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精選14篇)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讀準下列字音:
豁然 儼然 衣著 阡陌 鬢 要 邑 詣 驥 語
2.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言詞匯的特點。(1)通假字:具、要;(2)古今異義:交通、妻子、絕境、無論;(3)一詞多義:舍、尋;(4)辨析同義詞: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學家陶淵明。
(二)能力目標
1.借助《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查找有關詞的意思。
2.培養朗讀和背誦的能力,這樣可以品味語言的神韻、氣勢和感情色彩,體會語言形式、修辭方法、寫作手法的表現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三)情感目標
1.理解作者這一理想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理想及對黑暗現實不滿的精神。
二、學法引導
朗讀感知課文內容,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疏通文意,再用歸納比較法形成規律性的認識,教師指導學生辯證地評價陶淵明的社會理想,最后熟讀成誦,汲取文化營養。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學習一詞多義、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漢語知識。
2.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可通過討論課后練習一至四題來完成。
3.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節都是虛構的;開頭渲染神秘色彩,結尾又不知所蹤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個似有實無、似真而幻的虛構境界。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投影片:①生字詞;②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③有關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多義詞、同義詞的辨析表格;④隨堂練習。
2.有關課文的插圖。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背誦接龍,其中如有人背錯,就讓他(她)表演一個節目,最后評出優勝者。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讀準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淵明。
3.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言詞匯的特點。
4.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
5.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二)整體感知
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以時間先后為順序,從發現桃花源,到訪問桃花源,再到離開桃花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可以通過以下問題來帶動學生通讀全文,了解大意。
l.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林的?
2.在桃林盡頭漁人看到了什么?
3.漁人在桃花源作客時,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談?
4.漁人離開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結果如何?
(三)教學過程
1.簡介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東晉時人,祖居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淵明少年時代深受儒家學說影響,有著“大濟蒼生”的志向。二十九歲出什,但幾次做官都不過擔任祭酒、參軍一類低微的職務,不僅濟世的抱負得不到施展,而且還要屈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他十分厭惡官場生活。四十一歲時,他出任彭澤縣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幾天,就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而棄官歸隱,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田園生活。
陶淵明歸隱田園之后,親自參加了一些農業勞動,較多地接觸了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他此后的創作起了積極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歸隱后寫的,反映了當時的田園生活,因而成為我國有名的“田園詩人”。
《桃花源記》(原名《桃花源詩并記》,詩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歲時所作,標志著作者思想發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滿當時的社會現實,想象出了“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寄托了作者潔身自好、要求人人勞動、人人平等、豐衣足食、與世無爭的希望。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對當時社會的一種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愿望。
2.讀準下列字音:
3.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課文的注釋,老師稍加指點,讓學生弄清全文內容。
4.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怎樣的景物?這樣描寫的意圖是什么?
討論明確:描寫了一片美麗的桃花林。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來會出現“奇景”,為漁人進入桃花源作了氣氛上的渲染,也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弄清以下詞句的含義:“忘路之遠近”中的“遠近”是偏義復詞;“夾岸數百步”,指兩岸數百步之寬,不是指沿岸之長;“漁人甚異之”中的“異”為意動用法。
5.討論第二自然段寫了幾層意思?漁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有哪些?從這些敘述描寫中,可以看出這是怎樣的一個社會?
明確:第二自然段寫了兩層意思,即先寫進入桃花源的過程,再寫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
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一是環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殲陌交通,雞犬相聞。二是人——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鬢,并怡然自樂。
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作者明寫桃花源,暗里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在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語言現象: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便舍船”和“屋舍儼然”中的“舍”,前者是動詞,作“舍棄”講,后者是名詞,作“房舍”講。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錯相通”講,是兩個詞。三是同義詞的辨析,如“悉”和“并”兩個詞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講,但這兩個詞也有差別,“悉”指數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種類別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盡(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漁人)便舍船,從口入。(小口)初極狹,才通人。”
6.討論學習第三段的內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樣對待漁人?村中人見到漁人,先是“大驚”,然后聽了漁人的回答后“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熱情招待。這些描寫說明桃花源里的人熱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風淳樸。
村中人與漁人的談論之語有何含義?通過村中人之口,補充交代了他們的來歷和長時間與世隔絕的緣由。作者還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當時東晉社會兵連渦結、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似乎想給人們指出一條出路,要想擺脫黑暗統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時亂”一樣,去找一個“絕境”,過著男耕女織的安居樂業的生活。這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會里是不可能實現的。
本段結尾寫道“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么作用?此語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為他們不愿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節發展上,則為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筆。
本段應掌握的古漢語知識為: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見漁人,乃大驚”與“乃不知有漢”中的“乃”,前者作“是”講,表示前后兩個動作的關聯,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兒女”解,是兩個詞,而現代漢語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雙音詞;“絕境”是指“與世隔絕的地方”,也是兩個詞,而現代漢語中是指“沒有出路的境地”;“無論魏晉”中的“無論”是“更不用說”的意思,現代漢語中是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的連詞。三是同義詞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詳細”講,表示無所遺漏;“咸”作“全”、“都”講,指人的全體,“皆”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數。四是通假字的歸納,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語和賓語的現象,如“(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還家……”
7.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為什么詳細地寫漁人在回來的路上“處處志之”,又“詣太守”,高尚士劉子驥聽了也“欣然規往”,而結果卻或迷路,或病終,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確:這樣寫的目的是要給人一個真實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漁人回來時順著原路處處作了標記,生怕以后再來時找不到,可謂小心極了!回到武陵,還向一郡之長太守做了報告,可謂慎重極了!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后,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總之,作者不厭其煩地寫這些,都是為了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
但與此同時,結果是不令人滿意的,結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這樣一寫,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向往這個安居樂業的桃花源世界。
學習本段要弄清以下詞語的含義:向(從前),志(作標記,動詞;標志,名詞),詣(到……去),尋(不久,隨即,副詞)。
(四)隨堂練習
一、陶淵明又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詩人,上學期我們學過他的詩《______》,首句是“種豆南山下”。
二、本文以________為線索,以________為順序,寫漁人_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__桃花源,漁人和其他人_________桃花源。
三、解釋加黑的詞。
1.屋舍儼然_______________ 2.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3.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 4.詣太守_______________
5.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 6.并怡然自樂_______________
7.處處志之_______________ 8.尋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9.尋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10.尋病終_______________
1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___________ 12.無論魏晉___________
四、作者寫漁人離開桃花源時“處處志之”、“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的目的是什么?
隨堂練習參考答案
一、潛、元亮、東晉、歸園田居
二、漁人的行蹤(漁人進出桃花林),時間先后,發現、訪問、離開、再尋
三、1.房屋 2.丟棄 3.交錯相通 4.到……去(拜訪)
5.都 6.都 7.做標記 8.做好的標記
9.尋找 10.不久 11.妻子和兒女 12.更不必說
四、這樣寫,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篇2
教學目標 :
1.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社會理想。
2.學習本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以時間為順序,以簡練、質樸的語言進行記敘的寫作特點。
3.了解古今詞義的變化。積累部分文言常用詞語。
教學重點;
以行蹤為線索,以時間為順序
教學時數:
用二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
1.由成語“世外桃源”導入 課文。引起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2.介紹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3.老師范讀課文
4.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老師提出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朗讀。要求:一 句讀分明;二 節奏合理;三 語速適中,四 語句流暢;五 注意音韻鏗鏘。老師也可以邊提要求邊做示范。)
5.對照注釋,理解課文。(注意重點詞語的解釋。)
(如果程度好的班級,可以對照課文,直接筆譯,然后站起來讀,同學補充,老師作點撥)
6.第一段翻譯與評點:
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漁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重點詞語:行:指船行。忽:說明是偶然的。之:指見到的景象。異之:為見到的景象感到詫異。窮:窮盡,走到頭。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為職業。(有一天)他順著小溪劃船,忘了路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夾著溪水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芳草鮮艷美麗,落花紛紛。漁人非常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這林子的盡頭。
評點: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林經過。這是故事的開端。
7.讀第2段課文,翻譯并評點:
原文: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重點詞語:舍船,丟下船。才:只,僅僅。悉:都。屬:即類,之屬:即這一類事物。
譯文: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著)就有座山,山有個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漁人)便丟下船,從洞口進去。初進時,洞口很窄,僅容一人通過。只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這里)土地平坦開闊,房舍很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竹一類的樹林。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狗的叫聲不斷傳來。里邊的人來來往往耕種操作的情形,男女的穿戴,都和外邊的人一樣,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地自由自在地娛樂。
評點:這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林,看到桃源人的生活環境,見到一片安寧和樂的世外天地。
朗讀第3段,翻譯并評點
原文: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重點詞語:乃:竟然。妻子:妻子和兒女。焉:相當“于之”、即“從這里”。語:告訴。足:值得。“問所從來”:即“問從何來”。“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乃”,即“竟然”,“無論”是兩個詞。無:不要;論:說。跟現代漢語用的“無論”不同。“余人各復延至其家”,“延”,邀請。
譯文:桃花源里的人見了漁人,竟大吃了一驚,問漁人從哪里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們。他們便邀請漁人到家中,擺酒殺雞招待他。村中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桃花源的人說自己的先輩們為了躲避秦朝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鄉親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起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漢朝,更不要說魏晉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對他們說了,大家聽了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住了幾天,漁人告辭離去。這里的人叮囑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評點:這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2、3段為第二部分,是故事的發展。
朗讀第4段,翻譯并評點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重點詞語:志:同,做標記。“便扶向路”:向:從前,“向路”:去桃花源時走的路。詣:到……去,這里指謁見。如此:象這樣。
譯文:(漁人)出來后,找到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了記號。他回到武陵郡城,去拜見太守,告訴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尋找先前所作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來的那條路。
讀第5段,翻譯并評點
原文: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重點詞:劉子驥,與陶淵明同時代的人,把他寫進去,表示真實可靠。
譯文:南陽的劉子驥,是一位高尚的名士,聽了這件事。很高興地前往,還沒有實現,不久就病終了。以后就再沒有問路探訪的人了。
評點:寫漁人離開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討桃源未果的情形。這是故事的結局和尾聲。為故事的第三部分。
反復朗讀課文,做到瑯瑯上口。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
1.請同學復述課文。
2.分析課文:
提問:課文以什么為線索?怎樣劃分結構?
明確:課文以武陵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按照發現桃林,進入桃源,出而復尋的時間順序。(完成目的一)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寫漁人發現桃林的經過。(開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這是全文的重點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會理想。
2段寫桃花源中寧靜安樂的生活環境。
3段寫桃花源中淳樸的社會風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
提問:作者為什么開頭結尾寫得簡略,中間寫得詳細?
明確:文章的詳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達的中心來決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過桃花源的生活情狀來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反映廣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間部分要詳寫。開頭和結尾只跟故事的傳奇性質有關,所以寫得簡單。(完成目的一)
提問:根據課后練習四,談談我們該怎樣認識作者的理想社會?
明確: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他生活的東晉末年是一個戰亂不斷、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的社會。他深感痛苦和不滿,但是要想改變這種現實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著一種沒有剝削、沒有戰亂,人民生活寧靜和樂,風氣淳樸、自由平等的理想社會。本文正是他這種理想的寫照。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但這樣的社會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種空想。桃源究在何處,無處找尋。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背誦課文。
5.作業 :
(1)完成課后作業 一、二、三、五。
(2)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古今詞義的差別: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芳草鮮美。
(《多媒體教學支持系統·九年義務教育語文第一冊》人教社)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篇3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古今異義現象;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2、積累文言實詞,感受課文生動的描寫,感受課文優美的社會自然風景;
3、感受作者的社會理想和思想的局限性。
二、教學重點:通過誦讀感受課文桃花源優美環境及漁人與村人的交往情感,積累文言詞句,領悟作者的社會理想。
三、教學難點:古今異義現象,課文中流露作者的社會理想及局限性。
四、教學方法:問題引讀,以讀啟思法。
五、學法:反復誦讀,仔細品味,積極思考,勇于發表勾畫,討論,扮演。
六、教學思路:整體感知──重點誦讀──啟發探究──延伸創新。
七、教學過程:
一、課外引入,激發興趣。
1、提問:大家知道成語“世外桃源”嗎?講的是什么意思?只要學生說出有關理想中的美好幸福的地方即可。
2、引出課題《桃花源記》,請學生簡介陶淵明。
3、鋪墊:東晉怎樣的一個時代?(戰亂的時代)
過渡語:作者在這樣的一個戰亂時代會寫些什么呢?
二、整體感知,了解線索。
小組分段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思考:
1、課文主要寫了誰?什么事?
漁人無意闖入桃花源的見聞
2、課文中的漁人沿路走過了哪些地方?
緣溪──桃花林──山──洞──村──郡下
3、由上題可見課文是以什么為線索寫的呢?
漁人的行蹤(游蹤)
4、桃花源給你的印象怎樣?或課文哪一段給你的印象最深?
三、反復誦讀,感受美景。
(一)學生齊讀第二段“土地平行──怡然自樂”。
1、思考:寫了怎樣的自然美景?寫了些什么人?他們怎樣?
以問題啟發學生理解語句,激發學生發現及求知欲望。
2、重點點撥:儼然、之屬、交通、悉知、黃發垂髫、怡然自樂。
3、誦讀感受,如果學生難以理解多讀幾遍。
4、小結并板書:優美環境,安定的社會(優美、和睦、幸福)。
(二)過渡語:漁人進村了。
齊讀第三段:1、村人見了漁人做了些什么?
問要設酒殺雞作食
2、村人向漁人介紹了他們哪些情況?
“自云……遂與外人間隔”
3、誰能說說這句話講些什么?
4、點撥:率妻子絕境同時引出古今異義現象
5、漁人向村詢問介紹了些什么?
“問今是……皆嘆惋”
6、找出本段中的一對近義詞。(要延)
7、村人為什么說“不足為外人道也”?
(害怕戰爭,幸福生活不愿被打撓等)
(四)深入感受,扮演創新。
課文中漁人具體怎樣問?村人怎樣答?不夠詳細,請同學們展開想象,以講故事的形式或分角色扮演的方法演一演。
要學生自由發揮想象,準備3分鐘,抽小組表演。
再讀課文二、三段。
桃花源,表現作者理想。
自從漁人去過了桃花源后,還有人進去過嗎?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沒人進去過,在當時社會條件下,實際上桃花源并不存在)
我們現在實現了陶淵明的理想了嗎?
(讓學生結合現實自由發揮,注意正確的思想引導)
五、延伸課外,布置作業。
一千五百多年過去,桃花源村的后人,無意中走出了桃花源,看到了外面世界(比如我們蒼南、深圳、上海),他回去會向村人介紹些什么?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
陶淵明(東晉)
溪 桃花林 山 洞 桃花源村 郡下 線索清晰
環境優美
漁人見聞 社會安定 向往 描寫生動
幸福快樂 又不可實現的矛盾心理 情感矛盾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篇4
一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了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并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等現象。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回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材分析:
《桃花源記》是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詩人“以文為辭”,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境界,這同他本人的經歷有密切關系。他因厭惡統治階級的腐朽和官場的營私舞弊而三次辭去官職。生活雖然窮一點,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淵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這種情感的驅使下,詩人以洗煉的筆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有塵世羈絆的人間樂園——世外桃源。
這篇文章有著自身的特點:首先,故事性強,頗具傳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虛構的故事表現自己的社會理想,全文籠罩著似有若無的神秘虛構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語言優美雋永,瑯瑯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覺得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為:1.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2.使學生理解本文寫作的順序、詳略,體會優美、精煉的語言。3.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學習文言文得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的,來不得半點的偷工減料。同時,學習起來又不能過于瑣碎、教條,還得動腦筋讓學生在積累基礎知識之余,感受到學文言文的樂趣。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讀中去體會它的美,在說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重點指導學生“美美地讀”“美美地品”“美美地說”“美美地聽”,力爭通過這些環節使學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習的能力。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欣賞圖片)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成語?(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包含著一個神奇的、引人入勝的故事,是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后來,人們便利用“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比喻生活安樂、環境優美的理想境界,現在也用來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地方。
這篇課文是怎樣具體描繪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為什么創設這么一個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現在,讓我們一起跟著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書《桃花源記》,齊讀課題。《桃花源記》的主體本是“詩”,而“記”僅是詩的一個序言,一個注腳,原題是《桃花源詩并記》。但因為這個“記”有著生動的故事,完整的結構和完美的表達形式,所以它不但獨立成篇,而且比“詩”流傳更為廣泛,更為人們所喜愛。
二、作者簡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關資料(生先說,師后補充)。
陶淵明(365-427),東晉著名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于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社會動蕩不安,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后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于在41歲辭官回鄉,并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愿與農民來往而不愿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2.寫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征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的合作,作《桃花源詩并記》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于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于小說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誦讀課文
(1)范讀課文,清楚(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等)、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等),要求學生認真聽清,仔細記。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朗讀要求:①字音要讀準。②句讀要分明。③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
(3)指名讀,學生或老師進行點評。
(4)學生齊讀課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課文
(1)文章以 為線索,以 為順序,從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
明確: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以時間先后為順序。發現——訪問——離開(或發現——進入——作客——辭別——再尋)(意思對即可)。
(2)請用簡單的語言講講這個故事,并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積累文言知識
1. 結合注釋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并質疑。
2. 重點掌握:
(1)書中注釋及補充的重點字詞
(2)古今異義字詞
鮮美 古:鮮艷美麗 今:(味道)新鮮
交通 古:交錯相通 今:指運輸事業
妻子 古:妻子和兒女 今:專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連詞,不管
絕境 古: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滿
如此 古:像這樣 今:這樣
延 古:請 今:延長.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4)一詞多義
舍:舍棄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
具:都 詳細地 志:作標記 所作的標記
遂:終于 于是,就 尋:尋找 隨即,不久
(5)同義詞
具、悉、咸、皆:都 緣、扶:沿著 云、道:說 乃、遂:于是
(6)成語:世外桃源、豁然開朗、雞犬相聞、怡然自樂、無人問津等。
3.課文翻譯,講述桃源故事。
五、本課回顧,各說收獲
這節課學到現在,相信大家都有收獲,請你將本課所采摘的知識之果與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業 ,鞏固遷移
1. 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語的意思。
2. 用現代漢語把《桃花源記》改寫成一個故事,或就其中的某個部分,加以想像,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
3. 練習背誦課文,能背多少是多少,盡自己最大努力。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陶淵明)
線索:漁人的行蹤 順序:時間
漁人緣溪行,欲窮桃花林(發現)
舍船從口入,欣賞桃源景(進入)
應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訪問)
既出說如此,不復得其路(離開,再尋)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 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如作者、字詞句的意思和用法、線索、順序、故事內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誦成果,此時的你,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二、品讀課文
第一段:故事開端,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1.漁人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為什么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豁然開朗。 漁人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 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秘色彩,扣人心弦,為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夾岸數百步……落英繽紛。 為寫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氣氛,也為寫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3.如此奇異幽雅的環境,假如你來到這里,你會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斷呢?
(學生大膽想像,盡情訴說。)
第二、三段:故事的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1.漁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樣的圖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雞犬相聞。
生活情景:其中往來種作,……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2.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社會?作者寫這個理想的社會有什么用意?
(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 這個理想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
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
作者明寫桃花源,暗里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3.你能用一句詩句來概括漁人進入桃花源過程的感受嗎?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么?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云……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5.桃花源人為什么來到這個地方?為何“不復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不復出”說明桃花源人安居樂業,也反映了他們飽受戰亂之苦,對外界的戰亂抱“厭而遠之”的態度。)
6、村人“皆嘆惋”,是為什么?當漁人要離開時,桃源人為何囑咐“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發現,加之桃源人“不復出”“與外人間隔”,故為世上的動亂黑暗、秦朝以后
的朝代變化而嘆惋,也為世上老百姓過著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他們不愿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 這一句為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筆。)
第四、五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寫漁人離開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漁人既然“處處志之”,但“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
(不矛盾,這樣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這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向往這美麗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最后一節寫劉子驥是否多余?
(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后,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這一節對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尋覓作了渲染,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增強了表達效果。)
3. 最后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 ( “不足為外人道也”)
三、鑒賞寫作特色、體悟主旨
1.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序,線索清楚,重點明確,詳略分明。本文重點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達社會感想,所以中間部分對桃花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詳細描寫,而對“忽逢桃花林”和歸來得尋“遂迷”“未果”的傳奇性開頭、結尾,則寫得清晰簡略。
2. 課文在情節的安排處理上有什么特點?請具體談談。
(情節的曲折、跌宕。表現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里邊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為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為何這般自由幸福?⑥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為什么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
3.你是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一理想社會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愿望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 有人說陶淵明定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2. 親歷桃源:假如你親身到了桃花源,請展開想像,描述一個特定情境,展現桃源之美。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陶淵明)
發現桃花源:夾岸數百步……落英繽紛。(景色優美)
進入桃花源:所見:土地平曠……怡然自樂。 所聞:避秦時亂,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環境良好、生活安定)
離開、再尋桃花源:不足為外人道也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似有而無、理想社會)
《桃花源記》教學方案二
教學目標:
1.學會用積累的學習古文的方法全面掌握相關的文言知識。
2.了解陶淵明,并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感情。
3.把握文章的敘事線索,主要內容,深度情感等寫作特色,并能學以致用。
教材分析:
這篇傳誦千古的文章,勾起了無數人的向往和追求,我們不僅要能夠在這個虛幻的桃花源里欣賞風景,更要在此提升學生的心靈境界。由于初三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具有初步發現問題,探討問題的能力。只要課上老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做好領路人,讓學生如臨其境,就能和那些桃花源人一起感受幸福人生,也能走進陶淵明的內心世界,理解他的社會理想。故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1.利用學文言文的方法積累常用文言知識。2.使學生理解本文寫作的順序、詳略,體會優美、精煉的語言。3.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新課標里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認為教師應教給學生學法,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探究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采用了誦讀法、想像法、小組討論法等,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我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營造美的意境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桃花源,深入到文本的最深處,走進陶淵明的內心去理解他寫作的意圖,并在此基礎上加以拓展延伸,讓學生也來創作,得到能力的提升。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茂盛的桃林中,走來一位詩人,滿懷愁緒、憤慨與無奈,曾經滿懷豪情,胸懷天下,不料社會動亂,一片污濁。于是他獨善其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好不逍遙自在;于是他歸隱田園,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好不悠閑愜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用曠達的胸襟去包容命運的不信與悲哀。
今天,讓我們尋著這位詩人的足跡,走進桃花源,去聆聽詩人對理想的訴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生說,師補充)
三、出示學習目標(2課時的總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了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并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現象。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回環,思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四、稍作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1. 誦讀課文。
(1)自讀。 要求: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等。
(2)指名讀,點評。
2. 了解文意。
借助工具書、結合文下注釋以及小組討論疏通文意,注意落實關鍵字詞的意思,將不懂的做上記號,自學結束后提出來全班討論。
質疑求助——歸納整理
如(1)書中注釋及補充的重點字詞(2)古今異義字詞(3)通假字(4)一詞多義(5)同義詞
(6)成語(7)句子翻譯(8)故事內容等。
五、課堂提高,優化練習
請在“桃源漫步”“桃源上學”“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游戲”等角度,自選一個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描繪,不少于200字。
六、總結得失,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一、內容回顧
1. 同學互相就上節課所學來提問。
2. 按照“捕魚忘路——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漁人行蹤線索,講述桃源故事。
過渡:你覺得文中的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美、樂、奇)
二、想像桃源之“美”
1. 朗讀描寫桃花源外部環境美和內部環境美的句子,開展朗讀比賽。
2. 桃花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請選一個景點,用“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給大家描繪一番。
如:這里的桃林美,你看,長達二三里,中間沒有一棵別的樹,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艷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像眼睛,像星星。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是一只只飛舞的粉蝶……
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莊稼茁壯生長;池水清澈,魚兒悠然自樂……
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教師小結:聽著大家的描繪,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環境幽雅,美在風景秀麗,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靜謐祥和……
三、感受桃源之“樂”
1. 桃花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樂”?(男女、老幼、漁人)
2. 他們分別為什么而樂?請你以其中一類人的身份和口吻說說。
教師以記者采訪的形式跟學生交流,學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設身處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樂。
如(1)男人雖種植勞累,但他們樂,樂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戰亂之苦,能安居樂業。
(2)女人雖采桑養蠶,織布縫衣,忙得不亦樂乎,但她們樂,樂在沒有壓迫,沒有剝削,過著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黃發)“怡然自樂”,樂在老有所養,豐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樂”,樂在和平安樂,無憂無慮。
(5)漁人樂,樂在受人熱情相邀,盛情款待。
小結:桃花源樂在民主平等,樂在和平安定,樂在豐衣足食,樂在民風淳樸,樂在……
四、評說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美麗快樂令人神往,桃花源的離奇神秘更是引人入勝。那么,桃源“奇”在何處呢?請你以“ 奇,那是因為 ”的句式闡述一下自己的認識,要盡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討論,交流。 (明確:景奇、人奇、蹤奇。)
(1)景奇。如桃林奇,那是因為“夾岸數百步……落英繽紛”。山洞奇,那是因為“仿佛若有光……豁然開朗”。
(2)人奇。如人奇,那是因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蹤奇。如蹤奇,那是因為漁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后“尋向所志,不復得路”,名人探訪,竟然“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五、賞讀課文
在投入的賞讀中,神游這個美麗歡樂而又撲朔迷離的桃源勝境。
六、研課文,悟主旨
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存在嗎?作者為什么要寫呢?我們又該如何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呢?
(學生深入文本,領悟文中主旨,各抒己見。)
七、總結全文
桃花源不是陶淵明消極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閃光理想的依托。毛澤東《登廬山》中的一句詩:“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面對著中華大地的千年變遷,中國人民真正站了起來。如今祖國各地不是桃源,勝似桃源,倘若陶淵明地下有知,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的。
八、布置作業
1. 課后選讀以下詩作:《桃花源詩》(陶淵明)《桃源行》(王維)《桃源圖》(韓愈)《桃花溪》(張旭),
可以摘抄文中優美詩句,也可以寫心得體會。
2.千百年來,“桃花源”已成為人們在失意時精神的避難所,衍化成為一種“桃源情結”。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桃花源”魅力長存的原因。
3.請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寫一篇習作。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陶淵明)
桃源故事:捕魚忘路——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
桃源之美:美、樂、奇
桃源情結:虛構的故事 理想的社會 情感的寄托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篇5
李秀榮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板書課題、作者)。課下有同學問,老師啊,桃花源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
生雜說:是虛構的。
師:作者虛構的桃花源有怎樣的魅力令古今中外的游客癡迷地探尋?他為什么虛構這個桃花源?從大家給我的問題紙條上看出,這些都是同學們想迫切了解的。這節課我們師生也來一次探尋,深入了解桃花源究竟是怎樣的所在?請同學們靜靜地思考,你認為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細細讀書,在文中找依據。
師:看你微笑地望著老師,你來回答吧。
生:我認為桃花源是個與外界隔絕的閉塞的地方,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另外,漁人出來之前,桃源人還叮囑說,不足為外人道也。
師:是啊,他們從秦到東晉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生活了近600年了,仍然不愿與外界溝通,你看書很細致哦。
生:我認為桃花源是個美好快樂安寧的地方。
師:喔,你一下說出了這么多。請分別說一說理由。
生:因為這里的土地平曠,有良田美池桑樹竹子,環境優美,這里的房屋整齊,沒有出現倒塌,說明不是破敗景象,而是安寧的。快樂是指的老人和孩子怡然自樂,還有壯年人在田地里勞動,也是快樂的。
師:你說得有條有理的,尤其是從房屋整齊想到社會的安寧,是很難得的。
生:我從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也看出社會的安定。
師:請說說你怎么想的。
生:小路交錯相通,說明他們安心到田間勞動,有雞叫有狗叫,說明家禽都活得好好的,沒有亂軍來搶。(全堂大笑)
師:是不是看抗戰片里日本鬼子抓雞宰羊殺狗的?
生:我想,古時候發生戰爭也避免不了。
師:你的聯想很豐富,說得對。連家禽都能舒展地鳴叫,唱著最動聽的歌,這個社會一定是安定的。
師:再請同學們推測一下,這里的壯年人從事什么勞動?
生:種田。
生:養魚,因為有池塘。
生:種桑樹,養蠶。
生:織布。
生:做衣服。
生:釀酒。
師:看來這里的行業很多的,百姓能安居樂業,確實是個好社會。
生:我補充,其中往來種作,從中看不出忙碌,我看出的是悠閑。
師:你的語感很好哇,這里的勞動是輕松的,而不是被迫的,把勞動當作享受,體現出一種精神的愉悅,你很了不起!
生:我認為桃花源里的人都非常熱情好客。
師:哦,你有了新的發現,看到了桃源的人情。
生:漁人來到后,他們立刻請他回家,并且還用酒飯招待他,后面還有人各復延至其家。他們都很熱情。
師:對,一個陌生人的到來,他們都這樣傾其所有,拿出最高質量的盛宴款待他,何況是他們自己人呢?這里的人多么真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多么友好融洽!
生:我認為這里還是個富裕的地方。
師:你怎么看出的富裕呢?
生:因為他們有酒有肉,客人來了設酒殺雞作食,開宴會。
師:精細的地方被你發現了!細讀推想才會有收獲。
師:大家再推測一下,他們有了收入是否繳稅?
生:不繳。
師:你是如何知道呢?
生:因為當時他們出來的時候率妻子邑人來的,都是一家人,誰跟誰啊,沒必要繳。
師:(微笑)小腦袋挺機靈。也就是說,這里沒有人從他們的收成里克扣。
生齊:對,沒人剝削他們。
師:你們從歷史課上學的“剝削”這個詞吧。其實啊與《桃花源記》一并流傳的還有《桃花源詩》,在這方面詩要寫得更清楚些。(出示字幕:“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請學生齊讀)桃花源里沒有稅收,沒有剝削,也沒有官府的壓迫,這個社會是和諧自由的。
師:那么你認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與我們現代文明社會的要求是一致的?
生:社會的安定,沒有戰爭。
生:要有美好的環境。
生:人與人關系融洽和睦,人人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生:沒有剝削和壓迫,社會和諧。
師:陶淵明的思想很有生命力呀,我們現代人都可以和他交流呢。桃花源里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關系和諧,這里和平安寧,人情淳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是陶淵明夢想中的理想社會。這個理想在當時能實現嗎?
生:不能。
師:文中有沒有暗示?
生:有,結尾處漁人記號找不到了,劉子驥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暗示了這個理想社會是不存在的。
師:除了結尾處的復尋而迷,還有什么地方有暗示?
生:開頭的桃花林,是純一色,很少見。
師:對,桃林中無雜樹,年號、地點含混,漁人也沒有名字。
生:還有他們穿的衣服,也暗示了這不是真實的故事。桃源人與外界隔絕600年了,還和東晉人穿的一樣,既然不通音信,怎么會一樣?這也說明是個神奇的地方。
師:你的回答更令老師驚訝,你的解釋說得通,而且很符合這個故事的神秘性,謝謝你!同學們,如果細心閱讀全文,就會感到作者處處在暗示這個桃源是虛構的,在當時的社會里根本找不到,它再美麗,只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國而已。那么,作者為什么要虛構這樣一個理想社會?
生:當時的東晉是歷史上比較動亂的時期,他為了表達自己的美好向往。
生:為了讓勞動人民看到,雖然當時社會黑暗戰亂,以后還會出現好社會的,不讓百姓失望。
師:兩位同學談得都有道理。當時的背景是這樣的,請看下面一段資料(出示字幕):請學生齊讀。
男不被養,女無匹對,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晉書 劉毅傳)
賦役嚴苦,貧者不復堪命,多逃亡入蠻——(宋書 荊州蠻)
師:“蠻”就是南方。據說當時的南方沒有賦稅。我們剛剛學過《大道之行也》,在孔子的大同社會里,“男有——
生接:“男有分,女有歸”
師:可是,當時的現實是男子沒有職業,女子不能婚配。由于常年的戰亂和繁重的賦稅,土地荒蕪,民不聊生。這是陶淵明構想理想社會的現實基礎,另一個現實就是黑暗的門閥士族制度。(出示資料,并讀出)
士族制度就是以人出身高低作為評介的唯一標準,出身名門叫士族,出身寒門叫庶族,士族地位顯貴,庶族得不到重視。
生:老師,那時沒有科舉制度嗎?(學生一臉憤慨)
師:還沒有。科舉制度始創于隋朝,成熟于宋朝,東晉時期還沒有形成。在那個制度下,出身成了評判選拔人才的唯一標準,只要出身名門,就算是個是庸才,也會得高官厚祿,,如果出生在寒門,即使才高八斗,也不會得到重用和發展。陶淵明生活在這樣一個政治黑暗的時期,“大濟于蒼生”的壯志難酬,他的心中是悲憤的。就文學創作而言,作者表達對現實不滿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揭露現實,如《禮記》中的《苛政猛于虎》,出示:
孔子適齊,過泰山,有婦人哭于墓,使子路問之。答曰:昔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也,今吾子又死也。子路曰:何不去乎?婦曰:無苛政。子路以告。孔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這段文字就是直接揭露當時的嚴酷的苛政,另一種是憧憬和幻想,用反常手法來表現,比如《天上的街市》。郭老通過天上街市美好幸福生活的描寫,來表達對當時封建制度的強烈不滿。陶淵明采用的是——
生:虛構,幻想。
師:陶淵明深切體驗到社會的黑暗和人生的憂苦,多年的農村生活使他對勞動人民產生濃厚的感情,他用一個讀書人的良知為災難深重的勞動人民呼喚著人間樂土,因此他的桃花源也代表了勞動人民渴望和平安寧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古代的勞動人民是多么盼望有這樣一方凈土并長期住下去啊。同學們,我們再討論一個有趣的問題,你是否愿意長期生活在這個桃花源里?
沒想到學生立刻喊:不——愿——意。
師:都不喜歡嗎?喜歡的舉手。
師:有兩位。不喜歡的呢?(其余都舉手)你們先討論討論。(生討論)
師:先請兩位喜歡的同學來談。
生:那里的環境好,主要是可以不寫作業 。
師:你的桃源是沒有學習沒有作業 的地方啊,我知道你不是不愛學習,可能是作業 太難對嗎?
生:是。
師:你可以找老師同學解決,可千萬不要逃到桃花源里去,那里的人也要學習的,現在是學習化社會。(笑)
生:我不喜歡。現在我們多先進,有電視,有汽車,他們連個馬路都沒有,都是田間小路,那么窄,怎么走啊。
師:你不喜歡那里,是因為落后對嗎?
生:是。
生:我也不喜歡,桃花源里不與外界聯系,學不到外面先進的技術,他們發展太慢,科技不會太發達。
師:你的眼光很高遠喔!只有開放社會才能得到長足發展。不過當時能對外開放么?
生:不能,當時他們進入桃源時在秦朝末年,社會動蕩,外面的社會不如桃源里面,所以他們不能開放。
生:能開放,后來又經過西漢,很強盛呢,他們隔幾年就應該出來看看。(大笑)
師:他們遠不如我們的同學有遠見卓識哦!他們一直不出來,進去時是秦朝,外面是動亂的,漁人偶然進入時是東晉,外面還是動亂的,也不知道外面有過多少滄海桑田的變遷,也沒有經歷過強盛的時期。看來,閉塞是有許多弊端。
生:我不喜歡,就那么一小塊地方,每天看見的都是那幾個人,太無聊了。
師:你覺得不斷地更新,才有樂趣是吧。
生:我不喜歡長期住在那里,可以想象他們的人口質量也不會好高。
師:怎么說呢?
生:人少閉塞,發展慢,即使不實行計劃生育,也不會有太多的人口,因此優秀的人不會太多。我不喜歡死氣沉沉的地方。
生:我也不喜歡,因為那里沒有競爭,有競爭的地方才有進步,我喜歡競爭。
生:當時的外界很動亂,現在我們的社會非常和平,就不喜歡到哪里去了。
師:大家談得非常精彩,小小年紀都成社會學家了!同學們能用歷史的發展的眼光分析問題,老師特高興特激動。至于這個桃花源,無論大家喜歡與否,無論這個桃源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都不重要,因為它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理想境界,成為美的象征。
課后反思:
亮點:一是從課程觀出發,將文學、哲學、歷史知識恰當揉在一起,帶給學生一個廣闊的背景,在比較寬闊的平臺上展開師生互動,課堂上時時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出現了精彩的生成。
二是解讀課文有深度有廣度,打破了對桃花源常規性的理解,將古典與現實結合得非常完美。
暗瘢:結尾處學生的討論有些離開文本,況且,用現在的眼光去衡量過去,無論如何也是昔不如今,從學生的發言來看,還是停留在物質層面,而沒有從作品出發。
2005-10-20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篇6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記》是現行初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選有五篇文言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語文書上已明確指出:學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創作的一篇散文,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杰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為我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桃花源記》乃《桃花源詩》的序文),已經成為我國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陶淵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寫出這樣一個美好社會,同他本人的經歷也有密切關系。陶淵明平生厭惡晉朝朝廷上下統治階級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討厭官場上的舞弊營私的行為,他曾經三次因此辭去官職,隱居起來。陶淵明在農村過了幾十年的隱居生活,親自參加農業勞動,和農民交朋友,生活雖然窮一點,但和淳樸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淵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場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祿的人相處,心情要愉快得多。這些都說明了陶淵明對當時政治黑暗的社會極為不滿,對廣大農民有深厚的感情。 于是構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它借助虛構的故事來表現作者的社會理想,給讀者展現了一個風景奇麗秀美,人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 讀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容和寫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
1、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2、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
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對教法及學法的處理
教學這篇名作,要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教學中采用誦讀、討論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領會情感,學懂課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強,語言淺顯易懂,學生學起來定會覺得興味甚濃,疏通文意決非難事。同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可持續學習能力。因此,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疏通文意、了解內容、探討主題、拓展延伸。在本課采用的教法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每個環節都盡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學習,注重他們自身對知識的理解、領會和積累。對內容通過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學習,逐步完成本課既定的教學目標 。而我在學習過程中充當的角色是:一個組織者,把握其學習的整體走向;一個引導者,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一本百科知識全書,給學生提供必需的知識。本節課需用兩課時。具體的教法有: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在本課中,它包含本課教學目標 的確定,完成目標時所需的學習方法和時間,對課文知識點的理解和質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學生在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題時通過注釋、工具書或參考資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學習。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學生在完成教學目標 的過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討,以求得對知識點最準確、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應。
4、“時空連線”電視采訪情景創設的方法,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投身其間。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又富有個性的火花閃現。
本課的特點和教法指導思想決定了學生的學法,在本課中,學生將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動手、勤動口、勤動腦,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
三、對教學程序的安排
(一)、導入 新課。
投影顯示學習過的陶淵明的一首詩《飲酒》,讓學生讀讀并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趣?學生回答:表達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喜愛;表達了對自由、安寧生活的向往。教師自然地導入 新課。然我們一起走進桃花源,一起走近陶淵明,并板書課題及作者。并簡介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
(二)、確定目標。
充分調動學生以前學習文言文的舊知和經驗,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商議本課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達成一致后將教學目標 板書在黑板上或用多媒體展示在大屏幕上。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3、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4、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學文:
第一步、初讀課文,朗讀指導。完成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教師進行學法建議(1、讀準每一個字音;2、注意正確斷句;3、盡量讀出感情。)
2、學生初讀,邊讀邊用筆畫出不能讀準的字音、不能正確斷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語句。并結合注釋、查工具書或者查資料書去自行解決。
3、讀給同桌聽或在小組內交流,互相指證。
4、將實在不能解決的讀音問題板書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決。
5、隨機抽查學生以檢查對目標的完成情況,全班同學當評委,從字音、斷句和是否讀出感情作為標準。
第二步再讀課文,疏通文意,整體感知。完成教學目標 2: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1、教師進行學法建議(1、字詞句一一落實,盡量做到對譯;2、盡量翻譯出原文的語言風格。)
2、學生自讀,結合書下注釋、查工具書或者查資料書去自行將課文逐句翻譯一遍。用筆圈點出不能準確把握的地方。(教師巡視)
3、組內交流自學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若仍不懂,則舉手問老師,全班同學一同解決。教師注意點撥。若無人會,則由教師解答。
4、學生再次對課文進行翻譯。
5、讓學生起來復述本文所講述的故事。以檢查學生對目標2的完成情況。
第三步、三讀課文,“時空連線”,深化理解。完成教學目標 3,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師問:同學們,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們想不想到桃花源? 生:美,我沒想去。師:那好。現在啊,這間教室就是桃花源,你們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電視節目主持人。我們下面穿過時空隧道,來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東晉時代的桃花源中,現在我對村民現場采訪。
然后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訪了以下問題:
1、能為觀眾朋友介紹一下你們桃花源的自然環境嗎?(我們這里土地平整開闊,房屋正氣,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正是山清水秀,人杰地靈!)
2、請問你們是怎么來到這里的?(我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戰亂,逃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時間長了,我們就不再出去了。)
3、你能對我們觀眾朋友說說你們桃花源居民的風俗習慣嗎?(我們這兒的人都很勤勞。。。。。。。很樸實,還有,我們很好客。
4、在節目的最后,請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點或你們的感受。(1、我們桃花源風景優美。2、我們桃花源民風淳樸。3我們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們桃花源沒有剝削,沒有壓迫。)
第四步、四讀課文,品位研讀 、 主題探究。完成教學目標 4: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組討論,選派一名代表發言。)
1):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這樣安排情節有什么好出?
總結:照應開頭;這是一個理想的社會,現實生活中沒有。增強神秘色彩。
( 漁人不守信用的懲罰……)
2, 思考:到底有沒有“桃花源”?作者這樣安排結尾有什么作用?
明確:若有若無,再一次抹上了一層神秘色彩。更增強了文章的藝術魅力。
○3、本文描寫的桃花源是怎樣的社會狀況?
○4、這種社會狀況與作者所處的時代有何不同?
明確:桃花源的社會狀況: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人人生活得安寧幸福等。
作者所處時代:戰爭頻繁,民不聊生。
小結:作者因不滿當時的黑暗政治和社會現狀,遠離官場,隱居田園,一生安貧樂道,追求一種自由安寧生活。本文所表現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會理想。
第五步、拓展延伸:
品讀《桃花源詩》
○1朗讀《桃花源詩》,感悟其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結合《桃花源詩》譯文,思考分析在內容、寫作方法、思想感情上與《桃花源記》的內在聯系。
第六步、當堂檢測。
1、解釋下列詞語:
要:( ) 咸( ) 云( )
具( )語( ) 為( )
2、 指出下列詞語的古今義:
妻子: 古義:( )今義:( )
絕境: 古義:( )今義:( )
無論: 古義:( )今義:( )
(四)布置作業 :
課下請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為題寫作。
總結:這節課,我們進一步走近了陶淵明,了解了陶淵明。雖然陶淵明向往的理想社會還帶有這樣那樣的局限性,但他對理想的最球,對黑暗現實的否定,還是值得肯定的。歲月流逝,滄海桑田。多少年過去了,于東晉時代相比,如今的中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毛澤東同志有這樣的詩句;“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錦繡,人民富足,陶淵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
好,這節課上到這里。
板書設計 :
1、 初讀課文,朗讀指導
2、 再讀課文,疏通文意,整體感知
3、三讀課文,“時空連線”,深化理解
4、四讀課文,品位研讀 、 主題探究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篇7
一、說教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材的編寫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教材選文要文質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本冊教材共分為六個新授單元,每個新授單元所選文章各具特色而又循序漸進。一單元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感悟戰爭的意義;二單元感受博大而質樸的愛;三單元了解建筑古跡中蘊藏的豐富文化內涵;四單元崇尚科學,講究實證和創新;五單元在膾炙人口的名篇中體會“感事抒懷、借景言情”;六單元體會山水景物中的無限情思。
《桃花源記》是第五單元21課。本單元所選文言文,體裁不盡相同,有敘事的,有夾敘夾議的,有說明事物特征的,文字簡潔而意味深長,有些文章還寄托了作者的情懷。本課也是陶淵明的代表作,初中階段會涉及到陶淵明的文章四篇,都集中在八年級,而本課是接觸他的第一篇,其重要性顯而易見。本課的體裁是“記”,初中階段涉及到這種文體的文章共六篇,八年級上冊有兩篇,八年級下冊還有四篇:《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滿井游記》,掌握“記”這種文體特點,也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在對課文準確把握的基礎上,參照語文課程標準:課程目標的設置要使三維目標相互滲透、融為一體。要著眼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作為第四學段的八年級學生,應初步達到課程目標中二級目標的要求: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淺易文言文,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等等。
基于以上目標要求,我設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二)過程與方法:
1、理解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敘事的表現手法。
2、準確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會理想。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為追求理想而努力學習,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二、說學情
在教學中了解學習者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經驗基礎是教學設計的出發點。七年級時,學生已經學習了14篇文言文,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識;接觸過記敘性散文,如《童趣》《口技》;掌握了一些閱讀和欣賞的方法。但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知識的'儲備方法、技巧的掌握是零散的;鑒賞能力較弱;作品構思、選材、語言和表現手法的精妙借鑒吸收少。而本冊書五六單元的文言文無論是從長度上,還是從內容上,都是對他們的一個新的挑戰,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和積累,他們將會向課標的要求更近一步。
三、說模式
我校正在開展“問題引領下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教學,意在凸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教學的有效性。在實踐過程中,我以這種模式為基準,自主設計了文言文的基本教學模式:
1、情境渲染。引領學生走入課堂。
2、 剖析結構。自主理解文章內容,整體感知。
3、語句賞析。走進文本,對美的資源進行感悟和再創造。
4、拓展深化。補充資源,深化認識。
5、檢查反饋。鞏固練習,夯實基礎。
6、分層作業。激發個性發展,滿足不同層次對象的學習需求。
在六個環節中,要以問題進行串連,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自主學習,“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達到自然成誦的境界。
四、說設計
《桃花源記》是一篇精講課文。第一課時,我設置的主要教學內容是結合注釋初步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語。根據教材內容的目標和要求,結合學情分析和我校的教學模式,我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為以下六個環節:導入新課、理清線索、賞析語言、探究主題、鞏固練習和布置作業。下面我將逐一解說每一環節的設計內容和意圖。
(一)導入新課
由提問學生曾經學習過的陶淵明的詩歌導入,出示陶淵明的《飲酒》(其五)。
設計意圖:以學習過的詩歌導入,能夠促使學生盡快地調動思維,因為對作者有熟悉感,所以更容易接受新知。
(二)理清線索
給出固定句式,讓學生以填空的形式理清線索,分別是漁人發現、探訪、離開桃花源,總結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
設計意圖:在上一節課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再給出填空式問題,適當地降低了難度,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填出詞語,理清線索,保護學習的積極性。
(三)賞析語言
在我校“問題引領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我設計了本環節的核心問題,“桃花源美,美在 !”此環節分為三個層次來教學:
一,讀出桃花源的美,學生能夠找到課文中的景物描寫,教師指導學生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中感受桃花源的美。
二,說出桃花源的美,經過反復地朗讀,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感和淺層的感受,此時引導學生說出這種美感,依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在翻譯的基礎上融入適當的描寫的成分。
三,寫出桃花源的美,在幾個學生已經說出了桃花源的美之后,起到了一定的示范的作用,再給學生三分鐘的時間把自己想到的美,寫下來,教師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給予配合,讓學生體驗由文字抒寫情感的快樂。
設計意圖:通過補全句子,找出景物描寫,反復朗讀,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感悟桃花源的美麗、祥和和歡樂;指導學生掌握抓住重點語句來賞析文章情感的方法;在課堂練筆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準確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探究主題
由學生模擬漁人和桃源人之間的對話,切入對主題的分析,提出問題,學生思考,桃花源存在的可能性?如果不存在,陶淵明寫作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此時鏈接相關知識背景,包括陶淵明的其它作品和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背景,在學生思考后,再給學生討論的時間,并引導學生說出本文的主題。最后出示教師寄語。升華桃花源的現實意義。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學生活動和問題設置,都是為了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從而得出主題;鏈接相關背景知識,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陶淵明的思想,也能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補全知識結構。引導學生體會“桃花源”的現實含義。桃花源已經不僅僅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更是個人心靈的一方凈土,自我沉浸的精神家園。
(五)鞏固練習
出示與課文內容相對應的圖片,學生根據圖片內容進行背誦。
設計意圖:通過此項練習,考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掌握,達到背誦的教學目標。
(六)分層作業
在本環節,作業分為兩個部分:
必做部分:
1、背誦課文。
2、整理本課中出現的成語,并借助字典,寫出其含義。
選做部分:
一千多年過去了,桃花源人的生活又將是怎樣的呢?請以“再訪桃源”為題,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寫一篇練筆。要求:1.想象要合理;2.字數在三百字左右。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設置不同程度的作業,既鞏固所學知識,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五、說板書
板書的目的在于簡明、清晰地反映出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因此,我設計的板書重在突出對文章線索、語言賞析和主題理解方面,更加直觀地再現了本課的要點。
六、說評價
課標中建議:語文課程的評價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要尊重個體差異,有利于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根據此建議,在教學中,在不同的教學環節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益。在課堂練筆環節,主要是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為主,教師予以適當的點撥。在知識鏈接環節,主要是教師評價為主,給予學生完整的知識結構。在合作探究環節,以師生共同探討為主,教師不要輕易予以反駁和否定學生的回答。
七、說開發
合理開發和積極利用課程資源是有效實施語文教學的重要保證。本節課我從課內和課外兩個方面進行了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課內資源的開發有:師生對文本的共同學習和開發;學生活動,鍛煉了學生的語言、思維和表達能力;小組合作,滲透在教學流程的各個環節中。課外資源的開發包括:知識鏈接豐富了教學內容和形式,網絡教學的運用拓寬了教學的渠道,圖片資源更加直觀地呈現出本課內容,幫助學生理解。
八、說反思
《桃花源記》 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即使是文言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讀起來依然不應該有多大困難。但作為八年級所學的第一篇文言文,我還是把識記理解文章的文言知識放在了首位。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用積累的學習古文的方法全面掌握相關的文言知識。
2.了解陶淵明,并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感情。
3.把握文章的敘事線索,主要內容,深度情感等寫作特色,并能學以致用。
教材分析:
這篇傳誦千古的文章,勾起了無數人的向往和追求,我們不僅要能夠在這個虛幻的桃花源里欣賞風景,更要在此提升學生的心靈境界。由于初三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具有初步發現問題,探討問題的能力。只要課上老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做好領路人,讓學生如臨其境,就能和那些桃花源人一起感受幸福人生,也能走進陶淵明的內心世界,理解他的社會理想。故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1.利用學文言文的方法積累常用文言知識。2.使學生理解本文寫作的順序、詳略,體會優美、精煉的語言。3.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新課標里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認為教師應教給學生學法,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探究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采用了誦讀法、想像法、小組討論法等,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我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營造美的意境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桃花源,深入到文本的最深處,走進陶淵明的內心去理解他寫作的意圖,并在此基礎上加以拓展延伸,讓學生也來創作,得到能力的提升。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茂盛的桃林中,走來一位詩人,滿懷愁緒、憤慨與無奈,曾經滿懷豪情,胸懷天下,不料社會動亂,一片污濁。于是他獨善其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好不逍遙自在;于是他歸隱田園,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好不悠閑愜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用曠達的胸襟去包容命運的不信與悲哀。
今天,讓我們尋著這位詩人的足跡,走進桃花源,去聆聽詩人對理想的訴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生說,師補充)
三、出示學習目標(2課時的總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了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并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現象。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回環,思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四、稍作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1. 誦讀課文。
(1)自讀。 要求: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等。
(2)指名讀,點評。
2. 了解文意。
借助工具書、結合文下注釋以及小組討論疏通文意,注意落實關鍵字詞的意思,將不懂的做上記號,自學結束后提出來全班討論。
質疑求助——歸納整理
如(1)書中注釋及補充的重點字詞(2)古今異義字詞(3)通假字(4)一詞多義(5)同義詞
(6)成語(7)句子翻譯(8)故事內容等。
五、課堂提高,優化練習
請在“桃源漫步”“桃源上學”“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游戲”等角度,自選一個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描繪,不少于200字。
六、總結得失,練習背誦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篇9
【基礎知識及相關背景】
一、字音及詞義:
緣:沿著,順著。
夾岸:兩岸。
甚異之:對這兒景色感到很驚異。
窮:走盡。
其中往來:在那田野里來來往往。
怡y 然自樂:都安閑快樂。
具:詳細。
妻子邑y 人:妻子兒女;鄉鄰們。
復延:又請。
不足:不值得。
高尚士:志向高潔的隱士。
阡qi n陌m 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
雞犬相聞:雞(鳴)狗(叫)可以互相聽到。
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
問津:問路。文中指訪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二、相關背景:
1、關于作者:
陶淵明(約365~427),東晉大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職。因不滿當時士族地主把持政權的黑暗現實,任彭澤令不足三月即辭官歸隱,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志。從此\'躬耕自資\',直至63歲在貧病交迫中去世。他長于詩文辭賦,多描寫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優秀作品隱寓著他對腐朽統治集團的憎惡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有《陶淵明集》。
2、相關知識:
本文原是陶淵明《桃花源》詩前的序文,大約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時57歲,因為此時正處于東晉末期,社會環境是戰亂紛呈,生靈涂炭。他拒絕同統治者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隱居農村已十余年,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了解,對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體會,于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里,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
文中所說的桃花源似乎有實際根據,在今湖南桃源縣西南沅江之濱的桃源山腰上,有一個長約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認為就是桃花源。但課文所敘述的故事純屬虛構。讀這篇課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能為力的思想矛盾。
【整體感悟】
一、謀篇立意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塑造了一個幽美的世外桃源,并通過這個故事表現了陶淵明對黑暗的社會現實不滿,希望能有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自由快樂的理想社會。
二、文章脈絡
全文按情節的發展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故事開端,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第二部分(2-2段):故事的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第三部分(4-5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寫漁人離開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三、寫作方法
1.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序,線索清楚,重點明確,詳略分明。本文重點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達社會感想,所以中間部分對桃花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詳細描寫,而對“忽逢桃花林”和歸來得尋“遂迷”、“未果”的傳奇性開頭、結尾,則寫得清晰簡略。
2.曲折回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
本文不過三百來字,卻寫出了一個有頭有尾情節完整的故事,而且寫得曲折回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設下懸念:迷路了,會怎么樣?“忽逢桃花林”為之一喜。此為第一折。接著寫桃林美景,“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懸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嗎?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一口,仿佛若有光”,又為之生疑,這是第二折。接著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舉動。“初極狹,才通人”又產生了懸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為之一驚,這是第三折。接著便具體描繪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紹了桃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不足為外人道也”,又設懸念:漁人出去后給“外人”說了嗎?“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這是第四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懸念又起:找到了嗎?“不復得路”,留下更大的懸念。為之迷惑不解。這是第五折。
3.虛實結合的寫法。
作者成功地運用了虛景實寫的手法,從和現實相反的方向去想象,虛構了一個“理想境界”,顯示出作者高超的敘事寫景的藝術才能。
四、參考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捕魚謀生。(有一天)他順著小溪劃船,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夾在溪流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芳草鮮艷美麗,落花紛紛。漁人非常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這林子的盡頭。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著)就是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漁人)就離了船,從洞口進去。初進時,洞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這里)土地平坦開闊,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滿喜悅之情,顯得心滿意足。
(那里面的人)見了漁人,竟大吃一驚,問(漁人)從哪里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備酒殺雞做飯菜(款待他)。村中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于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往來。(他們)問起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這個人(為他們)詳細地介紹了自己所聽到的事,(他們聽罷)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也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在這里)住了幾天,就告辭離去。這里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后,找到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了記號。回到郡里,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尋找前次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到路。
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沒有問路訪求(桃花源)的人了。
【練習解答】
一、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作用:這樣寫既制造了懸念,引起讀者閱讀下文的興趣,也為后文寫“不復得路”埋下伏筆。
2、桃花源中景色優美,地廣物豐,人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彼此和睦相處,民風淳樸,熱情好客,一派和平寧靜的景象。
3、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理想的地方。
4、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和平、寧靜、平等、安樂生活的向往。作者的社會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勞動群眾追求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美好生活的愿望;但由于時代的局限性,作者的理想卻是建議在烏托邦式的空想的基礎上的,因而是脫離社會實際的。
二、舍:放棄,離開;房屋 尋:尋找;不久 為:作為;給;對
三、⑴交通:交錯相通。(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⑵妻子: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境地。(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⑶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今義:指和自己沒有親密關系的人。)
⑷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四、1、村里人;漁人;漁人;村里人
2、村里人;漁人;村里人;漁人;漁人
五、略
【類文品讀】
蓮花洞
蓮花洞之前為居然亭。亭軒豁可望,每一登覽,則湖光獻碧,須眉形影,如落鏡中。六橋楊柳,一路牽風引浪,蕭疏可愛。晴雨煙月,風景互異,凈慈之絕勝處也。洞石玲瓏若生,巧逾雕鏤。余嘗謂,吳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膚,中空四達,愈搜愈出,近若宋氏園亭皆搜得者。又紫陽宮石,為孫內史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將,挽錢塘江水,將法泥洗盡,山骨盡出,其廳奧當何如哉?
1.作者對自然的景色有獨特的感受,且不事雕飾,如用“ ”寫亭,用“ ”寫湖水,用“ ”寫楊柳,用“ ”寫石。
2.試舉例說明本文在描寫景物時擬人手法的運用。
3.注釋句中的加點字。
山骨盡出余嘗謂,吳山南屏一派
盡: 嘗:
4. 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晴雨煙月,風景互異。
②洞石玲瓏若生,巧逾雕鏤。
(參考答案:1.亭軒豁可望;湖光獻碧,須眉形影,如落鏡中;一路牽風引浪,蕭疏可愛;玲瓏若生,巧逾雕鏤。 2.寫湖水時用的“獻”字,寫楊柳時用的“牽”、“引”二字。 3.盡:全、皆。嘗:曾經 4.略)
【同步評價】
一、基礎訓練
1.根據拼音寫漢字。
hu 然開朗( ) y 然( ) 垂ti o( ) 嘆w n( ) y 太守( )
2.下列加點字釋義有誤的一組是( )
a.欲窮其林(完了,盡) 悉如外人(全、都)
b.延至其家(邀請) 此中人語云(語言)
c.詣太守(往見) 為具言所聞(詳細地)
d.處處志之(作標記) 咸來問訊(全、都)
3.下列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 不足為外人道也 一一為具言所聞
b. 聞之,欣然規往 漁人甚異之
c. 尋向所志 尋病終
d. 見漁人,乃大驚 乃不知有漢
4.下列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未果,尋/病終
b.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c.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d.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5.在括號內填入被省略的成分。
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 )皆嘆惋。余人各復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 )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6.用原文回答。
①寫桃花林的美景的句子: 。
②寫初見桃花源的總體感受: 。
③寫桃花源的自然環境的句子: 。
④寫桃花源人的社會風尚的句子: 。
⑤作者怎樣概括桃源人安定富足的生活?
7.下面翻譯正確的一句是( )
a. 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譯文:就順道舊路回去,處處做下記號。
b. 黃發垂髻,并怡然自樂。
譯文:黃色的頭發垂在腦門前,并且非常快樂。
c. 問所從來,具答之。
譯文:問從哪里來,漁人具體回答了他們。
d. 未果,尋病終。
譯文:沒有結果,最終尋找生了病。
8.簡答:
①《桃花源記》是以什么為線索行文的?
②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樣的理想?
二、同步解讀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9.“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體現了桃花源人 。
10.“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的原因是 。
11.寫出桃花源人對陌生人驚異的一句是 ,顯示桃花源與世隔絕久遠的一句是 。
1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請根據上下文推測一下,漁人都講了些什么?為什么桃花源人聽了會嘆惋?
13.“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14.漁人離開桃花源后,“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后來卻“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的原因是( )
a. 漁人“志”得不準,所以難以尋找。
b. 讓人覺得桃花源似有似幻,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
c. 照應開頭“異”字,進一步渲染了神秘色彩。
d. 暗示桃花源所處的位置太隱蔽,是難以找到的。
15.陶淵明生活在一戰亂頻繁、社會黑暗的時代,他為什么卻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社會現實相對立的美好境界?
三、美文賞讀
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揭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手?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16、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
①亦不詳其姓字 詳:
②既醉而退 既:
③親舊知其如此 舊:
④以樂其志 樂: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亦不詳其姓字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b、因以為號焉 以樂其志
c、或置酒而招之 無懷氏之民歟
d、或置酒而招之 既醉而退
18、請把“不戚戚于貧*,不汲汲于富貴”和“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兩個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
①
②
19、本文寫了五柳先生哪幾方面的愛好?請摘錄原文回答。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篇10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品味語言情致。
2、理解作者理想,思考現代人生。
3、訓練語言思維,強化朗讀背誦。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感受桃源勝境,理解作者表達的社會理想。
教學方法
1、自主探究式學習。
2、導練結合,充分體現“練為主線”,培養思維和創新能力。
3、誦讀法。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展示目標
“記”是古代一種文體,本文原是《桃花源詩并序》中的“序”,“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就出自本文。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大致內容,對學習中的疑問作出標記。
2、聽課文范讀,注意字音、斷句,理清課文思路,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了哪些情節?
3、你能用最簡潔的詞語概括桃花源在你心目中的整體印象嗎?
(美、樂、奇)
(解說:這一環節的設計從課文的整體入手,在導語的鋪墊和撩撥之下,學生帶著興趣進入課文,體現自主精神,教師可利用課件進行檢測,如字音、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幫助學生在自讀中理解大意,掃除障礙;通過范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對桃源作出初步評價。)
三、分步品味
(一)想象桃源之“美”
1、找出描寫桃源外部環境美和內部環境美的句子,朗讀并背誦。
2、桃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你能選一個景點用下面的句式描繪一下嗎?
句式:這里的------美,你看(聽)------
3、教師點拔,發現描述者對詞句理解不正確的地方予以指正,對有創造性的予以肯定,注意以下字詞:鮮美、開朗、交流
4、小結:聽了大家的描繪,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風景秀麗,美在靜謐祥和,更美在民風淳樸。
(解說:這一環節的設計著眼于想象力、表達力和培養、訓練。入情入境,展開豐富的想象,繪聲繪色,進行創造性的描繪,并在課文內容的串聯下,點撥字詞。這樣既激發了學生深入探究課文的興趣,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能力。)
(二)理解桃源之“樂”
1、桃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那么“樂”表現在什么地方?
2、自讀2、3段,以其中一類人的身份和口吻說說,那些人為什么樂?
3、教師點撥,引導學生對桃源內社會生活的描寫,并調動歷史知識,得出桃源之樂的根本原因。
4、學生小結:桃花源樂在民主平等,樂在和平安定,樂在豐衣足食,樂在民風淳樸。
(解說:這一環節的設計在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桃源之樂,并結合古代社會的黑暗現實,理解桃源之樂的社會根由。力求突出“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特征,加深理解課文,進行思維訓練。)
(三)評讀桃源之“奇”
1、桃源的美麗歡樂令人神往,桃源的離奇神秘更是引人入勝。桃源廳在何處呢?
2、評說桃源之“奇”,指導朗讀。
評:桃林之奇
山洞之奇
人們之奇
結局之奇
讀:讀出驚奇語氣,讀出重音。
3、小結:全文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桃源似有而無,似真而幻。作者的描繪令人心馳神往。
(解說:這一環節放手讓學生發現和評論,將思維訓練、語言訓練和朗讀訓練繁密結合。由評讀桃源之奇到探索詩人引人入勝的寫作技巧。)
第二課時
四、理解評價作者的理想
1、作者生活在東晉末年,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戰亂頻繁,民不聊生。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說說課文表達了怎樣的社會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2、歸納:毛澤東《登廬山》中的一句詩:“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面對中華大地的千年世態變,怎能不豪情滿懷?如今祖國各地不是桃源,勝似桃源,如果陶淵明地下有知,不知欣喜為如何?
(解說:本環節也是學習目標之一,主要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社會理想,也對學生進行理想主義的教育。)
五、課堂練習
(一)字詞
1、注音:豁然 儼然 阡陌 垂髫 邑人 詣太守 驥
2、解釋下面詞的古義和今義:交通 妻子 絕境 無論 鮮美
3、解釋多義詞:舍 尋 志 為 乃
(二)閱讀后做題: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 , ,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4、填補文中橫線上的語句。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的意思是(這里)土地平坦開闊,房屋都是一個樣式,很相象。
B、第一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渲染氣氛,為桃源的美好作烘托、鋪墊。
C、“豁然開朗”一詞寫出了漁人進入桃源后的感受。
D、第二段主要寫了桃源的美好環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6、“黃發垂髫”指 ,這里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
(三)閱讀后做題:
( )見漁人,乃大驚,問( )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還家,( )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離,( )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7、將“漁人”“村人”這兩個詞語,準確填入文中的括號內。
8、用原文回答下面問題:桃源人“皆嘆惋”的原因是什么?
9、翻譯“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六、拓展延伸
1、欣賞:影視歌曲《神奇的九寨》。
2、課外閱讀:《桃花源詩》(陶淵明)、《桃源行》(王維)、《桃源圖》(韓愈)、《桃源行》(王安石)、《桃花溪》(張旭)、《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總說:本教案力求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結合課件,努力激發學生興趣,充分體現引導自學,體現了新課標精神。教學中以“美、樂、奇”為切口開始全文的學習,又緊扣“美、樂、奇”收束,課堂練習力求突出基礎知識的訓練和理解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后延伸,開闊視野,提高理解、鑒賞水平,了解陶淵明的藝術魅力對后世的影響。挺實用。)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篇11
教學目標 :
一 了解文言文中主語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詞,辨認“妻子”、“交通”、“無論”、“鮮美”、“絕境”等文言詞語。
二 理解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敘事的表現手法。
三 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一 本文為課內自讀課文,內容易掌握,重點應放在詞匯和朗讀教學上。
二 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復述課文,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同時有目的地進行敘事的口頭訓練。
三 因本文為文言文,學生自學有難度,故安排兩教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讀“閱讀提示”,導讀課文一、二節。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 導入 新課
1.指導學生讀閱讀提示的作者介紹部分。
2.教師介紹課文。
陶淵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連禍結的東晉末年,對現實極為不滿。他為了表達自己的社會理想,曾經寫了《桃花源詩并序》。序中,他描繪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會風尚,記敘了桃花源詩的來歷,情節引人入勝,語言簡練,質樸自然,讀來瑯瑯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獨立的文章。這就是《桃花源記》。(板書課題、作者)
二 導讀課文
1.對照注釋讀課文,借助工具書弄懂疑難字詞。
2.(出示小黑板)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垂髫 要 儼然 邑人
阡陌 驥 怡然
3.教師概述文章大意,學生對照原文。
4.散讀課文后,討論線索,各段段意。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板書。
(1)線索:漁人的行蹤(進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漁人緣溪行,欲窮桃花林。
第2段,舍船從口入,發現桃源景。
第3段,應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說如此,不復得其路。
5.導讀第1段。
(1)集體朗讀。(或指名朗讀)
(2)討論:課文是怎樣交代發現桃花源的原因、時間、地點、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遠近(迷路)
時間:晉太元中
人物:漁人
“忽逢”一詞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詞指出漁人是迷路時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預示下文發現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關詞語:
“緣溪行”、“復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劃船行走。從下文“便舍船,從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證實“行”的解釋。
“鮮美”:鮮艷,美麗。(今義:新鮮、可口)
“異之”:異,詫異;之,代詞,指桃花林的美景。
6.導讀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文章大意。
(2)討論:
漁人“從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樣的美景?
教師點撥: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生活情景:“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7.猜讀課文:想象一下,當漁人來到桃源,桃源人將會有何反響?
三 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一。
2.背誦全文。
3.預習第3、4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一 繼續導讀課文,理解文中主語省略現象;二 學習范圍副詞“皆”、“咸”、“具”、“皆”、“并”等。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 自讀課文(散讀)
二 試背課文
三 結合課后練習二、六,導讀第3節。
討論:
1.漁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對漁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樣的社會風氣?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要”通“邀”。
反映了村人熱情好客、真誠淳樸的社會風尚。
“咸、皆”,表示范圍的副詞。(結合練習六)
皆:全,都。指人、事、物的全數。
咸:全,都,一般指人的全數。
俱:全,都。一般指兩個以上的人同做一件事,在這個意義上,“俱”一般不寫作“具”。
具:全部,引申為詳盡、詳細。
并:一起,一并。從類別上概括。
2.桃源人為何“不復出”?
說明桃花源人安居樂業,也反映了他們飽受戰亂之苦,對外界的戰亂抱“厭而遠之”的態度。
3.辨析“妻子”、“絕境”等詞的古今義。
妻子:古義:妻子和子女。
今義:單指妻。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4.村人“皆嘆惋”,是為什么?(練習二)
明確:因桃源不易被外人發現,加之桃源人“不復出”,“與外人間隔”,故嘆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變化。
四 導讀第4、5節
1.指名朗讀、講述句意。
2.討論:
(1)漁人既然“處處志之”,但“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結合練習三)
文章開頭講到“忘路之遠近”,可見路途遙遠,標志失落是有可能的。
作者的用意在于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
(2)本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最后一節寫劉子驥是否多余?
這一節對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尋覓作了渲染,增強了表達效果。
五 散讀課文,歸納寫作特色。
1.剪裁得當。通過描繪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狀來表達作者的理想社會。中間部分寫得詳細,開頭結尾寫得簡略。
2.線索清楚。以漁人行蹤為線索,一線貫穿,層次分明,但并非平鋪直敘,而是曲折回環,懸念疊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
3.語言簡潔凝練,通俗流暢。
六 集體朗讀課文。體味鑒賞寫作特色。
七 指名試譯課文
八 自讀練習(印發練習題)
1.選擇正確的答案,將序號填入括號內。
(1)本文敘事的線索是( )。
①桃花源的由來。
②漁人發現桃源的經過。
③漁人進出桃源。
④時間先后。
(2)漁人離開桃源后,“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后來尋找桃源的人“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 )
①說明桃源人小心謹慎。
②暗指“桃源”是找不到的。
③說明漁人有意捉弄地方官員。
④暗指“桃源”人心存戒心,不愿意讓外人知道他們的藏身之地。
2.判斷下列各句正誤。(對的打“√”,錯的打“×”)
(1)《桃花源記》一文以時間先后為順序,從發現桃源,到訪問桃源,再到離開桃源。( )
(2)“阡陌交通”的意思是:田間的小路成為交通要道。
( )
(3)陶淵明在本文中通過描繪桃源中的生活情狀,來表達作者的理想社會。( )
(4)“緣溪行”中的“行”是行走,向前走的意思。
( )
3.分別指出下列詞語的古今義:
例: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交通運輸
(1)妻子 古義:
今義:
(2)絕境 古義:
今義:
(3)無論 古義:
今義:
(4)鮮美 古義:
今義:
(5)窮 古義:
今義:
4.將下句中省略的主語補充完整:
(1)( )見漁人,( )乃大驚,( )問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還家,( )設酒殺雞作食。
(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數日,( )辭去。
5.試從課文中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語,并選用其中的三個詞語寫一段話。(要求:(1)語句流暢,圍繞一個中心選擇材料。(2)運用敘述和描寫相結合的方法。(3)字數250字左右。)
[參考答案]
1.(1)③, (2)②,
2.(1)√, (2)×, (3)√, (4)×
3.妻子:古義:指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指與世隔絕的境地;今義:指毫無出路的境地。
無論:古義:不要說;今義:表示無條件關系的關聯詞。
鮮美:古義:鮮艷美麗;今義:食物味道好。
窮;古義:盡;今義:貧困。
4.(1)村中人,村中人,村中人,漁人,村中人,村中人。
(2)村中人,村中人,漁人,漁人。
5.出自本文的成語有:
豁然開朗 無人問津 世外桃源 不足為外人道
小練筆:(略)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篇12
互動目標:
一.反復誦讀課文,疏通文意。
二.感受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對黑暗現實的不滿。
試卷內容:
第一部分:自主探究
一.教師范讀,學生初步感知:
請你大膽地談出第一遍聽讀后對作者描述的境界的最大感受吧:
二.以默讀為主,探討下列第1、2段中加橫線的詞語意思。
1.緣溪行( ) 2. 芳草鮮美( ) 3.漁人甚異之( )
4.欲窮其林( ) 5.林盡水源( ) 6.仿佛若有光( )
7.豁然開朗( ) 8.屋舍儼然( ) 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10.阡陌交通( ) 11.悉如外人( ) 12.黃發垂髫( )
13.并怡然自樂( )( )
三.反復誦讀。充分感受第1、2 段中作者所描寫的美好境界。
1.作者極力表現漁人怎樣的感覺?借用文中詞語回答。
2.默寫表現桃花林美異的文字。
3.默寫表現世外桃源中環境美異的文字。
四.默讀并探討第3-5段中加橫線的詞語的意思。
1.乃大驚( ) 2.具答之( ) 3.便要還家( )
4.咸來問訊( ) 5.妻子邑人( ) 6.來此絕境( )
7.不復出焉( ) 8.無論魏晉( ) 9.具言所聞( )( )
10.延至其家( ) 11.不足為外人道也( )12.既出( )
13.便扶向路( ) 14.處處志之( ) 15.及郡下( )
16.詣太守( ) 17.說如此( ) 18.尋向所志( )( )
19.欣然規往( ) 20.未果( ) 21.尋病終( )
22.后遂無問津者( )
五.反復誦讀,補充下列語句中的省略詞。
1.( )具答之。
2.( )問(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 )皆嘆惋。
4.林盡( )水源。
六.反復誦讀,感受桃花源內外世界的不同,體會陶淵明虛構理想社會的時代根源。
1.桃源中人為何來此?
2.桃源中人為何皆嘆惋?
3.桃源中人為何叮囑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
4.作者為什么又寫后人無法尋找到世外桃源?
第二部分:綜合探究
一.指出下列語句中的通假字。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
二.指出下列句中古今異義的詞,并分別解釋。
1.阡陌交通 古義: 今義: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古義: 今義:
3.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古義: 今義:
4.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古義: 今義:
5.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古義: 今義:
6.不足為外人道也。 古義: 今義:
7.詣太守,說如此。 古義: 今義:
三、選擇與句中加點字含義相同的一項
1.屋舍儼然( )a.好像 b.整齊的樣子 c.嚴肅的樣子
2.欲窮其林( )a.徹底 b.窮盡,盡 c.沒有錢,與富相對
3.芳草鮮美( )a.色彩鮮艷美麗 b.新鮮美麗 c.這里指味道好
4.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a.妻子一人;沒有出路的地方 b.妻子一人:與世隔絕的地方c.妻子和兒女;與世隔絕的地方
5.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a.竟 b.就 c.才
6.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a.標記 b.志向 c.做標記
四.寫出本文中出現的三個成語。a. b. c.
五、選擇下列語句中翻譯正確的一項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a.有好的田地好的池水和桑池之美。b.有良田池水桑葉竹子等。c.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d.有良田池水和桑竹等各種植物。
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a.問起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說魏晉了。
b.問起現在是什么社會,于是不知道有漢朝, 無論是魏還是晉了。
c.問起現在是什么朝代,無論如何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d.問起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六.給下列加橫線字注音:
豁然開朗( ) 屋舍儼然( ) 阡陌交通( ) 黃發垂髫( ) 怡然自樂( ) 便要還家( )
七.下面幾句話,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a、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b、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八.《桃花源記》作者 ,他是 時人,名 ,是著名 。本文原是
中的“序”。《桃花源記》是一篇的名作,它虛構了一個與 的美好境界,寄托了 ,反映了 的意愿。本文以 為線索,以 為順序。
九.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古今意義基本相同的一項是( )
a.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c.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d.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十.下列句中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中:晉太元中 中無雜樹 b、舍:便舍船 屋舍儼然
c、皆:皆嘆惋 皆出酒食 d、尋:尋向所志 尋病終
十一.對“世外桃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逃避現實的一種空想,毫無積極意義可言。b、這是針對現實的一種追求,在當時有著積極的意義。
c、這是空想,但寄托了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愿望。d、它的出現反映當時社會黑暗,戰亂頻繁。
十二.解釋下列多義字:
武陵人捕魚為業( ) 復前行,欲窮其林( )
為 其
不足為外人道也( )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
見漁人,乃大驚( ) 尋向所志( )
乃 尋
乃不知有漢( ) 尋病終( )
便舍船( ) 便扶向路( )
舍 向
屋舍儼然( ) 尋向所志( )
便得一山( ) 處處志之( )
得 志
既出,得其船( ) 尋向所志( )
答案:第一部分:一.略二. 1.沿著2.鮮艷美麗3.對此景感到驚詫4.走完沒有5.隱隱約約6.開闊的樣子7.整齊的樣子8.之類9.交錯相通10.都11.老人小孩12.都13.高高興興,自得其樂三.略四.1.竟然2.詳細3.通“邀”4.都5.妻子和兒女6.與世隔絕的地方7.這里8.更不必說9.詳細 所聽說的事情10.邀請11.值得12.已經13.沿著14.做標記15.到 16.到,拜見17.像這樣18.原來的 所做的標記19.計劃20.實現21.不久22.訪求五.1.漁人2.村中人 漁人3.村中人 村中人4.于六.1.先世避秦時亂2.為外面世界變化之大而驚訝,為其動蕩不休而嘆息。3.擔心外面世界的侵擾。4.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遠源是虛構的境界。同時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第二部分:一.要,通“邀” 二. 1.交通:古義,為交錯相通;今義,往來通達,或各種運輸的總稱。2.妻子:古義,指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毫無出路的境地3.無論:此處為“不用說”“更不用說”之意;今義,是表條件關系的關聯詞4.鮮美;古義,色彩鮮艷美麗;今味好,香濃5.得:此處義為“看到”,今義,用為助詞6.不足:古義,不值得;今義,不滿不充分7.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三. 1.b 2.b 3.a 4.c 5.a 6.c. 四.a.豁然開朗 b.世外桃源 c.怡然自得五.1.c 2.d六.略 七.c 八.陶淵明;東晉;潛;詩人 《桃花源詩并序》;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作者的政治理想;廣大人民 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時間先后 九.b十.c 十一.a 十二. 為:作為、對,向 其:這,那 他(指漁人) 乃:就,于是 竟然 尋:尋找、不久 舍:舍棄、房屋 向:舊、原先的 得:看到、找到 志:做標記、做的標記
答案:第一部分:一.略二. 1.沿著2.鮮艷美麗3.對此景感到驚詫4.走完沒有5.隱隱約約6.開闊的樣子7.整齊的樣子8.之類9.交錯相通10.都11.老人小孩12.都13.高高興興,自得其樂三.略四.1.竟然2.詳細3.通“邀”4.都5.妻子和兒女6.與世隔絕的地方7.這里8.更不必說9.詳細 所聽說的事情10.邀請11.值得12.已經13.沿著14.做標記15.到 16.到,拜見17.像這樣18.原來的 所做的標記19.計劃20.實現21.不久22.訪求五.1.漁人2.村中人 漁人3.村中人 村中人4.于六.1.先世避秦時亂2.為外面世界變化之大而驚訝,為其動蕩不休而嘆息。3.擔心外面世界的侵擾。4.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遠源是虛構的境界。同時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第二部分:一.要,通“邀” 二. 1.交通:古義,為交錯相通;今義,往來通達,或各種運輸的總稱。2.妻子:古義,指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毫無出路的境地3.無論:此處為“不用說”“更不用說”之意;今義,是表條件關系的關聯詞4.鮮美;古義,色彩鮮艷美麗;今味好,香濃5.得:此處義為“看到”,今義,用為助詞6.不足:古義,不值得;今義,不滿不充分7.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三. 1.b 2.b 3.a 4.c 5.a 6.c. 四.a.豁然開朗 b.世外桃源 c.怡然自得五.1.c 2.d六.略 七.c 八.陶淵明;東晉;潛;詩人 《桃花源詩并序》;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作者的政治理想;廣大人民 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時間先后 九.b十.c 十一.a 十二. 為:作為、對,向 其:這,那 他(指漁人) 乃:就,于是 竟然 尋:尋找、不久 舍:舍棄、房屋 向:舊、原先的 得:看到、找到 志:做標記、做的標記
答案:第一部分:一.略二. 1.沿著2.鮮艷美麗3.對此景感到驚詫4.走完沒有5.隱隱約約6.開闊的樣子7.整齊的樣子8.之類9.交錯相通10.都11.老人小孩12.都13.高高興興,自得其樂三.略四.1.竟然2.詳細3.通“邀”4.都5.妻子和兒女6.與世隔絕的地方7.這里8.更不必說9.詳細 所聽說的事情10.邀請11.值得12.已經13.沿著14.做標記15.到 16.到,拜見17.像這樣18.原來的 所做的標記19.計劃20.實現21.不久22.訪求五.1.漁人2.村中人 漁人3.村中人 村中人4.于六.1.先世避秦時亂2.為外面世界變化之大而驚訝,為其動蕩不休而嘆息。3.擔心外面世界的侵擾。4.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遠源是虛構的境界。同時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第二部分:一.要,通“邀” 二. 1.交通:古義,為交錯相通;今義,往來通達,或各種運輸的總稱。2.妻子:古義,指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毫無出路的境地3.無論:此處為“不用說”“更不用說”之意;今義,是表條件關系的關聯詞4.鮮美;古義,色彩鮮艷美麗;今味好,香濃5.得:此處義為“看到”,今義,用為助詞6.不足:古義,不值得;今義,不滿不充分7.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三. 1.b 2.b 3.a 4.c 5.a 6.c. 四.a.豁然開朗 b.世外桃源 c.怡然自得五.1.c 2.d六.略 七.c 八.陶淵明;東晉;潛;詩人 《桃花源詩并序》;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作者的政治理想;廣大人民 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時間先后 九.b十.c 十一.a 十二. 為:作為、對,向 其:這,那 他(指漁人) 乃:就,于是 竟然 尋:尋找、不久 舍:舍棄、房屋 向:舊、原先的 得:看到、找到 志:做標記、做的標記
答案:第一部分:一.略二. 1.沿著2.鮮艷美麗3.對此景感到驚詫4.走完沒有5.隱隱約約6.開闊的樣子7.整齊的樣子8.之類9.交錯相通10.都11.老人小孩12.都13.高高興興,自得其樂三.略四.1.竟然2.詳細3.通“邀”4.都5.妻子和兒女6.與世隔絕的地方7.這里8.更不必說9.詳細 所聽說的事情10.邀請11.值得12.已經13.沿著14.做標記15.到 16.到,拜見17.像這樣18.原來的 所做的標記19.計劃20.實現21.不久22.訪求五.1.漁人2.村中人 漁人3.村中人 村中人4.于六.1.先世避秦時亂2.為外面世界變化之大而驚訝,為其動蕩不休而嘆息。3.擔心外面世界的侵擾。4.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遠源是虛構的境界。同時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第二部分:一.要,通“邀” 二. 1.交通:古義,為交錯相通;今義,往來通達,或各種運輸的總稱。2.妻子:古義,指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毫無出路的境地3.無論:此處為“不用說”“更不用說”之意;今義,是表條件關系的關聯詞4.鮮美;古義,色彩鮮艷美麗;今味好,香濃5.得:此處義為“看到”,今義,用為助詞6.不足:古義,不值得;今義,不滿不充分7.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三. 1.b 2.b 3.a 4.c 5.a 6.c. 四.a.豁然開朗 b.世外桃源 c.怡然自得五.1.c 2.d六.略 七.c 八.陶淵明;東晉;潛;詩人 《桃花源詩并序》;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作者的政治理想;廣大人民 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時間先后 九.b十.c 十一.a 十二. 為:作為、對,向 其:這,那 他(指漁人) 乃:就,于是 竟然 尋:尋找、不久 舍:舍棄、房屋 向:舊、原先的 得:看到、找到 志:做標記、做的標記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篇13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
2、展開想象,品味桃源勝境。
3、聯系背景,感悟作者思想。
教學重點:
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有位英國文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學們往往也有這種體驗:當你遇事不順時,當你心煩意亂、郁悶低沉時,你會去想一些開心的東西。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卻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桃花源記》,走進陶淵明筆下的那方世外桃源。
二、了解作者:陶淵明,東晉詩人。名潛,字元亮。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但由于當時社會的動蕩不安,他空有才智卻難以施展。他曾做過小官,因“不為五斗米折腰”,棄官回鄉從此過起了田園式的隱居生活。后人稱其為“靖節先生”。
三、讀文感知
1、初讀課文
(1)學生初讀,邊讀邊用筆畫出不能讀準的字音、不能正確斷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語句,可以結合注釋跟同桌或在小組內交流,互相指證。
(出示字詞檢測)
(2)隨機抽查學生初讀的情況,全班同學當評委,從字音、斷句和是否讀出感情作為標準。
2、配樂范讀:感知文章內容、感受文章魅力
3、再讀課文:學生自讀,結合注釋、工具書自行翻譯,組內交流自學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若仍不懂,則舉手問老師,全班同學一同解決。教師注意點撥。
四、品讀賞析:
屏顯“桃源訪談”:同學們,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們想不想到桃花源?現在啊,這間教室就是桃花源,你們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電視節目主持人。我們下面穿過時空隧道,來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東晉時代的桃花源中,現在我對村民現場采訪。
然后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訪了以下問題:
1、能為觀眾朋友介紹一下你們桃花源的自然環境嗎?
2、請問你們是怎么來到這里的?
3、你能對我們觀眾朋友說說你們桃花源居民的風俗習慣嗎?
4、在節目的最后,請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點或你們的感受。
五、合作探究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為什么?請到文中找出根據。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篇14
一、內容回顧
1. 同學互相就上節課所學來提問。
2. 按照“捕魚忘路——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漁人行蹤線索,講述桃源故事。
過渡:你覺得文中的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美、樂、奇)
二、想像桃源之“美”
1. 朗讀描寫桃花源外部環境美和內部環境美的句子,開展朗讀比賽。
2. 桃花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請選一個景點,用“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給大家描繪一番。
如:這里的桃林美,你看,長達二三里,中間沒有一棵別的樹,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艷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像眼睛,像星星。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是一只只飛舞的粉蝶……
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莊稼茁壯生長;池水清澈,魚兒悠然自樂……
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教師小結:聽著大家的描繪,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環境幽雅,美在風景秀麗,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靜謐祥和……
三、感受桃源之“樂”
1. 桃花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樂”?(男女、老幼、漁人)
2. 他們分別為什么而樂?請你以其中一類人的身份和口吻說說。
教師以記者采訪的形式跟學生交流,學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設身處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樂。
如(1)男人雖種植勞累,但他們樂,樂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戰亂之苦,能安居樂業。
(2)女人雖采桑養蠶,織布縫衣,忙得不亦樂乎,但她們樂,樂在沒有壓迫,沒有剝削,過著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黃發)“怡然自樂”,樂在老有所養,豐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樂”,樂在和平安樂,無憂無慮。
(5)漁人樂,樂在受人熱情相邀,盛情款待。
小結:桃花源樂在民主平等,樂在和平安定,樂在豐衣足食,樂在民風淳樸,樂在……
四、評說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美麗快樂令人神往,桃花源的離奇神秘更是引人入勝。那么,桃源“奇”在何處呢?請你以“ 奇,那是因為 ”的句式闡述一下自己的認識,要盡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討論,交流。 (明確:景奇、人奇、蹤奇。)
(1)景奇。如桃林奇,那是因為“夾岸數百步……落英繽紛”。山洞奇,那是因為“仿佛若有光……豁然開朗”。
(2)人奇。如人奇,那是因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蹤奇。如蹤奇,那是因為漁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后“尋向所志,不復得路”,名人探訪,竟然“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五、賞讀課文
在投入的賞讀中,神游這個美麗歡樂而又撲朔迷離的桃源勝境。
六、研課文,悟主旨
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存在嗎?作者為什么要寫呢?我們又該如何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呢?
(學生深入文本,領悟文中主旨,各抒己見。)
七、總結全文
桃花源不是陶淵明消極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閃光理想的依托。毛澤東《登廬山》中的一句詩:“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面對著中華大地的千年變遷,中國人民真正站了起來。如今祖國各地不是桃源,勝似桃源,倘若陶淵明地下有知,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的。
八、布置作業
1. 課后選讀以下詩作:《桃花源詩》(陶淵明)《桃源行》(王維)《桃源圖》(韓愈)《桃花溪》(張旭),
可以摘抄文中優美詩句,也可以寫心得體會。
2.千百年來,“桃花源”已成為人們在失意時精神的避難所,衍化成為一種“桃源情結”。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桃花源”魅力長存的原因。
3.請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寫一篇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