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兩首》教學設計2
【實用教案】〖創意說明〗
朗讀是含英咀華、把經典“化”入個人身心的過程。課堂上,教師示范朗讀,把自己對作品精華處的理解和感受“讀”給學生聽,同時指導學生讀,這是“美讀”,更是“讀美”。
〖教學步驟〗
一、教讀,學習朗讀技巧
1、第一遍朗讀,教朗讀節奏、重音,可參考如下設計:
假如/我是一只鳥,(深沉地)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悲憤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憧憬地)
──然后/我死了,(平靜地、執著地)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痛苦地、深情地)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2、第二遍朗讀,教連讀,即朗讀時句斷而氣流不斷,讀得流暢起伏,如下面這四句: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3、第三遍朗讀,確定詩句的感情基調,做到以情帶聲。
4、第四遍朗讀,詩出情感的層次。第一層,詩的一、二句,男領;第二層,詩的三、四、五、六句,男合;最后兩句是全詩的最強音,男領一遍,全班齊讀一遍。
二、品讀,體會詩的意蘊
1、探究詩中意象的含義。
教師講析:1938年,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正踐踏著我們中國的土地,在這國難當頭的時刻,詩人艾青用筆發出了戰斗的呼聲。“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國土的寫照,“河流”就是那長期郁積在人民心中的悲憤,“風”象征著人民心中對侵略者暴行的憤怒,“黎明”預示著人民為之奮斗獻身的獨立自由的曙光。
2、評說詩中“鳥”的形象:
⑴ 要求學生用“這是一只______的鳥”句式說話。
⑵ 學生發言,教師適時點撥,形成以下答案:
這是一只歌唱著的鳥。
這是一只歌唱得喉嚨嘶啞的鳥。
這是一只在炮火連天的危急時刻奮力歌唱的鳥。
這是一只為人民抗擊侵略的斗爭精神而歌唱的鳥。
這是一只為祖國的美好未來而歌唱的鳥。
這是一只因為祖國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災難而痛徹肺腑的鳥。
這是一只用生命為祖國歌唱、摯愛著多災多難的祖國的鳥。
這是一只和祖國生死相依、對祖國忠貞不渝的鳥。
……
⑶ 教師小結:“鳥”的形象正是詩人自己的形象,“鳥”的歌唱是詩人也是全民族那對祖國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愛的表白。
三、聽讀,聆聽名家朗誦
1、播放瞿弦和的配樂朗誦《我愛這土地》,靜靜聆聽,聽三遍,體會節奏、重音等朗讀技巧及情感把握。
2、師生交流聽后感受。
四、演讀,歌唱愛的赤誠
1、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練習朗讀。
2、指名優秀學生示范讀。
3、師生合作,演讀全詩:第一層,詩的一、二句,師領;第二層,詩的三、四、五、六句,男合;最后兩句是全詩的最強音,師領一遍,全班齊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