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精選16篇)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1
第11課 《我的叔叔于勒》
課型:講讀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全文內容,理解主題思想。
2.學習本文構思的巧妙及情節的曲折。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通過人物語言、行動、神態、揭示人物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2.初步培養對社會問題的觀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評判能力和再現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本文主題的理解,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價值觀和人生觀
教學重點 :
1、了解小說情節,把握小說主題。
2、理解課文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
教學難點:
1、學習本文構思的巧妙及情節的曲折。
2、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深入思考,全面認識人物的個性。
3、多角度把握小說的主題。
教法:啟發式提問法、練習法、討論法,
學法:默讀法、圈點勾畫法、探究法、情境模擬法、比較法、辯論法
教學手段:計算機輔助教學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課前查找相關資料。 2.布置學生預習課文。3.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典解決生詞。
2、課前搜集作者相關資料;
3、熟悉課文,了解小說的故事情節,復述故事情節。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執教者:居巢區黃麓中心學校 夏琳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默讀,感知文意,梳理課文的情節結構,了解情節發展的因素,多角度把握小說主題,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價值觀和人生觀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情,導入新課
(播放課件,展示天平畫面)
心就象是一個天平,可以用它來衡量事物的輕重,同樣的東西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分量是不一樣的。如果在你心的天平上,一端放上金錢,一端放上親情,天平會向哪一邊傾斜?
(學生發言,導入新課)
二、預習交流:
1、請說出本課中你認為值得注意的字詞。(或說讀音,或說意思。)
2、說說你所了解的莫泊桑, 教師最后補充。
三、快速默讀,初步感知課文:
快速默讀課文,完成下列活動:(多媒體顯示)
1、請以( )于勒的格式,在括號內添加不同的動詞 ,理清小說的情節安排。
示例:(盼)于勒
2、圈點勾畫出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稱呼的詞語
(學生發言,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內容)
四、研讀細節,初步感知小說主題:
同桌合作,共同探究:(多媒體展示探究題)
1、請同學們給這些稱呼分類,看看這些稱呼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他們對于勒采取了什么樣的態度?
2、在這其中,變的是什么?不變的又是什么?
(同桌討論,發言,多媒體展示相關內容)
3、教師小結:
以小說的情節作結。并用一副對聯來概括兩部分的內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搖錢樹;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4、學生試擬橫批,感知文章主題。
五、真情采訪,多角度感悟主題。
1、情境設置:模擬電視臺 《人間 》欄目
主題:消失的親情
采訪人物:菲利普夫婦、若瑟夫、于勒
2、角色分配:
一名學生模擬節目主持人,另三名學生分別模擬菲利普、克拉麗絲、若瑟夫,
3、采訪內容:
提出的問題以課文為依據,主持人自行設計。
參考問題:
請問菲利普先生:
1、于勒是你弟弟?(是)
2、你們有多少年沒見了?(很多年了)
3、這些年有沒有想過他?(想過,畢竟我們是親兄弟啊!)
4、既然想他,為什么不愿意見他?(怕他想回來和我們住在一起)
5、一家人住在一起不好嗎?(那當然不好,他那么窮,回來會拖累我們的。我們經濟也不好,拖不起的)
那我想問問克拉麗絲太太,如果于勒想回來同你們住在一起,你會同意嗎?
(那當然不會同意了)
為什么?
(他那么窮,聽說他以前還行為不正,糟蹋錢,我們經濟情況也不好,是經不起他拖累的。再說如果讓我的鄰居和朋友們知道我有這樣一個討飯的窮親戚,別人也會笑話我們的,會看不起我們的,我可不想這樣。)
看來想讓菲利普夫婦接受于勒的確很困難。那么小若瑟對于此事是什么看法呢?
請問小若瑟夫:
你贊成你父母的做法嗎?(不贊成)
你對于勒叔叔是什么態度?
(我很同情他)
有沒有想過他為什么會落得下場?
(想過,我知道這與他自己不爭氣有很大關系,但是他畢竟是我的親叔叔,年紀也好運么大了,在外面一個人生活,的確讓我很同情,只要他能改正自己的缺點,我想我們一家人會住在一起的。)
聽了他們的話,我也想聽聽于勒是什么意見。下面請導播幫我們接通于勒所在社區的電話。
電話始終無人接聽,也許于勒不愿意面對自己的家人,也許于勒為了生計正四處奔波,不能守候在話機旁等我們的電話,我們也無法了解于勒現在的想法,在這里,我們也只能祝愿他們一家人能化解以前的恩恩怨怨,早日團聚。讓曾經消失的親情再次重現。
4、觀后思考:
菲利普夫婦不愿接受于勒的原因是什么?
若瑟夫對于勒叔叔持什么樣的態度?
(學生發言)
4、師感言,引導學生多角度感悟小說主題。
六、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1、播放音視頻材料《愛的奉獻》。
思考:觀看完了《愛的奉獻》,與課文比較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辯論:如何正確看待金錢與親情的關系?
2、說話訓練:
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
錢可以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
錢可以買到( ),但買不到( );
錢可以買到( ),但買不到( )。
七、課堂總結:
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對課堂作結,教師根據學生總結情況即興作結。
八、布置作業:
寫一篇作文,反映和發掘身邊的社會人際關系(提示:類似我的叔叔于勒小說中的人際關系),題目自擬。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構思的巧妙及情節的曲折,培養構思情節的能力。
2. 學習通過多種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
3.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發掘主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1. 培養學生創造性構思情節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 通過對比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畫人物性格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發掘主題的能力。
四、德育、倫理滲透點:
體會人情冷暖和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五、課時安排:
二課時
六、教法設計:
研究討論式
七、師生互動設計:
1、 通過復述和補充復述情節,讓學生體會小說構思的精妙。
2、 通過口頭作文的形式,為課文另擬一個結局,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3、 分組討論、深刻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
4、 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師生共同探求小說的主題。
八、教具:多媒體
九、教學思路
1. 預習。完成注音解釋并熟悉課文。
2. 介紹作家作品(投影)
3. 點名復述故事情節并由其他同學補充。
4. 提問: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點名回答
5. 小組討論課后練習一:菲利普夫婦為什么不認于勒?(此為開放性題目,不拘一個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6. 口頭作文:(選一題目)
想象一:菲利普夫婦在船上發現一位百萬富翁像于勒,他們會怎樣?
想象二:當菲利普夫婦回來時,船發生了意外,最后是一個像于勒的人救了他們……
想象三:當他們乘坐圣瑪洛船回到家時,發現那個老水手竟然在他家門口等候他們……
想象四:假如于勒知道菲利普一家在船上,他會怎么想呢?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年級的一篇講讀課文,是外國文學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從整個初中語文教材小說應完成的教學目標看,要教會學生體會通過塑造人物形象、敘述故事情節、描寫環境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單元,本課教材應完成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其中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作者的態度感情,認識資本主義社會里幾乎沒有人間親情、友情,只有金錢的現實。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品質。
【教學目標】
1、理解小說表現的主題思想。
2、體會人物語言的個性化,進一步學習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你讀這小說后,你從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⑴ 理解作者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運用對比手法成功刻畫人物性格。
⑵ 層次分析(第一課時)。
2、難點:
⑴ 懸念的鋪排,構思的巧妙。
⑵ 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稱呼是如何變化的?(第一課時)
【教學方法】
點、線、面教學和啟發式:
在語文教學中,把握好的切入點,以點畫出一條或兩條反映課文內容或主題的亮線,圍繞其主線深入分析全篇課文,這樣便于激發學生興趣,便于教學有序生動,也容易達到教學目的。
《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學可以這樣設計:先找出切入課文的點──課文對于勒稱呼的詞語,然后畫線──為什么會有如此不同的稱呼,畫出一條小說構思的情節線;這其間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在如何變化?畫出一條人物情感變化線。再以線及全篇──小說是從人物的哪些語言、動作、表情等揭示人物的態度變化的,這樣便于深刻理解小說隱含的主題思想。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段時間,大街小巷流行著一首《流浪歌》,大家想聽嗎?(生答想,放歌曲)歌聽完了,可一個愁苦、孤獨的浪子形象卻留在了我們的腦海中,讓我們不由得產生憐憫之情,是啊!家是溫馨的港灣,流浪的心多么渴望這個港灣的慰藉啊!可有這樣一個浪子,在外流浪多年,當家人遇到他時,不但不接受他,反而還罵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這個故事?(生答想)這個故事說它遠,它發生在遙遠的19世紀的歐洲,說它近,它就在我們眼前,請大家打開課本92頁,這個故事的名子叫《我的叔叔于勒》。
二、作者介紹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19世紀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出身于法國諾曼底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中學畢業后,普發戰爭爆發了,他應征入伍,兩年的兵營生活使他認識了戰爭的殘酷,祖國的危難啟發了他的愛國思想。戰爭結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小職員,同時開始了文學創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作,轟動了法國文壇。以后離職從事專門文學創作。10年間他寫了解情況300多個短篇和6個長篇,其中許多作品流傳久遠,尤其是短篇小說,使他成為一代短篇小說巨匠。長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于勒》等。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諷刺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尤其是在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下的人們精神的墮落。
三、課文分析
1、(教師)請同學們掃讀課文,把課文中對于勒稱呼的詞語找出來。
同學們掃讀課文,勾畫圈點,找出課文前后對于勒稱呼的詞語是:
壞蛋、流氓、無賴;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賊、流氓。
2、學生們分組討論發言:小說前前后后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對于勒不同的稱呼?
教師指名回答后小結。因為于勒當初花了菲利普夫婦的錢──于勒到美洲賺了錢,不僅愿意還他們錢,而且還可以多給他們錢──破產又失去了錢,又可能要回來花他們的錢。
3、(教師)在上面這一過程中,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又是如何變化的。
學生讀書討論,教師引導小結: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四、層次分析
第一部分:(1~4)盼
第二部分:(5~19)贊
第三部分:(20~47)見
第四部分:(48~49)躲
五、布置作業
1、菲利普夫婦一家為什么盼于勒?
2、小說的結局是菲利普夫婦一家躲開日夜盼望的于勒,原因是什么?
3、這篇小說揭示了什么主題思想?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體會人物個性化的描寫,學習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2、培養學生比較思維的能力,理解小說表現的主題思想。
說明:世界短篇小說的領域里,多種題材、風格的名篇交相輝映,各顯異趣。在《外國短篇選讀》這個單元里,有清純文風的契訶夫、自然文風的莫泊桑及幽默文風的歐·亨利。引導學生閱讀不同國家、不同作家的作品,可以幫助他們從具體的語言描寫中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有助于他們了解當時各國不同的社會背景和各階層人民生活的狀況。對比手法的成功運用是莫泊桑這兩篇小說的一大特色。《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作者通過菲力普夫婦對于勒態度的前后對比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騎馬》一文也是通過埃克托爾騎馬前后的表現來反映當時沒落貴族的心態。對八年級的學生而言,如果讓他們在主動、獨立自主的閱讀過程中,有所體驗,有所發現,有所感悟,有益于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和探求精神。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從而理解小說表現的主題思想。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感受對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難點:作者如何運用對比手法來表現主題的。
說明:從八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來看,大多數學生對小說都懷有較濃厚的興趣,他們關注小說情節的發展及人物的命運,這有利于調動廣大學生閱讀小說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小說中的字詞、句段,大部分學生不會有太大的難度,而對小說中運用典范的語言來表現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豐富逼真的生活內容的解讀比較薄弱,所以需要老師重點引導及指導。教學的重點設計為借助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神態、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比較分析來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教學的難點在于學生對小說主題的理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礎上,深入理解小說表現的主旨。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1、老師講故事:《咬過的漢堡包》:一個雨天的早晨,一位年輕婦女與一個五六歲的男孩走進一家快餐店。他們坐下點餐時,又進來一個人,背微駝,穿一件破爛的上衣。他緩慢地走向一張狼藉的'桌子,慢慢地檢查每個盒子,尋找殘羹剩飯。當他拿起一塊法式炸土豆條放到嘴邊時,男孩對母親竊竊私語道:“媽,那人吃別人的東西!”“他餓了,又沒有錢。”母親低聲回答。“我們能給他買一只漢堡包嗎?”“我想他只吃別人不要的東西。”當女服務員遞給母子倆兩袋外賣食品時,男孩(老師停頓,請學生續講故事)突然從他的袋里拿出一只漢堡包,咬了一口,然后跑到那人坐的地方,把它放在桌上。那人很驚訝,感激地看著男孩轉身離去。 2、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莫泊桑的兩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騎馬》。
3、請學生閱讀《書海領航》,簡介莫泊桑。
預設學生活動
1、學生聽故事,用簡潔的語言來續講故事。
2、學生簡單談聽后的感受。
3、學生閱讀《書海領航》,對信息進行適當地篩選,簡介莫泊桑。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利用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創設情境,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及生活經驗,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為新知的學習構筑合適的背景和準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閱讀《書海領航》,簡介莫泊桑,意在培養學生收集、篩選、組織信息的能力;為后面學習莫泊桑的小說作鋪墊。
初讀小說整體感知
1、請學生自由速讀小說《我的叔叔于勒》,要求:借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
2、請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述小說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老師隨機板書)
3、請學生簡單說說自己讀后的感受。
1、學生自由速讀《我的叔叔于勒》,圈出生字新詞,并借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
2、學生概述小說情節的各部分內容。
3、學生評價并修正。
4、交流各自讀后的感受。梳理小說的情節,交流初讀后的感受,有助于學生整體感知,更深入地探究文本。
學習起步階段盡量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拉近距離,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
再讀小說比較品讀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小說內容:
1、小說中的人物是怎么評價于勒的(包括怎么稱呼他,怎么說他的)?(根據學生的交流討論,老師適當板書)
2、請學生把找出的評價進行分類(標準是哪些話是在大致相同的情況下說的,并說說是什么情況,他們對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態度。)要求:請按時間順序說。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5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學內容:
《我的叔叔于勒》《范進中舉》
《我的叔叔于勒》
1. 字:
拮據jié jū 棧橋zhàn 牡蠣lì 襤褸lánlǚ
撬開qiào 闊綽chuò 煞白shà 詫異chà
2. 詞:拮據 煞白 呆直 張皇 十拿九穩 福音書 襤褸
3. 賞析:
⑴情節:
⑵人物:
于勒:小說中的線索人物。故事情節雖圍繞其命運展開,但他的作用是組織材料、結構故事、推動情節發展。
“我”:純真善良,有同情心。是作者的代言人,故事由“我”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構成的,使作品有更客觀的敘述角度。
菲利普夫婦:
語言 自私、貪婪
動作 → 心理 → 性格:庸俗、虛榮
神態 勢利、冷酷
⑶環境:自然環境描寫烘托人物心情。
《范進中舉》
1. 字:
帶挈qiè 行事 hang 腆tiǎn 啐cuì
拙病zhuō 商酌zhuó 星宿xiù 綰wǎn
桑梓zǐ 銀錠dìng
2. 詞:
臉面 帶挈 狗血噴頭 劈手 商酌
星宿 權變 兀自 桑梓 軒敞
尖嘴猴腮
3. 賞析:
⑴諷刺藝術:
①運用對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胡屠戶:前倨后恭,嫌貧愛富、趨炎附勢的市儈性格。
對范進的稱呼:“現世寶”→“賢婿老爺”
對范進的描述:“尖嘴猴腮”→“才學又高,品貌又好”
賀禮:“一副大腸和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錢”
動作:“腆著肚子去了”,“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那手早顫起來”,“千恩萬謝,低著頭,笑迷迷的去了”
②夸張。
范進喜極而瘋
胡屠戶打了范進之后,“那只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屠戶見女婿衣裳后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
③生動真實的細節描寫。
胡屠戶從范進處拿銀子,“攥”“舒”“縮”“揣”
⑵小說主題:
通過描寫范進中舉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著重刻畫范進癲狂的丑態和他周圍各色人等趨炎附勢的嘴臉,真實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科舉制度對人心靈的毒害。
【模擬試題】
一. 找出下列各組字音中有錯誤的,并在括號內改正。
a 帶挈qiè 作揖yī 桑梓xīn 愕然è ( )
b 拮據jù 相公xiàng 恣睢suī 兀自wù( )
c 軒敞xuān 靦腆diàn 闊綽chuò 煞白shà ( )
d 綰起wǎn 棧橋zhàn 星宿sù 潮汛xùn( )
二. 下面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 天氣陰晦 b 景象蕭索 c 神異的圖畫
詩文晦澀 風聲蕭蕭 奇異的世界
三. 填空簡答:
1. 《故鄉》作者 ,原名 選自 ,這篇小說以 為線索組織材料。著重通過對 (人名)二十年前后的變化的描寫,揭露辛亥革命的不徹底。
2. 《我的叔叔于勒》是 國作家 的作品,主人公 。本文選自 ,文章揭露的是 。
3. 《范進中舉》作者是 朝 ,選自 。本文通過對主人公中舉前后不同命運的描寫,深刻地揭露了 。
4. 小說是文學體裁的一種,該文體有三要素,即 。
四. 把文后七個句子按一定順序組合起來填入橫線處,恰當的一組是( )
失敗的下一站是“痛苦”,但不是終點站,而是岔道口。 因此,一個人遭到了失敗,并不意味著這就是最終的結果。
①一條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②另一條是汲取教訓,奮起拼搏的路,③這條路通向再失敗或失敗的反面----成功,④這時的失敗才是真正的失敗;⑤這岔道口分岔出兩條路:⑥但只有踏上這條路,才有成功的希望。⑦這路通向徹底的失敗。
a ①②③⑦④⑥⑤ b ①⑦④②③⑥⑤
c ⑤①②③⑦④⑥ d ⑤①⑦④②③⑥
五. 閱讀
這封信成了我們家里的福音書,有機會就要拿出來念,見人就拿出來給他看。
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沒再來信。可是父親的希望卻與日俱增。母親也常常說:“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境況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個有辦法的人。”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見大輪船噴著黑煙從天邊駛過來,父親總是重復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
“唉!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
……
我父親臉色早已煞白,兩眼呆直,啞著嗓子說:“啊!啊!原來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來了!……謝謝您,船長。”
他回到我母親身邊,是那么神色張皇。母親趕緊對他說:“你先坐下吧!別叫他們看出來。”
他坐在長凳上,結結巴巴地說:“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問:“咱們怎么辦呢?”母親馬上回答道:“應該把孩子們領開。若瑟夫既然已經知道,就讓他去把他們找回來。最要留心的是別叫咱們女婿起疑心。”
1. 第1段中“福音書”的含義是
2. 從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婦共同的性格特點是 。在對待落魄的于勒態度上兩個人的表現有所不同,父親 ,母親則顯示出了 。
3. 上面的文字在表現人物性格、顯示人物的心理方面,采用的描寫方法主要是 、 等。
4. 從上面文字看,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對這種變化的原因加以簡要的分析說明。
。
六. 閱讀
①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后一跤跌倒,牙關緊咬,不省人事。②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③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眾鄰居都嚇了一跳。④走出大門不多遠,一腳 在塘里, 起來,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 一身的水。⑤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眾人大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老太太哭道:“怎生這樣苦命的事!中了一個甚么舉人,就得了這個拙病!這一瘋了,幾時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卻是如何是好!”眾鄰居勸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們而今且派兩個人跟定了范老爺。這里眾人家里拿些雞蛋酒米,且管待了報子上的老爹們,再為商酌。”
1. 文中空缺處,依次應填的一組詞是( )
a. 走、站、從頭到腳 b. 踩、爬、滴滴嗒嗒
c. 踏、跳、渾身上下 d. 踹、掙、淋淋漓漓
2. 這段主要描寫了 的場面。
3. 能準確概括范進發瘋過程的一組詞語是( )
a. 拍手 飛跑 b. 說 笑
c. 拍手 笑 d. 拍手 說
4. 選段描寫范進歡喜發瘋的過程可分為四個層次,請用“∥”表示。
① ② ③ ④ ⑤
5. 對文中加點詞句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 看了一遍,又念一遍(信疑參半,如在夢中,又看又念,方才確信)
b. 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喜不自禁,得意忘形,不由自主,失常變態)
c. 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昏厥初醒,驚魂未定,奪門而出,喜傳捷報)
d. 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都跌散了(瘋走狂奔,不辨東西,狼狽不堪,丑態畢現)
6. 選段通過多種描寫,刻畫了范進中舉發瘋的丑態,請寫出關鍵的詞語:
⑴語言 ⑵動作 ⑶外形
7. “好了!我中了!”這句話道出了熱衷功名的范進此時什么樣的心態呢?請簡要說明。(不超過40字)
8. 描寫范進喜極而瘋的過程,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按要求寫出相應的語句。
⑴烘托范進昏厥時怕人情景的是
⑵烘托范進瘋走狂奔的是
9. 下面對文中刻畫人物的方法和表達效果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通過對范進動作、語言、細節等描寫,嘲諷了那種如癡如狂追求功名的讀書人。
b. 通過對眾人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反映了社會上各色人等趨炎附勢的心態。
c. 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表達了改革不完善的科舉制度的愿望。
d. 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揭露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心靈的摧殘乃至對社會的毒化。
【試題答案】
一. 桑梓zǐ 拮據jū 靦腆tiǎn 星宿xiù
二. c
三. 1. 魯迅 周樹人 《吶喊》 “我”回故鄉的活動
閏土、楊二嫂
2. 法 莫泊桑 菲利普夫婦 《羊脂球》 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至上的人際關系
3. 清 吳敬梓 《儒林外史》 封建科舉制度對人心靈的毒害
4. 人物形象 故事情節 環境
四. d
五. 1. 基督徒稱《新約》為福音書。這里借指好消息,幸福的信息。
2. 冷酷、自私、惟利是圖 失望、惶恐 更精明、處亂不慌
3. 語言描寫、神態描寫
4. 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由贊到罵,由盼到怕,這一變化,是由于于勒由有錢到淪為水手而致的。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和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六. 1. d
2. 范進中舉喜極而瘋
3. c 4. ①∥②③∥④∥⑤ 5. c
6. 語言:噫!好了!我中了!
動作:拍、笑、叫
外形:頭發都跌散了,兩手帶泥,一身的水
7. 宣告幾十年貧*屈辱的生活就此結束,欣喜夢寐以求的功名富貴一朝到手。
8. ⑴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水灌了過來
⑵眾人拉他不住.
9. c
年級 初三 學科 語文 版本 人教版 期數 3414
內容標題 《我的叔叔于勒》《范進中舉》
分類索引號 g.623.3 分類索引描述 學習資料
主題詞 《我的叔叔于勒》《范進中舉》 欄目名稱 同步課堂
編稿老師 李聯輝 審稿老師
錄入 一校 康紀云 二校 許詠梅 審核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6
九(4)班 陳小敏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學要遵循學生身心的發展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對于小說,應該能運用簡潔的語言理清其脈絡,品析人物的言行,窺探人物的內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而提煉小說的主題,表明自己的看法。還應該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的啟迪。
遵循課標中的指導思想,在設計《我的叔叔于勒》時,我著重研究如何將信息技術手段與課堂教學更好地結合,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構建一種新的語文教學模式。
教材簡介:
《我的叔叔于勒》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是本單元第三課。課文通過于勒的故事,著重刻畫了菲利普夫婦的丑態,引發我們對社會人際關系的思考。
二、 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儲備點:熟悉莫泊桑及其作品
能力培養點:通過人物的個人簡歷來梳理故事情節:
理解通過人物的情態、語言、動作來揭示人物心理、刻畫人物的方法。
情感體驗點:體會拜金主義對人性的扭曲:
樹立正確的人際關系觀。
三、對教學對象的分析:
本課是九年級上冊的課文,學生已經有了學習語文的獨特體驗,也具備了分析和判斷的能力,他們想象力豐富,有很強的表達欲望。
四、對教學理念的思考及教學方式設計
本節課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將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融入學習當中,努力創設多種多樣的方式和機會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注重教與學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隨時給予激勵性評價,尊重學生的興趣和獨特感受,將集體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合作為教學組織方式。
五、對信息技術應用的思考及設計:
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有利于激發和支持學生想象的情景,如用溫馨的親情畫面激起情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檢測預習內容,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情景。
教師不局限于使用信息技術,還應該鼓勵學生超越多媒體所展示的內容。
六 教學過程設計
活動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景導入
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來看一組畫面。看過之后,你有何感想?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學習的課文《我的叔叔于勒》。
展示課題
看畫面,談感受,讀課題。
運用溫馨的圖片,喚醒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習的興趣,為后面學習打下基礎。
課前熱身
大屏幕展示作者資料和需要掌握的字詞(需要學生回答的先隱藏起來。)
學生搶答
迅速地了解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梳理情節
大屏幕展示于勒個人簡歷的相關內容,待學生歸納后,出示課件。
根據教師的提示,快速瀏覽課文,準備搶答,填寫于勒個人簡歷。
以于勒為線索,了解故事情節。
品析人物
教師提問:在于勒身世變化的同時,他的親戚變沒有?其中,誰給你的印象最為深刻?找出來,讀一讀,品一品,并用兩三個詞語概括其特點。
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找出描寫印象最深刻人的語言、神態、動作的語句,和周圍的同學交流,可以讀,也可以演,并說說理由。
讓學生自己從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中去品味人物,得出他們自己的感受。
提煉主題
教師提問:1、本是兄弟,關系怎么會忽好忽壞呢?
2、作者想通過于勒的遭遇告訴我們什么?
3、根據學生的回答逐步展示板書。
學生可以立刻回答出:這一切都是因為——錢。
結合自己的社會經歷,談出最深刻的感受。
和教師一起完成板書。
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表達自己對課文主題的理解。
升華感悟
教師提問:此時此刻,你想對我們文中的人物說點什么?你想對誰說?
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最想說的話。
引導學生認識拜金主義對人性的扭曲,樹立正確的人際關系觀。
拓展延伸
請充分挖掘你的想象力,續寫語段:
哲爾賽島到了,菲利普一家正準備下船,這時,突然從背后傳來一聲:“喂,菲利普!”………
發揮想象,續寫語段。(課后完成)
在充分認識人物的基礎上,用語言、神態、動作的描寫方法,加深理解。
七 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可以是教師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并照顧到每一位同學,在本課的課前熱身和梳理情節的教學環節中,都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信息技術手段在創設情景方面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氛圍,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課前熱身就“寓學于樂”,提高了學習興趣;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梳理情節就由難而易,品析人物就因繁就簡,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課程理念。“信息技術”這一現代教學手段,在優化教學結構、激發興趣、激活課堂、調動學生多個感官等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勝,再加上教師精心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指導,有助于實現讓所有學生參與學習,讓所有學生有學習興趣,讓所有學生學有所獲,更能體現課改精神。
教學點評
1.在新的各科課程標準中,普遍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層面的教學目標,體現了中小學教學目標綜合化、多樣化的趨勢。《我的叔叔于勒》這一案例從教學目標的界定、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信息技術的運用等方面都很好地體現了這一原則。
2.《我的叔叔于勒》這一課根據有關課程標準的要求設計了全面的、綜合化很高的教學目標,通過個性化的方式表達對課文情景的理解。為了引導學生實現上述目標,教師設計了一系列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學習任務,而且各任務及其教學環節切換比較自然,引導學生在教師幫助下自主學習,學生參與熱情很高,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積極學習、理解、和體會。
3.本案例體現了利用信息技術支持上述多種教學目標,并服務于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的原則:
利用信息技術突出顯示文學常識和生字詞,可以快速地檢查預習情況。
利用多媒體創設課文情景,激發學生興趣,支持學生發言。
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設計板書,深化主題。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7
11、我的叔叔于勒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小說表現的主題思想。
(2)體會人物語言的個性化,進一步學習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作者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運用對比手法成功刻畫人物性格。
難點:懸念的鋪排,構思的巧妙。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新課
在世界文壇上,有三在短篇小說之王,他們是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美國的歐•亨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莫泊桑的名作。
2、聽課文誦讀錄音,思考下列幾個問題:
(1)于勒是怎樣一個人?
(2)菲利普夫婦、一家為什么盼望于勒回來?
(3)小說的結局是菲利普一家人躲開了日夜盼望的于勒,這是什么原因?
(4)這篇小說家提示了怎樣的主題思想?
3、學生討論,在全班交流明確:
(1)窮——富——窮
(2)據說做生意賺了錢,成為全家的“希望”、“福音”。
(3)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只認識錢和于勒又淪落為窮人;
根本原因:是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制度。
(4)小說寫了一個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態度,畫出一幅資本主義社會里貧窮則兄不認弟的觸目驚心的慘象,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純粹的金錢關系”的主題思想。
4、精讀船上巧遇的片斷,了解小說在刻畫人物時運用的主要方法。
主要通過:表情、動作、言語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人物性格。
四、小結。
這篇小說運用對比手法成功刻畫菲利普夫婦只認錢不認人、愛面子的形象。提示了資本主義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
五、作業 。
1、找出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分析它們的不同點,說說它們各有什么作用?
2、課后練習四。
附板書:
第一部分:1-4 故事的開端,盼望 于勒。
第二部分:5-19 故事的發展,夸贊 于勒。
第三部分:20-47 故事的高潮,巧遇 于勒。
第四部分:48-49 故事的結局,躲避 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8
課型:講讀
知識目標:
1 、理清故事情節;
2 、品味語言,把握人物性格。
能力目標:
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小說的主題;談出自己的新見解來。
教育目標:
教學生正確對待金錢,體味人性的重要。
重點難點:
1、理解人物性格。
2、小說主題思想的深入理解。
策略方法:
導讀法 討論法
教學用具:
錄音機 投影儀 。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段時間,大街小巷流行著一首《流浪歌》,大家想聽嗎?(生答“想”,放歌曲)歌聽完了,可一個愁苦、孤獨的浪子形象卻留在了我們的腦海中,讓我們不由得產生憐憫之情,是啊!家是溫馨的港灣,流浪的心多么渴望這個港灣的慰藉啊!可有這樣一個浪子,在外流浪多年,當家人遇到他時,不但不接受他,反而還罵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這個故事?(生答“想”)這個故事說它遠,它發生在遙遠的 19 世紀的歐洲,說它近,它就在我們眼前,請大家打開課本 160 頁,這個故事的名子叫《我的叔叔于勒》
為了便于大家了解故事,咱們先一塊來把課前的生字詞讀讀記記,好吧?
(二)、學習生字詞,讀準字音,記準字形。
1 、出示幻燈片,展示生字詞。
拮據 棧橋 撬開 詫異 牡蠣 襤褸
2 、找出一位同學試讀,其他同學糾錯。
3 、教師總結正確讀音,學生齊讀,邊讀邊用手指在課桌上寫。
(三)、默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短篇小說,作者是法國人莫泊桑,其成名作《羊脂球》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莫泊桑以他高超的藝術技法和深厚的文學底蘊贏得了“世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的美譽。好了,讓我們在音樂聲中走近莫泊桑,走進故事,請大家快速默讀全文,默讀中解決三個問題:
1 、理解生字詞在文中的意思;
2 、小說中出現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誰?
3 、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把小說的情節分為四部分,并分別為每部分擬一個小標題。
(教師放音樂,板書課題、作者、教學目標)
(四)、討論并解決默讀中提出的問題,加深對文意的理解。
1 、學生自由分組討論以上問題,可以離開座位。
2 、對主人公的確定教師要給以適當的提示,可以從小說反映主題和作者著力刻畫的形象兩個方面。
3 、對“我”和作者之間的不同應讓學生弄清楚。
板書:菲利普夫婦
盼 憶 遇 躲
(五)、梳理情節,簡單了解人物性格。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的,塑造人物形象必須把人物置于什么之中呢?(生答:情節)
對,那么,我們就把人物置于情節之中先來簡單了解一下人物的性格。
(把板書的情節用粉筆圈起來,大致呈“人”字形。)
1 、為什么盼于勒?(于勒來信說他有錢了,他們盼的是錢。)
2 、憶于勒屬于哪種敘述方式,對情節有何作用?(倒敘,把情節推向高潮。)
3 、怎么遇到于勒的,遇后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稱呼與相遇前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因于勒的信二姐找到了對象,全家人到哲爾賽島旅行,巧遇于勒。遇前,“好心人”,“正直的人”,“有辦法的人”;遇后,“賊”。因為于勒沒有錢,不是想象中有錢的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9
知識掌握
1.《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選自短篇小說集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國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________。
2.“我母親對我們拮據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時家里樣樣都要節省,有人請吃飯是從來不敢答應的,以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買拍賣的底貨;姐姐的長袍是自己做的……”
這段文字寫出了“我”家經濟的________(從原文中找一個詞),小說之所以一開始就從“我”家庭經濟的拮據寫起,是為________。
3.只要一看見遠方回來的大海船開進口來,父親總要說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
“唉!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
請簡要分析這兩句話所表現出的人物的心理。
________
能力提高
1.找出文中父母對于勒不同稱呼的詞,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
2.從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兄弟于勒態度的前后差異看,他們的確是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的市儈,是可鄙的,但我們更應看到當時他們生活的社會環境,正是他們身處的那樣一個社會使他們沉淪下去,用金錢關系去衡量親情的近、疏,請你結合自身的經歷,結合《公民道德實施綱要》談一談如何確立新型的人際關系。
________
3.本文的故事情節的發展中有哪些出人意料之處?
4.我總認為這個青年之所以不再遲疑而下決心求婚,是因為有一天晚上我們給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最要留心的是別叫咱們的女婿起疑心。”
這兩句與小說的中心有什么關系?
________
延伸拓展
盲人看
畢淑敏
每逢下學的時候,附近的那所小學,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鐵門前,好似風暴前的蟻穴。那是家長等著各自的孩童回家。
在遠離人群的地方,有個人,倚著毛白楊,悄無聲息地站著。從不張望校門口。直到有一個孩子飛快地跑過來,拉著他說,爸,咱們回家。他把左手交給孩子,右手拄著盲杖,一同橫穿馬路。
多年前,這盲人常蹲在路邊,用二胡奏著很哀傷的曲調。他技藝不好,琴也質劣,音符斷斷續續地抽噎,聽了只想快快遠離。他面前盛著零碎錢的破罐頭盒,永遠看得到銹蝕的罐底。我偶爾放一點錢進去,也是堵著耳朵近前。后來,他擺了個小攤子,賣點手絹襪子什么的,生意很淡。一天晚上,我回家時一下公共汽車,黑寂就包抄過來。原來這一片突然停電,連路燈都滅了。只有電線桿旁,一束光柱如食指捅破星天。*攏才見是那盲人打了手電,在賣蠟燭火柴,價錢很便宜。我趕緊買了一份,喜滋滋地覺著帶回光明給親人。
之后的某個白日,我又在路旁看到盲人,就氣哼哼地走過去,說,你也不能趁著停電,發這種不義之財啊!那天你賣的蠟燭,算什么貨色啊?蠟燭油四下流,燙了我的手。燭捻一點兒也不亮,小得像個熒火蟲尾巴。他愣愣地把塌陷的眼窩對著我,半天才說,對不起,我……不知道……蠟燭的光……該有多大。螢火蟲的尾巴……是多亮。那天聽說停電,就趕緊批了蠟燭來賣。我只知道……黑了,難受。
我呆住了。那個漆黑的夜晚,即便燭火如豆,還是比完全的黑暗好了不知幾多。一個盲人,在為明眼人操勞,我還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他,我好悔。后來,我很長時間沒到他的攤子買東西。確信他把我的聲音忘掉之后,有一天,我買了一堆雜物,然后放下了50塊錢,對盲目人說,不必找了。
我抱著那些東西,走了沒幾步,被他叫住了。大姐,你給我的是多少錢啊?我說,50元。他說,我從來沒拿過這么大的票子。
見他先是平著指肚兒,后是立起掌根,反復摩挲鈔票的正反面,我說,這錢是真的,您放心。他笑笑說,我從來沒收過假錢。誰要是欺負一個瞎子,他的心先就瞎了。我只是不能收您這么多的錢,我是在做買賣啊。
我知道自己又一次錯了。
不知他從哪里學了按摩,經濟上漸漸有了起色,從鄉下找了一個盲目的姑娘,成了親。一天,我到公園去,忽然看到他們夫妻相跟著,沿著花徑在走。四周湖光山色美若仙境,我想,這對他們來講,真是一種殘酷。
閃過他們身旁的時候,聽到盲夫有些炫耀地問,怎么樣?我領你來這兒,景色不錯吧?好好看看吧。
盲妻不服氣地說,好像你看過似的!
盲夫很肯定地說,我看過。常來看的。
聽一個盲人連連響亮地說出“看”這個詞,叫人頓生悲涼,也覺出一些滑稽。盲妻反唇相譏道,介紹人不是說你胎里瞎嗎,啥時看到這里好景色呢?
盲夫說,別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來一點不比別人少啊。
他說著,用手捉了妻子的指,沿著粗糙的樹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極小的葉子上,說,你看到嗎?多老的樹,芽子也是嫩的。
那一瞬,我凜然一驚。世上有很多東西,看了如同未看,我們眼在神不在。記住并真正懂得的東西,必得被心房繭住啊。
后來盲夫婦有了果實,一個瞳人亮如秋水的男孩。他漸漸長大,上了小學,盲人便天天接送。起初那孩童躲在盲人背后,跟著杖子走。慢慢膽子壯了,綠燈一亮,就跳著要越過去。父親總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著柏油路說,讓我再聽聽,近處沒有車輪聲,我們才可以走……
終于有一天,孩子對父親講,爸,我給你帶路吧。他拉起父親,東張西望,然后一蹦一跳地越過地上的斑馬線。于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著目光如炬的孩子,無所顧忌地前行,腳步抬得高高,輕捷如飛。
孩子越來越大了。當明眼人都不再接送這么高的孩子時,盲人依舊每天倚在校旁的楊樹下,等待著。
1.文中的盲人用什么去看世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第一次寫了接孩子的情景。聯系上下文,看看對本段的分析是否正確,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誤的在括號內打“×”。
①盲人帶著孩子回家,是盲人在引路。( )
②此時的孩子已經長大,可以做盲人的帶路人了。( )
3.作者為什么說自己“又一次錯了”?
[ ]
a.因為作者又一次錯怪了盲人在做“黑”生意。
b.因為作者明白了盲人需要的并不是別人的施舍而是尊重。
c.因為盲人責怪作者多給了錢。
d.因為盲人看透了作者炫耀自己有錢的陰暗心理。
4.盲人說“多老的樹,芽子也是嫩的”。這說明盲人________。
5.倒數第二、第三自然段都寫了盲人接送孩子上學放學的情景,采用的是________手法。
6.當明眼人不再接送孩子的時候,盲人依舊如故。下面分析正確的是(多重選擇)。
[ ]
a.表現出盲人對孩子的深深父愛。
b.表現孩子已成為盲人的眼睛,盲人一天也離不開孩子。
c.表現盲人的思維還滯留在孩子小的那一階段,對孩子不放心。
d.表現盲人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世界,即使孩子長大了,在他的心里依然是孩子。
參考答案
【知識掌握】
1.《羊脂球》 莫泊桑 法 《羊脂球》《俊友》《一生》等
2.拮據 人物設置具體的生活環境,為下文情節的展開作鋪墊
3.表現菲利普盼望于勒,實際上也是盼望金錢的望眼欲穿的心理。
【能力提高】
1.稱呼略。作用:于勒的好與壞,親與疏完全取決于錢財,充分刻畫了“菲利普夫婦自私冷酷、唯利是圖的性格”。
2.合理即可
3.主要有兩處。一是“行為不正,糟蹋錢”的于勒被打發到美洲以后,沒想到竟然發了財,而且來信“希望能夠賠償”菲利普損失。二是十多年未見的于勒一下子成了窮水手。
4.這些話說明,金錢的勢力無孔不入,有時愛情也是以金錢為轉移的。這從另一側面表現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陰暗面。
【延伸拓展】
1.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
2.①× ②√
3.b
4.盲人用心看世界
5.對比
6.ad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1.通過對課文情節的梳理及對懸念的分析,體會本文“巧妙的構思,曲折的情節”。2.能通過對人物語言、行動和心理描寫的分析,說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點。3.體會蘊涵在人物形象中的深刻主題思想。第一課時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在故鄉這篇小說中,作者抓住一個“變”字,通過對故鄉二十多年前后的對比,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表達了作者無比悲涼的心境。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勤》,看看這位“世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又是如何抓住“變”字來刻畫主人公的形象和反映社會現實的? 聽,思考。二感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簡要的文字復述故事情節。讀課文,復述。三研讀1.組織學生默讀課文,把課文中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稱呼的詞語找出來。 2.小說前前后后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對于勒不同的稱呼?3.從不同的稱呼上,反映了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又是如何變化的?請在括號上填上適合的詞。( )于勒——贊于勒——遇于勒——( )于勒4. 你認為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的變化?從中你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怎樣的人際關系?5.有人評價“巧妙的構思,曲折的情節”是此小說的一大特色。請再讀課文,就此發表一下你的看法。交流歸納:(1)小說運用了插敘,使全文情節曲折動人。(2)小說巧妙地設置了懸念,連結尾都是一個懸念,引人入勝。(3)于勒是結構小說情節的線索人物,小說圍繞于勒的命運構成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4)對于勒的描寫是先揚后抑,先虛后實。(5)課文著重表現了菲利普夫婦的極度盼望、贊美與驚恐、咒罵的對比,情節大起大落。……1.默讀課文,勾畫圈點,找出課文前后對于勒稱呼的詞語。交流明確:壞蛋、流氓、無賴;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賊、流氓。2.再讀課文,梳理情節,探究原因。3.再讀課文,交流看法,體會小說情節設置的巧妙。第二課時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研讀1.言行是折射一個人心靈的一面鏡子。請你找出有關菲利普夫婦的言行的語句,并據此為他們寫一份《行為心理鑒定書》。示例:菲利普言行心理或性格2.你能為他們開一份“心靈處方”嗎?3.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寫得也很精彩?請找出來推薦給大家。找出描寫主人公語言行為的語句,分析其心理和性格。自由發言。二拓展遇于勒是小說中最出人意料的情節。假如菲利普夫婦遇到的是百萬富翁的于勒,他們又會怎樣呢?請根據老師提供下面一段情境,口頭續寫故事。 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繼續向哲爾賽島前進。……父親急忙向我們跑來。“克拉麗絲?克拉麗絲!”他眼睛里放著光,臉漲得紅紅的,像熟透的蘋果。“快去看啊,那個吃牡蠣的極有風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還有一位高貴的婦人呢!”顯然是由于狂喜,父親抑制不住激動大聲說道。“是嗎?太好了!上帝保佑!可把他盼回來了!”母親一時不知用什么語言來表達她與丈夫的同樣的心情。“快,快去……看看咱們的親弟弟……”想像作文口頭交流三作業假如在船上,于勒發現了我們一行,并追了上來,故事又會如何發展呢?請改編《我的叔叔于勒》的高潮與結局。書面作文。四鏈接向學生推薦關于金錢或親情話題的優秀文學作品:莫泊桑《項鏈》《漂亮朋友》 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 歐亨利《麥琪的禮物》 高爾基《童年》 《簡愛》《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等記下書目,課后選讀交流。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闊綽、擬定、棧橋”等字詞的音形義。
2、理解全文內容,理解主題思想。
過程與方法
1、學會從多種角度,梳理小說的情節結構。
2、把握這篇小說的主要內容和人物形象。
3、理解人物的心理描寫、懸念的運用、情節的安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文主題的理解,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把握這篇小說的主要內容和人物形象。
2、理解人物的心理描寫、懸念的運用、情節的安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學會從多個角度對這篇小說的主題發表自己的見解。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新課導入
同學們,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表達兄弟情深的成語,比如:情同手足、手足之情、難兄難弟、八拜之交、兩肋插刀、肝膽相照、患難與共、有福同享、同盤而食、刎頸之交、連枝帶葉、風雨同舟、讓棗推梨、伯歌季舞、親密無間……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與兄弟感情有關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體會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兄弟之情是怎樣的。
二、自主預習
1、背景資料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19世紀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作,轟動了法國文壇。以后離職從事專門的文學創作,并拜福樓拜為師。10年間他寫了300多個短篇和6個長篇,其中許多作品流傳久遠,尤其是短篇小說,使他成為一代短篇小說巨匠。長篇小說有《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小說有《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于勒》等。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諷刺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尤其是在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下的人們精神的墮落。
2、檢查預習
(1)訂正字音
闊綽(chuò)擬定(nǐ)棧橋(zhàn)拮據(jiéjù)牡蠣(mǔlì)
別墅(shù)撬開(qiào)煞白(shà)詫異(chà)襤褸(lánlǚ)
變更(gēng)吞吞吐吐(tǔ)
更加(gèng)嘔吐(tù)
(2)詞語釋義
襤褸:(衣服)破爛。
闊綽:排場大,生活奢侈。
煞白:本文指由于恐懼、憤怒等原因,面色極白,沒有血色。
狼狽不堪: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明它的奧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1、你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篇小說的主要內容嗎
答案示例:小說描寫的是“我”的叔叔于勒不僅揮霍盡自己應得的財產,還大大占用了父親應得的那一部分遺產,父親只好打發于勒到美洲去了。沒想到于勒竟發了財,而且來信說要賠償父親的損失,于是貧困中的“我們”一家日夜盼望于勒歸來,二姐還借此促成了婚事。在一家人去哲爾賽島旅游時,在船上遇到淪為窮水手的于勒。大家的希望變為失望,母親大罵于勒,最后“我們”遠遠地躲開了于勒。
2、小說的故事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你能將這篇小說的情節劃分為這四部分嗎
答案示例:開端(1—4):盼望于勒。
發展(5—19):夸贊于勒。
高潮(20—47):巧遇于勒。
結局(48—49):躲避于勒。
(二)研讀分析
1、小說圍繞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變化,展開曲折的情節。試根據下面的提示,從多種角度,梳理一下課文的情節結構。
原因→結果(邏輯)
期待→破滅(心理)
開端→發展→高潮(情節發展)
懸念→結局(技巧)
答案示例:于勒揮霍家產,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揮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發財的于勒歸來解困。于勒破產成了窮光蛋。菲利普夫婦棄他而去。(邏輯)
于勒發財,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歸來解困。于勒成了窮光蛋,希望破滅了。(心理)
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揮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發財的于勒歸來解困。船上發現于勒破產成了窮光蛋。菲利普夫婦棄他而去。(情節發展)
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歸來,為什么于勒在海外發財了。不料于勒成了窮光蛋,菲利普夫婦失望怨恨而歸。(技巧)
2、通過對故事情節的.梳理,你能理解這篇小說的線索嗎
答案示例:這篇文章有兩條線索:明線是菲利普夫婦對待于勒的態度;暗線是于勒的貧富變化。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分析小說的內容,我們看出文中人物的變化很大,那他們具體是怎樣變化的為什么這樣變化呢請大家跳讀文章,找出描寫人物的語句,結合下面問題探究人物的前后變化。
二、合作探究
1、突破重難
(1)小說中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稱呼是不斷變化的,你能找出他們是如何變化的,以及他們是圍繞什么變化的嗎請把下列表格補充完整。
答案示例:
時間
于勒的現狀
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稱呼
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
十二年前
糟蹋錢,把自己和父親的遺產揮霍干凈
壞蛋、流氓
打發他到美洲去
十年前
賺了點錢,后來租了一所大店鋪,做著一樁很大的買賣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人
贊美、夸獎、盼望于勒
現在
在輪船上做水手賣牡蠣;衣服襤褸,又老又窮苦
這個賊,這個流氓
咒罵、躲避于勒
(2)品析菲利普夫婦在意外遇到于勒時各自的言行神態,探討他們遇到于勒時的心情、態度是怎樣的
答案示例:
人物
語言
動作
神態
菲利普
“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啞著嗓子說:‘啊!啊!原來如此……如此……’” “咱們怎么辦呢”
“向旁邊走了幾步”“父親趕緊走去”“父親指著女婿對她使了個眼色”
“好象不安起來”“瞪著眼看了看”“臉色十分蒼白,兩只眼也跟尋常不一樣”“臉色早已煞白,兩眼呆直”“神色張皇”“突然很狼狽”
克拉麗絲
“你瘋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為什么這樣胡說八道”“可要多加小心,別叫這個小子又回來吃咱們!”“應該把孩子們領開”“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你簡直是瘋了!拿10個銅子給這個人,給這個流氓!”
“她在哆嗦”“她說完就站起來,給了我一個5法郎的銀幣,就走開了”
“我母親也怕起來了,吞吞吐吐地說”“突然很暴怒起來”“嚇了一跳,直望著我說”
結合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可以看出遇到于勒時,菲利普夫婦極度失望,擔心、害怕,恐怕于勒認出自己,憎恨于勒騙了自己。
(3)通過小說的細節描寫,我們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婦是怎樣的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菲利普夫婦是很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們自私貪婪、唯利是圖、冷酷無情、嫌貧愛富。菲利普還愛慕虛榮,菲利普太太(克拉麗絲)小氣精明、臨亂不慌、刻薄潑辣。
(4)文中的于勒、“我”有怎樣的特點
答案示例:于勒:原來是一個行為不端,糟蹋錢的人。后來有錢時知恩圖報。最后落魄時,是一個自食其力的人。
若瑟夫:真誠,善良,純潔,有同情心。
2、寫法探究
這篇小說除了敘事手法、運用生動形象的細節描寫外,在寫作手法方面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答案示例:(1)以小見大。從家庭瑣事中“開掘出不尋常的社會意義”。
(2)設置懸念。前四段倒敘,設置懸念。文章第三段說“只要一看見從遠方回來的大海船進口來,父親總要說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父親為什么會這樣說呢設置了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3)作品貫穿著兩條線索。明線是菲利普夫婦等對于勒的逐、盼、遇、躲,暗線是于勒的淪落、暴發、再淪落,雙線并行。
(4)對比手法。文中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的前后對比,“我”與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的對比等。
3、主題理解
(1)結合全文進行合作討論: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示例: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
①菲利普夫婦很窮,怕于勒再來拖累他們;通過下面語句可以看出來:“并不是有錢的人家,也就是剛剛夠生活罷了。”“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據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別叫這個小子又回來吃咱們!”“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
②骨肉關系也要以金錢來衡量;通過下面語句看出來:“于勒,大家都認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境況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個有辦法的人。”“她沒再往下說,因為父親指著女婿對她使了個眼色。”
③虛榮心,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從雖然很窮,“可是每星期日,我們都要衣冠整齊地到海邊棧橋上去散步”,“父親是被這種高貴的吃法打動了”“我總認為這個青年之所以不再遲疑而下決心求婚,是因為有一天晚上我們給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可看出菲利普夫婦比較虛榮,現在于勒又窮又老,所以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
④其他原因。……
(2)作者要通過這篇小說來反映怎樣的社會現實呢
答案示例:①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的人和人的關系。菲利普為什么不肯和親弟弟相認是因為金錢的作用。這樣殘酷的情景,是資本主義金錢至上社會的現實概括。
②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從菲利普夫婦立場看,菲利普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艱辛,因為貧困,女兒出嫁都成了問題,于勒發財的消息,成了他們擺脫窘迫生活的唯一救命稻草,是他們生活的精神支柱。后來他們遇見了窮困潦倒的于勒,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為了生活,只能丟失親情。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篇小說以小見大,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對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前后態度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勾勒出一幅19世紀后半葉法國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讓我們體會到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的人和人的關系,和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對照我們現在的舒適生活,希望我們珍惜幸福生活,珍惜親情。
四、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5、板書設計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12
一、 教學設計:
1、教學思路:新課程標準提出,初中語文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基本功的培養與提高,尤其應加強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及寫作能力。因而本課設計主要以體現新課標為主,保證教學在以學生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及激發學習興趣的前提下進行,并通過“自主、合作與探究”以及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學目標。
2、設計理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為教學目的,強調語言積累與表達,培養自信、創新與團隊合作精神,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3、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習并掌握小說的主題與作者的寫作目的
把握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能力目標:訓練語言表達閱讀體驗與個性觀點的能力,提高閱讀理解課文的能力,培養書面表達能力與總結學習心得的能力。
情感目標:充分認識親情對于人生的意義遠勝于金錢
激發學生樂學、愛學語文的熱情,尊重、愛護學生富于個性的學習體驗與發現,使他們在團隊的協作中互動學習,在競爭中取長補短,在活潑而積極的課堂教學氛圍中不斷完善自我,在同學的鼓勵與老師的贊美中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教學過程:
(一) 課堂導入
從前我們學過“每逢佳節倍思親”,也學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還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等等。這些詩都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思念親人的感情。中國傳統文化中,親情是絕對的重頭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親情也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我們很遺憾的是,在莫泊桑的筆下,于勒作為菲利普夫婦親兄弟,卻被他們冷漠地躲開并拋棄。同學關于菲利普夫婦“是否可以躲開于勒”的問題,各執一詞。
(二) 設置情境
1、 今天這堂我們將進行一個小型的辯論賽,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辯論的話題就是菲利普夫婦“是否可以躲開于勒”。
2、 想像如果你就是菲利普夫婦,同樣的遭遇后,你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a、正方:堅決躲開于勒,因為你有充分的理由認為自己可以這么做;
b、反方:絕對不會躲開,因為你有充分的理由認為自己應該這么做。
(三) 展開辯論
1、準備
a、公布各項規定
時間:八分鐘
程序:自由辯論——總結陳辭
規則:①有序輪流發言
②文明展開辯論
③發言簡明扼要
辯手:全體同學
裁判:本教師
b、根據觀點不同分組,(可能持正方觀點,認為“可以躲開”的同學人數少,可集中于第一組)討論交流,準備比賽。
2、比賽
比賽過程分為正反兩方,氣氛較為熱烈。雙方都能站在不同的立場與角度分析、闡述:正方,站在菲利普夫婦的立場,分析了他們的行動的出發點——金錢;反方,站在作者或善良大眾的立場,主要以親情力量使自己的觀點穩住陣腳。
3、點評
a、表揚 雙方表現均十分精彩
b、宣布比賽結果
經雙方同學的精辟闡述,雙方的觀點都得到了確立,能證明各自觀點的合理性。因此,贏得比賽的是——正方和反方。
c、比賽意義
這場辯論賽其實是兩股力量的抗衡——金錢與親情的爭斗。我們發現,在菲夫婦的世界里,當金錢與親情發生沖突的時候,金錢永遠戰勝親情;而在作者或善良大眾的世界里,親情永遠戰勝金錢。由此,我們也無意中挖掘出了作者的寫作目的與小說主題。
d、小說主題 (由學生總結發言)
揭露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四) 原創交流
a、引言
前一節課上的閱讀后,同學展開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將故事進行了富有個性的續寫。涌現了一批優秀的作品,有的深沉地表達了對小說的主題的深刻思考,有的則通過喜劇性的結局表達了對生活的美好愿望與情感。當然,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所有的同學都能在文章中,將自己對親情,對金錢的看法與觀點具體通過故事表現了出來,也把對生活的點點滴滴思考融入字里行間,讓老師欣慰看到了同學思想上的成長。
b、作品小組交流,推薦。
c、創作者上臺朗誦作品。教師或學生穿插點評。
(五) 拓展延伸
古今中外對于金錢或親情相關話題的討論從未停息過,有許多相關的優秀作品,在課堂接近尾聲的時候,將平日所讀在此進行推薦交流。
莫泊桑《項鏈》《漂亮朋友》
巴爾扎克《人間喜劇》,其中代表作為《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
歐亨利《麥琪的禮物》
高爾基《童年》
《簡愛》《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等
吳敬梓《儒林外史》
學生介紹部分課外閱讀的文章或名著
板書設計:
我的叔叔于勒(法 莫泊桑)
戰勝
╓┈┈┈┈┈┈┈┈┈┈┈┈┈┈┈┈┈┈┈┈┈╖
↓ 善良的人們(讀者、作者) ┃
金錢┈┈┈┈┈┈┈┈┈┈vs┈┈┈┈┈┈┈┈┈┈親情
┃ 菲利普夫婦 ↑
╙┈┈┈┈┈┈┈┈┈┈┈┈┈┈┈┈┈┈┈┈┈╜
戰勝
教學反思
課后,學生在日記本里寫道:“今天的語文課,我們又在輕松愉快中上完了《我的叔叔于勒》”。學生喜歡這堂課,而我很欣慰,因為他們的作品不僅語言精彩,見解也富于獨特性與深刻的內涵,是三年來堅持不懈的寫作訓練與積累給了他們今天的輝煌。
整個課堂以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為主,以教師的引導為輔,采用小組競賽法和四人小組、同桌研讀交流法為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大膽沖破心理束縛,說出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與見解,為了引導學生善于在學習中總結、積累與自學,在課堂伊始還特別設計了一個十分鐘的“熱身賽”,即辯論賽,這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全體同學的積極性,還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協作精神,也激發了其他同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在課堂伊始時的思維處于最興奮的狀態。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13
教學目的:
1、理解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2、理解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小說中描寫人物的性格的方法。
教學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梳理故事情節。
教學重點:
注意把握小說的三要素。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引入,介紹作者。
莫泊桑,世界短篇小說之王,法國小說家,代表作有《羊脂球》、《俊友》。
三、聽課文錄音。
(理清課文層次,理清故事情節。)
1、盼望于勒。
2、夸贊于勒。
3、巧遇于勒。
3、躲避于勒。
四、小說以什么為線索安排材料?
(以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變化為線索安排材料訴。)
五、正音,辨字。
(見課文預習提示。)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教學重難點:
理解人物的形象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引入本課內容,講授新課。
三、復述小說的情節。
盼——贊——遇——躲(于勒)。
四、分析人物形象的特點。
閱讀課文第96-98頁,回答下列問題。
1、菲利普認出賣牡蠣的窮水手就是于勒時,“突然好象不安起來”,這是心里……所致;“他向旁邊走了幾步”,是想……;“瞪著眼”看女兒、女婿,是怕……。這一系列動作描寫,加上表情的描寫,層次分明地寫出了人物……,……以致……的心理狀態。
2、“父親被這種高貴的吃法打動了……別把男孩子慣壞了”主要運用了……的描寫方法,提示了菲利普……及菲利普夫人……的心理。
3、母親親自看清那賣牡蠣的果真是于勒后,等丈夫確認那個人真是于勒時,她暴怒起來。她為什么突然暴怒起來?……從中可以看出人物的……、……、……的性格。
4、我心里默念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親弟弟,我的親叔叔”,這句話表現了“我”怎樣的心理?
5、……、……青年人的行動和菲利普夫婦的……、……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五、總結。
小說通過人物語言、行動、表情提示了人物豐富的心理活動,細膩地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從而提示了小說的主題。
六、布置練習。
完成《掌握語文》中的“語段精讀”部分內容。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鞏固練習。
教學重點:
加深對小說內容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出示練習題。
1、我小時候,家在哈佛爾……我兩個姐姐。
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據生活……計較半天。
可是每星期日……多么驚奇啊!
對這三段文字內容概括準確的一項是(C)。
A、交代“我”家拮據的家境。
B、交代“我”母親的思想意識。
C、寫“我”家有到海邊棧橋散步的習慣。
D、寫“我們”一家人盼望于勒。
2、我們上了輪船,離開棧橋……駛向遠方“一句運用——修辭手法,表現了人物的心情。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母親突然暴怒起來……就走開了。”
(1)母親為什么暴怒起來?
(2)母親叫我去付錢的原因是什么?
(3)這段文字刻畫了母親怎樣的性格特點/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14
語文備課組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莫泊桑及其小說創作。
2、體會巧妙的構思,掌握曲折的情節。
3、理解小說通過人物神態、動作、語言、心理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4、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純粹的金錢關系”。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從多角度刻畫人物的形象,以展示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
教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設計
我們有很多同學是獨生子女嗎?能告訴我還有哪些同學不是?(學生舉手示意)哪位同學愿意為我們介紹一下自己的兄弟姐妹?(請一二位同學介紹)你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的關系怎樣?如果有一天你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在金錢、地位上發生變化,你們的這種親情還會保持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總結引申)在現實生活中,手足之情是否禁得起世俗的考驗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發生在法國一個普通家庭的普普通通的故事,體會一下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
(板書課題: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二•作者介紹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19世紀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和俄國的契訶夫、美國的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短短的一生中,他寫了300多個短篇和6個長篇。著名的有長篇《她的一生》、《漂亮朋友》,短篇《項鏈》、《菲菲小姐》、《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諷刺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尤其是在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下的人們精神的墮落。
三•整體感知課文
請同學先聽課文錄音,然后請一位同學敘述故事情節。
理清故事情節,用三個字概括本文故事情節。(厭……盼……躲)
說說菲利普夫婦對待于勒的態度為什么會發生變化?(因為于勒經濟地位發生變化)
四•品細節。
1、瀏覽全文,找出全家人對于勒的不同評價。說明于勒處境不同便有不同的評價。
貧:壞蛋、流氓、無賴、分文不值
富:正直、有良心、好心、有辦法的人、救星
貧:小子、家伙、老流氓、賊、討飯的
2、提問:當他有錢時家人的心情如何?——盼
當他無錢時家人的行為如何?——避(板書:
于 勒:窮―――富―――窮
菲利普夫婦:攆―――盼―――躲
五•作業布置新課標第一網
課后練習題
第2課時
自讀全文,找出“盼”、“避”的主要細節。
如“永不變更的話”、“揮手帕”、“擬計劃”;“趕到美洲”、“暴怒”、“躲避”等。
1.個別讀完“盼”的細節,師問:為什么他們熱切的盼望于勒歸來?生回答。
明確:因為家庭生活十分拮據,樣樣都要節省,而于勒在美洲發了財,盼望早日歸來過上幸福的生活。
點撥:在菲利普夫婦心中,親弟弟不過是金錢的化身。
讀完“避”的細節后,師問:當真的遇見時,他們反而不認,又躲開了日夜盼望的于勒,這是什么原因?
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
(說明)回答這個問題由于學生是初步接觸課文,思考問題或許過于表面化。教師進行啟發引導,學生可能會得出如下分析結果。
1、 是那個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婦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況,于婚事不利。
2、 是于勒的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一個品德很好的人,則菲利普夫婦不會如此。
3、 是于勒貧窮造成的。如果于勒此時很富有,菲利普夫婦一定和他相認。
4、 是菲利普夫婦經濟不富裕造成的。如果他們有錢,就會認下于勒。
5、 是菲利普夫婦的虛榮心造成的。如果他們不是那么好面子,則結局不會如此。
6、 是菲利普夫婦的思想意識造成的。在他們的頭腦中只認識錢。
7、是那個社會制度造成的。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金錢關系。
明確:直接原因菲利普夫婦只認錢而于勒又淪落為窮人,其根本原因是: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制度。
點撥:說明他們的希望不過是個虛幻的肥皂泡而已,是一場欺騙自己的白日夢。
二•重點研討
《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對于勒卻僅有幾筆直接描寫,多是側面描寫,而對菲利普夫婦的性格刻畫用了很多筆墨。誰是本文的主人公呢?
小說題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卻是作為暗線,略寫和虛寫了他的過去和現在。他的出現只是在海輪上賣牡蠣那短短的一瞬。作者把筆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爾賽島在海輪上巧遇于勒這一件事上,集中表現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的驟然變化,從而刻畫出他們貪婪、自私、勢利的性格特征。②小說正是通過刻畫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特征,從而揭示全文主題思想——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純粹的金錢關系”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婦。
“我”在整篇小說中的是怎樣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我對叔叔的同情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不受父母的影響,仔細觀察叔叔;
②心中默念叔叔;
③給了叔叔十個銅子的小費。
這默念的話中“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從字面的人物關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親的弟弟”,意思沒有什么不同。但是,從排列的)順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重復“我的叔叔”,其中卻加上一個“親”字,反映了“我”對處于貧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對父母六親不認的困惑、苦悶及不滿。這是一句包含諷刺意味的。心里話。
形象:
我是一個涉世未深,比較天真單純、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與父母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作用:
小說中的“我”作為敘事的主體貫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態度和行動,都是從“我”的眼里看到的;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評述,也都是從“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著作家的褒貶、愛憎、喜怒和哀樂。“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見聞來展開情節,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或說是線索性的人物。
三•你看了這個“嫌貧愛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啟發呢?
生自由發言。
點撥:
1、不要把實現理想寄托在別人身上,應該通過自己去奮斗,去努力,去爭取。
2、在親情和金錢上,應珍惜親情,淡泊名利。
3、對弱者應多付出愛心,同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四•口頭表達訓練:如果菲利普夫婦在船上發現百萬富翁的于勒,他們的表情將會怎樣?他們夫婦間將會進行怎樣的對話?展開聯想,簡要回答。
五•作業布置
設想一下于勒叔叔的另一個結局:船上的一個旅游的富翁,窮困時賣過牡蠣,觸景生情,換了衣服行頭在那里重新體驗過去的生活。這時于勒的哥哥一家遇到了他……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15
【素質教學目標】
1、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欣賞小說的精妙構思。
2、理解小說中刻畫人物性格時運用的主要方法。
3、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小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
2、情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精妙構思美。
【教學課時】
二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通過各種信息渠道收集法國作家莫泊桑的信息。
2、認真閱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熟悉課文情節發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主題思想。
2、了解本文刻畫人物性格時運用的主要方法。
一、介紹作者,導入新課
法國作家莫泊桑,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之一,19世紀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羊脂球》、《項鏈》、《漂亮的朋友》以及本文等。
藝術風格以善于構筑故事情節和設計結局見長,另外用洗練的語言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塑造鮮明的藝術形象,也是他的特長。
二、整體感知,探究問題
1、聽課文內容朗讀的錄音,思考問題:
⑴ 于勒是怎樣的一個人?
⑵ 菲利普夫婦一家為什么盼望于勒回家。
⑶ 小說的結局是菲利普夫婦一家人躲開了日夜盼望的于勒,這是什么原因?
⑷ 這篇小說揭示了怎樣的主題思想?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如下內容:
⑴ 于勒由一個浪蕩子到富人再到一個一貧如洗的窮鬼的人生境遇的轉變。
⑵ 菲利普夫婦一家人對于勒由恐怖到希望、福音再到恐怖的態度轉變。
⑶ 菲利普小職員身份與拮據的家庭生活的介紹的意義。
⑷ 小說結局的出現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2、對比手法的應用與體會。
學生要明晰情節的轉變,人物態度的轉變。
3、學生交流學習的體會,完成下列練習。
體會下列句子中吃的含義。
⑴ 于勒叔叔把自己應得的部分遺產吃得一干二凈。
⑵ 可別吃得太多,吃多了傷胃。
⑶ 可要多加小心,可別叫這小子又回來吃咱們。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小說情節出人意料而情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精妙構思美。
2、研討小說主人公是誰
3、為小說另擬個結局,做口頭作文訓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莫泊桑小說的特色之一是構思布局別具匠心,故事結局,耐人尋味。這節課我們就來欣賞這一特色。
學生先復述課文的大意,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
二、研讀欣賞
1、選材構思巧。事情平常,人物普通,卻能以小見大,以個別見一般。反映社會的人情冷暖,揭露社會的病態現象。
2、情節安排巧。于勒經濟地位由窮──富──窮的變化,菲利普夫婦對他的態度由攆──盼──怕──躲的轉變。都由吃牡蠣的聯系了起來。
3、巧設懸念。
三、問題研究
誰是這篇文章的主人公?
學生對于勒、菲利普夫婦、我在文中的作用做逐一判斷后,說明自己的看法。
四、拓展延伸
改寫文章結尾,進行口頭作文訓練。
《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案 篇16
我:每當我坐在桌旁,就會想起我的童年時光,那時我們并不富裕,但卻是令人十分難忘的。想到這里,我仿佛又回到了50年前。
父:于勒,這么早你出去干什么?怎么不吃早飯就走?
勒:哦,不吃了。(于勒身穿很整齊的衣服,顯得很匆忙,出門去)
旁:就這樣,又到了晚上。
母:孩子們,吃飯了。這么晚了于勒怎么還沒回來?
(于勒喝醉了酒,穿一件破衣服在外叫門)
勒:開門……
(父親開門,并去攙扶于勒,于勒坐在椅子上)
勒:今天又輸了,害得我把衣服都賠上了。明天……明天我一定要贏回來。
我:就這樣日復一日,家中的錢都被父親拿去替于勒叔叔還債,家里的生活變得拮據起來,有時還會有許多陌生人上門討債。
(二人急促敲門,上門討債,語氣很仗義,很蠻橫)
討債人:于勒住這兒嗎?
母:是的先生。(母親有些緊張,但表現得很鎮靜)
討債人:他欠了我們五百法郎,打算到什么時候還?
母:您先別急,過兩天我們就還。
(討債人退場)
我:就在那天晚上,于勒叔叔回來后,父親給了他錢讓他還債,但是第二天還是毫不留情地把他送走了。我們目送著于勒叔叔的船漸漸消失在天邊。
旁:自從于勒走后,便好久沒了音信,哈佛爾小鎮里沒有了于勒這個人并沒有絲毫改變,人們依舊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菲利普的家人也不再提起于勒這個人,人們幾乎把他忘記了。
(郵差來送信)
郵:菲利普叔叔,有你的信。
父:(上場,接過信):謝謝你,我的信嗎?會是誰來的呢?(父親接過信,拆開,先看署名)哦,我的天啊!是于勒來的信!
母:(母親聞聲趕來,很驚訝,接過信,一看,確定)哦,真的是于勒的信!(氣憤,讀信,全家人都圍在母親身旁,包括郵差)(大女兒讀信)親愛的…………(教材上)
(郵差要走,母親挽留)
母:奧伏倫,今晚就留下來吃飯吧!今天是我們最高興的日子。
(全家人圍在一起吃飯)
父:奧伏倫,你和索非亞怎么樣了?打算什么時候訂婚?
奧:哦,我們還沒有決定呢?
索:(害羞)媽媽~~
母:哎,都這么大了還害羞。
旁:于勒的來信成了菲利普家庭的福音書,他們有機會就要拿出來念,見人就拿出來給他看。菲利普的家人認為于勒的歸來是一樁十拿九穩的事。為此,他們還擬訂了上千種計劃,甚至計劃到要用于勒的錢購置一所別墅。
(全家人再次圍在桌旁,商討怎樣花這筆還未得到的錢)
母: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境況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個有辦法的人。等我們拿到錢,我一定要把家里的伙食好好改善一下。
父:唉!如果于勒回來,那會家人多么驚喜?等我們拿到錢,我一定要建一所最豪華的別墅,讓你們也過上快活的日子。
大姐(瑪利亞):我一定要買一條最漂亮的裙子,到那時,我穿著最美麗的衣服,讓整個城市里的姑娘們都羨慕我。
索:我要用這錢去和奧伏倫度過一個難忘的蜜月。
旁:在索非亞婚后的一個星期天,菲利普一家又乘上了開往哲爾賽島的客船,準備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
(孩子們正在那邊嬉戲,父母在看海)
母:你看,這海多美!
父:是啊!要是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該多好啊!
旁:菲利普夫婦正欣賞著海上的美景。
(兩位闊太太在那里吃著牡蠣)
勒:賣牡蠣呦……新鮮的牡蠣呦……誰買牡蠣呦……
(父親回頭,看見二闊太太正吃牡蠣,轉身問兩個女兒和妻子)
父:你們要不要我請你們吃牡蠣?
(母親很不痛快地說)
母:我怕傷胃,你只給孩子們買幾個好了,可別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
(母親轉身面向我)
母:至于若瑟夫,他用不著吃這種東西,別把男孩子慣壞了。
(我一直盯著父親,看他們向那個老水手走去)
母:走吧,若瑟夫,我們到那邊去。
(賣牡蠣的沒看見他們走過來,表情很自然,父親看清于勒后顯得很緊張,看了一眼奧付倫,然后轉身走向母親。低聲說,但有些不太確定。其他人開始吃牡蠣)
父:真奇怪!這個賣牡蠣的怎么這樣像于勒?
母:哪個于勒?
父:(有些口吃)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的會以為就是他哩。
母:(有些害怕,說話吞吞吐吐)你瘋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為什么會這樣胡說八道?
父:克拉麗絲,你去看看吧!最好還是你去把事情弄個清楚,你親眼去看看。
(母親站起身來走向于勒,站了許久,細細端詳。回來,語速很快地說)
母: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長打聽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別叫這小子又回來吃咱們!
(父親走向船長,我跟隨其后,拿出煙給船長點上,說幾句客套話,問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然后提到船上的船員)
父:您船上有一個賣牡蠣的,那人倒很有趣。您知道點兒這家伙的底細嗎?
(船長非常不耐煩,冷冷地回答)
船長:他是個法國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帶回祖國。據說他在哈佛爾還有親屬,不過他不愿回到他們身邊,因為他欠了他們的錢。他叫于勒……姓達爾芒司,——也不知是達爾汪司,總之是跟這差不多的那么一個姓。聽說他在那邊闊綽過一個時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經落到了什么田地?
(父親兩眼呆直,啞著嗓子說)
父:啊!啊!原來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來了!……謝謝您,船長。
(父親回到母親身旁,神色慌張,母親趕緊問)
母:你先坐下吧!別叫他們看出來。
父:(結結巴巴)是他,真是他。咱們怎么辦呢?
母:應該把孩子們領開,若瑟夫既然已經知道,就讓他去把他們找回來。最要留心的是別叫咱們女婿起疑心。
父:(低聲嘟噥著)出大亂子了!
母:(怒)我就知道……(教材)
(把5法郎給了我,走開了)
我:應該付您多少錢,先生?
勒:2法郎50生丁。
(把錢給于勒,于勒找錢給我)
旁:若瑟夫把錢給了于勒,心中默念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
我:先生,這是10個銅子的小費。
(于勒趕緊感謝,抬頭看著我)
勒:上帝保佑您,我年輕的先生!
(我拿錢交給母親)
我:媽媽,這是找回的錢。
母:(很詫異)吃了3個法郎?這是不可能的。
我:我給了他10個銅子的消費。
母:你簡直是瘋了!拿10個銅子給這個人,給這個流氓?
(父親拍一拍母親,指一下女婿,暗示不要再說了)
旁:后來大家都不再說話。
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那就是哲爾賽島了。
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圣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
我: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見過我父親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