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13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 九年級上冊第六課 南環中學 羅曉華 | ||
教學目標 | 一、知識目標 1、理解全文內容,理解主題思想。 2.了解小說中刻畫人物性格時運用的主要方法。 3.學習本文構思的巧妙及情節的曲折。 | |
二、能力訓練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學習通過人物語言、行動、神態、揭示人物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 ||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2.理解作者對文中主人公深切的同情。 | ||
教學重點 | 1.學習本文巧妙的構思,曲折的情節。 2.學習通過表情、行動、心理、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的手法。 | |
教學難點 | 1.學習本文構思的巧妙及情節的曲折。 2.深刻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 | |
教學突破 | 1.梳理小說情節,感悟起伏曲折的情節所表達的深刻主題。 2.誦讀欣賞文中的語言、行動和心理描寫,理解人物形象。 | |
教學準備 | 教師準備 1.課前查找相關資料。 2.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 |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典解決生詞。 2.熟悉課文,了解小說的故事情節,復述故事情節。 | ||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新課 心就象是天平,可以用它來衡量事物的輕重,同樣的東西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分量是不一樣的。如果在你的心之天平上,一端放上親情,一端放上金錢,會向哪一邊傾斜呢? | |
(二) 點名讓學生結合預習介紹作者。 1介紹作者:莫泊桑(1850--- 1893),19世紀法國著名的小說家。 代表作有《羊脂球》《項鏈》等。其他 同學補充。 2.補充:他出身于沒落的貴族家庭,當過兵,做過小公務員,目睹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所以他有深厚的創作基礎。他特別善于寫揭露資產階級社會道德的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其中的一篇。 | ||
(三) 指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復述故事情節并思考小說的主要人物 |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
對學生的復述作出評點。結合以菲利 普為人稱的復述,要求學生找出文章中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稱呼的變化。 | 1.通過閱讀找出稱呼的變化:壞蛋、流 氓、無賴、正直、有良心的人、小子、 家伙、賊、流氓。 | |
1. 提問:從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稱呼的變化可以看出他們對于勒態度變化的線索是怎樣的?啟發:最開始于勒占用了菲利普應得的一部分時,人們打發他去了美洲。 | 2.根據教師啟發,找出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變化的線索:打發他走à盼 望、贊揚à又罵又躲。 | |
2. 提問: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的變化是表現出來的人物行為,如果深入人物內心,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情感變化又是怎樣的? | 3.在教師的引導下,由表及里,逐步深 入理解課文。相互討論交流后回答: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情感變化的線索是:恐怖à希望à恐怖、仇恨。 | |
(四)、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小說主題 |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
1. 分析:于勒的命運變化小說沒有直接交待,而是隱含在菲利普夫婦對他的稱呼、態度、情感等等變化中,以及輔以老船長的敘述交待的。 | 1. 通過小說對菲利普夫婦的描寫把握于勒的命運變化:在家行為不正一出外發財一最后窮困潦倒。 | |
2. 提問:小說描寫這種種變化,表現了什么樣的主題? | 2、于勒命運的變化引起了菲利普夫婦的種種變化,反映出當時社會人與人關系的淡漠炎涼,即便是親情也不再能維系什么,更顯人情的悲涼。 | |
3. 提問:小說描寫了許多人物形象,那么主要描寫的人物是誰?為什么? | 3、聯系上下文思考回答:小說著重描寫的是菲利普夫婦。如果正面描寫于勒,那只能反映他在當時社會中的個人遭遇,不能說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淡漠炎涼,悲劇意味會大大降低。 | |
4. 引用馬克思“金錢關系說” “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金錢可以使冰炭難容的人互相親密起來,使逝同水火的人互相親吻起來。” | 4、學生可以聯系實際,用事例來證明。 | |
5. 歸納本文的主題:小說意在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那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 | 5、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 | |
6. 討論:有人認為本文意在表現資本主義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你是否同意,說說理由。 | 6、學生從菲利普夫婦一家的家境的拮據。生活的窘迫。 | |
(五)、分析小說人物形象。 |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
1、提問:小說描寫了許多人物形象,那么主要描寫的人物是誰?為什么? 主要描寫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婦,為何文章標題又為《我的叔叔于勒》? | 1、聯系上下文思考回答:小說著重描寫的是菲利普夫婦。如果正面描寫于勒,那只能反映他在當時社會中的個人遭遇,不能說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淡漠炎涼,悲劇意味會大大降低。 | |
2、提問: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特點分別是什么? | 2、共同點: 自私、冷酷、惟利是圖、虛榮 | |
3、提問: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特點在共同點之外又有所不同。分角色朗讀。(34—38)小節。 | 3、不同點: 丈夫(膽小、懦弱、毫無主見) 妻子(精明、潑辣、沉著、鎮定) | |
(六)拓展訓練及作業 布置 |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
1、提問:參看課文46小節,“因為父親指著女婿對她使了個眼色。”設想父親當時的心理活動,用父親的口吻表述出來。 | 1、學生自由寫作,互相交流。 | |
2、提問:設想如果父母遇到的是腰纏萬貫的于勒,父母親會有怎樣的表現。試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 | 2、學生自由寫作,集中交流。 | |
3、設問:契柯夫筆下的變色龍也隨著狗的主人身份的不同而改變,莫泊桑 筆下的菲利普夫婦也隨著于勒身份的不同而改變,是否相同。 | 3、學生比較:契柯夫表現沙皇制度下,人不如狗的現實,而本文表現資本主義制度下金錢關系。人物性格不同,契柯夫表現見風使舵、奴顏婢膝、不知羞恥的走狗,本文表現自私、冷酷、惟利是圖、虛榮。 | |
4、小說的景物描寫是小說不可或缺的因素,試找出文中景物描寫的語句并作簡要分析。 | 4、去時景物描寫襯托歡快、喜悅的心情。回來時景物描寫襯托失望、沮喪的心情。 | |
(七)、板書設計 :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稱呼變化: ①壞蛋、流氓、無賴②正直、有良心的人③小子、家伙、賊、流氓 明線 : 態度變化 :打發他走——盼望——贊揚——又罵又躲 情感變化 :恐怖 希望 恐怖、仇恨 暗線: 于勒 在家行為不正——出外發財——最后窮愁潦倒 主題探討①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 ②表現資本主義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 | ||
教學探討與反思 | 通過小說的學習,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欣賞、理解文學作品的能力,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欣賞方法與技巧的傳授,因而,在小說作品的學習中,關鍵是要帶領學生領會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描寫,以及環境描寫的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這個單元中唯一的一篇外國文學作品。通過學習,學生能夠了解這篇小說結構上巧妙的構思、安排,以及把握通過語言、行動、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表現手法。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既要注意作品創作文化背景上的差異,又要把握作品創作的共通之處,從共通處切入,引導學生理解體會。 | |
教學自我評價 | 《我的叔叔于勒》以其精巧的結構、細膩的人物塑造,表現了深刻的主題。個人認為拓展訓練及作業 布置的有關題目,能較好的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比較閱讀《變色龍》也較好的體現了教材與教材的銜接,分析、比較、綜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