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傳播》教學設計(通用4篇)
《光的傳播》教學設計 篇1
《光的傳播》教學設計
昌樂小學 馬劍
教材版本:河北版三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第一課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本教學,使學生知道發光光源,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2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歸納推理能力(根據光傳播的一些個別現象,推想光傳播的一般規律)
3 、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
課前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蠟燭,細、直、能彎曲的塑料管(或紙管),火柴等
演示材料:幻燈片——光源、從密林縫隙透過的光 ,光學演示箱,影紙片、小手電。
教學過程 :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
時間
目的
1、游戲激趣
導入
1、 游戲:鉆套子
2、 問:你在套子里看見什么了么?你有什么感覺?
3、 總結:對啊,黑色的套子里沒有光,我們什么都看不見。沒有了光明,我們會感到恐懼。
1、 鉆進一個黑套子
2、 生回答
5分鐘
1、 引起學習興趣
2、 引入光源的概念
2、探討光源、分類光源
1、 還好,世界到處都有光,不然我們生活在沒有光的世界,將什么都看不到。能發光,帶給我們光明的物體叫做光源(出示ppt),大家知道那些物體是光源么?
2、 師將學生的說的物體板書出來,請同學們看著這些物體,說說有什么發現?
3、 我們知道了什么是人造光源,什么是天然光源,現在請同學們把23頁的空填上
4、 引導鏡子和月亮不是光源(反射光而不是發出光)(在學生列舉光源時討論,如果學生沒有說,則放到第3環節老師提出討論)
1、 生說哪些是光源
2、 看分成2類的光源,說:一種是天然光源,一種是人造光源。
3、 填23頁上部的空
5分鐘
1、 了解光源。
2、 通過總結歸類分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 知道反光的物體不是光源。
3、探討光的傳播
1、 導語:光源發出的光可以傳播到很遠的地方,那么光是怎樣傳播的呢?(板書課題)
2、 播放ppt看看透過密林、云層和門窗的陽光。你能猜猜光是怎樣傳播的么?
1、 猜猜光是怎樣傳播的(通過討論得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假設)
5分鐘
1、 猜想引起探究的興趣。
4、實驗驗證假設
1、你能用什么方法來證明這個觀點呢?分組實驗
2、 幫助學生總結,并請學生填寫23頁的空
3、 教師演示實驗:調整光學演示箱使進光孔為3個,在箱內充滿煙霧,使燈光或陽光通過光欄射入箱內,可以看到三條直線光束。
1、分組實驗:也可讓學生看課本23、24頁圖示實驗。
2、 小組匯報簡單的實驗過程總結得出結論。
3、 填寫24頁上部的空
15分鐘
1、 分組實驗證明猜想。
2、 學會總結匯報
3、 養成科學態度,證明結論。
5、總結
看來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光是。。。。。。
1、 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2、 填寫23頁下部的空
5分鐘
1、總結,明確概念。
6、作業建議
1、 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能證明光沿直線傳播呢?請大家回去再認真觀察。
2、 學完這課,你還想探究關于光的什么問題呢?(老師幫忙歸納)
1、討論有興趣的問題
5分鐘
1、 將知識聯系生活實際。
2、 引起探究興趣,引導學生了解更多關于光的知識
《光的傳播》教學設計 篇2
一、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對自然界中的很多現象充滿好奇,動手能力較強。但剛學習物理不久,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掌握欠缺,且在他們的邏輯思維還需要經驗支持。因此應以學生身邊現象引入知識,逐步讓學生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光的直線傳播是光傳播是幾何光學的基礎,學習光的反射規律反射規律、折射規律都要用到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同時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又能解釋影子、日月食等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現象,也是信息傳遞一章的基礎,通過本章的學習是反射、折射現象的基礎,可以提高同學熱情,激發探究欲望,培養學生sts意識。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有著重要的意義。
2、教學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是新課程標準對本節課提出的要求。根據這一要求和教材具體內容,結合學生學情,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天然和人造光源;
理解光在真空中傳播及其應用;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光的直線傳播”的探究,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和探究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通過探究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4)重點、難點
重點:光的直線傳播。
難點:解釋簡單的光現象。
三、設計理念
本堂課的設計著重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創設線性探究模塊,努力建構一種對話、合作與探究的課程文化,讓“研究性學習”走進課堂,走進物理教學,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而引導學生經歷完整的科學探究學習。
構建“人文·物理·社會”三維課堂,在引導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同時,滲透以人為本的培養理念。釋放學生心靈,張揚學生個性,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四、說學法、教法
在此設計理念的指導下我準備采用以下主要學法:探究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通過精心設計,在教學過程中促進教法與學法的和諧統一,體現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活動的和諧統一。與此相適應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是發現法。發現法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布魯納所提倡的,是從學生的好奇、好問、好動的心理特點出發,依據教師所提供的器材,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自己回答和解決這些問題,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而不是消極的接受者。具體體現在以下的教學環節中。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從生活走向物理
通過展示大連的夜景和自然光現象,教師提問:圖中的光是從哪來的?引入光源定義:能發光的物體稱為光源。
你知道還有那些物體是光源?就以學生舉出的光源為例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分類。
2、經歷探究,完成光的傳播學習
(1)提出問題:
有關光的知識你想了解哪些內容?這些問題將在我們今后學習中依依解答,這節課我們主要研究“光是沿什么樣的路徑傳播的呢?”
(2)猜想與假設
教師引導學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想,學生可能提出如下幾種猜想:直線、曲線、折線、射線。
(3)設計實驗,評估優化探究方案
教師給出實驗器材:激光筆、大礦泉水瓶、蚊香、加有少量牛奶的水溶液、果凍、帶有小孔的硬紙板、蠟燭。學生根據這些實驗器材制定實驗方案。
小組展示實驗方案,大家對實驗方案進行評估,完善實驗方案。
(4)進行實驗,完成實驗報告
按照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教師指導完成實驗
(5)分析與論證
小組分別向同學展示光空氣、液體、固體光的傳播。最后得出實驗結論: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3、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從物理走向社會
接著啟發學生生活中有哪些現象可以證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呢?讓學生舉例,如影子的形成、日月食、小孔成象等,師生共同進行簡單的解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接著向學生提出學習物理的基本思想是注重學以致用,那么光的直線傳播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激光準直、槍的瞄準、排隊等。如果舉手同學不多,就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
4、光的傳播速度
生活中還有有一種常見的現象,通過電腦展示雷電,提問:為什么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學生回答:光速大于聲速。光速多大呢?下面閱讀課本內容,自學完成這部分內容。
5、師生小結
首先學生總結這節課有哪些收獲,教師予以補充和肯定,并給以鼓勵。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當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光的傳播》教學設計 篇3
各位領導評委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光的傳播》。
教材分析:
《光的傳播》是粵教版《科學》教材四年級下冊《光》單元第一課時內容,是學習光學的基礎課。通過實驗,探究光的傳播特點,是新課程標準對本節課提出的要求。根據這一要求和教材具體內容,結合學生學情,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實驗操作活動,使學生認識光是直線傳播的。
2.過程與方法目標:設計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實驗;利用光的傳播規律解釋為什么會有影子及日食月食現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愛思考的習慣;知道推測要有依據;根據實驗結果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推理。
教學重點:認識光是直線傳播的。
教學難點:會用多種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徑。
為完成以上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對本課的教學作出了以下教學設想
教學設想:
因為科學課以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所以在教學光的傳播的特點時,由學生自己去探究,親自動手實驗進行驗證,從而引導學生經歷完整的科學探究學習,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為實現這一設想我做了充分的課前準備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1、猜想 2、探究 3、運用4、小結
教學過程
(一) 第一環節:猜想
我首先以鐳射筆的紅色光線照射屏幕,然后問學生你認為光是沿著怎樣的路線跑到屏幕上的?這種實物作為導入,讓學生對光學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的同時也作出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測想。然后進入重點環節:驗證 我將分兩步進行
1、提取生活經驗進行初步驗證 2、通過實驗再次驗證
(1)提取生活經驗進行初步驗證
學生作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猜測后我再追問,生活當中觀察到的哪些現象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這時可利用課件配以圖片如:舞臺上的燈光、陽光照射森林┉幫助學生回憶生活中看到的直線形式的光。使學生發現,原來生活中就的確存在著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現象,讓學生從猜測發展到初步信服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2)通過實驗再次驗證
生活經驗只是一個事實,如何引導學生通過科學的方法證明出來?接下來我為學生安排了兩個實驗活動,實驗由簡到難,層層推進。實驗活動1管子看光實驗,實驗中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充許有有不同方法,但只要學生有一個共識,只有管子是直的光才能傳播出來,當管子是彎的光就不能傳播出來了。這樣就能得出我們的結論: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實驗活動二光線打靶,實驗發現只有B孔和中間擋板的小孔及靶心三點在一直線上光線才能打到靶心,這就又一次地驗證了光是直線傳播的。兩個實驗由簡到難,層層推進對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進行了充分證明學生從初步信服發展到充分肯定光是直線傳播的。當充分肯定光是直線傳播的結論后我趁熱打鐵,引導學生進入第三個環節:運用
(三)運用
科學知識的學習在于運用,科學知識的運用又有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為達到這一目的先讓學生根椐課文了解小孔成像,再讓學生根據光是直線傳播的特點猜想在白屏上所看到的內容并把它畫出來。之后我通過實物演示讓他們驚奇的發現,蠟燭倒過來了,而且還有顏色,還能動呢。這時學生肯定會有疑問但可通過課件,直觀演示光通過小孔后的傳播過程。結果不用講解,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學生此時的探究欲望非常強烈我緊接著啟發學生生活中有哪些現象可以用光是沿直線傳播來解釋?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并利用課件演示幫助解釋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現象。
當學生明白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并能簡單運用后,為提高他們的技能我布置拓展練習自制簡易
(四)最后一個環節小結
我先讓學生總結這節課有哪些收獲,教師予以補充和肯定,并給以鼓勵。
整堂課,其實內容都很簡單,就是如何一步步加深驗證,對于學生來說可能興趣更大,因為這堂課注重更多的是探究的過程。
《光的傳播》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光在同一種均勻媒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知道光的直線傳播的一些典型事例(如小孔成像、日月蝕等)。
3、記住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不要求知道光速的測量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
現在我們學習光學知識,在初中我們學習過,請同學們思考如下問題:
1、什么叫光源,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光源?
2、光線如何表示?
3、小孔成像說明了什么?
(二)新授環節
1、光源:
(l)光源:(自身)發光的物體、如:太陽、蠟燭的光焰等。(charutupian)
注意:月亮不是光源,因為月亮本身不發光,而是反射的太陽光。
在研究光現象時,為了方便研究,我們通常研究點光源的關學現象,所謂點光源,就是可忽略自身尺寸的光源,象質點、點電荷、理想氣體一樣,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當光源的尺寸遠小于它到觀提點的距離時就可看作點光源。
(2)光源發光的過程是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光能的過程,光照到物體上,光能又可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光束射入人眼才能引起人的視覺。
光能:光具有的能量,包含在光束中。
分類:
1)、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a、太陽等恒星都是天然光源(火星不是恒星)。
b、白熾燈、水銀燈、熒光燈和蠟燭等是人造光源。
2)、按光的激發方式分:冷光源和熱光源。
a、熱光源:利用熱能激發的光源(白熾燈、弧光燈等)。
b、冷光源:利用化學能、電能激發的光源(螢火蟲、霓虹燈等)。
3)、按光線特點分:點光源、線光源、面光源和體光源。(著重介紹點光源)
a、定義:凡是光源本身的大小與它被照到的物體間的距離相比可以忽略不計時,這樣的光源都可以看作是“點光源”。
b、點光源是一種理想模型。點光源并非數學上的點,而是物理意義上的點,即光源本身有一定線度。
2、光的直線傳播
(1)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和路徑的幾何線叫做光線。在光線上標明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
(2)介質:光能夠在其中傳播的物質、如:空氣、水、玻璃等。
注意:光能在真空中傳播,說明光的傳播并不依靠介質。
(3)光直線傳播的條件:同一種均勻介質中。
光直線傳播產生的光現象有: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的傳播過程,也是能量傳遞的過程。
3、影:
(l)點光源的影
點光源發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體上,物體向光的表面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一個光線照不到的黑暗區域。
(2)較大發光面的本影和半影。
完全不會受到光的照射的范圍是本影,本影周圍還有一個能受到光源發出的一部分光照射的區域,是半影,比較以上兩圖,光源的發光面積極大,本影區越小,無影燈就是根據此原理設計的。
注意強調:本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光源發出的光可用光線表示,但光線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光在同一種約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正因如此,才能在障礙物的背面留下影子。
4、關于證明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很多,例如日食月食現象:
(1)日食:發生日食時,太陽、月球、地球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在中間,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陽的整個發光表面,這就是日全食,如a區。在月球半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陽某一側的發光表面,這就是日偏食如b區,在月球本影延長的空間里的人看不到太陽發光表面的中部,能看到太陽周圍的發光環形面,這就是日環食,如c區。
(2)、月食:發生月食時,太陽、月球、地球同在一條直線上,地球在中間,如圖所示,當月球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區域時形成月全食,如圖a區;當月球有一部分進人地球本影區域時形成月偏食,如圖b區;但要注意,當月球整體在c區時并不發生月偏食。
5、光速:光的傳播速度。
1)、真空中的光速:各種不同頻率的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相同,均為:
c=3.0×105km/s=3.0×108m/s。
2)、光在空氣中的速度近似等c=3.0×105km/s=3.0×108m/s。
3)、光在其它媒質中的速度都小于c,其大小除了與媒質性質有關外,還與光的頻率有關(這一點與機械波不同,機械波的波速僅由媒質的性質即密度、彈性和溫度等決定)
6、光年:
1)、定義:光在真空中一年時間內傳播的距離叫做光年。
注意:光年不是時間單位,而是長度單位。
2)、大小:1光年=ct=3.0×108m/s×365×24×3600s=9.46×10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