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訓練(通用13篇)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訓練 篇1
1.給下列詞中加粗的字注音。慨嘆() 省悟() 家譜() 搽脂抹粉()()2.根據下列詞中的注音寫漢字。miǎo茫() jī梁() kuāng騙() wū蔑()3.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玄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們在前仆后繼地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前仆后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不足為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內給下列語段加上標點符號。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著國聯,也是事實□現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5.簡答。在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這些“民族的脊梁”又具有什么樣的時代特征?請舉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課內閱讀閱讀下形淖鄭卮鷂暮笪侍狻?/div> 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著國聯,也是事實;現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于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后,便把這他信力也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信“地”和“物”,還是切實的東西,國聯就渺茫,不過這還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賴它的不可*。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著“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后繼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6.作者所要批駁的觀點是什么?所要證明的觀點又是什么? 7.文中畫線句子提到的是幾類怎樣的人?試舉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于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了”,“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著‘自欺力’”,這兩句話中加粗詞語的含義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為什么對方的論據都是事實,可結論卻是錯誤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作者通過分析批駁,得出了怎樣的結論?應如何理解這一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作者為什么要反復強調“中國的脊梁”?從中可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本文語言尖銳潑辣,富有諷刺意味,試任選一例進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外閱讀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信任也是一種約束 周末到洛杉磯的全美連鎖商場——“價格俱樂部”給女兒買書。根據7歲的女兒在電話中向我所做的簡單描述,我挑了3大本估計她可能會喜歡的兒童故事書,就去交錢。與往常一樣,劃完信用卡,從收款的墨西哥裔小姐手中接過機器打印出來的紙條,不多看一眼,就龍飛鳳舞地簽上自己的大名,抱起書就走人。可能因為出口處顧客太多,看票驗貨的白人小姐象征性地向我懷抱中的書瞟了一眼,就在我的收據上飛快地畫一道表示“驗訖、放行”的彩線,道了一聲“祝你度過愉快的一天”,便又去招呼下一個顧客。出了大門,剛走到停車場,我下意識地瞟了一眼手中的收據,發現總數居然是40多美元,再細看,原來是多算了一本書的錢。損失了10美元,我轉身要去“理論”一番。身旁剛從國內來美國不久的小張卻顯得比我“深思熟慮”,她說“你已出了門,她們會承認嗎?”是啊,以我們慣例的思維邏輯來推理,我又怎能證明我不是買了4本書,出了大門后私下藏了一本,然后再去找人家商場退錢呢?當然同來的兩位小張可以為我作證,可天知道人家會不會說他們是我的“同謀”呢?不管怎么樣,我飛快地在心里準備了一大堆說辭,準備找商場的“領導”,至少是經理一級的主管投訴一番,即使退錢不成,也得證明自己不是無理取鬧。然而,我所準備的大堆說辭居然一句都沒能用上,門口看票驗貨的小姐在百忙中只看了一眼我的收據和書,就隔著人群向收銀臺方向大喊一聲:“4號柜臺,賬算錯了,退錢。”然后向我道歉,讓我到柜臺退錢。因為是機器劃卡和電腦計算,退錢要比收錢復雜點兒,得經過兩道手續。但每經過一道手續,工作人員都為因此給我帶來不便而誠懇地向我道歉。在整個事情的過程中,他們壓根兒就沒有去懷疑我所擔心而又無法證明的事。從商場出來,心情遠比退回10元錢舒坦,其原因是在心里的天平上得到了人人所需要的基本心理砝碼——信任。當然美國這個社會有很多不好的東西,但撒謊在美國人看來是最要不得的惡習,猶如我們中國人看待偷盜一樣,為人所不齒。正因如此,美國人不輕易懷疑他人撒謊,正如我們中國人不輕易懷疑他人偷盜一樣。所以,一般來說,你說什么,人家就信,除非有規定須出示證明。一天傍晚,我開車到迪斯尼樂園接人。在迪斯尼停車場入口處,守門的白人小伙子把停車卡夾在我的車窗上,說:“晚上好,7美元停車費。”我一邊掏錢,一邊說:“其實我只是來接人的。”他一聽馬上就說:“ok,你不需要付錢。”說著,就給我換了一張免費停車卡。其實傍晚到迪斯尼來玩的大有人在,他憑什么就那么輕易地相信我是來接人的呢?這種“輕信”的程度讓人擔心是管理上的漏洞。但當把我的“擔心”拿出來與美國鄰居路易討論時,他卻笑著說:“他們不會相信有人會為了7美元的停車費去撒謊的。”仔細想想,路易也許是對的。美國是個提倡“信用”的社會,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經濟活動中都離不開信用。申請家用電話、管道煤氣、電、水、租房等等,都需要個人信用。公司貸款、貿易資金往來等,更要資信擔保。但所有的信用表現都會永遠記載在每個人的社會保險號底下。人的名字可以更改,但個人的社會保險號卻是從一而終。一旦發現作假或詐騙,個人信用就徹底砸鍋。到那時,在生活和事業中便會處處遇見“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窘境。正因如此,人人把個人信用看得高于一切。記得1994年我在加拿大渥太華的卡爾頓大學做訪問學者時,夏天到紐約旅游。那天特意去參觀仰慕已久的大都會博物館。門口售票處的牌子上明碼標價成人票價——16美元;學生——8美元。盡管我很清楚,美國人指的學生,不僅僅是在美國學習的學生,而且是來自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學生,但我實在吃不準自己算不算是學生。訪問學者平時也與研究生一起聽課。可以說是學生,但又沒有像學生一樣交學費,也沒有學生證。我有心省下8美元,可又怕售票員要我出示學生證。萬一弄得讓人家懷疑咱撒謊,既丟“人格”,又失“國格”。躊躇良久,我想了個兩全之策。我向售票小姐遞出16美元,同時對她說,“我是從加拿大來的學生,如果……”我的下半句話是,“如果訪問學者也能夠算學生的話。”可她還沒等我把話說完,就面帶微笑地問:“幾個人?”“一個。”我回答說。她很快遞給我一個做通行證的徽標和找回的8美元,并微笑著說:“祝你在這里度過愉快的一天。”全然沒有顧及我一腦門子的“思想斗爭”。的確,那天我的心情一直很愉快,不僅僅是因為欣賞了大都會博物館的藝術和省下了8美元。有了這種愉快的經歷后,心里就時時想著珍惜它。就像一旦得到別人的尊重,就會加倍自重自愛一樣。事隔8年,去年夏天我帶妻子和女兒參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門票價格依然如故,但我的身份已不再是當年的訪問學者,而是掙工資的駐美記者。盡管我和我妻子從外表來看要充當學生綽綽有余,但出于對“信任”的珍惜,也為了自重自愛,我毫不猶豫地買了兩個成人、一個兒童的門票。盡管多花了16美元,但心情與上次一樣愉快,因為我沒有辜負別人的信任。從此,我在心中形成了一種固執的想法:信任也是一種約束。 13.作者在美國消費,無論少花錢還是多花錢,為什么心情都很舒坦愉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作者為了說明自己得到的信任用了哪幾個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在最后,作者為什么還要敘述一個“我“主動買了兩張成人票和一張學生票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找出文中對作者的心理描寫,說說作者為什么會有這些擔心和顧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只看了一眼……,就……”、“一聽馬上就……”、“沒等我把話說完就……”,文中這幾處加粗詞語說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為什么美國人都把個人信用看得高于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在你與父母、老師、同學、朋友交往中,你是如何看待信任的?請舉一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 有書為伴,孤獨也是一種享受,深刻而豐富;閑暇將卓有成效;幽靜將變得爛漫多彩;嘈雜也可以寧靜和諧……請以“與書作伴”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1.敘事清楚;2.運用多種描寫手法;3.不少于600字。參考答案1.kǎi xǐng pǔ chá mǒ 2.渺 脊 誆 誣 3.(1)用使人迷惑的形式來掩蓋真相的欺騙手段。(2)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繼續跟上去,形容英勇奮斗,不怕犧牲。(3)不值得當作憑據。4.:,;;—— 5.答案示例:“充滿自信力,為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為民族的振興和繁榮,他們奮不顧身、堅忍不拔、在困難面前挺身而出,有著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他們是中華民族在新的時代的代表。比如在抗擊非典的戰役中英勇奮斗的醫護人員們。” (一)6.所要批駁的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錯誤觀點。證明“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這一觀點。7.“埋頭苦干的人”指廣大勞動人民;“拼命硬干的人”是指反對國內剝削階級和外來侵略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鄭成功、林則徐等;“為民請命的人”指的是同情人民、伸張正義的正直的官員,如海瑞等;“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獻身、追求真理的人,如譚嗣同等。8.“有人”指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及反動文人;第一個“中國人”指所有的中國人;第二個“中國人”是指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及反動文人。9.因為對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10.作者的結論是:“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要論有無自信力,就不要被統治者的官方文章所蒙騙,要著眼于人民大眾,要看到人民大眾不屈的斗志和偉大的力量。11.反復強調“中國的脊梁”,目的在于贊頌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國人,強調他們才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中堅力量,才是我們民族的真正代表。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懷著深厚的民族情感,充滿著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12.如開頭作者揭示對方的論據。作者簡練地勾勒出三種形象:始而盲目自夸,妄自尊大;繼而依賴國聯,仰人鼻息;終至求神拜佛,自欺欺人,于變化之中揭示出悲觀論者在精神上的節節敗退,極富有諷刺意味,寫得尖銳潑辣。(二)13.因為“我”在美國消費時對方不去懷疑“我”所擔心而又無法證實的事,使“我”總是能得到來自對方的無條件的信任。14.三個事例。第一個事例是買書時商店多收了錢;第二個事例是停車接人時得到免費停車卡;第三個事例是作為一個訪問學者買門票時享受學生票的待遇。15.在以前的經歷中“我”享受到了來自對方的充分信任,心中感到非常珍惜,投桃報李,自己也不會辜負這種信任。16.“是啊,以我們慣例的思維邏輯來推理……也得證明自己不是無理取鬧。”“其實傍晚到迪斯尼來玩的大有人在,……讓人擔心是管理上的漏洞。”“我有心省下8美元,……又失‘國格’。”作者的這種擔心來自于他在國內積累的經驗,以及對美國國情的不太了解。17.強調說明他們沒有絲毫的懷疑,對人充分信任。18.因為美國是個提倡“信用”的社會,個人一旦失去了信用,在生活和事業中便會陷入困境。19.此為開放題。要求先敘一件事,再談你對信任的理解。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訓練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魯迅先生在本文中是怎樣以一個階級論者、以一個共產主義者的眼光來對敵人和有害事物的迎頭痛擊,并大張伐撻,從而置敵人于死地。
(2)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切體會文中的某些語句、文段的深層含義和所隱指的具體內容。
(3)認識并初步學習雜文這種文藝性論文,理解魯迅的雜文的社會作用和實際意義。
(4)認真領會魯迅雜文的強大說服力及其嚴密的邏輯性。
(5)通過學習魯迅先生的作品,樹立并具有堅定的民族自信心。
教學重點:
1.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2.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3.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有人說,新世紀的第一年——20xx年是“中國年”,申奧成功、加人WTO、國足出線等等,喜事不斷,中國人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的中國人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呢?當時,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著這一切,一次次振臂吶喊、一次次沖鋒陷陣——他,就是 魯迅 先生。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篇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板書課題),看看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新的啟發,學到怎樣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解釋下列詞語:
玄虛:用使人迷惑的形式來掩蓋真相的欺騙手段。
渺茫:因沒有把握而難以預期。
誆騙:用謊話騙人。
懷古傷今:懷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為民請命:請命,代人請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2)簡介“九•一八”事變與本文的寫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國主義突然向沈陽進攻,蔣介石下令不許抵抗,國民黨軍隊不戰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國主義就占領了我東北三省。而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無策”“單會去哀求國聯”,“國聯”即“國際聯盟”的簡稱,是英法等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世界和調節相互矛盾,于成立的國際組織。魯迅指出“國聯卻正和日本是一伙”。
“九•一八”事變后,國民黨政府多次向國聯申訴,要求制止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但國聯采取了袒護日本的立場,它派出的調查團到我國東北調查后,在發表的《國聯調查團報告》中,指出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并非“合法之自衛手段”,但居然承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特殊利益,國聯對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蔣介石向國聯哀求,實際上就是向日本帝國主義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蔣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
哀求國聯無效后,一些國民黨官僚和“社會名流”,以祈禱“解救國難”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舉辦“時輪金剛法會”等,“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因此,在當時有些人便散布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
針對上述情況魯迅于 1934年9月25日 ,正是“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后,為批駁這種錯誤論調,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寫了這篇文章。
題目“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一反問句,意即中國人沒有失掉自信力。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說集《吶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詩歌集《野草》,雜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集》等。本文選自《且介亭雜文集》。
⑶駁論文簡介。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魯迅的雜文有“投槍”“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窺見魯迅雜文風格之一斑。
三、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要求思考文章的論證層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擺出對方的論點和論據。
第二部分:批駁敵論。
第一個層次(3—5自然段)駁論敵論論證;
第二個層次(6—8自然段)駁敵論論
第三部分:號召廣大中國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學習,積極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9自然段)
四、閱讀第1、2段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這兩段話中,揭示了對方什么謬論論點?什么論據?哪些語句最富于諷刺意味?
[明確]謬論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謬論論據:兩年以前,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現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
其中“只希望著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等句最富于諷刺意味,揭露了國民黨政府面對日本侵略“只會哀求國聯”,采取堅決不抵抗政策的賣國投降的本質。
(2)文中反復承認“是事實”“也是事實”“卻也是事實”,與原文的批判有什么關系?
[明確]有著前后照應的關系。
五、閱讀文章3~5段,思考:寫駁論,要善于尋找批駁的“突破口”,所謂“突破口”,就是對方謬誤的薄弱環節,抓住了它,就能擊中要害。聯系全文,想一想,為什么本文以反駁對方的論證,即指出其淪據不能證明論點為“突破口”?
[明確]因為謬論論據都是被作者給予肯定的事實,謬論論點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正確,那么要想駁斥這——觀點,的方法自然是揭穿對•方的論據與論點之間沒有內在的邏輯聯系,即駁論證了。
六、總結、擴展
本節課著重分析了課文的逐層推進的論證層次,找出了謬論論據和論點及駁斥方式。
七、布置作業
繼續閱讀課文,找出作者的正面觀點。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研討課文三、四部分。
(二)整體感知
文章在批駁對力•論證的基礎上作了正面立論:“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三)教學過程
1.指名朗讀6~8段,要求學生思考:文章在批駁對方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什么樣的觀點?
[明確]文章6~8段間接駁斥了對方的論證,即謬論論據上所說的“自夸”“只希望國聯”“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的是不能代表當時廣大人民利益的國民黨官僚和所謂的“社會名流”。他們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人,他們是中國的敗類。
而真正的中國人在國難當頭時,應是“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的,我國自古以來就不泛這樣的人,他們才是“中國的脊梁”,“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赴后繼的戰斗。”在此基礎上作者提出了正確的觀點:“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2.你能舉出一些具體事例來證明作者的觀點嗎?
[舉例]“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于 9月20日 和22日連續發表宣言,提出“組織群眾的反帝運動,發動群眾斗爭,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的戰斗號召。在黨的號召和領導下,全國掀起聲勢浩大的抗日運動,堅決反對蔣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發生三次規模很大的學生請愿運動。
3.作者指出應如何評價中國人?齊讀文章最后二段。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魯迅為什么反復強調“中國人的脊梁”?
[明確]因為只有稱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義的中國人,為人民著想,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永遠也不會失掉自信力。評價中國人應該去評價這部分人,在當時只有中國共產黨和廣大的抗日軍民才能算是“中國的脊梁”,而不是開頭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國聯”“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的國民黨官僚和“社會名流”。文章最后再次強調了上段所立的觀點。
5. 哪些人是“中國的脊梁”? 為什么稱為“中國的脊梁”?
一種是不求名利,埋頭苦干,創造社會財富和燦爛文化,推動歷史前進的廣大勞動人民和創造發明家。如畢升、李時珍等。一種是不怕流血犧牲,起而反抗反動統治的革命者和堅持抗戰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陳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飛、文天祥等。一種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顧個人安危,為解除或減輕人民疾苦而奔走呼號,為民請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關漢卿等。一種是歷盡艱辛,奮不顧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顯、玄奘等。
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對在歷起過進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評價。
(四)總結、擴展
本文以駁論證的方式逐層推進地批駁丁“九•一八”事變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嘆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謬論。揭露了國民黨政府的賣國投降本質,肯定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廣大抗日軍民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文章語言犀利、帶有強烈的諷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作者指出還是一種“自欺力”,揭露了蔣介石“堅決不抵抗”的賣國投降本質。
課后請同學們閱讀與本文背景相關的魯迅的另一篇駁論文《“友邦驚詫”論》,學習其駁論點與駁論據的方式。
(五)布置作業
整理完成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魯迅 論據是真,但不能證明論點
錯誤 直接反駁 正確
敵: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間接反駁我: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訓練 篇3
知識
方面
1.了解這篇雜文所選用的論據和所運用的論證方法、表達方式;
2.體會語言的感情色彩
3.使學生理解篇雜文駁論方法學習魯迅的駁論方法和諷刺藝術。
情感
態度
方面 1.培養學生的自信力,增強愛國主義精神。
2.文章所表現的魯迅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領會。
能力
方面 1.能用道理說服別人。
2.通過對課文中選用論證方法的分析和語言訓練,使學生認識魯迅雜文的特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文章的駁論方式:駁論證
2.難點:為什么本文從反駁對方的論證,即指出其論據不能證明其論點為“突破口”?
3.疑點:有人慨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中的“中國人”實質指什么人?什么樣的人才能算真正的中國人?
4.解決辦法
可采用列圖表的方式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教案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有人說,新世紀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國年”,申奧成功、加人wto、國足出線等等,喜事不斷,中國人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的中國人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呢?當時,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著這一切,一次次振臂吶喊、一次次沖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篇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板書課題),看看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新的啟發,學到怎樣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解釋下列詞語:
玄虛:用使人迷惑的形式來掩蓋真相的欺騙手段。
渺茫:因沒有把握而難以預期。
誆騙:用謊話騙人。
懷古傷今:懷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為民請命:請命,代人請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2)簡介“九•一八”事變與本文的寫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突然向沈陽進攻,蔣介石下令不許抵抗,國民黨軍隊不戰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國主義就占領了我東北三省。而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無策”“單會去哀求國聯”,“國聯”即“國際聯盟”的簡稱,是英法等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世界和調節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國際組織。魯迅指出“國聯卻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變后,國民黨政府多次向國聯申訴,要求制止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但國聯采取了袒護日本的立場,它派出的調查團到我國東北調查后,在發表的《國聯調查團報告》中,指出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并非“合法之自衛手段”,但居然承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特殊利益,國聯對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蔣介石向國聯哀求,實際上就是向日本帝國主義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蔣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哀求國聯無效后,一些國民黨官僚和“社會名流”,以祈禱“解救國難”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舉辦“時輪金剛法會”等,“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因此,在當時有些人便散布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
針對上述情況魯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后,為批駁這種錯誤論調,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寫了這篇文章。
題目“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一反問句,意即中國人沒有失掉自信力。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說集《吶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詩歌集《野草》,雜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集》等。本文選自《且介亭雜文集》。
⑶駁論文簡介。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魯迅的雜文有“投槍”“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窺見魯迅雜文風格之一斑。
三.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要求思考文章的論證層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擺出對方的論點和論據。
第二部分:批駁敵論。
第一個層次(3—5自然段)駁論敵論論證;
第二個層次(6—8自然段)駁敵論論
第三部分:號召廣大中國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學習,積極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9自然段)
四.閱讀第1、2段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這兩段話中,揭示了對方什么謬論論點?什么論據?哪些語句最富于諷刺意味?
[明確]謬論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謬論論據:兩年以前,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現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
其中“只希望著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等句最富于諷刺意味,揭露了國民黨政府面對日本侵略“只會哀求國聯”,采取堅決不抵抗政策的賣國投降的本質。
(2)文中反復承認“是事實”“也是事實”“卻也是事實”,與原文的批判有什么關系?
[明確]有著前后照應的關系。
五.閱讀文章3~5段,思考:寫駁論,要善于尋找批駁的“突破口”,所謂“突破口”,就是對方謬誤的薄弱環節,抓住了它,就能擊中要害。聯系全文,想一想,為什么本文以反駁對方的論證,即指出其淪據不能證明論點為“突破口”?
[明確]因為謬論論據都是被作者給予肯定的事實,謬論論點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正確,那么要想駁斥這——觀點,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揭穿對•方的論據與論點之間沒有內在的邏輯聯系,即駁論證了。
六.總結、擴展
本節課著重分析了課文的逐層推進的論證層次,找出了謬論論據和論點及駁斥方式。
七.布置作業
繼續閱瀆課文,找出作者的正面觀點。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研討課文三、四部分。
(二)整體感知
文章在批駁對力•論證的基礎上作了正面立論:“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三)教學過程
1.指名朗讀6~8段,要求學生思考:文章在批駁對方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什么樣的觀點?
[明確]文章6~8段間接駁斥了對方的論證,即謬論論據上所說的“自夸”“只希望國聯”“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的是不能代表當時廣大人民利益的國民黨官僚和所謂的“社會名流”。他們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人,他們是中國的敗類。而真正的中國人在國難’當頭時,應是“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的,我國自古以來就不泛這樣的人,他們才是“中國的脊梁”,“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赴后繼的戰斗。”在此基礎上作者提出了正確的觀點:“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2.你能舉出一些具體事例來證明作者的觀點嗎?
[舉例]“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于9月20日和22日連續發表宣言,提出“組織群眾的反帝運動,發動群眾斗爭,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的戰斗號召。在黨的號召和領導下,全國掀起聲勢浩大的抗日運動,堅決反對蔣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發生三次規模很大的學生請愿運動。
3.作者指出應如何評價中國人?齊讀文章最后二段。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魯迅為什么反復強調“中國人的脊梁”?
[明確]因為只有稱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義的中國人,為人民著想,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永遠也不會失掉自信力。評價中國人應該去評價這部分人,在當時只有中國共產黨和廣大的抗日軍民才能算是“中國的脊梁”,而不是開頭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國聯”“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的國民黨官僚和“社會名流”。文章最后再次強調了上段所立的觀點。
5. 哪些人是“中國的脊梁”? 為什么稱為“中國的脊梁”?
一種是不求名利,埋頭苦干,創造社會財富和燦爛文化,推動歷史前進的廣大勞動人民和創造發明家。如畢升、李時珍等。一種是不怕流血犧牲,起而反抗反動統治的革命者和堅持抗戰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陳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飛、文天祥等。一種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顧個人安危,為解除或減輕人民疾苦而奔走呼號,為民請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關漢卿等。一種是歷盡艱辛,奮不顧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顯、玄奘等。
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對在歷史上起過進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評價。
(四)總結、擴展
本文以駁論證的方式逐層推進地批駁丁“九•一八”事變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嘆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謬論。揭露了國民黨政府的賣國投降本質,肯定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廣大抗日軍民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文章語言犀利、帶有強烈的諷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作者指出還是一種“自欺力”,揭露了蔣介石“堅決不抵抗”的賣國投降本質。
課后請同學們閱讀與本文背景相關的魯迅的另一篇駁論文《“友邦驚詫”論》,學習其駁論點與駁論據的方式。
(五)布置作業
1.整理完成課后練習 2.作文:《由脊梁而引起的思索》。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訓練 篇4
學習目標:1 掌握預習提示里的詞,了解“課下注釋”中詞的含義。
2 結合寫作背景和當時的社會背景對文中一些句,段,進行深層理解。
3 了解作者批駁的“突破口”及逐層推進的論證方式。
一 字詞
1字: 慨(kǎi)嘆 省(xǐng)悟 誑(kuāng)騙
誣(wū)蔑 脂(zhī)粉 脊( jǐ )梁
抹(mǒ)殺 抹(mā)布 拐彎抹(mò)角
前仆(pū)后繼 狀元宰(zǎi)相 搽(chá)
2 詞:玄虛:用使人迷惑的形勢來掩蓋真相的欺騙手段。
渺茫:因遙遠而模糊不清,因沒有把握而難以預期。
誑騙:說謊話騙人。
誣蔑:捏造事實,毀壞別人名譽。
生路:文中指維持生活或生存的途徑。
家譜:家族記載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跡的事。
懷右傷今:懷念古代的社會,哀嘆現實的社會,用以表示那種悲觀厭世,到退還右的思想情緒。
為民請命:替老百姓說話。
埋頭苦干:專心地下苦功夫做事。
前仆后繼:前面的人倒下來,后面的人繼續跟上去。形容應用奮斗,不怕犧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難以置信的話,或手法來欺騙別人。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棄肉身去追求佛法,后來比喻為追求真理而不惜犧牲個人的生命。
地大物博:文中指國家疆土遼闊,資源豐富。
二 文學常識
1. 本文選自《且介亭雜文》(《魯迅全集》)第6卷
2. 作者魯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樹人,字豫力,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3. 駁論文:以反駁為主的議論文。
4. 駁論:正確的觀點揭露或駁斥錯誤的觀點,從而進一步闡明和確立正確的觀點。
5. 一般結構和形式:
(1) 指出錯誤論點,論據貨論證。(樹靶子)
(2)批駁錯誤論點,論據貨論證。
(3)指明錯誤的實質或危害。(打倒靶子)
6. 了解雜文:雜文就是用文藝性筆調,形象化手法來議論說理的文藝性議論文。其寫作特征是“大中取小”。立意則“因小見大”。他往往把各種表達方式溶為一體。
三 主題
這片駁論文。作者針對當時有心人散布中國人對抗日前途失去的悲觀論調進行了有理有據的批駁,明確提出了中國人的絕大部分沒有失去自信力,極大鼓舞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現了作者一顆愛國的赤心。
四 思路:
┏不夸“地大物博”┓
(1)揭示繆誤┃不信“國際聯盟”┃ 失去自信力(錯誤論點)
(1─2)┗一味“求神拜佛”┛
┏不夸“地大物博”┓
(2)直接反駁┃不信“國際聯盟”┃ 失去“他信力”
(3─5)┗一味“求神拜佛”┛─發展“自欺力
┏古代┏埋頭苦干,拼命硬干┓
(3)間接反駁┃ ┗為民請命,舍身求法┛光照后人┓絕
┃現在┏有確信,不自欺 ┓ ┃大多
┗ ┗前仆后繼,被抹殺┛ 不為人知 ┛數
正面立論:中國有并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對方錯誤:以偏概全。
五 分析課文
第1段:解釋對方謬誤論據
▲“公開”一詞的含義:暗示國民黨反動派還有許多不愿或不敢公開見不得人的事。
第2段:揭示對方謬誤論點
▲“有人”的“人”是指: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中國人”指:所有的中國人。
▲分析這句話:有上文三條敵論據引出敵論點,為本文樹立了批駁的“靶子”
第3段:抓住對方謬誤的薄弱環節━━論點與論據脫節━━直接反駁。揭示其論證的錯誤,進而反駁對方論點。(即:中國人不信“地大物博”和“國聯”是失去它信力而不是自信力。”
▲“他信力”的表達效果:運用仿詞的修辭方法,將敵論的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本質充分揭露出來,也增強了文章邏輯力量。
▲“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這兩句中兩個“也”的含義。
(第一個“也”:姑且,承認。
第二個“也”:起強調,肯定作用。)
▲“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后,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這兩句中的“中國人”指誰?如何理解這句話?
(“中國人”指國民黨反動派及其御用文人。這句話,以假設句進一步說明國民黨反動派及其御用文人,并沒有“自信力”。“他信力”由“自信力”衍生而來,是對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諷刺。由有“他信力”到失掉“他信力”,何談有“他信力”呢?這也是對敵論的一個有力反駁。)
▲“倒是一條新生路”的含義:指下文“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前仆后繼”的戰斗的路。
▲簡要闡述你對作者所說的求神拜佛“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的理解。
(信“國聯”是切實的東西,對國聯是否有益結果很快就會讓人看到,不能長久的進行欺騙,“求神拜佛”“玄虛之至”,是益是害,找不出分明的結果。)
▲如何理解“以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他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
(點明用“求神拜佛”來祈禱國家太平,有益無害,于事無補,只會長久來麻醉自己的神經,永遠不會覺醒起來,拿武器與日本帝國主義作斗爭)。這句話也含蓄的批判了國民黨一些官僚和“社會名流”以號召人民“求神拜佛”為幌子,蒙蔽群眾,對日本的侵略實行妥協,不抵抗政策,所以國民黨書報檢查機關在魯迅這篇文章發表前就把這句話給刪去了。
第五段:點名中國人沒有失去自信力,而是在國民黨的錯誤引導下,正在發展“自信力”
▲“中國人”指的是: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如何理解這句話?(這句話是從以上對反動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失掉“他信力”而產生的惡果所得出的結論。“自欺力”一語道破了現實。)
第六段:過渡段,前一句承上,后一句啟下。(后一句“我們又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是正面論點。)
▲“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這句話的“中國人”指誰?如何理解這句話?
(“中國人”指廣大人民。 這句話用對比的方法,指出同失掉“自信力”的國民黨反動派及御用文人相反,還有具有“自信力”的革命人民在信心百倍的積極抗戰。)
▲ “埋頭苦干的人”指廣大勞動人民,包括為人類做出貢獻的知識分子,如畢生,李時珍。
▲“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對國內剝削階級和外來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陳涉,李自成,岳飛,文天祥。
▲“為民請命的人”指同情人民,為人民鳴不平,伸張正義的人,杜甫,白居易。
▲“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獻身,追求真理的人。如法顯,玄奘。
▲ 這幾種人是對上文“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的具體說明。這對中華民族光輝歷史的贊頌,這些具有“自信力”的人是中國的支柱,民族的希望,由此而借樓了國名黨反動派及御用文人,有的只是“他信力”“自欺力”,根本沒有自信力。
▲“正史”家引號的作用:表否定。
▲“脊梁”:比喻有自信力的中國人,只發展的中國力量。
第8段:寫現在具有自信力的中國人也不少,但總被抹殺,消滅與黑暗中,不被人所知,但他們是客觀存在的。
▲“這一類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這一類的人們”指誰?如何理解這句話?
(“這一類人們”指上面所說的“埋頭苦干的人”。這句話有古代寫到現在,以反問句表示肯定,說明現在有“自信力”的人,即革命者;有如此之多的革命者,何患抗日不能勝利?魯迅寫此句在一次給悲觀論者敲起警鐘。)
▲ “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用以指一部分人,倘若加予全體,拿簡直是污蔑。”這句話中“中國人”指誰?“一部分人”指誰?這句話指出對方論證的什么錯誤?
(所有中國人;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及御用文人;以偏概全。)(這句話是對敵論的進一步駁斥)
▲把“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改為陳述句: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不少。
第9段:結論段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這句話中“中國人”指誰?這句話如何理解?
(“中國人”指除極少數頑固分子以外的廣大中國人民,這句話告誡廣大中國人民,不要被一小撮反動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反動宣傳所迷惑,要看到革命的力量,要看到抗日戰爭的光明前途。)
▲“地底下”比喻處于地下斗爭的各種革命力量。
“狀元宰相”指的是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六 本文寫作特點:
1 直接批駁與間接批駁相結合,又破有利。
(對方的論據也是事實,錯誤在于這些事實論據只是一部分事實,不是全部事實的總和,不能一概而論,加于全體,悲觀論者從部分事實中概括出一個普遍性的結論,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魯迅從駁斥對方論證入手,又“駁”又立,二者緊密結合,直接批駁部分。就對方的事實論據加以剖析,從而揭露悲觀論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正面立論也是間接批駁,擺出從古以來和現在的事實,證明“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批駁了對方的謬論,鼓舞了中華民族自信心。)
2 尖銳潑辣,富有戰斗性的語言風格。
七 課后習題:
一 揣摩課文開頭兩段話,回答問題。
1 這兩段話中,揭示了對方什么謬誤論點?什么論據?那些語句最富于諷刺意味?
(對方錯誤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論據:(一)兩年以前,我們總自夸“地大物博”;
(二)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著國聯。
(三)現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位 拜佛,懷右傷今了”
最富諷刺意味的語句:“總自夸”“只希望”“一味求神拜佛,懷右傷今了”“是事實”“也是事實”“卻也是事實”。)
2 文中反復承認“是事實”,與后文批判有什么關系?
(反復承認“是事實”,后文就根據這些事實揭示悲觀論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只有他信力,現在是在發展著自信力。進而指出這些事實是部分事實,歷史和現在的事實證明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斥責了對方論點。)
二 寫駁論,要善于尋找批駁的“突破口”,所謂“突破口”,就是對方謬論的薄弱環節,抓住了他,就能擊中其要害。聯系全文,想一想,為什么本文以反駁對方的論證,即指出其論據不能證明其論點為“突破口”?
(因為對方的論據是事實,但只是部分事實,對方謬誤的薄弱環節在于論證,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抹煞、無視另一方面的事實,依據部分事實就一概而論。因此,本文以反駁論證為突破口。
三 課文結構內容
部分號
段號
再議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所揭示的要旨
(一)
1──2
揭示對方論點及其論據
暗示對方的論證以偏概全
(二)
3──5
從駁斥對方的論證入手,分析對方的論據不能證明對方的論點。
指出悲觀論者早就失掉自信力,只有“他信力”。
(三)
6──8
擺出另一面的論據,證明正確的論點,間接反駁對方的論點。
指出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一直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四)
9
做出結論
指出要論中國人自信力的有無,要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四.魯迅為什么反復強調中國的脊梁?
(1 贊頌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國人。 2 強調有自信力的中國人對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巨大作用。3 說明只有他們才是我們民族的中間,才能代表我們的民族。)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訓練 篇5
教學目的:1。了解駁論文的特點,學習駁論文的寫法。
2.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3.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學重點:見教學目的一,二。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疏通課文,弄清寫作背景。
一. 導入 新課
有人說,新世紀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國年”,申奧成功,加入WTO,國足出線等等,喜事不斷,中國人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的中國人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呢?當時,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著這一切,一次次振臂吶喊,一次次沖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
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篇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板書課題),看看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新的啟發,學到怎樣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 解題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其雜文有“匕首”,“投槍”之喻。
本文屬魯迅后期雜文,魯迅寫這篇文章之前的一個月,肺病已相當嚴重。文章寫完之后的兩個多月,寫了《病后雜談》,還致信楊霽云,自稱是在敵人和“戰友”的夾攻下的“橫戰”。可是,健康的惡化和精神的壓力,并沒有影響他對世事的熱忱關注。
課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聚焦當時社會的熱點問題,把要談的對象——“中國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嗎”直接放在標題上,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和閱讀欲望。
三. 寫作背景
本文寫于“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后。中國近代本來就國運積弱,屢遭欺侮,“九一八”事變又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失敗的陰影,國內悲觀論調一時甚囂塵上,然而魯迅卻憑著對社會現狀的洞悉,發出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實在難能可貴。
四. 疏通課文
1. 弄清字詞障礙。
搽(chá) 玄虛(xuán) 省悟(xǐng)自欺欺人
渺茫(miǎo) 脊梁( jǐ ) 誆騙( kuāng )懷古傷今
為民請命
2. 朗讀全文。
3. 思考問題。
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么?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么?
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為證。
五. 布置作業 。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弄清文章的論證過程。
一. 復習舊課
二. 駁論文簡介
議論文從論證方式看,一般可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立論,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提出并闡明自己的見解或主張。駁論,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發表議論,批駁片面的,錯誤的,甚至反動的見解或主張。
一般說來,批駁對方的論點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直接批駁對方的論點。二是駁論據。三是駁論證。
三. 分析課文。
1. 一二段這兩段話中,揭示了對方什么謬誤論點?什么論據?哪些語句最富于諷刺意味?
明確:謬誤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謬誤論據:兩年以前,……卻也是事實。語句:“總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實”,“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2. 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么還要一再承認對方說的都是“事實”?
明確:首先承認對方說的是事實,但通過分析事實后,發現對方要說的其實不是自信力的問題,這樣,對方的觀點就不存在了。
這是駁論的一種方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不成立,這是駁論證。
3. 第五段有一段加點的文字,國民黨檢察官曾刪掉這段文字,這說明什么?
明確:“求神拜佛”恐怕是國民黨在山窮水盡時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魯迅是個現實感很強的人,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嚴重后果,這自然觸到了國民黨的痛處。所以被刪去。從加點文字也可以看到魯迅的境況,但魯迅卻不憚于在槍林彈雨中為民奔走呼號,其無私無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4. 文章在批駁對方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什么樣的觀點?
明確:作者指出“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5. 作者指出應如何評價中國人?
明確:“要論中國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6.“中國的脊梁”指什么人?為什么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
明確:指的是腳踏實地地為民族進步而奮斗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梁”,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著廣大民眾的利益。但由于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治,許多事情自然無權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宣傳發動。
7.“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明確:前者指統治階級的御用文人,后者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
四. 布置作業 。
思考p58第三題。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欣賞品味雜文的語言特色。
一. 復習舊課。
二. 品味語句。
1. 揣摩第一段話,三個副詞“總”,“只”,“一味”能否互換位置?為什么?
明確:不能,“總”讓人看到國民黨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時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氣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著”,“一味”則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們準確的寫出國民黨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極富諷刺性。
2. 揣摩下列加點字詞的表達效果:
……不過一面總是在被摧殘,被抹殺,……那簡直就是誣蔑。
明確:“總”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并間接謳歌“中國的脊梁”屢挫屢戰的精神。“簡直”表達了作者的激憤之情。
三. 總結全文。
四. 布置作業 。
分小組搜集資料,寫一份調查報告《中學生閱讀魯迅作品的現狀調查》。
附:主體板書
謬論論據:自夸----只希望國聯----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
一. 擺謬論
謬論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二. 自夸(信“地”信“物”)
只能說有過“他信力” 都不能證
駁論證:只希望國聯(信“國聯”) 明“失掉自信力”
(直接反駁)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
失掉“他信力”發展“自信力”
三. 駁論證(正面立論)
(間接反駁)
四.得結論。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訓練 篇6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閱讀議論文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激發學生閱讀議論文的興趣,把握閱讀議論文的方法,養成閱讀議論文的習慣。強調自主學習,聯系自身的生活實際與當今世界環境和國人的處境去思考與領悟,主動地去質疑、探究。讓學生多讀、多思、多領悟。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深刻地領悟魯迅先生的語言魅力,感受中國人民所經歷的曲折坎坷,激發學生閱讀議論文的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地去學習、分析和研究的熱情,聯系生活實際,加強修養,陶冶情操,讓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思想,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學設計思路: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該尊重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而對議論文的閱讀要求是要能區分觀點與材料,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本文又是一篇駁論文,是魯迅先生在“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際,針對有些人散布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而做出的批駁。加之今年又是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結合今天的社會實際,讓學生自主感悟,獲得一些人生體驗。
教學方式:
1.從文題入手,調動學生自己的生活體驗、知識積累去閱讀課文,發揮獨立思考的能力,做出自己的判斷。
2.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通過多種形式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
3.尊重學生的個性見解、看法,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聯系生活實際,使他們受到情感的熏陶。
預習要求:
1.查找搜集有關魯迅及時代背景和駁論文的有關資料,準備課堂交流。
2.整理有關今天中國巨大發展的各種信息,課堂展示交流并作出評價。
3.閱讀魯迅先生的《這個和那個》中的一段文字,并且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多有“不恥最后”的人民的民族,無論什么事,總不會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運動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1.學生簡介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跡。
2.學生講解駁論文的一般知識。
3.學生介紹時代背景——九•一八事件的相關情況。
【設計說明:通過生生交流及生生評價、師生互動,避免照本宣科,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搜集、整理、獲取信息的能力。既檢查了預習效果,又掃除了一部分最基本的學習障礙,一舉兩得。】
二、導入新課,激發熱情、興趣
教師承上有感而發:中華民族面臨日本軍國主義長驅直入,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頭,偉大的愛國者魯迅先生痛斥、分析和批判悲觀失望的論調,鼓舞民族的自信力和戰斗力。他認為,代表中華民族的,不是帝王將相、狀元宰相,而是被壓迫的人民,他們是中國的脊梁,值得我們學習。
三、理讀課文,整體把握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并談自己初步獲取信息的方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能相互適當解答。
學生的問題歸結:
1.本文揭示對方什么謬誤的論點,有那些論據?
明確:錯誤論點: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論據:(1)兩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2)不久:只希望“國聯”。
(3)現在:一味求神拜佛。
2.作者為什么認為它是錯誤的?
明確:直接反駁:失掉的是“他信力”,發展著“自欺力”。
3.作者提出的正面觀點是什么?
明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4.作者提出的觀點有何依據?
明確:從古至今有滿懷自信的“中國的脊梁”。
5.作者得出結論是什么?
明確: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不足為據,要看地底下。
【設計說明:讓學生能自主理解、自主提問,相互交流學習,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合作的意識、合作的精神。】
四、學生質疑探究
1.文中的中國人分別指那些人?
明確:(1)指國民黨發動統治者及御用文人。
(2)指所有的中國人。
(3)指中國的“脊梁”。
2.魯迅所批駁和贊揚的是那一類型的人?
批駁:國民黨發動統治者及御用文人悲觀失望,妥協投降。
贊揚:中國的“脊梁”,廣大人民奮不顧身,堅強不屈。
3.作者是怎樣批駁的?
明確:駁論證,以偏概全,論證過程不成立,從而推理出論點是錯誤的。
4.作者在批駁時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確:欲揚先抑、欲擒故縱、極強的諷刺,像“匕首”、像“投槍”。
5.中國的“脊梁”指什么?有何涵義?
明確:埋頭苦干的人:廣大人民,包括為人類做出有益貢獻的知識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對國內剝削階級和外來侵略者的革命人士,民族英雄。
為民請命的人:同情人民,為人民鳴不平、伸張正義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英勇獻身,追求真理的人。
6.結合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及自己整理的有關今天中國的巨大發展所取得的成就的各種信息,談談自己對魯迅先生的愛國熱情和犀利的筆觸的看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思、辯中探索、研究,捕捉、篩選信息,并能結合社會現實,去深層次的挖掘文章的思想內涵,激發強烈的愛國熱情,張揚個性。】
五、比較閱讀,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預習中布置的《這個和那個》片斷,根據本文所學,區別其異同。并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
【設計意圖:抓住語文教學最基本最實用的比較閱讀方法,借鑒課內的學習方法,進行遷移訓練,以開放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六、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自悟自結,可以從內容、主題、精神等方面進行,培養高度的概括能力。一課一得。
七、作業:
請寫一片斷作文,介紹今天的“中國脊梁”,他們是什么樣的人?有哪些成就?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整合材料、表達觀點的能力,縱深拓展學生的課堂學習。】
課后反思:
1.化難為易
議論文學生難學、難懂,尤其是駁論文對于農村初中的學生就是難上加難,加之又是魯迅先生的一篇語言簡潔、思想深邃的文章,而且是作者在“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際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而寫的,距今已經70年了,因此我課前要求學生來搜集整理魯迅的生平業績和作品風格及本文的時代背景等相關資料,既作為一項學習內容,又引導了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掃除了障礙,不全面的地方教師稍做補充,培養了學生的信息整合能力,把難懂的課文容易化,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想要學習本文的興趣,又教給了學生遇到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困難,也檢查和培養了學生利用工具書的習慣。
2.化繁為簡
本文的結構嚴謹、論證縝密,語言尖銳潑辣,極富戰斗力,可謂體現了魯迅先生行文“投槍”、“匕首”之特色,因此許多的詞語和句子就包含了深刻的含義,這也與當時的社會現實有關,作者不得已而如此,因而抓住這些關鍵語句的學習就顯得至關重要,所以對“自欺力”、“他信力”、“中國人”、“中國的脊梁”、“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要看看他的肋骨和脊梁”、“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等等詞句的深入理解,成了切入點,牽一發而動全身,化繁文為簡文,且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化難為易,從而凸現本文的主旨。
3.化靜為動
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促其在閱讀、思考、討論、辨析中,深入把握文章的內容及思想感情,并且拓展、延伸教學內容,跨越時空,展現今天,把魯迅先生的靜態文章變為學生對國家、民族的無比熱愛與努力之情,彰顯愛國精神。
(賀鋒寧夏惠農區尾閘中學)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訓練 篇7
基礎訓練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玄虛(xi2n)懷古傷今(傷害、詆毀)呻吟(y0n)
b.渺茫(mi3o)玄虛之至(極點)蔓延(m3n)
c.誆騙(ku1ng)為民請命(請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安逸(y@)
d.墮(du^)落 不然(這樣)相形見絀(ch()
2.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按照上級布置,他們認真組織了一系列觀摩課,師生們反應熱烈。
b.對敵無情諷刺鞭苔、對人民贊頌嘔歌、愛憎分明,正是雜文應該遵循的原則。
c.我們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誰贏得最后的勝利。
d.原來這幫慨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的人是在混淆“中國人”的概念。
3.反駁的基本技能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怎樣揭出對方謬論;二是怎樣________;三是怎樣________。
4.仿照例句,談談對加粗字的理解:
例: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是事實。“總”字,表示自夸、夜郎自大是由來已久的。
①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著國聯,也是事實。________
①他們有確信,不自欺。________
5.選擇銜接恰當的項:
通過對表面現象掩蓋下的實質的層層剖析,真相大白,原來過幫慨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恕鋇娜聳竊諢煜爸泄恕鋇母拍睿銥塹奈餮缶埃徊還?/font>
[ ]
a.一小撮中國反動派
b.中國的脊梁
c.全體中國人
d.想把自己裝扮成“愛國英雄”,以掩蓋其賣國求榮的嘴臉。
6.李銘同學由于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成績一直不好,朋友們認為很有必要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請你以朋友的身份,按下面的不同要求各寫一句話,幫助李銘提高認識。(注意得體,不限字數)
①用激勵的語氣:________
②用規勸的語氣:________
③用批評的語氣:________
二、閱讀理解下文,完成7—14題</pgn0041a.txt/pgn>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后繼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a)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要論中國人(b),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7.“正史”是加了引號的,這個引號的作用是________
8.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
①這一類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將“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改為陳述句。________
9.在“這就是中國的脊梁”一句中,作為比喻,“脊梁”是________意思。“狀元宰相”是指________。
10.文中劃線的ab兩個“中國人”指代什么?請分別指出:
a.中國人:________ b.中國人:________
11.在這幾段文字里,作者通過列舉事實所確立的正面觀點是“________”,所批駁的觀點是________。
12.指出敵論錯誤的根源在于
[ ]
a.捏造事實
b.以偏概全
c.不明真相
d.以小見大
13.作者所寫的,“這一類人們”的總的特點是________,作者用一個比喻句集中稱贊他們的業績和品格,這個句子是________。
14.魯迅的語言飽蘸感情。請選擇恰當的分析項說明下列加點詞語分別表達出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a.諷刺 b.贊頌 c.自豪 d.憤慨
①我們從古以來……( ) ②所謂“正史”( )
③他們在前仆后繼的戰斗( ) ④那簡直是誣蔑( )
參考答案
基礎訓練
1.c 玄xu2n 蔓m4n 絀ch)
2.d 布署—部署嘔——漚 急待——及待
3.選擇反駁的突破口 選擇反駁方式
4.①“只”字,表示惟洋是崇,不相信自己 ②“他們”指“現在”的像“埋頭苦干的人”等“中國的脊梁”這一類的人。 5.d 6.表述不求一致,表達內容和語氣必須符合題目要求。 7.表示對正史的否定 8.①“這一類”指“埋頭苦干的人”等 ②“中國的脊梁”就是現在也未嘗少。 9.支柱(中堅、棟梁、支撐) “狀無宰相”指喻當時能“公開的”國民黨反動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10.a一小撮中國反動派 b全體中國人 11.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 12.b 13.有確信,不自欺 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14.①c ②a ③b ④d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訓練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積累詞語;理解學本文通過駁論證來反駁論點的方法,理解本文直接反駁和間接反駁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議論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激發學生主動地質疑、探究。讓學生多讀多思多領悟,把握閱讀議論文的方法。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體會直接反駁和間接反駁相結合的駁論方法;理解重點語句的深意,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難點:
把握本文精辟含蓄的語言特點。
教學方法:質疑思考、品讀研習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引導學生思考。
師:請大家說說21世紀初中國的幾大盛事。(申奧成功,加入WTO,神州五號載人成功進入太空…)這使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每個中國人的愛國之情無不溢于言表------中國人民真的站起來了!但同時,新的事情亦在不斷發生:先是中國彩電在歐洲市場被征以高額反傾銷稅,國人不訴而退。中國彩電就這樣被擠出歐洲市場;后來,溫州打火機在歐洲遭受了同樣的待遇,但他們不甘被擠,在訴訟過程中取得勝利,使得溫州打火機在歐洲市場占了一席之地。同學們你們對這一系列的事件有什么感想呢?請談談你們的觀點。(生談,若提到自信,師可引下)今天的國民誰也知道要自信,然而,七十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中國人有是怎樣的精神狀態呢?他們會預言我們的今天嗎?當時,有一位思想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著這一切,一次次振臂吶喊,一次次沖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今天,讓我們走進魯迅先生,
走進他的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看看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新的啟發。二、解題,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請同學們就收集的作者的雜文作品的資料進行交流。
2、回憶寫本文的歷史狀況。
3、在走進作品之前,我們先看看文章的題目,它告訴我們什么信息呢?
歸納:題目告訴了我們要談的對象------“中國人”,要談的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嗎”。
4、讀文,掃清字詞障礙。(出示小黑板,注音釋義。)
三、探究課文,整體把握。
我們面對這么一篇充滿戰斗力的文章,該怎樣去讀它呢?我想,每個同學都有一套好的方法,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列出你最想提出的問題,你覺得最有價值的問題,在全班交流。
學生提的問題可能有: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有哪些論據?
2)作者所反駁的錯誤觀點是什么?作者自己建立的觀點是什么?
3)“中國的脊梁“指什么人?
4)作者已經認為對方的觀點錯誤,為什么承認“是事實”呢?……
肯定學生的問題,并提出要理出個頭緒,一點一點來攻破它。駁論文既要“駁倒”,又要“建立”,那我們先看看作者怎樣“駁”,又是怎樣“立”的?先研討問題:
1)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認為她是錯誤的?
2)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么?有何依據?
(學生分組研究討論,師引導交流,整體把握,詳見板書)
四、小結:請同學們小結一下這堂課我們學到了什么?(把握了文章的整體概況等。)
五、作業:至少讀文章3遍,感受作者的*。
板書: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魯迅
敵方論據:兩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希望國聯
現在--求神拜佛
敵方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己方論點: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己方論據:從古至今有滿懷信心的中國人
第二課時
一、深入研習課文
師: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一旦崩潰,那么這個民族離滅亡也就不遠了,而中國民眾的精神,在主流媒體的誤導下,很容易給我們的圣君、賢相、武將之輩給征服的。面對此情此景,以“療救國人精神”為已任的魯迅先生,總不免吶喊幾聲,讓國人在失望甚至絕望中,從勇猛和悲壯的人身上看到希望的曙光。
師:面對有人發出的慨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魯迅先生作出了怎樣堅決的回擊?
生: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生:第八段“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師:請同學們將目光聚焦在第八段最后一句話。齊讀這句話,并請注意讀出憤激之情。魯迅先生說“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那這一部分人指哪樣一部分人,這一部分人有怎樣的表現。
生:總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國聯,一味“懷古傷今”。
生:先前信“物”信“地”,后來信“國聯”。
師:那你認為這一部分人是哪一個群體。
生:國民黨官僚及所謂的“社會名流”。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課文下面有注解。
師:同學們能從文章中敏銳地獲取信息,很好,抓住了閱讀的本質。那么同學們認為這幾段中哪些字眼特別吸引你的眼球,你認為需要重讀,并說說為什么?
生:一系列副詞“總”“只”“一味”。
生:“總”寫出這些人的自得,“只”寫出這些人的可憐,“一味”寫出這些人的“可悲”。
師:這一系列詞語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國民黨官僚和所謂“社會名流“的臉譜,開始他們還能夜郎自大,自我炫耀”地大物博“,當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了自己的國土,他們漸漸覺得“地大物博”不可靠了,轉而抓住所謂的“國聯”當作自己的救命稻草,哪曾想所謂的“國聯”居然對日本的侵略行徑,聽之任之,當人世間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都失掉之后,他們竟然把希望寄托于那虛無飄渺的神靈了,他們從沒想到“能拯救自己的惟有自己”。
(此一環節試圖通過老師的點撥,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自信力”多么圣潔的字眼,用在這樣的人身上,那簡直是糟蹋,所以魯迅先生說,這部分中國人失掉的是什么嗎?
生:他信力。
師:請同學們齊讀1至4段。
師:失掉“他信力”后,按理應該發展“自信力”,偏偏他們發展著“自欺力”,這是多么令人絕望的一群中國人呀?這一部分中國人不但沒有自信力,現在就連曾經有過的“他信力”也沒有了,為了掩蓋自己恐懼、悲觀、失望和喪失信心的心態,就開始發展“自欺力”,就成天叫嚷著“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國民黨官僚和“社會名流”發展自欺力。)
師:你們自己人失掉了自信力,卻污蔑所有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多么荒謬。讓我們回頭來看看作者是怎樣用自己的“匕首”“投槍”來批駁這種謬論的。
(解決存疑: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么要一再承認對方說的都是事實?)
生:作者這是欲擒故縱,先承認他們所說的是“事實”,但這些事實卻不但不能推導出他們所持的論調,反而得出相反的論調。
師(小結):這是駁論的一種方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不能成立,這是駁論證。
師:要想徹底批駁對方的觀點,還需提出自己的正確觀點,并提出自己的論據。
師:魯迅先生說“我們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污蔑”,那這樣的一部分人中國人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有怎樣的表現?
生: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
根據你的理解,說說下面的解釋對應著怎樣的一類人,寫出相應的成語。
1、創造社會財富和燦爛文化,推動歷史前進的普通勞動者和創造發明家。
2、不怕*犧牲,反抗反動統治的革命者和堅持抗戰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3、代表人民利益,不顧個人安危,為解除或減輕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告,向上級、政府提出意見和要求的人。
4、舍棄自己的*而去尋求佛法,本指佛教徒不惜犧牲自身,遠道求取佛經,后比喻為真理而獻身。
積累幾個材料──根據你的理解,請舉出幾個具體的例子。
師:同學們能舉一些這樣的例子嗎?注意“從古以來”的“古”字。
屈原用“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詩句表明自己為國為民九死不悔的決心。林則徐用“茍利國家生死以,豈以禍福趨避之”的詩句表明自己為了國家民族利益不惜個人生死的情操。文天祥不為*厚祿所動,不畏生死折磨,坦然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無畏氣概面對敵人的屠刀,從容就義。譚嗣同拒絕別人請他逃走的勸告,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無畏氣概,以身殉法來喚醒和警策國人。
師(補充):埋頭苦干的人:如祖沖之、蔡倫、黃道婆、畢升等。
拼命硬干的人:如陳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飛、文天祥等。
為民請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關漢卿、孫中山等。
舍身求法的人:如玄奘、法顯。
例:古代的劍客,無論面對多么強大的對手,也一定要把劍亮出來,哪怕被一劍砍死。(拼命硬干的典范,為了劍客的尊嚴)。
師:魯迅先生說“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你能舉一兩個例子嗎?下面請同學們齊讀第八段,
例舉:1932年“128”事變前,日軍叫囂“上海一旦發生戰事,4小時即可了事”,然而蔡廷鎧、蔣光鼐(nài)率領第十九路軍慷慨赴難,英勇抵抗,使日本侵略者受到沉重打擊,死傷一萬人,四度更易司令,堅持了一個多月,粉碎了侵略者的美夢。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師:明知前面是墳,而偏要往前走,這是多么偉大的自信,這是多么偉大的民族精神。這樣的人我們用什么詞加在他們身上,才能顯示出對他們足夠的尊重。
生:民族的脊梁。
師:他們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中國人,這樣的民族脊梁在當時還有嗎?想想此時共產黨人在干什么。
生:紅軍在長征。
師: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的長征,中國共產黨20萬紅軍冒著國民黨40萬大軍飛機大炮的圍追堵截,翻越了1000座山(其中五座是雪山),橫渡了24條河流,穿越了可怕的大草地,行程二萬五千里,只剩下3萬人到達陜北,創立了新的革命根據地。他們不僅完成了人類歷挑戰自身意志和體能極限的最嚴峻的考驗,更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基礎。他們用自己的腳,走出了一個新中國。魯迅先生說“紅軍身上寄托著人類的希望和未來”。魯迅先生曾說,紅軍的身上寄托著人類的未來和希望。大家回顧一下寫作背景,是1934年9月25日,此時此刻紅軍還沒開始長征。(此一環節旨在糾正基本的歷史事實,讓學生明確歷史的真實性)但紅軍確實可以說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師:正如文中所說,他們“有確信”,“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但還在“前仆后繼的戰斗”。
二、小結
師:下面我們看文章最后一段,請同學們齊讀。
魯迅先生在《野草》序言中曾說:“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巖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在這樣一群民族脊梁的身上,先生寄托著無限的希望。正如先生預言,在這樣一群民族脊梁的支撐下,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
(結束語):同學們:70多年后的今天,中日兩國由于東海石油開采問題、*問題、中國臺灣問題,爭端不止,摩擦不斷,日本覬覦(jiyù)我神圣國土的野心從來不曾泯滅,只有國家強大了,才不會受外族的欺侮,有人說“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愿我們每一位同學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為己任,自信、自強,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的一段送給同學們: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三、作業:
說說當今社會中“中國的脊梁”,選取一位最讓你感動的進行評說。(200字以上)
板書: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豎立靶子:對方論據:信“地”;信“物”;信“國聯”;一味求神拜佛
對方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駁:失掉的是“他信力”;發展著“自欺力”
間接反駁:論點: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論據:古--埋頭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為民請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今--有確信,不自欺
前仆后繼的戰斗
直接批駁與間接批駁相結合,批駁全面深刻,巧妙有力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訓練 篇9
知識掌握
本文寫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正是“________”事變三周年之后,收入雜文集________,文章破立結合,批駁了________的錯誤論調。
能力提高
“自欺”也并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后繼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選文第1節中的“籠罩了一切”和“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矛盾嗎?如何理解這樣的寫法?
________
2.選文第二段和第三段論述的側重點有何不同?它們共同證明了什么觀點?
________
3.理解下列句子或短語中加粗部分的含義。
①這就是中國的脊梁________
②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________
③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________
④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________
⑤要自己去看地底下________
4.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與世界的接觸日益頻繁,我們清醒地看到,在很多方面,我們和發達國家還有差距,你認為這對我們的自信力有何影響?
________
延伸拓展
有人提出“洋化”與“奴化”的問題,洋化就會帶來奴化,這說法能成立嗎?只要舉一些日常生活的例子,就可以明白。
最足以說明洋未必奴的例子,是我們每天使用的鋼筆,這本來是洋貨,但是現在已經普及到小學生了,能說明使用鋼筆也跟奴化有關嗎?
但是,在幾十年前,用鋼筆也曾被指責為奴化,放棄了國產的毛筆不用而用洋人的鋼筆,那就沾上了奴氣。為了這個問題,魯迅先生寫過一篇《論毛筆之類》的文章,從寫字的效率來說毛筆敵不過鋼筆的道理。魯迅先生自己是個寫毛筆字的書法家。但是從省工、省時與方便來說是贊成鋼筆的。他說:洋筆的用不用,要看我們閑不閑。如果沒有悠悠然拂硯神紙的閑空,自然是鋼筆和墨水方便了。……
當然,普遍使用鋼筆,也并不排斥毛筆,因為毛筆的書法是藝術,舊式的文房四寶也有它的功能。
至于崇洋到了月亮也是外國的圓,那才真是洋奴哲學,但不能由此作出凡洋必奴的推斷的。
1.這是一篇駁論文章,它批駁的論點是________;作者的論點是________。
2.文章采取的駁論方式是哪一種?
[ ]
a.駁論點 b.駁論據 c.駁論證
3.畫線的句子運用了反問修辭,它的作用是________。
參考答案
【知識掌握】
1934 9 九一八 《且介亭雜文》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能力提高】
1.不矛盾。這樣寫是為了突出“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2.第二段側重于歷史上的“不失自信力”的中國人,第三段側重于現在的沒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兩段話共同證明了“中國人沒有失掉自信力”。
3.①中堅力量②美化、偽裝③氣節、操守、人格、品質④國民黨反動政客及其御用文人的言論⑤當時還處于地下斗爭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革命力量。
4.略。
【延伸拓展】
1.洋化就會帶來奴化 洋化未必帶來奴化 2.a 3.強調“洋未必奴”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訓練 篇10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結構謹嚴、波瀾起伏的藝術特色。
2、學習魯迅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增強民族自信心。
重點、難點:
1、重點: 反駁論證的方法(間接反駁)
2、難點: 文章所表現的魯迅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領會。
學習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習過程
1.基礎知識
⑴了解背景
這篇文章寫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后。當時,有些人散布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魯迅這篇文章,就是為批駁這種錯誤論調,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寫的。熟讀課文,對文中的一些句、段的深層含義和所隱指的具體內容,要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切體會。
⑵掌握下列詞語:
玄虛 渺茫 誆騙 懷古傷今 為民請命
2.技能訓練
⑴討論分析
①找出對方的論點和論據,討論它們的關系是否成立?
②魯迅是如何 駁斥論敵的論點和論據的?
③作者的論點什么?它是如何樹立起來的?
④文章中的幾處“中國人”內涵是否相同?
⑤ 哪些人可稱是“中國的脊梁”? 為什么稱為“中國的脊梁”?
⑵閱讀理解
揣摩課文開頭的兩段話,回答后邊的問題。
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著國聯,也是事實;現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于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①這兩段話中,揭示了對方什么謬誤論點?什么論據?哪些語句最富于諷刺意味?
②文中反復承認“是事實”“也是事實”“卻也是事實保牒笪牡吶杏惺裁垂叵?
二 寫駁論,要善于尋找批駁的“突破口”,所謂“突破口”,就是對方謬誤的薄弱環節,抓住了它,就能擊中其要害。聯系全文,想一想,為什么本文以反駁對方的論證,即指出其論據不能證明其論點為“突破口”?
⑶ 按揭示對方謬誤、直接反駁、間接反駁(正面立論)、作出結論的逐層推進,把課文分成四個部分。
⑷ 討論:
魯迅為什么反復強調“中國的脊梁”?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訓練 篇11
(一)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是作者為批駁“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際,有些人散布對抗戰前途的悲觀論調,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的錯誤論調,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寫的。文章抓住敵論據不能證明敵論點為“突破口”,采用反駁對方論證的方法,通過正面立論和間接反駁相結合的手法,一舉擊中要害,反駁強勁有力。論證思路上采用揭示對方謬誤、直接反駁、間接反駁、作出結論的順序逐層推進,語言具有辛辣的諷刺特色。
(二)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要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課文內容,著重學習作者分析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由于本文是一篇采用駁論的論證方式的議論文,因而要結合學習駁論文的有關知識來閱讀、理解本文在寫法上的特點。對本文語言的諷刺特色也應注意分析、體會。
(三)審美鑒賞
涵蘊豐富的標題
魯迅的文章向來注重文題的推敲,本文標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聚焦當時社會的熱點問題,把要談的對象——“中國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嗎”直接呈現在文題上,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和閱讀欲望。另外,采用問句的形式,懸而不論,也很巧妙。若用陳述句或反問句,則顯得太白,缺少張力;現標題既有對錯誤論調的反詰,又有對己方觀點的自信,甚至包含投向大眾的關切和詢問……而這幾方面的內容又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實在是蘊涵豐富。
(四)重難點突破
1.本文要批駁的錯誤論調是什么?文章是怎樣提出要批駁的錯誤論點的?
【析】本題既是訓練學生從語段中歸納提煉要點信息的能力,也是讓學生有意識地思考、學習駁論文,批駁敵論證的方法。
【參考答案】錯誤論調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從公開的文字的三個階段談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于“國聯”,再后是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由此亮出批駁的靶子——“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2.本文是以什么為批駁的“突破口”的?對此,作者怎樣進行批駁的?
【析】此思考題意在引導學生思考發現本文所采用的“駁論證”的駁論方法,并分析領會作者是怎樣在直接批駁了對方論證的基礎上駁倒錯誤論點的。
【參考答題】本文以批駁敵論證為“突破口”進行批駁。作者在第1節文字中,反復承認“是事實”“也是事實”“卻也是事實”,先確認敵論據的真實性,但這真實的論據不能證明其論點,為后文的駁論證奠定了基礎。議論語句“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用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明確揭示了敵論證以偏概全的毛病。
文章直接批駁敵論的方法是:(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2)希望國聯是“他信”不是自信;(3)求神拜佛是“自欺”。這些批駁證明中國人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發展著“自欺力”。說明敵方的論據不能證明其論點,從而駁倒了敵論證。
3.作者是怎樣提出并論證自己的正面論點從而間接反駁了敵論點的?
【析】此題直接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掌握本文直接反駁和間接反駁相結合的寫法。從深層次上來說,是啟發學生論事說理從不同角度多側面的展開,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全面性和辯證性能力。
【參考答案】文中第6節作者提出:“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從正面樹立起自己的論點,與敵論點針鋒相對。接著,作者歷數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以之作為事實論據,證明他們都是沒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這樣,就間接地反駁了敵論點。
4.本文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顯著的特色?試舉例加以分析。
【析】此題是針對本文語言風格設計的一道有較強針對性的思考題。舉例簡析,關鍵是看有沒有真正領會本文語言的這一特點。如果說出的語言特色與舉例分析不一致,則說明沒能真正掌握本文語言的特色。
【參考答案】辛辣的諷刺是本文語言上顯著的特色。
如第一節語句,“現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揭露了國難當頭,國民黨官僚和“社會名流”不是號召人民奮起反抗,而是以祈禱“解救國難”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搞“時輪金剛法會”等。請菩薩來“解救國難”,多么荒誕,多么愚昧啊!“一味”揭示了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頑固不化的樣子,栩栩如生地畫出了悲觀論者的臉譜。作者的諷刺語言真是入木三分。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訓練 篇12
中學語文九年級(上)教學案例
課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教學目標:
1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深入體會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2.學習寫駁論文的方法。
教學重點:
1. 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2. 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3. 領悟文章的寫作技巧。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增強感知、感悟。
2. 品讀法。讀重點語句,品味其思想內涵和寫法。
3.討論法。在討論中互相啟發。
4. 多元探究法。在討論的基礎上,對某個或某幾個問題變換角度思考,拓展思維。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導語設計:
有人說,新世紀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國年”,申奧成功、加入wto、國足出線等等,喜事不斷,中國人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的中國人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呢?當時,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著這一切,一次次振臂吶喊、一次次沖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篇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板書課題),看看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新的啟發,學到怎樣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解說:從身邊事說起,親切。而且魯迅的關于中國人自信力的建設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二、解題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魯迅的雜文有“投槍”“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窺見魯迅雜文風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雜文》,屬魯迅后期雜文。魯迅寫這篇文章之前的一個月,就發燒,“自覺肋痛”,肺病已相當嚴重。文章寫完之后的兩個多月,寫了《病后雜談》,還致信楊霽云,自稱是在敵人和“戰友”的夾攻下的“橫戰”。可是,健康的惡化和精神的壓力,并沒有影響他對世事的熱忱關注。
本文寫于“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后。中國近代本來就國運積弱、屢遭欺侮,“九一八”事變又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失敗的陰影,國內悲觀論調一時甚囂塵上,然而魯迅卻憑著對社會現狀的洞悉,發出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實在難能可貴。
課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聚焦當時社會的熱點問題,把要談的對象——“中國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嗎”直接放在標題上,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和閱讀欲望。再則,它以這種問句的形式出現,懸而不論,這是很巧妙的。若用陳述句或反問句,則太直白,沒有張力;而現在的標題既有對錯誤論調的反詰,又有對己方觀點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眾的關切和詢問……而這幾方面內容又是交織在一起的,這就使標題內涵非常豐富b逞趕蚶瓷貿ぴ詒晏饃獻鱟鬮惱攏餛彩且謊?/div>
三、研習課文
(一)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讀準下列加點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詞的含義:
搽 玄虛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梁 誆騙 懷古傷今
(解說:初讀課文,須掃清障礙。可讓學生自查工具書解決。)
2.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么?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么?
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為證。
(我想讓學生自己找找過去的、現在的事實)
(解說:這是讓學生整體感知,迅速篩選信息,攝取要點。學習議論文,整體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讀時迅速圈畫出觀點和論據。)
(二)具體研習,突出重點、難點
1.誦讀第1~5段,討論探究:
(1)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么還要一再承認對方說的都是“事實”?
明確:首先承認對方說的是事實,但通過分析事實后,發現對方要說的其實不是自信力的問題,這樣,對方的觀點就不存在了。這叫歸謬法。
這是駁論的一種方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不成立,在論證方法上這是駁論證。它欲擒故縱,先“抬”后“貶”,好像抖包袱,吊起讀者的胃口,達到諷刺的效果。
要駁論證,關鍵要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因為對方或因為己方利益或因為認識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實掩蓋了真相,這就需要作者能撥亂反正。因此駁論證比駁論點、駁論據更能體現智慧和力量。
(解說:這樣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事實有時并不等于雄辯。而對方羅列的事實卻在為作者服務,這是極具諷刺效果的。通過思考,學生訓練了推理判斷能力,培養了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意識。)
(2)第5段有一段加點的文字,國民黨檢察官曾刪掉這段文字,這說明什么?
明確:“求神拜佛”恐怕是國民黨在山窮水盡時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魯迅是個現實感很強的人,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嚴重后果,這自然觸到了國民黨的痛處,并且,讓他們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所以,檢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從加點文字也可以看到魯迅的境況,但魯迅卻不憚于在槍林彈雨中為民眾奔走呼號,其無私無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解說: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欺力”的表現和實質,并孓解當時的社會現狀。)
2.品讀第6~9段,討論探究:
(1)“中國的脊梁”指什么人?為什么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
明確:“中國的脊梁”是指腳踏實地地為民族的進步而奮斗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梁”,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著廣大民眾的利益。但由于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治,“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值,至多不過是奴隸”(《燈下漫筆》),許多事情自然無權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宣傳發動,這樣一來,對于為他們的自由尊嚴而犧牲的先驅者,他們多半表現出“看客”的心態,不能知道在某種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對于這一點,文中雖然沒有提到,但結合當時的社會現狀,不能說沒有這個因素。
(解說:這樣可以讓學生結合背景深入揣摩語句的深層含義,并學習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2)“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明確:“狀元宰相”是指統治階級的御用文人,魯迅曾評述御用文人“他的幫法,是在血案中而沒有血跡,也沒有血腥氣”,他們的功能就是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因為它來自民眾,故稱“地底下”,在當時,這股力量指中國共產黨。他說:“那切切實實,足踏在地上,為這現在中國人的生存而流血奮斗者,我得引以為同志,是自引以為榮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狀元宰相”、“地底下”相對比,可看出魯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說:這樣可以讓學生結合背景深入揣摩語句的深層含義,并學習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三)欣賞品味
1.揣摩第1段話,三個副詞“總”、“只”、“一味”能否互換位置?為什么?
明確:不能。“總”讓人看到國民黨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時的洋洋自得,同時“總”又寫出夸耀者的底氣不足,因為,夸來夸去只能夸這一樣,且惟恐別人不知,這也暗接“只求國聯”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著”,仰人鼻息之狀躍然紙上;“一味”則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這三個副詞準確地寫出了國民黨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極富諷刺意味。
(解說:用替換練習體會用詞的準確,學習語言技巧,體會諷刺的意味。)
2.揣摩下列加點字詞的表達效果:
……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那簡直就是誣蔑。
明確:“總”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并間接謳歌“中國的脊梁”屢挫屢戰的精神。“簡直”表達了作者的激憤之情。
(解說:通過揣摩字詞體會文章的深意,并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課堂訓練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駁對方的錯誤論調?
明確:用了駁論證的方法,即指出對方的論據不能證明觀點,然后正面立論:“中國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解說:這道題是讓學生鞏固駁論的方法并梳理文章的思路。)
2.“中國的脊梁”在當時有什么意義?
明確:當時國民黨到外散布悲觀論調,廣大民眾也因“中國的脊梁”的總被摧殘、被抹殺而看不到光明。魯迅反復贊揚“中國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強中國人的自信力。
(解說:通過揣摩重點語句的含義加強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駁論文的一種寫作方法,理解了魯迅關于“中國人自信力”的闡述,“中國的脊梁”在當時的社會曾大大鼓舞國人的士氣,在今天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同時,魯迅雜文的語言技巧和諷刺手法的運用也極大地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解說:小結時須言簡意賅、提取精要,勾畫本節課的輪廓即可。)
四、布置作業
1.閱讀下列一段文字,說說它和本文所表達的思想內容有什么異同。
多有“不恥最后”的人的民族,無論什么事,怕總不會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魯迅《這個和那個》,收《華蓋集》)
(解說:有助于鞏固課文內容,并深入體會魯迅關于“中國的脊梁”的論述。)
2.分小組搜集資料,寫一份調查報告《中學生閱讀魯迅作品的現狀調查》。
(解說:通過自主學習來拓展思維、提高能力。)
【板書設計】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魯迅
駁 夸地大物博 只有“他信力”
斥 求國聯 —論點不攻自破
論 求神拜佛 發展“自欺力”
證
間接反駁
正面立論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 脊梁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同步訓練 篇13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這篇文章寫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后。當時,有些人散布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魯迅的這篇文章,就是為批駁這種錯誤論調,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寫的。教師要做到能調動學生參與并融入課文的氛圍中并為作者的強烈感情所感染。 教學目的: 1。了解駁論文的特點,學習駁論文的寫法。 2.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3.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疏通課文,弄清寫作背景。 一. 導入新課 有人說,新世紀的第一年——XX年是“中國年”,申奧成功,加入wto,國足出線等等,喜事不斷,中國人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的中國人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呢?當時,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著這一切,一次次振臂吶喊,一次次沖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篇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板書課題),看看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新的啟發,學到怎樣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 解題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其雜文有“匕首”,“投槍”之喻。本文屬魯迅后期雜文,魯迅寫這篇文章之前的一個月,肺病已相當嚴重。文章寫完之后的兩個多月,寫了《病后雜談》,還致信楊霽云,自稱是在敵人和“戰友”的夾攻下的“橫戰”。可是,健康的惡化和精神的壓力,并沒有影響他對世事的熱忱關注。 課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聚焦當時社會的熱點問題,把要談的對象——“中國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嗎”直接放在標題上,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和閱讀欲望。 三. 寫作背景 本文寫于“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后。中國近代本來就國運積弱,屢遭欺侮,“九一八”事變又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失敗的陰影,國內悲觀論調一時甚囂塵上,然而魯迅卻憑著對社會現狀的洞悉,發出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實在難能可貴。 四. 疏通課文 1. 弄清字詞障礙。 搽(chá) 玄虛(xuán) 省悟(xǐng)自欺欺人 渺茫(miǎo) 脊梁( jǐ ) 誆騙( kuāng )懷古傷今 為民請命 2. 朗讀全文。 3. 思考問題。 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么?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么? 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 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為證。 五. 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弄清文章的論證過程。 一. 復習舊課 二. 駁論文簡介 議論文從論證方式看,一般可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立論,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提出并闡明自己的見解或主張。駁論,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發表議論,批駁片面的,錯誤的,甚至反動的見解或主張。一般說來,批駁對方的論點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直接批駁對方的論點。二是駁論據。三是駁論證。 三. 分析課文。 1. 一二段這兩段話中,揭示了對方什么謬誤論點?什么論據?哪些語句最富于諷刺意味? 明確:謬誤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謬誤論據:兩年以前,……卻也是事實。語句:“總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實”,“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2. 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么還要一再承認對方說的都是“事實”? 明確:首先承認對方說的是事實,但通過分析事實后,發現對方要說的其實不是自信力的問題,這樣,對方的觀點就不存在了。這是駁論的一種方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不成立,這是駁論證。 3. 第五段有一段加點的文字,國民黨檢察官曾刪掉這段文字,這說明什么? 明確:“求神拜佛”恐怕是國民黨在山窮水盡時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魯迅是個現實感很強的人,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嚴重后果,這自然觸到了國民黨的痛處。所以被刪去。從加點文字也可以看到魯迅的境況,但魯迅卻不憚于在槍林彈雨中為民奔走呼號,其無私無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4. 文章在批駁對方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什么樣的觀點? 明確:作者指出“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5. 作者指出應如何評價中國人? 明確:“要論中國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6.“中國的脊梁”指什么人?為什么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 明確:指的是腳踏實地地為民族進步而奮斗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梁”,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著廣大民眾的利益。但由于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治,許多事情自然無權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宣傳發動。 7.“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明確:前者指統治階級的御用文人,后者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 四. 布置作業。 思考p58第三題。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欣賞品味雜文的語言特色。 一. 復習舊課。 二. 品味語句。 1. 揣摩第一段話,三個副詞“總”,“只”,“一味”能否互換位置?為什么? 明確:不能,“總”讓人看到國民黨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時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氣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著”,“一味”則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們準確的寫出國民黨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極富諷刺性。 2. 揣摩下列加點字詞的表達效果: ……不過一面總是在被摧殘,被抹殺,……那簡直就是誣蔑。 明確:“總”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并間接謳歌“中國的脊梁”屢挫屢戰的精神。“簡直”表達了作者的激憤之情。 三. 總結全文。 四. 布置作業。 分小組搜集資料,寫一份調查報告《中學生閱讀魯迅作品的現狀調查》。 附:板書設計 謬論論據:自夸----只希望國聯----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 一. 擺謬論 謬論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二. 自夸(信“地”信“物”) 只能說有過“他信力” 駁論證:只希望國聯(信“國聯”) 都不能證明“失掉自信力” (直接反駁)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 失掉“他信力”發展“自信力” 三. 駁論證(正面立論) (間接反駁) 四.得結論。 教學反思:文以載道,是古訓中對語文學科功能的闡釋。語文學科,作為德育材料是豐富而生動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揮語文教材優勢,適時的進行德育滲透。一味的為了傳授知識而忽視了德育,或者脫離了教育最佳時機而盲目的空洞說教,則顯得蒼白而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