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溶質、溶劑的基本概念;了解在工農業生產中的一般應用。
能力目標:
通過演示實驗的對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實驗的能力;能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實例,并整理歸納在組成和性質上的特點;通過對形成過程的學習,鍛煉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體驗“理論聯系實際”和“學以致用”的含義,加強學生的探索精神。
教學建議
關于演示實驗的教學建議
做好實驗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現推薦幾個實驗的注意事項做一些說明,權作參考。
[實驗1] 高錳酸鉀溶于水
高錳酸鉀溶于水,試管中的水適當多加一些,高錳酸鉀固體取一個小顆粒,而不是若干碎屑。這樣可以使高錳酸鉀沉入水底是留下一道清晰的紫色線條,增加實驗的視覺效果,同時便于進一步的觀察它的擴散過程。
[實驗2]將少量的碘和食鹽分別放入盛有5mL水的試管中振蕩,觀察著兩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情況。
在上述實驗中,兩只試管里的水都是室溫,水的質量也相同,但食鹽全部溶解了,而碘卻只有少部分溶解。這說明不同的物質在同一中溶劑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這是物質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
本實驗是為了揭示“物質的溶解性主要是物質自身性質決定的”這一原理。
任何兩種氣體都可以任意比例完全均勻地混合,但是對于水來說,并不是什么物質都可以溶在其中的。
[實驗3] 氯化銀懸濁液的生成與性質
硝酸銀跟鹽酸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白色物質,觀察下面實驗現象。
可見,如果分散在水中的固體物質的顆粒過大就會使形成的混合物混濁而不透明,一段時間后該固體物質就會從混合物中沉降出來。象這樣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懸濁液(或懸浮液),懸濁液是一種不穩定的混合物。
本實驗應該是用較稀的,所鉀硝酸銀也不能過多,若反應已開始就生成大量沉淀,就會對“懸濁液放置后會發生沉降”的現象產生干擾。
[實驗4]液體物質的溶解
在一只大試管中加入2mL水,再用膠頭滴管分5次加入酒精,每次加1滴管,邊振蕩邊觀察現象。多次加入的酒精均能與水完全互溶。進一步的實驗還可以證明,酒精能以任意比例與水互溶。但是,并不是所有液體之間都能夠互溶。
[實驗5] 植物油與水的混合
植物油不能跟水互溶,經振蕩,油被“打散”,生成很小的液滴。它們分散在液體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或乳狀液),這種混合物液也是不穩定的。
乳濁液也有重要的應用,例如很多液體農藥是難溶于水的,農民按照一定的比例,把農藥配成乳濁液后再進行噴灑,有效地保障了用藥的均勻與適量。
[實驗6] 氣體物質的溶解
將盛有氨氣的試管浸入水中,在水中打開膠塞,觀察現象。
本實驗未采用“噴泉實驗”,而設計了較為建議的做法。主要使是實驗中的干擾因素盡量少,使學生集中觀察按其的易溶性。同樣原因,水中也不要加入指示劑。
[思考]在養魚的水塘中央常用水泵不斷將水噴向空中;家庭養魚則不斷向魚缸中鼓入空氣。這樣做是為了向養魚的水中補充氧氣。請你說說這兩種方法是如何達到補充氧氣目的的。
建議由學生分組進行實驗:
1.氫氧化鈉溶解時的放熱現象:向燒杯中加入20mL水,用溫度計測量并記下溫度;向水中加入2藥匙 NaOH固體,用玻璃棒攪拌后并再次測量并記錄的溫度。
2.硝酸銨晶體溶于水時的吸熱現象
向燒杯中加入5mL水,用溫度計測量并記錄水的溫度;向水中加入2藥匙硝酸銨晶體,用玻璃棒攪拌使其全部溶解,并及時測量和記錄的溫度。
關于溶解的教學建議
1.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比較來討論物質在水中的溶解。例如,學生對氣體之間的相互混合具有較強的感性認識,而物質在水中溶解時的擴散過程與氣體間的混合是相似的,他們都是一個自發的過程。這會使學生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了解物質之間混合的過程特點,以次來理解環境污染及其治理,會得到向對統一的認識。當然應該注意,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有一個水合的過程,熱效應液與此有關,但這里不必予以強調。
2.使學生了解不同物質(固體、液體、氣體)在水中的溶解過程可以使學生對溶解現象有一個較為開闊的視野。應該指出的時,固體的溶解是本章討論的重點內容,教學過程 中應突出出來,做到,既有相對寬泛的背景,由有重點。在對學生的要求上也要分清主次,不要任以拔高。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
1.建立的概念,掌握、溶質、溶劑之間關系,并學會簡單計算。
2.引導學生用比較的方法去認識事物。
難點:
1.了解的形成過程。
2.溶質和溶劑的判斷。
教學過程
[引言]當衣服上撒了香水就會滿室飄香,打開一瓶白酒就會醇香四逸。這里的“飄”與“逸”實際上就是分子的擴散。經過一段時間,飄逸的分子最終會均勻地充滿整個房間。這一過程無需外力的幫助就能自發地進行。物質在水中溶解時的擴散與上面的過程類似,都是自發地進行的。
[板書]第一節
一、物質的溶解
1.固體的溶解
[講解]很多物質能夠在水中溶解,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現象。現在讓我們仔細觀察這一過程,并注意最終形成的混合物的外觀特點。
[實驗1] 高錳酸鉀溶于水
圖1 高錳酸鉀溶于水
[講解]從實驗中可以觀察到,高錳酸鉀在水中逐漸地溶解、擴散,最終所形成的每個部分顏色都一樣,說明高錳酸鉀均勻地分布在水中。攪拌或振蕩可以加快溶解。
[實驗2]將少量的碘和食鹽分別放入盛有5mL水的試管中振蕩,觀察著兩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情況。
[講解]在上述實驗中,兩只試管里的水都是室溫,水的質量也相同,但食鹽全部溶解了,而碘卻只有少部分溶解。這說明不同的物質在同一中溶劑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這是物質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
[講解]任何兩種氣體都可以任意比例完全均勻地混合,但是對于水來說,并不是什么物質都可以溶在其中的。
[實驗3] 氯化銀懸濁液的生成與性質
[講解]硝酸銀跟鹽酸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白色物質,觀察下面實驗現象:
圖2 氯化銀懸濁液的生成
[講解]可見,如果分散在水中的固體物質的顆粒過大就會使形成的混合物混濁而不透明,一段時間后該固體物質就會從混合物中沉降出來。象這樣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懸濁液(或懸浮液),懸濁液是一種不穩定的混合物。一般認為顆粒直徑大于10-7m時就會形成不穩定的懸濁液或乳濁液,發生沉降或分層。
2.液體物質的溶解
[實驗4]液體物質的溶解
在一只大試管中加入2mL水,再用膠頭滴管分5次加入酒精,每次加1滴管,邊振蕩邊觀察現象。多次加入的酒精均能與水完全互溶。進一步的實驗還可以證明:
[板書] 酒精能以任意比例與水互溶。
但是,并不是所有液體之間都能夠互溶。
[實驗4]植物油與水的混合
圖3 植物油跟水的混合
[講解]植物油不能跟水互溶,經振蕩,油被“打散”,生成很小的液滴。它們分散在液體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或乳狀液),這種混合物液也是不穩定的。
[板書]小的液滴分散在液體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或乳狀液),
[講解]乳濁液也有重要的應用,例如很多液體農藥是難溶于水的,農民按照一定的比例,把農藥配成乳濁液后再進行噴灑,有效地保障了用藥的均勻與適量。
[板書]3.氣體的溶解
[講解]炎熱的夏天,當你打開碳酸飲料或者啤酒瓶的時候,會發現液體中會冒出大量氣泡,這說明液體中溶有氣體。有的氣體是很易溶于水的。
[實驗6] 氣體物質的溶解
[講解]將盛有氨氣的試管浸入水中,在水中打開膠塞,觀察現象。
圖4 氨氣溶于水
打開膠塞后,水會急速進入試管,說明氨氣很容易溶解在水中,所得稱為氨水。
[思考]在養魚的水塘中央常用水泵不斷將水噴向空中;家庭養魚則不斷向魚缸中鼓入空氣。這樣做是為了向養魚的水中補充氧氣。請你說說這兩種方法是如何達到補充氧氣目的的。
[討論]液體里溶有氣體的現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見,你能舉幾個例子嗎?
[板書]4.溶解過程中放熱與吸熱的現象
[學生活動] 氫氧化鈉溶解時的放熱現象
向燒杯中加入20mL水,用溫度計測量并記下溫度;向水中加入2藥匙 NaOH固體,用玻璃棒攪拌后并再次測量并記錄的溫度。
溶解前 | 溶解后 | |
溫度(℃) |
[學生活動]硝酸銨晶體溶于水時的吸熱現象
向燒杯中加入5mL水,用溫度計測量并記錄水的溫度;向水中加入2藥匙硝酸銨晶體,用玻璃棒攪拌使其全部溶解,并及時測量和記錄的溫度。
溶解前 | 溶解后 | |
溫度(℃) |
[講解]以上實驗說明,物質在溶解的過程中會產生放熱或吸熱現象。
教學手段:實驗、學生活動(包括動手實驗和同伴之間的討論)
板書設計
第一節
一、物質的溶解
1.固體的溶解
[實驗1] 高錳酸鉀溶于水
圖1 高錳酸鉀溶于水
[實驗2]將少量的碘和食鹽分別放入盛有5mL水的試管中振蕩,觀察著兩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情況。
[實驗3] 氯化銀懸濁液的生成與性質
懸濁液: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懸濁液(或懸浮液),懸濁液是一種不穩定的混合物。
2.液體物質的溶解
[實驗4]液體物質的溶解
[板書] 酒精能以任意比例與水互溶。
[實驗5]植物油與水的混合
乳濁液:小的液滴分散在液體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或乳狀液),
3.氣體的溶解
[實驗6] 氣體物質的溶解
氨氣很容易溶解在水中,所得稱為氨水。
[思考]請你說說向魚塘中的水里補充氧氣的方法。
[討論]你能舉幾個例子說明水中溶有氣體嗎?
4.溶解過程中放熱與吸熱的現象
NaOH固體溶于水:
溶解前 | 溶解后 | |
溫度(℃) |
硝酸銨晶體溶于水:
溶解前 | 溶解后 | |
溫度(℃) |
結論:物質在溶解的過程中會產生放熱或吸熱現象。
探究活動
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比較
1.做下列實驗:
(1)將少許碘放入水中,振蕩,觀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
(2)將少許碘放入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是一種有機溶劑),振蕩,觀察碘有機溶劑中的溶解性;
(3)在碘的水中滴加幾滴四氯化碳,振蕩,觀察現象。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以下問題:
(1) 物質在溶劑中的溶解跟什么因素有關?(可能的話可以討論物質相溶的規律)
(2)實驗(3)的現象可以說明什么問題?如何利用這一現象?
(3)將少量硫粉溶于酒精中,再用滴管取少量清液滴在盛有水的另一支試管中,觀察并解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