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反思(精選14篇)
課后反思 篇1
今天是講二戰爆發的歷史。其實已經在其它班級上了節課,只是效果不滿意。今天所要上的是一個差班的課。如果不采取點措施,課上不到一半,肯定臺下睡成一片。我不希望變成這種慘狀。
首先在網上查閱了一些關天二戰史的資料,比如莫斯科保衛戰,不列顛之戰等等,當真正接觸這些資料之時,突然感覺歷史是這樣的生動,并非象教科書上所寫的那樣枯燥無味。我突然想,要是學生能親自讀讀這些東西,或許能打動他們,激發起他們學習的熱情和欲望。我也感覺到,是學生讀的東西太少了,特別是關于歷史方面的東西。沒有豐富的史實做奠基,他們怎能對書上精辟的描述理解,進而產生興趣呢?
上課了,因為是差班,我也不想首先從大道理講起,這樣他們一定會很抵觸。首先在語調上較以往有了一些改變,有意識的讓聲音變得抑揚頓挫,我發現有幾個學生仿佛感覺到了這種變化,特別是幾個男生,他們給隨著我提出的一個個問題,都在逐步的回答,我感覺到已經開始調動起了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心里有些高興。以往的平鋪直敘講課所帶來的不愉快,仿佛傾刻間消失。
當講到不列顛之戰、莫斯科保衛戰之時,特別對之加以了潤色,德國的海獅計劃,倫敦上空的轟炸,丘吉爾領導英國人民挫敗德軍的進攻、斯大林鋼鐵般的意志、莫斯科紅場的閱兵、蘇聯人民為保衛莫斯科所做的英勇斗爭等,感覺學生在和我一起回到當年那場硝煙彌漫的戰爭。感覺到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就在那一刻之間。
這一節課下來,感覺課堂沒有以前的那樣沉悶,但是又感覺,在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之時,又怎樣完成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呢?比如對二戰原因的分析,對慕尼黑陰謀的認識,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理解,對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過程、作用的分析認識,由于時間問題,都只是點到為止,沒有更深入的分析。而這些都是考試所要考到的問題。怎樣解決好這樣的矛盾呢?
要做到這些,我想只有不斷的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只有從細微處慢慢的改變,一步步提高,讓歷史課真正變成有趣味的,而又充滿智慧的、學生心目中喜歡的課堂。
課后反思 篇2
下午上課時,全部內容臨近尾聲時我發現有些孩子坐不住了(一年級),這時內容沒有完全上完,離下課還有十多分鐘,但我有感覺再繼續我的內容有些孩子可能會“回不來”,心已經走了。這時我聽到了鈴聲,我們離學前班很近,我就做了“傾聽”的動作,讓小朋友跟我一起聽鈴聲,然后皺皺眉說“老師好象不太喜歡這個聲音……,小朋友有什么好的點子嗎?“小朋友們一下子來勁的,有的說可以用打呼嚕的聲音,有的說要歌聲,有的說要狼叫,警報,還有的更直接,建議用很可愛的聲音直接在喇叭里喊”下課了,下課了——“我就順著他們的意思做一些很有趣的動作,象開玩笑一樣進行點評,還請小朋友們模仿自己設計的鈴聲,大家開心極了,十分鐘好象變得特別短,最后我發現設計鈴聲的環節居然跟我們這課內容中的音色能掛上鉤,就正好來個很”方便“的小結,小朋友們也高興,出教室時還口中念念有詞!我的感受是有時不必太拘泥與一些規矩內容,一定要把自己的內容講到自認為很透,抓住一些小小的細節開展教學,讓孩子換換口味,我們開展音樂教學的目的是一致的,有變化地開展教學對孩子們很重要,反正條條大路通羅馬,過分方正了會扼殺孩子的興趣!
課后反思 篇3
語言活動是五大領域中的一個范疇,是教師為幼兒準備一定的語言材料,模擬和創設特定的語言情境,使幼幼兒能觸景生情,邊玩邊說,從而達到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活動。 《音樂氣墊火車》是一個語言故事,內容生動、形象,易于幼兒理解,比較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在聽聽、說說中理解故事的內容,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知道這輛火車的不同之處,體會故事中的真正含義:知道樂音對我們的身體有一定的好處,會使人心情舒坦,愉快;噪聲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害,我們要遠離噪聲。故事一共分為四個部分。談話引題-完整講述故事-分段講述理解--交流生活經驗,讓幼兒在充分想象的基礎上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噪音和樂音,并區分他們的不同,最后根據自己的已有的經驗來說說什么是噪音,什么是樂音,了解噪音,體驗噪音,知道噪音對人體及環境的害處。在活動中,結合了幻燈片、圖片等不同的教學工具,注重完整講述、分段講述、交流經驗等教學形式,讓幼兒充分地自己講述的過程,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重視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從集體到個別,讓每個幼兒都有說的機會,在語言的天地中得到語言的鍛煉。
課后反思 篇4
”和“悟”為宗旨,以體驗語言文字的作用為目標,將讀的訓練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如進入情境的角色朗讀、帶有個性的精讀、師生共同的研讀,還有痛徹心菲的品讀。在尊重學生個性感悟的基礎上,立足于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聽、說、讀、議、寫等多種的語文實踐活動,讓每位學生動腦、動口,人人都有語言實踐的機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提升情感的價值。
《語文新課程標準》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船長》一課的教學中,我通過融入情境,與角色對話;融入情感,與文本對話;融入思想,與人物對話;盡情思索,與心靈對話,這樣幾個環節把握課文。把閱讀發現的主動權、時間支配權和空間占有權還給學生。實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發現學習,并體現了其個性閱讀。通過生生對話和師生對話達到互助互補、互激互促的效果。
亮點一:設置采訪環節,以便整體了解感知全文。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深入地了解了課文。重要的是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得到應有的鍛煉。設計之時,考慮到效果,生怕不佳。但讓我感到欣慰的是課上學生們樂在其中,有板有眼。
亮點二:我認為自己沒有游離在外,而是在課堂對話中,與學生一起沉思,一起感動,實現語文課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在講課中,激情導入、延伸總結、激勵式評價滲透其中。
課后反思 篇5
本課學后,課文基本上能掌握,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優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過指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通過有效地小組合作學習后,匯報自己喜歡的句子,明白了“人”和“影子”“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
二、通過圖文結合,并抓住關鍵的詞語,使學生明白“前-后”、“左-右”是兩對反義詞,而且還明白了它們也是表示方向的詞,并還能自己再找出表示方向的詞語。例如:“東西南北,上中下”等,并感受到了“人和影子”是一對好朋友,而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狗一樣,總是跟著我。
這節課學習后,大部分學生能以自己為中心,說出自己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左面、右面是誰,有極個別學生說不完整。
另外,還有少部分學生不明白,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前?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后?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左?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右?這就需要同學們在課下實踐中去理解、去觀察,并帶領他們做做“踩影子”的游戲,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課后反思 篇6
在幼兒園工作中,各種困惑和難點真可謂層出不窮,更有甚者如同頑疾般干擾著我們的日常工作,令我們無從下手。例如:如何開展家園共建工作、怎樣對待小學傾向化、如何建設園所文化、怎樣建設教師團隊等等諸多問題。針對這一情況,12月2日下午,我們河南師范大學園長國培班()班主任彭小洪老師、肖廣興主任特意請來了河南師范大學劉曉紅教授、福建師范大學丁海東教授、新鄉市育才幼兒園王冬梅園長和國培班學員一起,就大家關注的普遍性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出謀劃策,歸納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可操作方案,讓我們收獲頗多。
在本次研討活動中,我印象最深的主要由以下三方面:
一、剛柔并濟引領教師團隊
在“如何穩定教師隊伍、提升教師素質”這一問題上,教授們一致認為:要以園長人格吸引教師、要創建適合教師發展的平臺、提高教師的報酬、以專業理念引領教師成長等,特別是王冬梅園長結合自己管理經驗總結的“剛性的制度、柔性的管理、科學的機制”這三條使我受益匪淺。
二、 正確看待“小學化傾向”
在這一問題的研討中,劉曉紅教授闡述了她的個人觀點,讓我深受啟發:
首先,從園長到教師、再到幼兒家長,都要正確解讀《3至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轉變觀念;
其次,前書寫、前閱讀等內容不是小學化,而是幼小銜接的必要環節;判斷是否小學化的關鍵不在于內容,而在于以何種方式引導孩子學習;
另外,幼兒園要用實力、品牌吸引家長,引領家長,切不可讓家長牽著鼻子走。
三、“物質”、“精神”兩手抓創建園所文化
丁海東教授系統地分析和講解了園所文化的概念及構建方法等。他指出:園所文化創建的核心是精神層面,一切物質創設要為這一核心服務,彰顯兒童文化、崇尚自然、構建要整體布局。丁教授的話深入人心,讓我在創建園所文化方面有了科學的指導和理論的支撐。
總之,這次“幼兒園發展的困惑和難點分析”研討活動不僅意義重大,而且非常的及時、實用,對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非常感謝這些學前教育專家們,我一定會在工作中大膽實踐,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
課后反思 篇7
轉眼秋天就來了,一陣陣秋風吹過,到處是飄落的秋葉。紅的,黃的,黃中帶綠的,豐富多樣的樹葉給孩子提供了探索、發現、表達的廣闊空間。孩子們喜歡樹葉,每次戶外活動時,他們總是會撿起樹葉玩弄起來。生活中,孩子們會對一棵草,一片掉下來的樹葉感興趣,充滿著好奇心秋天的樹葉不僅會發展他們的智慧,更激發了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小班《秋葉飄飄》的主題活動開始了。
在周一我們開展了科學活動《樹葉的旅行》,我制訂了兩個目標:一、結合具體情境,感知、認識“上”和“下”的空間方位;二、學習運用方位詞較完整的描述樹葉的行蹤。
在活動過程中,我以樹葉寶寶去旅行貫穿活動始終,為集中幼兒注意力,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我把幼兒數學活動材料中《樹葉的旅行》幾張圖片拍下來,放在電視機里播放,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內容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先是談話導入,帶領幼兒進入情境,激發幼兒學習興趣,也為活動的開展做好了鋪墊。在出示樹葉的時候,孩子們并不感到陌生,因為樹葉是幼兒常見的植物。但是樹葉今天卻要去旅行,“旅行”這一名詞孩子們可能并不了解,所以我做了一番解釋。
然后引導幼兒觀看圖片,仔細閱讀畫面,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初步認識上下的位置關系,學習運用方位詞較完整描述樹葉的行蹤。對于剛入小班的幼兒來說,看圖完整表達圖片意思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表述的時候我基本上都是帶領幼兒完整表述的。從學習的情況來看,幼兒已能初步感知上、下的位置關系。
最后我帶領孩子們玩了一個小游戲“我和樹葉去旅行”,小朋友手拿樹葉想象自己是一片樹葉,隨著我的一聲呼喊下,他們都飄到了幾個不同的地方,這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而后我讓孩子們說說:你的樹葉寶寶去哪里“旅行”了?孩子們興趣濃厚:樹葉寶寶去了小椅子下面;樹葉寶寶去了玩具上;樹葉寶寶來到了鋼琴上……。
本次活動是利用身邊的現象——樹葉飄落作為科學探究的對象,畫面清晰地呈現了樹葉飄落在不同物體的上、下方位,為幼兒認識空間方位提供了獲得直接經驗和前提,能夠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
課后反思 篇8
再次拿到《插秧》這首兒歌(去年曾教過這首兒歌),真不知道該如何和孩子們分享,最主要因為插秧離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太遠了,他們如何能理解水田,如何能明白插秧?這首兒歌安排在“相反國”這一主題里目的何在?
認真分析文本后,感覺這首兒歌主要是讓孩子們理解倒影,發現兒歌中的“相反”,于是決定重點放在此處。
要攻破這一重點,還得突破一個難點,那就是孩子們對插秧的了解。孩子們缺乏這方面的生活經驗,或許有這方面的經驗但不夠明晰。因此,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經驗,我從網上下載了農民插秧的視頻,經“師傅”指點學會了如何將網上的視頻下載并轉變格式用u盤在電視里播放。(用了之后感覺真爽,哈哈。)
課堂之前給孩子們播放了兩段農民插秧的視頻。
第一段視頻重點指導孩子們理解水田、插秧。一邊指導孩子們看農民插秧的樣子,一邊告訴他們人們吃的大米就是在水田里長出來的,是農民將秧苗插在水田里,慢慢長大變成稻子然后脫粒而成的。孩子們慢慢理解了插秧,理解了秧苗是長在水田里的。
第二段視頻主要引導孩子們觀察倒影,水田邊的樹倒在水里、山也倒在水里。
然后進入兒歌,老師故意問孩子們:“相反國”這個主題書中有一首兒歌,名字就叫插秧,它的第一句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請教你們一下,行嗎?孩子們紛紛表示:“行,沒問題。”呵呵,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
師:“水田是鏡子”這什么意思啊?問題拋出之后,一些孩子在思考,一些孩子輕輕說著,一個聲音大聲說:“就是水能照出倒影”。“是的,是的,水里會有倒影。”“剛剛電視里有的,樹有倒影在水里”。一個個聲音相繼蹦出來。原來孩子們從視頻里已經理解了倒影。
謝過“小老師”之后,老師的問題又拋出:“水田是鏡子,那么它能照到什么呢?”教師用一本書當作鏡子演示,讓孩子們明白鏡子能照到它面對的東西,那么水田面對著什么呢?它能照到什么?孩子們想到了不少東西:白云、藍天、小鳥、飛機、火箭、太陽、月亮……
答案真不少,那么書中這首由詹冰寫的兒歌里寫了水田照到了什么呢?教師朗讀兒歌前一半,故意加重了“照映”兩個字的讀音,讓孩子們有意注意這個詞,并學會說。教師在朗誦的同進進行繪畫,畫出水田、藍天、白云、青山、綠樹。水田是鏡子,照映著藍天,照映著白云,照映著青山,照映著綠樹。孩子們很快學會了書中的句子。
于是教師接著后一半的提問,水田照映出這么多東西,農民插秧了,插在哪里呢?聽一聽兒歌第一句“農民在插秧,插在綠樹上”。你猜下一句是什么?孩子們猜什么的都有,師引導:“這是在相反國這本書里的一首兒歌,兒歌的后半段寫出的東西順序與前半段是相反的,你想一想,第二個應該是插在哪里?”孩子們回顧剛才照映的順序,馬上思考并得出答案,第二個是青山,第三個是藍天,第四個是白云。真棒!
看來,這堂課的重難點都被攻破了,很有成就感呢。孩子們也因為自己的思維得到肯定而興奮。接下來孩子們詩興大發了,教師立即滿足孩子們的愿望:“詹冰的詩里只照映了四樣東西,你還能照映出更多的東西嗎?”“能”“能”。于是讓孩子們畫出并說出你想照出的東西。
孩子們的詩形成了。
水田是鏡子,照映著房子,照映著蝴蝶,照映著飛機,照映著太陽,
農民在插秧,插在太陽上,插在飛機上,插在蝴蝶上,插在房子上。
水田是鏡子,照映著月亮,照映著小鳥,照映著星星,照映著青蜓,
農民在插秧,插在青蜓上,插在星星上,插在小鳥上,插在月亮上。
……
翻看去年的課后反思,今天的成功之處在于我用視頻豐富了孩子們的經驗,我抓住了兒歌的特點:相反。并在課堂中著重攻克了,孩子們在思的狀態下理解了兒歌內容并很快能說出了兒歌,創編時也比較順利。
課后反思 篇9
色兼備的變化過程。在這一過程學生不僅從中觀察體會到數字變圖的方法,學習興趣也很快被調動起來。
看一看:為使學生活學巧用,我讓學生欣賞多幅數字變圖的范畫,打開學生的創作之門,讓學生體會到隨意想像的樂趣,幫助學生在下面的練習過程中能放手創作。
說一說:為了訓練學生的思維,并且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我將學生每四人分成一小組,并給每一組準備一張數字卡片,讓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隨意地展開聯想,并說說各自的想法,再讓富有創意聯想的學生上臺即興畫出,師生共同講評。
評一評:在課的結尾,我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練習進行評價。先師生共同評價,欣賞一小部分練習,再讓學生拿著自己的作業到同學中進行自評和互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言能力。
學習興趣是學生獲得知識的推動力,是構成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成分。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探求真理的欲望”。電教媒體能夠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喚起學生的審美知覺。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還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現代化教學手段,把需要展示的內容做成課件,讓圖片動起來。學生在看到圖片時產生歡樂的情感,可以促使學生在腦中留下深刻印象。
在美術教學中,我緊記“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就要在“導”上做文章。課上我力求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表演、動手的機會。我根據一年級小學生好動、愛玩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一個游戲,通過課件中的圖像啟發學生用身體來擺出數字形狀,同學們都不肯放過展示的機會,個個絞盡腦汁去擺字母,都表現出歡快、興奮、積極參與的神情,就是平常最不愛說話的學生也跑到我的跟前大膽的表演,課堂氣氛很活躍。這樣做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有幾點體會。
課后反思 篇10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10個生字只識不寫。學習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寫了哪吒鬧海的經過。
二、教學重點:能學會生字,能掌握寫鋼筆字的要求、寫好生字。
三、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四、教學準備:小黑板上準備詞語。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學生自由談一談所知道的哪吒。
2、板書課題:哪吒鬧海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在學生自由朗讀的基礎上,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和評價,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較長的句子。提醒學生注意正音。。
3、初讀課文時,指導學生通過查字典或者聯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詞語,圈劃出難以理解的詞句;可以同桌之間相互探討,也可以向教師請教。
4、通讀全文,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1)出示課文中人物的圖畫,指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和課外的閱讀積累,認識一下課文中人物以及人物所使用的武器,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人物形象。
(2)剛才大家問:哪吒為什么要鬧海?他是怎樣鬧海的?結果又是如何的?下面讓我們通過讀書來弄懂這些問題。
5、學生速讀課文,畫出以上三個問題的答案。
(1)哪吒為什么要鬧海?
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興風作浪
人們:不敢下海捕魚
哪吒:治一治為老百姓出一口氣
(2)哪吒是怎樣鬧海的?學生回答:
帶上法寶打死夜叉裹住三太子
(3)結果怎樣?再也不敢胡作非為,又過上了太平日子。
6、交流以上問題,播放錄音,誘導學生準備朗讀。
三、指導書寫
1、學生讀讀生字,注意記住字形。
2、提醒書寫要點,教師范寫。
稱:左邊第一筆為平撇,右邊第一筆為斜撇。
晶:上部;日宜稍扁,下部兩日左略小,右略大。
混;右下部:比的筆順是橫,豎提,撇,豎彎鉤。
3、學生在習字冊上習字。
10.哪吒鬧海
原因: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人們不敢下海捕魚
經過:帶上法寶打死夜叉裹住三太子
結果:再也不敢胡作非為,又過上了太平日子。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生動形象地講講《哪吒鬧海》故事。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10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哪吒為民著想、不畏強暴、敢斗邪惡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哪吒為民著想、不畏強暴、敢斗邪惡的精神,。
三、教學難點: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能生動形象地講講《哪吒鬧海》的故事
四、教學準備:課件、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揭題并質疑
1、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哪吒鬧海》,你們喜歡哪吒嗎?
2、那就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把“哪吒鬧海”這四個字寫在黑板上?
板書:哪吒鬧海
3、讓我們來會會幾個老朋友。
出示詞語:胡作非為稱霸一方興風作浪嗷嗷直叫
隨即掀起滔天巨浪機靈縱身
師:認識嗎?(認識)不急,先讀給自己聽聽,再讀給同桌聽聽,然后自
信地舉起你的手來讀給大家聽。
(生讀詞語。)
師:你聽出了什么?(你真誠地提出了意見,有誰欣賞他?)(有進步就要表揚,(大家鼓掌)只有懂得欣賞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欣賞。)
4、師:上一節課,小朋友們提出了哪吒為什么要大鬧東海?他是怎么鬧海的?結果如何?幾個問題,那我們一起來請教無聲的老師。把書翻到這一課,捧好你的書本,挺直你的腰桿,盡情地去讀一讀吧。注意美美地欣
自己的朗讀,學生讀課文。
二、圍繞“鬧”字品讀文章,自主閱讀
(一)為什么“鬧”
1、哪吒為什么要鬧海?
2、指名交流:
(因為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經常興風作浪,害得人們不敢下海捕魚。所以哪吒決心治一治他們,為老百姓出一口氣)板書:龍王父子
3、真會發現,從你的回答中,老師還聽到了兩個好詞,一個是“稱霸一方”(多媒體出示:齊讀),另一個是“興風作浪”(多媒體出示:齊讀)。
4、你是怎樣理解“稱霸一方”這個詞語的?
5、是啊,龍王父子非常霸道,蠻橫無理,經常胡作非為,欺壓老百姓,簡直就是一個地方的霸王,所以我們說是——“稱霸一方”(齊說)
6、讀到“興風作浪”這個詞語,你眼前仿佛看到怎樣一幅畫面?
(龍王有呼風喚雨的法力,當海邊人們出海捕魚的時候,他就刮大風,下
大雨,有時一個浪頭還會把人們的漁船淹沒掉)
7、正是由于龍王經常“興風作浪”,所以我們說龍王父子“稱霸一方”
板書:稱霸一方
興風作浪
8、想想海邊的人們以什么為生?(捕魚)
9、可如今東海龍王父子三天兩頭的就興風作浪,海邊的人還能捕魚嗎?
10、捕不成魚,生活就沒了著落,如果你是海邊的人,想不想去教訓龍王
父子一頓?
11、可是龍王實在是太厲害了,我們不敢去,只能把這口氣埋在心里,憋
著。正當人們苦不堪言,焦慮萬分的時候,誰來了?(哪吒)
12、哪吒決心——(和學生一起說:治一治他們,為老百姓出一口氣)
板書:治一治
13、有誰想把第一自然段完整地讀一讀?指名讀。舉手的起立。東海龍王
父子,齊——
14、你們看,哪吒來鬧海了!
(二)怎樣鬧海
1、小哪吒又是怎樣鬧海的呢?讓小朋友們自由朗讀第二至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可以圈畫出一些關鍵詞語,我們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1、小組交流、討論:小哪吒鬧了幾次?是哪幾次?
2、全班交流:板書:大鬧水晶宮
打死夜叉
大敗三太子
一鬧水晶宮
1、哪吒每次又是怎樣鬧的?我們先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小哪吒是怎樣大鬧水晶宮的。齊讀。
2、哪吒一開始是怎么鬧海的呢?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
(跳進海里,取下混天綾在水中一擺,掀起滔天巨浪,連東海龍王的水晶
宮也搖晃起來了)
3、你覺得混天綾的法力怎么樣?你怎么知道的呢?
原因一:輕輕一擺,便掀起滔天巨浪
(1)從你的回答中,老師聽到了一個好詞,這就是——“滔天巨浪”
“滔天巨浪”加點。
(2)讀到“滔天巨浪”這個詞,你眼前仿佛看到一幅怎樣的畫面?
(3)出示圖片:你們看,圖上這滾滾波濤,巨大的駭浪仿佛都連著了天,
這就叫做——“滔天巨浪”。
原因二:混天綾不僅掀起滔天巨浪,就連東海龍王的水晶宮也搖晃起來。
(4)“搖晃”是怎樣的?(學生坐在自己位置上表演)
(5)龍王嚇了一跳,你猜他看到了什么?
(水晶宮搖晃得很厲害;放水果和酒杯的地方都傾斜;蝦兵蟹將到處亂竄
可能還撞到龍王身上)
(6)你們描述的場景都是龍王的看到的,他還聽到什么?
(巨浪轟隆隆的聲音)非常真切的感受
(7)混天綾的威力可真大,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8)看到這些,聽到這些,此時的龍王又是什么樣子?
(嚇了一跳,他連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我們再來讀一讀龍王的表現。
(三)二鬧打死夜叉
過渡:哪吒是有備而來,帶著兩件法寶來鬧海。夜叉上來查看,(出示夜圖)
1、你覺得夜叉是一個怎樣的人?(不僅長得丑,而且還心狠手辣)
2、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你從書上哪里看出來的?
(剛從水里鉆出來的時候,只見一個娃娃在洗澡,舉起斧頭邊砍)
再想想:夜叉從水底鉆出來的時候,心里想些什么?(居然是個娃娃,我一斧頭就能把他砍死。)(原來是個小毛孩,我先把他砍了再說。)夜叉還
是一個——
3、面對一個小小的娃娃,夜叉卻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而是舉起斧頭就砍,多么的殘忍、霸道,看來,龍王他們還真是——稱霸一方(出示詞語)。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4、那結果如何?(被哪吒打死)
5、是啊,哪吒憑借他的——機靈,把夜叉給打死了。默讀課文,看看從哪些詞語中可以讀出哪吒的機靈,把它圈出來。
6、指名交流:
①“身子一閃”說明了反應快,很敏捷,機靈。還能從哪個詞語中發現?
②能否給“隨即”換個意思相近的詞?“隨即”就是立刻的意思,說明了哪吒動作迅速,很快。誰能把哪吒的機靈勁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③指導朗讀。指名讀,男女生讀。
7、哪吒打夜叉費不費力?你又是從哪些詞中讀出來的?
8、指名交流:
(1)從“一下”可以看出他不用花多大力氣就打死了夜叉。
請你把這種感受讀出來。(我聽出了乾坤圈的法力無邊。)
(2)從“扔”字可以看出哪吒一點也不用力,輕輕地扔出乾坤圈就把夜
打死了。
(3)這么不經打,請你把這種感受讀出來。(指名讀)
9、正是有了法寶乾坤圈,所以不用經過幾十、幾百回合的廝殺搏斗,就能
把夜叉給制服。讓我們再次來感受乾坤圈的威力。可別小看這小小的乾坤圈,齊——
10、讓我們再次來感受哪吒打死夜叉的精彩一幕。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鬧大敗三太子
(1)夜叉死了,不得了了。這事情啊,越鬧越大了。
(2)龍王聽說以后,——,就派——。三太子——,氣沖沖地對哪吒說——說著,——。哪吒——一,趁勢——抖出混天綾。那混天綾——,把三
子——。三太子只好現出了原形。
(3)龍王聽說以后,氣得嗷嗷直叫:“!”看看這里的提示,你
準備怎么填?先同桌互相說說。
(4)指名填。
①龍王聽說以后,氣得嗷嗷直叫:“氣死我了,把我們家夜叉給打死了,看
我不宰了你。”
②龍王聽說以后,氣得嗷嗷直叫:“氣死我了,我們的水晶宮被小毛孩給鬧
了呢?”(我覺得他的話比課本上的內容更生動了。)
③龍王聽說以后,氣得嗷嗷直叫:“小毛孩居然把我們家夜叉打死了,我倒
要看看他有多大本事。”
(5)所以你們看,他派誰出來了?(他的兒子三太子)我們把他們打斗的
過程讀出來。
(6)三太子跳出水面時是怎樣的?
這句話中要讀出三太子氣勢洶洶的樣子來。三太子跳出水面,齊——
(7)說著,舉槍便刺。哪吒是怎么接招的,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
(8)裹住了三太子后,哪吒會對他說些什么呢?
(提醒哪吒是為何而來,有些話他不得不說啊!可以用上課文中的成語:你們以前一直興風作浪,胡作非為,我今天要為老百姓出一口氣)
(哪吒會說:“你欺負我們老百姓,我也要欺負你,要你們知道,我們欺負
你們老百姓是沒有好下場的。”
你們以前害得我們老百姓,現在輪到你們受罪了,這叫善有善報,惡有惡
報。你們平時欺壓百姓,我要替天行道。你們興風作浪,欺壓百姓,我要替老百姓出一口氣。你們知道我們老百姓團結的厲害了吧。)
(三)結果如何
1、經過這么一鬧,二鬧,三鬧,哪吒居然把龍王父子給制服了,這口憋
好久的氣終于出了。結果怎樣?
(若學生答不出,則提醒“其實書本這位無聲的老師已經告訴我們了,讓我們來把這個結果通痛快快、高高興興的告訴人們”)
2、齊讀最后一小節
3、小哪吒三鬧東海,看到這兒,讀到這兒,想到這兒,你有什么話要對小
哪吒說嗎?(哪吒你真聰明;真勇敢;為民除害)
4、讓我們完整地把這個故事來讀一遍。
三、復述課文,再次感受哪吒的勇敢
1、你們喜歡哪吒嗎?喜歡這個故事嗎?選擇你最喜歡的一部分內容,注意用上這些詞語,當然你還能有其它的好詞就更棒了,把這部分內容講
同桌聽一聽。
2、誰想爭取第一個的機會?
我們仿佛看到了那精彩的場面,真棒!還有誰想和他比一比?
學生練習復述課文。
3、指名按大鬧水晶宮、打死夜叉、大敗三太子的順序復述課文。
4、讓我們為哪吒的正義,為哪吒的勇敢再來讀一讀課題。齊讀課題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有條理地講述故事的經過情況。
2、能按故事發展的順序生動地講述哪吒鬧海的故事,學習哪吒為民著想敢斗邪惡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能按故事發展的順序生動地講述哪吒鬧海的故事,學習哪吒為民著想敢斗邪惡的精神。
三、教學難點:采用讀說結合的形式,講述事情的經過。
四、教學準備:動畫片《哪吒鬧海》。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
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叉吹仍即
又砍扔卻
二、齊讀課文
三、指導講故事
1、同學們剛才講述清楚了哪吒鬧海的三個小故事:鬧龍宮、殺夜叉、斗三太子。想不想再看一看動畫片《哪吒鬧海》呢?(學生觀看動畫片片段)
2、組織學生結合所看的內容,再讀課文,練習講故事。
師: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你對哪吒鬧海中的哪個小故事最感興趣,加上你看到的動畫片的內容,說給大家聽聽。
(學生認真讀課文,練習講故事)
重點閱讀“哪吒鬧東海”的部分,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1)帶上法寶:帶、跳、取、擺
(2)打死夜叉:
夜叉:鉆、砍、死
哪吒:閃、取、扔
(3)裹住三太子
三太子:跳氣沖沖刺現出原形
哪吒:縱身抖出噴出裹住
3、組織講故事。
(1)學生五人一小組,先在小組里講講,由組長組織好,輪流講,最后,推出一位同學上臺講。
(2)小組活動,推選同學講故事。
4、師生共同進行評議。。
四、總結談話
五、指導綜合性學習
1、制作道具,寫制作過程。根據課文內容,或者閱讀課外書,制作哪吒的混天綾和乾坤圈,夜叉的斧頭以及龍王三太子的槍,然后說一說或寫一寫制作的過程以及體驗。
2、演課本劇。把課文改編成劇本,學生自由組成小組排練、表演。
3、課后閱讀神話故事,在班上開個小小故事會,講講神話故事,評評神話人物。
六、作業
1、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1)、《哪(nena)吒鬧海》這個神話故事出自哪(nane)本書?你知道嗎?
(2)、東海龍王父子(zizi)稱(chengcheng)霸一方,卻連哪吒這個小孩子(zizi)也打不過,真是徒有虛名,這說明危害人民的人是能夠戰勝的。
2、按課文內容填空。
一天,小哪吒他的兩件法寶----混天綾和乾坤圈,大海邊。他大海里,混天綾在水里,便滔天巨浪,連東海龍王的水晶宮也起來。
課后反思: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此,教學這篇課文,我采用了以指導朗讀為主的教學方法。1、以讀感悟。在學生初讀感知的基礎上,我緊緊抓住一個"鬧"字來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先讓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哪吒為什么要鬧海?通過朗讀,學生體會到東海龍王父子的可惡,也體會到哪吒為民著想。并注意適時出示重點詞;"稱霸一方"、"興風作浪",要求學生邊讀邊感悟。通過朗讀,學生已經了解到了"鬧"的原因,于是,我又設置懸念;小哪吒又是怎樣鬧的呢?讓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至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不急于讓學生回答,而是放手讓學生充分自讀,圈畫出關鍵詞語。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最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重點詞句,也可以用表演的形式來加強朗讀表現力,目的是要讓聽的人感受到小哪吒的“機靈”和"勇敢"。最后一段,引導學生聯系課文體會"胡作非為"這個詞語的意思,指導學生朗讀、體會,弄清哪吒鬧海是為了懲治惡人,讓老百姓過上太平日子,進一步感悟哪吒敢于與邪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課后反思 篇11
此課為唐山市小學音樂新課程教材研討會交流案例
年 級 小學一年級
課時安排 1課時 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能夠用親切自然、富有感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大白象》。
2、通過圖形譜,使學生初步建立音高概念,能自己創編簡單動作進行歌表演。
3、 通過感受、模仿、合作、表演、創作等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1、理解記憶歌詞,能夠用親切自然、富有感情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四三拍的律動特點。
2、使學生初步具有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教學難點
歌曲的最后一句兩次出現了八分音符,并且兩段歌詞字數不同,所以在學唱時應當做難點來重視及想辦法突破 。
教學準備
電子琴、各種動物頭飾、花草頭飾、打擊樂、CAI(多媒體)課件、道具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學生戴各種動物頭飾,聽三拍子音樂《大家跳起來》,隨教師一起作動作進教室。 (設計意圖:感受和體驗四三拍的強弱規律,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在課堂的開始選擇三拍子音樂進教室,就是為了給學生一個初步的感受。)
二、導入新課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這么多小動物,先作一下自我介紹吧!
× × | × × | × - × | × - -¶
我是 一 只 小 鴨 子呀 嘎 嘎 嘎。
學生用此節奏進行自我介紹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自我介紹的方法,學生不僅掌握了重難點樂句的演唱,同時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和口語表達能力,為學唱歌曲做鋪墊,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了師生間的朋友關系。) 教師:通過大家的介紹,老師知道了你們的名字,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看它是誰?(出示大白象圖片)
生:大白象。引出課題——《大白象》。
教師:它在做什么?(課件:大象搬運木材,澆花、勞動等畫面)
學生:大白象在勞動、在澆花、搬運木材。 三、新歌教學
1、 感受歌曲旋律,(出示課件:MTV+旋律伴奏)
a、 要求學生邊聽邊用“la”哼唱旋律。
b、 認知音的高低(課件:圖形譜“直線”——圖形譜)
教師:你們看大白象們是怎樣來的?
學生:排著整齊的隊伍來的。 教師:大家看大白象們又站成了什么隊行?像什么?同學們在你們不注意的時候,老師悄悄的在你們的小手上施加了魔力請大家伸出小手,輕輕一點,看一看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學生:大白象排的整齊的隊伍發生變化了。
教師:發生變化了怎樣的變化?像什么?
學生:大白象排的隊伍變成了像高山、像流水、像波浪、像小路一樣。
(設計意圖:生活中的音是有高有低的,為了讓學生感受和體驗音的高低,沒有直接告訴孩子們這個概念,先讓學生來看課件,大白象們拍著整齊的隊伍,然后用有趣的游戲形式讓學生感受和體驗音的高低。這樣,即減輕了教學難度,避免單純說教,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c、模唱旋律,學生用手指輕點并模唱旋律,感受音是有高低變化的。(課件:圖形譜+單音)
教師: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去爬一爬高山、趟一趟小河吧!
學生:隨教師感受音的高低變化。
2、感受歌曲內容。(課件:MTV+歌曲范唱) a、首先讓學生欣賞歌曲的MTV。
b、讓學生復述歌詞內容。
3、熟悉歌詞(課件:靜止大象圖片+伴奏音樂)
a、教師有節奏的讀歌詞 b、游戲接龍(師說前半句歌詞,學生接后半句) c、師生表演歌詞內容
4、學唱歌曲 教師:同學們唱的都很好,我們輕聲跟琴來唱一唱。 a、教師范唱第一段歌詞。 b、師說第二段歌詞并表演。 c、教唱第二段歌詞。 5、感情處理 教師:大白象這么可愛,我們想不想和它交朋友?那么應該怎樣來演唱這首歌曲? (課件:MTV+歌曲伴奏)
學生:面帶微笑、親切自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1、創編音樂劇
教師:老師發現大家表現的非常出色,老師很高興,你們高興嗎?
學生:高興。
教師:“星星劇場”演出現在開始,我們把這首歌曲編成音樂劇演一演好嗎?(學生分五組、討論角色分工)
(設計意圖:讓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進一步感受和理解音樂。)
2、在音樂的伴奏聲中,學生分組表演。
3、畫出太陽和大海
教師:剛才大家表演的非常出色,下邊讓我們把你心目中的的大海和太陽,用你手中的畫筆把它們畫出來吧! 學生畫大海和太陽
4、展示作品
教師:請大家把畫好的畫粘貼到前邊來,大家看一看誰畫的最好。(粘貼作品,學生評價)
教師:大家畫的都不錯,讓我們把畫好的大海和太陽去送給大白象吧!(學生隨伴奏音樂唱著歌曲走出教室)
《大白象》一課的教學反思
《大白象》一課是河北版第一冊第六單元《動物音樂會》中的內容,通過講這節課,我認為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盡人意之處,下邊我就把這節課的體會談一談。
一、 用擊拍讀歌詞,律動伴奏、打擊樂伴奏的方法,體驗和感受3/4拍的強弱規律。
《大白象》是一首3/4拍的歌曲,為了讓學生體驗和感受3/4拍的強弱規律,在課堂伊始隨音樂進教室就選擇了3/4拍的歌曲《大家一起跳起來》,教師和學生都帶上各種小動物的頭飾,隨著四三拍強弱弱的節奏,模仿小動物的各種動作進入教室,接著用自我介紹的形式,用歌曲中的典型節奏進行節奏訓練。如:森林里有一只大白象。它的節奏是:我首先來模仿小鴨子進行自我介紹:我是只|小鴨子|嘎—嘎|嘎— — |,然后讓學生按照老師介紹的方式去介紹,孩子們根據小動物的特點,來進行自我介紹。如:A、我是只|小蝴蝶|飛—呀|飛———|,B、我是只|小青蛙|呱—呱|呱— —|……孩子們很快把自己介紹給了大家,并且做著各種動作,甚是可愛,學生對這種介紹方式甚是喜歡。這樣,孩子們不僅對3/4拍強弱規律有更深的感受,而且增加了課堂氣氛,拉近了師生關系。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運用按節奏讀歌詞,如:森林里|有一只|大—白|象——||,清晨用|長鼻子|搖著小鈴|鐺——|……用碰鐘為歌曲伴奏等形式,進一步加深對3/4拍子的強弱規律的感受。
二、 運用圖象譜,培養學生音的高低概念。
生活中的音是有高有低的。為了讓學生感受和體驗音的高低,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們這個概念,先讓學生來看課件,大白象們拍著整齊的隊伍,然后用有趣的游戲形式,我是這樣說的:“同學們在你們不注意的時候,老師悄悄的在你們的小手上施加了魔力,請你們伸出小手,輕輕點一下,看一看發生了什么變化?”就這樣一排排整齊的大象隊伍,變成了上下高低不同的隊形。孩子們一個個爭先恐后,有的說像高山,有的說像彎彎曲曲的小路,有的說像彎彎曲曲的小河,有的說像大龍,像拱橋等等。然后,教師帶著孩子們用“la”哼唱,一起去爬一爬高山,趟一趟小河……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就感覺到了音的高低變化。
三、 看圖畫講故事的方法,理解記憶的歌詞
理解、記憶的歌詞并有感情的演唱是本課的重點,也可以說是難點的所在。大家知道《大白象》這首歌有兩段歌詞,歌詞內容多、難記憶,更主要的是一年級的孩子識字能力較差,如果不想些辦法是難完成這一教學任務的。而記憶好歌詞又是唱好歌曲的基礎。為此,在導入新課時,首先讓學生觀看圖畫(大象搬運木材澆花、澆水等勞動場面),然后讓學生們說一說圖畫中的內容,并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為了進一步記憶,又以MTV的形式,讓學生說一說歌詞內容,當孩子們對歌詞內容有了大概了解后,又趁熱打鐵和孩子們一起來講故事、表演故事(通過“接龍”的形式,教師說前半句,學生補充后半句來熟悉歌詞)等等,在整個過程中,我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夸張活潑的動作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歌詞,當學生對歌詞有了完整印象以后,啟發學生怎樣來講這個故事才會更動聽呢?啟發學生如何演唱可能把大象那勤勞、善良、知識淵博的形象唱出來呢?孩子們七嘴八舌,有的說要面帶微笑,有的說要非常高興的來演唱,有的說要有感情的來講這個故事等等,使課堂氣氛達到一個小小的高潮。
四、 分角色表演,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新理念告訴我們要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孩子好玩、好動、想象力豐富,為了進一步拓展,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課程結束前夕又課堂變成了“星星劇場”,以音樂劇的形式來進一步演繹歌曲,孩子們通過演大象、小花、小草、小動物、大數等角色,使他們感受帶了人和動物要和睦相處,再通過講大海和太陽,找學生說一說:你認識的大海和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呢?孩子們爭先恐后。然后用自己手中的畫筆,畫一畫心中的大海和太陽,學生們展開想像的翅膀,一下子飛到了大海邊……使本課達到高潮。最后孩子們展示了自己的作品。
以上是《大白象》一課的教學反思,當然由于經驗有限,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應借鑒數、語和其它科目的教學方法,認真研究教法,備課過程中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使每節課真正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愿教改之數常青。
點評《大白象》
趙老師講的《大白象》這一課,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第四個環節拓展延伸部分,在這一環節中趙老師設計了兩個內容,一是讓學生把這首歌曲編成“音樂劇”來演一演,二是讓學生拿出手中的畫筆畫歌詞中的大海和太陽。
音樂劇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在許多大型晚會上,都有這樣的節目,而且很受歡迎,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目前的許多學科特別是語文、歷史、社會等人文學科,在教學中都將音樂引入課堂,將教學內容與音樂結合,編成一個個小音樂劇,這種教學形式學生很感興趣,教學效果也很好,可是在音樂教學中,特別是在低年級音樂教師中,把音樂劇的形式引入課堂,是很少見的,學生進行音樂劇創編、表演的過程,實際上是再一次加深體驗、理解、感受歌曲音樂的過程,也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在聽課時,我發現表演大白象、小猴子、小山羊的學生一個一個非常投入,觀看的學生也很認真,所以我認為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很成功的。
接下來就是讓學生用畫筆畫大海和太陽,實際上“大海和太陽”是歌詞中的內容。歌詞是:“大白象用鼻子把黑板掉到了大樹上,小猴子、小山羊,坐在樹下,大白象沖那大海和太陽”在這里趙老師引導學生“讓我們把你認識的大海和太陽,用你手中的畫筆把他們畫同來吧!”學生拿起彩筆鉛筆等把大海、太陽畫出來了,趙老師還適時對學生進行了熱愛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在《音樂課程標準》中倡導音樂教學要與其它姐妹藝術相結合,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體會到,音樂與繪畫是聯系最為緊密的也是學生最為熟悉和感興趣的。因此我認為,趙老師這里設計的這一環節從聽覺和視覺上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符合新課程的理念。
當然這課也有不足,就是媒體手段運用太多,太頻繁,課件像是在演歌曲,束縛了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
課后反思 篇12
紙是小朋友隨處可見,每天可以接觸到的,孩子們常常用紙來折各種各樣的東西,當紙隨風漫天飛舞時,孩子們歡欣雀躍,他們也會因為紙的落下而好奇,為什么紙落下來的時候會有快有慢,為什么同樣的一張紙,會有不同速度的下落,這一系列的問題引起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然而,探索紙落下來的快與慢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幼兒親自去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讓幼兒在玩中體驗、感知、發現,當紙被加重或改變形狀時,也會有下落速度的變化特征。因此,針對幼兒這一活動特點,我設計了《好玩的紙》這一活動。 在活動中孩子們很投入的參與探索,自由玩紙的導入讓孩子們思維充分發散,折一折、扔一扔、吹一吹,幼兒在自由的游戲后,很好的投入了接下來的探索環節。思維較活躍,聰慧的幼兒能夠很快的找到將紙變成紙團的辦法,讓紙快速的下落。在理解空氣力量的探索中,即讓紙不掉落的環節,幼兒的操作并不是很成功,由于室內的環境不夠寬闊,教師如若能夠帶領幼兒轉到室外效果會更加。我的示范讓孩子感受到了神奇的游戲現象,幼兒的游戲熱情被更好的調動,他們在操場上飛快而開心的跑動,紙真的沒有掉落。從活動的現場效果來看,男孩子要比女孩子成功的機率更高,因為他們有更快的奔跑能力。放松環節里,當我們坐下來放著風箏,孩子們依舊在感受著空氣的存在,伴隨著風的吹動,幼兒又有了新的好奇,其實自然界中有好多的秘密等待他們去發現。 雖然這只是一節教學活動,但帶給孩子的是無限的好奇與強烈的求知欲望,我們應多為幼兒提供科學的教育活動,讓孩子們在無限的探索中學習,自主認知新的事物。
課后反思 篇13
阿城市解放小學 邵艷紅
在教學《可愛的草塘》一課時,首先讓學生齊讀 課題,然后提問:這是什么地方的草塘?北大荒在什么地方?誰用搜集的資料介紹一下?你對北大荒有哪些了解?生介紹。
在初讀課文時,邊讀邊思考:草塘 有哪些可愛之處?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小組交流所得。學生匯報學習所得。學生主要從兩方面匯報:一景色美麗,二物產豐富。下面同學們對哪一方面最感興趣,選擇你最感興趣的部分選學課文,先有感情的讀課文,然后想一想從哪些地方能看出草塘景色美麗、物產豐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學生匯報時,教師放映相關的錄象,欣賞北大荒的物產豐富,在學生匯報草塘的美景時,引導學生新賞草塘的美景,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并通過有感情的讀來體會文中的美。在課文將近結束時,師創設情境,草塘的迷人景色令人陶醉,草塘的豐富物產使人留戀。此時,你對北大荒 是一種怎樣的情感?請同學們用喜歡的方式來表達。
這節課 充分的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造了條件,設計精巧,以讀為本引導得法。通過資料的介紹,培養了學生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扣住“可愛”設疑讓學生快速瀏覽,使之對草塘有初步的印象,征求意見,從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出發,為學生學習服務的思想躍然于課堂,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精神得以體現。有多媒體配上優美的音樂展現草塘優美迷人的風光 ,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同時,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開放式教學,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馳騁了學生的想象力,挖掘了學生的創造才能,展示了學生的個性特長,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課后反思 篇14
一系列的多方認知鞏固,完成記憶過程。
2、以舊帶新,輕松突破教學重點
對復數的認知是本課的重點,如何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過程中做到自然的接受單詞的復數?這里我巧妙地運用了已學句型,結合對實物的直觀感知,使學生在頭,眼,耳,手的多重感官配合下,自然的從認知過渡到了輸出與運用。比如首先將單詞單,復數分成兩組,由單數引入,在學習過程中有意提出舊句型“How many?” 學生注意到數量one.在此基礎上,出示實物shoes,先后呈現左,右只,伴隨提問“How many?” 學生直觀感知two.在感知基礎上,教師結合左右手動作呈現句型 “They are shoes.” 學生輕松的接受并能在直觀感受的配合下正確說出句型。
3、先輸入,后輸出,符合認知規律
在對難點的處理過程中,我遵循從輸入到輸出的認知規律。長句一直是我們孩子學習的難點,對于極少接觸英語的他們很難在簡單的聽讀后正確重復。所以在學生輕松運用答句的同時,教師有意大量的重復問句,使學生在實際的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