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精選20篇)
《荷塘月色》教案 篇1
學習程序
★閱讀訓練
一、背景學習 鼠標指向課題和作者,閱讀有關信息。
二、知識積累 1、閱讀全文,學習有關知識。 2、比喻是一種最常用的修辭手法,一般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詞聯接本體和喻體。研究帶◆號的12個句子,回答:a、哪幾個不是比喻句?它們各自是表比較、揣測、舉例中的哪一種?b、比喻句中,本體和喻體的相似點各是什么?c、學習“修辭知識”中關于“通感”一節,說一說:比喻句中的哪句屬“通感”,后文還有哪一句?為什么? 3、學習“修辭知識”中“語音修辭”一節,然后回答: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疊詞?有何作用?析:日日、漸漸、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三、整體把握 1、閱讀全文和背景資料,回答:作者在觀賞荷塘月色的過程中,自始至終懷著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達這樣的感情? 2、有人評論:(作者) 與其說在觀賞景物,不如說在逼視自己的靈魂深處;與其說寫下的是他看到、感覺到的一切,不如說他在構造一個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個世界”——一個與現實對立的陌生的藝術世界。你同意嗎?為什么?(點擊有關資料1-4)3、 有人把本文的重點四五兩段概括為“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這樣概括的根據是什么?這里的“荷塘月色”在意義和結構上與課題有什么區別?4、本文寫景特別工細,不但把景物分解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寫荷塘和月色時,把這兩個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許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寫。從觀察角度和描寫對象兩方面列出第四段的寫景提綱。5、第五段寫月色,那些句子是正面描寫,哪些句子是側面襯托?用哪些事物作襯托? 6、作者為什么要寫看似與主旨無關的江南采蓮舊俗和《采蓮賦》、《西洲曲》?(從寫作背景和感情線索兩方面考慮)
四、揣摩語言 1、文中寫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請分析:瀉、浮、洗、籠這幾個動詞的表達作用。[答] 2、詞語用得好,不但繪聲繪色繪形,而且能賦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請分析“脈脈”一詞在這方面的作用。[答] 3、“踱”若換成“走”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4、 “亭亭”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它修飾的是“舞女”還是“裙”?5、“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本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若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好不好?為什么? (從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和前后文風格一致兩個角度考慮)
6、討論下列句子的深刻含意。a、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b、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
★★擴展閱讀
★★★研究性學習參考論題(請你就以下論題中的一個或另擬論題,從網絡上尋找有關資料,寫出你的研究結果。可上交文本、軟盤,更歡迎直接發表至“學習論壇”)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為什么“不平靜”?
3、談《荷塘月色》的寫景藝術
4、談《荷塘月色》的感情線索
《荷塘月色》珍貴的背景資料
1、 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走路、說話都要費很大的力氣;還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 只有參加革命和,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參加這種實際行動時,便只有暫時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參加革命與,總得找一個依據,才可姑作安心的過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鉆了進去,消磨這一生。我終于在國學里找出了一個題目,開始像小兒的學步。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樂意這么走,也就沒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3、 無可諱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場的轉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國民黨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運動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記云:"陳君來訪,談及國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場與政府相同。"
(王瑤《念朱自清先生》)
4、 《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當時思想的重要資料,詳盡而真實地反映了他的內心世界。從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們可以說,《荷塘月色》的主題思想是:表現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而產生的彷徨、苦悶的思想感情。
(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題思想》)
5、 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滿懷著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堅忍的頭腦,能寫出江南風景似的秀麗的文章來者,大約是因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緣故。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_散文集〉導言》)
6、 這篇作品獲得人們特別贊賞的原因,就在于它寫景的特別工細。朱自清不象一般人那樣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籠統寫出來,而是把這個景象"剝開來看,拆穿來看",把這個荷塘與月色本來是水乳交融、渾然一體的景象分解為兩個組成部分,一部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點是寫荷塘的種種景物,而以月色為背景;后者重點是寫月色的種種變化,而以荷塘為背景。這樣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開來作兩次描寫,就得以把景物描寫得很細膩。當然,這種描寫,并不是把本來很統一和諧的描寫對象生硬地割裂開來,而是始終把被分作兩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只不過是兩次描寫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調換了一下位置罷了。
不僅如此,朱自清在表現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這兩個組成部分的時候,還進一步作更精細的分解剖析,把這兩個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許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寫并且從景物觀賞者的視覺、嗅覺、聽覺,以及景物的靜態,動態等角度,寫出它們的種種性狀,從而把景物表現得格外細膩。
[1]
[1]
《荷塘月色》教案 篇2
《荷塘月色》教學設計
一、關于教學對象
本課文教學對象為中專一年級(第一學期)學生。他們入學以來已經學習教材關于閱讀和寫作的部分內容,大致掌握了散文文體的閱讀方法及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抒情、說理、寫景等散文的各種表達方式,具有一定的閱讀、分析散文的能力;學生在前兩周的學習中,已經學習了側重寫景的散文《村》,也以學習了側重抒情的散文《獨上西樓》,已經具備對寫景散文及對抒情散文的欣賞和分析能力,為欣賞和分析這篇情景融合的散文打下了基礎。
二、關于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
中等職業學校通用語文系列教材(提高版)(第一冊)(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部分“閱讀”,第二單元“感知材料 攝取信息”,第四課 《荷塘月色》。
2、課文內容分析:
本課文是現代寫景抒情散文,詞語的解釋和理解比較容易;但本文的寫景抒情都比較細膩和朦朧,對一些字詞的理解必須到位,所以必須先讓學生結合注釋熟讀作品,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體味作品的語言風格,激發學生的意象和情感聯想,從而帶領學生進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3、教學重點:
(1)欣賞和分析作者通過運用修辭手法、疊詞等達成的對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寫;
(2)討論理清作者喜與愁相交織的感情線索。
4、教學難點 :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相交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基本感知寫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點;
能力目標:領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處,掌握此類散文的欣賞及分析方法;
情感目標:感受荷塘月色美景。
四、教學策略
1、誦讀與賞析相結合;
2、采用小組討論法進行教學。
五、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
本課文安排三個課時完成;
教學媒體:電腦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平臺:Microsoft Powerpoint)。
六、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朗讀《背影》里的一段文字,讓學生猜課文題目。
2、學生集體回答:《背影》
3、根據學生的回答導出:作家朱自清,簡單介紹。(媒體顯示資料)
《背影》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市,生于江蘇省東海縣,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北京大學本科畢業后的5年里在江蘇、浙江的一些中學任教。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主要作品有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
4、過渡:
在《背影》中,他刻畫的父親的背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整篇文章也感人至深。如今,我們又要來學他的另一篇美文《荷塘月色》。
(二)介紹本文寫作背景(媒體顯示)
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中。他在一封信中表白說:“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帶著這種矛盾的心情,他在一個有月光的晚上,獨自來到他當時住的地方——清華園的一個荷塘邊散步,荷塘月色的美妙及他心中難言的感情促使他揮筆寫下了這一美文。
(三)聽媒體示范朗讀,掃清字詞障礙,預劃重點句,明確學練提示中提出的要點。
1、播放錄音,顯示生字、要點:
生字:蓊(wěng)蓊郁(yù)郁、 彌(mí)望、 裊(niǎo)娜(nuó)、 脈(mò)脈、 梵(fàn)婀(ē)玲、
重點句:由學生自己決定,教師抽查并確定重點句的特征。
要點:感知語義豐富、蘊有內涵的關鍵語句,作為領會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據
2、學生聽錄音、劃字句、思考要點。
3、過渡:
以游記的游蹤為例引導學生考察作者的游蹤(游覽過程)。
(四)分析本文總體架構
1、提問:文章每個自然段寫些什么?
2、學生小組討論,由小組代表回答,教師依回答顯示幻燈片。
3、以幻燈片板書為綱,歸納講述作者的游覽過程。
(幻燈片顯示)游覽過程:(不寧靜)出門——走在小路上(抒發獨處的感受)——欣賞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景色——憶起江南采蓮舊俗——回到家
4、以游覽過程為依據引導學生概括各段的劃分及寫段意。
5、幻燈片顯示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獨游荷塘的緣起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小徑漫步,勾勒荷塘輪廓,抒發月下獨處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6段)描寫荷塘月色。為全篇重點。
第四部分(第7、8段)回憶江南采蓮風俗,表現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6、過渡:
文章結構簡單,描寫景致卻不簡單。
(第二課時)
(五)分析本文寫景的妙處:荷塘與月色巧妙結合,渾然一體。
1、學生齊讀4-6段
2、提問。媒體顯示問題,學生思考討論
(1)第4、5、6、段分別描寫什么?
(2)第4段寫了荷的哪些方面?
(3)找出這些段中運用疊字的地方,并試著說明運用這些疊字的妙處。
(4)找出這些段中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分別說明每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3、逐題抽學生回答,并在學生回答后媒體顯示答案:
(1)第4、5、6、段分別描寫什么?
明確:第4段寫月下荷塘,第5段寫塘上月色,第6段寫荷塘四周的景色
(2)第4段寫了荷的哪些方面?
明確:荷葉、荷花、荷香、荷波。
(3)找出這些段中運用疊字的地方,并試著說明運用這些疊字的妙處。
明確:田田、亭亭、等等
田田:寫出荷葉的茂盛;粒粒:寫出荷花的晶瑩剔透。
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
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4)這些段中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分別說明每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明確: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有第4段第②③④⑤⑥句、第5段第①③⑥句和第6段第⑤句
4、過渡:
疊詞的運用使文章讀起來瑯瑯上口,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優雅精致。
(第三課時)
5、以第4段為例,進一步明確、分析修辭手法運用的妙處(媒體顯示內容)
(1)第②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舞女的裙”比喻荷葉的風姿。裙與荷葉形狀相似;“亭亭”是高頎的樣子,與“出水很高”相配。荷葉“出水很高”才讓作者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寫出了荷葉的動態美。
(2)第③句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擬人、比喻。“裊娜”寫荷花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擬人的寫法,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情感,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比喻句形容荷花開得不多,“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
6、學生體會第4段老師分析過的句子的妙處,試分析第5、6段中其他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
7、總結:
課文第4~6段集中寫荷塘月色,如第4段沒有直接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與月色相輝映,構成月夜荷塘的美景。作者寫荷花縷縷清香,微風傳送 ,像遠方的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優雅寧靜的感受,只有在月下荷塘獨處的氛圍中才會有。在朱自清的筆下,荷塘與月色已經水乳交融在一起了。另外,作者描寫荷塘與月色之所以如此成功,又在于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
8、過渡:
此文中的景物在作者的筆下真是月朦朧,荷塘朦朧,在這樣的朦朧氛圍里,人也朦朧。
(六)討論作者在文中表現的思想感情。
1、 概述歷來人們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看法(媒體顯示內容):
歷來人們對此問題看法不同,有以下幾種:
A、表現了閑適的心境,
B、表現愁悶的心境,
C、表現對現實不滿的激憤之情,
D、表現美好生活的向往,
E、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很復雜,既有淡淡的憂愁,也有淡淡的喜悅。
2、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資料和課文的旁注進行小組討論,大組負責人深入本大組各小組進行組織討論,了解各小組討論情況,記錄各小組討論結果并作出總結。
3、教師參加某些組的討論,引導、調控討論過程。
4、各大組負責人指定代表在班上作闡述發言,各大組負責人作總結發言。
5、教師對討論進行總結。
正如課文旁注所說,開篇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的確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調。這“頗不寧靜”,正是作者對嚴酷現實的不滿和苦悶心情的寫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這說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頗不寧靜”的心情寧靜下來。而置身于“無邊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確感到了某種超脫:“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這淡淡的喜悅之中,那彌望的荷塘,那田田的葉子,那裊娜的花朵,那屢縷縷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脈脈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霧,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與影和諧的旋律……都讓他的心得到了暫時的安寧。然而,這安寧的確只是暫時的,因為,作者心靈深處的惆悵是難以排遣的,所以,當耳邊傳來“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時,他便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感嘆。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惦著江南了”,在江南時,雖然只是教中學,但那時候的日子是多么的逍遙自在呀!他多么想回到江南去,可是現實畢竟是現實,“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了,作者便從夢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悶的現實世界,真可謂“華章寫盡池塘色,暫得逍遙悲辛眠。無奈多情延舊夢,荷月如何卻塵心。”
6、過渡:
依討論情況臨時處理。
(七)小結:
1、明確本文主要掌握兩個妙處:
一、寫景的功夫。層次性強、運用比喻、通感、疊字等手法詳細描寫。
二、融情于景的特色。作者要表達的感情籠罩著全文。
2、再次播放錄音,請學生跟錄音小聲讀一遍課文,參照媒體顯示的全文構架,再次體會其中的情和景,并尋找自己還不懂的地方。
3、幻燈片隨著課文泛讀的節奏逐步顯示全文構架:
(一)去荷塘的緣由(心里頗不寧靜) 淡淡的哀愁
路上(路—幽僻;樹—蓊郁;月光—淡淡)
感受:對自由的向往(抒情)
荷葉
荷塘 荷花 朦朧、清幽、淡美
(二) 荷香 (靜、動、博喻、通感)
荷 荷波
塘 流水(瀉);青霧(浮) 淡淡的喜悅
月 月光
色 牛乳(洗);輕沙(籠) 光影和諧
月色 黑影:參差、斑駁
月影
倩影:彎彎、稀疏
樹木(近、低);遠山(遠、高) 遠景、近景
四周
燈光;蟬聲、蛙聲 以動襯靜
(三)聯想江南的采蓮 淡淡的哀愁
4、學生質疑。
5、師生共同商討,解答質疑。
(八)作業 :
1、背誦4-6段,
2、分析體會5、6段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的妙處,
3、預習第2課。
《荷塘月色》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理清全文結構,直接抒情的語句的內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體會散文的語言美——對生活化語言的巧妙藝術加工。
(三)認識“通感”的修辭方法,體會本文中“通感”所產生的藝術效果。
二、教學重難點
(一)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分析:(1)按觀察的角度、逐漸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2)體味作者匠心:
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作者筆下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
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散文神韻。茶葉田田,滿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卻斷定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是由葉子的“風致”引起的想象。
(二)本文的寫作線索是什么?
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線索,很有特色,如同經、緯兩條線穿織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變化好似一條經線,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猶如一條緯線。寫景是為抒情服務的,所以”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變化的思緒線索”。
(三)”通感”這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本體——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覺)
喻體——渺茫的歌聲 (作用于人的聽覺)
把作用于嗅覺上的花香“錯置”到聽覺上合理嗎?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點寫清了,形象生動。
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風中的賞花人嗅那馨香,時有時無,這種體驗是真實的;聽那從遠處高樓飄來的歌聲,時斷時續,同樣是真實的體驗。這兩個“真實”便把不同類的感官功能溝通了。作者在感覺上的體驗是細膩而豐富的。這一句也恰恰說明“人在景中”。
三、教學過程 設計
(一)導入 課文。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語言教材選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這兩篇傷口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圳特區深的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為散文大家,關于他的生平經歷,同學們還知道些什么?(教師引導學生口述,最后教師概述)
教師:朱自清行政管理由一位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鍛煉成長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詩人、作家、學者,經歷了艱難曲折,走過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從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敗的日子悲憤、彷徨的復雜心情和了解他為什么要在對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這對全面、正確評價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我們的教學重點還是應該放在對傷口結構、語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這些,對作品主旨的認識也不會落到實處。
下面,聽《荷塘月色》的配樂錄音(如不具備這個條件,可由教師表情朗讀)。
板書課題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華園。
教師作者細致描寫荷塘的文字是第幾段?(第4段)
現在請一位同學再朗讀一遍這個段落。
(二)作品結構分析。
教師啟發指導:《荷塘月色》共8個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獨立性,但從作者的行蹤變化上看,從扣文題的主體文字與宕開筆墨寫聯想的“閑筆”來看,這8個自然段還是可以劃分成幾個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們對內容的分析和對主旨的探索。
在教法上可以有兩種考慮:
讓學生提挈每個自然段的內容(用語要簡明、準確),然后進行歸納。
第1段 獨游荷塘的時候、地點和緣由。
(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時的感受。
(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第4段荷塘美麗的景色。
觀荷塘 第5段流瀉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觀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8段在思鄉與遐想中蹁回家門。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顯然是文章的主體內容,應歸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應獨立。第7~8段由現實寫及想象中古時候的舊俗,突轉一筆(回到家門)收束全篇。
這樣分析,全文確實應劃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觀荷緣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寫“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情)
(說明:上面的“段意”,“部分劃分”中有關文字可作為板書出現)
引導學生抓住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變化這一線索來分析作品結構框架。
(三)找出直接抒情的語句,對其中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講析,讓學生攤牌體會。
分析直接抒情的語句(讓學生按行文先后摘選)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這是分量很重的一筆,可見“文由情生”。
起筆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提問)
不加掩飾直反正情懷顯出作者內心有苦悶,心緒煩亂。這也正是夜深人靜也游荷塘的緣由(欲排遣苦悶之情)。
至于為什么有這種情緒,學生一定很關心。因此,在此可以聯系作者撰文時間啟發學生講講有關大革命失敗的情況(教師要幫助學生抓要點,防止說開而不可收),進而說明當時朱自清的思想狀況:朱自清曾受過“五四”運動的洗禮,目睹過“三。一八”慘案的全過程(他那天參加了請愿游行)。他追求進步,痛惡黑暗的反動統治;他雖然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但富有正義感和愛國心。在大革命高潮時,他很興奮,時時關注著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國的統一各民主的實現。“四。一二”政變,給他的打擊是學生的,他“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按他當時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一見陳竹隱藏《憶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筆是他尋求解脫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誕生是很自然的。用”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來概括、濃縮他當時的心緒是十分準確的。弄清這句的含義也有助于弄清他為什么要大寫荷塘月色之美,要發思古之幽情了。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是獨處的妙處”)
這一段,拋開了寫景,句句都是內心活動。這樣寫,是不是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呢?(提問)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引導學生體會前兩段與此段的內在聯系:
1抒發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正是對“心情頗不寧靜”的自我調節。拋開了寫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態_煩擾的思緒壓抑不住,一定要說出來。只有在清冷的不幸里獨處才“覺得是個自由的人”,這其中不就蘊含著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嗎?
2從行文上看這一段似乎是“游離”出來的抒情段,但從時空上看,這一段與第2段是同步的。實際上,這“情”還是離不開“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獨行在那條極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發所謂“獨處”之情呢?
說明: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這一句在分析時不能草率。
1在行文上,這是一個過渡句,提挈下文重筆寫荷塘月色。對這點,好認識;它與第2段有什么關系,則容易被忽略。這句是對“去荷塘”文字的一個接續,2、3段便渾成一體了(再次證明第3段并非”游離”出來的段落)。
2這一句感情上起了變化,作者沒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尋美來自慰,反映了不滿現實而又幻想超脫現實的心態。
(四)解析第4段,看作者是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詞表達意境的。
1.先寫滿眼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的荷花,順筆寫縷縷的荷香,最后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和流水,層次井然,形象精確。審按觀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來寫的。
(教師在講述時要盡量引用原句,重點詞語隨手板書,如”彌望”、”裊娜”等等。)
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順序特點,但細一研究,還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1)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把荷塘寫”活”
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回答,這就叫”讀進去”。
估計學生很容易認為只是到了”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到荷塘的那邊去了”才由”靜”轉入”動”。這種認識是膚淺的,是套用”動靜結合”這一評語,缺少鑒賞力。
實際上,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有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物靜而情動。花、葉、流水的人格化表現了景與情的交融,潛在的韻致也就流動起來了。作者把葉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說是靜,卻有動,也許葉子靜靜地鋪展著,可喻體中的女郎是在旋著舞著的,否則,那裙裾怎能臨風傘開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澀”一詞來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尋味,不僅暗合古人對荷花”綽約若處子”的贊譽,更是站讀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澀”于顏內心怕更怦怦吧!這”動”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說明:上面這各種分析,教師應當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學生也達到這個深度,要適情而定,不要脫離學生實際硬灌,能啟發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點還是抓詞語在語境中的涵義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2)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散文的神韻。
所謂”可想”,是指由”可見”引起的合理聯想,把不可見的景物寫得很有風采。
引導學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葉田,滿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卻斷定那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是由于葉子的”風致”引起的合理想象。這是很精彩的一筆。為滬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還可以啟發他們從”視覺——嗅覺——聽覺”這一角度來欣賞作者怎樣描寫荷塘,進而還能解決一個問題:第4段是”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實際上是”情景交融”的問題。)
(五)關于”通感”問題。(見”難點、重點分析”第3題。)
(六)第5、6段的講析。
這兩段,應完全交給學生分析,教師不應再細說了,否則就會”剝奪”學生的必要的鑒賞機會。
這兩段的閱讀點,欣賞點似可放在對某些字詞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導學生研究其中極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
例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精確在哪兒?(與用”照”相比較進行品味。)
(2)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這里的比喻與擬人,準確形象,但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作者為什么不割愛此句,以使通篇流溢著美呢?
(引導學生從借景抒情的角度來思考,體會作者心中難以排除的哀愁,煩怨。)
處理以上內容時,可采用討論式,讓學生多說,拓寬思路。漸而使他們認識到,讀文學作品決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識讀”上,要利用所學的語文基礎知識參與評論,所謂鑒賞能力便是這樣一點一點培養起來。
《荷塘月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1.了解朱自清生平及其創作特色;2.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學習體會情景交融的寫法,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4.學習欣賞和鑒賞散文。【教學重點】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教學輔助】多媒體課件【教學時數】2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由共同回憶《匆匆》引出朱自清從而導入課文。二、整體感知1.介紹朱自清。(結合圖片和音視頻資料。)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后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19xx年入高等小學,19xx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2月寫的《睡罷,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詩處女作。他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參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響走上文學道路。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后,在江蘇、浙江一帶教中學,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創辦《詩》月刊,是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他是早期文學研究會會員。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這時還寫過《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優美散文。1925 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則以散文為主。1927年寫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燴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學美國,漫游歐洲,回國后寫成《歐游雜記》。 1932年9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南遷至昆明,任西南聯大教授,講授《宋詩》《文辭研究》等課程。這一時期曾寫過散文《語義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辭世。2.寫作背景。本文寫于1927年7月,正是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之后,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極端苦悶的時期。3.解題。荷塘,指朱自清先生當時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繪的特定處所。月色,則點明了時間,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4.播放課文多媒體文件,學生欣賞課文,正音正字,感受課文的語言美、畫面美、情感美,學習課文朗讀方法。5.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感受意境。6.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點撥,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荷塘月色》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對“荷塘月色”的細膩描繪,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復雜的思想感情,為我們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課文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3段) 寫夜賞的緣由(點明題旨)(情);第二部分(4~6段) 寫荷塘美景(主體)(景);第三部分(7~10段)寫六朝采蓮的熱鬧和江南故鄉采蓮的情況,回歸現實(偏重抒情)(情)。三、合作探究(一)情語1.課文的“文眼” 是哪一句話?明確: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2.作者的游蹤是怎樣的?明確:家──小路──荷塘──家。3.為什么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明確:因為這是作者性格的真實寫照,也是因為當時作者這種矛盾心態非常強烈。4.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為什么會如此傷感? 明確:作者想尋找美景,使自己寧靜,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態而不得,當然傷感。5.第七段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會想起采蓮的事情? 明確:以采蓮的熱鬧襯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蓮同物,作者又是揚州人,對江南習俗很了解。6.第八段課文最后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確:一方面有照應文章開頭的作用,但主要目的還是以靜寫動,以靜來反襯自己,心里的極不寧靜。心里的不寧靜,是社會現實的劇烈動蕩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瀾。全篇充滿著動與靜的對立統一:社會的動蕩與荷塘一隅的寂靜,內心的動蕩與內心的寧靜形成對立統一,文章開頭心里不寧靜,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趨于心靜,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寧靜的現實中來,也形成對立、轉化。 7.課文的感情線索是怎樣的?明確: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讓學生找出相關句子。)(二)景語1.作者是怎樣描寫荷塘月色的?明確:通感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其與比喻的區別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覺互通的。如“荷香”(嗅覺)仿佛“歌聲”(聽覺),“月色”(視覺)如“名曲”(聽覺)。2.月色本是難狀之景,作者用了一些傳神的動詞?試結合語境分析這些動詞的特點。明確:“瀉”“浮”“洗”“畫”等。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浮──寫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乳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畫──有“人為”動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3.作者寫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三)藝術特色1.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這篇散文突出的藝術特色。2.景物描寫細膩委婉、生動形象。3.語言素樸優美,遣詞造句十分準確貼切。4.師生互動,品味課文“自然新穎”的語言。如:“這是一條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換成“幽靜”好不好?四、作業1.熟讀課文,背誦4~6段;2.學習課文的語言,寫一篇文章,重點寫景,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荷塘月色》教案 篇5
荷塘月色教案
執教:李燁
教學目標
通過朗誦和分析《荷塘月色》第四段的遣詞用句來體會:
1、細膩、傳神的語言風格。
2、新鮮貼切的比喻表達效果及移覺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品詞析句領會朱自清散文的語言之美。
難點:對通感這一修辭手法的掌握領會。
教法
對于如此美的散文,我計劃采用電化教學手段,用圖文并茂的畫面和配樂朗誦營造情境氛圍。
學法
以學生自主討論為主。一讀,讀課文。二看,看錄像。三議,互相討論。四讀,讀課文。
教學過程
1、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畢業后,在江蘇、浙江等地中學任教。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名的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朱自清全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朱自清是詩人,詩寫得很好,當然我們大家更熟悉的是他的散文名作《背影》、《綠》、《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朱先生散文語言清幽柔美,感情真摯樸素,長久以來為廣大讀者所贊賞和喜愛。名家對此也多有評說。
2、名家評說
那么美麗活潑的文字,在新文學創作上,實在是一種稀有的收獲。
——王哲甫
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滿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郁達夫
朱先生的語言,歷來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語的基礎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話,毫無雕飾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揀練’的遣詞用字。••••••把量詞活用為形容詞的‘一絲”“一帶”“一道”“一二點”等等,都生動的起了豐富、潤飾、強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華
幾乎眾口一詞,對朱自清散文的文字之美倍加推崇。
3、詞語品評。
問題1:請大家朗讀第四段,找出作者寫了哪幾種景物,各自用了哪些修飾詞來描寫,把你認為好的詞寫下來,給大家說說好在哪里。
我們隨著作者的眼睛,來到了曲曲折折的荷塘邊,在荷塘上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田田”的葉子。這葉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田田:葉子非常稠密。平鋪開來,密密匝匝。《采蓮曲》
亭亭:姿態優美。
層層:高低有序,錯綜相間。以“田田”狀荷葉的稠密,因為稠密,我們便可想象流水應該是看不見了。除此以外,荷葉還是有層次的,高低不同,錯綜相間。因為荷葉的稠密和錯綜相間,所以首先引起注意的是荷葉,而荷葉看過了,在層層的葉子中間,才見到了零星地點綴著的白花。
小結:以上寫了荷葉出水很高,亭亭玉立的優美姿態。用到了哪些修飾詞?板書
荷葉:田田(多,密)
亭亭(優美)
層層(高低錯落)
零星:花之少。
點綴:與稠密,層層的荷葉相比,花就是點綴其間,映襯在荷葉綠色的背景上。“零星”和“點綴”可見花的數量之少,而且與荷葉的綠色形成色彩鮮明的對照。
裊娜:年輕女子體態輕盈柔美。
羞澀:年輕女子的神情。這里用來摹寫花的形態,把花比作了人,它們有人一樣的柔美和風姿婉約,有人一般的神情,含羞脈脈不肯綻放。
小結:以上寫了荷花在月色下的光輝。用到了哪些詞?板書
荷花:零星 點綴(少)
裊娜 羞澀(姿態美妙)
明珠 星星 美人(光亮,純凈)
到這里,荷葉,荷花都是靜態的,荷塘難道是這樣一直平靜的嗎?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一陣微風,送來了縷縷清香。且看作者怎樣寫這清香吧。
縷縷:細微,時斷時續。縷縷不絕。
渺茫:遠,不真切,依稀可辨。
小結:以上寫了荷香。清香給人什么感覺呢?板書
荷香:縷縷 歌聲(細微,不易察覺)
微風送來了清香,也使得葉子與花有了一絲顫動。請大家注意“也”,與上面的微風相呼應。葉與花的顫動形成了一道波痕。
一絲:幅度小。時間短。(不是一陣,不是一股,與微風相呼應)
顫動:幅度小,頻率快。(不是震動,也不是抖動)
閃電:快。微風送來了荷香,微風還使葉子與花顫動(不是震動,也不是抖動)起來,但也是輕微的,只那么一絲,可見動的幅度不大,像閃電般快,見出這道波痕的不易察覺。
密密:與上文田田,層層相呼應。
凝碧:從田田,層層,肩并肩,密密而來。“凝碧”的波痕,何謂凝?依我想來,應該是葉子非常緊密,一動起來,重疊的部分顏色加深,好像荷葉的綠凝聚到了一處,而這點凝聚的綠很快傳到了荷塘對面,所以就形成了凝碧的波痕。
小結:以上寫了荷波。板書
荷波:閃電(快)
凝碧(顏色深)
脈脈:無聲,深情。在作者想象中,如此美麗的荷花生在水中,而人們只見荷葉映襯下的荷花,不見流水,若非流水的深情養育,哪里會有這豐姿綽約的荷花呢?板書
流水:脈脈(深情)
以上是對詞語的品評。朱自清的散文歷來為大家贊賞的是用詞的傳神,剛剛已經體味過他用詞的妥帖生動,此外比喻,比擬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新鮮和貼切也常令人拍手叫絕。他的比喻,比擬,通感等手法用的非常好,觀察和想象很新奇。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第四段中的幾個修辭句,體會它們的動人的魅力來自哪里。
問題2: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本段,把用到了修辭手法的句子找出來。體會每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好在哪里。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因為葉子出水高,所以想到舞女,舞女的裙與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相似,亭亭玉立的舞女,身姿自然美極了,這個比喻非常形象,讓人一讀之后,就想起了舞女那曼妙的身姿,而荷葉出水很高的優美姿態也就躍然紙上。
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裊娜”和“羞澀”兩詞我們大家非常熟悉,是寫年輕女子的體態、神態的,兩者予人的印象都極美,非常賞心悅目。我們常見用花比人的,比如李白的那首有名的清平調“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用花來比美人,但在這里卻用人的神情姿態來比擬荷花,似乎荷花在作者眼中,也有了生命,有了一種靈動的美。它們在月夜的荷塘上盡情地舒展生命的美麗。它們在月色下泛著白光,像一粒粒的明珠發出光芒,映在稠密的荷葉上,又使人覺得是碧天里的星星,它們的純凈明澈,又像剛出浴的美人。作者這里連用三個比喻,但每個比喻側重點不同,引發人的聯想也是不同方向的,多角度地調動起了我們的想象力,這樣我們對荷葉,荷花就可以獲得多方面的印象,而它們在我們的心中也就活了。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清香像“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初看這個句子有些詫異,香味(嗅覺)怎會像歌聲(聽覺)呢?然而細加揣摩,就會明白:花少(零星,點綴),微風(不是大風),空氣 中飄來的荷香想必不是很濃,是淡淡的,而且隨著微風的方向回旋,似有若無,感覺上像遠處傳來的渺茫的歌聲,“渺茫”在這里給我們指示一個想象的方向,時斷時續,依稀可辨。(我們日常都有這樣的經驗:有時似乎聽到一絲聲音,但凝神細聽之下,又聽不到什么,不留意了,它卻又輕輕地鼓蕩你的耳膜,這聲音不辨方向,不知來自何處,卻又依稀可辨,這就是渺茫。
通常的比喻都是用具體的,熟悉的事物來比抽象的事物,但這里卻是用歌聲比香味,兩個都無色無形,難以捕捉。但它給人以新奇感,更能激發我們的想象力。這種感覺互通修辭學上叫做通感,或者聯覺。“通感”指“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即把一種可感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點是“感覺的轉移”。細細體味這種“感覺的轉移”,非常巧妙,常常出乎我們意料,也超出一般人的常識范圍。
板書設計
田田 (多,密)
荷葉 亭亭 (美)
層層 (層次) 靜態美
零星 點綴(少)
荷塘 荷花 裊娜 羞澀(姿態)
明珠 星星 美人(光,色)
荷香 縷縷 歌聲(隱約細微)
荷波 閃電(快) 動態美
流水 脈脈(深情)
凝碧(色) 靜態美
課堂總結
簡要概括本節課的知識點。和同學一起回顧那些精彩的用詞,體會那幾種修辭手法的妙用。
課后作業
小作文 觀察你周圍的某一處景物,把它們在特定環境中的樣子描摹出來。盡可能把詞語用的妥帖一些。
請大家把下面的表填寫完整,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并進行簡要說明。
景物
修辭手法
荷葉
比喻 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
流水
3、情與景的交融營造出的詩情畫意。
第二,朱自清是個詩人,他編選過詩,研究過詩,寫過詩,作為詩人的素養和審美趣味自然影響了他的創作,在這篇散文中追求一種聽覺上的音樂美和節奏感。作者在選詞用句方面的精雕細琢,形成了一種輕柔纏綿婉致的聲韻效果。
比如這段中用了許多疊音詞、雙聲和疊韻詞(這里主要分析修飾詞)。本段中出現了
疊音
雙聲
疊韻
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
層層
零星
裊娜
粒粒
縷縷
仿佛 渺茫
一絲
閃電
霎時
密密
宛然
脈脈
( 曲曲折折比起曲折,密密改為緊密,就沒有這種聽覺上的美感了。)大量雙聲、疊韻和疊音詞的運用,(全文雙聲有43處,疊韻有46處,疊音有34處)使得音節勻稱整齊,讀起來非常悅耳,而且諸多形容性修飾詞的運用,加長了句子,舒緩了節拍,給人一種流暢、不疾不徐的感覺。
從句式選用上看,全篇都是陳述句,陳述句的語調平和,輕松,舒緩,而且都是常式句,變化不大,(一般是主謂賓)與變式句強調某一部分不同,在情感的表達方面,好像一個人輕聲細語,娓娓道來,沒有太激烈的感情在內。以這段為例,極少簡單的短句,多為附加修飾成分的長句,甚至是復句,(從幾個方面反復描摹)復句中的幾個單句語意前后相連,這就使文章語意綿長,但作者用了許多助詞,故而句子讀起來不覺拖沓,反而節奏舒緩了許多。長句和復句節奏非常舒緩,但作者在每一個停頓處,選用在聽覺上非常悅耳的疊音、雙聲、疊韻詞加強這種節奏感。
語言分析過了,接下來我想談一談意境。其實剛剛就提到了繪畫般的意境,現在要做的分析是,情與景是怎樣交融起來的呢?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俞平伯曾有一段話說:(《清河坊》)
(PPT)我們試想:若沒有飄零的游子,則西風下的黃葉,原不妨由它們花花自己去響著。若沒有憔悴的女兒,則枯干了的紅蓮花瓣,何必常夾在詩集中呢?人萬一沒有悲歡離合,月即使有陰晴圓缺,又何為呢?懷中不曾收得美人的倩影,則入畫的河山,其黯淡又將如何呢? 一言以蔽之,人對于萬有的趣味,都從人間趣味的本身投射出來的。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則大地河山及它們所有的蘭因絮果畢落于渺茫了。
散文作家所描寫的一切景物,無不渲染著他自己的感情,他的所思所想給他眼中的景物蒙上了色彩,他的所見所感又左右了他的情緒。他就是物,物就是他。情景一也。許多景點在文人筆下傳頌,游客慕名前來,卻發現不過爾爾。其實不是文人在騙人,而是那樣的美景只活在文人的心中。讀者欣賞一篇美文,不是真在看風景,而是欣賞那種浸潤了文人情思意趣的物我交融的美麗世界。世界上最偉大,最豐富的正是人的心靈,心有千千壑。這是歷來意境創作論中不言自明的道理。在《荷》一文中,以第四段為例,這段對月光下的荷塘作了精細的描畫,前文我們已做過分析。作者在怎樣的感情驅使下去看荷塘呢?
(情)
首先得說朱自清的感情基調。這點影響到他筆下景物的色彩。這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讀其書,想其人。朱自清是個文弱書生,他極少有“金剛怒目”的一面,但他有著大革命時期知識分子共有的苦惱,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對時局的關切,然而對現實是無能為力的,尤其是大革命失敗,蔣介石叛變革命,屠殺革命者,對他的觸動非常大,這種深深的憂傷和恐懼加快了他的退縮,他從革命初期的熱情高漲中很快就退到了象牙塔中,專心研究國學。他深受傳統儒家思想影響,他沒有像周作人,俞平伯那樣,完全關到書齋里面,與現世隔絕。他是個清醒的思想者,他有著中正平和的生活態度,他論述剎那主義,追求生活的各個過程都有意義和價值,既不執著,也不絕滅的中性人生觀。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多處提到這種生活觀。既然不能舍棄生命,還得活著,那何不著眼于現在,對前此的過去,是無法改變了,對后此的將來,想也沒有用。所以還是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使每個現在都有意義,這樣也會過得輕松些。
這里只想分析前面提及的情與景是怎樣交融滲透在一起了呢?
作者在開頭提及心里“頗不寧靜”,但在第三自然段已說明“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這其實已為下文抒情定下了基調。暫得片刻自由的作者,心中充滿放松感,立刻就沉浸在了荷塘月色中。正是因為心緒寧靜,所以作者用心感受著這片脫離于人世的仙界。一是因為獨處,一是因為自然,這兩樣結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作者眼中心中獨一無二的荷塘。作者懷著自由和輕松的心情,看到的荷塘,荷葉,荷花,荷波,流水無一不美,無一不深情款款,有著美人的身姿,在微風中散發著幽幽清香,在微風中顫動,此情此景,如何不讓人陶醉啊!作者對荷塘的描寫之細膩,對荷葉,荷花等的體察之深,尤其對荷香的感受和描摹,足可見出作者此時的心情之幽靜,而且充滿了文人筆下的詩情畫意,讀者自然也為這樣的一種畫境所化,如同身在其中了。
(PPT)
荷葉
田田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層層
荷花
裊娜
羞澀
如明珠
如星星
如美人
荷香
縷縷
仿佛渺茫的歌聲
荷波
一絲
閃電般
凝碧的波痕
流水
脈脈
《荷塘月色》教案 篇6
教 學 要 求 : 
1.基礎知識:(1)字詞的理解和運用;(2)朱自清和他的散文;(3)通感的手法。 
2.閱讀能力:(1)學習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體會散文的語言特點,學習文中詞語鮮明的感情色彩。 
3.寫作能力:寫一段鑒賞本文語言美的文字。 
教 學 重 點 : 
結合時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語句的含義,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 學 難 點 : 
對本文語言技巧的鑒賞。 
教 學 時 數 : 
二 課 時  
 教 學 過 程 及 內 容 :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 課文,簡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華,號秋實。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文學研究會早期成員。江蘇東海人,因祖父、父親都定居揚州,又自稱揚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傳統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20年畢業后在江、浙的中學任教,極受歡迎。1925年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國倫敦學語言學及英國文學,回國后仍在清華大學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 
1948年8月12日病逝前,諄諄囑告家人,說已簽名拒絕美援,不要買政府配售的面粉。 
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2.代表作品:長詩《毀滅》、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 
二、朗讀課文: 
1.朗讀課文。 
2.初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簡介創作背景 
本文寫于1927年7月。當年4月12日,南方發生“四一二”政變。 
面對“南方這一年的變動”,朱自清覺得是“人的意想所趕不上的”。他認為:“在舊時代正在崩壞,新局面尚未到來的時候,衰頹與騷動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參加革命或,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參加這種實際行動時,便只有暫時逃避一法……在這三條路里,我將選擇哪一條呢?……我既不能參加革命或,總得找一個依據,才可以姑作安心地過日子……我終于在國學里找著了一個題目。”(《那里去》)“這幾天心里似乎有些異常……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一封信》) 
簡而言之,此時的朱自清正處在反感于國民黨的,又對共產黨的革命心存疑慮。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四、作品結構分析。 
    指導:《荷塘月色》的每個自然段有其獨立內容,但從作者的行蹤變化上看,無論是緊扣文題的主體文字,還是蕩開筆墨寫聯想的“閑筆”,這8個自然段還是可以劃分成幾個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們對內容的分析和對主旨的探索。 
   (一)學生提挈每個自然段的內容(用語要簡明、準確)。 
         第1段  獨游荷塘的時候、地點和緣由。 (心境:“頗不寧靜”)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時的感受。  (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第4段   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5段   流瀉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觀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8段   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二)綜合、歸納。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顯然是文章的主體內容,應歸為一部分。前三段,寫夜賞的緣由。7、8兩段,由現實寫及想象中古時候的舊俗,突轉一筆(回到家門)收束全篇。 
    這樣分析,全文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寫“觀荷緣起”(情) 
    第二部分(第4—6段)寫“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寫“月下遐思”(情) 
四、小結寫作線索。 
《荷塘月色》的行文線索,很有特色,如同經、緯兩條線穿織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變化好似一條經線,作者的游蹤、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猶如一條緯線。 
清代學者王國維言“一切景語皆情語”,所以“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變化的思緒線索”。     
五、找出直接抒情的語句,體會其情感。 
1. “這幾天心里頗不安靜”。 
    不加掩飾直抒情懷顯出作者內心有苦悶,心緒煩亂。這也正是夜深人靜出游荷塘的緣由(欲排遣苦悶之情)。 
    2.“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是獨處的妙處”) 
    這一段拋開了寫景,句句都在內心活動。這樣寫,是不是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呢?  
    ①抒發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正是對“心情頗不寧靜”的自我調節。拋開了寫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態—煩擾的思緒壓抑不住,一定要說出來。只有在清冷的環境里獨處才“覺得是個自由的人”,這其中不就蘊含著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嗎? 
    ②從行文上看這一段似乎是“游離”出來的抒情段,但從時空上看,這一段與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實際上,這“情”還是離不開“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獨行在那條極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發所謂“獨處”之情呢?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①在行文上,這是一個過渡句,提挈下文重筆寫荷塘月色。它與第2自然段有什么關系,則容易被忽略。這句是對“去荷塘”文字的一個接續,2、3段便渾成一體了(再次證明第3段并非“游離”出來的段落)。 
   ②這一句感情上起了變化,作者沒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尋美來自慰,反映了不滿現實而又幻想超脫現實的心態。 
六、小結、布置作業 。 
通過對全文結構的分析,我們對《荷塘月色》的內容、寫作線索都比較清楚了;結合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我們對作者在文中抒發的感情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這些都為我們進一步學習、欣賞《荷塘月色》奠定了基礎。 
下一課時,我們將認真研讀作品中寫景狀物的段落,欣賞其高超的語言藝術和獨特的表現手法;我們還要進一步體味作者是怎樣把深沉、復雜的感情寄寓在“景語”之中的。 
作業 :背誦課文第4、5、6段。 
附:板書設計  
荷  塘  月  色 
  1  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 
觀荷緣起      2  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3 行在小路時的感受。 
                            4  月下荷塘。 
        荷塘月色      5  荷塘月色。 
6 荷塘四周的景物。  
7 聯想江南采蓮的舊俗。 
              月下遐思 
                            8  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提問。 
1. 集體背誦《荷塘月色》第4自然段。 
2. 請兩位同學各背誦一遍第4段。 
二、解析第4自然段, 
討論重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美景。 
1.寫滿眼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的荷花,順筆寫及縷縷的荷香,最后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和流水,層次井然,形象精確。 
“荷葉——荷花——荷香——流水”這是按觀察的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來寫的。 
   2.深層探究作者的匠心: 
    ①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把荷塘寫“活”。 
    實際上,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物靜而情動。花、葉、流水的人格化表現了景與情的交融,潛在的韻致也就流動起來了。作者把葉子比成“亭亭的舞女的裙”,說是靜,卻有動,也許葉子靜靜地鋪展著,可喻體中的女郎是在旋著舞著的,否則,那裙裾怎能臨風傘開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澀”一詞來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耐人尋味,不僅暗合古人對荷花“綽約若處子”的贊譽,更讓讀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澀”于顏內心怕更怦怦吧!這“動”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②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散文的神韻。 
    所謂“可想”,是指由“可見”引起的合理聯想,把不可見的景物寫得很有風采。 
第4段的最后一句 ,荷葉田田,滿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卻斷定那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是由于葉子的“風致”引起的合理想象。這是很精彩的一筆。 
從“視覺—嗅覺—聽覺”這一角度來欣賞作者怎樣描寫荷塘,進而解決一個問題:第4段是“人在景外”還是“人在景中”(實際上是“情景交融”的問題)。 
三、關于“通感”問題。 
1.分析下列這一句的比喻特點: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本體—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覺)    喻體—渺茫的歌聲  (作用于人的聽覺) 
“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   ——錢鐘書 
2.把作用于嗅覺上的花香“錯置”到聽覺上合理嗎?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點寫清了,形象生動。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風中的賞花人嗅那馨香,時有時無,這種體驗是真實的;聽那從遠處高樓飄來的歌聲,時斷時續,同樣是真實的體驗。這兩個“真實”便把不同類的感官功能溝通了。作者在感覺上的體驗是細膩而豐富的。這一句也恰恰說明“人在景中”。 
    3.從第5段中找出有通感修辭現象的句子,并進行欣賞。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同梵娜玲上奏著的名曲。”) 
四、欣賞第5、6段。 
    欣賞重點:品味語句或句中所蘊之情。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精確在哪兒? 
     寫月光照在荷葉荷花上,“瀉”字給人一種奶白色而又新鮮欲滴的實感。 
    2.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這里的比喻與擬人,準確形象,但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作者為什么不割愛此句,以使通篇流溢著美呢? 
    (引導學生從借景抒情的角度來思考,體會作者心中難以排除的哀愁,煩怨) 
五、課堂作業 。 
《荷塘月色》的語言藝術是很高超的,美的語言,有豐富表現力的語言并不是靠詞藻堆砌,靠粉飾來寫就的,散文的語言美就要表現在語言的“生活化與藝術化的統一”上。例如: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除“亭亭”一詞外,都是口語,“葉子出水很高”是“寫實”的一筆,不需修飾已經達到“準確”了,但作者不滿足“摹形”,他要傳荷葉之“神”,于是抓荷葉的狀態特征以裙作比,“亭亭”二字便成了點睛之筆,一位臨風起舞的窈窕淑女的美姿出現了,那展開旋動的裙與碩大舒展的荷葉融合為一體,荷葉的動態美便躍然紙上,心形兼備。 
   請同學們也找這樣的例句進行欣賞,并寫一段文字表述你的理解(一百余字即可)。 
六、課后作業 : 
1、 背誦第4至6段。 
2、 書面完成“練習”二、三、四題。
[1]
《荷塘月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整體感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細膩、傳神、精練優美的語言,體會貼切、生動的比喻表達效果及其他修辭手法的運用。
3、掌握《荷塘月色》刻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其嚴謹結構。
教學重點
1、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詞句的含義。
2、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1、課文情景交融,“景語”“情語”渾然一體。
2、借助關鍵語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整體感知課文 學習文章第一部分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9xx年隨家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我是揚州人”。19xx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畢業后,在江蘇、浙江等地中學任教。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解題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當時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繪的特定處所。夜色,則點明了時間,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
三、寫作背景
朱自清在青年時代曾參加過“五四”運動,向往過俄國十月革命,后來也投身過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革命處于低潮,蔣介石、汪精衛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革命人民的奮起反抗,同時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識分子的不滿和譴責。朱自清是一位有正義感的作家。他不滿于反動派的血腥屠殺,但因受階級的局限,沒勇氣正視血淋淋的現實,只能用消極態度表示不滿和反抗,而寫出此篇文章。
四、放錄音,配樂朗誦《荷塘月色》
要求學生聽清字音,進入情景,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
整體把握,明確結構,寫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 (1—3):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及來到荷塘的感受。(點明題旨)
第二部分 (4—6):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思。(偏重抒情 )
簡要分析:從內結構看,情感思緒是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是一個圓形;從外結構看,從作者出門經小徑到荷塘復又歸來,依空間順序描繪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變化是:“心里頗不寧靜”→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悅→發出“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惦念江南,欲超脫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體現了一種復雜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憂愁,淡淡的喜悅”,這可從文章中的景物中見出。
五、講讀第一部分:
1、第一段點撥分析:開篇第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確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一個“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繪制的荷塘月色圖畫,構成了一個恬靜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實處落筆,滲透一個“靜”字。“悄悄”、“輕輕”。悄悄出門,輕輕進門,一是為了不影響家人,二是表現了一種孤寂的心態。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書]:緣由:頗不寧靜、忽然想起。
2、第二段點撥分析:寫去荷塘心經的小路。概述了周圍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陰森森的”,“但今晚卻很好,雖然朋光也還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陰陰森森,月光淡淡,一種寂寞的氛圍,襯托出淡淡的憂愁。整段寫出了一種寂寞的氣氛,襯托出淡淡的憂愁。
[板書]: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沒有月光(陰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三段點撥分析:結合時代背景,讓學生明確為什么作者要寫這樣的文章。背景介紹,《荷塘月色》寫于1927年,作者當時29歲,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由于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覺得“這幾天似乎有點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沒明白。”正因為作者在當時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個自由的知識分子,苦悶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這樣的社會里,是沒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還是要去一個地方——荷塘尋找自由,做個自由人。他能找到嗎?
[板書]:小路:曲折、幽僻、樹多(對比)
感受:自由——(苦悶)
小結:寫作者夜賞的緣由。用“我且受用這無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過渡到第二部分。
六、作業:
預習課文第二部分,準備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鑒賞、分析課文的景物描寫部分
一、誦讀、鑒賞第4段
1、指明一個學生朗讀。
2、提問:這一段寫什么景,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明確:月下荷塘美景,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五個方面。
3、提問:作者是怎樣從這五個方面描繪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這些句子,展開想象,閱讀品味它的妙處。
明確:(第1組)荷葉:“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運用比喻手法寫出荷葉的風姿。由“出水很高”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兩者不僅相似,而且寫出其動態美
(第2組)荷花:“層層的葉子中間,……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裊娜”寫出荷花的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這兩個詞本是用來描寫女子嬌美姿態、羞澀神情的,現在用來寫荷花,賦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這是擬人寫法。接著連用三個比喻,分別描繪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
(第3組)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提示學生參看“練習二”)由嗅覺向聽覺轉移。“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移伴隨想象的跳躍。“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幽雅和寧靜來。
(第4組)荷波:“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微風過處葉花顫動的情狀,既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創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第5組)荷韻:“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作者把所見與想象結合,“脈脈”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情傳意,這里用來寫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葉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卻由葉子的“風韻”想象到那葉子下的水“脈脈”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
4、師生共同小結本段寫景重點。
本段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手法,描繪了月下荷塘的美景,這些手法令人浮想聯翩。更絕的是全段不著一個“月”字卻處處有月。請同學們朗讀品味。
5、齊聲朗讀課文第4段,品味其寫景特點。
二、誦讀鑒賞第5段(仿照第4段的鑒賞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個學生朗讀。
2、提問:本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難寫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寫出荷塘上月色的特點?
明確:葉、花、樹,寫出了月色朦朧飄渺的特點。
3.提問:月色本是難狀之景,作者用了一些傳神的動詞:(如:“瀉”“浮”“洗”“畫”等),描繪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試結合語境分析這些動詞的特點。(可分成4組討論后回答)
明確:
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浮——寫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
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
畫——有“人為”動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師生共同小結:本段雖著意寫月色,但又處處不忘荷塘,用幾個傳神的動詞,從不同角度寫出淡月輝映下荷塘里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形成的朦朧景象,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請同學們看著掛圖展開想象,進入情景,朗讀課文。
5、齊聲朗讀第5段,體味作者寫景的高明手法。
三、誦讀、鑒賞第6段
1、齊聲朗讀。
2、提問:本段寫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與課文第2段照應,試比較兩段寫景的異同。(閱讀比較后回答)
明確:相同:都寫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寫了樹、小路。
不同:第2段重點寫了小煤屑路的寂靜、陰森,寫得簡略。而本段則以樹為著眼點,由近及遠,寫了樹色、煙霧、遠山、燈光,再由靜到動,寫到蟬聲、蛙聲,顯然,
3、提問:本段寫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選用了一些疊字疊詞(如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陰陰、隱隱約約等),試結合語境,說說這些詞語的妙處。(學生閱讀后回答)
明確: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既開闊又有立體感,用語平實自然。
重重、陰陰、隱隱約約——傳神地描述出特定環境中的景物特點,不僅寫出了樹木之多,而且加強了葉色的濃重氣氛。
4、師生共同小結。
疊字疊詞的運用,不僅傳神地描寫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應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樹,“陰森森”的小路。讀起來節奏鮮明,韻律協調,富有音樂美。請大家再次朗讀體會。
5、齊聲朗讀第6段,體會其特點。
四、熟讀,品味4~6段(組織學生進入情景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閱讀全文,進一步了解全文的結構及作者的感情基調。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總結課文
一、檢查背誦情況:
二、講讀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7~8)江南舊俗引起的思鄉之情。
1、作者為什么會“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 呢?
“頗不寧靜”的心情在夢境般的荷塘岸邊沒有得到排遣,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采蓮的情景,就想靠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和對故鄉的懷念來解脫。(作者的故鄉在江南)
2、面作者描繪了江南采蓮的具體情況。作者說這是一個“熱鬧”和“風流”的季節,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蓮賦》描寫當時“嬉游”的光景。
《采蓮賦》譯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蓮去。首船頭來回轉,交杯頻遞笑把愛情傳。槳板輕搖水草緊絆,船頭微動浮萍才分開。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綢衫兒束細腰。情意綿綿難分割,戀戀不舍把頭回。春末夏初好季節啊,葉兒嫩花兒開。撩水逗樂笑微微,怕水珠濺身弄濕衣。忽然又覺船兒斜,急忙收起綾羅裙。
3、采蓮的場面在作者心中又是“另一個世界”,又是一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作者有沒有被這種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
沒有。“可惜現在我們早已無福消受了,”依然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再一次發出感嘆。
4、《西洲曲》本是用來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卻借用來表達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
表達出作者的思鄉之情,可以從“這到底使我惦著江南了”看出。
作者從古詩詞中對采蓮的描繪,然后再收回到眼前,發出“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極自然地牽動出“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種思鄉的哀愁。這種鄉愁正是作者當時面對黑暗現實苦悶彷徨,無所適從,欲超然又想掙扎,而面對荷塘,作者派遣不到自己的憂愁,現在就借思鄉來派遣。作者當時這些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對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5、“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表明了作者陶醉在寧靜之中,極不情愿回到現實。
作者從荷塘回到家里,心緒如何?
作者從遐想中回到現實,現實依舊,愁思依舊,心里依舊不寧靜,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恍如一夢。
【小結】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運用了《采蓮賦》和《西洲曲》中采蓮的情景,反襯出自己的思鄉之情,更襯托出作者當時的淡淡的憂愁的難以解脫,“猛一回頭”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復現實,作者又開始彷徨苦悶起來了。
三、全文總結
本文根據作者的游蹤,可以引出一條線索。
帶上門——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舊俗、回家
(空間線索——明線)
還有沒有其他線索呢?
開始作者的心情“頗不寧靜”,覺得苦悶、彷徨(心情的一個低潮);在剛開始慢步小路時,作者顯示出淡淡的憂愁;由于小路的寧靜,使作者進入了夢境一般的“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脫現實的環境中,“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里可以顯現出作者的心情由淡淡的憂愁轉化為淡淡的喜悅。然后,隨著作者的立足點的變化,心情也發生了變化。作者在欣賞月色下的荷塘好荷塘上的月色時,淡淡的喜悅更加強烈(這里是作者心情的高潮),之后當作者看見荷塘四周沒精打采的路燈光和熱鬧的蟬聲和蛙聲,反襯出作者的苦悶和淡淡的憂愁。然后借助江南的舊俗和他的思鄉之情,解脫自己的苦悶,但是“無福消受”,最后回到家還是回到會現實,心情依舊“頗不寧靜”(在一次回到心情的低潮)
導出:暗線——情感
頗不寧靜——淡淡的憂愁——淡淡的喜悅——淡淡的憂愁——思鄉愁——不寧靜
結構自然嚴謹。寫景層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悅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
四、賞析文章的語言藝術:
本文的語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體現。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寫靜態荷花連用三個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分別寫出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種感覺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錢鐘書語),即感覺的轉移。本文有兩例:
例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由嗅覺向聽覺轉移。“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縹緲,沁人心脾,有意感覺的轉移伴隨著想象的中跳躍。“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優雅和寧靜來。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的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由視覺向聽覺轉移。月的光華和陰影,用“名曲”的旋律來形容,表明光與影的和諧,與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樣悠揚、優美,烘托出一種溫馨、幽雅的氛圍,給讀者以聯想和想象,乃至帶入一種幻境。
三是疊字的運用。由學生從課文中選出例子。
五、理解課文中的情與景
1、提問:平常我們見到的寫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濃艷明麗的,本文描寫的景色卻是素淡的,朦朧的。景語即情語,試結合課文談談自己的看法。(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
明確:作者夜游荷塘是為了擺脫“心里頗不寧靜”,追求剎那間的安寧。作者筆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靜安寧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處”,不濃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樣的調和適中安逸。追求剎那間的安寧正是為了暫時忘卻,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對當時現實的不滿。荷塘景色越寧靜、安逸,越反襯心里“頗不寧靜”。作者把這種情感很自然地融入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荷塘月色》教案 篇8
授課提要式
第一課時
課前預習內容:
自讀課文,準確認讀、解釋加點的字(如:1、煤屑路2、蓊蓊郁郁3、彌望4、裊娜5、倩影6、脈脈的流水……)想一想,1927年春夏中國的社會狀況思考:全文寫景狀物的主體部分是哪幾個自然段(以上預習內容可酌情增減,何時檢查也可靈活)
講授導語 :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時學過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學們對他的生平經歷還知道些什么?
(以上答問可靈活掌握,以下教師簡述)
教師: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鍛煉成長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詩人、作家、學者,經歷了艱難曲折的道路。今天學習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從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敗的日子悲憤彷徨的復雜心情和了解他為什么要在對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當然,教學重點應放在:作品結構、語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從而認識本文主旨。
播放錄音(或教師表情朗讀)
板書課題
作者、寫作時間地點
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華園
作品結構分析
教師啟發指導:以下提供一種示例,其他可從“專項評價”中,從作者行蹤變化看,讓學生提挈每段內容,進行歸納。
第1段 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第3段 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觀荷塘 第4段 荷塘美麗的景色。第5段 流瀉的月光,塘中的月色。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觀察、感受到的)第7段 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第8段 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顯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體內容”(寫景狀物);第7—8段由現實而思古,再返現實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結構為:第一部分(第1段)寫“觀荷緣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寫“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情)(以上可適當使用板書或卡片或熒屏演示等多媒體)
行文線索
從以上結構分析,可體會到全文寫景是為抒情服務,而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 變化的思緒線索。情—景—情,這正好像一條經線,而對荷塘景色的描寫猶如一條緯線。
語句賞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賞析: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起筆的目的是什么? 可聯系撰文時間啟發學生講講有關大革命失敗情況,說明作者思想狀況,弄清他為什么要寫荷塘月色之美,發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此段拋開了寫景,是否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呢?拋開了寫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態,蘊含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實際上,這“情”離不開“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發“獨處”之情。
小結作業
第二課時
復習提問
1、背誦第4段(集體背誦、提名背誦)
2、答問:第4段依次寫了哪些景物,依怎樣順序寫的?(以此引入新課)
景物描寫
解析第4段: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觀察的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作者筆下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 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散文神韻。荷葉田田,滿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卻斷定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由葉子的“風致”引起的想象。
認識“通感”
引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句的比喻特點:
本體—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覺)
喻體—渺茫的歌聲(作用于人的聽覺)
立于微風中嗅那馨香,時有時無;聽那遠處歌聲,時斷實續,溝通了不同類的感官。這也恰恰說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導鑒賞 5、6段中比喻、擬人句。(此環節可采用討論式)
收束及思考
結束對前所提問題的討論,提出關于語言美的思考題,讓同學課下欣賞,并寫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仍可布置其他作業 )
《荷塘月色》教案 篇9
《荷塘月色》說課教案
平和蘆溪中學:葉小敏
一、說教材
《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文章。高中第一冊的閱讀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本單元承擔著提高學生對中國現當代散文和外國散文的欣賞能力的任務。所以本單元學習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發情懷。文中所寫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寫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處是將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歸功于傳神的動詞,巧妙的疊詞,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辭。我個人認為課文只是借鑒的范例,因此課文分析不必面面俱到而應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細思,從而積累知識,培養能力。所以根據《大綱》要求、本單元學習重點和本文的特點,我擬定本課的學習重點是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難點。
二、說教法
散文的本質是審美的,所以散文教學很適合鑒賞活動的展開。本文作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語言方面有許多值得鑒賞的地方。由此我個人認為本文教學宜在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鑒賞,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同時,培養其鑒賞散文的能力。
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靈的絮語,很適合于朗讀,本文就是這樣一篇文章。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大綱》要求,教學時要加強誦讀指導,通過誦讀讓學生感受作者心靈的律動,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很重要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過程中來,通過自主學習、互相討論、探究學習內容等形式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
三、說目標
1、知識目標:⑴能通過感知全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2、能力目標:⑴培養學生初步鑒賞散文的能力;
⑵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⑶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四、說課時
依照目標分為兩課時:⑴第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感知全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⑵第二課時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五、說準備
1、培養學生預習課文的習慣,布置預習內容。(生字詞、作者生平、寫作背景、全文感知)
2、準備好錄音機、錄音帶、學習目標小黑板。
六、說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設計此環節目的:采用開門見山直入課題方式有利于讓學生明確學習重點、對象及任務,使之有了明確的學習方向。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播放錄音,指導學生誦讀。設計此環節目的: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感受作者心靈的律動,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訓練學生用普通話流暢朗讀,落實《大綱》要求。
(四)、檢查預習情況
⒈交流作者生平、寫作背景等資料;
⒉討論交流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
設立此環節目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落實能力目標⑵,同時也為落實知識目標⑴作準備。
(五)先自主思考,再分組討論,限時作答。設立此環節目的:調動學生參與,完成知識目標⑴,落實能力目標⑴、⑶。
(六)小結
(七)布置作業:思考并完成課后練習二、三,為下節課落實知識目標⑵作準備。
第二課時
(一) 出示目標
(二) 引導誦讀,為德育目標作準備。
(三) 檢查作業,為落實知識目標⑵作準備。
(四) 引導學生結合課后練習討論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落實知識目標⑵
(五) 小結
(六) 總結全文,從結構、語言、意境等三方面審美賞析,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落實德育目標。
(七) 布置作業:預習新課。
《荷塘月色》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一)理清全文結構,直接抒情的語句的內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體會散文的語言美——對生活化語言的巧妙藝術加工。
(三)認識“通感”的修辭方法,體會本文中“通感”所產生的藝術效果。
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分析:
(1)按觀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2)體味作者匠心:
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作者筆下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
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散文神韻。茶葉田田,滿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卻斷定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是由葉子的“風致”引起的想象。
本文的寫作線索是什么?
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線索,很有特色,如同經、緯兩條線穿織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變化好似一條經線,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猶如一條緯線。寫景是為抒情服務的,所以”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變化的思緒線索”。
(三)”通感”這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本體——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覺)
喻體——渺茫的歌聲 (作用于人的聽覺)
把作用于嗅覺上的花香“錯置”到聽覺上合理嗎?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點寫清了,形象生動。
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風中的賞花人嗅那馨香,時有時無,這種體驗是真實的;聽那從遠處高樓飄來的歌聲,時斷時續,同樣是真實的體驗。這兩個“真實”便把不同類的感官功能溝通了。作者在感覺上的體驗是細膩而豐富的。這一句也恰恰說明“人在景中”。
三、教學過程 設計
(一)導入 課文。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語言教材選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這兩篇傷口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圳特區深的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為散文大家,關于他的生平經歷,同學們還知道些什么?(教師引導學生口述,最后教師概述)
教師:朱自清行政管理由一位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鍛煉成長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詩人、作家、學者,經歷了艱難曲折,走過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從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敗的日子悲憤、彷徨的復雜心情和了解他為什么要在對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這對全面、正確評價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我們的教學重點還是應該放在對傷口結構、語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這些,對作品主旨的認識也不會落到實處。
下面,聽《荷塘月色》的配樂錄音(如不具備這個條件,可由教師表情朗讀)。
板書課題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華園。
教師作者細致描寫荷塘的文字是第幾段?(第4段)
現在請一位同學再朗讀一遍這個段落。
(二)作品結構分析。
教師啟發指導:《荷塘月色》共8個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獨立性,但從作者的行蹤變化上看,從扣文題的主體文字與宕開筆墨寫聯想的“閑筆”來看,這8個自然段還是可以劃分成幾個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們對內容的分析和對主旨的探索。
在教法上可以有兩種考慮:
讓學生提挈每個自然段的內容(用語要簡明、準確),然后進行歸納。
第1段 獨游荷塘的時候、地點和緣由。
(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時的感受。
(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第4段荷塘美麗的景色。
觀荷塘 第5段流瀉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觀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8段在思鄉與遐想中蹁回家門。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顯然是文章的主體內容,應歸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應獨立。第7~8段由現實寫及想象中古時候的舊俗,突轉一筆(回到家門)收束全篇。
這樣分析,全文確實應劃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觀荷緣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寫“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情)
(說明:上面的“段意”,“部分劃分”中有關文字可作為板書出現)
引導學生抓住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變化這一線索來分析作品結構框架。
(三)找出直接抒情的語句,對其中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講析,讓學生攤牌體會。
分析直接抒情的語句(讓學生按行文先后摘選)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這是分量很重的一筆,可見“文由情生”。
起筆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提問)
不加掩飾直反正情懷顯出作者內心有苦悶,心緒煩亂。這也正是夜深人靜也游荷塘的緣由(欲排遣苦悶之情)。
至于為什么有這種情緒,學生一定很關心。因此,在此可以聯系作者撰文時間啟發學生講講有關大革命失敗的情況(教師要幫助學生抓要點,防止說開而不可收),進而說明當時朱自清的思想狀況:朱自清曾受過“五四”運動的洗禮,目睹過“三。一八”慘案的全過程(他那天參加了請愿游行)。他追求進步,痛惡黑暗的反動統治;他雖然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但富有正義感和愛國心。在大革命高潮時,他很興奮,時時關注著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國的統一各民主的實現。“四。一二”政變,給他的打擊是學生的,他“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按他當時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一見陳竹隱藏《憶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筆是他尋求解脫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誕生是很自然的。用”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來概括、濃縮他當時的心緒是十分準確的。弄清這句的含義也有助于弄清他為什么要大寫荷塘月色之美,要發思古之幽情了。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是獨處的妙處”)
這一段,拋開了寫景,句句都是內心活動。這樣寫,是不是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呢?(提問)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引導學生體會前兩段與此段的內在聯系:
1抒發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正是對“心情頗不寧靜”的自我調節。拋開了寫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態_煩擾的思緒壓抑不住,一定要說出來。只有在清冷的不幸里獨處才“覺得是個自由的人”,這其中不就蘊含著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嗎?
2從行文上看這一段似乎是“游離”出來的抒情段,但從時空上看,這一段與第2段是同步的。實際上,這“情”還是離不開“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獨行在那條極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發所謂“獨處”之情呢?
說明: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這一句在分析時不能草率。
1在行文上,這是一個過渡句,提挈下文重筆寫荷塘月色。對這點,好認識;它與第2段有什么關系,則容易被忽略。這句是對“去荷塘”文字的一個接續,2、3段便渾成一體了(再次證明第3段并非”游離”出來的段落)。
2這一句感情上起了變化,作者沒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尋美來自慰,反映了不滿現實而又幻想超脫現實的心態。
(四)解析第4段,看作者是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詞表達意境的。
1.先寫滿眼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的荷花,順筆寫縷縷的荷香,最后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和流水,層次井然,形象精確。審按觀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來寫的。
(教師在講述時要盡量引用原句,重點詞語隨手板書,如”彌望”、”裊娜”等等。)
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順序特點,但細一研究,還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1)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把荷塘寫”活”
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回答,這就叫”讀進去”。
估計學生很容易認為只是到了”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到荷塘的那邊去了”才由”靜”轉入”動”。這種認識是膚淺的,是套用”動靜結合”這一評語,缺少鑒賞力。
實際上,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有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物靜而情動。花、葉、流水的人格化表現了景與情的交融,潛在的韻致也就流動起來了。作者把葉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說是靜,卻有動,也許葉子靜靜地鋪展著,可喻體中的女郎是在旋著舞著的,否則,那裙裾怎能臨風傘開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澀”一詞來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尋味,不僅暗合古人對荷花”綽約若處子”的贊譽,更是站讀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澀”于顏內心怕更怦怦吧!這”動”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說明:上面這各種分析,教師應當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學生也達到這個深度,要適情而定,不要脫離學生實際硬灌,能啟發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點還是抓詞語在語境中的涵義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2)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散文的神韻。
所謂”可想”,是指由”可見”引起的合理聯想,把不可見的景物寫得很有風采。
引導學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葉田,滿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卻斷定那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是由于葉子的”風致”引起的合理想象。這是很精彩的一筆。為滬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還可以啟發他們從”視覺——嗅覺——聽覺”這一角度來欣賞作者怎樣描寫荷塘,進而還能解決一個問題:第4段是”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實際上是”情景交融”的問題。)
(五)關于”通感”問題。(見”難點、重點分析”第3題。)
(六)第5、6段的講析。
這兩段,應完全交給學生分析,教師不應再細說了,否則就會”剝奪”學生的必要的鑒賞機會。
這兩段的閱讀點,欣賞點似可放在對某些字詞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導學生研究其中極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
例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精確在哪兒?
(與用”照”相比較進行品味。)
(2)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這里的比喻與擬人,準確形象,但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作者為什么不割愛此句,以使通篇流溢著美呢?
(引導學生從借景抒情的角度來思考,體會作者心中難以排除的哀愁,煩怨。)
處理以上內容時,可采用討論式,讓學生多說,拓寬思路。漸而使他們認識到,讀文學作品決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識讀”上,要利用所學的語文基礎知識參與評論,所謂鑒賞能力便是這樣一點一點培養起來。
《荷塘月色》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整體感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旨。
3.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其表達效果,進而學習運用比喻、通感、擬人和疊字表情達意的技巧。
【教學重點】
1.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詞句的含義。
2.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1.課文情景交融,“景語”“情語”渾然一體。
2.借助關鍵語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中國古詩中“月”的意象及其含義。1、 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在這里,“月”成了詩人排遣內心深處的孤獨寂寞的一種載體。2、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這里,“月”成了詞人表達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載體。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咱們今天就來學習一下散文《荷塘月色》。二、了解作者(知人)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炫,號秋實,取春華秋實之意。為勉勵自己在困境中不喪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辭》中“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蘇東海縣,祖籍浙江紹興,自祖父以來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揚州人。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的哲學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學任教,參加了文學研究會。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是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作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倫敦雜記》,雜文集《論雅俗共賞》、《標準與尺度》以及一些文藝論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朱自清,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是毛澤東稱頌的“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作家、學者、民主戰士。毛澤東曾熱烈贊揚其“寧死不領美國救濟糧”的高尚氣節。三、了解背景(論世)1927年7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和“七·一五兩次政變之后,白色恐怖籠罩了中國大地。舊時代正在崩潰,新時局尚未到來。知識分子不滿黑暗現實,向往自由生活,但頹喪和騷動使得他們惶惶然,處于苦悶彷徨之中,看不清前進的方向。這種內心的痛苦與矛盾就外化為荷塘月色的圖景,素雅朦朧的景致和作者內心的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悅是一致的。作者在此想躲開惱人的現世,求得短暫的安寧。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為超脫世塵的絕妙世界。在創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積極投身于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干將。五四新文化運動熱鬧了一陣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進入了低潮期。對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這一點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來。四、 請學生聽朗誦帶,注意字詞并注意體會其中的語言、思考如何劃分層次。
1、字詞<略>
2、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 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點明題旨)(情)
第二部分(2-6): 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景)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思。(偏重抒情)(情)附:感情線索: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 游蹤線索:(略)五、理出心情(披情)1.快速閱讀課文,找出表現作者心情發展變化的語句。2.請三至五位同學說說自己找到的能表現作者心情發展變化的語句。3.教師歸納總結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郁悶)──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開朗)──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重新陷入郁悶)──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悶)六、領會意境(入境)1、作者是如何表現失眠的郁悶心情的?(一是借助對“月亮”的描寫表現夜已深。二是借助對“孩子們”和“妻”的描寫反襯出“我”的失眠)2、作者是如何表現觀月的開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對平時沒有月光時路上的景象的描寫反襯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從而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對自己在蒼茫的月光下的獨特感受的描寫來表現獨處的妙處,側面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對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寫來表現她們搭配得恰倒好處,進而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3、作者是如何表現冷清的郁悶心情的?(借助對“蟬聲”和“蛙聲”的熱鬧的描寫反襯出自己的“冷清”)4、作者是如何表現思鄉的郁悶心情的?(借助對《采蓮賦》和《西洲曲》的有關內容的回憶來表現江南生活的意興盎然,從而引出自己的思鄉之情)5、小結:所謂“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觀)與人的思想感情(主觀)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這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無縫、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這一點,所以它具有一種意境美。七、布置作業找出文中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讀的基礎上領會其場面描寫的美感。
第二課時【教學要點】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場面美。【教學過程】一、請三至五位同學朗讀自己找到的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二、初步理解1、作者寫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2.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3.作者是怎樣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的?荷葉:動態美(疊詞 比喻)月色下的荷塘荷花:嬌美姿態、羞色神情(擬人 排比 博喻)荷香:時斷時續、若有若無、清淡飄渺、沁人心脾(通感)荷波:幽雅和寧靜(動靜結合 擬人)荷韻:言有盡而意無窮(把所見與想象結合)4.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5.作者寫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三、深入理解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寫得這么成功的?請從課文中摘錄有關語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關內容。
手法
描寫的對象
文中的例句
比
喻
出水很高的葉子
像( )
開放的和尚未開放的荷花
正如( )
又如( )
又如( )
顫動的葉和花
像( )
密密挨著的葉子
宛然( )
月光下的葉子和花
仿佛( )
又像( )
灌木的黑影
如( )
楊柳的倩影
又像是( )
陰陰的樹色
像( )
樹縫中漏下的路燈光
是( )
通
感
微風中的荷香
仿佛( )
塘中的月色
如( )
擬
人
打著朵兒的荷花
田田的荷葉
葉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邊的楊柳樹
樹縫中漏下的路燈光
2.小結:要寫出場面的美,運用比喻、擬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3.集體誦讀這三段文字。四、布置作業從你所接觸的文學作品中,找到并摘錄運用通感的表現手法的句子三至五個。
第三課時【教學要點】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美。【教學過程】一、作業檢查1.請幾位同學說一說運用通感的表現手法的句子。2.教師點撥:通感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其與比喻的區別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覺互通的。如“荷香”(嗅覺)仿佛“歌聲”(聽覺),“月色”(視覺)如“名曲”(聽覺)。二、咀嚼語言理解語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謂“咀嚼”,就是反復地比較:同樣一個意思,可以用哪些詞句來表達,作者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詞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詞句有什么妙處,等等。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咀嚼”一下。1.“這是一條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換成“幽靜”好不好?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靜”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靜”只能表達一個意思。“幽靜”只有在心情悠閑自在時才能體會得到,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閑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處地襯托出了作者孤獨郁悶的心情)2.“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一句中的“踱”與“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現動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現動作的速度,也能表現做動作時的心情。“踱”與作者心情轉為開朗相適應。“踱”又與下文“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相照應)3.“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與“就”意思相近,作者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還有“暫且”的意思,表達的意思比“就”要豐富。“且”說明荷香月色帶給“我”的歡愉只是片刻之間的,這與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進入郁悶相照應)4.“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一句中的“瀉”表達的其實就是“照”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照”而用“瀉”呢?(因為作者已經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瀉”而不能“照”的)5.“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達的其實就是“升”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現“青霧”的動作,但在高度上有區別:“升”讓人感覺“霧”很高;“浮”讓人感覺“霧”很低,低得與荷葉的表面相平)6.“(灌木的黑影與楊柳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一句中的“畫”表達的其實就是“留”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留”而用“畫”呢?(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三、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之美還需要品味。所謂“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選用某一個詞能起到怎樣的表達作用。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品味”一下。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達作用?(說明動作很小心,作者不愿驚動家人)2、“輕輕地推門進去”一句中的“輕輕地”有什么表達作用?(說明動作很輕,作者不愿驚動家人)3、“路上陰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達作用?(用光亮的“暗”襯托出“我”郁悶的心情)4、“雖然月光還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達作用?(用月光的“淡淡”來襯托喜悅的“淡淡”)5、“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達作用?(突出葉子長得茂密)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復有什么作用?(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7、“荷塘的四周,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一句中“遠近”“高低”的重復有什么表達作用?(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四、布置作業寫一篇散文。
《荷塘月色》教案 篇12
《荷塘月色》說課教案
平和蘆溪中學:葉小敏
一、說教材
《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文章。高中第一冊的閱讀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本單元承擔著提高學生對中國現當代散文和外國散文的欣賞能力的任務。所以本單元學習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發情懷。文中所寫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寫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處是將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歸功于傳神的動詞,巧妙的疊詞,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辭。我個人認為課文只是借鑒的范例,因此課文分析不必面面俱到而應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細思,從而積累知識,培養能力。所以根據《大綱》要求、本單元學習重點和本文的特點,我擬定本課的學習重點是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難點。
二、說教法
散文的本質是審美的,所以散文教學很適合鑒賞活動的展開。本文作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語言方面有許多值得鑒賞的地方。由此我個人認為本文教學宜在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鑒賞,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同時,培養其鑒賞散文的能力。
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靈的絮語,很適合于朗讀,本文就是這樣一篇文章。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大綱》要求,教學時要加強誦讀指導,通過誦讀讓學生感受作者心靈的律動,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活動過程 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很重要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過程 中來,通過自主學習、互相討論、探究學習內容等形式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
三、說目標
1、知識目標:⑴能通過感知全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2、能力目標:⑴培養學生初步鑒賞散文的能力;
⑵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⑶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四、說課時
依照目標分為兩課時:⑴第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感知全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⑵第二課時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五、說準備
1、培養學生預習課文的習慣,布置預習內容。(生字詞、作者生平、寫作背景、全文感知)
2、準備好錄音機、錄音帶、學習目標小黑板。
六、說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板書課題。設計此環節目的:采用開門見山直入課題方式有利于讓學生明確學習重點、對象及任務,使之有了明確的學習方向。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播放錄音,指導學生誦讀。設計此環節目的: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感受作者心靈的律動,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訓練學生用普通話流暢朗讀,落實《大綱》要求。
(四)、檢查預習情況
⒈交流作者生平、寫作背景等資料;
⒉討論交流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
設立此環節目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落實能力目標⑵,同時也為落實知識目標⑴作準備。
(五)先自主思考,再分組討論,限時作答。設立此環節目的:調動學生參與,完成知識目標⑴,落實能力目標⑴、⑶。
(六)小結
(七)布置作業 :思考并完成課后練習二、三,為下節課落實知識目標⑵作準備。
第二課時
(一) 出示目標
(二) 引導誦讀,為德育目標作準備。
(三) 檢查作業 ,為落實知識目標⑵作準備。
(四) 引導學生結合課后練習討論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落實知識目標⑵
(五) 小結
(六) 總結全文,從結構、語言、意境等三方面審美賞析,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落實德育目標。
(七) 布置作業 :預習新課。
《荷塘月色》教案 篇13
荷塘月色         
                         ·朱自清·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1◆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3◆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4◆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6◆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些的顫動 ,7◆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8◆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9◆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10◆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11◆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12◆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益鳥]首徐回,兼傳羽杯;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    
               
 學習程序 
★閱讀訓練 
    一、背景學習  鼠標指向課題和作者,閱讀有關信息。 
    二、知識積累  1、閱讀全文,學習有關知識。  2、比喻是一種最常用的修辭手法,一般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詞聯接本體和喻體。研究帶◆號的12個句子,回答:a、哪幾個不是比喻句?它們各自是表比較、揣測、舉例中的哪一種?b、比喻句中,本體和喻體的相似點各是什么?c、學習“修辭知識”中關于“通感”一節,說一說:比喻句中的哪句屬“通感”,后文還有哪一句?為什么?     3、學習“修辭知識”中“語音修辭”一節,然后回答: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疊詞?有何作用?析:日日、漸漸、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三、整體把握  1、閱讀全文和背景資料,回答:作者在觀賞荷塘月色的過程中,自始至終懷著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達這樣的感情? 2、有人評論:(作者) 與其說在觀賞景物,不如說在逼視自己的靈魂深處;與其說寫下的是他看到、感覺到的一切,不如說他在構造一個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個世界”——一個與現實對立的陌生的藝術世界。你同意嗎?為什么?(點擊有關資料1-4)3、 有人把本文的重點四五兩段概括為“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這樣概括的根據是什么?這里的“荷塘月色”在意義和結構上與課題有什么區別?4、本文寫景特別工細,不但把景物分解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寫荷塘和月色時,把這兩個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許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寫。從觀察角度和描寫對象兩方面列出第四段的寫景提綱。5、第五段寫月色,那些句子是正面描寫,哪些句子是側面襯托?用哪些事物作襯托? 6、作者為什么要寫看似與主旨無關的江南采蓮舊俗和《采蓮賦》、《西洲曲》?(從寫作背景和感情線索兩方面考慮)  
  四、揣摩語言 1、文中寫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請分析:瀉、浮、洗、籠這幾個動詞的表達作用。[答]      2、詞語用得好,不但繪聲繪色繪形,而且能賦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請分析“脈脈”一詞在這方面的作用。[答]     3、“踱”若換成“走”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4、 “亭亭”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它修飾的是“舞女”還是“裙”?5、“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本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若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好不好?為什么? (從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和前后文風格一致兩個角度考慮) 
6、討論下列句子的深刻含意。a、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b、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  
★★擴展閱讀  
★★★研究性學習參考論題(請你就以下論題中的一個或另擬論題,從網絡上尋找有關資料,寫出你的研究結果。可上交文本、軟盤,更歡迎直接發表至“學習論壇”)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為什么“不平靜”? 
3、談《荷塘月色》的寫景藝術 
4、談《荷塘月色》的感情線索 
《荷塘月色》珍貴的背景資料 
   1、 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走路、說話都要費很大的力氣;還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 只有參加革命和,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參加這種實際行動時,便只有暫時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參加革命與,總得找一個依據,才可姑作安心的過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鉆了進去,消磨這一生。我終于在國學里找出了一個題目,開始像小兒的學步。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樂意這么走,也就沒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3、 無可諱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場的轉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國民黨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運動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記云:"陳君來訪,談及國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場與政府相同。" 
 (王瑤《念朱自清先生》)  
4、 《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當時思想的重要資料,詳盡而真實地反映了他的內心世界。從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們可以說,《荷塘月色》的主題思想是:表現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而產生的彷徨、苦悶的思想感情。 
 (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題思想》)  
5、 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滿懷著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堅忍的頭腦,能寫出江南風景似的秀麗的文章來者,大約是因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緣故。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_散文集〉導言》)  
6、 這篇作品獲得人們特別贊賞的原因,就在于它寫景的特別工細。朱自清不象一般人那樣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籠統寫出來,而是把這個景象"剝開來看,拆穿來看",把這個荷塘與月色本來是水乳交融、渾然一體的景象分解為兩個組成部分,一部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點是寫荷塘的種種景物,而以月色為背景;后者重點是寫月色的種種變化,而以荷塘為背景。這樣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開來作兩次描寫,就得以把景物描寫得很細膩。當然,這種描寫,并不是把本來很統一和諧的描寫對象生硬地割裂開來,而是始終把被分作兩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只不過是兩次描寫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調換了一下位置罷了。 
不僅如此,朱自清在表現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這兩個組成部分的時候,還進一步作更精細的分解剖析,把這兩個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許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寫并且從景物觀賞者的視覺、嗅覺、聽覺,以及景物的靜態,動態等角度,寫出它們的種種性狀,從而把景物表現得格外細膩。 楊昌江《工筆畫,朱自清的散文藝術》 
[1]
《荷塘月色》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 
理清全文的結構,了解直接抒情的語句的內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體會散文的語言美--對生活語言的巧妙加工。 
認識“通感”的修辭方法,體會本文中“通感”所產生的藝術效果。 
教學重、難點: 
作者是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 
茂密的荷葉--多姿的荷花--     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體味作者的匠心: 
動靜結合,“靜”是“動”的瞬間表現。 
可見與可想結合,寫出散文的神韻。如:荷葉田田--水脈脈含情 
2、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經線:欣賞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變化。緯線: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 
3、“通感”的特點及其作用: 
A、例:“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B、本體--花香(嗅覺) 喻體--渺茫的歌聲(聽覺) 
C、作用:把花香的特點寫清了,生動形象。 
D、相似點:立于微風中嗅馨香(時有時無)--聽遠處高樓傳來的歌聲(時斷時續) 
教學過程 : 
布置預習:A、請學生熟讀課文;B、背誦4-6段。 
                    第一課時 
導入 課文: 
具體介紹朱自清的生平和創作: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生于江蘇東海。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1916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畢業后在江蘇、浙江等地的中學任教。 
    上大學時,朱自清開始創作新詩,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 
聽《荷塘月色》的配樂錄音帶: 
作品結構分析: 
全文共10個段落,每段都有其獨立的內容,但從作者的行蹤變化上看,從扣文題的主體文字與宕開筆墨寫聯想的“閑筆”來看,這10個自然段還可以劃分成幾個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們對內容的分析和對主旨的探索: 
緣起:第一段: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觀荷塘:第四段: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離荷塘:第七、八、九段: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十段: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寫觀荷緣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寫荷塘月色。(景)(主體) 
第三部分:(7-10)寫景中人。(情)(尾聲)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 
布置作業 :1、背誦4-6段;2、閱讀課后附文。 
                         第二課時 
檢查作業 :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對其中有代表性的進行分析,讓學生反復體會: 
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分析:這是分量很重的一筆,可見“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問:起筆這樣寫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飾直抒情懷,顯出作者內心有苦悶,心緒煩亂。這也正是夜深人靜出游荷塘的緣由,即,欲排遣苦悶之情。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 
分析:此段拋開寫景,句句都是內心活動,這樣寫是不是偏離了文章的主題呢? 
明確:A、抒寫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正是對“心里頗不寧靜”的自我調節,蘊涵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B、這“情”沒有離開“景”,如果不是月下獨行在那條極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發所謂“獨處”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這是過度句,提示下文重筆寫荷塘月色;B、這一句感情上起了變化,作者沒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樣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寫滿眼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的荷花,順筆寫及 的荷香,最后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以及流水。層次井然,形象精確。 
這是按觀察的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來寫的。 
以上是順序特點,細分析,還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把荷塘寫“活”。(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回答,讀進去)而且,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揚靜而情動。 
B、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了散文的神韻。所謂“可想”,是指由“可見”引起的合理聯想,把不可見的景物寫得很有風采。 
通感的運用:(詳見前重、難點“通感”部分) 
五、請學生自己賞讀5、6段: 
欣賞的重點可放在對某些字詞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極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精確在哪兒? 
2、“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里的比喻與擬人,準確形象,但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作者為什么不割愛呢? 
六、小結全文:請學生說說自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思考練習、本課《課課練》。 
教后感:
[1]
《荷塘月色》教案 篇15
•朱自清•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1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3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4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6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些的顫動 ,7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8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9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10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11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12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益鳥]首徐回,兼傳羽杯;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
學習程序
★閱讀訓練
一、背景學習 鼠標指向課題和作者,閱讀有關信息。
二、知識積累 1、閱讀全文,學習有關知識。 2、比喻是一種最常用的修辭手法,一般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詞聯接本體和喻體。研究帶號的12個句子,回答:a、哪幾個不是比喻句?它們各自是表比較、揣測、舉例中的哪一種?b、比喻句中,本體和喻體的相似點各是什么?c、學習“修辭知識”中關于“通感”一節,說一說:比喻句中的哪句屬“通感”,后文還有哪一句?為什么? 3、學習“修辭知識”中“語音修辭”一節,然后回答: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疊詞?有何作用?析:日日、漸漸、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三、整體把握 1、閱讀全文和背景資料,回答:作者在觀賞荷塘月色的過程中,自始至終懷著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達這樣的感情? 2、有人評論:(作者) 與其說在觀賞景物,不如說在逼視自己的靈魂深處;與其說寫下的是他看到、感覺到的一切,不如說他在構造一個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個世界”——一個與現實對立的陌生的藝術世界。你同意嗎?為什么?(點擊有關資料1-4)3、 有人把本文的重點四五兩段概括為“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這樣概括的根據是什么?這里的“荷塘月色”在意義和結構上與課題有什么區別?4、本文寫景特別工細,不但把景物分解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寫荷塘和月色時,把這兩個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許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寫。從觀察角度和描寫對象兩方面列出第四段的寫景提綱。5、第五段寫月色,那些句子是正面描寫,哪些句子是側面襯托?用哪些事物作襯托? 6、作者為什么要寫看似與主旨無關的江南采蓮舊俗和《采蓮賦》、《西洲曲》?(從寫作背景和感情線索兩方面考慮)
四、揣摩語言 1、文中寫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請分析:瀉、浮、洗、籠這幾個動詞的表達作用。[答] 2、詞語用得好,不但繪聲繪色繪形,而且能賦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請分析“脈脈”一詞在這方面的作用。[答] 3、“踱”若換成“走”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4、 “亭亭”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它修飾的是“舞女”還是“裙”?5、“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本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若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好不好?為什么? (從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和前后文風格一致兩個角度考慮)
6、討論下列句子的深刻含意。a、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b、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
★★擴展閱讀
★★★研究性學習參考論題(請你就以下論題中的一個或另擬論題,從網絡上尋找有關資料,寫出你的研究結果。可上交文本、軟盤,更歡迎直接發表至“學習論壇”)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為什么“不平靜”?
3、談《荷塘月色》的寫景藝術
4、談《荷塘月色》的感情線索
《荷塘月色》珍貴的背景資料
1、 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走路、說話都要費很大的力氣;還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 只有參加革命和,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參加這種實際行動時,便只有暫時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參加革命與,總得找一個依據,才可姑作安心的過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鉆了進去,消磨這一生。我終于在國學里找出了一個題目,開始像小兒的學步。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樂意這么走,也就沒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3、 無可諱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場的轉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國民黨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運動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記云:\"陳君來訪,談及國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場與政府相同。\"
(王瑤《念朱自清先生》)
4、 《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當時思想的重要資料,詳盡而真實地反映了他的內心世界。從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們可以說,《荷塘月色》的主題思想是:表現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而產生的彷徨、苦悶的思想感情。
(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題思想》)
5、 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滿懷著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堅忍的頭腦,能寫出江南風景似的秀麗的文章來者,大約是因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緣故。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_散文集〉導言》)
6、 這篇作品獲得人們特別贊賞的原因,就在于它寫景的特別工細。朱自清不象一般人那樣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籠統寫出來,而是把這個景象\"剝開來看,拆穿來看\",把這個荷塘與月色本來是水乳交融、渾然一體的景象分解為兩個組成部分,一部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點是寫荷塘的種種景物,而以月色為背景;后者重點是寫月色的種種變化,而以荷塘為背景。這樣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開來作兩次描寫,就得以把景物描寫得很細膩。當然,這種描寫,并不是把本來很統一和諧的描寫對象生硬地割裂開來,而是始終把被分作兩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只不過是兩次描寫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調換了一下位置罷了。
不僅如此,朱自清在表現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這兩個組成部分的時候,還進一步作更精細的分解剖析,把這兩個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許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寫并且從景物觀賞者的視覺、嗅覺、聽覺,以及景物的靜態,動態等角度,寫出它們的種種性狀,從而把景物表現得格外細膩。 楊昌江《工筆畫,朱自清的散文藝術》
《荷塘月色》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把握寫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點。
2.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運用,動詞、疊詞的精心選用。
(二)過程與方法
1.訓練整體感知、揣摩語言的能力。
2.提高對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領悟能力。
3.提高對情景交融意境的鑒賞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2.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追求理想。
教學重難點
(一)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寫作線索是什么?
(三)“通感”這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語句的含義。
教學方法
1. 自主閱讀體驗與教師引導、集體討論相結合。
2.涵泳法、美讀法為主兼用探究法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a、請學生熟讀課文;b、背誦4-6段。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老師有聲有色地背誦《春》中的一些典型段落,感染學生,調節氣氛。然后再總結。)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語文教材曾選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這兩篇散文都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為散文大家,關于他的生平經歷,同學們知道些哪些呢?(教師引導學生口述,最后教師概述。)
教師: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他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上大學時,朱自清開始創作新詩,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本文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散文。(板書課題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二、聽《荷塘月色》的配樂錄音帶:思考:作者細致描寫荷塘的文字是第幾段(第4段)?
好,那我們請一位同學再朗讀一遍這個段落,然后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荷塘的美景。
三、作品結構分析:(再請全班同學齊讀下這篇優美的散文,然后想想每一段都寫了什么內容?全篇又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緣起:第一段: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觀荷塘:第四段: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離荷塘:第七、八、九段: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十段: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畫一個圓形的圖解做板書,邊板書邊講解。見課件!)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寫觀荷緣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寫荷塘月色。(景)(主體)
第三部分:(7-10)寫景中人。(情)(尾聲)
(細講線索:《荷塘月色》的行文線索,很有特色,如同經、緯兩條線穿織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變化好似一條經線,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猶如一條緯線。寫景是為抒情服務的,所以“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變化的思緒線索”。)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本節課我們對《荷塘月色》這篇散文有了大致的把握,請同學們課后繼續認真朗讀這篇散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借景抒情的。
布置作業:1、背誦4-6段;2、閱讀課后附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找同學背誦第4-6自然段,并做鼓勵性點評。)
二、自主探究:找出你所欣賞的語句,并說出你真實的感受。
(講解:很有代表性的幾句:)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分析:這是分量很重的一筆,可見“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
問:起筆這樣寫是什么目的?
(分析:不加掩飾直抒情懷,顯出作者內心有苦悶,心緒煩亂。這也正是夜深人靜出游荷塘的緣由,即,欲排遣苦悶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
(分析:此段拋開寫景,句句都是內心活動,這樣寫是不是偏離了文章的主題呢?
明確:a、抒寫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正是對“心里頗不寧靜”的自我調節,蘊涵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b、這“情”沒有離開“景”,如果不是月下獨行在那條極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發所謂“獨處”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這是過度句,提示下文重筆寫荷塘月色;b、這一句感情上起了變化,作者沒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樣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美景的:
分析:(1)按觀察的角度、逐漸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以上是順序特點,細分析,還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把荷塘寫“活”。(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回答,讀進去)而且,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揚靜而情動。
b、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了散文的神韻。所謂“可想”,是指由“可見”引起的合理聯想,把不可見的景物寫得很有風采。
“通感”這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覺)——渺茫的歌聲 (作用于人的聽覺)
把作用于嗅覺上的花香“錯置”到聽覺上合理嗎?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點寫清了,形象生動。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風中的賞花人嗅那馨香,時有時無,這種體驗是真實的;聽那從遠處高樓飄來的歌聲,時斷時續,同樣是真實的體驗。這兩個“真實”便把不同類的感官功能溝通了。作者在感覺上的體驗是細膩而豐富的。這一句也恰恰說明“人在景中[l1] ”。
五、請學生自己賞讀并討論第5、6自然段段::
欣賞的重點可放在對某些字詞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極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精確在哪兒?
2、“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里的比喻與擬人,準確形象,但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作者為什么不割愛呢?
六、小結全文:本文寫夜游的動機、夜游的聯想。從出門到回家,敘述線索清晰而有變化,結構自然嚴謹。寫景層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悅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
七、布置作業:自由命題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運用通感的修辭方法,在選用動詞與疊詞上下點功夫。
教學后記:
《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
《荷塘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其寫景特點值得我們學習,寫荷塘上的月色,寫月光下的荷塘,相當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表現了愁悶的心境,有的認為表現了閑適的心情,有的認為表現了對現實的不滿的憤激之情,有的認為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認為表現的是什么樣的情感呢?
我認為作者表現的情感是復雜的,既有淡淡的憂愁,又有淡淡的喜悅。低調情緒籠罩著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寧靜,路是幽僻、幽靜的,云、月是淡淡的,樹色是陰陰的。蟬聲與蛙聲雖熱鬧,但與“我”無緣。不滿現實,但又不得不回到現實中來。至于喜悅,課文開頭忽然想到日日走過的荷塘,“總該有另一番樣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陰森森的,“今晚卻很好”,便覺得自己是個“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暫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頓生。于是,由賞景想到古人采蓮那個“熱鬧的季節”“風流的季節”,淡淡喜悅之情也是籠罩在全文的。
《荷塘月色》教案 篇17
《荷塘月色》教學設計
一、關于教學對象
本課文教學對象為中專一年級(第一學期)學生。他們入學以來已經學習教材關于閱讀和寫作的部分內容,大致掌握了散文文體的閱讀方法及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抒情、說理、寫景等散文的各種表達方式,具有一定的閱讀、分析散文的能力;學生在前兩周的學習中,已經學習了側重寫景的散文《村》,也以學習了側重抒情的散文《獨上西樓》,已經具備對寫景散文及對抒情散文的欣賞和分析能力,為欣賞和分析這篇情景融合的散文打下了基礎。
二、關于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
中等職業學校通用語文系列教材(提高版)(第一冊)(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部分“閱讀”,第二單元“感知材料 攝取信息”,第四課 《荷塘月色》。
2、課文內容分析:
本課文是現代寫景抒情散文,詞語的解釋和理解比較容易;但本文的寫景抒情都比較細膩和朦朧,對一些字詞的理解必須到位,所以必須先讓學生結合注釋熟讀作品,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體味作品的語言風格,激發學生的意象和情感聯想,從而帶領學生進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3、教學重點:
(1)欣賞和分析作者通過運用修辭手法、疊詞等達成的對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寫;
(2)討論理清作者喜與愁相交織的感情線索。
4、教學難點: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相交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基本感知寫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點;
能力目標:領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處,掌握此類散文的欣賞及分析方法;
情感目標:感受荷塘月色美景。
四、教學策略
1、誦讀與賞析相結合;
2、采用小組討論法進行教學。
五、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
本課文安排三個課時完成;
教學媒體:電腦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平臺:microsoft powerpoint)。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朗讀《背影》里的一段文字,讓學生猜課文題目。
2、學生集體回答:《背影》
3、根據學生的回答導出:作家朱自清,簡單介紹。(媒體顯示資料)
《背影》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市,生于江蘇省東海縣,19xx年隨家定居揚州。北京大學本科畢業后的5年里在江蘇、浙江的一些中學任教。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主要作品有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
4、過渡:
在《背影》中,他刻畫的父親的背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整篇文章也感人至深。如今,我們又要來學他的另一篇美文《荷塘月色》。
(二)介紹本文寫作背景(媒體顯示)
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中。他在一封信中表白說:“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帶著這種矛盾的心情,他在一個有月光的晚上,獨自來到他當時住的地方——清華園的一個荷塘邊散步,荷塘月色的美妙及他心中難言的感情促使他揮筆寫下了這一美文。
(三)聽媒體示范朗讀,掃清字詞障礙,預劃重點句,明確學練提示中提出的要點。
1、播放錄音,顯示生字、要點:
生字:蓊(wěng)蓊郁(yù)郁、 彌(mí)望、 裊(niǎo)娜(nuó)、 脈(mò)脈、 梵(fàn)婀(ē)玲、
重點句:由學生自己決定,教師抽查并確定重點句的特征。
要點:感知語義豐富、蘊有內涵的關鍵語句,作為領會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據
2、學生聽錄音、劃字句、思考要點。
3、過渡:
以游記的游蹤為例引導學生考察作者的游蹤(游覽過程)。
(四)分析本文總體架構
1、提問:文章每個自然段寫些什么?
2、學生小組討論,由小組代表回答,教師依回答顯示幻燈片。
3、以幻燈片板書為綱,歸納講述作者的游覽過程。
(幻燈片顯示)游覽過程:(不寧靜)出門——走在小路上(抒發獨處的感受)——欣賞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景色——憶起江南采蓮舊俗——回到家
4、以游覽過程為依據引導學生概括各段的劃分及寫段意。
5、幻燈片顯示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獨游荷塘的緣起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小徑漫步,勾勒荷塘輪廓,抒發月下獨處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6段)描寫荷塘月色。為全篇重點。
第四部分(第7、8段)回憶江南采蓮風俗,表現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6、過渡:
文章結構簡單,描寫景致卻不簡單。
(第二課時)
(五)分析本文寫景的妙處:荷塘與月色巧妙結合,渾然一體。
1、學生齊讀4-6段
2、提問。媒體顯示問題,學生思考討論
(1)第4、5、6、段分別描寫什么?
(2)第4段寫了荷的哪些方面?
(3)找出這些段中運用疊字的地方,并試著說明運用這些疊字的妙處。
(4)找出這些段中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分別說明每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3、逐題抽學生回答,并在學生回答后媒體顯示答案:
(1)第4、5、6、段分別描寫什么?
明確:第4段寫月下荷塘,第5段寫塘上月色,第6段寫荷塘四周的景色
(2)第4段寫了荷的哪些方面?
明確:荷葉、荷花、荷香、荷波。
(3)找出這些段中運用疊字的地方,并試著說明運用這些疊字的妙處。
明確:田田、亭亭、等等
田田:寫出荷葉的茂盛;粒粒:寫出荷花的晶瑩剔透。
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
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4)這些段中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分別說明每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明確: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有第4段第②③④⑤⑥句、第5段第①③⑥句和第6段第⑤句
4、過渡:
疊詞的運用使文章讀起來瑯瑯上口,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優雅精致。
(第三課時)
5、以第4段為例,進一步明確、分析修辭手法運用的妙處(媒體顯示內容)
(1)第②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舞女的裙”比喻荷葉的風姿。裙與荷葉形狀相似;“亭亭”是高頎的樣子,與“出水很高”相配。荷葉“出水很高”才讓作者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寫出了荷葉的動態美。
(2)第③句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擬人、比喻。“裊娜”寫荷花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擬人的寫法,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情感,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比喻句形容荷花開得不多,“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
6、學生體會第4段老師分析過的句子的妙處,試分析第5、6段中其他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
7、總結:
課文第4~6段集中寫荷塘月色,如第4段沒有直接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與月色相輝映,構成月夜荷塘的美景。作者寫荷花縷縷清香,微風傳送 ,像遠方的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優雅寧靜的感受,只有在月下荷塘獨處的氛圍中才會有。在朱自清的筆下,荷塘與月色已經水乳交融在一起了。另外,作者描寫荷塘與月色之所以如此成功,又在于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
8、過渡:
此文中的景物在作者的筆下真是月朦朧,荷塘朦朧,在這樣的朦朧氛圍里,人也朦朧。
(六)討論作者在文中表現的思想感情。
1、 概述歷來人們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看法(媒體顯示內容):
歷來人們對此問題看法不同,有以下幾種:
a、表現了閑適的心境,
b、表現愁悶的心境,
c、表現對現實不滿的激憤之情,
d、表現美好生活的向往,
e、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很復雜,既有淡淡的憂愁,也有淡淡的喜悅。
2、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資料和課文的旁注進行小組討論,大組負責人深入本大組各小組進行組織討論,了解各小組討論情況,記錄各小組討論結果并作出總結。
3、教師參加某些組的討論,引導、調控討論過程。
4、各大組負責人指定代表在班上作闡述發言,各大組負責人作總結發言。
5、教師對討論進行總結。
正如課文旁注所說,開篇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的確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調。這“頗不寧靜”,正是作者對嚴酷現實的不滿和苦悶心情的寫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這說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頗不寧靜”的心情寧靜下來。而置身于“無邊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確感到了某種超脫:“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這淡淡的喜悅之中,那彌望的荷塘,那田田的葉子,那裊娜的花朵,那屢縷縷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脈脈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霧,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與影和諧的旋律……都讓他的心得到了暫時的安寧。然而,這安寧的確只是暫時的,因為,作者心靈深處的惆悵是難以排遣的,所以,當耳邊傳來“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時,他便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感嘆。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惦著江南了”,在江南時,雖然只是教中學,但那時候的日子是多么的逍遙自在呀!他多么想回到江南去,可是現實畢竟是現實,“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了,作者便從夢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悶的現實世界,真可謂“華章寫盡池塘色,暫得逍遙悲辛眠。無奈多情延舊夢,荷月如何卻塵心。”
6、過渡:
依討論情況臨時處理。
(七)小結:
1、明確本文主要掌握兩個妙處:
一、寫景的功夫。層次性強、運用比喻、通感、疊字等手法詳細描寫。
二、融情于景的特色。作者要表達的感情籠罩著全文。
2、再次播放錄音,請學生跟錄音小聲讀一遍課文,參照媒體顯示的全文構架,再次體會其中的情和景,并尋找自己還不懂的地方。
3、幻燈片隨著課文泛讀的節奏逐步顯示全文構架:
(一)去荷塘的緣由(心里頗不寧靜) 淡淡的哀愁
路上(路—幽僻;樹—蓊郁;月光—淡淡)
感受:對自由的向往(抒情)
荷葉
荷塘 荷花 朦朧、清幽、淡美
(二) 荷香 (靜、動、博喻、通感)
荷 荷波
塘 流水(瀉);青霧(浮) 淡淡的喜悅
月 月光
色 牛乳(洗);輕沙(籠) 光影和諧
月色 黑影:參差、斑駁
月影
倩影:彎彎、稀疏
樹木(近、低);遠山(遠、高) 遠景、近景
四周
燈光;蟬聲、蛙聲 以動襯靜
(三)聯想江南的采蓮 淡淡的哀愁
4、學生質疑。
5、師生共同商討,解答質疑。
(八)作業:
1、背誦4-6段,
2、分析體會5、6段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的妙處,
3、預習第2課。
《荷塘月色》教案 篇18
荷塘月色》新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學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古詩中“月”的意象及其含義。
1.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在這里,“月”成了詩人排遣內心深處的孤獨寂寞的一種載體。
2.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這里,“月”成了詞人表達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載體。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閱讀課文,找出表現作者心情發展變化的語句。
2.請三至五位同學說說自己找到的能表現作者心情發展變化的語句。
3.教師歸納總結: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郁悶)──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開朗)──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重新陷入郁悶)──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悶)
如果我們把作者的郁悶當作心情發展變化的一個低點,把作者的開朗當作心情發展變化的一個高點的話,那么,上面的過程可以圖示為
這樣來安排心情發展變化的線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變化)的作用。
導致作者這些心情發展變化的原因分別是(見上圖括號中文字)。
三、領會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現失眠的郁悶心情的?(一是借助對“月亮”的描寫表現夜已深。二是借助對“孩子們”和“妻”的描寫反襯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現觀月的開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對平時沒有月光時路上的景象的描寫反襯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從而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對自己在蒼茫的月光下的獨特感受的描寫來表現獨處的妙處,側面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對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寫來表現她們搭配得恰倒好處,進而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現冷清的郁悶心情的?(借助對“蟬聲”和“蛙聲”的熱鬧的描寫反襯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現思鄉的郁悶心情的?(借助對《采蓮賦》和《西洲曲》的有關內容的回憶來表現江南生活的意興盎然,從而引出自己的思鄉之情)
5.小結:所謂“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觀)與人的思想感情(主觀)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這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無縫、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這一點,所以它具有一種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大學畢業后,又在浙江臺州的省立第六師范學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暉中學任教過一段時間。而且在浙江的這一段時間是他人生中的輝煌時期。了解這一點,有助于我們理解他對江南的惦念之情。
后來,朱自清來到了北京,受聘于清華大學。雖然身為大學教授,但是由于子女眾多,家庭負擔較重,貧困和家庭瑣事時時困擾著他。了解這一點,有助于我們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們理解他為何對獨處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論世)
在創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積極投身于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干將。五四新文化運動熱鬧了一陣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進入了低潮期。對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這一點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來。
六、布置作業
找出文中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讀的基礎上領會其場面描寫的美感。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場面美。
教學方法
誦讀品味法。
教學過程
一、作業檢查
請三至五位同學朗讀自己找到的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寫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2.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樣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5.作者寫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6.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7.小結: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筆,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如詩如畫的荷塘月色圖,從而顯示出了散文的場面描寫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寫得這么成功的?請從課文中摘錄有關語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關內容。
手法
描寫的對象
文中的例句
比
喻
出水很高的葉子
像( )
開放的和尚未開放的荷花
正如( )
又如( )
又如( )
顫動的葉和花
像( )
密密挨著的葉子
宛然( )
月光下的葉子和花
仿佛( )
又像( )
灌木的黑影
如( )
楊柳的倩影
又像是( )
陰陰的樹色
像( )
樹縫中漏下的路燈光
是( )
通
感
微風中的荷香
仿佛( )
塘中的月色
如( )
擬
人
打著朵兒的荷花
田田的荷葉
葉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邊的楊柳樹
樹縫中漏下的路燈光
2.小結:要寫出場面的美,運用比喻、擬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體誦讀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業
從你所接觸的文學作品中,找到并摘錄運用通感的表現手法的句子三至五個。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美。
教學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學過程
一、作業檢查
1.請五至八位同學說一說自己摘錄的運用通感的表現手法的句子。
2.教師點撥:通感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其與比喻的區別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覺互通的。如“荷香”(嗅覺)仿佛“歌聲”(聽覺),“月色”(視覺)如“名曲”(聽覺)。
二、咀嚼語言
理解語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謂“咀嚼”,就是反復地比較:同樣一個意思,可以用哪些詞句來表達,作者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詞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詞句有什么妙處,等等。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咀嚼”一下。
1.“這是一條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換成“幽靜”好不好?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靜”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靜”只能表達一個意思。“幽靜”只有在心情悠閑自在時才能體會得到,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閑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處地襯托出了作者孤獨郁悶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一句中的“踱”與“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現動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現動作的速度,也能表現做動作時的心情。“踱”與作者心情轉為開朗相適應。“踱”又與下文“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相照應)
3.“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與“就”意思相近,作者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還有“暫且”的意思,表達的意思比“就”要豐富。“且”說明荷香月色帶給“我”的歡愉只是片刻之間的,這與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進入郁悶相照應)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一句中的“瀉”表達的其實就是“照”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照”而用“瀉”呢?(因為作者已經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瀉”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達的其實就是“升”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現“青霧”的動作,但在高度上有區別:“升”讓人感覺“霧”很高;“浮”讓人感覺“霧”很低,低得與荷葉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與楊柳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一句中的“畫”表達的其實就是“留”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留”而用“畫”呢?(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
三、品味語言
理解語言之美還需要品味。所謂“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選用某一個詞能起到怎樣的表達作用。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達作用?(說明動作很小心,作者不愿驚動家人)
2.“輕輕地推門進去”一句中的“輕輕地”有什么表達作用?(說明動作很輕,作者不愿驚動家人)
3.“路上陰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達作用?(用光亮的“暗”襯托出“我”郁悶的心情)
4.“雖然月光還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達作用?(用月光的“淡淡”來襯托喜悅的“淡淡”)
5.“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達作用?(突出葉子長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復有什么作用?(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
7.“荷塘的四周,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一句中“遠近”“高低”的重復有什么表達作用?(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
四、布置作業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請你對其中加點的詞語進行咀嚼和品味。
我對于臺州,永遠不能忘記!我第一日到六師校時,系由埠頭坐了轎子去的。轎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詫異,為什么堂堂一個府城,竟會這樣冷靜!那時正是春天,而因天氣的陰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國土。約莫到了賣花橋邊,我看見那清綠的北固山,下面點綴著幾帶樸實的洋房子,心里頓時開朗,仿佛微微的風拂過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樓一望,見遠山之上,都冪著白云。四周全無人聲,也無人影,天上的鳥也無一只。只背后山上謖謖的松風略略可聽而已。那時我真脫卻人間煙火而飄飄欲仙了!后來我雖然發見了那座樓實在太壞了:柱子如雞骨,地板如雞皮!但自然的寬大使我忘記了那房屋的狹窄。我于是曾好幾次爬到北固山的頂上,去領略那颼颼的高風,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綠綠的田畝。這是我最高興的。
《荷塘月色》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  
1.品味語言,學習賞析散文的藝術手法。 
2.通過把握本文的情感脈絡,學習鑒賞抒情散文。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頗不寧靜的感情。 
2.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方法:  
通過聽錄音、默讀,讓學生讀文入境。 
通過反復誦讀、感知,品味作品語言。 
通過提問思考討論,體會作者的感情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計劃采用六個步驟“自讀感知,思考提問,查閱信息,討論交流,熟讀成誦,存疑留問”,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存疑留問”放在課外完成。整個教學過程 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讀感知,學生思考提問,學生查閱信息,學生討論交流,學生熟讀成誦。教師在這過程中主要起引導點撥的作用。 
一、自讀感知  
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整篇課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內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結構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讀課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詞典,弄清以下詞語的讀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彌望、裊娜、宛然、凝碧、斑駁、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詞典讀懂《采蓮賦》。 
其次給文章八個小段標上序號,找出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語句。 
明確: 
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語句主要有: 
第一段: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第二段: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便覺是一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第七段: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第八段: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再次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主要內容復述下來,注意段落之間的聯系。 
明確:因為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著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卻很好,我可以享受這無邊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確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朧和諧,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靜,只有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最熱鬧,而我什么也沒有。忽然又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巳無福消受了。采蓮令我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回到了家里。 
   
二、思考提問  
首先學生再次仔細閱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和有必要深究討論的問題。 
學生先后提出如下一些問題: 
為什么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課文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一鋪”,其好處是什么? 
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為什么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第四段景物描寫,為什么葉子寫得多? 
·課文最后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心里頗不寧靜表現了什么? 
·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無深層含義? 
·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要寫采蓮的事情? 
·作者為什么會由光和影聯想到名曲? 
·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為什么會如此傷感? 
·《荷塘月色》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處。 
其次教師和學生一起梳理上述問題,重新整合。 
第一類問題是關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問題。 
·為什么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為什么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心里頗不寧靜表現了什么? 
第二類問題是文章局部的細節問題。按照文章先后依次羅列如下: 
·第四段景物描寫,為什么葉子寫得多? 
·課文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鋪”,其好處是什么?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無深層含義? 
·作者為什么會由光和影聯想到名曲? 
·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為什么會如此傷感? 
·第七段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要寫采蓮的事情? 
·第八段課文最后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第三類是關于對本文的評價的問題。 
·《荷塘月色》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處。 
   
三、查閱信息  
針對上述問題請學生上網查閱資料,或上圖書館查閱資料。 
   
四、討論交流  
首先討論第一類問題,即關于作者思想感情的問題。 
教師提示,要搞清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的問題,首先要搞清為什么作者會頗不寧靜,這必須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必須聯系作者自身來看。學生交流上網查閱的有關資料。明確: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華,串佩弦,號秋實,生于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于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朱自清有著作27種,共約190萬言,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開明書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朱自清雖在五四運動后開始新詩創作,但是,1923年發表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卻顯示出他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才能。從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創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時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斗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后,卻從斗爭的“十字街頭”,鉆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郁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復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心里頗不寧靜表現了什么? 
明確:《荷塘月色》表現了作者為國家民族命運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現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也表現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裝革命,反映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弱點。這是他當時的真實心態的反映。 
·為什么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明確:因為這是作者性格的真實寫照,也是因為當時作者這種矛盾心態非常強烈。 
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為什么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明確:作者主觀上想通過游覽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寧靜的心態,客觀上確實在觀賞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時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歸不寧靜,又重新憂郁起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就是他不寧靜的表現。 
其次討論局部細節問題。 
·第四段景物描寫,為什么葉子寫得多? 
·教師要求學生閱讀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寫了什么?又是怎么寫的? 
明確:先寫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的荷花以及陣陣傳來的荷香,最后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和脈脈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駐足觀察的順序,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來寫的。本段可分兩層,第一層寫靜物,葉子像“舞女的裙”,靜中寫動,寫出了動態美。花“裊娜”羞澀”,像人一樣嬌美,寫出了靜態美;像“明珠”“星星”,則寫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華。花香像“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激活了讀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層寫動態。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合,給讀者以不同的感覺。 
之所以葉子寫得多,是當時當地景物的實際情況。作者創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寫的特征,本文的特點是將描寫荷塘和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優雅、朦朧、幽靜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沒有直接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都處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銀白色的,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點。寫荷花的香味,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處飄來的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如在嘈雜的白天,絕不會有這樣的感受。 
·閱讀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寫月色的。 
明確:作者把荷葉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個“瀉”字,給人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實感;一個“浮”字又表現出月光下荷葉、荷花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寫荷葉、荷花,其實不然,作者是通過寫葉、花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又如文章寫“黑影”和“倩影”,還是寫月色,因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體上產生的。樹影明暗掩映,錯落有致,反襯月光輕盈蕩漾。月色本是難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過不同的景物,從不同的角度去寫月色,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 
·課文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鋪”,其好處是什么? 
解答這個問題,不妨請學生把“照”和“鋪”字代人句中讀一遍,學生就知道了。 
明確:“瀉”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來的,“瀉”字有向下傾的勢態。“照”和“鋪”字就沒有這個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無深層含義? 
明確:“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層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層含義應該聯系作者的心態來看,他不希望過于激烈的行為,他喜歡一種平和的心態,正如我們前面分析的那樣,他做不到投筆從戎,他要尋找安寧平和的生活。對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態。 
·作者為什么會由光和影聯想到名曲? 
明確:這是使用通感的修辭手法,光與影是視覺形象,作者卻用聽覺形象來比喻,這就是通感的一種,其相似點就是和諧。第四段寫荷花的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方飄來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這也是通感,把嗅覺形象轉化為聽覺形象,它們之間的相似點就是似有似無、時斷時續、捉摸不定。 
·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為什么會如此傷感? 
明確:作者想尋找美景,使自己寧靜,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態而不得,當然傷感。 
·第七段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會想起采蓮的事情? 
明確:以采蓮的熱鬧襯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蓮同物,作者又是揚州人,對江南習俗很了解。 
·第八段課文最后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確:一方面有照應文章開頭的作用,但主要目的還是以靜寫動,以靜來反襯自己,心里的極不寧靜。心里的不寧靜,是社會現實的劇烈動蕩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瀾。全篇充滿著動與靜的對立統一:社會的動蕩與荷塘一隅的寂靜,內心的動蕩與內心的寧靜形成對立統一,文章開頭心里不寧靜,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趨于心靜,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寧靜的現實中來,也形成對立、轉化。 
再次討論本文的評價問題。 
《荷塘月色》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處。 
播放課文錄音,學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這個問題不必回答。 
   
五、熟讀成誦  
要求學生背誦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師要求學生誦讀時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為主,“內在”情感要豐富,表現出優美的“韻味”,語速宜緩,節奏分明。 
   
六、存疑留問  
給學生一個探究的題目讓他們做進一步的研究。 
在《荷塘月色》里,顯然有兩個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現實世界與自我心靈升華的超越世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是朱自清的一個“夢”。說說你對這個“夢”的理解。
[1]
《荷塘月色》教案 篇20
一 、教學目的: 
1.把握作者情感的發展變化,了解作者不滿黑暗現實,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麗、準確生動、富有韻味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3.熟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段。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領悟文中作者想暫時忘記現實中的一切,結果又無法忘記,一種難以言傳的微妙幽深的矛盾情緒 。 
2.語言運用的技巧 
難點: 
1.為什么要聯想到江南的采蓮,為何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蓮賦》?  
2.通感的運用 
三、教學設想: 
1.預習提綱: 
①看單元提示和課文前的“學習重點”,明確學習任務 
②自讀課文,參照注釋,查工具書,準確認讀,積累詞語。 
③回憶初中學過的朱自清的文章,總結有關的文學常識。 
2.課上巧妙設計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質疑,討論發言。 
3.加強朗讀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揣摩直接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分析作者感情的發展變化。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 新課: 
1. 復習有關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作品等知識。 
在現代散文的長卷中,朱自清的散文獨樹一幟,引人注目。他以優美動人的篇章擴大了新文學的影響。想必那至誠至深的親情、那生機勃發的自然景象已永駐你美好的記憶中了吧!那就請同學們談談你所了解的朱自清。 
學生發言,教師補充(展示投影):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是毛澤東稱頌的“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作家、學者。生于江蘇東海縣,祖籍浙江紹興,自祖父以來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我是揚州人”。1920年畢業于北大哲學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學任教,參加文學研究會。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 
初中我們學過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與詩的合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等。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朱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名作《荷塘月色》。(板書文題、作者) 
2.簡介《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現代散文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為讀者所喜愛,尤其是選入中學語文教材以后,更為人所矚目。郁達夫在論及現代散文時說:“作者處處不忘自我,也處處不忘自然與社會。……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現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那么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樣的人,他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這篇文章的呢?下面我們來欣賞這篇課文。 
二、學生看投影上的畫面,聽配樂朗讀,入境,欣賞美感,體味感情。 
三、整體把握課文,揣摩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 
1. 請學生找出最能體現作者感情基調的語句,體會其含義和在文中的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是社會現實的劇烈動蕩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瀾,此句稱“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錘定音,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調。 
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極端苦悶的時期,“五四”以后,革命斗爭深入 ,原來曾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的知識階層也發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墮落、有的前進。朱自清不滿黑暗的現實,又沒有勇氣投入斗爭。“四·一二”政變后,他處于極度的不安之中。關于朱自清當時的思想情況,他的夫人陳竹隱女士有過具體的描述,“大革命失敗后,蔣介石統治了全國。佩弦當時沒有找到正確的出路,四顧茫然。”覺得心上的陰影越來越大。他又在苦悶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但在當時他兩條路都沒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辦法。他先前曾說過:“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他還沒能擺脫這種思想,又顧慮著“ 妻子兒女一大家,都指生活。”他想用超然塵世的中和主義來排遣解脫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是朱自清付諸行動的藝術表現。 
2. 從文中哪些語句中還可以了解到縈繞于作者內心的思緒? 
學生討論交流: 
①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 
②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③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④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⑤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 
學生討論交流對句子的理解,教師補充: 
①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現在暫得寬余,流露出對黑暗環境的不滿但又感到孤獨寂寞的心情。 
②句“且”字表明了雖只是暫得解脫可又不能不立即逃離現實的心態,透露出一絲的喜悅。 
③句“但”字筆鋒陡轉,蟬蛙如此“熱鬧”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難以擺脫綿綿的愁緒,照應了文眼“頗不寧靜”。   
④梁元帝的《采蓮賦》描繪了一個熱鬧歡快的境界,讓讀者置身于江南的盛況之中,作者也想乘著想象的翅膀,飛離痛苦的現實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詞告訴我們作者又從熱鬧的采蓮盛況中返回了灰色的現實,無奈之情溢于言表。 
⑤江南是作者的故鄉,畢業后作者又曾經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寫下過不少贊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華之后,常表達出思想之情,“今晚”尋求佳境,意在擺脫“不寧靜”的心情,但難以擺脫,身處煩憂,憶往懷舊,想借此超然于現實的重壓之外,但這同樣是不可能的。 
3、教師總結: 
由此,我們不難把握作者感情的脈博;在現實中(心里頗不寧靜)的作者無法排遣心中的苦悶,因而要尋找感情的寄托。作者才夜游荷塘,去尋找寧靜。作者找到了沒有?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在自然環境的美麗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寧靜,但這是暫時的寧靜,當作者回到家門,又回到了現實,心中的煩惱依舊。所以,作者極力描繪了自然的美麗和古代社會的自由快樂,是借以抒發對現實的不滿,漫步荷塘是為了排遣在理想與現實的對撞中矛盾的苦悶之情。(講解過程中,板書如下) 
  
四、布置作業 : 
1.加強朗讀,品味文章的4-6小節 
2.思考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寫。 
2、揣摩文章典雅清麗、準確生動、富有韻味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朗讀課文2-6小節 
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寫。 
1、 課文第2小節寫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 
              樹  (蓊翁郁郁) 
月光(淡淡的) 
“幽僻”、“寂寞”極言環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強了濃重的夜晚氣氛;“陰森森”虛寫,渲染恐怖的氛圍。這些景是憂悶郁結的作者眼中之景。寫月光雖然是“淡淡的”,但卻與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卻很好”,可見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 課文第4小節寫了什么?作者怎樣寫的? 
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寫了月下荷塘 
靜態:    葉:田田、亭亭 
花:零星點綴 
微    開著的--裊娜(輕盈多姿) 
風    打著朵的--羞澀(嬌怯不語)      形象 
過    如明珠--潔白 
處    如星星--綠葉白花                色彩 
如美人--纖塵不染 
動態:    花:花香,如歌聲 
          葉:凝碧的波痕:整齊而有節奏的波動 
3、課文第5小節寫了什么景色? 
學生回答:寫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從幾個方面寫了月色?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1)正面:以流水作比 
(2)通過霧:薄薄的青霧 
(3)通過荷花與荷葉寫月色的朦朧:像在牛乳中洗過,像籠著輕紗的夢。 
(4)以樹影寫月色:畫,濃淡適宜 
(5)通過光與影的和諧寫月色:和諧的旋律 
4、討論第6節 
學生自己分析,教師作適當點撥: 
這一節寫荷塘的四周。在這里,作者運用了繪畫技巧來寫荷塘的環境。作者筆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濃淡相宜,明暗結合,喧寂相間。 
(1)四面的樹(照應第2 節) 
有遠有近:楊柳最多--遠 
          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近 
(2)寫樹不忘寫月色:陰陰的 
(3)路燈光把作者從幻想中召回,最后兩句雖似寫景,實則點明心境。寫樹上的蟬聲與水里有蛙聲,由寂靜到熱鬧,充滿了生機,將荷塘和月色襯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雖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寧靜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悶還是籠罩在心頭。 
5、小結 
無邊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獲得了喜悅,但處于喜悅之中卻時而受到憂愁的牽制,即使遙想“熱鬧”、“風流”的采蓮盛況,也只得片刻歡欣,最終擺脫不了那滿懷的愁緒。作者所寫的景物淡雅、朦朧,通過寫景所表達的感情也是如此。從文章風格看,委婉掩抑,沒有悲喜的大起大落;從作者的個性看,他自稱是個“中和主義者”,怨而不怒,哀而不傷,所以無論喜悅與憂愁,都是淡淡的。在寫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與景的交融。 
板書: 
景物的特點:淡雅、朦朧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 
三、學生再讀課文2-6小節 
四、品味文章的語言 
由學生找,談談體會,教師點撥 
本文語言樸素、典雅、充滿詩意。 
1、 比喻和擬人(結合課后練習三) 
例如: 
⑴.第4小節寫靜態荷花的三個比喻 
效果:這一比喻與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營造出一種純美的非現實的境界。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個“瀉”字寫出月輝照耀一瀉無余之景,寫出了月光的流動感。寫荷葉荷花“像籠著輕紗的夢”,表現了月下荷葉荷花輕飄柔美的姿容,通過寫葉和花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 
⑶.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效果:擬人的寫法賦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寫出荷花的神韻。 
小結:比喻句加強了描寫對象的具體性、形象性,使我們在遐思中獲得了無盡的美感享受。 
      擬人句更添景物靈秀動人的氣質。 
2、 通感的運用(結合課后練習二) 
教師向學生介紹通感修辭: 
人們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時,在一般情況下,彼此不能交錯;但在特殊情況下,五官功能卻能出現互相轉化、彼此溝通的現象叫“通感”,也叫“移覺”。 
如:“愉快的笑聲……像平靜的海面上不斷從這兒那兒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濱仲夏夜》) 
又如:“那笛聲里有故鄉綠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龍眼花的香味,有太陽的光明。”(郭風《葉笛》) 
這個句子笛聲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還有明亮的陽光,三種感覺相融會,那笛聲該多么撩人情思。 
請學生找出課文中的兩個通感句,體會其表達效果(見課后練習) 
小結:通感的運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無限韻致,迷離精妙,另人情動神搖。 
3、動詞和疊詞的使用(結合課后練習四) 
小結:動詞使用精當生動,富于表現力 
疊詞運用的效果: 
(1)傳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態美,色彩美; 
(2)增加了語言的音韻美:文氣舒展,音節和諧; 
(3)深入細致地表現了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業 : 
1.歸納字詞 
2.背誦4-6小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