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記》優秀教案(通用15篇)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1
《登泰山記》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間創作的泰山題材著名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觀賞日出的經過,描寫了泰山的雄奇形勢,并考察糾正了泰山記載的錯誤,文字簡潔生動,寫景尤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下面是其教學教案,歡迎參考。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陰、陽、乘、燭、以、及”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
3.體會本文簡明生動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積累相應實詞、虛詞。
2.背誦全文。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中國版圖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為有名,被稱為“五岳”,它們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譽為“五岳”之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記》,領悟泰山的高峻雄偉。
二、作家作品
(參見課文注釋及教師教學用書)
三、整體把握
1.朗讀課文,正音。
2.默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補充注釋: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古時稱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當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風雪:趁,冒著。
余始循以入:相當于“而”,表順承。
及既上:到。
蒼山負雪:背負。
明燭天南:名→動,照。
戊申晦:農歷每月最后一天。
稍見云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依稀看見。
絳皓駁色:或紅或白,顏色相雜。
盡漫失:模糊缺失。
極天云一線經:盡。
僻不當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問:全文共5段,每段要點是什么?
學生默讀,討論,明確:
第1段:總寫地理環境,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
第2段:登臨泰山,重點記敘登山的艱難及到達山頂后所見景象。
第3段:重點描寫泰山日出的美麗壯觀。
第4段:人文景觀。
第5段:補記自然景觀。
四、布置作業:
1.課后練習一、二。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大體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詳寫登山過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討論的內容。
二、登山過程和路線。
問:作者如何詳寫登山路線和經過呢?
默讀課文,分析討論
明確:作者先從北京到泰安,歷經齊河,長清,泰山西北谷,長城。
作者登山的路線是:南麓、中谷、中嶺、天門、西谷、山巔。
最后見到了山頂的美景:“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半山居霧若帶然。”
學生用原文復述課文。
三、泰山日出
問:文章是怎樣描寫泰山日出的?
明確:文章通過景物變化寫泰山日出,以時間為序,依次寫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變化,展現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寫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紅光動搖承之”。
寫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數十立”后是“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四、文中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
1.“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說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背負白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動態,用語新穎、傳神。然后說泰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著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到的畫面,作者縱目遠晀,夕陽照耀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的云霧好似飄帶,使人感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3.“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這一比喻寫出了日觀以西諸峰的特點,更顯日觀峰的雄偉,且形象生動。
五、總結
本文充分體現了姚鼐的散文風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為精彩,極受人們推崇。通過對其它景物的描寫,來烘托所要描寫的景物,這種寫作手法也很值得我們借鑒。
六、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選取一觀察點,描寫日出。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陰、陽、乘、燭、以、及”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
3.體會本文簡明生動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積累相應實詞、虛詞。
2.背誦全文。
課時分配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中國版圖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為有名,被稱為“五岳”,它們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譽為“五岳”之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記》,領悟泰山的高峻雄偉。
二、作家作品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也稱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進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記名御史等,參與編修《四庫全書》。辭官后,先后在江寧、揚州等地講學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詩文集》、《九經說》等書。他編選的《今體詩選》《古文辭類纂》,歷來負有盛譽。在創作方面,姚鼐師承劉大櫆,劉大櫆師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辭著名。
《登泰山記》練習
1.紅色字注音或解釋正確的一組是( )
①自京師乘(chéng趁,冒著)風雪
②僻不當(dāng擋)道者
③(梅)以欹(qī傾斜)為美
④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yù買)梅者
⑤絳皓駁色,而皆若僂(lǚ脊背彎曲)
⑥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hòu辱罵)厲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2.下列對各句中紅色字解說正確的一項( )
┏亭東自足下皆云漫 ┏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
┗再拜獻大將軍足下 ┗至于誓天斷發
A.兩個“足下”意義相同,兩個“至于”不同
B.兩個“足下”意義不同,兩個“至于”相同
C.兩個“足下”意義不同,兩個“至于”也不相同
D.兩個“足下”意義相同,兩個“至于”也相同
3.與例句中紅色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明燭天南
A.乳二世 B.多可喜,亦多可悲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抶而仆之
4.與“汶水西流”中紅色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蜂擁大呼,勢如山崩
B.亭西有岱祠
C.前辟四窗
D.人皆得以隸使之
5.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
A.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
B.石之鏗然有聲者
C.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語者
D.顧視無可置者
6.紅色字意義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 )
①A.梅以曲為美 B.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
C.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D.以旌其所為
( )
②A.江寧之龍蟠 B.梅之欹之疏之曲
C.視五人之死 D.兒之成,則可待乎
( )
7.文學文化常識填空
①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響最大的一個流派。散文風格以________著稱。其創始人是__________,劉大
和______繼承并發展了他的結論,三人并稱為“桐城三祖”。
②龔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與《病梅館記》反映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他的《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________,________。”
③“是月丁未”其中“丁未”是天干地支記時法,十天干分別是甲、乙、丙、丁、____、____、____、____壬、癸;十二地支分別是子、丑、寅、卯、____、____、____、____、申、酉、戌、亥。
④“戊申晦”其中“晦”是指農歷記年的______,農歷稱初一為“____”,稱十五為“______”。
8.翻譯下列句子:
①當其分南北者,古長城也。 ②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③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 ④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⑤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
參考答案
1.C 2.C 3.A 4.B 5.B
6.①A ②A
7.
①雅潔 方苞 姚鼐
②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③戊 己 庚 辛 辰 巳 午 未
④三十 朔 望
8.
①在那陰谷和陽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時齊國所筑的長城。
②文人畫士的禍害酷烈到這種地步啊!
③把梅弄成奇形怪狀,弄成病態為職業來賺錢。
④為它們(病殘的梅)流了三天淚后,于是發誓要治好它們。
⑤山道上迷漫著霧氣,非常光滑,那些臺階幾乎不能攀登。
一朵小花
高一(4) 鄭佩麗
一朵小花在黎明破曉時悄悄地綻放。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輕輕地揉開了她的眼睛,微風溫柔地拂去她臉上的塵埃,鳥兒的低語悄悄沒過她的耳際。她探頭望著湖水中自己玉石般透亮、光滑的面龐,臉上綠嫩嫩的,沒有一絲緋紅,但卻泛著光,閃著生命的色彩。
綠葉陪她玩耍,青草給她講動聽的童話,她盡情地享受著世界的美麗、純凈與動聽,周圍充盈的滿是幸福的空氣。這世界太美了!
但是有一天,樹上垂下了一串紫藤蘿,她們那高貴的紫色深深地迷住了小綠花。那紫色輕飄飄地仿佛要蒸發成一片朦朧的霧,又沉甸甸地想要沉淀出無比濃郁的紫。小綠花看看自己,傷心地低下了頭。不久,一絲月季又在小綠花身邊開放了,她們紅的像胭脂,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小綠花癡癡地望著身邊絢麗的色彩,憂郁和苦惱在她透明碧綠的心里沉積。
燦爛的夏天里,所有的鮮花都盛開了,斑斕的色彩讓小綠花眩目了,她發現自己是多么的特珠,她擁有的是花所不該有的綠色。她試圖讓太陽的光芒將自己染成金色,但那綠卻從骨子里緩緩滲出,凝成更濃的綠。她傷心透了,一遍遍地問自己為什么和別的花不一樣。傷心的她已聽不進任何人的勸慰,于是漸漸收攏了花瓣……
風變得蕭瑟了,空氣也令人窒息,她感到暴風雨臨近了,她知道花兒的死期很快就要到了,但她一點也不畏懼……
雨墜了下來,打在她的身上,很疼。
慢慢地,她失去了知覺……
又一個清晨來臨了,湖邊彌漫著淺淺的霧。小綠花抖落滿頭的霧水,睜開了雙眼,陽光又灑在了她的身上。她發現自己還活著,但紫藤蘿消失了,月季不見了,滿眼的,都是綠色……
綠色,你誘人,你神秘,你充滿活力;
綠色,牽動風的心,你吸引光的注意,你涌動著生命的旋律;
綠色,你是春的衣襟,你是夏的背影,你是萬物的靈魂,你是生靈的眼睛!
小綠花陶醉在綠色的波濤里;不再傷心,不再失意;她為自己擁有綠色而驕傲。她不在乎綠色的無處不在,不在乎綠色的默默無聞。因為綠色不似那些嬌艷的色彩轉瞬即逝,他是不變的永恒……
小綠花又幸福地在湖邊綻開了,在微風中翩翩起舞,輕聲低唱,你可聽見了小綠花的聲音:堅強、自信……
【評語】
本文以童話的形式,生動形象的抒寫了一朵小花的自信的獲得。這朵小花有特殊顏色——綠色,綠色是春天生命的色彩,也是百花爭妍時的陪襯色,本文正是抓住了這個特點,細膩生動的`描寫了小花早開時的幸福,百花盛開時的失落,只有單調的綠色的懊惱,于是她不畏懼暴風雨,不畏懼在疼痛中失去知覺,可醒來后,滿眼的百花凋殘中,只有自己還活著,仍涌動著生命的活力,于是,知道了自己是永恒的顏色,幸福的低唱著:堅強、自信。生動活潑的筆調,形象清晰的展示了自信的獲得。
《登泰山記》教學反思
一篇序言中說:“語文學科要讓學生學會依憑語言領悟語者的思想感情,依憑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這一學習過程本質上是語言和精神同構共生的過程。忽視精神搞語言訓練,丟開語言抓精神培養,都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我的這個教學案例,就是努力讓學生的語言和精神同構共生的實踐和嘗試,自己覺得還是頗有收獲的。
一、優化教材
古文教學最忌串講,事無巨細,重點常被淹沒。采用導游的方式處理教材,既能突出重點,又脈落分明。比如,讓學生為泰山作廣告,實際上是讓學生疏通第一段課文,同時讓學生多方向獲取資料,培養自學能力。課文第二段內容比較繁瑣,而讓學生設計出登山線路,牽一線而帶全段,并完成了課后相關練習。介紹重點景觀,實際上是學習課文的二三兩段,這是全文的精華所在。
2、 角色扮演
學習心理學中有一條很好的教育方法是角色扮演,也即讓學生模仿別人的角色來行事。實驗表明,在角色扮演中所花的力氣越大,改變態度的效果就越好,取得的學習成效越高。學生坐在課堂上,他們已經厭倦了旁觀被動的角色。讓學生當一回導游,將艱深的古文學習與鮮活的導游工作結合起來,既能讓學習在一種輕松形象的情境下進行,又能增添他們新的生活體驗。
3、審美表達,豐富學生的語感。
高大雄偉的泰山,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想象,還特別適合審美教育。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過:“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優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規律,語文教學中應創設情境,寓教于樂,實現審美主義和審美客體的和諧統一,讓學生借助范文,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在聽說讀寫訓練中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地受到審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
不足: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才是語文學習的主人。但在課堂中,教師沒有做好組織者、點撥者的工作,沒有采用太多鼓勵性評價語言。特別是在學生出錯時,引導、鼓勵還不夠。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常用文言詞語“陰”“始”“望”“坐”“視”“或”的用法。
2.理解詞類活用現象:西、東、道、陰、燭
3.辨別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記敘的內容和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
[教學重點]
本文詳略恰當的特點。
[教學難點]
側面烘托的手法。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嗎?對了,是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麗如畫的泰山日出。
二.介紹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進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東、湖南鄉試考官,會試考官。主講于梅花、紫陽等書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簡潔精練,溫潤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強。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記,重點記登山路徑和泰山的景色,觀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稱岱山、岱宗。泰山山脈綿亙于山東省東部,主峰玉皇頂在山東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偉壯麗,有南天門、日觀峰、經石峪、黑龍潭等名勝古跡。記,文體名,即記人、敘事、寫景、狀物一類的文章,是古文中運用最廣泛的一種文體。
三.句讀:下列句子中停頓不當的一項是( )
A 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
B 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云
C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苦帶然
D 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
四.分析一二段。
1.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陽: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西:向西,名詞作狀語。
陰: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東:向東,名詞作狀語。
2.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當:在。其:指泰山。
3.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
歷:經過。限:界限。至于:到達。
4.道皆砌石為磴 磴:山路上的石臺階
5.余始循以入 循:沿著、順著。以:而。
6.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
道:走路,名詞作動詞。遂:于是
7.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
及:到。限:本義門檻,名詞作狀語,像門檻一樣
8.明燭天南 明:明亮。燭:照耀,名詞作動詞。天南:定語后置,南邊的天空。
9.望晚日照城郭 晚日:傍晚的太陽。
(二)一詞多義的解釋。
1.居
A 半山居霧若帶然
B 自吾氏三世居是鄉
C 居十日
D 居廟堂之高
E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F 其居僅僅足
意思:停留;居住;過;處在;坐;住所
2.限
A 越長城之限
B 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
C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D 皆不可限以時月
E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
意思:界限;像門檻;阻隔;限制;限度。
3.乘
A 自京師乘風雪
B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C 于是乘其厲聲以呵
D 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
意思:冒著;乘坐;趁;量詞,一車四馬為一乘
4.道
A 道少半,越中嶺
B 循東谷入,道有天門
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E 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F 萬戶侯豈足道哉
意思:走路;道路;道義;政策,方法;取道;說
(三)內容分析
1.泰山位于何處?“我們”登山的目的是什么?
答:課文一、二句;目的地:日觀峰。
2.用“其級七千有余”“明燭天南”“半山居霧若帶然”,從側面點出了泰山的什么特?
答:高峻。
3.從文中找出記敘登山路線的詞語。
答:自、歷、窮、越、至于;循以入、道、越、復循、遂至
4.作者描寫了哪些景色?
答:“蒼山負雪,明燭天南。……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五.作業:讀誦一、二段
第 二 課 時
一.補充注釋:
1.戊申晦,五鼓
戊申:干支記月,即當時的十二月。晦:月末一日,即二十九日,農歷每月初一是“朔”,十五為“望”,十六為“既望”。五鼓:古代五時鐘,以打更擊鼓報時,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兩小時,晚七點起更,五鼓相當于五點鐘。
2.大風揚積雪擊面 揚:卷起
3.亭東自足下皆云漫 自:從
4.稍見云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
稍:依稀。
5.正赤如丹 正:純正
6.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承:承接
7.其遠古刻盡漫失 盡:全
8.僻不當道者 僻:偏僻
9.生石罅 罅:裂縫,前面省略“于”。
(二)一詞多義解釋
1.或
A 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B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C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D 或曰:“六國破滅,率賂秦耶?”
意思:有的;或許;有時;有人
2.極
A 極天云一線異色
B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游之樂也
C 初極狹,裁通人
D 何使我至于此極也
E 南極瀟湘
F 屋極有窗以達氣
意思:盡頭;盡情享受;非常;最困苦的地步;望盡;頂點
3.視
A 回視日觀以西峰
B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C 子孫視之不甚惜
D 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E
意思:看;審察;對待;眼力,目光;比照,比較
4.坐
A 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
B 以謀叛坐之,并其部屬四百余口盡殺之
C 因擊沛公于坐,殺之
D 停車坐愛楓林晚
意思:與“站”相對;判罪;座位;因為
5.始
A 余始循以入
B 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
C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D 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意思:開始;最初;才;開頭、開端。
(三)指出下列帶點詞語的詞性活用情況
1.泰山之陽,汶水西流
2.道少半,越中嶺
3.明燭天南
4.其陰,濟水東流
5.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
6.山多石,少土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之。
1.須臾成五采
2.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
3.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4.至莫夜月明
5.其級七千有余
6.汝識之乎
7.余固笑而不信也
8.有大石當中流
五.內容分析:
1.課文是怎樣描寫泰山日出的?
答:日出前—風、雪、云;日出時—形、色、光;后—色。正面描寫:泰山日出美如畫(壯觀);側面描寫:而皆若僂——泰山(高峻)。
2.第四段寫了泰山的自然景觀,也寫了人文景觀,試列舉這些人文景觀,并說這樣寫的好處?
答:列舉:有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有古跡——道中石刻。這樣寫可以表現泰山之歷史悠久。
3.第五段是如何描寫泰山自然景觀的?
答:寫土質—多石,少土,石黑,多平方,少圜。寫樹—多松,生石罅,平頂;日觀數里內無樹。寫雪—冰雪,與人膝齊。寫水—無瀑布。寫鳥獸—無。
六.作業:課后練習,背誦全文。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鑒賞本文簡練的語言。
2.在反復誦讀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教學過程和步驟:
一、試讀全文
1.提示以下句子的音節組合:
當其/南北分者
與知府/朱孝純/子穎/由南麓/登
酈道元所謂/環水也
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大風/揚積雪/擊面
稍見/云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
極天/云/一線異色
是日/觀/道中石刻
其遠石刻/盡漫失
至/日觀/數里內/無樹
2.以下幾處凡須連讀以明確語意的,用底線標示:
余始循以入
磴幾不可登
望晚日照城郭
極天云一線異色
視日觀以兩峰或得日或否
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
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二、第一段導讀
1.汶水,濟水怎樣分流?誦讀原文語句。
“泰山之陽,陽谷皆入濟”。首先介紹泰山突兀于汶、濟二水之間,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濟水淙淙東去,“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點出了萬壑爭流的壯美景觀,名山傍水,分外壯觀。
2.古長城橫亙于哪里?誦讀原文語句。
“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這句既點出古長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處,成為兩水分界線,又寫出泰山形勢之險,依山筑城。
3.怎樣介紹日觀峰?誦讀原文語句?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以古長城作為參照物,寫日觀峰,既點明泰山最高點,也為這次泰山之行樹起了一塊指路牌。
4.小結:這幅泰山地理概貌圖,猶如電影的遠景鏡頭,又如繪畫中的鳥瞰圖面。作者系用由“面”(兩水)到線(古長城)再到點(日觀峰)的寫法,為后文的敘述設下伏筆。
5.誦讀。要求層次分明,字音清晰。前兩句重音在“陽”“陰”“陽谷”“陰谷”上;后兩句,前句輕讀,后句重讀。
三、第二段導讀
1.由三人分讀第二段,并全段由幾幅畫組成?
2.為第一層內容擬標題:旅游路線圖?/p>
3.劃出自京師至泰安的有關動詞,品味其作用。
“乘”,好像風雪隨作者駕馭,比“冒”“頂”多一份生動。“乘風雪”乃全文點睛之筆,作者悄悄埋下一條貫穿全文的伏線,為登山之難,覽之豪興創造了條件。
“歷”“穿”“越”“至”,一氣讀來感到作者不辭漫長的旅途和行程的艱辛,正頂著風雪由遠而近,快速行進,以歸返自然,縱情登山攬勝。其游興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4.為第二層內容擬標題:登臨泰山圖。
5.劃出自山麓至山頂的途徑,品讀登山之險。
作者從南麓出發,取道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經由中嶺,復循西谷,到達山頂,重點表現一個“登”字。作者好像一個導游,引導我們一道攀登,突出“險”字。“成如容易卻艱辛”,山高達四十五里,石級竟七千有余,從中嶺到山巔,有不少山崖像門戶一樣擋著山路,人們稱之為“天門”,峰巒險峻,霧重冰堅,攀行何其艱難,正如作者在《歲除與子穎登日峰觀日出作歌》一詩中所寫:“堅冰登滑澄如脂”“攀空險才到頂”,登山充滿苦趣,但樂趣亦在其中。
6.為第三層內容擬出標題:晚清文照圖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一、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一定的文言實詞,進而疏解文意,登泰山記(教案)(教師中心稿)教案。
二、指導學生理清本文思路,體會描景特點。
三、指導學生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品位形象而優美的語言,學習寫作方法。
教學設想
一、安排兩課時教學。
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知道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利用預習的效果教學,重點突出一些疑難字、詞、句,采用課堂討論的方式解決,教師適當點撥。 結合練習一的回答,達到教學目的二、三,應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步驟
作者介紹《登泰山記》選自《惜抱軒詩文集》,作者姚鼐,字姬傳,一字夢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軒而被人稱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軒全集》。
桐城派和方苞
中國清代散文流派。創始人方苞。繼承發展者雖眾,影響最大的主要是劉大櫆和姚鼐。因方、劉、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稱桐城派,時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論,以義法為中心,逐步豐富發展,成為一個體系。方苞謂“義”,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內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義經法緯之說,是要求文章內容和形式統一,古文當以“雅潔”為尚,反對俚俗和繁蕪。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范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朗讀節奏,依據節奏推知句意。
2、默讀全文,要求學生參閱注釋,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難以理解的詞句,教師點撥,學生討論,揣度詞義,并將重點詞語形成板書。
泰山之陽——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陽,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陰——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風雪——乘:趁,這里有“冒著”的意思。
長城之限——限:界限,這里指城墻。
遂至山巔——巔:頂峰,顛峰。
半山居霧——居:停留。
戊申晦——晦:陰歷每月最后一天。
極天云一線——極:盡,盡頭,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登泰山記(教案)(教師中心稿)教案》。
絳皓駁色——駁:雜,錯雜。
盡漫失——漫失:模糊、缺損。
僻不當道者——僻:偏僻。
明燭天南——燭:名詞作動詞用,照。
3、,進行比較,看誰畫得準確。
四、理清文章思路讓學生準確理解課文內容,畫出作者登山線路圖。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內容要點是什么?學生發言、明確;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觀峰。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著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后所見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
2、討論:作者是從何地動身?登山的方位在何處?簡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觀之景。
明確:作者從泰安動身,西南麓(日觀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從南麓循中谷入山,經天門,越中嶺,再循西谷達到極頂,其時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觀峰日觀亭觀日出,然后參觀名勝古跡,最后補記泰山極頂的景物特點。
3、思路(板書)
交代泰山位置——記述登山過程——描繪日出美景——返記人文景觀——補寫自然景觀。循序漸進,一線貫穿
綜觀全篇,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游蹤進行,敘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我們對泰山的向往,感覺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五、布置作業
1、鞏固重點字詞,完成練習二。
2、背誦課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準確寫出登山路徑的?如何精彩描繪泰山日出美景的?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清代桐城派。
2.積累詞句,增加文言儲備。 3.把握游記,品賞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不畏艱難險阻,勇于攀登的品格。
教學方法:
閱讀品賞 教學時數:一節
步驟和內容:
課前:分發學案,布置預習。
一、導入:(由學生齊讀杜甫《望岳》引入課題。)
屏幕:展示圖片——泰山遠景,顯示文字——杜甫《望岳》。 師:泰山,是五岳之尊。在生活中,我們談起五岳或泰山,每每不禁生發出敬仰之情。巍巍泰山,以其蒼茫的雄姿和博大的人文底蘊,牽動著我們多少情懷!屏幕上是我們初中時就熟悉的一首詠泰山名作,請大家齊讀一遍。
生大聲齊讀。
師:在唐代詩人杜甫的筆下,泰山是設想時能讓我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心胸激蕩,放飛思維的,那么在清代作家姚鼐的筆下,又是怎么樣的情形呢?這一節課里,讓我們追隨作家的腳蹤,領略泰山的獨特之美。
二、展示教學目標
(屏幕:教學目標。師讀出,強調)
三、簡單介紹清代桐城派。
師:對于桐城派,結合課后小短文及課下注釋,有四點我們要重點關注。(屏幕:文字展示)
清代桐城派
清代中期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
學者型散文流派。
主張散文寫作講究義理(有思想有情趣)、考據(材料真實準確)、辭章(結構巧語言精)三者兼長。
代表作家作品:姚鼐《登泰山記》
師:尤其是第三點,課后短文中涉及的`“義理”是指文章表達要有思想有情趣,“考據”是指文章中使用的材料真實準確,“辭章”之文章的結構、語言要精巧。
(注意提醒學生理解“義理、考據、辭章”的含義) 生:結合課本相關內容,了解識記。
四、文章閱讀品賞
1、引導學生分組朗讀,梳理文言詞句。
師:學習文言文,講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懂文意,積累文言字詞句的知識。
本文我們已經做了預習,下面我想請兩位同學朗讀這篇文章,檢查一下預習情況。
(提問兩位同學分別朗讀文章前兩段和后四段,糾正讀音停頓的問題。易錯音:汶wèn水、濟jǐ水;與知府朱效純/子穎/從南麓登、碧霞元君祠cí、雪與人膝xī齊)
2、檢查關鍵文言詞句的解釋和翻譯問題 屏幕:出示問題 (1)解釋下列詞語
泰山之陽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自京師乘風雪 (冒著)
戊申晦 (農歷每月最后一天) 明燭天南 (名詞活用作動詞,照) 少圜 (通“圓”)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在) 余始循以入 (而) 或得日,或否 (有的)
石蒼黑色,多平方 (平的方的)
師:依次提問多個學生,并明確關鍵詞意或補充活用類型。 (2)翻譯句子(根據時間,機動安排) (屏幕)展示問題: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生解答,師總結:處于那南北分界處的,是古代的長城。(注意提醒“當”字的理解)
(屏幕)展示問題: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為之天門云。
生解答,師總結:現在所經過的從中嶺到山頂那些擋在路上的崖壁,世人都稱它們為天門。(注意提醒“崖限當道者”為定語后置)
3、把握游記,品賞感情。
(1)老師引導復習游記的基本知識:游記及其三要素(游蹤、景象、觀感)。
(屏幕展示)游記的三要素(游蹤、景象、觀感) 師引領回憶:
從題目就能看出本文是篇游記,這種問題初中和高一時已學習過。 游記是通過敘述游覽過程,描寫游覽見聞的景物狀貌,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表達對社會、人生感悟的記敘文。我們常把作者交待的游覽時間、路線成為“游蹤”,把作者表達的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稱為“觀感”。那么作者如何記述他這次游覽呢?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7
自讀要求
1、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結合注釋通譯課文,積累文言基礎知識。
3、反復朗讀,整體理解,達到背誦。
4、學習本文烘托、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5、積累一點古文化常識。
自讀程序
1、結合注釋①和教師的講解,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借助注釋自讀課文,找出文言知識點,并口頭翻譯課文。
3、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問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①由課文的哪些句子可以推斷出泰山和泰山日觀峰的地理位置?
②作者是如何從京城到泰安的?
③敘述作者登山的過程。
④登上山頂后,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描寫了"望晚"時的哪些景物?
⑤文章通過景物變化來寫泰山頂上的日出,分別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
⑥作者還寫了泰山的哪些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解說:此設計旨在訓練學生的文言文自讀能力,讓學生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理解字詞的含義和用法。做思考題時強調字不離句,句不離篇,一方面使字詞知識得以鞏固,一方面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思路,初步掃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礙。)
自讀點撥
1、姚鼐和"桐城派"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安徽桐城人。乾隆39年辭官后,曾在江寧、揚州等地書院講學四十余年。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詩文。作品多為書序、碑傳之類。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軒全集》。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創始人是康熙時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義法",主張以"清真雅正"之文,載孔、孟、程、朱之道。劉大木魁師事方苞,并發展了他的理論,強調"義理、書卷、經濟",要求作品闡發程朱理學,同時又主張在藝術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氣音節字句"。姚鼐是劉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號是:"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偏廢。"實際上是以"考據辭章"為手段來闡發儒家的"義理"。因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們稱他們為桐城派(但后來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
2、基礎知識重難點解析
①通假字
A、成五采("采"通"彩")
B、多平方,少圜("圜"通"圓")
C。其級七千有余("有"通"又")
②詞性活用
A、汶水西流濟水東流(名詞作狀語)
B、明燭天南(名詞作動詞)
C、山多石,少土;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形容詞作動詞)
③積累并掌握"當余以及"等一詞多義現象。
④文言名量表示法
文言文中名詞與量詞的位置與現代漢語不同,是先名詞后量詞。如"數十云一線"在現代漢語中應為"數十一線云"。
3、學一點古文化常識
①關于"陰陽"。
②關于"朔晦望既望"。
③古代紀年、月、日、時方法。
4、課文內容重難點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點出泰山及日觀峰的位置,第2段寫登山經過,第3段觀泰山日出,第4段介紹泰山古跡,第5段介紹泰山冬季景色。其中,第2段和第3段為課文重點。
第2段寫登山經過,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由北京到泰安,二同從山麓到山頂,三是到山頂以后所見到的景物。
第3段是全文重點中的重點,也是寫得最精彩的部分。作者按時間順序依次寫了待日出、日將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情景,以云天、東海和群峰為陪襯,表現了泰山日出的萬千氣象。寫等日出,著意寫了當時的環境和氛圍,以"大風揚積雪擊面"形容風力的強勁,以"足下皆云漫"顯示日觀亭高聳于云天之上。在這樣的環境中等待日出,內心自然是充滿豪情。寫日將出,則集中表現東方天際的變化,最初是被白雪覆蓋的山巒微微顯露出來,接著天際出現了一條"異色"云帶,一轉眼又變成了五彩斑斕的云霞。這一層全是寫景之筆,但從"稍見須臾"這兩個詞語也可以看出作者全神貫注進行觀察的`情狀。寫日出,只有兩句,但"下有紅光動搖承之"卻是泰山日出的特有景象。最后寫日出后日觀亭以西諸峰的"絳皓駁色",另有一番妖嬈之態,又用一個擬人化的比喻"若僂"來烘托日觀峰凌空俯瞰群峰的雄姿。
5、表現手法
①抓住景物特征從旁烘托
本文寫景狀物主要采取抓住景物特征從旁烘托的寫法。例如寫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級七千有余"暗暗點出,然后借人在山頂俯視所見"半山居霧"的形象和人在日觀亭時"足下皆云漫"的圖景來進行烘托。又如寫"雪",除"冰雪雪與人膝齊"等正面描寫外,又以"明燭天南白若絳皓駁色"等來從旁烘托。作者是在嚴寒中登山的,而文中不著一個"寒"字,但從"大風揚積雪擊面冰雪,無瀑水,無鳥獸跡"等句中都可以想見氣候的嚴寒。
②動靜結合
動靜結合是本文寫景的又一特色。如"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皚皚白雪,覆蓋青山,銀色雪光,映亮南天,本是一片靜景,但作者用擬人化的"負"與用如動詞的"燭",將靜寂的遠景變為一幅視野開闊、氣勢宏大的動景,讓人一洗寒冬游客寥落的孤寂之感,平添陽春盎然之意。汶水河一息不停、徂徠城辭舊迎新,作者"如畫"一筆,又將動景繪為一幀靜態水墨。"半山居霧若帶然"更是化動為靜的神妙之筆,縷縷云霧,時聚時離,飄浮不定;作者僅以"帶"繪形,"居"字描態,"半山"定位,以靜寫動,寥寥數語,將畫面開闊、氣象萬千的麗色風光展現給讀者,讓人怦然心動,登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超乎俗眾的意境悠然于筆外。
③敘事簡練,語言形象
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卻充分表現了雪后泰山的特殊情趣,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文中敘事簡練,如從京師到泰安的途程,只用"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青,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幾句就完整地表現出來了。其中"乘歷穿越"四個動詞都很形象。
自讀思考
1、下面各句中加點字與"明燭天南"中"燭"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腰白玉之環
B、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
C、其陰,濟水東流
D、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2、下面各句括號內所填省略的詞語錯誤的一項是( )
A、蒼山負雪,(雪)明燭天南
B、余始循(之)以入
C、中谷繞(以)泰安城下
D、少雜樹,多松,生(于)石罅
3、對下面句子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B、泰山之陽,汶水西流。
泰山的北面,汶水向西流去。
C、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
有的得到陽光照射,有的沒有被照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
D、山多石,少土。
山上多有石頭,少有土。
4、將《登泰山記》的第3段擴寫成描寫冬天泰山日出壯麗景象的文字,不少于500字。
參考答案
1、A
2、C
3、B
4、略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清代桐城派。
2.積累詞句,增加文言儲備。
3.把握游記,品賞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不畏艱難險阻,勇于攀登的品格。
教學方法:閱讀品賞
教學時數:一節
步驟和內容:
課前:分發學案,布置預習。
一、導入:(由學生齊讀杜甫《望岳》引入課題。)
屏幕:展示圖片——泰山遠景,顯示文字——杜甫《望岳》。
師:泰山,是五岳之尊。在生活中,我們談起五岳或泰山,每每不禁生發出敬仰之情。巍巍
泰山,以其蒼茫的雄姿和博大的人文底蘊,牽動著我們多少情懷!屏幕上是我們初中時就熟悉的一首詠泰山名作,請大家齊讀一遍。
生大聲齊讀。
師:在唐代詩人杜甫的筆下,泰山是設想時能讓我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心胸激蕩,放飛思維的,那么在清代作家姚鼐的筆下,又是怎么樣的情形呢?這一節課里,讓我們追隨作家的腳蹤,領略泰山的獨特之美。
二、展示教學目標
(屏幕:教學目標。師讀出,強調)
三、簡單介紹清代桐城派。
師:對于桐城派,結合課后小短文及課下注釋,有四點我們要重點關注。(屏幕:文字展示)
清代桐城派
清代中期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
學者型散文流派。
主張散文寫作講究義理(有思想有情趣)、考據(材料真實準確)、辭章(結構巧語言精)三者兼長。
代表作家作品:姚鼐《登泰山記》
師:尤其是第三點,課后短文中涉及的“義理”是指文章表達要有思想有情趣,“考據”是指文章中使用的材料真實準確,“辭章”之文章的結構、語言要精巧。
(注意提醒學生理解“義理、考據、辭章”的含義)
生:結合課本相關內容,了解識記。
四、文章閱讀品賞
1、引導學生分組朗讀,梳理文言詞句。
師:學習文言文,講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懂文意,積累文言字詞句的知識。
本文我們已經做了預習,下面我想請兩位同學朗讀這篇文章,檢查一下預習情況。
(提問兩位同學分別朗讀文章前兩段和后四段,糾正讀音停頓的問題。易錯音:汶wèn水、濟jǐ水;與知府朱效純/子穎/從南麓登、碧霞元君祠cí、雪與人膝xī齊)
2、檢查關鍵文言詞句的解釋和翻譯問題
屏幕:出示問題
(1)解釋下列詞語
泰山之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自京師乘風雪
(冒著)
戊申晦(農歷每月最后一天)
明燭天南(名詞活用作動詞,照)
少圜
(通“圓”)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在)
余始循以入(而)
或得日,或否(有的)
石蒼黑色,多平方(平的方的)
師:依次提問多個學生,并明確關鍵詞意或補充活用類型。
(2)翻譯句子(根據時間,機動安排)
(屏幕)展示問題: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生解答,師總結:處于那南北分界處的,是古代的長城。(注意提醒“當”字的理解)(屏幕)展示問題: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為之天門云。
生解答,師總結:現在所經過的從中嶺到山頂那些擋在路上的崖壁,世人都稱它們為天門。(注意提醒“崖限當道者”為定語后置)
3、把握游記,品賞感情。
(1)老師引導復習游記的基本知識:游記及其三要素(游蹤、景象、觀感)。
(屏幕展示)游記的三要素(游蹤、景象、觀感)師引領回憶:
從題目就能看出本文是篇游記,這種問題初中和高一時已學習過。
游記是通過敘述游覽過程,描寫游覽見聞的景物狀貌,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表達對社會、人生感悟的記敘文。我們常把作者交待的游覽時間、路線成為“游蹤”,把作者表達的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稱為“觀感”。那么作者如何記述他這次游覽呢?
(屏幕)出示問題:
明游蹤
1、游覽的季節:,天氣:。
2、游覽的路線或景點?
(2)明確游蹤
師:下面我們簡單分組討論,請快速從文中找出作者行蹤變化涉及的有哪些地點。
生簡單分組(同桌或前后)討論,在文中畫出,篩選本文中游覽的季節、天氣和游覽的路線或景點。
師根據學生表情,引領細心、詳細的.找出來。(注意提問不常問答的學生,加強表揚。)明確:游覽的季節,冬季;天氣,雪后的晴天。
提問明確:
作者筆下登泰山有三個階段:來泰山、登泰山、賞泰山。
(屏幕展示)
來泰山:京師、齊河、長青、泰安
登泰山:南麓、中谷、中嶺、西谷、山顛
賞泰山:日觀亭、三個宮祠、道旁石刻
(注意引導:對于登山來說,路線常可以是多條的,作者走的是那條?具體而清晰的交待游蹤,有助于描寫所見所聞,抒發獨得之感。)
(3)品賞景象:
生:讀泰山晚日部分句子。
師引領分析:作者寫到了那些景物?怎么變換觀察角度?
圖片展示——泰山之云“半山居霧若帶然”,說明“若帶”。
師讀泰山日出部分,要求聽讀時把握寫景的順序。
師生明確,以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時間為序。,(展示三幅圖片)泰山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
師:引導學生用文中的句子來解說日出的過程,明確光亮和顏色的變化。
(4)拓展聯想,審美想象
師:泰山上賞日出,令人神往,但能看到,可不是很容易的事呀。同學們,你去過泰山,看過日出嗎?有誰看過,請說一說?
請幾個學生自由地談。師也談一談自己的心愿。
(5)品評作者的觀感:
師(引導學生分析作者登山是有備而來):
泰山上賞日出也不是隨意都能看到,大家想一想哪個季節最適合看日出?……如果從云霧少,易看到的方面考慮呢?
(引導學生思考:作者選冬天登山的,也許是有選擇的。)
師:要篩選出文中描寫作者游覽的情形的句子,要自己的話描述。
(生找出后,屏幕展示)
來泰山:乘風雪
登泰山:道中,磴幾不可登賞泰山:看日出時
看山石時
師引導學生重點聯想分析頂風冒雪、“迷霧冰滑”“大風揚積雪擊面”的“擊”字和“雪與人膝齊”等處描寫。
明確:作者在冬雪凜凜之時,不怕山高路險,包含著獨特的精神價值。
五、引導學生聯想生活經歷,品味作者崇高的精神追求。
屏幕展示:泰山遠景圖,問題——
泰山巍巍,天寒路險,作者卻頂風冒雪,毅然登臨,領略到了獨得之樂。
你有過類似經歷嗎?
你有何感悟?你還能由此聯想到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自由發言,組織語言。
師:提示學生聯系相關經歷,由近到遠發表感想。盡可能多提問,引導深入聯想,對能深入到人生哲理的給予贊揚。
六、生化情感,收束教學
師引領回憶,然后師生齊讀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中勵志語句。
屏幕展示: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名言——世之奇偉、險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教師用激情話語引領學生課余進一步深入品賞本文,品悟人生。
(備用——屏幕:國畫《蒼茫泰山》
本人自撰的評論姚鼐情懷的對聯一副——
頂風冒雪,登臨絕頂,顯滿懷豪情。
俯仰天地,踏雪賞日,成曠世奇緣。)
(完)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9
【素養目標】
語言建構:積累文中重點文言實詞的含義。
審美鑒賞:品味文章的精彩語言,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
思維發展:分析文中景物描寫所運用的表達技巧及其藝術效果。
文化傳承:背誦全文;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課時安排】三課時
【知識儲備】
一、題目注解
泰山崛起于華北大平原東側的齊魯古國,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縱覽東部沿海廣大區域的地理形勢,泰山突兀挺拔雄偉壯麗踞高臨下,成為萬里原野上的“東天一柱”。歷代封建帝王都把泰山當作神的化身,常常登山封禪建廟塑神。泰山因而成為游覽的圣地,歷代文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記游作品,姚鼐的《登泰山記》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作者名片
姚鼐(1731——1815)清散文家。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主張文章必須以“考據”、“詞章”為手段,以闡揚儒家的“義理”,并以陽剛、陰柔區別文章的風格。為“桐城派”主要作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桐城三祖”。
三、背景視窗
這篇山水游記,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麗景象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人們對泰山的向往,使人們感受祖國山河的無限壯美。
【重點梳理】
泰山之陽——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陽,這里指泰山的南面。其陰——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這里指泰山的北面。乘風雪——乘:趁,這里有“冒著”的意思。長城之限——限:界限,這里指城墻。遂至山巔——巔:頂峰,顛峰。半山居霧——居:停留。戊申晦——晦:陰歷每月最后一天。極天云一線——極:盡,盡頭。絳皓駁色——駁:雜,錯雜。盡漫失——漫失:模糊、缺損。
僻不當道者——僻:偏僻。明燭天南——燭:名詞作動詞用,照
【整體感知】
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每一段的主要內容和你的閱讀初感受。
【文本賞析】
1.作者是從何地動身?登山的方位在何處?簡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觀之景。
2.第二段作者詳寫登山的過程,精讀,說出作者的登山路線,寫景特點。
3.文章通過景物變化寫泰山頂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順序寫景物變化的?描寫了怎樣的勝景?
作者抓住了泰山日出的什么特點?怎樣進行描繪的?
【限時檢測】
(一)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記》中,作者先后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寫出了登泰山時天氣的惡劣以及路途的艱辛。
3.在《登泰山記》中,作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三句用很少的筆墨給我們勾畫出一幅泰山夕照圖,寫出了泰山的安詳、明媚,以及肅穆中有溫柔飄逸美的特殊風韻。
4.在《登泰山記》中,作者寫自己在泰山頂上觀日出,“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對天氣的描寫與前文“迷霧冰滑”照應,再次突顯了天氣的惡劣。
5.在《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在泰山頂上看到太陽將出時的景色,奇幻無比,為下文寫日出的壯觀景色作了襯托。
(二)文言現象
通假字
1.其級七千有余
2.少圜
詞類活用
1.汶水西流2.濟水東流
3.崖限當道者4.道少半
一詞多義
當:1.當其南北分者2.崖限當道者
3.僻不當道者
余: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其級七千有余
以: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余始循以入
3.回視日觀以西峰
限:1.越長城之限2.崖限當道者
道:1.道皆砌石為磴2.道少半
有:1.其級七千有余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及:1.今所經中嶺及山巔2.及既上
3.皆不及往
云:1.世皆謂之天門云2.亭東自足下皆云漫
日:1.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2.或得日,或否
3.是日
漫:1.亭東自足下皆云漫2.其遠古刻盡漫滅
特殊句式
1.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
2.酈道元所謂環水也。/余所不至也。
3.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
4.與知府朱孝純子穎由南麓登。/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觀道中石刻。
5.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6.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
7.復循西谷
【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游大龍湫記戴名世
距樂清六十里,有村曰芙蓉,倚天而濱海。余以歲辛已四月三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嶺,至能仁寺。坐少頃,出寺門里許,有泉曰燕尾泉。水自大龍湫來,為錦溪。錦溪之水至此從巨石落下,成小瀑布。石中高而旁低,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循錦溪而行,凡三四里,有峰屹立溪水中,旁無所倚,高數百丈,兩股如蟹螯,望之若剪刀然,曰剪刀峰。至峰下行百余步,又變為石帆,張于空中,曰一帆峰。又行百余步,又變為石柱,孤撐云表,曰天柱峰。左右皆石壁峭削,詭狀殊態,不可勝數。
又行百余步,徑窮路轉,得大龍湫,為天下第一奇觀。水自雁湖合諸溪澗,會成巨淵,淵深黑不可測。其側有石檻,中作凹,水從凹中瀉下,望之若懸布,隨風作態,遠近斜正,變幻不一:或如珠,或如毬,如驟雨,如云,如煙,如霧;或飄轉而中斷,或左右分散而落,或直下如注,或屈如婉蜒。下為深潭,觀者每立于潭外,相去數十步,水忽轉舞向人,灑衣裾間,皆沾濕。忽大注如雷,忽為風所遏,盤溪橫而不下。蓋其石壁高五千尺,水懸空下,距石約一二尺許,流數丈,輒已勢遠而力弱,飄飄濛濛,形狀頓異。他處瀑布皆沿崖直走,無此變態也。潭之外有亭,曰忘歸亭;其側有亭,曰觀不足亭。而龍湫右側絕壁,曰連云障,障上有風洞,每洞口木葉飛舞,則大風疾作。
又有小龍湫,在東谷靈巖寺。水自石城諸溪澗來,會于霞障之右,從巖上飛流而下,高三干尺,半沿崖,半懸流,變態稍不及大龍湫。而其下稍西,水涌出石罅,直上指二尺許,形如立劍,望之光明瑩潔而搖動,亦奇觀也。
相傳大龍湫上數里,復有上龍湫,飛流懸瀉,亦數百丈,與大龍湫相似。昔有白云,云外二僧居之,地僻無人跡,今不知其處矣。
余性好山水,而既游雁蕩,觀大龍湫,御風,恍惚仙去。今追而記之,不能詳也。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循錦溪而行循:沿著B.不可勝數勝:超過
C.相去數十步去:距離D.形狀頓異頓:立刻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倚天而濱海B.忽為風所遏
C.蓋其石壁高五千尺D.會于霞障之右
3.以下句子中,全部屬于描寫大龍湫瀑布的形態的一組是
①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②望之若懸布,隨風作態
③忽大注如雷,忽為風所遏④水懸空下,距石約一二尺許
⑤從巖上飛流而下,高三千尺⑥乘云御風,恍惚仙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③④⑤
4.下列對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根據游蹤先后介紹了燕尾泉、錦溪、剪刀峰、一帆峰和天柱峰。
B.作者認為大龍湫是天下第一奇觀,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瀑布形態豐富多變。
C.文章除了正面描寫,還運用鋪墊、襯托和側面描寫來突出大龍湫變幻多姿的形態。
D.文章先敘述描寫,后抒情議論,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遠離塵世的人生追求。
5.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余以歲辛巳四月二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嶺,至能仁寺。(3分)
(2)他處瀑布皆沿崖直走,無此變態也。(3分)
登泰山記答案:
1.示例: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
第二段:敘述從京師來到泰山、偕友登山的經過以及所見之景
第三段:寫山頂看日出的過程,描繪泰山日出前后的優美景色
第四段:返記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五段:補記泰山的自然景觀
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游蹤進行,敘述了偕友入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我們對泰山的向往,感覺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2.作者從泰安動身,西南麓(日觀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從南麓循中谷入山,經天門,越中嶺,再循西谷達到極頂,其時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觀峰日觀亭觀日出,然后參觀名勝古跡,最后補記泰山極頂的景物特點。
3.先寫:京師--泰安,點明時間和節令。
再寫:山麓--山頂。
路程:四十五里(遠)
石級:七千有余(高)
路線:中谷--西谷--山巔(險)
最后頂景: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壯闊、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徠如畫(雄渾、下)半山居霧若帶然(高峻)--(遠--近)
4.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現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換面。
日出前: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
日出時: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日出后;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色彩點染--絢麗壯美
文言現象
古今異義
1.至于泰安(至于,古義:到,到達;今義: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義:這,此;今義:常用作判斷詞)
3.復循西谷(復,古義:再,又;今義:往復,重復)
4.戊申晦(晦,古義:農歷每月的最后一天;今義:昏暗,夜晚)
5.多平方(平方,古義: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義:數學名詞)
通假字
1.其級七千有余(“有”通“又”,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
2.少圜(“圜”通“圓”,圓形的,指山石)
詞類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2.濟水東流(東:名詞作狀語,向東)
3.崖限當道者(限:名詞作狀語,像門檻一樣)
4.道少半(道:名詞作動詞,走,走路)
一詞多義
當:
1.當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詞)
2.崖限當道者(擋住,動詞)
3.僻不當道者(面對,動詞)
余: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詞)
余始循以入(同上)
余所不至也(同上)
2.其級七千有余(幾,表示整數后不定的零數,數詞)
以: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時候)
2.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順承,連詞)
3.回視日觀以西峰(連接方位名詞,用法同現代漢語,連詞)
限:
1.越長城之限(界限,名詞)
2.崖限當道者(門檻,名詞)
道:
1.道皆砌石為磴(路,名詞)
道有天門、崖限當道者、道中迷霧冰滑、觀道中石刻、僻不當道者(同上)
2.道少半(走,走路,動詞)
有:
1.其級七千有余(通“又”,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與“無”相對,動詞)
道有天門、下有紅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
及:
1.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和,連詞)
2.及既上(等到,介詞)
3.皆不及往(趕得上,動詞)
云:
1.世皆謂之天門云(語氣助詞,表示不大肯定的語氣)
2.亭東自足下皆云漫(云霧,名詞)
日:
1.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太陽,名詞)
2.或得日,或否(陽光,名詞)
3.是日(天,名詞)
漫:
1.亭東自足下皆云漫(彌漫,布滿,動詞)
2.其遠古刻盡漫滅(磨滅,動詞)
居:
1.半山居霧若帶然(停留)
乘:
1.自京師乘風雪(冒著)
或:
1.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有的)
極:
1.極天云一線異色(盡頭)
視:
1.回視日觀以西峰(看)
坐:
1.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與“站”相對)
始:
1.余始循以入(開始)
判斷句
1.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以上兩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斷。判斷句)
2.酈道元所謂環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兩句用句末語氣詞“也”表示判斷,主語“此”省略。判斷句)
3.此東海也。(用句末語氣詞“也”表示判斷。判斷句)
4.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用副詞“皆”表示判斷,“皆”相當于“都是”。判斷句)
定語后置句
5.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崖限當道者”一句中,“限當道”為“崖”的定語。定語后置句)
省略句
6.與知府朱孝純子穎由南麓登。/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觀道中石刻。
(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語代詞“余”)
7.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語:雪。“蒼山”前面省略謂語:見)
8.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語:石刻。后一分句為判斷句,主語是“石刻”,謂語是“自唐顯慶以來”)
9.生石罅(“生”前面省略主語:樹。“生”后面省略介詞“于”,“于”相當于“在”)
10.復循西谷(“西谷”后面省略謂語:走)
11.余始循以入(“循”后面省略賓語代詞“之”,“之”代“環水”)
12.中谷繞泰安城下(“中谷”后面省略賓語代詞“之”,“之”代“水”)
1.B(盡)3.C(①寫的是錦溪小瀑布,⑤寫的是小龍湫,⑥寫的是作者的感受)
4.D(“議論”“遠離塵世的人生追求”有誤。)
5.(1)我在辛巳年四月二十日,從芙蓉村越過丹芳嶺,到達能仁寺。
(2)其他地方的瀑布都沿著懸崖直流,沒有這種變化的形態。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10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陰”“始”“望”“坐”“視”等文言詞語的含義、
2、掌握通假及詞類活用、
3、學習本文烘托、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反復朗讀,整體理解,了解全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2、一詞多義及詞類活用、
(三)德育滲透點
領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壯麗,開擴胸襟,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陶冶情操、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反復朗讀,說出游記的順序;整體理解,熟讀成誦、
難點:
(1)掌握通假及詞類活用、
(2)學一點古代文化常識、
解決辦法:介紹泰山風貌,指導誦讀;對照課文注釋疏通文義,老師適當點撥,感受泰山的高峻、雄壯、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了解有關泰山的知識、
2、借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工具書作好預習工作、
3、整體把握,熟讀成誦、
五、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掌握“陰”“始”“望”“坐”“視”等文言詞語的含義
2、反復朗讀,整體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
(二)整體感知
1、介紹作者及桐城派
姚鼐(1731—1815),桐城派古文家、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清代安徽桐城人、乾隆三十九年辭官后,曾在江寧、揚州等地書院講學四十余年、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詩文,作品多為書序、碑傳之類,著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軒全集》、他的散文簡潔精練,溫潤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強、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響最大的一個流派,對于散文創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和鮮明的主張、其創始人是方苞,劉大槐和姚鼐繼承并發展了他的理論,三人并稱為“桐城三祖”、方苞散文理論的核心是“義法”,主張古文當以“雅潔”為尚、劉大槐提出“因聲求氣”說、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強調“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不可偏廢”、桐城派的文章,內容多是宣傳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學;語言則力求簡明達意,條理清晰,“清真雅正”、他們的許多散文都體現了這一特點、
2、關于“五岳”
泰山在山東省中部,古稱東岳,別稱岱岳、岱宗,與南岳衡山(在湖南)、西岳華山(在陜西)、北岳恒山(在山西)、中岳嵩山(在河南)并稱五岳,而泰山居東,突兀挺拔,雄偉壯麗,被尊為“五岳獨長”“五岳獨尊”、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的過程
1、范讀課文并正音、
磴dèng徂徠cúlái戊wù樗蒲chūpú罅xià
2、借助注釋自讀課文,找出文言知識點,并口頭翻譯課文,提出疑問、
(1)第一段
陰、陽——古時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2)第二段
自京師風雪——趁,這里有冒著”的意思、
今所經中嶺山巔——和、
既上——到、
晚日照城郭——遠看、
余循以人——開始、
(3)第三段
戊申———農歷每月最后一天
稍見云中白若樗蒲數十立者——逐漸、漸漸、
曰——有人、
得日——有的、
(4)第四段
——模糊或缺失、
皆不往——來得及、
(5)第五、六段
生——石縫、
3、歸納小結、
(1)通假
①成五(“采”通“彩”,彩色)
②其級七千余(“有”通“又”)
③少(“圜”通“圓”,圓形的,指山石)
(2)詞類活用
①汶水流,濟水流(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②明天南(名詞作動詞,照)
③山石,土;多平方,少圜;雜樹,松(形容詞作動詞“有很多”“很少有”)
(3)歸納“以”的用法
余乾隆三十九年二月(在,介詞)
余始循人(同“而”,連詞)
回視日觀西峰(和“上”“下”“東”“西”“來”等字連用,表時間、方位或范圍,為現代漢語所沿用,不必譯)
(4)學一點古代文化常識、
①關于“陰”“陽”、
②關于“朔”“晦”“望”“既望”、
朔——農歷每個月的初一、
晦——農歷每月最后一天、
望——農歷每個月的十五日、
既望——農歷每個月的十六日、
4、課文內容重難點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點出泰山及日觀峰的位置;第2段寫登山經過;第三段觀泰山日出;第4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第5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其中,第2段和第3段為課文重點、
(1)[提問]指出泰山和泰山日觀峰的地理位置、
[明確]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人濟、
日觀峰的位置:當其南北分者,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2)[提問]簡敘作者登山經過、
[明確]先寫由京師到泰安,點明游覽的時間和節令;再寫由南麓起步,繞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越中嶺、復循西谷,詳細記述路程的遠近、山路的石級、經由的路線、
(3)[提問]登上山頂后,作者按照由遠及近、由上而下的順序描寫了“望晚”時的哪些景物?
[明確]作者登上山巔,眺望遠方,座座山峰披著皚皚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徠山沐浴在夕陽中,宛如圖畫,環繞山間的云霧,就像輕柔的腰帶、
(4)[提問]文章通過景物的變化寫泰山頂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順序寫景物的變化的?
[明確]是按照時間的推移來描寫景物的變化的、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
稍見:云中白若持捕數十立者,山也、
須臾: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
回視: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5)[提問]作者還寫了哪些人文景觀和自然景物?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人文景觀: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道中石刻、
自然景觀:多石,少土;少雜樹,多松;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好處:這樣寫,增加了泰山的人文內涵和景物特點,也使文章顯得豐富深刻,體現了桐城派重考據的文風、
5、[提問]本文在寫作上有哪些特點?
[明確]1、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寫景物很少直接寫出,而是采用側面烘托的辦法、如寫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級七千有余”暗暗點出,然后借山頂俯視所見“半山居霧”和在日觀亭時“足下皆云漫”的圖景從側面加以烘托、又如寫雪,除“冰雪” “雪與人膝齊”等正面描寫外,又以“明燭天南”“白若樗蒱”“絳皓駁色”等作側面烘托,給人以想象,又生動有趣、
(2)敘事簡練,語言形象、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卻充分表現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從京師到泰安的歷程,只用“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簡潔生動地點出了季節、路程,并照應了第一段的古長城,·其中“乘”“歷”“穿”“越”四個動詞不僅符合描寫對象的特點,準確生動,而且富于變化,筆墨傳神、又如最后一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寥寥幾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蓋的景色描寫出來了、
(3)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各具特點、如“蒼山負雪,明燭天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寫青山背負著白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著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又如“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著的云霧好像飄帶一般、“半山居霧”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6、學生齊讀全文、
(四)總結、擴展
這是一篇山水游記,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色,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喚起了我們對泰山的向往,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壯美、
(五)布置作業
1、完成練習第一題、
2、以“觀日出”為題
寫一篇短文,把觀看的經歷和感受描繪一下、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11
在古代山水游記中,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記》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本文敘述了作者冬日登覽泰山和觀日出的全過程,再現了泰山雪后晴日的奇異景色以及日出時的壯觀瑰麗的場面。全文不足千字,其內容很豐富。作者先總寫了地理位置及形勢,首選為我們勾勒了泰山的輪廓,采用點面結合寫法。然后寫登山的具體經過,詳略地描寫了途中的艱險和初登頂峰的所見。蒼山、白雪、紅日、云霧、流水、城廓,絢爛如畫,盡收眼底。接著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作者泰山之巔觀日出的情形,作者按時間順序寫了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景觀,寫景層次分明,多角度地給我們描寫了一幅瞬息萬變的綺麗圖景。最后略寫了登山所見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文章以時間為經,以泰山景為緯,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層層深入地描寫景物,結構完整嚴謹,語言簡潔,生動形象,體現了姚鼐散文的風格。
本文內容簡單,語言文字淺顯,在預習的基礎上,我主要從文章描寫景物的特點和手法入手,從文章寫作借鑒的角度和審美的角度去欣賞文中的景物描寫(“泰山日出”、“泰山夕照”),從而學習借鑒大家的大手筆,感悟作者的大情懷。具體教學中,我主要以第三段寫景為重點引導學生鑒賞,培養學生的知情意行及審美感受能力。先引導學生賞析文本經典,通過討論獲得寫作借鑒和人生感悟。再補充同題材內容比較閱讀。最后讓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訓練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
教學中采用鑒賞法、討論法,擬定用一課時完成。
【目標要求】
1、賞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寫片斷,學習借鑒作者景物描寫技法。
2、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3、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重難點】
重點:賞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寫片斷,學習借鑒作者景物描寫技法。
難點:結合本文寫景狀物的寫法,進行藝術審美,從而能夠知識遷移。
【教學環節】
一、導入
太陽東升西落,日復一日。太陽是光明、溫暖、激情的象征。我們也司空見慣,但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在文人的筆下,太陽卻是那樣神奇瑰怪,多姿多彩。毛澤東曾在《沁園春?雪》中寫到“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雖是想象,但景色是何等壯麗。詩人金哲在《通往太陽的路》中寫到“大海、日出碧波上漾出一條彩綢路”。奇特的想象、繽紛的色彩,為我們勾勒出了海上日出的雄渾壯麗景象。泰山觀日出是泰山頂上一道特別的風景,那么泰山日出又是一番什么樣的景象呢?
二、學生朗讀全文。
三、教師總體分析本文構思。
作者以登覽為主線,以日觀峰為主景,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為我們描摹了四幅氣韻俱佳的生動形象的畫面:泰山地勢圖——雪后登山圖——泰山日出圖——泰山景物圖
四、重點欣賞文中第三段“泰山日出”片斷
1、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余學生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和相應的景物,填出黑板上的表格。
【教師板書】
時間景物特征描寫角度藝術手法及效果
五鼓寒風呼嘯
積雪擊面
云霧彌漫近/動景側面烘托
為日出蓄勢
稍見山白若樗蒱
云一線異色遠/靜景烘托蓄勢
須臾云霧幻成五采遠/動景烘托蓄勢
日上日正赤刀丹
紅光下承之遠/動景
虛實結合正面描寫
回視絳皓駁色
山皆若僂遠/靜景
色彩/情態
側面烘托
拓展意境
2、問題討論
1)本段重點是寫日出,可作者沒有直接入題,又是怎么寫的(見上表分析)
2)作者已完成日出描寫,為什么還要寫“回視”這一句(見上表分析)
3)從作者對泰山日出的景物描寫中,你獲得了哪些寫作啟示或人生感悟(開放性)
提示:
從寫作角度看:
a、寫作要善于觀察生活,感悟人生,捕捉生活細節,才能寫出好文章來。
b、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多層次多角度來寫。
c、寫景要注意表現手法多樣化。如正面側面結合,動靜虛實結合等。
d、寫景語言要簡練,生動,富有文采。
從人生感悟角度看:
a、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
b、不經風雨,怎么能見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出艱辛的代價不可。
c、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才能驅散心靈的陰霾。
d、要養成勤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3、拓展閱讀(教師補充資料,學生比較兩文描寫日出的異同)
秋未冬初,星皎云凈,夜色空濛如縠,村雞鳴,曙光生。登日觀,注目久待,苦日不至。才一轉瞬,忽露半體若月弦,其色殷紅,光乃不曜,終為一輪而上騰,少頃,日中忽如一燈吐焰,次如炬,次如瓶,次如罍樽,次如葫蘆。上黃白,下赤紫,作薄蝕狀。又次如葫蘆、罍瓶之倒置,最后如炬之燼。蓋其初為海氣所蒙,蟬蛻即盡,然后全體昭融,光芒四射。云躍前卻,若危船顛浪,心為震蕩。其下積霧,色正黑。俄而重霧之下,忽出白練,長可競天,殆海水也。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總結)
提示:
相同點:二者皆按時間順序寫了日出的動態過程,都注重景物色彩的瞬息變幻,動靜結合,都采用了烘托的藝術手法和比喻的修辭手法。
不同點:課文善于用側面烘托手法,孔文側重從正面直接描摹。課文側重日出前后的`色彩變化,孔文側重于日出時的形態變化。孔文對景觀成因作了解釋,課文沒有這一層。孔文采用了博喻繪形繪色,生動形象,栩栩如生,課文中的比喻沒有孔文豐富。…………
4、學習借鑒大家寫景手法,進行口頭作文表達訓練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你所觀察到的日出景觀,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不少于100字。(開放性表達)
學生構思3~5分鐘,請同學表達,師生共評價。
五、利用剛才的鑒賞方法自己去欣賞“泰山夕照”圖,并用詩歌形式改寫之。
教師示范:
蒼山聳翠/白雪皚皚/映照天南/鳥瞰山麓/汶水西流/徂徠橫臥/霧縈山腰/飄若仙帶/殘陽普照/江山如畫。
六、課堂小結
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山水游記。作者多層次多角度地描寫了泰山奇景奇觀,尤其是寫泰山日出一節尤為精彩生動。寫景循序漸進,步步深入,既富層次感,又有立體感,真可謂主從相屬,高下相傾,遠近相配,色彩相融,動靜結合,栩栩如生,引人入勝。這篇不足千字的文章卻給我們無限的美感的遐想,同學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吧,關心生活,熱愛生活,你會發現明天有太陽更絢爛!
《登泰山記》說課稿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陰、陽、乘、燭、以、及”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
3.體會本文簡明生動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積累相應實詞、虛詞。
2.背誦全文。
課時分配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中國版圖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為有名,被稱為“五岳”,它們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譽為“五岳”之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記》,領悟泰山的高峻雄偉。
二、作家作品(參見課文注釋及教師教學用書)
三、整體把握
1.朗讀課文,正音。
2.默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登泰山記》教學反思
一篇序言中說:“語文學科要讓學生學會依憑語言領悟語者的思想感情,依憑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這一學習過程本質上是語言和精神同構共生的過程。忽視精神搞語言訓練,丟開語言抓精神培養,都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我的這個教學案例,就是努力讓學生的語言和精神同構共生的實踐和嘗試,自己覺得還是頗有收獲的。
一、優化教材
古文教學最忌串講,事無巨細,重點常被淹沒。采用導游的方式處理教材,既能突出重點,又脈落分明。比如,讓學生為泰山作廣告,實際上是讓學生疏通第一段課文,同時讓學生多方向獲取資料,培養自學能力。課文第二段內容比較繁瑣,而讓學生設計出登山線路,牽一線而帶全段,并完成了課后相關練習。介紹重點景觀,實際上是學習課文的二三兩段,這是全文的精華所在。
2、角色扮演
學習心理學中有一條很好的教育方法是角色扮演,也即讓學生模仿別人的角色來行事。實驗表明,在角色扮演中所花的力氣越大,改變態度的效果就越好,取得的學習成效越高。學生坐在課堂上,他們已經厭倦了旁觀被動的角色。讓學生當一回導游,將艱深的古文學習與鮮活的導游工作結合起來,既能讓學習在一種輕松形象的情境下進行,又能增添他們新的生活體驗。
3、審美表達,豐富學生的語感。
高大雄偉的泰山,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想象,還特別適合審美教育。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過:“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優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規律,語文教學中應創設情境,寓教于樂,實現審美主義和審美客體的和諧統一,讓學生借助范文,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在聽說讀寫訓練中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地受到審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
不足: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才是語文學習的主人。但在課堂中,教師沒有做好組織者、點撥者的工作,沒有采用太多鼓勵性評價語言。特別是在學生出錯時,引導、鼓勵還不夠。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鑒賞本文簡練的語言。
2.在反復誦讀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教學過程和步驟:
一、試讀全文
1.提示以下句子的音節組合:
當其/南北分者
與知府/朱孝純/子穎/由南麓/登
酈道元所謂/環水也
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大風/揚積雪/擊面
稍見/云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
極天/云/一線異色
是日/觀/道中石刻
其遠石刻/盡漫失
至/日觀/數里內/無樹
2.以下幾處凡須連讀以明確語意的,用底線標示:
余始循以入
磴幾不可登
望晚日照城郭
極天云一線異色
視日觀以兩峰或得日或否
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
至日觀數
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二、第一段導讀
1.汶水,濟水怎樣分流?誦讀原文語句。
“泰山之陽,??陽谷皆入濟”。首先介紹泰山突兀于汶、濟二水之間,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濟水淙淙東去,“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點出了萬壑爭流的壯美景觀,名山傍水,分外壯觀。
2.古長城橫亙于哪里?誦讀原文語句。
“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這句既點出古長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處,成為兩水分界線,又寫出泰山形勢之險,依山筑城。
3.怎樣介紹日觀峰?誦讀原文語句?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以古
長城作為參照物,寫日觀峰,既點明泰山最高點,也為這次泰山之行樹起了一塊指路牌。
4.小結:這幅泰山地理概貌圖,猶如電影的遠景鏡頭,又如繪畫中的鳥瞰圖面。作者系用由“面”(兩水)到線(古長城)再到點(日觀峰)的寫法,為后文的敘述設下伏筆。
5.誦讀。要求層次分明,字音清晰。前兩句重音在“陽”“陰”“陽谷”“陰谷”上;后兩句,前句輕讀,后句重讀。
三、第二段導讀
1.由三人分讀第二段,并全段由幾幅畫組成?
2.為第一層內容擬標題:旅游路線圖?/p>3.劃出自京師至泰安的有關動詞,品味其作用。
“乘”,好像風雪隨作者駕馭,比“冒”“頂”多一份生動。“乘風雪”乃全文點睛之筆,作者悄悄埋下一條貫穿全文的伏線,為登山之難,覽之豪興創造了條件。“歷”“穿”“越”“至”,一氣讀來感到作者不辭漫長的旅途和行程的艱辛,正頂著風雪由遠而近,快速行進,以歸返自然,縱情登山攬勝。其游興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4.為第二層
內容擬標題:登臨泰山圖。
5.劃出自山麓至山頂的途徑,品讀登山之險。
作者從南麓出發,取道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經由中嶺,復循西谷,到達山頂,重點表現一個“登”字。作者好像一個導游,引導我們一道攀登,突出“險”字。“成如容易卻艱辛”,山高達四十五里,石級竟七千有余,從中嶺到山巔,有不少山崖像門戶一樣擋著山路,人們稱之為“天門”,峰巒險峻,霧重冰堅,攀行何其艱難,正如作者在《歲除與子穎登日峰觀日出作歌》一詩中所寫:“堅冰登滑澄如脂”“攀空險才到頂”,登山充滿苦趣,但樂趣亦在其中。
6.為
第三層內容擬出標題:晚清文照圖
7.登山固然艱難,但登上極頂,那陡然呈現的泰山氣象萬千的景色,又激動著姚鼐的心。
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組成一幅其妙無比的泰山夕照圖,尺幅千里呼之欲出。你能把這幅瑰麗的風景畫描述出來嗎?學生自由朗讀,描述畫面。
提示:
座座青蒼的山峰,身披皚皚的白雪,通明的銀光照亮了南天,蒼山與白雪相互襯托,雪光與日光交相輝映,憑高俯瞰,遠處古老的泰安城郭恬靜地沐浴著夕陽余輝,汶水和徂徠山相依擁抱,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圖畫,環繞山間的云霧宛如輕柔的腰帶在飄蕩,朦朦朧朧,恍恍惚惚,似動非動,別具風味。當我們和作者一起沉浸在這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的審美氛圍之中時,我們又禁不住問姚鼐,你說是畫,又像哪一幅?作者沒有回答,因為這群山的青色,積雪的白色,夕陽的余輝構成的場景只存在于每一個人想象的畫面上。而這一明朗而開闊的畫面,又正是自然景物使作者心花怒放的形象概括
8.你認為這幅風景畫中哪些詞語用得精妙?
蒼山負雪: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背負著雪,承受著大自然撒下的雪景,由被動變為主動,賦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表現了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蒼山宛如一位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背上披著一層厚厚的銀裝,多么富有神韻。
明燭天南:“燭”是一種光化反應。雨天的晴日,直射雪山,而雪山又把所吸收的光
能反射天南,繪出積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奪目光彩,呈現出雪光與日光爭輝的奇景。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13
一、領會泰山的地理特點和時令特點,學習本文行文描景方法,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二、體會形象優美簡練的語言特色,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
教學重難點:
領會景物特征,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工具:
電腦多媒體設備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了解文章內容,領會冬季泰山特征
一、導語激趣(媒體展示“五岳獨尊”為背景的課題)
名山大川向來備受文人騷客旅行家冒險家挑戰者的歡迎,有“五岳獨尊”之譽的泰山也不例外。泰山素以“雄”著稱,有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日之姿。歷代帝王尊崇它,把它當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歷代文人禮贊它——孔子有“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嘆,杜甫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妙悟,這些無不激起人們對泰山的向往,清代文人姚鼐就曾經冒著風雪不遠萬里趕來登山并給我們留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登泰山記》。
二、作者簡介(課件展示)
《登泰山記》選自《惜抱軒詩文集》,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安徽桐城人,著名的散文家,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記名御史、四庫全書館纂修竺職。辭官后,先后在江寧、揚州等書院講學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九經說》等書。他因室名惜抱軒而被人稱為“惜抱先生”。他所選編的《古文辭類纂》,在近代是一部家傳戶誦的文章總集。他的文筆雅潔、嚴謹,自成一格。
桐城派: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創始于方苞,經劉大櫆、姚鼐的發展,形成完整的理論,三人并稱“桐城三祖”,姚鼐被稱為領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張,講究義理、考據、詞章三者兼長,注重內容和形式的關系。寫景散文尤有獨特成就。
三、整體感知
1.熟讀課文,概括各段內容
明確: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觀峰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著力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頂后所見的景象。
第三段:主要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
小結:文章思路:交代泰山位置——記述登山過程——描繪日出美景——返記人文景觀——補寫自然景觀。循序漸進,一線貫穿。文章主要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登山和觀景,作者通過所感所見從不同的視角寫了風雪中的泰山特點。
2.再讀課文。本文是一篇游記,請思考:
①本文從登山到觀景一共有幾天的游程?
明確:兩天。依據一:運用天干地支和書下注解推出丁未和戊申兩天的具體日期。
依據二:第三段中游者登上山頂后所觀之景是“晚日照城郭”,而第四段中寫“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由此可推出他們在山頂宿了一晚,而且極有興致。
②登山路線如何?(展示登山線路)
明確:有兩條。一條是作者與友人從泰安南麓登——中谷——中嶺——西谷——山巔(全程45里);一條是古人登山路徑既從泰安——東谷——天門(山巔)
四、具體研讀
㈠分析第二段
1.請一生讀,師生評價。
2.此段泰山給我們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明確:首先,泰山是古老而險峻的。依據是:第一,作者不畏風雪不遠萬里不放棄機會,可見傾慕泰山已久,足見泰山的魅力;第二,既然泰山上有石級,有酈道元、古人、世人的記述傳聞,沿途有名勝就知其古老聞名了;第三,山路上“迷霧冰滑,蹬幾不可登”更是令人膽顫心驚;其次,泰山是雄奇高遠的。石級“七千有余”已顯其高,全程45里,其遠不言而喻;山頂上落日、白雪、青山、流水、城郭,盡收眼底,好一幅絢麗壯觀的夕照圖,怎不神奇?
㈡賞讀第三段
1.大家放開聲音讀,老師巡視。
2.泰山日出景象,提問:泰山日出有何特點?作者是如何描繪的?
明確:泰山日出場面壯闊宏大,景象變化多姿,絢爛多彩;作者是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給讀者一幅雄偉壯麗的奇景。(學生回答后展示日出經過)
待日出——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主觀心情:滿懷逸興,心情急切盼日出)
日出前——大風揚積雪擊面。自亭東足下皆云漫。(四周迷蒙為日出作鋪墊)
日將出——稍見山巒微露,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聚焦云色變幻)
日正出——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兼繪日色云狀)
日已出——西峰“降皓駁色”“而皆若僂”(掉轉鏡頭掃描承照陽光的山色山形)
小結過渡:此段景物描繪極有層次性,手法高妙——正面描寫側面烘托,比喻生動有趣,給人以想象的依托。文章寫到此,泰山的詳景應該已經見到了,那么文章最后兩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㈢分析最后兩個自然段(分析后放映泰山雪景,從圖中進一步體會泰山冬景特點)
從行文看,最后兩個自然段對泰山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是略寫。這些靜物無論在哪個季節都能看見而且是人人皆知的,所以作者略寫。但作者略寫這些仍讓其發揮了作用:寫人文景觀突現了泰山的古老風貌,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而風雪中不在道旁的石刻“皆不及往”,交代了冬季泰山的安靜險峻,也給游者留下了一絲遺憾。從寫法上看它與第二自然段相照應,行程有始有終,文章脈絡清晰。補寫將泰山的特點進一步完整的表現出來而不顯羅嗦。
第五段寫自然景觀更見作者功力。這一段完美地寫出了冬季泰山的特征,這段寫景補充讓人對冬天泰山的了解更全面。先看三多三少:石與土,石頭較之于土堅硬,顯得剛勁有力,多石少土,突出了泰山的陽剛之氣;平方意為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而圜則顯得柔和流暢,少了偉丈夫的氣概,多平方少圜,泰山雄偉之勢自出;雜樹給人零亂之感,松卻傲霜斗雪,令人欽佩,風雪中那生長在石頭罅隙里的松樹,屹立在泰山之巔更顯得莊嚴肅穆,泰山也因此平添十分魅力。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給了泰山一種晶瑩凝固靜穆的美;“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則寫出了大雪中泰山的人跡罕至和安靜神秘。這是作者游山之后對泰山的總體印象。此段并非只為體現桐城派的考據特色,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不可缺少。
總結過渡:冬天泰山作者登上去了,雪后天晴的泰山、積雪后的泰山日出和積雪中的泰山給了作者獨特的感受,也給了我們美的享受。既然作者是從第二段開始登山,那么文章第一自然段是否是多余的?
㈣分析第一自然段(展示泰山地理)
明確:文章開篇介紹“泰山之陽”“其陰”“古長城”“日觀峰”的位置由面——線——點為下文的描寫登山所見營造氛圍埋下伏筆;也正因為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人文自然景觀才吸引著四方游客,吸引著作者頂風冒雪而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見一斑。沒有此段后面的內容就顯得突兀而模糊。
總結:本文只有八九百字卻充分表現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用筆巧妙,貌似閑筆卻無一處閑筆;詳寫處濃墨重彩生動形象,略寫處一筆帶過卻又緊扣事物特征,這是本文的寫作藝術之一——章法嚴明剪裁得當。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領會本文語言特色,掌握基礎知識
這篇山水游記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后初晴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色,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喚起人們對泰山的.向往,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放映與文中有關的泰山景觀)上節課我們對課文巧妙而嚴謹的行文已有所見識,而有人說登泰山記是一篇具有高度藝術成就的優秀散文,達到了晶瑩澄澈明潤無暇的境界。那么你的觀點呢?
一、請說出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并作賞析
㈠句子:
⑴“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一句話就清楚地交代了一長段復雜的旅途生活。簡潔生動地點出了季節、路程,并照應了第一段的古長城。四個動詞用得更是形象傳神:風雪言“乘”,好像作者駕馭風雪,比“冒”“頂”多一份主動;河言“歷”,山谷言“穿”,城墻言“越”,不僅符合描寫對象的特點,而且準確生動,富于變化,寫出了作者千里迢迢趕來登山的迫切心情。
⑵“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負”字以動寫靜,顯出雪的厚度,又用擬人手法,使雪山奕奕有神;“燭”字名詞活用為動詞,顯出雪光的亮度,寫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用語新穎、傳神,形象、生動。
⑶“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的畫面。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設喻形象。“居霧”以靜寫動,寫出霧的輕呈停聚不動的狀態,使人感到一種寧靜氣息;“若帶”以小喻大,寫出云霧的具體形狀,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偉。
⑷“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這句寫的是旭日初升時從日觀峰俯瞰群山所見的景象。“絳皓駁色”寫色彩,抓住了時令特點(山上都是積雪,故而被日光照著的地方是紅色,未被照著的地方是白色);“而皆若僂”以擬人手法賦予山峰以人的情感,烘托出日觀峰的雄偉氣勢凌駕于群峰之上。
㈡段落:
⑴山頂所觀極有層次——由上而下“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壯闊)“晚日照城,汶水、徂徠如畫”(雄渾)從遠到近——“半山居霧若帶然”(高峻)
⑵日出過程描繪按時間順序極有層次(略講)
二、總結寫法特點:
1.寫景抓住特征,巧妙烘托。
2.語言簡潔,描寫生動傳神
小結:本文無論從清晰的思路,還是簡潔明凈的語言,亦或是色彩鮮明、生動的描景,都可見桐城派古文家錘煉語言的功力,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三、請同學們充分發揮想象用現代散文的筆法描繪出作者在泰山之巔看到夕陽晚照圖或日觀亭上所見的旭日東升圖。時間:10分鐘。字數:300字左右。(10分鐘后交流)
(對照網上下載的文章做評價)
四、課后作業:閱讀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上網查找今天泰山有關景觀的文字報道,比較后思考:泰山的生態環境有何變化?
五、基礎知識檢測(見課件)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和字形全部正確的一組( C )
A.汶( wén )水南麓( lù )
B.樗( cū )蒲石磴( dèng )
C.瀑( pù )水石罅(xià )徂( cú )徠須叟(yú )
2、為下列加點的詞選擇正確的義項。
(1)極天云一線異色( A )
A.盡B.盡力C.至多D.非常
(2)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D )
A.成分不純B .辨正是非C.不允其議D.顏色錯雜
(3)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B )
A .不正B .偏僻C.冷僻D.僻靜
3、下列各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C )
(1)最高日觀以西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2)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
(3)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4)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A.(1)(2)是山峰名,(3)(4)是亭名B.(1)(3)指山峰,(2)(4)指亭
C.(1)(3)(4)是山峰名,(2)指亭
D.(1)(4)指山峰(2)(3)是亭名
4、下列句子不是判斷句的一句是( D )
A.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B.中谷繞泰山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
C.稍見云中白若樗蒲數十立者,山也
D.是日,觀道中石刻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陽”;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為“陰”。
B.城墻有內外之分,里面一道為“城”,外面一道為“郭”。“望晚日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墻。
C.農歷每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最末一天為“晦”。
D.桐城姚鼐記,以桐城標明自己所屬文學流派。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陰、陽、乘、燭、以、及”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
3.體會本文簡明生動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積累相應實詞、虛詞。
2.背誦全文。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中國版圖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為有名,被稱為“五岳”,它們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譽為“五岳”之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記》,領悟泰山的高峻雄偉。
二、作家作品
(參見課文注釋及教師教學用書)
三、整體把握
1.朗讀課文,正音。
2.默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補充注釋: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古時稱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當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風雪:趁,冒著。
余始循以入:相當于“而”,表順承。
及既上:到。
蒼山負雪:背負。
明燭天南:名→動,照。
戊申晦:農歷每月最后一天。
稍見云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依稀看見。
絳皓駁色:或紅或白,顏色相雜。
盡漫失:模糊缺失。
極天云一線經:盡。
僻不當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問:全文共5段,每段要點是什么?
學生默讀,討論,明確:
第1段:總寫地理環境,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
第2段:登臨泰山,重點記敘登山的艱難及到達山頂后所見景象。
第3段:重點描寫泰山日出的美麗壯觀。
第4段:人文景觀。
第5段:補記自然景觀。
四、布置作業:
1.課后練習
一、二。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大體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詳寫登山過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討論的內容。
二、登山過程和路線。
問:作者如何詳寫登山路線和經過呢?
默讀課文,分析討論
明確:作者先從北京到泰安,歷經齊河,長清,泰山西北谷,長城。
作者登山的路線是:南麓、中谷、中嶺、天門、西谷、山巔。
最后見到了山頂的美景:“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半山居霧若帶然。”
學生用原文復述課文。
三、泰山日出
問:文章是怎樣描寫泰山日出的?
明確:文章通過景物變化寫泰山日出,以時間為序,依次寫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變化,展現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寫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紅光動搖承之”。
寫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數十立”后是“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四、文中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
1.“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說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背負白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動態,用語新穎、傳神。然后說泰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著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到的畫面,作者縱目遠晀,夕陽照耀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的云霧好似飄帶,使人感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3.“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這一比喻寫出了日觀以西諸峰的特點,更顯日觀峰的雄偉,且形象生動。
五、總結
本文充分體現了姚鼐的散文風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為精彩,極受人們推崇。通過對其它景物的描寫,來烘托所要描寫的景物,這種寫作手法也很值得我們借鑒。
六、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選取一觀察點,描寫日出。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15
一、解題
記,一種文體,本文屬于山水游記。泰山,亦稱岱山、岱宗。泰山山脈綿亙于山東省東部,主峰玉皇頂在山東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偉壯麗,有南天門、日觀峰、經石峪、黑龍潭等名勝古跡。
關于泰山的評論有:
盧卡斯:泰山兼有自然的歷史的文化的價值,把自然與文化獨特地結合在一起,并在人與自然的概念闊眼界,這是中國對人類遺產的巨大貢獻。
郭沫若:泰山應該說是中華文化史的一個局部縮影。
季羨林:泰山是中國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揚中華文化,必先弘揚泰山文化,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二、姚鼐與桐城派
姚鼐(1732—1815),清散文家。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 ,安徽桐城人。乾隆進士,官至刑部郎中。歷主江寧、揚州等地書院,凡四十年。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詩文。曾受業于劉大櫆,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張文章必須以“考據”、“詞章”為手段,以闡揚儒家的“義理”,并以陽剛、陰柔區別文章的風格。又發展劉大櫆的擬古主張,提倡從模擬古文的“格律聲色”入手,進而模擬其“神理氣味”。所作多為書序、碑傳之屬,大抵以程朱理學為依歸。所著有《惜抱軒全集》,并選有《古文辭類纂》、《五七言今體詩鈔》。
桐城派,又稱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櫆、姚鼐均系桐城籍,故世人將他們及其追隨者稱作“桐城派”。桐城派興于清康、雍,盛于乾、嘉,衰于民初,是清代散文流派中勢力最大的一個流派。其參與作家之眾,播布地域之廣,綿延時間之久,皆為中國文學史上所僅見。
桐城派文論的核心是義法。明確提出義法說和對義法的內涵進行反復闡述的是方苞。他主張“言有物”,是說文章要有內容,基本上是宋儒的義理,但又力戒空疏,強調濟于實用;還主張“言有序”,是說文章講究表現形式,要有章法結構。義法的完整概念,是指有內容、有條理、結構謹嚴、合乎體制的文章。義與法的關系,有主有次,相輔相成,內容和形式要成為完整的統一體。方苞認為,形式要為內容服務,內容決定著形式。義法說還包括對謀篇布局“尚簡去繁”的要求和對語言文字“雅潔”的提倡。
其后的劉大櫆在義法說方面,又加以豐富和補充,強調了散文應具備的情感和氣勢。他認為,文章的思想內容固然居首要地位,但藝術本身卻有相對的獨立性,提出了神氣音節說。所謂“神”,大體是指作者的性格特征、思想修養在藝術上完滿而成熟的表現;所謂“氣”,大體是指流注在作品中的氣勢及其所呈現出的面貌;所謂“音節”,則是指長短相間、錯綜配合的句式結構和抑揚頓挫、瑯瑯可誦的語言因素。后來桐城派文人都把因聲求氣奉為不易之旨。
方苞兼論義法,劉大櫆以法為主,姚鼐則擴充和發展了方、劉之說,使桐城派文論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
姚鼐論文的主要創見有以下三點:
提出義理、考據、辭章的統一。姚鼐生當乾、嘉考據風盛之時,他將宋、漢學和辭章結合起來論述文章和學問的息息相通,正是他論文解識宏通之處。這對擴張桐城派的壁壘起了很大的作用。
提出選文和作文的標準,即“文章八要”的主張。他在所編選的《古文辭類纂》的序目中說:“凡文之體類十三,而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格、律、聲、色者,文之粗也。然茍舍其粗,則精者亦胡以寓焉?學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終者御其精者而遺其粗者。”他所說的神、理、氣、味,是指文章的思想、精神;格、律、聲、色,是指文章的形式及語言的音韻文采。精寓于粗,即內容寓于形式。從而概括出散文創作藝術的特征,建立了一個完整的藝術論。
提出文章風格的.陰陽剛柔說。他將不同的藝術風格概括為陽剛陰柔兩大類,認為這兩種風格相互配合、相互調劑,又會產生多種多樣的風格來。他還認識到文章風格主要是作者才性和氣質的表現,可以通過藝術形象來分析和顯示作者的風格。這是對古文家在文學風格理論方面的概括和總結,是桐城派文論的精彩之處。
三、內容分析
各段主要內容:
第1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觀峰。
第2段:記述登山經過,著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后所見的景象。
第3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第4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5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
在文中作者為我們描繪了3幅壯麗的圖畫:
第一幅是雪后登山圖。時間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路線是“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乘”“歷”“穿”“越”“至于”這幾個動詞不但由遠及近地交待行程,而且也準確地表現了時令和地形。如“乘”字寫出了作者頂風冒雪趕路的情形,“穿” 形象地暗示出峽谷的幽深。下面轉入對登山的描敘。“由南麓登”,這是登山方向;循中谷入,“道稍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是總寫他與友人的登山路線。在這幅登山圖中,作者對“南麓”“中谷”“天門”“東谷”或敘或描或議,隨意點染,然后重筆描出泰山極頂的雪景,這是一幅以視覺為主的鳥瞰圖:“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幅圖畫以南天門為主體,峰上是圓圓的晚日燭照天南,峰下是起伏的徂徠,蜿蜒的汶水和鱗次櫛比的泰安城郭,峰的左右是負雪的群峰,這些滲透著大自然磅礴氣勢的群峰、晚日、城郭、河流構成了一種無比壯美的意境,而那皚皚的白雪、淡淡的夕照、飄然的霧帶又在壯美中涂上一層柔和的色彩。白雪和紅日,靜穆的群峰與飄動的霧帶,在色彩、動靜上又構成了對比和映襯,使這幅雪后登山圖呈現出一種無與倫比的絢麗色彩和生動氣勢。
第二幅是泰山日出圖。作者仍是先交待時間、地點和動機:“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這是幅靜態的畫。但一個“待”字卻寫出了觀日出的虔誠和急迫的心情。接著描繪日出前的氣候和周圍的景色:“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這是寫氣候惡劣,但氣候越是惡劣,也就越能反襯出作者觀日出的虔誠。“稍見云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這是寫日出前周圍群峰的景象,一個“稍”字點出了天氣由陰沉逐漸向晴朗轉化的過程,也暗示天出現亮色。下面正面寫日出:“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由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在這段描敘述中有速度的變化,有色彩的變幻,有大海的襯托,更有紅日升空君臨天下的磅礴氣勢。它把泰山日出的雄渾氣勢、斑斕色彩寫得淋漓盡致,至此作者意猶未盡,又用西邊群峰作進一步的渲染和陪襯:“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既描繪了旭日臨空,光照萬里的磅礴氣概,又暗示了日觀峰之高,是觀日的最佳處,再次突出了日觀峰這幅主景。
第三幅是泰山景物圖。這是作者觀日出后游興的余波,也是讓讀者在觀日出的強烈震動和感奮后來個間歇小憩,表現了作者在構圖上疏密有致、濃淡相宜的特色。作者敘泰山景物分兩個方面,一是名勝古跡、祠宇、石刻,抓住特征,幾筆帶過;另一是描繪自然景物,作者抓住三多(多石、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少土、石少圓、少雜樹)、三無(無瀑布、無鳥獸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寥寥幾筆就把泰山的山、水、樹、石的特點概括無余,使泰山極富有個性,很見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作者正是通過以上四幅畫面,以登覽為線索,把以日觀峰為主景的泰山風貌以及日出前后的景象準確而富有氣勢地描述出來。
為什么等待戈多
——解謎《等待戈多》
高二(3)程遼
習慣于傳統戲劇中扣人心弦的情節和精美凝煉的對白,《等待戈多》簡直讓人瞠目結舌。然而這部廢話連篇的無戲之劇卻把無聊、空虛的境界表現得淋漓盡致,其精彩程度比起情節跌宕的傳統戲劇,倒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關于戈多是誰、為什么要等待戈多,卻一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全劇有關戈多的信息也只有四處。首先是:
“愛斯特拉岡(后稱‘愛’)咱們到底要求他給咱們做些什么?
弗拉季米爾(后稱‘弗’)你當時難道沒在場?
愛 我大概沒好好聽。
弗 哦……沒提出什么明確的要求。
愛 可以說是一種祈禱。
弗 一點不錯。
愛 一種泛泛的乞求。
弗 完全正確。
愛 他怎么回答的呢?
弗 說他瞧著辦。
愛 說他不能事先答應。
弗 說他得考慮一下。
愛 在他家中安靜的環境里。
弗 跟他家里人商量一下。
愛 他的朋友們。
弗 他的代理人們。
愛 他的通訊員們。
弗 他的書。
愛 他的銀行存折。
弗 然后才能打定主意。
愛 這是很自然的事。
弗 是嗎?
愛 我想是的。
弗 我也這么想。(沉默)”
無異于廢話。再看第二處。
“弗 哦,他是……可以說是個相識。
愛 哪兒說得上,我們簡直不認識他。
弗 不錯……我們跟他并不熟……可是不管怎樣……
愛 就我個人來說,我就是看見了他的面也不認得他。”
后面兩處是寫孩子上場告訴等待著的愛和弗,戈多今晚不來了,明天準來。
劇中并沒有明示戈多是誰或是什么。
據說1958年該劇在美國上演時,導演問作者戈多到底代表什么。他回答說:“我要是知道,早在戲里說出來了。”可見作者也只是發現了一種現象,而謎底似乎連他自己也未能揭曉。
根據劇中人物混亂的語言,我們大概可以拼湊出,戈多是愛、弗二人每天都在等待的人,但他倆也搞不清戈多是怎么回事,戈多每天都可能來但每天都沒來。如果說戈多是某個具體人或者某個具體事,或是代表希望,愛、弗就不必只是百無聊賴地等待,都可以去尋找、去追求,就像傳統戲劇中寫的那樣。他們幾次等得無聊透頂,絕望地喊:“我們干什么呢?我們干什么呢?”難道竟是他們想不到去尋找嗎?不,是他們不能尋找,因為戈多不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仇不得報的時候,哈姆雷特就會揮舞著寶劍復仇;有情人不能成眷屬的時候,羅密歐與茱莉葉就會向命運宣戰;夢中的天邊外不能到達的時候,羅伯特就會被遙遠的理想所折磨。若是羅伯特如愿以償地出了海,便會因為失去露絲而使理想悲劇變成愛情悲劇。為生存、為情感、為信念而奮斗,這些都是有意義的故事。人總是在追求中。但如果所有這一切的追求都有了結果呢?一個指向沒有指向的概念就產生了。人們就開始等待戈多。
因為空虛,所以追求。追求到的都不是要追求的,要追求的追求不到,因為它不需要追求。它是什么?
等待戈多,此時戈多已經來了。他在哪兒?
誰是戈多?
以上三個問題有著同樣的答案。
人人都忙。想做一件事,去做,做完了,再想做一件事,再去做。做過去的事,一件、兩件、三件……在做的事,一件、兩件、三件……要做的事,一件、兩件、三件……我們就像是等待戈多的兩個人,傳帽子當游戲,對罵是消遣,上吊來解悶。我們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意義,要做這么多事?因為剝去事務繁忙的華麗外衣,我們不能面對自己的空虛。心是永遠不能遺失的,卻是從人穿上外衣的一開始就被遺忘的。所以人馬不停蹄地忙碌、尋找、穿上更復雜的衣服,因為他似乎缺了點什么。哪知道缺的不是衣服,而是穿衣服的主人。等戈多的兩個人說:“嗯?咱們走不走?”“好的,咱們走吧。”然后他們坐著不動。人能往哪兒走呢?換來換去也不過是一件衣服而已。走也沒走。沒走也走。要去的地方已經在了,逃也逃不掉。
所有的衣服都穿遍了,不能滿足。這時候戈多就來了,就開始等待戈多了。他既是想像中的衣服又是衣服后的人。最厲害的大力士舉不動的是自己。很無聊,很難受,但是戈多不來,你怎么離開?
追尋戈多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只不過那時他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化身為了花花世界。
萬般無奈,便只有等待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