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錦集(精選12篇)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錦集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印畫游戲。
2、欣賞自己制作的小背心上的圖案,享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物體。
2、水粉顏料、擦手毛巾。
3、收集的有漂亮圖案的背心的圖片,教師事先印好的小背心一件,廢舊的白色背心人手一件。
4、一段活潑的音樂。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收集的有漂亮圖案的背心,認識上面的各種顏色。
2、請幼兒拿出老師準備的背心和圖片中的背心進行對比,說出它們的不同之處,怎樣才能把背心變的和圖片中的背心一樣漂亮?
3、出示教師制作的彩色小背心,請幼兒說一說是怎么做出來的?都用了什么顏色?
4、組織幼兒制作彩色小背心。
(1)指導幼兒印畫的方法:先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物品然后蘸上一種顏色,進行印畫。
(2)幼兒進行探索:你選擇的工具能不能印出圖案,印出的圖案像什么?
(3)提醒幼兒在印畫時,將各種不同的顏色搭配在一起,效果會更漂亮。
(4)教師提醒幼兒,一個工具只能蘸一種顏色,在印畫的同時注意畫面、桌面、衣服的潔凈,對保持清潔的小朋友進行獎勵。
5、作品完成后,請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講解:我用的什么工具和什么顏色印出的這個形狀。
6、等顏料干后,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穿到自己的身上隨音樂,以時裝表演的形式,進行作品展示。并把幼兒作品掛在作品欄進行展示。
【設計意圖】
孩子的世界是七彩的樂園,他們對色彩絢麗的物體極為敏感、關注。這節活動通過讓幼兒自己動手,用各種不同形狀的物體和顏色,將白色的背心裝飾一新,增強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并讓幼兒體會其中的快樂。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錦集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探訪活動,了解、感受歷史街區建筑物的文化特點,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結構等美術語言,來描繪有特色的歷史建筑物。
2、通過對傳統歷史文化的觀察、感受、寫生、描繪等探訪記錄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鑒賞力、造型表現力及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探訪能力。
3、通過對傳統歷史文化的探訪,培養學生關注、熱愛地方傳統文化,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在我們的身邊,會有很多歷史遺留下來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有的正以驚人的速度在流失,有的正在被我們重新認識和保護。這就迫切需要我們關注傳統文化,尤其是本身就具有很多審美價值的文化遺存,可以從藝術的角度去感受、理解、欣賞,用美術手段來記錄、表現。
本課選擇杭州西湖邊著名的歷史街區————北山街,讓學生從美術角度去感受、體會其中的歷史文化內涵并學習用簡潔的文字和速寫、攝影等方法記錄下來,作為創作素材。
本課首先選用北山街在不同季節、時間的風光照片,啟迪學生對特色街區的審美感受,激發探訪歷史文化活動的熱情。展示了北山街的不同歷史時期的建 筑、纜船石、摩巖石刻、造像、繪畫等文化遺跡,在讓學生感受傳統歷史文化特色的同時,讓學生從美術角度和用美術表現方式去進行探訪活動。尤其是通過對歷史文化建筑和現代建筑的對比,讓學生在對不同建筑的造型結構、裝飾風格的對比中,學會了解欣賞歷史文化建筑的特點,并用線描、鉛筆淡彩等寫生的手法畫一畫, 學習用美術的手段記錄傳統歷史文化的方法,培養欣賞、尊重、熱愛傳統歷史文化的情感。
2、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用美術的手段對傳統歷史文化進行探訪、記錄、寫生等活動,培養學生關注和尊重傳統歷史文化的情感。
難點:經過有效的探訪活動,通過記憶思考后進行創造性表現。
三、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學生計算機上準備《探訪傳統歷史建筑文化記載表》,北山街的風光、歷史文化、歷史建筑相關資料,鉛筆、水彩等創作工具。
(教師)有關北山街的風光、歷史文化、歷史建筑等資料。
教學過程
1、學生進入計算機房。
2、導課,對北山街的風光感受,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北山街的秀麗風光,如北山街夜景、棲霞嶺、寶石流霞。引出課題《悠悠北山街》。
3、對北,山街文化遺存的感受。
(1)課件出示:感受北山街文化遺存,如秦始皇纜船石、棲霞嶺巖崖題刻、紫云洞詩詞題刻、寶石山稚僧擔物造像等。教師講解,激發學生探囊取物訪活動興趣。
(2)小結:風光秀麗歷史悠久的北山街,是一幅絕佳的西湖山水畫;是一座中國近現代歷史文化博物館。
4、對北山街的歷史文化建筑探訪。
(1)讓學生視覺感受北山街上的各種歷史建筑,引發實地探訪興趣。
美麗的北山街吸引很多人在此造別墅、旅館,也吸引很多名人來此建造別墅,居住。課件出示:北山街的歷史文化建筑。教師簡單講解建筑名稱及來歷,如春潤廬、新新飯店、秋水山莊、孤云草舍、西湖博覽會博物館、菩提精舍、如廬、息廬。
(2)出示《探訪傳統歷史建筑文化記載表》,使學生能深入進行探訪活動,讓學生通過計算機聯網教師的計算機,查詢自己最感興趣的北山街歷史建筑及文化背景。激發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探訪資料收集活動。
(3)讓學生學會把查詢的信息復制、粘貼在表格內。學生分小組或個人探訪,教師個別指導,完成網絡探訪歷史建筑活動。
5、網絡探訪活動結果交流。
教師鼓勵探訪成功的學生代表交流探訪活動結果,并通過計算機,把學生的探訪活動記載表傳到教師計算機上,進行交流。
教學反思:
悠悠北山街,目睹西湖百年滄桑,有著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文化遺存,所以北山街得以悠悠。
介紹課文,只是作為一個引子,因為畢竟杭城與我們還是有著 距離,所以我選擇我們的歷史街區和學生交流。課文實際就是一個參考,只是一個課程資源,不必斤斤計較于文本的這些內容。老師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可以根據實際進行修改取舍,這也是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閃光點。相比于杭城的北山街,我們的歷史街區更是可憐!有歷史,我覺得更多是曾經的。悠悠北山街離我們鄉下的孩子 實在是太遙遠了,所以,我們采用了照圖片寫生的形式,雖讓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后面的幾個班級的教學過程中,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探訪我們平湖的歷史文化建筑,如報本塔,莫使莊園等,把鄉土融入課堂,使教學更加接近學生的生活。
《悠悠北山街》的作業來看, 樹還是那棵一年級的樹,房子還是一 座沒有底座飄忽的一片 。我在思考,到底要帶給學生什么,讓他們學到些什么?現在又有老師提出要注重技能教學,感覺很有道理,但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技能教學到底怎么實施,怎樣的實施才是符合五六年級的學生接受能力和心理特點。通過《悠悠北山街》這堂課,我有這樣的思考。 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我個人覺得只要注意了這兩個方面,其他的還是象過去一樣強調學學生的想象和創造力。讓學生帶著思考去畫畫,帶著生活經驗去畫畫。同時要注意的是,雖然強調了技能,但 此技能非彼技能,不需要強調^觀察關系、素描關系,小學階段只要繪畫注重科學性,注意生活細節,注意畫面的前后關系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就給給初中的老師了。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錦集 篇3
活動目標:
1.閱讀故事內容,初步了解彩虹的形成。
2.通過美麗的彩虹的故事,告訴孩子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道理。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彩虹的形成。
難點:懂得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道理。
活動準備:
投影儀、繪本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謎語:天邊架起一座橋,五顏六色真奇妙,雨后才會跑出來(打一自然現象)
二、繪本閱讀
(一)觀察封面,圖上有什么?
(二)觀察P1,圖上有什么?一條條的是什么?(光精靈),光精靈是陽光媽媽的寶寶哦。
(三)P2,比一比誰跑的快?光精靈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跑步選手。
(四)P3,光精靈遇到了水滴會發生什么?水滴就會穿上漂亮的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
(五)P4,光精靈遇到肥皂泡泡也會變身哦。
(六)P5
(七)太陽雨的出現,光精靈又穿上彩色的衣服啦。
(八)彩虹的七彩顏色,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并說一說。
三、繪本回顧
(一)光精靈都遇到了誰?
(二)故事告訴大家彩虹的顏色都有哪些?
四、完整講述故事內容
光精靈遇到水花也會變成漂亮的色彩。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錦集 篇4
一、說教材
《杯子變熱了》一課的主要內容是引導學生探究熱在固體中的傳遞方式——熱傳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設計實驗探究熱傳導的基本特征:熱沿著物體從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地方傳遞,并且了解不同物體熱傳導的能力不同,區分常見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教材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杯子傳熱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并確定要探究的問題;第二部分指導學生認識熱能以傳導的方式傳遞;第三部分指導學生認識各種物體傳導熱的能力不同;第四部分是引導學生根據本課學習的知識,鑒別一些日常用品是熱的良導體還是不良導體,體會不同特性的材料在生活中有不同的用途。這些內容將為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熱學知識打下基礎。
熱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如在廚房中:做飯時,鍋身、鍋把會變熱,炒菜時鏟子會變熱,盛飯時勺子、碗、盤子會變熱,倒入熱水的杯子會變熱。因此,學生們對這些現象司空見慣,不用刻意的觀察,就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這是學生探究熱傳遞現象的重要基礎。但是,由于受知識、能力和習慣的局限,真正有目的、有計劃地去觀察這些現象,并進行深入探究的學生卻很少。所以學生的這些經驗基本上還是淺層次的、雜亂無章的。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來探究熱傳導現象,并用規范、科學的語言把所獲得的認識上升為科學概念表達出來,還有一定難度,需要我們對學習方法和過程進行精心設計和指導。
二、說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能針對熱現象提出問題;能提出探究熱傳遞的途徑的大致思路并實施探究實驗;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研究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愿意合作交流,體驗合作交流的愉快;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科學知識: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了解熱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
三、說教學重難點
能提出探究熱傳導現象的大致思路并實施探究實驗。
四、說教學方法
探究發現法、實驗探索法、小組討論法等。
五、說教學準備
學生實驗材料:
1、鐵架臺、蠟燭粉末、方鋁片、銅棒、酒精燈、試管夾、火柴、凡士林。
2、材料袋內裝鋁棒、塑料棒、木棒、玻璃棒;燒杯、熱水、茶杯、實驗記錄單等。
教師演示材料:
酒精燈、火柴,材料袋內裝鋁棒、塑料棒、木棒、玻璃棒,課件。
六、說教學過程
探究熱在物體中是怎樣傳遞熱的?
一、提出問題
1、師:同學們,當家里來了客人,我們常常沏茶請客人喝,根據經驗,當茶杯中倒入熱水后,杯子會有什么變化呢?
2、師:今天我們自己也來沏一杯茶,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杯子,以小組為單位,請你用手摸一摸杯壁,說說你有什么感覺?
3、師:請一位同學,向杯中倒入熱水,再摸一摸杯子,可以摸杯壁不同的部位,看看有什么變化?倒水時,要小心。
4、師:好,停。倒入熱水后,再摸杯壁,你有什么發現?
生:杯壁由冷變熱。/杯壁慢慢變熱了。/杯子變熱了。
5、師:你們同意嗎?生:同意板書:杯子變熱了
6、師:杯子變熱了,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看到這種現象,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杯子為什么會變熱?/杯子是怎樣變熱的?
7、師:是呀!熱在杯子中是怎樣傳遞的?熱在像杯子這樣的物體中是怎樣傳遞的?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問題。板書:熱在物體中是怎么傳遞的?
(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景,從最平常的生活場景切入問題,自然的引發學生從最熟悉的生活經驗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使問題成為學生感知、思維的對象和吸取知識的原動力,從而激發了學生問題探究的熱情,為下面的教學創設良好的氛圍。)
二、猜想與假設
1、師:熱在杯子中是怎樣傳遞的呢?大膽猜測一下。
2、師小結:也就是說熱是沿著杯子從溫度高的內壁傳到溫度低的外壁。這只是我們的猜想,板書學生的猜測。怎樣驗證我們的猜想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猜想、質疑和設計,會使得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而要達成這種“異常活躍”的效果,關鍵是教師要解放思想,舍得在這一步上花時間,不給學生任何限制,而是要鼓勵和啟發學生作出盡可能多的貼近科學的猜測和設計。)
三、制定實驗方案
1、教師出示材料,介紹凡士林、蠟燭粉末能熔化的特點,小組討論,打算選用哪些材料?怎樣做實驗?實驗時,應該注意什么?
2、學生根據材料,設計實驗方案。
3、學生匯報實驗方案。師生共同交流,完善實驗方案。
實驗方案:
A在銅棒上用凡士林粘住三根火柴棒,用酒精燈加熱銅棒一端,觀察熱的傳遞過程。B在方形鋁片上涂抹蠟燭油,加熱圓形鐵片的中心,觀察蠟燭油的熔化方向。
C在方形鋁片上涂抹蠟燭油,加熱圓形鐵片的一角,觀察蠟燭油的熔化方向。
4、介紹酒精燈的使用。讓大家說,一生做的方式,能讓全體參與。
5、在實驗中,除了正確使用酒精燈后,還應該注意什么?
6、教師PPT出示安全小提示。
四、實施探究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五、展示交流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實驗研究過程、發現的現象和分析得出的結論。
2、師生總結實驗結論:熱可以沿著物體,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我們把熱的這種傳遞方式叫熱傳導。
(板書:溫度高溫度低熱傳導)
(設計意圖:為學生展示“自主探究”提供了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交流展示自己的實驗過程和成果,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做的投入和扎實、思考的深入和全面,獲得成功的喜悅,滿足心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使其他學生受到啟示,共同提高。)
探究不同的物體傳熱的本領不同。
1、教師出示材料,提出問題:不同的物體傳熱本領一樣嗎?
2、出示補充材料,如何比較它們的傳熱本領?
3、學生匯報后,根據提示,進行實驗。實驗后再匯報現象。
4、教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鋁棒的傳熱快;木棒、塑料棒、玻璃棒傳熱慢。看來物體都能夠傳熱,只是它們傳熱的本領不同。我們把鐵、銅、鋁容易傳熱的叫做熱的良導體。像木頭、塑料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做熱的不良導體。板書:鐵、銅、鋁熱的良導體
7、生活中哪些物體是熱的良導體?哪些物體是熱的不良導體?老師這兒有一個小資料。(師出示資料卡p47)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看看你了解了哪些知識?
(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讓學生分小組動手實驗,既使得前面設想得以驗證,又讓學生親歷了一次科學探究的過程,更是小組同學間思維火花的碰撞與交流。在實驗中,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六、拓展應用
1、師:人們根據不同的需要就會選擇相應的材料制作物品。請看下列物體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說一說其中的道理。
2、師:熱的良導體好呢?還是熱的不良導體好呢?
生:熱的良導體好。/熱的不良導體好。說說理由。
3、師小結:看來它們各有各的好處。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4、師:學習知識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我們的生活,請利用今天學到的知識,課下完成一個小制作:(1)設計一個不燙手的、便于攜帶的杯子。
(2)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傳熱快,哪些地方需要傳熱慢?
七、說板書設計
18、杯子變熱了
熱在物體中是怎樣傳遞的?
溫度高溫度低
鐵、銅、鋁熱的良導體
木頭、塑料熱的不良導體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錦集 篇5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浙美版第十冊第十二課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材分析:
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色彩,對兒童而言,可能是最能夠引起他們興趣的美術語言之一了。點彩是新印象主義以色彩分割原理為依據所采用的一種繪畫表現形式,又被稱為“點彩法”。其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小色點和小色塊有序排列或交錯在畫面上,讓觀眾的眼睛自己去調色的表現光色效果的方法。
本課教材選擇展示法國新印象主義代表畫家修拉的點彩畫名作《大碗島的塞納河之春》及西涅克的《納蒂布港》,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點彩畫的主要特征,提高研究點彩畫的興趣。另外教材又展示了點的變化、“由幾種不同的色點組成的單個物品、及2幅學生的點彩作品。目的是讓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點彩畫法,并能自主地運用不同的點進行點彩畫創作。
本節課的重點是運用點彩的方法,畫一幅自己最想表達的內容。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在第五冊、第六冊教材分別安排了黑白撕貼畫、彩色撕貼畫,學生對于用小色塊造型及色彩諧調有一定的基礎;另外在第九冊已經學過對比色、類似色、色彩的明度、亮度,因此對色彩的駕馭有一定的基礎。基于此,學生學習本課難度應該不是很大。
為使學生更好的把握畫面色彩和造型效果,激勵學生的創作熱情,在教學中我為學生準備了容易駕馭并能出效果的色卡紙和油畫棒來進行點畫創作。在觀察、比較、體驗、創作中感受點彩畫的樂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點彩畫的基本原理,學會用點彩的方法進行色彩表現。 過程與方法:認識“點彩派”的繪畫典型特征。嘗試體驗點彩的規律、疏密
問題,使畫面色彩諧調。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點彩畫的藝術魅力。利用兒童的個性特征,通過游戲
形式觀察色點組合的規律,從中體驗發現點彩的樂趣,激發其
探究、創造、表現的欲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點彩造型的方法表現自己想要表現的內容。
難點:正確處理色點組合的規律,使畫面呈現諧調的色彩。
教具準備:課件、油畫棒、作業紙、彩色粒子(小獎品)、小畫板 等。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設疑抓學生的注意力。(先看一段沙畫錄象,請你猜猜藝術家是用什么材料
來創作作品的? 沙粒,一粒一粒的沙就象一個小小
的點,點是最小的繪畫元素,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
用最小的點來畫畫。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1分鐘)
1、(課件:人物頭像點彩作品)
看看誰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嗎?那么你看到了什么? (各種顏色的點)
再退遠一點,現在看到什么了嗎?(是人物畫)
2、揭題、讀題:好神奇啊,近看只是各種顏色的點,退遠了就組成了一幅畫,這——就是奇妙的點彩畫,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妙的點彩畫》
二、探究學習
(一)、代表人物代表作介紹 (2分)
各種顏色的點組成的畫就是點彩畫,點彩畫還有一個專門的流派,那就是點彩派,它是從印象派發展而來的。那我們趕緊去認識幾位點彩派的大師 吧:
(課件)
修拉 創始者代表作《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西涅克 發揚者 是一位偉大的航海家,他描繪的作品中表現港口的比多。
克羅斯 水彩點彩畫家
黃亮 中國的點彩派代表
(二)、探究點彩畫
1、點的.形狀2分鐘
老師把自己喜歡的一幅畫推薦給大家看看
課件出示西涅克 ——《納蒂布港》
課件從整體—局部慢慢把畫面放大
你看到的畫中的點是什么形狀?(方形)
那你想想看,除了方形的點,還有什么形狀的點?(先學生口頭回答,圓點,頓點,三角形點,挑點,彎彎的點,轉轉的點)
不同的點可以給人不同的感受,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形狀的點。(翻出相應的作品,讓學生直觀感受不同形狀點的運用。)
過渡:點彩畫的點形狀多變,點彩畫的色彩更奇妙,那么點彩畫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感受呢,(課件:把作品再縮小,探究點的色彩。整體---局部)
2、點的色彩 1分鐘
(1)、 你感覺畫中的天氣是怎么樣的?從哪里看出來的?
你在畫中看到了哪些顏色?
是啊,這幅畫的色彩很豐富,給人感覺畫面明亮。
(板書出示 色彩的特點:明亮),
過渡語:那么畫中大片不同色塊是用一種顏色點畫成的嗎,老師從畫中切割一塊
放大看看。
3、局部欣賞,探究色彩規律 (10分鐘)
設問: (1)、把畫面放大到天空這一塊初看起來這塊是什么顏色?讓我們再放大
仔細看看?
小結:哦,原來初看起來的這種紫色,其實是深淺不一的藍色、紅色、粉色
調的點交叉或并列排列在一起,是人的眼睛在觀察的時候,調和成的這種紫色。
(2)、那么海面的這塊綠色是不是只用一種綠色點畫成的呢?你想想看,會用那些顏色呢?那么畫面中的橙色塊面呢? (學生回答后,課件驗證)
(板書出示 色彩的特點:豐富)
過渡語:點彩畫真神奇,不同顏色的點規律地排列,能讓我們的眼睛感受豐富的顏色變化。
(3)、色彩分層練習 +反饋
那就讓我們學大師,練練手吧!選擇你喜歡的一組顏色畫點,體會一下這些
顏色并置在一起產生豐富的色彩變化。時間是1分鐘。
過渡:那么多顏色的點是均勻分布在畫面中的嗎?(不是)
是雜亂無章的隨意排列的嗎?(不是)
那么畫家在排列這些點的時候又有什么規律呢,我們把目光聚焦到陽光下的帆
船上:(帆船特寫鏡頭)設問;
(3)、你能發現光是從哪個地方照過來的?是怎么看出來的?
(4)、船頭的點跟船身的點有什么不一樣?天空、海面、船身的點有什么不同?(板書:大小、疏密、方向)
(實物投影)反饋并過渡:其實同學們在剛才練習點畫色塊的時候,已經運用了這些規律,我們來看看,(教師可以適當加強補點,以增強效果)
點的不同組合能表現不同的風格和情調,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大師們筆下的點。
(四)、作品欣賞(課件) 2分鐘
(1)、《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畫面中灑落大片的黃色表現了什么?樹蔭用什么顏色?
(2)、水彩點彩家克羅斯的《風景-樹》
下面這幅畫主要用了什么色彩?畫中點的變化更豐富,你能發現嗎?
近景是一片藍色的樹,用了那些藍色?為什么?
中景2個小山丘在用色上有什么不同? (對比色使畫面更亮麗)
遠景大山在用色及點的形狀上有什么不同?
三、操作練習 5+2+10=17分鐘
1、點彩游戲(5分鐘)點彩引導。
小小的點里藏著奇妙的世界,下面老師借用你們剛才的畫紙,還要借用一下里面的點,我要用這小小的點來表現一件很美的東西,看它變什么了
(撕、蝴蝶、上展示區,畫上一條線就成了一只風箏)
過渡語:
是一只美麗的蝴蝶風箏了, 陽春三月,風箏飛滿天,我們去看看生活中的風箏?
2、啟發欣賞 (1-2分鐘)
a. 這是動物類的風箏
b. 你還見過什么樣的風箏?
c.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小朋友畫的風箏,是用什么方法?
d. 你還能設計出哪些有趣的風箏?
3、(課件)作業要求:(10分鐘)
這幾天我國山東濰坊的天空中到處可見放飛的風箏,第26界國際風箏節4月
20日開幕了,吸引了好多國際風箏愛好者。他們都想在比賽結束后帶上我們中國小朋友設計的風箏回去。于是組委會特地給我們遞來了一份邀請函,我們看看(略): 作業要求:
1、內容:可以是動物類、植物類、用品類、卡通類等等。
2、方法:請用點彩畫的方法,點畫自己喜歡的風箏。
3、要求:造型獨特、色彩豐富、諧調。
四、作品展示( 3分鐘)
1、放飛的構圖
2、教師小結:
老師發現,同學都是點彩畫大師,看,我們用點彩畫的方法設計了那么多造
型獨特、色彩豐富的風箏飛上了天,真所謂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滿天飛!我想
組委會收到我們的作品一定會贊嘆不已。老師衷心希望你們在學習生活中能象這
風箏越飛越高。
五、教學拓展( 2分鐘)
小小的點里藏著大大的世界,其實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乏發現和創造 。
1、利用點彩的方法還可以表現生活中的好多事物,如,人物、風景、卡通等等。(課
件展示同齡人的作品)
2、點彩這種表現手法還常常在生活中被運用,瞧,
(課件展示)裝飾畫、珠鏈圖案、十字繡、紐扣、米粒等做成的手工制作。
3、最后老師送你們一塊畫板,由課代表組織,把今天老師獎勵給你們的小彩粒子,巧妙地組合在一起,組成一幅美麗的點彩畫,來美化我們的教室。
奇妙的點彩畫
能夠使用點彩的方法創作相對完整的作品,豐富表現手段。
1.學生初步接觸點彩畫,知道點彩的繪畫特點及簡單技巧,并用點彩法創作一幅畫。
2.通過思考、比較、欣賞與討論,使學生感知點彩畫的畫面效果,了解點彩畫的原理。
3.通過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富有創意地學習運用各種繪畫手段,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其對美好事物的表現以及創造的欲望。
學生初步接觸點彩畫,知道點彩的繪畫特點及簡單技巧,并用點彩法創作一幅畫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富有創意地學習運用各種繪畫手段,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其對美好事物的表現以及創造的欲望。
(學生)水粉畫顏料、大中小號畫筆、調色盤、小水桶、抹布、白紙等。(教師)課件、學生范作、水粉畫(以及其他繪畫形式的作品)、廣告畫顏料、大中小號畫筆、調色盤、筆洗、抹布、白紙等。
第一課時
1.欣賞導入,激發興趣。
(1)欣賞幾幅作品:點彩派畫家的代表作品、中國畫作品、學生作品(蠟筆水彩或水粉風景)。談話:你覺得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點?
提示:在這里欣賞比較的作品數量和形式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比較了解點彩畫的獨特魅力。
(2)討論交流:①仔細觀察保羅?西涅克的作品《納蒂布港》和修拉的《大碗島的塞納河之春》,這兩幅作品在技法上和普通的水粉畫有什么不同?②風格上有什么不同?③你更喜歡哪幅畫?(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各自的發現)
(3)學生匯報。
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點彩畫”。
(4)教師簡單介紹“點彩派”的來歷和藝術風格。
2.研究方法,師生互動。
(1)教師提問:“你們以前用畫筆點過圖形嗎?你是用什么方法來點的?”
學生上臺演示各種不同的單色點,教師講解畫筆的不同接觸面可以點出不同大小形狀的點。
(2)兩種色點混合法:請學生隨意用兩種顏色的畫筆進行點畫,看看效果怎樣?討論什么樣的兩種顏色來點畫才好看?
(3)多種色點混合:教師參與到活動中,和幾個學生一起合作接力點彩畫游戲,創作出一幅簡單的作品,以此演示多種色點混合的整個過程。
提示:在學生和教師的互動練習中,建議把點畫得稍大些,點與點之間挨得緊一點。鼓勵學生大膽地隨意點畫,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3.小組合作,體驗表現。
出示課件,提供集體創作的建議:
(1)討論表現的主題和色彩主色調。
(2)分工合作,組織點彩繪畫活動。(四人小組合作進行)
(3)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提示:在練習中提醒學生點彩的方法和技巧,注意色彩搭配恰當,才會有很強的表現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增強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4.展示作品,師生評價。
(1)每一組把完成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自評、互評作品。
(2)選出典型作業,全班評價,教師小結。
提供評價建議:①表現色點的大小、色彩搭配是否恰當;②表現的內容是否有創意,與眾不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錦集 篇6
教材分析:
第三課 風箏風箏飛上天
第四課 七彩足跡
第五課 愛書、藏書
第六課 風車轉啊轉
教學目標:
1.師生共同收集有關風車的圖片,了解不同種類、不同材質的風車,懂得風車的作用和原理。
2.根據風車的原理,用各色彩紙結合剪、卷、折、穿等方法設計制作漂亮的紙風車。
3.通過玩風車來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重點:制作一只美麗的紙風車,讓學生在做做、玩玩中學到知識,得到快樂。
難點:能根據風車的特點進行藝術再創造,制作成的紙風車牢固、靈活。
教具準備:、風車范作等。
學具準備:若干各色紙張、雙面膠、剪刀、鐵絲、小棒(鉛筆或筷子)等。
教學過程
1.引導激趣。
(1)讓學生展示、介紹收集到的有關風車的圖片和資料。
(2)提問:你知道風車的用途嗎?哪個國家的風車最多?
(3)欣賞各種各樣的風車。
(4)揭題:《風車轉呀轉》,明確這節課的要求和任務。
2.了解風車的原理。
(1)教師提問:風車為什么會轉動?
(2)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
(3)教師總結歸納。
把風車的中心點固定在一根棍子上,風車的葉片在開口朝固定方向排成圓圈,風從前面吹來的時候,紙風車就會順著葉片底的方向旋轉。這是因為葉片底受到風的推動使其旋轉。
3.研究紙風車的基本制作方法。
(1)自學教科書第17頁的制作步驟。
(2)提問:你會做嗎?哪些地方還不太明白?
4.示范作品。
出示幾個優秀紙風車作品,進一步啟發學生。
討論:這些紙風車的表現方法有什么特別之處?對你有什么啟發?結合自己準備的各色紙張,談談對設計和制作紙風車的基本設想。
5.創作要求。
(1)設計一個漂亮的紙風車。
(2)找準風車的中心點來固定。(對能利用剪貼、卷折等不同方法的同學給予鼓勵)
6.評價。
比一比:誰設計的風車最美;誰的風車最有創意;誰的風車轉動時又快又穩。
(提示:從形、色、圖案等方面闡述,同時轉動時要快、穩)
7.延伸。
將各種紙風車組合成一個裝飾造型作品,美化教室。
教學反思:制作過程簡單,學生掌握情況良好,也轉的不錯,玩的很開心。真是學中玩,玩中學。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錦集 篇7
生活中的美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怎樣讓孩子去感受美,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是我們幼教工作者應該去深思和反省的。藝術教育通過一定的教育形式,將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集中展示和表現出來,讓孩子對美有更鮮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體驗,是幼兒園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綱要》中對幼兒藝術教育也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大班藝術教育活動《花兒與蝴蝶》正是王老師在新《綱要》理念的指導下所做的努力與嘗試,為我們研究藝術教育,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案例。
一、情景的精心設置,為幼兒創設了三維空間美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樹上長出了嫩葉,地上開滿了鮮花。在優美的《梁祝》樂曲中,美麗的“花兒”(角色)和“蝴蝶”(角色)在翩翩起舞,嬉戲玩耍。)
活動一開始,就深深吸引了每一個孩子,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氣,睜大好奇的雙眼,感受著眼前的一切,而這,只是幼兒園的一種慣見的`教學方式—情景表演,卻發揮出了奇特的魅力,是因為教師給它賦予了新的含義,那就是—美感。一是場景的設置及角色的裝扮給了孩子視覺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美;二是《梁祝》音樂給了孩子聽覺上的美。我們也許擔心:孩子聽得懂名曲嗎?但我們不能否認,孩子沒有理由拒絕美的東西,優美、抒情的樂曲同樣給人以美的享受。三是精彩的表演與整體的和諧給了孩子知覺上的美。教師精心創設的三維空間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和訓練幼兒“有音樂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馬克思)。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礎,感受是表現的前提,幼兒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藝術活動中表現出對美的情趣。培養幼兒的感知力,教師必須引導幼兒去親身感受,必須以直觀的、具體的美去打動幼兒的心靈,使他們對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賞,從而激發表現美、創作美的興趣。王老師正是抓住了此特征,精心設計了這一環節,為后面的創作活動作了成功的鋪墊。
二、營造輕松民主的氛圍,給予幼兒和諧的環境美
這是所提的“環境”,是指心理環境,請看下面的幾段對話:
師:你認為蝴蝶漂亮嗎?
幼:漂亮
師:哪兒漂亮?
幼:我認為翅膀是最漂亮的
我認為是蝴蝶身上的花紋......
師: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誰?
幼:我想扮成花兒
師:那你準備怎樣做?
幼:......
師: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怎么樣?你想干什么?
幼:我想跳舞
我想散步......
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是“蹲下來”和孩子對話,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對待每個孩子,耐心地傾聽,并努力理解他們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內心的意愿。《綱要》中要求“教師的態度應有助于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教師的可親、可愛、可信任、可依賴便是心理環境中最基本的“建筑”,給孩子舒適、歡心和自由的感覺。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才可以展開想象,放飛思維。《花兒與蝴蝶》中,師生融洽,氣氛和諧,教師精心營造的“美”的氛圍,讓幼兒充分體會到了快樂學習,學習的快樂。
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和表現的機會,體現了強烈的人文關懷美。我們都知道,藝術活動須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不同的特點和需要,提供均等的表現機會。《花兒與蝴蝶》中教師按新《綱要》要求,為讓每個孩子都有動腦、動手和表演的機會,準備了豐富的操作材料。
工具類:剪刀、鉛筆、水彩筆、膠水、固體膠、膠帶、別針
材料類:白紙、彩紙、亮紙、舊掛歷紙、舊報紙、硬紙板、皺紋紙、舊紗巾、絲巾、圍巾;各種顏色的線等
在進行美工活動時,每個孩子既使是能力最弱的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浩瀚好畫畫,就畫個漂亮的蝴蝶,做個頭飾戴上;小坤就用皺紋紙做個美麗的花環;亞雯呢,就拿紗巾別在兩只小胳膊上,扇動著“翅膀”飛來飛去;思雨喜歡折紙,于是就用彩紙折了蝴蝶背在背上......孩子們臉上掛著開心的笑容,專注于自己的作品中,甚至沒有一個孩子在打鬧,沒有一個孩子不歡樂。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錦集 篇8
教學目標:
1、用泡沫表示雪花,自制一個“雪花飄飄”的玩具,并了解有關制作原理。
2、掌握有關制作方法和技巧,培養同學動手制作能力和創新意識,體驗發明的樂趣。
3、感受冬天的美景,培養同學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用泡沫表示雪花,自制一個“雪花飄飄”的玩具。
教學難點:感受冬天的美景,培養同學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欣賞教師自制的“雪景”玩具,同學輪流吹一吹。玩一玩。
教師提醒同學仔細觀察玩具并提出觀察問題:
(1)這個玩具由哪幾大局部組成?
(2)每個局部都用了哪些資料?你能用其他資料替代嗎?
(3)這些飄動的“雪花”是如何制作出來的?
(4)假如你來制作的話會按什么樣的步驟來做?
2、教師引導同學交流觀察結果,自主總結。
A.玩具主要由底、蓋、景三大局部組成。
B.底——泡沫板,蓋——塑料瓶,景——綜合資料。
C.“雪花”其實就是泡沫珠,可用摩擦泡沫板的方法得到。
D.制作底與蓋——制作“雪景”——將底與景組合后將底與蓋接好——摩擦出泡沫珠將其從瓶口灌入。
3、請同學給這個玩具起個名字,同學各抒己見后教師小結并出示課題。
二、認知了解
1、欣賞有關雪景的圖片和影片。
2、引導同學用優美的詞匯描述一下印象中的雪景。
3、欣賞用各種資料制作出來的玩具中的雪地景色。
4、讓同學挑選一個自身最喜歡的景色,說說它是如何制作的。(重點引導同學說說作者如何巧妙地利用資料。)
5、同學觀察分析自身所帶資料,互相說說它們適合制作什么樣的景色,并討論采用什么方法固定在泡沫底板上。
三、探究創作
1、師生合作制作“雪景”玩具,進行簡單示范。
2、同學獨立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提示同學注意平安和教室衛生保潔。
四、交流評價
1、同學拿著自制的玩具在教室內自由玩耍,邊玩邊向其他同學展示介紹自身的“雪景”玩具,或者交換玩具玩一玩。
2、讓同學說說對自身的玩具的看法,好的地方或還有待改善之處。說說最喜歡哪個玩具并說出原因。
五、課后延展
1、提問:你們知道“雪花”是如何飄舞起來的嗎?
2、簡單演示空氣由吸管進入瓶中,在瓶中流動形成風,于是帶動泡沫珠飄動的過程。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錦集 篇9
第一課時
活動一:欣賞與評述
1、選擇一些作品說明它們真實地再現出哪┚嚀宓母霰鴝韻螅?BR>2、你對這些形象有什么樣的視覺感受?
一、導入新課:
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是極其豐富多彩和時時運動變化的,由于藝術來反映現實生活,由于它所選擇的對象不同,采用的媒介不同和表現的方式不同,也就會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有的側重于再現客觀的真實形象,有的注重表現主觀世界的意象與感情。但是再現和表現往往共處于同一作品之中,而不能簡單地加以截然劃分。
二、新授內容:
欣賞名家作品:《靜物》、《雛雞圖》、《小雞》。
教師講解:
《靜物》,霍達按照科學而精確的形式結構與透視規律, 借助細膩豐富的色調轉換,塑造出質感強烈、若可觸摸的逼真靜物形象。課本右下圖是部分靜物的形體結構和透視變形示意圖。
《雛雞圖》,李迪以精工細筆再現有稚嫩生命的小雞,那毛茸茸的身體同樣帶給人真實的觸覺感受。
《小雞》,黃胄的這幅速寫,可以使我們看出畫家是怎樣抓住小雞的結構與動態的。
三、總結評述:
達-芬奇說過:“畫家的心應當像一面鏡子,……如實攝進擺在面前所有物體的形象。”歷史上,許多美術作品都是以真實地再現生活真實為主要目的。而且不只再現客觀對象的外部特征,還要再現對象的精神、性格、氣質等內在本質特征,以達到“形神兼備”的程度。
活動二:研究與討論
1、這些繪畫作品形象包含著哪些造型要素和表現手段?
2、每一幅作品著重再現對象的什么特征?
一、欣賞:《伊莎貝拉-勃朗像》、《橡樹》。
二、教師講解:
《伊莎貝拉-勃朗像》,魯本斯極其熟練地運用寫實性的油畫色彩,不僅準確地再現出人物的美麗形象,而且捕捉到她生動的神態和表情。
從魯本斯的素描可以看出,畫家非常熟悉地掌握了對象的面部結構和形態特征。
《橡樹》,希施金以高度寫實的技巧,真實地再現出無比堅實而挺拔的橡樹形象,樹林中好像還彌漫著野花的芳香和枯葉的氣味。
希施金畫的松樹的習作,枝葉疏密有致,光影層次豐富,是細膩觀察研究自然的記錄,也是繪畫創作的基礎。
三、總結評述:
塑造生動、自然的繪畫形象,就要善于觀察和把握表現對象的形象特征、內在結構、明暗以及色彩關系,包括局部結構、特征與整體結構、特征的主次關系,使之達到和諧統一和具有美感。
第二課時
實踐與體驗:
1、嘗試臨摹一幅素描或色彩作品或者它的局部。
2、嘗試進行線描或黑白靜物或者景物的寫生練習。
一、導入新課:
大千世界的各種物象形體,首先是被我們的眼睛感受到的,對視覺形象進行觀察和研究,會使我們獲得豐富的審美信息和多種知識,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二、新授內容:
藝術形:表達思想觀念、富于審美價值。
提問:分別舉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藝術形的物象。
形還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分類,如材料上分,有紙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屬材料造型、石質材料造型等。
(以問答形式討論欣賞作品,再作總結)
板書:造型要素:
造型要素主要有點、線、面、體塊與空間、光與色、質地等。在藝術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這些要素,將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們必須認識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結合造型要素范圖講解)
點:最小的視覺單位。包括各種不同形狀的點,能成為注意中心確定結構以及組成體面。我們看到運用點的組織,產生疏密有致的變化,富有節奏感。
線:可看作點運動的痕跡,有方向和運動感,可以表達情感,限定形狀,表現質地和描繪陰影(講解掛圖)
面:由長度和寬度構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種方式:線的包圍、分割和表面色、質的變化。面可以分為幾何形和自由形兩大類(講解掛圖)。
體塊與空間:體塊即長度、深度三維空間的占有形式,或者說是由長度、寬度和深度構成的主體形。空間指物體間的遠近層次關系和包容關系。(如雕塑)具有實在的體積和空間,而繪畫藝術,則是在平面上創造體塊與空間的幻覺。如《長城》一畫,就是在平面上通過平俯視構圖,運用了大-小的透視縮形規律,以及近實遠虛的視覺規律,加上光與色的烘托渲染,畫面氣勢磅礴,使我們增強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光與色:有光才有色,視覺世界是由光顯示出來的。色彩的正確表現能使畫面獲得真實感。不同傾向的色彩還能給予我們不同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緒的變化,如紅色能給人以溫暖、刺激的感受,藍色則可能給人以冷、寧靜的感受。
質地:指物體表面的解覺性或這種質地的視覺表現。
對課本作品進行比較,展開愉快的教學雙邊活動:1、對不同線條形式特點分門別類,進行求同與反差比較:2、針對一幅學生最感興趣的重點作品進行比較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體驗藝術的情感,領悟其深層的內涵:3、引導學生在藝術活動中發現問題、質疑問難,探討作品的形式美和藝術特色:4、通過啟發性、可比性欣賞學習活動,讓學生自己在比較欣賞中去形成對線條形式美的新認識,提高審美趣味。印象派畫家凡高的作品:線條包含著作者對生命強烈的熱愛,充滿火一般的熱情和探索精神。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用筆使轉交遞、點畫映帶、波譎云詭、變化無窮。創造了書法藝術史上的神品。
三、評價與總結:
我們認識造型的基本要素,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千變萬化,千姿百態的視覺形象,認識藝術家取自自然之法則,創造出的瑰麗藝術世界。
1、談談自己在臨摹或寫生中把握對象形象的體會和心得。
2、師生共同對作業和練習的情況進行評論和總結。
四、布置下一課時內容:
我們下節課將進入藝術家創造的藝術世界。
第三課時
一、復習舊知,
二、導入新課
美術造型的基本要素來之于生活,但不是對生活的復制。“藝術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從事美術創作時,藝術家會根據特定表現目的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美術表現形式。
活動一:欣賞與評述
欣賞名家作品:《嬰兒最初的愛撫》、《面包》、《少女》、《自畫像》。
1、你能感受到這些作品所表現的不同感情嗎?請加以比較和描述。
2、這些以表現情感為主的作品有沒有再現的性質?二者之中,哪種特點更為突出?
《嬰兒最初的愛撫》,作品以細致的筆法與溫和的色調恰當地表現出細膩的母愛和溫柔的母子親情。
《嬰兒最初的愛撫》,饑餓的孩子要面包吃的哭聲撕裂著母親痛苦的心,粗獷的筆法勾畫的背景表現出感人肺腑的感情。
《面包》,以大膽而夸張的筆法刻畫人物恐怖的眼神和絕望的姿勢,表現出小女孩同時也是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恐懼。
《自畫像》,陰冷的色彩和旋轉的筆觸深刻地表現出一個生活遭受困苦,精神備受折磨的畫家的獨特個性。
活動二:研究與討論
1、你能體會和理解這些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是怎樣表現情感或情緒嗎?
2、表現主觀情感能否不借助再現的形式?抽象的作品可以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和心緒?
欣賞名家作品:《大刀門神》、《哭泣的女人》、《發怒的風景》、《查靈歌斯大橋》。
《大刀門神》,紅面的武將手握大刀,配上具有表現和象征性質的色彩,顯得極為威嚴、紅火,充分表現出鎮宅驅魔的力量。
《哭泣的女人》,畢加索以極度主觀變形的形象,黃與紫、玫瑰與黑等不和諧的色彩對比,鮮明地表現出所要發泄的悲哀心情。
《發怒的風景》,風景變成了發怒的人臉,屬于“國際表現主義”的阿佩爾以熱情的線條和色彩,表現了帶稚氣的瘋狂情緒。
《查靈歌斯大橋》,色彩在野獸派畫家德朗的畫中成了表現情感的主要手段,對色彩結構的重視使其作品具有一種激蕩熱情的力量。
三、總結評述
美術再現生活真實和表現主觀情感需要借助各種藝術形式和表達語言,除去形體結構、明暗結構的把握以外,色彩結構的設計與運用在塑造形象與表達情感、意蘊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四課時
實踐與體驗:
1、嘗試運用具象或抽象形式和鮮明、強烈的色彩去表現熱情、歡快的情緒。
2、嘗試運用具象或抽象形式和沉靜、和諧的色彩去表現寧靜、平和的氣氛。
一、導入新課:
美術造型的基本要素來之于生活,但不是對生活的復制。“藝術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從事美術創作時,藝術家會根據特定表現目的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美術表現形式。
二、新授內容
表現形式的分類
就表現形式的明顯特點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兩種基本形式。具象造型與抽象造型的區別在于:前者具有客觀的現實形象,而后者中我們則不能看出任何客觀的現實形象(結合教材范圖講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為寫實造型和變形造型。寫實造型指忠實客觀地描繪事物的真實面目的造型,或者說,在這種造型中,客觀物象基本上按我們日常所見的樣子被反映出來。變形造型則是運用夸張、省略等方法,表現人對事物的主觀認識和情感。盡管變形造型反映的對象與我們日常所見不同,但我們仍可認出它們。變形造型即處于“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形式,層次十分豐富,既可偏于寫實造型,又可偏于抽象造型。
抽象造型在古代藝術中就已出現,而現代抽象則主要通過抽象的線、形、色的不同組合表達人的主觀情感。
欣賞課本作品:《色彩的構圖》、《綠衣女人》、《黃昏》。
教師講解;
《色彩的.構圖》,在兼有理性和感性劃分的條塊中,布滿由淡紫到淡黃的高明度柔和色彩,蒙德里安用其表現一種平衡而有變化的和諧。
《綠衣女人》,表現主義畫家注重色彩的靈性,馬凱的畫中那純凈的色彩閃爍著柔光,顯示出一種超然平和的氣氛,帶給人們一種賞心悅目的心情。
《黃昏》濃云的陰影罩住了大地,陽光在遠處輝閃,一種戲劇性的色彩使畫面充滿原始藝術似的奇妙感染力。
三、評價與總結
1、談談自己嘗試通過繪畫作業表現某種情感或心境的體會和心得。
2、師生共同對作業和實踐過程進行評論和總結。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錦集 篇10
一、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廣東有一種樹,叫木棉樹,每年的三四月份結果、開花,其花稱木棉花。《有趣的木棉花》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很多校園都有栽培。《有趣的木棉花》這種樹樹身高大,平時總時默默無聞地“守衛”著校園,只有到了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木棉樹才真正顯示其“英雄”的本色(為廣州市花)。那紅彤彤的花朵,為校園景觀增添了亮麗的色彩,深得校園師生的喜愛。每逢這個時候,校園里的學生,特別是小學生一有時間就會爭著去揀剛從樹上掉下來的木棉花。該美術教師就抓住這一時機,把它設計成小學四年級的美術活動課,以繪畫寫生為切人點,整合自然課知識,嘗試用探究性學習方式融人課堂教學之中。
基本過程:課前教師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合作方式收集木棉花,并帶到美術課堂備用。在上課后,教師先讓學生之間交流收集木棉花的過程,然后指導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分別對木棉花進行觀察、寫生。此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木棉花的形狀、色彩以及木棉花之間進行比較。在這一過程中,每小組學生都很認真、很投入,其中有一小組發現了使教師和其他學生都吃驚的問題:木棉花的花辦重疊方向,存在明顯不同。有些花朵的重疊方向是順時針的,有的則逆時針。這一發現引起了全班學生的一時轟動。當學生問教師時(其實該教師也不知道),教師靈機一動說:“這就是老師要你們通過自己的眼睛,發現出未被發現的問題。”同時在黑板上寫出已準備的六個問題,供其它幾組去選擇和研究。并指導各小組選出正、副小組長,負責自己小組所選擇的研究問題,在課后進行調查,收集,紀錄。在下一節美術課中進行討論、匯報和發言。此時此刻,全班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了,都沉浸在熱烈的探討情景之中。
討論的問題:在上第二節美術課時,四個小組都有了一定的準備。教師引導各組把課前收集、調查的資料,在小組中進行最后討論,小組長記錄好討論的結果,并代表小組作匯報發言。有幾位小組長悄悄地告訴該教師,她們小組拍了木棉花的照片;有的是寫生作品,能不能使用投影儀,該教師很高興地答應了他們的要求,并成了他們的幫手。下面是幾個小組自己收集、討論、上臺發言的部分內容:
“我是第三小組代表,我們小組選擇了《用畫畫的什么材料,表現木棉花的色彩最好》的研究題目。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的研究過程。”
“我們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了木棉花的花辦,剛剛從樹上掉下來的時候,顏色非常鮮艷,很紅很紅的,圓形果托又是鮮綠色的,紅色和綠色形成了一組對比。 (把照片放在投影儀上,讓同學們觀看。)。”
“根據資料記載,木棉樹是先開花后生葉。但是我們對這一條資料有懷疑,因為根據我們的仔細觀察,木棉樹是在春天3月份開花的,在開花前是先有了綠色的葉子,后來綠葉開始變黃,木棉開花時沒有了葉子,等木棉花全部掉完了,木棉樹才開始長出了新的葉子。所以我們覺得有懷疑……”。
“以上是我們小組研究的成果,謝謝大家!”
“我是第一小組,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組寫生木棉花的情況。”
“我們寫生木棉花,主要用線條畫出木棉花的花辦形狀,在寫生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就是木棉花的五片花辦的重疊方向,有的是向右轉的,有的是向左轉的(投影儀出示木棉花照片和學生作品)。”
“我們小組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同學說,是受太陽光不同的原因;有的同學說,是木棉花在小時候被不同方向吹來的風向造成的原因;有的甚至說,一個是公的,一個是母的,我們去請教了自然課的老師,自然課的老師說也不清楚,我們又上網去查找,但網上也沒有這方面的介紹,不知道哪位同學、老師是否有這個問題的資料?請介紹給我們……”
此時,很多學生的思維和情緒被這個問題給激活了,紛紛舉起自己的手,發表各自的觀點。其中有一位男學生站起來大聲地說:“我看過一本書,書上說植物的枝蔓莖干,會出現左右旋轉生長的現象,是因為地球旋轉的引力和磁力共同引起的”。另一位女學生則自己站起來直接回答:“我認為這是木棉樹遺傳基因的問題吧!當前大家都在說什么人類基因,我想植物也應該有自己的遺傳基因吧!”令在場的所有教師都很驚訝,并報以熱烈的掌聲……
二、案例的幾點啟示
1.體現教學者的教學思想
教學思想決定著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的優劣。探究性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的實踐,突破了以往一般意義上的美術教學課,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引領到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過程。這一案例的展示,正體現出這樣一種教學思想:教學不以灌輸知識為重,而是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著眼于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到解決問題,運用綜合知識進行創新實踐能力為重點。它是我國當前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美術課程標準的精神所倡導的,是新的教學理念在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實踐。因而,對當前的中小學美術教學更具有現實的操作性,值得啟示和借鑒。
2.體現教學者的教學方法
教育思想決定著教學的方法,而教學方法只有適應先進的教學思想的要求,才能體現科學性。這一課例的創設,正是抓住了學生現實生活中一個典型,通過這一典型,引領學生從美術學習角度,運用綜合知識(自然、語文等學科)自主發現、探究問題,無疑為體現教學者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找到了科學依據。同時,教學情景的創設,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在有利于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創新意識的增強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的基礎上,提高對教學情景的創設,對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反映教師的教學綜合能力。因此,讓教師充分發揮教學空間進行大膽設想、嘗試、創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3.體現學生的學習方式
有了先進的教學思想、靈活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學習方式奠定了扎實的學習氛圍和基礎。可以這么說,教學效果歸根到底是要落實在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效果上得到充分體現。因此,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當前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更具有現實意義。
這一案例的創設和設計,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作出了重大的突破。首先,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是在教師教學思想的引領下,逐漸得到養成和實現的。在傳統的美術學習方式中,過分地突出和強調知識的接受與技能的掌握,冷落和忽視了發現與探究,在實踐中導致了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使學生的學習美術知識完全控制在“你說我聽,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動接受過程。其次,體現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把學習過程之中發現、探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這一案例的展示,更多地強調了學生發現學習、探究學習,成為本案例教學思想的一個重要亮點,更有利于中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借鑒。
4、體現教學方式的靈活性
教學方式的靈活性,是體現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具體化。傳統的教學形式完全是教師講、學生聽,被動地接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被完全的冷落: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實踐,不被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情景完全聽命于“標準化答案”和有限的書本知識的狹窄范圍之中,極大地壓抑了小學生好動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創新意識。而在這一教學案例中,教師根據教學要求,靈活地把全班分為多個小組的小群體進行學習,學習形式上更具有靈活性和注重個性的發展。他們在課外收集、調查所需資料;自己把作品用相機拍成照片;課堂中進行自己討論、發言、辯論、作記錄;并選派小組代表上臺發言等。在發言中既有發言稿,又有小組成員的作品展示。在一定意義上說,這節課的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充滿了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實現了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的相互適應和完美統一。這為我們美術教學中的其它活動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
5、體現教學評價的綜合性
教學評價的綜合性,是體現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的綜合體系,是教學者教學思想的延續和檢測。傳統的美術教育評價,往往只要求學生提供美術課的作業,而對于學生是如何完成這張作業,并不是很關心。對學生學習的教學評價完全是取決于教師對學生單一的美術作業好壞的肯定與否來實現的。因而,壓抑了學生的學習創造空間和創新意識。而這一案例的創設,展示出教學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多地關注學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過程。這樣的教學評價,才能深入學生發展的進程,對學生的持續發展和提高,進行有效的指導,教學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與此同時,在關注過程中,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錦集 篇11
活動目標
1、在快樂中感受詩畫,喜歡作畫。
2、學畫老虎,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兔媽媽頭飾一個,兔寶寶頭飾、白紙、水彩筆人手一份;輕快的音樂;請一位老師扮演大灰狼。
活動過程
一、情境演示,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用情景表演的形式引出課題: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兔寶寶"。兔媽媽帶領兔寶寶隨音樂在家做游戲,突然傳來了敲門聲。
兔媽媽:"孩子們,是誰敲門,讓我來看一下!"兔媽媽從門縫中看了一下,"呀!孩子們,門外有只大灰狼,嘴巴大呀舌頭長!"大灰狼在門外喊:"我的肚子好餓,可愛的兔寶寶們,快開門讓我美餐一頓吧!兔媽媽:"怎么辦呢?寶寶們,快幫媽媽想想辦法吧!"請兔寶寶們自己發表看法。
二、基本部分
1、總結兔寶寶的辦法。兔媽媽想出好辦法:畫大老虎來將大灰狼嚇跑!兔媽媽提出疑問:"哪位兔寶寶會畫?沒關系,媽媽來教你們!兔寶寶們可要看好呀,不然一會不會畫了,會來吃掉我們的!"
2、教師通過詩畫來示范大老虎的畫法。
先畫一個大圓圈,上面寫上一個"王"。圓圈里邊畫杯子,里面什么也不裝。
杯子上邊畫雙眼,眼睛又圓又明亮。 畫上胡子和耳朵,耳朵不大胡子長。
兩條前腿畫的棒,又短又直很粗壯。再畫后腿和尾巴,畫出了一個虎大王。
3、幼兒動手繪畫大老虎,教師巡回指導。根據幼兒接受程度適時增加示范次數。
等幼兒基本畫完時,大灰狼在外面喊"快點,快點,我的肚子都扁了!"兔媽媽:"孩子們快點,等一會媽媽開門后你們將虎大王擋在小臉前面,并且要學虎大王的叫聲!"
4、幼兒畫完后帶領幼兒將畫好的虎大王擋在面部。
為大灰狼開門,兔寶寶們學虎大王的叫聲。大灰狼進門后嚇得大叫:"嚇死我了,嚇死我了,怎么變成大老虎了!"大叫著逃走。
三、結束部分:
兔媽媽和兔寶寶一起高興的歡呼,并高興的隨音樂跳舞。"寶寶們,大灰狼小跑了,高興嗎?兔寶寶們可真棒,我們一起跳舞吧!"
活動效果
本節活動課我將情景表演的故事和詩畫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用故事貫穿整個活動。我將較難的繪畫用幾句簡單的詩畫概況,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會畫老虎,孩子們特別喜歡,充滿了趣味性。孩子們仿佛置身于游戲中,特別積極,真正實現了玩中學,學中玩,掌握的也特別好。
活動反思
每一個孩子都喜歡繪畫,繪畫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還鍛煉了幼兒的耐心,陶冶孩子們的情操。但是美術課往往沒有新意,本次活動我打破了以往的模式,將故事和詩畫和諧的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們更加愛上繪畫,充分展示詩畫在繪畫活動中的魅力。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錦集 篇12
課題:第1課萬綠叢中一點紅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色彩的對比,使學生能利用對比色來裝點自己的生活。2、進行對比色的涂色練習。
教學重難點:
1、認識色彩的對比。2、如何運用對比色。
教具學具: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筆洗,作業紙、報紙,抹布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欣賞:(1)出示課題——“萬綠叢中一點紅”。(2)比較:相同的主體,不一樣的背景,兩幅圖有什么不同。
2、發現: (1)當一種顏色出現在另一種顏色上,人們在視覺上便會比較兩種顏色。當兩種顏色相差得遠時,就會特顯出另一種顏色。這就是對比了。
(2)觀察色輪,發現三原色中任何兩色相混所得的間色與另一原色互為對比色,即互為補色關系。
(3)在色相環上,直線相對的兩種顏色配合,會產生強烈的對比。如紅與綠、橙與藍、黃與紫都稱為對比色。
(4)引導學生欣賞課例,通過欣賞使學生認識到強烈對比使畫面響亮,生氣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動地襯托出主體。
3、實踐: 用對比色組織一幅畫面。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作業展評
五、課后拓展:運用所學色彩知識設計一張賀卡,送給自己的好朋友。
課題:第2課 色彩的和諧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鄰近色,掌握鄰近色的調配規律。2、用鄰近色進行涂色練習。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1、認識鄰近色并掌握其調色方法。2、如何運用鄰近色表現出和諧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畫面效果。
教具學具: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筆洗,作業紙、報紙,抹布。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引導欣賞:(1)欣賞生活中的鄰近色畫面 (2)出示課題——“色彩的和諧”。
(3)復習對比色,比較鄰近色與對比色的區別。
2、目標發展:
(1)什么是鄰近色?(出示色輪)
在色環上,相鄰近的色彩,稱為鄰近色。如:黃——黃綠——綠
紅紫——紫——藍紫 黃橙——橙——紅橙
(2)尋找鄰近色(師生互動)
A、 家居圖片B、 生活圖片C、 建筑圖片
(3)欣賞畫家作品,找出鄰近色,并說說鄰近色在畫面中產生的效果:和諧
(4)師示范鄰近色的調配方法
3、作業:用鄰近色組織一幅畫面。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作業展評
五、課后拓展:尋找鄰近色的彩紙,用剪貼的形式表現色彩的和諧。
課題:第3課 美麗的紋樣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適合紋樣的基本知識,掌握其圖案裝飾的一般規律,知道適合紋樣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2、會運用以前學過的點、線、面等裝飾方法和夸張、變形、省略等變化方法來對適合紋樣進行裝飾。
3、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用幾何形、自然形等要素點、線、面來裝飾適合圖形的紋樣。
2、運用點、線、面三要素及夸張、變形等變化方法來設計制作適合紋樣。
教具學具:適合紋樣圖片資料、作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新課:欣賞圖案將學生帶入美麗的圖案中
提出問題:剛剛欣賞的圖案中,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規律?
它們的外形有的是我們數學中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樹葉,里面的圖案類型有的是一個形象,有的是幾個形象組合在一起,里面的圖案跟外面的形狀是一樣的,也跟著是圓形、方形
師:同學們說的都不錯,觀察的很仔細,說出了這些圖案的特點
師總結學生的發言
揭示課題:適合紋樣
2、了解知識,掌握方法
師:在我們生活中可以發現很多這樣的圖案。來說一說,你在哪些地方見過它們?
師:那我們同學想不想自己來做一做這樣的圖案呢?
我們在來仔細的觀察欣賞一下,同時思考以下的問題:(1) 什么是適合紋樣? (2) 基本形有哪些?
(3) 我們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圖案
生欣賞、思考、討論
師和生一起總結:
(1)適合紋樣指適合于一定的外輪廓形狀中的裝飾紋樣。適合紋樣的形態要與外廓相吻合,就是說,在除去邊框時,仍舊具有清晰的邊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
(3)我們可以用點、線、面來裝飾,也可以用一個形象或者幾個形象來裝飾。
師:在以前我們學過了夸張、變形、省略等方法,這節課中我們可以用到它們。
3、構思、設計、制作精美的適合紋樣
師:我們很多同學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們每位同學就來設計一些適合紋樣,要求先選好某種外形,在根據外形設計選擇填充圖案,去掉外形后,圖案仍能保持其形狀。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小結:作業展評
課題:第4課 禮物的外套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禮物包裝的作用。2、通過折、剪、粘等技法,給禮物穿上美麗的外套。3、將廢舊的盒子或紙袋,進行重新美化與包裝。4、讓學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禮物外包裝的設計方法。2、不同包裝材料的巧妙地設計。
教具學具:收集不同風格的禮物包裝、包裝紙、剪刀、膠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教師出示圖片對比:普通的月餅和經過包裝后的月餅。學生通過對比了解到: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日常禮包裝越來越重視;讓禮品穿上美麗的外套,能使人們更加喜愛。(導入課題)
二、講授新課
1、教師講解方行紙盒的包裝。
(1)根據廢舊盒子的大小裁剪與之相適應包裝紙的大小,將盒子放在包裝紙的正中央。(2)用雙面膠或膠水接合兩邊。
(3)抓住包裝紙,沿著禮盒邊緣,將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紙,也是沿著禮盒邊緣往中間折入。
(4)將底部的紙對折,再粘上雙面膠或膠水固定,注意折線須對準盒高的中線。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軟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讓學生討論不同的禮物是怎么包裝的,師生交流。
3、教師給學生展示不同包裝的禮物,開拓學生的眼界。
4、學生練習:用廢舊的盒子或紙袋,進行重新美化與包裝。可以設計單獨的包裝,也可以設計一組包裝。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作業講評:
五、教學拓展
1、可以將包裝設計裝飾成小動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狀。
2、也可以使用用舊的藥瓶、飲料瓶、香水瓶、牛奶紙盒等作基本形狀來練習包裝,然后再用帶子、彩色紙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紙墊、金屬小圓片等物進行裝飾。
課題:第5課趣味文字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在了解美術字知識和漢字結構的基礎上,了解筆畫、筆順與書寫方法。2、學習美術字的'基本書寫方法與美化方法。
3、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表現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美術字基礎知識,掌握變體美術字的書寫方法與美化方法。2、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感受趣味美術字的樂趣。
教具學具:記號筆、水彩筆、熒光筆、各種美術字和變體美術字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①認識基本美術字體及其特點:
出示宋體、黑體等基本文字引導學生欣賞其特點。
宋體:端莊大方,筆畫橫細直粗,點上尖下圓,橫畫收筆有頓角,筆畫轉折時頓角明顯。
黑體:筆畫橫豎一樣粗,方頭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賞基本美術字體和變體美術字的比較
出示范字“花”兩種美術字引導學生觀察那種更有趣味?為什么?
二、講授新課
①認識趣味文字的特點:
趣味美術字是根據文字的內容和含義,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筆畫進行變形、加工、裝飾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張、突出、醒目、美觀。趣味美術字在藝術上有較大的自由變化,所以其特點是:具形象、又簡潔、美觀、生動、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類
a、筆畫變化:改變筆畫的形狀或粗細,使之更有裝飾性。
b、字形變化:改變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結構變化:將某筆畫進行夸大或縮小來求新穎的效果。
d、形象性:根據文字含義運用形象圖案來裝飾字體。
③欣賞優秀美術字
引導學生分析其特色和藝術感,感受它的趣味性。
欣賞課本范字,學生進行分析。
④演示美術字書寫的步驟和特點: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狀。
b、再根據外形、結構、筆畫的特點用單線寫出字形。
c、然后根據文字的含義應用夸張、形象手法設計趣味美術字體。如:波浪的設計和書寫,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線圓點來裝飾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還有“時間”采用小鬧鐘來代替日字,很有說服力,具有特殊的意義。 d、最后運用色彩基礎知識對比色和鄰近色來強調趣味文字的美。
3、引導學生同桌討論交流你所選的文字將應用什么形式來改變?
4、學生起稿設計文字,突出趣味性。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四、小結:下節課繼續作業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欣賞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運用。
如“閱覽室”的提示牌運用趣味美術字和花邊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觀。“游泳館”提示牌運用自由體美術字加上簡潔的浪花,還有“歡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觀。
2、如何制作提示牌?
先設計提示牌的立體造型,用彩色卡紙剪裁成長方形,在中間裁一個半園形再折疊成立體三角形,展開在半圓形上設計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樂會”(也可根據提示牌的造型來設計字型)配上色彩并裝飾上合適的紋樣,最后把三角形連接起來。
三、學生練習制作,教師輔導
四、作品展示評比
課題:第6課地球的新生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設計 應用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能力目標:掌握各種繪畫形式的創作方法(環保海報宣傳畫、手抄報),利用畫面表達希望和建議的方法。
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激發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及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應用各種繪畫形式,如手抄報、海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及對環境和資源的熱愛。
2、構圖和版面設計的創新, 利用畫面表達希望和建議的方法。
教具學具:收集、分析環境情況及資料,制作手抄報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導入新課,體會地球與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
(1)引導學生欣賞教師作品,感受作品所體現的“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鼓勵學生說說地球和人類的關系。
A、 語文、自然等其它學科學習過有關地球生態環境的知識嗎?
B、 你們已經有在課前做一定的資料收集和學習知識的準備工作,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那么要怎樣保護環境呢?
(2)以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將一個大地球貼在黑板上,請學生上前用教師準備好的材料裝飾地球。改變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使地球更美麗。
二、講授新課:
通過繪畫和制作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創新能力。
1、出示教師設計的宣傳海報,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是怎樣表現地球的新生。
2、觀察了解宣傳海報的組成部分。A、 文字 B、 圖案C、 色彩
3、教師點評,引出招貼畫設計的基本要素:A、畫面 B、標題 (主要構成) C、文字(輔助說明)
教師略帶講解宣傳海報常見的藝術風格:1、寫實 2、裝飾 3、抽象4、漫畫
4、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以收集、分析環境情況及資料應用各種繪畫形式,如手抄報、海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表達希望和建議等方面進行討論交流。
5、教師小結
A、 設計要素:主題明確、形式引人、色彩鮮明、構圖單純。B、 制作步驟:確定主題、構思構圖、充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