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琪的禮物》(通用14篇)
《麥琪的禮物》 篇1
【教學目的】
1.領會小說構思之巧妙。
2.學習利用感受、分析、對比、推論等手段去鑒賞小說。
3.學習主人公純潔善良、關愛他人的優良品德。
【教學重難點】
1.小說精巧的結構,出乎意料的結局。
2.理解作者對小人物身上人性美的歌頌。
3.如何利用感受、分析、對比、推論等手段去鑒賞小說是教學難點 。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討論法。
2.再造想像法。
3.比較法。
總體構想
1.摒棄按照小說情節“開端、發展……結局”而教的公式,采取“總體—局部—總體”的方法:先通覽全篇,了解概貌(包括內容與形式),再深入局部(細部)。仔細揣摩,最后又回到全文,綜合理解與消化篇中精華。
2.這是一篇篇幅較長的小說,要求學生應充分預習課文,除了常規做到的借助工具書解決生難字詞外,須準備用四五百字復述全文大意,注意交代清楚時、地、人、事、事件的因果。
媒體設計:投影儀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步驟 】
方案一
第一課時
一、導語 設計
首先給同學們講一個一份圣誕禮物造就一個偉大作家的故事。在1899年的圣誕節即將來臨的日子里,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城監獄里,一位代號34627的囚徒,正在為無錢給心愛的女兒買圣誕禮物而發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有什么辦法可以掙到錢呢?忽然,他想起從前辦過的《滾石》諷刺幽默雜志,他所寫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風趣故事,是市民們很好的消遣和娛樂。為什么不再試試呢?——他想。于是他在監獄準備迎接圣誕節的忙碌中,偷閑匆匆寫下了一篇小說:《口哨狄克的圣誕禮物》。小說獲得很大成功,很快發表在1899年《麥克盧爾》雜志的圣誕專號上。34627號罪犯終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償地讓女兒在圣誕節得到了心愛的圣誕禮物。從此后,一發而不可收,34627囚徒變成了和契訶夫、莫泊桑齊名的短篇小說大師。同學們知道他的筆名嗎?對,是歐·亨利。非常巧,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小說也是一個關于圣誕禮物的故事,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
(解說:小說的特點之一就是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教師用關于作者的故事來導入 ,正好切合小說的特點,同時又可以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探究的熱情:這位由囚徒到作家的人是誰?他的創作風格是什么?創作了哪些優秀作品?講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二、解題
歐·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錫特尼·波特爾,是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生于美國比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一個醫師的家庭。年輕時,歐·亨利在家鄉一家藥房當學徒,后來到西部得克薩斯州做過牧童、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和銀行出納員。在銀行工作期間,由于出納制度不完善,短缺了一筆現金。為了避免受審,他離鄉背井到中南美流浪了幾年,后來得到妻子病危的消息,回家看望,終于被捕,在俄亥俄州監獄坐了三年的牢。獄中以“歐·亨利”為筆名創作短篇小說。出獄后到了紐約,專門從事寫作,定期為報刊撰稿。
坎坷歲月,不幸遭遇,流浪生活,監獄禁閉,以及和多種多樣的人接觸,給了歐·亨利豐富的創作題材。他一生共創作了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著名的短篇小說有、《警察與贊美詩》和《最后的藤葉》等。他的小說從各個角度揭露了資本主義的黑暗,描寫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頌揚了他們的真誠愛情和友誼、自我犧牲的高尚行為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由于他描寫的生活畫卷廣闊,他的作品曾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書”。他的小說以詼諧幽默見長,往往在幽默中揉進辛酸,形成“含淚的笑”的獨特風格。小說情節生動,構思巧妙,結局往往出乎意料,而又符合真實,令人贊嘆。
(解說:獨特的“歐·亨利手法”產生獨特的“歐·亨利小說”,而要研究獨特的“歐·亨利小說”,則應首先了解獨特的歐·亨利創作生涯——這是我們要步入迷人的歐·亨利藝術殿堂進行探索的必經之路。同時,初中生是首次接觸歐·亨利的作品,故而有必要對作者的情況作較詳細的介紹。為了方便學生做筆記,可將上述內容的概要投影出來。)
三、研習課文
1.粗讀課文,整體感知
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A.掌握文中的生難字詞(投影)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吝嗇 抽噎 貧民窟 相形見絀 瘦削 白皙 玳瑁 饋贈
解釋詞義:
神經質 掂斤撥兩 相形見絀 俗不可耐 晦澀 饋贈
B.指定一學生口述小說大意,全班補充修正。
C.初步把握小說主旨。可請同學們暢談自己的看法,不必苛求學生有統一的見解,因為尚處在閱讀的初級階段。
(解說:這是閱讀教學的第一階段,以口述大意和粗知主旨為訓練內容,從整體上觀照全篇,為后階段的閱讀教學作好準備。另外步驟B和C培養學生概括、分析之思維能力,又訓練其口頭表達能力。)
2.速讀課文,理清思路
采取“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點撥”的方式進行。
明確:小說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6段寫德拉無錢給愛人買圣誕禮物而痛苦。
第二部分:7~23段寫德拉給愛人買到了美麗的禮物。
第三部分:24~44段互贈禮物。
第四部分:45段篇末點題,作者贊美禮物。
(解說:這是一個過渡性的教學環節,是本教時口述大意的深化,又是下課時重難點突破的必要準備。)
四、布置作業
1.再讀課文,思考小說的主人公是誰?作者是如何刻畫的?
2.歐·亨利的小說構思極其巧妙,本文中是怎樣具體體現的?
第二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引新課
提問: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怎樣理解本文的三要素?
二、研習課文
3.品讀課文,突破重難點。(接上課時“研習課文”步驟2之后)
(1)人物
①提問: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明確:德拉和杰姆,德拉著墨更多。
②德拉是個什么樣的女性?小說是如何刻畫她的?
以學生探究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如下:
肖像描寫:瘦小靈活、身材纖細、兩眼晶瑩明亮……尤其是作者不惜筆墨,運用夸張、比喻去著力描寫德拉的長發,動詞“瀉”的運用極為形象傳神。因為德拉的長發不僅展現了主人公美麗的外表,更折射出女主人公純潔善良的美好心靈。教學時,讓學生朗讀這些文字,并運用再造想像,讓美麗的德拉在自己的眼前活起來。
動作描寫:提醒學生體會19段中的“攪翻”。
語言描寫:可重點品讀28段、33段。品讀后進行角色朗讀。
③杰姆對德拉的感情如何?小說是如何表現的?
重點品讀26段、29段、32段對杰姆神情的刻畫。教師點撥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把這一神情下的杰姆的心理補充出來,這樣就可以切身體會出杰姆對德拉的感情。
(解說:跳讀、摘讀課文,讓學生的思維經歷感受、分析、比較、推論、判斷等去把握人物形象,不需面面俱到,但應授之以漁。)
(2)情節
提問:歐·亨利是個編故事的能手。他能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說得那樣引人入勝,就靠構思之精巧。本文的巧思表現在哪里?
首先,懸念叢生。(結合課后習題二進行,可分別請幾位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相互點撥,相互完善。)德拉一定得給杰姆買圣誕禮物,否則她過不了這個節。可是,貧窮的她怎樣才能弄到錢?(懸念初起)后來德拉賣掉了夫妻倆引以自豪的兩樣東西中的一樣——頭發,用賣發得來的錢,為杰姆買了一條表鏈,并在家中期待著杰姆的到來。讀到這里,我們一定會以為杰姆回家后看到表鏈該有多高興了。可是杰姆一進門就盯著德拉,露出一種“摸不透的表情”,這是為什么?(懸念再生)當杰姆聽到德拉說是剪了發而買了一件“美麗的禮物”后,杰姆恍如夢中,多次向妻子發問:“你把頭發剪掉了?”“你說你的頭發沒有了?”讀到這里,讀者心中疑惑:德拉的容貌改變了,難道杰姆就不愛她了嗎?(懸念接踵而來)繼續讀下去才知道,原來是杰姆給德拉買了用來裝飾那一頭長發的成套發梳,可如今,德拉的長發卻沒有了,難怪他追問不休。杰姆哪里來的錢呢?(懸念又起)直到最后,讀者方才明白:原來杰姆是賣了另一件引以自豪的東西——心愛的懷表,才給妻子買回了成套的發梳。
其次,結局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結合課后習題三進行,答案參見教師用書)
(解說:以上的“研習課文”是深入小說細部的閱讀,著力培養學生發現且思考問題以及對重點語句進行揣摩的能力。)
三、復讀課文,整合小結
1.小說主旨
學生發言后教師再點撥歸納:敘寫了一個一對窮困的年輕夫婦為互贈圣誕禮物而忍痛賣掉引以自豪的長發和懷表,卻換來了不再起作用的發梳和表鏈的故事,反映了美國下層人民生活的艱難和辛酸,贊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相濡以沫的愛情。
2.小說風格
①“含淚的笑”。
點撥:小說中的主人公都想帶給對方以快樂,可結局是美好的愿望落空了,這是何等悲酸!可是,雖然他們的好意落空了,但這并不是一個因事與愿違而令人遺憾的結局。德拉和杰姆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不是彼此最珍貴的禮物嗎?難怪作者把小說的題目命名為,這是神圣的、充滿愛的、寓意深遠的禮物。
②“歐·亨利手法”——出人意料的結局。
點撥:作者在故事發展過程中,始終把最緊要的東西包藏著,引而不發,到結束時才重筆一點,和盤托出原委,不僅出奇制勝,令人拍案,還把作品的思想含義盡速推進一層,文字不多,卻引人深思。
③作者善用夸張和比喻,小說語言幽默、風趣、詼諧、俏皮。
(解說:“整合小說”是將局部揣摩所得加以綜合,予以深化,幫助學生進一步完整地理解課文主旨和藝術形式,這是讓學生實現知識遷移延伸的必要途徑。)
四、布置作業
1.再讀小說,細心體會小說的風格。
2.改寫小說。本文主要是從德拉對丈夫的癡情來寫的,大部分筆墨寫的是德拉,請你改從杰姆的角度來寫這個故事,注意學習歐·亨利的創作風格。
(解說:習題1為消化鞏固性練習,習題2旨在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板書設計 】
(解說:此板書是圖文結合形式板書。雖說只有18個字,加上一些必要的圖形和線條,卻涵蓋了豐富的信息:①課題是;②小說的主人公是德拉和杰姆這一對夫妻;③小說的主要情節:德拉賣掉長發為杰姆買了白金表鏈;杰姆卻賣了懷表給德拉買了一套發梳。雙方美好的愿望都落空了,無法圓滿,因而用虛線連接這些事物。④小說的主旨:德拉和杰姆共同收獲了相濡以沫的愛情,需用紅色粉筆畫出這一顆“愛心”,這一顆愛心和文題又呼應起來。
這一板書極其簡練,突出了文章的精髓,叫學生一目了然,體現了布局美、形象美、清晰美、精要美,給人極深的印象。)
方案二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各種各樣的節日里,人們都喜歡借贈送禮物傳達自己的感情,幸福的同學們定有數不清的禮物,請幾位同學來說說自己最珍貴的節日禮物……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小說,寫了一個關于圣誕禮物的故事,這是怎樣的圣誕禮物呢?主人公的命運又如何呢?
二、解題(同方案一)
三、研習課文(同方案一)
四、布置作業 (同方案一)
第二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引新課(同方案一)
二、研習課文(同方案一)
三、整合小結(同方案一)
四、布置作業 :課外閱讀《歐·亨利小說選》
第三課時
一、回憶歐·亨利的小說風格。
二、比較閱讀。
把歐·亨利的另一篇小說《愛的犧牲》和作比較閱讀。
放手讓學生主動學習,先自由組合學習小組,再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只點撥比較閱讀的“可比點”:
1.兩篇小說的主旨。
2.兩篇小說的主人公。
3.兩篇小說的情節的推進、結局的完成。
4.兩篇小說的語言風格。
(解說:此方案適合于學生閱讀能力較強的班級。)
方案三
第一、二課時同方案一,第三課時為“研究性學習”指導,課堂上的任務如下:一、幫助學生組成研究小組;二、師生共同創設研究情境,討論后形成若干研究性課題;三、各小組確定課題;四、教師分組進行研究方法指導。要求學生課后通過各種渠道,充分占有資料,采用合適的方法,完成課題研究。
《麥琪的禮物》 篇2
教案示例一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理清故事情節
2.掌握小說主題
(二)整體感知
習題“表琪的禮物” 《圣經》中
(三)教學過程:
1.介紹,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以初中學習過的作品
莫泊桑(法)《我的叔叔于勒》
契柯夫(俄國)《變色龍》
歐·亨利(美)
歐·亨利終其一生,共創作了三百余篇短篇小說,若一言以蔽之,則可以說:它都體現了作家對健康的人性與健康的社會的強烈向往與追求!它歌頌著小人物在貧困生存中的善良,相儒以沫的真淳的品格,盡管不無蒼涼的苦笑;它們揭露著那些“社會寵兒”的驕奢淫逸,爾虞我詐,寡廉鮮恥的卑劣本質,雖然表面上輕松乃至調侃;它們的怒斥著社會的丑惡黑暗,卻以“鬼臉”笑謔……
2.看課文后,復述情節。
3.用一句話概括情節:
一對夫妻在圣誕來臨之際為對方準備了是驚喜的禮物,而禮物卻失卻了作用。
4.小說中德拉給丈夫買禮物的標準是什么?而家中有無條件?
精致珍奇而真有價值的。小說的開頭交代家境,表明沒有條件。
5.小說的結尾夫妻倆所買的禮物是否“精致,珍奇而真有價值的?”(學生自由討論)
6.歸納小說的主題
小說寫了平民中間發生的一件小事:夫妻因為沒有錢為對方買圣誕禮物,不得不各自賣掉自己最寶貴的東西,意使彼此愿望卻落空,但卻擁有更為溫馨的愛,表現了貧困之中,無私的愛的美好純潔,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平民生活的悲慘。
(四)總結、擴展
小說中盡管社會是無情冷酷的,平民生活是無奈凄慘的,但人性的善良和崇高在那樣的環境中更顯的震撼人心,更讓人感慨萬分;可人性中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惡的一面,完成書后練習四
(五)布置作業
1.小說中哪些情節突出表現人物無私的愛?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文中帶夸張手法介紹杰姆夫婦兩樣特別引以為豪的東西,而各自為了對方又犧牲了自己的物品。
德拉為最后的決定而經過的一段神態動作和語言描寫。
2.思考小說情節設計上有何精巧之處,完成書后練習二。
(六)板書設計(略)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體會小說精妙的構思。
2.掌握材料詳略安排。
3.感悟重要語句的言外之意。
(二)整體感知
在上節課文理清情節,概括主題的基礎上,學習歐·亨利獨特的小說藝術。
(三)教學過程:
1.檢查作業 (書后練習二)
(1)“一塊八角七分錢”與圣誕節有何關系,德拉為何哭?
(2)德拉的頭發一會兒披散下來,一會又梳起來,干什么?
(3)白金表鏈有沒有給杰姆帶來快樂?
(4)杰姆見到德拉時神情為何異常?
(5)杰姆帶給德拉的禮物是什么?
2.復習上節課有關內容并思考以下問題
(1)在寫杰姆夫婦賣物品買禮物的情節中為何詳寫德拉?
(2)你認為本文構思上最出乎意料的是哪一處?這樣寫有何好處?
(3)擁有了白金表鏈,可是用以聯結表鏈的金表卻沒有了,這是一種怎樣的遺憾和怎樣的一種美?
(4)作者為什么說他們是最聰明的?
明確答案:(1)詳寫德拉。夫妻為贈送對方圣誕禮物而賣掉自己的最寶貴的東西的目的、心理,經過基本相同,詳寫其中一位德拉就有代表性,杰姆賣表等過程再詳寫就顯的重點。這樣詳略的當地處理材料,文筆簡潔使中心突出。
(2)小說的結局也可以說是高潮部分,德拉賣頭發,為給杰姆買表鏈,杰姆賣金表是為給德拉買發飾,結果都賣掉了各自最寶貴的東西又都使各自的愿望落空,這種學法叫巧合,這種巧合,增添了小說的戲劇性和悲劇意義,詳化了小說的主題,突出表現了這對貧困夫妻對對方的愛。
(3)這種美看似不夠完整,失去了一部分,又得到了一部分,還是不完整的一部分,但他們卻得了完整的心,完整的愛,這種愛是豪宅永遠體會不到擁有不了的。所以說這種美更動人,更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4)小說的情節似乎告訴讀者,他們的各自的愿望都實現了,但卻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實際上通過這一表象我們可以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他們禮物的價值已遠遠地超過禮物本身的價格,他們通過各自為對方買禮物所表現出的情感已遠遠地超出了精美的禮物本身,所以說他們是最聰明的,他們在愛對方的同時,獲得了更多的對方的愛,所以說他們是最聰明的。
(四)總結、擴展(略)
(五)作文
發揮想像,將文中杰姆賣表買禮物的過程詳細細描述出來,寫成200字的短文。
教案示例二
課時安排:本文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范讀課文。要求有感情,符合人物特定的心理,根據情節的發展讀出起伏,確實能感染學生。
二、讓學生就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情節、人物言行談一兩點感受。
三、找幾個朗讀水平高的同學生分段朗讀。
四、復述課文。
五、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六、理清文章脈絡。
1.啟發學生找到兩條記敘線索:明線寫德拉,暗線寫杰姆。
2.讓學生根據文章情節,順著兩條線索往下捋,找出明暗線的交替變化和融合。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線索”。
3.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結構”。
第二課時
一、歸結文章的主題。要求根據文本的內容,抓住主要情節,避免以偏概全,不要將本文主題偏移到對資本主義社會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的關注,從而展開社會批判。正確的認識:歌頌了樸實而純真、艱難辛酸卻相濡以沫的愛情。教師要引導學生尊重他人的愛,學會去愛他人。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舉例說明怎樣尊重他人的愛,怎樣向需要幫助的人獻出自己的愛心,擔負起自己的道德倫理責任。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找來英語原著,進行跨學科學習。
二、與《我的叔叔于勒》進行比較教學,了解人性的多樣性。并從現實生活中分別舉出一些人性中“美”和“丑”的例子,讓學生學會自己分辯,從而明確是非,引導學生展現美好的人性。
三、了解巧合和懸念的寫法。這部分可由教師設疑、學生解疑的方式開展教學。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特點”(“巧合無痕”、“引而待發”)。
四、仿照本文的寫法,就你身邊人們的某個閃光鏡頭,編寫出小小說提綱。課下再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教案點評:
前輩語文大師們說,課本無非是個例子,這是很有見地的。我們可以再往前邁一步:課本僅僅是個引子,是一些觸點的集合,教師要把這個“小文本”通過你和學生的共同學習、研討演變成“大文本”。說它是引子,是因為我們要據課本引出好多與課本有關的課內知識、一般能力的學習,也要引出好多與課本有關的課外知識、綜合能力的學習。說它是一些觸點的集合,是因為文本蘊藏著很多能觸動讀者思考的“元素”(點),這些“元素”涵蓋了諸多角度、諸多層面,而且因人的認識水平、接收能力等的差異而不同。在語文教學中要貫徹這種“大文本”觀。本文反映了人性中“美”的一面,就可以引導學生由此深入生活,去找尋人性中更多的“美”,也可以與《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人性中的“丑”進行比較,也可以讓學生舉出一些現實生活所表露出來的人性中“丑”的一面加以討論,在討論中明辨是非,體驗什么是值得稱道的“人性美”。另外,讓學生復述、概括、理清脈絡,這是一條由具體到概括的邏輯訓練線路,經常訓練,有利于學生很快把握文章的思路。
探究活動
活動內容:將本文改編成一出獨幕劇。
活動指導:研讀課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能透過表情再現人物的內心處境和想法;熟練掌握故事情節,特別是要演出文章設置的懸念所在,以此為“關子”,使劇情有起有伏,吸引觀眾;注意背景的布置,氣氛的營造;在不改變主題、人物性格的情況下,允許對文本進行合理的編創。
《麥琪的禮物》 篇3
[教學目標 及重點]
1.領會小說層層設置懸念的精巧結構。
2.通過對主人公內心感情世界的探究分析,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愛,學會去愛他人”的優良品德。
[教學課型及課時]
1.教讀課
2.一課時
[教學方法 ]
1.篩選信息,概括要點
2.再造想像法。
[媒體設計]
多媒體投影儀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一見到大家精神的樣子,我就感到非常高興!我對大家有著非常好的印象,我非常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愿我們今天的學習合作愉快!今天,在學習之前,我首先給同學們講一個一份圣誕禮物造就一個偉大作家的故事。在1899年的圣誕節即將來臨的美國哥倫布城監獄里,一位囚徒,正在為無錢給心愛的女兒買圣誕禮物而發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用什么辦法可以掙到錢呢?忽然,他想起在從前辦過的一份雜志上,他因寫了一些幽默小品和風趣故事而得到了豐厚的稿酬。為什么不再試試呢?——他想。于是他在監獄準備迎接圣誕節的忙碌中,偷閑匆匆寫下了一篇小說:。小說一發表,就引起了美國社會的 極大轟動。這個罪犯也得到了豐厚的稿酬,如愿以償地讓女兒在圣誕節得到了心愛的圣誕禮物。從此后,他一發而不可收,寫出了許多優秀的短篇小說,成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同學們知道他是誰嗎?(歐·亨利)對,是歐·亨利。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地學習一下這篇曾經引起巨大轟動的短篇小說篇——。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 及重點(略)
(二)整體感知
讓學生整體了解、回顧小說的故事情節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
1. 敘寫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明確:敘寫了一個一對窮困的年輕夫婦為互贈圣誕禮物而忍痛賣掉引以自豪的長發和懷表,卻換來了不再起作用的發梳和表鏈的故事。
2.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誰著墨比較多?
明確:德拉和杰姆,德拉著墨更多。
3.你認為德拉是個什么樣的女性?
明確:(學生可以分組討論,然后回答)德拉是美的化身,她不僅人長得漂亮,尤為可貴的是心地純潔善良,對丈夫一往情深,為了愛可以犧牲一切。
4.然后,逐步引導學生看課文:作者是怎樣描寫女主人公德拉的?(小說是如何刻畫德拉的? )
明確:有肖像描寫:瘦小靈活、身材纖細、兩眼晶瑩明亮……但是,作者著重描寫的是她的頭發,動詞“瀉”的運用極為形象傳神。
5.為什么作者著力地去描寫德拉的長發?你覺得主人公德拉漂亮不漂亮?
明確:因為德拉的長發是她的最寶貴的東西,這不僅展現了主人公美麗的外表,更折射出女主人公純潔善良的美好心靈。(教學時,讓學生朗讀這些文字,并運用再造想像,讓美麗的德拉在自己的眼前活起來。)
6.男主人公杰姆在文章中一出場,從外表上看,他是個什么樣子的人?
明確:他是個很瘦削、非常嚴肅的、可憐的人。
7.當見到自己的已經剪掉頭發的妻子的時候,杰姆是怎樣的表情?
(學生找、讀課文,篩選課文信息)
8.在這種表情的背后,我們的杰姆在想什么?
教師點撥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把這一神情下的杰姆的心理補充出來,這樣就可以切身體會出杰姆對德拉的感情。
9.你認為我們的杰姆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你覺得杰姆可愛嗎?
明確:(學生討論回答) 小說寫杰姆的文字雖說沒有寫德拉的多,但并不影響他的可愛。他為了給妻子帶去節日的快樂,甘愿犧牲祖傳的、也是自己最引以自豪的金表,足見其對德拉的感情之真。尤為突出的是,他不像一般的男人那樣粗枝大葉,他對妻子體貼人微,他就知曉妻子夢寐以求的是那百老匯路一個櫥窗里的一套純玳瑁發梳,這里又顯現杰姆對德拉的感情之深。難怪杰姆看到失去長發的德拉時,是那般的神情恍惚。
10.這個結局你感到遺憾嗎?
明確:雖然兩位主人公的好意都落空了,但這并不是一個事與愿違而令人遺憾的結局。因為德拉和杰姆彼此都送給了對方一顆最真摯的心,他們之間體貼入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彼此間最珍貴的禮物。這是神圣的、充滿愛的、放射著人性美光彩的、寓意深遠的禮物。
11.人們都說歐·亨利是個編故事的能手。他能運用巧妙的構思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說得引人人勝。然后,由學生自己總結出課文層層設置懸念的精巧結構。(學生板書)
明確: 德拉一定得給杰姆買圣誕禮物,否則她過不了這個節。可是,貧窮的她怎樣才能弄到錢?(懸念初起)后來德拉賣掉了夫妻倆引以自豪的兩樣東西中的一樣——頭發,用賣發得來的錢,為杰姆買了一條表鏈,并在家中期待著杰姆的歸來。讀到這里,我們一定會以為杰姆回家后看到表鏈該有多高興了。可是杰姆一進門就盯著德拉,露出一種“摸不透的表情”,這是為什么?(懸念再生)當杰姆聽到德拉說是剪了發而買了一件“美麗的禮物”后,杰姆恍如夢中,多次向妻子發問:“你把頭發剪掉了?”“你說你的頭發沒有了?”讀到這里,我們心中疑惑:德拉的容貌改變了,難道杰姆就不愛她了嗎?(懸念接踵而來)繼續讀下去才知道,原來是杰姆給德拉買了用來裝飾那一頭長發的成套發梳,可如今,德拉的長發卻沒有了,難怪他追問不休。杰姆哪里來的錢呢?(懸念又起)直到最后,我們才明白:原來杰姆是賣了他最以自豪的東西——心愛的懷表,才給妻子買回的成套的發梳。
12.師生共同沉浸在音樂世界 里 ,閉上眼睛,回顧小說的故事情節 ,想象故事情景 ,用心去體會小說層層設置懸念的巧妙構思.(播放歌曲《甘心情愿》)
教師點撥:如作者所說,這是一個沒有曲折,不足為奇的故事,可是歐·亨利不愧是一個編織故事的能手,那套發梳和白金表鏈就是他編織故事的金絲和銀絲,圍繞它們,作者設置了一個又一個懸念,正是這些懸念緊緊抓住了我們的心。
13.我們同學們多愁善感,讀完這篇小說后,我們的心情又是什么樣的呢?
明確:我們對德拉和杰姆這對貧困的小夫妻寄以深深的同情,并感到非常的辛酸。
14.在這篇凄美動人的故事中,我們應從德拉和杰姆身上汲取哪些可貴的東西?(學生發表意見)
明確:學會去愛他人,理解、尊重他人的愛。
15.一談到“愛”這個話題,老師感慨頗多。老師想起了這樣一個故事:(講一個感人的故事,爭取聲情并茂,感人淚下)是的,我們每個人都得到了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關愛,我們應當怎樣對待呢?
明確:學會去愛他人,理解、尊重他人的愛。
三、總結梳理,回扣目標
小說通過層層設置懸念的精巧結構敘寫了一個一對窮困的年輕夫婦為互贈圣誕禮物而忍痛賣掉引以自豪的長發和懷表,卻換來了不再起作用的發梳和表鏈的故事,贊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相濡以沫的愛情,使我們看到了鐫刻在他們身上的“尊重他人的愛,關愛他人”的金子般的優良品德。
[布置作業 ]
學習完這篇小說后,你的心海肯定久久難以平靜,你一定有很多話要對你的親朋好友訴說。把你所要說的話寫下來,課下同學們交流一下,看誰寫的話語最感人。
《麥琪的禮物》 篇4
【教學目的】
1.領會小說構思之巧妙。
2.學習利用感受、分析、對比、推論等手段去鑒賞小說。
3.學習主人公純潔善良、關愛他人的優良品德。
【教學重難點】
1.小說精巧的結構,出乎意料的結局。
2.理解作者對小人物身上人性美的歌頌。
3.如何利用感受、分析、對比、推論等手段去鑒賞小說是教學難點 。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討論法。
2.再造想像法。
3.比較法。
總體構想
1.摒棄按照小說情節“開端、發展……結局”而教的公式,采取“總體—局部—總體”的方法:先通覽全篇,了解概貌(包括內容與形式),再深入局部(細部)。仔細揣摩,最后又回到全文,綜合理解與消化篇中精華。
2.這是一篇篇幅較長的小說,要求學生應充分預習課文,除了常規做到的借助工具書解決生難字詞外,須準備用四五百字復述全文大意,注意交代清楚時、地、人、事、事件的因果。
媒體設計:投影儀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步驟 】
方案一
第一課時
一、導語 設計
首先給同學們講一個一份圣誕禮物造就一個偉大作家的故事。在1899年的圣誕節即將來臨的日子里,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城監獄里,一位代號34627的囚徒,正在為無錢給心愛的女兒買圣誕禮物而發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有什么辦法可以掙到錢呢?忽然,他想起從前辦過的《滾石》諷刺幽默雜志,他所寫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風趣故事,是市民們很好的消遣和娛樂。為什么不再試試呢?——他想。于是他在監獄準備迎接圣誕節的忙碌中,偷閑匆匆寫下了一篇小說:《口哨狄克的圣誕禮物》。小說獲得很大成功,很快發表在1899年《麥克盧爾》雜志的圣誕專號上。34627號罪犯終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償地讓女兒在圣誕節得到了心愛的圣誕禮物。從此后,一發而不可收,34627囚徒變成了和契訶夫、莫泊桑齊名的短篇小說大師。同學們知道他的筆名嗎?對,是歐·亨利。非常巧,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小說也是一個關于圣誕禮物的故事,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
(解說:小說的特點之一就是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教師用關于作者的故事來導入 ,正好切合小說的特點,同時又可以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探究的熱情:這位由囚徒到作家的人是誰?他的創作風格是什么?創作了哪些優秀作品?講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二、解題
歐·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錫特尼·波特爾,是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生于美國比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一個醫師的家庭。年輕時,歐·亨利在家鄉一家藥房當學徒,后來到西部得克薩斯州做過牧童、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和銀行出納員。在銀行工作期間,由于出納制度不完善,短缺了一筆現金。為了避免受審,他離鄉背井到中南美流浪了幾年,后來得到妻子病危的消息,回家看望,終于被捕,在俄亥俄州監獄坐了三年的牢。獄中以“歐·亨利”為筆名創作短篇小說。出獄后到了紐約,專門從事寫作,定期為報刊撰稿。
坎坷歲月,不幸遭遇,流浪生活,監獄禁閉,以及和多種多樣的人接觸,給了歐·亨利豐富的創作題材。他一生共創作了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著名的短篇小說有、《警察與贊美詩》和《最后的藤葉》等。他的小說從各個角度揭露了資本主義的黑暗,描寫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頌揚了他們的真誠愛情和友誼、自我犧牲的高尚行為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由于他描寫的生活畫卷廣闊,他的作品曾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書”。他的小說以詼諧幽默見長,往往在幽默中揉進辛酸,形成“含淚的笑”的獨特風格。小說情節生動,構思巧妙,結局往往出乎意料,而又符合真實,令人贊嘆。
(解說:獨特的“歐·亨利手法”產生獨特的“歐·亨利小說”,而要研究獨特的“歐·亨利小說”,則應首先了解獨特的歐·亨利創作生涯——這是我們要步入迷人的歐·亨利藝術殿堂進行探索的必經之路。同時,初中生是首次接觸歐·亨利的作品,故而有必要對作者的情況作較詳細的介紹。為了方便學生做筆記,可將上述內容的概要投影出來。)
三、研習課文
1.粗讀課文,整體感知
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A.掌握文中的生難字詞(投影)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吝嗇 抽噎 貧民窟 相形見絀 瘦削 白皙 玳瑁 饋贈
解釋詞義:
神經質 掂斤撥兩 相形見絀 俗不可耐 晦澀 饋贈
B.指定一學生口述小說大意,全班補充修正。
C.初步把握小說主旨。可請同學們暢談自己的看法,不必苛求學生有統一的見解,因為尚處在閱讀的初級階段。
(解說:這是閱讀教學的第一階段,以口述大意和粗知主旨為訓練內容,從整體上觀照全篇,為后階段的閱讀教學作好準備。另外步驟B和C培養學生概括、分析之思維能力,又訓練其口頭表達能力。)
2.速讀課文,理清思路
采取“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點撥”的方式進行。
明確:小說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6段寫德拉無錢給愛人買圣誕禮物而痛苦。
第二部分:7~23段寫德拉給愛人買到了美麗的禮物。
第三部分:24~44段互贈禮物。
第四部分:45段篇末點題,作者贊美禮物。
(解說:這是一個過渡性的教學環節,是本教時口述大意的深化,又是下課時重難點突破的必要準備。)
四、布置作業
1.再讀課文,思考小說的主人公是誰?作者是如何刻畫的?
2.歐·亨利的小說構思極其巧妙,本文中是怎樣具體體現的?
第二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引新課
提問: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怎樣理解本文的三要素?
二、研習課文
3.品讀課文,突破重難點。(接上課時“研習課文”步驟2之后)
(1)人物
①提問: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明確:德拉和杰姆,德拉著墨更多。
②德拉是個什么樣的女性?小說是如何刻畫她的?
以學生探究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如下:
肖像描寫:瘦小靈活、身材纖細、兩眼晶瑩明亮……尤其是作者不惜筆墨,運用夸張、比喻去著力描寫德拉的長發,動詞“瀉”的運用極為形象傳神。因為德拉的長發不僅展現了主人公美麗的外表,更折射出女主人公純潔善良的美好心靈。教學時,讓學生朗讀這些文字,并運用再造想像,讓美麗的德拉在自己的眼前活起來。
動作描寫:提醒學生體會19段中的“攪翻”。
語言描寫:可重點品讀28段、33段。品讀后進行角色朗讀。
③杰姆對德拉的感情如何?小說是如何表現的?
重點品讀26段、29段、32段對杰姆神情的刻畫。教師點撥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把這一神情下的杰姆的心理補充出來,這樣就可以切身體會出杰姆對德拉的感情。
(解說:跳讀、摘讀課文,讓學生的思維經歷感受、分析、比較、推論、判斷等去把握人物形象,不需面面俱到,但應授之以漁。)
(2)情節
提問:歐·亨利是個編故事的能手。他能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說得那樣引人入勝,就靠構思之精巧。本文的巧思表現在哪里?
首先,懸念叢生。(結合課后習題二進行,可分別請幾位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相互點撥,相互完善。)德拉一定得給杰姆買圣誕禮物,否則她過不了這個節。可是,貧窮的她怎樣才能弄到錢?(懸念初起)后來德拉賣掉了夫妻倆引以自豪的兩樣東西中的一樣——頭發,用賣發得來的錢,為杰姆買了一條表鏈,并在家中期待著杰姆的到來。讀到這里,我們一定會以為杰姆回家后看到表鏈該有多高興了。可是杰姆一進門就盯著德拉,露出一種“摸不透的表情”,這是為什么?(懸念再生)當杰姆聽到德拉說是剪了發而買了一件“美麗的禮物”后,杰姆恍如夢中,多次向妻子發問:“你把頭發剪掉了?”“你說你的頭發沒有了?”讀到這里,讀者心中疑惑:德拉的容貌改變了,難道杰姆就不愛她了嗎?(懸念接踵而來)繼續讀下去才知道,原來是杰姆給德拉買了用來裝飾那一頭長發的成套發梳,可如今,德拉的長發卻沒有了,難怪他追問不休。杰姆哪里來的錢呢?(懸念又起)直到最后,讀者方才明白:原來杰姆是賣了另一件引以自豪的東西——心愛的懷表,才給妻子買回了成套的發梳。
其次,結局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結合課后習題三進行,答案參見教師用書)
(解說:以上的“研習課文”是深入小說細部的閱讀,著力培養學生發現且思考問題以及對重點語句進行揣摩的能力。)
三、復讀課文,整合小結
1.小說主旨
學生發言后教師再點撥歸納:敘寫了一個一對窮困的年輕夫婦為互贈圣誕禮物而忍痛賣掉引以自豪的長發和懷表,卻換來了不再起作用的發梳和表鏈的故事,反映了美國下層人民生活的艱難和辛酸,贊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相濡以沫的愛情。
2.小說風格
①“含淚的笑”。
點撥:小說中的主人公都想帶給對方以快樂,可結局是美好的愿望落空了,這是何等悲酸!可是,雖然他們的好意落空了,但這并不是一個因事與愿違而令人遺憾的結局。德拉和杰姆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不是彼此最珍貴的禮物嗎?難怪作者把小說的題目命名為,這是神圣的、充滿愛的、寓意深遠的禮物。
②“歐·亨利手法”——出人意料的結局。
點撥:作者在故事發展過程中,始終把最緊要的東西包藏著,引而不發,到結束時才重筆一點,和盤托出原委,不僅出奇制勝,令人拍案,還把作品的思想含義盡速推進一層,文字不多,卻引人深思。
③作者善用夸張和比喻,小說語言幽默、風趣、詼諧、俏皮。
(解說:“整合小說”是將局部揣摩所得加以綜合,予以深化,幫助學生進一步完整地理解課文主旨和藝術形式,這是讓學生實現知識遷移延伸的必要途徑。)
四、布置作業
1.再讀小說,細心體會小說的風格。
2.改寫小說。本文主要是從德拉對丈夫的癡情來寫的,大部分筆墨寫的是德拉,請你改從杰姆的角度來寫這個故事,注意學習歐·亨利的創作風格。
(解說:習題1為消化鞏固性練習,習題2旨在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麥琪的禮物》 篇5
教學目的
1.學會尊重他人的愛,學會去愛他人。 2.理解小說情節結構。
3.理解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 4.理解小說的主題。
重點難點
1.重點:
(l)理解小說情節結構,懸念和巧合的藝術效果。
(2)理解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
2.難點:理解小說的主題。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查字典,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吝嗇lin se 啜泣chuo 抽噎ye
甬道yong 嫉妒 ji du 褐色 he
饋贈kui 鵪鶉an chun 忐忑不安tan te
晦澀 hui se 玳瑁 dai mao 相形見絀chu
2.查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
吝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當用不用。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抽噎:抽搭。
甬道:走廊;過道。
嫉妒:忌妒。
饋贈:贈送(禮品)。
貧民窟:指城市中貧苦人聚居的地方。
神經質:指人的神經過敏、膽小怯懦、情感容易沖動的性質。
晦澀:(詩文、樂曲等的含意)隱晦不易懂。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相形見絀:跟另一個或事物比較起來顯得遠遠不如。細,不足。
3.閱讀課文,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理清文章結構。
二、導入
1.作者簡介。
本文選自(世界文學精品大系),作者歐·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雪德尼·波特。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生于醫生家庭。做過會計、出納員、辦事員等,比較熟悉小市民的生活,故寫成三百多榆短篇小說,多以此類人物為主人公。其中、《警察和贊美詩》、《最后一片藤葉》等,均能帶著含淚的微笑,以寓含辛酸的幽默,描繪小人物的悲慘命運,暴露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某些真實現象。其作品構思巧妙,尤以出人意料的結局著稱。另有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以一個虛擬的拉丁美洲國家為背景,暴露了美國壟斷資本對外掠奪的黑幕。
2.解題。
麥琪(Magi),指《圣經》所載耶酥降生時從東方來耶路撒冷給他送禮物的三個賢人:“光明之王”梅爾基奧爾贈送黃金表示尊貴,“潔白者”加斯帕贈送乳香象征神圣,巴爾撒澤贈送沒藥預示著基督后來遭受迫害而死。麥琪首開圣誕饋贈禮物的風俗。
三、正課
1.速讀課文,按故事情節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來到街上”)故事的開端。因貧困,德拉決定用自己美麗的頭發賣錢給她的杰姆買一件精致、珍貴而真正有價值的圣誕禮物。
第二部分(從“她走到一塊招牌前停住了”到“讓他認為我還是美麗的。”)故事的發展。德拉賣掉頭發,為杰姆買了一條白金表鏈。
第三部分(從“門開了”到“現在請你煎肉排吧)故事的高潮。德拉沒了秀發,但杰姆送給她全套的發梳;杰姆賣掉了金表,而德拉卻送他白金表鏈。
第四部分(最后一段)
故事的結局。作者評價:在所有饋贈禮物的人當中,他們兩個是最聰明的。在一切接受禮物的人當中,像他們這樣的人也是最聰明的。他們就是麥琪。
2.提問:作者在情節安排上,一開始就給讀者以閱讀上的等待—— 懸念。簡要說說這篇小說的懸念在哪里?
討論并歸納:小說一開頭就寫到德拉數錢,數錢的目的是給她的杰姆買一件精美、珍貴而真正有價值的圣誕禮物。但哪來的錢呢?要買什么樣的禮物才算精致、珍貴而真正有價值呢?杰姆收到禮物會怎樣呢?這些都吊起了讀者的胃口,造成懸念,使讀者想盡快地向下讀。這懸念起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3.提問:德拉和杰姆互送圣誕禮物,結果“極不聰明地為了對方犧牲了他們家里最寶貴的東西”這是一種巧合。藝術上的巧合,必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要讓讀者覺得放事情節真實可信,巧合必須成為故事情節展開過程中合理的一部分。試從時間、主人公的經濟條件、夫婦之間的感情等幾個方面分析、你覺得小說中的巧合真實可信嗎?
討論并歸納:真實可信。
(l)從時間上看,第二天就是圣誕節了,但德拉手中只有省吃儉用。掂斤拔兩的交易積累了幾個月剩下的一塊八角七分錢。除了賣發,她沒法弄到錢。
(2)從主人公的經濟條件看,每周20元的薪水,除去每周八元的房租,所剩無幾。“支出的總比她預算的多”德拉除了賣發,沒法弄到錢。
(3)從夫婦之間的感情來看,他們雖然十分貧困,住的是貧民窟,但 他們十分相愛。杰姆斯回家上樓德拉——總是把他D‘I做“杰姆”,并且熱烈地擁抱他。因為沒錢為杰姆買圣誕禮物大哭一場。為了給杰姆買圣誕禮物,她不惜賣掉美麗的秀發。為了給杰姆買禮物,“她把所有的商店都攪翻了一遍。”“我的頭發能數得清”“但是我對你的愛情誰也數不清。”送表鏈給杰姆時“她熱切地把它托在自己掌心上遞給他。這無知無覺的貴重金屬似乎閃閃地反映著她的快活和熱誠的神情。”這些都真切地表達了德拉對杰姆的愛。而杰姆也是非常愛德拉的,為了給德拉買全套的發梳,他賣掉了三代祖傳的金表。看到德拉沒了頭發,他 說:“不管是剪發、修臉、洗頭,我對我的姑娘的愛情是絕不會減低一分的。”
從這些方面分析來看,小說中的巧合是真實可信的。為了愛情,他們都愿意犧牲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四、小結
這篇小說雖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但作者的情節安排卻獨具匠心。小說開頭運用懸念,能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運用巧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讀者覺得真實可信。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二、三題。
《麥琪的禮物》 篇6
教案示例一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理清故事情節
2.掌握小說主題
(二)整體感知
習題“表琪的禮物” 《圣經》中
(三)教學過程 :
1.介紹,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以初中學習過的作品
莫泊桑(法)《我的叔叔于勒》
契柯夫(俄國)《變色龍》
歐·亨利(美)
歐·亨利終其一生,共創作了三百余篇短篇小說,若一言以蔽之,則可以說:它都體現了作家對健康的人性與健康的社會的強烈向往與追求!它歌頌著小人物在貧困生存中的善良,相儒以沫的真淳的品格,盡管不無蒼涼的苦笑;它們揭露著那些“社會寵兒”的驕奢淫逸,爾虞我詐,寡廉鮮恥的卑劣本質,雖然表面上輕松乃至調侃;它們的怒斥著社會的丑惡黑暗,卻以“鬼臉”笑謔……
2.看課文后,復述情節。
3.用一句話概括情節:
一對夫妻在圣誕來臨之際為對方準備了是驚喜的禮物,而禮物卻失卻了作用。
4.小說中德拉給丈夫買禮物的標準是什么?而家中有無條件?
精致珍奇而真有價值的。小說的開頭交代家境,表明沒有條件。
5.小說的結尾夫妻倆所買的禮物是否“精致,珍奇而真有價值的?”(學生自由討論)
6.歸納小說的主題
小說寫了平民中間發生的一件小事:夫妻因為沒有錢為對方買圣誕禮物,不得不各自賣掉自己最寶貴的東西,意使彼此愿望卻落空,但卻擁有更為溫馨的愛,表現了貧困之中,無私的愛的美好純潔,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平民生活的悲慘。
(四)總結、擴展
小說中盡管社會是無情冷酷的,平民生活是無奈凄慘的,但人性的善良和崇高在那樣的環境中更顯的震撼人心,更讓人感慨萬分;可人性中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惡的一面,完成書后練習四
(五)布置作業
1.小說中哪些情節突出表現人物無私的愛?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文中帶夸張手法介紹杰姆夫婦兩樣特別引以為豪的東西,而各自為了對方又犧牲了自己的物品。
德拉為最后的決定而經過的一段神態動作和語言描寫。
2.思考小說情節設計上有何精巧之處,完成書后練習二。
(六)板書設計 (略)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體會小說精妙的構思。
2.掌握材料詳略安排。
3.感悟重要語句的言外之意。
(二)整體感知
在上節課文理清情節,概括主題的基礎上,學習歐·亨利獨特的小說藝術。
(三)教學過程 :
1.檢查作業 (書后練習二)
(1)“一塊八角七分錢”與圣誕節有何關系,德拉為何哭?
(2)德拉的頭發一會兒披散下來,一會又梳起來,干什么?
(3)白金表鏈有沒有給杰姆帶來快樂?
(4)杰姆見到德拉時神情為何異常?
(5)杰姆帶給德拉的禮物是什么?
2.復習上節課有關內容并思考以下問題
(1)在寫杰姆夫婦賣物品買禮物的情節中為何詳寫德拉?
(2)你認為本文構思上最出乎意料的是哪一處?這樣寫有何好處?
(3)擁有了白金表鏈,可是用以聯結表鏈的金表卻沒有了,這是一種怎樣的遺憾和怎樣的一種美?
(4)作者為什么說他們是最聰明的?
明確答案:(1)詳寫德拉。夫妻為贈送對方圣誕禮物而賣掉自己的最寶貴的東西的目的、心理,經過基本相同,詳寫其中一位德拉就有代表性,杰姆賣表等過程再詳寫就顯的重點。這樣詳略的當地處理材料,文筆簡潔使中心突出。
(2)小說的結局也可以說是高潮部分,德拉賣頭發,為給杰姆買表鏈,杰姆賣金表是為給德拉買發飾,結果都賣掉了各自最寶貴的東西又都使各自的愿望落空,這種學法叫巧合,這種巧合,增添了小說的戲劇性和悲劇意義,詳化了小說的主題,突出表現了這對貧困夫妻對對方的愛。
(3)這種美看似不夠完整,失去了一部分,又得到了一部分,還是不完整的一部分,但他們卻得了完整的心,完整的愛,這種愛是豪宅永遠體會不到擁有不了的。所以說這種美更動人,更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4)小說的情節似乎告訴讀者,他們的各自的愿望都實現了,但卻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實際上通過這一表象我們可以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他們禮物的價值已遠遠地超過禮物本身的價格,他們通過各自為對方買禮物所表現出的情感已遠遠地超出了精美的禮物本身,所以說他們是最聰明的,他們在愛對方的同時,獲得了更多的對方的愛,所以說他們是最聰明的。
(四)總結、擴展(略)
(五)作文
發揮想像,將文中杰姆賣表買禮物的過程詳細細描述出來,寫成200字的短文。
教案示例二
課時安排:本文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范讀課文。要求有感情,符合人物特定的心理,根據情節的發展讀出起伏,確實能感染學生。
二、讓學生就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情節、人物言行談一兩點感受。
三、找幾個朗讀水平高的同學生分段朗讀。
四、復述課文。
五、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六、理清文章脈絡。
1.啟發學生找到兩條記敘線索:明線寫德拉,暗線寫杰姆。
2.讓學生根據文章情節,順著兩條線索往下捋,找出明暗線的交替變化和融合。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線索”。
3.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結構”。
第二課時
一、歸結文章的主題。要求根據文本的內容,抓住主要情節,避免以偏概全,不要將本文主題偏移到對資本主義社會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的關注,從而展開社會批判。正確的認識:歌頌了樸實而純真、艱難辛酸卻相濡以沫的愛情。教師要引導學生尊重他人的愛,學會去愛他人。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舉例說明怎樣尊重他人的愛,怎樣向需要幫助的人獻出自己的愛心,擔負起自己的道德倫理責任。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找來英語原著,進行跨學科學習。
二、與《我的叔叔于勒》進行比較教學,了解人性的多樣性。并從現實生活中分別舉出一些人性中“美”和“丑”的例子,讓學生學會自己分辯,從而明確是非,引導學生展現美好的人性。
三、了解巧合和懸念的寫法。這部分可由教師設疑、學生解疑的方式開展教學。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特點”(“巧合無痕”、“引而待發”)。
四、仿照本文的寫法,就你身邊人們的某個閃光鏡頭,編寫出小小說提綱。課下再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教案點評:
前輩語文大師們說,課本無非是個例子,這是很有見地的。我們可以再往前邁一步:課本僅僅是個引子,是一些觸點的集合,教師要把這個“小文本”通過你和學生的共同學習、研討演變成“大文本”。說它是引子,是因為我們要據課本引出好多與課本有關的課內知識、一般能力的學習,也要引出好多與課本有關的課外知識、綜合能力的學習。說它是一些觸點的集合,是因為文本蘊藏著很多能觸動讀者思考的“元素”(點),這些“元素”涵蓋了諸多角度、諸多層面,而且因人的認識水平、接收能力等的差異而不同。在語文教學中要貫徹這種“大文本”觀。本文反映了人性中“美”的一面,就可以引導學生由此深入生活,去找尋人性中更多的“美”,也可以與《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人性中的“丑”進行比較,也可以讓學生舉出一些現實生活所表露出來的人性中“丑”的一面加以討論,在討論中明辨是非,體驗什么是值得稱道的“人性美”。另外,讓學生復述、概括、理清脈絡,這是一條由具體到概括的邏輯訓練線路,經常訓練,有利于學生很快把握文章的思路。
探究活動
活動內容:將本文改編成一出獨幕劇。
活動指導:研讀課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能透過表情再現人物的內心處境和想法;熟練掌握故事情節,特別是要演出文章設置的懸念所在,以此為“關子”,使劇情有起有伏,吸引觀眾;注意背景的布置,氣氛的營造;在不改變主題、人物性格的情況下,允許對文本進行合理的編創。
《麥琪的禮物》 篇7
師:同學們,請問你們的生日是什么時候?
生1:9月3日
生2:5月21日
生3:11月28日
師:你們的生日是怎么過的?
生4:我媽媽給我買衣服,買生日蛋糕。
生5:我爺爺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
生6:我媽給我煮雞蛋,做好吃的。
生7:我爸爸給我買文具。
[由生日引起學生興趣,既有利于導入 課文,又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師:那你們的父母為什么給你買文具、衣服、蛋糕、做好吃的?
生8:說明他們愛我們。
生9:因為我們是他們的晚輩,他們關心我們
師:大家說得對!今天,我們準備學習第十八課。看看這篇小說寫了什么?首先哪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麥琪”是什么意思?
生10:麥琪指《圣經》所記載耶穌降生時從東方來耶路撒冷給他送禮物的三個賢人:“光明之王”梅爾基奧爾贈送黃金表示尊貴;“潔白者”加斯帕贈送乳香象征神圣;巴爾撒澤贈送沒藥預示著基督后來遭迫害而而死。麥琪首開圣誕饋贈禮物的風俗。
師:說得真好!誰又能說說這篇文章是什么國家?是哪個作家所寫?代表作有哪些?
生11:美國作家歐·亨利,代表作有、《警察與贊美詩》、《最后的藤葉》
師:這些知識在什么地方?
生(齊答):課下注釋
師:很好!大家一定想知道是什么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自讀課文,同時把不認識的字圈起來。
(學生大聲朗讀課文)
師:大家已經讀完了,誰能說說是什么?
生11:德拉送給杰姆表鏈,杰姆送給德拉一套發梳。
(師板書)
師:大家說他說得對嗎?
生(齊答):對
師:同學們有沒有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請大家把他們寫在黑板上。
(學生紛紛上黑板寫生字、詞)
師:有誰能給大家當一回老師,給這些字詞注上音和解釋一下?
(學生踴躍上黑板注音、解釋)
[字詞注音解釋考查了學生自主能力,讓學生共同解決問題體現了合作思想,讓學生既有問題,又能解決問題,給學生以成就感]
師:下面我們再來速讀課文,看誰讀得快,并思考下面問題。
(投影儀在屏幕上顯示下列思考題)
1、德拉寧愿冒吝嗇的惡名從掂斤撥兩中湊了一塊八角七分錢是為了什么?課文哪兒有交待?
2、德拉和杰姆各自引以為豪的東西是什么?課文哪處詳寫了這種東西,是怎樣寫的?這種寫法叫什么?
3、德拉只有一塊八角七分錢說明了什么?
4、德拉賣頭發時與老板討價還價了嗎?表現了什么?
5、德拉賣完頭發回家后的心理活動是什么?試舉例說明。
6、杰姆回家后為什么有一種德拉捉摸不透的表情?杰姆買回了什么?這樣的巧合可信嗎?
師:(學生讀完課文后進行)我們現在采用競賽搶答的方式來解釋上面的問題。規則是:分兩組,男同學一組,女同學一組,答對一題得10分;回答上面問題可以不分先后;有認為他(她)沒有答對的,同組的可以補充。現在開始!
男生1:我回答第2個問題。我認為德拉和杰姆引以為豪的是一頭美麗的頭發和金表,課文第9自然段有介紹,作者把希巴女皇和所羅門珠寶與他們的頭發和金表相比,采用了夸張手法。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干凈利索!“一頭美麗的金發”,美麗強調頭發漂亮,“祖傳三代”強調“珍貴”。很好,請坐下,得10分。
女生1:我回答第1個問題。德拉湊了一塊八角七分錢是為了在圣誕節給她丈夫買個禮物。課文第6自然段第4行有交待。(讀課文)
師:回答的很對!請坐下。
女生2:我回答第3個問題:德拉在圣誕節只有一塊八角七分錢說明了錢少,他們家里窮。
師:說得對極了。
女生4:第4個問題:德拉沒有與老板討價還價,表現了德拉迫切想拿到錢給丈夫買圣誕禮物。
男生2:我回答第6個問題。因為杰姆看到德拉沒了長頭發,所以表情奇怪。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不錯,但不夠完整,有誰補充?
男生3:因為杰姆把他們祖傳三代的金表賣了,買了發梳給德拉,但德拉卻把頭發剪了,發梳沒有用了。
師:回答得很好。你認為這個故事可信嗎?
男生3:(繼續回答)可信!說明了他們都很喜歡對方,為了對方甘愿犧牲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師:很好。請坐。
女生4:德拉賣了頭發回家后心理活動是一種無奈、一種擔心。比如課文第22自然段“唉,叫我有什么辦法呢?”第24自然段“求求上帝,認他認為我還是美麗的”
師:還有嗎?好,請坐下。這兩個組回答得都不錯,但總的來說女生一組要更好些。男生為她們鼓鼓掌!下面大家齊讀小說最后一段,思考下面一個問題:課文結尾為什么說,在所有饋贈禮物的人物中,他們兩個是最聰明的,在一切接受禮物的人當中,他們這樣的人也是最聰明的?
(教師領頭,學生齊讀后討論)
女生12:雖然他們都給對方買了一個無用的東西,但我認為他們甘愿犧牲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反映了他們夫婦之間純真無私的愛情。
師:對,那作者到底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生13(一齊答)歌頌了純潔無私的愛情!
師:下面,我們進行最后一個環節。你認為文章哪些地方寫得好或哪些地方不妥。為什么?
(學生集體討論)
生14:我認為文章開始開頭很好,比如寫只剩下一塊八角七分錢,而且是買東西時克扣下來的,這點錢是干什么用的?引起讀者向下讀的興趣。
師:對,這種寫法在小說情節安排上叫設置懸念。
生15:我認為第9自然段寫得好。
師:你能不能給大家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這一段寫得好。
生15:寫杰姆的金表讓所羅門嫉妒,寫德拉的頭發讓希巴女皇相形見絀,這樣運用對比烘托的手法來表現頭發與金表的珍貴。
生16:我認為文章題目不妥,“麥琪”二個字的意思比較生疏、難懂,如果改成“禮物”或“圣誕禮物”就明白多了。
生17:我認為文章最后寫得較好,小說歌頌夫妻之間的愛情但文章并沒有直接說,而說“在所有饋贈禮物的人當中,他們是最聰明的。”引起引起思考。
[對課文的理解采用問題的形式,通過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既賞析了小說,又開拓了思維]
師:好。大家都說得棒極了。那么大家想一想,夫婦之間有純真的愛情,那么同學、朋友之間有沒有純真的友誼呢?社會上人與人之間有沒有愛呢?大家想一想,把那種同學之間的友情、朋友之間的友誼、對他人的關愛寫成你自己的《禮物》。
附:板書設計 :
愛
德拉 杰姆
賣 賣
表鏈
買
頭發 表
發梳
《麥琪的禮物》 篇8
一、導課:
同學們今天是12月幾號?(16號)那么在過九天
什么節日呢?(圣誕節)在圣誕節來臨之前,你是否在想送朋友一件什么禮物?以及什么樣的禮物最珍貴呢?剛好我這有一個發生在圣誕節前夕,一對恩愛但生活拮據的小夫妻互贈禮物故事,讀后你也許會從中受益。大家愿意知道嗎?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電腦出示《麥琪的禮物》。)
二、出示教學目標:
1、自讀課文,了解故事情節,并復述故事
2、學習巧用懸念安排故事情節的寫法。
3、理解作者對主人公人性美的歌頌。
(指定學生閱讀)
三、簡介作者:
(指定學生回答——電腦出示:作者簡介
歐·亨利(1862—1910),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代表作有《麥琪的禮物》、《警察和贊美詩》、《最后的藤葉》等。由于他描寫的生活畫卷廣闊,他的作品曾被譽為“美國的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書”。他的小說以詼諧幽默見長,往往在幽默中揉進辛酸,形成“含淚的微笑”的獨特風格。小說情節生動,構思巧妙,結局往往出乎意料,而又符合真實,令人贊嘆。)
四、解題:
(電腦出示圖片和文字:麥琪(magi),指《圣經》所載耶穌降生時從東方來耶路撒冷給他送禮物的三個賢人:“光明之王”梅爾基奧爾贈送黃金表示尊貴,“潔白者”加斯帕贈送乳香象征神圣,巴爾撒澤贈送沒藥預示著基督后來遭受迫害而死。麥琪首開圣誕饋贈禮物的風俗。)
五、掌握下列詞語:(電腦出示、學生齊讀)
饋贈(kuì) 抽噎(yē)
吝嗇(lìn)(sè) 鵪鶉 (ān)(chún)
晦澀 (huì) 相形見絀(chù)
忐忑不安(tǎn)(tè) 白皙(xī)
玳瑁(dài) (mào) 啜泣 (chuò)
六、學生速讀課文,理清故事情節,并復述故事。
(電腦出示畫面,學生復述)
七、懸念、巧合的運用:
通過剛才的閱讀和復述,我們了解到本文的故事
情節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給人一種“曲徑通幽”之感,這又是為什么呢?是緣于作者在本文運用了懸念與巧合的寫作方法。
(電腦出示:想一想)
1、作者在情節安排上,一開始就給讀者以閱讀上的等待—— 懸念。簡要說說這篇小說的懸念在哪里?
2、德拉和杰姆互送圣誕禮物,結果“極不聰明地為了對方犧牲了他們家里最寶貴的東西”這是一種巧合。藝術上的巧合,必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要讓讀者覺得故事情節真實可信,巧合必須成為故事情節展開過程中合理的一部分。試從時間、主人公的經濟條件、夫婦之間的感情等幾個方面分析,你覺得小說中的巧合真實可信嗎?
(學生討論回答,電腦出示答案)
1、德拉一定得給杰姆買圣誕禮物,可是,貧窮的她怎樣才能弄到錢呢?(懸念初起)后來德拉賣掉了夫妻倆引以為豪的頭發,用賣發得來的錢,為杰姆買了一條表鏈,并在家中期待著杰姆的到來。我們一定會以為杰姆回家后看到表鏈很高興。可是杰姆一進門就盯著德拉,露出一種“摸不透的表情”,這是為什么?(懸念再生)當杰姆聽到德拉剪了長發而買了一件“美麗的禮物”后,多次向妻子發問:“你把頭發剪掉了?”“你說你的頭發沒有了?”讀到這里,我們不免心生疑惑:難道杰姆不愛她了?(懸念接踵而來)繼續讀下去才知道,原來是杰姆給德拉買了用來裝飾長發的成套發梳,如今德拉的長發卻沒有了,難怪他追問不休。杰姆哪里來的錢呢?(懸念又起)直到最后,讀者方才明白:原來是杰姆賣了另一件引以為豪的東西心愛的懷表,才給妻子買回了成套的發梳。
2、時間:圣誕節快到了,按照習俗,一對恩愛的小夫妻要互贈禮物。
主人公的經濟條件:他們生活拮據,能夠換來錢的只有妻子美麗的長發,丈夫祖傳的金表。他們只奶賣掉長發和金表,買來白金表鏈和發梳。結果兩人珍貴的禮物均變成了無用的東西。
夫婦之間的感情:苦難的生活并沒有消磨盡他們純真的愛情。他們為了對方勇于自我犧牲,無私奉獻。所以才會賣掉自己珍愛的東西,給對方買禮物。
八、析主題:(電腦出示板書)
作者在故事情節的敘述中通過懸念和巧合的運用,主要是為了表達一個什么樣的主題呢?(他們二人之間那種相濡以沫的愛)(往黑板上貼“愛”)
世界之所以讓我們感覺美麗、溫暖是因為有愛的存在那么人世間的愛是否只有愛情這一種呢?若不是還有哪些?(母愛、父愛、師愛、友愛、對祖國的愛、對人民的愛、對大自然的愛等等)
(電腦出示:知識積累和說話練習:
說出體現“愛” 的詞語、詩句或名言。
請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對“愛的理解”,格式如下:“愛是冬日的暖陽,它使人感到無限的溫暖”。)
九、布置作業:
1.課下繼續閱讀課文,分析人物形象并體味語言。
2、這篇小說的結局是杰姆賣掉了祖傳的金表為德拉買了一套全套的發梳,發揮你的想像為本文重新設計一個結局。
要求:1、不改變主人公之間的感情。
2、字數不超過300字。
3、課外閱讀歐·亨利的另一代表作《警察和贊美詩》。
十、小結:(電腦出示——學生齊讀)
人生活在世上,不可能沒有愛,人始終生活在愛的海洋中。人世間需要你我共同付出愛,美好的世界需要你、我、他、我們大家共同來創建。
切記:愛不在嘴里,不在頭上,更不在腳下,它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時刻關愛他人的行動中。
十一、板書設計:
麥 德拉(妻子)賣長發 買表鏈
琪
差
的 貧窮 深愛對方 陰 陽 愛
禮 錯
物
杰姆(丈夫)賣金表 買發梳
《麥琪的禮物》 篇9
設計思想:前輩語文大師們說,課本無非是個例子,這是很有見地的。我們可以再往前邁一步:課本僅僅是個引子,是一些觸點的集合,教師要把這個“小文本”通過你和學生的共同學習、研討演變成“大文本”。說它是引子,是因為我們要據課本引出好多與課本有關的課內知識、一般能力的學習,也要引出好多與課本有關的課外知識、綜合能力的學習。說它是一些觸點的集合,是因為文本蘊藏著很多能觸動讀者思考的“元素”(點),這些“元素”涵蓋了諸多角度、諸多層面,而且因人的認識水平、接收能力等的差異而不同。在語文教學中要貫徹這種“大文本”觀。本文反映了人性中“美”的一面,就可以引導學生由此深入生活,去找尋人性中更多的“美”,也可以與《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人性中的“丑”進行比較,也可以讓學生舉出一些現實生活所表露出來的人性中“丑”的一面加以討論,在討論中明辨是非,體驗什么是值得稱道的“人性美”。另外,讓學生復述、概括、理清脈絡,這是一條由具體到概括的邏輯訓練線路,經常訓練,有利于學生很快把握文章的思路。
課時安排:本文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范讀課文。要求有感情,符合人物特定的心理,根據情節的發展讀出起伏,確實能感染學生。
二、讓學生就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情節、人物言行談一兩點感受。
三、找幾個朗讀水平高的同學生分段朗讀。
四、復述課文。
五、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六、理清文章脈絡。
1.啟發學生找到兩條記敘線索:明線寫德拉,暗線寫杰姆。
2.讓學生根據文章情節,順著兩條線索往下捋,找出明暗線的交替變化和融合。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線索”。
3.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結構”。
第二課時
一、歸結文章的主題。要求根據文本的內容,抓住主要情節,避免以偏概全,不要將本文主題偏移到對資本主義社會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的關注,從而展開社會批判。正確的認識:歌頌了樸實而純真、艱難辛酸卻相濡以沫的愛情。教師要引導學生尊重他人的愛,學會去愛他人。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舉例說明怎樣尊重他人的愛,怎樣向需要幫助的人獻出自己的愛心,擔負起自己的道德倫理責任。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找來英語原著,進行跨學科學習。
二、與《我的叔叔于勒》進行比較教學,了解人性的多樣性。并從現實生活中分別舉出一些人性中“美”和“丑”的例子,讓學生學會自己分辯,從而明確是非,引導學生展現美好的人性。
三、了解巧合和懸念的寫法。這部分可由教師設疑、學生解疑的方式開展教學。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特點”(“巧合無痕”、“引而待發”)。
四、仿照本文的寫法,就你身邊人們的某個閃光鏡頭,編寫出小小說提綱。課下再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麥琪的禮物》 篇10
麥琪的禮物
【教學目的】
1.領會小說構思之巧妙。
2.學習利用感受、分析、對比、推論等手段去鑒賞小說。
3.學習主人公純潔善良、關愛他人的優良品德。
【教學重難點】
1.小說精巧的結構,出乎意料的結局。
2.理解作者對小人物身上人性美的歌頌。
3.如何利用感受、分析、對比、推論等手段去鑒賞小說是教學難點 。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討論法。
2.再造想像法。
3.比較法。
總體構想
1.摒棄按照小說情節“開端、發展……結局”而教的公式,采取“總體—局部—總體”的方法:先通覽全篇,了解概貌(包括內容與形式),再深入局部(細部)。仔細揣摩,最后又回到全文,綜合理解與消化篇中精華。
2.這是一篇篇幅較長的小說,要求學生應充分預習課文,除了常規做到的借助工具書解決生難字詞外,須準備用四五百字復述全文大意,注意交代清楚時、地、人、事、事件的因果。
媒體設計:投影儀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步驟 】
方案一
第一課時
一、導語 設計
首先給同學們講一個一份圣誕禮物造就一個偉大作家的故事。在1899年的圣誕節即將來臨的日子里,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城監獄里,一位代號34627的囚徒,正在為無錢給心愛的女兒買圣誕禮物而發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有什么辦法可以掙到錢呢?忽然,他想起從前辦過的《滾石》諷刺幽默雜志,他所寫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風趣故事,是市民們很好的消遣和娛樂。為什么不再試試呢?——他想。于是他在監獄準備迎接圣誕節的忙碌中,偷閑匆匆寫下了一篇小說:《口哨狄克的圣誕禮物》。小說獲得很大成功,很快發表在1899年《麥克盧爾》雜志的圣誕專號上。34627號罪犯終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償地讓女兒在圣誕節得到了心愛的圣誕禮物。從此后,一發而不可收,34627囚徒變成了和契訶夫、莫泊桑齊名的短篇小說大師。同學們知道他的筆名嗎?對,是歐·亨利。非常巧,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小說也是一個關于圣誕禮物的故事,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
(解說:小說的特點之一就是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教師用關于作者的故事來導入 ,正好切合小說的特點,同時又可以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探究的熱情:這位由囚徒到作家的人是誰?他的創作風格是什么?創作了哪些優秀作品?《麥琪的禮物》講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二、解題
歐·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錫特尼·波特爾,是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生于美國比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一個醫師的家庭。年輕時,歐·亨利在家鄉一家藥房當學徒,后來到西部得克薩斯州做過牧童、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和銀行出納員。在銀行工作期間,由于出納制度不完善,短缺了一筆現金。為了避免受審,他離鄉背井到中南美流浪了幾年,后來得到妻子病危的消息,回家看望,終于被捕,在俄亥俄州監獄坐了三年的牢。獄中以“歐·亨利”為筆名創作短篇小說。出獄后到了紐約,專門從事寫作,定期為報刊撰稿。
坎坷歲月,不幸遭遇,流浪生活,監獄禁閉,以及和多種多樣的人接觸,給了歐·亨利豐富的創作題材。他一生共創作了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著名的短篇小說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和《最后的藤葉》等。他的小說從各個角度揭露了資本主義的黑暗,描寫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頌揚了他們的真誠愛情和友誼、自我犧牲的高尚行為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由于他描寫的生活畫卷廣闊,他的作品曾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書”。他的小說以詼諧幽默見長,往往在幽默中揉進辛酸,形成“含淚的笑”的獨特風格。小說情節生動,構思巧妙,結局往往出乎意料,而又符合真實,令人贊嘆。
(解說:獨特的“歐·亨利手法”產生獨特的“歐·亨利小說”,而要研究獨特的“歐·亨利小說”,則應首先了解獨特的歐·亨利創作生涯——這是我們要步入迷人的歐·亨利藝術殿堂進行探索的必經之路。同時,初中生是首次接觸歐·亨利的作品,故而有必要對作者的情況作較詳細的介紹。為了方便學生做筆記,可將上述內容的概要投影出來。)
三、研習課文
1.粗讀課文,整體感知
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A.掌握文中的生難字詞(投影)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吝嗇 抽噎 貧民窟 相形見絀 瘦削 白皙 玳瑁 饋贈
解釋詞義:
神經質 掂斤撥兩 相形見絀 俗不可耐 晦澀 饋贈
B.指定一學生口述小說大意,全班補充修正。
C.初步把握小說主旨。可請同學們暢談自己的看法,不必苛求學生有統一的見解,因為尚處在閱讀的初級階段。
(解說:這是閱讀教學的第一階段,以口述大意和粗知主旨為訓練內容,從整體上觀照全篇,為后階段的閱讀教學作好準備。另外步驟B和C培養學生概括、分析之思維能力,又訓練其口頭表達能力。)
2.速讀課文,理清思路
采取“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點撥”的方式進行。
明確:小說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6段寫德拉無錢給愛人買圣誕禮物而痛苦。
第二部分:7~23段寫德拉給愛人買到了美麗的禮物。
第三部分:24~44段互贈禮物。
第四部分:45段篇末點題,作者贊美禮物。
(解說:這是一個過渡性的教學環節,是本教時口述大意的深化,又是下課時重難點突破的必要準備。)
四、布置作業
1.再讀課文,思考小說的主人公是誰?作者是如何刻畫的?
2.歐·亨利的小說構思極其巧妙,本文中是怎樣具體體現的?
第二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引新課
提問: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怎樣理解本文的三要素?
二、研習課文
3.品讀課文,突破重難點。(接上課時“研習課文”步驟2之后)
(1)人物
①提問: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明確:德拉和杰姆,德拉著墨更多。
②德拉是個什么樣的女性?小說是如何刻畫她的?
以學生探究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如下:
肖像描寫:瘦小靈活、身材纖細、兩眼晶瑩明亮……尤其是作者不惜筆墨,運用夸張、比喻去著力描寫德拉的長發,動詞“瀉”的運用極為形象傳神。因為德拉的長發不僅展現了主人公美麗的外表,更折射出女主人公純潔善良的美好心靈。教學時,讓學生朗讀這些文字,并運用再造想像,讓美麗的德拉在自己的眼前活起來。
動作描寫:提醒學生體會19段中的“攪翻”。
語言描寫:可重點品讀28段、33段。品讀后進行角色朗讀。
③杰姆對德拉的感情如何?小說是如何表現的?
重點品讀26段、29段、32段對杰姆神情的刻畫。教師點撥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把這一神情下的杰姆的心理補充出來,這樣就可以切身體會出杰姆對德拉的感情。
(解說:跳讀、摘讀課文,讓學生的思維經歷感受、分析、比較、推論、判斷等去把握人物形象,不需面面俱到,但應授之以漁。)
(2)情節
提問:歐·亨利是個編故事的能手。他能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說得那樣引人入勝,就靠構思之精巧。本文的巧思表現在哪里?
首先,懸念叢生。(結合課后習題二進行,可分別請幾位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相互點撥,相互完善。)德拉一定得給杰姆買圣誕禮物,否則她過不了這個節。可是,貧窮的她怎樣才能弄到錢?(懸念初起)后來德拉賣掉了夫妻倆引以自豪的兩樣東西中的一樣——頭發,用賣發得來的錢,為杰姆買了一條表鏈,并在家中期待著杰姆的到來。讀到這里,我們一定會以為杰姆回家后看到表鏈該有多高興了。可是杰姆一進門就盯著德拉,露出一種“摸不透的表情”,這是為什么?(懸念再生)當杰姆聽到德拉說是剪了發而買了一件“美麗的禮物”后,杰姆恍如夢中,多次向妻子發問:“你把頭發剪掉了?”“你說你的頭發沒有了?”讀到這里,讀者心中疑惑:德拉的容貌改變了,難道杰姆就不愛她了嗎?(懸念接踵而來)繼續讀下去才知道,原來是杰姆給德拉買了用來裝飾那一頭長發的成套發梳,可如今,德拉的長發卻沒有了,難怪他追問不休。杰姆哪里來的錢呢?(懸念又起)直到最后,讀者方才明白:原來杰姆是賣了另一件引以自豪的東西——心愛的懷表,才給妻子買回了成套的發梳。
其次,結局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結合課后習題三進行,答案參見教師用書)
(解說:以上的“研習課文”是深入小說細部的閱讀,著力培養學生發現且思考問題以及對重點語句進行揣摩的能力。)
三、復讀課文,整合小結
1.小說主旨
學生發言后教師再點撥歸納:《麥琪的禮物》敘寫了一個一對窮困的年輕夫婦為互贈圣誕禮物而忍痛賣掉引以自豪的長發和懷表,卻換來了不再起作用的發梳和表鏈的故事,反映了美國下層人民生活的艱難和辛酸,贊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相濡以沫的愛情。
2.小說風格
①“含淚的笑”。
點撥:小說中的主人公都想帶給對方以快樂,可結局是美好的愿望落空了,這是何等悲酸!可是,雖然他們的好意落空了,但這并不是一個因事與愿違而令人遺憾的結局。德拉和杰姆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不是彼此最珍貴的禮物嗎?難怪作者把小說的題目命名為《麥琪的禮物》,這是神圣的、充滿愛的、寓意深遠的禮物。
②“歐·亨利手法”——出人意料的結局。
點撥:作者在故事發展過程中,始終把最緊要的東西包藏著,引而不發,到結束時才重筆一點,和盤托出原委,不僅出奇制勝,令人拍案,還把作品的思想含義盡速推進一層,文字不多,卻引人深思。
③作者善用夸張和比喻,小說語言幽默、風趣、詼諧、俏皮。
(解說:“整合小說”是將局部揣摩所得加以綜合,予以深化,幫助學生進一步完整地理解課文主旨和藝術形式,這是讓學生實現知識遷移延伸的必要途徑。)
四、布置作業
1.再讀小說,細心體會小說的風格。
2.改寫小說。本文主要是從德拉對丈夫的癡情來寫的,大部分筆墨寫的是德拉,請你改從杰姆的角度來寫這個故事,注意學習歐·亨利的創作風格。
(解說:習題1為消化鞏固性練習,習題2旨在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解說:此板書是圖文結合形式板書。雖說只有18個字,加上一些必要的圖形和線條,卻涵蓋了豐富的信息:①課題是“麥琪的禮物”;②小說的主人公是德拉和杰姆這一對夫妻;③小說的主要情節:德拉賣掉長發為杰姆買了白金表鏈;杰姆卻賣了懷表給德拉買了一套發梳。雙方美好的愿望都落空了,無法圓滿,因而用虛線連接這些事物。④小說的主旨:德拉和杰姆共同收獲了相濡以沫的愛情,需用紅色粉筆畫出這一顆“愛心”,這一顆愛心和文題又呼應起來。
這一板書極其簡練,突出了文章的精髓,叫學生一目了然,體現了布局美、形象美、清晰美、精要美,給人極深的印象。)
方案二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各種各樣的節日里,人們都喜歡借贈送禮物傳達自己的感情,幸福的同學們定有數不清的禮物,請幾位同學來說說自己最珍貴的節日禮物……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小說,寫了一個關于圣誕禮物的故事,這是怎樣的圣誕禮物呢?主人公的命運又如何呢?
二、解題(同方案一)
三、研習課文(同方案一)
四、布置作業 (同方案一)
第二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引新課(同方案一)
二、研習課文(同方案一)
三、整合小結(同方案一)
四、布置作業 :課外閱讀《歐·亨利小說選》
第三課時
一、回憶歐·亨利的小說風格。
二、比較閱讀。
把歐·亨利的另一篇小說《愛的犧牲》和《麥琪的禮物》作比較閱讀。
放手讓學生主動學習,先自由組合學習小組,再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只點撥比較閱讀的“可比點”:
1.兩篇小說的主旨。
2.兩篇小說的主人公。
3.兩篇小說的情節的推進、結局的完成。
4.兩篇小說的語言風格。
(解說:此方案適合于學生閱讀能力較強的班級。)
方案三
第一、二課時同方案一,第三課時為“研究性學習”指導,課堂上的任務如下:一、幫助學生組成研究小組;二、師生共同創設研究情境,討論后形成若干研究性課題;三、各小組確定課題;四、教師分組進行研究方法指導。要求學生課后通過各種渠道,充分占有資料,采用合適的方法,完成課題研究。
《麥琪的禮物》 篇1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麥琪的禮物>>是第四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本課教材篇幅較長、內容較多,不過作者在情節上的構思和人物刻畫上的技巧尤為突出。
2、學習目標: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課時抓住了以下學習目標:(1)領會構思之巧妙。(2)學習主人公純潔、善良、關愛他人的優良品德。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采取邊講邊討論,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學法:教學活動是教和學的雙邊相互促進活動。在上述教學方法的指導下,學生能聯系自己的知識積極主動參與。
三、說課堂教學流程:
良好的教學設想,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在圣誕節來臨之前,你是否在想送朋友一件什么禮物?以及什么樣的禮物最珍貴呢?剛好我這有一個發生在圣誕節前夕,一對恩愛但生活拮據的小夫妻互贈禮物故事,讀后你也許會從中受益。大家愿意知道嗎?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
(三)研習新課:
1、概述故事情節(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
2、探討懸念、巧合的運用。
作者在情節安排上,一開始就給讀者以閱讀上的等待—— 懸念。簡要說說這篇小說的懸念在哪里?
1、德拉一定得給杰姆買圣誕禮物,可是,貧窮的她怎樣才能弄到錢呢?(懸念初起)后來德拉賣掉了夫妻倆引以為豪的頭發,用賣發得來的錢,為杰姆買了一條表鏈,并在家中期待著杰姆的到來。我們一定會以為杰姆回家后看到表鏈很高興。可是杰姆一進門就盯著德拉,露出一種“摸不透的表情”,這是為什么?(懸念再生)當杰姆聽到德拉剪了長發而買了一件“美麗的禮物”后,多次向妻子發問:“你把頭發剪掉了?”“你說你的頭發沒有了?”讀到這里,我們不免心生疑惑:難道杰姆不愛她了?(懸念接踵而來)繼續讀下去才知道,原來是杰姆給德拉買了用來裝飾長發的成套發梳,如今德拉的長發卻沒有了,難怪他追問不休。杰姆哪里來的錢呢?(懸念又起)直到最后,讀者方才明白:原來是杰姆賣了另一件引以為豪的東西心愛的懷表,才給妻子買回了成套的發梳。
2、時間:圣誕節快到了,按照習俗,一對恩愛的小夫妻要互贈禮物。
主人公的經濟條件:他們生活拮據,能夠換來錢的只有妻子美麗的長發,丈夫祖傳的金表。他們只好賣掉長發和金表,買來白金表鏈和發梳。結果兩人珍貴的禮物均變成了無用的東西。
夫婦之間的感情:苦難的生活并沒有消磨盡他們純真的愛情。他們為了對方勇于自我犧牲,無私奉獻。所以才會賣掉自己珍愛的東西,給對方買禮物。
八、析主題:
時間上圣誕節要送禮物、夫妻感情相愛要送禮物表達心意,但經濟上拮據就只好賣掉了各自最珍貴的東西。(說明:通過探討分析,使學生發自內心的感嘆作者在情節上構思巧妙,并且在自己的日常寫作中受到些許啟發。)
小結:這是本堂課的一個學習重點。
3、人物品德:
雖然雙方的禮物都變成了無用的東西,但讓人覺得這并不只是一個令人遺憾的結局,我們從“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痛苦中,分明還能感到些許心慰,這心慰是什么?(夫妻之間真心相愛)小說是怎樣刻畫的?學生在文中找出描寫人物句子來分析其中蘊含的意義。
俗話說:語言是心理再現,找出28-44自然段的人物語言,搬上舞臺,分角色對話,再現文中精彩。
小結:透過這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描寫,字里行間我們分明讀到的是德拉、杰姆之間最純潔、最真摯的愛情。為了愛他們賣掉了自己最心愛的東西,為了愛有的甚至可以犧牲生命。
4、扣題:
作者在故事情節的敘述中通過懸念和巧合的運用,主要是為了表達一個什么樣的主題呢?(他們二人之間那種相濡以沫的愛)
小結:作者稱他們是聰明的麥琪,那么這禮物無疑就是神圣的充滿愛心的“麥琪的禮物”了。
(四)拓展:
世界之所以讓我們感覺美麗、溫暖是因為有愛的存在那么人世間的愛是否只有愛情這一種呢?若不是還有哪些?(母愛、父愛、師愛、友愛、對祖國的愛、對人民的愛、對大自然的愛等等)
(電腦出示:知識積累和說話練習:
說出體現“愛” 的詞語、詩句或名言。
請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對“愛的理解”,格式如下:“愛是冬日的暖陽,它使人感到無限的溫暖”。)
小結:人生活在世上,不可能沒有愛,人始終生活在愛的海洋中。人世間需要你我共同付出愛,美好的世界需要你、我、他、我們大家共同來創建。
切記:愛不在嘴里,不在頭上,更不在腳下,它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時刻關愛他人的行動中。
(五)布置作業:
1.課下繼續閱讀課文,分析人物形象并體味語言。
2、這篇小說的結局是杰姆賣掉了祖傳的金表為德拉買了一套全套的發梳,發揮你的想像為本文重新設計一個結局。
要求:1、不改變主人公之間的感情。
2、字數不超過300字。
《麥琪的禮物》 篇12
師:同學們,請問你們的生日是什么時候?
生1:9月3日
生2:5月21日
生3:11月28日
師:你們的生日是怎么過的?
生4:我媽媽給我買衣服,買生日蛋糕。
生5:我爺爺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
生6:我媽給我煮雞蛋,做好吃的。
生7:我爸爸給我買文具。
[由生日引起學生興趣,既有利于導入 課文,又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師:那你們的父母為什么給你買文具、衣服、蛋糕、做好吃的?
生8:說明他們愛我們。
生9:因為我們是他們的晚輩,他們關心我們
師:大家說得對!今天,我們準備學習第十八課《麥琪的禮物》。看看這篇小說寫了什么?首先哪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麥琪”是什么意思?
生10:麥琪指《圣經》所記載耶穌降生時從東方來耶路撒冷給他送禮物的三個賢人:“光明之王”梅爾基奧爾贈送黃金表示尊貴;“潔白者”加斯帕贈送乳香象征神圣;巴爾撒澤贈送沒藥預示著基督后來遭迫害而而死。麥琪首開圣誕饋贈禮物的風俗。
師:說得真好!誰又能說說這篇文章是什么國家?是哪個作家所寫?代表作有哪些?
生11:美國作家歐·亨利,代表作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最后的藤葉》
師:這些知識在什么地方?
生(齊答):課下注釋
師:很好!大家一定想知道麥琪的禮物是什么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自讀課文,同時把不認識的字圈起來。
(學生大聲朗讀課文)
師:大家已經讀完了,誰能說說麥琪的禮物是什么?
生11:德拉送給杰姆表鏈,杰姆送給德拉一套發梳。
(師板書)
師:大家說他說得對嗎?
生(齊答):對
師:同學們有沒有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請大家把他們寫在黑板上。
(學生紛紛上黑板寫生字、詞)
師:有誰能給大家當一回老師,給這些字詞注上音和解釋一下?
(學生踴躍上黑板注音、解釋)
[字詞注音解釋考查了學生自主能力,讓學生共同解決問題體現了合作思想,讓學生既有問題,又能解決問題,給學生以成就感]
師:下面我們再來速讀課文,看誰讀得快,并思考下面問題。
(投影儀在屏幕上顯示下列思考題)
1、德拉寧愿冒吝嗇的惡名從掂斤撥兩中湊了一塊八角七分錢是為了什么?課文哪兒有交待?
2、德拉和杰姆各自引以為豪的東西是什么?課文哪處詳寫了這種東西,是怎樣寫的?這種寫法叫什么?
3、德拉只有一塊八角七分錢說明了什么?
4、德拉賣頭發時與老板討價還價了嗎?表現了什么?
5、德拉賣完頭發回家后的心理活動是什么?試舉例說明。
6、杰姆回家后為什么有一種德拉捉摸不透的表情?杰姆買回了什么?這樣的巧合可信嗎?
師:(學生讀完課文后進行)我們現在采用競賽搶答的方式來解釋上面的問題。規則是:分兩組,男同學一組,女同學一組,答對一題得10分;回答上面問題可以不分先后;有認為他(她)沒有答對的,同組的可以補充。現在開始!
男生1:我回答第2個問題。我認為德拉和杰姆引以為豪的是一頭美麗的頭發和金表,課文第9自然段有介紹,作者把希巴女皇和所羅門珠寶與他們的頭發和金表相比,采用了夸張手法。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干凈利索!“一頭美麗的金發”,美麗強調頭發漂亮,“祖傳三代”強調“珍貴”。很好,請坐下,得10分。
女生1:我回答第1個問題。德拉湊了一塊八角七分錢是為了在圣誕節給她丈夫買個禮物。課文第6自然段第4行有交待。(讀課文)
師:回答的很對!請坐下。
女生2:我回答第3個問題:德拉在圣誕節只有一塊八角七分錢說明了錢少,他們家里窮。
師:說得對極了。
女生4:第4個問題:德拉沒有與老板討價還價,表現了德拉迫切想拿到錢給丈夫買圣誕禮物。
男生2:我回答第6個問題。因為杰姆看到德拉沒了長頭發,所以表情奇怪。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不錯,但不夠完整,有誰補充?
男生3:因為杰姆把他們祖傳三代的金表賣了,買了發梳給德拉,但德拉卻把頭發剪了,發梳沒有用了。
師:回答得很好。你認為這個故事可信嗎?
男生3:(繼續回答)可信!說明了他們都很喜歡對方,為了對方甘愿犧牲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師:很好。請坐。
女生4:德拉賣了頭發回家后心理活動是一種無奈、一種擔心。比如課文第22自然段“唉,叫我有什么辦法呢?”第24自然段“求求上帝,認他認為我還是美麗的”
師:還有嗎?好,請坐下。這兩個組回答得都不錯,但總的來說女生一組要更好些。男生為她們鼓鼓掌!下面大家齊讀小說最后一段,思考下面一個問題:課文結尾為什么說,在所有饋贈禮物的人物中,他們兩個是最聰明的,在一切接受禮物的人當中,他們這樣的人也是最聰明的?
(教師領頭,學生齊讀后討論)
女生12:雖然他們都給對方買了一個無用的東西,但我認為他們甘愿犧牲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反映了他們夫婦之間純真無私的愛情。
師:對,那作者到底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生13(一齊答)歌頌了純潔無私的愛情!
師:下面,我們進行最后一個環節。你認為文章哪些地方寫得好或哪些地方不妥。為什么?
(學生集體討論)
生14:我認為文章開始開頭很好,比如寫只剩下一塊八角七分錢,而且是買東西時克扣下來的,這點錢是干什么用的?引起讀者向下讀的興趣。
師:對,這種寫法在小說情節安排上叫設置懸念。
生15:我認為第9自然段寫得好。
師:你能不能給大家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這一段寫得好。
生15:寫杰姆的金表讓所羅門嫉妒,寫德拉的頭發讓希巴女皇相形見絀,這樣運用對比烘托的手法來表現頭發與金表的珍貴。
生16:我認為文章題目不妥,“麥琪”二個字的意思比較生疏、難懂,如果改成“禮物”或“圣誕禮物”就明白多了。
生17:我認為文章最后寫得較好,小說歌頌夫妻之間的愛情但文章并沒有直接說,而說“在所有饋贈禮物的人當中,他們是最聰明的。”引起引起思考。
[對課文的理解采用問題的形式,通過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既賞析了小說,又開拓了思維]
師:好。大家都說得棒極了。那么大家想一想,夫婦之間有純真的愛情,那么同學、朋友之間有沒有純真的友誼呢?社會上人與人之間有沒有愛呢?大家想一想,把那種同學之間的友情、朋友之間的友誼、對他人的關愛寫成你自己的《禮物》。
附:板書設計 :
麥琪的禮物
愛
德拉 杰姆
賣 賣
表鏈
買
頭發 表
發梳
《麥琪的禮物》 篇13
禮物不管大小輕重,只要收到禮物,總是會讓人心情愉悅,那么在《麥琪的禮物》里,講述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麥琪的禮物》閱讀題目及答案以供大家閱讀。
《麥琪的禮物》閱讀原文一進門杰姆就站住了,像一條獵犬嗅到鵪鶉似地紋絲不動。他兩眼盯著德拉,有一種她捉摸不透的表情,這使她大為驚慌。那既不是憤怒,也不是驚訝,又不是不滿,更不是厭惡,不是她所預料的任何一種神情。他只是帶著那種奇怪的神情死死地盯著她。
德拉忐忑不安地從桌上跳下來,走到他身邊。
“杰姆,親愛的,”她喊道,“別那樣盯著我看。我把頭發剪掉賣了,因為我不送你一件禮物,我過不了圣誕節。頭發會再長起來的——你不會在意吧,是不是?我實在沒辦法才這么做的。我的頭發長得快得要命。說句‘恭賀圣誕’吧!杰姆,讓我們高高興興的。你猜不到我給你買了一件多么好——多么美麗的禮物。”
“你把頭發剪掉了?”杰姆吃力地問道,仿佛他絞盡腦汁之后,還沒有把那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弄明白似的。
“非但剪了,而且賣了,”德拉說,“不管怎樣,你還是一樣地喜歡我,是不是?沒有了頭發,我還是我,不是嗎?”
杰姆好奇地向房里四下張望。
“你說你的頭發沒有了?”他帶著近乎白癡的神情問道。
“你用不著找了,”德拉說,“我告訴你,已經賣了——賣了,沒有了。今天是圣誕前夜,親愛的。好好地對待我,我剪掉頭發為的是你呀。我的頭發可能數得清,”她突然非常溫柔地接下去說,“但是我對你的愛情誰也數不清。我把肉排燒上好嗎?杰姆!”
杰姆好像忽然從恍惚中醒過來。他把德拉摟在懷里。為了不致冒昧,讓我們花十秒鐘工夫瞧瞧另一方面無關緊要的東西吧。每周八塊錢的房租,或者每年一百萬塊錢的房租——其中有什么區別?一個數學家或是一個滑稽家可能給你一個不正確的答復。麥琪帶來了珍貴的禮物,但是其中沒有那樣東西。這句晦澀的話,下文將有說明。
杰姆從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包東西,把它扔在桌上。
“不要對我有任何誤會,德兒,”他說,“不管是剪發、修臉、洗頭,我對我的姑娘的愛情是絕不會減低一分的。但是,你一打開那包東西,就會明白,剛才你為什么把我愣住了。”
白皙的手指敏捷地撕開了繩子和包皮紙。接著是一聲狂喜的叫喊;緊接著,哎呀!突然轉變成女性神經質的眼淚和號哭,立刻需要公寓的主人用盡辦法來安慰她。
因為擺在眼前的是那套插在頭發上的梳子——全套的發梳,兩鬢用的,后面用的,應有盡有;那是百老匯路一個櫥窗里的、德拉渴望了好久的東西。純玳瑁做的、邊上鑲著珠寶的美麗的發梳——配那已經失去的美發,顏色恰恰合適。她知道這套發梳是很貴重的,她心向神往了好久,但從來沒有存過占有它的希望。現在居然為她所有了,可是用來裝飾那一向向往的裝飾品的頭發卻沒有了。
但是她還是把它緊緊地抱在懷中,隔了好久,她才能抬起迷蒙的淚眼,含笑對杰姆說:“我的頭發長得多快啊,杰姆!”
接著,德拉像一只挨了燙的小貓似的跳了起來,喊道:“噢!噢!”
杰姆還沒有看到送給他的美麗禮物呢!她熱切地把它托在自己掌心上遞給他。這無知無覺的貴重金屬似乎閃閃地反映著她的快活和熱誠的神情。
“漂亮嗎,杰姆?我跑遍了全城才找到它。現在你每天要把表看上一百次了。把你的表拿給我。我要看看它配上是什么樣子!”
杰姆并沒有照她的話去做,卻倒在小榻上,頭枕著雙手,微笑著。
“德兒,”他說,“讓我們把圣誕節的禮物擱在一邊,暫時保存起來。它們實在太好了,現在用了未免可惜。我是賣了金表換了錢給你買的發梳。現在請你煎肉排吧!”
那三位麥琪,讀者都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們帶來禮物,送給生在馬槽里的圣嬰耶穌。他們首創了圣誕節饋贈禮物的風俗。他們既然有智慧,他們的禮物無疑也是聰明的,可能還附帶著一種碰上收到同樣的東西時可以交換的權利。我的拙筆在這里向讀者敘述了一個沒有曲折、不足為奇的故事:那兩個住在一間公寓里的笨孩子,極不聰明地為了對方犧牲了他們家里最寶貴的東西。但是,讓我對目前一般聰明人說一句最后的話,在所有饋贈禮物的人當中,他們兩個是最聰明的。在一切接受禮物的人當中,像他們這樣的人也是最聰明的。他們就是麥琪。
《麥琪的禮物》閱讀題目6.用一句話概括上邊選文的內容。
7.“杰姆從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包東西,把它扔在桌上。”一句中,“一包東西”指什么?為什么把它“扔”在桌子上?
8.“他兩眼盯著德拉,有一種她捉摸不透的表情,這使她大為驚慌。那既不是憤怒,也不是驚訝,又不是不滿,更不是厭惡,不是她所預料的任何一種神情。”聯系上下文,你能從杰姆復雜的神情中說說他當時的心理活動嗎?
9.德拉說:“我的頭發可能數得清……但是我對你的愛情誰也數不清。……”杰姆說:“不管是剪發、修臉、洗頭,我對我的姑娘的愛情是絕對不會減低一分的。”對這些愛的表白,你能在文中找到注腳嗎?
10.選文部分在塑造人物上都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11.用簡短的話概括本文的主題。
12.“麥琪的禮物”這一題目有什么含義?
《麥琪的禮物》閱讀答案6.德拉夫婦互相饋贈圣誕禮物。
7.是杰姆賣了祖傳三代的金表為德拉買的“插在頭發上的梳子——全套的發梳”。既然德拉的頭發剪掉賣了,發梳沒用處了,心血白費,所以杰姆沮喪地把它扔在桌子上。
8.該題為開放性試題,只要從杰姆為了給妻子買圣誕節禮物——發梳而賣掉心愛的金表,回來卻發現妻子頭發已剪掉時的驚愕、沮喪談起即可。
9.一是賣掉自己最珍愛的東西為對方買圣誕節禮物,二是發現這個結局后,沒有互相埋怨、指責對方,而是原諒、寬慰對方。
10.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通過表情表現復雜的心理)。
11.通過德拉夫婦在貧困中忍痛割愛互贈禮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國下層人民的艱難生活,贊美了他們善良的心地和純真的愛情。
12.首先是比喻德拉、杰姆夫婦在圣誕節互相饋贈的禮物。其次是贊嘆德拉夫婦“他們就是麥琪”,贊美他們的無私和純真的愛情。無論是饋贈禮物,還是接受禮物,他們都是最聰明的,就像給圣嬰耶穌贈送圣誕禮物的麥琪一樣。
《麥琪的禮物》 篇14
[教學目的]
1.領會小說構思之巧妙。
2.學習利用感受、分析、對比、推論等手段去鑒賞小說。
3.學習主人公純潔善良、關愛他人的優良品德。
[教學重難點]
1.小說精巧的結構,出乎意料的結局。
2.理解作者對小人物身上人性美的歌頌。
3.如何利用感受、分析、對比、推論等手段去鑒賞小說是教學難點 。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討論法。
2.再造想像法。
3.比較法。
總體構想
1.摒棄按照小說情節“開端、發展……結局”而教的公式,采取“總體一局部一總體”的方法:先通覽全篇,了解概貌(包括內容與形式),再深入局部(細部)。仔細揣摩,最后又回到全文,綜合理解與消化篇中精華。
2.這是一篇篇幅較長的小說,要求學生應充分預習課文,除了常規做到的借助工具書解決生難字詞外,須準備用四五百字復述全文大意,注意交代清楚時、地、人、事、事件的因果。
媒體設計:投影儀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步驟 ]
方案一
第一課時
一、導語 設計
首先給同學們講一個一份圣誕禮物造就一個偉大作家的故事。在1899年的圣誕節即將來臨的日子里,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城監獄里,一位代號34627的囚徒,正在為無錢給心愛的女兒買圣誕禮物而發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有什么辦法可以掙到錢呢?忽然,他想起從前辦過的《滾石》諷刺幽默雜志,他所寫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風趣故事,是市民們很好的消遣和娛樂。為什么不再試試呢?——他想。于是他在監獄準備迎接圣誕節的忙碌中,偷閑匆匆寫下了一篇小說:《口哨狄克的圣誕禮物》。小說獲得很大成功,很快發表在1899年《麥克盧爾》雜志的圣誕專號上。34627號罪犯終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償地讓女兒在圣誕節得到了心愛的圣誕禮物。從此后,一發而不可收,34627囚徒變成了和契訶夫、莫泊桑齊名的短篇小說大師。同學們知道他的筆名嗎?對,是歐·亨利。非常巧,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小說也是一個關于圣誕禮物的故事,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
(解說:小說的特點之一就是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教師用關于作者的故事來導入 ,正好切合小說的特點,同時又可以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探究的熱情:這位由囚徒到作家的人是誰?他的創作風格是什么?創作了哪些優秀作品?《麥琪的禮物》講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二、解題
歐·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錫特尼·波特爾,是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生于美國比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一個醫師的家庭。年輕時,歐·亨利在家鄉一家藥房當學徒,后來到西部得克薩斯州做過牧童、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和銀行出納員。在銀行工作期間,由于出納制度不完善,短缺了一筆現金。為了避免受審,他離鄉背井到中南美流浪了幾年,后來得到妻子病危的消息,回家看望,終于被捕,在俄亥俄州監獄坐了三年的牢。獄中以“歐·亨利”為筆名創作短篇小說。出獄后到了紐約,專門從事寫作,定期為報刊撰稿。
坎坷歲月,不幸遭遇,流浪生活,監獄禁閉,以及和多種多樣的人接觸,給了歐·亨利豐富的創作題材。他一生共創作了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著名的短篇小說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和《最后的藤葉》等。他的小說從各個角度揭露了資本主義的黑暗,描寫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頌揚了他們的真誠愛情和友誼、自我犧牲的高尚行為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由于他描寫的生活畫卷廣闊,他的作品曾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書”。他的小說以詼諧幽默見長,往往在幽默中揉進辛酸,形成“含淚的笑”的獨特風格。小說情節生動,構思巧妙,結局往往出乎意料,而又符合真實,令人贊嘆。
(解說:獨特的“歐·亨利手法”產生獨特的“歐·亨利小說”,而要研究獨特的“歐·亨利小說”,則應首先了解獨特的歐·亨利創作生涯——這是我們要步入迷人的歐·亨利藝術殿堂進行探索的必經之路。同時,初中生是首次接觸歐·亨利的作品,故而有必要對作者的情況作較詳細的介紹。為了方便學生做筆記,可將上述內容的概要投影出來。)
三、研習課文
1.粗讀課文,整體感知
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A.掌握文中的生難字詞(投影)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吝嗇 抽噎 貧民窟 相形見絀 瘦削 白皙 玳瑁 饋贈
解釋詞義:
神經質 掂斤撥兩 相形見絀 俗不可耐 晦澀 饋贈
B.指定一學生口述小說大意,全班補充修正。
C.初步把握小說主旨。可請同學們暢談自己的看法,不必苛求學生有統一的見解,因為尚處在閱讀的初級階段。
(解說:這是閱讀教學的第一階段,以口述大意和粗知主旨為訓練內容,從整體上觀照全篇,為后階段的閱讀教學作好準備。另外步驟B和C培養學生概括、分析之思維能力,又訓練其口頭表達能力。)
2.速讀課文,理清思路
采取“分小組討論一全班交流一教師點撥”的方式進行。
明確:小說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6段寫德拉無錢給愛人買圣誕禮物而痛苦。
第二部分:7—23段寫德拉給愛人買到了美麗的禮物。
第三部分:24—44段互贈禮物。
第四部分:45段篇末點題,作者贊美禮物。
(解說:這是一個過渡性的教學環節,是本教時口述大意的深化,又是下課時重難點突破的必要準備。)
四、布置作業
1.再讀課文,思考小說的主人公是誰?作者是如何刻畫的?
2.歐·亨利的小說構思極其巧妙,本文中是怎樣具體體現的?
第二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引新課
提問: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怎樣理解本文的三要素?
二、研習課文
3.品讀課文,突破重難點。(接上課時“研習課文”步驟2之后)
(1)人物
①提問: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明確:德拉和杰姆,德拉著墨更多。
②德拉是個什么樣的女性?小說是如何刻畫她的?
以學生探究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如下:
肖像描寫:瘦小靈活、身材纖細、兩眼晶瑩明亮……尤其是作者不惜筆墨,運用夸張、比喻去著力描寫德拉的長發,動詞“瀉”的運用極為形象傳神。因為德拉的長發不僅展現了主人公美麗的外表,更折射出女主人公純潔善良的美好心靈。教學時,讓學生朗讀這些文字,并運用再造想像,讓美麗的德拉在自己的眼前活起來。
動作描寫:提醒學生體會19段中的“攪翻”。
語言描寫:可重點品讀28段、33段。品讀后進行角色朗讀。
③杰姆對德拉的感情如何?小說是如何表現的?
重點品讀26段、29段、32段對杰姆神情的刻畫。教師點撥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把這一神情下的杰姆的心理補充出來,這樣就可以切身體會出杰姆對德拉的感情。
(解說:跳讀、摘讀課文,讓學生的思維經歷感受、分析、比較、推論、判斷等去把握人物形象,不需面面俱到,但應授之以漁。)
(2)情節
提問:歐·亨利是個編故事的能手。他能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說得那樣引人人勝,就靠構思之精巧。本文的巧思表現在哪里?
首先,懸念叢生。(結合課后習題二進行,可分別請幾位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相互點撥,相互完善。)
德拉一定得給杰姆買圣誕禮物,否則她過不了這個節。可是,貧窮的她怎樣才能弄到錢?(懸念初起)后來德拉賣掉了夫妻倆引以自豪的兩樣東西中的一樣——頭發,用賣發得來的錢,為杰姆買了一條表鏈,并在家中期待著杰姆的到來。讀到這里,我們一定會以為杰姆回家后看到表鏈該有多高興了。可是杰姆一進門就盯著德拉,露出一種“摸不透的表情”,這是為什么?(懸念再生)當杰姆聽到德拉說是剪了發而買了一件“美麗的禮物”后,杰姆恍如夢中,多次向妻子發問:“你把頭發剪掉了?”“你說你的頭發沒有了?”讀到這里,讀者心中疑惑:德拉的容貌改變了,難道杰姆就不愛她了嗎?(懸念接踵而來)繼續讀下去才知道,原來是杰姆給德拉買了用來裝飾那一頭長發的成套發梳,可如今,德拉的長發卻沒有了,難怪他追問不休。杰姆哪里來的錢呢?(懸念又起)直到最后,讀者方才明白:原來杰姆是賣了另一件引以自豪的東西——心愛的懷表,才給妻子買回了成套的發梳。
其次,結局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結合課后習題三進行,答案參見教師用書)
(解說:以上的“研習課文”是深入小說細部的閱讀,著力培養學生發現且思考問題以及對重點語句進行揣摩的能力。)
三、復讀課文,整合小結
1.小說主旨
學生發言后教師再點撥歸納:《麥琪的禮物》敘寫了一個一對窮困的年輕夫婦為互贈圣誕禮物而忍痛賣掉引以自豪的長發和懷表,卻換來了不再起作用的發梳和表鏈的故事,反映了美國下層人民生活的艱難和辛酸,贊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相濡以沫的愛情。
2.小說風格
①“含淚的笑”。
點撥:小說中的主人公都想帶給對方以快樂,可結局是美好的愿望落空了,這是何等悲酸!可是,雖然他們的好意落空了,但這并不是一個因事與愿違而令人遺憾的結局。德拉和杰姆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不是彼此最珍貴的禮物嗎?難怪作者把小說的題目命名為《麥琪的禮物》,這是神圣的、充滿愛的、寓意深遠的禮物。
②“歐·亨利手法”——出人意料的結局。
點撥:作者在故事發展過程中,始終把最緊要的東西包藏著,引而不發,到結束時才重筆一點,和盤托出原委,不僅出奇制勝,令人拍案,還把作品的思想含義盡速推進一層,文字不多,卻引人深思。
③作者善用夸張和比喻,小說語言幽默、風趣、詼諧、俏皮。
(解說:“整合小說”是將局部揣摩所得加以綜合,予以深化,幫助學生進一步完整地理解課文主旨和藝術形式,這是讓學生實現知識遷移延伸的必要途徑。)
四、布置作業
1.再讀小說,細心體會小說的風格。
2.改寫小說。本文主要是從德拉對丈夫的癡情來寫的,大部分筆墨寫的是德拉,請你改從杰姆的角度來寫這個故事,注意學習歐·亨利的創作風格。
(解說:習題1為消化鞏固性練習,習題2旨在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板書設計 ]
(解說:此板書是圖文結合形式板書。雖說只有18個字,加上一些必要的圖形和線條,卻涵蓋了豐富的信息:①課題是“麥琪的禮物”;②小說的主人公是德拉和杰姆這一對夫妻;③小說的主要情節:德拉賣掉長發為杰姆買了白金表鏈;杰姆卻賣了懷表給德拉買了一套發梳。雙方美好的愿望都落空了,無法圓滿,因而用虛線連接這些事物。④小說的主旨:德拉和杰姆共同收獲了相濡以沫的愛情,需用紅色粉筆畫出這一顆“愛心”,這一顆愛心和文題又呼應起來。
這一板書極其簡練,突出了文章的精髓,叫學生一目了然,體現了布局美、形象美、清晰美、精要美,給人極深的印象。)
方案二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各種各樣的節日里,人們都喜歡借贈送禮物傳達自己的感情,幸福的同學們定有數不清的禮物,請幾位同學來說說自己最珍貴的節日禮物……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小說,寫了一個關于圣誕禮物的故事,這是怎樣的圣誕禮物呢?主人公的命運又如何呢?
二、解題(同方案一)
三、研習課文(同方案一)
四、布置作業 (同方案一)
第二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引新課(同方案一)
二、研習課文(同方案一)
三、整合小結(同方案一)
四、布置作業 :課外閱讀《歐·亨利小說選》
第三課時
一、回憶歐·亨利的小說風格。
二、比較閱讀。
把歐·亨利的另一篇小說《愛的犧牲》和《麥琪的禮物》作比較閱讀。
放手讓學生主動學習,先自由組合學習小組,再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只點撥比較閱讀的“可比點”:
1.兩篇小說的主旨。
2.兩篇小說的主人公。
3.兩篇小說的情節的推進、結局的完成。
4.兩篇小說的語官風格。
(解說:此方案適合于學生閱讀能力較強的班級。)
方案三
第一、二課時同方案一,第三課時為“研究性學習”指導,課堂上的任務如下:一、幫助學生組成研究小組;二、師生共同創設研究情境,討論后形成若干研究性課題;三、各小組確定課題;四、教師分組進行研究方法指導。要求學生課后通過各種渠道,充分占有資料,采用合適的方法,完成課題研究。[備教資料]
●索引①:《在美國牢獄中誕生的作家——歐·亨利生活與創作初探》阮溫凌,《名作欣賞》1988年第2期
●索引②:《“歐;亨利手法”二履》余藎,《外國古典名作賞析》(一),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
●索引③:《古老的主題,別開生面的處理——評歐·亨利的〈愛的犧牲〉》柳鳴九,出處同索引②
摘自《語文教學通訊》200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