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學實錄(精選12篇)
《荷花淀》教學實錄 篇1
(本課于2003年11月榮獲浙江省高中語文優質課評比一等獎,本文發表于《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4年1—2期)
教學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作者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個體體驗應該是浪漫獨特而富有想象力、創造力的。因此,文學教育應該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挖掘學生的智慧潛能。
教學設想:
《荷花淀》是傳統名篇,被贊譽為“詩體小說”。相對于主題美、情節美、景物美和細節美,作品中簡潔傳神、富有個性的人物語言是更大的亮點。但是,作品所反映的時空背景離現代的學生畢竟較為久遠了,如何在一教時內讓學生走入文本,品味人物語言?我認為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朗讀。因為文字的靜默無聲天然使學生與文本之間產生隔閡,而朗讀的聲情并茂本身就有利于溝通。因此,本課將把朗讀作為探究人物的主要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用文字、聲音、情感和想象構筑起來的詩意的語文世界。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朗讀個性化的語言,領會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婦女形象。
2.通過賞析人物,陶冶學生性情,涵養學生心靈。
3.尊重學生在閱讀欣賞中的獨特體驗,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多媒體展示課題):
師:同學們一定讀過不少小說,能列舉幾部印象深刻的,并且說出它們的主人公嗎?
生:《亂世佳人》中的郝思嘉。
生:《簡。愛》中的簡。愛。
生:《苔絲》中的苔絲。
二.目標定向:
師:昨天,老師也請大家閱讀了一篇小說《荷花淀》,大家都讀過了嗎?你認為課文的主人公是誰?
生:水生嫂和其他荷花淀的婦女。
師:但是,這群女人卻和以上大家提到的主人公有所不同,我們找不到有關她們的外貌描寫;甚至,她們連名字也沒有。這是為什么呢?說說看。
生:可能因為她們太普通了吧。
師:哦,普通人就連名字、外貌也不需要啦?
生: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她們的語言在頭腦里想象她們的形象。
生:大概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吧。
師:兩位同學的觀點是說,作者這樣處理給我們留下了闊大的空間,可以馳騁我們的想象。究竟哪一種看法更為準確客觀,還是讓我們走近這群荷花淀婦女,走進水生嫂的內心世界,來尋求解答吧。
分析和理解小說的人物,有多把鑰匙,如,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等,今天我們應該動用哪一把呢?
生(齊答):語言。
師:哦,很一致嘛。為什么呢?
生:文中有很多處人物對話。
生:言為心聲,語言最能反映人物的內心。
師:說得很對。那么,把握人物語言的最便捷最有效方法是什么?
生:我想┄┄是朗讀吧。
生:應該就是朗讀。
師:這么肯定?為什么?
生:因為人物語言是說出來的。我想不會有比朗讀更好的方法了。
師:很好,那就照你說的辦。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來到水生家的小院,去讀一讀水生嫂和丈夫之間的那一段對話。
三.朗讀品味夫妻話別中對話,探究把握水生嫂形象
師:請同桌兩人分角色讀,從“女人抬頭笑著問”讀到“女人留著眼淚答應了他。”
生:朗讀(略)。
師:讀完這段對話你對水生嫂的印象如何?你認為這些語言反映出水生嫂怎樣的心理狀態、個性特征?找一句你認為最簡潔,最傳神,最動人的話,來給大家說一說。
生:我認為是“你走,我不攔你。”表明水生嫂支持丈夫參軍殺敵。
師:好,你把原句中“家里怎么辦?”給落下了,那么加上以后是否就表明水生嫂不支持丈夫了呢?有沒有同學知道?
生:還是支持的。只不過提出實際困難,真實地反映出矛盾心理。
師:是啊,水生嫂是人而不是神,丈夫走了,生產任務、生活重擔、服侍老人、照顧孩子,這一副副擔子全都得壓到自己的肩上,沒有顧慮是不現實的。不過,經過了一番思想斗爭,水生嫂還是毅然決定挑起家庭的重擔。同學們能在文中找出這個句子來嗎?
生找,齊答:“你明白家里的難處就好了。”
師:對。從這句話里我們看到水生嫂支持丈夫參軍殺敵。只要丈夫理解自己,再苦再累也愿意承擔;體現了中國婦女純樸善良、任勞任怨的傳統美德。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說當年有個印刷廠粗心地將句號印成了逗號,變成“你走,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孫犁得知后認真地說:“這是原則性錯誤!”現在你能理解孫犁的話嗎?
生:用句號更能反映出支持、理解丈夫的明確態度,突出不阻攔;用逗號則強調了“家里怎么辦?”,突出依賴性。
師:說得真不錯,你能通過朗讀把用句號和用逗號的不同感覺區別開嗎?
生:我試試。(朗讀,有意識地突出了小鳥依人和深明大義兩種風格。)
眾生笑。
師:看來,你不僅準確地理解,還能準確地傳達。其他同學還找了什么句子?
生:“你總是很積極的。”體現出水生嫂對丈夫的行為感到驕傲自豪,引以為榮。從這句話里我覺得她是一位思想進步的婦女,一個溫柔賢惠的妻子。
師:理解得很準確,你也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
生準備讀,其他同學充滿期待。
生讀(略)。
師:你對自己的朗讀滿意嗎?
生:不是很滿意。
師:那你能不能給大家推薦一位,來讀出你所體會到的感覺?
生推薦,生朗讀(突出“積極”,讀得很成功,得到了熱烈掌聲)。
師:請同學們繼續找。
生:“你有什么話,囑咐囑咐我吧。”丈夫這一去,有可能會犧牲,但這一句表明水生嫂已經能夠比較平靜的面對這生離死別。
生:我認為從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水生嫂對丈夫的依戀。
師:同學們都找了水生嫂得知丈夫要上前線以后的話,再請大家注意在丈夫說出“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之前的富有個性的話。
生:我覺得水生嫂還是一位體貼聰明的妻子。你看“‘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站起來要去端飯。”可見對丈夫非常關切、體貼。
生:還有 “怎么了,你?”問這句話是由于水生嫂看出水生笑得不像平常,反映出她的聰慧。
師:那我能不能把 “怎么了”后的逗號改成句號?
生:不好,用逗號更能反映出急切、體貼的心情;句號顯得有點冷冰冰的。
師:說得有理。你也能把用逗號和句號的不同讀出來嗎?
生朗讀,傳達了急切和冷淡兩種態度。
師:同學們都嘗試著讀過了,也對水生嫂的個性、心理作出了自己或深或淺,但都獨具個性的理解。受了大家的啟發我也想用我的聲音我的情感來傳達我對水生嫂的理解。我想找一位男生來合作一下,大家給我推薦一位。
生興奮,推薦。
師生朗讀
從“女人抬頭笑著問”到“女人流著眼淚答應了他。”的對話部分。
生熱烈鼓掌。
師:我想知道同學們鼓掌的理由。
生:因為我覺得你讀得蠻不錯的。
生:你讓我透過水生嫂的這些語言能想象出水生嫂的形象。
師:哦,真謝謝你的鼓勵。那你給我說說水生嫂是怎樣一個人?
生:理解支持丈夫,吃苦耐勞,淳樸善良。
生:還有舍小家為大家,深明大義,任勞任怨。
四.朗讀商議探夫、歸途說笑兩個片段,領悟以水生嫂為代表的荷花淀婦女群像
師:也許,我們用這些詞語還不足以形容她。因為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一顆樸素的愛國心,一份深厚的愛鄉情;卻把自己的丈夫送上了生死難料的前線,這一切水生嫂做到了,荷花淀的其他婦女們也做到了。在那個年代,千千萬萬個解放區婦女都是這樣做的。正像孫犁自己說的:“《荷花淀》所寫的,就是這一時代,我的家鄉,家家戶戶的平常故事。”可是,丈夫們上了前線,到底也帶走了女人們的心。這不,“過了兩天,四個青年婦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商量什么呢?
生齊答:探望丈夫。
(一)、商議探夫
師:這里的五句話應該推薦幾位同學來朗讀?五位還是四位?
生:(經過閱讀)四位。
師:言為心聲,什么人說什么話,大家來判斷一下哪兩句應該是同一個人說的?自己先讀讀看。
生:第一句和第五句。
師:為什么?
生:因為這兩句話都表明自己本身不想去。(此回答引來許多反對之聲)
師:看來你的想法很獨特,很多同學有不同的見解。
生:說第一句和第五句的人其實都是想去的,她們都在找借口(其他同學頻頻點頭)。我認為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因為說第四句話的人最急切,那么也應該是她第一個提出要去的。
生:我不同意。應該是第二句和第四句。從語句的順序看,第二句說完以后,水生嫂提出了一個顧慮,于是她又緊接著再說。
生:我也認為應該是第二句和第四句。因為各人的語言反映出個性不一樣。比較起來,說第二句和第四句的人最為直爽,顯得心直口快。
師:說得好。那么說第一句、第三句和第五句的又分別是什么性格?
生:第一句,先說探望的可能性,又表明自己不拖尾巴的立場,再找借口,顯得很精明乖巧。
生:第三句是水生嫂說的,她說出了一個事實,表現出一種顧慮,是穩重謹慎的性格。
生:我覺得第五句是在說假話,說不想去其實很想去,說沒看頭其實大有看頭。(眾笑)說明她言不由衷,很怕難為情。
師:作為男同學,對女人的心理把握得如此準確,實在難能可貴。那我就請你幫我推薦四位女同學來朗讀這五句話。
四個女生朗讀,其中讀第五句時引來一陣笑。
師問讀第五句的同學:剛才同學們的笑聲表明你讀得很有意思。你對自己的朗讀滿意嗎?
生:還可以。
師:你很含蓄,很謙虛。你認為你表達出的感覺是什么?
生:一種不好意思直說的忸怩羞澀吧。
師:看來,出色的朗讀是建立在準確的理解的基礎之上的。我們看出,這些人物語言非常個性化,或乖巧或爽快或穩重或羞澀,躍然紙上。那么,她們的語言中有沒有透露出共同的心理?
生齊答:有。
師:好。請一位同學來說出這種共同的心理。
生:都表現出對丈夫想念牽掛,情愿冒著危險去看望丈夫。
師:有共性就能達成共識,于是這幾個女人帶上小包裹,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劃到對面馬莊探望丈夫去了。不巧的是,丈夫們已經在前一天半夜里離開了。幾個女人有點失望,也有些傷心。就在她們搖著小船回家途中,卻意外地遭遇了敵船。怎么辦?幸虧是這些青年婦女,白洋淀長大的,她們搖得小船飛快。假如敵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她們急中生智,把小船搖進了荷花淀,也碰巧把敵船引入了丈夫們的包圍圈。就在荷花淀里,女人們找到了日夜思念的丈夫,也目睹了丈夫們神勇殲敵的全過程。丈夫們打撈完戰利品,就又出發了,女人們劃著她們的小船趕緊回家,因為刺激和興奮,她們又說笑起來。一起去聽一聽她們正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注意37頁上的文字。
(二)歸途說笑
師生聽錄音,從“‘你看他們那個橫樣子’”到“‘誰比誰落后多少呢!’”
師:這些話中,大家能分辨出哪一句是由水生嫂說的嗎?咱們來讀一讀,品一品,辨一辨。同桌間討論一下。
生交流討論(略)。
生:我們認為是第七句,因為這一句顯出說話者不甘落后,與前面我們對水生嫂的理解比較接近。
生:我再補充一點,前面水生曾打趣說她們是“一群落后分子”,水生嫂說“誰比誰落后多少呢!”顯得合情合理。
師:你的說法確實合情合理,其他同學的意見呢?
生:好象應該是第五句。因為說這話的女人很能干,比較符合水生嫂。
生:我認為這里沒有一句是水生嫂說的。
師:哦?說來聽聽。
生:第六句首先可以排除;第一句是撅著嘴說的,有點撒嬌的味道,氣質不像;第四、五、七句充滿了不服氣,與水生嫂深明大義的特征不符合;第二、三句有可能,但這兩句與她沉穩的個性也不能完全匹配。
師:我很贊同這位同學的想法。其實,這時候,究竟誰是水生嫂已經不再那么重要了,因為親身經歷了戰斗,親眼目睹了丈夫的殲敵過程使這群婦女的內心起了顯著的變化。此時,她們的心理體現出更多的共性,那就是:既有對丈夫不在自己身邊的無奈又有對丈夫勇敢抗敵的自豪;同時也激起了自身投入戰斗的意愿和信心。
由被動旁觀到主動投身戰斗反映出這群勤勞能干、淳樸善良,平日里守著家、編著席對丈夫想念牽掛顯得真摯多情的荷花淀婦女在斗爭中逐步成長起來,顯出了樂觀勇敢、自尊自強的一面。一起來看最后一段。
生齊讀最后一段。
師:從對丈夫理解支持到與丈夫并肩作戰,從狹隘的家庭投身抗戰的洪流,我們似乎聽到了婦女們前進的腳步聲。有一部電影叫《戰爭,讓女人走開!》,而今天我們從《荷花淀》里看到,一旦女人也武裝起來,哪里還會有打不贏的戰爭呢?
五、結束語
師:對于這群沒有名字,也淡化了肖像,卻能和男子一樣保家衛國的荷花淀婦女,我們懷有的只能是深深的敬意。這恰如孫犁自己說的:“我以為女人比男人更樂觀,而人生的悲歡離合,總是與她們有關,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寫到她們。”這群樸素得如同淀里隨處生長的荷花一般的婦女,她們的心靈像荷花般高潔美好,她們的容貌也一定像荷花般端莊美麗。感謝孫犁,給我們品嘗了這樣美味的精神食糧;感謝荷花淀的女人們,讓我們感受了人情人性的純美,也看到了中國婦女的成長。
六、個性化研讀題:
任選以下各題中你感興趣的一題,課后作研究性閱讀:
1.作為有“詩體小說”之美譽的《荷花淀》,除了語言美、情感美、人物美,景物美和細節美也很突出,同學們課后可以細讀課文作些品賞。
2.今天我們通過品味語言賞析了《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形象,同學們還可以閱讀孫犁的短篇小說《囑咐》,理解其中的“水生嫂”形象。
3.如果你有興趣,課后可以查找有關資料,了解作家孫犁及其創作風格(“荷花淀派”)
板書設計 :
人物 語言
水生嫂 體貼聰慧,深明大義,任勞任怨
荷花淀婦女 真摯多情,樂觀勇敢,自尊自強
《荷花淀》教學實錄 篇2
一. 了解孫犁的創作風格和創作成就。二. 體會文章景物描寫、人物對話的特色及其對展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主題的作用。三. 領略冀中抗日根據地人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教學設想:一. 安排兩教時。二. 精選文段進行誦讀、分角色表演,感受其語言輕柔、清麗的風格和人物微妙的內心世界。三. 著重讓學生改寫夫妻對話、分析水生嫂和祥林嫂不同的人生命運產生的原因。四. 利用多媒體音像帶,布置學生預習,要求寫出故事梗概。 第一教時教學重點:解題;講析景物描寫和情節結構特色。教學步驟 :一.導入 新課: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中秋節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藥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飄,就在她離月宮還差一步的時候,隨身佩戴的寶鏡卻掉了下來,這塊寶鏡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個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個水淀。(板書課題《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個淀泊,它屬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屬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陽、雄縣、容光煥發城5縣(市)所轄。這是一片面積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環繞,淀內地形復雜,縱橫交織著3700條溝壕,把淀面分割成43個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內有淀、淀間大小溝壕相通的水網澤國景觀。《荷花淀》可以說是以戰爭為題材的小說,一提起戰爭,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硝煙彌漫、血肉橫飛,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樣一副截然不同的戰爭場面呢? 本文寫于1945年春天,是孫犁“在延安的窯洞里一盞油燈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紙寫成”的,最初發表在《解放日報》副刊上,反響很大。孫犁自己還說“這篇小說引起延安讀者的注意,我想是因為同志們長年在西北高原工作,習慣于那里的大風沙的氣候,忽然見到關于白洋淀水鄉的描寫,刮來的是帶有荷花香味的風,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鮮吧。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是獻身于抗日的戰士們,看到我們的抗日根據地不斷擴大,群眾的抗日決心日益堅決,而婦女們的抗日情緒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對這篇小說發生了喜愛之心。”二.作家作品:孫犁(1913――1996),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現代作家。年輕時就讀于保定育德中學,中學畢業后流浪北京,當過店員。1936年在白洋淀邊的安新縣同口鎮做小學教員。抗日戰爭爆發后,在晉察冀根據地從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報》工作,注重發現和培養文學新人,并堅持寫作。曾任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臺》、《囑咐》,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等。孫犁小說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被稱為“詩體小說”。他和作家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房樹民等,在創作風格上有共同的特點:如荷花一樣根植于水鄉泥土,帶著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為“荷花淀”派。三. 分析景物描寫特色:1. 提問:這篇文章沒有驚險的戰斗故事,也沒有纏綿的愛情情節,甚至沒有留下一兩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卻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藝術感染力呢?它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學生討論回答。明確:給人們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滿生機、充滿活力、象征著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葉組成的美麗坦蕩的荷花淀。這是一副純美的畫面,荷花荷葉是畫面的主體,人物只是融入畫面并融入荷花荷葉的精魂,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藝術魅力所在,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藝術化、審美化的結晶。2.提問:作者為故事情節的展開提供了一個什么樣的典型環境呢?讓學生找出描寫段落: 明確:首先,描寫月色下的水鄉景色。第1段和第3段。第1段開頭3句點明了時間、空間和勞動對象,語言簡練、動聽 、優美,不僅寫了環境,還反襯出環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第3段通過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內院外的基本色調:潔白、銀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編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潔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這兩個充滿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勞動場面詩化了。這兩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①。描寫了蘆葦、荷花,這與后文的荷花淀伏擊戰的環境有密切關系。②。正因為白洋淀如此美麗可愛,所以人民熱愛她,決不容許日寇來侵犯。這都為以后小說情節的發展埋下伏筆。 其次,描寫日光下的水鄉風光。第61段。作者運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詩意地描寫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象“銅墻鐵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嚴陣以待,這威武雄壯的景色,不僅突出了水鄉游擊戰的特點,暗示出在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將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戰,而且寫出根據地人民同仇敵愾的心里和克敵致勝的信心,洋溢著歌頌人民戰爭的思想感情。到此,全部畫面融為一體,由朦朧逐漸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現,前后畫面遞進,具有流動感,又層次分明,顯得意境縱深而高遠。概括起來說,荷花淀的景物是美麗的,水和天,荷和葦無一不美,明麗清純,讓人心醉。這么美的家園,誰人不愛!怎么肯讓敵人蹂躪!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點。這么美麗的一方水土,當然會養育一方英雄兒女,他們美麗的身心不容玷污,他們平時有多少溫情,戰時就會有多少勇氣,這是景和人的契合點。四. 分析情節結構:提問:作者淡化了傳統的小說模式,以抒情見長,不以情節取勝,他精選三個生活片斷來抒寫對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婦女的贊美之情。請快速概括這三個生活片段的內容。夫妻話別 探夫遇險 助夫殺敵五. 布置作業 :文中對話描寫的特點。
第二教時教學重點:分析人物性格,歸結主題。教學步驟 :一.分析人物形象:1. 分角色朗讀6――30段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領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體會人物對話所包含的細膩復雜的感情。問:“今天回來得這么晚”,這句話對描寫人物、展開情節有什么作用?明:它承應上文:“大門還沒有關,丈夫還沒有回來。”“很晚丈夫才回來”。還表現了水生嫂久候親人心焦的心理。同時又暗寫了水生以工作為重的品質。這句話又可說是情節的開端,說明“今天”非同往常,回來得晚是事出有因。問:水生嫂既然十分關心水生,為什么不直接問明情況,卻問“他們幾個呢”?明:水生沒有說明晚歸的原因,只是說吃過飯了。但是,他異常的神情(臉上紅脹,說話氣喘),水生嫂很快就察覺到了。她并沒有直接追問,因為她知道水生是游擊組長,黨的負責人,有些事是不便細問的。于是,她機敏地轉換話題,問“他們幾個呢?”水生回答她:“還在區上。”水生露出了一點口風之后,又把話語岔開,反問她:“爹哩?”、“小華哩?”這樣寫,一方面交代了水生家的其他成員以及水生對他們的關心,另一方面寫出了水生對參軍一事欲言又止,不愿立即讓妻子知道的心理。問:“怎么了,你?”這是什么句式,水生為什么會這樣說?明:這是主謂倒裝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這短促的問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對丈夫的關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細。表現了中國女性傳統的溫柔、賢淑、羞怯、質樸的品性。 再看另外的對話:女人說“你總是很積極的”“你走,我不攔你”“囑咐囑咐我吧”。行動:女人“打點好一個小小的包裹”,里面是新單衣、新毛巾、新鞋子,這種“送郎上戰場”的言行,證明水生嫂并非一心當好妻子,她知道自己還有另一個身份:中國人。 這樣就可以解釋水生嫂豐富的內心世界了。她愛丈夫,愛家鄉,愛祖國。丈夫參軍看似使她陷入了優先愛丈夫還是優先愛祖國的矛盾,也許她真的為此困惑過,但是,很快她就明白這并不矛盾。她必須愛一個“值得”愛的丈夫,而愛不愛家鄉和祖國是衡量他“值得”愛與否的主要指標。如果丈夫為了他臨陣退縮,她會因失望最終失去丈夫,相反,丈夫“總是積極”的決定才贏得她的敬重和愛慕。所以,她愈是有個心愛的丈夫,就愈是會支持他報國殺敵。 為了更好地認識水生嫂的柔情似水的性格特征,可指導學生做改寫練習,有意改變水生嫂的性格特征,不歪曲人物,寫一段臨別對話。
2. 幾個青年婦女商量探夫的對話也寫得個性鮮明,生動有趣,分別展示了她們怎樣不同的個性呢?明:“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說,于是找個借口,感情表達得委婉含蓄。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這位大嫂與前一個一樣,也說得很含蓄,不說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說有要緊的話。 “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水生嫂的話提醒她們途中不安全,為下文伏筆,顯示了她謹慎、穩重的性格,考慮問題比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可見她探夫心切,不顧一切,有點冒冒失失。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這位大嫂羞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面”,假話里寓有真情。短短幾段對話,幾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至于水生嫂的謹慎周密,顯然跟丈夫走前的囑咐有關。 建議讓學生仿寫改寫這段對話,如添加一個人的對話,使之與前文一致,或者改寫這幾個人的對話,改變他們的性格特征。二.歸結主題: 荷花淀的景物是美麗的,水和天,荷和葦,無一不美,明麗清純,讓人心醉。這么美的家園,誰能不愛!怎么肯讓敵人蹂躪!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點。這么美麗的一方水土,當然會養育一方英雄兒女,他們美麗的身心不容玷污,他們平時有多少溫情,戰時就有多少勇氣,這是景和人的契合點。 孫犁就是這樣用他獨特的筆法,構建了一副情景交融的美妙畫卷,表達了他對美麗的中華河山、中華兒女、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禮贊。三.做“思考與練習三”(湖南衡陽縣一中 劉衛
《荷花淀》教學實錄 篇3
一、教學目的:
1.學習通過人物對話、景物烘托、細節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寫法。
2.了解白洋淀地區人民抗日斗爭中的生活,學習他們的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水生女人等婦女形象的分析。
2.難點: 通過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感情。
三、教學時數:
課內自讀課文 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 :
第一課時
詞語補釋:
*惦記----對人或事物心里老想著,放不下心。
*藕斷絲連-----藕已折斷,絲還連著。喻沒有徹底斷絕關系。
解題:
白洋淀地區屬于冀中抗日根據地,蘆構橋事跡后不久,國民黨放棄這一帶土地,倉皇南逃,當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國主義鐵蹄的蹂躪。在共產黨和八路軍的領導下,白洋淀人民積極投入了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該地軍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出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
新穎 1.淀:淺淺的湖泊
美麗 2.荷花淀: 湖泊名,是白洋淀的一部分
提挈 3.殲滅鬼子的伏擊戰在這里發生
荷花淀 4.用亭亭玉立的荷花象征年輕可愛的抗日戰士(銅墻鐵壁、哨兵、荷花變成了人),象征年輕美麗的
寓意 抗日婦女
深刻 5.荷花是美的,預示了作品輕松、優美的基調,對抗日群眾寓有贊頌之意
作者簡介:
孫犁,河北省安平縣人,“七·七”事跡前夕,曾在白洋淀當過小學教師。抗戰以后參加晉察冀邊區的革命工作,這時還只有二十多歲。他的《白洋淀紀事》是在延安寫的,其中許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兒女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精神風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荷花淀》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解放后,在天津從事編輯工作,他的作品有: 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村歌》、《鐵木前傳》散文集《文學短論》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這個結集顯示了作家成熟了的獨特的藝術風格,這就是: 淡雅疏朗的詩情畫意與樸素清新的泥土氣息的完美統一。這一獨特風格對當代文學發生極大的影響,造成一個數量相當可觀的河北作家群,被當代文壇譽為“白洋淀派”,與“山藥蛋派”(趙樹理風格)齊名。由于他這一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小說又被稱為“詩體小說”。
孫犁同志非常熟悉冀中抗日根據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作者寫《荷花淀》的目的在于反映“戰爭和革命改變了人民的生活,也改變了民族的精神氣質。”
情節結構:
注意: 隔行是小說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 水生參軍,夫妻話別。(開端)
1.月夜編席(1─4自然段)
2.夫妻話別(5─29自然段)
3.水生離家(30─31自然段)
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歸途遇敵。(發展)
1.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
2.撲空歸來(39─47自然段)
3.淀上遇險(48─61自然段)
第三部分: 伏擊殲敵,戰斗中成長(高潮、結局、尾聲)
1.伏擊殲敵(62─65自然段)
2.意外相見(66─84自然段)
3.組織起來(85自然段)
本文線索:
以時間的推移為線索安排情節:
1.月亮升起來──很晚──雞叫的時候──第二天──過了兩天──快到晌午──正午──這一年秋季──冬天
2.明線暗線分而又合,合而又分:
明線──幾個婦女的活動: 送夫、探夫、遇夫、學夫
暗線──地區隊的活動
水生嫂等幾個青年勞動婦女的形象的分析:
本文選材新穎,沒有集中、細致地寫水生等七個青年參軍和第一次參加戰斗的情景,而是著重寫水生嫂等迅速成長的過程。
水生嫂等具有勤勞、勇敢、質樸的品質,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婦女 的特點。她們守著自己的家庭,憧憬著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 不要離開。當大敵當前,國難當前頭時卻能把對丈夫的愛和對祖國的 愛統一起來,積極支持丈夫參軍,參加抗日戰爭。在經歷了荷花淀的伏擊戰之后,她們受到了教育、鼓舞,她們認為: 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婦女也能做到。當水生說她們是“一群落后分子”時,她們更不甘示弱,商量著回去成立隊伍,參加戰斗。這種抗擊敵人的侵略,保衛祖國、保衛家園的熱望所激發的向上的要求,在斗爭中對自己力量的堅信和具有的雄心壯志,是她們具有革命樂觀主義的思想基礎,展示了她們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現出她們高尚的情操,同時揭示她們迅速成長的根本原因。
結尾,形象說明她們熱望參加戰斗的愿望得到了實現,充分顯示了勞動婦女的戰斗力量和作用使她們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發展和結尾,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主題: 表明了黨領導下的人民抗日武裝力量地迅速發展壯大,充分顯示了人民戰爭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戰爭的勝利前景,使作品充滿鼓舞人心的力量。
憙拑
第二課時
總結寫作特點:
一、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
通過寫景表現人物的感情,充滿詩情畫意。
第一部分第一層,是一幅白洋淀夜景的風景畫和風俗畫。
夜景美: 月光映照,院子涼爽,蘆葦潔白,荷花飄香
生活美: 勤勞的雙手,熟練的技藝,富饒的出產 情景相生
人情美: 熱愛勞動,熱愛親人
特別是兩個充滿想象的貼切的比喻,把勞動的場面詩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景物牽動著情思──天這么晚了,丈夫還沒回家。
這一景物為后面的情節展開作了鋪墊,因為水生嫂正出于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對幸福生活的熱愛,才激起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無比仇恨,毅然送夫參軍,毅然組織隊伍,參加戰斗。 第二部分第二層正午淀上風光的描寫:
幾個女人探望丈夫的歸途上,有點失望,有點傷心,這種遼闊而靜寂的環境烘托了這種情緒,但淀上萬里無云的開闊、明朗的風光,使她們受到感染,增強排遣憂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歡笑起來──以景寫人,情景相生。
婦女們急中生智,把船搖進荷花淀,又對淀上風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寫(第二部分第三層): 作者馳騁想象,幾筆勾畫,把景物寫得逼真、傳神、充滿寓意。不僅突出了水鄉游擊戰的特點,暗示著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將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戰,寫出了根據地人民同仇敵愾的心理和克敵制勝的信念,洋溢著歌頌人民戰爭的思想感情。對照下文荷葉下認出她們丈夫的情景,更會驚嘆小說構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當。
二、生動的細節描寫
把緊張的戰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細節揉合起來,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詩情畫意。
如: 一場激烈的伏擊戰,發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鮮艷的荷花淀里,發生在婦女們探望丈夫的歸途中,這種戰爭環境充滿詩情畫意。當戰斗打響以后,幾個婦女“漸漸聽清楚槍聲是向著外面,她們才趴著船幫露出頭來”尋找自己的丈夫。這一細節描寫十分生動,丈夫在瞄準敵人射擊,沒看妻子一眼(聚精會神),妻子卻在緊張戰斗中尋找自己的丈夫(也是聚精會神),為下文議論戰士們“橫樣子”伏筆。這個細節,使緊張戰斗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起到了一石三鳥的作用,重寫奇襲、巧遇,是故事的高潮。
打撈戰利品,也有許多細節描寫。
如: “他們又開始了沉到水底撈出大魚的拿手戲。”這里,把打撈戰利品和日常生活摸魚揉合在一起。又如,水生說她們是一群落后分子,“把紙盒順手丟在女人船上”,幾個青年婦女又把掉在水里的小包裹丟給了他們。這一丟過去,又丟過來,渲染了勝利后的歡樂氣氛,表現出了夫妻之間相親相愛,相互戲謔的情感。
三、簡潔而傳神的對話
很好地表現了人物性格,發展了故事情節。
水生和妻子的對話(體會人物的微妙心理活動和人物的精神面貌) “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他們幾個呢?”──側面打聽
“他們幾個為什么還不回來?”──流露出她的溫情和憂慮,表明了她對丈夫的關心、體貼,也表現了她細心、穩重的性格。
當她得知淀里的斗爭形勢變了,丈夫報名參軍后,她低著頭說: “你總是很積極的。”這一句包含著復雜的思想感情,本來“你總是”這種口氣多半用于責難,可這里卻用于對丈夫的稱贊,寫出了她對丈夫的依依不舍,也寫出了她識大局、明大義,積極支持丈夫參軍的崇高品格。
從水生嫂的言語中流露出依戀丈夫的感情,為下文伏擊埋下一筆,是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看望丈夫的思想基礎。
幾個婦女商量去馬莊探望丈夫的一段對話可以看出:
巧: 來得不巧,巧遇敵人,巧逢親人,無巧不成書。
“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水生的女人說。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 ”
這段對話,把她們羞澀和想去探望丈夫的急切心情表現出來了。“哪里就碰得那么巧,”反映出僥幸心理,促成她們歸途遇敵,躲進荷花淀,無意把敵人引進埋伏圈,為殲滅敵人創造了條件,這段對話對情節發展起作用。
中心思想: 本文描述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婦女逐步由普通勞動者成長為機智勇敢的抗日游擊戰士的過程,表現抗日根據地人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
作業 :
[思考和練習]第三題
《荷花淀》教學實錄 篇4
    孫犁的《荷花淀》寫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白洋淀人民怎樣保衛家園、與日本鬼子進行斗爭的故事。然而讀了孫犁的《荷花淀》,這里沒有戰爭的血風腥雨,殘垣斷壁,卻使我們看到的是一群熱愛家鄉、堅貞英勇的青年男女, 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幅幅優美的水鄉風景圖畫, 使我們領略到了白洋淀自然風光的無限魅力,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富饒、美麗。 
    小說中的這一幅幅風景畫,是隨著故事情節的開展而逐步向讀者展開的。 
    故事開始是寫水生幾個青年上區里開會,由于敵人要在同口安據點,區上決定成立地區隊。于是,水生他們在區上就報了名。報名后,他們怕家里人拖尾巴,大家于是公推水生回來做工作。小說的開始就是寫水生嫂在院中編席,等待水生回來的情景。這時夜深人靜,月色朦朧,“院子里涼爽得很, 干凈得很”,“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女人“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這些景物的描寫,構成了白洋淀一幅“月下之景”,以靜襯動。這樣美好的家園,哪容敵人來侵犯、蹂躪。不久, 水生回來了,夫妻倆圍繞水生參軍的事進行了商討、談話。水生嫂表現出一個農村婦女對丈夫的依信任、而又戀戀不舍的情感,但她始終深明大義、顧全大局,終于和大家一起送水生參了軍。 
    丈夫們到了部隊,女人們總有些藕斷絲連,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幾個婦女聚到水生家商量去尋找丈夫的事。商量停當后,幾個女人劃著一只小船,到對面馬莊上去找。結果卻沒有找著,她們只得掃興而歸。“現在已經快到響午了,萬里無云,可是因為在水上,還有些涼風,這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上吹過來。水面上沒有一只船。水像無邊的跳蕩的水銀。”作者這里寫出了一幅“水上之景”, 如果說第一幅圖畫是“以靜襯動”,那么這第二幅圖畫是“情景相生”了。這些景物從側面烘托出婦女們由“希望”變成“失望”的空蕩蕩的心緒。“水面上沒有一只船”,預示著有緊急情況發生;“跳蕩的水銀”,蘊含著更大的動蕩;而拂面的“涼風”,旨在使婦女們增強一種排遣憂郁的力量。丈夫沒有找到,她們悠閑地劃著小船回來,船兩旁的水“嘩”, 嘩”, 嘩” 地流著,還有人順手從水里撈上一棵菱角,又丟進水里,在途中她們不斷地埋怨著自已的丈夫。 
    然而她們哪里知道, 她們的小船早被日本鬼子的大船盯上了。等她們發現時,鬼子的大船緊緊追了過來。這時她們雖然有些后悔,然而唯一可行的是往荷花淀里搖。當她們的船剛搖進荷花淀,耳邊忽然響起了一排槍聲,“整個荷花淀全震蕩起來。她們想,陷在敵人的埋伏里了,一準要死了,一齊翻身跳到水里去。”后來她們發現,槍是朝外面打的;不久“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荷花變成人了?”隨后一個個都找到了自已的丈夫。在開展戰斗前, 作者有一段關于荷花淀的描寫:“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 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這是一幅“淀中之景”。作者在這里用一個明喻寫了大荷葉如“銅墻鐵壁”, 用一個暗喻寫了荷花箭是“哨兵”,給人一種警覺、安全的感覺。這景情景交融,對戰斗起了襯托與渲染的作用。后來果然,婦女們經過這場戰斗的洗禮,一個個變成了保衛家鄉、保衛國家的抗日戰土。 
    《荷花淀》的“月下之景” “水上之景” “淀中之景” 這一幅幅優美的圖畫把自然美與人物心靈美融合在一起,激勵人們更好地追生美、創造美的生活。
[1]
《荷花淀》教學實錄 篇5
教學目標 :
一. 了解孫犁的創作風格和創作成就。
二. 體會文章景物描寫、人物對話的特色及其對展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主題的作用。
三. 領略冀中抗日根據地人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設想:
一. 安排兩課時。
二. 精選文段進行誦讀、分角色表演,感受其語言輕柔、清麗的風格和人物微妙的內心世界。
三. 著重讓學生改寫夫妻對話、分析水生嫂和祥林嫂不同的人生命運產生的原因。
四. 利用多媒體音像帶,布置學生預習,要求寫出故事梗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解題;講析景物描寫和情節結構特色。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中秋節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藥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飄,就在她離月宮還差一步的時候,隨身佩戴的寶鏡卻掉了下來,這塊寶鏡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個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個水淀。(板書課題《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個淀泊,它屬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屬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陽、雄縣、容光煥發城5縣(市)所轄。這是一片面積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環繞,淀內地形復雜,縱橫交織著3700條溝壕,把淀面分割成43個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內有淀、淀間大小溝壕相通的水網澤國景觀。
《荷花淀》可以說是以戰爭為題材的小說,一提起戰爭,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硝煙彌漫、血肉橫飛,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樣一副截然不同的戰爭場面呢?
本文寫于1945年春天,是孫犁“在延安的窯洞里一盞油燈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紙寫成”的,最初發表在《解放日報》副刊上,反響很大。孫犁自己還說“這篇小說引起延安讀者的注意,我想是因為同志們長年在西北高原工作,習慣于那里的大風沙的氣候,忽然見到關于白洋淀水鄉的描寫,刮來的是帶有荷花香味的風,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鮮吧。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是獻身于抗日的戰士們,看到我們的抗日根據地不斷擴大,群眾的抗日決心日益堅決,而婦女們的抗日情緒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對這篇小說發生了喜愛之心。”
二、作家作品:
孫犁(1913――1996),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現代作家。年輕時就讀于保定育德中學,中學畢業后流浪北京,當過店員。1936年在白洋淀邊的安新縣同口鎮做小學教員。抗日戰爭爆發后,在晉察冀根據地從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報》工作,注重發現和培養文學新人,并堅持寫作。曾任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臺》、《囑咐》,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等。
孫犁小說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被稱為“詩體小說”。他和作家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房樹民等,在創作風格上有共同的特點:如荷花一樣根植于水鄉泥土,帶著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為“荷花淀”派。
三、 分析景物描寫特色:
1. 提問:這篇文章沒有驚險的戰斗故事,也沒有纏綿的愛情情節,甚至沒有留下一兩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卻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藝術感染力呢?它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學生討論回答。
明確:給人們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滿生機、充滿活力、象征著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葉組成的美麗坦蕩的荷花淀。這是一副純美的畫面,荷花荷葉是畫面的主體,人物只是融入畫面并融入荷花荷葉的精魂,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藝術魅力所在,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藝術化、審美化的結晶。
2.提問:作者為故事情節的展開提供了一個什么樣的典型環境呢?
讓學生找出描寫段落:
明確:首先,描寫月色下的水鄉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開頭3句點明了時間、空間和勞動對象,語言簡練、動聽 、優美,不僅寫了環境,還反襯出環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過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內院外的基本色調:潔白、銀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編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潔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這兩個充滿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勞動場面詩化了。
這兩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
①、描寫了蘆葦、荷花,這與后文的荷花淀伏擊戰的環境有密切關系。
②、正因為白洋淀如此美麗可愛,所以人民熱愛她,決不容許日寇來侵犯。這都為以后小說情節的發展埋下伏筆。
其次,描寫日光下的水鄉風光。第61段。
作者運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詩意地描寫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象“銅墻鐵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嚴陣以待,這威武雄壯的景色,不僅突出了水鄉游擊戰的特點,暗示出在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將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戰,而且寫出根據地人民同仇敵愾的心里和克敵致勝的信心,洋溢著歌頌人民戰爭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畫面融為一體,由朦朧逐漸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現,前后畫面遞進,具有流動感,又層次分明,顯得意境縱深而高遠。概括起來說,荷花淀的景物是美麗的,水和天,荷和葦無一不美,明麗清純,讓人心醉。這么美的家園,誰人不愛!怎么肯讓敵人蹂躪!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點。這么美麗的一方水土,當然會養育一方英雄兒女,他們美麗的身心不容玷污,他們平時有多少溫情,戰時就會有多少勇氣,這是景和人的契合點。
四、 分析情節結構:
提問:作者淡化了傳統的小說模式,以抒情見長,不以情節取勝,他精選三個生活片斷來抒寫對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婦女的贊美之情。請快速概括這三個生活片段的內容。
夫妻話別 探夫遇險 助夫殺敵
五. 布置作業 :
文中對話描寫的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性格,歸結主題。
教學步驟 :
一、分析人物形象:
1. 分角色朗讀6――30段
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領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
體會人物對話所包含的細膩復雜的感情。
問:“今天回來得這么晚”,這句話對描寫人物、展開情節有什么作用?
明確:它承應上文:“大門還沒有關,丈夫還沒有回來。”“很晚丈夫才回來”。還表現了水生嫂久候親人心焦的心理。同時又暗寫了水生以工作為重的品質。這句話又可說是情節的開端,說明“今天”非同往常,回來得晚是事出有因。
問:水生嫂既然十分關心水生,為什么不直接問明情況,卻問“他們幾個呢”?
明確:水生沒有說明晚歸的原因,只是說吃過飯了。但是,他異常的神情(臉上紅脹,說話氣喘),水生嫂很快就察覺到了。她并沒有直接追問,因為她知道水生是游擊組長,黨的負責人,有些事是不便細問的。于是,她機敏地轉換話題,問“他們幾個呢?”水生回答她:“還在區上。”水生露出了一點口風之后,又把話語岔開,反問她:“爹哩?”、“小華哩?”這樣寫,一方面交代了水生家的其他成員以及水生對他們的關心,另一方面寫出了水生對參軍一事欲言又止,不愿立即讓妻子知道的心理。
問:“怎么了,你?”這是什么句式,水生為什么會這樣說?
明確:這是主謂倒裝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這短促的問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對丈夫的關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細。表現了中國女性傳統的溫柔、賢淑、羞怯、質樸的品性。
再看另外的對話:女人說“你總是很積極的”“你走,我不攔你”“囑咐囑咐我吧”。行動:女人“打點好一個小小的包裹”,里面是新單衣、新毛巾、新鞋子,這種“送郎上戰場”的言行,證明水生嫂并非一心當好妻子,她知道自己還有另一個身份:中國人。
這樣就可以解釋水生嫂豐富的內心世界了。她愛丈夫,愛家鄉,愛祖國。丈夫參軍看似使她陷入了優先愛丈夫還是優先愛祖國的矛盾,也許她真的為此困惑過,但是,很快她就明白這并不矛盾。她必須愛一個“值得”愛的丈夫,而愛不愛家鄉和祖國是衡量他“值得”愛與否的主要指標。如果丈夫為了他臨陣退縮,她會因失望最終失去丈夫,相反,丈夫“總是積極”的決定才贏得她的敬重和愛慕。所以,她愈是有個心愛的丈夫,就愈是會支持他報國殺敵。
為了更好地認識水生嫂的柔情似水的性格特征,可指導學生做改寫練習,有意改變水生嫂的性格特征,不歪曲人物,寫一段臨別對話。
2. 幾個青年婦女商量探夫的對話也寫得個性鮮明,生動有趣,分別展示了她們怎樣不同的個性呢?
明確:“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說,于是找個借口,感情表達得委婉含蓄。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這位大嫂與前一個一樣,也說得很含蓄,不說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說有要緊的話。
“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水生嫂的話提醒她們途中不安全,為下文伏筆,顯示了她謹慎、穩重的性格,考慮問題比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可見她探夫心切,不顧一切,有點冒冒失失。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這位大嫂羞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面”,假話里寓有真情。短短幾段對話,幾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至于水生嫂的謹慎周密,顯然跟丈夫走前的囑咐有關。
建議讓學生仿寫改寫這段對話,如添加一個人的對話,使之與前文一致,或者改寫這幾個人的對話,改變他們的性格特征。
二、歸結主題:
荷花淀的景物是美麗的,水和天,荷和葦,無一不美,明麗清純,讓人心醉。這么美的家園,誰能不愛!怎么肯讓敵人蹂躪!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點。這么美麗的一方水土,當然會養育一方英雄兒女,他們美麗的身心不容玷污,他們平時有多少溫情,戰時就有多少勇氣,這是景和人的契合點。
孫犁就是這樣用他獨特的筆法,構建了一副情景交融的美妙畫卷,表達了他對美麗的中華河山、中華兒女、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禮贊。
三.做“思考與練習三”。
《荷花淀》教學實錄 篇6
一、說教材
二.說目標
知識目標:1、了解作家孫犁及“荷花淀”派的藝術風格;
能力目標:1、學習運用生動傳神的對話描寫和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愛生活、愛家鄉、愛祖國的偉大情懷,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理解對話描寫和細節描寫的作用。
教學難點:理解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在表現人物和推動故事發展方面的作用。
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和對教學目標的分析,我把教學的主要內容確定為“兩處人物對話,一處細節描寫,兩處景物描寫”。課堂上主要采取分角色朗讀和問題探究的方式來對這些內容進行解讀和賞析。教學過程如下:
三、說過程
1、導入新課
戰爭,在人們的心中往往是殘忍的、恐怖的。許多作家在描寫戰爭時,總是不惜筆墨濃筆重彩鋪寫硝煙彌漫的景象,但也有部分作家用別樣的方式來寫戰爭,孫犁便是其中一位。《荷花淀》就是這樣的優秀作品
2、整體感知,理清情節
⑴學生朗讀課文,概述文章故事情節,列出小標題(對學生來說,大體概括小說的情節不成問題,在這里要求用四字小標題概括,更進一步訓練學生語言的概括能力。)
夫妻話別(開端)--探夫遇敵(發展)--助夫殺敵(高潮、結局)--成立隊伍(尾聲)
⑷就整篇文章發問:主人公是誰?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訂正,明確:以水生嫂為代表的一群農村青年婦女,描寫的是“群像”。
(此問題主要關系到對全文主旨的理解,只有認識到主人公是群像,才能更好的理解全文的主旨。)
3、重點探討
1)兩處人物對話。
A.鑒賞“夫妻話別”一節的人物對話。
①分角色朗讀“夫妻話別”一節,朗讀要力求讀出人物內心的情感。
②鑒賞對話
問題:請運用聯想和想像,結合上下文語境,認真分析水生嫂的語言,說說這些話語表現了水生嫂怎樣的內心情感和性格特點?這些對話對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有什么作用?
a“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表現了水生嫂對丈夫的憂慮和關切之情
“她們幾個呢?”---水生嫂覺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問,只得再次試探(關心)
“怎么了,你?”---水生嫂察言觀色,感到事情有點蹊蹺,只得逼問(細心,機敏)
(以上幾句,表現了水生嫂體貼、溫柔、細心、穩重的性格和對丈夫的憂慮與關心。)
b“你總是很積極的。”---水生說出自己“第一個舉手”報名參加大部隊。水生嫂此時的心境是十分復雜的,在責怪當中含著贊揚。
“你走,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
“你明白家里的難處就好了。”---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確實是個好丈夫,擺正了家庭和民族的關系,統一對丈夫和祖國的愛,決心挑起生產和生活的重擔。
(以上幾句對話,可用詞語替換法或比較重音語氣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水生嫂識大局,明大義的崇高品格)
c“你有什么話,囑咐囑咐我吧。”---水生嫂為了讓丈夫放心,自覺承擔任務。
“嗯。”---兩個“嗯”字,表現了水生嫂既有中國婦女吃大苦、耐大勞的傳統美德,又有新一代勞動婦女勇敢戰斗的精神。
小結:“夫妻話別”對話,刻畫了水生嫂這樣一個勤勞純樸、摯愛丈夫、熱愛祖國,識大體明大義的農村婦女形象,為后來寫水生嫂機智勇敢地與敵人斗爭,發展成為抗日游擊戰士作了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設置對這一部分的賞析,主要是要讓學生了解人物語言能夠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可能存在的困難是分角色朗讀學生不好意思,要做好動員和鼓動;其次,學生的閱歷所限可能使他們理解成年人的內心和情感會有一定難度,解決辦法是反復誦讀,細細品味,發揮想象和聯想,彼此交流探討。)
B.鑒賞“商量探夫”一節的人物對話。
③學生分角色朗讀“商量探夫”時五位婦女的對話,體會人物各自不同的內心情感和性格特征。
④賞析對話
“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活畫出這個女人的含蓄、聰明伶俐。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表現出該女人直爽開朗的特點。
“聽他說,敵人要在同口安據點……”是水生嫂說的,表現了她心細、考慮問題周到、善于思考的個性。
“哪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可見她探夫心切,快人快語,有點冒失。
“我本來不想,可是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活畫出一個羞澀忸怩而又十分可愛的形象。
小結:作品的對話描寫簡潔樸素,生動傳神,刻畫人物栩栩如生,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僅如此,而且能形象地展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展示了白洋淀女人們的成長歷程,展示了白洋淀地區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設置對這一部分的賞析,主要是要讓學生理解人物語言能夠體現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點。存在的問題可能是學生對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概括不夠準確,可以通過問題探究的方式逐個討論。)
2)細節描寫
分析鑒賞一個細節。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請理解“震動”和“吮”這兩個詞的深刻含義?
明確:這是水生嫂聽到丈夫報名參軍之后出現的一個細節描寫。丈夫“明天”就要參軍到大部隊上去,的確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動,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動了一下。我們不難想象,這時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復雜的:幾年的夫妻恩愛,家中生產生活兩副重擔,上前線前途莫測……但水生嫂畢竟是一個識大體、明大義的人,很快地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這個動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緒,她不能讓丈夫看出自己有軟弱的表現,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參軍的決定,顯示了她的堅強性格。
3)鑒賞景物描寫:
①放朗讀錄音:從“月亮升起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②問:這幾段描寫了哪些景物?由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
(月色皎潔,潔白的葦席遍地,銀白的淀水、薄霧、清風、荷花飄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風貌,勾畫出一幅恬靜的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
問:這段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第一、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渲染了一種清新寧靜的氣氛,烘托了水生嫂勤勞純樸、溫順善良的形象;第二、情景相生,展現人物的精神風貌。水生嫂們為保衛可愛的家鄉而戰,結戰爭滿懷著必勝的信念;第三、為情節的展開作了鋪墊。為“話別”提供了時間地點及和諧的氛圍,也為下文伏擊戰環境作了鋪墊。)
3朗讀“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一節。
這里只有兩句話,一句寫荷葉,一句寫荷花,作者運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詩意地描寫了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象“銅墻鐵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監視白洋淀的哨兵”,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著作者強烈的感情。這里是荷葉荷花,也是銅墻鐵壁,是監視敵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敵人的戰場。暗示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將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戰,而且寫出根據地人民同仇敵愾的心理和克敵致勝的信心,洋溢著歌頌人民戰爭的思想感情。對照下文荷葉下認出她們丈夫的情景,更會驚嘆小說構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當。(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語言,濃郁的詩情畫意,在細膩的描寫中開拓詩一般的意境。)
4)小說的情感:夫妻之情、家國之愛
小說沒有直接寫戰爭的激烈、殘酷,而是把筆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國之愛上。通過描寫這些善良、純真的人們,在戰爭環境中表現出人性的光輝,來表現人民不畏強暴、保衛家園的精神狀態。對親人的深情,對國家的忠誠,這此普通人所具有的純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是正義的基礎和源泉,蘊藏著戰勝侵略者的巨大力量。
5)概括“荷花淀派”的藝術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語言,濃郁的詩情畫意,在細膩的描寫中開拓詩一般的意境。
4、布置作業
⑴賞析文中“尋夫未遇”歸途中的對話描寫。(舉一反三)
⑵賞析文中三處關于“撈”和“丟”細節描寫。
四.效果分析
經過這一堂課,學生對人物對話,細節描寫和景物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能夠有深刻的認識。
板書設計:(略)
《荷花淀》教學實錄 篇7
【目的要求】
1.通過學習,學習通過人物動作描寫、語言描寫來反映人物內心的思想感情。
2.體會景物描寫烘托氛圍,使情與景自然融在一起。
【課文解析】
1.注音釋義
席篾(miè) 奔(bēn)
2.內容主旨
課文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月亮升起來”到“上船走了”),夫妻話別。這一部分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第①個層次(“月亮升起來”到“丈夫還沒有回來”),寫水生嫂在月夜編席,等丈夫歸來;第②層(“很晚”到“女人流著眼淚答應了他”),寫水生夫妻話別;第③層(“第二天”到“上船走了”),寫水生嫂和鄉親們送水生參軍。
第二部分(“女人們到底有些藕斷絲連”到“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探夫遇敵。這部分也可分成三個層次。第①層(“女人們到底有些藕斷絲連”到“劃到對面馬莊去了”),寫水生嫂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望丈夫;第②層(“到了馬莊”到“又唱起來了”),寫她們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復雜心情;第③層(“她們輕輕劃著船”到“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寫她們遇敵后,巧妙、勇敢地擺脫敵人的追擊。
第三部分(“她們向荷花淀里搖”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助夫殺敵。第①層(“她們向荷花這里搖”到“不久”),寫婦女們在荷花淀與丈夫巧遇和游擊隊伏擊的情況;第②層(“幾個青年婦女劃著她們的小船趕緊回家”到“誰比誰落后多少呢”),寫婦女們經受戰斗鍛煉后的感受和打算;第③層(“這一年秋季”到結尾),概述婦女們在斗爭中迅速成長的情況。
這篇文章以清新的格調,詩歌般意境展現戰爭時代人物心理,社會風貌,作為小說,可稱為別具一格。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小說不追求離奇的情節。也不刻意雕琢人物,而采用類似中國寫意畫的技法,只求神似,通過平凡的日常生活描寫,展現人物的情操。
3.寫作手法
①用簡潔樸素的對話來展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水生嫂等幾位青年婦女,作者沒有介紹她們的相貌、姓名,但是她們勤勞、純樸的本質,她們愛國、愛家、愛親人的真心都躍然紙上。文中話別一場是最精彩的,作者用自然、真實的語言表現出水生嫂,這一農村婦女的大義。勝利殲敵后,婦女們與民兵戰士的一場對話也很有代表性。戰斗勝利了,水生沒有對婦女們說一句話,而是奮力去追那盒餅干。然后吆喝著說“出來吧,你!”“好像帶著很大的氣。”當小隊長詢問他,這些婦女是不是他們村的時,水生仍沒好氣地說“不是她們是誰,一群落后分子!”語氣比前一句強調得多,但不滿與批評的情緒溢于言表,但就在這一句好似輕視的話語后,水生將那盒餅干丟在女人們船上。這處對水生的言語、動作描寫,將他積極上進,以戰事為重的心情充分表現出來,但同時那丟餅干盒的動作,又真實地勾畫出一個細膩,深沉,熱愛親人的血氣男兒的形象,這形象讓人感到可愛可敬,又真實動人。
②景物襯托了全文的氣氛,也烘托了人物性格。
文中多處景物刻畫,將祖國的大好河山都盡言紙上。文中還有多處細小的景物描寫,如婦人們劃船探夫的路上有一段對菱角的描寫“菱角還很嫩很小,乳白色,順手又丟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穩穩浮在水面上生長去了。”這一處寫得嫩小,又充滿生機的菱角,給人一種平靜又安祥的生存的快感,與當時婦人們歡樂、期盼不安的心情交織在一起,營造了一個充滿溫馨的氛圍,但緊接著就是遇敵的緊張。文章有張有馳,很吸引人。
【重點語段研讀】
課文開篇,夫妻話別一場。
文章開篇描繪是一幅美妙的月夜編席圖,在銀白的月光下,一位俏麗的小媳婦坐在潔白如云的席子上,手指靈活地編動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這幅圖畫是如此靜謐、安祥,讓人無法忘懷,生活的美好,家鄉的美好,親人的美好,這一切卻又偏偏發生在生死話別的時刻。小說開篇的景物描寫就深深喚起讀者對祖國、親人的熱愛之情。就在這恬靜的月夜,水生夫妻話別。這一場話別中有一處很精彩的動作描寫,水生沒話找話地搭訕了半天后,終于小聲說出了重要的話“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這一串動作描寫,非常準確地表現出水生嫂內心復雜的、又激烈的感情,沒有哪個女人愿意離開丈夫,尤其是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但是他關心國家的危難,水生嫂是深知丈夫的選擇是正確的,她雖未說一句話,但這位婦女內心的愛、內心的焦慮、內心的豁達都栩栩如生的表現出來。
【解題指導】
參見【課文解析】和【重點語段研讀】。
《荷花淀》教學實錄 篇8
(這條文章已經被閱讀了 83 次) 時間:2004/09/12 04:24pm 來源:無處告別
“用另一種眼光讀孫犁:從《荷花淀》看中國文化”
——《荷花淀》課堂教學實錄
執教:程少堂(深圳市教研室)
時間:2002年4月11日14:40——13:40
地點:深圳中學
班級:高一(11)班
記錄、整理:鄒玲(翠園中學)
師: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請坐。請同學們根據自己讀過的書刊、看過的電影電視思考一下,中國人和以美國人為代表的西方人,在感情表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特別是在親人離別和親人久別重逢的時候。哪位同學來說說看?
生:我認為中國人久別重逢或再次見面時一定會哭得唏哩嘩啦的,認為這是挺難過的感覺。如果是美國人再次見面時首先會擁抱,然后再互相詢問一番;在離別時絕對不會拖泥帶水,說走就走。感覺美國人比較豁達,但中國人就比較含蓄。
師:你后面概括得太好了!文化方式不同,表達感情的方式也不同。要是在美國,在西方大街上,一位男士看見前面有一位小姐很漂亮,他會直接對小姐說:Beautiful!(笑聲)這位小姐往往會怎么說?
生:Thank you!
師:但是你要是在中國大街上,比如在深圳大街上,你看見一個小姐很漂亮,你要是走上前去對他說:“小姐,你很漂亮!”往往會有兩種反應:要是碰到膽子大一點的,她可能會反手給你一耳光;如果是文雅一點的小姐,會怎么樣呢?(學生說:跑了)不是跑。她會對你說:“你走不走?你不走我叫警察的!”(笑聲)在奧斯卡發獎大會上,美國的演員,也是女演員,她拿到金像獎后說:“我是最好的!”臺下掌聲雷動。但是在中國有一個演員,曾經說過“我是最好的中國演員”,是誰呀?(有學生回答:劉曉慶)這句話被罵了20年,還在罵。這是為什么呢?文化不同。有些話在美國可以說,在中國不能說。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大家看一看。大家讀過《西游記》吧?我小孩比你們大一點,她上高二。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我說跟你討論一下《西游記》,唐僧帶領幾個徒弟到西天取經,假設唐僧在路途上得了重病,病治不好,因為沒有什么藥,你說他會選誰當接班人,去完成西天取經的重任?
生:(眾說紛紜,說沙僧,孫悟空的都有。)
師:我女兒跟你一樣也是說:“孫悟空”,我說,不是;她說:“豬八戒 ”,我說,還不是;她說:“是沙僧哪?”我說,很可能是他。她問為什么,我說你長大了就知道了,我也說不清楚。我解釋說:中國文化是講究共性的文化,太個性化的人,哪怕你能力再強,不受歡迎。你說這種文化是不是不好?不能那么講。講究共性的文化有它的好處,講究個性的文化也有它的好處。
那么,我們看孫犁的小說。孫犁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當然算不上偉大的作家,但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文學界影響非常大,五六十年代曾經有一個流派叫荷花淀派。中國的文學青年及文學界都很喜歡他的作品,覺得很雅,藝術品位很高。但是,很多在中國學習的西方留學生,不喜歡孫犁的小說,甚至覺得他描寫的細節不可思議。
我也曾經調查過一個學校,問高二的學生,問他們學過《荷花淀》沒有?他們說學過。問他們喜不喜歡?他們說:“不喜歡。”問為什么,他們說,老師講《藥》的時候就是買藥、吃藥、什么藥什么藥;講《項鏈》就是借項鏈、丟項鏈、賠項鏈;講《荷花淀》,就是夫妻話別,送夫出征、助夫殺敵什么什么,老師還在上面讀呢。有句話,丈夫和妻子分別的時候說:“我走了,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他說他們覺得很搞笑,我說有什么好笑的?他說:“男人都走了,女人還怎么生產?”(哄堂)我說這個小孩兒有點調皮喲!但他的語文還不錯,他知道“生產”有兩個意思。我說你們不喜歡還有一個原因:你們對中國文化不了解,有時代的隔膜。所以我說,我今天就跟大家用一種新的眼光來講《荷花淀》,我教給大家用一種新的方法來讀《荷花淀》,乃至來讀其他的文化色彩、民族色彩很濃郁的小說,我今天最主要的目的就在這里。
(老師板書:“用另一種眼光讀孫犁:從《荷花淀》看中國文化”)
師:中國文化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一種文化,是世界幾大文明文化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化。所以隨便說這種文化不好,是一種無知的表現。我們剛才說了,孫犁的小說,西方人說讀不懂或者不喜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對中國文化不了解。
這篇小說,從情節來看,沒有很復雜的情節,人物也不是很多,也沒有很多懸念,但是它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個作品。在2000年即上個世紀末《亞洲周刊》選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100強”(長篇中篇放在一起)之中,孫犁的小說被選入兩篇,一篇就是《荷花淀》,另外一篇是《鐵木全傳》。鐵是鋼鐵的鐵,木是木頭的木。寫的是土地改革時期的一個鐵匠和一個木匠。大家有興趣,課外去買來看看,書店有賣。一個作家被選兩篇作品在“二十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中,這是很不容易的。
那么我們再來看課題,“用另一種眼光讀孫犁”。我們以前用政治學和社會學的眼光讀得比較多,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通過什么什么描寫,刻畫了什么什么人物,反映了什么什么現實,歌頌了什么什么主義或精神,鞭笞了什么什么丑惡現象等等;或者說,情節是怎么怎么樣,人物形象是怎么怎么樣等等。這些東西也是要的,但是我們今天將用另外一種眼光,把這些東西融合進去,在文化的視野的關照之下,來讀這篇小說。我們希望同學們通過這節課,在以后讀小說的時候,也要學會用這樣一種眼光來讀小說,既要鉆進小說讀小說,同時要跳出小說讀小說。
首先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第1段到第3段寫自然風光的部分,齊讀一下。“月亮升起來”,預備讀。
生 :齊讀1~3段。
師:非常感謝同學們,讀得很好。因為我聽了很多公開課,有的是著名特級老師上的,同學們都不肯讀,叫讀讀不起來。深圳中學的同學是深圳最好的同學,讀得很好。下面我請個朗讀能力好的同學讀一讀第1段。昨天我了解了一下,有位叫張晶的同學讀得不錯。張晶,你來讀一下第1段,老師用的教學參開資料,已經印給了大家,上面說這篇小說有詩情畫意,是詩化小說。張晶,把詩的味道讀出來。
(張晶音質柔美、充滿深情地讀第1段)
老師:你的朗誦水平很高。你是哪里人啊?
張晶:祖籍天津,也算是深圳人吧。
師:但稍快了一點,如果你節奏稍慢一點,那就更好了。你再讀一遍。
(張晶放慢節奏,充滿深情地又讀了一遍。聽課師生鼓掌)
師:很好很好!聽說前幾年龍崗區教研員錢老師的女兒從深中考到北京廣播學院去了。你的素質很好,可以考廣播學院,當播音員或主持人。(笑聲)
下面同學們再自由地朗讀1~3自然段,你們什么都不要思考,仔細體會一下它的韻味。不是說像詩一樣的美嗎?你們仔細品味它怎么樣像詩,怎么樣美。
生:(自由朗讀)
師:好的,大部分同學讀完了。昨天晚上,我在家把第一段編排了一下。不是說孫犁的語言像詩嗎?我一個字也沒有加,把它編排成詩的樣子。 (老師放投影,第1段被改寫成了詩歌)張晶啊,你帶領大家讀一下,領讀。
張晶:(帶學生逐句讀詩)
月亮
升起來
院子里
涼爽得很
干凈得很
白天
破好的
葦眉子,濕潤潤的
正好編席
女人
坐在
小院當中
手指上
纏絞著
柔滑修長的
葦眉子
葦眉子
又薄又細
在她懷里
跳躍著
師:孫犁的這篇小說開頭是非常有名的,我讀了大學以后還不知道它怎么好,別人說好,我也跟著說好,我怕我不說好,別人說我沒水平。(笑聲)后來慢慢慢慢的讀多了,才知道它好在哪里。它沒有什么華麗的詞藻,純粹是白描,像鉛筆畫的素描,但有內在的詩情和韻味,要慢慢地品味,要多讀才能體會,所以我就不講它,你們多讀它。有人說,前面這些景物描寫沒有必要寫它,我認為是要的,不能不要的。這個等一下再說。這三段里集中寫的什么東西呢?我認為寫的是兩個大的問題。
(老師板書:“人與環境(風光)”)
寫的什么呢?一個是人——水生嫂,再一個是自然風光,寫的很美。我想寫這種美的用意何在?有什么特點?讀了半天以后,請大家簡單地說一下。哪位同學?首先說他的用意何在?抗日戰爭這么嚴酷,有這么恬靜優美的環境嗎?作家這么寫是不是違反現實的呢?如果不是違反現實的,他的用意何在?哪位同學說一下?你們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不想交流就不交流,自愿,不想交流,就思考一下。好,這位同學,你報一下姓名。
生:王一杰。我覺得作者把景色寫得這么美好,突然讓我聯想起艾青的一首詩,其中有一句是:“為什么我眼里常含著淚水?”
師:(充滿激情地銜接)“因為我愛這土地愛得深沉”。嘿,很好!
生:(深受鼓舞)我覺得孫犁把這個土地寫得這么美好,就會讓人覺得這么美好的土地會有誰不愛?生長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理所當然會對她有很深的感情。(老師插話:地靈人杰)我覺得這應該是所有抗日戰士戰斗的動力之所在。
師:嗨!說得好,說得非常好!(充滿激情地)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山河如此多嬌,豈容日寇踐踏蹂躪?就是這個用意嘛!她說得太好了,所以作家一點都不是違反現實,所以這幾段不能不要!
那么,在這里,我再提個問題,這里寫到這么美麗的環境,其中有水生嫂,這里人和環境之間是什么關系?你用一個詞概括一下,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對高一的同學來說,深了一點。(學生議論紛紛)好,你說。
生1:和諧。
生2:融洽。
張晶:我覺得好象有很多種,有一種就是互相滲透,給人的感覺。它這里好象那種環境,很甜美,然后在里面也很平靜的感覺;有時候我覺得這個女人很中國情調。還有,看張愛玲的文章中,說一個女孩子在那個社會,她說如果哪個人會來找她,她可能身體已經深深地嵌在她處的這個環境中,拔也拔不出來了。感覺環境應該是滲透吧,不只是人影響環境,這個環境會給人一種很特別的氣氛。.
師:這個張晶太優秀了!(笑聲)我覺得一般的中學生答不出來。她說這幾段寫人和環境之間是滲透關系,滲透關系在中國古典哲學里面叫什么呢?(板書: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是什么呢?“天”是自然,“合一”就是她剛才說的滲透關系,她沒有說到這個詞,但意思說出來了。人和自然之間呢,有很復雜的關系,但大體上有兩種,一種是剛才大家講的融合滲透的關系,一種是對抗的關系。高爾基的《海燕》,哪位同學記得?來,給我背幾句。(學生雜言背誦)海燕是俄國革命者的象征,它是寫人的,誰來背?背一句也行,不會背亂背一句也可以好。(笑聲)好,你來背。
生:我只記得最后一句:“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笑聲)
師:“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在孫犁的小說中喊是喊不出來的。那個海燕和烏云是一種什么關系?對抗對立關系。在傳統的中國文學當中,典型的中國意境當中,一般來說,不出現這種意境,而是強調一種融合的關系,在人和自然之間。月亮升起來,他寫的月白風清。我改一改,我隨便改的,我這么改:“烏云翻滾,電閃雷鳴,忽然一聲炸雷,女人慌慌張張跑到屋子里”,(笑聲)或者這樣,寫女人很堅強也可以:“一聲炸雷,幾個雨點敲打在女人的脖子上,女人仍然在屋檐下編著她的席子,席子在閃電的照耀下就像刺向日本鬼子胸膛的刺刀。”(哄堂)孫犁的小說民族色彩濃郁,他不喜歡寫那種和大自然急劇對立的環境,他所有的作品,基本上都是這種風格。所以我們用一個詞來概括,人和大自然間是什么關系呢?就是同學們講的和諧。(老師板書:和諧)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基本特點。現在西方還在學中國這個特點,包括成立環保局。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是大自然的產兒,所以,污染了大自然,糟踏了大自然,就是污染糟踏了人類的生存環境,污染糟踏了人類自己。
這里,我穿插一下,寫蘆葦,中國自古以來是個很典型的意象。大家知道,寫楊柳,代表什么?
生:送別。
師:楊柳依依,隨風起舞,好像纏繞著你,不讓你走哇!寫水的時候,那種水的柔情,是一種意象;另外,水也載舟,水也覆舟,勢不可當,也是一種意象。中國古典文學當中,有許多基本定型的意象。蘆葦在古代叫蒹葭,《詩經》中有一首《蒹葭》——
生1(主動站起):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學生鼓掌,笑聲)
師:哎呀,太好了,太好了!深中的學生,就是不一樣!(學生歡呼)后來瓊瑤寫了一本小說叫什么?
生:(齊答)《在水一方》。
師:《在水一方》的電視劇主題歌,瓊瑤是根據《蒹葭》這個意境來改編的,有兩句,我會唱,唱給你們聽聽。我唱得不好。(老師深情唱道:“綠草蒼蒼,白霧茫茫…”,學生高興,鼓掌,歡呼)
(充滿激情的)從《詩經》到瓊瑤,蘆花在中國文化當中象征著愛情。蘆花的圣潔,蘆花的凄幽,在蘆花蕩,發生了多少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在這篇小說中,孫犁寫了蘆花蕩,荷花淀,通過飄落在、跳動在女人懷中的潔白的葦眉子,飄落在發際之間的蘆花,我們可以看見,它交織了多少當時中華民族的婦女們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對正義戰爭的支持,一一凝成了一曲回腸蕩氣的戰火中的愛情。
我們這一部分用的時間是比較多了。
自然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和諧的,那么,我們再看,這篇小說寫了很多人,寫了很多人際關系。那么,寫了哪些人際關系呢?這個問題很簡單。我來說。寫了父子關系。水生回來說:“爹哪去了?”“爹已經睡了。”寫了父子關系吧,寫了夫妻關系吧,還寫了那些女人之間的關系吧,也寫了男人和男人即戰士和戰士之間的關系,對不對?也寫了那些戰士和他們妻子之間的關系。但是,我現在要同學們具體地通過語言的品味,來說一說這篇小說寫人和人之間關系有什么特點。各種人和人之間關系有一個共性,我們要用具體地說。大家先看教材,看對話。
(學生翻閱教材)
師:首先我們看一下夫妻之間,水生和他的媳婦之間的關系。大家看第2頁。水生和他媳婦之間的對話,特別是他媳婦和水生之間的對話,非常簡潔,但是又情意綿綿。是吧?我們看第2頁,“水生笑了,女人看他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這句話很多資料上都有。我把它改一改,兩種改法。一種是把“你”字去掉,改成:“怎么了?”另一種是把主語“你”提到前面去,改成:“你怎么了?”它有什么不同,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生:少了一種夫妻之間的關懷,還有她對丈夫一種掛心的感覺。
師:比較焦急,是吧?所以她先把一種狀態問出來,然后再問“你”怎么樣。如果不要“你”呢——“怎么樣?”“怎么了?”啊,張晶說挺陌生的,好象不是很親切。這位同學說硬了一點,這樣說比較溫柔,而且比較急切,這個你們自己體會一下。大家去問老師問題的時候,有兩種問法。“老師,請問這個問題,我不大懂。”這是一種問法, 這比較好。還有一種問法是:“這個問題我不大懂,老師。”這也可以,強調的是問題。但是不能說:“這個問題我不大懂。”行不行?不大好。
再往下看,女人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這句話,我有兩種改法,丈夫要上前線去了,我這么改,女人說(撒嬌地):“不嘛,你不要走嘛!”(笑聲)這樣可不可以?(學生答:不可以)那為什么不可以?那是個什么形象?小女人,不關心國家大事,這是現代概念,過去是不明大義。
我再改一改,女人這么說(耍潑地):“行啊!你走,我搬回我媽媽家!”(笑聲)可不可以?也不可以呀,耍潑也不行。
接下來我們再改一句:“女人鼻子有些酸,但是她并沒有哭。”我把它這么改:“女人的淚水直往下淌,她咬了咬牙。”可不可以?(笑聲)中國文化有一個特點,就是(學生說:忍!)忍,也是對的。孔子在編《詩經》時說了句話:“樂而不淫,哀而不——(學生齊答:“傷”)。”對,還是深中的同學知道。“樂而不淫”是“富貴不能淫”的“淫”,這里意思是 樂而不過度,哀傷的時候也不過度, 在這個地方也是一樣的,主要是表現覺悟了的中華民族的女性的精神狀態。
再看第3頁,“水生說:‘不要讓敵人漢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們拼命。’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著眼淚答應了他。”這是表現了妻子對丈夫的忠貞。我覺得我們現在的人還是要學習這些傳統美德。因為有時候,似乎看到在有些地方,有些場合有的人表現得太隨便了。這句話,我把它這樣改一改,看行不行?看是不是中國傳統文化所要求的。水生說:“我走了,很可能回不來,因為要打仗了。 要是我回不來,你看著辦吧。你也不要太死心眼,你看著辦吧。”(哄堂)這樣也可以,也不是不可以。或者說:“要是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也不要跟他拼命,好死不如歹活。”(哄堂)這行不行?不行。中華兒女,中華民族文化,不是這樣。寧為——
生(齊答):玉碎,
師:不為——
生(齊答):瓦全。
師:寧可站著死,
生(齊答):不可跪著生!
師:對了,說得很好!我再改一句,第3頁,“全莊的男女老少出來給他送行”,改成“大部分人出來給他送行”行不行?全莊人出來說明什么?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歷來如此。雖說中國人內部打,(笑聲)但一旦有外敵打進來,我們是全力以赴,神州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還有好多,你看這些女人之間的關系。有一則幽默,女同學聽了不要生氣,是個笑話。有個老師說:“女同學喜歡說話,一個女同學等于500只鴨子。”第二天上課時,有位女同學報告:“老師,外面有1,000只鴨子來找你。”會是誰?找他的是他媽和他妻子。(笑聲)三個女人一臺戲,女人有時候在一起容易鬧矛盾。但是,我們小說中的女人鬧矛盾沒有?(學生答:沒有)她們之間的關系,用一個詞概括一下,夫妻之間,人與人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
生:和諧的關系。
師:還是和諧。(老師板書:和諧)
師:非常好,非常好!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那么,我們再接著往后看。人和自然的關系很和諧,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也很和諧。但是,人有時和自己鬧別扭。我們人,不尊重自然規律的時候,一味地征服大自然,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我們和別人鬧別扭,別人會害我們,去告我們的狀。有的時候,我們會自己跟自己鬧別扭,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沒人跟他過不去,他自己還會喝藥,拿刀片劃自己——前段時間報上登的。這篇小說中,我們來看,人和自我心靈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樣的?
(老師板書:人和自我之間(心靈)的關系)
師: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有痛苦、有孤獨、有彷徨、有空虛、有寂寞。有一本書叫做《向死而生》,是說人生下來就是往死那兒走的。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經常就是引用這半句,并且把它解釋為: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所以要努力學習。其實莊子后面還有半句,是:“以有涯度無涯,殆矣!”就是說用我們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那太危險太蠢了的。(哄堂)莊子在這里有點消極。中華民族的文化,像所有的文化一樣,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儒家是比較積極的,道家比較消極。人有時候需要一點阿Q精神,特別是在受挫折的時候。中國人對待自己內心痛苦的時候,是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課文中妻子送丈夫上前線,丈夫不知是死是活,回來的時候可能缺條胳膊,斷一條腿,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們看不看得出來,他們內心痛苦得不得了?
生(齊答):看不出。
師:怎么看不出?舉個例子說說看,在課文中找個例子證明一下。在課文中,看出她們有點舍不得,但還比較樂觀。
生:第3頁,最后一段,“幾個女人有點失望,也有些傷心,各人在心里罵自己的狠心賊。可是青年人永遠朝著愉快的事情想,女人們尤其容易忘記那些不痛快。”
師:還有很多例子,由于時間關系,不一一列舉了吧。有痛苦,也有孤獨,但是不是那種呼天搶地的苦。我不知道你們看電影電視時怎么樣,我看電視,比較喜歡那種大悲大苦時欲哭無淚,我最不喜歡那種電視里一個人很痛苦的時候,大風大雨,在閃電之中跑啊跑啊,在天地間大喊:“天哪………”我覺得他不怎么痛苦,他還喊得出來。最大的痛苦是他喊不出來。中華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但中國人對待自己內心痛苦,有一種特殊的方式,中華民族強調的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中華民族很會調節自己內心世界和情緒,很會找到心理平衡,他們很樂觀的——小小日本帝國主義奈我何?八年打不走打十六年。(笑聲)那么,我們實際上已經講了,人和內心的關系,也是和諧。
我們再穿插說一個例子。這里面講女人去找她們的丈夫的對話,有的比較忸怩,有的比較坦率,有的找借口,說是婆婆叫的,實際是她自己想看丈夫,很正常的,這是人之常情。要是丈夫走了妻子都不思念,那就不正常了,那就糟糕了,那丈夫就不消打仗了,那日本鬼子來了,來了就讓他來吧!(笑聲)正是由于日本鬼子破壞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我們才把他們趕走。但這些女人說的很含蓄,包括水生和他的妻子之間。為什么要含蓄?含蓄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特點。我舉個例子大家看一下。
(老師放投影:“世上獅子愛麒麟,阿哥阿妹結同心。哪個先上黃泉路,望鄉臺上喊三聲。”)
師:一個民歌。“世上獅子愛麒麟”,麒麟傳說中的一種動物,美的動物,比喻小伙子追求漂亮姑娘。“阿哥阿妹結同心”就是倆人很好啦,“同心”就是要好,很可能已經同居了;“哪個先上黃泉路,望鄉臺上喊三聲”,這表示海枯石爛永不變心嘛。我把它改一改。我把這四句改成:“我們兩個下決心,馬上登記去結婚。結婚以后不變心,哪個變心不是人。”(整個過程中聽課師生笑聲不斷,全場沸騰)意思一樣,味道呢,味道差些。是不是?含蓄、蘊藉,有味道,這是中華民族藝術的一個追求。含蓄也是適中和諧。
好,那么我們大家再往黑板上看一看。我們通過這一篇小說的研讀,大致上帶領大家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來看,中國文化強調的是和諧;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它強調的也是和諧;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它也強調要注意調節,心理平和,沒有大悲大喜。所以中國古典戲劇都是大團圓的結局比較多。悲劇,真正的悲劇,比較少見,即使是像《竇娥冤》那種悲劇,最后六月愿天下大雪,把那個壞人懲罰一下子。像《哈姆雷特》那樣的西方那種悲劇是很少見的。這個,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特點。
[1] [2] 下一頁
《荷花淀》教學實錄 篇9
一次成功地讓學生改編電影的嘗試
——語文素質教育典型個案
蔣玉軍
《荷花淀》是中國現代作家孫犁的代表作,這部小說體現了孫犁淡雅疏朗的詩情畫意與樸素清新的泥土氣息完美統一的風格,敘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白洋淀地區的一個令人喜悅的故事。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本。筆者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全面實施語文素質教育,同時也是為了教出自讀課文的特色,我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試著將它改編成電影,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現實錄如下:
師:同學們,大家平時很喜歡看電影看電視,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把《荷花淀》改編成電影怎么樣?
學生(齊聲):好!(學生興奮,小聲議論,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師:要把課文改編成電影,我們首先得熟悉一下本文寫的幾個主要情節片斷和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我這兩個問題,我已經布置同學們預習了,現在請同學說說。
生(1):本文主要敘述了三個典型場景,一是夫妻話別,這是故事的開端,二是探夫遇敵,這是故事的發展,三是助夫殺敵,這是故事的高潮。作家以冀中抗日根據地人民的斗爭生活為背景,塑造了一群勤勞純樸、真摯善良而又勇敢機智、積極向上的農村青年婦女形象,表現了抗日根據地人民熱愛生活和祖國勇敢戰斗的精神。
師:回答正確。現在我們就開始改編電影,哪位同學先說?
(給兩分鐘時間讓學生思考)
生(2):影片一開始可這樣安排:月亮朗照下的鏡頭出現一農家小院,一個青年婦女在聚精會神地編席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忽然,鏡頭瞄準籠起的一層薄薄透明霧氣的水面,帶出了新鮮的荷花……(停頓)下邊我改編不了啦。
(學生笑了)
師:這位同學開頭編得很好,想象力很豐富,誰接著說下去?
生(3):這時,應將鏡頭推近荷花荷葉,用特技將荷花開放的情景拍出來,這時屏幕上出現幾個行書大字:荷花淀。(學生鼓掌)
生(4):(自動站起)這幾個大字應是白色的。
師:為什么?
生(4):荷花是粉紅色的,荷葉是綠色的,水面是清澈的,再加白字,更醒目一些。
師:這位同學還懂得色彩的搭配,很好。我們接著改編。
(同學們更加活躍)
生(5):鏡頭一轉,院子門被打開了,很晚,一個男人叫水生的回家了。
師:他的服飾如何處理?
生(5):他頭戴著一頂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潔白小褂,黑單褲卷過了膝蓋,光著腳板。他輕手輕腳的踏進了家門。
(學生熱烈鼓掌)
師:大家的鼓掌是對這位同學的贊賞,他改編得很好,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電影藝術家。(學生笑)下面該改編哪個情節了?
生(齊聲):夫妻話別。
師:請同學們繼續往下改編。
生(7):(主動站起)這時應穿插幾句畫外音,不然的話,跟上面的鏡頭連起來讓人看不明白。
師:很好,你還知道“畫外音”這個詞,請你導導看?
生(7):就是將游擊組到區上開會的情況簡介一下,用敘述人語言處理。
師:這個“畫外音”實質上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緣起,很有必要。
生(8):水生嫂抬頭笑問:“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應輕聲輕語,充滿關切。(學生笑)
師:你能模仿一下嗎?
生(8)模仿了一下,引起了熱烈的鼓掌。
生(9):這里應精選三位演員,一位扮演水生,一位扮演水生嫂,一位扮演水生的爹。
師:好,請你選出四位同學扮演一下好嗎?
注:生(9)選出了四位演員,分角色到講臺表演,引起了強烈反響。
生(10):剛才那個水生嫂扮演得不夠自然。
師:為什么?
生(10):她的手指被葦眉子劃破是心靈震動的外在的表現,這個動作很小, 應很隱蔽,她想掩飾自己的心態,水生嫂畢竟是一個識大體、明大義的女性,想借這一動作平息自己起伏的心緒。她不希望丈夫看到自己軟弱的表現,顯示了其堅強的性格,剛才她“吮”的動作太夸張,過于做作了,而且被水生發現了。
師:“水生”,你看見沒有?
扮演水生的學生:看見了。
(同學大笑,課堂氣氛異常熱烈)
師:那位同學對于這一段故事情節理解得很透,好,請繼續。
學生(11):鏡頭一轉,轉到了幾個女人“探夫遇敵”這里。應重點刻畫五位女人探夫前的可愛的對話。應體現第一個女人的機智伶俐,第二個爽朗率真,第三個女人水生嫂的穩重與成熟,第四個女人的快人快語,第五個女人的忸怩含蓄的特點。要精心選擇演員。
師:好,就請你導一下這一情節,好嗎?
注:這位同學精選了五位女生,分別扮演這五個角色, 非常成功。引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課堂氣氛這時達到高潮。
生(11):在遇敵這一場景中,應重點突出她們探夫未遇、掃興而歸、不料遇敵的緊張場景,拼命地跑,無意中將敵人引入了清香四溢、色彩鮮艷的荷花淀里——戰士們的伏擊圈。當她的耳邊響起一排槍響后,婦女們齊翻身跳到水里。
生(12):應重點突出她的矯健勇敢的身姿。
師:為什么?
生(12):她們已經成長為革命的后備軍,這也是助夫殺敵這一情節的主要基礎。
(同學們鼓掌)
師:下面戰斗結束后,他們開始撈戰利品,下面應重點描寫什么細節?
生(13):當水生說她們是一群落后分子,“把紙盒順手丟在女人的船上”后,女人也把掉在水里又撈出來的小包裹丟給了他們。這一丟過來,又丟過去的細節描寫,應把鏡頭拉近,重點刻畫。
師:為何?
生(13):因這能渲染勝利后歡樂的氣氛,表現了夫妻間相親相愛略帶幽默的情感。
師:不錯,這種緊張的戰斗場景與生活細節的揉合能使作品充滿了詩情畫意和生活氣息。
師:拍電影常常把幾組在時間和空間上有跨度的鏡頭剪輯組合起來,使其前后連貫。例如前一鏡頭是一雙小鞋,后一鏡頭是一雙大鞋,表示孩子已長大。再如前一畫面是上海,后一畫面是北京,表示主人從上海到了北京,這種手法叫“蒙太奇”。
生(14):我認為用這一手法再敘述又一年秋季,她們學會了射擊,冬天,她們一個個在冰船上警戒,敵人圍剿大葦塘時,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于蘆葦里。
師:這位同學用了“蒙太奇”手法,很好。結尾怎樣改編呢?
生(15):老師,我看就安排水生的部隊勝利歸來的場景吧。
生(16):我反對。這樣的結尾太俗氣,太不含蓄了。
師:那你如何做?
生(16):我看應特寫“荷花”,那一排排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粉色的荷花高高挺出來,她們是哨兵,她們是銅墻鐵壁。
(學生鼓掌)
師:大家的掌聲贊許了這個高明的結尾設計。那你為什么這樣安排呢?
學生(16):這種結尾可以使影片首尾響應,結構渾然一體,二是隱喻抗日根據地人民已經成長起來,三是表現反戰主題,四是緊扣影片的名字——荷花淀。
(下課鈴聲響起,學生們主動站起)
師:今天這節課上得很好,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下課。
《荷花淀》教學實錄 篇10
教學目的
一、認識白洋淀地區人民的抗日斗爭生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忱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二、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
三、培養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設想
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的作用。
難點:以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為突破口,提高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本文是課內自讀課,要求學生掌握學習小說的一般方法,即根據小說的特點,從環境描寫、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進而理解小說所揭示的主題。
三、本文確定為“文學鑒賞課”,采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進行師生雙向交流。
四、因教學時間限制,僅就“夫妻話別”前的景物描寫和“夫妻話別”時的對話描寫進行鑒賞討論。其他景物描寫和對話描寫,只能靠以練代講,“舉一反三”。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布置課前預習。
1.全文已空行標明是三部分,用簡潔、含蓄、連貫的語言給各部分加個恰當的小標題。
2.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百字左右)。
3.小說的故事情節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篇小說的三個部分各屬于哪個階段?
二、上課開始時提示本課主要教學目標 :
1.認識白洋淀地區人民的抗日斗爭生活和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
2.掌握學習小說的一般方法。
3.理解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的作用。
4.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三、檢查預習。
1.全文三部分的標題:
(1)夫妻話別(2)探夫遇敵(3)助夫殺敵
2.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
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淀,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為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抗日游擊戰士。
3.夫妻話別(開端)
探夫遇敵(發展)
助夫殺敵(高潮、結局、尾聲)
四、重點探討。
1.鑒賞景物描寫的作用:
提示:景物描寫是整個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小說三要素之一。怎樣鑒賞小說中的景物描寫?首先應領會寫的是什么樣的景,必須聯系時代背景和上下文來理解它為人物創設的活動背景。其次,明確“一切景語皆情語”,領會畫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蘊含著有關人物的豐富感情,體味它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第三,理解景物描寫,畫面情景的轉換,對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在閱讀和鑒賞時,還必須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只有插上聯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進入美好的藝術境界,才能深刻理解文學作品中蘊含著的豐富的內涵和深邃的意旨。
(1)放朗讀錄音或范讀課文部分內容:從“月亮升起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2)問:這幾段描寫了哪些景物?由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
討論明確:月色皎潔,潔白的葦席遍地,銀白的淀水,薄霧,清風,荷花飄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風貌,勾畫出一幅恬靜的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
問:這段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討論明確:第一,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這段景物描寫,渲染了一種清新寧靜的氣氛,水生嫂就在這樣的背景里生活,勞動,烘托了水生嫂勤勞純樸,溫順善良的形象。
第二,情景相生,展現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語皆情語”,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著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們的眼里,家鄉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這樣美好的家鄉豈能容忍外國強盜來侵犯?因此必須拿起槍,為保衛可愛的家鄉而戰,對戰爭滿懷著必勝的信念。這種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廣闊而深邃。
第三,為情節的展開作了鋪墊。開頭部分對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寫,不僅為“話別”提供了時間、地點和諧和的氛圍,而且也為下文荷花淀伏擊戰的環境作了鋪墊。
2.鑒賞人物對話的作用:
提示:人物對話要根據上下文和語言環境,考慮分析其用意、心理、情感、效應等因素,充分運用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從整體上去體味,進而理解其對刻畫人物性格和發展故事情節的作用。
(1)分角色朗讀“夫妻話別”一節(敘述人的語言由一人讀),朗讀要力求切合人物身份,表達人物感情。
(2)鑒賞討論:
問:這一節對話可分幾層?
明確:可分追問真情、贊同丈夫參軍、應承丈夫的囑咐等三層。
問:請運用聯想和想象,結合上下文和語境,認真分析水生嫂的對話,說說這些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有什么作用?
明確:“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表現了水生嫂對丈夫的憂慮和關切之情。
“她們幾個呢?”——水生答非所問,故意岔開話題,水生嫂覺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問,只得再次試探。
“怎么了,你?”——水生對妻子的問話用“還在區上”,虛晃一槍,又岔開了話題,無話找話。水生嫂察顏觀色,感到今天事情有點蹊蹺,只得逼問。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體貼、溫柔、機敏和穩重的性格。
“你總是很積極的。”——在妻子的逼問下,水生終于說出自己“第一個舉手”報名參加大部隊。水生嫂此時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她愛丈夫,愛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個報名參軍,她為自己有這樣一個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對丈夫責怪中含有贊揚。
“你走,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丈夫參軍去打鬼子,她沒有理由也不會阻攔,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畢竟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自然會聯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產和生活的擔子該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難處就好了。”——經過水生的一番勸說,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確實是個好丈夫,他不僅為革命事事走在頭里,而且能體諒家里的難處,所以,水生嫂擺正家庭和民族的關系,統一對丈夫和祖國的愛,決心挑起生產和生活的重擔,支持丈夫參軍。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識大局,明大義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話,囑咐囑咐我吧。”——水生嫂為了讓丈夫放心,自覺承擔任務。
“嗯。”——水生鼓勵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進步,勸誡妻子不要當俘虜,要與敵人拼命。兩個“嗯”字,表現了水生嫂既有中國婦女吃大苦,耐大勞的傳統美德,又有新一代勞動婦女勇敢戰斗的精神。
小結:“夫妻話別”這段對話,刻畫了水生嫂這樣一個勤勞純樸,摯愛丈夫,熱愛祖國,識大體,明大義的農村婦女形象,為后來寫水生嫂等機智勇敢地與敵人斗爭,發展成為抗日游擊戰士作了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同時,“話別”也刻畫了水生熱愛祖國,處處以民族利益為重,事事爭先,也愛家庭、妻子、孩子,體貼理解妻子,鼓勵妻子進步這樣一個革命戰士的形象。
3.生動傳神的細節描寫,也是本文一個突出的特點,試舉一例進行討論。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請理解“震動”和“吮”這兩個詞的深刻含義?
討論明確:這是水生嫂聽到丈夫報名參軍之后出現的一個細節描寫。丈夫“明天”就要參軍到大部隊上去,的確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動,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動了一下。我們不難想象,這時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復雜的:幾年的夫妻恩愛,家中生產生活兩副重擔,上前線前途莫測……但水生嫂畢竟是一個識大體,明大義的人,很快地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這個動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緒,她不能讓丈夫看出自己有軟弱的表現,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參軍的決定,顯示了她的堅強性格。
4.概括“荷花淀派”的創作特色。
(l)介紹作者:孫犁,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一九四五年后,他以冀中抗日根據地人民斗爭生活為題材,在延安窯洞里的一盞油燈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紙寫成這篇小說。他的小說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調,追求詩歌般的意境,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并對當代文學產生極大的影響,造成了一個作家群,被當代文壇譽為“荷花淀派”。《白洋淀紀事》是他的小說散文集。
(2)學生回答“思考與練習”一。
明確:作者為了表現抗日根據地人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雖然反映的是殘酷的戰爭年代,但是他不是通過渲染戰爭的殘酷來表現人物的革命英雄主義,去歌頌愛國主義精神,而是通過展現人物對家鄉的愛,對生活的愛,來刻畫人物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從而歌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們看不到殘墻斷垣,看不到硝煙烈火,看不到血污淚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風,荷香,銀白的湖水,碧綠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麗。
(3)概括“荷花淀派”的藝術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語言,濃郁的詩情畫意,在細膩的描寫中開拓詩一般的意境。
五、布置作業 :
1.課后完成“思考與練習”四。
2.情景作文,要求突出對話的個性化。試圍繞談理想或其他話題寫一段對話。
板書:
課文檢測題
一、認真閱讀景物描寫片段,體味詞語隱含的意義及其作用:
1.“現在已經快到晌午了,萬里無云,可是因為在水上,還有些涼風,這風從南面吹來,從稻秧上葦尖上吹過來。水面沒有一只船。水像無邊的跳蕩的水銀。”
這是“女人們”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一段景物描寫,襯托水生嫂們的心情開始由憂變喜。同時,也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2.“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象銅墻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
荷葉象銅墻鐵壁——暗寓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象銅墻鐵壁。
粉色荷花箭是哨兵——暗寓白洋淀的婦女們成長為抗日游擊戰士。
二、《荷花淀》中有一段五人對話的描寫:
A.“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C.“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
E.“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
1.這段對話描寫出自五個青年婦女之口,她們在想探望丈夫的共同心愿中,又顯示不同個性特點。請按以上所標的順序簡要說明各自個性特點:
A.機智伶俐 B.爽朗直率 C.穩重謹慎 D.性急冒失 E.忸怩含蓄
2.這五個人的對話描寫,從全文表達角度看,主要起了什么作用?選出正確的一項:(B)
A.起補充交代作用,使故事情節更加完整。
B.交代故事發生原因,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C.這是小插曲,使故事曲折生動。
D.突出人物性格,深化主題。
三、指出以下各句帶點詞的表達作用:
1.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準確地表達由吃驚而產生的心理反應。)
2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形容勞動的歡快心情。)
3.幾個青年婦女把掉進水里又撈出來的小包裹丟給了他們。
說完,把紙盒順手丟在女人們船上。(渲染戰斗勝利后的歡樂氣氛,表現親愛帶戲諺的感情。)
4小船竄進了荷花淀。(形容在強敵面前的敏捷行動。)
注:以上練習中括號里和橫線的文字是參考答案。
《荷花淀》教學實錄 篇11
萬里無云,可是因為在水上,還有些涼風,這風從南面吹來,從稻秧上葦尖上吹過來。水面沒有一只船。水像無邊的跳蕩的水銀。”
由憂變喜。同時,也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銅墻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
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象銅墻鐵壁。
白洋淀的婦女們成長為抗日游擊戰士。
機智伶俐 B.爽朗直率 C.穩重謹慎 D.性急冒失 E.忸怩含蓄
震動了一下。(準確地表達由吃驚而產生的心理反應。)
跳躍著。(形容勞動的歡快心情。)
丟給了他們。
丟在女人們船上。(渲染戰斗勝利后的歡樂氣氛,表現親愛帶戲諺的感情。)
竄進了荷花淀。(形容在強敵面前的敏捷行動。)
《荷花淀》教學實錄 篇1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號說課選手,我說課的題目是孫犁的《荷花淀》。下面我從教材、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五個方面加以介紹分析。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一、教材分析
《荷花淀》魯教版第一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單元的話題是“昨日的戰爭”。《荷花淀》是孫犁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描寫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白洋淀地區的一個令人喜悅的故事。
二、教法學法
我把本文確定為“文學鑒賞課”,采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進行師生雙向交流。課堂上僅就“夫妻話別”前的景物描寫和“夫妻話別”、“商量探夫”兩段對話描寫進行鑒賞討論。達到讓學生掌握從環境描寫、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理解小說的目的。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了解作家孫犁及“荷花淀”派的藝術風格;
2、學習運用生動傳神的對話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能力目標:1、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掌握學習小說一般方法;
2、培養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愛生活、愛家鄉、愛祖國的偉大情懷,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1、分析水生嫂及其它女人的性格特點,品味作品清新質樸、秀雅雋永的語言風格;
2、分析小說景物描寫,體會它在刻畫人物,表達主題上的作用。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掌握戰火硝煙中的夫妻之情、家國之愛,體悟人物身上純美的人性和崇高的人格。
四、教學準備
查閱資料,了解了解作家孫犁及“荷花淀”派的藝術風格、小說寫作背景、掌握生字新詞、熟讀課文、100字概括小說內容。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中秋節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藥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飄,就在她離月宮還差一步的時候,隨身佩戴的寶鏡卻掉了下來,這塊寶鏡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個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個水淀。河北省有幸落下一塊,這就是荷花淀。
2、檢查預習,梳理情節脈絡
⑴ 作家作品
⑵ 概述文章故事情節(100字,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淀,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為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抗日游擊戰士)
⑶ 小標題 (主語都是水生嫂)
夫妻話別(開端)-- 探夫遇敵(發展)-- 助夫殺敵(高潮、結局)--成立隊伍(尾聲)
⑷ 主人公是誰?
以水生嫂為代表的一群農村青年婦女,描寫的是“群像”。
3、鑒賞景物描寫的作用:
閱讀課文,找出景物描寫部分,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這段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例如:“月亮升起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為全文確定了一個基調,整篇文章都是在這種銀白的美景下進行的。
為人物提供了背景,烘托了人物形象。景物描寫對人物起到的一種襯托作用。
4、鑒賞人物對話的作用:
(1)、分角色朗讀“夫妻話別”一節
(2)、思考:人物的語言、語調可否改變?變了試一試。
5、生動傳神的細節描寫:
(1)“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請理解“震動”和“吮”這兩個詞的深刻含義?
⑵說完,把紙盒順手丟在女人們船上······幾個青年婦女把掉進水里又撈出來的小包裹丟給了他們。
6、小說的情感:夫妻之情、家國之愛
小說沒有直接寫戰爭的激烈、殘酷,而是把筆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國之愛上。通過描寫這些善良、純真的人們,在戰爭環境中表現出人性的光輝,來表現人民不畏強暴、保衛家園的精神狀態。對親人的深情,對國家的忠誠,這此普通人所具有的純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是正義的基礎和源泉,蘊藏著戰勝侵略者的巨大力量。
7、 概括“荷花淀派”的藝術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語言,濃郁的詩情畫意,在細膩的描寫中開拓詩一般的意境。
8、小結課文:
本文作為戰爭小說的獨特之處:作者為了表現抗日根據地人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雖然反映的是殘酷的戰爭年代,但是他不是通過渲染戰爭的殘酷來表現人物的革命英雄主義,去歌頌愛國主義精神,而是通過展現人物對家鄉的愛,對生活的愛,來刻畫人物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從而歌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們看不到殘墻斷垣,看不到硝煙烈火,看不到血污淚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風,荷香,銀白的湖水,碧綠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麗。
9、布置作業
寫一段對話描寫。要求:期中考試后,你拿著一份滿意或不滿意的試卷給家長,要求用準確的語言來描寫你與家長之間的對話,要能充分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征,100字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