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教學設計(通用14篇)
《秋葉》教學設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了解秋葉的奇遇。
2.充分發揮想象力,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創編故事。
3.在玩玩、想想、說說的游戲中,體會想象與表達的快樂。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充分發揮想象力、多角度思考,大膽的嘗試創編故事。活動難點:幼兒能夠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創編想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頭飾,音樂,樹葉片。
經驗準備:幼兒認識秋葉,對秋葉感興趣。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音樂律動游戲導入,營造秋天落葉的情境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音樂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播放音樂《風兒你帶什么來?》,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做律動游戲。
(引導幼兒仔細傾聽音樂,通過律動的形式幫助幼兒感知秋葉從樹上飄落這一動態過程。)
啟發提問:“在音樂里你聽到了什么?什么東西掉下來了?”
小結:原來是秋天到了,樹葉一片片從樹上飄落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樹葉落在了哪里?
二、基本部分
1.逐頁播放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了解秋葉的奇遇。師:“樹葉落在了哪里?樹葉遇到了誰?”
(利用ppt中的動畫效果,呈現動物將樹葉當小屋、小船、小傘、書信的動態過程,幫助幼兒多角度思考和想象)
師:“小蟲對樹葉說了什么?”
(鼓勵并引導幼兒較完整復述的.動物與樹葉之間的對話,便于幼兒之后的創編)
2.幼兒完整欣賞配樂故事,幫助幼兒梳理、理解故事內容。師:“小動物們對樹葉說了什么?”
(在音樂情境中,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幫助幼兒回顧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3.開展游戲,嘗試創編故事情節。
(1)出示樹葉掉落的圖片,引導幼兒想象。
師:“小樹葉還會遇見誰?他們會對樹葉說什么?”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創編內容,教師充分給予肯定并積極回應,同時幫助幼兒擴展詞語詞匯,教師還可在在回應中用書面語言代替幼兒部分口頭語)
(2)介紹幼兒規則,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創編故事。
師:“小樹葉還要繼續旅行,誰想和小樹葉一起游戲呢?”引導幼兒選擇并佩戴好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隨音樂參與游戲,游戲可先試玩一輪。
(游戲規則:教師身上貼樹葉,幼兒戴動物頭飾,隨音樂圍圈舞蹈,音樂停時,教師摘下樹葉,拋向幼兒,請接到樹葉的幼兒進行創編)
師:“樹葉飄到了哪個小動物那里呢?”“你想對樹葉說什么?”“樹葉還可以當你的什么呢?”
(鼓勵幼兒完整的講述自己的創編內容,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事物)
三、結束部分,提供各種樹葉掉落圖片,請幼兒自由選擇,繼續創編故事。
師:“小樹葉還會遇見誰?他們還會對樹葉說什么?”
活動延伸
本次活還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延伸:
1.在區角游戲中,幼兒可以利用圖卡,在語言區繼續進行創編;幼兒可
以在美工區制作樹葉裝飾畫,種子畫等,體會秋葉的顏色和形狀上的美;也可以在科探區進行認識大樹,樹葉標本,種子筆記等活動。
2.在一日活動中,還可以利用餐前、離園前等零散時間鼓勵幼兒大膽分享自己的創編。
3.在家園共育中,可以鼓勵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身邊的樹葉,觀察落葉的葉脈、顏色、形態、脫水程度等等,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制作樹葉收集冊,鼓勵幼兒帶到幼兒園來分享。
活動總結
《秋葉飄飄》這一活動,結合了季節特征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在活動中,我運用音樂游戲、情境游戲等方法幫助幼兒閱讀、感受故事,引導幼兒在腦海中展開了關于落葉的一系列奇思妙想,鼓勵幼兒充分發展想象力,從而擁有更開發的想法。同時鼓勵孩子們大膽的表達并積極回應幼兒關于落葉的想象。本次活動的重要意義還在于:在活動中,我著重注意充分運用游戲的方法積極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事物,幫助幼兒發展多角度的思考的“創造力”這一學習品質。
當然,本次活動中,也有部分幼兒怯于表達自己的創編想法,有想法卻不敢說出口;也有個別幼兒在游戲中較為興奮,還不能較完整的講述自己的創編內容,這些也都需要教師在區域游戲、生活活動、以及師幼互動,家園溝通中給予幼兒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秋葉》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歌詞內容,并學習用較輕的聲音唱歌。
2.按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初步學習歌表演。
二、教學準備:
1.觀察秋天樹葉的變化,以及小樹葉在秋風中的各種姿態。
2.樹葉飄飛轉落的圖片。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初步理解歌詞內容,并學習用較輕的聲音唱歌,按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講解演示法、練習鞏固法。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幼兒談話,理解歌詞。
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主題:秋天到了,秋風吹來了,小樹葉是怎么離開樹媽媽的'?
(二)組織幼兒學唱歌曲。
1.師示范唱:現在,我們要學一首歌曲,它的名字叫,秋葉,先聽老師唱一下。
(教師邊指圖片邊唱歌曲。)
2.幼兒邊欣賞邊嘗試用身體動作感知歌曲的節奏。(拍手、拍腿打節奏)
3.幼兒跟老師邊看圖邊學唱歌曲。
(提醒幼兒用好聽的聲音輕輕地優美的演唱)。
(三)組織幼兒進行和歌表演。
1.師生共同討論小樹葉是怎么飄、飛、轉、落的,幼兒學習用相應的動作表現。
2.幼兒邊唱邊表演。
我請小朋友做做看小樹葉飛的動作?轉的動作?落下來的動作?
《秋葉》教學設計 篇3
"秋風吹,樹枝搖,紅葉黃葉往下掉……"秋高氣爽、菊黃蟹肥,不知不覺中我們進入了秋季,每當季節更替,便是幼兒園結合時令進行主題教學活動的最佳時間。前不久,我們便在小班開展了《秋葉與水果》的主題教學活動。為期兩周的主題活動實施之后,感慨頗多,接下來,就搭乘這一列開往秋天的地鐵回顧與反思一下。
第一站:教材站——合理選擇有效資源。
"秋天"是我們主題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每當秋天來臨之際,無論是小班、中班還是大班,都會抓住這一時機及時開展這個主題活動。在小班"秋葉和水果"這一個主題中,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有很多,可利用的教材也有很多,那應如何合理的選擇使用教材,使課程內容更貼近幼兒的生活呢?如何結合小班幼兒的實際,讓各項領域的教育活動更靈活的開展呢?
1、樹立整合的教育觀,努力打破學科界限,實現目標的整合。
在整合教育觀的指導下,我們的活動都以主題的形式展開。在主題生成、開展、深入的過程中我努力做到:打破學科間界限,更多地關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和認知需求,加深老師之間的配合與銜接,從而實現課程內容、形式的有機整合。
例如"秋天"這個主題中,考慮到小班幼兒的思維處于明顯地直觀形象思維階段,只有看得見,摸得著,感覺得到的東西才能夠更好地被他們所理解和接受。"秋天"這一概念相對來說比較抽象,不被幼兒所理解。因此,我們預設課程設計的重點在于"秋葉"和"水果"這兩個相對來說比較形象直觀,幼兒較能理解而且又在秋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事物,從而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根據幼兒的興趣設計貼近幼兒生活,有利于幼兒可持續發展的活動內容。
小班孩子年齡較小,他們必須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征。所以,選擇的教學內容不宜過難,應從幼兒生活入手,貼近幼兒的興趣和需要。
例如在本主題中選取了一些操作性強的教育活動,這些活動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同時又服務于幼兒的生活,使幼兒的活動興趣較濃,參與積極性也提高了。如:樹葉貼畫活動、水果DIY,拾落葉。幼兒在玩玩、看看、吃吃的過程中動手動腦,更好地完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第二站:教師站——巧妙使用有效引導。
本主題為教師預設的主題活動,因此,在每個活動的開展中都要注意教師進行有效的引導。《綱要》在教育與發展之間堅持了"既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觀點。設計每個活動時,注重強調將教師作為幼兒發展的引導者,支持幼兒的自主發展,在支持中進行有效引導。
1、"引"到點子上。
孩子們的思維是很隨意的,在活動中往往會離題八百里。老師拋出的問題要到點子上,能即讓孩子明白討論什么,又讓孩子能非常感興趣的參與討論。如在開展"參觀秋天的田野"活動之前,教師首先拋出問題:"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進行強化鞏固,讓幼兒知道現在已經是秋天了,然后帶領幼兒回憶散步時看到的秋天的樹葉、花朵的變化,接著提出疑問:"秋天的田野里有什么變化了?強烈的對比勾起幼兒好奇心,活動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在參觀時也能圍繞老師的問題進行觀察。
2、"引"向層層深入。
孩子的思維是停留在表面的,活動開展的過程也是幫助孩子思考的過程。往往一個問題要分成幾個步驟,層層推進的幫助孩子思考,這樣孩子地思維才能得到梳理,經驗才能得到提升。如在開展語言活動"圓圓的核彎彎的"時,教師借助圖片,幫助幼兒一步步地理解故事內容,圓圓的是什么呀?彎彎的是什么呀……到后來,幼兒可以自己進行猜測、講述,并且進行創編。
3、"引"要注意個體差異。
引的方法有很多。提出問題、創設情景等等。對待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的兒童引的方法應是不同的。
第三站:家長站——充分發揮家長資源在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得到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取得較好的`效果。
1、發動家長幫助我們收集有關的資料,鍛煉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做好了活動前的知識準備。例如:我們邀請家長幫助收集各種關于樹葉的圖片、標本,利用上學、放學的機會,向幼兒介紹一些樹葉,及時的向幼兒傳授一些知識,解答幼兒的疑問,這種一對一的親子交流對幼兒來說非常有益,同時也會班級內的集體教學活動奠定了基礎。
2、鼓勵家長和寶寶進行一些簡單親子小制作,如樹葉貼畫、毛線貼畫等,讓幼兒與家長在合作動手體會親子樂趣,也讓幼兒感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彌補了教師不能全面顧及的缺陷。家長真正成為了我班工作的堅強后盾,使我們開展主題活動開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站:評價站——科學評價每一個幼兒主題教學的評價應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幼兒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幼兒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評價中應遵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幼兒在這種只有更好的評價激勵下,才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更好的發展。
"秋葉和水果"的主題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留下的思考還有很多,我們只有在實踐中改變觀念,在實踐中提高理論水平,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才能獲得創造體驗的成功和快樂成長的喜悅。
《秋葉》教學設計 篇4
教材簡解:
一片、兩片、三片……一片片的樹葉在秋風的吹拂下,邁著婀娜多姿的舞步,歡快地飄落下來。我,站在林邊,看見翩翩起舞的樹葉,無不贊嘆大自然賦予的美景。這時,一個小朋友和他的媽媽在林間散步,只見他松開媽媽的手彎腰撿起地上的一片片樹葉,"媽媽,這樹葉像金魚的尾巴真漂亮!咦!這兒還掉了一顆果子,能吃嗎?是給小刺猬吃的嗎?……"小孩和他媽媽的腳步聲漸漸遠去,可那天真無邪的話語一直在我耳邊縈繞。秋天豐富多樣的落葉,給幼兒提供了無限的想象和探索、表達的空間。因此,我設計這節綜合活動,希望通過活動能夠為幼兒營造一個安定愉快的發展環境,促進幼兒活動的個體與周圍環境積極的相互作用,從而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目標預設:
1、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2、能根據顏色進行分類活動。
活動重點:
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難點:
能不受物體大小的干擾,根據顏色進行分類。
設計理念:
《綱要》提出:要充分調動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現象的特點及發展規律探究、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而秋天是個豐收而又美麗的季節,好多事物,如多彩的樹葉,都為幼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經常組織幼兒去周圍的環境散步、撿落葉,會給幼兒帶來無限的驚喜和好奇,"老師我撿的樹葉是紫色的,上面還有個小洞,是不是小蟲吃掉的呀?"。大自然的一切充滿了神奇,成為幼兒去探究,去參與活動的動力。
活動思路:
一、目標的確定要考慮滿足幼兒多方面的發展需求,要將幼兒體力、智力、情緒、態度方面考慮進去,這個活動充分考慮了這方面,利用飄落的樹葉,讓幼兒充分想象,給樹葉寶寶進行顏色分類,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考慮了綜合的可能性,盡可能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也是把活動重點定位情緒體驗的原因。
二、在內容上,根據本班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經驗,有針對性地、創造性地選擇改變及生成課程內容,本次活動就是圍繞"落葉"這一主題的延續和生成,教師及時創設環境,提供條件,運用幼兒已有的經驗,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分類,滿足幼兒學習,及情感體驗的需要。
三、在活動過程的安排上,既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要考慮探索的可能性。活動過程的安排是否合理是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目標能否實現的一個重要進行的一個因素,因此在這方面要充分考慮幼兒學習的特點。小班幼兒喜歡玩游戲,在情感上對他人的反應敏感也增強了,有了幫助他人的情感。因此,我在活動中安排,讓幼兒幫助他人找朋友的情節,游戲活動不僅幫助了他人,也初步掌握按顏色分類的經驗。
教學過程:
一、樹葉寶寶像
一片、二片、三片、一片片的樹葉寶寶從樹上飄落下來,它們飄落的時候像什么?(發展幼兒的想像力)
二、樹葉寶寶找朋友。(幫助幼兒鞏固認識顏色)
1、教師提問:落下的樹葉寶寶有什么顏色?(教師從磁性黑板上取下一片紅樹葉寶寶)幼兒回答后,集體再回答。
2、這是什么顏色的樹葉寶寶?(用同樣的方法幫助幼兒認識黃樹葉、綠樹葉)
3、剛剛老師聽到樹葉寶寶說,想讓小朋友幫助他們找到和他一樣顏色的樹葉寶寶做游戲,小朋友愿意嗎?那你們去撿樹葉吧,記住,每個小朋友只能撿一片樹葉,撿好后輕輕回到座位上去。
4、老師拿一片紅樹葉,問:"紅樹葉在那里?請拿紅樹葉寶寶舉起手來。"(用同樣方法幫助幼兒鞏固對顏色的認識,可反復幾次)
三、做音樂游戲《拉個圓圈走走》(學會按顏色分類。)
1、教師說:"小朋友帶著你們的樹葉寶寶,一起做音樂《拉個圓圈走走》的游戲吧,注意聽清老師的指令,請拿紅色樹葉寶寶的小朋友,到地上畫有紅色圈圈的地方做這個游戲。"
2、教師用同樣的方法請拿綠色、黃色的樹葉寶寶的小朋友,分別到地上畫有綠色和黃色圈圈的地方做游戲。(幼兒相互間可交換樹葉寶寶,重新組織游戲二到三次)
四、活動延伸一陣大風吹過,把樹葉寶寶吹亂了,這次樹葉寶寶,想請小朋友按形狀來幫他們找朋友,試一試,我們可以怎么分?
活動反思:
由于小班幼兒的知識經驗較貧乏,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對散文欣賞活動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首先對原來的散文欣賞活動改為語言課。并選用了結構相同,意義相仿的前三段,而把最后一段幼兒比較難理解,句式又不同的內容刪掉,改為能喚起幼兒想象的“樹葉飄呀飄。”易于幼兒接受。
小班幼兒對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較弱,把原目標中的學習詞匯:飄落、爬、躺、坐、游、藏這一目標,巧妙地借助于游戲中的肢體語言來理解詞語,而不是死記硬背,這樣幼兒樂意接受。
因此我重新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樂意用肢體語言表達故事情節。
2、學說故事中的短句:“樹葉,你當我的ⅹⅹ好嗎?”,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把重點放在幼兒會說問句“樹葉你當我的ⅹⅹ好嗎?”。在組織形式上,我選擇了動靜交替的形式開展,采用分段講述提問,角色表演相結合的方法,每段變換不同的角色扮演,如:
第一段由老師扮演樹葉;
第二段由家長扮演樹葉;
第三段由幼兒扮演樹葉,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幼兒拿一片喜歡的樹葉回去和爸爸媽媽創編故事情節中結束了本次活動,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并為幼兒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在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對整個活動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參與的積極性也較高,較好地達到了教學效果。
但在分段表演時,孩子表現的很興奮,在第三段扮演小魚游時,他們的興趣還是停留在躺在草地上的環節中,以至不能很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如果在最后一段表演時,我能分組表演,讓一半幼兒扮演小傘,一半幼兒扮演小魚,不但容易控制幼兒興奮的情緒,而且更能讓幼兒把“藏”這個肢體動作在情景式表演中得以更好的理解,從而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效果會更好。
《秋葉》教學設計 篇5
目標:
1、了解常見的落葉植物,讓幼兒對樹葉感興趣。
2、積發幼兒想象力,進行制作活動。
準備:
幼兒園周圍常見的樹葉(梧桐、冬青、柏樹)落葉樹圖片、樹葉玩具作品、各種美工工具。
過程:
一、認一認,這是什么樹葉。
1、 說一說:請你找一片你最喜歡的樹葉。告訴大家,這是誰的樹葉?你為什么喜歡它?
2、 你們知道你喜歡的樹葉,是從哪棵大樹媽媽的樹枝上落下來的嗎?去找找,找到了就站在這棵大樹的前面。(站在樹的圖片前面)
3、 采訪幼兒,請幼兒說說,你給自己的樹葉找的大樹媽媽是誰,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梧桐樹的樹葉像爪子,冬青樹葉像小船、柏樹樹葉像針或刺)
4、 游戲“秋天樹葉飛”:你們的葉子都是從大樹媽媽高高的樹枝上飄落下來的。我們讓樹葉從大樹媽媽的身上飛下來好嗎?怎么飛呢?你們看。(介紹游戲玩法,聽到梧桐樹葉飛,手執梧桐樹葉的孩子,將樹葉使頸網上拋,其他樹葉玩法相同)
5、 不認識的樹葉:其實,我們周圍還有很多別的樹葉呢,這片樹葉認識嗎:這棵樹叫什么名字:它們都是在秋天里落葉子的嗎?你們可以看看有關樹葉的書,還可以讓爸爸媽媽帶你們到公園里去找一找自己不認識的樹葉,讓爸爸媽媽告訴你們。(出示衫樹、銀杏樹等樹葉)
二、想一想:我把樹葉當什么。
1、 欣賞兒歌“秋葉”:除了你們喜歡的樹葉,還有許多小動物也喜歡落葉呢。(出示圖片,朗誦兒歌)
2、 談兒歌中,小動物們撿起落葉當什么?
3、 想一想:你想把你的樹葉變成什么?
三、做一做,秋葉玩具
1、 想象制作:秋天的落葉可以當許多東西,你們把它做出來把。
2、 介紹自己的作品
3、 出示老師事先準備的作品進行欣賞。
反思:
1、活動環節過多,“找大樹媽媽”環節幼兒已經能分辨梧桐、冬青、柏樹,在隨后的游戲“秋天樹葉飛”這個環節,在進行鞏固幼兒對三種樹葉的認識,顯得有些重復,達不到為主題服務的效果。
2、衫樹的形狀除了像羽毛外還很像魚刺,對有想象力的幼兒應該及時鼓勵,給予支持,在教學中要提高應變能力。
3、題與環境要相結合,產生互動,“大樹媽媽”的圖片,改為墻面更符合幼兒特點,增加幼兒興趣,便于幼兒活動和隨后的操作。
4、 在多給幼兒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孩子在前面,老師做輔助者、引導者。
《秋葉》教學設計 篇6
孩子們到了大班以后,他們對歌唱活動的接受能力越來越強,甚至一些歌唱活動能夠在一教時內就基本掌握好,但這樣的情況卻也是少數的,而且針對絕大多數孩子的接受能力來看,他們很難掌握好歌曲完整的曲調或者歌詞。所以,我們老師也一直都在探尋能讓幼兒更好更快掌握歌詞學會演唱的方法,比如:運用與歌曲相關的圖片、制作教學圖譜、運用多媒體、提供表演道具等等。但我覺得與此同時,要培養幼兒對歌曲的感受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目標。在今天《秋葉》的歌唱活動中,我對如何提高音樂的感受力有所嘗試:
1.加強情感的交流。這首歌曲圍繞秋葉飄落、飛舞、落下的順序表現秋天葉子的可愛形象,歌曲前部分的曲調非常活潑優美,后部分轉入緩慢抒情。我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音樂獨特的風格,提供了小樹葉的頭飾,讓幼兒自由的模仿秋葉自由飛舞、飄落,在音樂中體驗歡樂的情感,感受葉子舞蹈的快樂。
2.控制好演唱的音色、力度。在演唱過程中,我提醒幼兒要注意改變音色、力度來提高對歌曲的感受力。 在前部分,鼓勵幼兒盡量用悠揚、愉快、活潑的音色來演唱,表現小樹葉歡樂的情緒;在后面部分,讓幼兒用輕柔、緩慢、越來越輕的聲音表現小樹葉睡著后安然躺落的樣子。通過對比演唱,幼兒知道了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聲音,才能又清楚又好聽,使演唱更加的動聽。
《秋葉》教學設計 篇7
設計意圖:
在"秋天的童話" 主題活動中,我帶領幼兒外出散步,一路上幼兒對地上的落葉十分感興趣,有的幼兒撿起樹葉當扇子扇,有的幼兒說:"我要把樹葉帶回去送給姐姐,讓她夾在書里當書簽。"有的幼兒干脆把樹葉丟進河里,興奮的說:"你們看,樹葉小船。"……原來,樹葉會給幼兒帶來如此豐富的想象力,而詩歌《秋葉》文雖短小,卻充滿趣味,想象力豐富而美麗、動態感強。通過欣賞教學,可以讓幼兒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奧妙。詩中語句簡短而有重復,也是仿編的好教材,于是我設計了以下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感覺秋天的意境和詩歌的優美。
2、理解詩歌內容,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3、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大膽表達對詩歌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有關課件。
2、小螞蟻,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頭飾各一個以及圖片若干。
3、每人一張畫有樹木的供添畫用的紙,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
1、 觀察圖片
師: 小朋友, 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今天, 和老師一起去秋天看一看。。
2、 談話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誰來說說?(黃色的葉子)在哪兒有黃色的葉子?(樹上地上都有)
師:為什么這些葉子是黃色的?(因為秋天來了)
師小結:對,秋天來了,天氣冷了,一片片樹葉變黃,從樹枝上飄落下來,老師覺得這些葉子很美,忍不住撿了幾張,(貼圖)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秋葉,我們大聲地喊一喊它,它們名字相同,可樣子不一樣,你覺得秋葉像什么?
二、 學習詩歌《秋葉》
1、幼兒完整地欣賞教師朗誦的詩歌,初步理解詩歌的內容。
師:小朋友,這些秋葉美不美?秋葉的詩歌更美!請聽--
2、出示課件,這首美麗的詩歌就在這幅圖里,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片,圖上有什么?(出示動物圖)它們臉上的表情是怎樣的?心情如何?那么它們在開心地說什么呢?跟老師讀一讀。
3、啟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教師一邊用語言引導, 一邊出示圖片)
師:A秋風吹起,樹葉飄下,小螞蟻要到河對面的小兔子家,它會怎么去呢?它把秋葉當做了什么?它做什么動作能讓渡船劃過河?所以小螞蟻一邊劃一邊說?(老師用動作和語言引導幼兒說出小螞蟻把落葉當作渡船)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會把秋葉當做渡船呢?
B、小老鼠看到秋葉,是怎么想的?(出示雨傘)
C、小刺猬看到秋葉又會說些什么呢?(出示扇子)
D、想想梅花鹿是怎么說的?(出示餅干)
E、小朋友看到秋葉,他們會想到什么呢?你有沒有見過郵票?秋葉給我們送來了秋天的信息。(出示郵票)
4、請幼兒邊看圖邊朗誦詩歌。
我們小朋友今天可真聰明,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好聽的詩歌吧。(一起讀一起做動作)
5、幼兒分角色邊朗誦詩歌邊表演。
三、啟發幼兒進行聯想,仿編。
詩歌里的樹葉落到了地上、河里,被小螞蟻、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小朋友看見了,并且把它們當作了小船、雨傘、扇子、餅干、郵票,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動物,你想當什么動物?你看見了秋葉,你會說什么?(出示動物圖片)
引導幼兒相互討論后仿編。小動物們來了,我們用( )說:"這是我的( )"來說一句話。
四、結束活動。
小朋友說得真好,下面,我們來把你仿編的詩畫出來然后再講給大家聽好嗎?幼兒在小樹圖上添畫,畫出各種各樣美麗的秋葉,也可以畫上你喜歡的小動物。(教師巡回視察)
今天我們學會了詩歌《秋葉》,回去后把詩歌和畫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活動反思:
秋葉是怎么落下來的?這首歌曲緊緊圍繞秋葉落下來的姿態進行歌唱,在歌唱的過程中針對幼兒歌唱的環節進行思考:
(1)歌唱的方式。
在歌唱的過程中,如果讓幼兒是反復的進行演唱,那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肯定是比較乏味的。所以我根據歌曲的特征和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讓他們通過動態的動作分別進行表演以便來配合相應的演唱。在指南中也指出:“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根據歌詞分別加上他們的動作,這樣,不僅幫助幼兒理解歌曲中的幾個動詞:飄、落、轉、飛,而且帶動了幼兒的整個學習的氛圍,幼兒樂意學。
(2)歌詞的理解。
對于秋葉飄的歌曲,我們也利用平時的空余時間帶來幼兒走進校園通過周圍的環境讓幼兒在感受歌曲中秋葉飄落樣子的同時,也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看看我們的樹葉還會怎樣落下來?延伸幼兒對于歌曲本身的詞匯還幫助幼兒展現落葉飄落的不同姿態。以便于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擴展幼兒的思維邏輯。指南中指出:“和幼兒一起感受、發現和欣賞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不足之處:
在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小朋友都能隨著歌曲進入歌唱的狀態,但是總有幾個小朋友還沒有完全帶入這個氛圍中,表現的不積極。這首先是在教學過程中還缺乏一定的感染力的同時,還忽略對個別幼兒的互動。這一點在下一次的活動中將加強。
《秋葉》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認真觀察葉子的外形,能根據外形展開豐富的想象。
2.能根據葉子原有的形狀,運用剪、拼貼、貼畫等技巧組合各種圖形和場景。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壓制好的多種形狀的葉子、剪刀、膠水、白紙。
2.樹葉粘貼畫范例。
活動過程
1.秋姑娘的禮物。
秋姑娘給小朋友們帶了一件神秘的禮物,請幼兒猜一猜是什么,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后打開紙盒觀看禮物,并請幼兒觀察本組的葉子, 看看它們額形狀、顏色有什么不同,說一說這些葉子像什么。
2.出示范畫展示葉片的造型想象。
楓樹葉子可以做金魚的尾巴,銀杏的葉子可以做蝴蝶的翅膀,等等。
3.教授制作過程。
教師講解制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的問題。
4.幼兒粘貼、美化作品。
請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嘗試運用剪、拼貼等技能,創造性地利用葉子進行造型,或者組合拼擺、添畫,使之成為一副漂亮的圖畫。
5.欣賞作品。
作品完成后師幼共同欣賞。
《秋葉》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設計:
1、引導學生觀察葉子的形態、顏色與紋樣,從而感受它們的美,并且用簡單的話表達自己的感受。
2、引導常常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3、引導學生小組合作畫畫,完成一幅畫。
二、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上網瀏覽的能力,一定的文字處理能力。互聯網豐富的信息資源以及超文本結構特別適合于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優美的學習環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創造性。
三、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1、教學策略:通過視頻、文字、圖片等,創設情境,渲染氣氛,使學生感受到葉子的美。
2、賞識成功:通過學生與教師,學生與計算機,學生與學生之間多向交互,讓學生自主學習成果,激勵學生的創造欲望,促進了學生自信心、自我意識的形成。
四、教學過程與分析
教學過程
教學分析
一、導入
1、看視頻,圖片引入新課秋葉。
2、教師提問:你了解葉子嗎,葉子的顏色,形態,結構如何?
二、新授
1、教師讓學生網頁,自己解決以上的總是,并形成自己的觀點。
2、在網頁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
3、教師在網上回答學生的問題。
4、葉子形狀的分類小測驗,前五名獎勵。
5、依據學習的內容,繪畫葉畫
(1) 教師讓學生欣賞網頁上的葉畫。
(2) 教師演示一遍自己繪制。
(3) 對教師作品點評。
(4) 學生自己繪制。
6、同學間互相欣賞各自繪畫的葉畫
(1) 學生分小組合作繪畫
(2) 學生點評
三、教師總結
1、你有哪些感受?
2、課后繼續完善葉畫圖。
兒童的思維來自對世界的好奇人。網絡的視頻播放形象逼真,生動直觀,新穎鮮活,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具有豐富的感覺性,激起學生情感反應,使學生入情入境,感受到葉子的美和神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計算機是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工具。運用網絡,學生獲取大量有關葉子的知識,加工和組合,初步構建新的認知結構。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葉子形狀的多種多樣。
展示是最好的學習,為了展示,學生會以自己最大的負責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作品。同時發布自己的學習成果,使自己的成果得到大家的承認,可以及時享受學習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人的創造力。任何一個學生都可以在網上找到發布自己成果的一片天地,這為學生的個性特長和創造力的養成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秋葉》教學設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并發現常綠樹和落葉樹葉子的異同。
2.能積極參與觀察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發現。
3、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活動準備:
1、選好一片樹林供幼兒觀察
2、錄像《美麗的樹林》。
活動過程;
(一)拾落葉,說落葉。
老師將幼兒帶到觀察地,組織拾落葉,并引導幼兒說說落葉是怎樣的'?
(二)比較常綠樹和落葉樹。
1、觀察:哪些樹已掉下了許多樹葉?哪些樹沒掉或很少掉樹葉?讓幼兒猜一猜,這是為什么?
2、比一比兩種樹的樹葉有什么不同?可摘幾片常綠樹樹葉,引導幼兒從葉子的顏色、厚薄、光澤等方面進行比較。
3、師生共同小結:落葉樹葉子薄,沒有光澤,落葉子是為了保存養分;常綠樹葉子上有蠟汁,能防止養份蒸發。
(三)引導幼兒結合錄像《美麗的樹林》詢問、了解有關樹的秘密。
如:常綠樹為什么也會掉幾片樹葉?樹有什么用等?
活動延伸:
讓幼兒繼續觀察落葉樹和常綠樹葉子的變化,并把它們的變化記錄下來。
《秋葉》教學設計 篇11
二、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歌詞內容,并學習用較輕的聲音唱歌。
2.按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初步學習歌表演。
三、教學準備:
1.觀察秋天樹葉的變化,以及小樹葉在秋風中的各種姿態。
2.樹葉飄飛轉落的圖片。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初步理解歌詞內容,并學習用較輕的聲音唱歌,按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講解演示法、練習鞏固法 。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幼兒談話,理解歌詞。
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主題:秋天到了,秋風吹來了,小樹葉是怎么離開樹媽 媽的?
二、組織幼兒學唱歌曲。
1.師示范唱:現在,我們要學一首歌曲,它的名字叫,秋葉,先聽老師唱一下。
(教師邊指圖片邊唱歌曲。)
2.幼兒邊欣賞邊嘗試用身體動作感知歌曲的節奏。(拍手、拍腿打節奏)
3.幼兒跟老師邊看圖邊學唱歌曲。
(提醒幼兒用好聽的聲音輕輕地優美的演唱)。
三、組織幼兒進行和歌表演。
1.師生共同討論小樹葉是怎么飄、飛、轉、落的,幼兒學習用相應的動作表現。
2.幼兒邊唱邊表演。
我請小朋友做做看小樹葉飛的動作?轉的動作?落下來的動作?
《秋葉》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反思怎么寫?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一篇關于大班兒歌《秋葉》教學反思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大班兒歌《秋葉》教學反思一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的幼兒對秋天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喜歡觀賞秋天的景色。但是,一直以來幼兒學習詩歌都比較小學化,所以這次我擬定的教學活動當中,我運用了多媒體教學,通過自己設計的課件,讓幼兒理解詩歌,感覺秋天的美好。
活動目標
1、 理解詩歌內容,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2、 學習詩歌,感受秋天的意境的詩歌的優美。
3、 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詩歌內容,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難點: 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秋葉》課件。
2、小螞蟻、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掛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
1、 觀察圖片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秋天美麗的景色。
2、 談話
師: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了景色,誰愿意來說說?
師小結:秋天到了,天氣變得很涼爽,大家都穿上了長袖的衣服;稻谷成熟了,變成了金黃色;水果成熟了,掛滿了整棵樹;許多美麗的花也開了,樹木的葉子變成了紅色、黃色,秋風的時候,地上都是落葉。
二、 學習詩歌《秋葉》
1、 利用課件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引導幼兒教育進行大膽想象。
師:秋風起,落葉飄,就像蝴蝶在起舞,美極了!森林里的小動物都跑到樹下看落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來了什么小動物。
(1)出示小螞蟻、渡船的圖片
師:誰來了?小螞蟻看到這么美麗的落葉,它會說些什么呢?
(2)出示小老鼠、雨傘的圖片
師:誰又來了,小老鼠看到了落葉,是怎么想的呢?
(3)出示小刺猬、扇子的圖片
師:接下來誰會來呢?小刺猬看到了落葉會說些什么呢?看看你們的小刺猬想的是不是一樣?
(4)出示梅花鹿和餅干的圖片
師:呀!這是誰啊?看看梅花鹿是怎么說的?
(5)出示小朋友的圖片
師:小朋友看到落葉會想到什么?
2、 欣賞詩歌
教師有感情地配東朗讀詩歌,要求幼兒安靜傾聽。
師: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誰來看落葉了,他們都說了些什么?(引導幼兒用詩歌里面的句子回答)
3、 教師帶領幼兒朗讀詩歌,在朗讀的過程中出示相應的圖片,鼓勵幼兒有感情地朗讀。
三、 詩歌表演
請幼兒扮演小螞蟻、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并模仿小動物,學說小動物的對話。
教學反思
對于我上的這節課,我作了以下反思:
幼兒在欣賞秋天的景色時,興趣非常高,也觀察的十分仔細,在觀賞之后,也很踴躍說出自己的報見到的秋天美景。幼兒在我出示幻燈片之后,大膽想象,大家都說出了小螞蟻看到樹葉之后,它會把樹葉當成了什么。當然了,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在幼兒學習詩歌這一環節,我沒有讓幼兒充分的學習詩歌,所以沒有達到學習詩歌這一活動目標,以至于在進行詩歌表演的時候,幼兒尚未熟悉詩歌,所以不能更好地進行表演。今后再有語言活動時,會讓幼兒充分學習詩歌的時間。
大班兒歌《秋葉》教學反思二
活動設計背景
正值秋天,幼兒對落葉比較熟悉,平時的生活中也能看見,而且兒歌 秋葉 篇幅短小,卻充滿趣味,想象力豐富而美麗、語言動態感強,有一定的節律。通過欣賞誦讀教學,可以讓幼兒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奧妙,兒歌語句簡短而有重復,在朗誦中體驗兒歌的意境。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激發欣賞及朗誦兒歌的興趣,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
2、能在創造性的表演中想出和做出大家都感到快樂的動作,能自然熱情而主動地交流感情并體驗交流合作的快樂。
3、鼓勵幼兒大膽質疑,積極解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秋天落葉的美與小動物的情感,學習兒歌,并根據兒歌的結構仿編兒歌。
難點:遷移運用根據兒歌的結構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教學錄音帶,小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全體幼兒欣賞《秋葉》,引出課題。
1、組織幼兒觀看教學掛圖《秋葉》,通過掛圖讓幼兒了解兒歌的大致內容,通過提問讓幼兒講述看到的內容,既感知了兒歌,又提升了說話能力。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都有哪些小動物?
2、通過教學錄音帶讓幼兒再次欣賞《秋葉》,加深幼兒對兒歌內容的感受。
(二)深入感悟,學習兒歌。
兒歌共有六句,其中第二句至第六句結構相似,只是句首主語小動物和句尾賓語不同,言語簡潔生動,有利于兒歌句子的學習。
1、老師完整朗誦一遍兒歌,邊朗誦邊指著圖片。
2、幼兒學習兒歌。請幼兒邊看圖邊跟著老師朗讀。
3、分組和個別幼兒朗讀,并嘗試邊讀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4、師幼游戲讀兒歌,教師讀前半句,請幼兒對上后半句。幼兒興趣大增,同時也加深了對兒歌內容的理解。
5、教師將已經記住的兒歌內容圖片收起來,幼兒朗誦兒歌,檢驗學習效果。
(三)嘗試仿編兒歌。
1、師:老師這里還有許多小動物也喜歡落葉,它們會把落葉當成什么?老師示范仿偏兒歌一句,并板書 :秋風起,(落葉飄),( 小蝴蝶 )說,這是我的(舞伴)。
2、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根據兒歌的結構繼續仿編兒歌,鼓勵幼兒說出和兒歌內容不一樣的小動物,看到秋天的落葉,會把落葉當做什么,讓幼兒說出多種答案,拓展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3、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板書仿編的兒歌內容,并讓幼兒朗讀,體驗仿編兒歌的成就感。
4、扮演角色,表演兒歌。讓幼兒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圖片,找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說給對方聽。
教學反思
1、能根據幼兒的興趣生成教育活動,使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幼兒在與同伴、老師的活動中獲得了全新的體驗。
2、提供了良好的質疑環境,用鼓勵的方式引導幼兒大膽提問,踴躍釋疑。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幼兒聽的模式。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大大增強了幼兒提問的信心;一席鼓勵表揚的語言、動作進一步提高了幼兒釋疑的興趣。
3、為幼兒提供了運用語言的機會。采用小組或三三兩兩自由討論的方式,讓每個幼兒都有說話的機會,他們說話的愿望得到了滿足。
改進的方面:
1、 教師自己的提問設計還要更精練,簡單,讓幼兒一聽就懂。
2、課堂教學中當孩子們的回答,有點跑題的時候,自己有些急躁,語言組織也不嚴謹了。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反思,取長補短,讓自己成長得更快!
《秋葉》教學設計 篇13
活動目的:
1、幼兒認識秋天的樹葉落的自然現象。培養對秋天的熱愛之情。
2、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樹葉找媽媽游戲的樂趣。培養愛心。訓練粘貼技能。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秋天的'景色圖片投影儀收集的各種樹葉錄音機磁帶剪的樹葉樹干{準備粘貼樹葉}
活動過程:
1、幼兒看這是什么?(秋天的落葉)
2、投影儀,觀察樹葉什么顏色?樹葉怎么落下來?模仿動作。講秋天來了。。,天氣涼了,小朋友穿厚了,(啟發小朋友摸自己的衣服)樹葉變黃。落了。
3、聽音樂《秋天的落葉》幼兒隨音樂做動作。
4、老師交待,每個人取2片樹葉,(認識數字2)每人取兩片樹葉,束到手腕上。游戲:樹葉找媽媽,方法:我是大樹媽媽,秋天來了,樹葉孩子離開了媽媽,媽媽是多么想你們啊,孩子們,快快飄回到媽媽的身邊來吧?幼兒學樹葉飄,來到大樹媽媽的身旁。
5、那還有棵大樹,樹上光光的,他也非常孤單,每個小朋友快把你的身上的樹葉送給大樹
反思
生活是豐富多彩、生動真實的,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材料,給孩子提供一個樂中學的空間。但是活動的結束并不代表這個知識點的結束。老師在區域中繼續提供各種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體,讓幼兒不斷地感知,動手操作,數數排排,注重幼兒主體性的發展,注重形成幼兒持續學習的意向。幼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孩子成為活動的真正主人,因此幼兒的興趣得以激發,各種潛能得以開發。)
《秋葉》教學設計 篇14
目標預設:
1、初步學習使用毛筆進行繪畫柿子。
2、能夠合理安排畫面,進行添畫創作。
3、體驗用毛筆畫畫的樂趣,樂意參與美術活動。
重難點:
1、重點:用毛筆給柿子樹畫上果實,進行添畫創作。
2、難點:對于毛筆力道的把握還是非常難的,在畫面的安排上對于小班年齡的幼兒來說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教學準備:
1、教師已畫好的柿子樹干,柿子果實若干。
2、毛筆、顏料盤、紅色顏料,紙巾等若干。
3、柿子樹圖片以及一幅教師畫好的添畫柿子樹。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摸一摸、猜一猜”。
教師:我們來玩一個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戲,猜猜老師手里的是什么東西?
(設計意圖:這里,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認知情況,先選擇一個幼兒比較容易的東西猜一猜,再拿柿子讓幼兒猜,由易到難,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
二、出示柿子樹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柿子樹,對柿子樹有初步印象。
出示各種柿子樹圖片。(有柿子多的、柿子少的)
教師:那你們知道柿子是怎么樣子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每一棵柿子樹上柿子的多少,柿子的大小以及柿子的分布。)
三、教師邊講解示范進行添畫。
1、教師出示范例——你們看老師也畫了一棵柿子樹,你們知道是怎么畫的嗎?
2、介紹各種工具以及用法——這是毛筆,毛筆娃娃要喝點顏料才會工作,先喝點顏料,再撇一撇,看到樹枝就畫上柿子。
3、教師引導幼兒徒手練習-伸出你的手,跟著老師來練一練,一起念“毛筆寶寶,喝點顏料,撇一撇,看到樹枝就畫上柿子”。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練習,有助于幼兒記住繪畫要領。)
四、幼兒進行添畫創作。(幼兒扮演農民伯伯生產柿子。)重點環節
1、教師引導幼兒先想好要怎么畫,為下一步自己操作做準備。
教師:如果你們是農民伯伯的話要怎么把這些柿子送回家呢?
(設計意圖:教師可以讓幼兒先討論再發表意見,引導幼兒從柿子的數量、分布的密度等方面來講。)
2、教師講解要求以及繪畫中的注意點。(難點體現)
教師:在使用毛筆的時候,顏料要沾的少一點,不然就要滴在別的地方,如果真的弄在桌子上就用紙巾把它擦掉,千萬不要不要用毛筆打鬧,根據老師剛才教的方法,做一回農民伯伯生產一些柿子,再來收獲。
3、請個別幼兒嘗試用毛筆畫。(重點體現)
教師:現在呀,我請幾個小朋友來用毛筆試一試。
(設計意圖:教師和其他幼兒一起念要領,幫助這些嘗試的幼兒更好的掌握。在這些幼兒嘗試完以后,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討論他們好的方面以及需要改進的方面,幫助幼兒在自己繪畫時能夠到這些地方,從而能更好的表現。)
4、幼兒自由的添畫,教師指導。(重難點體現)
(設計意圖: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要不斷提醒幼兒各種注意點,適當可以幫助他們一下。)
五、作品展示:把幼兒的作品放到展示臺上,以一個流動展覽的方式進行觀看,讓幼兒欣賞到不同風味的作品,同時能讓幼兒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中共同交流,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六、延伸活動:教師與幼兒一起再當農民伯伯收獲柿子,品嘗柿子,讓幼兒感受到柿子的美味,以及美術活的別樣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