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精選17篇)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畫味道》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早在小班、中班的常識課中,就有提到味道這一常識,幼兒對味道已經有了自身的感知,而本次活動正是前面知識的后續,新《綱要》指出:“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而本次活動建立在幼兒對味道已經有所感知的基礎上,讓幼兒從感受到發現再到創造性的表現,幼兒喜歡貼近自己生活的東西,不喜歡拘泥于摹寫對象的真實形象,因此我設計了《畫味道》為題的美術活動。
這次活動,開始環節的動機呼喚,鼓動幼兒的積極性,過程中注重激活思路、啟迪智慧、觸發創新,在結束環節把幼兒的興趣引向欣賞和獲得滿足上。能幫助幼兒通過嘗與說回顧對各種味道的認識與感受,通過畫,將自己的感受大膽、創新地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通過交流與評價增強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活動中獲得肯定與滿足感。這個活動具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2、說目標 :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目標起著導向的作用。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材本身的特點。整合了社會、認知、藝術、語言等領域,確立了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
(1)、運用不同的線、形、色大膽構圖,創造性地表現自己對味道的感受。
(2)、通過嘗味、說味、畫味活動,激發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對味道的體驗,在活動中得到心情的愉悅。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為幼兒能學會運用不同的線條、色彩、形狀表現自己對味道的感受,并用語言表達出來,我將在后面環節介紹中做具體闡述。
3、說活動準備:
同時,我為本次活動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各種味道已有初步感知,能說出各種味道,掌握各種繪畫的基本技能。
(2)、為了讓活動更有趣味性,我將場景布置成 “食品展覽會”能更好的激起幼兒的興趣。
(3)、另外,本次活動的物質準備是:各種味道的食品,如:奶糖、檸檬、苦瓜、辣味牛肉干、黃蓮、姜糖、穿心涼糖、話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為幼兒提供畫紙、水彩筆、油畫棒、水粉顏料、棉簽等作畫工具;為了讓幼兒在作畫時有一個輕松的環境,我準備了輕音樂一盒。
二、說教、學法:
教法:
在活動中,我運用了游戲法、提問法、操作法等。
首先是游戲法,游戲能調動幼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開始就以參加“食品展覽會”的形式品嘗食物,充分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其次是提問法,教師提問的準確性,能引導幼兒有目的的,仔細的觀察,有利于幼兒進一步的學習與思考。
再次,我還用了操作法,讓幼兒品嘗各種味道,并將味道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使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建立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此外,我還用了示范法、交流法、鼓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突出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地位,達到各個領域和諧統一,從而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提供幼兒熟悉的材料,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提高幼兒認知,鍛煉幼兒的能力,本次活動我讓幼兒采用的學法有:
1、感官參與法:皮亞杰認知理論里提到:“幼兒必須通過自身活動發現,認識客觀世界,不斷建構,完善自己的認知模式。”在整個活動中,我將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通過嘗、說、想,動手及動腦,進行學習,嘗主要是嘗味道,想是想想嘗后的感受,說是將嘗到的味道說出來,動手和動腦是讓幼兒能動手將自己感受到的味道,用各種繪畫形式表現出來,體驗創作的樂趣。
2、另外,還采用了交流法,《綱要》指出“幼兒不會獨享個人的成功,他們總喜歡想方設法與他人分享,讓別人接納并期待別人給予的贊賞,互相啟迪、互相促進。”因此我為幼兒提供了說味道的環節,在活動這環節,讓幼兒充分地將自己的創意說出來,與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說教學程序:
本次活動主要流程:嘗味道——畫味道——說味道。
第一個環節,我以參與“食品展覽會”的形式激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中進行品嘗,并且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將品嘗味道后的感受說出來,為下畫味道做鋪墊。如:在幼兒品嘗前,讓幼兒明確嘗后要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可以從想到的和感覺到的等方面進行闡述。
第二環節,畫味道,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在充分的感受后,對味道有了初步的體驗,我以引導語“如果要用畫畫的方式表現你吃到的味道,你會用怎樣的方式呢?”從而讓幼兒回憶起已學的繪畫方式,并且讓幼兒對繪畫方式進行搜索,有明確的目的性,教師知道并啟發幼兒用線、色、形等方式進行繪畫,豐富幼兒
的實際經驗,為幼兒提供各種可操作的材料,教師及時的給予幼兒鼓勵與幫助,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第三個環節,請幼兒談談自己的作品,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版上,為了讓幼兒能從多角度進行闡述,教師進行示范講解,讓幼兒明確可以從什么角度對作品進行完整的闡述,如:“我嘗到的是味道,它給我帶來的感覺,所以我用了的顏色和線條來表現。”另外,以欣賞的角度,讓幼兒說出最喜歡的作品,互相交流評價,為幼兒提供自我表達的機會。通過這樣的交流,讓幼兒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他人,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和語言的創造性。 接著教師進行總結,這樣有利于幼兒知識經驗的梳理。也為活動延伸做鋪墊。 延伸推進:
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更多的味道,并嘗試用多種形式表現出來,嘗試著畫其他感覺,如聲音、冷、熱等,遷移幼兒已有經驗。(根據本次活動設計)
四、亮點及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應該能夠抓住幼兒的興奮點,使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根據本次活動中,我使用教法與學法的選擇和程序的設計,會對活動重難點有所突破,但是由于本次活動以幼兒創造性為主,無法預計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因此我將在活動過程中,及時關注幼兒的表現,適當調整教學方式,使幼兒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相關鏈接:
美術教學的關鍵:
所謂美術,美是體驗,術是表現。避免讓幼兒在接受一些十分概念化的圖式,因而失去了表現和創造美的熱切愿望。
教法補充介紹:
美術活動中較常用的教法有:觀察法、講解法、示范法、(分步示范、連續示范、重點示范:重點示范是教師只演示繪畫和手工制作中的一部分重點內容,而對幼兒學習和已經掌握的不再示范。另外就是對教學中的突出難點和重點、畫和制作的關鍵部分、幼兒難以完成的部分,反復進行示范,一般常作為巡回指導時的示范。)還有就是對話法,范例等。
美術欣賞活動說課建議:
1、教學活動應注重經驗的構建和積累。如活動前相關經驗的鋪墊。
2、欣賞活動緊扣美術欣賞要素。如——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以及
作品的構圖。
3、欣賞活動中尊重幼兒的感覺,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4、注重多種欣賞方法的運用。(如對話法、對比觀察法)
5、欣賞活動注重幼兒情感的激發。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為核心的一種創造教育活動,每個幼兒都有創造的潛力,同時又是一種需要他們手、 眼、腦并用,通過用橡皮泥做蝸牛這一活動,充分發揮幼兒想像力、創造力,培養幼兒對泥工活動興趣。
活動目標
(1) 幼兒能自己動手捏出蝸牛的外形。
(2) 培養幼兒用橡皮泥制作物品的興趣。
(3) 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4) 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 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制作蝸牛的過程
教學難點:怎樣把不同顏色橡皮泥拼成一只蝸牛
活動準備
彩色橡皮泥 火柴棒等(每人一份)范例
活動過程
過程一: 玩橡皮泥
教師組織幼兒自由玩橡皮泥,搓一搓捏一捏,熟悉橡皮泥的制作技巧。并讓幼兒觀察教師已做好的物品 。你們想不想學習做蝸牛
過程二: 制作
教師邊示范制作,邊講解,引導幼兒一步一步跟著做。
1)選一種喜歡的彩色橡皮泥搓圓搓長。(注意不要搓斷)
2)用同樣方法再選一種彩色橡皮泥,同樣搓圓搓長。
3)教師示范幼兒把兩條彩泥疊在一起,慢慢地卷成圈圈。
4)幼兒自己學著教師把兩條卷成圈圈,教師提問:做好的圓圈像蝸牛的什么?(蝸牛殼)
5) 幼兒動手再用另一種顏色橡皮泥搓成蝸牛的身體,教師巡視幼兒,并告訴他們這次橡皮泥要搓的又短又粗,揉成圈。
6)教師示范幼兒把蝸牛的殼和身體放好,輕輕捏一下,讓他們粘在一起。
7)教師拿出真蝸牛和老師做的蝸牛,讓幼兒觀察這只小蝸牛還缺什么?
8)幼兒動手做蝸牛的眼睛。用火柴棒和彩泥做觸角。
9)教師小結:這只小蝸牛做好了,你再給它做幾只小伙伴,好嗎?
過程三: 幼兒自由制作蝸牛
幼兒在教師啟發誘導學會制作蝸牛了,他們用自己方法再制作蝸牛,教師巡視。。
過程四: 幼兒作品展
過程五:課外拓展
讓幼兒做自己喜歡的物品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在紙上進行印畫,培養幼兒對印章畫的興趣。
2、體驗美術活動中的美感和快樂感。
活動準備:
1、胡蘿卜印章、盤子各36個,紅、黃、藍顏料若干,
2、范畫一張,幼兒操作紙人手一份
活動重難點:
怎樣使整個圖形完整的印在紙上,把握好所蘸顏料的量和印時的力度。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以洋娃娃在哭”引出漂亮的花布(出示范畫)
2、引起幼兒興趣“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花布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二)引導幼兒學習印章畫,師生共同參與作畫
1、教師示范講解(重點強調所蘸顏料的量和印畫的方法、力度)
2、 請個別幼兒選印章進行操作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讓幼兒乘“快樂大轉盤”進行印畫,提出要求
2、 重點提醒幼兒在蘸顏料時要適度,不要太多或太少,用力、方法到位
3、 注意衛生,強調一個印章印過一種顏料后,不可以再去蘸其它顏色。
4、 盡量多印,使畫面色彩豐富
(四)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以“洋娃娃口吻”說:“今天我們小朋友為我設計了那么多漂亮的花布,我太高興了,這些花布我都收下了謝謝你們。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4
活動目標
1.在了解鳥窩的特點和結構的基礎上,嘗試自己用泥設計不同的鳥窩。
2.能用輔助材料對鳥窩進行裝飾。
3.體驗愛小鳥,幫助小鳥的情感。
活動準備
泥巴、稻草、棉花、碎布、毛線頭,枯樹葉、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了解鳥窩的作用。
提問:你們知道什么是鳥窩嗎?它可以用來做什么?
2.了解鳥窩的基本外型。
提問:你們見過鳥窩嗎?在哪里見過?他們都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鳥窩一般都在樹上、屋檐上,形狀也都不一樣,鳥窩就是鳥寶寶的家。
二、出示PPT課件,了解鳥窩特點及其構造。
1.欣賞鳥窩,體會情感和感受溫暖。
提問:老師這里有一些小鳥的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蛋寶寶住在里面感覺怎么樣?(出示有蛋的鳥窩)
2.欣賞鳥窩,了解鳥窩的不同外型,感受小鳥在窩里的感覺。
提問:這個鳥窩像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啊?它是什么形狀的?它住在這樣的窩里感覺怎么樣?
小結:原來小鳥住的窩的形狀不一樣,有橢圓形、半圓等;做窩的材料也不一樣,有草繩、樹枝、泥巴等。鳥寶寶住在鳥窩里感覺暖暖的。
三、介紹操作材料,幼兒了解操作方法。
1.激發幼兒制作鳥窩的興趣。
提問:我們平時看到的小鳥都在天上飛,到了晚上,我們小朋友都回家了,小鳥沒有家怎么辦呢?
小結:小朋友都想動手幫助小鳥制作一個漂亮的家,我們都是愛護小鳥的好孩子。
2.出示操作材料,自由討論制作和裝飾方法。
提問: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泥巴,你打算做個什么樣子的鳥窩呢?會用什么方法?如何讓鳥窩變的更漂亮一些呢?
四、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設計不同形狀、結構的鳥窩。
2.能力強的幼兒選擇不同種類的材料對鳥窩進行裝飾。
3.大膽進行操作,注意材料桌面衛生。五、幼兒之間介紹作品并進行評價。
1.指導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主要從造型、材料、裝飾上進行講解。
2.自然結束活動,體驗成功、關愛的心情。
我們一起把做好的鳥窩放到外面的小矮樹上,讓鳥媽媽帶著它們的.寶寶到里面來休息吧。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5
一、授課班級:
中班
二、內容分析:
《路邊的樹》是從中班主題《我在馬路上》中延伸出來的活動。馬路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路邊的樹是孩子既熟悉又陌生的,在充滿想象的孩子們眼里,樹是具有生命的小精靈,在進一步觀察大樹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有什么樣的發現和驚喜呢?換位思考,如果孩子是樹每天站在馬路邊會看到什么呢?此活動旨在通過馬路上的樹,從一點向多點引發孩子的想象,讓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感受創新思維的樂趣,培養幼兒良好的創新思維習慣。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將獲得更豐富的有關樹的感知經驗,并通過想象與藝術操作相結合,在創新、科學、藝術等領域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三、幼兒分析:
中班幼兒的思維主要依據具體事物的形象和對它們的聯想,而且多是在動手玩樂中進行思維。所以本次活動借助中班孩子比較熟悉的樹,在游戲、觀察、制作中多角度地引領發現并產生突發奇想,有利于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幼兒的自信心,還能培養良好的學習、思維習慣,可謂一舉多得。
四、設計思路:
大樹就在孩子身邊,以生活經驗為基礎,給孩子一個體驗創新思維樂趣的良好載體——樹,通過層層引導、提升,激活孩子的創新思維,引導他們在看看、想想、說說、做做等多感官參與的情況下,充分體驗和感受到創新思維活動的樂趣。具體設計思路是:經驗交流——觀察想象“樹”——添畫想象——換位想象“馬路上的熱鬧”。
五、活動目標:
1、根據樹的形態、顏色進行想象,初步學習從一點向多點發散的思維方法。
2、通過創造性地表現大樹的眼睛,想象和感知馬路上的熱鬧。
3、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六、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水粉顏料,水粉筆、圍裙、套袖、與孩子相當的圖片
2、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調查了解哪里有樹
3、課件的準備:有關大樹的PPT
七、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經驗回顧
1、經驗交流。
師:“在來幼兒園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PPT出示“樹”,“今天我們來討論樹,哪里有樹?”引導孩子交流對樹的位置的經驗影像,促進孩子對新經驗的建構。
2、大膽說出樹好在哪里?并通過教師的回應提升,了解樹木能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功能,引發孩子的情感同時引出孩子們對樹的熱愛。
(二)欣賞課件,引發想象
1、在輕柔的背景音樂中,欣賞PPT中“樹的美景”。并通過欣賞,引導孩子大膽說出自己心中所想,從而為孩子廣闊的想象做鋪墊。
2、使用有趣的方式引導幼兒參與PPT的操作(用我們的小手依次“點開”PPT中的色塊),通過PPT出示不同形態的樹,引發孩子從樹的顏色、形態進行想象。
(1)綠色色塊——綠色樹葉的形態奇異的樹。“這棵樹像什么?”"根據樹的形態來想想象。
(2)黃色色塊——黃色樹葉的形態奇異的樹。“這是哪個季節的樹?這棵樹像什么?”同樣根據樹的形態來想想象。
(3)紅色色塊——紅色樹葉的樹。“紅顏色的樹讓你想到了什么?”根據顏色進行發散性的想象。
(4)藍色色塊。“猜猜藍色色塊后,藏著什么樣的樹?”通過老師的質疑“你見過藍色的樹嗎”,來引發對“燈樹”的了解和想象。
(三)動手玩樂,換位想象
1、添畫想象:“如果樹有眼睛會是怎么樣的呢?”通過美術活動創造性地表現大樹的眼睛。
2、換位想象:“如果大樹站在馬路邊上它會看見什么?”想象和表述馬路上的熱鬧。
3、自由操作,引導孩子們在動手玩樂中進行思維。
“你的樹是什么樣子的呢?”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大膽創作,表現心中“樹”;并通過添畫不同的色段來換位想象“我看到了(馬路上的)……”
(四)展示分享,活動結束
與同伴互相說一說“你的大樹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分享(也可以與聽課老師來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想象。)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6
教學目標:
1。關注人物面部的顏色和形狀,體會人物面部的一個千變萬化。
2。嘗試用繪畫、剪貼等方式大膽改變大師的作品,感受藝術創作的樂趣。
3。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教學準備:
米羅的人物畫若干、展板、實物圖片(正反面)、蠟筆、人物臉型
教學過程:
(一)介紹大師米羅,欣賞米羅的畫,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這是米羅,是個了不起的畫家,你們認識嗎?你們想不想看他的畫?
師:猜猜畫家畫的是什么圖?
師:覺得這些小朋友畫得怎么樣?覺得很好玩?哪里好玩?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像的臉、手等部位,感受米羅畫的夸張和有趣。
(二)出示不同造型的實物圖片和反面的各種臉,感受變化的樂趣。
師:如果李老師也帶來各種可愛的臉,你能把它變成好玩的臉蛋嗎?
出示蘋果、樹葉、方片面包等,對照實物圖片請幼兒說說自己是什么樣的臉型?
師:它們能不能變成可愛的小臉蛋呢?
翻轉實物圖片,展示裝飾好的臉蛋。
師:你喜歡哪個臉蛋?為什么?學一學表情。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著重觀察顏色和五官的形狀、大小等。
(三)操作
師:今天李老師帶來了很多可愛的臉,待會選自己喜歡的可愛的臉,在臉上畫上各種各樣的眼睛鼻子嘴巴。這里還有報紙,可以扭一扭啊,做成頭發,待會做好以后可以放在相應的畫像上。這樣畫家爺爺的畫和我們的畫變成同一張了。
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講評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7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魚游)
多媒體教學軟件(封面、魚在水里游、黑色、小圖片魚等)
幼兒已在畫紙上用各色油畫棒涂好一層底色,用黑色作幕布。
活動目標
鼓勵幼兒獨立地畫出各種各樣的魚,大膽添畫背景。
學習用鋼釘刮蠟作畫,感受鋼釘畫的樂趣。
活動過程
1、隨音樂作魚游動作入場。(教師扮演魚媽媽,幼兒扮演魚寶寶)
師:寶寶們,跟著媽媽到大海里去游泳吧!(聽著音樂入場)
累了,休息一會兒吧!
看,海里有些什么呀?(幼兒自由發言)
除了這些,海里還有些什么呀?
魚兒們在海里玩得正開心(鯊魚音樂)不好,誰來了?
在這危險的時候,烏賊不慌不忙地噴墨,把周圍的海水都染黑了,大鯊魚什么也看不見,只能游走了。
2、魚兒們躲到哪里去了呢,請小朋友來找一找。
(幼兒說,教師按鼠標)
3、示范。
小朋友看(幼兒用紙)黑黑的水里還躲著許多的魚,它們躲在哪兒呢,請小朋友動手找一找,怎么找呢?
(出示鋼釘)這是鋼釘,我先想好在這兒畫一條熱帶魚,用鋼釘在這兒刮蠟作畫。比一比誰找得魚和別人的魚不一樣,魚找到后,可以添畫上背景。
4、幼兒作畫。
5、講評。根據幼兒作畫的內容及時給予肯定。
6、魚媽媽帶領魚寶寶們游到別處去玩。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積極肯定與消極否定這兩種語言表達所反映的不同心情。
2、學習積極肯定的語言表達方式。
3、培養幼兒積極樂觀的心態。
活動準備:
兩個男孩子布偶.
活動過程:
一、認識“太好了”和“太糟了”
1、逐一出示布偶,介紹東東和西西:我是東東,我最喜歡說:“太
好了,”無論遇到什么事情,我都說太好了;我是西西,我最喜歡說:“太糟了,”所有的事情,我都說太糟了。
2、引導幼兒討論:你喜歡東東還是西西?為什么?
二、欣賞故事
有一天,東東和西西一起出去……(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提問:
1、東東和西西在草叢里撿到了一個蛋,他們分別是怎么說的?
2、看到蛋殼里鉆出來一只小鳥,東東和西西是怎么說的?
3、在喂養小鳥的過程中,東東和西西是怎么說的?
4、小鳥長大了,東東和西西是怎么說的?
5、小鳥飛走了,你們心里感到怎樣?東東和西西是怎么說的?
6、為什么同樣的事,東東和西西會說不同的話呢?(幫助幼兒認識東東是個開朗、快樂的孩子,西西是個悲觀的孩子。)
三、太好了
1、聽了故事以后,你們覺得喜歡東東還是西西,為什么?
2、你們平時喜歡說太好了還是太糟了,為什么?(讓幼兒明白擁有樂觀的心態會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快樂。)
3、舉一些在實際生活中會給幼兒造成困難的例子,讓幼兒嘗試以積極的心態來講講自己的想法,同時讓幼兒討論用消極的心態對待事情對心里的負面影響。
4、啟發幼兒學習東東,根據自己的喜好說一句“太好了”的話。(你最喜歡的玩具或食品是什么?如果媽媽把你最愛的送給了別人,你會怎么樣?
教師小結:希望大家做個快樂的孩子,能快樂地對待每一件事情。
四、表演故事
1、教師帶領幼兒邊看書邊講述故事。(收書)
2、教師講述旁白部分,幼兒講述東東和西西的話,提醒幼兒注意語調和表情。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9
設計意圖
盤子是我們生活中常見又熟悉的生活用品,人們還將它制作成了很多精美的工藝品,而且它又是一個典型的圓形裝飾品,有突出的裝飾特點,我們可以讓孩子們通過觀察中國傳統和外國經典的瓷盤圖樣,了解中心裝飾和邊緣裝飾的方法,從而獲得更多的裝飾畫繪畫方法和經驗,并嘗試運用到生活中。
活動目標
1、能夠大膽使用不同材料進行盤子裝飾創作。
2、通過欣賞中外不同的“瓷盤”風格,嘗試運用各種圖案進行中心和邊緣連續的裝飾。
3、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現連續的美,體驗創作盤子畫的快樂。
4、能夠嘗試多種材料進行盤子中心和邊緣的裝飾。
活動難點
掌握邊緣連續裝飾的方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熟悉各種線條和圖形。
物質準備:漂亮的盤子PPT、水彩筆、油畫棒、彩紙、打印圖案、剪刀、膠棒、彩色黏土、泥工板、圓形紙盤若干、紙盤圖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入部分:美麗的瓷盤
(一)、教師出示“瓷盤”,請幼兒說一說它是什么?它哪里最漂亮?
(二)、演示《漂亮的瓷盤》PPT,請幼兒觀察、觀看。
師問:你看到瓷盤哪里漂亮?
盤子邊緣的圖案、花紋是什么樣子的?是怎么排列的?
盤子的中心是什么圖案?它和邊緣的圖案有什么不一樣?
(請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
小結:這些瓷盤裝飾得很漂亮,都是中間用一個大圖案來裝飾,邊緣用連續的花紋、圖案來裝飾。
(三)、找一找:請幼兒在“盤子世界”里找出那些盤子是中間有大圖案、邊緣用連續裝飾的方法裝飾的。
二、操作部分:繪畫美麗的“瓷盤”
(一)、請幼兒想一想,如果你也想裝飾一個漂亮的“瓷盤”,你會用什么圖案裝飾瓷盤的中心?你會用什么花紋裝飾“瓷盤”的邊緣?它們是怎樣排列的?
(二)、介紹操作材料
泥工組:能夠運用團團、壓扁、搓條的方法,進行盤子中心和邊緣的連續的裝飾。粘貼組:能夠嘗試運用剪貼的方法進行中心和邊緣連續排列的創作。
色彩組:嘗試運用多種色彩和線條組合,進行中心和邊緣連續花紋的裝飾。
線條組:引導幼兒嘗試選擇合適的線條和圖形組合,進行中心和邊緣連續花紋的裝飾。
(三)、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操作。
幼兒分組選擇材料,能夠根據材料選擇適合的圖案裝飾在盤子的中心,使用連續花紋裝飾盤子的邊緣。
(四)、教師對幼兒進行巡回指導。
教師對各組幼兒進行全面的指導和個別指導。
三、結束部分
(一)、幼兒自己選擇位置放置自己裝飾的盤子,自由介紹作品。
(二)、運用自評和互評方式進行講評作品。重點引導幼兒講述中心和邊緣連續裝飾的圖案選擇和裝飾方法。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
2、引導幼兒發揮想象,設計有特色的班級塑像。
3、感受作品的美感。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欣賞討論:
1、觀察公園里不同的人的不同姿勢和表情。
2、談論:有沒有兩個人長得一樣的,說說每個人不同的特征。
3、欣賞少先隊雕塑。
4、說說你看到了什么?這種表現形式有什么特別之處?
5、小結。
二、幼兒分小組擺造型
1、今天我們也要設計我們自己班級的塑像,你們有什么好的想法?
2、幼兒自由討論。
3、幼兒自由分組,和好朋友一起設計塑像動作。
4、分小組展示。
5、說說哪組的動作最好,為什么?
三、記錄塑像
1、教師幫助幼兒修改動作及站位。
2、用相機記錄。
3、小結。
四、回幼兒園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1
活動目標:
1.能用陶泥創作各種手的造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大膽想象、添畫。
2.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能說出喜歡他人作品的理由。
3.體驗創造性陶藝活動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
活動準備:
l.投影儀、屏幕,關于手影的幻燈片。
2.陶泥及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播放幻燈片,激發幼兒興趣。
(l)教師將手影幻燈片投射到屏幕上,啟發幼兒想象。
教師:大屏幕上面有些什么?你發現上面的小秘密了嗎?(小兔子、小狗、孔雀等手影形象)
●以幻燈片的形式展示范例,使幼兒感到很新奇。幼兒發現原來那么多有趣的的形象,都是自己平時一直在玩的手影游戲的不同表現方式。這使他們很興奮,也蠢蠢欲動,急于想用泥塑的方式進行表現。此處的幻燈片不僅充分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將幼兒的注意點轉移到了“手影變形”上來。使教學環節緊湊而流暢地發展。
2.師幼共同探索手的不同造型。
(1)幼兒玩手影游戲。
(2)教師:變一變,看一看,小手變成了什么?(海螺、熱帶魚、老鷹、小草、鴨子等)
●第一環節充分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因為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創造的積極性更高了。他們十分投入地創造手影,產生了很多從沒有出現過的形象。此環節達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這為后面的創作了充分的經驗基礎。
3.演示創作過程。
(1)教師展示手形。
教師:想一想,這個手形會變成什么?還能變成什么?(刺猬、孑L雀、大樹、金魚、扇子等)
教師:手掌可以變成刺猬的身體,手指就是它的刺。
(2)教師繼續展示手形,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教師:想一想,這個手形添上什么會變成什么?(公雞、小船、卡車等)
●該環節同樣利用幻燈來展示手形作品的創作過程,使得作品的變化快速而清晰,好像變魔術一樣,讓幼兒感到神奇且愉悅。而幼兒層出不窮的想象,又使活動在師幼互動的過程中進入高潮。
(3)教師示范用陶泥做手形。
教師:先在泥板上擺好要畫的手形,用工具從最外面的手指開始,仔細地沿著手的形狀走,一直畫到最后一根手指,把手、筆移開,泥板上就會出現要畫的手形。添上花紋圖案或使手指變化,漂亮有趣的手形作品就出來了。
●在幼兒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激發后,教師通過手形制作方法的演示,讓幼兒學習并掌握創作的技能,就好像給了幼兒一把通往成功殿堂的鑰匙,讓每個幼兒都能將自己的想象變成觸手可及的真實畫面。
4.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l)鼓勵幼兒自己變化手形,大膽創作。
(2)指導幼兒進行細節裝飾。
5.作品展示,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學習同伴的作品。
教師:你的小手變成了什么?是怎樣變的?你最喜歡哪一件?為什么?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在主題墻上布置各種手影想象畫讓幼兒欣賞,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區角活動
①美術區:手印創意畫。
②表演區:白布、手電筒等讓幼兒表演手影游戲,演一演、說一說。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2
教學目標:
1、 引導幼兒在說說畫畫中了解人物的基本特征,并初步學習畫人物的動態。
2、 嘗試用拓印的方法裝飾畫面,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制活動人一個,作畫用品人手一份,歡快的旋律一段,拓印材料(蘿卜、藕、廣告色)若干,吹泡泡工具一份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引發幼兒繪畫興趣
用吹泡泡的形式引出圓形,并以泡泡的口吻說出泡泡寶寶的心愿---希望自己變成一個人,一個會跳舞的人。
二、 師幼互動(幫泡泡寶寶完成心愿)---感受、表現人物的基本特征和跳舞的各種動態。
1、 感受并表現人物的頭部特征
A、 說五官
B、 畫五官
C、 設計發型
2、 引導幼兒感受、表現人物跳舞的動態特征
a、 幼兒跟隨音樂做各種動作
b、 感受同伴跳舞時不同的動作特征
c、 教師根據幼兒自編的動作示范畫出跳舞的泡泡
d、 介紹拓印材料并示范拓印背景
三、 幼兒練習作畫,教師適時指導,并用拓印的形式裝飾畫面背景。
四、 作品欣賞評價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3
一、設計意圖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為核心的一種創造教育活動,每個幼兒都有創造的潛力,同時又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
魚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動物,對于魚的外型特征幼兒已相當的了解和熟悉,我從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繪畫發展水平出發,以幼兒發展為本,充分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充分調動幼兒的繪畫熱情和興趣,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創設"小魚不見了"的問題情境勾起幼兒強烈的好奇,激發幼兒探索及創作的欲望。并運用多種繪畫材料、工具及載體,通過用蠟筆和水粉間的常用又獨特的組合方式進行美術創作,引導幼兒自主創造,表達自己的意圖及對美術作品的感受,讓幼兒盡情地表現,畫出自己喜歡的、富有創造性、個性的魚,從而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在教學方法上利用直觀教學和幼兒操作法相結合。
二、活動目標:
1、嘗試用蠟筆和水粉筆組合進行美術創作,體驗"變魚"過程帶來的快樂。
2、養成良好的作畫常規。
三、活動準備:
1、水粉顏料、毛巾、水粉筆、桌布、蠟筆、繪畫紙、等
2、畫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圖一張 。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幼兒進場
2、來到范畫前,引導幼兒猜測海底的魚都去哪兒了?
3、出示水粉筆
魔術筆粘上顏料涂在紙上,魚就出來了。
(二)基本部分
1、請個別幼兒嘗試變魚。
2、小結,作畫練習的過程。
3、全體幼兒操作
4、提出操作要求
(1)在變魚前先要用淡色的蠟筆畫出自己喜歡的魚和水草,魚要畫得多些,畫的重些。
(2)畫好魚和水草后,再用水粉筆涂上顏料就可以了。
(3)在涂色時水粉筆的水分不要太多,不然顏料會流出來。
(4)保持桌面和衣服等的干凈,手臟了要及時擦干凈。
5、幼兒分散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
1、評析
師:請動作快的小朋友坐上潛水艇去觀察水里的魚,老師指出有特色的魚和幼兒一起分享。
2、開潛水艇離開教室
師:小朋友變出了這么多的魚,我們把自己的作品帶到教室里,大家一起來欣賞好嗎?
活動反思:
魚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動物,對于魚的外型特征幼兒已相當的了解和熟悉,所以要從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繪畫發展水平出發,以幼兒發展為本,充分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的活動設計,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充分調動幼兒的繪畫熱情和興趣,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創設“小魚不見了”的問題情境勾起幼兒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幼兒探索及創作的欲望。并運用多種繪畫材料、工具,通過用蠟筆和水粉間的常用又獨特的組合方式進行美術創作,引導幼兒自主創造,表達自己的意圖及對美術作品的感受,讓幼兒盡情地表現,畫出自己喜歡的、富有創造性、個性的魚,從而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4
活動目標:
1、 通過變變變等游戲幫助幼兒了解10以內數的對應關系。
2、 訓練幼兒對數量間大小變化的感應速度。
活動準備:
1-10卡片人手一套,相應數量的積木、大數字卡片和對應數量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變變變》
1、 教師出示幾個數字卡片和對應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找找能發現什么?(數字和數量的對應關系)
2、 教師蒙上黑板,變動一個數字或數量,請幼兒觀察什么變了,并將向對應的數字或數量隨即改變
3、 教師牙簽搭出數字,幼兒在自己積木中找出相對應的積木數量,教師改變幾根牙簽的位置,幼兒隨即將對應的數量積木改變
二、找一找
幼兒兩兩結對,一人出數字,一人找出相對應的數量積木,然后將數量改變,另一位幼兒隨即找出相應的數字
三、游戲《大了,小了》
一名幼兒離開教室,教師出示一個數字,幼兒回來,任意說數字,其他幼兒提示說的數字和教師出示的數字間差別,大了還是小了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5
一、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服裝、發型的變化來表現人物。
2. 區別顏色深淺,會用對比的顏色配色,使以彩鮮艷
3.知道華人新年,元宵節時的習俗,體驗過節的愉快氣氛,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
二、 重點與難點
知道同一種顏色有深淺之分。 用發型與服裝的變化表現男、女人物。
三、 材料及環境創設
1. 彩色水筆、蠟筆、紅、綠、蘭、黃等水粉色。
2. 在區域里,可張貼各種范例畫,如:各式彩燈、節日景色、弟弟妹妹形象等。
四、 設計思路
本活動為了讓幼兒區別顏色深淺,會用對比的顏色配色,繼而能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逐步使畫出的人物更具體、更生動。 中班幼兒已會有意識地調換顏色,并能注意與客觀事物的固有色相對應,但還不能有目的地配色。因此,在活動中通過觀察過節時的弟弟妹妹的衣著這一環節,讓幼兒了解同一種顏色有深淺之分,并學習有目的地用對比的顏色配色,避免色彩混亂,使畫面更鮮艷。 在設計中,使用水粉色。活動的最后環節——花燈的制作,可延伸到區角活動中去完成,使不同層次的幼兒都能體會到成功的興趣。
五、 活動流程
介紹元宵節——欣賞討論——幼兒創作——引導講評 ——制作教具(燈籠)
1. 介紹元宵節
知道華人新年中的元宵節 ——我們華族特有的節日,是全國華族共同歡慶的節日。節日里大家穿上新衣,門前掛上彩燈,走親訪友,美麗的花燈和鮮艷奪目的各色衣服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城市裝點得更加美麗。
此環節可放在生活活動中進行。還可建議家長帶領幼兒去逛逛街,看看觀燈的人流,看看彩燈的排列及顏色,體會節日的歡快氣氛。
2. 欣賞討論。
①建議在觀賞范例時,可引導幼兒討論:畫面上有誰?哪幾位是弟弟?哪幾位是妹妹?他們的衣服和頭發有什么不同? 通過討論可幫助幼兒解決難點,理解發型和服裝的不同可表現出人物是男還是女。
②教師還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人物在干什么?說說自己看到的彩燈是怎么樣的?有什么不同?(顏色、排列) 以上設問主要是引起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所見的興趣。給幼兒創設交流有關彩燈知識的機會。
③討論作畫方法。 建議教師出示人物基本部分,讓幼兒思考并示范怎樣畫頭發和服裝才能分出弟弟和妹妹。
3. 幼兒創作
(1)教師可啟發幼兒把人物畫大。(可以看清頭發、五官和服裝)把畫面畫滿,想象變化不同的發型和服裝來表示弟弟和妹妹,并引導相互啟發。
(2)用蠟筆畫服裝的圖案、花紋。
說明
畫得快的幼兒可不要等待。“穿戴整齊”即可去“看彩燈”——手指點畫彩燈。
(3)手指點畫彩燈。
建議如在點畫彩燈過程中發現有個別幼兒已有深淺搭配和間隔排列的意識, 則應馬上介紹給集體,使幼兒逐步有配色的意識。對來不及完成作品的幼兒,要鼓勵他們在區角活動中完成。
4. 引導講評
找一找畫面上弟弟妹妹都來看燈了嗎?看看彩燈漂亮嗎?為什么這些彩燈特別漂亮?
5.制作教具
準備白紙數張,各色皺紋紙數張,訂數機數個,剪刀數把,彩筆無數
先用各色皺紋紙制作彩燈,也可用白色紙制作燈籠,讓幼兒在燈籠上任意作畫,涂色。把做好的各色燈籠掛在角落增添節日氣氛。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6
【活動目標】
1、體驗與老師間的美好感情,提高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2、初步培養幼兒臨摹做畫的能力,并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3、引導幼兒初步學畫人的上半身,簡單畫出人的五官,并表現出老師的明顯特征。
【活動準備】
1、老師的照片。
2、幼兒黑色水彩筆,蠟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老師的照片你們看看照片上的人是誰呀?
你怎么看出是(王)老師呀?誰能說一說王老師長的什么樣子?
2、師:請小朋友說說我長得什么樣子呢?
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
二、展開。
1、老師想請小朋友幫老師一個忙好不好?你們能給老師畫張相嗎?
2、觀察
師:現在請小朋友仔細看看老師。
請幼兒描述老師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頭發的長短,是圓臉還是長臉,眼睛是大是小)3.教師邊講解邊演示繪畫的步驟。
4、布置作業,提出要求。
(1)在繪畫前要注意仔細觀察老師的基本特征,觀察完先用黑色水彩筆畫出形象,再動手涂色。
(2)在繪畫時要保持畫面的干凈。
(3)用色要大膽,美觀。涂色要均勻。
5、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指導幼兒掌握畫畫的正確順序。
(2)指導幼兒注意觀察老師的明顯特征。
三、結束布置。
幼兒作品"我喜愛的老師"展,請幼兒互相參觀、介紹,并互評畫的像不像。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 篇17
教學目標:
結合詩歌“今天我來做媽媽”,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達“我很能干、長大了”。
·增強幼兒升班意識,激發升班自豪感.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有一定的做畫能力,對于畫“意愿畫”有興趣。
(材料準備)紙張、筆等
重點與難點:能用不同的繪畫符號表示自己想做的事情。
教學過程:
一、講講說說:能干的我
“暑假里,我們在家都做了些什么有意義的事?經過一個暑假的鍛煉,我們小朋友又長大了,成為了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了。
二、欣賞熟悉詩歌內容.
1、教師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提問:這首詩歌叫什么名字?聽了這首詩歌,你們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
2、請幼兒帶著問題再欣賞一遍.
提問:詩歌里的小朋友幫助別人做了那些事?你們最喜歡哪一句?
3、幼兒結伴游戲:
幼兒兩兩結伴,一人扮演游戲中的“媽媽”,一人扮演小弟弟。邊動作表演邊念兒歌。
三、意愿畫:我長大了
1、說說講講自己在家為爸爸媽媽做些什么事情,在幼兒園能為老師們做些什么。
2、幼兒人手一張做畫紙,記錄自己長大了的事情。
3、重點和難點:知道不同的表格里可以用不同的繪畫符號表示,(如可以畫上一張桌子代表“我幫媽媽擦桌子”等),嘗試大膽做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