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的說明(精選5篇)
九年級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的說明 篇1
初三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的說明2001年10月,教育部頒發了關于初中思想政治課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本次修訂的基本原則是:“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轉變教育觀念,適應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突出創新精神和時代精神,淡化學科理論體系,增強教學的實踐環節,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根據這一基本原則,初三《課程標準》做了比較大的修訂,具有以下四個特點:(1)對課程結構進行了較大調整,加強了國情、國策教育的內容,增強了課程的時代感;(2)壓縮了資本主義社會及其以前各社會形態的教學內容,淡化了學科體系;(3)精簡了一些歷史事實、理論概念及學生難于理解的內容,降低了理論難度;(4)突出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增加了教學中學生活動的內容,加強了實踐教學的要求。現將初三《課程標準》修訂的具體內容做如下說明。一、關于教學目的和要求與1997年4月原國家教委頒布的《課程標準》相同,總體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即“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常識和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以達到“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感,立志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的。但是,在具體要求方面,卻有所增強或淡化。首先,加強了對國情、國策教育的要求,明確提出:“使學生知道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夠救中國,只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了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國家的基本國策、發展戰略。”這一教學目的,體現了修訂的基本原則,增強了教材的時代感。其次,把原來理論性較強的要求:“知道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理解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根本原因”,修訂為“提高學生認識人類社會發展和我國國情的能力”的要求。這就符合了《課程標準》(修訂)通知中所要求的“對過高的認知要求,適當降低難度”的精神。最后,對1997年《課程標準》規定的,要求學生“初步懂得用生產的觀點、階級的觀點、群眾的觀點觀察社會”,即進行三個基本觀點教育的要求不予強調,從而降低了對學生在學習社會發展常識中的理論方面的要求。二、對課程結構進行了調整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常識和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是初三思想政治課的兩個主要方面的內容。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著內在聯系、一脈相承的。但是,在課程的結構和安排上,卻有著以哪方面為重點的問題。1997年制定的《課程標準》,對社會發展常識的內容,安排得較細、份量較多,資本主義社會及其以前各社會形態共有三課,占全課程的五分之三的內容;而對我國基本國情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方面的內容,則安排得較少,只有一課,僅占全課程的五分之一。這與形勢的發展和提高德育工作針對性、實效性的要求,不相適應。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突出了我國國情、國策這方面的教育,把它作為本課程的重點,在課程結構上做了較大的調整。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將資本主義以前的簡史部分三課的內容,合并為一課,課題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而將原來我國國情部分的一課內容,擴充為三課,即:“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相應地,原《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內容(即知識點)在修訂的《課程標準》中也有了明顯的變化。原簡史部分三課的知識點共有50個,現在減少為8個;原國情部分的知識點有15個,現增加為28個。這樣調整的結果,既加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又突出了針對性和實效性。三、加強了國情、國策教育為突出我國國情、國策的教育,新修訂的《課程標準》不僅在結構上進行了調整,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教學內容。1、“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為原《課程標準》中第四課“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第一節,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將此擴充為一課(即第二課),設置兩節。第一節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本節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光輝歷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特別是增加了“三個代表”(即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內容。第二節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從內容上看,主要突出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意義”等教學內容。2、原《課程標準》第四課“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作為第三課,在教學內容上進行了較大調整。原第一節“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的基本內容,提前放到第二課第一節“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中,新設“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為第一節,內容主要包括:“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我國面臨嚴峻的人口形勢”及“資源環境形勢”。原第四課第三節“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作為第三課的第二節,內容大體一致。3、根據“十五“大報告及“七一”講話精神,新增設“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第四課。本課內容為全新的設計,體現了輔課程的建、設要與時俱進“的要求。本課內容分為三節,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第一節主要講“我國社會主義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經濟建設的宏偉藍圖和目標“、“我國人民共享經濟繁榮的成果和步驟”、“我國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等內容。第二節主要講“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促進各民族人民和睦團結等內容。第三節主要講精神文明建設、文化環境建設、發展教育和科學、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等內容,突出先進文化建設是時代的要求這一指導思想。四、適當降低理論難度原《課程標準》在教學內容中,設計了不少基本概念和理論觀點,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對理論概念方面的內容,做了適當刪減,降低了理論難度。在原《課程標準》中,第一課“古代社會的發展歷程”的教學內容,明確地提出了生產力的概念、生產關系的概念,并在基本要求中,也要求學生“從勞動者、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三方面,說明生產力的含義,以及從生產資料歸誰所有、人們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產品的分配三方面,說明生產關系的含義“;進而提出了階級的概念、國家的概念,并指出“所謂階級,就是在一定生產關系中處于不同地位的各種集團”,“國家并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階級產生以后才出現的,是階級自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在資本主義及其以前各自社會形態的教學內容中,都要求學生識記或理解“出現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分工的意義”、“分析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點”、“分析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封建制度的沒落與資本主義的萌芽”、“資本主義民主的重要特點”、“資本主義國家的實質”等;第五課“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社會發展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狀況”、“階級社、會的歷史,又是階級斗爭的歷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等教學內容,新《課程標準》對此都做了刪除。這樣,就減少了教材的理論色彩,降低了教學和學生理解的難度、當然,在修訂《課程標準》中刪除的有關理論概念,并不意味著與其有關的內容在教材中就不出現或不涉及了與如生產力、生產關系、階級、國家等概念,講社會發展的歷史,不可能避免對這些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內容的了解。這些概念的刪除,只能說明對學生的理論要求有所降低,對概念性知識的要求有所降低,以克服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并不是說在教材中就根本不應出現與這些概念有關的教學內容了。五、淡化了學科體系原《課程標準》對歷史上每個社會形態的產生、發展、滅亡,都做了較為系統的闡述與分析,新《課程標準》從淡化學科體系的要求出發,對每個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以前各個社會的教學內容,都做了必要的精簡。以資本主義社會為例,原《課程標準》是從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講起,按照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戰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三個階段及其矛盾、危機的發展,順序地、較系統地講到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這一歷史過程和滅亡的規律性,整個資本主義的教學內容安排了第二、第三兩課(共16課時),修訂后的《課程標準》把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容作為一節,放在第一課“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之中,只保留了4個教學內容,即“資產階級革命的進步意義”,“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特點”,“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原《課程標準》相比,可以明顯地看出,內容是大大地精簡了。譬如: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迅速發展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資產階級用暴力掠奪的手段準備起來的”,“建立和鞏固資產階級政權的歷程是長期而曲折的“,“工業革命的發生和完成,使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起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資本主義民主是資產階級享有的民主”,“狹隘性和虛偽性是資本主義民主的重要特點”,“壟斷組織在各經濟部門占據了統治地位,壟斷資本操縱了國家政權,表明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壟斷階段”,“帝國主義對世界各國人民的壓迫和剝削”,“資本主義世界的三大矛盾”,“資本主義世界存在著無法擺脫的危機”等內容,修訂后的《課程標準》都作了淡化處理或刪除處理。六、刪減與歷史課重復的內容在原《課程標準》中已經注意了本門課程與歷史課某些內容重復的問題,明確指出本門課程是“在歷史課教學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的,因此,許多相關的歷史知識避免使其重復,-些無須引用的歷史事件,也只是點到為止,或做提示性的說明。新《課程標準》在此基礎上,又做了進一步的努力。隨著簡史部分內容的大量壓縮,有關與歷史課重復的地方,就又有可能做較大的刪減。例如: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人類社會和動物世界的本質區別”,“氏族制度的產生及發展概況”,“生產資料逐步變為個體家庭私有的過程”,“氏族制度的瓦解”,“奴隸制國家產生的過程”,“中國經歷了長期的封建統治,今天仍面臨著艱巨的清除封建殘余思想的任務”,“封建制度的沒落與資本主義的萌芽”等。刪除了這些內容與要求,不僅精簡了教學份量,也更好地解決了與歷史課內容相重復的問題。七、增添有關世界形勢教育的內容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新《課程標準》在有關部分,適當增加了目前國際形勢教育的內容。第五課“當代青年的歷史責任”中,單設“我們面對的機遇與挑戰”一節,專門對學生進行國際形勢教育。本節包括“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霸權主義是當代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世界范圍內科技革命的突飛猛進”、“當前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立志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四有’人才”等6方面的教學內容。這一節是全新的內容,即從世界形勢的現狀和發展出發,提出對學生的要求,使青年認識到在目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要把自己培養成社會主義現代化所需要的“四有“人才所應肩負的歷史重任。八、增加實踐活動的內容及要求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十分重視對學生能力,特別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從教學方法上強調要大力加強“活動“課教學環節,以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新《課程標準》把原來“基本要求”中的“運用”內容,改為現在的“活動”內容,并明確規定,“用于開展學生課堂活動和相關實踐活動的時間不少于總課時的20%”。相應地,“基本要求”中也設計了16個“活動”,即結合教學內容,每一課都設計了3一4個活動,每一節題都有1-2個活動要求。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對每個活動要求都明確提出了活動的主題內容,并提出了多種活動方式:有讓學生動手查找報刊、圖書等方面資料的,有讓學生對有關問題進行討論的,有讓學生進行調查、訪談活動的,有讓學生對典型事例進行歸納和分析的,有讓學生發表意見和感想的,有讓學生對某些問題進行綜合探討或提出合理化建議的,等等。這就要求教師轉變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生動活潑的、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活動”課形式,把“活動”課作為呈現教學內容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環節。同時,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對初三思想政治只規定了總課時數,而沒有規定每一課及每節的具體課時,以便于教師靈活機動地把握教材和組織“活動”課教學,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驗,勇于創新,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
九年級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的說明 篇2
初三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的說明2001年10月,教育部頒發了關于初中思想政治課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本次修訂的基本原則是:“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轉變教育觀念,適應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突出創新精神和時代精神,淡化學科理論體系,增強教學的實踐環節,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根據這一基本原則,初三《課程標準》做了比較大的修訂,具有以下四個特點:(1)對課程結構進行了較大調整,加強了國情、國策教育的內容,增強了課程的時代感;(2)壓縮了資本主義社會及其以前各社會形態的教學內容,淡化了學科體系;(3)精簡了一些歷史事實、理論概念及學生難于理解的內容,降低了理論難度;(4)突出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增加了教學中學生活動的內容,加強了實踐教學的要求。現將初三《課程標準》修訂的具體內容做如下說明。一、關于教學目的和要求與1997年4月原國家教委頒布的《課程標準》相同,總體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即“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常識和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以達到“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感,立志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的。但是,在具體要求方面,卻有所增強或淡化。首先,加強了對國情、國策教育的要求,明確提出:“使學生知道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夠救中國,只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了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國家的基本國策、發展戰略。”這一教學目的,體現了修訂的基本原則,增強了教材的時代感。其次,把原來理論性較強的要求:“知道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理解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根本原因”,修訂為“提高學生認識人類社會發展和我國國情的能力”的要求。這就符合了《課程標準》(修訂)通知中所要求的“對過高的認知要求,適當降低難度”的精神。最后,對1997年《課程標準》規定的,要求學生“初步懂得用生產的觀點、階級的觀點、群眾的觀點觀察社會”,即進行三個基本觀點教育的要求不予強調,從而降低了對學生在學習社會發展常識中的理論方面的要求。二、對課程結構進行了調整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常識和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是初三思想政治課的兩個主要方面的內容。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著內在聯系、一脈相承的。但是,在課程的結構和安排上,卻有著以哪方面為重點的問題。1997年制定的《課程標準》,對社會發展常識的內容,安排得較細、份量較多,資本主義社會及其以前各社會形態共有三課,占全課程的五分之三的內容;而對我國基本國情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方面的內容,則安排得較少,只有一課,僅占全課程的五分之一。這與形勢的發展和提高德育工作針對性、實效性的要求,不相適應。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突出了我國國情、國策這方面的教育,把它作為本課程的重點,在課程結構上做了較大的調整。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將資本主義以前的簡史部分三課的內容,合并為一課,課題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而將原來我國國情部分的一課內容,擴充為三課,即:“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相應地,原《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內容(即知識點)在修訂的《課程標準》中也有了明顯的變化。原簡史部分三課的知識點共有50個,現在減少為8個;原國情部分的知識點有15個,現增加為28個。這樣調整的結果,既加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又突出了針對性和實效性。三、加強了國情、國策教育為突出我國國情、國策的教育,新修訂的《課程標準》不僅在結構上進行了調整,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教學內容。1、“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為原《課程標準》中第四課“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第一節,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將此擴充為一課(即第二課),設置兩節。第一節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本節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光輝歷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特別是增加了“三個代表”(即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內容。第二節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從內容上看,主要突出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意義”等教學內容。2、原《課程標準》第四課“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作為第三課,在教學內容上進行了較大調整。原第一節“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的基本內容,提前放到第二課第一節“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中,新設“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為第一節,內容主要包括:“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我國面臨嚴峻的人口形勢”及“資源環境形勢”。原第四課第三節“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作為第三課的第二節,內容大體一致。3、根據“十五“大報告及“七一”講話精神,新增設“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第四課。本課內容為全新的設計,體現了輔課程的建、設要與時俱進“的要求。本課內容分為三節,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第一節主要講“我國社會主義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經濟建設的宏偉藍圖和目標“、“我國人民共享經濟繁榮的成果和步驟”、“我國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等內容。第二節主要講“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促進各民族人民和睦團結等內容。第三節主要講精神文明建設、文化環境建設、發展教育和科學、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等內容,突出先進文化建設是時代的要求這一指導思想。四、適當降低理論難度原《課程標準》在教學內容中,設計了不少基本概念和理論觀點,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對理論概念方面的內容,做了適當刪減,降低了理論難度。在原《課程標準》中,第一課“古代社會的發展歷程”的教學內容,明確地提出了生產力的概念、生產關系的概念,并在基本要求中,也要求學生“從勞動者、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三方面,說明生產力的含義,以及從生產資料歸誰所有、人們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產品的分配三方面,說明生產關系的含義“;進而提出了階級的概念、國家的概念,并指出“所謂階級,就是在一定生產關系中處于不同地位的各種集團”,“國家并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階級產生以后才出現的,是階級自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在資本主義及其以前各自社會形態的教學內容中,都要求學生識記或理解“出現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分工的意義”、“分析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點”、“分析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封建制度的沒落與資本主義的萌芽”、“資本主義民主的重要特點”、“資本主義國家的實質”等;第五課“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社會發展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狀況”、“階級社、會的歷史,又是階級斗爭的歷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等教學內容,新《課程標準》對此都做了刪除。這樣,就減少了教材的理論色彩,降低了教學和學生理解的難度、當然,在修訂《課程標準》中刪除的有關理論概念,并不意味著與其有關的內容在教材中就不出現或不涉及了與如生產力、生產關系、階級、國家等概念,講社會發展的歷史,不可能避免對這些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內容的了解。這些概念的刪除,只能說明對學生的理論要求有所降低,對概念性知識的要求有所降低,以克服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并不是說在教材中就根本不應出現與這些概念有關的教學內容了。五、淡化了學科體系原《課程標準》對歷史上每個社會形態的產生、發展、滅亡,都做了較為系統的闡述與分析,新《課程標準》從淡化學科體系的要求出發,對每個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以前各個社會的教學內容,都做了必要的精簡。以資本主義社會為例,原《課程標準》是從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講起,按照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戰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三個階段及其矛盾、危機的發展,順序地、較系統地講到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這一歷史過程和滅亡的規律性,整個資本主義的教學內容安排了第二、第三兩課(共16課時),修訂后的《課程標準》把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容作為一節,放在第一課“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之中,只保留了4個教學內容,即“資產階級革命的進步意義”,“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特點”,“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原《課程標準》相比,可以明顯地看出,內容是大大地精簡了。譬如: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迅速發展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資產階級用暴力掠奪的手段準備起來的”,“建立和鞏固資產階級政權的歷程是長期而曲折的“,“工業革命的發生和完成,使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起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資本主義民主是資產階級享有的民主”,“狹隘性和虛偽性是資本主義民主的重要特點”,“壟斷組織在各經濟部門占據了統治地位,壟斷資本操縱了國家政權,表明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壟斷階段”,“帝國主義對世界各國人民的壓迫和剝削”,“資本主義世界的三大矛盾”,“資本主義世界存在著無法擺脫的危機”等內容,修訂后的《課程標準》都作了淡化處理或刪除處理。六、刪減與歷史課重復的內容在原《課程標準》中已經注意了本門課程與歷史課某些內容重復的問題,明確指出本門課程是“在歷史課教學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的,因此,許多相關的歷史知識避免使其重復,-些無須引用的歷史事件,也只是點到為止,或做提示性的說明。新《課程標準》在此基礎上,又做了進一步的努力。隨著簡史部分內容的大量壓縮,有關與歷史課重復的地方,就又有可能做較大的刪減。例如: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人類社會和動物世界的本質區別”,“氏族制度的產生及發展概況”,“生產資料逐步變為個體家庭私有的過程”,“氏族制度的瓦解”,“奴隸制國家產生的過程”,“中國經歷了長期的封建統治,今天仍面臨著艱巨的清除封建殘余思想的任務”,“封建制度的沒落與資本主義的萌芽”等。刪除了這些內容與要求,不僅精簡了教學份量,也更好地解決了與歷史課內容相重復的問題。七、增添有關世界形勢教育的內容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新《課程標準》在有關部分,適當增加了目前國際形勢教育的內容。第五課“當代青年的歷史責任”中,單設“我們面對的機遇與挑戰”一節,專門對學生進行國際形勢教育。本節包括“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霸權主義是當代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世界范圍內科技革命的突飛猛進”、“當前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立志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四有’人才”等6方面的教學內容。這一節是全新的內容,即從世界形勢的現狀和發展出發,提出對學生的要求,使青年認識到在目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要把自己培養成社會主義現代化所需要的“四有“人才所應肩負的歷史重任。八、增加實踐活動的內容及要求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十分重視對學生能力,特別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從教學方法上強調要大力加強“活動“課教學環節,以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新《課程標準》把原來“基本要求”中的“運用”內容,改為現在的“活動”內容,并明確規定,“用于開展學生課堂活動和相關實踐活動的時間不少于總課時的20%”。相應地,“基本要求”中也設計了16個“活動”,即結合教學內容,每一課都設計了3一4個活動,每一節題都有1-2個活動要求。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對每個活動要求都明確提出了活動的主題內容,并提出了多種活動方式:有讓學生動手查找報刊、圖書等方面資料的,有讓學生對有關問題進行討論的,有讓學生進行調查、訪談活動的,有讓學生對典型事例進行歸納和分析的,有讓學生發表意見和感想的,有讓學生對某些問題進行綜合探討或提出合理化建議的,等等。這就要求教師轉變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生動活潑的、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活動”課形式,把“活動”課作為呈現教學內容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環節。同時,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對初三思想政治只規定了總課時數,而沒有規定每一課及每節的具體課時,以便于教師靈活機動地把握教材和組織“活動”課教學,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驗,勇于創新,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
九年級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的說明 篇3
初二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的說明為適應形勢發展要求,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切實增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教育部對小學思想品德課和初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進行了必要的修訂。現將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初中二年級部分修訂情況作一簡要介紹。一、修訂《課程標準》初中二年級部分遵循的幾項要求《課程標準》初中二年級部分的修訂工作是遵循下列幾項要求進行的。1、著力解決原課程標準及其教材存在的繁難偏舊問題。為此,在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中將以下內容予以刪除。第一,刪除過高的認知要求。如將第二課《依法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教學內容中的"法律協調人際關系的規范"刪除。第二,刪除難以理解或純知識性、概念化的內容,適當降低難度,如將第五課《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教學內容中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或包括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刪除。再如,將第十五課《公民要依法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識記要求上的"正當防衛的含義"、"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的職能"刪除。第三,刪除離學生生活較遠的法律知識和相關法律條款。如將第十課《公民在婚姻家庭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教學內容中的"禁止包辦買賣婚姻,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刪除。據粗略統計,共刪除知識點14個,識記要求18個,理解要求8個。2、修改與現行法律不一致的表述提法。如我國現行兵役法已將原兵役法規定的"我國實行義務兵役制為主體,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修改為"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據此,特將第十四課《公民要履行維護國家統一,保衛祖國安全的義務》中關于"義務兵役制為主體"這一與現行法律不一致的提法刪除、3、增強時代感,適當充實、補充一些新的教學內容。如在第一課《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中增加了要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結合起來"的內容。再如,在第六課《依法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中增加了介紹"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學內容。4、力求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和認知水平,進一步貼近學生,采用以例說法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法律常識的教育。對此,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做出了明確規定。5、強化實踐環節,增加用于活動和社會實踐的課時。其課時不少于總課時60課時的20%o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將原來的14項"運用"要求改為"活動"要求,又增加了5項新的活動要求,共設置活動要求19項。二、《課程標準》初中二年級部分具體修訂情況前言《教學內容》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其一是將"公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遷移到"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的前面。其二是增加了一個知識點,即"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一項變化。即將"學習法律常識的重要意義"識記要求修改為"結合實例,交流對學習法律常識重要意義的認識"活動要求。第一課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教學內容》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其一是將"我國社會主義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是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的,二者有著共同的目標"知識點修改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有著密切聯系"。其二是增加了一個知識點,即"要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結合起來"。《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其一是將"我國制定法律的主要方式"的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列舉實例表明,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具有共同的目標"的理解要求刪除。其三是將"對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更加自覺地遵守法律"運用要求修改為"談談個人對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護法的認識"活動要求。第二課依法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教學內容》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其一是將"法律協調人際關系的規范"知識點刪除。其二是將"公共秩序主要指社會秩序、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等"知識點修改為"公共秩序主要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秩序,公共場所秩序,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等",從而對公共秩序作出了具體界定。《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其一是將"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維護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社會管理秩序的有關規定"的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列舉實例,表明在社會生活中人們之間的關系也需要法律的規范和協調"的理解要求刪除;其三是將"匯集個人所見所聞,例舉擾亂公共秩序的現象,分析其危害并談談對養成守法習慣重要性的認識的運用要求調整為活動要求。第三課依法維妒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為了使課題與具體教學內容更加吻合,相互協調,該課將"依法保障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課題修改為"依法維護社會主義經濟秩序"。《教學內容》欄目中沒有變化。《基本要求》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其一是將"我國憲法對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規定"的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結合打擊各種經濟犯罪分子的實例,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離不開法律發表看法"運用要求修改為"收集打擊各種經濟犯罪的實例,并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離不開法律發表看法"活動要求。第四課依法保障、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教學內容》欄目中沒有變化。《基本要求》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其一是將"列舉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表明法律保障并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理解要求刪除。其二是將"結合懲治制作、傳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實例,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有法律保障發表看法"的運用要求調整為活動要求。第五課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教學內容》欄目中有一項變化,即將"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生活環境、生態環境"的知識點刪除。《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其一是將"環境要素的內容"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根據各自的體驗,分析一個自己感觸最深的環境問題,對國家和個人應如何依法保護環境發表看法"的理解要求調整為活動要求。其三是增加了一項活動要求,即"對學校周邊的環境問題進行調查,并向有關部門提出治理環境的建議"。第六課依法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教學內容》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其一是將"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一部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法律"知識點,擴展為"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法律"。其二是將"在我國未滿18周歲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的知識點刪除。其三是增加了一個知識點,即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五項變化。其一是將"未成年人的含義"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我國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則"識記要求刪除。其三是增加了一項識記要求,即"我國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兩部法律的名稱。"其四是將"結合個人所見所聞,并對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判斷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一些現象和行為"的運用要求,修改為"結合個人的所見所聞,并對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列舉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一些現象"的活動要求。其五是增加了一項活動要求,即"結合交流,交流自我保護的體會"。第七課依法制裁違法犯罪《教學內容》欄目有兩項變化。其一是將"違法行為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違法行為"的知識點修改為"違法行為包括違憲行為和刑事民事、行政違法行為"。因為違憲行為內容在違法行為的范圍之中。所謂違憲行為通常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公民的某種活動、行為與憲法的規定相抵觸。違憲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其二是將"犯罪是指對社會危害很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知識點修改為"犯罪是指具有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基本要求》欄目中有六項變化,其一是將"違法行為的含義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刑法的含義"識記要求刪除。其三是新增加一項識記要求,即"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其四是將"以是否觸犯刑律為根據,用事實說明違法與犯罪的區別和聯系的理解要求刪除。其是新增加一項理解要求,即"用事例說明禁毒的重要性"。其六是將"收集幾個案例,說明違法犯罪具有社會危害性,要受法律的制裁"運用要求調整為活動要求。第八課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基于從憲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角度考慮,故將該課"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課題修改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教學內容》欄目和《基本要求》欄目中各有一項變化,即將"普通法是子法,憲法是母法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知識點刪除和將"我國憲法的構成"識記要求刪除。第九課公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教學內容》欄目中沒有變化。《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其一是將"人身權利包括的具體內容"識記要求刪除。二是將"我國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專門法律的名稱"識記要求刪除。其三是將"根據個人的所見所聞,講述一件依法維護人身權利的事例"的運用要求調整為活動要求。第十課公民在婚姻家庭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教學內容》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即將"禁止包辦買賣婚姻,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知識點和"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知識點刪除。《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其一是將"用制裁包辦買賣婚姻,借婚姻索取財物的實例,表明我國公民依法享有婚姻自由的權利"的理解要求刪除。其二是新增加了一項理解要求,即"舉例說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其三是將"收集鄰里、親屬中瞻養父母和老人的事例,談談對依法瞻養老人的認識"的運用要求修改為"收集有關賭養父母和老人的事例,交流對依法賭養老人的認識"活動要求。第十一課公民有受鈾的權利和義務《教學內容》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前兩項是將"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知識點和"受教育是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知識點刪除。第三項是新增加了一個知識點,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有關受教育者權利和義務的規定。'《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五項變化。其一是將"受教育權的基本含義"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我國教育法是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權的項重要法律"識記要求修改為"我國有關教育的重要法律名稱"。其三是將%國家強制性、普遍性和免費性三個方面說明義務教育的特征"理解要求刪除。其四是將"簡要分析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的理解要求刪除。其五是新增加一項活動要求,即"結合自己在學校受教育的狀況,談談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第十二課公民在經濟生活中的權利和義務《教學內容》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即將"公民作為勞動者依法享有獲得工作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知識點以及"公民要依法履行勞動的義務"知識點刪除。《基本要求》欄目中有四項變化。其一是將"財產所有權的含義"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勞動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識記要求刪除。其三是將"列舉事實,表明我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事有勞動權"的理解要求刪除。其四是將"收集幾個事例,說明在商品服務市場上,公民能夠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運用要求修改為"收集消費者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事例,并交流體會"活動要求。第十三課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重要權利《教學內容》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即將"批評權是公民對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缺點、錯誤有提出批評意見的權利"知識點以及"建議權是公民對國家機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有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權利"知識點刪除。《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一項變化,即將"在收集有關資料或調查的基礎上,經過討論,共同草擬一份對有關部門工作的批評或建議"運用要求調整為活動要求。第十四課公民要履行維護國家統一,保衛祖國安全的義務《教學內容》欄目中沒有變化。《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五項變化。其一是將"我國憲法對公民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義務的規定"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我國憲法對公民要保守國家秘密的規定"識記要求刪除。其三是將"我國實行義務兵役制為主體、義務兵與志愿瑛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識記要求修改為"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其四是將"根據我國兵役法的規定,組織一次擁軍優屬的活動"的運用要求修改為"參加擁軍優屬活動,并總結自己的體會和收獲"活動要求。其五是增加一項活動要求,即"收集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事例,交流維護國家安全的意義"。第十五課公民要依法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教學內容》欄目中沒有變化。《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其一是將"正當防衛的含義"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公安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職能"識記要求刪除。其三是將"通過走訪、參觀或其他活動,了解訴訟和審判的基本程序"運用要求修改為"通過走訪、參觀、模擬法庭或其他活動,了解訴訟和審判的基本程序"活動要求。實踐證明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對于了解訴訟和審判的基本程序十分有益。第十六課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教學內容》欄目中和《基本要求》欄目中各有一項變化。即將"公民要依法行使自由權利"知識點刪除;將"結合個人生活中的實例,從權利和義務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等方面,對青少年應有的公民意識進行討論"運用要求調整為活動要求。三、學習、研究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尤其是初中二年級部分)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此次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是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快中小學教育改革步伐的大背景下進行的。涉及課程標準的方方面面。修訂的《課程標準》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學習、實施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尤其是初中二年級部分)時,要認真領會修訂目的,掌握精神實質,注意研究和解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要高度重視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當前,要特別注意增強以下幾種觀念:(1)增強以學生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觀念。(2)增強師生平等的觀念,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3)增強師生換位的觀念,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4)增強同化觀念,即教師的教學思維、方法,要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新情況,而不是讓學生身心發展的新情況適應教師固有的教學思維和方法。(5)突破知識傳授的主觀活動領域,增強實踐在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觀念。第二,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加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進程,大力倡導研究性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 中要盡量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等方式進行教學。有條件的學校應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進行教學,努力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要大力倡導研究性學習。所謂研究性學習,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學生圍繞一個課題,雙方提供信息和資料,一起探討問題,在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中,通過師生互動,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模式。開展研究性學習,努力創設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學習的氛圍,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學會,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會學。第三,要高度重視實踐環節,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社會實踐活動是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精心組織學生開展演講、辯論、表演以及觀看影視、錄像等活動,而且要充分利用各地的教育基地,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社區服務,以及引導學生搜集資料,舉辦展覽、壁報等活動。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初中二年級部分將教學要求中的"運用"層次全部改為"活動"。強調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用,并在教學時間上予以保障。這無疑將有益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第四,要認真貫徹針對性原則和知行統一原則。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將原"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改為"針對性原則",以加強教育的針對性。對此,要予以足夠的重視。教師在教學中,要增強時代感,要密切聯系學生思想實際、行為實際和社會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著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初二法律常識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將法律知識內化為法制觀念,將法制觀念外化為守法、用法行為,做到知行統一,學以致用。第五,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包括想前人所未想等創新意識和情感、興趣、意志、自信心等創新品格。新修訂的《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據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立體思維,鼓勵學生敢于發表不同見解,敢于標新立異。同時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錘煉其意志。通過創造性教學,培養創造型人才。
九年級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的說明 篇4
初二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的說明為適應形勢發展要求,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切實增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教育部對小學思想品德課和初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進行了必要的修訂。現將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初中二年級部分修訂情況作一簡要介紹。一、修訂《課程標準》初中二年級部分遵循的幾項要求《課程標準》初中二年級部分的修訂工作是遵循下列幾項要求進行的。1、著力解決原課程標準及其教材存在的繁難偏舊問題。為此,在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中將以下內容予以刪除。第一,刪除過高的認知要求。如將第二課《依法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教學內容中的"法律協調人際關系的規范"刪除。第二,刪除難以理解或純知識性、概念化的內容,適當降低難度,如將第五課《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教學內容中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或包括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刪除。再如,將第十五課《公民要依法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識記要求上的"正當防衛的含義"、"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的職能"刪除。第三,刪除離學生生活較遠的法律知識和相關法律條款。如將第十課《公民在婚姻家庭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教學內容中的"禁止包辦買賣婚姻,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刪除。據粗略統計,共刪除知識點14個,識記要求18個,理解要求8個。2、修改與現行法律不一致的表述提法。如我國現行兵役法已將原兵役法規定的"我國實行義務兵役制為主體,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修改為"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據此,特將第十四課《公民要履行維護國家統一,保衛祖國安全的義務》中關于"義務兵役制為主體"這一與現行法律不一致的提法刪除、3、增強時代感,適當充實、補充一些新的教學內容。如在第一課《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中增加了要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結合起來"的內容。再如,在第六課《依法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中增加了介紹"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學內容。4、力求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和認知水平,進一步貼近學生,采用以例說法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法律常識的教育。對此,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做出了明確規定。5、強化實踐環節,增加用于活動和社會實踐的課時。其課時不少于總課時60課時的20%o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將原來的14項"運用"要求改為"活動"要求,又增加了5項新的活動要求,共設置活動要求19項。二、《課程標準》初中二年級部分具體修訂情況前言《教學內容》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其一是將"公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遷移到"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的前面。其二是增加了一個知識點,即"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一項變化。即將"學習法律常識的重要意義"識記要求修改為"結合實例,交流對學習法律常識重要意義的認識"活動要求。第一課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教學內容》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其一是將"我國社會主義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是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的,二者有著共同的目標"知識點修改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有著密切聯系"。其二是增加了一個知識點,即"要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結合起來"。《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其一是將"我國制定法律的主要方式"的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列舉實例表明,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具有共同的目標"的理解要求刪除。其三是將"對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更加自覺地遵守法律"運用要求修改為"談談個人對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護法的認識"活動要求。第二課依法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教學內容》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其一是將"法律協調人際關系的規范"知識點刪除。其二是將"公共秩序主要指社會秩序、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等"知識點修改為"公共秩序主要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秩序,公共場所秩序,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等",從而對公共秩序作出了具體界定。《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其一是將"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維護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社會管理秩序的有關規定"的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列舉實例,表明在社會生活中人們之間的關系也需要法律的規范和協調"的理解要求刪除;其三是將"匯集個人所見所聞,例舉擾亂公共秩序的現象,分析其危害并談談對養成守法習慣重要性的認識的運用要求調整為活動要求。第三課依法維妒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為了使課題與具體教學內容更加吻合,相互協調,該課將"依法保障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課題修改為"依法維護社會主義經濟秩序"。《教學內容》欄目中沒有變化。《基本要求》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其一是將"我國憲法對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規定"的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結合打擊各種經濟犯罪分子的實例,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離不開法律發表看法"運用要求修改為"收集打擊各種經濟犯罪的實例,并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離不開法律發表看法"活動要求。第四課依法保障、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教學內容》欄目中沒有變化。《基本要求》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其一是將"列舉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有關法律規定,表明法律保障并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理解要求刪除。其二是將"結合懲治制作、傳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實例,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有法律保障發表看法"的運用要求調整為活動要求。第五課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教學內容》欄目中有一項變化,即將"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生活環境、生態環境"的知識點刪除。《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其一是將"環境要素的內容"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根據各自的體驗,分析一個自己感觸最深的環境問題,對國家和個人應如何依法保護環境發表看法"的理解要求調整為活動要求。其三是增加了一項活動要求,即"對學校周邊的環境問題進行調查,并向有關部門提出治理環境的建議"。第六課依法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教學內容》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其一是將"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一部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法律"知識點,擴展為"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法律"。其二是將"在我國未滿18周歲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的知識點刪除。其三是增加了一個知識點,即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五項變化。其一是將"未成年人的含義"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我國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則"識記要求刪除。其三是增加了一項識記要求,即"我國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兩部法律的名稱。"其四是將"結合個人所見所聞,并對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判斷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一些現象和行為"的運用要求,修改為"結合個人的所見所聞,并對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列舉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一些現象"的活動要求。其五是增加了一項活動要求,即"結合交流,交流自我保護的體會"。第七課依法制裁違法犯罪《教學內容》欄目有兩項變化。其一是將"違法行為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違法行為"的知識點修改為"違法行為包括違憲行為和刑事民事、行政違法行為"。因為違憲行為內容在違法行為的范圍之中。所謂違憲行為通常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公民的某種活動、行為與憲法的規定相抵觸。違憲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其二是將"犯罪是指對社會危害很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知識點修改為"犯罪是指具有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基本要求》欄目中有六項變化,其一是將"違法行為的含義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刑法的含義"識記要求刪除。其三是新增加一項識記要求,即"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其四是將"以是否觸犯刑律為根據,用事實說明違法與犯罪的區別和聯系的理解要求刪除。其是新增加一項理解要求,即"用事例說明禁毒的重要性"。其六是將"收集幾個案例,說明違法犯罪具有社會危害性,要受法律的制裁"運用要求調整為活動要求。第八課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基于從憲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角度考慮,故將該課"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課題修改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教學內容》欄目和《基本要求》欄目中各有一項變化,即將"普通法是子法,憲法是母法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知識點刪除和將"我國憲法的構成"識記要求刪除。第九課公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教學內容》欄目中沒有變化。《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其一是將"人身權利包括的具體內容"識記要求刪除。二是將"我國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專門法律的名稱"識記要求刪除。其三是將"根據個人的所見所聞,講述一件依法維護人身權利的事例"的運用要求調整為活動要求。第十課公民在婚姻家庭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教學內容》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即將"禁止包辦買賣婚姻,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知識點和"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知識點刪除。《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其一是將"用制裁包辦買賣婚姻,借婚姻索取財物的實例,表明我國公民依法享有婚姻自由的權利"的理解要求刪除。其二是新增加了一項理解要求,即"舉例說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其三是將"收集鄰里、親屬中瞻養父母和老人的事例,談談對依法瞻養老人的認識"的運用要求修改為"收集有關賭養父母和老人的事例,交流對依法賭養老人的認識"活動要求。第十一課公民有受鈾的權利和義務《教學內容》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前兩項是將"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知識點和"受教育是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知識點刪除。第三項是新增加了一個知識點,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有關受教育者權利和義務的規定。'《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五項變化。其一是將"受教育權的基本含義"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我國教育法是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權的項重要法律"識記要求修改為"我國有關教育的重要法律名稱"。其三是將%國家強制性、普遍性和免費性三個方面說明義務教育的特征"理解要求刪除。其四是將"簡要分析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的理解要求刪除。其五是新增加一項活動要求,即"結合自己在學校受教育的狀況,談談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第十二課公民在經濟生活中的權利和義務《教學內容》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即將"公民作為勞動者依法享有獲得工作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知識點以及"公民要依法履行勞動的義務"知識點刪除。《基本要求》欄目中有四項變化。其一是將"財產所有權的含義"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勞動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識記要求刪除。其三是將"列舉事實,表明我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事有勞動權"的理解要求刪除。其四是將"收集幾個事例,說明在商品服務市場上,公民能夠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運用要求修改為"收集消費者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事例,并交流體會"活動要求。第十三課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重要權利《教學內容》欄目中有兩項變化。即將"批評權是公民對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缺點、錯誤有提出批評意見的權利"知識點以及"建議權是公民對國家機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有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權利"知識點刪除。《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一項變化,即將"在收集有關資料或調查的基礎上,經過討論,共同草擬一份對有關部門工作的批評或建議"運用要求調整為活動要求。第十四課公民要履行維護國家統一,保衛祖國安全的義務《教學內容》欄目中沒有變化。《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五項變化。其一是將"我國憲法對公民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義務的規定"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我國憲法對公民要保守國家秘密的規定"識記要求刪除。其三是將"我國實行義務兵役制為主體、義務兵與志愿瑛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識記要求修改為"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其四是將"根據我國兵役法的規定,組織一次擁軍優屬的活動"的運用要求修改為"參加擁軍優屬活動,并總結自己的體會和收獲"活動要求。其五是增加一項活動要求,即"收集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事例,交流維護國家安全的意義"。第十五課公民要依法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教學內容》欄目中沒有變化。《基本要求》欄目中有三項變化。其一是將"正當防衛的含義"識記要求刪除。其二是將"公安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職能"識記要求刪除。其三是將"通過走訪、參觀或其他活動,了解訴訟和審判的基本程序"運用要求修改為"通過走訪、參觀、模擬法庭或其他活動,了解訴訟和審判的基本程序"活動要求。實踐證明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對于了解訴訟和審判的基本程序十分有益。第十六課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教學內容》欄目中和《基本要求》欄目中各有一項變化。即將"公民要依法行使自由權利"知識點刪除;將"結合個人生活中的實例,從權利和義務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等方面,對青少年應有的公民意識進行討論"運用要求調整為活動要求。三、學習、研究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尤其是初中二年級部分)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此次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是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快中小學教育改革步伐的大背景下進行的。涉及課程標準的方方面面。修訂的《課程標準》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學習、實施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尤其是初中二年級部分)時,要認真領會修訂目的,掌握精神實質,注意研究和解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要高度重視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當前,要特別注意增強以下幾種觀念:(1)增強以學生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觀念。(2)增強師生平等的觀念,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3)增強師生換位的觀念,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4)增強同化觀念,即教師的教學思維、方法,要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新情況,而不是讓學生身心發展的新情況適應教師固有的教學思維和方法。(5)突破知識傳授的主觀活動領域,增強實踐在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觀念。第二,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加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進程,大力倡導研究性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 中要盡量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等方式進行教學。有條件的學校應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進行教學,努力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要大力倡導研究性學習。所謂研究性學習,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學生圍繞一個課題,雙方提供信息和資料,一起探討問題,在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中,通過師生互動,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模式。開展研究性學習,努力創設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學習的氛圍,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學會,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會學。第三,要高度重視實踐環節,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社會實踐活動是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精心組織學生開展演講、辯論、表演以及觀看影視、錄像等活動,而且要充分利用各地的教育基地,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社區服務,以及引導學生搜集資料,舉辦展覽、壁報等活動。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初中二年級部分將教學要求中的"運用"層次全部改為"活動"。強調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用,并在教學時間上予以保障。這無疑將有益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第四,要認真貫徹針對性原則和知行統一原則。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將原"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改為"針對性原則",以加強教育的針對性。對此,要予以足夠的重視。教師在教學中,要增強時代感,要密切聯系學生思想實際、行為實際和社會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著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初二法律常識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將法律知識內化為法制觀念,將法制觀念外化為守法、用法行為,做到知行統一,學以致用。第五,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包括想前人所未想等創新意識和情感、興趣、意志、自信心等創新品格。新修訂的《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據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立體思維,鼓勵學生敢于發表不同見解,敢于標新立異。同時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錘煉其意志。通過創造性教學,培養創造型人才。
九年級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的說明 篇5
qgyy
(原創)
內容提要:本文從《課程標準》的理念出發,針對目前語文教案設計的問題,提出語文教案設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一、語文教案設計中要“有學生”,包括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和重視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二、語文教案設計要增強開放性和動態生成性; 三、語文教案設計要體現出教師的個性。
關鍵詞:教案設計 動態生成性 個性
余映潮先生在《教案設計的藝術(之一)》一文中指出:我們可以在四個不同的層面理解“教案”二字。第一層面——定義層面:教案,簡言之,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而策劃、而營構的一種教學安排。第二層面——技術層面:教案,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教學要求而進行的結構完整、目標明確、過程清晰、方法得當、時間分配合理的一種教學策劃。第三層面——藝術層面:教案,是既有理性色彩又具備詩意手法的教學藍圖,是教師文化底蘊、個人智慧和教學藝術的結晶。第四層面——教改層面:教案,是從課堂教學實施方案的角度來表現時代教改意志的一種載體。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教案與教學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它是教學正式實施之前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 的規劃,它體現著教學的目標、方法、步驟,體現著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學風格、教學藝術,體現著教學改革的新理念、新成果。因此,可以說教案設計的成功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學的成功與否。
在這四個層面中,技術層面和藝術層面的教案是教師對教學的具體把握,是教師個人教學思路、教學經驗、教學風格的綜合;教改層面的教案則是教師對教學改革中的新思想、新理念的理解、吸收和容納。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只有教改新思想、新理念的教師是不能設計出一份扎實、細密、實用性強的教案的,同時一個只有教學經驗、教學思路而不能積極地吸收、借鑒新理念的教師也不能設計出一份新穎、有創意、體現教學新發展的教案。因此,兩者必須結合起來。關注新理念,同時將新理念融會貫通于自己已有的教學風格中,才能設計出好的教案。
我認為語文教案設計應關注以下方面:
一、語文教案設計中要“有學生”
教學是師生雙主體的活動,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兩者不可偏廢。但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現象卻早已不是一個新問題了。在教案設計中更是如此。潘涌在《語文教案創新與課堂教學價值轉型》一文中提到指令性教案的三種類型,其中一種就是無“他”教案。即教師在編寫教案過程中,心中唯有欲達之教學目標 和欲授之教學內容,卻很少甚至全不考慮欲待交往的學習主體,更忽視學習群體之間的諸種個性差異,忽視他們在課堂這一特定時空中特定的知識體驗及其動態生成。用這樣的教案指導課堂教學必然導致學習主體靈性思維的泯滅。所以,教師應在教案設計中充分關注學習的主體——學生。
(一)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教學的主要對象是一篇篇文質兼美、各具特色的課文。這一點使語文學科的教學根本區別于數理化等學科。語文學科不能像它們一樣給學生某一個唯一的標準答案。因為,對于一篇文章,有著不同背景、不同經歷和學習基礎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欣賞角度,也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就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作為教師,在教案設計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獨特體驗。張瓊在《語文教案設計的關注點》一文中講道:實實在在地一切以學生在閱讀文本過程中所遇的障礙為教學起點,以學生在教學過程 中的內在需要為教學重點。一篇課文從哪兒講起,重點講什么,不應該由教師決定,而是取決于學生對文章的“親密接觸”程度。任何離開學生對文章的感知而主觀臆斷的教學實踐,都是對學生的不尊重。他還指出:關注學生主體的“獨特體驗”不是廉價簡單地肯定學生,而是把學生在鉆研文本過程中產生的困惑、形成的體驗,作為課堂教學的資源;關注學生“獨特體驗”,應該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關鍵是這個過程在課堂上能否得以落實和突出。
我在設計《第一次真好》這課的教案時就設計了學生體驗環節。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對“第一次”的認識,學生通過交流便能更深切地體會第一次的重要意義。全文的中心句是“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如何讓學生領悟這句話的含義?我便于此處設計了“小組討論”這一環節,讓學生交流,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他們便談出了對“第一次”的深刻感悟:第一次使我們慢慢成長,使我們嘗試做一些事情,使我們接觸新事物,歷史上的很多第一次(如“瓦特發明蒸汽機”、“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等等)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步。有學生還提出自己的思考:第一次雖然不見得都成功,但畢竟邁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第一次即使失敗了,也能為下一次積累經驗,這樣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以后才能取得成功;第一次有好的,有不好的,我們今后要積極嘗試好的第一次……
上這堂課時學生們都積極參與其中,聯系他們的體驗來學習課文,這種心中有學生的備課就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關注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已經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但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卻很少關注到這一點。語文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現象屢見不鮮。當然,有些有著豐富教學經驗和深厚文學底蘊的語文教師也常常是滔滔不絕一節課,給學生以信馬由韁、貫古通今的享受。但是大部分教師的“滿堂灌”則是照本宣科,極其乏味地肢解課文。整個課堂,教師的講授不僅沒有給學生知識,還剝奪了他們自己思考、自己動口說、自己動手寫的實踐活動。而這種實踐活動對于學生形成相應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為能力的形成必須經過反復的實踐。所以,教師在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同時,在教案設計中還應關注到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要適時適量地設計出適合所學內容、符合學生特點的語文實踐活動,使這些活動在發展學生語文能力、擴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豐富學生的語文積累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必須指出的是: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在講《女媧造人》一課時,我認真研析教材,設計了“探究品味——比較閱讀”環節,讓他們通過對《風俗通》譯文與課文的比較得出改編神話的方法——抓擴展點,運用環境描寫、人物描寫的方法。接著便設計了“拓展延伸——想像力訓練”這一環節,使學生發揮想像力,根據文中學會的找擴展點的方法改編神話《盤古開天》。提供了四個角度(天地混沌的景象;盤古開天的過程;盤古頂天立地的情景;天地成形后,盤古化成了什么),請學生任選一個角度展開想像擴充這個神話故事。課后作業 為“在作業 本上將《盤古開天》改編為動人的神話,注重情節的構思及想像力的發揮。”
課后反思時我感到這樣設計教案,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倡的三維目標,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了切實的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深入文本,體味其中蘊含的感情。我著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他們逐步養成圈、點、勾、劃的習慣。這一設計關注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通過批改學生的課后作業 ,我發現學生能很好地運用課上習得的方法改編神話,而且還有想像豐富的佳作。這就表明這種設計貼近學生實際,能使學生得到切實的收益。新課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們應將之貫穿于教學之中。
二、語文教案設計要增強開放性和動態生成性
教案是在對教學進行預設的基礎上形成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存在著很多預設不到的情況。特別是語文教學,不同的學生對于同一篇課文的不同理解和感悟是很難預設全面的。所以,在語文課堂中存在著大量動態生成的因素。俞發亮在《在課改中重新認識教案》一文中指出:預設與生成是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無法回避的一組矛盾。教學當然課前要備課寫教案(詳案、簡案),當然得預先設計;但是,當過分強調教案的預設作用時,課堂上師生的活動必然受到極大的限制,師生即興的發揮、創造無法生成,從而導致僵化,缺少生氣和智慧。教學實踐證明,往往教案設計越具體詳盡,課堂教學中師生的創造性越少。
那么,教師在教案中應該如何處理這對矛盾呢?目前較普遍的主張是增強教案的開放性和動態生成性。即教師從備課開始就要自覺設計相應的教學環節,自覺預設師生、生生、生本多邊對話而必然出現的“非預設性”的知識與智慧的生成,并事先作出相應的教學安排。在教案中,要讓學生在寬松的學習過程中學會探究、學會創造,要給學生留足自主自由的思維空間,要以多種教學方法構筑學生展示思維的平臺,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這樣才能促使教案的開放性和動態生成性的形成,建設開放性課程。
講《行道樹》前,我仔細研讀教材,想設計一個新穎的教學思路。經過自己的琢磨,我這樣設計:假如我是一個記者,全班學生每人都是一棵小樹,我這堂課將對他們進行采訪。上課之初,我便給學生點明我們的角色。我便問道:假如你是一棵小樹,你愿意生活在哪里?學生們七嘴八舌,有的說生長在草原上,獲得一種高大挺拔的優越感;有人說生活在海邊,享受海風吹拂;有人說生活在一戶人家的小院里;有學生說想做一棵行道樹……我就由此自然導入 課文,和學生共同探討學習。我最初設計時,就把自己當成一位記者,將要探討的問題列了一“采訪提綱”。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發覺完全可以讓學生也轉換角色,讓他們一部分人當小記者,隨便請班里任何一棵“小樹”答記者問。“記者”就需要在仔細閱讀課文的基礎上發問,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通過“小記者”的發問,我發現自己在教案中設計的問題他們都能找到,而另外一位學生也能很好地應對。我成了一位引導者,我也積極參與其中,這種氛圍特別好。他們回答問題時,我提醒他們要注意“采訪”別人的語氣,注意人與人的交流和溝通。下課鈴響了,他們課下還積極地討論。課后,學生告訴我他們很喜歡這種探討學習的形式。課后反思時,我為自己的教學機智而自豪。如若自己將問題提出來,學生可能覺得還是在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但將教師提問靈活地變通為學生之間的提問與作答,便使他們有成就感,覺得自己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若我固執地堅持教案的預設性,那么這堂課就不見得那么成功。不要被教案預設性束縛了自己的教學機智,要構建動態生成的課堂,使語文課堂教學煥發生機。
三、語文教案設計要體現出教師的個性
教案雖然是教師個人的文化底蘊、個人智慧和教學藝術的結晶,但長期以來,在實際的教案設計中,卻始終存在著單純依賴教參,甚至完全地照抄照搬教參的情況。教師對所教授的內容缺乏個人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學木訥、呆板、千篇一律。我們現在提倡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但如果我們的教案是這樣的,我們如何去發展學生的個性。所以,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首先我們的教案、我們的課堂就要有個性,而能夠使我們的教案、課堂變得有個性的是教師。因此,教師要將個性融入教案設計,教案中不僅要有學生,也要有教師。教師要從自身的特長、生活閱歷和知識結構出發,根據自己對教材的感悟,對學生的了解來設計具有自己個性特色的教案,使教案設計能夠體現出自己的文化底蘊、文學才情以及對教學的理解和把握。
在進行《斑羚飛渡》公開課時,我將課文讀了十幾遍,最終決定第二課時設計“讓學生運用一系列動詞描寫一個過程”的課上小練習。我自己研讀課文后也查閱了大量備課資料,但很多都千篇一律。我將課文整體感知、情感體驗等教學內容安排在了第一課時。第二課時著重引導學生感悟鐮刀頭羊的形象及斑羚飛渡的精彩瞬間。斑羚飛渡的過程震撼人心,這種過程是如何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通過一系列動詞。這樣,便可讓學生進行片段練習,使他們學習掌握并能將這種方法運用到以后的寫作中去。備課時我精心地揣摩每一個環節及各環節之間的過渡,上課時個別學生讀了自己寫的片段,發現學生已經能靈活運用這種方法了。
新課程改革呼喚新的教案,教師要心中有學生,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使自己的教案設計更貼近學生,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不要將教案教條化,應根據課堂教學情況靈活變通,構建生成性課堂。改變教案千篇一律的面孔,將自己具有創新性的構思融入其中,不必拘泥于一種形式,完全可以根據課文特點及學生特點進行創新設計,使教案切實成為自己課程改革思考的載體。語文教師要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教案也要體現教師的個性,實現內容的多元化和形式的多樣化。
參考文獻:
⑴余映潮:《教案設計的藝術(之一)》,《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4年第10期
⑵潘涌:《語文教案創新與課堂教學價值轉型》,《學科教育》2004年第1期
⑶張瓊:《語文教案設計的關注點》,《湖北教育(教學版)》2004年第6期
⑷俞發亮:《在課改中重新認識教案》,《語文建設》2002年11期
⑸辛朋濤、魏雪莉:《什么樣的教案是好教案》,《教學與管理》2002年7月1日
⑹楊旭:《語文教案設計五因素》,《教學與管理》2002年9月1日
⑺姜世揚:《淺談個性化教案的設計》,《當代教育論壇》2004年第1期
⑻戴正興:《教案:共同面對的話題——今年來關于教案問題的討論動態綜述》,《遼寧教育》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