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國也》的課例分析
教學設計----陳曼凝
學習目標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了解《孟子》
3、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說理和氣勢充沛的特點
4、理解文中詞語的含義,掌握有關句式的特點
5、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學難點 :課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串講法,朗讀法
教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簡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讀課文;理解設喻方法的運用
(一)導入 新課
在閩南方言中有兩句俗話,叫“龜笑鱉沒尾”,“賣烏賊的笑補雨傘的”,意思是兩個半斤八兩的人,其中一個卻反過來笑話另一個。大家還能再舉出一個類似的詞語嗎?
明確:五十步笑百步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寡人之于國也》,“五十步笑百步”也就是出自這里。
(二)孟子簡介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他受業于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繼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稱為“亞圣”。孟子生于戰國諸侯混戰最激烈的時期,他提出“民貴君輕”、對人民作一定的讓步、反對掠奪性戰爭等主張。為此,他到各國去游說諸侯,反對“霸道”,提倡以“仁”“義”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夠在諸侯中選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這些主張與當時激烈混戰的社會狀況不符,所以均未被統治者所采納。孟子退而與弟子著書,遂成《孟子》。
(三)《孟子》簡介
《孟子》是先秦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說、政治活動、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孟子》與《論語》同是語錄體散文,但與《論語》相比,它篇幅較長,內容也更具體,描繪也更細致。《孟子》比喻準確形象,語言犀利酣暢,感情洋溢飽滿,說理深刻透徹。
(四)復習出自《孟子》的名句
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五)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棄甲曳()兵
(2)涂()有餓piǎo()
(3)雞豚()狗彘()之畜()
(4)數()罟()不入wū()池
(5)無()失其時
(6)謹庠()序之教
(7)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義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莩(3)túnzhìxù(4)cùgǔ?(5)無wú通假字,同“毋”(6)xiáng(7)頒bān通假字,同“斑”(8)悌
(六)串講分析課文
提問:這篇課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這次對話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討論的?
明確:“民不如多。”
提問:在提出“民不如多”疑問前,梁惠王先是自詡曰(學生回答)“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為什么說是“盡心焉耳矣”?具體做法是什么?
要求學生找出來背誦,合書回答。
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提問:通過和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
明確:“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問: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樣的疑問?
明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師作朗讀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中“自詡”的口氣讀出來;“河東兇亦然”中“亦”要重讀,起強調作用;最后“何也?”要讀得稍重一些,疑問語氣加強。
教師帶讀本段,學生朗讀。
教師對背景點撥提示: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提問:孟子對梁惠王這個疑問是如何分析的?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并無本質區別的?
學生思考、回答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提問:對“五十步笑百步”喻義如何理解?
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這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說:“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認為自己對待百姓的政策比鄰國都好,但孟子卻指出,魏國的政策雖好一些,但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說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教師作朗讀提示:孟子設喻一段朗讀時要慢一些,語氣應平緩。當梁惠王進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這句話語氣應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讀語氣。
教師范讀本段,學生朗讀、背誦。
(七)小結
文章的前四段主要寫孟子用比喻作答,不直接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說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政”并無本質區別。
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
(八)布置作業
預習最后一部分,思考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包括幾個方面?
教師小結----陳曼凝
1、能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靈活掌握,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課堂效果良好。
2、由于突發事件的發生----多媒體課件無法使用,整個步驟被打破,雖繼續完成教學但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3、課文講解主要以串講為主,注重字詞義的落實,及新舊知識的貫通。同時在處理文章時注重對文章的朗讀,因為孟子的文章以氣勢見長,所以在教學過程 中注重對朗讀的指導,并且采用教師帶讀的方法,加強學生的領會和朗讀。
4、雖然有經過準備,但從上課中出現的問題仍可看出自己在備課過程中存在疏漏,且對文章的挖掘不夠深入。如“兵刃既接”中的“兵”,沒有細致的分析,誤將他歸為古今異義,但是兵的古義“兵器”在現代漢語中也存在,所以將他歸為一詞多義會更合適。因為是第一課時所以在對文章邏輯結構的分析方面沒有過多的闡述,而對“五十步笑百步”的分析也不夠透徹,這在第二課時時補充。另外對于開篇梁惠王的“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已”的語氣分析有失偏頗,應當在有充足論據的情況下再下定論。
5、由于該班學生較活躍,所以教學過程 中只注重了雙邊交流,而忽視了一些提問的設計,這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變通。
高一語文《寡人之于國也》公開課評議----養正中學課題組
評議者1:課文講解主要以串講為主,注重字詞義的落實,及新舊知識的貫通;對于朗讀的分析較細致。應注意的是現代漢語中“勝”通讀shèng,不需要強調古讀音。
評議者2:課堂還是以常規教學為主,注重雙邊交流,講解詳細,基礎扎實。應注意重點字詞的引申、板書;教學節奏較慢。
評議者3:聲音洪亮,基礎扎實。應注意的是“兵”屬于一詞多義,而不是古今異義。
評議者4:基本功到位,兩手抓(既有自我的闡釋,又扣緊高考)。應注意的是教無定法,另外對于開篇的梁惠王語氣的分析過于主觀,還可探討;同時對于“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還可詳細講解。
評議者5:課堂氣氛的控制較好,重點字詞都能涉及強調。
評議者6:注意了孟子文章的氣勢,將他文章的“理直氣壯”表達了出來。
評議者7:應該注意的是對于文言文的語氣、語調、標點的使用,要講究抑揚頓挫;關鍵語句的分析應留有時間給學生思考;對于文章的邏輯結構的分析可以再深入挖掘,同時要注意聯系實際;好的提問有利于學生素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