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平行線的性質(精選12篇)
5.3平行線的性質 篇1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
(2)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內容的重點是.教材上明確給出了“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推出“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的證明過程.而且直接運用了“∵”、“∴”的推理形式,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學習推理的環境,對邏輯推理能力是一個滲透.因此,這一節課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比較重要.學生對推理證明的過程,開始可能只是模仿,但在逐漸地接觸過程中,能最終理解證明的步驟和方法,并能完成有兩步推理證明的填空.
本節內容的難點是理解與判定的區別,并能在推理中正確地應用它們.由于學生還沒學習過命題的概念和命題的組成,不知道判定和性質的本質區別和聯系是什么,用的時候容易出錯.在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應用和討論體會到,如果已知角的關系,推出兩直線平行,就是平行線的判定;反之,如果由兩直線平行,得出角的關系,就是.
2、教法建議
由上面的重點、難點分析可知,這節課也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復習和應用.要有一定的綜合性,推理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知識多,也有了一些難度.但考慮到學生剛接觸幾何,進度不可過快,盡量多創造一些學習、應用定理、公理的機會,幫助學生理解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
(1)講授新課
首先,提出本節課的研究問題:如果兩直線平行,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有什么關系嗎?探究實驗活動還是從畫平行線開始,得出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后,再推導證明出其它的兩個性質.教師可以用“∵”、“∴”的推理證明形式板書證明過程,學生在理解推理證明的過程中,欣賞到數學的嚴謹的美.
(2)綜合應用
理解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區別,并能在推理過程中正確地應用它們成為了教學難點 .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有兩步推理的證明題,讓學生填充理由.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結合題目的已知和結論,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判定和性質的區別,只有自己構造起的知識,才能真正地被靈活應用.
(3)適當總結
幾何的學習,既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好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總結如何學好幾何.注意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間的相互轉化.對簡單的題目,能做到想得明白,寫得清楚,書寫逐漸規范.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能初步運用進行有關計算.
2.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觀察-猜想-證明”的科學探索方法,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向學生滲透討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
教學重點:平行線性質的研究和發現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 :正確區分和判定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開放式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請同學們先復習一下前面所學過的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并說出它們的已知和結論分別是什么?
2、把這三句話已知和結論顛倒一下,可得到怎樣的語句?它們正確嗎?
3、是不是原本正確的話,顛倒一下前后順序,得到新的一句話,是否一定正確?試舉例說明。
如、“若a=b,則a2=b2”是正確的,但“若a2=b2,則a=b”是錯誤的。又如“對頂角相等”是正確的。但“相等的角是對頂角”則是錯誤的。因此,原本正確的話將它倒過來說后,它不一定正確,此時它的正確與否要通過證明。
二、新課
1、我們先看剛才得到的第一句話“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先在請同學們畫兩條平行線,然后畫幾條直線和平行線相交,用量角器測量一下,它們產生的幾組同位角是否相等?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的是“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此時,兩直線是否平行是未知的,要我們通過同位角是否相等來判定,即是用來判定兩條直線是否平行的,故我們稱之為“兩直線平行的判定公理”。而這句話,是“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已知“平行”從而得到“同位角相等”,因為平行是作為已知條件,因此,我們把這句話稱為“公理”,即: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現在我們來用這個性質公理,來證明另兩句話的正確性。
想想看,“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這句話有哪些已知條件,由哪些圖形組成?
已知:如圖,直線a∥b
求證:(1)∠1=∠4;(2)∠1+∠2=180°
證明:∵a∥b(已知)
∴∠1=∠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4(對頂角相等)
∴∠1=∠4
(2)∵a∥b(已知)
∴∠1=∠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2+∠3=180°(鄰補角的定義)
∴∠1+∠2=180°
思考:如何用(1)來證明(2)?
例1、如圖,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經量得∠1=115°,∠D=100°,梯形另外兩個角各是多少度?
解:∵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
∴∠A與∠B互補,∠D與∠C互補
∴∠B=180°-115°=65°
∠C-180°-100°=80°
答:梯形的另外兩個角分別是65,80°
練習:P79 1、2、3
小結:平行性質與判定的區別
作業 :P87 9、10
5.3平行線的性質 篇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平行線的三個性質,并能運用它們作簡單的推理.
2.使學生了解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的區別.
重點難點:
1.平行的三個性質,是本節的重點,也是本章的重點之一.
2.怎樣區分性質和判定,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教學過程:一、鞏固舊知,問題引入.鞏固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并引導學生分析平行線的判定是由一些角的關系得出平行的結論 在學生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若交換判定中的條件與結論,能否由“兩直線平行”得出“同位角相等”等一些角的關系,從而引入課題.二、實驗驗證,探索特征.
1、教室的窗戶的橫格是平行的,請看老師用三角尺去檢驗一對同位角,看看結果怎樣?(教師用三角尺在窗戶上演示,學生觀察并思考)
2、學生實驗(發印好平行線的紙單)
(1)已知,a//b,任意畫一條直線c與平行線a、b相交.
(2)任選一對同位角,用適當的方法實驗,看看這一對同位角有什么關系
(要求學生多畫幾條截線試試,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索)
3、實驗結論: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簡記為“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識記該性質,并討論在這個特征中,已知的是什么,結論是什么?它與前面學過的“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有什么不同?
4、問題討論:
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不但形成有同位角,還有內錯角、同旁內角.我們已經知道“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那么請同學們想一想: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同旁內角有什么關系呢
如圖,已知直線a//b,思考∠1與∠2、∠2與∠3之間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小組討論,給予充足的時間交流,可引導學生
與同位角進行比較,從而得出結論,關注學生在
此能否積極地、有條理地思考)
結論: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識記這兩個性質,并思考已知什么條件,得出什么結論,與“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有什么不同.)
5、歸納平行線的三個性質及三個判定
三、例題學習,實踐運用.
求一求
例:如圖,ad∥bc,ab∥dc,∠1=100º,求∠2,∠3的度數
(二)做一做:如圖,一束平行光線ab與de射向一個水平鏡面后被反射,此時∠1=∠2,∠3=∠4,(1)∠1、∠3的大小有什么關系?∠2與∠4呢?(2)反射光線bc與ef也平行嗎?
先由學生回答,用自己的語言說理,然后再出示以下說理過程,由學生說明每一步的理由.
(三)考考你:
如圖是舉世聞名的三星堆考古中發掘出的一個梯形殘缺玉片,工作人員從玉片上已經量得∠a=115º,∠d=100º.已知梯形的兩底ad//bc,請你求出另外兩個角的度數.
(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說理過程)
(四)填空:
已知:如圖,∠ade=60º,∠b=60º,∠c=80º.
問∠aed等于多少度?為什么?
∵∠ade=∠b=60º(已知)
∴de//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ed=∠c=80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過填空題,檢驗學生對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的區分)
四、課堂小結:
1、說說平行線的三個性質是什么?
2、平行線的性質與平行線的判定的區別:
判定:角的關系 平行關系
性質:平行關系 角的關系
3、證平行,用判定;知平行,用性質.
五、課后作業:
教材52頁1、2、3題平行線的
5.3平行線的性質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的區別.
2.使學生掌握平行線的三個性質,并能運用它們作簡單的推理.
重點難點
重點:平行線的三個性質.
難點:平行線的三個性質和怎樣區分性質和判定.
關鍵:能結合圖形用符號語言表示平行線的三條性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如何用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來判定兩條直線是否平行?
2.把它們已知和結論顛倒一下,可得到怎樣的語句?它們正確嗎?
二、新授
1.實驗觀察,發現平行線第一個性質
請學生畫出下圖進行實驗觀察.
設l1∥l2,l3與它們相交,請度量∠1和∠2的大小,你能發現什么關系?
請同學們再作出直線l4,再度量一下∠3和∠4的大小,你還能發現它們有什么關系?
平行線性質1(公理):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演繹推理,發現平行線的其它性質
(1)已知:如圖,直線ab,cd被直線ef所截,ab∥cd.
求證:∠1= ∠2.
(2)已知:如圖2-64,直線ab,cd被直線ef所截,ab∥cd.
求證:∠1+∠2=180°.
在此基礎上指出:“平行線的性質2 (定理)”和“平行線的性質3 (定理)”.
3.平行線判定與性質的區別與聯系
投影:將判定與性質各三條全部打出.
(1)性質:根據兩條直線平行,去證角的相等或互補.
(2)判定:根據兩角相等或互補,去證兩條直線平行.
聯系是:它們的條件和結論是互逆的,性質與判定要證明的問題是不同的.
三、例題
例2如圖所示,ab∥cd,ac∥bd.找出圖中相等的角與互補的角.
此題一定要強調,哪兩條直線被哪一條直線所截.
答:相等的角為:∠1=∠2,∠3=∠4,∠5=∠6,∠7=∠8.互補的角為:∠bac+∠acd=180°,∠abd+∠cdb=180°,∠cab+∠dba=180°,∠acd+∠bdc=180°.
相等的角還有:∠acd=∠abd,∠bac=∠bdc.(同角的補角相等)
例3如圖所示.已知:ad∥bc,∠aef=∠b,求證:ad∥ef.
分析:(執果索因)從圖直觀分析,欲證ad∥ef,只需∠a+∠aef=180°,
(由因求果)因為ad∥bc,所以∠a+∠b=180°,又∠b=∠aef,所以∠a+∠aef=180°成立.于是得證.
證明:因為 ad∥bc,(已知)
所以 ∠a+∠b=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因為 ∠aef=∠b,(已知)
所以 ∠a+∠aef=180°,(等量代換)
所以 ad∥ef.(同旁內角互補,兩條直線平行)
四、練習:
1.如圖所示,已知:ae平分∠bac,ce平分∠acd,且ab∥cd.
求證:∠1+∠2=90°.
證明:因為 ab∥cd,
所以 ∠bac+∠acd=180°,
又因為 ae平分∠bac,ce平分∠acd,
所以 , ,
故 .
即 ∠1+∠2=90°.
(理由略)
2.如圖所示,已知:∠1=∠2,
求證:∠3+∠4=180°.
分析:(讓學生自己分析)
證明:(學生板書)
小結
我們是如何得到平行線的性質定理?通過度量,運用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式發現性質1(公理),然后由公理通過演繹證明得到后面兩個性質定理.從因果關系和所起的作用來看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區別與聯系.
作業:
1.如圖,ab∥cd,∠1=102°,求∠2、∠3、∠4、∠5的度數,并說明根據?
2.如圖,ef過△abc的一個頂點a,且ef∥bc,如果∠b=40°,∠2=75°,那么∠1、∠3、∠c、∠bac+∠b+∠c各是多少度,為什么?
3.如圖,已知ad∥bc,可以得到哪些角的和為180°?已知ab∥cd,可以得到哪些角相等?并簡述理由.
5.3平行線性質(二)
[教學目標]
經歷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件表達能力
理解兩條平行線的距離的含義,了解命題的含義,會區分命題的題設和結論
能夠綜合運用平行線性質和判定解題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平行線性質和判定綜合應用,兩條平行線的距離,命題等概念
難點:平行線性質和判定靈活運用
[教學設計]
一.復習引入
1.平行線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2.平行線的性質有哪些?
3.完成下面填空
已知:be是ab的延長線,ad//bc,ab//cd,若 則
4. 那么a,c的位置關系如何?
二.新課
1.例1,已知a//c, 直線b與c垂直嗎?為什么?
例2如圖是一塊梯形鐵片的殘余部分,量得 ,梯形另外兩個角分別是多少度?
2.實踐 與探究
(1)學生操作:用三角尺和直尺畫平行線,做成一張
個格子的方格紙。觀察并思考:做出的方格紙的一部分,
線段 … 都與兩條平行線 垂直
嗎?它們的長度相等嗎?
教師給出兩條平行線的距離定義:同時垂直于兩條平行線,
并且夾在這兩條平行線間的線段長度叫做兩條平行線的距離。
問題:ab//cd,在cd上任取一點e,作 垂足f,問ef是否垂直dc?垂線段ef是平行線ab、cd的距離嗎?
結論:兩條平行線的距離處處相等,而不隨垂線段的位置而改變
3.命題和它的構成
下列語句,分析語句的特點
(1)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平行。
(2)對頂角相等
(3)等式兩邊同加上同一個數,結果仍是等式
(4)如果兩條直線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
這些句子都是對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斷
命題: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題
(1)命題的組成:命題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題設是已知項,結論是由已知項推出的事項 (2)形式:通常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三.鞏固練習
1.“等式兩邊乘以同一個數,結果仍是等式”是命題嗎?如果是,它的題設和結論分別是什么?
2舉出一些命題的例子
四.作業
課本p25
5.3平行線的性質 篇4
《平行線的性質》教案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學 王振紅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探索平行線的性質定理,并掌握它們的圖形語言、文字語言、符號語言;會用平行線的性質定理進行簡單的計算、證明。
(2)過程與方法:
在定理的學習中,鍛煉觀察能力,嘗試與他人合作開展討論、研究,并表達自己的見解。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課堂練習中,體驗幾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平行線的性質。
教學難點:平行線的性質定理與判定定理的區別。
教學模式:發現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發現教學法、主體互動法。
教學手段:計算機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復習提問
復習提問:判定兩直線平行的方法有哪些?怎樣用符號語言表述?
思考、回答
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讓全體學生對前一節的內容進行回顧,并為新課的學習做準備。
進行新課
【大屏幕】請每位同學利用手中的條格紙,任意選取其中的兩條線作l1、l2,再隨意畫一條直線l3與l1、l2相交,用量角器量得圖中的八個角,并填表(見附錄1)
隨后同桌同學交換,再次測量、填表。
關注:對于沒有帶量角器的學生,鼓勵他們在無需測量的情況下,找出圖中各角的度量關系。
畫圖、測量、填表
思考、動手嘗試,方法可能多種多樣
激發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使學生獲得較強的感性認識,便于探索兩直線平行的性質定理。關注學生的實際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思考和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間,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方法探索,這對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理解平行線的性質是十分重要的。
【提問】能否將我們發現的結論給予較為準確的文字表述?
總結、表述
鍛煉學生的歸納、表達能力,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
【大屏幕】平行線的性質:定理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言之: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定理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言之: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定理3.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言之: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提問】討論這些性質定理與前面所學的判定定理有什么不同?
理解、記憶
思考、討論、回答
進行文字語言的規范。
避免出現概念的混淆,滲透“命題” 與“逆命題”的概念,突破本節課的難點避免出現概念的混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提問】回憶平行線判定定理的符號語言的表述,參照附錄1的圖形,將上述性質定理怎樣用符號語言表達出呢?
【大屏幕】符號語言:(不唯一)
性質定理1.∵l1∥l2 ∴∠1=∠5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定理1.∵l1∥l2 ∴∠3=∠5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定理1.∵l1∥l2
∴∠3+∠6=180o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思考、一位同學板書。
觀察、理解
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推理打基礎,并進行符號語言的規范。
【提問】我們能否使用平行線的性質定理1說出性質定理2、3成立的道理呢?
鼓勵學生使用符號語言表述推導過程。
【大屏幕】規范定理的推導過程。
思考、嘗試回答
觀察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嚴謹的治學態度。逐步鍛煉學生的推理能力,并進一步鞏固對定理的理解及語言的規范,感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例題示范
【大屏幕】例:如圖是一塊梯形鐵片的殘余部分,量得∠a=100o,∠b=115o,梯形另外兩個角分別是多少度?
思考、嘗試運用符號語言進行推理。
要求學生會用平行線的性質進行計算,只需算出所求的度數即可。初次計算格式不一定很完整。
趣味練習
【大屏幕】(見附錄2)
思考、討論、解釋結論
寓教于樂,進一步讓學生感受“認識來源于實踐”。
鞏固練習
【大屏幕】鞏固練習(見附錄3)
積極思考、展開討論、踴躍回答
循序漸進提高難度、提高靈活運用定理的能力,感受解決有關平行問題的關鍵,突破難點,并進一步提高用符號語言進行推理的能力。
拓展思路
【大屏幕】探究題(見附錄4)
【備注】如果時間不允許的話,該題可作為課后作業,并給予簡單的提示。
猜測、討論,尋找規律
使重點中學學生的思路進一步得以拓寬,初次接觸輔助線的添加,使學生能力得以提高。
課堂
小結
【提問】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定理?在表述這些定理時,應注意什么呢?
回顧、歸納
將本節課知識進行回顧。
布置
作業
【大屏幕】布置作業:教材p67的4、5;p68的6、7;p69的11、12
課后完成
課后能進一步鞏固,鼓勵學生去發現身邊的數學問題。
5.3平行線的性質 篇5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
(2)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內容的重點是.教材上明確給出了“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推出“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的證明過程.而且直接運用了“∵”、“∴”的推理形式,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學習推理的環境,對邏輯推理能力是一個滲透.因此,這一節課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比較重要.學生對推理證明的過程,開始可能只是模仿,但在逐漸地接觸過程中,能最終理解證明的步驟和方法,并能完成有兩步推理證明的填空.
本節內容的難點是理解與判定的區別,并能在推理中正確地應用它們.由于學生還沒學習過命題的概念和命題的組成,不知道判定和性質的本質區別和聯系是什么,用的時候容易出錯.在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應用和討論體會到,如果已知角的關系,推出兩直線平行,就是平行線的判定;反之,如果由兩直線平行,得出角的關系,就是.
2、教法建議
由上面的重點、難點分析可知,這節課也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復習和應用.要有一定的綜合性,推理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知識多,也有了一些難度.但考慮到學生剛接觸幾何,進度不可過快,盡量多創造一些學習、應用定理、公理的機會,幫助學生理解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
(1)講授新課
首先,提出本節課的研究問題:如果兩直線平行,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有什么關系嗎?探究實驗活動還是從畫平行線開始,得出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后,再推導證明出其它的兩個性質.教師可以用“∵”、“∴”的推理證明形式板書證明過程,學生在理解推理證明的過程中,欣賞到數學的嚴謹的美.
(2)綜合應用
理解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區別,并能在推理過程中正確地應用它們成為了教學難點 .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有兩步推理的證明題,讓學生填充理由.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結合題目的已知和結論,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判定和性質的區別,只有自己構造起的知識,才能真正地被靈活應用.
(3)適當總結
幾何的學習,既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好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總結如何學好幾何.注意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間的相互轉化.對簡單的題目,能做到想得明白,寫得清楚,書寫逐漸規范.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能初步運用進行有關計算.
2.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觀察-猜想-證明”的科學探索方法,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向學生滲透討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
教學重點:平行線性質的研究和發現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 :正確區分和判定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開放式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請同學們先復習一下前面所學過的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并說出它們的已知和結論分別是什么?
2、把這三句話已知和結論顛倒一下,可得到怎樣的語句?它們正確嗎?
3、是不是原本正確的話,顛倒一下前后順序,得到新的一句話,是否一定正確?試舉例說明。
如、“若a=b,則a2=b2”是正確的,但“若a2=b2,則a=b”是錯誤的。又如“對頂角相等”是正確的。但“相等的角是對頂角”則是錯誤的。因此,原本正確的話將它倒過來說后,它不一定正確,此時它的正確與否要通過證明。
二、新課
1、我們先看剛才得到的第一句話“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先在請同學們畫兩條平行線,然后畫幾條直線和平行線相交,用量角器測量一下,它們產生的幾組同位角是否相等?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的是“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此時,兩直線是否平行是未知的,要我們通過同位角是否相等來判定,即是用來判定兩條直線是否平行的,故我們稱之為“兩直線平行的判定公理”。而這句話,是“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已知“平行”從而得到“同位角相等”,因為平行是作為已知條件,因此,我們把這句話稱為“公理”,即: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現在我們來用這個性質公理,來證明另兩句話的正確性。
想想看,“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這句話有哪些已知條件,由哪些圖形組成?
已知:如圖,直線a∥b
求證:(1)∠1=∠4;(2)∠1+∠2=180°
證明:∵a∥b(已知)
∴∠1=∠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4(對頂角相等)
∴∠1=∠4
(2)∵a∥b(已知)
∴∠1=∠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2+∠3=180°(鄰補角的定義)
∴∠1+∠2=180°
思考:如何用(1)來證明(2)?
例1、如圖,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經量得∠1=115°,∠D=100°,梯形另外兩個角各是多少度?
解:∵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
∴∠A與∠B互補,∠D與∠C互補
∴∠B=180°-115°=65°
∠C-180°-100°=80°
答:梯形的另外兩個角分別是65,80°
練習:P79 1、2、3
小結:平行性質與判定的區別
作業 :P87 9、10
5.3平行線的性質 篇6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
(2)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內容的重點是.教材上明確給出了“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推出“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的證明過程.而且直接運用了“∵”、“∴”的推理形式,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學習推理的環境,對邏輯推理能力是一個滲透.因此,這一節課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比較重要.學生對推理證明的過程,開始可能只是模仿,但在逐漸地接觸過程中,能最終理解證明的步驟和方法,并能完成有兩步推理證明的填空.
本節內容的難點是理解與判定的區別,并能在推理中正確地應用它們.由于學生還沒學習過命題的概念和命題的組成,不知道判定和性質的本質區別和聯系是什么,用的時候容易出錯.在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應用和討論體會到,如果已知角的關系,推出兩直線平行,就是平行線的判定;反之,如果由兩直線平行,得出角的關系,就是.
2、教法建議
由上面的重點、難點分析可知,這節課也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復習和應用.要有一定的綜合性,推理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知識多,也有了一些難度.但考慮到學生剛接觸幾何,進度不可過快,盡量多創造一些學習、應用定理、公理的機會,幫助學生理解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
(1)講授新課
首先,提出本節課的研究問題:如果兩直線平行,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有什么關系嗎?探究實驗活動還是從畫平行線開始,得出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后,再推導證明出其它的兩個性質.教師可以用“∵”、“∴”的推理證明形式板書證明過程,學生在理解推理證明的過程中,欣賞到數學的嚴謹的美.
(2)綜合應用
理解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區別,并能在推理過程中正確地應用它們成為了教學難點.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有兩步推理的證明題,讓學生填充理由.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結合題目的已知和結論,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判定和性質的區別,只有自己構造起的知識,才能真正地被靈活應用.
(3)適當總結
幾何的學習,既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好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總結如何學好幾何.注意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間的相互轉化.對簡單的題目,能做到想得明白,寫得清楚,書寫逐漸規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能初步運用進行有關計算.
2.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觀察-猜想-證明”的科學探索方法,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向學生滲透討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
教學重點:平行線性質的研究和發現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正確區分和判定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開放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請同學們先復習一下前面所學過的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并說出它們的已知和結論分別是什么?
2、把這三句話已知和結論顛倒一下,可得到怎樣的語句?它們正確嗎?
3、是不是原本正確的話,顛倒一下前后順序,得到新的一句話,是否一定正確?試舉例說明。
如、“若a=b,則a2=b2”是正確的,但“若a2=b2,則a=b”是錯誤的。又如“對頂角相等”是正確的。但“相等的角是對頂角”則是錯誤的。因此,原本正確的話將它倒過來說后,它不一定正確,此時它的正確與否要通過證明。
二、新課
1、我們先看剛才得到的第一句話“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先在請同學們畫兩條平行線,然后畫幾條直線和平行線相交,用量角器測量一下,它們產生的幾組同位角是否相等?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的是“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此時,兩直線是否平行是未知的,要我們通過同位角是否相等來判定,即是用來判定兩條直線是否平行的,故我們稱之為“兩直線平行的判定公理”。而這句話,是“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已知“平行”從而得到“同位角相等”,因為平行是作為已知條件,因此,我們把這句話稱為“公理”,即: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現在我們來用這個性質公理,來證明另兩句話的正確性。
想想看,“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這句話有哪些已知條件,由哪些圖形組成?
已知:如圖,直線a∥b
求證:(1)∠1=∠4;(2)∠1+∠2=180°
證明:∵a∥b(已知)
∴∠1=∠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4(對頂角相等)
∴∠1=∠4
(2)∵a∥b(已知)
∴∠1=∠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2+∠3=180°(鄰補角的定義)
∴∠1+∠2=180°
思考:如何用(1)來證明(2)?
例1、如圖,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經量得∠1=115°,∠D=100°,梯形另外兩個角各是多少度?
解:∵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
∴∠A與∠B互補,∠D與∠C互補
∴∠B=180°-115°=65°
∠C-180°-100°=80°
答:梯形的另外兩個角分別是65,80°
練習:P79 1、2、3
小結:平行性質與判定的區別
作業 :P87 9、10
5.3平行線的性質 篇7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
(2)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內容的重點是.教材上明確給出了“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推出“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的證明過程.而且直接運用了“∵”、“∴”的推理形式,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學習推理的環境,對邏輯推理能力是一個滲透.因此,這一節課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比較重要.學生對推理證明的過程,開始可能只是模仿,但在逐漸地接觸過程中,能最終理解證明的步驟和方法,并能完成有兩步推理證明的填空.
本節內容的難點是理解與判定的區別,并能在推理中正確地應用它們.由于學生還沒學習過命題的概念和命題的組成,不知道判定和性質的本質區別和聯系是什么,用的時候容易出錯.在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應用和討論體會到,如果已知角的關系,推出兩直線平行,就是平行線的判定;反之,如果由兩直線平行,得出角的關系,就是.
2、教法建議
由上面的重點、難點分析可知,這節課也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復習和應用.要有一定的綜合性,推理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知識多,也有了一些難度.但考慮到學生剛接觸幾何,進度不可過快,盡量多創造一些學習、應用定理、公理的機會,幫助學生理解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
(1)講授新課
首先,提出本節課的研究問題:如果兩直線平行,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有什么關系嗎?探究實驗活動還是從畫平行線開始,得出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后,再推導證明出其它的兩個性質.教師可以用“∵”、“∴”的推理證明形式板書證明過程,學生在理解推理證明的過程中,欣賞到數學的嚴謹的美.
(2)綜合應用
理解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區別,并能在推理過程中正確地應用它們成為了教學難點.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有兩步推理的證明題,讓學生填充理由.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結合題目的已知和結論,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判定和性質的區別,只有自己構造起的知識,才能真正地被靈活應用.
(3)適當總結
幾何的學習,既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好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總結如何學好幾何.注意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間的相互轉化.對簡單的題目,能做到想得明白,寫得清楚,書寫逐漸規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能初步運用進行有關計算.
2.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觀察-猜想-證明”的科學探索方法,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向學生滲透討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
教學重點:平行線性質的研究和發現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正確區分和判定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開放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請同學們先復習一下前面所學過的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并說出它們的已知和結論分別是什么?
2、把這三句話已知和結論顛倒一下,可得到怎樣的語句?它們正確嗎?
3、是不是原本正確的話,顛倒一下前后順序,得到新的一句話,是否一定正確?試舉例說明。
如、“若a=b,則a2=b2”是正確的,但“若a2=b2,則a=b”是錯誤的。又如“對頂角相等”是正確的。但“相等的角是對頂角”則是錯誤的。因此,原本正確的話將它倒過來說后,它不一定正確,此時它的正確與否要通過證明。
二、新課
1、我們先看剛才得到的第一句話“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先在請同學們畫兩條平行線,然后畫幾條直線和平行線相交,用量角器測量一下,它們產生的幾組同位角是否相等?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的是“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此時,兩直線是否平行是未知的,要我們通過同位角是否相等來判定,即是用來判定兩條直線是否平行的,故我們稱之為“兩直線平行的判定公理”。而這句話,是“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已知“平行”從而得到“同位角相等”,因為平行是作為已知條件,因此,我們把這句話稱為“公理”,即: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現在我們來用這個性質公理,來證明另兩句話的正確性。
想想看,“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這句話有哪些已知條件,由哪些圖形組成?
已知:如圖,直線a∥b
求證:(1)∠1=∠4;(2)∠1+∠2=180°
證明:∵a∥b(已知)
∴∠1=∠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4(對頂角相等)
∴∠1=∠4
(2)∵a∥b(已知)
∴∠1=∠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2+∠3=180°(鄰補角的定義)
∴∠1+∠2=180°
思考:如何用(1)來證明(2)?
例1、如圖,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經量得∠1=115°,∠D=100°,梯形另外兩個角各是多少度?
解:∵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
∴∠A與∠B互補,∠D與∠C互補
∴∠B=180°-115°=65°
∠C-180°-100°=80°
答:梯形的另外兩個角分別是65,80°
練習:P79 1、2、3
小結:平行性質與判定的區別
作業 :P87 9、10
5.3平行線的性質 篇8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
(2)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內容的重點是.教材上明確給出了“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推出“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的證明過程.而且直接運用了“∵”、“∴”的推理形式,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學習推理的環境,對邏輯推理能力是一個滲透.因此,這一節課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比較重要.學生對推理證明的過程,開始可能只是模仿,但在逐漸地接觸過程中,能最終理解證明的步驟和方法,并能完成有兩步推理證明的填空.
本節內容的難點是理解與判定的區別,并能在推理中正確地應用它們.由于學生還沒學習過命題的概念和命題的組成,不知道判定和性質的本質區別和聯系是什么,用的時候容易出錯.在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應用和討論體會到,如果已知角的關系,推出兩直線平行,就是平行線的判定;反之,如果由兩直線平行,得出角的關系,就是.
2、教法建議
由上面的重點、難點分析可知,這節課也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復習和應用.要有一定的綜合性,推理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知識多,也有了一些難度.但考慮到學生剛接觸幾何,進度不可過快,盡量多創造一些學習、應用定理、公理的機會,幫助學生理解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
(1)講授新課
首先,提出本節課的研究問題:如果兩直線平行,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有什么關系嗎?探究實驗活動還是從畫平行線開始,得出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后,再推導證明出其它的兩個性質.教師可以用“∵”、“∴”的推理證明形式板書證明過程,學生在理解推理證明的過程中,欣賞到數學的嚴謹的美.
(2)綜合應用
理解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區別,并能在推理過程中正確地應用它們成為了教學難點 .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有兩步推理的證明題,讓學生填充理由.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結合題目的已知和結論,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判定和性質的區別,只有自己構造起的知識,才能真正地被靈活應用.
(3)適當總結
幾何的學習,既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好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總結如何學好幾何.注意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間的相互轉化.對簡單的題目,能做到想得明白,寫得清楚,書寫逐漸規范.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能初步運用進行有關計算.
2.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觀察-猜想-證明”的科學探索方法,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向學生滲透討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
教學重點:平行線性質的研究和發現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 :正確區分和判定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開放式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請同學們先復習一下前面所學過的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并說出它們的已知和結論分別是什么?
2、把這三句話已知和結論顛倒一下,可得到怎樣的語句?它們正確嗎?
3、是不是原本正確的話,顛倒一下前后順序,得到新的一句話,是否一定正確?試舉例說明。
如、“若a=b,則a2=b2”是正確的,但“若a2=b2,則a=b”是錯誤的。又如“對頂角相等”是正確的。但“相等的角是對頂角”則是錯誤的。因此,原本正確的話將它倒過來說后,它不一定正確,此時它的正確與否要通過證明。
二、新課
1、我們先看剛才得到的第一句話“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先在請同學們畫兩條平行線,然后畫幾條直線和平行線相交,用量角器測量一下,它們產生的幾組同位角是否相等?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的是“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此時,兩直線是否平行是未知的,要我們通過同位角是否相等來判定,即是用來判定兩條直線是否平行的,故我們稱之為“兩直線平行的判定公理”。而這句話,是“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已知“平行”從而得到“同位角相等”,因為平行是作為已知條件,因此,我們把這句話稱為“公理”,即: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現在我們來用這個性質公理,來證明另兩句話的正確性。
想想看,“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這句話有哪些已知條件,由哪些圖形組成?
已知:如圖,直線a∥b
求證:(1)∠1=∠4;(2)∠1+∠2=180°
證明:∵a∥b(已知)
∴∠1=∠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4(對頂角相等)
∴∠1=∠4
(2)∵a∥b(已知)
∴∠1=∠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2+∠3=180°(鄰補角的定義)
∴∠1+∠2=180°
思考:如何用(1)來證明(2)?
例1、如圖,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經量得∠1=115°,∠D=100°,梯形另外兩個角各是多少度?
解:∵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
∴∠A與∠B互補,∠D與∠C互補
∴∠B=180°-115°=65°
∠C-180°-100°=80°
答:梯形的另外兩個角分別是65,80°
練習:P79 1、2、3
小結:平行性質與判定的區別
作業 :P87 9、10
5.3平行線的性質 篇9
【教學目標】
1、經歷平行線的性質:“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的發現過程。
2、掌握平行線的性質:“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3、會用“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判斷,并學會表達。
【教學重點】平行線的性質:“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學難點】例2的推理過程要用到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
【教學預設】
【活動1】復習引入
1、如果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那么符合怎樣的條件才能得到兩直線平行的結論?(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條件 結論
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
內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
同旁內角互補, 兩直線平行。
2、練習:
(1) 如圖①,a、b、c三點在一條直線上。
如果∠3 =∠6,那么 ∥ 。( )
如果∠6 =∠9,那么 ∥ 。( )
如果∠1 +∠2 +∠3 =180°,那么 ∥ 。( )
如果∠ =∠ ,那么be∥cd。( )
(2) 如圖②,看圖填空:
∵∠1 =∠2(已知)
∴ ∥ 。( )
又∵∠2 =∠3(已知)
∴ ∥ 。( )
【活動2】
1、 引入新課的課堂練習:
(1)你們練習本上的橫線與橫線成什么關系?(平行)
(2)請畫出其中二條(二條之間可空若干行),分別用a、b 表示,a∥b,再畫一條c分別與a、b相交。
(3)標出一對同位角,用∠1、∠2表示,并量一下度數。
(4)∠1與∠2有何關系?(∠1=∠2)
在這個練習中,兩直線平行是給出的條件,而得到的結論是什么?
學生回答
這就是平行線的一個重要性質:兩條平行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簡單地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活動3】知識應用:
例1、 如圖,梯子的各條橫檔互相平行,∠1=1000,求∠2的度數。
此題比較簡單,讓學生自己分析,個別同學發表自己的分析過程,后學生書寫過程。強調過程的書寫。
例2、 如圖,已知∠1=∠2。若直線b⊥m,則直線a⊥m。請說明理由。
這是一道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綜合的題目,引導學生用逆向推理的方法來分析。
3、 課內練習
給學生10分鐘的時間讓他們自行完成,然后校對
強調說明過程的書寫規范
機動:作業題4
【活動4】小結
請同學們回答平行線的兩個性質,指出其中的條件與結論。
【活動5】布置作業
見作業本
【教學反思】
10.3 平行線的性質(2)
【教學目標】
1、經歷平行線的性質:“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的發現過程。
2、掌握平行線的兩個性質:“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3、會用平行線的性質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判斷。
【教學重點】平行線的性質。
【教學難點】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的綜合應用。
【教學預設】
【活動1】知識回顧:
1、平行線的判定
2、平行線的性質
【活動2】1.合作學習:
如圖,直線ab∥cd,并被直線ef所截。∠2與∠3相等嗎?∠3與∠4的和是多少度?
思考下列幾個問題:
(1)圖中有哪幾對角相等?
(2)∠3與∠1有什么關系?∠4與∠2有什么關系?
2.你發現平行線還有哪些性質?
【活動3】平行線的性質: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單地說,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單地說,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活動4】知識應用
1、做一做:
如圖,ab,cd被ef所截,ab∥cd(填空)
若∠1=120°,則∠2= ( )
∠3= -∠1= ( )
2、例3 如右下圖,已知ab∥cd,ad∥bc。判斷∠1與∠2是否相等,并說明理由。
思考下列幾個問題:
(1)∠1與∠bad是一對什么的角?它們是否相等?為什么?
(2)∠2與∠bad是一對什么的角?它們是否相等?為什么?
(3)那么∠1與∠2是否相等?為什么?
解:∠1=∠2
∵ab∥cd(已知)
∴∠1+∠bad=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ad∥bc(已知)
∴∠2+∠bad=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2(同角的補角相等)
討論:還有其它解法嗎?如不用“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這個性質是否可以解?
3、練一練:(課內練習1、2)
4、例4如右圖,已知∠abc+∠c=180°,bd平分∠abc。∠cbd與∠d相等嗎?請說明理由。
思考下列幾個問題:
(1)ab與cd平行嗎?為什么?
(2)∠d與∠abd是一對什么的角?它們是否相等?為什么?
(3)∠cbd與∠abd相等嗎?為什么?
解:∠d=∠cbd
∵∠abc+∠c=180°(已知)
∴ab∥cd(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d=∠abd(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bd平分∠abc(已知)
∴∠cbd=∠abd=∠d
想一想:是否還有其它方法?(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等)
5、練一練:
如圖,已知∠1=∠2,∠3=65°,求∠4的度數。
【活動5】拓展
1、如圖1,已知ad∥bc,∠bad=∠bcd。判斷ab與cd是否平行,并說明理由
2、如圖2,已知ab∥cd,ae∥df。請說明∠bae=∠cdf
【活動6】知識整理:
1、 平行線的性質: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單地說,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單地說,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2、思維方法:如不能直接說明其成立,則需說明它們都與第三個量相等。
3、要注意一題多解。
4、到目前為止說明兩個角相等有哪些方法?課后歸納。
【活動7】布置作業:見作業本
【教學反思】
5.3平行線的性質 篇10
①教的轉變:本節課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在引導學生畫圖、測量、發現結論后,利用幾何畫板直觀地、動態地展示同位角的關系,激發學生自覺地探究數學問題,體驗發現的樂趣。
②學的轉變:學生的角色從學會轉變為會學。本節課學生不是停留在學會課本知識的層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③課堂氛圍的轉變:整節課以“流暢、開放、合作、‘隱’導”為基本特征,教師對學生的思維活動減少干預,教學過程呈現一種比較流暢的特征,整節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對話”、“討論”為出發點,以互助、合作為手段,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讓學生在一個較為寬松的環境中自主選擇獲得成功的方向,判斷發現的價值。
5.3平行線的性質 篇1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平行線的性質與平行線的判定是相反的問題,掌握平行線的性質.
2.會用平行線的性質進行推理和計算.
3.通過平行線性質定理的推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的能力.
4.通過學習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的聯系與區別,讓學生懂得事物是普遍聯系又相互區別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二、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采用嘗試指導、引導發現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民主意識和開放意識.
2.學生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思維,主動發現,認真研究.
三、重點·難點解決辦法
(一)重點
平行線的性質公理及平行線性質定理的推導.
(二)難點
平行線性質與判定的區別及推導過程.
(三)解決辦法
1.通過教師創設情境,學生積極思維,解決重點.
2.通過學生自己推理及教師指導,解決難點.
3.通過學生討論,歸納小結.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三角板、自制投影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引例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2.通過教師指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練習鞏固,完成新授.
3.通過學生討論,完成課堂小結.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掌握和運用平行線的性質,進行推理和計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二)整體感知
以情境創設導入 新課,以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歸納新知,以變式練習鞏固新知.
(三)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平行線的判定,回憶所學內容看下面的問題(出示投影片1).
1.如圖1,
(1)∵ (已知),∴ ( ).
(2)∵ (已知),∴ ( ).
(3)∵ (已知),∴ ( ).
2.如圖2,(1)已知 ,則 與 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2)已知 ,則 與 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圖2 圖3
3.如圖3,一條公路兩次拐彎后,和原來的方向相同,第一次拐的角 是 ,第二次拐的角 是多少度?
學生活動:學生口答第1、2題.
師:第3題是一個實際問題,要給出 的度數,就需要我們研究與判定相反的問題,即已知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有什么關系,也就是平行線的性質.板書課題:
[板書]2.6 平行線的性質
【教法說明】通過第1題,對上節所學判定定理進行復習,第2題為性質定理的推導做好鋪墊,通過第3題的實際問題,引入新課,學生急于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學習新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師:我們都知道平行線的畫法,請同學們畫出直線 的平行線 ,結合畫圖過程思考畫出的平行線,找一對同位角看它們的關系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圖并思考.
學生畫圖的同時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圖形(見圖4),當同學們思考時,教師有意識地重復演示過程.
【教法說明】讓同學們動手、動腦、觀察思考,使學生養成自己發現問題得出規律的習慣.
學生活動:學生能夠在完成作圖后,迅速地答出:這對同位角相等.
提出問題:是不是每一對同位角都相等呢?請同學們任畫一條直線 ,使它截平行線 與 ,得同位角 、 ,利用量角器量一下; 與 有什么關系?
學生活動:學生按老師的要求畫出圖形,并進行度量,回答出不論怎樣畫截線,所得的同位角都相等.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肯定結論.
師: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這兩條直線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我們把平行線的這個性質作為公理.
[板書]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法說明】在教師提出問題的條件下,學生自己動手,實際操作,進行度量,在有了大量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動腦分析總結出結論,不僅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而且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提出問題:請同學們觀察圖5的圖形,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是相等的,那么內錯角、同旁內角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分析思考,會很容易地答出內錯角相等,同分內角互補.
師:教師繼續提問,你能論述為什么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嗎?同學們可以討論一下.
學生活動:學生們思考,并相互討論后,有的同學舉手回答.
【教法說明】在前面復習引入的第2題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的觀察、分析、討論,此時學生已能夠進行推理,在這里教師不必包辦代替,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學生有成就感的同時也激勵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給予肯定或指正的同時板書.
[板書]∵ (已知),∴ (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 (對項角相等),∴ (等量代換).
師:由此我們又得到了平行線有怎樣的性質呢?
學生活動:同學們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敘述,板書:
[板書]兩條平行經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簡單說成:西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師:下面清同學們自己推導同分內角是互補的,并歸納總結出平行線的第三條性質.請一名同學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
師生共同訂正推導過程和第三條性質,形成正確板書.
[板書]∵ (已知),∴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 (鄰補角定義),
∴ (等量代換).
即: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師:我們知道了平行線的性質,在今后我們經常要用到它們去解決、論述一些問題,所需要知道的條件是兩條直線平行,才有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即它們的符號語言分別為:∵ (已知見圖6),∴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已知),∴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已知),∴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板書在三條性質對應位置上.)
嘗試反饋,鞏固練習
師:我們知道了平行線的性質,看復習引入的第3題,誰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活動:學生給出答案,并很快地說出理由.練習(出示投影片2):
如圖7,已知平行線 、 被直線 所截:
圖7
(1)從 ,可以知道 是多少度?為什么?(2)從 ,可以知道 是多少度?為什么?(3)從 ,可以知道 是多少度,為什么?
【教法說明】練習目的是鞏固平行線的三條性質.
變式訓練,培養能力
完成練習(出示投影片3).
如圖8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知量得 , ,梯形另外兩個角各是多少度?
圖8
學生活動:在教師不給任何提示的情況下,讓學生思考,可以相互之間討論并試著在練習本上寫出解題過程.
【教法說明】學生在小學階段對于梯形的兩底平行就已熟知,所以學生能夠想到利用平行線的同旁內角互補來找 和 的大小.這里學生能夠自己解題,教師避免包辦代替,可以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意識,學會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學生板演教師指正,在幾何里我們每一步結論的得出都要有理有據,規范學生的解題思路和格式,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修改學生的板演過程,可形成下面的板書.
[板書]解:∵ (梯形定義),∴ ,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 .
變式練習(出示投影片4)
1.如圖9,已知直線 經過點 , , , .
(1) 等于多少度?為什么?
(2) 等于多少度?為什么?
(3) 、 各等于多少度?
2.如圖10, 、 、 、 在一條直線上, .
(1) 時, 、 各等于多少度?為什么?
(2) 時, 、 各等于多少度?為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把理由寫成推理格式.
【教學說明】題目中的為什么,可以用語言敘述,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最好用推理格式說明.另外第2題在求得一個角后,另一個角的解法不惟一.對學生中出現的不同解法給予肯定,若學生未想到用鄰補角求解,教師應啟發誘導學生,從而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總結、擴展
(出示投影片1第1題和投影片5)完成并比較.
如圖11,
(1)∵ (已知),
∴ ( ).
(2)∵ (已知),
∴ ( ).
(3)∵ (已知),
∴ ( ).
學生活動:學生回答上述題目的同時,進行觀察比較.
師:它們有什么不同,同學們可以相互討論一下.
(出示投影6)
學生活動:學生積極討論,并能夠說出前面是平行線的判定,后面是平行線的性質,由角的關系得到兩條直線平行的結論是平行線的判定,反過來,由已知直線平行,得到角相等或互補的結論是平行線的性質.
【教法說明】通過有形的具體實例,使學生在有充足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上升到理性認識,總結出平行線性質與判定的不同.
鞏固練習(出示投影片7)
1.如圖12,已知 是 上的一點, 是 上的一點, , , .(1) 和 平行嗎?為什么?
圖12
(2) 是多少度?為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口答.
【教法說明】這個題目是為了鞏固學生對平行線性質與判定的聯系與區別的掌握.知道什么條件時用判定,什么條件時用性質、真正理解、掌握并應用于解決問題.
八、布置作業
(一)必做題
課本第99~100頁A組第11、12題.
(二)選做題
課本第101頁B組第2、3題.
作業 答案
A組11.(1)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2)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對頂角相等.
12.(1)∵ (已知),∴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 (已知),∴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B組2.∵ (已知),∴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 (已知),∴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同上).又∵ (已證),∴ .∴ .又∵ (平角定義),∴ .
3.平行線的判定與平行線的性質,它們的題設和結論正好相反.
5.3平行線的性質 篇12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平行線的性質與平行線的判定是相反的問題,掌握平行線的性質.
2.會用平行線的性質進行推理和計算.
3.通過平行線性質定理的推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的能力.
4.通過學習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的聯系與區別,讓學生懂得事物是普遍聯系又相互區別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二、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采用嘗試指導、引導發現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民主意識和開放意識.
2.學生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思維,主動發現,認真研究.
三、重點·難點解決辦法
(一)重點
平行線的性質公理及平行線性質定理的推導.
(二)難點
平行線性質與判定的區別及推導過程.
(三)解決辦法
1.通過教師創設情境,學生積極思維,解決重點.
2.通過學生自己推理及教師指導,解決難點.
3.通過學生討論,歸納小結.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三角板、自制投影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引例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2.通過教師指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練習鞏固,完成新授.
3.通過學生討論,完成課堂小結.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掌握和運用平行線的性質,進行推理和計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二)整體感知
以情境創設導入 新課,以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歸納新知,以變式練習鞏固新知.
(三)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平行線的判定,回憶所學內容看下面的問題(出示投影片1).
1.如圖1,
(1)∵ (已知),∴ ( ).
(2)∵ (已知),∴ ( ).
(3)∵ (已知),∴ ( ).
2.如圖2,(1)已知 ,則 與 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2)已知 ,則 與 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圖2 圖3
3.如圖3,一條公路兩次拐彎后,和原來的方向相同,第一次拐的角 是 ,第二次拐的角 是多少度?
學生活動:學生口答第1、2題.
師:第3題是一個實際問題,要給出 的度數,就需要我們研究與判定相反的問題,即已知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有什么關系,也就是平行線的性質.板書課題:
[板書]2.6 平行線的性質
【教法說明】通過第1題,對上節所學判定定理進行復習,第2題為性質定理的推導做好鋪墊,通過第3題的實際問題,引入新課,學生急于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學習新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師:我們都知道平行線的畫法,請同學們畫出直線 的平行線 ,結合畫圖過程思考畫出的平行線,找一對同位角看它們的關系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圖并思考.
學生畫圖的同時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圖形(見圖4),當同學們思考時,教師有意識地重復演示過程.
【教法說明】讓同學們動手、動腦、觀察思考,使學生養成自己發現問題得出規律的習慣.
學生活動:學生能夠在完成作圖后,迅速地答出:這對同位角相等.
提出問題:是不是每一對同位角都相等呢?請同學們任畫一條直線 ,使它截平行線 與 ,得同位角 、 ,利用量角器量一下; 與 有什么關系?
學生活動:學生按老師的要求畫出圖形,并進行度量,回答出不論怎樣畫截線,所得的同位角都相等.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肯定結論.
師: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這兩條直線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我們把平行線的這個性質作為公理.
[板書]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法說明】在教師提出問題的條件下,學生自己動手,實際操作,進行度量,在有了大量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動腦分析總結出結論,不僅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而且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提出問題:請同學們觀察圖5的圖形,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是相等的,那么內錯角、同旁內角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分析思考,會很容易地答出內錯角相等,同分內角互補.
師:教師繼續提問,你能論述為什么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嗎?同學們可以討論一下.
學生活動:學生們思考,并相互討論后,有的同學舉手回答.
【教法說明】在前面復習引入的第2題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的觀察、分析、討論,此時學生已能夠進行推理,在這里教師不必包辦代替,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學生有成就感的同時也激勵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給予肯定或指正的同時板書.
[板書]∵ (已知),∴ (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 (對項角相等),∴ (等量代換).
師:由此我們又得到了平行線有怎樣的性質呢?
學生活動:同學們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敘述,板書:
[板書]兩條平行經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簡單說成:西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師:下面清同學們自己推導同分內角是互補的,并歸納總結出平行線的第三條性質.請一名同學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
師生共同訂正推導過程和第三條性質,形成正確板書.
[板書]∵ (已知),∴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 (鄰補角定義),
∴ (等量代換).
即: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師:我們知道了平行線的性質,在今后我們經常要用到它們去解決、論述一些問題,所需要知道的條件是兩條直線平行,才有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即它們的符號語言分別為:∵ (已知見圖6),∴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已知),∴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已知),∴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板書在三條性質對應位置上.)
嘗試反饋,鞏固練習
師:我們知道了平行線的性質,看復習引入的第3題,誰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活動:學生給出答案,并很快地說出理由.練習(出示投影片2):
如圖7,已知平行線 、 被直線 所截:
圖7
(1)從 ,可以知道 是多少度?為什么?(2)從 ,可以知道 是多少度?為什么?(3)從 ,可以知道 是多少度,為什么?
【教法說明】練習目的是鞏固平行線的三條性質.
變式訓練,培養能力
完成練習(出示投影片3).
如圖8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知量得 , ,梯形另外兩個角各是多少度?
圖8
學生活動:在教師不給任何提示的情況下,讓學生思考,可以相互之間討論并試著在練習本上寫出解題過程.
【教法說明】學生在小學階段對于梯形的兩底平行就已熟知,所以學生能夠想到利用平行線的同旁內角互補來找 和 的大小.這里學生能夠自己解題,教師避免包辦代替,可以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意識,學會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學生板演教師指正,在幾何里我們每一步結論的得出都要有理有據,規范學生的解題思路和格式,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修改學生的板演過程,可形成下面的板書.
[板書]解:∵ (梯形定義),∴ ,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 .
變式練習(出示投影片4)
1.如圖9,已知直線 經過點 , , , .
(1) 等于多少度?為什么?
(2) 等于多少度?為什么?
(3) 、 各等于多少度?
2.如圖10, 、 、 、 在一條直線上, .
(1) 時, 、 各等于多少度?為什么?
(2) 時, 、 各等于多少度?為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把理由寫成推理格式.
【教學說明】題目中的為什么,可以用語言敘述,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最好用推理格式說明.另外第2題在求得一個角后,另一個角的解法不惟一.對學生中出現的不同解法給予肯定,若學生未想到用鄰補角求解,教師應啟發誘導學生,從而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總結、擴展
(出示投影片1第1題和投影片5)完成并比較.
如圖11,
(1)∵ (已知),
∴ ( ).
(2)∵ (已知),
∴ ( ).
(3)∵ (已知),
∴ ( ).
學生活動:學生回答上述題目的同時,進行觀察比較.
師:它們有什么不同,同學們可以相互討論一下.
(出示投影6)
學生活動:學生積極討論,并能夠說出前面是平行線的判定,后面是平行線的性質,由角的關系得到兩條直線平行的結論是平行線的判定,反過來,由已知直線平行,得到角相等或互補的結論是平行線的性質.
【教法說明】通過有形的具體實例,使學生在有充足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上升到理性認識,總結出平行線性質與判定的不同.
鞏固練習(出示投影片7)
1.如圖12,已知 是 上的一點, 是 上的一點, , , .(1) 和 平行嗎?為什么?
圖12
(2) 是多少度?為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口答.
【教法說明】這個題目是為了鞏固學生對平行線性質與判定的聯系與區別的掌握.知道什么條件時用判定,什么條件時用性質、真正理解、掌握并應用于解決問題.
八、布置作業
(一)必做題
課本第99~100頁A組第11、12題.
(二)選做題
課本第101頁B組第2、3題.
作業 答案
A組11.(1)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2)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3)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對頂角相等.
12.(1)∵ (已知),∴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 (已知),∴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B組2.∵ (已知),∴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 (已知),∴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同上).又∵ (已證),∴ .∴ .又∵ (平角定義),∴ .
3.平行線的判定與平行線的性質,它們的題設和結論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