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季》教案(通用16篇)
《我的四季》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對對青春的思考與認識。
2.學生能夠結合自我體驗,說出《我的四季》蘊含的人生含義。
3.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義。
重點難點:
1.讓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在于人生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關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義的理解。
教學方法:活動體驗
教學設想: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媒體及用具:投影片;錄音帶:范讀帶、配樂帶。
教學過程設計:
四季猶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張潔的《我的四季》實際上就是“我”的人生。張潔將生命的勞作、艱辛、期待、收獲濃縮在四季里,實際上就是把人生的閱歷濃縮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讓讀者與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樂。
張潔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散文創作致力于“愛”與“美”的探索和表現,張潔把這一時期的散文創作命名為“大雁系列”,這一組“大雁系列”散文以一種輕松、自然、冷靜的筆法出現在當時浸泡著淚水、呻吟著苦楚的傷痕文學之中顯得特別與眾不同。這種不同的意義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張潔的這組散文描寫的重點已從十七年時期所強調的社會、政治、歷史層面轉向了純粹的人生層面,從而給被僵硬的政治話語束縛太久的當代散文園地吹來了一股清新、自然的風,有力地推動了20世紀末散文創作中出現的狀寫人生的浪潮;
二是張潔的這組散文散溢著一股強烈的苦難意識。以往的文學作品,表達的大多是一種社會批判、政治批判,較少有人像張潔的散文這樣從樸素的人道主義立場去再現苦難。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張潔可以說是當代散文領域少有的一位直面苦難、咀嚼苦難并以苦難的本體形式感染著讀者的散文作家。沿著第二條寫作理念,張潔作了進一步的創作探索,隨后出現的代表作品便是我們現在選入教材的《我的四季》,以《我的四季》為代表的張潔這一時期的散文所表現的是通向理想人生的艱難跋涉,是處于生活困境中左沖右突的沉重感。它和隨后出現的《過不去的夏天》一道,代表著張潔的散文創作主題已從情感和道德的范疇擴展到復雜豐富的社會生活領域。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經歷一個由稚嫩到成熟的過程。這就像一年的四個季節一樣,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復始、輪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屬于我們卻只有一次。在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
[大屏幕:思考:在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自讀學習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張潔對人生的種種感悟,給了我們哪些啟示?[板書課題]
二、溫故知新:
教師:請同學們思考:閱讀抒情散文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學生1:閱讀散文時,首先要知道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是什么。
學生2:抒情散文,關鍵是從文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這都是我們學習時要掌握的。
《我的四季》教案 篇2
一、導入新課
學生演唱《被風吹過的夏天》,感謝××同學的精彩演唱,帶我們一起走進那個被風吹過的夏天。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周而復始,輪回不止。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我們將如何度過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張潔對人生的種種感悟,能我們哪些啟示?
二、作者簡介
張潔1937年生于北京。197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從森林里來的孩子》,獲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著有作品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無字》等。
三、自讀研讀、整體把握
(好的散文如果只眼睛看,我想那是很難感悟其中意蘊的。所以請同學們拿起書,自讀課文,注意要讀出感情并控制好時間,閱讀時,同學們可以參看這個自讀提示,互相研討。)
1、“生命如四季”,這四季應指人生的哪些階段?
(少年時期、青年時期、中年時期、老年時期)
2、作者生命的四季有什么特點?
(作者生命的四季充滿勞作、艱辛、期待與收獲)
3、貫穿于作者生命的四季主線是什么?
(作者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態度)
4、這篇散文整體上運用了什么手法?
(運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個季節,文章表面寫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實是在寫作者的一生經歷和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
四、分組研討、仔細研究作者生命的四季的人生態度
將全班分為四組,針對以下問題,分別研討生命四季的春、夏、秋、冬。
(一)學生甲朗讀2至4段,老師引導提出疑問,學生思考解答。
1、在生命的春天里,“我”面對自己的“不毛之地”是怎樣做的?
(咬緊牙關,悶著腦袋,拼卻全身的力氣,壓到我的犁頭上去,在不毛之地上開墾、播種。)
2、從“我”面對“不毛之地”是做法中能看出怎樣的人生態度?
(為自己的生命地塊負責,不逃避。)
(二)學生乙朗讀5至8段,老師引導提出疑問,學生思考解答。
1、生命的夏日,“我”都做了些什么?
(尋找水源,澆灌人生。)
2、面對失誤、挫折、失敗,“我”作出了怎樣的抉擇?
(不怨天尤人,繼續走完自己的路。)
(三)學生丙朗讀9至10段,老師引導提出疑問,學生思考解答。
1、為什么說“我”收獲的歡樂是“又酸又苦”的?
(經過春夏的艱辛和磨難,收獲的卻很微少。)
2、如何理解“面對收獲的微少,我卻瘋人一樣地大笑”?
(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和谷物同時收獲的還有人生。)
(四)學生丁朗讀11至14段,老師引導提出疑問,學生思考解答。
1、在生命的冬日,“我”要做的是什么?為什么這樣做?
(檢點人生,珍惜現在。)
2、為什么“在生命的黃昏里,哀嘆和寂寞的,將不會是我”?
(盡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問心無愧。因為回想一生,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現在仍在努力做事。)
五、自由朗讀
(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對哪個季節感悟最深刻,你能有感情的將你最喜歡的段落為大家讀一讀嗎?)[三、四位同學讀課文]
六、品位富有哲理性語言
(文的語言富有生活哲理,能夠啟發人們對人生的諸多思考。請同學們討論回答下列句子有什么深刻含義。)
1、“在這個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
(一個人既然擁有了生命,他就有責任為自己的生命地塊即人生負責,在人生的歷程中不要指望別人來為你的人生做出什么,自己的生命質量只能由自己來決定和完成,自己的人生只能是自己走過。)
2、“只要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人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來衡量我值得還是不值得。”
(一個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認真地無愧地經歷了,所有的歡樂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獲,他的一生就不會有什么人生的遺憾和哀嘆,也不會有什么生命的愧疚和寂寞。在生活里如果一個人真的這么走過了他的人生四季,人們是不必用自己的尺度去評判這人的人生得失的。)
3、“一個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來的四季屬于另一個新的生命。”
(這句話告訴我們,生命不可能重復,時間也不會再來,要認真對待生命,就要學會珍惜,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在人生的春季里,我們更應該懂得珍惜青春,春天去了還會來,青春一去可就不復返了。)
六、總結主旨
(生命如四季,充滿勞作、艱辛、期待與收獲,面對困難不回避,面臨失敗不回頭,對自己負責,珍惜現在,把握現在,方能此生無悔。)
七、課后作業
作者把生命比做四季,想一想,還可以把生命比做什么?請以“生命如__”題寫篇作文,橫線上的內容自己填寫。
【結束語】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同學們,我們正處于人生四季的春天,在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們將怎樣度過?
讓我們一起再重新朗讀一遍張潔的《我的四季》!愿每個人都能使自己的青春留下無悔!
附:【板書設計】
我的四季
張潔
春--------少年時期------耕種人生
↓↓↓
比夏--------青年時期-------澆灌人生象
↓↓↓
喻秋--------中年時期-------收獲人生征
↓↓↓
冬--------老年時期-------檢點人生
主題:生命如四季,充滿勞作、艱辛、期待與收獲,面對困難不回避,面臨失敗不回頭,對自己負責,珍惜現在,把握現在,方能此生無悔。
《我的四季》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通過活動體驗,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對自我、對青春的思考與認識。
2.學生能夠結合自我體驗,說出《我的四季》蘊含的人生含義。
3.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在于人生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關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義的理解。
三.教與學的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新課:有人說,生命是夕陽落霞,青松立峭崖,萬里平沙落秋雁,三月陽春和白雪。有人說,生命是初生時的幼稚,少年時的純真,青年時的朝氣,中年人的穩健,老年人的睿智。生命是什么,千百個人有千百種不同的答案。著名女作家張潔說,四季猶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確實,每個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經歷一個由稚嫩到成熟的過程,這就像一年的四個季節一樣,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復始、輪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屬于我們卻只有一次。在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張潔對人生的種種感悟,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設計思想:以散文化的語言深情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2、作者簡介
張潔,197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從森林里來的孩子》,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著有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曾被譯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出版)。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她不斷拓展藝術表現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設計思想:了解作者的有關情況,適時向學生推薦作者的有關作品,拓展課堂容量。)
3、本節課分四個環節:
、走進四季:(溫故知新)
A、文章開始說“生命如四季”,那么春、夏、秋、冬各用來比喻人生的那些時期?有什么特點?
明確:少年時期、青年時期、中年時期、老年時期;概括作者所說的人生四季的特點?
明確:春——少年時期;播種,勞作
夏——青年時期;耕耘,澆灌
秋——中年時期;付出,收獲
冬——老年時期。品味,反思
B、貫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條主線是什么?
明確:作者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態度
(設計思想: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理解文章內涵,有助于下面體驗活動的開展。本文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用四季比喻人生的四個階段。學生首先要明確四季與人生四個階段之間的對應關系。這是淺層次的問題卻也是理解文章的基礎。第二個問題引導學生讀課文,通過關鍵語句的查找和理解來來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并且用簡要的文字概括出來,考察學生理解概括的能力。這是較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
、品味四季:(文本研讀)
A、學完全文后,學生自由發言,談對人生的思考,對個體的啟示。
教師總結:人生重在過程,重在經歷,失敗也是一種經歷,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沒有失敗,成功還有何意義?只要認真地努力過,付出過,無愧于自己,那么你的人生必將是豐富多彩的。希望大家珍惜生命的過程,走好屬于自己人生的每一步。
(設計思想:體驗性學習的關鍵是體驗和反思,因此我們在組織學生體驗的同時也要積極引導他們結合自身經歷進行反思。讓學生在經歷和實踐中實現自我領悟,在反思中重構自己的經驗,形成自己的行動策略和方式,從而習得只能意會的知識。)
B、學完本文你又將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呢?請仿照泰戈爾的詩句用這樣的句式把你對生命的理解寫出來:
人生之春當如
人生之夏當如
人生之秋當如
人生之冬當如
預設答案有:人生如夢;人生如戲(或);人生如酒(或茶、或咖啡加糖);人生如逆旅(或生命的過程像旅行);人生如河;人生如船;人生如樹;……
(交流)
(設計思想:這一環節是從課本里面走出來,走進現實生活,走進自己的人生,把目光從書本投向生活,投向未來。泰戈爾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是很深刻的,他的語言是很精彩凝練的。用泰戈爾的詩句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讓他們適時的規劃人生。并且用詩歌的形式仿寫出來可以說是開創了一種詩意的人生。)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同學們,我們正處于人生四季的春天,在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們將怎樣度過?請同學們寫一篇練筆,結合課堂體驗活動,談談自己的想法。
(設計思想:進一步內化活動成果,并落實到文字上,作為課堂學習的有機補充。)
七、板書設計
我的四季(我的一生)
春播---少年時期;播種,勞作
夏耘---青年時期;耕耘,澆灌,自強不息
秋收---中年時期;付出,收獲
冬藏---老年時期。品味,反思,檢點、記錄
《我的四季》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通過活動體驗,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對自我、對青春的思考與認識。
2、學生能夠結合自我體驗,說出《我的四季》蘊含的人生含義。
3、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在于人生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關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義的理解。
三、教學工具:多媒體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作者簡介:
張潔(1937~) 當代女作家。197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從森林里來的孩子》,獲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翌年加入中國作協。著有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無字》(兩次獲茅盾文學獎)。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她不斷拓展藝術表現的路子,作品的感情濃烈,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一)預習檢測
1、多音字
自怨自艾( ) 干癟( ) 顫抖( )
方興未艾( ) 癟三( ) 顫栗( )
2、形近字
揪( ) 碾( )
鍬( )
愀( ) 輾( )
3、成語:
不毛之地:
入不敷出:
(二)自由讀課文,劃出你喜歡的句子。
(三)研讀文本
1、 同學們,如果春天代表少年時期的話,
那么,夏就代表—— ,
秋就代表—— ,
冬就代表——
思考:在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當中,我們如何度過呢?
2、思考問題:
①生命的春天,作者是怎樣做的?人生態度是怎樣的?
明確:“懷著希望播種,汗流浹背,四肢顫抖,拼卻全身的力氣”等等。
選擇了堅持,不自怨自憐,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
②生命的夏天,“我”做了哪些事情,有何感悟?
明確:
A、由盼望下雨到自行尋找水源。
(感悟到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是癡心妄想,應該靠自己。)
B、找水源時,沒有充分準備,忘帶容器
(感悟到面對錯誤不應怨天尤人,要檢點自己,總結經驗,重新出發。)
C、善良過分,犯糊涂、愚昧。
(明白面對生活的災難,厄運,要堅強面對,做生活的強者。)
③生命的秋天,作者是怎樣的心情?你認為她的成果豐碩嗎?
明確:又酸又苦的歡樂
酸苦是指收獲微少,谷粒干癟;歡樂是指認真活過、無愧付出過..
不豐碩:干癟的谷粒
豐碩:收獲多于勞作;和谷物同時收獲的還有人生: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
④生命的冬季,我又在忙活些什么呢? 目的是什么呢?
明確:檢點自己:我為什么會失敗;我做錯過什么;我欠過別人什么
記錄下來
目的:不哀嘆、不寂寞
總結:
四 季 人生階段 經 歷
春 少年 播種
夏 青年 耕耘、澆灌
秋 中年 收獲
冬 老年 反思、檢點
作者的人生:
春季是生活艱辛但仍充滿希望; 夏天是歷經磨難仍不放棄;
秋天是感悟收獲但不后悔; 冬天是人生黃昏仍老有所為。
3、貫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條主線就是: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執著追求的人生信念;永不退縮的人生態度。
(四)品一品——理解句子含義
散文的語言優美而富有哲理性,選取你最喜歡的語句,并闡明理由。
1、我懷著希望播種,那希望決不比任何一個智者的希望更為謙卑。
明確: 平凡的人同樣具有遠大的理想
2、找到了水源,才發現沒有帶上盛它的容器。
明確:比喻的修辭,這就好比“機遇”和“準備”的關系。沒有準備的人,機遇就只能擦肩而過。機遇只鐘情于有準備的人。
3、“只要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人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 的尺度來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明確:“和谷物同時收獲的還有人生” “我已經愛過,恨過,歡笑過,哭泣過,體味過,徹悟過……細細想來,便知晴日多于陰雨,收獲多余勞作。”
只要真正的為生命認真負責耕耘過,只要真正體驗過,就是生命的收獲。
總結:理解句子含義要點
A、聯系上下文
B、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
C、注意修辭手法
(五)拓展延伸——仿寫
文章用四季來象征生命的歷程,其實生命的內涵是豐富的,在不同的人心中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存在,請你運用比喻的手法,將你對生命的認識表達出來。(3個排比句)
仿寫:生命像船,不要停泊,也不要隨波逐流,而應揚起風帆,搏擊風浪。
(六)讀一讀——資料鏈接
冰心: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樹……
聞一多:一軸“畫卷”,用生命的畫筆涂抹好自己的人生畫卷。
生命猶如伯牙的琴,琴雖質樸卻能發出天籟之音,因為有情;生命猶如爛柯山上千年的棋,地方雖小但是“棋”樂無窮,因為有心; 生命亦如羲之的書,簡單筆畫構筑傳世經典,因為有恒; 生命又如王冕的“畫”,歷經苦寒鑄就撲鼻奇香,因為有“韌”。
生命如瓷器一般易碎,當它完好完整的時候,釉質和色彩鮮艷動人,可當它破碎時,一聲脆響,生命就再也無法粘貼起來。
生命是需要呵護的,就像經常要給瓷器表面拂去灰塵一樣,輕輕地,充滿著珍惜和厚愛。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在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們又將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進行的斗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七)結束語:
人生的四季是短暫的,青春更是轉瞬即逝。大家的人生才剛剛揚帆起航,在人生的道路,你們將會經歷很多,收獲很多,也會失去很多,希望大家認真活過,努力過,走出屬于自己的人生,創造出精彩絕倫的人生美景。在未來,也能坦然地對自己說:哀嘆和寂寞的,將不會是我!
(八)布置作業
1、請以“生命的春天”為話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表達你對青春的感悟。
2、完成《我的四季》導學案。
3、預習《勸學》,熟讀并背誦課文。
《我的四季》教案 篇5
一、 教學目標:
1.學生能通過活動體驗,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對自我、對青春的思考與認識。
2.學生能夠結合自我體驗,說出《我的四季》蘊含的人生含義。
3.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讓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在于人生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 關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義的理解。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學習方式:活動體驗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經歷一個由稚嫩到成熟的過程。 這就像一年的四個季節一樣,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復始、輪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屬于我們卻只有一次。在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自讀學習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張潔對人生的種種感悟,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板書課題]
二、 溫故知新:
請同學們思考:閱讀抒情散文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1. 閱讀散文時,首先要知道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是什么。
2. 抒情散文,關鍵是從文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這都是我們學習時要掌握的。
3. 學習抒情散文,還要明白文章用了什么寫作手法。例如《白楊禮贊》使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上寫的是白楊樹,其實是為了贊揚北方的抗戰軍民。此外,抒情散文的語言也和其他文章大有不同,在學習時,我們也要注意體會。
三、 自讀研討:
現在我們就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來自讀學習這篇課文。閱讀時,同學們可以參看這個自讀提示,也可以互相研討。
投影自讀提示:
1. 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著怎樣的特點?
2. 貫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條主線是什么?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態度?
3.劃出作者對人生感悟的句子,說說這些感悟給你怎樣的啟示?
(學生自讀研討十分鐘)
(一)通過第一遍閱讀,同學們對課文有哪些發現和感受?
明確:1.這篇散文也是運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個季節,文章表面寫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實是在寫作者的一生經歷和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
2.作者的人生之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土地是“不毛之地”,而且她所有的是“細瘦的胳膊”和“銹鈍的犁”,“土地里的石塊和樹根還經常磕絆著她的犁頭”可見,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可是她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像一個母親一樣期待著自己希望的種子早日開花結果。
(二)老師引導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作者的另一篇文章《挖薺菜》。《挖薺菜》所描寫的情景就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艱辛的,但作者沒有無盡的感慨命運的不公,她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呢?
明確:1.作者沒有怨天怨地,而是意識到了自己在獲得生命的同時,也應當承擔起生命賦予自己的責任。文中這樣寫到:“我只有低著頭,彎著腰,用盡我全身的力氣壓著我的犁頭,我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耕種的土地。”和作者相比,我們的人生之春可謂春光燦爛,那么,我們又將怎樣來耕種自己這塊土地呢?讀了這篇文章后,給我的啟示很大。最主要的就是現在我懂得了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每一天負責,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2.從文中還可以看出,作者在年輕的時候一定經受了很多磨難。課文中,寫到作者在夏季里,遇到過干旱,他的幼苗還遭受過狂風、暴雨、冰雹的襲擊,我想表面是在寫自然界,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作者青年時代很苦。
3.還能從文中感覺到,作者在最初遇到困難時,也曾在思想上走過誤區。“在遇到干旱時,她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云朵,而且,那是怎樣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可見,剛開始時,作者是把戰勝困難的希望寄托在了別人或別的力量上了,在失敗過后,她明白了:必須在自己的土地上尋找水源。也就是說,任何困難都得靠自己。
4.從文中我看出作者也曾犯過錯誤。“在找到水源后才發現自己忘了帶盛水的容器”我更發現作者在犯了錯誤之后,知道如何檢點自己。她說:不要怨天尤人,會有一個時辰,檢點自己。我也明白:人無完人,錯誤和失敗是難免的,最關鍵的是我們如何去面對。
5.從“弱者,即使你替他擋過了這次風雨,但終有一次會被淘汰,只有強者,會留下來繼續走完自己的路。” 這句話我們可以以體會到在作者的人生夏季里,充滿了困難,挫折,磨難,但她始終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是要做生活的強者。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
(三)記得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生命就像奔涌的洪流,如果沒有島嶼或暗礁,又豈能激起美麗的浪花?是啊,不經歷風雨,又怎能看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老師也真心希望每一位同學,能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學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啟發?
明確:作者在人生的秋季里,收獲的果實是干癟的,但是,她沒有灰心喪氣。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有了一種獨特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認真的生活過,無悔的付出過,和谷物一起收獲的還有人生。”從這些內容中,我們感到作者能正確面對人生。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人生最大的快樂不是最終占有什么,收獲什么,而是在于追求什么的過成。”我想在今后,我們的努力也許得到的結果會不盡人意,但我們也會正確面對。(四)如果我們在辛勤的耕耘過后,我們的未來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輝煌,那就讓我們像雷鋒那樣做一顆普通的螺絲釘吧,像李素麗那樣做一個平凡的勞動者吧,因為平凡也是一種美麗,難道不是嗎?同學們從文中獲得了很多啟示,很好。哪位同學能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點?
明確:1.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艱辛但仍充滿希望;夏天是歷經磨難仍不放棄;秋天是感悟收獲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黃昏仍老有所為。
2.春季,播種希望;夏天,戰勝磨難;秋天,感悟收獲;冬天,發揮余熱。
3.從文中可見作者的執著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縮的人生態度。貫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條主線就是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四、 創造、展示
教 師:反復閱讀和感悟后,同學們對課文一定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現在就請同學們把你的理解通過板書的形式展示出來。
[學生們設計板書,用實物投影展示,黑板也由學生板書]
五、 自由朗讀
同學們設計的板書形式多樣,可以看出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對哪個季節感悟最深刻,你能有感情的將你最喜歡的段落為大家讀一讀嗎?
[三、四位同學讀課文]
六、 挖掘主旨
同學們,女作家把生命比做一年的四個季節,她在自己的人生四季中認真生活,無悔付出,在歷經了人生的各種坎坷、痛苦、磨難后,她這樣警醒后人: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一個人的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來的四季屬于另一個新的生命。對于這句話,你又有何理解呢?
明確:1.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總沉浸在過去,要珍惜現在,因為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
2.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生命呢?我想起了我們初中學過的一篇課文《生命的意義》,奧斯特洛夫斯基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曾有過一番精辟的論述,他告訴我們,要認真對待生命,就要學會珍惜,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現在我們正處在人生的春季里,我們更應該懂得珍惜青春,春天去了還會來,青春一去可就不復返了。過去我們的學習很盲目,缺少目標,自己也缺乏毅力,從現在開始,我們不會再盲目,更不會拿自己的一生開玩笑,我想,我們懂得了怎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教 師:對于《生命的意義》中,那段經典的論述,同學們還能記起嗎?好,我們大家來試著齊背一遍。
齊背: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在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們又將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進行的斗爭。
七、小結:同學們,人生的四季是短暫的,青春更是轉瞬即逝。我想同學們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更加懂得如何面對生命,如何珍惜青春。記得有一首歌這樣唱到:“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走,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的在過每一分鐘”如果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認真的生活,無悔的付出,那么,在未來,我們也會坦然地對自己說:哀嘆和寂寞的,將永遠不會是我!
上一篇:《我的四季》課堂教學實錄
下一篇:《我的四季》參考資料
《我的四季》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觸摸把握“四季”的哲理內涵;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句子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品味,讓學生能夠結合自我體驗,說出《我的四季》蘊含的人生哲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在于人生的過程,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對自我,對青春的思考與認識,樹立正確人生觀。
教學重點:
理解哲理句子,感悟生命情懷。
教學難點:
分析哲理散文象征手法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提問:生命是什么?(討論并闡述2分鐘)
教師講述:冰心說,“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 ‘一江奔騰的春水’。”春水總是絕美的,可亦是短暫,稍縱即逝的。它是站在川上的孔子用不舍晝夜的流水發出逝去的感嘆;它是崢嶸歲月里同學少年的浪遏飛舟;它是國破淪落的李煜,愁容盡展的一江苦水;它亦是赤壁之下的蘇軾,浪沙淘盡英雄后的千古風流。作家張潔歷經人世冷暖寫到:生命如世界。四季與人生又有什么關系?我們一起走進張潔的情感世界。
二、 文本研讀。
一、 一江春水
1、自然界中四季是哪四季?春天在你的眼中怎么樣呢?(自由發言)
明確:春、夏、秋、冬;播種。
張潔的春天是否如此?
細瘦的胳膊,銹鈍的犁,樹根,石塊……
2、“我”面對“不毛之地”是怎么做的?
3、為何要這樣做?
我沒有權利逃避在給予我生命的同時所給予我的責任;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討論:如何理解?我們的生命中有沒有這樣的情感體驗?)
4、“人要是能夠期待,就能夠奮力以赴。”如何讓理解此句?是否有這樣情感體驗呢?
為自己生命地塊負責,雖然生活艱辛, 但是充滿希望。(板書)
二、夏至未至
我們在春季剝下希望,讓他成長,那么到了夏季,是否會一帆風順呢?
1、 在夏季,“我”都做了什么?尋找水源,澆灌人生。
2、 那么,在尋找水源過程中,有什么樣的經歷呢?
焦灼、望眼欲穿、盼望、恨、癡心妄想,不再。
3、 找到水源了么?但是,發生了什么悲劇?
(討論并結合自身感受:找到水源才發現沒有帶上盛他的容器。)
4、 僅僅是“干旱”的侵襲么?更悲催的還遭遇了什么?
5、 面對種種不幸,作者曾經是什么樣的心理感受?為了“我”的幼苗成長,我曾經怎么做的?可是為什么最后沒有這樣做?
6、 討論并談談自身感受:善良過分就會變成糊涂和愚昧。厄運只能將弱者淘汰,而強者卻會留下來,繼續走完自己的路。
7、 面對夏季里一次次的失誤、挫折、失敗,我做出了怎么樣的抉擇?
雖然歷經艱辛,但是戰勝磨難。(板書)
三、秋風蕭瑟
1、 秋季是收獲的季節,“我”收獲了什么果實?心情如何?
2、 為什么說我心里“又酸又苦”?為什么又“歡樂”?
雖然又酸又苦,但卻無怨無悔。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和谷物同時收獲的還有人生。
3、 如何理解“面對收獲的微小,我卻瘋人一樣的大笑。”
(板書):又酸又苦,無怨無悔
四、 冬雪爛漫
經過秋的收獲,無論收成的好壞,我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豐欠同喜,享受自己的歡樂。進入暮年,我們躺在搖椅上,身邊是微微的爐火,膝下是安躺的小狗。
1、 在冬日,我們真的.就沒有事情可做?“我”要做的是什么?為什么這么做?
板書:反思;垂暮之年,珍惜生命。
總結:作者的人生四季,有什么樣的特點?
作者的人生:春季生活艱辛但仍充滿希望;夏季是歷經磨難仍不放棄;秋季是感悟收獲但不后悔;冬季是人生黃昏,珍惜生命,仍老有所為。
三、 主旨把握。
貫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條主線是什么? 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態度?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執著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縮的人生態度。
四、 點題。
生如夏花之絢爛,
死如秋葉之靜美。
——泰戈爾
五、 拓展延伸。
關于“生命”的比喻
張愛玲:“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
席慕容:“一列疾馳而過的火車”。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的只有一次。在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們又將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進行的斗爭。
——奧斯特洛夫斯基《生命中的意義》
六、 作業布置。
在《我的四季》這篇散文中,作者把生命比作四季。想一想,還可以把生命比作什么?請以“生命如 ”為題寫一篇短文,橫線上的內容自己填寫。
七、 反思。
1、本次的公開課,教師過于自我,很多時候吧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而沒有講語言理性上升到哲理。特別是在做好“春”“夏”的鋪墊后,“秋”“冬”應該讓學生去理解,討論,而教師應該放手。
2、由于時間的關系,讓學生討論的時間過于短促,而前面的講述過于冗長,以至于后面的重難點不突出。
3、很多細節上面,特別是問題設計,沒有清晰度。比如,在講“春”的時候,應該讓學生在讀的同時,圈上重點字詞,從而水到渠成的引出“困難”。不應該問“自己耕種的土地”象征什么,而直接問如何理解這句話?
4、我在引導學生舉例的時候,思想上應該有一個高度,引導學生發現真善美,走向積極的一方面,從而帶動他們發現學習的重要,生活的美好。
《我的四季》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通過活動體驗,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對自我、對青春的思考與認識。
2.學生能夠結合自我體驗,說出《我的四季》蘊含的人生含義。
3.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在于人生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關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義的理解。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學習方式:活動體驗
教學過程: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經歷一個由稚嫩到成熟的過程。這就像一年的四個季節一樣,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復始、輪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屬于我們卻只有一次。在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自讀學習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張潔對人生的種種感悟,給了我們哪些啟示?[板書課題]
二、溫故知新:
請同學們思考:閱讀抒情散文應從哪些方面入手?(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1.閱讀散文時,首先要知道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是什么。
2.抒情散文,關鍵是從文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這都是我們學習時要掌握的。
3.學習抒情散文,還要明白文章用了什么寫作手法。例如《白楊禮贊》使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上寫的是白楊樹,其實是為了贊揚北方的抗戰軍民。此外,抒情散文的語言也和其他文章大有不同,在學習時,我們也要注意體會。
三、自讀研討:
現在我們就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來自讀學習這篇課文。閱讀時,同學們可以參看這個自讀提示,也可以互相研討。
投影自讀提示:
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著怎樣的特點?
2.貫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條主線是什么?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態度?
3.劃出作者對人生感悟的句子,說說這些感悟給你怎樣的啟示?
(學生自讀研討十分鐘)
(一)通過第一遍閱讀,同學們對課文有哪些發現和感受?
明確:1.這篇散文也是運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個季節,文章表面寫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實是在寫作者的一生經歷和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
2.作者的人生之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土地是“不毛之地”,而且她所有的是“細瘦的胳膊”和“銹鈍的犁”,“土地里的石塊和樹根還經常磕絆著她的犁頭”可見,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可是她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像一個母親一樣期待著自己希望的種子早日開花結果。
(二)老師引導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作者的另一篇文章《挖薺菜》。《挖薺菜》所描寫的情景就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艱辛的,但作者沒有無盡的感慨命運的不公,她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呢?
明確:1.作者沒有怨天怨地,而是意識到了自己在獲得生命的同時,也應當承擔起生命賦予自己的.責任。文中這樣寫到:“我只有低著頭,彎著腰,用盡我全身的力氣壓著我的犁頭,我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耕種的土地。”和作者相比,我們的人生之春可謂春光燦爛,那么,我們又將怎樣來耕種自己這塊土地呢?讀了這篇文章后,給我的啟示很大。最主要的就是現在我懂得了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每一天負責,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2.從文中還可以看出,作者在年輕的時候一定經受了很多磨難。課文中,寫到作者在夏季里,遇到過干旱,他的幼苗還遭受過狂風、暴雨、冰雹的襲擊,我想表面是在寫自然界,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作者青年時代很苦。
3.還能從文中感覺到,作者在最初遇到困難時,也曾在思想上走過誤區。“在遇到干旱時,她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云朵,而且,那是怎樣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可見,剛開始時,作者是把戰勝困難的希望寄托在了別人或別的力量上了,在失敗過后,她明白了:必須在自己的土地上尋找水源。也就是說,任何困難都得靠自己。
4.從文中我看出作者也曾犯過錯誤。“在找到水源后才發現自己忘了帶盛水的容器”我更發現作者在犯了錯誤之后,知道如何檢點自己。她說:不要怨天尤人,會有一個時辰,檢點自己。我也明白:人無完人,錯誤和失敗是難免的,最關鍵的是我們如何去面對。
5.從“弱者,即使你替他擋過了這次風雨,但終有一次會被淘汰,只有強者,會留下來繼續走完自己的路。”這句話我們可以以體會到在作者的人生夏季里,充滿了困難,挫折,磨難,但她始終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是要做生活的強者。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
(三)記得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生命就像奔涌的洪流,如果沒有島嶼或暗礁,又豈能激起美麗的浪花?是啊,不經歷風雨,又怎能看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老師也真心希望每一位同學,能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學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啟發?
明確:作者在人生的秋季里,收獲的果實是干癟的,但是,她沒有灰心喪氣。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有了一種獨特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認真的生活過,無悔的付出過,和谷物一起收獲的還有人生。”從這些內容中,我們感到作者能正確面對人生。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人生最大的快樂不是最終占有什么,收獲什么,而是在于追求什么的過成。”我想在今后,我們的努力也許得到的結果會不盡人意,但我們也會正確面對。(四)如果我們在辛勤的耕耘過后,我們的未來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輝煌,那就讓我們像雷鋒那樣做一顆普通的螺絲釘吧,像李素麗那樣做一個平凡的勞動者吧,因為平凡也是一種美麗,難道不是嗎?同學們從文中獲得了很多啟示,很好。哪位同學能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點?
明確:1.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艱辛但仍充滿希望;夏天是歷經磨難仍不放棄;秋天是感悟收獲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黃昏仍老有所為。
2.春季,播種希望;夏天,戰勝磨難;秋天,感悟收獲;冬天,發揮余熱。
3.從文中可見作者的執著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縮的人生態度。貫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條主線就是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四、創造、展示
教師:反復閱讀和感悟后,同學們對課文一定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現在就請同學們把你的理解通過板書的形式展示出來。
[學生們設計板書,用實物投影展示,黑板也由學生板書]
五、自由朗讀
同學們設計的板書形式多樣,可以看出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對哪個季節感悟最深刻,你能有感情的將你最喜歡的段落為大家讀一讀嗎?
[三、四位同學讀課文]
六、挖掘主旨
同學們,女作家把生命比做一年的四個季節,她在自己的人生四季中認真生活,無悔付出,在歷經了人生的各種坎坷、痛苦、磨難后,她這樣警醒后人: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一個人的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來的四季屬于另一個新的生命。對于這句話,你又有何理解呢?
明確:1.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總沉浸在過去,要珍惜現在,因為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
2.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生命呢?我想起了我們初中學過的一篇課文《生命的意義》,奧斯特洛夫斯基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曾有過一番精辟的論述,他告訴我們,要認真對待生命,就要學會珍惜,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現在我們正處在人生的春季里,我們更應該懂得珍惜青春,春天去了還會來,青春一去可就不復返了。過去我們的學習很盲目,缺少目標,自己也缺乏毅力,從現在開始,我們不會再盲目,更不會拿自己的一生開玩笑,我想,我們懂得了怎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教師:對于《生命的意義》中,那段經典的論述,同學們還能記起嗎?好,我們大家來試著齊背一遍。
齊背: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在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們又將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進行的斗爭。
七、小結:
同學們,人生的四季是短暫的,青春更是轉瞬即逝。我想同學們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更加懂得如何面對生命,如何珍惜青春。記得有一首歌這樣唱到:“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走,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的在過每一分鐘”如果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認真的生活,無悔的付出,那么,在未來,我們也會坦然地對自己說:哀嘆和寂寞的,將永遠不會是我!
《我的四季》教案 篇8
【教學構想】
按照新課標的特點,本課教學按“朗讀、領悟、賞析、延展”四大塊來層層推進。
“朗讀”是基礎環節,首先強調的是教師的示范作用,其次要注意多種朗讀方式的靈活運用,按照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要求從語速、語調、重音等方面做一些指導,使學生有感情的讀文,達到“美讀”的要求。
在“領悟”的環節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質疑、答疑、討論、評價,注意滲透情感、道德和價值觀的教育。
“賞析”就是要求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通過對句子的理解,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人生、社會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延展”就是將語文由課內向課外拓展,把教科書“這本小書”與生活“這本大書”融為一體,密切語文課堂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同時也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培養了創新能力。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精神。
2. 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使學生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內涵。
3. 體會文中形象、生動的詞語及富有哲理的語句,從而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生命四季”的深刻寓意。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富有哲理的語句。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師:年年有四季,但每個人的四季卻又迥異的。談談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和喜歡的理由。
二、朗讀
1. 師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體會作品的語感和感情。
2. 學生模仿教師的朗讀,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學生示范朗讀,幾名學生各選擇讀一季的內容,比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4. 舉例示范朗讀要點。
5. 學生挑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要求讀出感情。
三、領悟
1. 師:文章以“生命的四季”點明題旨,那么“春、夏、秋、冬”各寓意人生哪個時期?
2. 作者給“四季”賦予了深刻的寓意,結合本文思考每個季節具有怎樣的生命特點,從文中找出依據。同時談談每個季節中作者所持的人生態度。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進一步感知,賞析文章。)
3. 師:大家有過作者這樣的人生感悟嗎?請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季,寫一段話說說你在這一時期將如何去做?
(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相互交流討論。)
四、賞析
師:本文許多語言有生活哲理。能夠引發人們對人生諸多思考,請同學們從中選擇你欣賞的句子,談談你的理解和感受或欣賞的理由。
(學生相互交流討論,分析后再朗讀。)
五、延展
1. 師:在作者眼中“生命的四季”、在你眼中生命如什么?談談你的看法。
2. 在四季中任選一季,用一段優美的文字描繪你眼中這季的景象。字數100—200字。
(寫完后學生朗讀自己的作品。)
六、學生讀“生命的春季”,“生命的秋季”,試背誦。
七、作業
1. 從網上或書籍中找尋其他有關描寫四季的文章,選取片段與本文比較,寫出異同點。
2. 背誦“生命的春季”、“生命的秋季”兩段。
[板書設計]
我的四季
張潔
春——少年時期——播種勞累
夏——青年時期——艱難探索
秋——中年時期——獲取收獲
冬——老年時期——檢點品味
上一篇:《我的四季》參考資料
下一篇:《我的四季》教案3
《我的四季》教案 篇9
1.5《我的四季》教案
生命如四季。(a)
段解:點明生命猶如四季。
春天,我在這片土地上,用我細瘦的胳膊,緊扶著我銹鈍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樹根、石塊,磕絆著我的犁頭,消耗著我成倍的體力。我汗流浹背,四肢顫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剛剛開墾的泥土之上。(b)可我懂得我沒有權利逃避,在給予我生命的同時所給予(c)。我無須問為什么,也無須遐想有沒有結果。我不應白白地耗費時間,去無盡地感慨生命的艱辛,也不應該自艾自憐命運怎么這樣不濟,偏偏給了我這樣一塊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緊牙關,悶著腦袋,拼卻全身的力氣,壓到我的犁頭上去。我絕不企望有誰來代替,因為在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d)
我懷著希望播種,那希望絕不比任何一個智者的希望更為謙卑。(e)
每天,我望著掩蓋著我的種子的那片土地,想象著它將發芽、生長、開花、結果。如一個孕育著生命的母親,期待著自己將要出生的嬰兒。(f)我知道,人要是能夠期待,就能夠奮力以赴。 (g)
段解:在生命的春天里應擔負責任,播種希望。
艱辛無比 擔負責任
四季之春 人生之春
勞作期盼 播種希望
a作者為什么把生命比作四季?這樣開頭有什么好處?把生命比做四季,開篇點題,總領全文。將生命的歷程比作大自然的四季,四季的春夏秋冬,對應人生的少年、青年、中年、和晚年,闡明題目內涵,生動而富有哲理。
b“細瘦的胳膊”“樹根”“石塊”這些詞語形象地表達了什么意思?“細瘦的胳膊”是說自己身體尚不強壯,“成長”“石塊”比喻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困惑和阻礙,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生命歷程中遇到的困難。
c“我的責任”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我的責任”在文中指的是在(人生)貧瘠的土地上耕耘、播種。
d作者為什么不企望別人的代替?決不企望意在表明:一個人來到世上,就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就要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誰也不能代替自己的奮斗,生命的質量由自己決定。
e“希望”指什么?“希望”指希冀著生命在這里發芽、生長、開花、結果。
f作者這個比喻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這個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自己對未來的希望。
g解釋一下這句話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一旦有了信念和目標,他就會全身心投入到生命的奮斗當中。,表明了理想對于生命的重要意義。
夏日,我曾因干旱,(a)站在地頭上,焦灼地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樣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吶!(b)盼著、盼著,有風吹過來了,但那陣風強了一點,把那片載著雨滴的云朵吹了過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過,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給我一滴雨。
那是什么樣的癡心妄想!(c)我終于明白,這妄想如同想要拔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上,尋找泉水。 (d)
沒有充分的準備,便急促進上路了。歷過的艱辛自不必說它。要說的是找到了水源,才發現沒有帶上盛它的容器。(e)僅僅是因為過于簡單和過于發熱的頭腦,發生過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慘痛的過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讓人真正痛心的是在這里:并非不能。我頓足,我懊惱,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開始吧,這樣淺顯的經驗卻需要比別人付出加倍的代價來記取。不應該怨天尤人,會有一個時辰,留給我檢點自己!(f)
我眼睜睜地看過,在無情的冰雹下,我那剛剛灌漿、遠遠沒有長成的谷穗,在細弱的稻稈上搖搖擺擺地掙扎,卻無力掙脫生養它,卻又牢牢地鎖住它的大地,永遠沒有嘗受過成熟是怎么一種滋味,但夭折了。 (g)
我曾張開我的雙臂,愿將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張大幕,為我的青苗遮擋狂、暴雨、冰雹……善良過分,就會變成糊涂和愚昧。厄運只能將弱者淘汰,即使為它擋過這次災難,它也會在另一次災難里沉沒。而強者卻會留下,繼續走完自己的路。 (h)
段解:寫生命的夏天,經歷挫折,重新開始,才能使弱者變為強者。
艱辛流汗 經歷挫折
四季之夏 人生之夏
風風雨雨 弱者孌強
a“夏日”的“干旱”比喻什么?夏季的干旱,比喻不利于成功的因素。
b“望眼欲穿”反復使用,有什么作用?反復的手法的使用,表達了急切盼望幫助的心情。這種強烈的渴盼中,為下文經過千辛萬苦找到水源卻發現沒帶盛水的容器而感到痛心、懊惱的情緒作了鋪墊。
c“癡心妄想”比喻什么?“癡心妄想”的比喻,表現了這一想法的不可實現性。
d這句話有什么具體含義?含義是在經歷了挫折之后,自己徹悟到:在挫折面前只有靠自己的奮斗,才能擺脫困境,自己和生命只能由自己去把握、去拼搏。
e這句話形象地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沒有帶容器從反面形象地說明,對人的一生來說,機遇重要,但奮斗比機遇更重要,沒有了奮斗,機遇來了也抓捕不住,只能無可奈何。
f“檢點自己”說明了什么?“檢點自己”形象地說明了生命的過失給作者帶來的心靈的極端痛苦。
g“沒有長成的谷穗”“夭折”有什么比喻意?“沒有長成的谷穗”“夭折”比喻自己生命歷程中受到的挫折。
h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這句話告訴我們,只有勇敢地去經歷風雨,弱者才能變成強者,真正的強者才能留下。
秋天,我和別人一樣收獲。望著我那干癟的谷粒,心里有一種又酸又苦的歡樂。(a)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別人的干癟便灰心或喪氣。我把它們捧在手里,緊緊地貼近心窩,(b)仿佛那是新誕生的一個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鄰人,感嘆我收獲的微少,我卻瘋人一樣地大笑。在這笑聲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種特別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鄰人不知和谷物同時收獲的還有人生。我已經愛過,恨過,歡笑過,哭泣過,體味過,徹悟過……細細想來,便知晴日多于陰雨,收獲多于勞作。只要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人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c)
段解:寫生命的秋天,只要無愧地付出,認真地生活,就有生命的收獲。
成熟收獲 只要付出
四季之秋 人生之秋
豐歉同喜 就有收獲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黃昏,難道就沒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著窗子,看飄落的雪花、落寞的田野,或是數點那光禿的樹枝上的寒鴉?不,我還可以在爐子里加上幾塊木柴,使屋子更加溫暖,我將冷靜地檢點自己:我為什么失敗,我做錯過什么,我欠過別人什么……(但愿只是別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會心安得多!(d)
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一個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 未來的四季將屬于另一個新的生命。 (e)
但我還是有事情好做,我將把這一切記錄下來。人們無聊的時候,不妨讀來解悶;懷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災樂禍地罵聲:活該!聰明的人也許會說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許會演繹出一把利劍,將我一條條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數人將會理解,他們將會公正地判斷我曾做過的一切。
在生命的黃昏里,哀嘆和寂寞的,將不會是我!(f)
段解:寫生命的冬天,記錄下生命的感受和思考,表達了一種無愧人生的態度。、
檢查反思 決不虛度
四季之冬 人生之冬
冷靜盤點 無愧人生
a為什么是“又酸又苦的歡樂”?“又酸又苦”是因為自己收獲微薄;“歡樂”是指自己有一種特別的量具,不量谷物只量感受。珍惜勞動成果,獨享收獲的快樂,“我”收獲的不只是谷物,還有人生。
b “捧在手里” “貼近心窩”兩個詞語形象生動地表明了作者什么心態?“捧在手里” “貼近心窩”兩個詞語運用了比喻,增強了生動性、形象性,內容以富于哲理,表明了對自己勞動后的收獲的珍惜,說明作者不灰心、不喪氣的良好心態。
c“只要”強調了什么?這句話作者想表達什么樣的觀點?“只要”一詞強調了生命的要意重在一個人有沒有真正地為生命認真會耕耘過。這句話告訴大家:只要真正地“愛過、恨過、歡笑過、哭泣過,體味過,徹悟過”就是生命的收獲。
d“但愿”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人生觀?“但愿”句,表達了作者希望無愧于人生和社會的人生態度和人生觀。
e這一段給讀者什么啟示?這一段提示讀者,人生不售回程票,人應該珍惜生命,抓住機會,用奮斗成就輝煌人生。
f這種否定感嘆語氣有什么效果?這種否定感嘆語氣充分表現出作者的自信和自豪,告訴大家,真誠地付出,在生命的黃昏將不會有人生的哀嘆和遺憾。
《我的四季》教案 篇10
一、說教材
《我的四季》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專題“向青春舉杯|”的第二板塊“體悟人生”中第二篇。作者將生命的勞作、艱辛、期待、收獲濃縮在“四季'”里,把人生的閱歷濃縮在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讓讀者與自己一起共受煎熬、也分享快樂。板塊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解讀文本,并通過與家人、老師、同學的對話交流,加深對學習材料中青春話題的感受和思考、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不斷促進精神成長,完善自我人格。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板塊教學要求將教學目標確定為:
1、學生能通過活動體驗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對自我青春的思考和認識。
2、學生能夠結合自我體驗,說出《我的四季》蘊含的人生含義。
3、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句子的含義。
重點:讓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在于人生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難點:對一些富有哲理
性的句子的含義的理解。
二、說教法
作者在文中描述了自己的人生閱歷、抒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要使學生從文中獲得精神滋養、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促進精神成長,就必須鼓勵學生對文本的自我解讀。讓學生結合自我體驗,反復閱讀文本,深入地與文本對話,并學會與他人交流、分享經驗與感受。本案采用的教學方法為:1、自讀體悟法 學生自讀文本,劃出自認為富有哲理的句子,寫出自己的感受。2、對話交流法 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結合自我體驗交流觀點。3、合作探究法 從文本內容出發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進而獲得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三、說教學過程
課前布置預習 :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和其他參考資料,收集整理有關本文的作家作品知識,使學生養成勤于積累的好習慣。
2、 學生代表根據課前收集資料介紹作家作品
3、 聽配樂朗誦課文
4、 學生自讀、思考、體悟,寫出準備發言要點。屏幕出示自讀體驗任務:劃出作者對人生感悟的句子中你深有感觸的部分,說說感悟給你怎樣的啟示。(新課改要求,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作為重要的課程資源,發掘學生經驗的課程價值。如此設計正是讓學生以已有的直接經驗解讀文本,實現對文本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
5、 學生交流對話,向同學展示自己富有個性的文本解讀結果、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通過交流共同分享別人的經驗。
6、 合作研討 問題(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著怎樣的特點。(2)貫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條主線是什么?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態度?(設計目的是使學生在以自己的經驗解毒文本后再返回文本、深入地把握題旨。)明確:(1)人生春季 生活艱辛仍充滿希望,夏季歷經磨難但不放棄,秋季感悟收獲但不后悔,冬季人生黃昏但老有所為。(2)主線是生命不息、戰斗不止。從中可見作者執著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縮的人生態度。
7、 結語:同學們,人生的四季是短暫的,青春更是轉瞬即逝。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你們進一步明確了應該如何面對生命、如何珍惜青春。只要我們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認真地生活、無悔地付出,我們就可以坦然地說:哀嘆和寂寞的、將永遠不會是我。
《我的四季》教案 篇11
一、說教材
《我的四季>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專題“向青春舉杯|”的第二板塊“體悟人生”中第二篇。作者將生命的勞作、艱辛、期待、收獲濃縮在“四季'”里,把人生的閱歷濃縮在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讓讀者與自己一起共受煎熬、也分享快樂。板塊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解讀文本,并通過與家人、老師、同學的對話交流,加深對學習材料中青春話題的感受和思考、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不斷促進精神成長,完善自我人格。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板塊教學要求將教學目標確定為:
1、學生能通過活動體驗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對自我青春的思考和認識。
2、學生能夠結合自我體驗,說出《我的四季》蘊含的人生含義。
3、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句子的含義。
重點:讓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在于人生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難點:對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義的理解。
二、說教法
作者在文中描述了自己的人生閱歷、抒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要使學生從文中獲得精神滋養、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促進精神成長,就必須鼓勵學生對文本的自我解讀。讓學生結合自我體驗,反復閱讀文本,深入地與文本對話,并學會與他人交流、分享經驗與感受。本案采用的教學方法為:
1、自讀體悟法
學生自讀文本,劃出自認為富有哲理的句子,寫出自己的感受。
2、對話交流法
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結合自我體驗交流觀點。
3、合作探究法
從文本內容出發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進而獲得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三、說教學過程
課前布置預習: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和其他參考資料,收集整理有關本文的作家作品知識,使學生養成勤于積累的好習慣。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2、學生代表根據課前收集資料介紹作家作品
3、聽配樂朗誦課文
4、學生自讀、思考、體悟,寫出準備發言要點。屏幕出示自讀體驗任務:劃出作者對人生感悟的句子中你深有感觸的部分,說說感悟給你怎樣的啟示。(新課改要求,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作為重要的課程資源,發掘學生經驗的課程價值。如此設計正是讓學生以已有的直接經驗解讀文本,實現對文本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
5、學生交流對話,向同學展示自己富有個性的文本解讀結果、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通過交流共同分享別人的經驗。
6、合作研討
問題(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著怎樣的特點。
(2)貫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條主線是什么?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態度?(設計目的是使學生在以自己的經驗解毒文本后再返回文本、深入地把握題旨。)明確:
(1)人生春季生活艱辛仍充滿希望,夏季歷經磨難但不放棄,秋季感悟收獲但不后悔,冬季人生黃昏但老有所為。
(2)主線是生命不息、戰斗不止。從中可見作者執著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縮的人生態度。
7、結語:
同學們,人生的四季是短暫的,青春更是轉瞬即逝。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你們進一步明確了應該如何面對生命、如何珍惜青春。只要我們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認真地生活、無悔地付出,我們就可以坦然地說:哀嘆和寂寞的、將永遠不會是我。
《我的四季》教案 篇12
【基礎知識及相關背景】
一、字音及詞義:
消耗:精力因受損而漸漸減少。
焦灼zhuŽ:非常著急。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得十分急切。
癡心妄想:入了迷的荒唐想法。
慘痛:悲慘痛苦。
懊„o惱:心里別扭、煩惱。
怨天尤人:抱怨天,埋怨別人。形容對不如意的事情一味歸咎于客觀。
愚昧mˆi:缺乏知識,文化落后。
淘汰t„i:去掉壞的、不適合的,留下好的、適合的。
不毛之地:不長莊稼的土地。形容土地荒涼、貧瘠。
寂jŒ寞m:孤單、冷清。
二、相關背景:
1、關于作者:
張潔,當代女作家。原籍遼寧,生于北京,讀小學和中學時愛好音樂和文藝。1960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系,到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197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從森林里來的孩子》,獲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翌年加入中國作協。1982年加入國際筆會中國中心,并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赴美國參加第一次中美作家會議。任北京市作協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2屆茅盾文學獎,曾被譯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出版)。《只有一個太陽》,散文集《在那綠革地上》以及《張潔集》等。張潔獲意大利1989年度“瑪拉帕爾帝”國際文學獎。她的《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分獲1979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祖母綠》獲全國第3屆優秀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有一個青年》改編拍攝成電視劇播映,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她不斷拓展藝術表現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2、關于課文:
本文題目新穎,意味豐富。作者把人生的經歷:少年時期、青年時期、中年時期、晚年時期,喻作一年中的四季:春、夏、秋、冬。形象而深刻地挖掘出人生的內涵,旨在警示人們,每個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這是在給予生命同時給予的責任,每個人都無法逃避。因而一定要耕耘好自己的人生,收獲好自己的人生。
【整體感悟】
一、謀篇立意
文章開篇以“生命如四季”點明題目,接著把人生的四個階段與“四季”相比,給“四季”賦予了深刻的寓意。春天,人之少年,耕耘人生;夏日,人之青年,澆灌人生;秋天,人之中年,收獲人生,冬日,人之晚年,品味人生。
二、文章脈絡
文章共14段,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點明主題,生命如四季。
第二部分(2-14),把人生的四他階段與四季一一作比。本部分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2-4),春季是人生的耕耘期。
第二層(5-8),夏季是人生的澆灌期。
第三層(9、10),秋季是人生的收獲期。
第四層(11-14),冬季是人生的品味期。
三、寫作方法
1、修辭手法的運用。
作者把人生分為四個發展階段,并一一與四季作比,形象而恰切的展現了人生的發展過程。此外,文中大量運用了比喻,如:“望著那干癟的谷粒,心里有一種又酸又苦的歡樂”一句,其中“干癟的谷粒”形象地比喻“我”通過努力后所取得的不夠輝煌的業績。文章使用了大量生動形象的比喻句外,還用了許多其他的修辭手法以增加語句的美感和豐富的感情。如:“我已經愛過、恨過,歡笑過,哭泣過,體味過,徹悟過……”用了一連串的短句,形成能表達強烈感情的排比句。再如:“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黃昏,難道就沒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著窗子,看飄落的雪花、落寞的田野,或是數點那光禿的樹枝上的寒鴉?”連用了兩個反問句,表達了作者面對人生的冬季所表現的積極的態度。
2、富含深刻的哲理。
文中作者給“四季”賦予了深刻的寓意,并且文中這樣的語句也時時閃現。如:“深埋在泥土里的樹根、石塊,磕絆著我的犁頭,消耗著我成倍的體力。”表現出耕耘時的艱難。再如:“厄運只能將弱者淘汰,即使為它擋過這次災難,它也會在另一次災難里沉沒。而強者卻會留下,繼續走完自己的路。”不必去可憐弱者,災難是對強者的考驗,生命的最后是屬于強者的。
3、豐富的想像力。
寫作離不開想像。作者從人生的歷程出發,發揮了豐富的想像,把它形象地比作一年中的四個季節,又結合各個季節的特點,把人生的四個主要過程展現了出來,這樣的文章新穎而奇特,定能贏得讀者的喜愛。
四、重難點導析
重點語句分析:
1、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頭上,焦灼地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云朵。
這句話展現了在人生的青年時期,“我”渴望得到能展現自我才華的人生機遇。“載著雨滴的云朵”比喻一種機會。
2、望著我那干癟的谷粒,心里有一種又酸又苦的歡樂。
面對人生的秋季,“我”的收獲是“干癟的谷粒”。這實則在喻指我通過努力后所取得的不夠輝煌的業績。別人的秋天是豐收的,而自己收獲的谷粒是干癟的微小的,因而感覺又酸又苦,但畢竟仍有收獲,而且人生的收獲是豐厚的,所以它也是“歡樂”的。
【練習解答】
一、作者認為,在生命的春季,我們應播下希望和理想的種子,因為每個人在擁有生命的同時也肩負了責任,必須為這個責任播種耕耘。在生命的夏季,我們應勇敢地接受坎坷和磨難,勇敢地面對可能發生的人生失誤,要振作精神,走出困境,重新走向生命的征程。在生命的秋季,我們應坦然地面對付出和收獲,只要“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就無怨無悔。在生命的冬季,我們要反思自己走過的道路,對自己的人生做出總結。總之,不論在生命的哪個階段,我們都應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二、1、表達了自己對生命的責任感,告訴我們:一個人既然擁有了生命,他就有責任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自己的人生之路要靠自己來走,自己的生命質量要由自己來決定。
2、表達了自己愿為實現理想承受和戰勝所有的災難,做厄運的強者。
3、表達了自己身處逆境不怨天尤人勇敢地重新開始的決心。
4、因為我努力過,付出過,我的生命就多姿多彩,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個季節,我絕不會哀嘆,也不會寂寞。
三、設計此題,旨在引導我們結合自己的成長體驗談閱讀課文后所受到的教育。
四、設計此題,旨在引導我們體會并積累文章警句式的語言。
【類文品讀】
春
她的枝條剛剛擺脫漫長的嚴冬,還很脆硬,猶如加熱過度的金屬。春風吹過,枝條丁當作響。鳥兒還沒在枝葉濃密的枝頭筑巢。然而她已蘇醒。這是一天清晨我才知道的。
鄰居走到她跟前,用長鉆頭在她的樹干上鉆了個深孔,把一根不銹綱的小槽插進孔中,以便從槽中滴出漿汁。果然,漿汁滴了出來,像淚珠那樣晶瑩,像虛無那樣明凈。
“這并不是您的白樺。”我對鄰居說。
“可也不是您的。”他回敬我。
是啊,她長在我的圍墻外。她不是我的。但也不是他的。她是公共的,確切些說,她誰的也不是,所以他可以損害她,而我卻無法對他加以禁止。
他從罐子里把白樺樹透明的血液倒進小玻璃杯里,一小口一小口把它喝干。
“我需要樹汁,”他說,“里面有葡萄糖。”
他回家去了,在樹旁留下一個三公升的罐子,以便收集葡萄糖。樹汁像從沒有關緊的龍頭里一滴一滴地迅速流下來。既然流出這么多樹汁,那么他破壞了多少毛細管喲?……她也許在呻吟?她也許在為自己的生命擔憂?我不得而知,因為我既沒有第六感覺,也沒有第七感覺,更沒有第一百感覺、第一千感覺。我只能對她憐憫而已……
然而,一個星期后,傷口上長出一個褐色的疤。她自己治好了傷口。恰恰這時她身上一顆顆苞芽鼓脹起來,從苞芽里綻出嫩綠的新葉,成千成萬的新葉。
目睹這淺綠色的霧靄,我心里充滿喜悅。我少不了她,這棵白樺樹。我對她習慣了。我對她永遠佇立在我的窗前已經習慣了;而且在這不渝的忠誠和習慣中,蘊蓄著一種令我精神振奮的東西。的確我少不了她,盡管她根本不需要我。沒有我,就像沒有任何類似我的人一樣,她照樣生活得很好。
1、第一自然段描寫枝條的“脆硬”、鳥兒還未筑巢,有什么作用?
2、第3-7自然段的對話對塑造白樺樹形象有什么意義?
3、作者所說的白樺樹“蘊蓄著一種令我精神振奮的東西”,那是什么呢?
4、作者以“春”為題,他賦予“春”的內涵和張潔的《我的四季》里“春”的精神有什么相通之處呢?
(答案:1、寫白樺樹枝條脆硬、鳥兒未筑巢渲染枝條剛剛走過冬天還未成熟,和后文它遭受苦難形成反差,突出了它的堅強。 2、想幫白樺樹的人卻幫不了它,側面描寫塑造了它獨立的形象。 3、雖遭不幸卻堅強的精神。 4、本文寫走過冬天的春和春天里頑強不屈的生命,《我的四季》里春天的我也歷經坎坷追求希望,本質相同。)
上一篇:張潔《我的四季》原文閱讀
下一篇:《我的四季》教學反思
《我的四季》教案 篇13
授課過程:[大屏幕:一年四季圖] (配樂)一、導語 :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經歷一個由稚嫩到成熟的過程。 這就像一年的四個季節一樣,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復始、輪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屬于我們卻只有一次。在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大屏幕:思考:在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自讀學習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張潔對人生的種種感悟,給了我們哪些啟示?[板書課題]
二、溫故知新:
教 師:請同學們思考:閱讀抒情散文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學生1:閱讀散文時,首先要知道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是什么。
學生2:抒情散文,關鍵是從文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這都是我們學習時要掌握的。
學生3:我覺得學習抒情散文,還要明白文章用了什么寫作手法。例如《白楊禮贊》使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上寫的是白楊樹,其實是為了贊揚北方的抗戰軍民。此外,抒情散文的語言也和其他文章大有不同,在學習時,我們也要注意體會。
三、自讀研討:
教 師:同學們說的不錯。現在我們就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來自讀學習這篇課文。閱讀時,同學們可以參看這個自讀提示,也可以互相研討。[大屏幕:自讀提示: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著怎樣的特點?2、貫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條主線是什么? 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態度? 3、劃出作者對人生感悟的句子,說說這些感悟給你怎樣的啟示?](學生自讀研討十分鐘)教 師:通過第一遍閱讀,同學們對課文有哪些發現和感受?
學生4:我發現這篇散文也是運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個季節,文章表面寫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實是在寫作者的一生經歷和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
學生5:作者的人生之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土地是“不毛之地”,而且她所有的是“細瘦的胳膊”和“銹鈍的犁”,“土地里的石塊和樹根還經常磕絆著她的犁頭”可見,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可是她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像一個母親一樣期待著自己希望的種子早日開花結果。
老 師:這位同學說的非常好,還記得我們曾學過的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嗎?學生說:是《挖薺菜》。師:《挖薺菜》所描寫的情景就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艱辛的,但作者沒有無盡的感慨命運的不公,她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呢?
學生6:作者沒有怨天怨地,而是意識到了自己在獲得生命的同時,也應當承擔起生命賦予自己的責任。文中這樣寫到:“我只有低著頭,彎著腰,用盡我全身的力氣壓著我的犁頭,我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耕種的土地。”和作者相比,我們的人生之春可謂春光燦爛,那么,我們又將怎樣來耕種自己這塊土地呢?讀了這篇文章后,給我的啟示很大。最主要的就是現在我懂得了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每一天負責,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學生7:我在文中發現,作者在年輕的時候一定經受了很多磨難。課文中,寫到作者在夏季里,遇到過干旱,他的幼苗還遭受過狂風、暴雨、冰雹的襲擊,我想表面是在寫自然界,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作者青年時代很苦。
學生8:我從文中感覺到,作者在最初遇到困難時,也曾在思想上走過誤區。“在遇到干旱時,她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云朵,而且,那是怎樣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可見,剛開始時,作者是把戰勝困難的希望寄托在了別人或別的力量上了,在失敗過后,她明白了:必須在自己的土地上尋找水源。也就是說,任何困難都得*自己。
學生9:從文中我看出作者也曾犯過錯誤。“在找到水源后才發現自己忘了帶盛水的容器”我更發現作者在犯了錯誤之后,知道如何檢點自己。她說:不要怨天尤人,會有一個時辰,檢點自己。我也明白:人無完人,錯誤和失敗是難免的,最關鍵的是我們如何去面對。
學生10:我對文中這句話印象很深“弱者,即使你替他擋過了這次風雨,但終有一次會被淘汰,只有強者,會留下來繼續走完自己的路。”在作者的人生夏季里,充滿了困難,挫折,磨難,但她始終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是要做生活的強者。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
教 師:記得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生命就像奔涌的洪流,如果沒有島嶼或暗礁, 又豈能激起美麗的浪花?是啊,不經歷風雨,又怎能看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老師也真心希望每一位同學,能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學生11:作者在人生的秋季里,收獲的果實是干癟的,但是,她沒有灰心喪氣。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有了一種獨特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認真的生活過,無悔的付出過,和谷物一起收獲的還有人生。”從這些內容中,我感到作者能正確面對人生。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人生最大的快樂不是最終占有什么,收獲什么,而是在于追求什么的過成。”我想在今后,我的努力也許得到的結果會不盡人意,但我也會正確面對。
教 師:這位同學理解的非常深刻。如果我們在辛勤的耕耘過后,我們的未來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輝煌,那就讓我們像雷鋒那樣做一顆普通的螺絲釘吧,像李素麗那樣做一個平凡的勞動者吧,因為平凡也是一種美麗,難道不是嗎?同學們從文中獲得了很多啟示,很好。哪位同學能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點?
學生12: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艱辛但仍充滿希望;夏天是歷經磨難仍不放棄;秋天是感悟收獲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黃昏仍老有所為。
學生13:春季,播種希望;夏天,戰勝磨難;秋天,感悟收獲;冬天,發揮余熱。
學生14:從文中可見作者的執著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縮的人生態度。貫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條主線就是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四、創造、展示
教 師:反復閱讀和感悟后,同學們對課文一定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現在就請同學們把你的理解通過板書的形式展示出來。
[學生們設計板書,用實物投影展示,黑板也由學生板書]
五、自由朗讀
同學們設計的板書形式多樣,有文字式,有圖畫式,還有對聯式,圖文并茂式等等,這些板書能看出同學們很有創造性,同時也可以看出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對哪個季節感悟最深刻,你能有感情的將你最喜歡的段落為大家讀一讀嗎?
[三、四位同學讀課文](配樂、配畫面)
六、挖掘主旨
同學們,女作家把生命比做一年的四個季節,她在自己的人生四季中認真生活,無悔付出,在歷經了人生的各種坎坷、痛苦、磨難后,她這樣警醒后人: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一個人的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來的四季屬于另一個新的生命。對于這句話,你又有何理解呢?
[大屏幕: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一個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來的四季屬于另一個新的生命。對于這句話,你又有何理解呢?]
學生15:這句話告訴我,不要總沉浸在過去,要珍惜現在,因為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
學生16: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生命呢?我想起了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生命的意義》,奧斯特洛夫斯基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曾有過一
番精辟的論述,他告訴我們,要認真對待生命,就要學會珍惜,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現在我們正處在人生的春季里,我們更應該懂得珍惜青春,春天去了還會來,青春一去可就不復返了。過去我的學習很盲目,缺少目標,自己也缺乏毅力,從現在開始,我想我不會再盲目,更不會拿自己的一生開玩笑,我想,我懂得了怎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教 師:對于《生命的意義》中,那段經典的論述,同學們還能記起嗎?好,我們大家來試著齊背一遍。
[師生齊背: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在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們又將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進行的斗爭。]
七、[大屏幕:人的成長經歷圖](配樂)
結束語:同學們,人生的四季是短暫的,青春更是轉瞬即逝。我想同學們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更加懂得如何面對生命,如何珍惜青春。記得有一首歌這樣唱到:“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走,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的在過每一分鐘”如果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認真的生活,無悔的付出,那么,在未來,我們也會坦然地對自己說:哀嘆和寂寞的,將永遠不會是我!
《我的四季》教案 篇14
閱讀理解關鍵是掌握解題的正確方法,只有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任何閱讀理解方面的題目應該做起來都會得心應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四季》閱讀訓練試題及其部分參考答案,旨在讓同學們更好的把握閱讀的技巧,希望對你們有所啟發和收獲!
我的四季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這片土地上,用我細瘦的胳膊,緊扶我銹鈍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樹根、石塊,磕絆著我的犁頭,消耗著我成倍的體力。我汗流浹背,四肢顫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剛剛開墾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沒有權利逃避,在給予我生命的同時所給予我的責任。我無須問為什么,也無須想有沒有結果。我不應該自艾自憐命運怎么這樣不濟,偏偏給了我這樣一塊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緊牙關,悶著腦袋,拼卻全身的力氣,壓到我的犁頭上去。我絕不企望有誰來代替,因為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頭上,焦灼地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樣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吶!盼著、盼著,有風吹過來了,但那陣風強了一點,把那片載著雨滴的云朵吹了過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過,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給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樣的癡心妄想!我終于明白,這妄想如同想要拔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上,尋找泉水。
秋天,我和別人一樣收獲。望著我那干癟的谷粒,心里有一種又酸又苦的歡樂。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別人干癟便灰心或喪氣。我把它們捧在手里,緊緊地貼近心窩,仿佛那是新誕生的一個自我。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黃昏,難道就沒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著窗子,看飄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數點那光禿的樹枝上的寒鴉?不,我還可以要爐子里加幾塊木柴,使屋子更加溫暖;我將冷靜地檢點自己:我為什么失敗,我做錯過什么,我欠過別人什么……但愿只是別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會心安得多!
但我還是有事情好做,我將把這一切記錄下來。人們無聊的時候,不妨讀書解悶;懷恨的人,也可以幸災樂禍地罵聲:活該!聰明的人也許會說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許會敷衍出一把利劍,將我一條條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數人將會理解,他們將會公正地判斷我曾做過的一切。
在生命的黃昏里,哀嘆和寂寞的,將不會是我!
我的四季閱讀題目及答案
1.在生命的春天里,作者面對自己的“不毛之地”是怎樣做的?( )
A.因為“我”辛勤地耕耘了自己的一生,必將有所收獲。
B.作者咬緊牙關,悶著腦袋,拼卻全身的力氣,壓到我的犁頭上去,絕不企望有誰來代替,苦苦耕耘。
正確答案:B
2.作者以“生命如四季”領起全文,層次分明,寓義深刻。在下面橫線上選擇合適的內容,以完整顯示全文的脈絡和內容。
春, , ;夏,青年時期,澆灌人生;秋, , ;冬,晚年時期,品味人生。
A.中年時期,開拓人生;少年時期,收獲人生
B.少年時期,開拓人生;中年時期,收獲人生
C.少年時期,收獲人生;中年時期,開拓人生
D.中年時期,收獲人生;少年時期,開拓人生
正確答案:B
《我的四季》教案 篇15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這片土地上,用我細瘦的胳膊,緊扶著我銹鈍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樹根、石塊,磕絆著我的犁頭,消耗著我成倍的體力。我汗流浹背,四肢顫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剛剛開墾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沒有權利逃避,在給予我生命的同時所給予我的責任。我無須問為什么,也無須想有沒有結果。我不應白白地耗費時間。去無盡地感慨生命的艱辛,也不應該自艾自憐命運怎么不濟,偏偏給了我這樣一塊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緊牙關,悶著腦袋,拼卻全身的力氣,壓倒我的犁頭上去。我絕不企望有誰來代替,因為在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
我懷著希望播種,那希望絕不比任何一個智者的希望更為謙卑。
每天,我望著掩蓋著我的種子的那片土地,想象著它將發芽、生長、開花、結果。如一個孕育著生命的母親,期待著自己將要出生的嬰兒。我知道,人要是能夠期待,就能夠奮力以赴。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頭上,焦灼地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樣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吶!盼著、盼著,有風吹過來了,但那陣風強了一點,把那片載著雨滴的云吹了過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過,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給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樣的癡心妄想!我終于明白,這妄想如同想要拔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上,尋找泉水。
沒有充分地準備,便急促地上路了。歷過的艱辛自不必說它。要說的是找到了水源,才發現沒有帶上盛它的容器。僅僅是因為過于簡單和過于發熱的頭腦,發生過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慘痛的過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讓人真正痛心的是在這里:并非不能。我頓足,我懊悔,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開始吧,這樣淺顯的經驗卻需要比別人付出加倍的代價來記取。不應該怨天尤人,會有一個時辰,留給我檢點自己!
我眼睜睜地看過,在無情的冰雹下,我那剛剛灌漿、遠遠沒有長成的谷穗,在細弱的稻桿上搖搖擺擺地掙扎,卻無力掙脫生養它,卻又牢牢地鎖住它的大地,永遠沒有嘗受過成熟是什么一種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張開我的雙臂,愿將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張大幕,為我的青苗遮擋狂風、暴雨、冰雹……善良過份,就會變成糊涂和愚昧。厄運只能將弱者淘汰,即使為它擋過這次災難,它也會在另一次災難里沉沒。而強者會留下,繼續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別人一樣收獲。望著我那干癟的谷粒,心里有一種又酸又苦的歡樂。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別人干癟便灰心或喪氣。我把它們捧在手里,緊緊地貼近心窩,仿佛那是新誕生的一個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鄰人,感嘆我收獲的微少,我卻瘋人一樣地大笑。在這笑聲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種特別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鄰人不知和谷物同時收獲的還有人生。我已經愛過,恨過,歡笑過,哭泣過,體味過,徹悟過……細細想來,便知晴日多于陰雨,收獲多于勞作。只要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人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來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黃昏,難道就沒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著窗子,看飄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數點那光禿的樹枝上的寒鴉?不,我還可以在爐子里加上幾塊木柴,使屋子更加溫暖;我將冷靜地檢點自己:我為什么失敗,我做錯過什么,我欠過別人什么……但愿只是別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會心安得多!
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一個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來的四季將屬于另一個新的生命。
但我還是有事情好做,我將把這一切記錄下來。人們無聊的時候,不妨讀來解悶,懷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災樂禍地罵聲:活該!聰明的人也許會說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許會敷衍出一把利劍,將我一條條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數人將會理解。他們將會公正地判斷我曾做過的一切。
在生命的黃昏里,哀嘆和寂寞的,將不會是我!
上一篇:《駱駝賦》教案及練習
下一篇:《我的四季》教案及練習
《我的四季》教案 篇16
我的四季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通過活動體驗,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對自我、對青春的思考與認識。
2、學生能夠結合自我體驗,說出《我的四季》蘊含的人生含義。
3、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在于人生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關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義的理解。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學習方式:活動體驗
[大屏幕:一年四季圖] (配樂)
一、導語: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經歷一個由稚嫩到成熟的過程。 這就像一年的四個季節一樣,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復始、輪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屬于我們卻只有一次。在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
[大屏幕:思考:在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自讀學習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張潔對人生的種種感悟,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二、字詞教學:
1、音形
顫抖 冰雹 夭折 碾成 kē絆 焦zhuó 干biē 急cù
(答案chàn báo yāo niǎn 磕 灼 癟 促?/div>
2、釋義
汗流浹背(汗流得江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現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濕透了。)
不毛之地(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癡心妄想(一心想著不可能實現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怨天尤人(天:天命,命運;尤:怨恨,歸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報怨天,責怪別人。)
幸災樂禍(幸:高興。指人缺乏善意,在別人遇到災禍時感到高興。)
入不敷出(敷:夠,足。收入不夠支出。)
三、關于作者:
張潔——當代女作家。原籍遼寧,生于北京,讀小學和中學時愛好音樂和文藝。1960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系,到 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197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從森林里來的孩子》,獲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翌年加入中國作協。1982年加入 國際筆會中國中心,并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赴美國參加第一次中美作家會議。任北京市作協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2屆茅盾文學獎,曾被譯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出版)。《只有一個太陽》,散文集《在那綠革地上》以及《張潔集》等。張潔獲意大利1989年度“瑪拉帕爾帝”國際文學獎。她的《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分獲1979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祖母綠》獲全國第 3屆優秀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有一個青年》改編攝成電視劇播映,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 她不斷拓展藝術表現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四、溫故知新:
閱讀抒情散文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1、首先要知道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是什么。2、關鍵是從文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 3、還要明白文章用了什么寫作手法。例如《白楊禮贊》使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上寫的是白楊樹,其實是為了贊揚北方的抗戰軍民。此外,抒情散文的語言也和其他文章大有不同,在學習時,我們也要注意體會。)
五、自讀研討:
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著怎樣的特點?
2、貫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條主線是什么? 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態度?
3、劃出作者對人生感悟的句子,說說這些感悟給你怎樣的啟示?](學生自讀研討十分鐘)
討論:通過第一遍閱讀,同學們對課文有哪些發現和感受?
(這篇散文也是運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個季節,文章表面寫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實是在寫作者的一生經歷和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
(作者的人生之春里,她的土地是“不毛之地”,而且她所有的是“細瘦的胳膊”和“銹鈍的犁”,“土地里的石塊和樹根還經常磕絆著她的犁頭”可見,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可是她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像一個母親一樣期待著自己希望的種子早日開花結果。)
討論: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艱辛的,但作者沒有無盡的感慨命運的不公,她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呢?
(作者沒有怨天怨地,而是意識到了自己在獲得生命的同時,也應當承擔起生命賦予自己的責任。文中這樣寫到:“我只有低著頭,彎著腰,用盡我全身的力氣壓著我的犁頭,我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耕種的土地。”和作者相比,我們的人生之春可謂春光燦爛,那么,我們又將怎樣來耕種自己這塊土地呢?讀了這篇文章后,給我們的啟示最主要的就是懂得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每一天負責,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課文中,寫到作者在夏季里,遇到過干旱,他的幼苗還遭受過狂風、暴雨、冰雹的襲擊,我想表面是在寫自然界,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作者青年時代很苦。
(作者在最初遇到困難時,也曾在思想上走過誤區。“在遇到干旱時,她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云朵,而且,那是怎樣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可見,剛開始時,作者是把戰勝困難的希望寄托在了別人或別的力量上了,在失敗過后,她明白了:必須在自己的土地上尋找水源。也就是說,任何困難都得*自己。
(從文中我看出作者也曾犯過錯誤。“在找到水源后才發現自己忘了帶盛水的容器”我更發現作者在犯了錯誤之后,知道如何檢點自己。她說:不要怨天尤人,會有一個時辰,檢點自己。我也明白:人無完人,錯誤和失敗是難免的,最關鍵的是我們如何去面對。
( “弱者,即使你替他擋過了這次風雨,但終有一次會被淘汰,只有強者,會留下來繼續走完自己的路。”在作者的人生夏季里,充滿了困難,挫折,磨難,但她始終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是要做生活的強者。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
小結:記得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生命就像奔涌的洪流,如果沒有島嶼或暗礁,又豈能激起美麗的浪花?是啊,不經歷風雨,又怎能看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老師也真心希望每一位同學,能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有了一種獨特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認真的生活過,無悔的付出過,和谷物一起收獲的還有人生。”(聯想:“人生最大的快樂不是最終占有什么,收獲什么,而是在于追求什么的過成。”今后,我們的努力也許得到的結果會不盡人意,但我也會正確面對。如果我們在辛勤的耕耘過后,我們的未來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輝煌,那就讓我們像雷鋒那樣做一顆普通的螺絲釘吧,像李素麗那樣做一個平凡的勞動者吧,因為平凡也是一種美麗,難道不是嗎?)
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點?
(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艱辛但仍充滿希望;夏天是歷經磨難仍不放棄;秋天是感悟收獲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黃昏仍老有所為。
(春季,播種希望;夏天,戰勝磨難;秋天,感悟收獲;冬天,發揮余熱。
(從文中可見作者的執著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縮的人生態度。貫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條主線就是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六、自由朗讀
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對哪個季節感悟最深刻,你能有感情的將你最喜歡的段落為大家讀一讀嗎?
[三、四位同學讀課文](配樂、配畫面)
六、挖掘主旨
同學們,女作家把生命比做一年的四個季節,她在自己的人生四季中認真生活,無悔付出,在歷經了人生的各種坎坷、痛苦、磨難后,她這樣警醒后人: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一個人的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來的四季屬于另一個新的生命。對于這句話,你又有何理解呢?
[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一個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來的四季屬于另一個新的生命。對于這句話,你又有何理解呢?]
(這句話告訴我,不要總沉浸在過去,要珍惜現在,因為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
(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生命呢?奧斯特洛夫斯基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曾有過一番精辟的論述,他告訴我們,要認真對待生命,就要學會珍惜,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現在我們正處在人生的春季里,我們更應該懂得珍惜青春,春天去了還會來,青春一去可就不復返了。
師生齊背:“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在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們又將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進行的斗爭。”
七、結束語:
人生的四季是短暫的,青春更是轉瞬即逝。同學們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更加懂得如何面對生命,如何珍惜青春。記得有一首歌這樣唱到:“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走,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的在過每一分鐘”如果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認真的生活,無悔的付出,那么,在未來,我們也會坦然地對自己說:哀嘆和寂寞的,將永遠不會是我!
八、附部分活動體驗參考答案:
(1) 說明一個人既然擁有了生命,他就有責任為自己的生命地塊即人生負責,在人生的歷程中不要指望別人來為你的人生做什么,自己的生命質量只能由自己來決定,自己的人生只能由自己走過。
(2) 這一種期待,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生命過程中的信念和動力,信念和動力能夠鼓舞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奮勇前進,為自己既定的目標付出不懈的努力,一個人一旦有了信念,他就會身心投入到生命的奮斗當中去。
(3) 一個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認真地無愧地經歷了,所有的歡樂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將是人生的收獲,在生命的最后季節,一個人就不會有什么人生的遺憾和哀嘆,也不會有什么生命的愧疚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