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課程改革的幾點反思
長汀縣的初中課程改革 2004年才啟動,至今已經進行了一年多。一年多來,長汀縣的初中歷史學科在向兄弟縣市學習,在市普教室專家引領下進行了不懈的探索,有如下幾點反思,就教于同行。一、三維目標應宏觀把握、扎實實施。
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三維目標的確定,是新課程的一大亮點。確定三維目標,應著眼于宏觀把握、扎實實施。
在目前運行的課堂教學中,不少教師確定目標常局限于一節課,這樣的教學目標一經確定,在實施目標過程中就常常顯得零碎而缺乏長遠性。
筆者認為,至少應從單元的角度來確定三維目標,例如:八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就應以“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為單元主題來組織“難忘九一八”“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血肉筑長城”和活動課這一系列來考慮整體的單元目標以及實施策略。
三維目標是有機整體,不應是三張皮。應在掌握知識、能力的同時,重視過程、重視方法,凸現情感、態度、價值的目標。而在三維目標具體實施中,不同學段,不同內容的教學,目標落實應有所側重,比如活動課、研究性學習,過程與方法的目標分量就重一些,而復習課教學,知識與能力(答題能力)的份量就重一些。
二、歷史教學必須回歸生活,回歸現實。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只有讓學生體驗歷史,才能使學生理解歷史。
鐘啟泉教授指出,歷史講的是過去,而這個過去卻是現今的根源,因此,歷史作為一門學科,就是將我們自身的生活與過去相連接,把我們自身的習慣和制度與過去相互對照,是今天與過去的對話。歷史教學一定要改記憶式教學為思維式教學才可能真正吸引學生,使學生獲得種種歷史學習的愉悅體驗,從而發自內心的喜歡歷史。
新課程要求我們的歷史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將學生的已有知識,、直接經驗、生活閱歷、生活環境等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把生活引入課堂之中,拉近歷史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距離。
三、歷史教學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但不摒棄接受學習。
由于教育教學目標的整體性和豐富性,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必然是多樣而變化的。探究合作學習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繼承和發展了布魯納“發現學習”的思想精髓,但我們提倡合作探究并非完全排斥接受學習,關鍵問題要看所學知識的層次和類型。知識具有不同形態,“事實知識”和“原理知識”就一定程度上用接受學習。新課程不可能也不應該摒棄接受學習,必須批判的是在接受學習中的“機械學習”的模式。
四、歷史教學必須融入社會發展簡史的內容和方法。
多年以來,社會發展的由低級向高級發展一般過程及其規律,人類社會的歷史首先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關系一定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等內容成為思想政治課中的重要一塊。
此次新課程改革,教育部頒布的課程標準,把社會發展簡史的內容分解給了歷史,歷史與社會等課程。這應該引起初中歷史教師的高度重視。應責無旁貸地接受這一塊教學的任務,而且還要教好,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