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語言走進文本,由語言深入內心——《雷雨》教學實錄
這篇教學實錄是在中學語文教學上看到的,獲得首屆全國中學語文信息技術應用教學大賽一等獎,可知分量很重,很有創意..教學目的:品味戲劇語言,把握人物心理與個性。教學方法:朗讀品味法;討論點撥法教學手段:Authorware課件(文字圖片投影,電影片斷欣賞)教學時數:第一課時導入 :(顯示按鈕頁面)上世紀60年代,有一位年輕的日本作家訪問中國,他專程登門拜訪了劇作家曹禺先生,并表達了這樣的愿望:“我希望日后也能寫出像您的《雷雨》那樣的杰作來。”這位日本作家是誰呢?他就是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同學們,我們都知道,《雷雨》是曹禺在中學時期開始構思,在大學畢業時完成的話劇處女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這部年輕的作品,成為大江先生眼里“豐碑”式的巨著呢?單元知識短文告訴我們,語言、人物與戲劇沖突是構成一個劇本的三要素。其中,語言是劇本的基礎,是第一要素。(投影:“話劇語言”)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人物語言也叫臺詞,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動作的外觀。舞臺說明是一種敘述性語言,用來說明人物的動作、心理、布、環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戲劇和情節。《雷雨》的成功,可以說首先就是語言上的成功。(投影:“錢谷融語”。全體齊讀:)我確實太喜歡曹禺劇本中的語言了,每次讀曹禺先生的劇本,總有一種既親切又新鮮的感覺,他那色彩明麗而又精練生動的語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帶進一個奇妙的藝術世界,給予我無限的喜悅。(錢谷融《令人憧憬和癡迷的藝術境界——關于〈雷雨〉欣賞答問錄》)原來,曹禺先生的劇作,正是以其精致的語言,創造了無比美妙的藝術境界。下面,就讓我們一道,經由一個個具體的語言場景,進入《雷雨》那“令人憧憬和癡迷”的藝術世界吧。一、片段一:洋火(投影:“洋火”一)樸 (忽而)你在無錫是什么時候?魯 光緒二十年,離現在有三十多年了。樸 哦,三十年前你在無錫?魯 是的。請大家看投影上的文字,與課本原文有什么不一樣?(頓)對,“是的”后面遺漏了一句話。(投影:“洋火二”原文)魯 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時候我記得我們還沒有用洋火呢。1、提問:這段對話的具體情境是,周樸園問:“三十年前你在無錫嗎?”答案很明確:“是的”。按理說,回答只需兩個字就很清楚了,可魯侍萍為什么還要加上這樣一句話呢?——前面我們剛剛看過錢谷融先生的評價,曹禺先生的語言是“精練”的語言。——此處會不會是曹禺先生的一處失誤用?你們覺得呢?(生1答:魯想要向周暗示自己的真實身份。生2答:意在喚起周對往事的回憶。)(聽過幾位學生自由發言后,師明確):①有意識:魯主動地以無錫引起了兩人的對話,當然希望這場有關往事的談話能持續下去,所以,有意識地提出30年前具體的生活細節,以勾起周的回憶,引發新的話題。②無意識:說話過程中魯的思維不由自主地回到30年前的生活當中。2、提問:那為什么不是別的生活細節,而單單提到“洋火”呢?(生答:因為這一細節在魯心中印象特別深刻。)(師追問)僅僅是魯對此印象深刻嗎?(提示學生關注句中的“我們”一詞。投影:“洋火三”,突出“我們”)兩個都印象很深刻。因為,30年前的生活,在魯、周心目中,記憶最深的就是他們兩人一起生活的情景,也正因為這樣,魯在說話中自然地用了“我們”一詞。3、提問:這一刻,魯的思緒回到了30年前,那周呢?(生齊答:周也一樣。)(投影:洋火四)從哪里看出這一點呢?(生齊答:“沉思”“沉吟”)樸 (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遠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歲的時候。那時候我還在無錫呢?魯 老爺是那個地方的人?仆 嗯,(沉吟)無錫是個好地方。魯 哦,好地方。4、提問:同學們,我們可不可以大膽地設想一下,此刻,由于“洋火”這個生活細節的觸發,他們兩個腦子里可能浮現出了什么樣的生活情景呢?(師提示:“洋火”是什么?)看來應該是與點火、點燈有關的情景。注意,要充分利用課文中的 相關信息。(學生思考片刻,生1答:因為侍萍生孩子受了病總要關窗戶,所以室內經常點燈,周在燈下照顧魯的情景。生2答:魯為周縫衣服的情景。)(師追問)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生2答:因為下文提到周的破襯衣。師生一道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臺詞“右袖襟上有個燒破的窟窿,后來用絲線繡成一朵梅花補上的”。師肯定生2的細致,并明確)我們可以想見魯在燈下一針一線的繡那朵梅花的情景。5、想象思考:同學們,我們想像一下:一盞油燈,紅色的火焰在跳動著,一位年輕姑娘正在燈下專注地繡花。在她身邊,一位年輕的父親懷里抱著嬰兒,靜靜地看著她……眼前這幅畫面,讓你產生什么樣的感覺呢?(學生自由作答:溫馨、甜美、幸福等等)(師滿含深情地)是啊,多么美好溫馨的畫面啊!想像得出,30年前這段生活,留給魯、周二人的正是這樣一種美好、溫馨的記憶。(投影:“洋火五”突出“好地方”)對他們來說,無錫,正是這段美好生活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