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練習測試題(精選12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練習測試題 篇1
練習測試
一、選出加黑字注音正確的一組。
a.醴酪(lào) 貯藏(zhù) 紫綃(xiāo) 萌蘗(miè)
b.紅繒(céng) 祠堂(cí) 瑩白(yíng) 寵幸(chǒng)
c.龜裂(guī) 渣滓(zǐ) 耀眼(yào) 絢麗(xuàn)
d.殼面(ké) 記載(zǎi) 絳囊(xiáng) 混和(hùn) 答( )
二、為下列形近字注音、組詞。
1.粵 音( ) 組詞( )
奧 音( ) 組詞( )
2.褐 音( ) 組詞( )
竭 音( ) 組詞( )
3.囊 音( ) 組詞( )
襄 音( ) 組詞( )
4.御 音( ) 組詞( )
卸 音( ) 組詞( )
三、從每組詞中選出一個與其它詞結構不同的詞。
1. a.滑潤 b.粗糙 c.疏密 d.布局 ( )
2. a.紅繒 b.漿液 c.選擇 d.渣滓 ( )
3. a.植樹 b.烘干 c.提高 d.說明 ( )
4. a.夏至 b.潔白 c.性急 d.心細 ( )
四、選出對加黑字解釋正確的一組。
a.紫綃 (生絲織的綢子)
紅繒 (古代絲織品的統稱)
兼程 (既走水路又走陸路)
萌蘗 (生芽,發芽)
b.醴酪(甜酒)
日啖三百顆(品嘗)
一騎紅塵(跑得飛快的馬)
闕下(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
c.密移造化出閩山 (自然,天然)
果樹志 (文字記錄)
絳囊 (深紅色)
蒂部 (瓜、果與莖、枝相連的把兒)
d.飛焰欲橫天 (橫布于天邊)
寵幸 (幸運)
山頂千門次第開 (第二次)
渾圓 (全,滿)
五、判斷下列句子中紅字部分屬于哪種短語類型,把相應的字母填入括號。
a.名詞短語 b.動詞短語
c.形容詞短語 d.主謂短語
e.介賓短語 f.固定短語
1.南州六月荔枝丹( )
2.有的純甜( )
3.《中國果樹栽培學》則說大的重六十克( )
4.明代徐有一首《詠荔枝膜》詩( )
5.頂端叫果頂,渾圓或尖圓( )
6.無法說明白,只好不了了之( )
7.荔枝肉像冰雪那樣潔白( )
8.荔枝殼卻是粗糙的( )
9.現在海南島有無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
10.說它“瑩白如冰雪”,完全正確( )
六、選出各組中解釋詞義錯誤的一項。
1.不了了之
a.用不了結的辦法去了結事情。
b.對該解決的事情不過問,拖延敷衍過去就算完了。
c.該辦的事沒有辦,該解決的事沒解決,放在一邊不去管,就算完事了。
d.該辦的事還沒辦,該解決的事還沒解決,特指對工作拖延敷衍的現象。
答( )
2.因地制宜
a.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制定適當的措施。
b.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當的措施。
c.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規定適宜的辦法。
d.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規定適宜的辦法。
答( )
七、選擇對下列復句層次劃分正確的項。
1.①教師也沒有見過鮮荔枝,②無法說明白,③只好不了了之。
a.①|②||③ b.①||②|③
因果 順承 因果 因果
答( )
2.①假如是現在 ②老師縱然沒有見過鮮荔枝 ③也可以找出科學的資料 ④給有點鉆牛角尖的小學生解釋明白吧。
a.①||②|③||④
并列 假設 順承
b.①|②||③||④
假設 假設 順承
答( )
八、選擇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項。
a.唐代杜牧詩云,“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對這件事的嘲諷。
b.明代徐有一首《詠荔枝膜》詩,描寫吃荔枝時把殼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是夸張的說法。
c.生在樹頭,從遠處當然看不清它殼面的構造,只有紅色映入眼簾,因此把它比做“絳囊”、“紅星”、“珊瑚珠”,都很逼真。
d.徽宗寫詩吹噓說:“密移造化出閩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實際上不過當年成熟一次而已。
答( )
九、讀下面這段文字,回答問題。
①這樣多的書刊,如果沒有一種科學的方法掌握它,要找到一部自己需要的書,豈不是大海撈針嗎?②為了查找方便,就需要編制圖書目錄。③一般圖書館或資料室都備有各種卡片箱,里面盛著目錄卡片(分類卡片、書名卡片、著者卡片),供人查找。④不過,這只是圖書目錄的一種形式,人們稱它為“卡片式目錄”。⑤另外還有編成書本形式的,人們稱它為“書本式目錄”或“簿式目錄”。⑥這種書目便于流傳、翻閱和保存,所以應用的范圍廣泛。
1.這個句群各句之間的關系是( )。
2.這段文字出現了一些專用術語,找出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圖書目錄 ②目錄卡片 ③分類卡片 ④書名卡片 ⑤著者卡片 ⑥卡片式目錄 ⑦書本目錄 ⑧簿式目錄
3.這段文字主要說明( )。
a.圖書目錄的分類情況。
b.編制圖書目錄的重要性。
c.比較幾種圖書目錄的優劣。
d.如何分類編制各種圖書目錄。
十、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
一位旅居異邦多年的老北京,來信特別提到小白梨,似有深沉的懷念之情。
小白梨,又稱京白梨,秋天與著名的鴨梨同時上市。論外表,與鴨梨(孩子們愛說大鴨梨)一樣美得可愛,金黃色,有素雅之美,不過圓一些。及至一口咬下去就出現差異:那汁液更多;梨肉給人的感覺也不是松脆,軟而香,更近于“速溶”意境。售價公道之至,一毛多錢一斤罷。
品嘗了幾天,發覺有些小白梨并不如想象之小,據說是嫁接的原故。嫁接,在北京俗稱串種。
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園藝學家也許會講出一番道理。可是在吃梨的我們來說,總覺有些異樣的感覺,不是品質,而是視覺感受。
讓小白梨和大鴨梨體型相近,有分庭抗禮之勢,我不以為是一種美。有差別,有個性,有特征,才有美。人人都是西施,哪里還有西施?
我也愛吃山東萊陽梨。若與鴨梨并列,萊陽梨被人譏為“其貌不揚”,甚至嘲笑它丑陋,均可接受,但是,稍一品嘗,那清新而豐富的汁液,還是會贏得人們好評。以貌取人,常有失誤;以貌取梨,何獨不然?
從小白梨,拉拉雜雜說了些題外的話,但我想寫信人大概不以為忤。他那深沉的懷念之情,我是懂得的。
1.第二自然段從哪幾個角度介紹小白梨?
2.“串種”后的小白梨失去了什么特點?
3.第六自然段寫了萊陽梨什么特點?
4.寫“萊陽梨”與談“小白梨”有什么關系?
5.在文中劃出表現作者美學理想的句子。
6.最后一段作者說“我想寫信人大概不以為忤”是什么意思?
參考答案
一、a
二、1.yuè 兩粵(指廣東、廣西兩省) ào深奧
2.hè褐色 jié竭力
3.náng囊括 xiāng襄助
4.yù防御 xiè卸任
三、1.d 2.a 3.a 4.b
四、c
五、1.d 2.d 3.f 4.b 5.c 6.f 7.b 8.a 9.b 10.c
六、1.d 2.a
七、1.a 2.b
《南州六月荔枝丹》練習測試題 篇2
(第一教時)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賈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第一教時,下面我從七個方面說這堂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人教版中職規劃教材語文(基礎版)第一冊第三單元首篇講讀課文,本單元是說明文單元。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在初中教學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如何抓住特征說明事物,使學生體會到只有抓住特征,才能有可能將事物說明白。那么《南州六月荔枝丹》作為說明文單元的起始課,它除了具有一般說明文的特點外,還帶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因此它是一篇介紹科學常識的文藝性說明文,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不言而喻,它對后面的說明文教學有著領啟、示范作用。
2、教學重點:
根據本單元的特點和本文自身的特點,我將第一教時的教學重點定為以下兩點:
①通過認真閱讀,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
②理清本文說明順序和結構。
本文屬科學小品,文章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講析時不要面面俱到,要以學生的實際和大綱要求出發,有取有舍,突出重點。
3、教學難點: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水平,確立本教時的難點是:
理清本文說明順序和結構。(也是教學重點②)
本文善于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對荔枝的特征作具體的說明,內容較多,通過理清順序和結構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明確本文的學習思路。
4、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的要求和編寫教材的意圖,和本文的特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了解文中介紹有關荔枝的科學知識。
b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抓住特征說明事物的寫法。
c掌握課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說明順序。
(2)能力目標
① 訓練學生觀察能力,養成良好習慣。
②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閱讀說明文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德育目標
了解作者仔細地科學研究的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專業的感情。
二、說學情
我認為制約職專一年級學生學習本文的兩點不利因素是:
①客觀因素:學生普遍反映不喜歡上說明文課,認為說明文是一種枯燥無味的文體。
②主觀因素:“荔枝”對閩南地區的學生來說,已經太不新鮮了。三、說教法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更好的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說明文的積極性,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
(一)教法的選擇
1、自主與合作探究法:自主與合作學習正是“不教而教”,它使得學習過程由制導向自主和自由學習拓展,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本文語言淺顯易懂,生動有趣,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探究問題,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同時還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
2、點撥法:根據教學重、難點教師設計一些問題情境,讓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點撥,讓學生高質量地完成教學目標。可以說點撥法,是開啟學生智慧火花,提高學習效率最佳方法。
3、直觀教學法——主要利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
《南州六月荔枝丹》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拓寬課本知識體系,開闊學生的視野。
(二)選擇以上幾種教法的依據
1、依據現代教育學理論:根據素質教育“堅持以行摹鋇慕萄г潁蚱平淌σ越濤行模ハ蜆嗍淶某戮贍j劍誑翁媒萄е校】贍芊⒒友暗哪芏院橢鞫裕嘌懶⑺伎嫉哪芰αr隕霞鋼址椒ǎ浞值鞫搜鬧鞴勰芏裕嘌搜懶⑺伎肌⒎治鑫侍獾哪芰γ兄諮列刺的芰φ奶岣摺?nbsp;
2、依據教材自身的特點:本文是篇淺顯易懂,生動有趣,富有詩意的科學小品,又是說明文單元的首篇,利用直觀教學法使學生享受說明文教學帶來的樂趣,達到認知水平提高與情操品德教育雙重目的。
3、依據學生自身的心理特點:這一年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渴望被人尊重和信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創設寬松的民主氛圍,把學生擺在主動探求者的位置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所以自主與合作討究法是新世紀語文教學的必然選擇。
四、說學法
學法指導:
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在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技能的過程,也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到“會了”。現代教學論提出要轉變教學觀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強調學生自主的主體意識。在職專語文教學過程中就要始終體現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指導。
1、觀察法或課外閱讀法:課前布置學生認真觀察荔枝或時令水果的構造或者查閱有關荔枝資料的書籍。
2、朗讀體悟法:本文引用大量詩文、資料,通過反復朗讀,仔細品味本文富有詩意的語言風格,在情感得到滿足和愉快后能更加深刻獲得知識。
3、練習法:結合本文課后練習題一、二、三讓學生自主學習本節課重難點,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
五、說課堂教學程序:
素質教育提倡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強調“以生為本”,一切教學的設計與實施,都應首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掘學生學習說明文的潛力,提高學生學習說明文的效率。因此,以開放的思維,以現代的教育模式學習本文,將對說明文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和新課標理念及職專生的感知水平,我確立以下教學程序:
1、課前預習,掃清障礙
①準備工具書,自查生字詞,培養學生獨立使用工具書的能力。
②參照書上“閱讀提示”,自讀課文,對課文有初步的了解。
2、導入新課,激起興趣(10分鐘)
①導語:你們對荔枝真的很了解嗎?你們知道吃進肚子里面并非是荔枝的果肉,而是種子外面的一層膜嗎?
②明確文體:
科學小品:是一種以靈活的形式通俗簡短地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
特點:科學性、文藝性
③多媒體展示有關荔枝生態知識(為學習知識目標打好基礎)
④作者簡介(完成德育目標)
⑤處理生字詞(鞏固基礎知識)
(這樣安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做好鋪墊。)
3、提出問題,朗讀課文(17分鐘)
思考:①標題給我們提供了荔枝的幾點信息?有何創意?(完成課后習題一)
②作者筆下的荔枝與白居易《荔枝圖序》的荔枝異同點?(完成知識目標a、b和德育目標)。
③概括文章內容,完成課后習題三(突出教學重點①)
(朗讀課文品味科學小品語言為第二教時分析比較平實性說明文與科學小品做鋪墊。提出問題以小組形式討論、探究激發學習興趣。)
4、自主學習,理清結構(突出重點②,突破難點)(15分鐘)
師質疑:練習冊上的輔導要點和課后習題三對本文的結構劃分是否正確(如把荔枝的花歸為荔枝的果實內部)?
讓學生獨立理清說明順序、結構,并畫出本文結構圖,然后找不同程度的幾個同學講自己的分析結果,其余的同學則認真聽并結合自己的理解做出選擇!根據學生的討論和闡述,老師點撥并給予明確的答案,但不是標準答案,因為本沒有標準答案。
(充分啟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和發表不同意見,課堂氣氛活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完成教學目標。)
5、總結本節課(3分鐘)
本文是一篇生動的說明文,介紹荔枝是按照從主到次,由表及里的順序來寫的,主要介紹荔枝果實的形態特征,次要介紹荔枝其他知識,如生產情況。
總之本課教學程序的設立,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進行自主學習,有利養成學生的自主能力和自學習慣的形成,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拓充知識,更好學習鍛煉歸納表達能力。
六、說練習設計
根據單元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我要求學生抓住特征,用文藝性筆調寫一篇自己熟悉的某種植物或動物說明文;并請個別同學在上《我國古代的幾種建筑》時進行口頭交流。
練習設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南州六月荔枝丹》
賈祖璋
一、設疑問,攝全文(1)
二、作說明,講知識(2—13)
外部形態
生態 —果實
果實內部
《南州六月荔枝丹》練習測試題 篇3
【教學流程】
一、【多媒體顯示荔枝特寫鏡頭】
學生議論紛紛,甚至有夸張流口水聲的。
【師】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屏幕上的這種鮮艷誘人的水果,它叫——(學生齊答:荔枝)。請仔細觀看畫面,并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眼中的荔枝,也可以虛擬情境,向從未見過荔枝的人介紹荔枝,或向從未品嘗過荔枝的人推薦荔枝。
【學生】大笑:我們從來沒有吃過荔枝!(特別是幾個男生)
【師】(看見荔枝干,靈機一動)我今天荔枝沒有,但荔枝干有,給幾位同學嘗嘗,告訴我們荔枝干有什么特色,這和你看見的荔枝圖片有什么不同?
把荔枝分給幾個比較活躍和幾個不太活躍的同學。
【丁銘銘】不用給我了,其實我是吃過荔枝的。我來說吧!
【師】我們丁銘銘突然想起吃過荔枝,那么就由他來介紹一下,大家仔細聽了!(全班笑)
【丁銘銘】荔枝有一層外殼,是紅色的,殼上面有突起物,殼上有一層膜,里面的肉很白,然后里面有一個核,荔枝上面有很多水!
【師】什么上面有很多水?
【丁銘銘】殼上啊,買來的時候就有很多水。就這樣,沒有了。
(全班笑)
【童杰】方老師,我有意見。
【師】示意其發表。
【童杰】首先我覺得丁銘銘說的不夠準確。他說荔枝殼師紅色的,其實還有綠色的。第二,他說的時候一點味道也沒有。荔枝的圖片那么美,我覺得課文中講的比較好。里面有一句:“瓤肉瑩白如白雪”那才叫一語中的。
(全班鼓掌)
二、課文分析
【師】童杰說的非常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科技說明文單元的第一篇文章:賈祖璋先生的科學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這是一篇說明文,或者可以稱為——
【學生】科學小品。
【師】對了,童杰已經初初比較丁銘銘的介紹和賈祖璋對荔枝介紹的不同,那么我想請同學告訴我,如何評價說明文呢?
【胡澤東】說明文就是說明文,有什么好評價的。
【師】說明文這種文體,大家以前都接觸過,還有同學記得么?
【沈海波】《中國石拱橋》
【葉能】《祖國的大豆》、《隆冬話竹》等。方老師,我覺得說明文說理性很強,又具有科學性。還是很有味道的。
【胡澤東】可是我就覺得說明文很單調,干巴巴的,枯燥乏味。沒什么好上的。
【許燕萍】我覺得一般的說明文就像丁銘銘介紹荔枝那樣的無趣,讓人一點食欲也沒有了。但今天要上的課文卻還是很不錯的。
【師】當然,這同樣是一篇如假包換的說明文,但為什么能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呢?或者說,文章采用了什么樣的方法改變了說明文一向單調乏味的狀態?
【許燕萍】如童杰說的那樣,課文介紹的時候用了很多詩句。什么“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什么“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等等。
【師】說的很好,文中引用了大量的詩文典故。我們學過很多種說明方法,掰著指頭數一數,總共學過哪些?
【學生】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引用、下定義。
【朱明敏】方老師,打比方和比喻是不是一樣的?
【師】朱明敏提出了一個問題,有誰能幫他解決么?
【高鑫楓】這個我知道的。打比方是說明方法,而比喻是修辭方法。
【師】很好。那么多是說明方法在我們這篇課文當中大放異彩的是那一種?
【學生】引用嘍。
【師】對。就是引用。下面就請各位同學從課文中找出所有作者引用的詩詞典故,在下面劃上橫線或者波浪線。四人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討論其作用。(約4分鐘)
小組(1)金祥、方佳恩、金鋒華、許燕萍
【金鋒華】方老師,我們全部找了一遍。需要說一下么?
【師】很好,你可以把找到的說出來。
【金鋒華】1. 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
2. 飛焰欲橫天、紅云幾萬重。
3. 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
4. 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5. 長安回望誘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6. 荔枝十花一子。
7. 以小株結實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闕下,移植宣和殿。
8. 密移造化出閩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9. 仙人本是海山姿,從此江鄉亦萌蘗。
10.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金祥】還有一句。“南州六月荔枝丹”。
【金鋒華】我們組最喜歡第一句。因為剛才丁銘銘介紹荔枝的時候很單調,但白居易《荔枝圖序》說的,卻讓人饞涎欲滴。而且非常的形象。放在文中,不僅貫穿全文的介紹,讓人情不自禁往下看。
小組(2)金靈杰、衛夢昭、陳玲、張佳丹
【陳玲】我們組最喜歡標題。一句詩七個字,但是卻講了很多東西:時間、地點、事物、顏色。簡潔明了,符合議論文的特色。而且用詩句作標題,讓原來枯燥的議論文顯出一絲幽雅感。
【師】多了一絲文學意味,所以感覺幽雅,分析的相當合適。
小組(3)陳飛丹、朱燕華、鄭金波、沈海波
【鄭金波】我們組覺得“安回望誘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里運用的很好,因為這不僅補充說明了白居易詩句中提及的荔枝不耐貯藏,還說明了古代封建君主窮奢極欲,民不聊生。
【師】非常好,你們其實已經很好理解了兩個詩句的作用。
小組(4)朱偉剛、熊燕、施潤、謝超鋒
【朱偉剛】我們認為最后蘇軾的詩句運用的也很不錯。不僅說明了人們對荔枝的喜愛,也表達了我們應該更好的因地制宜,發展荔枝生產。這樣就有更多的人可以吃到荔枝了。
【師】很好。我發覺大家討論的都很深入。由于時間關系,接下去的詩句就請同學們結合幻燈片一起來分析。
幻燈片一:豐收季節的荔枝林,并配以字幕:“飛焰欲橫天”、“紅云幾萬重”
【學生】說明荔枝多、顏色非常的艷麗。
幻燈片二:荔枝的殼和膜。“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
【學生】這說明荔枝膜的顏色非常的柔美,非常輕盈。
【師】那么宋徽宗和和文征明的詩句及《三山志》引文呢?
【葛秋嬌】我覺得這只是為了說明荔枝移植很困難而已。如果作者直接說,荔枝移植很困難,或許我看過也就算了,可他引用了古詩文,我就覺得看上去有意思多了。
【師】大家的回答,實在出乎我的意料,非常棒!我現在可以很輕松地對引用的作用作一個小結:這些引用確鑿可信,并且極富有韻味,給原本單調的說明文增添了亮色,使其顯得生動活潑,富有文采。
三、信息篩選
【師】接下來,請大家快速地通讀全文,篩選各段關鍵信息,有的剛才我們已經通過引用的作用分析過了,有的還沒有分析,但信息點也比較明顯。請用一個詞或一個詞組概括出每段的段落大意,并將其用“——”串成一條直線,寫在課前請大家準備好的白紙上,字寫認真些,寫大些。
請最先完成任務的同學舉手示意,歷時最短的三位同學決出之后,我們將投影他們的閱讀成果,由同學們評出一名“閱讀能手”,他將得到由老師我個人贊助的荔枝干若干,一飽口福。
最先舉手的三名:張岳東、葉能、樓佳杰
【師】好,陳汀、葉能、樓佳杰三位同學脫穎而出(學生笑)。我呢,首先奉上荔枝若干(學生笑),那么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哪位同學的更好一點。或者我們從比較中得出最佳答案。
【張岳東】質疑——殼——色——形狀——大小與重量——膜——肉——貯藏——核——花——產地——圖譜——移植——發展
【葉能】引文——殼——色——外形——大小——膜——肉——貯藏——核——花——歷史——載書——產地——發展
【樓佳杰】疑——外殼——色——形——大小與重量——膜——肉——藏——核——花期——產地——種類——移植——發展
【最終討論答案】質疑——外殼——顏色——果形——大小及重量——膜——肉——不耐貯藏——核——花——產地——品種(圖譜)——移植——發展前景
【師】我給大家展示一下我的概括(幻燈片)
形態 外殼
顏色
荔枝的生態 形體
大小
膜
肉
果實 貯運
核
花
產地
品種
荔枝的生產 移植
發展
【師】我發覺,其實同學們概括的比我好的多。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從我這個圖表中發現一個規律?
【郭炯杰】這個很簡單,比如說明荔枝的生態的時候是由表到里。現說果實的外部形態,再說果實的內部構造的。在說明果實的內部構造的時候,又是由外到內的。
【師】很好,我補充一點:從全文來看本文的說明順序又是先主后次的。先講荔枝的生態,再介紹有關荔枝的其他知識核建議。閱讀說明文的時候,很重要的就是把握其說明順序。
(下課鈴聲響起。)
【師】已經下課了。給大家布置三個作業。
1. 指出下列各段所用的說明方法。
2.篩選課文主要信息,把這篇文章改寫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平實的說明性文字。
3.課外閱讀《語文讀本》上的“生命的旋律”這一章節的數篇科學小品,(包括《螳螂獵食》、《天鵝》、《葵與向日葵》、《馬鈴薯》),體會其科學性、文學性。
好,下課!
四、【課后補記】(學生的縮寫)
下面摘錄了幾位同學的縮寫,較有代表性。
【陳玲】荔枝是我國中藥的蜜源植物。花期再二到四月,成熟期以七月為盛。
荔枝的形狀多變,直徑約三四厘米,重量在十到二十克左右,不耐貯藏,屬亞熱帶果樹,北限低。
荔枝殼表面有一層龜裂片,上有片峰,呈深紅徽紫色。內有白色薄膜,肉呈白色半透明。味甜宜生食,種子長圓形,面光棕褐色。
【方佳恩】荔枝殼粗糙,肉滑、雪白。外殼大多數是深紅色或紫色。大笑約直徑三思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克。呈心臟形、軟圓形或圓形。通常蒂部大,頂端小。荔枝不耐貯藏,核就是種子。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原產于我國,是我國特產。屬于亞熱帶果樹,性喜溫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長的北限。應因地制宜,努力發展荔枝生產。
【樓佳杰】荔枝殼是粗糙的,上面有許多的龜裂片。成熟的荔枝大多數是紅色或紫色。七月是荔枝的盛期。荔枝是心臟形、軟形或圓形的。通常蒂部大,頂端稍小,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克,其殼內有一層膜。荔枝的肉大多數是白色半透明,味甜微酸。荔枝不耐貯藏,在1℃—5℃可貯藏30天左右。荔枝的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我國是荔枝的原產地,有許多種荔枝。荔枝性喜溫暖,在我國荔枝還是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的。
【金鋒華】成熟的荔枝大多數是深紅色或紫色。荔枝呈心臟形、軟圓形或圓形。通常蒂部大,頂端稍小。荔枝大笑,通常是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克。荔枝殼內有緊貼內壁的白色薄膜。它的肉大多數白色半透明,而且它不耐貯藏。它的核就是種子,長圓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數荔枝品種為綠色。荔枝的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隨品種而不同。荔枝原產于我國。在我國古代就有很多講荔枝的書籍和文章。荔枝是亞熱帶果樹,性喜溫暖。成都、福建是它生長的北限。但隨著科學發展,荔枝北移也許是可能的。
《南州六月荔枝丹》練習測試題 篇4
教學目標1、認識科學小品的一般特點。2、分析本文綜合運用引資料、插圖、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3、認識科學小品的文學美;豐富科學知識,了解普通物品中的文化價值。教學重難點正確理解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與文學性。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手段多媒體、交流式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一、導入二、整體感知三、細讀課文問1:同學們:你們都吃過荔枝吧!味道怎樣想必大家都能用“甜”或“又酸又甜”等詞來形容,有誰能用最簡潔的語言為我們作一番介紹嗎?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荔枝。問2:他說得準確嗎?為什么?(展示多媒體課件)要求學生帶著以下兩個問題瀏覽課文,完畢后,以小組形式討論探究以下兩個問題: 1、 標題給我們提供了荔枝的幾點信息?這一標題有何創意? 2、 作者認為白居易的《荔枝圖序》里的“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甘酸漿液如醴酪”的話對嗎?明確:1、⑴標題給我們提供了三點信息: 產地 南州——泛指我國南方。 成熟期 六月——陽歷七月。 顏色 丹——紅色。 ⑵以詩為題,新穎,同時也很有概括力(荔枝的重要信息)。2、 白居易的話有對有錯 殼如紅繒——錯(粗糙) 膜如紫綃——錯(誤作) 瓤肉瑩白如冰雪——完全正確 甘酸漿液如醴酪——對 問3:文中還給我們提供了哪些荔枝的有關知識?學生回答:荔枝表皮粗糙,紅色,肉甜不夠準確。學生自主討論探究學生回答:扣住說明文單元要求,對學生歸納、概括能力進行一次輕松的檢驗。調動原有的積累,讓說得好的同學有成就感。順藤摸瓜,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注釋的好習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文本的主動性,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外部形態外殼:塊狀裂片、粗糙 顏色:深紅色、紫色 形狀:心臟形、卵圓形或圓形 果實大小: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內部結構內膜:白、薄 肉: 白色半透明,味甜微酸 核(種子):長圓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或無核花期 二月初到四月初 長 生長產地 我國 習性 喜溫暖 問4:文中除了有這些知識,還多了那些內容?這些內容有何作用?概述后討論以上問題。作用:說明荔枝的外形及內部特征 作用:說明荔枝的膜的輕薄 作用:說明荔枝的不耐貯藏 作用: 突出蘇軾對荔枝的喜愛問5:用了哪些典故?請同學們一起來找找比喻句:問6:有何作用?①說明荔枝顏色紅的特點②說明荔枝成片林的絢麗美景問7:總觀全文,本文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來寫的?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討論探究學生參照注釋:答案可能為: 1還引了不少詩文, 如《荔枝圖序》 如《詠荔枝膜》如《過華清宮絕句》如《惠州一絕》2運用典故①唐明皇寵幸楊貴妃兼程送荔枝 ②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 ③文徵明說顧氏種活荔枝事 3比喻①絳囊、紅星、珊瑚珠 ②飛焰欲橫天、紅云幾萬重有感情的朗讀相關語句理解詩句,解決重難點。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后文品味語言作準備。四、歸納總結:五、品味語言:六、作業(一) 說明順序:由表及里 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二)說明方法:舉例子、打比方、配插圖、列數字、引資料等問7:本文的語言有何特色?(重在引導學生認識科學小品的一般特點)教師點評:明確:①科學的準確性②文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學生活動學生分別找出相應的例子。學生自由發言,如用語準確,有分寸;增加對荔枝的相關知識的了解;有點趣味……寫一篇介紹某種水果的說明文。上升一些理性認識附板書設計:第一部分(1-10) 生態 (主)(次) 第二部分 (11-14) 生產產地 我國 二千多年 果譜 十三種 三十二個品種 移植 成都、福建生長北限 產銷 大力發展 滿足需要實虛二段 形態 (表)(里) 三段 果實一段 引子 存疑 探討 激起興趣外殼 粗糙 有龜裂片 顏色 深紅或紫色 果實 蒂部大 頂端小 心臟形 卵圓形 大小 輕重 掛化殼膜 白色薄膜 果肉 白色半透明 甜微酸 貯運 不耐貯藏 不利運輸 果核 長圓 光滑 棕褐色 果花 二月、四月 綠白色 小、多
《南州六月荔枝丹》練習測試題 篇5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從實到虛的說明順序,并了解其作用。
2、領會本文準確地運用語言和引用古代詩文加強說明效果。
3、了解荔枝的生態及其生產情況,豐富科學知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本文的結構方式。
2、難點: 本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三、教學時數:
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 :
第一課時
預習思考題:
1、仔細閱讀本文,注意科學小品的文藝性和文學筆調。
2、本文引用了哪些故事、史料、詩文來說明。
3、本文是怎樣虛實結合的?
4、畫出本文的結構圖。
字詞正音:
繒zēng(古代絲織品的通稱) 瓤ráng(瓤子) 醴lǐ(甜酒) 酪lào(用乳汁 制成的半凝固狀食品) 囊náng(口袋) 勃bó(煙起貌) 莆pú(福建莆田縣)
詞語補釋:
龜裂: jūnliè呈現許多裂紋。(龜甲guījiá)
幅員: 領土面積。地廣狹為幅,周圍為員,員即圓。
勞民傷財: 既使人民勞苦,又耗費錢財。(使動用法)現多指濫用人力物力。
不了了之: 把問題放在一邊,就算了事。了: 完成。了(第二個): 了結、結束。
逼真: ⑴極象真的;⑵真切。
絢麗: 燦爛美麗。
渣滓: ⑴物品提出精華后剩下的東西;
⑵比喻品質惡劣對社會起破壞作用的人。
兼程: 一天走兩天的路。
造化: ⑴自然界的創造者,也指自然。⑵福氣、運氣。
解題: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陳輝《荔枝》詩中的句子。用古詩命題蘊藉含蓄,引人入勝。此題內涵豐富: 產地南州,泛指我國南部地區;成熟的季節六月(公歷七月);鮮果的色彩丹,絢麗如丹。突出了荔枝生態的主要特點產地、成熟期、顏色。充滿詩情畫意,而且引古詩為題,也與全篇廣泛引證的風格統一起來。
本文屬于科學小品,屬于說明文。所謂小品就是隨筆之類的小文章,科學小品則是介紹科學常識的文藝性說明文,既有很強的科學性,又有一定的文學情趣。
作者簡介:
賈祖璋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科普作家。他創作、編寫、翻譯了二十九部生物學著作。現任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副理事長。賈祖章先生雖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現在終日伏案著述,陸續寫出了許多優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都選自他的《生物學碎錦》。
課文分析:
本文開頭寫幼時的印象,未顯出荔枝的特色,因而未引起多大興趣。這就與上小學后讀到的《荔枝圖序》里的精彩描寫(比喻說明)產生了矛盾,形成了對比,自然就構成了全文的懸念,使讀者急于知道荔枝是怎樣一種水果,有無價值。引用白居易一文,有著借以為綱,依次展開說明的作用。
課文結構順序圖如下:
第一部分: 介紹荔枝引用白居易《荔枝圖序》“殼、膜、肉、漿”(總挈全文)
1.外殼龜裂片、片峰(粗糙)
2.顏色深紅色或紫色
形態 3.形狀心臟形、卵圓形、圓形 說
(表) 4.大小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至二十多克) 明
南 第二部分: 荔枝的生態 5.殼膜白色 荔
州 (主) 枝
六 6.果肉顏色、味道、肉質、制作 本
月 (里) 7.貯藏不耐貯藏(與果實關系密切,附帶介紹) 身
荔 果實 8.果核長圓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或綠色
枝 9.果花花期、花形、花型、花序、花蜜
丹
10.產地 中國南部
(實) 說明
(次) 11.果譜 種類、內容、荔枝品種 荔枝
第三部分: 荔枝的生產 有關
12.移植 習性、古荔枝移植情況 問題
(虛)
13.產銷 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滿足需要
第三部分,雖非本文主體,但卻是全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提出了我國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荔枝生產的有關問題,體現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
本圖要求學生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填空解決,最后老師訂正。
第二課時
寫作特點:
一、按照所要說明的事物的組成部分及有關問題確定說明順序。
具體說,先主后次,由表及里,從實到虛。(見上表)
二、說明事物時,注意準確性與科學性。
1.運用確鑿的事實(包括有關歷史事實)和具體數字來說明問題。
例: 為了說明“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科學性,在第三自然段里,除例舉荔枝成熟后都是紅色的一些事實和古人有關的詩句外,還舉出了它的成熟期不論在廣東還是福建都以七月為盛期的事實(“南州六月”系指農歷而言,指陽歷七月)。這些都足以說明陳輝這句詩有其充分的科學依據。
介紹荔枝的重量(第五自然段),列舉了好幾種不同的數據,有的來自實地調查,有的則引用有關文獻資料,足見其輕重因地而異,介紹真實、全面、不容置疑。
2.既重視引用古代有關荔枝的知識作為依據,又注意糾正其不確切的地方。
例: 在引述白居易《荔枝圖序》中的“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的話之后,在第二自然段里指出第一句“殼如紅繒”的確也還有不足之處;在第六自然段里指出“膜如紫綃”的形容則“是把殼肉壁的花紋誤作膜的花紋了”。
三、恰當地引用古代詩文。
課文中大量引述古代關于記述荔枝的詩文,達十二處之多。這樣引用: 1.充實文章內容,豐富讀者知識;2.使文字生動活潑,具有文學韻味,引起讀者興趣;3.寓科技知識于文學描寫,使讀者可由文學欣賞而獲得科學知識。
作業 :
[思考和練習]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第五題。\par 第二題提示:
回答本題,必須從比較中去發現差異,然后抓住關鍵詞語從所表示的語氣、表示的時間、表示的范圍等方面進行分析,便能弄清這些句子在意思上的不同。
第五題提示:
訓練目的: 1.將科學小品和科技說明文改為科普知識說明文;2.培養口頭表達 能力。
寫作要求: 1.寫作目的是介紹有關荔枝的科普知識,讀者對象(即聽眾)都是學 生,因此文字應平實,既盡量避免專業術語的出現,又不應過多 的文藝筆調,應多用口語; 2.內容不能離開課文和題目提供的文字去隨意添加和更換; 3.知識說明部分要抓住被說明的對象的特征并按一定的說明順序; 4.要用講話稿的形式,不能只是說明文宣讀的模式。
《南州六月荔枝丹》練習測試題 篇6
一、說教材(具體又包含三個方面)
1、教材簡析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蘇教版必修五第一專題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專題是說明文單元。單元的學習重點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如何抓住特征說明事物,使學生體會到只有抓住特征,才能有可能將事物說明白。那么《南州六月荔枝丹》作為說明文單元具有代表性的起始課,它除了具有一般說明文的特點外,還帶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因此它是一篇介紹科學常識的文藝性說明文,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不言而喻,它對后面的說明文教學有著領啟、示范作用。
2、教學重難點: 本文屬科學小品,文章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講析時不要面面俱到,要以學生的實際和大綱要求出發,有取有舍,突出重點。 我將第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定為以下兩點:
①通過認真閱讀,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 ②理清本文說明順序和結構。
3、教學目標:
在明確教材特點和重難點后,根據單元教學的要求,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A、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抓住特征說明事物的寫法。B、訓練學生觀察與歸納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能獨立找出文章要點并歸納,體會多種說明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作者仔細地科學研究的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專業的感情。
二、說教法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更好的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說明文的積極性,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引導(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以杜朗口教學經驗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意識。
三、說學法 “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會學”。現代教學論提出要轉變教學觀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強調學生自主的主體意識。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就要始終體現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指導。
1、觀察法或課外閱讀法:課前布置學生認真觀察荔枝或時令水果的構造或者查閱有關荔枝資料的書籍。 2、朗讀體悟法:本文引用大量詩文、資料,通過反復朗讀,仔細品味本文富有詩意的語言風格,在情感得到滿足和愉快后能更加深刻獲得知識。 3、練習法:結合本文課后練習題一、二、三讓學生自主學習本節課重難點,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
四、說教學過程:(具體又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素質教育提倡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強調“以生為本”,一切教學的設計與實施,都應首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掘學生學習說明文的潛力,提高學生學習說明文的效率。因此,以開放的思維,以現代的教育模式學習本文,將對說明文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和新課標理念及職專生的感知水平,我確立以下教學程序:
1、課前預習,掃清障礙 ①準備工具書,自查生字詞,培養學生獨立使用工具書的能力。 ②參照書上“閱讀提示”,自讀課文,對課文有初步的了解。
2、導入新課,激起興趣:①導語:你們對荔枝真的很了解嗎?你們知道吃進肚子里面并非是荔枝的果肉,而是種子外面的一層膜嗎? ②明確文體: 科學小品特點③多媒體展示有關荔枝生態知識(為學習知識目標打好基礎) ④作者簡介(完成德育目標)【這樣安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做好鋪墊。】
3、提出問題,朗讀課文:思考:①標題給我們提供了荔枝的幾點信息?有何創意?(完成課后習題一) ②作者筆下的荔枝與白居易《荔枝圖序》的荔枝異同點?(完成知識目標A、B和德育目標)。 ③概括文章內容,完成課后習題三(突出教學重點①) (朗讀課文品味科學小品語言為第二教時分析比較平實性說明文與科學小品做鋪墊。提出問題以小組形式討論、探究激發學習興趣。)
4、自主學習,理清結構(突出重點②,突破難點):師質疑:練習冊上的輔導要點和課后習題三對本文的結構劃分是否正確(如把荔枝的花歸為荔枝的果實內部)? 讓學生獨立理清說明順序、結構,并畫出本文結構圖,然后找不同程度的幾個同學講自己的分析結果(充分啟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和發表不同意見,課堂氣氛活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完成教學目標。)
5、精讀課文,深層探究
1.學生精讀課文,自由質疑 2.教師整理學生的提問,為探究定向。
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有:(1)文章開頭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圖序》,僅僅為了引出說明對象嗎?
(2)為什么要寫荔枝不耐貯藏這一點?能否從課文中刪去?(3)有關荔枝花的文字能否刪除?為什么?
(4)最后一段引用蘇軾的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學生思考,并自由發言】
6、聚焦說明方法,分析語言特色,
師生共同回顧初中階段所學的說明方法,常用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引用、下定義、分類別、作解釋、列圖表等。 學生思考,然后小組內交流,小組組長記錄討論要點,并代表本組發言。
7、體驗反思,學以致用
提問:參考以下資料,把這篇課文改寫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平實的說明性文字。
荔枝,……
8、總結本節課 :本文是一篇生動的說明文,介紹荔枝是按照從主到次,由表及里的順序來寫的,主要介紹荔枝果實的形態特征,次要介紹荔枝其他知識,如生產情況。 總之本課教學程序的設立,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進行自主學習,有利養成學生的自主能力和自學習慣的形成,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拓充知識,更好學習鍛煉歸納表達能力。
八、解讀練習設計 :根據單元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我要求學生抓住特征,用文藝性筆調寫一篇自己熟悉的某種植物或動物說明文;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表達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一、設疑問,攝全文(1)
二、作說明,講知識(2—13)外部形態 生態 —果實 果實內部
《南州六月荔枝丹》練習測試題 篇7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1. 了解引用這一說明方法作用。
2. 掌握本文從主到次、由表及里的說明順序。
3. 了解荔枝的生態及其生產情況,豐富科學知識。
4. 品讀鑒賞本文作為科學小品所具有的科學性和文學性。
二、教學重點:
1. 引用等說明方法。
2. 本文的結構方式。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引用的詩詞典故,結合上下文,分析它們所起的作用。
四、教學方法:
1. 合作探究法
2. 點撥法
3. 競賽激勵法
五、教學用具:
1. 多媒體
2. 實物投影儀
六、教學步驟:
課前準備
一張白紙
一、導入
[多媒體顯示荔枝特寫鏡頭]
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屏幕上的這種鮮艷誘人的水果,它被人們稱為水果之王,它叫——(學生齊答:荔枝)。
請仔細觀看畫面,并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眼中的荔枝,也可以虛擬情境,向從未見過荔枝的人介紹荔枝,或向從未品嘗過荔枝的人推薦荔枝。(請同學發言)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科技說明文單元的第一篇文章:賈祖璋先生的科學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他是如何介紹荔枝的。
二、作者簡介
賈祖璋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科普作家。賈祖璋這個名字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他的家鄉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這個地方就是——海寧。他1901年出生于我們海寧的黃灣(在座的有沒有來自黃灣的同學,你尤其應該為家鄉出了這樣的名人感到自豪,當然,我們每個海寧人都應該為賈先生感到自豪)。
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他就編著了60多萬字的《中國植物圖鑒》等專著,193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他的《鳥類概論》,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現代鳥類著作。此外他還創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有《鳥與文學》、《動物珍話》、《生活素描》、《生物學碎錦》等,我們這篇課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就選自《生物學碎錦》一書。這些作品大多將絢爛多彩的生物作為寫作對象,把豐富的科學知識、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融為一體,具有相當高的思想性、科學性和藝術性。
三、 字詞正音
下面我們一起來給下面這些加下劃線的字詞注音,考察一下大家的預習效果。
紅繒zēng 紫綃xiāo 瓤ráng 醴酪lǐlào
龜裂jūn 絳囊jiàngnáng 渣滓zhāzĭ 萌蘗méngniè
四、強調引用這一說明方法的重要性
說明文這種文體,大家以前都接觸過,比如說初中第三冊上的《中國石拱橋》、《祖國的大豆》、《隆冬話竹》等。請位同學用一兩個詞來表述一下你對這種文體最直觀的感受。(平實、條理清楚、知識量大、單調、乏味、干巴巴)
那么,請大家看看我們這篇課文,你也有干巴巴的感受嗎?(似乎沒有)
當然,這同樣是一篇如假包換的說明文,但為什么能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呢?誰能告訴我這其中的原因。或者說,文章采用了什么樣的方法改變了說明文一向單調乏味的狀態?
(引用了大量的詩文典故)
我們學過許多種說明方法,可已掰著指頭數一數,我們學過哪些說明方法:舉例子;打比方(比喻);作比較(對比);引言論(引用);列數字;下定義;分類別。引用就是其中的一種。而在我們這篇課文里,它更可謂獨領風騷,大放異彩。
下面就請各位同學從課文中找出所有作者引用的詩詞典故,在下面劃上橫線或者波浪線。(約2分鐘)
總共大概有十二處之多,讓我們一起來分析探討他們的作用和妙處。
五、由引用手法的作用入手具體分析文意
1.兒時質疑白居易《荔枝圖序》: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
[投影荔枝干、當場剝開]
作用:以此引入話題,親切活潑,符合閱讀心理。原原本本引用為后文提出不同看法提供依據。
2. 練習形式:課文中引用了許多古詩句來說明有關荔枝的知識,試指出下列引詩的具體說明對象。[見課件]
通過觀看圖片、原文等方式指出說明對象,進而概括出引用文字所在自然段的大意。知道了引用文字的用處,這一自然段說明的重點就自然而然展現在我們眼前了。
3. 引用的作用
這些引用確鑿可信,有極富韻味,給單調的說明文增添了亮色,使其顯得生動活潑,富有文采。
六、學生速讀課文,篩選各段關鍵信息,概括段意。
接下來,請大家快速地通讀全文,篩選各段關鍵信息,有的剛才我們已經通過引用的作用分析過了,有的還沒有分析,但信息點也比較明顯。請用一個詞或一個詞組概括出每段的段落大意,并將其用“——”串成一條直線,寫在課前請大家準備好的白紙上,字寫認真些,寫大些。
請最先完成任務的同學舉手示意,歷時最短的三位同學決出之后,我們將投影他們的閱讀成果,由同學們評出一名“閱讀能手”,他將得到由老師我個人贊助的荔枝干若干,一飽口福。
1.[實物投影儀投影]
參考:質疑《荔枝圖序》——外殼——顏色——果形——大小——膜——肉——不耐貯藏——核——花——產地——品種(圖譜)——移植——發展前景
2.展示教師概括的結構圖。[見課件]
3.重點考察鞏固:看圖(荔枝的果實)指出各部分的名稱。
七、隨堂練習
指出下列各段所用的說明方法。
八、布置作業(課外練習)
1. 篩選課文主要信息,把這篇文章改寫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平實的說明性文字。
2. 課外閱讀《語文讀本》上的“生命的旋律”這一章節的數篇科學小品,(包括《螳螂獵食》、《天鵝》、《葵與向日葵》、《馬鈴薯》),體會其科學性、文學性。
《南州六月荔枝丹》練習測試題 篇8
【學習目標】
1、把握本文說明順序,并了解其作用。
2、領會本文作為文藝性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3、了解荔枝的生態及其生產情況,豐富科學知識。
【學法建議】
1、抓住關鍵語詞理清說明順序,明確荔枝的相關特點。
2、緊扣關鍵語句分析語言運用的準確性和引用古代詩文達到的說明效果。
【課前預習】
1、作者簡介
賈祖璋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科普作家。他創作、編寫、翻譯了二十九部生物學著作。現任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副理事長。賈祖章先生雖已八旬有 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現在終日伏案著述,陸續寫出了許多優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都選自他的《生物學碎錦》。
2、資料鏈接
(1)學前指導
說明對象:(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對象特征
說明方法:下定義、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列數字、畫圖表、引資料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語言:科學性(正確、準確);文學性(生動、形象)
(2)文體介紹
本文屬于科學小品,屬于說明文。所謂小品就是隨筆之類的小文章,科學小品則是介紹科學常識的文藝性說明文,既有很強的科學性,又有一定的文學情趣。
(3)白居易《荔枝圖序》:
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桔,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元和十五夏,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譯文:荔枝生長在巴州和峽州之間一帶地方。它的樹形呈圓的形狀,很像古代用來遮蔽東西的“帷蓋”。葉像桂樹的葉,冬季還是綠色的;花像橘樹的花,在春天開放;果實的顏色像丹砂那樣紅,夏季成熟。果實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殼像紅綢,膜像紫綢,瓤肉像冰雪一樣晶瑩,潔白,漿液像醴那樣甜,像酪那樣酸。(關于荔枝的情況),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情形,那實際的情況比介紹的這些還要好。假如果實離開了枝體,一天顏色就變了,兩天香味就變了,三天味道就變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賓郡的太守樂天,讓官畫工畫成一幅荔枝圖,并寫上這篇序,這是為了告訴沒有見過(荔枝)的人以及雖然見過卻沒有看到它三天以內的變化情況的人。
3、預習思考
(1)預設問題
①粗讀課文,抓住關鍵語詞,概括每段段意,用自己的話或課文的原話詳細準確地表達荔枝的特征。
②文中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說明荔枝的特征。
③預習課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問題?
【課時安排】1課時
一、自學評價
1̣̣̣.下列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無誤的一組是( )
a.粗糙cāo 紅繒zēng 乳酪 lào
b.背負bèi 樹冠 ɡuān 萌蘗 niè
c.龜裂guī 宋徽宗hui 貯藏 zhù
d.諺語yàn 紫綃 qiāo 果梗 ɡěnɡ
2.下列詞語中,書寫無誤的一組是 ( )
a.醴酪 縱然 粗糙 嘔氣
b.希奇 薄膜 烘干 嘲諷
c.花序 進貢 移植 吹噓
d.氣侯 渣滓 絢麗 褐色
3.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詞)解釋正確的一組是( )
a.紫綃(生絲織的綢子) 兼程(既走水路,又走陸路)
b.醴酪(甜酒) 日啖(品嘗)
c.密移造化出深山(自然、天然 ) 絳囊(深紅色)
d.山頂千門次第開(第二次) 渾圓(全、滿)
4、名句填空
①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惠州一絕》 蘇軾
②長安回望繡成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無人知是荔枝來。
——《過華清宮絕句》 杜牧
③你還能默寫出關于荔枝的其他詩句嗎?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本研習
1、整體感知
(1)課文結構順序圖如下:
第一部分:(1節)
第二部分:(2-11節)荔枝的生態(說明荔枝本身)
果實外部形態(2-5)
2節:果___,龜裂片、片峰(粗糙)
3節: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4節: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實內部組織(6-11)
6節: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節: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節:貯藏,______________(與果實關系密切,附帶介紹)
9節: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1節:果花,花期、花___、花___、花___、花____
第三部分:(12-15) 荔枝的生產 (說明荔枝問題)
12節:產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節:果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節:移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節:產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結構圖,作者介紹荔枝采用了那些說明順序?為什么采用這些說明順序?使用這些說明順序有何作用?體現了本文的什么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點探究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既有一般說明文簡明、準確、周密、條分縷析的特點,又有清新誘人的詩意。請學生討論合作完成。
(1)科學性
①語言細密精確(限定范圍、修飾程度、說明條件、比喻形狀)
如:“現代科學發達,使荔枝北移,將來也許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不能改成“將來是完全可能的事”。
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語言的周密上,這些詞語的運用,十分準確表達了信息。
②確數、約數的運用,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例子事實確鑿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術語依據科學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學性
①引用古詩文、史料、故事,既增強了文章的文學色彩,又充實了文章的內容。
細讀課文請找出,并說明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表達生動形象,凸現文采。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結:本文語言的科學性集中體現在用詞準確、周密。文學性集中體現在大量詩詞典故的運用上,既使說明形象生動,又使文章詩意盎然。
三、問題探討
1、題目“南州六月荔枝丹”隱含哪些方面的信息?作者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為標題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在文中是否多余?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段介紹荔枝的文字,思考分析其與課文寫法風格的區別。
荔枝,無患子科。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偶數羽狀復葉,小葉長橢圓形或披針形,全緣,革質,側脈不明顯。……花小,無花瓣,呈綠白或淡黃色,有 芳香,圓錐花序。果實心臟形或圓形;果皮具多數鱗斑狀突起,呈鮮紅、紫紅、青綠或青白色。果肉(假種皮)新鮮時半透明凝脂狀,多汁,味甘美而有佳香。 ——摘自《辭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活動體驗
請利用下面的資料,運用本文最具特色的說明方法,起個好題目,寫一段富有文學情趣的介紹石榴的說明文字。然后讀一讀,同學間交流評價。
1、燃燈疑夜火,轄珠勝早梅。——梁元帝《詠石榴》
2、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天。——白居易《山石榴》
3、榴者,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繽紛磊落,垂光耀質,滋味浸液,馨香流溢……遙而望之,煥若隋珠耀重淵;詳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間。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饑療渴,解醒止醉。——潘岳《安石榴賦》
4、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點,皮中如蜂窠,有黃膜隔之,子形如人齒,淡紅色,亦有潔白如雪者。——《事類合聚》
【參考答案】
一、自學評價
1.a 點撥:b項“背”讀bēi, c項 “龜”讀jūn ,d項“綃”讀xiāo,前二者系多音字,d項系與形近字而誤。
2.c 點撥:皆因形、音都相近或相同而誤。 a項“嘔”應為“慪”,b項“希”應為“稀”,d項“侯”應為“候”
3.c 點撥:a項“兼程”:一天走兩天的路程,b項“酪”:用乳汁制的半凝固狀食品,d項“次第”:依次。
4.答案: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
二、文本研習
1、整體感知
(1)第一部分:(1節)介紹荔枝引用白居易《荔枝圖序》“殼、膜、肉、漿”
第二部分:(2-11節)荔枝的生態 (說明荔枝本身)
果實外部形態(2-5)
2節:果殼,龜裂片、片峰(粗糙)
3節:果色,深紅色或紫色
4節:果形,心臟形、卵圓形、圓形
5節:大小,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至二十多克)
果實內部組織(6-11)
6節:果膜,白、薄
7節:果肉,白色半透明(顏色)、味甜微酸(味道)、制作方法
8節:貯藏,不耐貯藏(與果實關系密切,附帶介紹)
9節:果核,長圓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或綠色
10,11節:果花,花期、花形、花型、花序、花蜜
第三部分:(12-15) 荔枝的生產 (說明荔枝問題)
12節:.產地,中國南部
13節:果譜,種類、內容、荔枝品種
14節:移植,習性、古荔枝移植情況
15節:產銷,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滿足需要
(2) 明確:本文是把荔枝作為水果來介紹的,按照從主到次,由表及里的順序來寫。課文主要介紹荔枝的生產特征,次要介紹生產情況。在介紹果 實時,又根據它的結構特點,采用了由外到內,由表及里的空間順序。在說明荔枝果實的外部特征時,又按照殼面構造—色澤—外形—大小、重量的觀察順序來寫。 這樣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態特征,又說明了有關它的其他知識。
2、重點探究
(1)科學性
①語言細密精確(限定范圍、修飾程度、說明條件、比喻形狀)
者用揣測語氣,說將來也許有可能發生這樣的事,就變成了肯定語氣,指將來必然產生的事實。又如: “成熟的荔枝,大多數……紫色”中的“大多數”、“荔枝的大小,通常直徑三四厘米”中的“通 常”、“荔枝的肉的細胞壁特別薄,……一般都不留渣滓”中的“一般”、“荔枝曬干或烘干,……完全失去潔白的面貌”中的“完全”。在語言的周密上,這些詞語的運用,十分準確表達了信息。
②確數、約數的運用,
如:“一年開花兩次”、“大約重60克”、“通常直徑三四厘米”、“重達四五十克”等等。
③例子事實確鑿
如:13節荔枝古籍,其中“陳紫”一種,現名“莆田荔枝”……
④術語依據科學
如:荔枝殼粗糙,用果樹學術語叫“龜裂片”。還有如“片峰”“果肩”“果頂”等
(2)文學性
①引用古詩文、史料、故事,既增強了文章的文學色彩,又充實了文章的內容。
細讀課文請找出,并說明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
a. 白居易的《荔枝圖序》,給人感覺開頭新穎,引人入勝,并為后文作者與白居易對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據。
b. 徐勃《詠荔枝膜》,說明荔枝味美。
c. 引用白居易的“一日而色變,……色香味盡去矣”,說明荔枝不耐貯藏。
d. 杜牧的詩歌“長安回望繡成堆……無人知是荔枝來”,一方面說明荔枝不耐貯藏,另一方面就是對這件事的嘲諷。
e. 蘇軾的詩歌“羅浮山下四時春……不妨長作嶺南人”,一方面為大力發展荔枝生產展現了一幅藍圖,另一方面說明荔枝的味美。
②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表達生動形象,凸現文采。
如:細長如指,圓小如珠等
三、問題探討
1、題目“南州六月荔枝丹”隱含哪些方面的信息?作者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為標題目?
“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的七個字,包含了荔枝的生長地域、成熟的時間、以及鮮明的色澤,以這句話作為標題,能激發人豐富的聯想;并且它是引用明朝詩人陳輝《荔枝》中的一句詩,具有濃厚的文學氣息,同文章的語言風格是一致的,比用“荔枝”作標題要好。
2、第一段在文中是否多余?作用是什么?
存疑導入,引人入勝。幼年時對荔枝的疑問引出說明對象。
初設印象,列出說明總綱,使文章結構緊湊。
白居易的話有對有錯
殼如紅繒——錯(粗糙)
膜如紫綃——錯(誤作)
瓤肉瑩白如冰雪——完全正確
漿液甘酸如醴酪——對
3、略
《南州六月荔枝丹》練習測試題 篇9
賈祖璋,浙江海寧縣人,是我國獨樹一幟、久負盛名、勞績卓著的生物科普作家。
賈祖璋1901年誕生于錢塘江畔,從小熱愛自然,嗜愛觀察和辨別花鳥蟲魚。14歲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20歲畢業,后當了三年小學教師。1921年他就在上海《時事新報·學燈》上發表有關生物方面的文章。1924年春,經嚴格考試,以第一名被上海商務印書館印刷廠所屬的模型標本部錄用,成為制作各種生物標本的工人。他敬業惜時,自愿搬進商務印書館的植物園住,精心觀察,詳細記錄,積累了大量制作素材。隨后他參考日文資料編著了《鳥類研究》《普通鳥類》《世界禽鳥物語》等書,從此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193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他的《鳥類概論》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現代鳥類專著。三十年代,他還與賈祖珊一起撰寫了六十萬字巨著《中國植物圖鑒》。1934年9月《太白》雜志創刊,開辟“科學小品”專欄,他和周建人、高士其、董純才,顧均正、劉熏宇,柳湜等成為我國最早的“科學小品”作家。以后,他致力于中國民族色彩和地方風韻的 科普讀物的創作,解放前出版的有《鳥與文學》《動物珍話》《生物素描》《碧海丹心》等;解放后則有《生命的韌性》和《生物學碎錦》等。他共寫過十多本生物學著作,編過近二十種生物課本。他的作品清新優美,大多以絢爛多彩的生物為寫作對象,把豐富的科學知識、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融為一體,有相當高的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他的《花兒為什么這樣紅》1981年榮獲全國1976年10月—1979年12月全國“新長征優秀科普作品獎”一等獎。
他長期從事科普讀物的編輯工作。解放前他就從事編輯工作,1953年以后先后擔任中國青年出版社第四編輯室主任,科學普及出版社副總編,積極從事科普出版工作,貢獻卓著。十年動亂中,被迫退休。粉碎“四人幫”時,已年近八旬,但他人老心不老,終日伏案著述,后并當選為福建省科普創作協會理事長和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副理事長,并擔任福建省科協顧問。
《南州六月荔枝丹》練習測試題 篇10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賈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第一教時,下面我從七個方面說這堂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人教版中職規劃教材語文(基礎版)第一冊第三單元首篇講讀課文,本單元是說明文單元。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在初中教學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如何抓住特征說明事物,使學生體會到只有抓住特征,才能有可能將事物說明白。那么《南州六月荔枝丹》作為說明文單元的起始課,它除了具有一般說明文的特點外,還帶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因此它是一篇介紹科學常識的文藝性說明文,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不言而喻,它對后面的說明文教學有著領啟、示范作用。
2、教學重點:
根據本單元的特點和本文自身的特點,我將第一教時的教學重點定為以下兩點:
①通過認真閱讀,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
②理清本文說明順序和結構。
本文屬科學小品,文章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講析時不要面面俱到,要以學生的實際和大綱要求出發,有取有舍,突出重點。
3、教學難點: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水平,確立本教時的難點是:
理清本文說明順序和結構。(也是教學重點②)
本文善于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對荔枝的特征作具體的說明,內容較多,通過理清順序和結構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明確本文的學習思路。
4、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的要求和編寫教材的意圖,和本文的特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A了解文中介紹有關荔枝的科學知識。
B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抓住特征說明事物的寫法。
C掌握課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說明順序。
(2)能力目標
① 訓練學生觀察能力,養成良好習慣。
②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閱讀說明文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德育目標
了解作者仔細地科學研究的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專業的感情。
二、說學情
我認為制約職專一年級學生學習本文的兩點不利因素是:
①客觀因素:學生普遍反映不喜歡上說明文課,認為說明文是一種枯燥無味的文體。
②主觀因素:“荔枝”對閩南地區的學生來說,已經太不新鮮了。三、說教法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更好的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說明文的積極性,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
(一)教法的選擇
1、自主與合作探究法:自主與合作學習正是“不教而教”,它使得學習過程由制導向自主和自由學習拓展,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本文語言淺顯易懂,生動有趣,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探究問題,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同時還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
2、點撥法:根據教學重、難點教師設計一些問題情境,讓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點撥,讓學生高質量地完成教學目標。可以說點撥法,是開啟學生智慧火花,提高學習效率最佳方法。
3、直觀教學法——主要利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
《南州六月荔枝丹》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拓寬課本知識體系,開闊學生的視野。
(二)選擇以上幾種教法的依據
1、依據現代教育學理論:根據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打破教師以教為中心,單向灌輸的陳舊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上幾種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讀寫聽說能力的提高。
2、依據教材自身的特點:本文是篇淺顯易懂,生動有趣,富有詩意的科學小品,又是說明文單元的首篇,利用直觀教學法使學生享受說明文教學帶來的樂趣,達到認知水平提高與情操品德教育雙重目的。
3、依據學生自身的心理特點:這一年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渴望被人尊重和信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創設寬松的民主氛圍,把學生擺在主動探求者的位置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所以自主與合作討究法是新世紀語文教學的必然選擇。
三、說學法
學法指導:
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在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技能的過程,也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到“會了”。現代教學論提出要轉變教學觀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強調學生自主的主體意識。在職專語文教學過程中就要始終體現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指導。
1、觀察法或課外閱讀法:課前布置學生認真觀察荔枝或時令水果的構造或者查閱有關荔枝資料的書籍。
2、朗讀體悟法:本文引用大量詩文、資料,通過反復朗讀,仔細品味本文富有詩意的語言風格,在情感得到滿足和愉快后能更加深刻獲得知識。
3、練習法:結合本文課后練習題一、二、三讓學生自主學習本節課重難點,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
四、說課堂教學程序
素質教育提倡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強調“以生為本”,一切教學的設計與實施,都應首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掘學生學習說明文的潛力,提高學生學習說明文的效率。因此,以開放的思維,以現代的教育模式學習本文,將對說明文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和新課標理念及職專生的感知水平,我確立以下教學程序:
1、課前預習,掃清障礙
①準備工具書,自查生字詞,培養學生獨立使用工具書的能力。
②參照書上“閱讀提示”,自讀課文,對課文有初步的了解。
2、導入新課,激起興趣(10分鐘)
①導語:你們對荔枝真的很了解嗎?你們知道吃進肚子里面并非是荔枝的果肉,而是種子外面的一層膜嗎?
②明確文體:
科學小品:是一種以靈活的形式通俗簡短地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
特點:科學性、文藝性
③多媒體展示有關荔枝生態知識(為學習知識目標打好基礎)
④作者簡介(完成德育目標)
⑤處理生字詞(鞏固基礎知識)
(這樣安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做好鋪墊。)
3、提出問題,朗讀課文(17分鐘)
思考:①標題給我們提供了荔枝的幾點信息?有何創意?(完成課后習題一)
②作者筆下的荔枝與白居易《荔枝圖序》的荔枝異同點?(完成知識目標A、B和德育目標)。
③概括文章內容,完成課后習題三(突出教學重點①)
(朗讀課文品味科學小品語言為第二教時分析比較平實性說明文與科學小品做鋪墊。提出問題以小組形式討論、探究激發學習興趣。)
4、自主學習,理清結構(突出重點②,突破難點)(15分鐘)
師質疑:練習冊上的輔導要點和課后習題三對本文的結構劃分是否正確(如把荔枝的花歸為荔枝的果實內部)?
讓學生獨立理清說明順序、結構,并畫出本文結構圖,然后找不同程度的幾個同學講自己的分析結果,其余的同學則認真聽并結合自己的理解做出選擇!根據學生的討論和闡述,老師點撥并給予明確的答案,但不是標準答案,因為本沒有標準答案。
(充分啟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和發表不同意見,課堂氣氛活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完成教學目標。)
5、總結本節課(3分鐘)
本文是一篇生動的說明文,介紹荔枝是按照從主到次,由表及里的順序來寫的,主要介紹荔枝果實的形態特征,次要介紹荔枝其他知識,如生產情況。
總之本課教學程序的設立,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進行自主學習,有利養成學生的自主能力和自學習慣的形成,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拓充知識,更好學習鍛煉歸納表達能力。
五、說練習設計
根據單元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我要求學生抓住特征,用文藝性筆調寫一篇自己熟悉的某種植物或動物說明文;并請個別同學在上《我國古代的幾種建筑》時進行口頭交流。
練習設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六、說板書設計
《南州六月荔枝丹》練習測試題 篇11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從實到虛的說明順序,并了解其作用。
2、領會本文準確地運用語言和引用古代詩文加強說明效果。
3、了解荔枝的生態及其生產情況,豐富科學知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本文的結構方式。
2、難點: 本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三、教學時數:
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 :
第一課時
預習思考題:
1、仔細閱讀本文,注意科學小品的文藝性和文學筆調。
2、本文引用了哪些故事、史料、詩文來說明。
3、本文是怎樣虛實結合的?
4、畫出本文的結構圖。
字詞正音:
繒zēng(古代絲織品的通稱) 瓤ráng(瓤子) 醴lǐ(甜酒) 酪lào(用乳汁 制成的半凝固狀食品) 囊náng(口袋) 勃bó(煙起貌) 莆pú(福建莆田縣)
詞語補釋:
龜裂: jūnliè呈現許多裂紋。(龜甲guījiá)
幅員: 領土面積。地廣狹為幅,周圍為員,員即圓。
勞民傷財: 既使人民勞苦,又耗費錢財。(使動用法)現多指濫用人力物力。
不了了之: 把問題放在一邊,就算了事。了: 完成。了(第二個): 了結、結束。
逼真: ⑴極象真的;⑵真切。
絢麗: 燦爛美麗。
渣滓: ⑴物品提出精華后剩下的東西;
⑵比喻品質惡劣對社會起破壞作用的人。
兼程: 一天走兩天的路。
造化: ⑴自然界的創造者,也指自然。⑵福氣、運氣。
解題: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陳輝《荔枝》詩中的句子。用古詩命題蘊藉含蓄,引人入勝。此題內涵豐富: 產地南州,泛指我國南部地區;成熟的季節六月(公歷七月);鮮果的色彩丹,絢麗如丹。突出了荔枝生態的主要特點產地、成熟期、顏色。充滿詩情畫意,而且引古詩為題,也與全篇廣泛引證的風格統一起來。
本文屬于科學小品,屬于說明文。所謂小品就是隨筆之類的小文章,科學小品則是介紹科學常識的文藝性說明文,既有很強的科學性,又有一定的文學情趣。
作者簡介:
賈祖璋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科普作家。他創作、編寫、翻譯了二十九部生物學著作。現任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副理事長。賈祖章先生雖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現在終日伏案著述,陸續寫出了許多優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都選自他的《生物學碎錦》。
課文分析:
本文開頭寫幼時的印象,未顯出荔枝的特色,因而未引起多大興趣。這就與上小學后讀到的《荔枝圖序》里的精彩描寫(比喻說明)產生了矛盾,形成了對比,自然就構成了全文的懸念,使讀者急于知道荔枝是怎樣一種水果,有無價值。引用白居易一文,有著借以為綱,依次展開說明的作用。
課文結構順序圖如下:
第一部分: 介紹荔枝引用白居易《荔枝圖序》“殼、膜、肉、漿”(總挈全文)
1.外殼龜裂片、片峰(粗糙)
2.顏色深紅色或紫色
形態 3.形狀心臟形、卵圓形、圓形 說
(表) 4.大小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至二十多克) 明
南 第二部分: 荔枝的生態 5.殼膜白色 荔
州 (主) 枝
六 6.果肉顏色、味道、肉質、制作 本
月 (里) 7.貯藏不耐貯藏(與果實關系密切,附帶介紹) 身
荔 果實 8.果核長圓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或綠色
枝 9.果花花期、花形、花型、花序、花蜜
丹
10.產地 中國南部
(實) 說明
(次) 11.果譜 種類、內容、荔枝品種 荔枝
第三部分: 荔枝的生產 有關
12.移植 習性、古荔枝移植情況 問題
(虛)
13.產銷 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滿足需要
第三部分,雖非本文主體,但卻是全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提出了我國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荔枝生產的有關問題,體現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
本圖要求學生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填空解決,最后老師訂正。
第二課時
寫作特點:
一、按照所要說明的事物的組成部分及有關問題確定說明順序。
具體說,先主后次,由表及里,從實到虛。(見上表)
二、說明事物時,注意準確性與科學性。
1.運用確鑿的事實(包括有關歷史事實)和具體數字來說明問題。
例: 為了說明“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科學性,在第三自然段里,除例舉荔枝成熟后都是紅色的一些事實和古人有關的詩句外,還舉出了它的成熟期不論在廣東還是福建都以七月為盛期的事實(“南州六月”系指農歷而言,指陽歷七月)。這些都足以說明陳輝這句詩有其充分的科學依據。
介紹荔枝的重量(第五自然段),列舉了好幾種不同的數據,有的來自實地調查,有的則引用有關文獻資料,足見其輕重因地而異,介紹真實、全面、不容置疑。
2.既重視引用古代有關荔枝的知識作為依據,又注意糾正其不確切的地方。
例: 在引述白居易《荔枝圖序》中的“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的話之后,在第二自然段里指出第一句“殼如紅繒”的確也還有不足之處;在第六自然段里指出“膜如紫綃”的形容則“是把殼肉壁的花紋誤作膜的花紋了”。
三、恰當地引用古代詩文。
課文中大量引述古代關于記述荔枝的詩文,達十二處之多。這樣引用: 1.充實文章內容,豐富讀者知識;2.使文字生動活潑,具有文學韻味,引起讀者興趣;3.寓科技知識于文學描寫,使讀者可由文學欣賞而獲得科學知識。
作業 :
[思考和練習]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第五題。\par 第二題提示:
回答本題,必須從比較中去發現差異,然后抓住關鍵詞語從所表示的語氣、表示的時間、表示的范圍等方面進行分析,便能弄清這些句子在意思上的不同。
第五題提示:
訓練目的: 1.將科學小品和科技說明文改為科普知識說明文;2.培養口頭表達 能力。
寫作要求: 1.寫作目的是介紹有關荔枝的科普知識,讀者對象(即聽眾)都是學 生,因此文字應平實,既盡量避免專業術語的出現,又不應過多 的文藝筆調,應多用口語; 2.內容不能離開課文和題目提供的文字去隨意添加和更換; 3.知識說明部分要抓住被說明的對象的特征并按一定的說明順序; 4.要用講話稿的形式,不能只是說明文宣讀的模式。
《南州六月荔枝丹》練習測試題 篇12
一:教學目的
1、了解荔枝的結構、生長等知識。
2、領悟作者引用古詩文典故的作用。
3、學習本文生動、準確的語言。
4、嘗試用文藝性筆調寫一篇說明文。
二、教學設想
1、 本文是一篇生動的說明文,因此本文的重難點應放在對荔枝知識的了解上和一些生動手法的運用上,而對說明方法和說明順序,初中有所提及,故可略及。
2、 用文藝性筆調寫作,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與延伸,對作文要求不應過高,能會一些方法與技巧就行。
3、 在教學方法上,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為主,教師適當引導為輔。
4、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 導入
教師提問:你吃過荔枝嗎?你對它了解嗎?
學生可能答:吃過。荔枝表皮粗糙,紅色,肉甜。
教師明確:學習本文,了解荔枝。
二、 教師明確文體知識 1: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
2:科學小品:多用文藝性筆調介紹科學知識和闡述科學道理,使人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某種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藝術上的享受的一種文體
3:特點:知識性、趣味性、通俗性。
三、 投影打出作者簡介,學生閱讀了解。
賈祖璋:我國著名的科普作家。生于1901年,浙江省海寧縣人。早在三十年代,他就有《中國植物圖鑒》等專著,193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他的《鳥類概論》,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現代鳥類學著作。他創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寫《鳥與文學》、《動物珍話》、《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了《生物學碎錦》。
賈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絢麗多彩的生物為寫鞫韻螅遜岣壞目蒲е丁⒗分逗臀難е度諼惶澹兇畔嗟備叩乃枷胄浴⒖蒲院鴕帳跣浴?nbsp;
四、 要求學生帶著以下兩個問題瀏覽課文,完畢后,以小組形式討論探究以下兩個問題:
1、 標題給我們提供了荔枝的幾點信息?這一標題有何創意?
2、 作者認為白居易的《荔枝圖序》里的“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甘酸漿液如醴酪”的話對嗎?
學生自主討論探究后可得:
1、 ⑴標題給我們提供了三點信息:
產地 南州——泛指我國南方。
成熟期 六月——陽歷七月。
顏色 丹——紅色。
⑵以詩為題,新穎,同時也很有概括力(荔枝的重要信息)。
2、 白居易的話有對有錯
殼如紅繒——錯(粗糙)
膜如紫綃——錯(誤作)
瓤肉瑩白如冰雪——完全正確
甘酸漿液如醴酪——對
五、 文中還給我們提供了不少荔枝的有關知識,要求細讀課文,讀后以小組形式討論探究,完成學案上的圖表。
討論探究后,師生共同可得:
外殼:塊狀裂片、粗糙
外部形態 顏色:深紅色、紫色
(表) 形狀:心臟形、卵圓形或圓形
果實 大小: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
(主 )
內膜:白、薄
內部結構 肉: 白色半透明,味甜微酸
(里) 核(種子):長圓形,表面光滑,棕褐色。無核
花期 二月初到四月初 長
生長 產地 我國
(次) 習性 喜溫暖
六、要求一學生概述荔枝的有關知識,其他同學思考:文中除了有這些知識,還多了那些內容?這些內容有何作用?概述后討論以上問題。
答案可能為:
1詩文, 作用
《荔枝圖序》 說明荔枝的外形及內部特征
《詠荔枝膜》 說明荔枝的膜的輕薄
《過華清宮絕句》(一) 說明荔枝的不耐貯藏
《惠州一絕》 突出蘇軾對荔枝的喜愛
2掌故 作用
唐明皇寵幸楊貴妃兼程送荔枝 說明荔枝的不耐貯藏
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 說明荔枝的性喜溫暖特點
文徵明說顧氏種活荔枝事 說明荔枝的性喜溫暖特點
3比喻 作用
絳囊、紅星、珊瑚珠 說明荔枝顏色紅的特點
飛焰欲橫天、紅云幾萬重 說明荔枝成片林的絢麗美景
教師小結:這些內容極大地豐富了文章的知識性和趣味性,使得文章生動了許多,也極大地激發了我們閱讀的興趣。
七、 布置作業:
1,背誦本文中的詩文。
2,你認為本文語言的準確性體現在何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 檢查詩的背誦情況。
二、 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的說明特例,并思考如果去掉這些特例,效果怎樣?
1, 特例
⑴又有黃荔,淡黃色而略帶淡紅。
⑵現在海南島有無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
2效果
內容不夠豐富,說明不夠周密、嚴謹、準確。
三、 其實本文的準確還體現在語言上,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文語言的準確性體現在何處?
師生討論后可得:
1, 明確的科學術語。
⑴裂片中央有突出部分,有的尖銳如出刺,這叫做片峰。
⑵蒂部周圍微微突起,稱為果肩。
2, 適當的數量表述。
⑶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⑷古代講荔枝的書,包括蔡的在內,現在知道的共有13種,以記福建所產的為多,尚存8種;記載廣東所產的僅存一種。
3, 恰當的限制性詞語的運用。
⑸現在科學發達,使荔枝北移,將來也許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⑹古代講荔枝的書,包括蔡的在內,現在知道的共有13種,以記福建所產的為多,尚存8種;記載廣東所產的僅存一種。
四、 課外延伸。
閱讀下面的文章,思考、合作探究以下兩個問題,完畢后回答。
1, 這篇文章給我們講了什么科學道理?
2, 這篇文章的生動性體現在什么地方?
彩霞的故事
豆豆是大海中一個極普通的小水滴,今天有機會游到了水面。“啊!外面可真美呀!”豆豆不禁感嘆道,“藍藍的天,白白的云,還有小鳥在飛,如果我能上天那該多好啊!”一束陽光射到她的身上,她全身暖洋洋的,真是舒服極了。漸漸地她感到困意越來越濃,再也無心看那美麗的天宮,她伏在小伙伴們的身上睡了過去……
忽然,她覺得身上越來越熱,就像傳說中的神仙一樣,變成了一絲青煙,從海面向上慢慢飄去。“豆豆,歡迎你來天宮作客。”不知是誰在與自己說話,豆豆向四處望去。啊!有這么多的小伙伴和自己飛向天宮。她飛呀飛,飛了一天又一天,可是還沒見到天宮的影子,她心中有些著急了。
正在這時,一陣風吹過,豆豆不禁打了個寒顫,她感到全身幾乎凝固住了。她試著飛,可就是飛不起來,她已還原成了一滴水。她還沒來得及看看四周,只覺得身體一沉,落了下去。一想到自己將摔在地上,變得四分五裂,她就怕得發抖。“救救我呀!救救我呀!”她使出全身的力氣叫喊著。“豆豆別怕。”灰塵大姐拍了拍豆豆的肩膀說道:“你們這些小水滴要想變成云,就要遇到上面的冷氣與下面的熱氣,因此你們時而成水,時而成氣,這就是你們上升和下落的原因,過一段時間你們就會變成云了。”“啊?”豆豆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要變成云嗎?”“很有可能。”聽到這,豆豆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漸漸地她又感到身上暖烘烘的,也輕盈起來。她睜開眼睛,看到無數小伙伴用自己的體溫把她弄熱,她十分激動,又一次和小伙伴們向上飛去……就這樣,不知上來下去多少次,她終于成了云的一分子。
早晨太陽出來了,金色的陽光照在豆豆和她的小伙伴身上,把她和小伙伴的周身染紅了。當她正欣賞自己的衣裳時,聽到下面的人們,贊道:“看!彩霞多么美啊!”“彩霞?難道我變成了美麗的彩霞,難道彩霞就是我這樣的小水滴組成的?”想到這兒她高興地跳起來喊道:“我成了彩霞!”可她的小伙伴在旁邊嘆道:“我見到的彩霞總是變來變去的,可咱們一點也沒變化,一點也不好!”聽到小伙伴的話,豆豆有些傷心地低下頭自語道:“彩霞是怎樣游動呢?”她的話音未落,一陣風吹了過來,風好大,吹得她再也站不住了,她失去了知覺,隨風飄去……
一陣說話聲把她吵醒:“看到了嗎?彩霞剛才在動呢,現在的形狀多像只火鳥呀!聽到這,她忘了痛,高興地喊道:“彩霞動了!”“豆豆姐姐!”站在旁邊的一個小伙伴拉了拉她的袖子說:“彩霞為什么只是金黃或紅色,而不是綠色呢?”“這——”這突來的問題使她有些不知所措,這時那顆灰塵又飛到了她的身旁。“灰塵姐姐!”她忙叫道,“問您一下,彩霞為什么不是綠色的呢?”灰塵笑道:“你向外看看,在彩霞與太陽間有無數的東西,有灰塵、水氣和氣體分子,他們使陽光散射,散射后的剩余色光(黃、紅)才落到你們身上,所以你們只是黃色或紅色。”豆豆終于明白了彩霞所有的秘密。
沒過幾天,豆豆又變成了普通的水滴,隨著雨水回到了她的家——大海。晚上豆豆做了個夢,夢到了她變成彩霞的那段故事。
學生可能有的答案:
1, 雨的形成過程。
2, 生動性
⑴生動的描寫:
①忽然,她覺得身上越來越熱,就像傳說中的神仙一樣,變成了一絲青煙,從海面向上慢慢飄去
②早晨太陽出來了,金色的陽光照在豆豆和她的小伙伴身上,把她和小伙伴的周身染紅了。
……
⑵擬人的手法:
③豆豆不禁感嘆道,“藍藍的天,白白的云,還有小鳥在飛,如果我能上天那該多好啊!”
④晚上豆豆做了個夢,夢到了她變成彩霞的那段故事。
……
⑶精彩的故事:
豆豆變成雨的經歷……
五、小結“文藝性筆調”的特點
㈠文體上,可編織故事。
㈡內容上,可穿插詩文、掌故、傳說……
㈢在表達方式上,可有生動的描寫、巧妙的比喻、個性化的擬人……
五、 布置作業:
用文藝性的筆調寫一篇短文,介紹你家鄉的一種水果或其他特產,力求寫出其中蘊含的文化意味。
附:古代詠石榴的詩文。
1、 燃燈疑夜火,轄珠勝早梅。 ——梁元帝《詠石榴》
2、 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天。 ——白居易《山石榴》
3、 榴者,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繽紛磊落,垂光耀質,滋味浸液,馨香流溢…… 遙而望之,煥若隋珠耀重淵;詳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間。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饑療渴,解醒止醉。
——潘岳《安石榴賦》
4、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點,皮中如蜂窠,有黃膜隔之,子形如人齒,淡紅色,亦有潔白如雪者。 —— 《事類合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