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1 溶液的形成 (第二課時A案)
教學目標
探究幾種物質在水中溶解時溶液的溫度變化。
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發展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創新的科學品質。
重點和難點
重點:實驗方案的設計和比較。
難點:評價實驗方案。
從微觀角度理解物質在水中溶解時溶液溫度變化的實質。
實驗準備
演示用品:底部用石蠟粘著一小木塊的燒杯、naoh固體、水、玻璃棒、藥匙。
分組實驗用品:三只各裝有100 ml水的燒杯、三份質量相同的固體nacl、 nh4no3、naoh、藥匙、溫度計。
投影儀及相關圖片(或自制動畫)。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設計教學過程點評教師演示趣味實驗:向燒杯(底部粘有一小木塊)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匙naoh并不斷攪拌。教師: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學生:燒杯底部粘著的木塊掉下來了。討論與交流:燒杯底部的小木塊脫落,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是naoh加入水中溶解時,水溶液的溫度升高,使燒杯底部的石蠟熔化,因而木塊掉下來了。學生:是不是所有的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都會升高?學生: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為什么會升高?教師:下面我們就圍繞同學們的猜想和疑惑來進行研究。創設實驗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活動與探究(一):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閱讀有關教材,明確活動目標、實驗用品。學生:我們的活動目標是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于水是放出熱量還是吸收熱量。學生:實驗用品有試管、燒杯、玻璃棒、溫度計、nacl、nh4no3、naoh。設計實驗方案。學生:我組的實驗方案是先測出水的溫度,再向水中加入溶質,等溶質溶解后測出水溶液的溫度。若水溶液的溫度比水的溫度高,則物質溶解于水時是放出熱量的,反之是吸熱。教師:同學們的實驗思路是正確的。下面我提供一個設計方案,請同學們參考。閱讀教師提供的實驗方案。(1)取三只燒杯,各注入100 ml水,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2)將兩藥匙nacl、nh4no3、naoh分別加入上述三只燒杯中,攪拌至固體完全溶解,測量溶液的溫度。(3)用手背小心觸摸三只燒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覺?(4)把實驗后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內。(5)計算溶解前后液體溫度的變化,填入下表中。物質溶解時的溫度變化測量的溫度/℃溫度的變化(與水相比)水 氯化鈉溶液 硝酸銨溶液 氫氧化鈉溶液 各小組將老師提供的方案與自己的方案比較,誰的方案更佳?說出你的理由。你在以后設計實驗方案時應注意什么?學生:老師所用的水都是100 ml,三次所加的溶質的質量也相同。因此老師的方案更好。教師:假若很少很少的溶質加到大量的水中,水的溫度變化情況可能是怎樣的呢?學生:這樣可能水溶解的物質太少,水形成溶液后的溫度變化不明顯,測不出物質溶于水是吸熱還是放熱,甚至得出錯誤的結論。學生:要得出正確的結論,必須對實驗條件作周密的考慮。教師:我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實驗方案設計中,要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分組實驗,填寫有關表格。(表格見上)交流各組實驗所得的結論。學生:nacl溶于水溶液的溫度變化不大;nh4no3溶于水時吸收熱量;naoh溶于時放出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