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概述
教學目標
1、掌握南亞的范圍,理解“南亞次大陸”與“南亞”的區別;能在地圖上填出南亞的主要國家和主要的城市。
2、通過讀圖知道南亞的位置,在圖上能夠找出主要半島、島嶼及臨海。
3、知道南亞是人類古代文明中心之一和南亞地區的宗教。
4、掌握南亞三大地形區的分布和兩大河流的概況,并能在圖上填繪。
5、根據南亞一年中風向的變化圖,理解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能夠根據柱曲圖分析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教學建議
關于南亞“概述”的教材分析
本節主要講了三個問題。突出南亞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特征。從自然條件對農業的影響上,強調人與自然的關系。
首先教材從《西游記》的故事入手,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課堂讀圖練習,了解南亞國家的組成、相對位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悠久的歷史”一段,使學生了解本區有悠久的歷史、曾受長期的殖民統治,為了解南亞的語言、人種及經濟發展的現狀作一個鋪墊。了解南亞宗教組成的復雜性及恒河對印度教徒的重要性。
“三大地形區和兩大河流”是本節的重點之一。文章用簡單的概括,點明了南亞的地形與河流特征,應讓學生掌握三大地形區的位置、主要特征,兩大河流的位置、源地、流向和歸宿,了解南亞次大陸的概念。
“熱帶季風氣候與農業”是南亞的又一重點。課文以孟買為例,從氣溫和降水量兩方面說明南亞季風氣候的特征,并通過南亞1月和7月的風向變化示意圖講解南亞季風氣候成因,說明了位置對氣候的影響,同時講解熱帶季風氣候為當地農業生產帶來的危害及人類采取的應對措施。課文同時還指出南亞作為一個廣大的地理單元,各地降水情況有很大的差異,還有其它的氣候類型。
關于南亞“概述”的教法建議
由于學生已經學習過兩節區域地理內容,可以利用一般的分析區域的方法引導學生分析,從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到人地關系,步步深入地研究。在學生了解一個區域的基本特征后,落腳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學習方法可以采用討論法或指導作業 方式;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季風氣候的成因,可以用電腦動畫解決;同時為了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應提供大量的景觀圖片,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南亞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有其獨特之處。教學中應充分利用課本的插圖,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突出當地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本節課的引入可從放映《西游記》片段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自然的想從知其一到想知其二,接著引入南亞的宗教。對于南亞的歷史發展,從地理角度側重于當地的語言、人種構成,進而為后面了解印度的經濟發展特點打下基礎。建議采取談話法。
利用《南亞的國家和地區圖》,用講解法與讀圖分析法,培養學生閱讀區域圖的能力。
對于南亞的地形與河流,建議采用指導—作業 方式,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南亞分層設色地形圖》或動畫演示進行講解、總結歸納地形特征。
對于“熱帶季風氣候與農業”部分,建議將講解法與討論法結合,突破重點和難點,教會學生分析氣候類型與特點的方法,并對氣候與人類的關系有較為深刻的認識;
注意:南亞自然地理特征獨特性,是因為位置的獨特性。喜馬拉雅山的作用具有兩方面:對冷空氣的阻擋,形成廣泛的熱帶氣候;對濕熱空氣的阻擋,形成了大量的地形雨。由于南亞地理位置,形成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只需要通過讀圖使學生了解季風氣候的表現和特征就可以了,不要增加深度。
關于“概述”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南亞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與農業生產的關系
【教學疑點】南亞與南亞次大陸
【教學工具】南亞地形圖,南亞景觀圖片,南亞政區圖
【教學過程 】
(引入)同學們最熟悉的中國神話小說是哪一部?(西游記)它主要講了什么內容?(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經過)為什么叫西天?(因為他們從西安出發一直西行,到天竺即現在的南亞一帶去)他們取什么經?為什么到哪里去取經?(佛經,因為那里是佛教的發源地)南亞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地區。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
(板書)第十章 南亞
第一節 概述
(板書)一、悠久的歷史
(提問)歷史課學過有關本地區的內容嗎?你知道本地區大多數國家第二種語言是什么嗎?
(學生讀書回答)
(提問)閱讀下面材料,你認為導致沖突的原因是什么?(宗教、領土之爭)
(講解)該地區宗教復雜。是印度教與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教的圣地是哪里?(恒河沐浴的景觀圖片)
(承轉)南亞到底指哪里?有哪些國家呢?
(板書)二、南亞的范圍
(提問)學生讀圖(南亞范圍圖)回答
南亞有多少國家?哪些是內陸國、臨海國、島國?
找到與中國相鄰的國家和地區(教師引到我國與克什米爾地區相鄰,克什米爾分屬于印巴兩國,其內容可以適當補充)。
(學生活動)在空白圖上填出主要國家及首都名稱
南亞大部分在什么緯度之間?(南亞大致位于10°—30°N之間,絕大部分地區以熱帶氣候為主)。
南亞大體在什么山脈與什么大洋之間?(位于喜馬拉雅山與印度洋之間—“背山面海”)
我們有時將本區稱作“南亞次大陸”,它與南亞有何區別于聯系?你知道為什么這樣稱呼嗎?(“南亞次大陸”指南亞的大陸部分包括六個國家,由于世界最高大的喜馬拉雅山在本區的北部,好像將本區從亞洲各離開了)
(承轉)南亞的北部是山脈,其它地區地形如何?引導學生讀南亞地形圖,提問:
1、南亞地形可分為哪三個主要部分?
2、南亞的中部有何特點,是由哪兩條大河沖積而成?這兩條大河的發源地和河口各在哪里?
學生讀圖回答,教師補充講解個地形區的特征
(板書)三、三大地形區與兩大河流
1、三山:
北部---高大狹長的喜馬拉雅山
中部---廣闊的恒河平原
南部---起伏和緩的德干高原
2、兩河:
發源地 | 流經地區特征 | 流經主要國家 | 注入海洋 | |
恒河 | 喜馬拉雅山區 | 廣闊的沖積平原和三角洲 | 印度、孟加拉國 | 孟加拉灣 |
印度河 | 中國西藏 | 干旱地區 | 印度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 | 阿拉伯海 |
(課堂反饋練習)說出下列國家所在的地形區:
位于喜馬拉雅山區的內陸國家?
印度河平原主要位于哪個國家
哪個國家占有恒河平原與德干高原大部分?
哪個國家位于恒河三角洲上?
(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
第十章 南亞
第一節 概述
一、悠久的歷史
二、南亞的范圍
三、三大地形區與兩大河流
1、三山:
北部---高大狹長的喜馬拉雅山
中部---廣闊的恒河平原
南部---起伏和緩的德干高原
2、兩河:
發源地 | 流經地區特征 | 流經主要國家 | 注入海洋 | |
恒河 | 喜馬拉雅山區 | 廣闊的沖積平原和三角洲 | 印度、孟加拉國 | 孟加拉灣 |
印度河 | 中國西藏 | 干旱地區 | 印度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 | 阿拉伯海 |
關于南亞“概述”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南亞的季風氣候及其與農業生產的關系
【教學難點 】西南季風影響南亞的降水
【教學工具】孟買各月氣溫與降水量的分配圖,南亞氣候類型圖,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成因圖,南亞景觀圖片,不同氣候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南亞降水分布圖
【教學過程 】
(復習式引入)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南亞大體處在什么緯度?根據它的緯度判斷,南亞大體應該屬于何種氣候類型?這種氣候在我們已經學過的哪個區域最為廣泛?(東南亞),實際上,由于北部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馬拉雅山的影響,南亞形成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
引導學生按步驟一步步回答:
南亞為什么大部分位于熱帶?
南亞應位于熱帶和亞熱帶,但是由于喜馬拉雅山的作用,使南亞形成大部分熱帶氣候的特點
(展示南亞的地形圖,講解突出喜馬拉雅山的作用)
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熱帶的特點---全年高溫,那么熱帶的溫度曲線形狀如何?
(給出幾個不同的溫度曲線圖)
引導學生辨別哪個是熱帶:分析全年氣溫的變化,從最高溫、最低溫、平均氣溫等方面說明;
氣候包括的主要因素有氣溫和降水,南亞降水情況如何呢?
(出示南亞降水分布圖)分析南亞各地降水量差異及形成的原因。
由于喜馬拉雅山脈對印度洋來的濕潤氣溫的阻擋和抬升,形成豐富的降水,有世界“雨極”之稱的乞拉朋齊,由于西南季風在前進過程受地形影響形成豐富的地形雨,年降水量可達11000多mm。而南亞的西北部,因非洲陸地形狀的影響,西南季風不易到達,降水稀少,加上歷史開發早,人類對原始森林破壞嚴重,形成干旱少雨的沙漠。
(展示南亞氣候類型圖)
南亞有哪些氣候類型?最典型的是什么?
根據西南熱帶季風成因圖及孟買降水柱狀圖,分析歸納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全年高溫,年降水量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可分旱、雨兩季;
景觀圖片:南亞旱季和雨季時景觀
(展示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成因圖)
對當地農業生產影響最大的是那個季風?
(分組討論)南亞季風氣候對人類生產生活有哪些影響?人類應該采取的什么措施?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課堂反饋)
板書設計
四、熱帶季風氣候與農業生產
1、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與特點
2、西南季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防洪抗旱措施
探究活動
1、 辯論會:南亞經濟發展的障礙是季風氣候
2、分析為什么孟加拉國成為世界上水旱災害最嚴重國家的原因?
目的:通過分析,使學生了解季風對南亞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