低年級學生創設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充分展開創造了鮮活的空間,將學生自然地帶入了學習情境。質疑這一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從自由質疑中得到了信息的反饋,便于適時調整已定的教學流程,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宗旨。自主化的讀書方式,照顧了不同閱讀發展水平的學生的學習要求。主要在于能使學生將生字讀得準確,將課文讀得通順,而重點放在師生共同評讀上,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感。
本課中,我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關鍵,以“白云飄得高高,明天準是晴天”;“螞蟻往高處搬家,出門要帶雨傘”;“樹樁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的自然現象中,使學生懂得大自然到處有語言,進一步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興趣,激發學生愛學習,愛自然的情趣。
課文中例舉了三種大自然的現象,通過小組學習,學生一下子就找到了大自然的現象以及所要告訴人們什么。小組的反饋、交流,而課件的運用適當又幫助學生感性地理解了大自然的語言。此舉在朗讀方面尤為體現,從一開始語調的比較平淡到最后的激情朗讀,從一開始的面無表情到最后的搖頭晃腦,每次讀都有每次的不同,“讀”有了一個質的變化,從讀中讓人感到大自然的語言真是一言難盡。最后,我趁熱打鐵,讓學生給課文配音,這一舉措,使所有的學生都熱情高漲,爭先恐后地說:“我來!我來!”影片的回放,使學生再一次回顧了課文內容,同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語言真是妙不可言。因此,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說,把教學的過程變革為學生主動參與、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實現教學重心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移。
最后我又設計了再看電影,學生仿照課文2、3、4小節的樣子說說大自然的語言這一環節。在讓學生學習教材同時,又不拘泥于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給師生營造開放的課堂環境,提供激發靈感、即興創造、超越預設目標的空間。通過仿說,放飛學生的思想,任他們在自由創造的廣闊天地里振翅翱翔,盡顯風采,從而真正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興趣,進一步激發學生愛學習,愛自然的情趣。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10
二十四節氣名稱的意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將開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將來臨。
夏至、冬至:古稱“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經到了。
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這兩天晝夜相等,正好處在夏至和冬至中間。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增多。
驚蟄:開始打雷,氣溫上升,冬眠的動物開始活動。
清明:天氣晴朗,萬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壯生長。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但尚未成熟。
芒種:麥類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搶種時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熱的意思,表示這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
處暑:“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結束,氣溫開始下降。
白露:氣溫降低,出現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涼。
霜降:開始下霜。
小雪、大雪:開始下雪,至大雪時形成積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節。
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
例如: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
早蚯聞蟬叫,晚蚯迎雨場。
麻雀囤食要落雪。
螞蟻壘窩要落雨。
魚跳水,有雨來。
燕子低飛要落雨。
癩蛤蟆出洞,下雨*得穩。
龜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
泥鰍靜,天氣晴。
豬銜草,寒潮到。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名詞解釋
物候:主要指動植物的生長、發育、活動規律與非生物的變化對節候的反應。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動、抽葉、開花、結實、落葉;動物的蟄眠、復蘇、始鳴、交配、繁育、換毛、遷徙等,均與節候有密切關系。非生物現象,例如始霜、始雪、結凍、解凍等,也屬物候現象。
農諺:有關農業生產經驗的諺語。農諺是農民在長期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所得經驗的概括。一般為通俗的韻語形式,便于記憶,對于傳播生產經驗和農業氣象等方面的知識具有良好作用。中國各地農諺非常豐富。如華北黃河流域一帶關于播種和收獲的農諺有:“清明早,小滿遲,谷雨種棉正當時。”“麥到芒種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
物候學:也稱“生物氣候學”,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動現象與季節變化關系的科學。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11
教書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學習,讓自己不斷成長。讓我們一起到第一范文網一起學習吧!以下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編輯的閱讀答案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黑白雙風暴閱讀附答案
黑白雙風暴
①回顧歷史,一個現象顯而易見:文明越發達,衰亡越徹底。在人類大規模無節制的開發下,生態環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文明被迫淪落他鄉。進入工業社會以來,由于人類改造自然的手段“高明”了,終于短時間即釀成了大規模的自然災害。
②19世紀,美國鼓勵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開荒,認為這是既能發展西部又能解決飯碗的聰明之舉。1860-1890年,90萬平方公里處女地被開墾。孰料過度墾牧造成大面積沙化,20世紀30年代,沙塵暴漸成氣候,1932年爆發14次,1933年達38次,1934年春季終于發展成災害性的沙塵暴,掃蕩了中西部大平原,使全國小麥減產1/3。1935年,震驚世界的黑風暴降臨了,裹挾著大量新耕地表層黑土的西風“長成”了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40公里、高約3公里的“黑龍”,3天中橫掃了美國2/3的地區,把3億噸肥沃的地表土送進了大西洋。黑風暴所經之處,農田水井道路被毀,小溪河流干涸,16萬農民逃離西部地區。當年美國農業損失慘重,糧食減產一半以上。
③可是,前蘇聯并沒有接受美國的教訓。從1954年開始,為“讓荒地服務于社會主義”,在哈薩克、烏拉爾等地的半干旱草原,20xx年之內開墾了約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一度使前蘇聯糧食年產量增加了2/3。但植被和表土結構被破壞的結果是:1960年3月和4月兩次出現了大面積黑風暴,僅哈薩克新墾區農田就被毀了20萬平方公里,新墾區農耕系統幾乎癱瘓,連鄰國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都塵霧迷漫。
④比黑風暴波及更廣、持續更長且已覆水難收的是同時發生并綿延至今的白風暴。前蘇聯在土庫曼斯坦卡拉庫姆沙漠中修建的卡拉庫姆運河,每年可從亞洲第三大湖成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調水灌溉10萬平方公里的農田和草場。這種“創造性地再造自然”帶來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阿姆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劇下降,30年間湖岸線后退10至20公里,成海湖底鹽堿裸露,周圍地區沙化嚴重,“白風暴”(含鹽塵的風暴)接踵而至,不僅使咸海附近的環境荒漠化,白風暴還永久性地毀滅了60%的新墾區,使其成為生命的禁區,導致了不可逆轉的生態災難。
12.閱讀第②段,請簡要概括美國黑風暴具有哪些特點?(每點不超過6個字)(3分)
13.通讀全文,請簡要說明第④段中“創造性地再造自然”的含義。(3分)
14.第④段畫線句中“永久性”一詞不能刪去,請說明理由。(3分)
答案:
12. (3分)爆發次數多(爆發頻繁)波及范圍廣、破壞力強(危害大)。
13. (3分)指人為地,大規模地過度改變自然生態環境的行為,含有否定意味。
14.(3分)“永久性”表示永遠長久,該句表明了被白風暴毀滅的新墾區成為生命的禁區,突出 了白風暴危害的嚴重性,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大自然的語言 竺可楨閱讀附答案
大自然的語言
竺可楨
①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②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③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④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物候觀測的數據反映氣溫、濕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于生物的影響。應用在農事活動里,比較簡便,容易掌握。物候對于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里。下面是一個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根據這些物候觀測資料,可以判斷北京地區1962年農業季節來得較晚。而那年春初種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種的,結果受到低溫的損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遲,選擇適宜的播種日期,這種損失就可能避免。
……
⑥物候學這門科學接近生物學中的生態學和氣象學中的農業氣象學。物候學的研究首先是為了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有多方面的意義。物候資料對于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值,還可以利用來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也可以利用來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我國有很大面積的山區土地可以耕種,而山區的氣候、土壤對農作物的適應情況,有很多地方還有待調查。為了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開展山區物候觀測是必要的。
⑦物候學是關系到農業豐產的科學,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懂得大自然的語言,爭取農業更大的豐收。
16.閱讀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4分)
(1)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
答:
(2)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
答:
17.為什么“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業就包含了豐富的物侯知識。”一句中的“許多”不能刪去?(2分)
答:18.結合第四段的內容,說說“物候對于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里。”一句中的!“這里”具體指的是什么?(2分)
答:19.結合第三四段的內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說明方法:作用:(2)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
說明方法:作用:20.閱讀第六段,請具體說說本段是按什么順序進行說明的。(3分)
答:
(一)閱讀《大自然的語言》(15分)
16.(1)“沉睡”和“蘇醒”兩個動詞運用擬人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種春回大地、生機勃發的景象。
(2)“次第”貼切地表現了春回大地時各種花兒開放的次序,渲染了春天萬物復蘇的氣息.“翩然”寫出了小燕子的活潑伶俐,使春天充滿活力的特點更加具體鮮明。(每小題2分,共4分)
17.“許多”是指“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數量和范圍的限制,但不表示是全部,在這里“許多”說明古代流傳下來的農諺中有很多與物侯知識有關,但不是所有古代流傳下來的農諺都“包含了豐富的物侯知識”.若去掉“許多”,就與事實不 相符.“許多”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2分)
18.是指物候觀測的手段和物候觀測的數據對農事活動的重要意義。(2分)
19.(1)說明方法 :舉例子.
作用:通過列舉桃花開、燕子來對應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等自然現象的實例,具體形象地說明了物 候學的內容和目的,即:通過物候學“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2)說明方法:作比較。
作用:通過把物候觀測儀器與氣象儀器相比較,從而突出了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為物候觀測儀器的特性。
20.作者從“首先”“此外”“還可以”“也可以”幾個方面用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說明了物候學的研究對于農業以及山區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12
各位評委大家好:
我是樺川縣第四中學的語文教師劉丹,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的語言》選自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下面我就按照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與手段、說教學過程 設計、說教后反思五個部分進行說課。
一、 說教材。
(一)、教材簡介:《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介紹物候學知識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過著名的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文章從一年四季的物候變化談起,形象說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在此基礎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并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學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接著談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后則說明物候學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二)、教學目標 簡介:
根據教材定位特點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本課設計兩課時,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 定為
1、知識目標:
A、學習閱讀科普文章,了解簡單的物候知識。
B.初步了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和舉例說明的方法。
2、能力目標:
A.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C.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并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 由以上目標我指定本課教學重點如下: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四)教學難點
1.理清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并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2.概括物候學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篩選提示性詞語,進行全面概括。
二、說學生。
1、學生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
本文介紹豐富的物候現象很有條理,語言形象、生動、典雅,貼近生活。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本文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本文蘊含的物候知識以及個別專業術語較深奧,初二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重點突破。
2、能力分析
學生對說明常識的把握沒有問題,并且能夠通過反復閱讀、品析語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內涵。
3、一般特點與學習風格差異
學生習慣在小組內交流后再發表看法,因此應該適當的給學生多創造一些合作學習探究的機會。
三、 說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教學方法具體如下:
1.朗讀法。生動的說明易于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基于這一點,我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事理。
2.討論法、點撥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在學習過程中我做以適當的點撥。
3.競賽激勵法。初中生有好勝心理,在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時,宜用此法,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
4.涵泳品味法。對語言的理解運用尤須如此。
5.延伸拓展法。采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便于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本課以多媒體課件為輔助教學手段
。
四、說教學過程 設計
1、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安排
本單元說明文的教學是在前一單元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對說明文的體裁、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學本文時應引導學生了解本文說明的對象及其特征,理清說明的順序、條理,理解說明事物時所運用的語言的特點。 教學環節安排如下
第一課時
第一環節:激發興趣,導入 新課。(多媒體顯示春、夏、秋、冬四幅美麗的圖畫。)
我的導語 是這樣設計的:春夏秋冬,斗轉星移;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大自然豐富多彩.那么,這些豐富多彩的物候現象與人類有何關系呢?為什么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呢?今天,我們將一起去破譯大自然的語言,探詢大自然的奧秘。《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介紹物候學知識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過著名的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
第二環節: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多媒體顯示一年四季從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風景。并伴有課文朗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師提示需要積累的詞語。(多媒體顯示)
3.學生讀(學生根據個人喜好朗讀、默讀、略讀、精讀、跳讀、連讀)課文兩遍,然后根據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多媒體顯示閱讀要求如下:
。請最先完成的同學舉手示意,我為學生計時。歷時最短的十位同學決出之后,我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學生展示閱讀成果,最后選出歷時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學,授予他“閱讀小標兵”的稱號。(本環節意在通過競賽激勵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閱讀有困難的大概是第(4)題。這一部分我提示學生注意一些標志性詞語。
第三環節: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選兩位同學劃分段落層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學評價。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本文的說明順序。
如有不同見解,其余同學可自由質疑或說出自己的理解。
我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作總結發言。
第四環節:精讀課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說明順序
1.學生齊讀6~10段
2.提問: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能否調整(或互換)?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本環節意在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第五環節:布置作業
1.收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
2.閱讀下文,回答文后的問題。(我以文字資料的形式提供給學生閱讀)
第二課時
[教學環節]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抽查學生字詞掌握情況。
二、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
1.賞讀文章第1、2兩段,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1)選一名學生讀1、2段。
(2)教師用簡潔的語言重新擬一個開頭,要求學生與原文比較,說說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
多媒體顯示:
(3)精讀1、2段,具體說說這一段文字寫得好,好在哪里?
學生各抒己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閱讀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我給以適當的鼓勵。
(4)教師提問:“如把文章的標題改為‘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好不好?”
(5)學生齊讀1、2段,爭取背誦。
2.多媒體顯示下列句子,要求學生揣摩,體會說明語言的科學性。
3.教師總結:說明文以介紹給人知識為目的,所以要求說明語言宜簡潔、準確、嚴密。但有時為了增強說服力,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又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本文即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三、引導學生學習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多媒體顯示:
我要求學生參考以上資料,結合自己對燕子的觀察了解,寫一段文字介紹燕子的某一特點,盡量體現說明文的科學性和生動性。學生構思寫作后,選三四位同學讀自己的片斷,其余同學評價。
四、延伸拓展,轉化課堂知識
1.我要求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農諺,并說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識。
2.除了農諺,古代的詩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識。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聯系課文中的物候知識,談談對這首詩的理解。
多媒體顯示:
3.教師請有旅游經歷的同學談談在旅游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識。
五、探究課文、釋疑問難。
六、走進自然暢談收獲。
七、布置作業 。
1.說明“早上烏云蓋,無雨也風來”“黃云上下翻,將要下冰蛋”“清早寶塔云,下午雨傾盆”三則農諺包含的物候知識。(意在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2.請以“水、空氣、森林、動物保護”為對象擬兩條環保標語。例:污染空氣,等于慢性自殺。(意在強化學生們的環保意識)
3.同學們,用你們的慧眼、靈心去發現、傾聽大自然,用你們的 妙筆去記錄大自然的語言。(用準確生動富有科學性的語言寫一篇觀察日記,意在培養學生觀察和寫作能力)
●板書設計
八、教后反思
在本課的具體教學時,我走出傳統教法的樊籬,自覺地將新課標的新理念滲透進課堂,將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將沉默無語的文本內容變成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充滿魅力、鮮活的教學內容,賦予了文體以飛揚的生命力。在老師富有啟笛性和親和力的語言導引下,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積極合作,惟恐自己沒有展示和表現的機會。他們靈活地采用了讀、聽、看、演、討論、爭辯等各種形式。在此過程中,課堂變成了求知的樂園。學生的參與意識、想象力、創造力都得以超乎預想的發揮,學生的潛能得以很大程度的挖掘。此時,沉默已不再是金。“什么是物候學,影響物候來臨的因素,研究物候學的意義”,“事理說明文的特征,說明的語言、順序等”這些抽象、枯燥的知識也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教完本課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不是沒有好的學生和文本,而是現代課堂呼喚讓文本與學生進行心靈對話的好的教學語言、教學方式和教學藝術。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謝謝大家。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13
學習目標
1.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義。
2.了解全文的說明結構,準確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種類的“文字”。
3.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4.樹立人類與自然必須和諧相處才能良性發展的觀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學習重點
1. 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2. 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學習難點
1.理清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并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2.概括物候學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篩選提示性詞語,進行全面概括。
學習方法
1.朗讀法。2.討論法、點撥法。
3.競賽激勵法。4.涵泳品味法。對語言的理解運用尤須如此。
5.延伸拓展法。擴展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物候知識,采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便于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語設計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多媒體顯示一年四季從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風景。聲屏顯示課文朗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師提示需要積累的詞語。
多媒體顯示:
3.學生讀課文兩遍,然后根據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多媒體顯示閱讀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學生分頭篩選信息,然后用課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請最先完成的同學舉手示意,教師為學生計時。歷時最短的十位同學決出之后,教師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學生展示閱讀成果,最后選出歷時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學,授予他“閱讀小標兵”的稱號。
學生明確:
學生閱讀有困難的大概是第(4)題。教師可提示學生注意一些標志性詞語,如“首先是為了……”“此外還有……”“對于……”“還可以……”“也可以……”“為了……”。這些標志性詞語對信息的篩選、概括很有參考價值。
三、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選兩位同學劃分段落層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學評價。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本文的說明順序。
如有不同見解,其余同學可自由質疑或說出自己的理解。
總結:通常采用的說明順序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邏輯順序也就是事理順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現象到本質、由簡單到復雜。文章四部分內容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第一部分引出說明對象,第二部分對此作具體闡釋,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進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說明的基礎。全文采用邏輯順序,條理分明,介紹的物候學知識通俗易懂,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讀課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說明順序
1.學生齊讀6~10段
2.提問: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能否調整(或互換)?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
五、布置作業
1.收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
2.閱讀下文,回答文后的問題。(教師以文字資料的形式提供給學生閱讀)
什么是智力
什么是智力?有人說,智力涵義包括聰穎、預見、速度,能同時應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義為學習、作判斷的能力和想像力。在現代文獻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維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還有人把智力表達得更簡潔,說智力是作猜測,是發現一些新的內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測”。對許多人來說,就是你不知怎么辦時,無計可施時,慣常的做法不奏效時,所需要的創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動物呢?這取決于腦的發達程度。腦只有外面那一層——大腦皮層——明顯地與形成“新的聯想”有關。而人的大腦皮層甚至比甜橙皮還薄,大約只有2毫米,僅相當于一枚一角硬幣的厚度。人的大腦皮層布滿了縐褶,但是如果把它剝離下來并將它展開,它的面積大約相當于4張打印紙。黑猩猩的大腦皮層只有1張打印紙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郵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動物的智力高很多。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3.第二段運用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兩次用到“大約”一詞,這體現了選文語言的什么特點?
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6.本文對“智力”作了五種解釋。請說出你最贊同其中的哪一種,結合實例說明為什么。
參考答案:
1.智力
2.邏輯順序
3.作比較 打比方 列數字
4.準確性、嚴密性。
5.介紹了對智力的多種解釋;并通過人和動物大腦皮層的比較,說明人的智力比動物的智力高很多。
6.略。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14
霞浦實小 王彩霞
《大自然的語言》一課是人教版第一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課文以詩歌的形式親切、富有童趣的文筆向學生介紹了大自然的三種語言,讓學生了解一些大自然的現象,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美妙,激發兒童對大自然的興趣。低年級的講讀課文區別于中高年級,本課教學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朗讀訓練,朗讀是低年級的重點,拿出充足的時間指導學生朗讀。
2、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重視自讀感悟,運用啟發性教學原則。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結合學生年齡特征,本課的教學要求是:
1、掌握課文生字,知道課文中的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2、看懂圖意,理解課文,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學生對大自然的現象缺乏感性認識,有些句子較難理解。
教學設計:
一、生詞引入,解題激趣。
1、出示生詞(語言)誰能把生字讀一讀?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點?(都有兩個“口”)說明和什么有關呢?(嘴巴、說話)
2、cai課件展示公雞打鳴、黃葉紛紛往下落、烏云漫天電光閃,說說都告訴我們什么?引入課題: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板書課題)大自然的語言還有哪些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書,去發現吧!
展示接近學生生活的自然現象揭示課題,使深奧的自然現象變得接近,容易理解。
二、組織初讀,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看拼音把每個字讀準,特別是生字的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句詩讀通。
2、交流生字讀音情況:指名說說哪些生字在讀的時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并領讀。
3、交流通讀句子的情況:把你認為讀得最通順的一節讀給大家聽聽,結合交流情況重點指導以下三句。
(1)你如果釣到大魚,魚鱗上有一個個圈圈。(注意輕聲音節)
(2)古老的“三葉蟲”化石,鑲嵌在喜馬拉雅山巔。(注意名稱連讀)
(3)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妙不可言。(“啊”變音讀n音)
(4)正確流利的讀詩句,并說說從詩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語言。
用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提醒大家讀生字的時候注意什么,讀得最好的一節讀給大家聽,這種方式尊重學生的意個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品讀詩句,指導朗讀。
1、自瀆體會,哪一種大自然的語言你最感興趣。
2互動交流、點撥指導。(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進行教學)
(第二小節)
(1)cai課件展示(一個個靜態的“逗點”變成搖著尾巴的“逗點”)這是什么?仔細看看這是什么?
(2)引導想象: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動,招呼朋友多高興呀,它們會說什么呢?你聽了心情會怎樣呢?該怎么讀這句話呢?
這時學生興趣高漲,急不可待想讀書。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展示,讓:“逗點”瞬間變為富有生命的小蝌蚪,展現了春天一派生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從而又理解了課文,內化了語言。
(3)自由練讀、指名朗讀、結合點評。
(第三小節)
(1)cai課件展示一條大魚,誰知道這條魚有幾歲?你是從哪句詩看出來?該怎么讀讓大家都知道這種大自然的語言呢?
(2)學生練讀、指名朗讀。
(第四節)
第四節主要講的是三葉蟲化石,告訴我們喜馬拉雅山曾是汪洋一片,這種漫長的地殼演變,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教師生動的講解相結合,讓學生對地殼的演變有感性認識,從而達到產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1)指名試讀,說說這一節告訴我們大自然的什么語言?
教師結合課件講解“三葉蟲”理解“鑲嵌”,簡單介紹“喜馬拉雅山”。
(2)“喜馬拉雅山”是那么高,那么大,可見遠古時候那兒的海又大又深,詩句“那兒曾是汪洋一片”該怎么讀呢
(3)指名試讀、點評指導。
教師在引導學生反復讀的過程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捂,在讀中培養語感,學生在實踐中學會了獨立思考,體會感情。
四、回歸整體,賽讀拓展。
(1)賽讀:把三小節連起來練讀,比比看誰讀得好。
(2)其實大自然的語言到處都有,它們千奇百怪,妙不可言,只有仔細觀察才能發現。齊讀第一小節和最后兩節詩。
(3)拓展:你還知道大自然能告訴我們什么?說給大家聽聽。回家也可以查找有關大自然中還有哪些語言。
好的語文教學,應該是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本課教學意在引起學生對大自然感興趣,激發學生查找資料的愿望。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15
霞浦實小 王彩霞
《大自然的語言》一課是人教版第一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課文以詩歌的形式親切、富有童趣的文筆向學生介紹了大自然的三種語言,讓學生了解一些大自然的現象,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美妙,激發兒童對大自然的興趣。低年級的講讀課文區別于中高年級,本課教學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朗讀訓練,朗讀是低年級的重點,拿出充足的時間指導學生朗讀。
2、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重視自讀感悟,運用啟發性教學原則。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結合學生年齡特征,本課的教學要求是:
1、掌握課文生字,知道課文中的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2、看懂圖意,理解課文,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學生對大自然的現象缺乏感性認識,有些句子較難理解。
教學設計:
一、生詞引入,解題激趣。
1、出示生詞(語言)誰能把生字讀一讀?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點?(都有兩個“口”)說明和什么有關呢?(嘴巴、說話)
2、CAI課件展示公雞打鳴、黃葉紛紛往下落、烏云漫天電光閃,說說都告訴我們什么?引入課題: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板書課題)大自然的語言還有哪些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書,去發現吧!
展示接近學生生活的自然現象揭示課題,使深奧的自然現象變得接近,容易理解。
二、組織初讀,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看拼音把每個字讀準,特別是生字的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句詩讀通。
2、交流生字讀音情況:指名說說哪些生字在讀的時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并領讀。
3、交流通讀句子的情況:把你認為讀得最通順的一節讀給大家聽聽,結合交流情況重點指導以下三句。
(1)你如果釣到大魚,魚鱗上有一個個圈圈。(注意輕聲音節)
(2)古老的“三葉蟲”化石,鑲嵌在喜馬拉雅山巔。(注意名稱連讀)
(3)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妙不可言。(“啊”變音讀n音)
(4)正確流利的讀詩句,并說說從詩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語言。
用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提醒大家讀生字的時候注意什么,讀得最好的一節讀給大家聽,這種方式尊重學生的意個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品讀詩句,指導朗讀。
1、自瀆體會,哪一種大自然的語言你最感興趣。
2互動交流、點撥指導。(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進行教學)
(第二小節)
(1)CAI課件展示(一個個靜態的“逗點”變成搖著尾巴的“逗點”)這是什么?仔細看看這是什么?
(2)引導想象: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動,招呼朋友多高興呀,它們會說什么呢?你聽了心情會怎樣呢?該怎么讀這句話呢?
這時學生興趣高漲,急不可待想讀書。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展示,讓:“逗點”瞬間變為富有生命的小蝌蚪,展現了春天一派生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從而又理解了課文,內化了語言。
(3)自由練讀、指名朗讀、結合點評。
(第三小節)
(1)CAI課件展示一條大魚,誰知道這條魚有幾歲?你是從哪句詩看出來?該怎么讀讓大家都知道這種大自然的語言呢?
(2)學生練讀、指名朗讀。
(第四節)
第四節主要講的是三葉蟲化石,告訴我們喜馬拉雅山曾是汪洋一片,這種漫長的地殼演變,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教師生動的講解相結合,讓學生對地殼的演變有感性認識,從而達到產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1)指名試讀,說說這一節告訴我們大自然的什么語言?
教師結合課件講解“三葉蟲”理解“鑲嵌”,簡單介紹“喜馬拉雅山”。
(2)“喜馬拉雅山”是那么高,那么大,可見遠古時候那兒的海又大又深,詩句“那兒曾是汪洋一片”該怎么讀呢
(3)指名試讀、點評指導。
教師在引導學生反復讀的過程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捂,在讀中培養語感,學生在實踐中學會了獨立思考,體會感情。
四、回歸整體,賽讀拓展。
(1)賽讀:把三小節連起來練讀,比比看誰讀得好。
(2)其實大自然的語言到處都有,它們千奇百怪,妙不可言,只有仔細觀察才能發現。齊讀第一小節和最后兩節詩。
(3)拓展:你還知道大自然能告訴我們什么?說給大家聽聽。回家也可以查找有關大自然中還有哪些語言。
好的語文教學,應該是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本課教學意在引起學生對大自然感興趣,激發學生查找資料的愿望。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1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閱讀科普文章,了解簡單的物候知識。
2、初步了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3、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4、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5、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并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
6、培養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唐朝的杜牧有一首絕句
《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首詩歌以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為背景。唐明皇對楊貴妃寵愛有加,楊貴妃要什么,唐明皇就給她什么,這不,身在京城長安的楊貴妃要吃荔枝,唐明皇就派人從南方千里迢迢送來新鮮的荔枝。當然,這一路上累死了幾個人,多少匹馬,我們無從考究。只是有人有疑問:當時為什么不能在長安種幾棵荔枝樹呢?是啊,長安為什么不能種荔枝樹呢?今天,我們讀完一篇文章就能基本明白了!那就是竺可楨的《大自然的語言》。(板書)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生串讀,齊讀、默讀。邊讀邊思考:能否把所讀的內容概括一下,不好概括的提出來師生共同探究。(學會圈點勾畫,是閱讀的習慣,圈點哪些語句可以提高閱讀效率?)
2、教師試讀第一段,找個學生讀第二段,齊讀第三、四、五段,默讀后文。
三、梳理結構,梳理順序
學生自學較容易把握的部分:
(1)決定氣候的因素
a能說說這么多的內容,是怎樣快速捕捉到這四點重要信息的嗎?
b找總括句:根據經驗,這些總括句一般在語段的開始或結尾,有時在中間。
c找提問式語句:提問式語句有的以設問句的形式出現,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紹的內容,也是要重視的信息。
d銜接各段的連接詞語:閱讀時可以把這些語句劃出來,就能比較清晰掌握文章的內容了。
(2)這四個因素的先后順序能不能調換?為什么?
(3)課文除了介紹影響物候的四個因素,還介紹了哪些內容?
四、精析語言,合作探究
(一)語言的準確性(以6~10節為例)
1.理解
說明文語言準確的兩種表現:一是表精確性的語言。二是表模糊性的語言。
語言的模糊性我們其實并不陌生,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中國石拱橋》里面講到“《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這里“大約”“可能”都是一種模糊性語言,因為無以考證了,只是推測的情況。不能說得太絕對。
2.探究
精確與模糊是準確的兩種寫法,那么這樣的語言文本中有嗎?
①、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精確)
②、沿海地區的春天的來臨比內陸要遲若干天。(模糊)
(二)語言的生動性(以第一節為例)
1.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句,讀一讀,評一評。
2.說說你喜歡這句話的理由(說說語言生動性體現在什么地方)
(三)朗讀并小結
第一節的每一個詞語都極具表現力,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四季圖。引領著我們進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當然,我們說作為一篇科普文是給人知識的,所以他的語言必須是準確的。即便是生動性的說明,也要做到這一點。生動而準確的語言體現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竺可楨就是這樣一位嚴謹的科學家
作為我國物候學的創始人,他的物候學研究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依然用顫抖的筆記下了當天的氣溫,風力。并端正寫上“局報”兩字。
五、延伸拓展,轉化知識
要說了解和觀察物候,農民們是的研究者。因為他們不僅僅從書本上找經驗,更從生活中總結經驗,那就是諺語。
你知道哪些諺語呢?能不能說說這些諺語所傳遞的物候現象。
例析:
①雞早入舍晴,晚入舍雨
②雞曬翅又曬腿,出現大雨水
③狗翻肚,天落雨
④狗下水洗澡,三天有雨到
⑤蜘蛛收網天下雨
六、走出課堂,走進自然
我們學習《大自然的語言》,不僅學習物候知識,學會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摹、介紹事物,更要學習竺可楨那種嚴謹的工作作風。如果從明天,不,從下課開始,你能像竺可楨這樣留心身邊的每一片葉子,每一朵花,寫寫觀察日記,作作物候觀測,老師相信,來年荔枝滿園的時候,你也許就能告訴我,自然條件下的長安,是種不活荔枝樹的。我想,這便是《大自然的語言》這篇文章帶給我們豐厚的禮物。
七、課后演練,學以致用
如果有機會觀察一下向日葵,就會發現向日葵的花盤總是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而移動,正因為這樣,人們才給它起了這個名字。等向日葵成熟了停止生長了,花盤就不再隨太陽轉了。大家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或查閱相關書籍,了解了解,寫篇以“為什么向日葵圍著太陽轉”的文章。
《大自然的語言》綜合能力測試 篇17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教學重點】
一、學習生動地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二、學習寫讀書摘要。
三、了解物候知識的掌握和物候學的研究在農業上的重要意義,激發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春》和《濟南的冬天》這兩篇課文,還記得里面是怎樣分別描寫小草的嗎?[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春天,小草“嫩嫩的,綠綠的”;冬天草色“暗黃”。從“綠綠的”知道春天到了;從“暗黃色”知道冬天已經降臨。大自然仿佛會告訴我們氣候的信息似的。這是怎樣回事呢?今天學習的《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將給人們解釋其中的道理。
[板書課題]
(二)通讀全文。
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對一些難字難詞也已經查閱過字典詞典,下面一起讀讀課文中這幾個字詞。
[利用課文“預習提示”內的5組字詞,讓學生個別讀,齊讀。]
接下來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這篇課文介紹了什么知識?
2.“大自然的語言”比喻什么?
3.對照注解①,說說看,原文標題是《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課文為什么把它改為《大自然的語言》?
[學生發表意見后教師歸納]
1.課文介紹了物候知識,說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語言”用來比喻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把大自然中種種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認識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課文把原來的標題改為“大自然的語言”,把大自然擬人化了,顯得生動而有情趣,又很新穎,比直接說“物候學”更容易吸引讀者;也更合乎“科學小品”這類文章的特點。
下面再通讀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標上序號(一至十二),用5分鐘時間快讀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練習題中的4個小題,填寫段的序號。
[學生讀、練后簡要討論。]各小題后括號內應填的序號為:
第1題(一至三);第2題(四至五);
第3題(六至十);第4題(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層次,剖析條理。
說明文要把事理說明得清清楚楚,讓人讀了容易理解,就必須講究條理性。請同學們圍繞課文的中心——物候現象的介紹,劃分段落,簡要歸納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題的基礎上,引導討論,然后歸納]
第1大段(一至三段):從一年四季中自然現象的變化說明什么是物候,并進一步說明物候學和它研究的對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說明物候觀測對于農業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項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課文中心明確,條理清晰。請再進一步思考:決定物候現象來臨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是怎樣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
[討論后歸納]
說明應有條理,即使是并列的幾個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測,而是要以一定的標準理清條理,依恰當的順序逐項說明。課文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按照從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從空間(七、八、九段)到時間(十段)的順序來安排的,并分別用了“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等詞語,表明四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學習編寫讀書摘要。
同學們通過幾次通讀課文和討論內容、層次,對課文已經大致理解。在閱讀實踐中,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點,或是為了記錄資料,以備日后使用,我們常常會在大致理解內容之后,做一些讀書摘要。摘要,實質上就是對信息進行篩選,要把文章的要點或主要的內容摘錄在卡片或筆記本上。摘錄的形式,可以是分條的提綱,也可以是濃縮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今天我們先練習最簡單的讀書摘要;從課文中選出一些重要的語句,分條抄錄在筆記本上,構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圍繞課文第一道練習中的4個小題,從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關的句子下劃一條曲線。第二步,把這些句子分別摘抄在筆記本上,有時可適當調整語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詞語,使表達完整。
[學生練習,完成后相互交換閱看,訂正、補充,加深理解課文內容。再將預先準備的寫有“摘要”的小黑板掛出,供學生參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師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語言》摘要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是大自然的語言。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應用在農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它對于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里。
3.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四個因素:首先是緯度,第二是經度,第三是高下差異,此外還有古今的差異。
4.物候學研究,首先是為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利于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第二課時
(一)交流讀書摘要,加深對課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歸納,鼓勵學生向課外閱讀延伸,經常自覺地做讀書摘要〕
(二)繼續研討寫法。
這篇課文的寫法,除了層次清晰、有條有理這個特點外,還有一個寫法特點也值得理解和學習。說明事物的時候,常常要用舉例子的方法,舉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舉一個,也可以舉兩個甚至更多些。這篇課文在多數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而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卻舉兩個例子。[學生讀課文]舉兩個必要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
說明文中例子舉多舉少是有講究的。讀者容易明白的地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舉兩個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如果依次類推,就會誤以為春天也一定來得早,一定溫暖,但是事實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連舉了“大連——北京”和“煙臺——濟南”兩個例子加以說明,使人確信無疑。
(三)理解語言的生動性。
這篇說明文的語言很生動。生動的說明才能讓人愛讀易懂。先請同學們把第一、二段仔仔細細地輕聲讀兩遍。
[同學們自讀后教師范讀一遍,然后掛上預先準備的小黑板]
1.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回暖。
2.再過兩個月,燕子飛來了。
3.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掉到地上。
4.杏花開了,就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叫了,該及時耕作。
要求學生通過比較對照,指出上述語句同課文中相應的語句有什么不同,啟發學生了解;兩者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課文的語句要生動得多
[討論后歸納。]
第1句沒有課文中“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這一句生動。“漸漸回暖”是一般的說法;“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則很自然地運用擬人的寫法,“沉睡”、“蘇醒”兩個詞用得貼切而生動,具體地喻寫了嚴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態。
第2句沒有課文中“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這一句生動。“飛來了”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翩然歸來”是輕松、活潑的動態描寫,而且還包含有親切歡迎回到家來的感情。
第3句沒有課文中“……在秋風中籟籟的落下來”這一句生動,“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則是具體、生動的描寫,黃葉在秋天紛紛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電影的鏡頭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第4句沒有課文第二段中幾個原句生動。那幾句緊扣“大自然的語言”,先后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還模仿布谷鳥的叫聲,寫成催促農民耕作的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比直接說“及時耕作”要新鮮、生動得多。
(四)復習、復述。(略)
備注:
1.黑體部分的問題和答案必須抄寫在語文筆記本上。
2.三班和六班的學生參考講過的筆記,原來已經記下來的不用抄寫。原來沒講過的的需要補充在筆記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