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四首(通用13篇)
詩四首 篇1
(《歸園田居》《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游山西村》)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這四首詩。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
課時安排 4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查找有關資料,給詩歌插配有關的圖畫。老師準備錄音機、課件、微機或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導入新課
陶淵明的性格既剛正不阿,又適情任性這使他與爾虞我詐、相互傾軋的官場格格不入。不為“五斗米折腰”使他辭別官場,歸隱田園。在《桃花源記》一文中我們已經感受到了陶淵明對和平、安寧、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陶淵明的《歸田園居》一詩,進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整體感知明確學習目標教師朗讀課文,學生正音、劃節奏并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a.這首詩可分幾層意思? b.“但使愿無違”的“愿”具體指的是什么? c.這首詩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引導并明確: a.全詩寫了三層意思:種豆的地點及勞動結果;勞作的辛苦與執著;自己的田園之樂。 b.田園勞作之樂,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自我。 c.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享受田園之樂的愜意、閑適的心情。自由背誦。檢查背誦
研讀與賞析 o教師出示學生繪制的幾幅圖片讓學生進行對照賞析,同時提出思考的問題: a.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這首詩的畫面。(要求結合人物身份、舉止、心情) . b.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l曰i學生思考并討論交流。教師明確: a.詩人如釋重負,告別了那個令人壓抑的官場,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園。來到南山
腳下,種下了豆子,但因體力不支,農藝不精,所以草兒盛,豆苗稀。詩人只好一大早起
來就扛著鋤頭去除草,晚上一直勞作到與星星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濕了衣衫,
可解脫了身心束縛的詩人不以為苦,而深深地體味其中的樂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寫出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喜愛與怡然自得。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詩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寫出了那份勤勞與執著。語言“自然、通俗”。齊背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游山西村》陸游
導入新課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曾任隆興府通判,因極力推助北伐,被罷官。詩人回歸故里,內心郁悶。對照官場的偽詐,他更感受到鄉間生活的純樸自然。但他并未喪失信心,深信總有一天會重新為國出力。這種心境與游境相吻合,于是兩相交涉,產生了流傳千古的《游山西村》。整體感知教師范讀課文
學生聽讀,注意字音、節奏。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a.全詩圍繞哪個字展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內容。 b.詩歌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全班討論、交流明確: a.圍繞一個“游”字展開。在一個豐收的年景,詩人受到邀請,來到農家。走在通往山西
村的山路上,山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終于來到山西村。在山西村,
正值社日臨近,農民們衣著簡樸,吹簫擊鼓,結隊往來,熱鬧非凡。詩人盼望著以后能
夠有時間乘月色出游,隨時拄著手杖來敲門拜訪。 b.表現了詩人陶醉、留戀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風光和農村的人情美中,留戀村民的好
客、熱情、淳樸,對此次郊游發出了由衷的感嘆。
競背課文
抽查背誦
■研讀賞析
齊背詩歌,思考下列問題:
《游山西村》中,哪兩句詩流傳最廣?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小組討論交流:
明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用來說明困境中仍然蘊含著希望。■拓展延伸《歸園田居》(其三)和《游山西村》都反映鄉間生活,抒發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處?
明確:《歸田園居》(其三)流露出了歸隱田園后的遁世思想。
《游山西村》主要側重于對農家純樸風俗的留戀。我們還學習過哪些反映鄉間生活的古代詩 歌?
孟浩然《過故人莊》、辛棄疾《西江月》……■布置作業
背誦默寫這兩首詩歌。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使至塞上》 王維
導入新課
唐代自開國以來,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斷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強邊防,以應付戰事。有時也乘勝逐北,有擴張領士的意圖。開元、天寶年間,有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邊塞詩——王維的《使至塞上》。整體感知教師范讀
學生聽讀,注意字音、節奏并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出使人是誰?在什么情況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結果如何?明確:
作者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魯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維輕
車簡從,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經長途跋涉,在蕭關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自由朗讀,限時背誦檢查背誦■研讀賞析齊背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a.說說“征蓬出漢塞,歸燕人胡天”一句的含義,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 b.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句。學生對照自己畫的圖畫賞析,四人小組討論明確: a.自己過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樣,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人胡天的
上空。蘊含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 b.大漠茫茫無邊,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臺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
云霄,顯得異常醒目。“孤煙”兩字能狀其神韻,“孤煙”之后隨一“直”字,使景物顯得單
純簡凈。“長河落日圓”寫出了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只有黃河橫貫其中。視野
所及,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將自己的孤寂
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對廣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中。齊讀背誦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渡荊門送別》李 白
導入新課
初一時我們曾學習過表現鄉愁的詩歌——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你還記得嗎?另外你還知道哪些描寫鄉愁的詩歌?(學生回答,教師可再做補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首反映故園之思的詩歌——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整體感知教師范讀
學生聽讀,注意字音、節奏并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a.說說《渡荊門送別》一詩的主要內容。 b.抒發作者鄉愁的是哪一句?學生討論交流 a.寫作者李白出蜀至荊門來到楚地時所見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從景物方面著筆,表現的是作者寫出濃濃的鄉思。自由背誦課文抽查背誦研讀賞析齊背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a.寫景的句子是哪幾句?是按什么順序描繪的? b.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理由。出示學生設計的圖畫或課件,引導學生對照賞析,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a.“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是按由遠到近的順序寫的。 b.示例:“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后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將靜止的山嶺描繪出充滿動感與空間感的活動畫面來。后句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寫荊門一帶平原曠野寥廓高遠的景色。這兩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闊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再以天上云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詩人以移步換景的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出長江的近景和遠景,奇妙多姿,藝術效果十分強烈。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不直接說出對養育過自己的故鄉的思念之意,而是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誼;萬里送行舟,從另一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情深。齊讀背誦■延伸作業閱讀《歸園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適、岑參的著名邊塞詩,并點評賞析。從四首詩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寫出來。
板書設計:
歸田園居
前四句:田間的勞動情形
五六句:歸途夕露沾衣
七八句:抒寫歸隱意愿
使至塞上
敘寫出使經歷(既言事,又寫景)
刻畫塞外風光(意境雄渾,視野開闊)
渡荊門送別
首聯: 遠渡的地點
此行的目的
頜聯: 寫景(遠)
頸聯: 寫景(近)
尾聯: 抒情(思鄉)
游山西村
受邀去農家 寧靜、歡悅
去山西村的路上 景美
在山西村 風俗獨特
別山西村 不舍
教學后記: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這四首詩。能對詩的語言進行品味,能體味詩歌的內涵,提高了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綜合性學習六:怎樣搜集資料
訓練要求:
1、掌握搜集資料的方法。
2、選擇搜集主題。
3、清理過程。
4、整會材料。
5、寫作。
訓練時間: 7課時
詩四首 篇2
實驗中學語文教學設計
課題
詩四首
本學期總第 課時
日期
課型
復習
主備人復備人一、教學目標:
1.熟練地背誦默寫這些首詩。
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
3.培養學生感悟古代詩歌內容 的能力,不斷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熟練地背誦默寫這些首詩。
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歸園 田居》
1、簡介作者及背景:陶淵明可算是我國詩歌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因為他寫出了大量歌頌田園風光和農村生活的詩篇。他做過幾任小官,41歲那年辭官而歸,從此住在農村,親自參加田間勞動,直至63歲去世。這首濤是他辭官的第二年寫的, 詩題的意思是回到園田居住。
2、誦讀理解,背誦默寫:
(1)朗讀詩文,結合課下注釋理解字面意思。
(2)思考下列問題:
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說的?即是歸途,大概也就是來時的路,為什么開頭不提,到這里才說它狹而多草木為什么要著意寫夕露沾衣?
3、賞析詩歌的意境美。
提問:陶詩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 淡不必多言,你認為“情趣”表現在什么地方? 想像“帶月荷鋤歸”等的動人畫面。
這首詩流露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使至塞上》
1、簡介邊塞詩及作者:唐代自開國以來,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斷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強邊防,以應付戰事。有時也乘勝逐北,有擴張領士的意圖。開元、天寶年間,有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邊塞詩”。
王維,字摩詰,唐代詩人,畫家。他的詩以描繪山水田園和歌詠隱居生活為主,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出名。其中反映軍旅和邊塞生活的作品,寫景的佳句廣為流傳,如《使至塞上》就極富代表性。
2、誦讀理解,背誦默寫:
(1) 朗讀并理解字面意思。
(2)思考下 列問題: “征蓬出漢塞,歸燕入胡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感情?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是實寫還是虛寫?3、品讀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無際無涯的大漠中,一縷烽火臺上的孤煙,直上青天;長河似帶,落日降臨,異常渾圓,這兩句詩,凸現了大漠粗獷、強毅的精神,凝聚了詩人的心態。從詩的字句看,語不驚奇,樸實無華,但卻能狀難言之景于目前,含不盡之意于言外,達到了渾成的境界,顯示了詩人的深厚功力。這兩句詩充分體現了詩中有畫的特色,非常講究景物 的畫面感。首先,它有畫一樣的構圖,從天邊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煙到地下的河流,從近處的烽煙到遠處的夕陽到綿延無邊的大漠,畫面上的景物雖不多,但是空間闊大,層次很豐富。
三、復習《渡荊門送別》
1、簡介作者:李白,字太白,唐代詩人,是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自號青蓮居士。〖拓展〗:歐陽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蘇軾東坡居士。
2、朗讀理解,背誦默寫:
( 1)朗讀課文并結合課下注釋理解字面意思。
(2)思考下列問題:這是一首送別詩,誰在送別?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里看出來的?你最喜歡的是哪句詩?為什么?
3、品讀賞析: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描寫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 景色,畫出一幅氣勢磅礴地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這一聯中的“隨”、“盡”、“入”三個字用的好。“隨”字將群山與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的表現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盡”字表達了剛從三峽中出來的詩人頓時喜悅開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貼切,是對前途的展望,大江 無阻擋地流向遠方,空間廣闊,打開了詩人眼界,奔騰著詩人的想像,洋溢著詩人青春蓬勃的朝氣。
四、學習《登岳陽樓》
1、簡介作家作品:
陳與義,宋代詩人,字去非,號簡齋,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陳與義在北宋做過地方府學教授、太學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愛國詩人,給后世留下不少憂國憂民的愛國詩篇。
2、背景介紹:
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開封,北宋滅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詩人(如李清照)一樣,陳與義的人生經歷和文學創作也以靖康之難為界線,分為兩個時期。靖康之難發生時,陳與義被貶在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做監酒稅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難民行列中,南奔襄漢,顛沛湖湘,流離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幾次登岳陽樓 , 與朋友悲傷 國事,借酒澆愁,寫下了數首詩歌以記其事。
3、結合背景及課下注釋理解詩義。
4、思考下列問題:文有文眼,詩也有詩眼,它是一首詩的靈氣所在,也往往是詩中最精煉最傳神的一個字。請同學們找出這首詩的詩眼。“悲”在何處?
五、拓展:岳陽樓的名聯: ⑴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滄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巖疆:潴者、流者、峙者、鎮者, 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⑵后樂先憂,范希文庶幾知道;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
⑶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來第一樓。
⑷四面河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
⑸放不開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樓把酒; 吞得盡胸中云夢,方可對仙人吟詩 。
時
間
詩四首 篇3
3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這四首詩
過程與方法: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
態度情感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體會意境美、語言美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想象,再現詩歌畫面,深刻體會景中之情。
教學方法:
1. 誦讀法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歸田園居》《登岳陽樓》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詩的國度,從最古老的《詩經》開始,優秀的詩歌作品浩如煙海,今天,我們學習《詩四首》。
陶淵明是我國古代最早的田園詩人。他的詩歌現存120多首。最能代表他詩歌創作成就的是田園詩。我們先來學習他的田園詩代表作《歸園田居》(其三)。
二、指導朗讀,力求使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和韻律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提示一些應注意的詞語: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
2.要求學生用“/”給《歸園田居》(其三)一詩劃分節奏。
教師提示學生注意音節劃分和意義劃分相結合,如“種豆/南山/下”“晨興/理/荒穢”。
3.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要求學生仔細聽讀,訂正不恰當的讀音和節奏。
4.學生齊讀。
三、師生共同賞讀《歸園田居》
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2.學生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整體感知詩意。
3.要求學生概述詩意。
這是陶淵明田園生活的一個剪影,請展開想像,用自己的話描述陶淵明一天的勞動生活情形。
教師提示:可以先逐句解釋,然后進行完整的表述。
逐句解釋如下:詩的前四句記給豆田鋤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種豆的地點,第二句說鋤草的原因,第三句說一大早就去鋤草,第四句是說月兒初升之時才荷鋤晚歸。第五、六句寫歸途中道狹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濕了我的衣裳。第七、八句寫沾衣又有什么關系呢?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選兩位同學交流,其余同學點評。
4.引導學生賞析詩歌的意境美。
(1)提問:陶詩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認為“情趣”表現在什么地方?
教師引導學生想像“帶月荷鋤歸”的動人畫面。
明確:陶詩的情趣來自于寫意。“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人,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中,這是一幅多么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夕露沾我衣”,露水調皮而多情,他們給了辛苦一天的詩人溫柔的撫慰,詩人就像一個凱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
(2)提問:這首詩流露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這首詩流露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歸隱農村的自豪之情。
5.學生齊讀,嘗試背誦。
6.深層探究
提問:詩的末句“但使愿無違”的“愿”具體指什么?
學生討論,教師可提供另外兩首田園詩幫助學生理解。
7.學生背誦《歸園田居》(其三)。
四、指導學生自讀《登岳陽樓》
一、背景介紹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峽漂泊兩湖,此詩是詩人而望故鄉,觸景感懷之作。時年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巳聾,靠飲藥維持生命。
二、詩歌賞析
頭聯虛實交錯,今昔對照,從而擴大了時、空領域。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之情。用“昔聞”為“今上”蓄勢,歸根結蒂是為描寫洞庭湖醞釀氣氛。
頷聯是洞庭的浩瀚無邊。洞庭湖坼吳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無際,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幾云夢!這是寫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贊為“雄跨今古”。寫景如此壯闊,令人玩索不盡。
頸聯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親朋無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質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從大歷三年正月自夔州攜帶妻兒、乘舟出峽以來,既“老”且“病”,飄流湖湘,以舟為家,前途茫茫,何處安身,面對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敘如此落寞,于詩境極悶極狹的突變與對照中寓無限情意。
尾聯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上下句之間留有空白,引人聯想。開端“昔聞洞庭水”的“昔”,當然可以涵蓋詩人在長安一帶活動的十多年時間。而這,在空間上正可與“關山北”拍合。”“憑軒”與“今上”首尾呼應。
三、總結
通篇是“登岳陽樓”詩,卻不局限于寫“岳陽樓”與“洞庭水”。詩人屏棄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畫,從大處著筆,吐納天地,心系國家安危,悲壯蒼涼,催人淚下。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山。其世身之悲,國家之憂,浩浩茫茫,與洞庭水勢融合無間,形成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
四、〖鏈接〗
(一) 寫洞庭湖的佳句
1 劉長卿:“疊浪浮元氣,中流沒太陽”
2僧可明:“水涵天影闊,山拔地形高”
3許文化:“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二)岳陽樓的名聯:
1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滄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巖疆:潴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2后樂先憂,范希文庶幾知道;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
3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來第一樓。
4四面河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
5放不開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樓把酒; 吞得盡胸中云夢,方可對仙人吟詩 。
五、布置作業
預習《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
第二課時 《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
教學設計
一、鞏固理解,解釋引讀
1、鞏固理解:
──《歸園田居》中表現詩人辛勤勞動的詩句;
──《游山西村》中表達陸游對鄉村淳樸民風喜愛、留戀的詩句;
──《游山西村》比喻困境中蘊含希望的詩句;
2、解釋引讀:
這是一首邊塞詩,唐朝時由于邊境戰火不斷,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邊塞詩──王維的《使至塞上》。
那么誰能夠說說王維呢?
王維,盛唐著名詩人,人稱“詩佛”。當時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魯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維輕車簡從,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經長途跋涉,在蕭關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
二、誦讀背誦,積累理解
1、讀一讀:
⑴ 教師范讀;
⑵ 學生反復朗讀詩歌,以至背誦。
2、說一說:
學生對照注釋,解詞析句,理解詩歌內容。
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理由。
三、品讀提升,感悟意境
1、《使至塞上》寫的是什么情景內容?(奇特壯美的邊塞風光。)
2、你能說說“征蓬出漢塞,歸燕人胡天”一句的含義及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
過了居延,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人胡天的上空。蘊含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
3、這里最能體現詩中有畫的是哪一聯詩句,你能畫畫它的圖景,說說它的意境嗎?(頸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充分體現了詩中有畫的藝術特色。)
大漠茫茫無邊,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臺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云霄,顯得異常醒目。“孤煙”兩字能狀其神韻,“孤煙”之后隨一“直”字,使景物顯得單純簡凈。“長河落日圓”寫出了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只有黃河橫貫其中。視野所及,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將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對廣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中。
四、送別詩歌,感受李白《渡荊門送別》
送別,是古今詩人墨客常寫的題材,如高適的《別董大》,那你還知道哪些送別詩呢?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贈汪倫》、《送孟浩然之廣陵》等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李白另一首送別詩──《渡荊門送別》,這又是誰送誰呢?
那么誰能夠說說李白寫這一首詩的背景呢?
這首詩是詩人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荊門時所作。
五、誦讀背誦,積累理解
1、讀一讀:
⑴ 教師范讀;
⑵ 學生反復朗讀詩歌,直至背誦。
2、說一說:
學生對照注釋,解詞析句,理解詩歌內容。
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理由。
六、品讀提升,感悟意境
1、《渡荊門送別》寫的是什么情景?
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的景色,含蓄地表達對故鄉的依戀之情。
2、你能想象一下“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畫面,說出自己的感受。
(允許學生自由發揮,言之有理即可)
用游動的視角描寫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后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將靜止的山嶺描繪出充滿動感與空間感的活動畫面來。后句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寫荊門一帶平原曠野寥廓高遠的景色。這兩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闊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3、你能說說頸聯描繪了怎樣的意境呢?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再以天上云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詩人以移步換景的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出長江的近景和遠景,奇妙多姿,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當時見到景象時的欣喜和新鮮。
4、本詩抒發作者鄉愁的是哪一句?寫景的又是哪幾句?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從景物方面著筆,表現的是作者寫出濃濃的鄉思。
“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是按由遠到近的順序寫的。
七、體驗拓展,互動釋疑
1、體驗拓展:
從本詩來看,它是否為朋友送行?如果是你,你又會怎樣表達呢?
不是,是告別故鄉,故鄉水有情,不遠萬里,依依不舍送別遠去的游子,游子思鄉之情不言而喻。
2、互動釋疑: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小組、班級同學共同探究解疑。
八、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1、總結存儲:學生談自己的收獲與感受。
2、課外延伸:
⑴ 背誦這兩首詩;
⑵ 喜歡繪畫的同學,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詩,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圖畫描繪出來。
⑶ 課外摘抄高適、岑參的邊塞詩。
詩四首 篇4
教學目標 :
1.理解詩中多種意象所表達獻身祖國的愿望和不同角度所揭示熱愛秋天風光的感情。
2.掌握詩行間意象轉換和詩意跳躍的朗讀節奏,以表達全詩的主旨和各節的要義。
教學重難點:
1.《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主體自我與客體現實合而為一并占優勢的藝術想象對深化思想感情的作用。意象疊加和意象特征強化二者對表達主體感情的作用。
2.《我熱愛秋天的風光》中的比喻使主體自我能投入客體現實,把人與自然的哲理形象化的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
通過貫穿教學過程 的、由淺人深的朗讀指導,啟發學生在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與詩人建立心理橋梁,取得感情共鳴,進而在理性認識指導下,提高朗讀質量。這是一個心理與認識之間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過程。
教學設計:
關于《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的教學構想
1.理順邏輯層次:在預習中初步了解詩歌內容、捕捉感情基調后,認識全詩四小節的邏輯結構——長期的貧困,痛苦的希望,緋紅的黎明,無私的奉獻。
2.感知意象特征:
意象在本詩中具有主體自我與客體現實合而為一的特殊意義,所以,要把每一個意象都從這個高度給以解釋,從而對這個高度的理解也具體起來。例如第一節的第一個意象“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樹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中的“我”既是“你”祖國這個客觀實體相對的主觀自我,即“我”只是祖國田野河邊的破舊的老水車,但是,老水車數百年來一直同一樣落后破舊的紡紗機那樣紡著疲憊的、喑啞低沉的歌,豈不又是我們貧困落后的祖國的代表?這樣,祖國落后的歷史便成了詩人自我的組成部分。這種寫法是跟那些被歌頌的祖國是一方、作為歌頌者的詩人是另一方的寫法有著明顯的不同的。
又如第二節在思想內容上稍增亮色,寫出“我”是祖國“痛苦的希望”時,便把“我”也是把“祖國”比喻成另一個意象:“是‘飛天’(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空中飛舞的抻)袖間/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既古老落后依舊,又有花朵落到地面之可能,即“我”也新生,祖國也新生的希望在前。
上面兩節的意象,為了突出特征,加了許多定語,限制其外延,深化其內涵。而第三節的意象,雖然從分號來看,有五個之多,但是,何嘗不能從博喻的角度來說明“這一個一簇新的理想”,即一改它的抽象為生動的具體:“神話的蛛網里掙脫”就是從因襲的框框中突破,“雪被下古蓮的胚芽”就是承受著沉重的、歷史重擔的壓迫的新生力量正在穿透一切障礙,“掛著眼淚的笑渦”就是黑夜迷路中看到前面燈光的喜悅與信心,“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就是為了正前方的理想而開展一場跟時間比速度的賽跑,“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就是漫漫長夜已是盡頭、曙光已在涌動、理想的紅日就要眺出來了!——在這里,不但多角度地展示了祖國作為理想的化身的威力,而且有層次地從主體自我與客體現實的合而為一遞進到主體自我占優勢,從而使感情的抒發更有深度與力度。
在第三節中,胚芽、笑渦、起跑線、黎明都服從于也服務于“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的“簇新的理想”的構思鋪排。“簇新的理想”既是“你”的所有,也是“我”的所在:胚芽、笑渦屬于“你”,但是,胚芽、笑渦就是“我”,所以,“我”是屬于“你”的,這是第一層次;起跑線、黎明就是“我”,“我”就是“你”——祖國啊!這是第二層次。這樣,祖國的理想、前途、一切,就是“我”的理想、前途、一切,“我”和祖國就是這樣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我”甚至在主客合一中占了更可抒情的優勢。
在第四節,這種聯系和優勢又有了進一步的分析與明確,從而為全詩的高潮作了準備。“我是你十億分之一,堤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這就把“我”和“你”的關系說得更為形象與哲理了:“我”是“你’的一切中的“一”,又是“你”的“一”的一切。就前者而言,“我”只是“整體”中的一個“個別”;就后者而言,“我”又是所有“個別”匯集而成的“整體”。正因為這樣,下面又可以通過兩個意象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或者簡直就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地寫出了“我”或者說“祖國”怎樣從苦難的歷史的“迷惘”中走向對前途的“深思”,而且隨著實踐的深入掀起了“沸騰”的思緒和情潮,另一方面,所有“個別”的奉獻換取了“整體”的富饒、榮光和自由。
綜上所述,我們在感知意象特征的基礎上已各有重點地理解了各節詩組的思想重點與藝術特色,從中可以而且應該把握朗讀的節奏,處理好語調、音量和重音問題了。
3.理解“意象疊加”的好處,激活想象思維
上文“感知意象特征”是解決詩中的意象特征“是什么”的問題,這里主要解決意象“為什么”疊加的問題,而在學生的想象思維被激活以后,又有一個在詩歌朗讀甚至在詩歌創作中“怎么樣”強化意象的研究性課題需要我們去深入鉆研。
在第一節,老水車和歌所顯示的落后與疲憊,礦燈和隧洞所顯示的艱辛與緩慢,稻穗和路基所顯示的貧瘠與破敗,纖繩和臂膊所顯示的痛苦與抗爭——這一系列相同性質的意象的疊加,加深了我們對祖國落后、貧窮、破敗和對勞動人民艱辛、痛苦、抗爭的感受,尤其是“淤灘上的駁船/把纖繩深深/勒進你的肩膊”這個意象把受苦受難但又頑強不屈的祖國母親的形象浮雕在我們眼前,我們感同身受,我們奮起捍衛,我們怎么會不愿化身為祖國的希望啊!
于是,通過第二節的過渡,在第三節又以疊加的意象表明我們作為祖國的“簇新的理想”的代表,一定會沖破“思想的牢籠”茁壯成長,在不斷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上,接好、也傳好革命接力棒,去迎接一輪一輪噴薄而出的紅日!這樣,簇新的理想就同簇新的現實之間,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千秋萬代,生生不息。
這樣,在第四節,就由對消極現象的感覺(“迷惘”)向思維的深度(“深思”)和情感的飛躍(“沸騰”)發展了,同時,這種思維和情感的交融,又化為對自己責任的認識,化為為祖國獻身的精神。詩人的情感和思維的層次就是如此遞進的。
而當我們反復吟詠、朗讀之中逐步加深對意象疊加作用的理解并摸索到詩作情感隧洞之軌跡的時候,我們的想象思維也被大量激活,而且躍躍欲試起來。
關于《我熱愛秋天的風光》的教學構想
1.主體自我與客體現實之間的分——合——分
本詩開頭兩句“我熱愛秋天的風光/我熱愛這比人類存在更古老的風光”,是把“我”和“秋天”二者分開來的,即“我”是“秋天”的歌頌者、欣賞者。但是,自從介入比喻“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以后,“我”便同秋天這條河流交融在一起了。當然,這種交融與上一首舒婷的詩不同,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地合而為一,而是旨在讓“我”投入于河流之中,靜靜地沐浴,直到讓河流把“我”洗黑,培育“我”成熟,旨在構成這個想象中的意象,以完成詩意的主題。而這時,“我”和秋天的風光又分開來了,以便與本詩的開頭照應。由此可見,這種主客兩體的分合關系使結構既活潑又嚴謹。
2.通過設喻來創造意象的抒情作用
本詩是通過設喻——“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來打開抒情的閘門的。詩人把“秋天”比作“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既與前面的詩句相聯系,由秋天的比人類存在更古老的風光使人想象到這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的歷史的長度與厚度,又與后面的詩句相銜接,由自然創造出來的人沐浴其中的意象使人感悟到這條河流的廣度與深度,同時又是“當土地召喚我去收割的時候”的大自然所特有的風光:既然秋天是一條河,那么,在秋陽高照的時候,它已經被太陽“翻曬”一過,所謂“翻曬”,就是徹頭徹尾徹里徹外之謂也。“我”既然置身于秋光之中,這時便自然地投入這條河流之中,或者說讓河流在“我”身軀上流淌,直至把“我”洗黑。——在這里,又萌生出無限的童趣來:“我”被受陽光翻曬、過濾、檢驗過的河水洗黑的過程,實際上是被滌蕩、凈化,使自己成長、成熟的過程;成熟后又被河水巨大的沖擊力“拋”到地上,這時“我”又得到了一個仰望秋天的機會——啊!金黃的稻德在鱗次櫛比的“屋頂”上泛著光芒。這是“我”躺在地上看到的,自己突然得到了一個新的視角!
所有這一切,都是由創造意象而得以開發的抒情資源。
3.主體與客體的融合使人與自然的哲理形象化
本詩在生動而詼諧的抒情以后,又深入到理性的認識:“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兩岸還蕩漾著我優美的思想。”從意象的創造可知,秋天這條河流是無邊無際的,但是,秋天確實告訴我們許多有關人和自然的哲理,那么,就讓這些優美的思想作為河流的兩岸吧。“兩岸”其實可以理解為秋天的河流中的哲理沉淀所在。
你看,秋天的風光就是大自然中水、土、陽光三者導演出來的生動奇特的活劇。在這里,河流日夜流淌,陽光普照,莊稼在田野上生生不息:古老與新生相互映襯,深沉與稚嫩前后參照,斑斕與純一互為表里,耕耘與收獲循環往復,洗黑的身子與金黃的屋頂各異其趣,種子的遺忘與秋天的存在適成對照。——正因為這樣,“我”要長時間地欣賞與咀嚼,欣賞“比人類存在更古老的風光”,咀嚼它與人類同步而進、與時代同步而行的哲理。
在上述三點教學構想中,要隨時輔之以朗讀指導,使學生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同朗讀感情的處理有機地聯系起來,通過抒情式的朗讀習得思想,把握內容,駕馭主題,熟練朗讀技能。
詩四首 篇5
5.山水田園詩四首
課文剖析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我把船停泊在暮煙籠罩的小洲邊,茫茫暮色給游子新添了幾分鄉愁。移舟:靠岸。泊:停船過夜。煙渚:彌漫霧氣的沙洲。客:詩人自指。]
這一句點了題,介紹了詩人觀賞景物的立足點。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黃昏時分,“客愁新”是指詩人客居他鄉,增添了憂愁。這句寫了詩人欣賞景物的心情。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曠野無垠,遠處天空比樹木還低,江水清澈,更覺月與人情投意合。江清:指平靜的江面。月:指江中的月影。]
三、四句并列寫景,但有時間先后之分。“野曠天低樹”是“日暮”泊舟所見:原野空曠,天空在與地平線相接的地方從樹梢頂上傾斜下去。“江清月近人”,表明時已夜晚,明月在天,倒影在水中,詩人于船上俯視江水,看見月亮是如此之近。這兩句一寫遠眺,一寫近觀,給人既遼遠又逼真之感。
名家賞評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低”字、“近”字,宋人所謂“詩眼”,卻無造作痕,此唐詩之妙也。(清張謙宜《幺見齋詩談》,上海古籍出版社《清詩話續編》本)
孟浩然詩云“江清月近人”,杜陵云“江月去人只數尺”,“子美視浩然為前輩,豈祖述而敷衍之耶?浩然之句渾涵,子美之句精工”。(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華書局1983年版)
“低”字從“曠”字生出,“近”字從“清”字生出。野惟曠,故見天低于樹;江惟清,故覺月近于人。清曠極矣。煙際泊宿,恍置身于海角天涯、寂寥無人之境,凄然四顧,彌覺家鄉之遠,故云“客愁新”也。下兩句不是寫景,有“愁”字在內。
終南望余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終南山北嶺的景色秀麗,積雪好像浮在云端上。終南:終南山。陰嶺:背向太陽的山嶺。]
前兩句寫在長安眺望終南山,看到它的北面山形秀美,積雪高高覆蓋在上面,如同漂浮在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初晴的陽光照在樹林末梢,傍晚的長安城中增添了寒意。林表:林外。霽(jì)色:雪停后的日光。]
后兩句中,“林表明霽色”,雪后初晴,林梢的日光和積雪的反光相輝映,一片明亮。“城中增暮寒”,俗語說“下雪不冷,化雪冷”,又臨黃昏,“日暮天寒”非常自然。可見結句寫實之妙,結得確實“意盡”。
田家雜興八首(其二)
眾人恥貧賤,相與尚膏腴。我情既浩蕩,所樂在畋漁。[眾人都把貧賤看成恥辱,所以都互相高攀富貴人家。我自己胸懷坦蕩,愛好漁獵的閑適生活。相與:互相。尚:崇尚,指高攀。膏腴:富貴人家。畋漁:打獵捕魚。]
前四句,通過對比手法寫自己隱居的志向。世人都追逐榮華富貴而以貧賤為恥,而我卻胸懷坦蕩,愛好漁獵的閑適生活。
山澤時晦暝,歸家暫閑居。滿園植葵藿,繞屋樹桑榆。禽雀知我閑,翔集依我廬。[山林、河澤有時昏暗不正常而不適宜漁獵,就回到家里暫且閑居一段時間。滿園里種滿了葵花、藿草,桑樹、榆樹繞屋而生。連飛禽都與我相熟,知我閑居無事,紛紛飛來,聚集在我的屋宇。晦暝:昏暗。]
這六句具體寫田園生活所樂之處。天氣不好時,就閑居在家。家里的環境充滿農家風情,讓詩人感到非常悠閑。
所愿在優游,州縣莫相呼。日與南山老,兀然傾一壺。[我的愿望在于悠閑自在、無拘無束,地方官府不要來打擾我的悠閑生活。我每日與酒相伴,懷著傲世而看透塵世之心,打算在終南山中終老此生。優游:生活悠閑。兀然:傲然。]
最后四句的明志之語,表達了詩人以酒為伴而與南山終老的愿望。
游終南山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終南山高大得像塞滿了天地一樣,早上太陽、晚上月亮都出在石頭上。夜晚來臨后,高峰上還是風景明朗,深谷里大白天卻一片幽暗、天不亮。南山:指終南山。留景:殘留著陽光。景,日光。]
前四句寫游終南山所見的奇景。終南山雖高大,但還沒有高大到充塞于天地之間的地步,此處以夸張手法寫出了詩人身處深山的獨特感受。仰望,山與天接;環視,視線為千巖萬壑所遮,看不到山外尚有何空間。“日”、“月”并提,并非寫日月并“生”,而是詩人在山中游玩多日,仰望看日出、看月升,先是露出半輪,然后再冉冉升起,看起來確實似從山石中“生”出。這一“生”字,“險”而不“怪”,唐詩中有“海上生明月”“海日生殘夜”“四更山吐月”等,但孟郊此句太“硬”,無這幾句中所表現出的情韻。接下來,“高峰夜留景”,“夜”與“景”(日光)應不能同時出現,詩人卻寫在一起,確有“奇”的感覺,但仔細分析,詩人不過是說山下已是不見陽光的夜幕之時,終南山的高峰上尚有落日的余暉。“深谷晝未明”,寫終南山千巖萬壑,高低懸殊,高處已是白晝,低處尚陰暗無光。與王維寫終南山句“陰晴眾壑殊”應是同義。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大山中正不偏、山中人正直不誑,險峻山路在他們心中也平坦康莊。中:正。]
這兩句,抒發自己在山中游玩的感受。“中”與“正”同義,山“居中”無偏,人“正”而不邪,由山及人,運用類比方法,抒發詩人對山及人的贊頌之情。“險”與“平”義相反,因為人“正”,所以路再“險”,心態仍是“平”的。這是以“路險”反襯出詩人心地平坦。
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青松、翠柏的枝葉在長風中起波浪,散漫在千溝萬壑間響起濤聲清曠。長風:吹得遠、持續得久的風。壑:溝,山溝。]
這兩句寫山風的威力驚人。山高風厲,長風過處,千柏萬松的枝葉都向一個方向傾斜,可見“驅”的力量。聲音本是無形無色的,如何“拂”呢?因為長風過處,葉葉飄拂,聲音自然發出。這里就把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了,既能看見萬壑松濤,又能聽見萬壑清風。
到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我因此悔恨自己白作一個讀書郎,到頭來無非是天天在虛名中彷徨。朝朝:天天。]
結句兩句,頗有言外之意,即對山中的景物如此熱愛,自己和山林又是如此投緣,對世上的繁文縟節、功名利祿看得就淡了,“悔讀書”(后悔走讀書從仕之路)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名家賞評 盤空出硬語。《出峽》詩有“上天下天水,出地入地舟”句,同一奇險。(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奇語橫出,結有玄想。(明唐汝洵《唐詩解》,河北大學出版社XX年校點本)
此詩章法老練,意境不凡,和王維《終南山》詩相比,各有獨到。(鐫仲聯語.《中國所代薯名文舉家評俜》,東新育出版社1983年版)
結構巧解
《宿建德江》
前兩句寫詩人停泊在沙洲邊,眼見日落黃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兩句是借景抒情,烘托出了詩人孤寂、愁悶的心情。
《終南望余雪》
前兩句寫在長安眺望終南山,后兩句寫林表的“霽色”,因余雪而增“明”,城中的“暮寒”因雪消而更烈。
《田家雜興八首(其二)》
前四句,通過對比手法寫自己隱居的志向。中間六句具體寫田園生活所樂之處。最后四句表達了詩人以酒為伴而與南山終老的愿望。
《游終南山》
前四句寫游終南山所見的奇景,然后抒發自己在山中游玩的感受,接著寫山風的威力驚人,結句兩句,寫詩人對世上的繁文縟節、功名利祿看淡了。
終南山奇景→游玩感受 反襯
寫作特色
《宿建德江》
情景相生、思與境諧
詩人曾帶著多年的準備、多年的希望奔入長安,而今卻只能懷著一腔被棄置的憂憤南尋吳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對著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羈旅的惆悵、故鄉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不禁紛至沓來,涌上心頭。“江清月近人”,這畫面上讓我們見到的是清澈、平靜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著船上的詩人;可那畫面上見不到而應該體味到的,則是詩人的愁心已經隨著江水流入思潮翻騰的海洋。這一隱一現,一虛一實,相互映襯,相互補充,正構成一個人宿建德江,心隨明月去的意境。是的,這“宿”而“未宿”,不正意味深長地表現出“日暮客愁新”嗎?“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孟浩然的這首小詩正是在這種情景相生、思與境諧的“自然流出”之中,顯示出一種風韻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藝術美。
《終南望余雪》
煉字精準
這首詩煉字精準。“浮”:積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的,那么只能是終南山頂高聳入云,突出于云端之上;且云在山腰繚繞、飄動,而高出云端的積雪又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望去才好似漂浮在云端之上。“霽”“明”:霽,指雨雪初停后的陽光;明,此處用為動詞,染亮。詩說“林表”之上有陽光,而不說林中、林下,也不說山腳、山腰,是因為只有在終南山高處才有陽光,表明已是西山銜日,林表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暉,既染亮了林表,當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積雪,于是便帶出了結句中的“暮”字。
《田家雜興八首(其二)》
白描手法
這首詩寫詩人置身田園之中平和、恬淡的心態,詩風質樸、自然。運用了白描的表現方法。
《游終南山》
硬語盤空,險語驚人
硬語盤空,險語驚人,奇出意表。孟郊詩的這些獨特風格,在這首詩里得到了突出表現;詩中的含蓄美值得品味。詩人寫直觀之景,了無含蓄,如“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這種直觀感受是詩人身處終南山中,山之深幽使得仰望之際,真的覺得天地間只有終南山。日和月緩慢升起時,真的如同從石上“生”出一般,給人以鮮明之感。抒情直言,不講究委婉、含蓄。如“到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直言快語,情感表露無遺。韓愈《薦士》“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界”,正是說孟郊詩的特色。
主旨探究
對這幾首詩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宿建德江》
這首詩寫了江邊夜景,表現了詩人的羈旅愁思。
《終南望余雪》
這首詩寫在長安城中眺望終南山積雪景象,表現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感懷。
《田家雜興八首(其二)》
1.此詩寫自己歸隱田園之樂。
2.此詩描寫安靜、淳樸的農村生活,抒發愛好閑適、向往隱逸的情懷。
《游終南山》
1.這首詩通過寫終南山的雄奇、險怪之景,表達詩人歸隱山林、淡泊名利的情志。
2.這首詩描寫終南山的巍峨、高峻,并通過對深山之中的人和景的具體描繪,渲染其脫俗的環境氛圍,從而表達出自己的高潔情懷。
對這幾首詩的主旨你是怎么看的呢?
詩四首 篇6
知識與技能
有感情的朗讀并熟練背誦、默寫這四首詩。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1、背誦默寫
2、對詩歌中名句的理解
【導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略)
二、走進作者: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世稱靖節先生,因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的祖父、父親均做過太守一類的官職,但到了陶淵明,家境早已破敗。因為有這樣的家世背景,陶淵明少年時代既好讀六經,有大濟蒼生的宏愿,又厭惡世俗,熱愛純凈的自然。他自29歲入仕,作過州祭酒、參軍一類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煩“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宋書?隱逸傳》),更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不厭,王恭、司馬道子、桓溫、劉裕等人的篡亂相替,陶淵明于41歲毅然辭去在任僅80余日的彭澤縣令,回柴桑歸隱。此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間,以耕讀自娛,未再入仕。陶淵明的田園詩主要見于他的組詩《飲酒》《歸園田居》《擬古》《和郭主簿》等。
王維(701—761),字摩詰( jié),盛唐時期的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濟)。出身仕宦家庭,過著享樂田園、留戀山水、亦官亦隱的居士生活。王維少年時就有才名,21歲進士及第,任大樂丞,后因伶人舞黃獅子事觸犯皇權而受牽連,被貶為濟州司庫參軍。張九齡為相后,提拔他為右拾遺,后張九齡被罷相,他也被排擠出朝廷,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使邊塞。后又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后世人稱其為“詩佛”。王維在唐詩的范疇顯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父經商、家豪富。他從幼受到充分的文化教育。喜游名山大川,二十六歲出蜀,游蹤遍四方。天寶元年(742),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玄宗所賞識。性高傲,不為權貴所容,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斗爭,兵敗之后,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涂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陳與義(1090~1138),宋代詩人。字去非,自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陳與義是南北宋之交的詩人。他的詩歌創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為界線,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詩風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詩受到徽宗的賞識。南遷之后,經歷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亂時頗為相似的遭遇,轉學杜甫。成為宋代學習杜甫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著有《 簡齋集》。
三、預習檢測:
1)注音或寫字:
(1)帶月荷( )鋤歸 (2)晨興理荒huì( )
(3)道狹草木長( ) (4)屬( )國過居延
(5)簾旌 ( )不動夕陽遲 (6)徙( )倚( )湖山欲暮時
(7)都護在燕( )然 (8)豐年留客足雞tún ( )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帶月荷( )鋤歸 (2)但( )使愿無違
(3)大漠孤煙( )直 (4)長河( )落日圓
(5)江入大荒( )流 (6)仍憐( )故鄉水
(7)徙倚湖山欲暮時( ) (8)三年多難更憑危 ( )
3)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中寫詩人辛勤耕種的句子是 , 。抒發作者愿望的句子是 , 。
(2)陳與義的《登岳陽樓》中描寫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之情的句子是 ,
(3)王維的《使至塞上》中描寫邊塞奇特壯美景色的句子是 , 。
(4) 李白的《渡荊門送別》以一種獨特方式抒發作者思鄉惜別之情的句子是 ,
(5)《歸園田居》(其三)中表現作者與黑暗的官場決裂的句子是 , 。
(6)《使至塞上》中通過寫景表達詩人對故鄉依戀之情的句子是 , 。
四、學習詩詞:
1、導入新課:陶淵明的性格既剛正不阿,又適情任性這使他與爾虞我詐、相互傾軋的官場格格不入。不為“五斗米折腰”使他辭別官場,歸隱田園。在《桃花源記》一文中我們已經感受到了陶淵明對和平、安寧、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陶淵明的《歸田園居》一詩,進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整體感知,明確學習目標。教師朗讀課文,學生正音、劃節奏并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a.這首詩可分幾層意思?
b.“但使愿無違”的“愿”具體指的是什么?
c.這首詩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引導并明確:
a.全詩寫了三層意思:種豆的地點及勞動結果;勞作的辛苦與執著;自己的田園之樂。
b.田園勞作之樂,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自我。
c.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享受田園之樂的愜意、閑適的心情。
3、自由背誦。檢查背誦
4、研讀與賞析:教師出示學生繪制的幾幅圖片讓學生進行對照賞析,同時提出思考的問題:
a.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這首詩的畫面。(要求結合人物身份、舉止、心情)
b.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l曰I學生思考并討論交流。
教師明確:
a.詩人如釋重負,告別了那個令人壓抑的官場,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園。來到南山腳下,種下了豆子,但因體力不支,農藝不精,所以草兒盛,豆苗稀。詩人只好一大早起來就扛著鋤頭去除草,晚上一直勞作到與星星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濕了衣衫可解脫了身心束縛的詩人不以為苦,而深深地體味其中的樂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寫出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喜愛與怡然自得。“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詩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寫出了那份勤勞與執著。語言“自然、通俗”。
5、齊背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使至塞上》 王維
合作•探究•展示
1、導入新課:唐代自開國以來,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斷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強邊防,以應付戰事。有時也乘勝逐北,有擴張領士的意圖。開元、天寶年間,有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稱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邊塞詩--王維的《使至塞上》。
2、整體感知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注意字音、節奏并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出使人是誰?在什么情況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結果如何?明確:作者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魯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維輕 車簡從,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經長途跋涉,在蕭關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自由朗讀,背誦檢查背誦
3、研讀賞析齊背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a.說說“征蓬出漢塞,歸燕人胡天”一句的含義,蘊含作者怎樣的感
詩四首 篇7
教案示例
《再別康橋》《死水》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反復吟誦中,體會兩首詩意象運用的特點。
通過學習,體會兩首詩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
教學難點:《死水》意象的象征意義。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
播放電視連續劇《人間四月天》主題曲《飛的理由》,并展示徐志摩的圖像。
伴著這熟悉的樂曲又把我們帶回到了那個時代,他曾經悄悄地來了,又輕悄悄地走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然而卻給我們留下了傳世之作《再別康橋》。今天,就讓這樂聲伴隨我們,走進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二 解題:
放映有關康橋的錄像或幻燈片,教師或學生(事先布置給學生檢索有關資料)結合畫面解說徐志摩與康橋的關系及相關背景。
三 配樂朗誦
樂曲:《人間四月天》主題曲
聽讀要求:注意體味詩人對康橋的感情。
四 學生吟誦、品味、欣賞
多種形式的誦讀、小組互動式
(1)明確本首詩的意象,詩人避開了一般離別時的告別對象,選擇了“西天的云彩”,告別對象從人間向天空轉移,跳出了“執手相看淚眼”或寒暄叮嚀的俗套,個人以清新飄逸之感。詩人以“輕輕”“悄悄”“沉默”造成了一種寂然無聲的寂靜環境,排除了離別中因“傷別”而產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飄逸成分。獨具特色的象選擇,寫入詩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營造出一種清新感。
(2)理解作者作別母校的感情在詩中字里行間的體現。
(3)體會這首詩如何體現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 ① 押韻(請學生在詩終畫出韻腳); ② 音節和諧,節奏感強; ③ 回環復沓,開頭和結尾語意相似,節奏相同,構成回環呼應的結構形式。繪畫美主要表現在詩的語言多選用有色彩的詞語。詩中選用了“云彩”“金柳”“夕陽”“波光”“艷影”“青荇”“青草”“彩虹”“星輝斑斕”等有色彩的詞語,給讀者以視覺上的色彩想象,給人帶來視覺上美的享受,同時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一片深情。
教師巡視發現問題,解決疑難。
各組代表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匯報,教師適時提出巡視中發現的疑難點,提出討論,將學習引向深入。
以聞一多對詩歌的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筑美的主張過渡,引入對《死水》的學習。
先從“三美”入手體會形式上的美,再把握詩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義。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教案引導學生在反復吟誦中,體會兩首詩意象運用的特點,通過品味欣賞,體會兩首詩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該教案設計體現了重視學生的閱讀感受的思想。
探究活動
(1)學生自愿結組,對徐志摩的詩歌和聞一多的詩歌進行比較,看兩者的異和同。
(2)學生可就本課書中自己喜歡的一位詩人進行研究,建議切入點小。
(3)可以召開現代詩歌朗誦會或現代詩歌賞析會,材料來源于課本、讀本或其他詩集等。
(4)可以就自己最喜歡的一首現代詩,寫一篇評析鑒賞筆記,挑選有見地的班上交流。
詩四首 篇8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檢查背誦。
二、學習《終南望余雪》
(一)、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祖詠(699一約746),洛陽(今屬河南)人。開元十二年(724)登進士第。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墳。曾南游江南,北上薊(jì)門。與王維、儲光羲、盧象、丘為等友善。《全唐詩》編詩一卷。
《終》是祖詠的一首傳世名作,也是一首應試詩。當時,年輕的詩人滿懷建功報國的凌云壯志,從東都洛陽來到了帝京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詩人早聞長安城南的終南山以其獨特的風姿橫亙關中,廣綿廣余里,又恰逢終南山剛剛降過雪,于是讀書之余,欣然沿北坡而上,飽覽了雪后終南山的秀麗山色。當在科舉中看到“終南望余雪”試題時,詩人便用一顆赤城的愛國之心抒寫了一首憂國憂民的小詩。
(二)、基本解讀:
1、這首詩寫在長安城中眺望終南山積雪景象,并預感到城中日暮,將更加寒冷逼人。(主旨)
2、前二句寫在長安眺望終南山,看到它的北面山形秀美,積雪高高覆蓋在上面,如同漂浮在云端。
3、后二句中,“林表明霽色”,雪后初晴,林梢的日光和積雪的反光相輝映,一片明亮。“城中增暮寒”,俗語說“下雪不冷化雪冷”,又臨黃昏,“日暮天寒”非常自然。可見結句寫實之妙,結得確實“意盡”。
(三)、思考討論:
1、積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的 ,詩人這樣寫是不是違反了常理呢?
明確: 沒有。詩人這樣寫是寫初終南山頂高聳入云,突出于云端之上;且云在山腰繚繞飄動,而高出云端的積雪又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望去才好似漂浮在云端之上的特點。
2、古人講究煉字,請你談談“霽”“明”二字的妙處 。
明確:1) 霽,指雨雪初停后的陽光。明,此處用為動詞,染亮。2)詩說“林表”之上有陽光,而不說林中、林下,也不說山腳、山腰,是因為只有在終南山高處才有陽光,表明已是西山銜日,林表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輝,既染亮了林表,當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積雪,于是便帶出了結句中的“暮”字。
(四)小結:本詩描繪了從長安城里看到的終南山陰嶺的秀色,但最后一句才露出作者本意,抒寫了關心人民疾苦的憂慮。
三、學習《田家雜興八首》(其二)
(一)、作者簡介:儲光羲(約706一約762),潤州延陵(今江蘇丹陽)人,郡望兗(yǎn)州(今屬山東)。開元十四年(726)登進士第。曾隱終南山。安史之亂中陷賊,受偽職,脫身歸。長安、洛陽收復后,被下獄,后貶死。《全唐詩》編詩四卷。
(二)、基本解讀:
1、此詩寫自己歸隱田園之樂。(主旨)
2、“眾人恥貧賤,相與尚膏腴。我情既浩蕩,所樂在畋漁”四句,通過對比手法寫自己隱居的志向。世人都追逐榮華富貴而以貧賤為恥,而我卻胸懷坦蕩,愛好漁獵的閑適生活。
3、“山澤時晦暝,歸家暫閑居,滿園植葵藿,繞屋樹桑榆。禽雀知我閑,翔集依我廬”六句具體寫田園生活所樂之處。山林河澤有時昏暗不正常而不適宜漁獵,就回到家里暫且閑居一段時間。家里的環境充滿農家風情:滿園里種滿了葵花藿草,桑樹榆樹繞屋而生。連飛禽都與我相熟,知我閑居無事,紛紛飛來,聚集在我的屋宇。
4、“所愿在優游,州縣莫相呼。日與南山老,兀然傾一壺”四句明志之語:我的愿望在于悠閑自在,無拘無束,地方官府不要來打擾我的悠閑生活。我每日與酒相伴,懷著傲世而看透塵世之心,打算在終南山中終老此生。
(三)、鑒賞要點:
1、藝術特色: 詩風質樸自然,運用了白描表現方法。
2、知識點回顧:白描——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技法之一,其特點是用簡練的墨色線條來勾勒畫面。在詩歌中,指不用形容詞和修飾語,也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更不用曲筆或陪襯,而是用明快簡潔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勾畫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四、學習《終南山》
(一)、作者簡介: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是韓愈的詩友,被時人稱為“孟詩韓筆”,早年屢試不第,曾客游河南、鄰寧等地。貞元十四年(798)登進士第,寄寓汴州,二年后,方授溧陽尉。因終日吟詩,吏事多廢,后辭官歸家。孟郊一生,生活貧困,仕途潦倒,詩歌內容多啼饑號寒,傾訴窮愁失意的不平之鳴。詩歌主要風格特征是:凄苦冷澀,奇崛險怪
(二)、基本解讀:
1、這首詩通過寫終南山的雄奇險怪之景,表達詩人歸隱山林、淡泊名利的情志。(主旨)
2、“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四句寫游終南山所見的奇景。 終南山雖高大,但還沒有高大到充塞于天地之間,此處以夸張手法寫出了詩人身處深山的獨特感受。仰望,山與天接;環視,視線為千巖萬壑所遮,看不到山外尚有何空間。日月并提,并非寫日月并“生”’而是詩人在山中游玩多日,仰望看日出,看月升,先是露出半輪,然后再冉冉升起,看起來確實似從山石中“生”出。著一“生”字,“險”而不“怪”,唐詩中有“海上生明月”、“海日生殘夜”、“四更山吐月”等,但孟郊此句太“硬”,無這幾句中所表現出的情韻。接下來,“高峰夜留景”,“夜”與“景”(日光)應不能同時出現,詩人卻寫在一起,確有“奇”的感覺,但仔細分析,詩人不過是說山下已是不見陽光的夜幕之時,終南山的高峰上尚有落日的余暉。“深谷晝未明”,寫終南山千巖萬壑,高低懸殊,高處已是白晝,低處尚陰暗無光。與王維寫終南山句“陰晴眾壑殊”應是同義。
3、“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二句,抒發自己在山中游玩的感受。“中”與“正”同義,山“居中”無偏,人“正”而不邪,由山及人,運用類比方法,抒發詩人對山及人的贊頌之情。“險”與“平”義相反,因為人“正”,所以路再“險”,心態仍是“平”的。這是以“路險”反襯出詩人心地平坦。
4、“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二句寫山風的威力驚人。山高風厲,長風過處,千柏萬松的枝葉都向一個方向傾斜,可見“驅”的力量。聲音本是無形無色的,如何“拂”呢?因為長風過處,葉葉飄拂,聲音自然發出。這里就把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了,既能看見萬壑松濤,又能聽見萬壑清風。
5、結句“到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二句,頗有言外之意,即對山中的景物如此熱愛,自己和山林又是如此投緣,對世上的繁文縟節、功名利祿看得就淡了,“悔讀書”(后悔走讀書從仕之路)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3、鑒賞要點
此詩硬語盤空,險語驚人。詩人寫直觀之景,了無含蓄,如“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這種直觀感受是詩人身處終南山中,山之深幽使得仰望之際,真的覺得天地間只有終南山,日和月緩慢升起時,真的如同從石上“生”出一般,給人以狠重鮮明之感。抒情直言,不講究委婉含蓄。如“到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直言快語,情感表露無遺。韓愈《薦士》:“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界”,正是說孟郊詩的特色。
(三)、藝術特色:
1、硬語盤空,險語驚人。詩人寫直觀之景,了無含蓄,如“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這種直觀感受是詩人身處終南山中,山之深幽使得仰望之際,真的覺得天地間只有終南山,日和月緩慢升起時,真的如同從石上“生”出一般,給人以狠重鮮明之感。
2、抒情直言,不講究委婉含蓄。如“到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直言快語,情感表露無遺。韓愈《薦士》:“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界”,正是說孟郊詩的特色.
五、作業:課后練習題。
詩四首 篇9
教學目標:通過預習課文學會自學生字新詞,借助字典或注釋了解每首詩的意思。從課文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詩背誦。展開想象,感受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課外積累蘇軾、杜甫、龔自珍、林升的詩。
教學重點:了解每首詩的意思。
教學難點:感受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唐詩宋詞千古流傳,你知道那些唐代大詩人?他寫了哪些詩,背一背。
二、作者簡介:蘇軾、杜甫、龔自珍、林升
三、自學古詩
1、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自學生字。
2、借助字典或注釋了解每首詩的意思。
3、小組交流詩意
《飲湖上初晴后雨》《題臨安邸》《江南逢李龜年》《乙亥雜詩》
四、進一步理解古詩
1、理解詩意,指生講解古詩的意思,教師對于疑難的問題適當進行點撥。
2、指導朗讀古詩。
3、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4、指名朗讀古詩。
5、練習背誦。
五、作業:背誦古詩,積累古詩
課后反思:學生能借助已有方法自學古詩,有些同學還能通過查找資料理解,有了初步的自學能力。但對《乙亥雜詩》還不能理解作者當時的情感。 在教學《飲湖上初晴后雨》時,教學中,我對詩句不作過多的講解,讓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句的意思。另外,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對詩中所描寫的景象進行想象,體會詩歌的意境。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生的朗讀。但不是“為朗讀而朗讀,漫無目的地讀”而是每一次的讀都有明確的要求,讓學生讀有所思、讀有所悟。體現了“以讀帶講、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理解詩句內容和體會詩歌描寫的意境上。我巧妙而恰當地運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對詩中所描寫的景象進行想象,體會詩歌的意境,比如在體會雨中西湖的“奇”時,先讓學生找出詩中帶“水”的字,然后引出描寫雨中西湖的句子“山色空蒙雨亦奇”并讓孩子們在老師的描述中閉上眼睛想象雨中西湖的“奇妙”,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所以就有了孩子們的“到處都是朦朦朧朧的看不清,很美!”“我仿佛進入到仙境一般。”的感受。再親自感受西湖雨中的“奇”(課件:詩句意境)在無形中,孩子對這一句詩的體會已經非常的深刻了。然后,再通過各種方式的誦讀,孩子們的情感在誦讀中得以深華。在引導學生質疑上也體現了“實”。在學生匯報了讀懂描寫西湖“晴”的詩句后,引出最后兩句,并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質疑,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很有水平。如“西子是誰?”“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我并沒有急于解決,而是把問題轉向了學生:“西子是誰呢?誰知道?”“是啊,作者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子呢?”很巧妙地把“球”又傳給了學生。
詩四首 篇10
教學目標 :
1.理解詩中多種意象所表達獻身祖國的愿望和不同角度所揭示熱愛秋天風光的感情。
2.掌握詩行間意象轉換和詩意跳躍的朗讀節奏,以表達全詩的主旨和各節的要義。
教學重難點:
1.《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主體自我與客體現實合而為一并占優勢的藝術想象對深化思想感情的作用。意象疊加和意象特征強化二者對表達主體感情的作用。
2.《我熱愛秋天的風光》中的比喻使主體自我能投入客體現實,把人與自然的哲理形象化的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
通過貫穿教學過程 的、由淺人深的朗讀指導,啟發學生在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與詩人建立心理橋梁,取得感情共鳴,進而在理性認識指導下,提高朗讀質量。這是一個心理與認識之間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過程。
教學設計:
關于《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的教學構想
1.理順邏輯層次:在預習中初步了解詩歌內容、捕捉感情基調后,認識全詩四小節的邏輯結構——長期的貧困,痛苦的希望,緋紅的黎明,無私的奉獻。
2.感知意象特征:
意象在本詩中具有主體自我與客體現實合而為一的特殊意義,所以,要把每一個意象都從這個高度給以解釋,從而對這個高度的理解也具體起來。例如第一節的第一個意象“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樹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中的“我”既是“你”祖國這個客觀實體相對的主觀自我,即“我”只是祖國田野河邊的破舊的老水車,但是,老水車數百年來一直同一樣落后破舊的紡紗機那樣紡著疲憊的、喑啞低沉的歌,豈不又是我們貧困落后的祖國的代表?這樣,祖國落后的歷史便成了詩人自我的組成部分。這種寫法是跟那些被歌頌的祖國是一方、作為歌頌者的詩人是另一方的寫法有著明顯的不同的。
又如第二節在思想內容上稍增亮色,寫出“我”是祖國“痛苦的希望”時,便把“我”也是把“祖國”比喻成另一個意象:“是‘飛天’(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空中飛舞的抻)袖間/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既古老落后依舊,又有花朵落到地面之可能,即“我”也新生,祖國也新生的希望在前。
上面兩節的意象,為了突出特征,加了許多定語,限制其外延,深化其內涵。而第三節的意象,雖然從分號來看,有五個之多,但是,何嘗不能從博喻的角度來說明“這一個一簇新的理想”,即一改它的抽象為生動的具體:“神話的蛛網里掙脫”就是從因襲的框框中突破,“雪被下古蓮的胚芽”就是承受著沉重的、歷史重擔的壓迫的新生力量正在穿透一切障礙,“掛著眼淚的笑渦”就是黑夜迷路中看到前面燈光的喜悅與信心,“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就是為了正前方的理想而開展一場跟時間比速度的賽跑,“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就是漫漫長夜已是盡頭、曙光已在涌動、理想的紅日就要眺出來了!——在這里,不但多角度地展示了祖國作為理想的化身的威力,而且有層次地從主體自我與客體現實的合而為一遞進到主體自我占優勢,從而使感情的抒發更有深度與力度。
在第三節中,胚芽、笑渦、起跑線、黎明都服從于也服務于“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的“簇新的理想”的構思鋪排。“簇新的理想”既是“你”的所有,也是“我”的所在:胚芽、笑渦屬于“你”,但是,胚芽、笑渦就是“我”,所以,“我”是屬于“你”的,這是第一層次;起跑線、黎明就是“我”,“我”就是“你”——祖國啊!這是第二層次。這樣,祖國的理想、前途、一切,就是“我”的理想、前途、一切,“我”和祖國就是這樣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我”甚至在主客合一中占了更可抒情的優勢。
在第四節,這種聯系和優勢又有了進一步的分析與明確,從而為全詩的高潮作了準備。“我是你十億分之一,堤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這就把“我”和“你”的關系說得更為形象與哲理了:“我”是“你’的一切中的“一”,又是“你”的“一”的一切。就前者而言,“我”只是“整體”中的一個“個別”;就后者而言,“我”又是所有“個別”匯集而成的“整體”。正因為這樣,下面又可以通過兩個意象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或者簡直就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地寫出了“我”或者說“祖國”怎樣從苦難的歷史的“迷惘”中走向對前途的“深思”,而且隨著實踐的深入掀起了“沸騰”的思緒和情潮,另一方面,所有“個別”的奉獻換取了“整體”的富饒、榮光和自由。
綜上所述,我們在感知意象特征的基礎上已各有重點地理解了各節詩組的思想重點與藝術特色,從中可以而且應該把握朗讀的節奏,處理好語調、音量和重音問題了。
3.理解“意象疊加”的好處,激活想象思維
上文“感知意象特征”是解決詩中的意象特征“是什么”的問題,這里主要解決意象“為什么”疊加的問題,而在學生的想象思維被激活以后,又有一個在詩歌朗讀甚至在詩歌創作中“怎么樣”強化意象的研究性課題需要我們去深入鉆研。
在第一節,老水車和歌所顯示的落后與疲憊,礦燈和隧洞所顯示的艱辛與緩慢,稻穗和路基所顯示的貧瘠與破敗,纖繩和臂膊所顯示的痛苦與抗爭——這一系列相同性質的意象的疊加,加深了我們對祖國落后、貧窮、破敗和對勞動人民艱辛、痛苦、抗爭的感受,尤其是“淤灘上的駁船/把纖繩深深/勒進你的肩膊”這個意象把受苦受難但又頑強不屈的祖國母親的形象浮雕在我們眼前,我們感同身受,我們奮起捍衛,我們怎么會不愿化身為祖國的希望啊!
于是,通過第二節的過渡,在第三節又以疊加的意象表明我們作為祖國的“簇新的理想”的代表,一定會沖破“思想的牢籠”茁壯成長,在不斷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上,接好、也傳好革命接力棒,去迎接一輪一輪噴薄而出的紅日!這樣,簇新的理想就同簇新的現實之間,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千秋萬代,生生不息。
這樣,在第四節,就由對消極現象的感覺(“迷惘”)向思維的深度(“深思”)和情感的飛躍(“沸騰”)發展了,同時,這種思維和情感的交融,又化為對自己責任的認識,化為為祖國獻身的精神。詩人的情感和思維的層次就是如此遞進的。
而當我們反復吟詠、朗讀之中逐步加深對意象疊加作用的理解并摸索到詩作情感隧洞之軌跡的時候,我們的想象思維也被大量激活,而且躍躍欲試起來。
關于《我熱愛秋天的風光》的教學構想
1.主體自我與客體現實之間的分——合——分
本詩開頭兩句“我熱愛秋天的風光/我熱愛這比人類存在更古老的風光”,是把“我”和“秋天”二者分開來的,即“我”是“秋天”的歌頌者、欣賞者。但是,自從介入比喻“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以后,“我”便同秋天這條河流交融在一起了。當然,這種交融與上一首舒婷的詩不同,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地合而為一,而是旨在讓“我”投入于河流之中,靜靜地沐浴,直到讓河流把“我”洗黑,培育“我”成熟,旨在構成這個想象中的意象,以完成詩意的主題。而這時,“我”和秋天的風光又分開來了,以便與本詩的開頭照應。由此可見,這種主客兩體的分合關系使結構既活潑又嚴謹。
2.通過設喻來創造意象的抒情作用
本詩是通過設喻——“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來打開抒情的閘門的。詩人把“秋天”比作“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既與前面的詩句相聯系,由秋天的比人類存在更古老的風光使人想象到這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的歷史的長度與厚度,又與后面的詩句相銜接,由自然創造出來的人沐浴其中的意象使人感悟到這條河流的廣度與深度,同時又是“當土地召喚我去收割的時候”的大自然所特有的風光:既然秋天是一條河,那么,在秋陽高照的時候,它已經被太陽“翻曬”一過,所謂“翻曬”,就是徹頭徹尾徹里徹外之謂也。“我”既然置身于秋光之中,這時便自然地投入這條河流之中,或者說讓河流在“我”身軀上流淌,直至把“我”洗黑。——在這里,又萌生出無限的童趣來:“我”被受陽光翻曬、過濾、檢驗過的河水洗黑的過程,實際上是被滌蕩、凈化,使自己成長、成熟的過程;成熟后又被河水巨大的沖擊力“拋”到地上,這時“我”又得到了一個仰望秋天的機會——啊!金黃的稻德在鱗次櫛比的“屋頂”上泛著光芒。這是“我”躺在地上看到的,自己突然得到了一個新的視角!
所有這一切,都是由創造意象而得以開發的抒情資源。
3.主體與客體的融合使人與自然的哲理形象化
本詩在生動而詼諧的抒情以后,又深入到理性的認識:“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兩岸還蕩漾著我優美的思想。”從意象的創造可知,秋天這條河流是無邊無際的,但是,秋天確實告訴我們許多有關人和自然的哲理,那么,就讓這些優美的思想作為河流的兩岸吧。“兩岸”其實可以理解為秋天的河流中的哲理沉淀所在。
你看,秋天的風光就是大自然中水、土、陽光三者導演出來的生動奇特的活劇。在這里,河流日夜流淌,陽光普照,莊稼在田野上生生不息:古老與新生相互映襯,深沉與稚嫩前后參照,斑斕與純一互為表里,耕耘與收獲循環往復,洗黑的身子與金黃的屋頂各異其趣,種子的遺忘與秋天的存在適成對照。——正因為這樣,“我”要長時間地欣賞與咀嚼,欣賞“比人類存在更古老的風光”,咀嚼它與人類同步而進、與時代同步而行的哲理。
在上述三點教學構想中,要隨時輔之以朗讀指導,使學生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同朗讀感情的處理有機地聯系起來,通過抒情式的朗讀習得思想,把握內容,駕馭主題,熟練朗讀技能。
詩四首 篇11
第 4課 即景抒情詩四首
教學目標:
1、了解即景抒情詩的內容、詩人生平及思想內容。 2、能夠背記《登幽州臺歌》《望月懷遠》。
3、訓練將詩句轉變成畫面情境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了解即景抒情詩的內容、詩人生平及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訓練將詩句轉變成畫面情境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即景抒情詩導入:
即景抒情詩,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觀景物的描寫來抒發詩人主觀感情的詩作。詩人在詩中不是直接抒發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將自己的感情轉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帶上感情色彩。詩人帶著有情之眼去觀察景物,以有情之筆去描寫景物,使感情附著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無隔。即景抒情詩往往是含而不露,蘊藉悠遠,情豐意密,深切動人。
1、鑒賞要點: 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進而感受詩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意境:作者主觀情感與自然客觀物象融合的整體。)
2、主要內容: 1)借景表達自己與眾不同,厭倦官場,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 2)表達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等感傷。表達客居他鄉,懷友思親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憂的感情。 3)描寫自然景物,表現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 鑒賞《登幽州臺歌》
(一)作者簡介: 陳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有《陳伯玉集》傳世。陳子昂青少年時家庭較富裕,輕財好施,慷慨任俠。成年后始發憤攻讀,博覽群書,擅長寫作。同時關心國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樹。24歲時舉進士,官麟臺正字,后升右拾遺,直言敢諫。時武則天當政,信用酷吏,濫殺無辜。他不畏迫害,屢次上書諫諍。武則天計劃開鑿蜀山經雅州道攻擊生羌族,他又上書反對,主張與民休息。他的言論切直,常不被采納,并一度因“逆黨”反對武則天的株連而下獄。垂拱二年(686),曾隨左補闕喬知之軍隊到達西北居延海、張掖河一帶。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叛亂,又隨建安王武攸宜大軍出征。兩次從軍,使他對邊塞形勢和當地人民生活獲得較為深刻的認識。圣歷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死。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獄中(沈亞之《上九江鄭使君書》)。
(二)寫作背景和幽州臺:此詩作于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當時,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軍中任參謀,隨同出征。武為人“輕無將略”,不到一年兵敗,情況危急。陳子昂向武進言,請求遣萬人為前驅擊敵,武不允。子昂“自以官在近侍,又參預軍謀,不可見危而惜身茍容。他日又進諫,言甚切至……乃署以軍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書記而已。因登薊北樓,感昔樂生、燕昭之事,賦詩數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見古人……’時人莫不知也。” (盧藏用《陳子昂別傳》)幽州臺,又稱薊北樓、薊丘、燕臺,傳說為燕昭王為招納人才所筑的黃金臺。燕昭王為戰國時燕國君主,求賢若渴,禮賢下士,召來樂毅等奇士,國力大盛。但在《戰國策》、《史記》中皆未見筑臺之事,漢末孔融《論盛孝章書》云:“昭王筑臺,以尊郭隗。”筑臺之說始見于此。魏晉以后,始有燕昭主筑黃金臺之說,但說法不一。薊丘,故址在今北京德勝門外。
(三)讀詩句,理解詩意。
1、學生細讀詩,借助詞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掌握,實在不會的則做上記號質疑。
2、再次朗讀詩歌,體會詩意。——作者以北方蒼茫廣闊的原野為背景,俯仰古今,視通萬里,抒發天地之大、知音難覓的孤苦悲痛的情感,感喟歲月無情時不我待。全詩呈現出蒼涼悲壯的氣氛。)
3、基本解讀如下:
1)這首詩寫詩人登幽州臺之時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深刻思索和感慨。(主旨)
2)“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詩人登上幽州臺時,想到自己懷抱曠世之才卻無用武之地并沉淪下僚,想象當年燕昭王何等禮賢人才,自己卻偏偏未能趕上,昔日的遺跡已蕩然無存,惟有丘陵高樹而已。詩人俯仰千古,茫茫宇宙,漫漫蒼穹、不禁悲從中來。此二句從時間角度著筆,“前”與“后”、“古人”與“來者”對舉,用兩“不見” 相連,表現自己的孤獨和寂寞。像燕昭王那樣的賢明君主,古代有,我不曾見;將來有,我亦不可見,千載而下,為何我如此遭遇?想到此,悲憤填膺,發出了封建社會千千萬萬懷才不遇之士共同的心聲,因而引起千百年人們的共鳴。
2)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人想到宇宙寥廓與綿長,個人卻渺小與短暫,更何況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于是傷感無限,涕淚交橫。“念”有想象和思考兩層意思:所謂想象,就是極力張開想象的翅膀,翱翔與無限的時空;所謂思考,就是思考自己渺小的個體,短暫的生命,將以怎樣的形式來在這樣光芒無際的宇宙表達自己的存在。詩人之所以會“獨愴然而涕下”,就是感到自己雖然有如此強烈的宇宙意識,但卻反而因此感到孤獨而無奈,自己幾乎無能施展自己,以求自己生命個體存在的意義。“獨”字,正寫出了詩人寂寞凄涼的心境,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意味。
3)鮮明的宇宙意識和社會意識是本詩一大特點。 全詩直抒胸臆,破空而來,感情的潮水澎湃而出,震撼人心,具有蒼涼悲壯的陽剛之氣。
(四)、深入探究:通過這首詩的品讀,你認為作者當時登上幽州臺的時候,詩人有怎樣的感想呢?文章第四句表現了詩人怎么樣的情懷?
明確:1)前代的賢君既不可復見,后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當登臺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而自己卻報國無門、壯志難酬),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時間綿長、空間遼闊)2)表現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
(五)、小結:從詩歌看,指詩歌本身看,指詩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慨以及對賞賢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達了人生的孤獨感。
三、學習《春江花月夜》
(一)新課導入:自古以來,月是個永恒的母題,她是美麗的象征,創造了許多優美的審美意境;同時,月亮也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她寄托了戀人間的相思,表達了人們對故鄉和親人朋友的懷念,引發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也引發了人們的哲理思考,因而成為永恒的象征。當我們遙望夜空,看見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是引起無限遐想。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張若虛 (約660—720),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唐中宗神龍年間與賀知章、張旭、包融號稱“吳中四士”。其詩僅存兩首,而此篇被論者評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王豈運《湘綺樓論唐詩》),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
春江花月夜》原為樂府舊題,屬于《清商曲•吳聲歌》,相傳創自陳后主。這一首卻完全突破宮體詩的藩籬,語言清新,敘寫了民間游子思婦的相思離別之苦,面貌為之一新。
(三)學習詩文:
1、初次朗讀詩歌,讀準字音。
2、再次朗讀詩歌,體會詩意。——這首詩寫了春江花月夜的動人美景,對宇宙和人生作了哲理性的思索,敘寫游子思婦的相思之情,表達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主旨)
四、作業:背誦《登幽州臺歌》
詩四首 篇12
《母親》《紙船》教學設想
張家港外國語學校 朱紅英
母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它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溫暖如春;它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便蒙上歲月的風塵仍然清澈純凈。可是我們的學生每天沐浴著母愛的光輝,每天領受著母愛的恩澤卻渾然不覺,不覺得母親為了他(她)流了多少汗,操了多少心,甚至掉了多少淚,覺得的只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卻不知去為母親擦一把汗,倒一杯茶,甚至洗一回腳。
針對這種現象,我設想以冰心的《母親》、《紙船》為依托,上一堂洋溢著母愛溫情的課,激發學生去感受母愛,體驗母愛,調動出內心深處對母親的那份依戀,同時回味反思自己如何來回報母親,熱愛母親。
所以這堂課重點不在對詩歌語言、結構的機械分析,而在于整體感知詩歌的內涵,捕捉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濃濃情意,并且不拘泥于詩歌本身,讓學生把目光投注于自身,投注于這個充滿愛的世界,去感悟,去體驗,去反思。而在教學方法上,則不拘一格,聽,說,讀,寫,唱,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讀課文,來體味母愛。為了更好的營造氛圍,選擇閻維文的《母親》、毛阿敏的《燭光里的媽媽》和滿文軍的《懂你》三首flash歌曲在合適的時候插入教學過程 ,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情感。
《母親》《紙船》教案
張家港外國語學校 朱紅英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有表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學習方式。
3、道德、情感、價值觀:體驗人間至深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能感受自己的母愛。
二、教學重點
1、體味詩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聯系生活,細致深入地體味母愛,并能表達出來。
三、課前準備
影像資料、flash歌曲、圖片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
(播放影像資料《游子吟》)
這是一個平凡母親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細節中卻折射出母愛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絕唱。母愛如玫瑰,馨香兒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純的愛,今天我們就借助冰心的《母親》和《紙船》這兩首小詩走進母愛的溫馨世界,來感受母愛,體驗母愛,理解母愛。
(二)學習《母親》
1、深情朗讀
(要求學生把握情感、節奏、語音、語調)
2、溫情揣摩
詩中兩個“躲”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揣摩、回答,教師指點、歸納并板書)
3、激情體驗
(學生談感受母愛的體驗或講一個感人的母愛故事)
(播放flash歌曲:閻維文《母親》)
(三)過渡:母愛是潤物的春雨,母愛是醉人的春風。正因為有如此深重的母愛,一旦離開母親,才會有對母親濃烈的思念。下面來看看《紙船》是如何來表達一個女兒對母親的思念的。
(四)學習《紙船》
1、學生自學《紙船》,選擇下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可以讀,讀出一個女兒遠離母親時的感情情:可以唱,選擇歌頌或表現母愛的歌曲來表達你對詩歌的理解;可以講,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詩中的情景,講講你對這首詩感受最深的地方;可以問,質疑詩中自己不理解的內容;可以寫,寫幾句體現母愛的詩句或對母親說幾句真情話。
(歌曲示例:《燭光里的媽媽》;
寫作示例:《寫給母親》
我是一片遠去的帆
卻永遠也駛不出
您目光所圍成的河岸
《想起母親》
想起母親
晚霞里就升起了
一縷灰白的炊煙
它模仿母親綿長的愛
朝著我離家的方向傾斜)
2、學生用自己選擇的方法來表達、交流、體現自己對本詩的探究和理解
3、小結:“我們也愛母親,卻和母親愛我們不一樣”,如果說《母親》這首詩是一種童稚期尋求母愛保護的心態,那么《紙船》則是步入青年以后對母愛的懷念和依戀;如果說《母親》表現母愛的偉大和無私,那么《紙船》則體現和表達了對母愛的感恩和回報。
4、學生說說如何來回報母愛
(播放flash歌曲:滿文軍《懂你》)
(五)結束語:(觀察板書形式)母親是一座搭,永遠以不變的姿勢站成一個溫情的港灣,而兒女是一艘小船,永遠駛不出母親慈愛的視野。母愛如燈,點亮你的人生;母愛如歌,吟唱你的幸福。母愛無價,人生苦短,孝心不能等待,同學們,好好珍惜母愛吧!
(六)家庭作業
1、回家為母親做一件事,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2、以“母愛”為話題,寫一篇小作文。
板書:
母親 紙船
深情朗讀 讀
溫情揣摩 唱
激情體驗 講
童稚期尋求母愛保護 問
表現母愛的偉大和無私 寫
步入青年后對母愛的懷念和依戀
表達對母愛的感恩和回報
《母親》《紙船》教后記
張家港外國語學校 朱紅英
冰心的小詩意蘊雋永,語言清麗,風格細膩明麗。《母親》和《紙船》是兩首洋溢著母愛親情的抒情短詩,理解并不困難,所以在詩歌本身的學習上學生幾乎沒有障礙,一些問題也提得比較有價值,如“詩人明知道紙船流不到母親那里為什么還要不停地疊?”和“怎樣來理解詩中的悲哀?”等,而這些問題也能通過同學間的交流解決。教學過程 中由于利用了多媒體手段恰到好處地播放了一些“母愛”歌曲,很好地調動起了學生的情感,勾起了他們對母愛的感念,使整個課堂沉浸在一片母愛的親情海洋里,學生們暢所欲言,有些學生眼里閃爍著淚光,有的甚至哽咽著回味母親對自己的愛,訴說自己曾經不經意的點點滴滴,并且帶著愧疚,帶著真情,感謝母親;帶著懇切,帶著激情,要回報母親。
這是一堂語文課,但這不僅僅是一堂語文課。
詩四首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積累重要字詞。流暢、有感情地誦讀,感受詩詞的音韻美。
●過程與方法:
1.以讀促悟,品味詩詞凝練、含蓄的語言美。
2.抓畫面感,體味詩中蘊含的豐富情感美。
3.評點、欣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所描繪的意境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詩人寫詩背景,感受詩人前后變化,培養學生樂觀、豁達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1.流利、有感情地誦讀,感受詩詞的音韻美。
2.品味詩詞凝練、含蓄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評點、欣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所描繪的意境美。
教學方法 朗讀---鑒賞---感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由書法作品《使至塞上》導入。教師配樂朗讀。
二.作者介紹:
字摩詰,曾任尚書右丞等官職,世稱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朝詩人。王維的詩歌呈現豐富多彩的藝術特色,尤其是創作的山水田園詩對后世影響深遠。宋朝蘇軾曾贊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大屏展示)
三.反復誦讀,以讀促悟
(一)解一解
了解背景: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發兵攻打唐屬小國小勃律(在今克什米爾北)。737年春,可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番軍。
王維奉使出塞宣慰,并在燈西節度使幕兼為判官。本詩即寫出塞時沿途景色。察訪軍情,這實際是將王維排擠出朝遷。
(二)讀一讀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要求: 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情感。
朗讀:
1. 教師范讀 2.學生試讀 4.學生個讀 5.學生齊讀
(三)釋義
單車:一輛車,這里形容這次出使時隨從不多。
屬國:典屬國簡稱。唐代人有時以“屬國”代指使臣。這里“屬國”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維奉使問邊,所以自稱屬國。
征蓬:飄飛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隨風遠去。
煙:烽煙,報警時點的煙火。
長河:黃河。
蕭關: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東南。
候騎:騎馬的偵察兵。
都護:當時邊疆重鎮都護府的長官、首將。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諾顏汗中部的杭愛山,代指邊防前線。
(四)品一品:
把握內容,理解詩意,體會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組探討:
1.本詩中哪些詞語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2.“單”、“孤”、“征蓬”等字詞透露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境?
(孤寂、憤懣)
3.詩人在頸聯中為我們描繪了怎樣的大漠景色?(蒼茫遼闊、浩瀚無邊)
4.整首詩詩人的情緒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五)悟一悟:
評點、欣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所描繪的意境美。
1.詩中有畫
2.煉字精妙
3.詩的留白
(大屏展示)
“大”寫詩人開闊的胸襟。沙漠浩瀚無邊。
“孤”邊塞荒涼,烽火臺燃起的濃煙格外醒目而單調。
“長”寫出了詩人對橫貫沙漠的黃河的真實感覺。
“圓”大漠觀落日的特殊感受,親切溫曖,微帶蒼茫。
明確: 勾勒出一幅極其雄渾、闊大、壯美的大漠中黃昏落日圖,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
從側面烘托了守邊將土凄涼艱苦的生活環境,借以反映了他們不畏艱苦,積極保衛邊疆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美在何處
(大屏展示)
構圖美 近處烽煙、遠處夕陽、大漠無邊、長河奔流-------空間擴大
線條美 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層次豐富
色彩美 黃沙漫漫、夕輝橘紅、白煙一縷、河水閃閃-------鮮明優美
明確:這句話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被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
五,教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