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色 花(通用13篇)
金 色 花 篇1
學目標知識目標
1、積累字詞。
2、解詩歌中所表達的感人至深的親情。
3、熟讀背誦詩歌。
能力目標
1、掌握詩歌的朗讀技巧,繼續提高朗讀能力。
2、學習和借鑒詩歌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真情的寫法。德育目標詩歌展示、歌頌母愛。學習它,激發我們關愛母親、回報母親的熾熱情懷,把獨特的歌喉獻給我們至愛的母親。
教學重點
1、準確領悟詩歌所抒發的感情,把握機詩歌托物言情的寫法。
2、熟讀背誦詩歌。教學難點 深層品味詩句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1、本文是一篇散文詩,篇幅短小,語言凝練含蓄,所以,怎樣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2、用多媒體作為直觀教具。
3、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合作式學習,注重學生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培養。 4、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種最動聽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聲音;世界上只有一個最美麗的身影,那就是母親的身影。 母愛是一個人類吟詠不絕的主題。同學們,你們和母親朝夕相處,是否感受到母親那細微的點點滴滴的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詩兩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詠母子之情的散文詩
二、作者簡介
印度近代偉大作家、詩人、藝術家、社會活動家。一生創作豐富,早期作品有詩集《暮歌》、《晨歌》和劇本《修道士》、《國王和國后》等。一九○三年起陸續發表長篇小說《小沙子》、《沉船》、《戈拉》,劇本《摩吉多塔拉》、《郵局》、《紅夾竹桃》。著名散文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等。詩歌格調清新,具有民族風格,帶有神秘色彩和感傷情調。一九一三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其創作對印度文學的發展影響很大,對中國詩特別是散文詩影響也是廣泛的。他還擅長作曲和繪畫,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一○年被定為印度國歌。
三、預習檢測
1、給加點的字注音:匿笑( ) 沐浴( )( ) 禱告( )嗅 ( ) 衍 ( ) 摩 ( )
2、解釋下列詞語:匿笑:禱告: 沐浴:
四、學生朗讀課文,教師給予指導
1、 自由朗讀
2、 聽課文示范朗讀磁帶,注意對朗讀技巧的把握
3、 個別學生讀
4、 學生評價
5、 朗讀指導朗讀詩歌,須注意以下幾點:
⑴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應讀得輕松活潑,讀出兒童特有的調皮。
⑵根據情感的需要,確立語速。如果內容是歡快的、激動的或緊張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現的內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現的內容是平鋪直敘,速度采取中等為宜。
⑶ 根據詩歌意境,確定輕讀、重讀及音長音短。
⑷根據語境的關系,確定詩句的停頓。總之,現代詩歌的誦讀,不同于一般的課文朗讀,它具有很濃的表演性,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將情感投入其中,反復吟詠,方能漸入佳境,最終達到“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五、合作學習,質疑探究
1、 請談談對詩歌的整體感受。
⑴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事?
⑵三次嬉戲具體是什么?
⑶詩歌表現了什么?
2、為什么“我”想變成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嗎?為了跟媽媽捉迷藏嗎?為了實現自己的小小心愿,給媽媽帶來一些幸福嗎?
3、媽媽為什么反而責怪孩子?還罵“ 你這壞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為什么不告訴媽媽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4、詩人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結合注釋談談你的看法。
明確: 1、⑴寫了孩子的三次嬉戲。
⑵第一次嬉戲:是在母親禱告時,“我”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第二次嬉戲:是在母親讀《羅摩衍那》時。“我”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第三次嬉戲:是在母親拿了燈去牛棚時,“我”突然跳到母親跟前,恢復原形。
⑶表現了純真的母子之愛。
2、是為了實現自己小小的心愿,為媽媽做點事,給媽媽帶來一些幸福。
3、因為媽媽找到孩子,非常著急。當媽媽一整天都找不到兒子,那種惶急的心情肯定與時俱增呈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責怪孩子;是責怪的口吻,但責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愛;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的夸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不告訴媽媽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4、中國人喜歡把兒童比喻成花朵,印度人也一樣。金色花是印度最美麗的圣樹上開的一種金黃色碎花,詩人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是在贊美孩子的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著母愛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征孩子回報母愛的心愿。泰戈爾的想象實在新奇而美妙。
板書設計:
三 母親 孩子 (金色花——圣樹) 次 禱告 散發香氣 嬉 讀書 投影書頁 戲 拿燈(去牛棚) 恢復原形
六、遷移拓展
1、 欣賞歌曲《燭光里的媽媽》,注意體會其內在思想感情 2、 閱讀泰戈爾的另外一首散文詩《審判官》,注意理解其主要內容。審判官你想說他什么盡管說罷,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處。我愛他并不因為他好,只是因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 你如果把他的好處與壞處兩兩相權一下,恐怕你就會知道他是如何的可愛罷。 當我必須責罰他的時候,他更成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了。 當我使他眼淚流出時,我的心也和他同哭了。 只有我才有權去罵他,去責罰他,因為只有熱愛人的才可以懲戒人。
3、 學生談感受
4、 以孟郊詩《游子吟》作結。
金 色 花 篇2
一、教學設想《金色花》這首散文詩,從一個孩子的假想寫起,以兒童與母親嬉戲的畫面,表現家庭之愛。在教學時,營造一個讓學生感受愛的氛圍,再通過多讀、多品、多思、多談從而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感悟愛的美好、圣潔。二、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運用聽說讀寫相結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學會正確表達。情感態度:體驗人間摯愛親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三、 教學重難點如何將聽說讀寫相結合四、課前準備學生:查字典解決生字詞;熟讀課文教師:查閱有關泰戈爾的資料,多媒體輔助教學。五、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出示一幅老師自己和孩子的照片,請學生觀察照片,理解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給照片擬一個小標題。由照片中的母子情深這樣一個主題引出課文《金色花》。(二)整體感知1、介紹金色花和泰戈爾金色花:印度圣樹,開金黃色碎花,神圣而又美麗。泰戈爾:印度文學家,詩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飛鳥集》等,曾獲諾貝爾文學獎。2、教師范讀課文(教師的配樂朗讀一定要有感染力,把學生帶入到孩子與母親這樣一個嬉戲的世界中)要求學生想像老師朗讀的畫面,感受其中的情節。教師朗讀課文過渡:真希望老師剛剛能把大家帶入到一個孩子的游樂世界中,下面,老師為每位同學準備了一份自助餐,想不想一起品嘗一番?3、聊一聊如果你剛才在朗讀中看到了些什么,請你運用畫筆將一點一滴的感受畫下來。如果你怕畫不好,請你用自己優美的語言將感受說出來。如果你還擔心說不好,那就給大家有感情的朗讀一段課文。a四人小組自由選擇一種方式聊一聊,聊出自己寶貴的想法。b集體討論。4、內容歸納要求學生完成表格——《金色花》寫了我和媽媽的哪幾次嬉戲歸納:當媽媽做禱告時我散發香氣,當媽媽讀書時我將影子投到書頁上,當媽媽拿燈去車棚,我變回孩子還求媽媽講故事。小結:我看到了一個---------的孩子(可愛善良、孝順父母) 我看到了一個---------的媽媽(寬容慈祥、疼愛孩子)過渡:這是一對多么可愛的母子啊,我真想聽聽他們對話的聲音。可是,在生活中也常常聽到母子之間并不愉快的聲音,不信,我們一起來聽聽下面兩段對話。(三) 能力訓練1、朗讀練習a出示兩組母子間的對話,請同學理解后,有感情的表演朗讀。• 這一整天你都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別問我. • 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 b集體配樂朗讀全文2、寫作訓練本首散文詩是借助金色花的形象,來抒發母親和孩子之間真摯的愛的,這種借助具體形象來抒情的方法值得大家共同學習。a出示例句: (假如我是一朵金色花,我要散發花香沁入媽媽的心脾;我要投落影子躲進媽媽的掌心;我要迎風飄搖和媽媽爭個高低…… 那么你還希望自己是什么?做什么?)b請以假如我是——開頭仿照例句寫一首短詩。c佳作交流(四) 拓展想像老師扮演一個疲憊不堪的剛下班回家的媽媽,請五個同學演孩子,為媽媽說寫什么,做些什么。(五) 布置作業1、推薦泰戈爾的三首詩。《孩童之道》《開始》《紙船》結合閱讀提示,完成思考與練習。2、今晚回家做一件實事來讓父母感受一下你對他們的愛。
金 色 花 篇3
泰戈爾
你要是叫道: “ 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
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陰,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當你吃過午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嗎?
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
“ 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
“ 我不告訴你,媽媽。 ”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金 色 花 篇4
教學目標:
1、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2、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教學設想:
《金色花》這首散文詩,從一個孩子的假想寫起,以兒童與母親嬉戲的畫面,表現家庭之愛。在教學時,營造一個讓學生感受愛的氛圍,再通過多讀、多品、多思、多談從而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感悟愛的美好、圣潔。
教學重難點
1、反復誦讀,感知詩歌優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情感。
2、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課前準備:
學生:做《泗縣二中三維動態學案》
教師:查閱有關泰戈爾的資料,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學生跟唱,展示圖片,感悟母愛。由此導入課文。
二、學生打開學案,齊讀本課學習目標。
三、了解金色花和泰戈爾:
金色花:印度圣樹,開金黃色碎花,神圣而又美麗。
泰戈爾,印度詩人、作家,被稱為“詩圣'。他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等,長篇小說有《小沙子》、《沉船》等。曾獲諾貝爾文學獎。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里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尚、最純潔的愛。《金色花》選自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
四、傾情誦讀,感受語言美。
1、掃除字詞障礙:誰來解釋一下這些詞語的意思?
匿笑(nì)匿,隱藏,不讓人知道;匿笑,偷笑。
沐浴(mùyù)洗澡。比喻承受潤澤、培育。
禱告(dǎo)向神祈求保佑。
嗅(xiù)聞(氣味)。
2、學生自由朗讀,先確定一下這首詩的感情基調,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母愛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
例句:(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孩子的調皮、快樂)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母親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母親的嗔怪、擔憂、焦慮和欣喜)
(4)'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孩子的淘氣、撒嬌和對母親的愛戀)
3、小組賽讀,每組代表選擇自己喜愛的段落朗讀。
4、齊讀,再次感受語言美。
五、合作探究,品味情感美。
必答題:(加油哦!)
1、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還是一種有特別意義的花?(由具備了神力的小男孩變的花。)
2、《金色花》寫了“我”和媽媽的哪幾次嬉戲?(三次嬉戲:母親做禱告時,“我”開放花瓣散發香氣。母親讀書時,“我”將影子投在書頁上。母親去牛棚時,“我”和她開玩笑,恢復原形。)
3、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和一個怎樣的媽媽?(孩子:天真可愛、活潑淘氣、孝順機靈、天生善良。母親:關愛孩子、沉靜安詳、善良慈愛、有修養,有生活情調、有虔誠的信仰。)
搶答題:(挑戰你!)
1、作者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也喜歡用花比喻兒童;二是泰戈爾借美麗的圣樹上的金色花贊美孩子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著母愛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征孩子回報母愛的心愿。泰戈爾的想像實在新奇而美妙。
2、孩子為什么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
(孩子總想為媽媽做點事,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著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夸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就是瞞著媽媽。)
3、為什么媽媽見了面,說'你這壞孩子'?
(上文說,媽媽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見,不見了孩子,媽媽多么著急,這種惶急的心情肯定與時俱增,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4、金色花是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體現了詩人對孩子一種怎樣的感情?(喜愛、贊美)
六、拓展閱讀,升華情感美。
1、假如明天是你爸爸或媽媽的生日,你忽然具備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準備變作什么來表達你對他們的滿懷愛意,在賀卡或明信片上寫一段話給你的爸爸或媽媽,用'假如我變成了什么'作為這段話的開頭,表達你們對爸爸或媽媽的愛?(我love爸爸媽媽!)
2、請你今天回家為父母做一件無需花錢的實事來讓父母感受一下你對他們的愛。(讓愛住我家!)
七、課堂小結:
世上有一部書是永遠也讀不完、寫不完的,這就是母愛!母愛就象一首田園詩,幽遠純凈,和雅清淡;母愛就是一幅山水畫,洗去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母愛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這個世界上,我們什么都可以忘記,但不能忘記母親給予我們的一切……
八、布置作業:
發放印好的《檢測題》
1、《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國家)作家、詩人________(姓名),他曾在獲________________獎。
2、下列不能體現孩子對母愛的回報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
B.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C.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3、作者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下列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人們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
B.文中所寫的孩子已經變成了金色花。
C.贊美孩子的可愛。
D.花兒的色彩,反映著母愛的光輝。花兒也可以象征孩子回報母愛的心愿。
4、文中孩子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后,他(她)做了哪些事?請用文中的語句概括作答,不少于三個方面。
⑴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做的這些事,反映了他(她)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也表現了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愿。
6、第⑧段中,媽媽見到了自己的孩子,她為什么要說“你這壞孩子”?
九、再次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下課。
金 色 花 篇5
一、導入
幻燈出示金色花圖片和詞語“媽媽”,然后說:“同學們,老師今天考一下你們的想象力,看誰能說出“花”和“媽媽”是什么關系。
生:是母子關系,孩子是花朵,媽媽是溫暖的陽光,花朵在陽光的照耀下燦爛地開放。
師:就“母子”與“子母”的用詞糾正一下。
生:媽媽像花一樣美麗。
生:花是我獻給禮物。
師:同學們的想象非常好,把花當作孩子,用花來表達對母親深深的愛。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獻給詩——《金色花》。
二、讀
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幻燈出示:本文寫“我”與母親的幾次嬉戲?各是什么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后,找一名學生朗讀,糾正字音,然后思考。
生:寫了三次嬉戲,第一次寫媽媽作禱告時,“我”把花香送給媽媽;第二次寫媽媽讀書時,“我”把影子投在書頁上;第三次寫媽媽傍晚到牛棚時 ,“我”再落到地上,請求媽媽給我講故事。
生:還有一次,寫“我”在新葉上跳舞,悄悄到開放花瓣,看著媽媽工作。
師:歸納起來共講了三種情況。板書如下:
悄悄開放,散發香氣
嬉戲 投影在書頁上 ,伴媽媽讀書
傍晚在牛棚現身,請媽媽講故事
三、品
師:下面我們來品讀這首詩。幻燈出示要求:
分組討論: 你認為哪些地方寫得好?為什么?能有感情地朗讀一下嗎?把寫得好的地方畫出來在旁邊寫寫批注,討論后每組選一代表發言。
全班交流:
生:第四段寫得好,它寫出了孩子對母親深深的愛。
師:你怎么體會出來的?
生:在母親作禱告時孩子把花香送給她。
師:同學們聞到花香了嗎?閉上眼睛仔細地嗅一嗅,看一下有什么感覺。
生:好香啊,我感到心情愉快,好像有一股清泉從我心中緩緩流過。
師:你體會得太好了。那么,孩子要借這花香表達對母親的什么感情?
生:對母親的愛。
師:你能有感情地朗讀一下嗎?
生:讀。
師:這位同學讀得很好。
生:我認為“我不告訴你,媽媽。”這里寫得好,他寫出了孩子的天真、可愛、無私。
師:他為什么不告訴媽媽?
生:這是他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感情,為自己能為媽媽做些好事而高興,還要對媽媽保密,讓她莫名其妙。這是發自內心的不求回報的行動。
生:我認為第五段寫得好,這里寫媽媽讀書時,“我”把影子投在書頁上,而且投到她正讀的地方。這體現了“我”對依戀,充滿童趣。
師:這位同學讀得很仔細,而且用了“依戀”和“童趣”這兩個詞,非常貼切。
生:讀
……
四、悟
幻燈出示要求:
分組討論:歸納一下,你從文中感受到什么?然后分角色朗讀一下。
生:我感到母愛子,子愛母,母子非常融洽親密。
師:同學們的體會都非常深刻。板書:
對母親深深的愛 融洽的親情
五、拓展延伸
出示:你是否也有與此類似的事情?講給大家聽聽好嗎?
生:同學教我一首歌——《吻》,回家后,我調皮地對媽媽說:“媽媽,我給你唱一首歌,你親我一下吧。”“好!”媽媽答應了。我咿咿呀呀地唱起來,媽媽指著我的小鼻子說:“你呀,調都跑到北京去了。”說著親了我一下我也趁機親了媽媽一下,我們都笑了。”
師:你能給大家唱唱這支歌嗎?
(生唱其他同學主動鼓掌)
生:去年放寒假時,我得了一張獎狀。回到家,媽媽正在洗衣服,我悄悄地走過去,從后面捂住眼睛,故意變了聲調,說:“你猜猜我是誰?”媽媽猜了好幾次才猜中我,我把獎狀放在她面前,媽媽看到獎狀后開心地笑了。”
六、活動:請你露一手
出示要求:本文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金色花——來抒發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方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來表現對父母的愛。
生: 假如我是一片云
假如我是一片云
一片富有愛心的云
當媽媽在田間勞作時
我會飄到他的頭頂
為她遮擋如火的驕陽
當媽媽流下汗珠時
我會灑下蒙蒙細雨
為媽媽送上 一陣清爽
(師生同時熱烈地鼓掌)
師:你寫得太好了,這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詩篇,多么純真的感情啊!
……
七、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大文學家泰戈爾的作品受到了母愛與父愛的熏陶,希望大家以后都能愛自己的媽媽愛自己的爸爸,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金 色 花 篇6
《金色花》教案
金塘中學 黃芬華
一、 教學設想
《金色花》這首散文詩,從一個孩子的假想寫起,以兒童與母親嬉戲的畫面,表現家庭之愛。在教學時,營造一個讓學生感受愛的氛圍,再通過多讀、多品、多思、多談從而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感悟愛的美好、圣潔。
二、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運用聽說讀寫相結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學會正確表達。
情感態度:體驗人間摯愛親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三、 教學重難點
如何將聽說讀寫相結合
四、 課前準備
學生:查字典解決生字詞;熟讀課文
教師:查閱有關泰戈爾的資料,多媒體輔助教學。
五、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新課
出示一幅老師自己和孩子的照片,請學生觀察照片,理解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給照片擬一個小標題。
由照片中的母子情深這樣一個主題引出課文《金色花》。
(二) 整體感知
1、介紹金色花和泰戈爾
金色花:印度圣樹,開金黃色碎花,神圣而又美麗。
泰戈爾:印度文學家,詩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飛鳥集》等,曾獲諾貝爾文學獎。
2、教師范讀課文
(教師的配樂朗讀一定要有感染力,把學生帶入到孩子與母親這樣一個嬉戲的世界中)
要求學生想像老師朗讀的畫面,感受其中的情節。
教師朗讀課文
過渡:真希望老師剛剛能把大家帶入到一個孩子的游樂世界中,下面,老師為每位同學準備了一份自助餐,想不想一起品嘗一番?
3、聊一聊
如果你剛才在朗讀中看到了些什么,請你運用畫筆將一點一滴的感受畫下來。
如果你怕畫不好,請你用自己優美的語言將感受說出來。
如果你還擔心說不好,那就給大家有感情的朗讀一段課文。
A四人小組自由選擇一種方式聊一聊,聊出自己寶貴的想法。
B集體討論。
4、內容歸納
要求學生完成表格——《金色花》寫了我和媽媽的哪幾次嬉戲
歸納:當媽媽做禱告時我散發香氣,當媽媽讀書時我將影子投到書頁上,當媽媽拿燈去車棚,我變回孩子還求媽媽講故事。
小結:我看到了一個---------的孩子(可愛善良、孝順父母)
我看到了一個---------的媽媽(寬容慈祥、疼愛孩子)
過渡:這是一對多么可愛的母子啊,我真想聽聽他們對話的聲音。可是,在生活中也常常聽到母子之間并不愉快的聲音,不信,我們一起來聽聽下面兩段對話。
(三) 能力訓練
1、朗讀練習
A出示兩組母子間的對話,請同學理解后,有感情的表演朗讀。
• 這一整天你都到哪里去了?
• 不知道,別問我.
• 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 我不告訴你,媽媽.
B集體配樂朗讀全文
2、寫作訓練
本首散文詩是借助金色花的形象,來抒發母親和孩子之間真摯的愛的,這種借助具體形象來抒情的方法值得大家共同學習。
A出示例句:
(假如我是一朵金色花,
我要散發花香沁入媽媽的心脾;
我要投落影子躲進媽媽的掌心;
我要迎風飄搖和媽媽爭個高低……
那么你還希望自己是什么?做什么?)
B請以假如我是——開頭仿照例句寫一首短詩。
C佳作交流
(四) 拓展想像
老師扮演一個疲憊不堪的剛下班回家的媽媽,請五個同學演孩子,為媽媽說寫什么,做些什么。
(五) 布置作業
1、推薦泰戈爾的三首詩。《孩童之道》《開始》《紙船》結合閱讀提示,完成思考與練習。
2、今晚回家做一件實事來讓父母感受一下你對他們的愛。
金 色 花 篇7
知識目標
1、積累字詞。
2、解詩歌中所表達的感人至深的親情。
3、熟讀背誦詩歌。
能力目標
1、掌握詩歌的朗讀技巧,繼續提高朗讀能力。
2、學習和借鑒詩歌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真情的寫法。
德育目標
詩歌展示、歌頌母愛。學習它,激發我們關愛母親、回報母親的熾熱情懷,把獨特的歌喉獻給我們至愛的母親。
教學重點
1、準確領悟詩歌所抒發的感情,把握機詩歌托物言情的寫法。
2、熟讀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深層品味詩句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合作式學習,注重學生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培養。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種最動聽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聲音;世界上只有一個最美麗的身影,那就是母親的身影。
母愛是一個人類吟詠不絕的主題。同學們,你們和母親朝夕相處,是否感受到母親那細微的點點滴滴的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詩兩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詠母子之情的散文詩
二、作者簡介
印度近代偉大作家、詩人、藝術家、社會活動家。一生創作豐富,早期作品有詩集《暮歌》、《晨歌》和劇本《修道士》、《國王和國后》等。著名散文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等。詩歌格調清新,具有民族風格,帶有神秘色彩和感傷情調。一九一三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其創作對印度文學的發展影響很大,對中國詩特別是散文詩影響也是廣泛的。
三、預習檢測
1、給加點的字注音:
匿笑沐浴禱告
嗅衍摩
2、解釋下列詞語:
匿笑:
禱告:
沐浴:
四、學生朗讀課文,教師給予指導
1、自由朗讀
2、聽課文示范朗讀磁帶,注意對朗讀技巧的把握
3、個別學生讀
4、學生評價
五、合作學習,質疑探究
1、請談談對詩歌的整體感受。
⑴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事?
⑵三次嬉戲具體是什么?
⑶詩歌表現了什么?
2、為什么我想變成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嗎?為了跟媽媽捉迷藏嗎?為了實現自己的小小心愿,給媽媽帶來一些幸福嗎?
3、媽媽為什么反而責怪孩子?還罵你這壞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為什么不告訴媽媽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4、詩人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結合注釋談談你的看法。
板書設計:
三母親孩子(金色花圣樹)
次禱告散發香氣
嬉讀書投影書頁
戲拿燈(去牛棚)恢復原形
六、遷移拓展
1、欣賞歌曲《燭光里的媽媽》,注意體會其內在思想感情
2、學生談感受
金 色 花 篇8
教學創意
《金色花》是泰戈爾《新月集》的代表作品。這是一篇散文詩,這是一篇表現著濃烈的、圣潔的母子之情的抒情詩,這也是一篇寄托著泰戈爾對逝去的親愛的妻兒的緬懷詩。借助母子形象歌頌圣潔之愛是《新月集》里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題。教學中,深入文本細處,通過比讀手法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語言之精美,通過抓住人物語言引導學生更細致地解讀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對“愛與被愛都同樣幸福”的理解與實踐,并以篇帶類,激發學生閱讀和欣賞《新月集》。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注意讀好兒化音。會讀會寫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2.找出描寫母親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的句子會說出其蘊含的母愛的偉大深沉。
1.掌握朗誦技巧,通過有表現力的朗誦讀出人物形象。
2.通過比讀法品味語言,更細膩地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3.初步了解泰戈爾《新月集》。
教學重點、難點:
1. 通過有表現力的朗誦讀出人物形象。
2. 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教學方法:誦讀法、探究法
教學時數:1課時(45分鐘)
教學過程:
一、資料助讀(PPT呈現)
1.文學常識--散文詩
散文詩,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體裁。
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有詩的意境,給讀者以美和想象,內容上保留了散文性細節;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觀,不分行,不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樂美和節奏感。通常形式短小靈活。
2.作者介紹
泰戈爾(1861--1941) ,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被譽為“印度詩圣”。他是印度國歌的作者。他的創作對印度文學的影響很大。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詩集代表作:《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吉檀伽利》。
二、遠望《新月》
《新月集》的第一版的序言中有這樣的一段話:
(PPT呈現)《新月集》把我們“帶到秀嫩天真的兒童的新月之國里去。我們只要一翻開它來,便立刻如得到兩只有魔術的翅膀,可以使自己飛翔到美靜天真的兒童國里去。而這個兒童的天國便是作者的一個理想國。”
詩人把兒童比作“新月”,預示兒童就像新月那樣純潔和寧靜,美好和天真。
《新月集》創作背景:(PPT呈現)
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里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沒有人會想到寫《金色花》的時候,是作者個人最不幸的時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對兒女相繼夭亡,這些不幸籠罩在他身上。對他的打擊真的太大了!可是他通過作品把愛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他的作品滿含著對生命的愛,對孩子的愛,對自然的愛,對所有一切的愛。
(借助母子形象歌頌圣潔之愛是《新月集》里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題。這一背景的介紹有助于理解泰戈爾借助作品所傳達出的對逝去的親愛的妻兒的深情緬懷,也有助于教學難點的突破,即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三、賞讀《金色花》
活動一:讀一讀
1.齊讀課文
選幾位學生評價全班齊讀效果。
教師點撥文章朗讀的整體基調:溫馨、活潑、親切、甜蜜。
2.深情朗讀
每位學生先挑自己喜歡的段落自由地讀。
選幾位學生朗讀他喜歡的段落,追問,為什么喜歡這一段落(把朗讀和文意理解融為一體),并根據其朗讀情況作有針對性的指導。
注意:教師指導過程中,適當穿插教師范讀和集體朗讀。
朗讀的目標是:要能讀出畫面、讀出形象、讀出情感。
關于讀出畫面:
文章的畫面感很強,畫面之間可以做稍長一些的停頓,以給人想象和回味的空間;每一個畫面呈現時要能讀好輕重、緩急、起伏,以突出鏡頭感,如第一段中,“高枝”、“笑嘻嘻”、“新葉”、“跳舞”等都可以稍作強調。
關于讀出形象:
孩子的形象比較容易把握,要讀出孩子的天真、調皮、活潑、撒嬌來。
(文中出現了“笑嘻嘻”、“暗暗”、“悄悄”、“小小”等疊詞,要讀出孩子說這些詞語時的天真調皮的語調。)
母親的形象是圣潔的、溫婉的、慈愛的,要能用舒緩的語調、舒展的情緒讀出一個做禱告、讀圣書、愛孩子的圣潔母親的形象。
關于讀出情感:
讀出孩子在調皮中對媽媽的愛和依戀之情。
讀出媽媽說“你這壞孩子”時的豐富的含義。
活動二:說一說
思考:孩子為什么要變成金色花?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同座交流。再全班交流。
適時地穿插金色花圖片及介紹。
(PPT呈現)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樹(菩提樹,樹葉呈心形)上的花朵,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金色花在印度受到大人小孩的喜愛和敬重。菩提樹在印度又被稱為“幸福樹”。
參考:
金色花,是圣樹上的花朵。作者想象孩子變成金色花,象征著孩子的圣潔可愛,也象征著母愛的光輝給孩子的影響。孩子變成了金色花,就變得隱匿起來,為媽媽做的事情就變得悄悄的、不留痕跡的,這是從一個孩子的角度來表現對媽媽愛的回報。
借助這樣奇特的想象,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無所不能的小精靈,他可以把自己變成花朵,散發出幽香,為媽媽遮陽,又可以把自己變回來,回到媽媽的懷抱。他有神的能耐,更有神的品行--善與愛。孩子是一個活潑的、調皮的、懂得被愛與愛的幸福的一個小天使形象。
人們常常用花來稱呼孩子,因為孩子活潑、美麗、純潔、可愛。金色花,受到印度人民的喜愛,孩子希望自己能讓媽媽喜愛。
活動三:品一品
此環節為深度解讀,是對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深層挖掘。這是教學難點,要注意做好鋪墊和引導。
深度品讀文章的最后一段:
(PPT呈現)“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為什么不告訴呢?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話?“這” 指代什么?如何理解“同” ?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同座交流。再全班交流。
對于最后一段中的人物語言“我不告訴你,媽媽!”,有兩種理解:
1.只是孩子一個人說。
分析:
他不告訴媽媽,這是孩子的天真調皮的表現。他愛媽媽,用兒童的方式、悄悄地回報媽媽的愛,但又不愿讓媽媽知道,于是用與媽媽捉迷藏的方式。他自然不會告訴媽媽,也許他正為自己的機靈而得意呢!
2.媽媽與孩子一起說出。
提倡采用第二種理解。但不要強求學生放棄他的第一種理解。
分析:
不難想象,媽媽會模仿孩子的口氣來說。生活中,也許孩子經常調皮地逗媽媽,媽媽對孩子的性格、脾氣已經很熟悉了,他的一言一行其實媽媽都是心里很有數的。于是,在孩子又一次調皮時,媽媽也會脫口而出這一句話。或許,兩人說完后,會因為這樣的默契而同時開心地大笑起來。這是多么溫馨、活潑、甜蜜的時刻。媽媽了解孩子,理解這份童心,也滿足了孩子的童趣,并和孩子幸福地享受這份童趣。這樣的媽媽是真實的、可愛的。這樣的理解也許更貼近泰戈爾創作的本意,這么溫馨、幸福的`畫面誰說就不會是在他的家里常常發生的呢?(板書:童心)
(“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這”究竟指代什么?第一可以理解為指代母子的一問一答,正好是先“你”說再“我”說;第二可以理解為是指兩人同時說的,“這”指代的內容就是“我不告訴你,媽媽”。)
(“同”,第一個理解,相當于英語里的“and”,這樣就是母子同說“我不告訴你”了。第二個理解,跟,與,相當于英語里的“with”,這樣就是媽媽問,孩子答了。)
第二種理解,學生也許想不到,或者不會一下接受,教師可以穿插介紹自己生活中的默契、理解而又幽默、充滿溫情的例子。
小結:
學會通過理解人物的語言來把握人物形象,尤其是要學會通過理解具體情境中的人物內心來把握形象。
這首散文詩表現的是一種理想中的母子之愛,甜蜜、默契,歡樂而神奇,甚至帶有一種宗教色彩,是那么的圣潔。彼此的理解和關愛是母子深情的前提。(板書:理解、愛)
活動四:比一比
這一環節是一個有創意的比讀設計。
比較蘇教版和人教版兩個版本教材課文文字上的細微差別。分析選用不同詞語的效果。此環節采用的方法是側面入手,正面解讀。
教師朗讀與學生不同版本的《金色花》,學生邊聽讀,邊在自己的課本上做記號。
讀完后學生提出兩個版本的不同之處,朗讀、對比、分析。
不同之處有:
“變了一朵”--“變成了一朵”;“笑哈哈”--“笑嘻嘻”;“空中搖擺”--“風中搖擺”;“新生的樹葉”--“新葉”;“母親”--“媽媽”;“你做禱告”--“做禱告”;“花的香氣”--“花香”;“我便要投我的”--“我便要將我的”;“小影子”--“小小影子”。
重點分析:
“變了一朵”--“變成了一朵”:要使句意準確,不能有歧義。
“笑哈哈”--“笑嘻嘻”:前者笑出了聲音,與文意不合;后者的“笑”更有孩子氣和調皮味,給人一種偷樂的感覺,同時與后文中的“匿笑”呼應。
“空中搖擺”--“風中搖擺”:前者是主動的行為,表現孩子的天真活潑;后者是被風刮的,被動的。
“母親”--“媽媽”:前者太正式,不太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實際;后者口語化更親切,且與后文的用詞風格一致。
“花的香氣”--“花香”,“新生的樹葉”--“新葉”:后者“花香”“新葉”更精致、凝練,符合詩歌的語言特征。
“小影子”--“小小影子”:前者是客觀表述、只是表現出“小”這個特點;后者顯得小巧、靈動、可愛,疊詞“小小”的使用又增加了親切感和韻律感。
小結:選詞用句精致、確切,可以更好地表現文章中心,抒發情感。在比讀中,提高我們的語言敏感度和欣賞能力。
四、近觀《新月》
《新月集》里有許多寫母子故事的作品,通過閱讀這些充滿童趣、充滿母愛的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己親愛的妻兒的深深懷念,也感受到作者對兒童的愛,對幸福生活的歌詠。
《新月集》里的很多詩歌以“質樸的語言”表達出“真摯的情感”,尤其是不少詩歌里的想象更是奇妙獨特。我們試著閱讀、體會其中的一篇。
印發《花的學校》《惡郵差》《同情》等。
聯讀欣賞《花的學校》。
學生齊讀。
先獨立思考,再交流:說說你最喜歡這首詩的哪些句子?為什么?
分析:
這首散文詩修辭手法豐富,想象非常奇特,語句活潑有靈氣,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小節,寫出了孩子很得意的形象,這種得意是因為他覺得他讀懂了那些從地底下花的學校里鉆出來的花兒們的心思:他們在渴求媽媽的擁抱!從這首散文詩里,我們讀到了一個孩子眼里的世界,也體會到了一個孩子對母愛的理解,更感受到了一個中年男子對在天堂的妻兒的懷念和祝福。這就是真實的泰戈爾。
五、順勢小結
從《花的學校》中,我們可以進一步體會到作者把詩集命名為《新月集》的意圖,兒童就像新月那樣純潔和寧靜,美好和天真。是的,用兒童的目光去觀察生活,永葆一顆童心,用詩歌把對生活的愛記錄下來,你就是一個有詩心、有詩性的人,你必將擁有詩意的生活。愿大家都詩意地活著!
六、布置作業
課外閱讀《新月集》。
《榕樹》《告別》《小大人》《著作家》《惡郵差》《同情》《英雄》……
七:板書設計:
金色花
泰戈爾
童心 愛
徐鳴
金 色 花 篇9
教學創意
《金色花》是泰戈爾《新月集》的代表作品。這是一篇散文詩,這是一篇表現著濃烈的、圣潔的母子之情的抒情詩,這也是一篇寄托著泰戈爾對逝去的親愛的妻兒的緬懷詩。借助母子形象歌頌圣潔之愛是《新月集》里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題。教學中,深入文本細處,通過比讀手法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語言之精美,通過抓住人物語言引導學生更細致地解讀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對“愛與被愛都同樣幸福”的理解與實踐,并以篇帶類,激發學生閱讀和欣賞《新月集》。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注意讀好兒化音。會讀會寫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2.找出描寫母親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的句子會說出其蘊含的母愛的偉大深沉。
1.掌握朗誦技巧,通過有表現力的朗誦讀出人物形象。
2.通過比讀法品味語言,更細膩地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3.初步了解泰戈爾《新月集》。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有表現力的朗誦讀出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教學方法:誦讀法、探究法
教學時數:1課時(45分鐘)
教學過程:
一、資料助讀(PPT呈現)
1.文學常識--散文詩
散文詩,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體裁。
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有詩的意境,給讀者以美和想象,內容上保留了散文性細節;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觀,不分行,不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樂美和節奏感。通常形式短小靈活。
2.作者介紹
泰戈爾(1861--1941),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被譽為“印度詩圣”。他是印度國歌的作者。他的創作對印度文學的影響很大。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詩集代表作:《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吉檀伽利》。
二、遠望《新月》
《新月集》的第一版的序言中有這樣的一段話:
(PPT呈現)《新月集》把我們“帶到秀嫩天真的兒童的新月之國里去。我們只要一翻開它來,便立刻如得到兩只有魔術的翅膀,可以使自己飛翔到美靜天真的兒童國里去。而這個兒童的天國便是作者的一個理想國。”
詩人把兒童比作“新月”,預示兒童就像新月那樣純潔和寧靜,美好和天真。
《新月集》創作背景:(PPT呈現)
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里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尚、最純潔的愛。沒有人會想到寫《金色花》的時候,是作者個人最不幸的時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對兒女相繼夭亡,這些不幸籠罩在他身上。對他的打擊真的太大了!可是他通過作品把愛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他的作品滿含著對生命的愛,對孩子的愛,對自然的愛,對所有一切的愛。
(借助母子形象歌頌圣潔之愛是《新月集》里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題。這一背景的介紹有助于理解泰戈爾借助作品所傳達出的對逝去的親愛的妻兒的深情緬懷,也有助于教學難點的突破,即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三、賞讀《金色花》
活動一:讀一讀
1.齊讀課文
選幾位學生評價全班齊讀效果。
教師點撥文章朗讀的整體基調:溫馨、活潑、親切、甜蜜。
2.深情朗讀
每位學生先挑自己喜歡的段落自由地讀。
選幾位學生朗讀他喜歡的段落,追問,為什么喜歡這一段落(把朗讀和文意理解融為一體),并根據其朗讀情況作有針對性的指導。
注意:教師指導過程中,適當穿插教師范讀和集體朗讀。
朗讀的目標是:要能讀出畫面、讀出形象、讀出情感。
關于讀出畫面:
文章的畫面感很強,畫面之間可以做稍長一些的停頓,以給人想象和回味的空間;每一個畫面呈現時要能讀好輕重、緩急、起伏,以突出鏡頭感,如第一段中,“高枝”、“笑嘻嘻”、“新葉”、“跳舞”等都可以稍作強調。
關于讀出形象:
孩子的形象比較容易把握,要讀出孩子的天真、調皮、活潑、撒嬌來。
(文中出現了“笑嘻嘻”、“暗暗”、“悄悄”、“小小”等疊詞,要讀出孩子說這些詞語時的天真調皮的語調。)
母親的形象是圣潔的、溫婉的、慈愛的,要能用舒緩的語調、舒展的情緒讀出一個做禱告、讀圣書、愛孩子的圣潔母親的形象。
關于讀出情感:
讀出孩子在調皮中對媽媽的愛和依戀之情。
讀出媽媽說“你這壞孩子”時的豐富的含義。
活動二:說一說
思考:孩子為什么要變成金色花?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同座交流。再全班交流。
適時地穿插金色花圖片及介紹。
(PPT呈現)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樹(菩提樹,樹葉呈心形)上的花朵,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金色花在印度受到大人小孩的喜愛和敬重。菩提樹在印度又被稱為“幸福樹”。
參考:
金色花,是圣樹上的花朵。作者想象孩子變成金色花,象征著孩子的圣潔可愛,也象征著母愛的光輝給孩子的影響。孩子變成了金色花,就變得隱匿起來,為媽媽做的事情就變得悄悄的、不留痕跡的,這是從一個孩子的角度來表現對媽媽愛的回報。
借助這樣奇特的想象,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無所不能的小精靈,他可以把自己變成花朵,散發出幽香,為媽媽遮陽,又可以把自己變回來,回到媽媽的懷抱。他有神的能耐,更有神的品行--善與愛。孩子是一個活潑的、調皮的、懂得被愛與愛的幸福的一個小天使形象。
人們常常用花來稱呼孩子,因為孩子活潑、美麗、純潔、可愛。金色花,受到印度人民的喜愛,孩子希望自己能讓媽媽喜愛。
活動三:品一品
此環節為深度解讀,是對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深層挖掘。這是教學難點,要注意做好鋪墊和引導。
深度品讀文章的最后一段:
(PPT呈現)“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為什么不告訴呢?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話?“這”指代什么?如何理解“同”?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同座交流。再全班交流。
對于最后一段中的人物語言“我不告訴你,媽媽!”,有兩種理解:
1.只是孩子一個人說。
分析:
他不告訴媽媽,這是孩子的天真調皮的表現。他愛媽媽,用兒童的方式、悄悄地回報媽媽的愛,但又不愿讓媽媽知道,于是用與媽媽捉迷藏的方式。他自然不會告訴媽媽,也許他正為自己的機靈而得意呢!
2.媽媽與孩子一起說出。
提倡采用第二種理解。但不要強求學生放棄他的第一種理解。
分析:
不難想象,媽媽會模仿孩子的口氣來說。生活中,也許孩子經常調皮地逗媽媽,媽媽對孩子的性格、脾氣已經很熟悉了,他的一言一行其實媽媽都是心里很有數的。于是,在孩子又一次調皮時,媽媽也會脫口而出這一句話。或許,兩人說完后,會因為這樣的默契而同時開心地大笑起來。這是多么溫馨、活潑、甜蜜的時刻。媽媽了解孩子,理解這份童心,也滿足了孩子的童趣,并和孩子幸福地享受這份童趣。這樣的媽媽是真實的、可愛的。這樣的理解也許更貼近泰戈爾創作的本意,這么溫馨、幸福的畫面誰說就不會是在他的家里常常發生的呢?(板書:童心)
(“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這”究竟指代什么?第一可以理解為指代母子的一問一答,正好是先“你”說再“我”說;第二可以理解為是指兩人同時說的,“這”指代的內容就是“我不告訴你,媽媽”。)
(“同”,第一個理解,相當于英語里的“and”,這樣就是母子同說“我不告訴你”了。第二個理解,跟,與,相當于英語里的“with”,這樣就是媽媽問,孩子答了。)
第二種理解,學生也許想不到,或者不會一下接受,教師可以穿插介紹自己生活中的默契、理解而又幽默、充滿溫情的例子。
小結:
學會通過理解人物的語言來把握人物形象,尤其是要學會通過理解具體情境中的人物內心來把握形象。
這首散文詩表現的是一種理想中的母子之愛,甜蜜、默契,歡樂而神奇,甚至帶有一種宗教色彩,是那么的圣潔。彼此的理解和關愛是母子深情的前提。(板書:理解、愛)
活動四:比一比
這一環節是一個有創意的比讀設計。
比較蘇教版和人教版兩個版本教材課文文字上的細微差別。分析選用不同詞語的效果。此環節采用的方法是側面入手,正面解讀。
教師朗讀與學生不同版本的《金色花》,學生邊聽讀,邊在自己的課本上做記號。
讀完后學生提出兩個版本的不同之處,朗讀、對比、分析。
不同之處有:
“變了一朵”--“變成了一朵”;“笑哈哈”--“笑嘻嘻”;“空中搖擺”--“風中搖擺”;“新生的樹葉”--“新葉”;“母親”--“媽媽”;“你做禱告”--“做禱告”;“花的香氣”--“花香”;“我便要投我的”--“我便要將我的”;“小影子”--“小小影子”。
重點分析:
“變了一朵”--“變成了一朵”:要使句意準確,不能有歧義。
“笑哈哈”--“笑嘻嘻”:前者笑出了聲音,與文意不合;后者的“笑”更有孩子氣和調皮味,給人一種偷樂的感覺,同時與后文中的“匿笑”呼應。
“空中搖擺”--“風中搖擺”:前者是主動的行為,表現孩子的天真活潑;后者是被風刮的,被動的。
“母親”--“媽媽”:前者太正式,不太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實際;后者口語化更親切,且與后文的用詞風格一致。
“花的香氣”--“花香”,“新生的樹葉”--“新葉”:后者“花香”“新葉”更精致、凝練,符合詩歌的語言特征。
“小影子”--“小小影子”:前者是客觀表述、只是表現出“小”這個特點;后者顯得小巧、靈動、可愛,疊詞“小小”的使用又增加了親切感和韻律感。
小結:選詞用句精致、確切,可以更好地表現文章中心,抒發情感。在比讀中,提高我們的語言敏感度和欣賞能力。
四、近觀《新月》
《新月集》里有許多寫母子故事的作品,通過閱讀這些充滿童趣、充滿母愛的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己親愛的妻兒的深深懷念,也感受到作者對兒童的愛,對幸福生活的歌詠。
《新月集》里的很多詩歌以“質樸的語言”表達出“真摯的情感”,尤其是不少詩歌里的想象更是奇妙獨特。我們試著閱讀、體會其中的一篇。
印發《花的學校》《惡郵差》《同情》等。
聯讀欣賞《花的學校》。
學生齊讀。
先獨立思考,再交流:說說你最喜歡這首詩的哪些句子?為什么?
分析:
這首散文詩修辭手法豐富,想象非常奇特,語句活潑有靈氣,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小節,寫出了孩子很得意的形象,這種得意是因為他覺得他讀懂了那些從地底下花的學校里鉆出來的花兒們的心思:他們在渴求媽媽的擁抱!從這首散文詩里,我們讀到了一個孩子眼里的世界,也體會到了一個孩子對母愛的理解,更感受到了一個中年男子對在天堂的妻兒的懷念和祝福。這就是真實的泰戈爾。
五、順勢小結
從《花的學校》中,我們可以進一步體會到作者把詩集命名為《新月集》的意圖,兒童就像新月那樣純潔和寧靜,美好和天真。是的,用兒童的目光去觀察生活,永葆一顆童心,用詩歌把對生活的愛記錄下來,你就是一個有詩心、有詩性的人,你必將擁有詩意的生活。愿大家都詩意地活著!
六、布置作業
課外閱讀《新月集》。
《榕樹》《告別》《小大人》《著作家》《惡郵差》《同情》《英雄》……
七:板書設計:
金色花
泰戈爾
童心愛
金 色 花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正確、流利、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以培養語感。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各種朗讀方式(自由朗讀、表演讀、齊讀)使學生把握詩歌基調;通過自主與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投入真情,反復誦讀,感知詩歌優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情感。
教學難點:利用想象,鑒賞詩歌,并嘗試借助具體的形象或事物來抒寫感情。
教學過程
一、自由朗讀,期待永恒美。
1、播放歌曲《吻》。
我們課前聽的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聽起來依然很動人,也許因為它表現了母親對兒女無私的愛,更唱出了兒女對母親的深情的傾訴,這種感情不會因為時空的流轉而改變,這是人類共同歌頌的永恒主題。母愛是人類社會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首以母愛為主題的散文詩——泰戈爾的《金色花》,讓我們期待一次美的洗禮!
2、在學習課文以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爾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
泰戈爾,印度詩人、作家,他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等,長篇小說有《小沙子》、《沉船》等。曾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里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 《金色花》選自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
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
3、接下來,讓我們自由朗讀一遍課文,為進一步感知美掃清障礙。朗讀課文時,老師有二個要求,一是我們要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二是說說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
1)現在我們來檢測一下同學們讀的效果。
嗅( xiù ) 聞(氣味)。
羅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長篇敘事詩。
匿笑( nì )匿,隱藏,不讓人知道;匿笑,偷笑。
禱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潤澤、培育。
花瓣( bàn )
2)現在我們來說說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請同學回答老師兩個小問題:
a 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還是一種有特別意義的花?(由具備了神力的小男孩變的花。)
b“我”變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三次嬉戲)
母親做禱告時,開放花瓣散發香氣。
母親讀書時,將影子投在書頁上。
母親去牛棚時,和她開玩笑,恢復原形。
二、傾情誦讀,感受語言美。
1、我們已經自由朗讀了這首詩,請同學們說說這首詩給你一個怎么樣的感覺,看看我們會不會“心有靈犀”。(這首詩表達了什么感情?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和一個怎樣的媽媽?)
(學生談感受,主要突出表現孩子天真、調皮,母親的慈愛、善良)
2、那么,我們怎樣讀出這種感情呢?我們先來確定一下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有人說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舒緩、溫馨、深情的,你同意嗎? 現在讓我們聆聽一遍詩歌朗讀,接受一次美的洗禮!聽一聽感情基調是不是舒緩、溫馨、深情的。
3、聽了,我們醉了。現在讓我們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母愛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
1)我們先來看看課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詩句,但不同的地方,我們怎樣用不同的朗讀方法來讀不同的地方?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調皮,想象,快樂) (教師提示,學生讀)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母親焦急,我調皮)(學生分析,學生讀)
(3)“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愛憐,責怪) (3、4以后學生自由展示)
(4)“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調皮,撒嬌)
2)我們知道了一些關鍵詩句的讀法,現在我們把詩歌完整地朗讀一遍。
學生表演讀、評點。(朗讀指導:輕重快慢、抑揚頓挫、感情處理,體態語言等)
三、深情描述,品味畫面美。
1、我們剛才用不同的方式讀了這首詩,知道這首詩為我們創設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畫面。現在我們用我們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下這些畫面。
我們先閉上眼睛,聽老師描述的畫面是否來自于這一首詩?
清晨朝露未晞,在鋪滿金色花的林蔭中,飄出一個修長的身影,她的濕發披在兩肩,發絲間的水滴輕輕飄落,親吻著林間綠色的小草。媽媽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小庭院里,她緩緩地把雙手放在胸口。媽媽在祈禱了,空氣中彌漫著媽媽輕柔的話語。突然雙眉微微揚起,這香氣從何而來?我屏住氣息,一聲不響……
2、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詩中的畫面,可以用“我感受到這樣的畫面……”來做恰當描述。
3、齊讀詩歌,再次品味美。
四、深入探究,挖掘想象美。
我們已經感受了詩歌的語言美,品味了詩歌的畫面美。這些美都源來自詩人的神奇表達。泰戈爾的寫法到底有什么特別的魅力?我們一起來看幾個小問題,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發現美的根源所在。
1)在中國,我們一般用花兒來比喻什么?(兒童、成人、老人?)
2)金色花是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體現了詩人對孩子一種怎樣的感情?(喜愛、憎惡?贊美、貶抑?)
3)人們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在詩中有什么象征意義?人們←→花兒 母親←→孩子)
小結:新奇的想象,美妙的表達。
(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泰戈爾把兒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贊美孩子可愛。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征母親喜愛孩子、孩子回報母愛的心愿。泰戈爾的想像實在新奇,表達實在美妙!)
五、創意表達,升華情感美。
你讀了這篇文章,是否也覺得我們要為深愛著我們的母親作些什么呢?我們用有創意的作業,來表達我們一顆感恩的心!
1、如果你忽然具備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準備變作什么來表達你對母親的滿懷愛意?
學生自由想象,用“我要變作……”說話。
1)假如我變成了一條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媽媽工作累時,讓媽媽來到我身邊,聽我唱一支歡快的歌曲,抖落滿身的疲憊;我要在媽媽口渴時,讓媽媽品嘗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變得容光煥發!
2)假如我變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緊緊跟隨著媽媽,使媽媽不管走到哪兒,都免受烈日無情地炙烤。
3)我要變成一股清風撫摸著你;我要變成水中的漣漪,當你浴時,把你吻了又吻。(泰戈爾《告別》)
2、課外創作:把你們想對媽媽說的話寫在自制的賀卡上,在母親節(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或生日送給媽媽。 同時,寄到老師的郵箱,我會把你們的祝福獻給天下所有的母親!
金 色 花 篇11
四基達標
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國名)文學家________(姓名)。《紙船》的作者是我國現代詩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選自________。該詩人的代表作還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不能體現孩子對母愛的回報的一句是
[ ]
a.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
b.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c.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3.《金色花》結尾寫到“媽媽見了面說:‘你這壞孩子,你到哪里去了’?”這一句是如何體現母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紙船》一詩中,疊紙船為什么含著淚?為什么除了愛還有悲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1.孩子為什么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課文所選兩首詩都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對母親的愛,參照這種寫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表達對父母的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放探究
閱讀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問題:
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你自己!”
淡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
1.這首詩所用的修辭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
2.詩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詞,對不同時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這首詩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詩中“嫩綠”“淡白”“深紅”等色彩詞匯,巧妙點明了時間正在向前移動,事物也在運動變化
b.詩中表現了詩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時的愿望和理想
c.“芽兒”“花兒”“果兒”其實是作者的化身
d.這首詩共三段,句式結構基本相同
參考答案
[四基達標]
1.印度 泰戈爾 冰心 謝婉瑩 《繁星》 《春水》 《寄小讀者》
2.d
3.上文寫到“媽媽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見了孩子,媽媽多么著急,這種惶急的心情也一定與時俱增,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這嗔怪中恰恰表現的是母親的擔心和對孩子的疼愛。</pgn0149b.txt/pgn>
4.“淚”和“悲哀”是由于深愛母親卻又不得不與母親離別,遠隔千里不能與母親朝夕相處,對母親日夜思念的滋味是難受而痛苦的。
[能力提高]
1.孩子想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著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總之,是孩子想為媽媽做點事。
因為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夸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就是瞞著媽媽。
2.略
[開放探究]
1.排比 擬人
2.發展 貢獻 犧牲
3.鼓勵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獻、自我犧牲。
4.c(“芽兒”、“花兒”、“果兒”是青年的象征)
金 色 花 篇12
《金色花》是泰戈爾散文詩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篇幅短小,而意蘊豐贍。詩歌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藝術角度,從假想寫起,“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并由此生發想象——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的“捉迷藏”,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依戀,構成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表現家庭天倫之愛,表現人類天性的美好與圣潔。
初讀課文,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個機靈可愛的小小兒童。“我”的突發奇想,變成一朵金色花,一天里與媽媽三次嬉戲。第一次嬉戲,是在母親禱告時,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第二將嬉戲,是在母親讀《羅摩衍那》時,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第三次嬉戲,是在母親拿了燈去牛棚時,突然跳到母親跟前,恢復原形。“我”“失蹤”一天,卻始終與母親在一起,對母親非常依戀。“我”幼稚天真,卻藏著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親不知道,最后母親問 “到哪里去了”,“我”說“我不告訴你”,這是得意的和善意的“說謊”,仍流露出對母親的愛戀。總之,“我”是在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
故事雖短,但是有完整的情節,情節發展有波瀾。人物在情節的發展中各顯現其性格:“我”的性格是天真活潑、機靈“詭譎”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親的性格是沉靜的、虔誠的,也是善良的、慈愛的。兩人的性格形成鮮明的對比。善良、善意,是母子兩人性格表現的主旋律,而“我”的“詭譎”與母親的“受騙”則與主旋律“不和諧”,產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創造出特殊的意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側重三點:一是詩的語言美;二是詩的畫面美;三是詩的情感美。教學中我主要通過靈動多姿的朗讀(聽讀、賽讀、評讀、范讀等)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熏陶感情,從而讀出“語文味”,創造詩意的課堂。我覺得本課最成功的地方是最后一個環節:“創意表達,升華情感美”。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
你讀了這篇文章,是否也覺得我們要為深愛著我們的母親作些什么呢?我們用有創意的作業,來表達我們一顆感恩的心!
如果你忽然具備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準備變作什么來表達你對母親的滿懷愛意?
學生自由想象,用“我要變作……”說話。
1)假如我變成了一條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媽媽工作累時,讓媽媽來到我身邊,聽我唱一支歡快的歌曲,抖落滿身的疲憊;我要在媽媽口渴時,讓媽媽品嘗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變得容光煥發!
2)假如我變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緊緊跟隨著媽媽,使媽媽不管走到哪兒,都免受烈日無情地炙烤。
3)我要變成一股清風撫摸著你;我要變成水中的漣漪,當你沐浴時,把你吻了又吻。(泰戈爾《告別》)
學生表現都很活躍,在練習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母子深情的體驗。
總結這節課的成功經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在教學中,既鼓勵學生讀,又讓學生明白應怎樣讀、為什么要這樣讀,使學生在充分體會詩歌蘊涵的感情的同時,還掌握了朗讀技巧,不僅讀懂了詩,也學會了怎樣讀詩。
二是簡化了教學環節。以前教詩歌時,總是將“語言賞析”單獨安排一個環節。這次我嘗試將“朗讀”、“理解”、“品析”結合起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是美化課堂。恰當的運用多媒體,或創設氛圍,或激發興趣,或配樂朗誦,或畫面點綴等,為課堂添色不少。另外,教師優美的語言也讓課堂富有情韻。
不足之處是教師的示范朗讀由于普通話不夠標準,影響了朗讀效果,以后在這方面還須努力。
金 色 花 篇13
今天早上,帶著學生繼續學習11課《永遠的白衣戰士》。講到“非典”,講到那段特殊的歲月,我的情緒就忍不住激動了起來。
也許是因為親身經歷過,才能真切的感受到那的確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結合著護士長葉欣那句:“這里危險,讓我來吧!”結合著讓學生理解詞語:白衣天使、玉潔冰清、救死扶傷、處變不驚、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舍生忘死……我給學生講起了當時一幕幕感人的情景:一封封自愿書、一次次的主動請纓,面對著死亡,面對著拿自己的命換別人的命……我已經無法流暢的說下去,我知道此時的我已經要熱淚盈眶……教室里變得出奇的安靜,孩子們沉靜而又肅穆,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異樣的氣氛……
我不認為自己失態,只要具備起碼的良知的人,面對著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對著無聲的戰場上,獻出自己年輕生命的英雄,都無法無動于衷。我知道孩子們能夠理解,所以才能夠和老師產生感情的.共鳴。在那一刻,知識不重要了!學習也不重要了!我和孩子達到了教學的最高境界!我帶著孩子超越了平凡的生活,用心靈看到了崇高,看到了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
我和孩子共同接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