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初三下冊語文教案(精選13篇)
2023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把握詩文內容。
2、有表情朗讀詩文,初步掌握鑒賞詩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朗讀并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2、自主、合作、探究式,讀、說、悟、品法,使用多媒體。
3、揣摩詩歌中優美精煉的語言,并把握詩歌的思想主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勇敢地面對生活的磨難 ,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①熟讀背誦全詩。
②感悟詩中所蘊涵的哲理。
③體會此詩和婉親切、熱誠坦率、有豐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的語言特點。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投石——導入新課
“你的所得,還那樣少嗎?你的付出,還那樣多嗎?生活的路,總有太多不平事,請你不必在意,灑脫一些過得好......”(課件出示)這些歌就是寫給在逆境中的人們,同學們!在你們的學習、生活中,有沒有不順心的事呢?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你將如何面對?詩人普希金給了我們這樣的叮嚀和囑咐。(板書課題)
哪位同學知道這位具有國際影響的大詩人的情況?(課件出示)
明確:普希金,俄羅斯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俄國社會的重大問題,塑造了眾多感人的文學形象,他的代表作有《葉甫蓋尼·奧涅金》《上尉的女兒》。《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首詩寫于他流放期間,是一首寫在紀念冊上贈給鄰居女兒的詩。
(二)尋路——整體感知
1、讓學生帶問題先自由吟讀詩文
①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
②它在哪方面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三)辨路——領悟哲理
1、教師設疑,讓學生通過討論試著解答問題(課件出示)
①題目“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是什么意思?
②怎樣理解“而那過去了的,就會變成親切的懷戀”這句詩的含義?
③你能用一句話把此詩的哲理表達出來嗎?
明確:(課件出示)
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是指在生活中遭遇到了艱難困苦等不幸。詩人寫這首詩時正遭流放,正處在不幸的逆境之中。
②首先詩人在這里是要強調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堅信這一切一定會過去的,而反對悲觀消極的人生態度。其次,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作者要表達的看法是,人生的經歷與體驗應該是豐富多樣的,每一種經歷與體驗都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尤其是在逆境中磨礪,更是一種寶貴而親切的精神財富,更能鍛煉生活的勇士,更能鑄造精彩的人生。
③面臨挫折要正確、樂觀地對待它,要鎮靜,要堅信未來是光明、美好的。
2、學生質疑(引導學生提出尚未疑問的地方,教師幫助解決)
(四)走路——遷移拓展
引導學生拿起手中的筆,試著寫一寫:(課件出示)
假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需要 ________________。
相信吧,________________。
例:
假如生活中遇到了困苦,
不要驚慌,不要沮喪!
陰暗的日子里需要信心,
相信吧,開心的日子定會到來。
(五)導路——品讀升華
1、品味此詩的語言特點。
①有豐富的哲理意味
②勸告口吻、促膝談心式:親切和婉、熱情坦率。
2.如何理解普希金在詩中所說的“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須要鎮靜”?(課件出示)
學生討論明確:
(1)文學作品以反映社會生活為宗旨。“要鎮靜”反映了當時嚴酷的統治讓人窒息這一現實。
(2)“不要心急”是一種人生策略,“太剛必折”,暫時退讓并不意味著失敗,退讓也是一種寬容。
(六)延路——滲透深化
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仍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悲歡離合,陰晴圓缺”,因此我們牢記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課余時間,請你以《假如生活可以重來》和《假如你欺騙了生活》為題寫兩篇小詩。
板書設計: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普希金哲理詩
生活“欺騙” 不要悲傷、心急積極
鎮靜、永遠向往樂觀
2023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篇2
教學重點
1、積累重要的文言字詞和特殊句式。
2、感受、把握周處的性格特點,把握課文的主旨。
3、以片段描寫進行想象力的鍛煉。
教學難點
1、特殊的文言句式翻譯的要點積累。
2、從周處的故事中感受勇于改過自新的重要意義。
3、片斷描寫中想象力的啟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學期,我們曾經學習過《陳太丘與友期》這篇課文,它出自哪里?
(《世說新語》。)
2、誰來介紹一下《世說新語》?
(作者劉義慶。南北朝人,文學家。我國第一部志人小說,在中國古典小說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朗讀課文,了解預習情況。
1、出示字詞,讀準字音。(處、說、橫、蹉跎、朝、彰)
2、讀好停頓。(又義興水中有蛟;或說處殺虎斬蛟;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3、積累文中的重點詞句。(并、橫、尤、沒、俱、更、竟、始、蹉跎、彰;
為鄉里所患——被動句;具以情告——倒裝句;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中心句;
三、再讀課文,加深課文理解
1、問題一:在鄉里人的眼里,周處是個怎樣的人?
(兇強俠氣,禍害,是三橫之一)
2、問題二:你是怎樣評價周處這個人物的?
1)斬殺蛟和虎:勇猛、武藝高強
2)知道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3)入吳尋二陸:虛心接受,知錯就改。
3、周處勇于改過自新的行為,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到任何時候,想要改過都是可以做到的。)
四、以片段描寫進行想象力的鍛煉。
周處如何擊殺蛟和虎?可以從哪些方面描寫(環境、動作描寫)
五、總結:
“知恥而后勇”,周處曾被鄉里人認為是“禍害”,都能成為“忠臣孝子”,成為名傳千古的大英雄,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能改正自己的缺點。“有志者事竟成”,讓我們一起記住文末的一句話:“人患志之不立”吧!
[布置作業]
1、翻譯文中有句式特點的語句。
2、完成片段描寫。
《周處》原文和譯文
原文: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
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譯文:
周處年輕時,為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地一大禍害。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后只剩下一個。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里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游了幾十里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斗。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流著對此表示慶賀。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云兩位有修養的名人。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云,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云,并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終于沒有什么成就。”陸云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后就改過自新,終于成為一名忠臣。
《周處》復習指南
一、字句解釋
1、為鄉里所患。
關鍵字:為……所……:表示被動。患:認為是禍害。
句譯:周處被同鄉人認為是禍害。
2、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關鍵字:謂:稱。為:是。尤:特別,尤其。劇:厲害。
句譯:義興人稱他們是三大禍害,而其中周處特別厲害。
3、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
關鍵字:或:有人。說:勸說。實:實際。冀:希望。余:剩下。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老虎和蛟龍,實際是希望三個禍害只剩下一個。
4、行數十里,處與之俱。
關鍵字:行:走,這里指漂游。俱:一起。
句譯:周處與蛟龍糾纏在一起,漂游了幾十里。
5、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
關鍵字:謂:認為。更:交替,輪換(課后注釋中“更相慶”為“互相慶祝”。)
句譯:鄉里人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番互相慶祝。
6、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關鍵字:聞:聽說。為……所……:表示被動。患:認為是禍害。
句譯: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互相慶祝,才知道自己被人們認為是禍害,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
7、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
關鍵字:具:全部,詳盡。云:說。修:提高修養。改:改正錯誤。
句譯:周處把自己的情況詳盡地告訴了陸云,并說自己想要提高修養,改正錯誤,卻怕自己年紀已經太大,最終也不會有什么成就。
8、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
關鍵字:且:況且。患:擔憂。之:取獨。令:美好的。名:名聲。彰:顯露,顯揚。
句譯:況且人就擔憂立不下志向,又為什么要擔憂美好的名聲不能顯揚呢?
9、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關鍵字:為:成為。
句譯:周處于是改過自勉,終于成為一位忠臣。
二、內容理解
1、選自南北朝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
2、段落大意:
第一層:周處年少時的“兇強俠氣”,為“三橫”之首。
第二層:周處聽人勸說,殺虎斬蛟。
第三層:周處產生悔改之意,尋訪二陸,受教于陸云。
第四層:周處改過自新,成為忠臣。
2023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掌握在一首詞中通過朗讀表現豪情壯志與無奈悲涼的方法技巧,梳理現實與夢境的敘事結構關系,明確雄壯與悲涼的抒情層次關系
教學重點:掌握在一首詞中通過朗讀表現豪情壯志與無奈悲涼的方法技巧
教學難點:梳理現實與夢境的敘事結構關系,明確雄壯與悲涼的抒情層次關系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一個人喝醉酒后,可能會有怎樣的行為表現?介紹心理學對酒后行為的解釋
2、辛棄疾喝醉后會有怎樣反常的舉動?其中飽含了怎樣復雜的情感與心理?
二、把握“壯”,理解“壯”,感受“壯”
1、自讀課文,參考注釋
2、個別朗讀:正音:挑燈、麾下、炙、的盧、了卻、白發
節奏: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
3、作者在醉酒的狀態中做了什么事?產生了怎樣的幻覺?
在酒醉中夢回曾經征戰沙場的情景;
作者自稱這是一首“壯詞”
4、朗讀描寫酒醉幻覺的詩句,感受讀來有怎么的感受?呼應了標題中哪個字?
5、通過朗讀感受表現壯的詩句,注意語氣。
6、作者的“壯”表現哪些方面?
(1)戰場壯闊
(2)主將豪邁
(3)士氣高昂(能不能是沙場“春”點兵,沙場“夏”點兵?)
(4)戰斗激烈(為什么不直接進行正面描寫?)
(5)志向遠大
6、怎樣朗讀更能表現出出戰的豪邁雄壯?
音量語調節奏語氣
7、學生朗讀,點評
三、懷疑“壯”,否定“壯”,重構“壯”
1、作者自稱這是一首“壯詞”,作者說的是否就是準確的?談談你自己的解讀
2、“可憐白發生”中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3、如何通過朗讀表現你對“可憐白發生”這句的理解與感受?
4、我們讀者讀出“悲”,作者自己認為“壯”,是否矛盾?如何理解整首詞中“悲”與“壯”之間的關系?
詞有兩個情感層次:醉夢中與醉夢外
醉夢中的壯與醉夢外的悲
既相互融合轉化,又相互對比反襯,使情感更飽滿強烈
5、朗讀感受作者豐富飽滿的情感,加深對“悲壯”的理解
四、對比鑒賞,加深理解
1、陸游的《訴衷情》與辛棄疾的《破陣子》有許多相似之處,常常被人比較,對比兩首詞,說說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說說你更喜歡哪一首?理由是什么?(引入古代詩論中“氣”與“格”的概念)
3、以袁行霈的《中國文學史》中《辛派詞人》的對比作為參考借鑒。鼓勵同學的真知灼見和獨立品味、比較閱讀的勇氣。
2023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篇4
知識目標
1、了解戴望舒及其詩歌創作。
2、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把握詩歌的感情線索。
3、感情背誦本詩。
能力目標
1、品味詩歌語言,深層體會變幻多姿的抒情風格。
2、理解詩歌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
3、培養學生解讀詩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標
體會詩人對苦難祖國的深切關注和真摯愛戀,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感情誦讀,把握全詩的感情線索,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
教學難點
1、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寄寓的詩人的情感。
2、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感情線索。
2、聯想想象欣賞法引領學生理解詩中藝術形象蘊含的情感。
3、研討點撥法用于對詩歌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的分析,深層把握詩歌主題。教具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誦讀,整體把握全詩的思想感情。分析詩中的藝術形象寄寓的主觀情感。品味詩歌浯言,領會其藝術魅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提及戴望舒,我們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但盧溝橋頭的炮火點燃了民族郁憤,以“雨巷詩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紙傘”,而在“獄中題壁”,并且“用我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放聲歌唱“永恒的中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的戀歌——《我用殘損的手掌》。(板書文題、作者)
二、作者介紹
戴望舒及《我用殘損的手掌》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鷗。浙江杭縣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學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做宣傳工作。1928年在上海與人合辦一線書店,出版《無軌列車》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書店,出版《新文藝》月刊。1931年加入左聯。1932年自費赴法國,在里昂中華大學肄業。一年后到巴黎大學聽講,受法國象征派詩人影響。1935年回國。次年創辦《新詩》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副刊《星座》及詩刊《頂點》。還曾主編過《珠江日報》和《大眾日報》副刊。同時組織“文協”香港分會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領香港后被捕入獄,受傷致殘,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1949年回到內地在國際新聞局法文組從事翻譯。1950年因氣喘病去世。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早年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后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 《我用殘損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的歌。
三、誦讀,整體感知詩意
1、學生默讀全詩。掌握下列字詞。
錦幛(zhàng)荇藻(xìng zǎo)蓬蒿(Péng hāo)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螻蟻(lóu yī):“螻蛄和螞蟻,用來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師感情誦讀,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
提示:這首詩語言口語化,押韻靈活錯綜,讀起來有一種沉郁頓挫的音樂感、很確切地表現了詩人的情懷。誦讀中要注意體會停頓和重音。
3、學生自由誦讀,整體感知詩意。
思考:
(1)詩歌從內容上町分為兩部分。每部分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體會詩人用“殘損的手掌”“摸索”祖國土地時的種種感覺,說說詩人內心深處情感的變化起伏。
學生誦讀體會后回答,教師適時點撥:
(1)第一部分表現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注:雖然自己的手掌已經“殘損”,卻仍然要摸索祖
國“廣大的土地”、觸到的只是“血和灰”,從而感覺到祖國籠罩在苦難深重的“陰暗”之中。第二部分寫詩人的手終于摸到了“那遼遠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沒有為侵略者所蹂躪的解放區,詩人對這塊象征著“永恒的中國”的土地,發出了深情贊美。
(2)詩人先是凄楚憂憤,轉而熱切期盼,對解放區寄予了民族復興的希望。消極的、冷色調的前半部分與積極的、暖色調的后半部分形成明顯對比,使作者的感情傾向更加鮮明。
4、學生集體朗讀,整體領悟詩意。
四、精彩賞析,理解藝術形象
1、學生配樂誦讀全詩、合作研討:
(1)詩中兩種不同的色調給讀者以強烈刺激。請畫出文中起標示作用的修飾語,體會其表達效果。
(2)這首詩描寫的對象很多,而讀起來卻不覺蕪雜,這是為什么?
(3)詩歌兩部分的寫法各異,試作簡要分析。
四人學習小組研討、交流,教師明確:
(1)積極的、暖色調的詞語如:新生、遼遠、溫暖、明亮、堅固、蓬勃、永恒……
消極的、冷色調的詞語如:殘損、冷、徹骨、寂寞、憔悴、陰暗……
詩人之所以這樣用這些詞語,是為了更好地表達內心深處的愛與恨。
(2)全詩在想象中展開內容,在想象中,詩人的手掌撫過了廣大的國土。先是淪陷區的家
鄉,繼而從祖國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終停留在解放區。對祖國大地上每一處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觸覺作用(同時也有視覺、嗅覺、味覺等感覺器官的作用),如“微涼”“冷”“滑出”“細”“軟”“蘸”等等。這樣,就把較廣泛的描寫對象相對集中起來,使之貫穿在“手掌的感受”這一條線索上,因而讀起來不覺蕪雜。
另外,靈活的押韻方式,既體現了現代詩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詩有著相對協調一致的節奏。
(3)描寫淪陷區,從實處著筆,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畫綴連;描寫解放區,側重寫意,用摯愛和柔情撫摸,加之一連串親切溫馨氣息的比喻,凸現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學生熟讀背誦全詩,深層領會詩中藝術形象的內涵。
3、拓展延伸。
詩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體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緒具有可感性。借鑒這種寫法、聯系生活體驗,寫幾句富有詩意的話,抒寫自己的一種感情(如“思念”“悲傷”“歡欣”等)。
先在小組內交流、修改,然后請學生有感情誦讀自己所寫的.優美語句,教師點評歸納。
五、課堂練習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在抗日戰爭中覺醒和振奮起來的戴望舒,“用殘損的手掌”摸索廣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愛國精神的升華。恰是這一片丹心,撐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詠詩歌,我們在感念中生發的是對祖國母親的一份深情、一份責任。“祖國在我心中”,讓我們在雄壯激昂的《國歌》聲中唱響心曲。(音樂起)
七、布置作業
閱讀聞一多的《一句話》,寫一篇精彩的賞析文章。
一句話
聞一多
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這話叫我今天怎么說?
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你不信鐵樹開花也可,
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那么有一句話你聽著:
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
說不定是突然著了魔,不要發抖、伸舌頭、頓腳,
爆一聲:“咱們的中國!”等到青天里一個霹靂、
爆一聲:“咱們的中國!”
1、以讀帶講:
以讀促品是本課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在這里,通過幾遍層次和要求不同的朗讀促使學生抓住詩中形象,理解詩歌感情,領悟詩歌內涵,讀和品互為方法和結果。
2、青春時代應該是詩的時代:
可是很多同學誤以為詩歌的凝練就意味著抽象,學著寫詩寫的空洞蒼白。還有的同學很少讀詩,甚至有的同學懼怕詩歌的學習。本課的重點放在領悟詩人借助哪些具體形象抒發情感上,消除了這一部分同學的誤解,使他們在情感上又向詩歌走近了一步,也加深了對詩歌的認識,有利于課外的閱讀和練筆。
3、課程標準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主人”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在某種意義上,得由老師來幫助完成。那么“組織者和引導者”就要轉變觀念,以創新的精神和嶄新的姿態組織好教學工作。要尊重“主人”,尊重其個性差異,鼓勵他們確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基于此,我在語文學習中大膽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學習能力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效果很好,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他活動的舞臺和空間,每個學生又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來選擇課外作業。事實上,我們完全不必擔心學生沒有掌握該掌握的內容。學生層次有不同,“一刀切”是得不償失的。
2023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朦朧詩的特點及背景
2、理解“變奏曲”的含義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義
4、珍惜美好生活
重點難點:
1、重點是理解詩中所寄托的詩人的理想及了解朦朧詩的特點。
2、難點是“星星”的象征意義。
教學方法:
引入及討論
教學過程:
一、題解與導入
回憶詩人郭沫若寫的《天上的街市》。這首詩以豐富的想象,寫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過寫牛郎織女的自由來往來表達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們來學習《星星變奏曲》這一首詩,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朦朧詩
朦朧派詩人無疑是一群對光明世界有著強烈渴求的使者,他們善于通過一系列瑣碎的意象來含蓄地表達出對社會陰暗面的不滿與鄙棄,開拓了現代意象詩的新天地,新空間。
是新時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學流派,_后期以舒婷、顧城、北島等為先驅者的一群青年詩人,從一九七九年起了一種新風格的詩。這種詩,有三四十年沒有出現在中國的文學報刊上了。最初,他們的詩還仿佛是在繼承現代派或后現代派的傳統,但很快地他們開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遠,自成一個王國。
這首詩體現了朦朧詩的一些典型特征。
三、讀詩歌,整體感知、討論
1、詩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詩人反復詠嘆星星表達了怎樣的渴望?
(象征著光明,象征著美好的事物,表達了他對光明的渴望)
2、兩小節詩在結構上及語言上有什么異同點?
(都用“如果-----誰還需要---還會---”開頭;從第五行看,有變化,用“誰不愿意”和“誰愿意”)
四、問題研究
1、這首詩為什么題為《星星變奏曲》?
這是借用音樂術語來說的,它提示這首詩是圍繞一個主題與主要意象變換情境,委婉抒情。
詩的上下兩節結構相稱,基本手法和用語相同或相近,有同樣的韻律。但上下兩節的情境,意味發生了變化,如用“誰不愿意”和“誰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詞語)這種情形如同音樂,兩段錄音曲在保持基本輪廓的基礎上出現一點變化。
2、詩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詩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
“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星”
3、怎樣理解“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們對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僅太陽失去了,連“瘦小的星”也被“一顆又一顆”地吹落,可見“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無情。
4、“寂寞地燃燒”是什么意思?
在尋求自由和光明的過程中,在周圍都是黑暗的時候,只能燃燒自己去尋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獨,燃燒代表了犧牲。
反復朗讀“誰不愿意……”至“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體會詩中描寫的情境,探究下列問題。
1、詩人用“柔軟得像一片湖”來形容夜晚,這給你怎樣的感受?
“柔軟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寧、平靜、柔和、溫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給人以溫柔如夢的美好感覺。
2、“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想與類比,表現了怎樣的意境?
“鳥落滿枝頭”,點綴在繁密的樹林間,周圍的環境一定是無人攪擾,十分寧靜的;“星星落滿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現在晴朗的夜間,雖然星星視覺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熱鬧,反而襯托出心情的寧靜、閑適、自在。這兩種情境在形態上有相似之處,都只有在心境寧靜時才能觀察體會得到,因此勾起詩人的聯想與類比。而春天“鳥落滿枝頭”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滿天的情形,更顯生機,更富有直觀的動感和美感。“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想與類比,更生動地表現了“光明”的美好。
3、“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在語意上存在著怎樣的關系?詩人為什么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
“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分別從聽覺上和視覺上描寫聲音的隱約、白丁香的朦朧,將人們帶入一種令人陶醉的朦朧迷離的美好意境,表現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詩人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因為聲音一會兒入耳,一會兒消失,一會兒清晰一會兒模糊的感覺與視覺上“閃閃爍爍”的感覺是相通的。這是以形容視覺的詞語來表現聽覺,以視覺感來突出對聲音的時斷時續、隱隱約約的真切感覺。
試仿照這首詩的“如果……如果……”或“誰不愿意……誰不愿意……”的句式寫幾句詩,表達一種企盼。
提示:注意詩歌的語言形式與內容表達的聯系,并在鑒賞的基礎上仿用詩中的基本句式,使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樣的情感。
五、練習:根據練習三要求寫幾句詩。
2023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的文言字詞。
2、培養學生復述、翻譯、朗讀的能力。
3、學習唐睢作為小國之臣卻不畏強暴,敢于斗爭,勇于斗爭的精神。
4、探討唐睢不畏強權,為國赴難精神的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
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的評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準備:
了解戰國時期歷史背景,了解《戰國策》。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宋代大文豪蘇軾有段名言:“古之所謂豪杰之士,必不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大詩人李白也有詩云:“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樣的一位英雄豪杰——唐睢。
二、整體感知:
1、生齊讀課文,教師聽音。
2、正音,范讀。檢查預習。再讀。
3、請同學結合注釋默讀課文,弄懂文意。請至少兩至三位同學說一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指導學生翻譯課文按三步走:
1、不看注釋根據自己文言積累翻譯課文,不懂地方做上記號。
2、結合書底下注釋再譯課文。
3、借助參考書規范譯文
4、學生概括,歸納。師進而點出全文故事情節。
指導學生圍繞中心事件抓標志性詞語理清故事情節。
文章寫了秦王贏政向安陵君挑釁。以換地為名企圖挑起戰爭。安陵君的大臣唐睢出使秦國,表示愿意犧牲自己來刺殺秦王贏政,終于使秦王贏政屈服的事。
故事情節:開端(第一段)秦王設下騙局,唐睢臨危出使。
發展(第二段)秦王嚴厲指責,炫耀實力;唐睢重申立場,斷然拒絕。沉著應對。
高潮(第三段)秦王威嚇,唐睢反擊。針鋒相對。
結局(第四段)秦王長跪而謝,唐睢不辱使命。前倨后恭。
三、分段再讀課文。串解文意。注意重點字詞。
對于重點字詞要指導學生歸納積累。
穿插寫作的背景,《戰國策》。簡明扼要。書中的專諸、要離、聶政資料,可加以引用一點,以提高興趣。
四、問題探討。
根據課后習題一,全面理解內容。并會用原文回答。
五、品讀。注意語氣。
根據課后習題二,人物對話離不開語氣的表達,要把握住。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戰國策》論證說理周密嚴謹,筆鋒犀利。《唐雎不辱使命》以短小的篇幅,寫了一個結構完整的故事,情節曲折,人物有鮮明的個性,使人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今天我們就來體會一下。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
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理解人物性格。
三、根據課文內容的理解二,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說唐雎沒有辜負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換安陵君的封邑,實際是要吞并安陵。而在當時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憑著自己的機智勇敢,面對蠻橫狡詐,色厲內荏的秦王,不畏強暴,敢于斗爭,不被威勢壓服,最后使親王放棄了易安陵的打算。唐雎維護了本國的尊嚴,出色的完成了使命。
2、秦王與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見得?
秦王兵分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可以看出秦王對安陵君的輕視;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許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氣強硬,并無商量余地;C、秦王不悅,可看出秦王名易實奪得心理。
3、安陵君拒絕了秦王的無理要求,實際上是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為什么還要說出“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的話呢?
安陵君雖然對秦王的野心洞若觀火,無奈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為爭取周旋的余地,沒有當場揭穿秦王的騙局。
4、文中怎樣體現秦的強大和安陵的弱小?
5、說說“秦王不悅“四個字在故事情節發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悅”引起故事的開端,貫穿整個事件的全過程,對情節發展起著推動作用。
6、秦王曰“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我親王如果不“以君為長者”,“錯”起“意”來,就會讓你和韓魏一樣滅亡。
7、秦王說,“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說“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們各表達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懾服唐雎的話,意為要發動戰爭,消滅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擊秦王的話,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衛安陵。
8、文中親王、唐雎分別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秦王:驕橫、狂妄、狡詐、色厲內荏。唐雎:沉著、鎮定、堅強無畏、有膽有識、正氣凜然、不畏強暴。
四、拓展延伸。
唐睢的不畏強權的精神,和敢于為國犧牲的精神,在我們的現代社會,還有沒有現實意義?聯系實際談談。
2023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積累文言字詞,品味語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代人生。
3、訓練語言思維,強化朗讀背誦。
[教學重難點]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2、對論證方法的理解。
[教學時數]
兩教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于孔子之孫孔假的門人,是孔子之后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善于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靨逑至蘇廡┨氐恪?nbsp;
二、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對照注釋掃除語音障礙。
2、請兩名學生朗讀課文的兩個小節,讀后請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字詞。
3、教師運用投影將本課中的生字、詞打出,全班齊讀(或指名讀)。
4、齊讀全文。
5、學生自讀課文,參考注釋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處(字、句)可以勾劃出來,準備進行質疑;有特別欣賞的語句也請勾劃下來,準備進行交流。
6、請兩三名學生說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實)。
參考答案: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作出正確的選擇。
三、分步品味
1、質疑及交流。
前面我們說過,《孟子》的文章特點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通過剛才的整體感知,同學們一定有所感受。那么這篇文章所要論證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呢?
參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解說:要求引原文答,教師可適當點拔。回答過程中學生可以對第一、二節的內容進行質疑,教師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或相互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
2、齊讀課文。
3、讀后讓學生進行自由質疑或說說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說:重點解決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和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的意義。)
4、教師提問:文中兩次提到心,在第一節中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文章最后又說:此之謂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請依據原文回答。
參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夠做到舍生取義的心,是心就是這樣的心,其義與本心相同。
(解說: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目的在于嘗試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把握整體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詞、句。)
四、小結
在人生面臨抉擇時,應當具備怎樣的價值標準?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應當摒棄自私自利之心,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
五、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所學內容
1、抽查背誦情況。
2、用媒體出示字詞,檢查對字詞的理解。或者由學生相互出題,考查對字詞及語句的理解情況。
二、朗讀訓練,體會文意
1、分組朗讀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甸式美;嘗試刪除某個句子,而后再讀,體會文章論說的氣勢;進行演講式背誦,感受其表達效果。
2、跳讀課文,找出為論證中心論點,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論證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
明確:①論證方法:道理論證(第一節)、舉例論證(第二節)。②作者的寫作意圖:贊頌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將正義放在首位,而摒棄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齊讀全文。
三、課堂練習
1、速讀課文第二節,說說本節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應將正義放在首位的。
2、對比閱讀以下幾則材料,聯系課文說說它們各自表現出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材料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
(解說:以上材料根據具體情況選用,目的在于促使學生要正確對待生與死、義與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討論:
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舍生取義的觀點,那么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解說: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思考,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
五、課后延伸
1、背誦課文。
2、在課外查閱有關孟子、《孟子》的資料嗟來之食的故事以及吳晗《談骨氣》。
六、布置作業
背誦這篇課文。
《魚我所欲也》教學反思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大思想家孟子曾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做比提出了他自己的觀點“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也。”(即“舍生取義”)昨天的語文課上,我和學生一起將腦意識和孟子的“舍生取義”思想進行對接,很可惜,在潛連接的過程中出了點小問題,將我的課堂偏離了正常軌道。
“老師,我不同意孟子的觀點。”一個男生有些迫不及待,看的出他身后有不少的支持者。 “還有誰不同意老夫子的觀點?”我笑著問道。響應的聲音此起彼伏。有些意外于學生們的態度,也有些驚異他們的獨立思想。我決定將課堂自然一些進行到底,于是花費了不少的時間聽取他們反對“舍生取義”的原因。 “我們以前接觸過保爾這個不朽的名人,他有句話說的好‘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可以再麻木的‘舍生’了,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生命。”學生A心直口快,當然觀點顯得有些片面,而且有些強詞奪理了。
“對我們中學生而言,這個觀點離的似乎太遠。前段時間新聞里播放說已經將‘見義勇’改為‘見義智為’,可見,我們現在提倡的是‘取義不舍生’。”學生B有理有據、簡捷明快的發言博得了一陣喝彩。 ……在眾多的言論之中,除了學生B的‘見義智為’有新意外,其他的好象都在強調一個片面的觀點: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所謂義啊,德啊,都要排在尾巴上。而且他們列舉了一系列的反面事例,從貪犯說到肇事者,從“評按說法”說到“焦點訪談”……他們不屑的說著:現在有誰還“舍生取義”啊?……我有些茫然,有些凄凄然,優秀傳統的教育缺乏,教學與現實嚴重脫節,致使教師處在了尷尬的位置。我明白,他們接觸的社會上的反面例子太多了,潛意識里早就否定這個觀點,根深蒂固。我還想據理力爭,想為我們偉大的古思想家拉動一些支持者,更想糾正這些年輕的腦袋瓜里存在的“腐壞”思想。我急性列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你在上學路上,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奶奶,你有兩個選擇,一是趕緊逃跑,一是扶起老奶奶看看傷勢做決定,你會怎樣做?“我會看看左右沒人,趕緊逃跑。”一個調皮男生有些玩笑的說。
“哎……”傳來一片唏噓,接著有幾名同學起來指責他天良的喪失。(我很高興大多數孩子人本善良)“如果你開車,撞倒了一個人,而且很嚴重,你有兩個選擇,一是逃跑,一是勇敢承擔責任在第一時間救治傷者……”我將事例“升級”。顯然,同學們陷入了沉思中。 “魚和熊掌不可得兼,選擇逃,接受良心的譴責,或者法律的更嚴懲,選擇后者,接受法律的懲罰,但良心稍安。你們做選擇,舉手表決。”我幫忙分析。很高興,他們一個個表示愿意選擇后者,盡管眼中還有一點點的茫然。接下來我們列舉了當今社會上一些正面的事例……看的出,他們的想法有了比較大的變化,他們開始對“舍生取義”的勇士,發出由衷的贊嘆,而對那些見利忘義、自私無德的小人表示出了極大的反感和鄙夷。 “現在社會上見利忘義的現象太多,可世界上真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德,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德,就好象沒有了靈魂,也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雖生尤死,受萬人唾棄,而那些舍生取義的勇者至今傳誦……當然最完美的方法仍然是‘取義不舍身’,所以學生B獲得最佳發言人!”在一片掌聲中我們結束了討論,從學生折射來的目光里,我知道這節課的收獲還是不小的。最后布置了一個小作文題目《魚我所欲也》,來寫自己的一次選擇經歷,期望在作文過程中總結所學,學會在關鍵時刻如何作出正確選擇,這該是學習該課文的最終目的。
雖然這節課沒有按照我預定的教學計劃進行,也讓我著實感受到了語文教學中面臨的尷尬局面,但我慶幸,最終的教育效果還是好的。我在想,語文的教學并不只是單純的語文知識的教學,而是要靈活的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靈活的與學生的社會生活實際接軌,能學有所用。作為教師,如果不斷的喚喚這群孩子的良知,對于他們人生觀世界觀的成型該有不小的幫助。
2023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1、研讀第二封信
2、理解“堅強”的雙層內涵。
3、理解父子之愛、朋友之誼、知己之情的交融。
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一、導入
1、新年大家總可以從長輩那里收到禮物,或是一件新衣服,或是一份紅包。那么你們也送給長輩什么禮物呢?
2、傅聰在新年給家里寫了一封信,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傅雷收到這封信時,他是怎么比喻兒子的信的?
二、研讀第二封信
1、第二封信,寫在傅聰獲獎之后。在信的開頭,傅雷把兒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現了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比喻成新年中的“禮物”。表現了傅雷夫婦對兒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悅。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達對兒子成功的激動的?
(提示:體會傅雷作為父親,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達對兒子成功的喜悅之情。)
明確:
傅雷把自己的激動和喜悅,分為三個層面:
⑴父母對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
⑵欣賞藝術的喜悅;“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于欣賞藝術”;
⑶為了祖國的榮譽而激動。“我們也因為你替祖國增光而快樂!更因為你能借音樂而使多少人歡笑而快樂!”
小結:傅雷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達對兒子成功的喜悅之情,“我們真是心都要跳出來了!”
3、傅聰的成功,使傅雷異常激動,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這種喜悅之情中?他還寫了什么?
明確:
他并沒有只停留在這種喜悅之情中。他還稱贊了傅聰面對掌聲、贊美的冷靜。
傅雷用“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這句話承上啟下,從對兒子藝術成功的喜悅之情延伸到對兒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興、更安慰的是傅聰沒有被成功沖昏頭腦,沒有因為暫時的成功減少對藝術的探索和追求。
4、在兩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堅強”。他對于“堅強”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夠找到兩封信中,對“堅強”內涵的直接解說嗎?在傅雷看來,堅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⑴原文中,找到信中關于“堅強”的解說:
第一封信中“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越來越堅強”。
第二封信中“你能堅強(不為勝利沖昏了頭腦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
⑵在傅雷看來,堅強有兩個方面的表現,既是能夠面對人生挫折、情緒跌宕。更是能夠正確對待掌聲、贊美,用一種平和盼心態、寵辱不驚,勝不驕,敗不餒。但最高境界,是擁有一顆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赤子能夠保持心靈的純潔,能夠無懼孤獨,才是人性中最可貴的無堅不摧的堅強。
5、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緒的“矛盾與快樂”問題,比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關于如何面對人生情緒起伏的解說。
明確:
第一封信里,他說人生必定充滿了情緒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會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強調“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以此鼓勵兒子,要勇敢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趨向“完美”。
作為一位偉大的學者,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傅雷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借助兒子成功的機會,給予了他更多的藝術砥礪,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滲透德育教育。
引導學生理解“堅強”的含義,激勵學生做堅強的人。
三、拓展延伸
1、傅雷作為父親是偉大的,他的兒子則是幸運的。或許,我們會羨慕傅聰有這么一個關心他、愛護他的父親,同時又感嘆自己的父親沒傅雷那樣偉大。請同學們認真想想,自己的生活中,你可曾真的感受到父親的愛了?
2、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到底有多深、多重?盡量引導學生和自身的生活體驗相結合,感知父愛。
四、小結
兩封普通而又不尋常的家書:普通,在于它們是一位父親寫給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內心告白;不尋常,在于這兩封家書,從兒子的日常生活出發,既給予兒子藝術的教誨,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聰,已經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為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引導學生用心去體會親情。五、布置作業
請你選擇一位親人,給他或她寫一封信,說說你一直想告訴他或她的話。
2023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鑒賞語言,學習用鮮活的語言描摹事物。
2.體會文中生機盎然的天倫之樂和天真爛漫的童趣。
教學重點:
1.簡要介紹作品,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貼切的景物描寫,體會“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學難點:
體會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特征。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童年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是難忘的記憶。許多作家在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時,總是感慨良多。女作家蕭紅在她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里,為我們展示了她充滿歡樂的童年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
二、指導自讀:
(一)簡介作者作品。
1.作者。
蕭紅(1911~1942),黑龍江省呼蘭縣人,現代女作家。她出生于一個舊式家庭,年紀輕輕便品嘗了許多人生辛酸,但也培養了她的反抗意識,她是作為一個舊世界的叛逆者走進文壇的。她的創作力求寫真,力求繪出生活本來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實感,這樣,她狀人寫景,抒情寫性,雖不著意敷彩設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濃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澤,將美麗鮮活和質樸無華統一起來,創造了一種介乎小說和散文詩之間的新的小說文體。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說《生死場》,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2.作品。
《呼蘭河傳》是一部回憶性、自傳性的小說。作者仍以她慣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寫出兒時難忘的記憶。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為中心的傳統小說模式,而以呼蘭城的公眾生活和環境為中心,輻射出生活的種種方面,正如書名所示,它是為整個小城的人情風習作傳。這里面有活潑的“我”和慈愛的祖父,顯示出一點天倫之樂,但這里更有著悲苦的人生。可以說,它實際上是沉默的國民靈魂的別傳。課文節選部分是活潑的“我”和慈愛的祖父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
(二)指名朗讀課文,布置學生思考:
1.課文里哪些語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爛漫的?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個怎樣的人?
3.課文對景物的描寫,充滿了童趣,試舉例體會。
(三)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四)檢查自讀效果。
1.課文里哪些語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爛漫的?
提示:如:“祖父戴一個大草帽,我戴個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看著祖父還在笑,我就說:‘你不信,我到屋里拿來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鳥籠上的一頭谷穗,遠遠地就拋給祖父了,說:“這不是一樣的嗎?”
(自認為是正確的,因而充滿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覺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對祖父也就不那么親近了,很容易受情緒影響。)
“祖父雖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細看,也不過馬馬虎虎承認下來就是了。抬頭看見了一個黃瓜長大了,跑過去摘下來,我又去吃黃瓜去了。”
“委屈”,一下子就忘記得一干二凈了。
(在事實面前也只是馬馬虎虎承認錯誤,注意力極易分散。)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個怎樣的人?
提示:可以從以下語句體會祖父的形象:
“祖父一天都在后園里邊。”
“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那鋤頭桿,祖父就把鋤頭桿拔下來,讓我單拿著那個鋤頭的頭來鏟。”
“祖父大笑起來,笑得夠了,把草摘下來問我。”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過去,講給我聽……”
“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
歸納:從以上語句可以看出,祖父在“我”的眼里,是個熱愛生活、熱愛勞動,對“我”非常寬容、慈愛、諄諄教誨、平易近人的人。
3.體會課文中充滿童趣的景物描寫。
提示:如:“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地就和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
(用兒童的眼光來觀察,辨別顏色、形狀、聲響,呈現出來的是景物的本來面目,因而平實貼切,充滿孩子的歡愉和真摯。類似的句子很多,可引導學生自己細心體會。)
三、布置作業:
寫一段回憶童年的文字,要注意用兒童的口吻表現生活。
2023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鞏固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中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設疑。從不同角度設疑,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朗讀。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理解文章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認識鄒忌勸諫成功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教學重點
1、反復誦讀中對文章的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的領悟
2、本文記述了鄒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為喻,諷勸齊王納諫除蔽的故事。如何較全面、正確地認識鄒忌
這個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而這位以雄辯著稱的謀臣的諷諫之法更是令人叫絕。今天,我們就欣賞選自《戰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解題
1、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了文章內容地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2、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借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后,大為贊賞,封他為齊相。而當時的淳于髡(kūn)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出了關于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后,淳于髡對他的仆人說,看來這個人被破格重用的日子不遠了。時過一年,齊威王果然封鄒忌為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后,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三、提供有關《戰國策》與戰國的資料
《戰國策》由于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末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后定名為《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四、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昳(yì)麗朝(zhāo)服衣冠(guān)窺(kuī)鏡
期(jī)年朝(cháo)于齊間(jiàn)進
(二)再讀課文,讀清句讀。
1、再讀課文:教師從讀音、語氣、句讀三個角度進行指導,讓學生根據課文下的注解,理解字義、詞
義、句意。
第一段記敘十分生動,讀時應注意表現人物的情態。
第二段是鄒忌諷諫齊威王的話,頗能表現鄒忌的個性特色,讀時應注意以略帶詼諧的方式說出嚴肅的
內容。
第三段記敘納諫的舉措及結果,要讀得層次分明。重讀“面刺寡人之過”“上書”“謗譏于市朝”“門
庭若市”“時時而間進”“無可進者”“皆朝于齊”等詞語。
2、三讀課文:理清結構層次
第一段:進諫的緣起。鄒忌與徐公比美,發覺受蒙蔽,從中體味出國君不易聽到直言的道理,并決定
“入朝見威王”。
第二段:進諫的內容。鄒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諷諭齊王,用自己的切身體會,以事設喻,啟發誘導齊
威王省悟到納諫的必要性。
第三段:納諫的舉措及結果。齊威王接受鄒忌的勸告,立即頒布政令,懸賞求諫。齊威王納諫除蔽政
政治清明,使齊國國勢強盛,威震諸侯。
五、學生根據文下注釋,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可逐段講解)
六、布置作業:熟讀課文,依據注釋試譯全文,并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重點字詞。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
《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課文是古文中的經典名篇,課文中的諷是指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告。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我決定引用“一鳴驚人”的成語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破題導入,請同學們解題,老師補充,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概念。對題目的破,解,讓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理解產生“豁然開朗”之感。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這個設計的時候,學生很明顯對故事的內容有了非常大的興趣,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個人認為,教學過程在課堂上只是一小部分。實際上,學生自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尤其是課前預習。在課前,我讓學生有了充分的準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朗讀提高了一點要求:要求學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用圈點勾畫法找出文中采用奇特的“三疊式結構”手法來表達文中主要內容的關鍵語句。這樣可以讓學生盡快地把握文章的結構,對鄒忌三問,妻、妾、客的三答;鄒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見威王的三比;齊威王納諫的三賞;和納賞后齊國的三變在內容上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層層推進;在句式上整散結合,錯落有致,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這樣對于學生來說能更好地在課堂上接受教師講授的拓展方面的知識點。
在此基礎上我將教學重點放在分析人物,互助探究和拓展遷移上。采用一系列的問題層層推進:
①結合課文,分析鄒忌人物形象,并讓學生思考,鄒忌是如何向齊王納諫。
②分析齊王這一人物形象。齊王納諫效果怎樣?臣民怎么進諫?
③總結,補充相關資料對比分析人物形象。
④請同學們談所了解到的歷史上的“進諫”故事。
⑤結合現實生活,談談應該怎樣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接受別人的意思。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我發現采用系列問題的形式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專注于對課文內容的探究。而且,通過分析人物形象也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開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另外,我在教學過程當中清晰地認識到,中學生早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一些同學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老師們感到驚異。在這堂課上我讓學生結合現實談自己的體會,引起他們對生活的思考,在幫助學生認識“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基礎上,引用名言以加以共勉。這樣的效果很明顯,學生們很樂于將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表達出來。對于這樣的效果我覺得至少對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有一定的幫助。
2023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理解傅雷所說的“堅強”的含義,認識到敢于面對現實、勇于回顧歷史、理智地對待成功并繼續奮斗,才是真正的“堅強”。
2、理解父子之愛、朋友之誼、知己之情的交融。
3、能夠領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態面對現實和過去、以積極心態迎接未來的人生境地。
4、體會信中講述道理和抒發感情的兩種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1、讀懂兩封家書,體會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夠準確而深刻地理解“堅強”的雙層內涵。
3、認識到個人的成功、事業的勝利和國家的榮譽之間的關系。
【教學媒體】
磁帶、錄音機。
【其他】
學生預習課文,閱讀《傅雷家書》。
【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
1、整體感知兩封信的情感。
2、研讀第一封信。
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書》,學生談感受。
2、在以前,通訊工具并不像現在這么發達,書信則是溝通兩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在他的長子傅聰留學海外時,就在一封封家書中為兒子排憂解難,傳達著自己的惦念之情。寫得多了,經過整理,一部《傅雷家書》就誕生了。
今天,我們就來閱讀其中的兩封信,感受父親對孩子的牽掛。創設情境。
二、整體感知
1、檢查“讀一讀,寫一寫”:
庸碌憑吊諛詞扶掖大驚小怪廓然無累重蹈覆轍
涕泗橫流自知之明氣吞斗牛
2、閱讀課文,說說兩封家書分別寫于什么時候,有什么作用?
明確:
第一封信,從“我在第八封信中還對你預告,這種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還會有的。”可以看出,這封家書應該是寫在兒子精神消沉時。從“你也不必為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里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在哪里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那么將來在遇到因回憶而痛苦的時候(那一定免不了會再來的),拿出這封信來重讀幾遍。”可知,傅雷此時寫這封信想鼓勵兒子振作起來,以平和心態去面對人生重點挫折,樂觀地迎接情感的創傷,做一個勇敢的人。
第二封家書,是寫與兒子成功之際。“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于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我們因為你替祖國增光而快樂!更因為你能借音樂而使多少人歡笑而快樂。”
作用:
第一封信,寫于兒子精神消沉時,勸慰他如何面對感情的創傷,學會泰然處之。
第二封信,寫在兒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激勵他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于攀登藝術的至境。
3、從這兩封信,你認為傅雷希望兒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融會貫穿于兩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無論遭受了怎樣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獨,都要保持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赤子之心。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研讀第一封信
再次閱讀第一封信,思考下列問題:
1、第一封家書的開頭稱呼是什么?為什么要這么稱呼?
(提示:寫回信時,要考慮到對方的心情、生活狀態等)
明確:
稱呼是“聰,親愛的孩子”,因為傅聰當時正是精神消沉的時候,這樣溫情的稱呼,會給傅聰帶去父母的愛。
2、在兒子面對挫折和心靈的苦悶時,作為父親,傅雷是如何勸解的?
(提示:注意課文中運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明確:
⑴是寬慰兒子,不必為父母擔心。不必擔心父母會因為知道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煩惱或不安。
⑵肯定兩點:一是父母永遠都是孩子傾訴苦悶的對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緒的起伏中渡過。
最后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予傅聰如何面對情緒跌宕的建議。
3、傅雷運用太陽、雨水、五谷、莊稼、古戰場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明確:
太陽、雨水、五谷和莊稼的比喻,是說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過與不及都不好。
憑吊古戰場時,烈火硝煙散盡,只余斷壁殘垣,金戈鐵馬、血肉廝殺都已被歲月的黃沙掩埋。這時候,即使親歷過戰斗的人,縱有萬千感慨,也不會再像當初那樣身不由己、欲死欲活。這個比喻,十分真切地表達出所有“過來人”回首“過來事”的心情──蒼涼而平靜,沉郁而超然。
引用克利斯朵夫的故事,既是和傅聰自己的理想結合,也是為了鼓勵兒子,凡是成功的人,都要經歷許多挫折,關鍵在于勇于面對,學會解決問題。
四、總結:
要學會保有平和的心態,控制情緒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靜的頭腦,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訓,引以為戒。
5、選擇學生朗讀第一封信,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劃出所受感動最深的句子。可以是講道理的,也可以是表達感情的,關鍵是能夠體現父親對兒子的涓涓教誨。
如:“這次來信所說的痛苦,我都理會得;我很同情,我愿意盡量安慰你、鼓勵你。”指導學生掌握賞析的方法。四、引導學生小結、談感受
著名學者傅雷在兒子傅聰遠赴歐洲學習音樂后,從父親、朋友、師長的角度出發,用筆記錄下分別的日日夜夜,訴說自己在生活、學習中的體會,寄托對兒子的惦念和牽掛,給兒子留下了動人心弦的文字。今天,我們感受到其中的一封家書中流露出的父愛。請同學們課后先研讀下一封信。五、布置作業
摘抄所受感動最深的句子。(可以是講道理的,也可以是表達感情的,關鍵是能夠體現父親對兒子的涓涓教誨。)
2023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篇12
《飲酒》教案
一:導入
人啊,最難的是選擇。名利、地位、親情、自由、幸福、快樂、游戲、學習當諸多問題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人們往往被迫做出各種抉擇。而最難達到的是選擇時候遵從本心。而有一個人他就做到了。誰?(陶淵明)
二:作者介紹
介紹介紹你對陶淵明的理解。
三:詩歌學習
析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陶淵明隱居后的一首詩。《飲酒》
大家把這這首詩歌大聲的自由的朗讀一遍。發現沒有本詩無一處寫酒。為何叫飲酒呢?
《飲酒(序文)》
?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后,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
飲酒系列共有20首。本詩是第五首。陶淵明在自傳里說平生三大愛好讀書喝酒寫文章,人家說酒后吐真言,我們今天就好好研讀陶淵明的酒后真言。
品悠然:1,.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吟誦這首詩,你讀出了陶淵明隱居后的是一種怎樣的生活狀態。
二生讀。
2,陶淵明的悠閑生活狀態用詩詞里面的一個詞語描述:悠然。
再細讀詩歌。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陶淵明生活的悠閑。
車馬喧 見 飛鳥相與還
車馬喧
1.在人境,說明他不是隱居山野。車馬喧是指什么?與世隔絕。為何無車馬喧呢?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1.描述一下陶淵明采菊的場景
2.見能否換成望或者看。蘇軾也曾經說:如果把這個“見”南山改成“望”南山,則一片神氣都索然矣。
3.從此句詩詞我們看出陶淵明已完全與景物融為一體,遠山、黃菊,東籬、還有采菊人皆滿是悠然之意。我們把這種意境稱之為物我合一。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把藝術境界分為了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4.讀,可不可以重讀“見”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1.看山,看云,看飛鳥,揣摩一下陶淵明此時的心理。
2.讀出閑適里面的愉悅之感
3.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品心遠:
看來陶淵明隱居后,無凡塵俗世騷擾,有美酒美景美心情。這日子想想就令人向往。可陶淵明在自傳里又真實地告訴我們他隱居后的物質生活: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陶淵明為何能做到如此:悠然
1.心遠什么意思
2、遠離什么?親近什么?
遠離凡塵俗事、遠離功名利祿,親近自然,返璞歸真,過一種隨心而安的低碳生活。
不背負太多的事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這樣的人是快樂的。所以他的物質生活雖然匱乏,但他悠然快樂。
品真意:
所以陶淵明在本首詩的結尾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你來幫我用現代漢語翻譯一遍
2,什么是“真意”?陶淵明的認為人生的真正意義是?陶淵明因為懂得了人生真意所以心遠,因為心遠所以悠然。
4,揣摩一下陶淵明此時的情感,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讀出得意之情
5.你欣賞陶淵明的人生選擇嗎?你認為人生真正的意義是?
上帝賦予每個人不同發才智,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使命不一樣,有的人肩負著變革社會,推動時代發展的責任。有的人馳騁沙場,建功立業。陶淵明顯然都不是,但他用自己的文字為我們尋找到了一方精神的寧靜天空。
愿你們在人生路上,也能遵循本心,找到自己的人生真意,雖辛苦但快樂!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飲酒》教學反思
首先,教師應該樹立大語文觀念。
語文不僅僅是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從語文課的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體味一種人文精神的關懷。教師用美的藝術形象和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所蘊含的審美情操,使學生受到藝術美的熏陶。然后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認識能力、觀察能力、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其次,教學一篇文章要選好突破口或者切入點。
我覺得《飲酒》以陶淵明為什么能成為士大夫的一座精神堡壘作突破口,有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而且也貫穿著一種人文精神。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積極主動探求未知,課堂會詩意盎然的。
這次教學《飲酒》也使我認識到:要讓學生入境學習,教師必須首先入境。這方面我覺得做得還不夠。另外,學生對陶淵明的介紹有些流于形式,這也與教師指導不夠有關。如果能夠結合陶淵明的生平事跡來解讀陶淵明,使詩人形象銘刻學生心中,知人論世,就可以很好的把握詩歌形象極其詩中所蘊含的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
2023初三下冊語文教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清小說情節。
2.品味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揣摩農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達效果。
4.認識“豐收成災”的社會根源,認識舊中國農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下的悲慘命運。
二、教學重點
1.分角色朗讀,揣摩人物心里活動。
2.梳理小說情節,認識“豐收成災”的社會根源。
3.學習小說對農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三、教學難點
1.體會小說運用對話展開故事的特色。
2.理解小說反映的主題思想。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以情致導,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年風調雨順,你家的糧食大豐收了,你們的心里會是什么滋味?可世事并非都是如此的,有的人糧食豐收了,卻一點都樂不起來,反而要愁眉苦臉的,你們信不信?不信就一起來看看舊中國的老百姓生活你就知道了。
下面就請同學們拿出課本,一起來學習老舍的《多收了三五斗》。一起把題目讀一遍。
2、關于老舍,你們了解到了些什么?哪位同學來給大家介紹介紹?
(教師看情況進行適當的補充。)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先請同學們把課文從頭到尾的認真讀一遍,邊讀邊把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勾畫出來并在旁邊作點簡要的點評。
2、讀了全文后,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為什么?
三、自讀課文,自主探究
1、前面我們已經學了三篇小說了,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前面的三篇小說我們是如何學的。
2、今天的這篇小說你們覺得應該怎樣學?
(重點引導學生從小說的三要素及“品味”、“感悟”、“欣賞”的方法來閱讀一篇文章)
3、這篇課文很長,是一篇小說。課文的主人公是誰?寫了有關他們的哪幾件事?請用最簡練的語言分別把這幾件事概括出來。
(主人公是舊氈帽朋友。寫了他們糶米、購物、會飲三件事。)
4、運用對話描寫是本文的顯著特點,隨著對話的逐步展開,小說的故事情節也一步步地推向高潮,舊氈帽的心理或行為也隨之發生著變化。今天我們先來分角色讀課文,并思考“探究·練習一”
四、小結
1.結合課后練習一,引導學生從人物對話中理出關鍵信息。討論舊氈帽朋友們豐收后更加不幸的原因。
2.布置作業,思考課后練習二。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對小說的故事情節有了基本的了解,接下來我們來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大家說,小說中寫了哪些人物?接下來我們來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大家說,小說中寫了哪些人物?
二、合作探究
1.引導學生對主要人物一舊氈帽朋友進行討論:課文中的人物和我們常見的小說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2.指出:“舊氈帽朋友”代指江浙一帶的農名。課文中用帶有地域特征的外貌特點代指人,塑造了蘇南一帶的農民群像。
3.提問:如果課文中不采用這種寫法,而是塑造一個或幾個有名有姓的具體人物來展開這個故事,與現在的寫法相比,哪一種表達效果更好一些?鼓勵學牛提出自己的見解。
4.補充:這就是小說在人物塑造上的特點。小說通過這一群像的塑造使小說揭示的主題更具有普遍意義,
反映的社會生活更為寬廣。讓學生瀏覽課文,并體會。
5.引導學生對課文主題的思考。提示:這篇小說運用了鮮明的對照手法來處理安排材料,讓學生試著在
課文中找出來,并體會其作用。
6.講解:從這些對比中,以及人物的對話中我們找出了農民“豐收成災”的原因。結合小說所反映的時代背景;組織學生對小說主題分組討論并發言。
三、總結
1.小結:這篇小說塑造了舊中國農民的群像,通過他們“豐收成災”的遭遇描繪了舊中國農民的悲慘命運。
2.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來回巡視。
3. 反復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他們的悲慘命運和小說反映的時代狀況
四、本課總結
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初期江南農村為背景,通過舊氈帽朋友們“豐收成災”的
遭遇,描繪了舊中國農民共同的悲慘命運,表現了作家對鄉村、對農民真摯的同情,
讓我們體會到作家對當時社會的憤恨之情。
五、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通過對本文的學習,學生要學會結合生活品味感悟,悟出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來。課后可以讓學生搜集反映舊中國農村和農民情況的一些資料,寫一篇觀后感或讀后感,以加深對課文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