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金屬的化學性質 ,(精選13篇)
2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1
教學目標
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化合物的溶液的反應。
通過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學習,能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并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通過活動與探究,培養學生細致觀察實驗現象的良好行為習慣、從細微實驗現象差別分析得出實驗結論的能力,形成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
重點和難點
金屬與氧氣反應;金屬活動性順序;置換反應的判斷
實驗準備
教師:鎂條、鋅片、鐵片、銅片、稀鹽酸、稀硫酸、鋁絲、鐵絲、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和多媒體課件。
學生:鑷子、試管夾、試管架、試管、砂紙、火柴、酒精燈、小木條。
課時安排 2課時
--
教學過程
點評
第 一 課 時
創設情境引入
多媒體展示下列實物照片:黃金項鏈、銀戒指、鐵匠鋪剛打制出的鐮刀、鎂條。
從學生熟悉的裝飾品入手,有力地激發了學生尋求“金屬為什么會變色”的欲望。
問題
是否為各種金屬的本質顏色?
不是本質顏色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活動
①學生討論并填寫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選兩種)
物質本色觀察到的顏色是否
變色原因
(猜想)
②猜想鎂條、鐮刀變色的原因。
③鏈接民間諺語:“真金不怕火煉”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學生討論、小結:有的金屬能與氧氣發生反應,有的不能。如(化學方程式):3fe+2o2fe3o4。
從生活中的普通現象得到金屬能與酸反應這一性質,無生硬感和灌輸感,可謂水到渠成。
銜接生活小知識
綠豆在鐵鍋中煮熟后為何會變黑?
在生活中有這樣一個現象:綠豆在鐵鍋中煮了以后會變黑;蘋果、梨子用鐵刀切了以后,表面也會變黑。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呢?
教師講解:這是因為綠豆、蘋果、梨子與多種水果的細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鐵反應,生成黑色的鞣酸鐵。綠豆在鐵鍋里煮,會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鐵,所以會變黑。
問題: 從剛才的生活小常識中你有什么啟示?
過渡自然。
由生活常識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語過渡更具“挑逗性”,學生也覺得“學習化學真有用”。
學生猜想:金屬與酸可能會發生反應。
活動與探究:探究金屬能否與酸反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觀察)
金屬
是否有氣體產生
速度
用燃著的木條放在
試管中,有何現象
學生完成表格,討論、交流。
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猜想→探究→交流→分析歸納→小結,使學生覺得金屬活動性順序好像是自己剛發現的,既有所獲,又體驗了成功感。
知識情景再現
①觀察漫畫。
②補充素材:多媒體展示銀戒指、鉛、白金戒指與硫酸反應的現象。
問題:從你的探究和情景素材中你有何發現或有哪些收獲?
學生回答:
①不是所有的金屬都可與酸發生反應。
②金屬種類不同,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不一樣。
③產生的氣體能燃燒,經檢驗是氫氣。
學生書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板演)(教師指導)
①mg+2hcl=mgcl2+h2↑
②zn+2hcl=zncl2+h2↑
③fe+2hcl=fecl2+h2↑
問題1:根據與酸反應的快慢或劇烈程度,能否判斷出上述金屬中哪種最易與酸反應,即它們的金屬活動性如何?
問題2:①上述反應是否是我們學過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②上述幾個反應有何共同點?
借助教學的輔助手段,讓知識再現,有利于突破難點,掃清障礙。
學生討論、歸納
反思小結:
①mg、fe、zn、cu的金屬活動性依次減弱。
②置換反應的定義。
聯想與運用:
1.多媒體展示:下列反應是否都是置換反應?
a.co+cuo=cu+co2
b.fe+cuso4=feso4+cu
c.nh4hco3=nh3↑+co2↑+h2o↑
2.活動與探究:黃金飾品中的假貨常常魚目混珠,社會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活動。因為單純從顏色、外形上看,黃銅(銅鋅合金)與黃金極為相似,所以很難區分。現請你設計兩種實驗方案鑒別真假黃金,要求寫出實驗方法、現象和結論。
反思小結
①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金屬的哪些化學性質?
②你還有哪些收獲或疑惑不解的地方?
鞏固與練習
①課本p14 1、3、4。
②課后小實驗:sn、pb、ag與稀鹽酸反應。
看似練習,實為伏筆,為下節課進一步得出金屬活動性順序搭臺階。
第 二 課 時
復習鞏固
你知道了金屬的哪些化學性質,并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①能與o2反應:4al+3o2=2al2o3。
②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mg+2hcl=mgcl2+h2↑
fe+h2so4=feso4+h2↑
質疑激趣(小故事)
奇怪的天平:趣味化學小組的張同學,從實驗室借來一臺天平,在天平兩端秤盤里各放兩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燒杯,再在兩只燒杯中分別倒入等質量的硫酸銅溶液和硫酸鎂溶液,使天平保持平衡。接著他又拿兩個質量相等的鋁球,并同時將這兩個鋁球分別放入兩個燒杯之中,這時天平兩端繼續保持平衡。過一會兒,將鋁球取出,天平慢慢地傾斜了。是天平出了毛病,還是其他什么原因?
問題:為什么把鋁球放入兩燒杯中天平不能平衡?導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能否猜一猜?
學生猜想:可能是鋁與其中的一種溶液發生了反應,而另一種沒有。
學生驗證猜想
①教師展示:鋁絲、硫酸銅溶液、硫酸鎂溶液。
②學生探究,完成下表:
藥品
實驗現象
結論
鋁與硫酸銅溶液
鋁與硫酸鎂溶液
③教師補充:鐵絲、銅絲、硝酸銀溶液、硫酸銅溶液、硫酸鋁溶液。
④學生實驗“自助餐”,完成下表中的任意兩個。
反應物質
實驗現象
結論
⑤學生交流。
問題:同學們剛才吃“自助餐”的時候有什么發現?
學生1:我發現鋁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而不能與硫酸鎂溶液反應,知道了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學生2:我發現鐵能置換出銅、銀,不能置換出鋁。
學生3:我發現鐵、銅不能置換出鋁,但能置換出銀。
問題:根據你的發現,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嗎?
學生分析:
①鋁能置換出銅、銀,說明鋁的活動性比銅、銀強。
②鐵能置換出銅、銀,說明鐵的活動性比銅、銀強。
③鐵、銅不能置換出鋁,說明鋁的活動性比鐵、銅強。
學生歸納:fe、cu、al、ag的活動性順序從強到弱是al、fe、cu、ag。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問題與啟示
問題:①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能與酸反應?
②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能相互從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換出來?
啟示:①金屬與酸發生反應的條件。
②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的條件。
反思小結
①歸納金屬的化學性質:與氧氣反應、與酸反應、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
②金屬活動性順序應用:置換反應的條件。
練習與鞏固
1教材p14 5、6、7、8
2下列物質能由金屬與酸直接反應生成的是( )
acucl2 bfecl3 czncl2 dagcl
3下表是某種常見的金屬的部分性質:
顏色、狀態
硬度
密度(g/cm)
熔點(℃)
導電性
導熱性
延展性
銀白色固體
較軟
2.70
660.4
良好
良好
良好
將該金屬投入稀鹽酸中,可產生大量的無色氣體。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①試推斷該金屬可能的一種用途。
②該金屬的活動性比銅。(填“強”或“弱”)
③請自選試劑、設計實驗探究該金屬與鐵的活動性強弱,并完成下表:
你的一種猜想
驗證方法
現象
結論
④若這種金屬就是鋁,而有些不法商販為了牟取暴利,用鋁等一些其他金屬摻雜甚至代替純銀飾品賣給不知情的顧客,請你利用家中已有的條件設計一個方案,幫助鑒別這些飾品的真偽。
執教:湖北省宜都市聶家河鎮中學 張建平
點評
新課程標準下化學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必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在本課題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小故事等多種形式創設了真實的教學情景,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提出問題、猜想、驗證、分析、歸納、小結等過程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新方法,讓學生初步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創新精神。
點評:湖北省宜都市教研室 王宜平
湖北省宜都市五眼泉中學 張紅旭
背景資料
“金屬王國”的多面手:
金屬鑄幣收藏中的化學知識:
金屬鑄幣收藏中的化學常識
曾經有報刊發表了《黃金與白銀不宜“同居”》的文章,從金屬的物理性質上論證了黃金與白銀不宜存放在一起。它講的是純銀的硬度比純金軟,金、銀放在一起純銀會附在純金上,黃金飾物就會發白。白金(鉑金)的硬度大于黃金2至3倍,兩者也不宜放在一起。
古今金屬鑄幣,它們的金屬材質一般是金、銀、銅、鐵、鋁、鎳、鉛、錫等等。首先我們要明白“金屬的化學活性”。金屬的化學活性就是不同的金屬與其他化合物發生化學反應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其化學活動性排序是: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排序越靠前的金屬化學活動性越強,反之惰性越強。所以金、鉑、銀等材質做成的錢幣與氧化劑發生緩慢氧化的程度比起銅、鋁、鐵等材質做成的錢幣要慢得多。所以天長日久,金幣往往還是金光閃閃,銀幣還是銀光閃閃,而銅幣和鐵幣往往就有銅綠、鐵銹斑斑。
還要明白一個化學原理就是“金屬的置換反應原理”。它指的是,化學活性強的金屬能夠把含有化學活性比它弱的金屬的化合物在離子狀態下分離出來。從一個通俗易懂的實驗上講吧。如果你拿一根紅色的銅棒,放入硝酸銀的溶液中,那么紅色的銅棒上幾分鐘時間就會出現一層銀附在銅棒上,就是說,銅把銀的化合物中的銀分離置換出來了。另外,化學活性不同的金屬相互接觸形成“原電池”,從氧化和還原的角度講,“原電池原理”與置換反應的化學本質是相同的。
那么,這些金屬典型的化學性質方面的常識給收藏者們在收藏保存金屬鑄幣上有什么啟示和要求呢?
第一,為防止緩慢氧化,不宜將原封金屬幣上的那層保護油或者包裝去掉。對于已經打磨或者清洗以后的金屬錢幣,最好涂一層薄薄的黃油將表面保護起來。
第二,存放金屬幣的環境要干燥防潮,選用干燥劑要講究,不宜選堿性干燥劑,要選中性干燥劑。如果存放環境受潮或者是酸堿性不平衡,則容易在金屬幣表面產生“溶液環境”而使金屬表面附著的無機鹽化合物處于離子狀態,更容易腐蝕。
第三,存放金屬幣的環境溫度不能太高,金屬幣怕熱。因為金屬的溫度越高,它的化學活動性就越強。實驗表明,將一根銅絲放在常溫下與放在酒精燈火焰上,與氧發生化學反應的速度是相差迥異的。
第四,不同材質的金屬幣,不宜存放在一起,因為它們的化學活動性不一樣。比如有的古幣愛好者,為了保持幣“原有的古代風采”而不愿意打磨和除銹,古幣上可能附有一層含有結晶水的無機鹽化合物,最常見的是銅幣上的銅綠。不同材質的金屬幣與這樣的附著一層結晶化合物的幣放一起,置換反應和原電池反應就容易形成,從而形成更加嚴重的腐蝕。
2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2
一、 --思路二、 教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師生共同探究實驗原理:以mg和鹽酸的反應為例,分析、判斷產物,書寫化學方程式;并強調fe+hcl生成fecl2(氯化亞鐵)。
問:這種反應跟以前所學的反應類型有什么不同?
以前我們所學的化學反應中,是否也有置換反應呢?
演示實驗:鐵刀變銅刀
問: 怎樣比較鋁、銅、銀的活動性?(提示:銀不與鹽酸、稀硫酸反應)
探究二:鋁、銅、銀的活動性及常見金屬的活動性
1、 根據給出的實驗儀器、藥品設計實驗證明ag、cu、al的活動性
學生得出生成h2和mgcl2
書寫鎂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類推其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對比、分析歸納得出置換反應:
a+bc==b+ac
聯想到鐵釘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
寫出化學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分組設計實驗方案
增加新知
通過置換反應過渡既回憶舊知又引出金屬與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掌握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事物的規律
加強記憶
實 驗
現 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鋁絲浸入cuso4溶液中
銅絲浸入agno3溶液中
銅絲浸入al2(so4)3溶液中
2、教師巡視并指導實驗
3、收集證據
收集學生的實驗用試管,展示給同學們看。
拿出課前做好的銅樹、銀樹進行展示。并說明效果為什么好一些。
1、 解釋與結論
師生共同歸納出金屬活動順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帶讀
進行分組實驗,并完成實驗報告(或自己設計實驗報告)
學生觀察、對比
分析、解釋得出:
al cu ag
金屬活動性由強減弱
pb (h) cu hg ag pt au
自讀
提問:金屬活動順序有那些意義和作用?
反思與評價
實踐運用
師生共同討論得出:
①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②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
③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換出來。
學生上臺:談體驗以及收獲、啟示、發現……
1、 設計實驗方案:鑒別真假黃金
2、 判斷下列反應類型
h2+cuo△cu+h2o
2al+6hcl==2alcl3+3h2↑
2kmno4△k2mno4+mno2+o2↑
3fe+2o2點燃fe3o4
3、鋁在空氣中能跟氧氣反應,為什么生活中卻有那么多的鋁制品?如鋁制炊具。
總結規律,指導應用
運用知識并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板書設計]
2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3
金屬的化學性質 學案
湖北省宜昌市第五中學 謝易俗
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回憶與再現
1填表:
實驗
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活潑性比較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在空氣中燃燒
2鋁與鐵相比,具有哪些優良性質?
3為什么鋁具有優良的抗腐蝕性能?
4分析“真金不怕火煉”蘊含的科學原理。
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
活動與探究(一)
1收集信息:
a組
金屬與稀鹽酸
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鎂與稀鹽酸
鋅與稀鹽酸
鐵與稀鹽酸
與稀鹽酸
b組
金屬與稀硫酸
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鎂與稀硫酸
鋅與稀硫酸
鐵與稀硫酸
與硫鹽酸
2討論交流:
上述反應的共同特征:
(1) ;
(2) ;
(3) ;
(4) 。
3結 論:
(1)上述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
(2)上述反應屬于反應 。
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活動探究(二)
1收集信息:
實驗
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 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中 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
2討
論交流:
①上述反應的共同特征 。
②鋁、銅、銀的活動性順序 。
實驗與應用
1判斷下列各組物質能否發生反應?
(1)銀和稀鹽酸 (2)鋁和稀硫酸
(3)銅和硫酸鋅溶液 (4)鋅和硫酸銅溶液
(5)鎂和硝酸銀溶液 (6)銅和氯化銀固體
2“藥金”又稱為“愚人金”,實為銅、鋅合金。由于“藥金”外觀與黃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販用來冒充黃金牟取暴利。請你設計實驗,證明實驗臺上的“藥金”戒指是假黃金戒指。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反思與評價
學完本節,我的收獲、啟示或發現……
2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4
一、 教學設計思路
在課題1介紹金屬的物理性質的基礎上,本課題側重介紹金屬的化學性質,重點介紹金屬與氧氣的反應,以及金屬活動性順序。學生在前一階段的學習中已經做過鎂條、鋁箔、鐵絲等在氧氣中反應的實驗,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教材采用實驗事實→歸納的編寫方法,重點說明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義上反映金屬的活潑程度:如鎂、鋁比較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教材的重點放在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上,采用實驗—討論的探究模式,通過對實驗事實的分析,層層誘導,由學生自己歸納得出置換反應的特點,并通過對某些金屬的活動性的比較,進而引出金屬活動性順序。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應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二、 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2)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3)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并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過程和方法:
(1)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和點拔,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和討論交流,從而認識金屬的化學性質及其活動性順序。
(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并能用圖表和化學語言表達有關的信息。
(3)初步學會運用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保持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
(3)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密切關系。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難點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置換反應作出判斷
教學方法
問題情景──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練習鞏固──聯系實際
儀器藥品
教師用具: 投影儀、鎂條、銅片、鋁片、被氧化了的鎂條與鋁片、酒精燈、坩鍋鉗、砂紙、火柴。
學生用具:試管(若干)、燒杯,鑷子、鐵刀、氧氣、鎂條、鋁絲、鋅粒、銅絲、銅片、稀鹽酸、稀硫酸、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硫酸鋁溶液、砂紙、火柴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問題情景】黃金飾品中的假貨常常魚目混珠,社會上有些不法分子時常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活動。因為黃銅(銅、鋅合金)單純從顏色、外型上看,與黃金極為相似,所以很難區分,現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鑒別真假黃金。
【學生討論并回答】
【小結】前兩種方法利用的是金屬物理性質,后一種方法利用的是金屬的化學性質。
【過渡】要想更好的使用金屬,就需要了解金屬的各種性質。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屬的物理性質,本節課我們來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
回答:通過測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畫;用火燒(“真金不怕火煉”),變黑的為黃銅,不變色的為黃金……問題導思,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板書】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
【投影】明確教學目標
【展示】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了的鎂條和鋁片,并把其與砂紙打磨后的鎂條與鋁片相比較。
【提問】是誰給純凈的鎂條和鋁片穿上了“外衣”呢?
【點撥】確切地講,是空氣中的氧氣。
閱讀,了解本節課學習目標
回答:空氣
學生知道學習目標后,學習方向明確,學習更加主動【板書】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投影】
活動與探究:前面的學習告訴我們,金屬和氧氣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在實驗中取不同的金屬絲和箔片,分別在空氣中和氧氣中進行燃燒對比實驗,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氧氣是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并放出大量的熱。
探究指導:
(1) 將鎂帶、鋁絲、鐵絲、銅絲用砂紙打亮,放在空氣中。過一會兒觀察并記錄現象。
(2) 用坩堝鉗夾一段鎂帶,在酒精燈上點燃,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3) 用坩堝鉗夾住一小團棉花伸進裝有鋁粉的試劑瓶內輕輕蘸一下,讓棉花團外圍沾上一些鋁粉,將其在酒精燈上點燃后立即伸入盛有少量水的氧氣瓶中,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注:可看到耀眼的白光和大量的白煙)
(4) 將一根鐵絲繞成螺旋狀系在一根火柴上,用坩堝鉗夾住另一端在酒精燈上點燃火柴,待火柴快燃盡時,將紅熱鐵絲伸入盛有少量水的氧氣瓶中,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5) 將一根銅絲繞成螺旋狀,用坩堝鉗夾住酒精燈加熱,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學生分組實驗并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并通過比較、分析,得出結論。
培養操作技能,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科學的觀察、規范表達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培養對比能力,證明鎂、鋁較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
【學生活動,請一位同學上黑板書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補充】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金入于猛火,色不奪精光”,由此說明,金在高溫下也不與氧氣發生反應,金最不活潑。
【板書】活動性:mg、al>fe、cu>au
【思考】鋁的化學性質比鐵活潑,為什么我們通常看見鐵生銹而沒有看到鋁生銹?在清洗鋁制品時應注意些什么?
【學生討論并回答】
【小結】鎂、鋁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如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al2o3)薄膜,從而阻止驢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這也是鋁的產量在短短一百多年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廣泛的運用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補充】我們平常所說的“電化鋁”實際上就是用特殊方法使鋁表面形成加厚的氧化鋁保護層的鋁制品。
【過渡】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鋁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如因其導電、質輕用于電線,導熱用于炊具,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允許鋁攝入量為60 mg,過量容易引起老年癡呆。因此,要盡量少吃油炸食品,盡量少用含鋁的膨松劑,盡量避免使用鋁制的炊具及餐具。
【學生板書】
2mg + o22mgo
4al + 3o22al2o3
3fe + 2o2fe3o4
2cu + o22cuo
回答:鋁制品耐腐蝕是由于鋁可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之故;若用鋼刷、沙等來擦洗鋁制品,容易把氧化鋁薄膜除掉,從而起不到保護作用。
通過反應現象判斷產物并能書寫化學方程式。
通過對比突破難點,并為金屬活動性順序做鋪墊。
問題導思,激發興趣,培養理論聯系實際、規范表達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渡】很多金屬不僅能與氧氣反應,而且還能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金屬與鹽酸或稀硫酸是否反應以及反應的劇烈程度,也可反映出金屬的活潑程度。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來比較鎂、鋅、鐵、銅的活動性。
【投影】
活動與探究:
將學生分成a、b兩大組:
a組:在四支試管中分別放入兩小塊打磨光潔的鎂條、鋅粒、鐵片、銅片,各加入約5 ml稀鹽酸,觀察現象,比較反應的劇烈程度;用燃著的木條放在試管口,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b組: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進行實驗,并比較發生的現象。
探究參考:填寫表格(參見附一)
【學生活動,請兩位同學上黑板書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現象由學生口述】
【提問】通過以上實驗,你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學生討論并回答】
【評價】大家回答的都很好。
【指導閱讀】欣賞課本圖8-13 金屬與鹽酸反應的比較。
學生分組實驗并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并通過比較、分析,得出結論。
【學生板書】
a組:
mg+2hcl==mgcl2+h2↑
zn+2hcl == zncl2+h2↑
fe+2hcl==fecl2+ h2↑
b組:
mg+h2so4==mgso4+h2↑
zn +h2so4== znso4+ h2↑
fe+ h2so4==feso4 + h2↑
回答:(1)鎂、鋅、鐵可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銅不能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2)鎂、鋅、鐵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時的劇烈程度不同。鎂反應最劇烈,其次是鋅,然后是鐵。
(3)與酸反應時,能生成氫氣的金屬活動性強;否則,就較弱。
(4)鎂、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
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相互激勵,發展和完善自我
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科學的觀察、規范表達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反應現象判斷產物并能書寫化學方程式。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過渡】我們還有沒有其它方法來證明不同金屬活動性的相對強弱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
【投影】活動性強的金屬能把活動性弱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中反應出來。
活動與探究:
(1) 在盛有硫酸銅溶液的試管里浸入一段用砂紙打磨、擦亮的鐵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有什么變化。
(2) 在盛有硫酸亞鐵溶液的試管中,浸入一段用砂紙打磨、擦亮的銅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有什么變化。
(3) 在盛有硫酸亞鐵溶液的試管中,浸入一段用砂紙打磨、擦亮的鋁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有什么變化。
(4) 在盛有硝酸銀溶液的試管中,浸入一段用砂紙打磨、擦亮的銅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有什么變化。
【學生活動,請一位同學上黑板書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現象由學生口述】
探究參考:填寫表格(參見附二)
【提問】通過以上實驗,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討論并回答】
【小結】金屬活動性順序:鋁>鐵>銅>銀
【介紹】“曾青得鐵則化為銅”是現代濕法冶金的先驅,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辛勤智慧的結晶,我們應該加倍努力把我們祖先的業績發揚光大。
學生分組實驗并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并通過比較、分析,得出結論。
【學生板書】
fe+cuso4 == feso4+cu
2al+3feso4==al2(so4)3+3fe
cu+2agno3==cu(no)32+2ag
問題導思,激發興趣培養學生處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培養操作技能,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科學的觀察、規范表達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反應現象判斷產物并能書寫化學方程式。
培養自學能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討論】鐵與氫相比較誰更活潑?
【學生討論并回答】
【結論】鐵可以把氫從化合物里置換出來,說明鐵比氫活潑。
思考并回答:鐵可以把氫從它的化合物里置換出來,說明鐵比氫活潑。 問題導思,激發興趣培養學生處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講解】經過了許多類似上述實驗的探究過程,人們進行了認真的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歸納和總結出了常見金屬在溶液中的活動性順序:
【板書】二、金屬活動性順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
思考、理解、記憶、記錄
引導學生由實驗得出結論。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從現象到本質產生飛躍。【過渡】下面,是我們本節課探究時所發生的一些化學反應:
【投影】
mg+2hcl == mgcl2+ h2↑
zn +h2so4== znso4+ h2↑
fe + cuso4 == feso4 + cu
cu+2agno3==cu(no3)2+2ag
【討論】請大家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類別如單質、化合物的角度分析,這些反應有什么特點?它與我們學習過的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特點是否相同?
【學生討論并回答】
【評價】回答的很好。化學上,我們把具有這一特點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
【板書】三、置換反應
特點:a + bc = b + ac
思考,回答:
這些反應的特點是: 由一種單質跟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其特點不同于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相互激勵,發展和完善自我
【投影】
金屬活動性順序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給你以下一些判斷依據:
1.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的位置越*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2.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
3.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來。
【投影】
課堂練習:下列物質能否發生反應?寫出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判斷它們是否為置換反應。
(1)銀與稀鹽酸
(2)鋅與硫酸銅溶液
(3)銅與硫酸鋅溶液
(4)鋁與硝酸銀溶液
思考、理解、記憶、記錄
思考,使知識再現后完成課堂練習。
培養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能力。
獲得學生反饋信息,檢測本節課所學知識。
【投影】
課后思考題:
1.波爾多液是一種農業上常用的殺菌劑,它是由硫酸銅、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為什么不能用鐵制容器來配制波爾多液?
2.學完本課題后,你能否想出另外的辦法來鑒別黃銅與黃金?
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相互激勵,發展和完善自我【小結】通過本課題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多數金屬能與氧氣發生反應,且不同金屬的活動性各不相同,根據金屬與酸反應或金屬與另一種金屬化合物的反應,可以判斷出金屬活動性的相對強弱。同時,我們也認識了一種新的反應類型──置換反應。 【創新作業】設計一個實驗證明活潑性 zn > fe > cu
課后習題3、6、8
【板書設計】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活動性:mg、al>fe、cu>au
三、 金屬活動性順序
三、置換反應
特點:a + bc = b + ac
【教學后記】
理科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必要的、基本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有效地教育、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本節課采用引導──探究教學模式,意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l.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通過問題、假設、驗證、結論,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懂得研究科學的一般過程,知道觀察和實驗是獲得知識的基本方法、在學習中,養成求異思維的習慣。學生都能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
在設計實驗方案中,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對實驗方案進行比較,讓學生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新見解和新方法,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富有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的思維方式。
2.實驗能力的培養
實驗是通過直觀的方法,引導學生開動腦筋,促進學生思維,以加速對問題的深入理解。本節課通過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操作、紀錄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現象這一過程,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學生掌握實驗能力,它的重要性不僅僅是用它來驗證假設,更重要的是在于學生具備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還包括實驗方法的設計,實驗儀器的選擇和裝置,實驗操作技能,實驗數據的記錄和分類的訓練。在這堂課中,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的實驗能力都有進一步的提高。
綜上所述,采用引導──探究教學模式,可以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切入口,把素質教育落實到化學的課堂教學中。
2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5
化學教學案
課題名稱: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8-2 金屬的化學性質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于氧氣的反應。
2、初步認識常見金屬于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生活中的有關化學問題。
3、能用金屬性順序表對有關置換反應進行簡單判斷。
重點、難點:1、從實驗出發得出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2、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規律判斷反應能否發生。
教學方法:實驗發現、討論。
教學過程 :
引入新課:金屬的用途不僅與物理性質有關,還與化學性質有關。
學生閱讀:書P9
板書:
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1、常溫能反應,以鎂、鋁為代表。
2、高溫下與氧氣反應,以鐵、銅為代表。
3、高溫下也布反應,以金為代表。
講解:上述反應大致反映出金屬的活動性:鎂、鋁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有沒有更全面地反映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方法呢?
活動與探究:金屬與酸的反應。
提示學生觀察反應進行的劇烈程度、放熱差異、產生氫氣的快慢情況等。
學生活動:1、完成探究,填寫表格。
2、得到結論:活動性順序為鎂、鋅、鐵。
教師板書: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講解:置換反應的概念要點。
提問思考:除了金屬與酸的反應,還有什么事實能證明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能?
講解:我們在講質量守恒定律時曾見過鐵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類似的反應還有嗎?
教師演示:鋁絲插入硫酸銅溶液中
銅絲插入硝酸銀溶液中
銅絲插入硫酸鋁溶液中
學生活動:觀察上述實驗的現象、記錄、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教師講解:經過許多類似的探究過程,人們歸納出了常見金屬在溶液中的活動性順序,請同學們務必牢記!
板書: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學生閱讀:書,P13
教師講解:判定置換反應能否發生的要點。
課堂練習:書,P14 5、6
課堂小節:本節要點
布置作業 :書P14 1-4
課后記:本節內容容量大,化學方程式多,學生理解不難但熟練應用還需一段時間的練習。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8-2 金屬的化學性質
2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6
教學目標
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化合物的溶液的反應。
通過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學習,能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并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通過活動與探究,培養學生細致觀察實驗現象的良好行為習慣、從細微實驗現象差別分析得出實驗結論的能力,形成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
重點和難點
金屬與氧氣反應;金屬活動性順序;置換反應的判斷
實驗準備
教師:鎂條、鋅片、鐵片、銅片、稀鹽酸、稀硫酸、鋁絲、鐵絲、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和多媒體課件。
學生:鑷子、試管夾、試管架、試管、砂紙、火柴、酒精燈、小木條。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點評
第 一 課 時
創設情境引入
多媒體展示下列實物照片:黃金項鏈、銀戒指、鐵匠鋪剛打制出的鐮刀、鎂條。
從學生熟悉的裝飾品入手,有力地激發了學生尋求“金屬為什么會變色”的欲望。問題
是否為各種金屬的本質顏色?
不是本質顏色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活動
①學生討論并填寫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選兩種)
物質本色觀察到的顏色是否
變色原因
(猜想)
②猜想鎂條、鐮刀變色的原因。
③鏈接民間諺語:“真金不怕火煉”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學生討論、小結:有的金屬能與氧氣發生反應,有的不能。如(化學方程式):3fe+2o2fe3o4。
從生活中的普通現象得到金屬能與酸反應這一性質,無生硬感和灌輸感,可謂水到渠成。銜接生活小知識
綠豆在鐵鍋中煮熟后為何會變黑?
在生活中有這樣一個現象:綠豆在鐵鍋中煮了以后會變黑;蘋果、梨子用鐵刀切了以后,表面也會變黑。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呢?
教師講解:這是因為綠豆、蘋果、梨子與多種水果的細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鐵反應,生成黑色的鞣酸鐵。綠豆在鐵鍋里煮,會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鐵,所以會變黑。
問題: 從剛才的生活小常識中你有什么啟示?
過渡自然。
由生活常識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語過渡更具“挑逗性”,學生也覺得“學習化學真有用”。
學生猜想:金屬與酸可能會發生反應。
活動與探究:探究金屬能否與酸反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觀察)
金屬
是否有氣體產生
速度
用燃著的木條放在
試管中,有何現象
學生完成表格,討論、交流。
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猜想→探究→交流→分析歸納→小結,使學生覺得金屬活動性順序好像是自己剛發現的,既有所獲,又體驗了成功感。知識情景再現
①觀察漫畫。
②補充素材:多媒體展示銀戒指、鉛、白金戒指與硫酸反應的現象。
問題:從你的探究和情景素材中你有何發現或有哪些收獲?
學生回答:
①不是所有的金屬都可與酸發生反應。
②金屬種類不同,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不一樣。
③產生的氣體能燃燒,經檢驗是氫氣。
學生書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板演)(教師指導)
①mg+2hcl=mgcl2+h2↑
②zn+2hcl=zncl2+h2↑
③fe+2hcl=fecl2+h2↑
問題1:根據與酸反應的快慢或劇烈程度,能否判斷出上述金屬中哪種最易與酸反應,即它們的金屬活動性如何?
問題2:①上述反應是否是我們學過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②上述幾個反應有何共同點?
借助教學的輔助手段,讓知識再現,有利于突破難點,掃清障礙。學生討論、歸納
反思小結:
①mg、fe、zn、cu的金屬活動性依次減弱。
②置換反應的定義。
聯想與運用:
1.多媒體展示:下列反應是否都是置換反應?
a.co+cuo=cu+co2
b.fe+cuso4=feso4+cu
c.nh4hco3=nh3↑+co2↑+h2o↑
2.活動與探究:黃金飾品中的假貨常常魚目混珠,社會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活動。因為單純從顏色、外形上看,黃銅(銅鋅合金)與黃金極為相似,所以很難區分。現請你設計兩種實驗方案鑒別真假黃金,要求寫出實驗方法、現象和結論。
反思小結
①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金屬的哪些化學性質?
②你還有哪些收獲或疑惑不解的地方?
鞏固與練習
①課本p14 1、3、4。
②課后小實驗:sn、pb、ag與稀鹽酸反應。
看似練習,實為伏筆,為下節課進一步得出金屬活動性順序搭臺階。
第 二 課 時
復習鞏固
你知道了金屬的哪些化學性質,并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①能與o2反應:4al+3o2=2al2o3。
②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mg+2hcl=mgcl2+h2↑
fe+h2so4=feso4+h2↑
質疑激趣(小故事)
奇怪的天平:趣味化學小組的張同學,從實驗室借來一臺天平,在天平兩端秤盤里各放兩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燒杯,再在兩只燒杯中分別倒入等質量的硫酸銅溶液和硫酸鎂溶液,使天平保持平衡。接著他又拿兩個質量相等的鋁球,并同時將這兩個鋁球分別放入兩個燒杯之中,這時天平兩端繼續保持平衡。過一會兒,將鋁球取出,天平慢慢地傾斜了。是天平出了毛病,還是其他什么原因?
問題:為什么把鋁球放入兩燒杯中天平不能平衡?導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能否猜一猜?
學生猜想:可能是鋁與其中的一種溶液發生了反應,而另一種沒有。
學生驗證猜想
①教師展示:鋁絲、硫酸銅溶液、硫酸鎂溶液。
②學生探究,完成下表:
藥品
實驗現象
結論
鋁與硫酸銅溶液
鋁與硫酸鎂溶液
③教師補充:鐵絲、銅絲、硝酸銀溶液、硫酸銅溶液、硫酸鋁溶液。
④學生實驗“自助餐”,完成下表中的任意兩個。
反應物質
實驗現象
結論
⑤學生交流。
問題:同學們剛才吃“自助餐”的時候有什么發現?
學生1:我發現鋁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而不能與硫酸鎂溶液反應,知道了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學生2:我發現鐵能置換出銅、銀,不能置換出鋁。
學生3:我發現鐵、銅不能置換出鋁,但能置換出銀。
問題:根據你的發現,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嗎?
學生分析:
①鋁能置換出銅、銀,說明鋁的活動性比銅、銀強。
②鐵能置換出銅、銀,說明鐵的活動性比銅、銀強。
③鐵、銅不能置換出鋁,說明鋁的活動性比鐵、銅強。
學生歸納:fe、cu、al、ag的活動性順序從強到弱是al、fe、cu、ag。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問題與啟示
問題:①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能與酸反應?
②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能相互從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換出來?
啟示:①金屬與酸發生反應的條件。
②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的條件。
反思小結
①歸納金屬的化學性質:與氧氣反應、與酸反應、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
②金屬活動性順序應用:置換反應的條件。
練習與鞏固
1教材p14 5、6、7、8
2下列物質能由金屬與酸直接反應生成的是( )
acucl2 bfecl3 czncl2 dagcl
3下表是某種常見的金屬的部分性質:
顏色、狀態
硬度
密度(g/cm)
熔點(℃)
導電性
導熱性
延展性
銀白色固體
較軟
2.70
660.4
良好
良好
良好
將該金屬投入稀鹽酸中,可產生大量的無色氣體。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①試推斷該金屬可能的一種用途。
②該金屬的活動性比銅。(填“強”或“弱”)
③請自選試劑、設計實驗探究該金屬與鐵的活動性強弱,并完成下表:
你的一種猜想
驗證方法
現象
結論
④若
這種金屬就是鋁,而有些不法商販為了牟取暴利,用鋁等一些其他金屬摻雜甚至代替純銀飾品賣給不知情的顧客,請你利用家中已有的條件設計一個方案,幫助鑒別這些飾品的真偽。
執教:湖北省宜都市聶家河鎮中學 張建平
點評
新課程標準下化學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必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在本課題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小故事等多種形式創設了真實的教學情景,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提出問題、猜想、驗證、分析、歸納、小結等過程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新方法,讓學生初步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創新精神。
點評:湖北省宜都市教研室 王宜平
湖北省宜都市五眼泉中學 張紅旭
背景資料
“金屬王國”的多面手:/gkjqy/clkx/k071101.htm
金屬鑄幣收藏中的化學知識: /china/goods_search2-t.asp
金屬鑄幣收藏中的化學常識
曾經有報刊發表了《黃金與白銀不宜“同居”》的文章,從金屬的物理性質上論證了黃金與白銀不宜存放在一起。它講的是純銀的硬度比純金軟,金、銀放在一起純銀會附在純金上,黃金飾物就會發白。白金(鉑金)的硬度大于黃金2至3倍,兩者也不宜放在一起。
古今金屬鑄幣,它們的金屬材質一般是金、銀、銅、鐵、鋁、鎳、鉛、錫等等。首先我們要明白“金屬的化學活性”。金屬的化學活性就是不同的金屬與其他化合物發生化學反應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其化學活動性排序是: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排序越*前的金屬化學活動性越強,反之惰性越強。所以金、鉑、銀等材質做成的錢幣與氧化劑發生緩慢氧化的程度比起銅、鋁、鐵等材質做成的錢幣要慢得多。所以天長日久,金幣往往還是金光閃閃,銀幣還是銀光閃閃,而銅幣和鐵幣往往就有銅綠、鐵銹斑斑。
還要明白一個化學原理就是“金屬的置換反應原理”。它指的是,化學活性強的金屬能夠把含有化學活性比它弱的金屬的化合物在離子狀態下分離出來。從一個通俗易懂的實驗上講吧。如果你拿一根紅色的銅棒,放入硝酸銀的溶液中,那么紅色的銅棒上幾分鐘時間就會出現一層銀附在銅棒上,就是說,銅把銀的化合物中的銀分離置換出來了。另外,化學活性不同的金屬相互接觸形成“原電池”,從氧化和還原的角度講,“原電池原理”與置換反應的化學本質是相同的。
那么,這些金屬典型的化學性質方面的常識給收藏者們在收藏保存金屬鑄幣上有什么啟示和要求呢?
第一,為防止緩慢氧化,不宜將原封金屬幣上的那層保護油或者包裝去掉。對于已經打磨或者清洗以后的金屬錢幣,最好涂一層薄薄的黃油將表面保護起來。
第二,存放金屬幣的環境要干燥防潮,選用干燥劑要講究,不宜選堿性干燥劑,要選中性干燥劑。如果存放環境受潮或者是酸堿性不平衡,則容易在金屬幣表面產生“溶液環境”而使金屬表面附著的無機鹽化合物處于離子狀態,更容易腐蝕。
第三,存放金屬幣的環境溫度不能太高,金屬幣怕熱。因為金屬的溫度越高,它的化學活動性就越強。實驗表明,將一根銅絲放在常溫下與放在酒精燈火焰上,與氧發生化學反應的速度是相差迥異的。
第四,不同材質的金屬幣,不宜存放在一起,因為它們的化學活動性不一樣。比如有的古幣愛好者,為了保持幣“原有的古代風采”而不愿意打磨和除銹,古幣上可能附有一層含有結晶水的無機鹽化合物,最常見的是銅幣上的銅綠。不同材質的金屬幣與這樣的附著一層結晶化合物的幣放一起,置換反應和原電池反應就容易形成,從而形成更加嚴重的腐蝕。
2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7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是一邊學知識,一邊將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在總結得出結論后,插入生活實踐問題,讓學生邊學邊用,使學生意識到學習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連。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還利用多媒體模擬微觀反應的實質,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順利的理解置換反應的定義,加深印象,同時在學生探究實驗結束后,再利用微機進行分析總結,效果顯著。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既學習了知識,又觀看了動畫,還加深了理解,突破了教材的難點和重點。
本節課既有學生探究活動,又有動畫模擬,而且在授課的過程中,還穿插著問題的解決,使得本節課的課堂容量有些過大,有一些知識完成的比較倉促,不透徹。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嘗試將其分成兩節課來完成,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學生在探究活動時,課堂的秩序顯得有些亂,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意加強學生活動探究實驗時的課堂秩序。
2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8
一、教學設計思路
九年級的學生己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事物的認識正處于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時期,實驗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本課題中,我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采用實驗探究──討論的教學模式,通過對大量實驗事實的觀察、分析,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師的層層誘導下,歸納總結出金屬活動性順序和置換反應的特點。再通過練習,使學生學以致用,能應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從而完成對金屬化學性質的認識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會”。
雖然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見過幾個置換反應,但是并不熟悉,運用也不熟練,因此我改變了教材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填寫相關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要求,重點要求學生對反應能否進行,反應進行的劇烈程度等情況進行認真觀察、比較即可。而將對置換反應特點和規律的總結放在最后,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運用置換反應。
二、教案
課題 金屬的化學性質
授課人 李秀波
學校 河南大學附屬中學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酸、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對有關反應能否發生進行簡單的判斷。
2、能力目標:對學生進行實驗技能的培養和結果分析的訓練,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協作能力。能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3、情感目標:
①通過學生親自做探究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
②通過對實驗的探究、分析,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③使學生在實驗探究、討論中學會與別人交流、合作,增強協作精神。
重點 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和應用。
難點1、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反應能否發生。
2、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某些與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討論。
儀器、藥品
試管、鑷子、鎂條、鋁絲、鋅粒、銅片、稀鹽酸、稀硫酸、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硫酸鋁溶液等。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題引入】我們在生活中經常使用和見到各種金屬,這些金屬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都是有差別的,我們先來回憶一下以前學習過的有金屬參加的化學反應有哪些呢?它們反應的現象是什么?化學方程式怎樣寫?
【過渡】觀察上述化學反應可知:通常金屬能與氧氣反應,能和酸反應,還能與金屬的化合物如硫酸銅溶液反應。現在我們先來探究金屬與氧氣反應的規律。
回憶相關反應的現象、條件,書寫化學方程式。
3fe+2o2 fe3o4
2mg+o22mgo
4al+3o22al2o3
zn+h2so4=znso4+h2↑
fe+cuso4=feso4+cu
聯系生活,從學生熟悉的物質、事實出發引入新課,同時復習相關知識。
【引導復習、回憶】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1、常溫能反應: 以鎂、鋁為代表。
2、高溫下能反應:以鐵、銅為代表。
3、高溫下也不能反應:以金、銀為代表。
回憶、記錄、鞏固相關知識。比較鎂、鋁、鐵、銅、銀、金的活潑程度差異。1、復習、鞏固相關知識,加深印象。
2、為金屬與酸、鹽反應的學習打下基礎。
【過渡】有些金屬的化學性質活潑,有些金屬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我們可以從①能否反應②反應的激烈程度來探究金屬的活潑程度即金屬活動性差異。聽講
了解判斷金屬活動性差異的初步方法。【設問】金屬與酸反應現象是否也像金屬與氧氣反應一樣存在差別呢?同學們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
猜想、假設、設計實驗方案。
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思維推理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探究活動1】
鎂、鋅、鐵、銅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
【提示】
按操作規范進行實驗,認真觀察現象。
【巡視、指導實驗】
實驗探究:
a組:鎂、鋅、鐵、銅分別與稀鹽酸反應。
b組:鎂、鋅、鐵、銅分別與稀硫酸反應
培養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推理能力和同學間的合作精神。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和展示探究結果】 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展示探究結果:鎂、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依次為鎂>鋅>鐵>銅。 在討論、交流中,吸取別人有益的意見,讓不同的意識在碰撞中相互同化。【設問】在鎂、鋅、鐵、銅幾種金屬中,哪些金屬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哪些金屬不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由此你能把金屬分為哪兩類?
思考、討論并得出結論。 結論:可分為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金屬和不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金屬這兩類。
為后面學習金屬活動順序時,為什么會出現氫元素打下基礎。【過渡】在第五單元我們曾做過鐵釘與硫酸銅反應的實驗,反應后在鐵釘表面有紫紅色的銅產生,這說明了什么?
說明鐵可以把銅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來,鐵應該比銅活潑。 培養學生相關知識的遷移能力,拓展學生思路。 【講述】可以用金屬和某些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來比較金屬的活動性差異。實驗桌上除剛才的實驗藥品外還有幾種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同學們可以參考剛才的金屬與酸反應的探究活動,提出自己的假設,設計實驗方案,然后進行實驗來探究。 猜想、假設、設計實驗方案。 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態度,增強學生實驗設計能力。【探究活動2】
金屬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巡視、指導實驗】
實驗探究:鎂、鋅、鐵、銅分別與硫酸銅溶液、硫酸鋁溶液、硝酸銀溶液反應。 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同學間的協作精神。【設問】通過實驗,結合上一個探究的結果,你能得出鎂、鋅、鐵、銅、銀這幾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嗎?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和展示探究結果】
討論、交流并達成共識。得出結論:鎂、鋅、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依次為鎂>鋅>鐵>銅>銀。 通過學生間對話、師生間對話,使知識在對話中形成,在交流中拓展。【展示】金屬活動順序
【設問】
為什么會出現氫元素?金屬元素的位置與它的活動性有什么關系?位于前面的金屬能否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換出來?
觀察、記憶。
思考、交流、討論,總結出金屬活動順序的應用規律。加強學生記憶。
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設問】剛才做了有關金屬化學性質的實驗探究,有的反應已經學過,如鋅與鹽酸、稀硫酸反應,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這些化學反應的類型和以前學過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的類型相同嗎?如果從物質類別的角度去分析,這些反應有什么特點? 思考、交流、討論,總結出置換反的應特點和規律。 理解、掌握置換反應的應特點和規律。【課堂練習】
1.波爾多液是一種農業上常用的殺菌劑,它是由硫酸銅、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為什么不能用鐵制容器來配制波爾多液?
2.家用鋁鍋、鐵鍋為什么不能用來長時間盛放酸性食品?
3.不法商販常常用鋁制的假銀元坑害消費者,小明在市場上買了一枚銀元,請你用化學方法幫他鑒別這枚銀元的真假。
練習、鞏固。聯系生活,使學生學以致用,能運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反應能否發生,解釋某些與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體會“生活處處有化學”。
指導學生自主歸納總結本課題。 學生自主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評價自己在本節課的啟示和收獲。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布置作業】
1、 庭小實驗:收集幾種金屬,取少量分別放入幾個小玻璃杯中,然后向各個玻璃杯中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仔細觀察發生的現象。試根據現象判斷這幾種金屬活動性的差異。
2、課本14頁第3題、5題。
記錄。 體現新課標“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教育理念。【板書設計】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一、金屬與氧氣反應
鎂、鋁比較活潑,鐵、銅次之,金、銀不活潑。
二、金屬與酸反應
鎂>鋅>鐵>銅。(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排列)
三、金屬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鎂>鋅>鐵>銅>銀。(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排列)
四、金屬活動順序
鉀 鈣 鈉 鎂 鋁 鋅 鐵 錫 鉛 (氫) 銅 汞 銀 鉑 金
(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依次排列)
自我總結金屬活動順序應用規律
五、置換反應(自我總結規律、特點)
六、自我評價(我在這節課里有哪些收獲?)
教學建議:本課題內容較多,系統性強,建議用兩節課(連堂課)完成,以保證學生有較充分的時間進行實驗探究、思考和交流,同時要加強練習,使學生充分消化本課題知識。
2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9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教學設計
湖南株洲市景炎中學 黃艷鳴
湖南株洲市教科院 李鐘南
一、 教學設計思路 二、 教案課 題金屬的化學性質授課人黃艷鳴學 校株洲市景炎中學教 學 目 標1、 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驗探究金屬與氧氣,金屬與鹽酸、稀硫酸以及化合物溶液的置換反應,認識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并且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2、 過程與方法: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和討論交流,體驗和掌握科學的方法,養成科學的態度;學會運用對比、分析、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辨證唯物主義觀點,保持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重 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難 點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置換反應作出判斷。教學方法實驗——討論的探究模式。儀器藥品試管、鑷子、藥匙、滴管、燒杯、火柴、鎂片、鋅片、鐵片、銅片、銅絲、鋁絲、鐵刀、鉑戒指、銅戒指、金戒指、鹽酸、稀硫酸、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硫酸鋁溶液等。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探究一:鐵、鎂、鋅、銅的活動性 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幾種重要的金屬材料,大家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金屬有哪些?1、 提出問題:這些金屬的化學性質怎樣?fe、mg、cu、al、au活潑性即活動性怎樣? 2、 猜想與假設并說明理由 3、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啟發:很多金屬不僅能跟氧氣反應而且能跟鹽酸、稀硫酸反應。可以通過金屬與鹽酸或稀硫酸能否反應以及反應的劇烈程度比較金屬的活潑性,即金屬的活動性。 4、指導實驗探究 回答知道的金屬:fe、mg、cu、al、au、ag、cu、hg、zn等 mg、al比較活潑,fe、cu次之,au最不活潑。因為在金屬與氧氣的反應中,mg、al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fe、cu在常溫下幾乎不與氧氣反應,但在高溫時卻能與氧氣反應。“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在高溫下也很難與氧氣反應。 分組設計實驗方案通過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比較fe、mg、cu、zn的活動性。 分組實驗探究 引入課題 回顧舊知尋找判斷金屬活動性的依據 體驗科學的方法 學生動手,獲取感性知識,增強動手能力 歸納知識交流實驗情況合作學習金屬現 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鹽 酸稀硫酸鹽 酸稀硫酸鎂 鋅 鐵 銅 5、收集證據收集學生填寫的實驗報告,展示2-3組,并交流實驗情況。 6、解釋與結論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學生對比分析實驗現象 得出結論:(mg zn fe) cu 金屬活動性由強減弱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師生共同探究實驗原理:以mg和鹽酸的反應為例,分析、判斷產物,書寫化學方程式;并強調fe+hcl生成fecl2(氯化亞鐵)。問:這種反應跟以前所學的反應類型有什么不同? 以前我們所學的化學反應中,是否也有置換反應呢?演示實驗:鐵刀變銅刀 問: 怎樣比較鋁、銅、銀的活動性?(提示:銀不與鹽酸、稀硫酸反應)探究二:鋁、銅、銀的活動性及常見金屬的活動性 1、 根據給出的實驗儀器、藥品設計實驗證明ag、cu、al的活動性學生得出生成h2和mgcl2書寫鎂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類推其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對比、分析歸納得出置換反應:a+bc==b+ac 聯想到鐵釘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 寫出化學方程式:fe+cuso4==feso4+cu 分組設計實驗方案 增加新知 通過置換反應過渡既回憶舊知又引出金屬與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掌握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事物的規律 加強記憶實 驗現 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鋁絲浸入cuso4溶液中 銅絲浸入agno3溶液中 銅絲浸入al2(so4)3溶液中 2、教師巡視并指導實驗 3、收集證據收集學生的實驗用試管,展示給同學們看。拿出課前做好的銅樹、銀樹進行展示。并說明效果為什么好一些。 1、 解釋與結論 師生共同歸納出金屬活動順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帶讀 進行分組實驗,并完成實驗報告(或自己設計實驗報告) 學生觀察、對比 分析、解釋得出:al cu ag 金屬活動性由強減弱 pb (h) cu hg ag pt au 自讀提問:金屬活動順序有那些意義和作用? 反思與評價 實踐運用 師生共同討論得出:①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的位置越*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②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③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換出來。 學生上臺:談體驗以及收獲、啟示、發現……1、 設計實驗方案:鑒別真假黃金2、 判斷下列反應類型h2+cuo△cu+h2o2al+6hcl==2alcl3+3h2↑2kmno4△k2mno4+mno2+o2↑3fe+2o2點燃fe3o43、鋁在空氣中能跟氧氣反應,為什么生活中卻有那么多的鋁制品?如鋁制炊具。 總結規律,指導應用 運用知識并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板書設計]
2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10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稀硫酸以及金屬化合物溶液間的置換反應。
b.熟悉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學會利用金屬與酸以及金屬化合物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推斷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
2.過程與方法
a.學會通過實驗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方法。
b.學習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對比分析,對信息的歸納處理,獲取結論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通過學生親自做探究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發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b.通過對實驗的探究、分析,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c.使學生在實驗探究、討論中學會與別人交流、合作,增強協作精神。
二、教學內容分析
1.內容分析
在介紹金屬的物理性質的基礎上,本課題側重介紹金屬的化學性質,其中金屬活動性順序是一個重點。此前,學生在第一課時已經研究了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對其中表現出的金屬活潑程度的不同有所了解。在這里安排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能使學生掌握金屬化學性質的共性,又能通過反應上的區別加深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
雖然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見過幾個置換反應,但是并不熟悉,運用也不熟練,因此我改變了教材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填寫相關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要求,重點要求學生對反應能否進行、反應進行的劇烈程度等情況進行認真觀察、比較即可。而將對置換反應特點和規律的總結放在下一課時,這樣學生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建構更加完整,對置換反應的理解、掌握和運用也更容易。
2.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金屬活動性順序。
教學難點: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知識有意義的建構。
三、教學對象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事物的認識正處于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時期,實驗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可以用“實驗探究──討論”的教學模式,完成對金屬活動性的認識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會”。
四、執教者自我分析
本人對新課標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能恰當的處理教材,正確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對象,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參與知識結構的過程。
五、教學方法
主要采用科學探究式的教學方法。
1.教師教法方面:提出探究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認可學生的探究行為并鼓勵學生嘗試;引導學生的探究過程;提高學生分析、概括和提升研究結果、得出結論的能力。
2.學生學法方面:通過猜想、實驗、合作交流、搜集與處理信息,獲得知識,并在技能、情感與態度方面得到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的發展和學習。
六、教學策略
1.以活動形成探究的鏈節,以問題的解決建構知識的階梯,多層次獲取規律與結論。
2.利用學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以實驗組為單位,組內合作探究,組間互動評價,使學生才智展示與評價激勵和諧發展,創設積極探究的氛圍,形成嚴謹的思維品質。
七、教學設計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利用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建構金屬活動性順序15 min【復習引入】上節課,我們討論了金屬和氧氣的反應,首先來回憶一下,mg、fe、zn、au這四種金屬,是否可以在空氣中燃燒?如果可以,各需要在什么樣的條件下?
回憶思考、回答:mg在空氣中燃燒fe、zn必須在純氧中燃燒au不能燃燒 從回憶上節課的知識出發,引出這節課的內容。【追問】根據mg在空氣中可以燃燒,而zn、fe必須在純氧中才能燃燒,cu、au很難與氧氣反應,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講述】這種活潑性,化學上就叫做金屬活動性。思考回答并填寫探究問題單1探究問題單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金屬的活潑性強弱: 【學生可能答案】金屬活動性:mg>zn、fe>au 找出少量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存在的問題,為后續的探究留下懸念。 通過金屬和酸的反應,建構金屬活動性順序2 11 min 【過渡】如何判斷更多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呢?這就要利用金屬的另一個化學性質了。【提問】金屬還能與什么物質反應?【講述】下面,我們就通過金屬與酸的實驗來比較mg、zn、fe、cu的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和展示探究結果】思考回答:與酸的反應【學生實驗】a組:mg、zn、fe、cu分別與稀鹽酸反應;b組:mg、zn、fe、cu分別與稀硫酸反應。 實驗探究,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填寫探究問題單2。 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同學間的合作精神。 使學生通過活動,自己發現金屬活動性順序,既有所獲,又體驗了成功的快感。探究問題單2:金屬與酸的反應a組:金屬與稀鹽酸的反應金屬是否有氣體產生速度mg zn fe cu b組:金屬與稀硫酸的反應金屬是否有氣體產生速度mg zn fe cu 【引導】通過你們觀察到的現象,能否推測出mg、zn、fe、cu的活動性強弱?思考,回答:活動性強弱:mg>zn>fe>cu 【追問】如果我要把這四種金屬分為兩類,可以怎么分?依據是什么?思考、討論,并得出結果:可分為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金屬和不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金屬兩類。為后面金屬活動順序表中出現氫元素打下基礎。 通過金屬之間的置換反應,建構金屬活動性順序3。20 min 【過渡】通過金屬和鹽酸、稀硫酸反應,可以得出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順序。但是,如果兩種金屬都是不能和鹽酸、稀硫酸反應的,例如cu和ag,那我們如何判斷它們的活動性強弱呢?【引導】要解決這個問題,先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知識中,有沒有從鐵得到銅的反應呢?【提問】根據什么知道有銅生成? 思考,回憶在第五單元時學過的知識,曾經做過用鐵釘與硫酸銅反應的實驗,反應后在鐵釘表面有紫紅色的銅產生。 顏色變化。 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為后續探究活動做鋪墊。【引導】我們可以用鐵和銅的化合物反應,可以得到銅。那么其它的金屬與金屬化合物反應,是否也能發生類似的反應呢?【提問】桌面上有哪些金屬?有那些金屬化合物?它們之間是否像鐵和硫酸銅一樣,也能發生發應呢?我們下面就來試一試。 【學生實驗】mg、zn、fe、cu分別和mgso4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反應。 將每組實驗現象填寫在探究問題單3上。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同學間的協作精神。探究問題單3:金屬與金屬化合物的反應: mgznfecumgso4溶液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培養學生的從事實提取知識的能力。【提問】是不是所有的金屬和金屬化合物都能發生反應?聯系mg、zn、fe、cu活動性強弱,觀察一下,能夠發生反應的金屬和金屬化合物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觀察、思考: 活動性強的金屬把活動性弱的金屬,從它的化合物是水溶液中提取出來。【過渡】下面,就請大家根據這個結論,設計實驗來證明cu、ag的金屬活動性強弱。【提問】你設計出了什么樣的方案?通過什么現象,說明誰的活動性強?【演示實驗】cu+agno3溶液看到什么現象?說明了什么?誰的活動性強?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回答:a組:cu+agno3溶液 b組:ag+cuso4溶液 思考,回答:活動性強弱:zn>cu>ag 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結前三個金屬活動性順序3 min【小結】我們今天討論了幾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能否將這些金屬按活動性強弱的順序排列?【講述】科學家通過更多類似的實驗,總結出了更多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展示】金屬活動性順序 總結、回答:金屬活動性:mg>zn>fe>cu>ag>au 發展學生分析、歸納、綜合進行信息處理的科學方法和能力。課后思考 1 min 【設問】這個順序與我們得出的順序是否相符?還發現了什么問題?為什么會出現h呢?它又為什么會排在這個位置呢?這個問題留待下節課來討論。 觀察,識記回答: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出現了非金屬元素:h 為下節課留下鋪墊。
八、教學設計說明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教學的中心,教學要以學生主動構建過程為核心,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原有基礎,并與學生的原有經驗緊密結合,這樣才能保證教學內容適合學生,并能被學生吸收到他們的知識結構中,使他們逐步建立完善的知識結構。根據這樣的原則,這節課在整體設計上,采用多層次的探究,力求讓學生完成對“金屬活動性順序”這一知識的主動建構。金屬
與氧氣的反應,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對學生來說最熟悉,根據反應所需條件的不同,學生很容易就能得出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但是,zn、fe之間的活動性強弱通過這個性質,就很難做出判斷。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順利進入中等層次,利用金屬與酸的反應來解決。在探究了金屬與酸的反應之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能夠與酸反應的金屬可以通過此方法來判斷其活動性強弱,但是不能與酸反應的金屬,其活動性又如何判斷呢?這就要求學生再尋求新的實驗方法和新的反應來判斷,要求學生調動更高層次的思維活動,進入第三種化學性質: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的探究學習中。這樣,通過問題,將三個不同的層次串聯在一起,層層遞進,使學生始終處于求知、探究活動之中,增強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并在此過程中,自主建立了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最后利用小結,就可以將學生在三個層次中得到的活動性片斷綜合在一起,讓學生建構一個完整的活動性順序。
九、教后反思
在對這次課堂教學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本人認為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目標,已經不僅僅是傳授必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促進其提高。因此,教師在觀念上必須真正轉變,找準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在教學設計上,要切實以“學生發展”為本,利用一切條件創設情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不斷建構和豐富自己的知識。最終達到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共同發展的雙贏效果。
2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現象。
2.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過程與方法
1.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能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2.課堂中,教師組織、引導和點撥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和討論交流,認識金屬的化學性質。
3.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并能用圖表和化學語言表達有關的信息。
4.初步學會運用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五彩紛呈的化學現象的觀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創新實踐、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3.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密切關系,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在有趣的實驗與老師的點撥中輕松掌握化學知識,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探究常見金屬的化學性質。
難點
初步運用金屬的化學性質,掌握新的化學反應及反應類型。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實驗用具:鎂條、鋁片、銅片、鐵片、酒精燈、坩堝鉗、火柴、砂紙、稀HCl、稀H2SO4、試管(若干)。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鐵、鎂等金屬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以及化學方程式。
二、新課導入
師:鋁和鐵相比較,具有哪些優良性能?為什么飲料罐通常都用鋁做而不用鐵?
目前一些人在一些黃金市場能用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為什么有些人會上當?可用什么辦法來鑒別它們呢?
生甲:黃銅與黃金的密度不同,測一下它們的密度即可區別。
生乙:黃銅與黃金的硬度不同,把它們互相刻畫,硬度大的為黃銅,小的為黃金。
生丙:“真金不怕火煉”。用火燒一下,變黑的為黃銅,不變色的為黃金。
……
師:甲、乙兩種方法利用的是金屬的物理性質,丙方法利用的是金屬的化學性質。
師: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屬,就需了解金屬的各種性質。上個課題我們學習和研究了金屬的物理性質,本節課我們來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
[板書]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三、新課教學
金屬的化學性質
[板書]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課件展示黃金項鏈、銀戒指、學生用的小刀、鎂條等金屬物品。學生觀察其表面顏色。
師:是誰給純凈的金屬穿上了“外衣”呢?
生:是空氣!
師:確切地講,是空氣中的氧氣。
【實驗探究1】
步驟:1.分別把鎂條、鋁片、銅片用砂紙打磨后放在空氣中,過一段時間觀察并記錄現象。
2.用坩堝鉗夾住鎂條、鋁片、銅片在酒精燈上加熱,觀察并記錄現象。
現象:1.鎂條、鋁片表面變暗,銅無變化。
2.鎂條在空氣中劇烈燃燒;鋁片表面失去光澤;銅片表面變黑。
結論:金屬可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
[學生活動]請三位同學上黑板書寫:
2Mg+O22MgO
4Al+3O22Al2O3
2Cu+O22CuO
師:鐵在純氧中點燃能反應嗎?若能,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3Fe+2O2Fe3O4
師:根據上面的反應,我們可得出金屬具有什么樣的化學性質?
生:金屬能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
[討論]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發生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相同嗎?
生:鎂、鋁等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鐵、銅等在常溫下幾乎不與氧氣反應,但在高溫時能與氧氣反應;“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即使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
[講解]金屬與氧氣反應的性質除了可用于鑒別物質(如黃銅與黃金的鑒別)外,還有其他的一些用途。如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就是由于鋁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的進一步氧化。鋁能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產量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廣泛應用,除了因為改進了鋁的冶煉方法,使其成本大大降低,以及鋁的密度較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鋁的抗腐蝕性能好。
師: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為什么通常鋁制品卻很耐腐蝕?為什么不宜用鋼刷、砂等來擦洗鋁制品?
生:鋁制品耐腐蝕是由于鋁可以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若用鋼刷、砂等來擦洗鋁制品,容易把氧化鋁薄膜除掉,從而起不到保護作用。
師:我們平常所說的“電化鋁”實際上就是用特殊方法使鋁表面形成加厚的氧化鋁保護層的鋁制品。
[板書]二、金屬與酸的反應
在生活中有這樣一個現象:綠豆在鐵鍋里煮了會變黑;蘋果和梨子用鐵刀切了以后,表面也會變黑。請問這是為什么?
資料:綠豆、蘋果和梨子等水果的細胞里含有一種物質叫鞣酸,鞣酸能與鐵反應生成黑色的鞣酸鐵。
【實驗探究2】探究金屬能否與酸反應
(將學生分成A、B兩大組)
實驗步驟:
A組:在四支試管里分別放入適量的打磨過的鎂條、鋅粒、鐵片和銅片。各加入約5 mL的稀鹽酸,觀察現象。比較反應的劇烈程度;用燃著的木條放在試管口,觀察并記錄現象。
B組: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進行實驗,比較反應現象。
[實驗記錄]
A組:課件展示
B組:課件展示
[結論]1.很多金屬不僅能與氧氣反應,而且還能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2.不是所有金屬都能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鎂、鐵、鋅等金屬能與稀硫酸和稀鹽酸反應,而銅等金屬卻不能與稀硫酸和稀鹽酸反應。
3.產生的氣體能燃燒,經檢驗是氫氣。
4.金屬種類不同,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鎂、鋅、鐵與鹽酸或硫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鎂反應最劇烈,鋅次之,最后是鐵。
5.與酸反應時,能生成氫氣的金屬活動性強,否則就較弱。反應的劇烈程度也可以反應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三、置換反應
[提問]請大家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如單質和化合物的角度,分析上述四個反應有什么共同點,與我們學習的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是否相同。
生:這些反應的特點: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其特點不同于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板書]定義: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
特點:A+BC===AC+B
課后小結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金屬化學性質的兩個方面:一是與氧氣反應,二是與酸反應,同時還學習了置換反應。在實驗探究過程中,要學習如何用比較的方法分析歸納問題,找出規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逐步認識不同金屬在化學性質上的差異。
2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12
一、教材結構和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在全章以及在整個中學化學課程中的地位:本章開始學生初步、系統地接觸元素化合物知識,內容在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和化學物質及其變化之后。在本章和本節中,學生初步嘗試從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去探索(金屬)物質化學性質;從基本原理(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去深化對這些性質的理解,這種學習方式的過程和方法一經掌握后,可以駕輕就熟地學習后一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依據新課程理念,本著對教材結構和內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節教學的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了解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探索金屬的性質和金屬的原子結構的關系,初步學會從實驗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本領。
2.過程與方法目標:體驗通過實驗發現化學問題,揭示物質性質的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奇妙的化學實驗的操作(如鈉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學實驗現象(如鈉的燃燒反應)感受化學世界的美妙變化,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要實現以上的教學目標,我認為:我們不可能在一節課中面面俱到的講清楚所有的金屬的所有的性質,要有所側重,其中鈉在不同條件下和氧氣的反應以及如何從實驗的角度揭示這些反應的過程是本節課堂的重點。但是由于學生以前沒有看到過鈉,更談不上鈉的化學反應了,燃燒后得到的過氧化鈉化學式特殊,學生比較難以接受,因此鈉在不同條件下的反應及其產物的比較分析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同時也應該由點到面,能夠學會幾種金屬之間性質的比較具體情況,以及金屬的性質和金屬原子的結構之間的密切關系,這些都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所在。
三、教法和學法
以上的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是本節成功與否的關鍵,通過什么樣的教法和學法顯得異常重要。
我的教法是:
1. 邊講邊實驗。這是化學教學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識的建構過程,充分體現建構理念。具體如何去做呢?我的方法是教師演示和學生演示相結合,比如用小刀切鈉,為什么不能讓學生去做呢?讓學生去實驗,去體驗,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己去思考,這樣做完全符合新課程的學生主體的理念,不要老是老師做學生看,老師提問題學生回答問題,是在啟發不假,但常常啟而不發。當然教師要注意引導。
2. 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并及時總結歸納。可以是老師提出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在充分認識實驗現象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可以是學生與學生的討論,也可以是師生討論。如可以在鈉、鋁和氧氣反應學習完了以后,及時總結這些物質和氧氣反應時表現出來的還原性,從反應的難易程度總結還原性的強弱,從整體上把握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
學法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多做比較,如學生在學習鋁和氧氣反應的時候可以去比較,兩個實驗做法不同但是現象一樣,又如鈉在不同的條件下和氧氣反應,不比較難以深刻認識過氧化鈉和氧化鈉的區別。
那么,這種教法和學法如何應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呢?下面談談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堂。其實,書本上的思考和交流部分就是引導學生展開對金屬部分的學習,但是不具體。我讓學生自己暢所欲言,去列舉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金屬的反應,比如鐵的生銹,銅綠的產生,鐵質菜刀為什么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銀白色等,激發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學習興趣。
(二)復習舊知。初中已經接觸到一些金屬,這里復習金屬的物理性質,讓學生認識金屬的通性;復習和金屬相關的化學性質,并分類歸納:鐵可以和氧氣反應,活潑的金屬可以和酸、鹽發生置換反應等。最后總結性思考這些反應中金屬原子的失電子情況,引出性質和結構的相互關系。
(三)由此及彼,提出問題。鐵可以和非金屬單質氧氣反應,那么其他的金屬呢?從金、鐵、鎂和氧氣的反應看,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可以讓學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屬呢?水到渠成的提出典型金屬鈉、鋁分別和氧氣反應的情況。
(四)師生互動,邊講邊實驗,探究鈉的相關性質。展示鈉的存放,取用和切割,從中讓學生領悟鈉的物理性質;從切割后截面的顏色變化讓學生體會過程中的化學變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思考,去認識鈉的化學性質活潑,并根據化合價自己去嘗試書寫反應方程式。為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主體的理念,接下來讓學生去思考鈉燃燒的情況怎樣,讓學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鈉,提供必要的儀器讓學生去加熱鈉,使之燃燒,觀察現象,比較性的提出問題,引出鈉的燃燒反應。從產物的顏色認識到這是不同于氧化鈉的新的物質,此時引導學生從化合價的角度初步認識過氧化鈉。
(五)比較著做實驗,認識鋁和氧氣的反應。從鈉的反應和鎂、鋁表面有氧化膜的層次,讓兩位學生比較著做實驗,觀察鋁在打磨掉氧化膜前后兩種情況下加熱融化后的現象,讓學生自發思考為什么現象會一樣?認識到反應的發生,體會到致密的氧化膜的保護作用。讓學生在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開放性的思考對鋁的氧化膜的認識,可以作為課外的作業讓學生進一步的拓展,提高學生能動的學習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六)課堂小結。由點到面,讓學生思考金屬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很多金屬可以和非金屬氧氣發生反應,從化合價的變化認識到這些反應中金屬都體現出還原性。這樣和前面的氧化還原反應相呼應,并和本節課開始的時候金屬的物理性質的通性相呼應,增強課堂的完整性。還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從反應的難易程度入手讓學生認識到不同金屬還原性的強弱區別。
五、認識和思考
新課程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這是廣大教師課堂教學中所要積極探索的問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圖嘗試指導學生使用這種方式進行學習,讓廣大學生不但要“學會”,還要“會學”、“樂學”,當仁不讓的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不但要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這種“漁”的過程。當然本節課還存在著許多的缺點和不足,請各位給予指正和批評。
2 金屬的化學性質 , 篇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金屬鈉與水的反應,會解釋鈉與水反應的各種現象設計鐵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裝置,了解鐵與水蒸氣的反應。
2.過程與方法:學習實驗研究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猜想——假設——驗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體驗化學的奧秘,獲得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鈉與水的反應
難點:鈉與水的反應實驗現象的觀察與解釋
教學方法:
本節課教學中可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如實驗探究法、觀察法、討論法等,以學生的探究和討論為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
1. 探究法:實驗探究鈉與水的反應。
2. 討論法:討論鈉與水的反應的現象并進行解釋,最后形成結論。
--整體思路:
本節課緊承上一次課的金屬性質,深入分析金屬與水的反應。這一部分是對學生原有知識的一個提高和深化。整節課的重點目標是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設計教學時,考慮到讓學生的思維層層遞進,設計了一些逐步深入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問題中逐步理解金屬與水的反應,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學探究品質。
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以下幾個要素:
1.復習金屬的物理性質,以及金屬與氧氣等非金屬的反應——溫故而知新
引導學生回顧金屬的化學性質等有關知識,引導學生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角度理解金屬的化學性質,這將有利于本次課的教學重點的理解。
2.做好演示實驗,增強示范性
演示實驗不僅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有效方法。鈉與水的反應是能夠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典型實驗之一,演示過程中利用投影,并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從演示實驗中還可以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實驗事故意識,例如,如果切一大塊鈉進行實驗,容易引發事故。
3.教學過程中體現探究要素,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實驗探究過程中,抓住“猜想——假設——驗證——歸納結論”這樣的程序進行引導,有利于讓學生把握探究要素,學會自主探究。這是本節課--的重心。
4.在討論中獲得思維能力的升華
本節教學中,討論是關鍵,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不時地給予反饋。這樣,看上去“鬧”的一堂課,才是真正的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課堂,從而最大程度地達成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復習舊知
金屬與氧氣等非金屬的反應
回顧已有知識經驗,進入新知學習準備狀態
引入新課
(問題引入)
金屬除了與氧氣反應,還可以和酸反應,那么能不能和水反應呢?以金屬鈉為例:鈉保存在煤油中,能不能保存在水中?
思考,假設
新
知
學
習
實驗
探究
猜想:對鈉是否能夠保存在水中進行猜測
學生大膽進行猜測,
生1:能,水也可以隔絕氧氣
生2:不能
……學生之間形成一個“對立”
假設:預測產物并討論如何驗證
假設1:能,會怎樣?
假設2:不能,又該如何驗證
最后決定進行實驗,來確定到底能還是不能保存在水中。
驗證:鈉與水反應的實驗
觀察現象并記錄實驗現象,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些現象
討論
分析
1.引導學生描述所觀察的實驗現象
在黑板上寫下學生的描述,鼓勵學生盡量多地回答。先不做評價,只給予贊賞和鼓勵。
2.分析學生的回答,并引導學生對現象進行適當的調整與解釋
描述現象:
生1:有氣泡…
生2:來回動…
生3:冒煙
生4:在水上面..
生5:變紅了
……
歸納
整理
師生共同總結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象及其原因:
實驗現象
解釋原因
浮
金屬鈉的密度小于水 0.97 g/cm3
熔
反應放熱,鈉的熔點較低97.81 ℃
游
產生的氣體推動金屬鈉來回游動
聲
劇烈反應,產生氣體
紅
有堿性物質生成
反應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
拓展
遷移
問題一:
鈉可否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金屬單質?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結論
(1)猜想:生1:能
生2:不能
同樣形成一個“對立”
(2)假設:要想證明自己的觀點,驗證方案該如何設計?
(3)驗證:進行實驗驗證,將鈉投入到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現象并思考
(4)得出結論:
不能.
因為鈉先與水反應,生成naoh,naoh再與cuso4生成氫氧化物沉淀。
2na+ 2h2o == 2naoh + h2↑
2naoh+ cuso4==cu(oh)2↓+na2so4
問題二:
水雷事件
XX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飄著七個白色的來歷不明的金屬桶。突然,從飄在水面上的一個金屬桶內冒起一股白煙,竄起亮黃色火苗,緊接著一聲巨響,蘑菇狀的水柱沖天而起,這個鐵桶接著又連續爆炸了多次,爆炸騰起的白色煙霧有近十米高,還有許多未燃盡的白煙飄進旁邊的公司內,這些灰白色的物體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時甚至還突然著火。
據悉,其中另有一鐵桶被過往船只發現,并將其打撈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當船員把蓋子打開后,桶內冒起濃濃白煙,一接觸桶內物質,雙手立即感到劇烈地疼痛,于是他們又將其推入江里,一遇水,這個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該船只迅速逃離,傷亡不大。
問題:
1、推測以上的爆炸物是什么金屬?
2、短文中提到了該金屬的哪些性質?
回答,并總結鈉的化學性質
思考
討論
1.問題:從水蒸氣的產生、鐵粉與水蒸氣的反應,反應產物的檢驗等環節,討論反應裝置的設計。
2.提示:
本實驗設計考慮因素:
(1)水蒸氣的發生裝置
(2)水蒸氣與鐵粉反應裝置
(3)產物的檢驗(收集)裝置
3.指導:對學生畫的方案進行指導,并解釋教材中方案
思考,討論,畫裝置圖
小結
本節課主要探究了金屬與水的反應,金屬活動順序中氫前面的金屬在一定條件下都可能跟水反應而置換出h2,而氫后面的金屬不可能跟水反應產生h2。
板書設計
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二、金屬與酸和水的反應
1、金屬與酸的反應
金屬+酸→鹽+水
2.金屬與水的反應
(1)鈉與水的反應
2na+2h2o == 2naoh + h2↑
(2)鐵與水的反應
課后反思:
本課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的要求,尤其是學生探究過程中的猜想、假設與驗證的能力。課堂氣氛很活躍,主要是因為在學生的回答及時地給予了正面的反饋,給了學生進行探究的勇氣。在拓展遷移部分,鈉和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學生已經完全能夠自主進行探究,自主獲得知識,這說明學生的學習方式在逐步地變化,他們學到的不僅僅是基礎的知識和基本的實驗技能,而是終身學習的方法。
但是,在探究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做的不夠完善,主要是一些問題的設計中,原本是希望幫助學生提升思維力,有層層遞進的效果,但是有些問題的遞進程度不是很大,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逐步積累經驗,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力以及思維方式,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爭取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以我校學生特點出發,以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綜合考慮,設計更好的教學案例,更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新課程的實施者,學生學習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
附:《鈉與水反應的科學探究》學案
探究主題:鈉與水反應的科學探究
學習方式:實驗探究,小組討論等。
學習過程:
1.問題與思考:鈉為什么不能保存在水中?
2.猜想:
3.假設(1)預測產物na + h2o→
(2)產物驗證方法:
4.實驗驗證過程:
觀察提示:(1)注意鈉與溶液的變化;(2)有沒有氣體產生;(3)有沒聽到聲音。
實驗紀錄:
實驗內容
觀察記錄(你看到了什么?)
解釋(為什么會產生這些現象?)
實驗3-3
在燒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塊鈉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現象?
1
2
3
4
5
……
總結:(寫出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思維拓展
(1)金屬鈉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金屬銅嗎?說出你的判斷,并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及離子方程式。
(2)請閱讀下面短文并回答問題
網上信息摘錄:若干神秘“水雷”驚現珠江。XX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飄著七個白色的來歷不明的金屬桶。突然,從飄在水面上的一個金屬桶內冒起一股白煙,竄起亮黃色火苗,緊接著一聲巨響,蘑菇狀的水柱沖天而起,這個鐵桶接著又連續爆炸了多次,爆炸騰起的白色煙霧有近十米高,還有許多未燃盡的白煙飄進旁邊的公司內,這些灰白色的物體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時甚至還突然著火。
據悉,其中另有一鐵桶被過往船只發現,并將其打撈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當船員把蓋子打開后,桶內冒起濃濃白煙,一接觸桶內物質,雙手立即感到劇烈地疼痛,于是他們又將其推入江里,一遇水,這個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該船只迅速逃離,傷亡不大。
問題:(1)推測以上的爆炸物是什么金屬?
(2)短文中提到了該金屬的哪些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