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6篇)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熟讀背誦課文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詞語
3.體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教學重點:
1.理解背誦
2.由景入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安排:
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直接進入新課。
1.教師板課題:蘭亭集序
2.由美文到美書
①《蘭亭集序》書法掠影:古今書法學習的范本。
②抽學生寫作者名:王羲之。并由此鏈接到:晨曦;熙熙攘攘。后讓學生試將“王羲之”“晨曦”“熙熙攘攘”三個詞語組合造句,以加深書寫印象。
3.由美書到美文:《蘭亭集序》是千古傳誦的名篇。
4.了解作者情況,簡述寫作背景,明確文章體裁。
二、如果有學生在預習時已能背誦,先抽一二學生試背。
三、指導第一段的.背誦,點撥理解句意,強調關鍵詞語,注重文言基礎知識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反復讀背。
背誦線索:時間──地點──事件──人物──環境──活動──天氣──感覺。
時間: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地點: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事件:修稧事也。
人物: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環境: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活動: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天氣: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感覺: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四、學生自讀背誦5分鐘。
五、抽一至二名學生試背課文,教師可作必要的線索提示。
第二課時
一、聽名家示范朗誦,學生小聲跟讀。
二、復習鞏固第一自然段的閱讀背誦。
三、朗讀、解析第二自然段,理解文章“由敘入感”的寫作結構。
明確:第一段記蘭亭暢游,樂視聽之娛;第二段感人生易老,悲死生之大。
1.注意本段的結構層次
2.學生質疑,教師指導、點撥,掌握重要的文言基礎知識
四、誦讀、講析第三自然段,完成以下內容:
1.學生質疑,教師指導、點撥,幫助學生理解句意、文意。
2.歸納結論:睹物傷情,詩文敘懷,記于今,留之后,古今一理。
3.交代文章的寫作意圖(由學生找出相關文句,強調此乃“序”類文體的重要內容之一)
五、學生列舉“古今文人論生死”。
例舉摘要:
1.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從人生意義來講)
2.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人生意義來講)
3.奧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從人生意義來講)
4.史鐵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從生命規律來講)
5.孟子:“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6.陶淵明:“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坦然面對)
7.莊子:鼓盆而歌(齊生死)
六、學生談:怎樣看待生與死?
七、作業布置:課后練習三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過程及步驟】
一、新課導入
上課前,先播放歌曲《孔雀東南飛》MTV:
一個人不妨多有幾許惆悵
只要不再有這出悲劇
一個人不妨多有幾回猶豫
只要不再有這出悲劇
莫讓那悲劇又重演
那悲劇又重演
眼前溫柔的靈魂
豈不是夢中的倩影
為什么無可奈何
只當她是窗外一朵浪漫的云
幾千年來的故事
竟不曾喚醒猶豫的你
為什么無可奈何
孔雀東南飛
五里一徘徊
剛才播放的是包美圣的歌曲《孔雀東南飛》,曲調纏綿悱惻,令我們為之傷感。那么,這對恩愛夫妻——焦仲卿、劉蘭芝——緣何分手呢?
問題一提出,學生馬上來了激情,議論紛紛。
(好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在營造良好氣氛的基礎上,學生的情感較為投入,理解也較為深刻,思想在不時的碰撞中有智慧的火花出現,為這個課走向成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二、基礎落實
1、通假字。
2、文言實詞。
3、詞類活用。
4、古今異義。
5、文言句式。
三、研究探討
(“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新時期的教學模式,要求既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發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批判意識。)
1、人物分析:(主要由學生討論完成,教師不作具體分析)
人物形象之一——劉蘭芝:
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
溫柔、賢淑、勤勞
自尊、自信、自重、有禮、有節、有度、有情、有義、有心
忠貞而有反抗精神
人物形象之二——焦仲卿:
溫情、軟弱
愚孝
忠貞
人物形象之三——焦母:
專橫跋扈
2、劉蘭芝才、德、貌“三全齊美”,焦母出于什么心理而一意地要休掉這個難得的媳婦?(以下是學生討論的結果)
無子說(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更年期說
戀子說(焦母與仲卿相依為命,蘭芝的到來,使氏母子的感情依戀大不如前)
妒忌說(蘭芝太優秀了,做婆婆的與之相比,大為遜色)
討厭說(蘭芝是焦父在世時作主娶進門的,焦母一直不喜歡)
煎熬說(有道是“堂上交椅輪流坐,十年媳婦熬成婆”,但蘭芝卻不服焦母“管教”)
隔閡說(焦母在家很孤單,而蘭芝不理解,只知勞作,婆媳間缺少溝通)
無行說(在焦母眼里,女子無才便是德)
第三者說(縣令與太守公子均看上了蘭芝,故對焦母施加壓力)
另娶說(焦母喜歡東家賢女羅敷,并與之達成某種默契,故需休掉蘭芝)
能干說(焦母擔心兒子過于軟弱,家里的'大權會落到能干的蘭芝手里)
門第說(焦母為仲卿前程計,想休掉無背景的蘭芝,娶個門第高的小姐)
美色說(焦母擔心兒子沉溺于蘭芝的美色,胸無大志,耽誤了仕途)
3、如何理解劉、焦之死?
劉、焦之死在當時有必然性。因為他們面臨的抉擇只有兩種可能:或向焦母、劉兄屈服,違背自己的愛情誓約;或者以一死來維護兩人的愛情誓約。劉、焦不可能隨心所欲地選擇第三個可能。因為他們所處的社會條件并不是他們自己選定的,而是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劉、焦之死,固然有外來的壓力,但也有其內存的原因。這原因就是他們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擺脫當時占統治地們的封建意識形態。
《禮記·本命》中記載:“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由是觀之,焦母迫害蘭芝用的是第一條。
《禮記》中還規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焦母壓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順這一條。劉蘭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長的威壓。
可以說,焦仲卿徹頭徹尾就沒有反抗過,而劉蘭芝雖說有反抗,但不是太明顯。
兩人最終的雙雙殉情只能說是可愛的、可貴的,但不明智,其精神可嘉,做法不足取。
4、兩家的合葬有沒有現實可能?
有可能:從焦家
沒有可能:
四、拓展延伸
1、假如劉蘭芝不沿著課文敘述的路子走,還有他法嗎?
2、和焦劉愛情悲劇極為相似的陸(游)唐(琬)卻沒有走上自殺徇情的道路,這是為什么?
五、總結收束
這首首敘事長詩震撼我們心靈的,是一個簡單、普通但也更偉大、更普遍的東西,即對人的生命的偉大關懷,小序中的“時人傷之”的話便體現了作者記敘這件悲劇故事的原初動機。這種對人的生命的偉大關懷恰恰是對于文學藝術最為重要的東西。
為了強化《孔雀東南飛》中焦劉悲劇的震撼力,也使這一課文留給學生更深刻的印象,在結束全文前播放了另外一首流行歌曲——屠洪江的《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
飛到天涯去不回
千般戀愛萬種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時候
秋聲格外讓人悲
天若不盡人意
我愿生死相隨
大江上下殘照斜陽萬物低垂
情深的時候
哪種離別不傷悲
這次癡心赴水何時何地相會
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
紅塵外柔情內有沒有斷腸的淚
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
這首蕩氣回腸、感人肺腑的歌曲,滿含激憤,深深地震撼了學生的心靈,使他們久久地沉浸在這千古悲音中,難以釋懷。
六、作業交流
全文結束之后,布置學生選取文中最感興趣或最有心得的一點,寫一篇研究性小論文。
【教后】
1、本課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先深入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再設計出若干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放手讓學生討論,教師只作適時的點撥,真正體現了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2、真正體現了新教法的“四性”:開放性、群體性、合作性、交互性。
3、課文分四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新課導入、基礎落實一課時,研究探討一課時,拓展延伸一課時,總結收束、作業交流一課時。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 整理掌握文中涉及到的作家作品知識。
2. 能根據表達目的選擇恰當的措辭和語氣。
3. 認識青春,把握青春,尊重父母,自我反省,平等對話。
教學重點:
創設適宜氣氛,促進學生探討,自主體悟青春及與父母溝通的意義和技巧。
教學難點:
入乎課文之內,出乎課文之外,自主體悟課文主旨對現實的指導意義。
教學方法:
1. 通過設計的活動,形成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多重對話關系,體驗青春美好和父母艱辛,重視主動與父母交流溝通。
2. 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及情感儲備,在對話交流中,逐漸體悟到青春易逝,體悟到與父母溝通的方法和技巧。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
品味了十六歲花季的芬芳,經受了十七歲雨季的洗禮,十八歲的夢季呈現于眼前。當我們懷揣夢想上路時,父母們總是常常掃我們的興,惹我
們煩惱。今天我們學習中國臺灣作家楊子的散文十八歲和其他,也許能解除我們的不快。
多媒體課件打出課題《十八歲和其他》
推進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對父母有很多話,有很多牢騷想說,能不能說出來,讓我們傾聽,集思廣益,想想解決辦法。(討論)
生1:我覺得父母就知道關心我的考試成績,煩死了。
生2:我愛看NBA,可人家就是不讓看,星期天也不讓看。
師:可憐天下“孩子們”的心啊!大家剛才談的,似乎在揭示一個矛盾,矛盾雙方就是父母與孩子。究竟應怎樣看待這種狀態呢?請大家認真閱讀第二部分“兩代人的矛盾”等會兒我們再結合理解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讀第二部分
師:好,讀完后大家再暢所欲言。哪位同學如鯁在喉,想一吐為快?————好,有請。
生:略。
師:用原文回答
生:“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對父母經驗的無條件否定,出自年輕人的盲目反抗與追求‘成熟’‘獨立’的急噪。”
生:“這話說得真是一針見血,好像就是說我。不過,有時我也很清楚,但不知為什么,就是改不了這些臭毛病,就像是‘青春疙瘩痘’一樣。”
師:大家說得多好啊。我用一個詞來概括各位的做法:自我反省。也許我們習慣于關注他人,而常忽視了自己的錯誤。自我反省,是種冰釋矛盾的巨大力量。
板書:自我反省
師:那么,原文中提到如何“化干戈為玉帛”的呢?
“父母與子女間”要“像朋友般地把問題攤出來談談,大家盡可能地過一種較隨便的,不拘束的,較多接觸的共同生活”。
師:簡潔點。
“把父母看作可以談心的知己。”
播放周華健歌曲《親親我的寶貝》
師:親愛的同學們,你們長大了,然而,誰會忘記是父母的愛把自己養大的啊。可是,不少同學平時一聽到父母的話就煩了,就急了,甚至發火了,賭氣,摔東西,甚至出走。“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長大得能夠兼為摯友更令人滿意開懷的啊!人生如有知己,應該以自己的孩子為最。”我想換種說法:“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父母既為人生導師兼為摯友更令人滿意開懷的啊!人生如有知己,應該以自己的父母為最。”
板書:父母知己
眾生讀第三部分
師:哪為同學先拔頭籌說說你的看法?
生:讀書既苦,但同時又是樂的。
生:讀書苦與樂并不矛盾,苦未盡甘從何而來?
生:讀書的苦與樂是兩種高低不同的境界。
(生略)
師:簡評略 大家有多少認為讀書是很快樂或是基本快樂的呢?
舉手不會很多
師:什么原因呢?
生: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生:對父母依賴心理太強了。等等!
(生略)
板書:讀書最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青春,把握青春,尊重父母,自我反省,平等對話。
教學方法:
討論交流對話溝通體悟。
師:“十八歲是我想起初長彩羽、引吭試啼的小公雞,是我想起翅膀甫健、開始翱翔于海闊天空的幼鷹,整個世界填滿不了十八歲男孩的雄心和夢。”親愛的同學們,花季雨季的朋友們你又用什么來比喻自己心目中的青春呢?
眾生獨自寫作,五分鐘后同桌交流
生:青春像朵花,清新可人,總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
青春像只鳥,確切的說是只鷹,有著遠大的志向,有著頑強的毅力。
青春像幅畫,沒有油畫那繁多的并且濃重的色調,有的只是清新的并且明亮的色彩。
青春像串風鈴,在陣陣清風中,演奏出美麗的樂章。
青春不是無休無眠,是需要安慰的;青春不是珍貴,是昂貴的消費不起;青春不是寂寞,是找不到同類。
師:我們歡欣,我們自豪,因為我們正擁有如此美好的青春。青春萬歲!
板書:青春萬歲!
活動體驗
師:同學們在學完這篇課文之后應該對父母的愛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詮釋,下面談談你們是怎樣理解父母的愛的?
學生討論發言。
師:你們和父母間的矛盾是怎樣解決的?
學生討論發言。
師:課文中那些話講到同學們的心坎上了?
學生討論發言。
課堂小結
師:大家看黑板,哪位同學能根據板書來總結一下?
討論
青春是美好的,在美好的青春時光里,不要忘了我們身邊的知己———那就是我們的父母,不要忘了要與父母主動溝通和自我反省,同時,更不能忘了,珍惜時光,刻苦讀書,因為讀書最樂。
布置作業:
請閱讀《傅雷家書》摘選和李春波演唱的《一封家書》的歌詞,結合個人實際,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
父母知己
青春萬歲
主動溝通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分析和理解本詩的意象和象征意味;能有感情地誦讀此詩。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增強對詩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教學重難點】
“象與情合”“情由境生”。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啟發式、自主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由唐磊的歌《丁香花》導入戴望舒先生的《雨巷》。
師:……唐磊歌中反復提到一個名叫丁香花的女子,實際上,歌曲最初的創作靈感應該來源于現代名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并欣賞戴望舒先生《雨巷》中的“丁香情結”(板書課題)。
二、教學步驟
(一)作家介紹
師:為什么一首小詩竟引得后人紛紛模仿……大家肯定好奇,想了解作者,戴望舒是何許人呢?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教師歸納)(幻燈片)
戴望舒,原名戴朝實,又名戴夢鷗,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災難歲月》,一生留下了詩篇92首。《雨巷》寫于1928年,是詩人前期的代表作,這是一首既具有音樂美,又具有朦朧美的象征詩。這首詩發表后,戴望舒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美稱。
(二)創作背景(幻燈片)
有人說,文學是時代的鏡子,大凡優秀的作品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了那個時代的影子,譬如李白《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石壕吏》、譬如魯迅《藥》,《雨巷》成詩的時代背景又是怎樣呢?再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
(三)朗讀指導《雨巷》(課件播放朗誦)
下面就讓我們踩著美妙的音樂,一起走進戴望舒先生筆下的雨巷吧……
生劃分節奏,找韻腳,學生仿讀,師范讀,感受作品音樂美。(提問:音樂美是如何造成的?)
生:反復、復沓、疊詞、押韻,7段,每段6行,不同文字只有幾處,構成聲音和感情的回環往復。
師:既沖破新格律的束縛,又在音樂美上有所體現,難怪葉圣陶說,此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
(四)課文分析
1.意象理解(幻燈片)
何為意象?(簡單地說,就是詩人心中的物象。物是客觀存在的,但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眼中,就會蒙上一層主觀色彩,就成了意象。意象的顯著特點即意在物先。就是說,詩人先有某種情意,而后將它移注于外物之中,這一過程,我們稱之為“移情”;移情的結果就是意象的產生。)
如:粉筆(寫教師)/白開水(寫生活的平淡無味)
師:我們再回到課文,畫面里的內容?
生:描繪了一個姑娘。
師:請大家討論一下迎面而來的是一個怎樣的姑娘?請大家發揮自己的想象。
(學生的想象各種各樣,但都會提到表現“姑娘”迷茫打扮和衣著以及環境的特點:下雨、潮濕等)
師:同學們所說的這些情緒(迷茫、彷徨、愁怨等)在我們的詩人那里是用一種怎樣的意象來概括的?
生:丁香
問:為什么作者用丁香來形容這位姑娘?可不可以用玫瑰、牡丹、梅花、菊花等意象?
生:丁香是愁怨的象征。在我國古典詩歌漫長的歷程中,形成了很多傳統的意象,它們蘊含的意義基本是固定的。
古詩中用丁香來描寫愁的句子:(幻燈片)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商隱《代贈》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景《浣溪沙》
講解:古詩中詩人也用丁香這一意象,在這兩首詩中丁香這一意象都指向了同一個字(學生回答:愁)。
師:可見,選擇意象一定要做到“象與情合”,能不能多舉幾例?
生:回答如下
月亮。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或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特別是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良好的祝愿出發,寫兄弟之情。
流水。水在我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師:大家分析得很好,由于時間關系,這里不再展開了……
2.主旨理解
師:“詩言志,歌詠聲”,本詩到底傳遞了怎樣一種“聲音”?
(生交流討論,等待提問和老師的總結。)
A.政治詩(姑娘=我)
執著追求者“我”──有追求的.知識分子的形象。他們在時代黑暗和衰落的背景下,想探尋“我向何處去”,想走一條光明的道路,但他們又感到前途渺茫,無路可走。在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失落的渴望、幻滅的追求,如“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但卻始終沒有遇到這樣一位姑娘,因此我們可就1927年大革命失敗這一特定背景為憑借,將它理解為一曲表達理想哀歌的政治詩。
情緒:苦悶、彷徨
基調:困惑、幻滅
B.看成愛情詩未嘗不可(姑娘=姑娘)
情緒:失戀
基調:哀怨
C.看成哲理詩也有道理(姑娘=理想)
情緒:可望而不可即
基調:無奈
(因此,對于詩歌主旨的把握是可以多向的。)
3.這首詩的最大特點是什么?
答:巧用象征,詩意朦朧、含蓄(音樂美剛說)
除了丁香外,還采用哪些意象達到朦朧、含蓄?
A.油紙傘
B.雨巷
(C.丁香)
意境:傷感、惆悵、無奈
(五)想象·探究
1.提問:為什么要用“雨巷”為題,而不是“丁香花”或“丁香姑娘”為題?
(生交流討論,等待提問)
例: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改成大白天環境如何?);蘇軾“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改成西子湖畔如何?)
生明確:環境與情感抒發關系密切。“雨巷”是一種基礎,提供了一種環境。
提問:(分析環境特征)“雨巷”是由兩個字組成:雨和巷,這兩個意象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回答:雨:迷茫、潮濕、冷;巷:陰暗、狹窄、悠長等
2.“雨巷”是一種意境,這種意境有利于作者的抒情:“情由境生”。
板書:
象 與 情 合
情 由 境 生
(六)歸納小結
這節課我們閱讀欣賞了戴望舒的《雨巷》,初讀課文,了解了它是一首有象征意義的抒情詩;進一步品味精讀,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品味了詩歌的內容,把握了詩歌的主旨和特色。
(七)布置作業
“沒有想象就沒有詩”(艾青)
如: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鄉愁
請同學們發揮想象,選取生活中的一景或一物,寫一首表達某種情感或感悟的現代詩。
最后:男女生分組背誦《雨巷》,再次感受。
三、退出:
(課件播放歌曲)在江濤的歌聲《雨巷》中下課。
【教學后記】
本節課通過對現代詩歌的學習,旨在讓學生對現代詩歌有初步的認識,提高對現代詩歌的鑒賞能力,初步嘗試詩歌寫作活動。因此在教學中,要將這三個目的貫穿于課文學習的全過程,有意識地加進相關的學習內容。
詩歌是情感的藝術,教學是語言與理性的藝術,如何在二者之間架構一座橋梁,這節課做了一些嘗試:營造環境讓學生體會、啟發學生去想象、學會與人分享這種情感、把課堂還給他們,放手讓他們討論和感受。文學的學習不是截然分開的,古詩與現代詩有許多相通的東西,其中的繼承和超越需要仔細了解和分析……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了解杜甫詩歌風格的多樣性。
初步掌握欣賞寫景詩的方法,建立初步的鑒賞能力。
通過誦讀體會詩人當時孤苦寂寞、漂泊無依的感情。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寫景詩的欣賞方法
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寫景詩的欣賞方法
教學方法
吟詠,賞讀相結合,討論、講析相結合
學法設計
問題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961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主席團會議上,杜甫被推崇為世界文化名人。他沉郁頓挫的詩歌風格被后人所推崇,憂國愛民的思想內容為后人所敬仰。從“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細膩,到“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磅礴,杜甫展現給我們的是多樣的精彩。我們學過的杜甫的詩歌有……(學生七嘴八舌背誦)。下面,讓我們從《春夜喜雨》憶起,回顧杜甫留給世人的一首首佳作(春夜喜雨、春望、望岳、前出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蜀相、絕句、江南逢李龜年、戲為六絕句等)。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杜甫的又一首律詩《旅夜書懷》。
二、自讀課文(一讀)
首先,請同學們邊讀邊看詩歌注解,正音正義,初步感知內容。
三、教師引導(背景)
公元764年春天,杜甫攜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給嚴武做節度參謀,生活暫時安定下來。但不料第二年四月嚴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在岷江、長江一帶飄泊,這首詩是杜甫乘舟行經渝洲、忠州時寫下的。當時的杜甫已53歲,且常年有病,國家時局不穩,自己生活沒有著落,又行無定蹤,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不知這一生的飄泊何時是了。
在一個微風習習的月夜,一葉扁舟孤零零地停在長滿小草的岸邊,從船上向四周望去,原野是那樣廣闊;再看月光下的江水,浩浩蕩蕩,奔流不息,詩人想到自己一生的經歷,不禁心潮澎湃。自己的政治抱負不能得以施展,年過半百卻還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想想自己究竟像個什么?不就像那天地之間到處飄飛的一只沙鷗嘛。
四、(教師范讀)
下面,請同學們結合剛才的背景聽老師朗讀這首詩歌,仔細體會詩人的沉郁心情。
五、教師引導(誦讀技巧)
這首詩是感嘆身世之作,寫得沉郁孤傷,前兩聯寫旅夜風景,情在景中,要讀出此中情味。第一聯渲染出孤寂的氛圍,宜讀得輕而稍緩;第二聯描繪大自然蒼茫壯闊的氣勢,宜讀得更緩一些,頓挫更分明一些,聲調提上來一些;第三聯直抒胸臆,寫詩人后半生飄泊四方,居無定所,讀得時候要將感情色彩帶進去,要讀出壓抑感;末聯語調平和下來,語速減緩,“天地”之后稍頓,然后平平地送出“一沙鷗”三字,讀出“余音繞梁”的效果,讓聽者展開聯想,感受作者的孤獨傷感乃至悲憤。前三聯節拍為二二一式,末聯則是二一二式。
六、學生再讀(二讀)
請大家根據誦讀提示再讀詩歌,要求讀出詩歌的音韻美、節奏美,更讀出沉郁的意蘊。
找兩個學生來讀,進行簡單評價。
下面請同學們反復朗讀這首詩歌,直至背誦下來。學生齊背。
七、學生鑒賞研究(獨立鑒賞)
讀好詩,如品檳榔,初時味澀,反復咀嚼,方能品出其中妙處。
下面,請同學們獨立鑒賞這首詩歌,主動思考,找出問題并記錄下來。
八、小組討論(自問自解)
以前后桌四人或六人為一學習小組,互相提問,互相釋疑。本小組仍然不能解決的問題一會提交全班交流。
九、全班交流(提出疑問)
一個組一個組提出疑問,由其他同學解決,仍不能解決的教師引導著釋疑。
1、本詩寫于旅途之夜,哪些詞可明顯地看出他的孤單寂寞?
參考解說:“細”、“微”、“危”、“獨”、 “飄”、“一”等字可以明顯地看出作者的孤單與寂寞。
2、分析首聯中“細草”和“孤舟”兩個意象的作用。
答:這兩個意象表現了詩人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3、頷聯“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是反其意而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
答:詩人將“名”和“官”相對提出是有深意的,因為這兩件事關系到詩人一生的命運。詩人由于詩名滿天下,盡管后半生顛沛流離,居無定所,但所到之處都受到人們的尊重和關照,這總算給了他一些寬慰。然而詩人的本志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所以,不能得官以實現其本志,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這樣看來,這兩句顯然有主、賓之分:上句說“名”,只是作為烘托;下句說“官”,才是正意所在。這兩句,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實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既然休官原因不是“老病”,那是什么呢?詩人沒有說出來,但我們從杜甫為官的經歷卻不難看出,原因就是他不受皇帝重視,又遭同列排擠。為什么不說呢?那是因為詩人不愿怨君,也不敢怨君。
參考解說:人在心情不好時,會把話倒過來說。作者此時處境艱難,落魄失意(看了注解就知道),就用反話自嘲,而且也借此表達自己的.不滿(特別是后半句)。
4、這首詩體現作者沉郁雄渾風格的代表性詩句是哪句?這句話是不是把作者此時的孤寂心情拋開了?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解說:代表性的一句是“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這句并沒有拋開作者的孤寂心情。出句寫天地之廣大,星垂,而使平野更加開闊。對句以江流暗示歲月的流逝。月涌,更顯大江流動,天地雖大,詩人不過是其間的一只沙鷗而已,這境況又何等凄涼;更何況歲月不停流逝,此時詩人已到垂暮之年,還能有什么作為呢?在這蒼茫的背景下,詩人的出現就顯得更加的渺小與孤寂。可見,這兩句雖是體現作者沉郁雄渾風格的寫景描寫,卻又寄托了詩人的身世凄涼之感。
十、學生品讀(三讀)
境界全出之時,亦是茅塞頓開之刻。請同學們再來品讀這首詩歌,回味詩中的思想、感情以及沉郁雄渾的意境。
十一、評詩(老師總結整首詩)
參考解說:《旅夜書懷》寫于作者顛沛流離的途中,且是夜里,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獨傷感的。本詩的景物描寫與個人情感的抒發特別融和。首聯中的"細微"等字,與"官應老病休"中作者的孤單身影相應。“危”、“獨”二字暗示了自己在亂世中的凄涼孤獨,與“飄飄”、“天地一沙鷗”相呼應,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同時,"星垂平野闊",不僅展現了星空低垂下大自然的廣闊浩渺,還讓人聯想到星空低垂下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正為生活而奔走的作者的孤單身影;“月涌大江流”不僅展現了長江奔騰雄渾的氣勢,還讓人聯想到一葉扁舟的渺小與微弱,舟中人的孤單凄涼,命運簡直可以聽憑大自然的擺布。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設想:
《像山那樣思考》是美國生態學家奧爾多·利奧波德的《沙鄉年鑒》中收錄的一則隨筆。文章通過對一聲狼嗥的特寫,引出了關于生態價值和生命意義的思考。文筆簡潔傳神,裹挾著作者深深的憂慮意識。作者把詩意的敘寫和深刻的生態憂慮雜糅在這聲狼嗥中,給人以靈魂的震撼。在教學中,要做足原點話題,即“狼嗥”;做活發散問題,即生態保護;做深探究課題,即人與自然的關系。同時,要特別關注學生提出的問題,激發他們的創新性和批判性思維,打造生態活力型課堂。
教學目標:
1.通過整體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脈絡,培養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內涵的能力。
2.通過體味作者的生態倫理思考,提升學生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培養學生平等地看待自然萬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體味此篇文章詩意的語言,培養學生批判性的活力思維。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章中狼嗥的含義,分析領會其中飽含的生命內涵和生態意義。
2.體味作者的生態倫理思考,深刻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等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步驟及內容:
預習:1.字詞整理;2.課文讀兩遍;3.問題收集與整理
一、導入:
美國好萊塢曾有一部科幻史詩大片《阿凡達》,影片展示了未來世界地球資源日益枯竭,人類為了掠奪新的資源,啟動阿凡達計劃,攻擊潘多拉星球的故事。《阿凡達》雖然只是一部科幻電影,但卻給觀眾引出了人、自然和科學的話題。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是人與自然的話題,那么,這個話題是由什么引出的呢?
——“一聲深沉的、驕傲的嗥叫”。(請學生模擬一下狼嗥,以調動課堂氣氛。)
二、走近文本,聆聽“狼嗥”,感受“狼悲”
1.朗讀課文第1節,聆聽文中的“狼嗥”,體會語言詩意的悲壯。
“一聲深沉的、驕傲的嗥叫,從一個山崖蕩漾到另一個山崖,回響在山谷中,漸漸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這是一種不馴服的、對抗性的悲鳴,是對世界上一切苦難的蔑視情感的迸發。”
明確:“不馴服的”即野性的,“對抗性的”即血性的。作品開篇就是對狼嗥的特寫,正像嬰兒的第一聲啼哭一樣,這聲嗥叫首先帶給我們震撼的是――生命的力量!如同其他生物一樣,狼也是大自然的一個生靈,我們應該尊重它,應該平等地對待它。除了生命的意義,這聲狼嗥之中還有著更深層的內容,那就是對被蔑視的`悲鳴。
請學生說有關狼的成語。
明確:長久以來,狼一直是一個被人類錯誤認識和對待的大自然的成員。從古至今,人們對狼就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憎惡情緒。古希臘寓言家拉封丹寫過許多關于狼的寓言,他筆下的狼,不是兇狠就是狡詐。明代蒲松齡在其名著《聊齋志異》中也有《狼》三則,通過描寫農夫如何機智勇敢來反襯狼的兇狠、狡詐和貪婪,把狼刻畫得跟兇神惡剎一般。翻開成語詞典,“狼狽為奸”“狼子野心”“鬼哭狼嚎”“狼心狗肺”,帶“狼”字的貶義詞比比皆是。
2.聽到“狼嗥”,不同的聽眾有怎樣不同的反映或態度?
自然界其他成員:
——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獵人(明顯而迫切的希望和恐懼)
——站在自身的角度:淺層、片面、主觀 自私 ,為了謀生,功利立場。
大自然:
——山(長久地存在著,從而能夠客觀地聆聽狼的嗥叫)
——站在自然的角度:深刻、長久、客觀 無私,懂得生命,生態立場。
我:
——認識到“山的秘密”,懂得了“山的恐懼”
——引起痛苦的回憶和反思,想起“綠光”,由聽覺的沖擊寫到視覺的震撼。
二、走入回憶,察覺“綠光”,懂得“山的恐懼”
1.請學生復述作者回憶的狼的故事?和文本中作者的記敘和描寫進行對比。
明確:作者將激情隱含于細膩的描寫之中,給了我們心靈的震撼。
2.在回憶中,我遭遇到了怎樣的狼?(請學生朗讀第4節寫狼的句子,然后將所有的“狼”字換成“狗”字再讀,體會這一段作者的用意。)
明確:發現狼時,狼毫無防范,搖晃著尾巴,和小狼正在自由自在地活動;小狼則“喜氣洋洋地搖晃著尾巴,嬉戲著攪在一起”。此種情景,讓我們聯系起小貓小狗在一起玩耍的情景,在作者筆下,狼與自然處于一種和諧的狀態。
3.我為什么會打死狼?
明確:“在那個年代里,沒有人會放過打死一只狼的機會。”(社會認識充滿著“傲慢與偏見”: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沒有狼的地方就意味著是獵人的天堂。)“當時的我很年輕,正是不動扳機就感到手癢的時候。”(我的年輕沖動,對自然的無知)
4.什么使年輕沖動的我發生了思想的轉變?
明確:狼被獵殺時,老狼“眼中閃爍著的、令人難受的、垂死時的綠光”,給了作者極大的觸動。
5.在人類的錯誤認識下,狼難逃被獵殺的命運,但是當人類一廂情愿地消滅了狼之后,有沒有出現人們希望的景象?
明確:事與愿違,狼被獵殺之后,鹿群卻死了。這種割裂生態鏈行為的直接后果讓人類始料不及。大自然給人類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教育課,產生了“山的恐懼”。
《阿含經》有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句話告訴我們萬物都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
6.文中有哪些話告訴了我們“山的恐懼”
明確:牧牛人取代了狼調整牛群數目以適應其牧場大小的工作——人類破壞了原有的自然秩序,不得不“越俎代庖”。
“河水把未來沖刷到大海里去了”,高山植被和草原的破壞和退化,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恢復——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沙塵暴……人類的未來就像河水沖刷一樣在慢慢消失!
“我們這一時代的和平”。(這句話該如何讀?重音放在何處?)
7.為什么說“這個世界的啟示在荒野”?
明確:荒野無人涉足,自足本真,萬物之間都是平等的,自然的秩序維系著平衡,維護著和諧,能夠給人類以借鑒和警示。
利奧波德在他的書中說“一個事物,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體的和諧、穩定和美麗的時候,才是正確的,否則,它就是錯誤的。”
無獨有偶,與利奧波德同一時代的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也曾經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人是“在”的看護者、鄰居和牧者。我們雖然是萬物之靈長,然而我們并非萬物的主宰,我們對我們自己的生命這個“在”,尚且只有管理權而沒有所有權!我們與其他生命是伙伴的關系,是友鄰的關系,并且我們有責任看護他們,養育他們。如此,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系才能達到和諧。
三、探究質疑課題“三問”,課堂生成新問題
1.文章主旨小結:在狼的生命意義和生態價值的啟示下,利奧波德告誡人們:從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倫理的角度來看,我們并不比一座山高明。只有“像山那樣”,從生態的角度思考,尊重自然,與自然平等相處,大自然才能始終處于一種和諧的狀態之中。
2.課題探究質疑,讓學生主動思考。
誰要像山那樣思考?(人類、我、每個人)
能不能像天空一樣思考,像海一樣思考,像上帝一樣思考?(“像山那樣思考”是一種詩意的表達,警示人類應該像山一樣思考自身與萬物之間的關系。米蘭昆德拉“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3.出示材料:為了實現這個土地共同體的和諧、穩定和美麗,奧爾多·利奧波德,這個被稱為美國環境倫理的播種者、“近代環保之父”的著名生態學家、土地倫理學家,在他近50歲時,購買了美國威斯康星河畔的一個被人類榨取殆盡而遺棄的名為沙鄉的農場,從此開始了在沙鄉長達13年的恢復生態平衡的探索,他用全副身心經營著他的“桃花源”,直到去世。1949年《沙鄉年鑒》出版,被譽為“綠色圣經”。這是他多年觀察、實踐與思考的結晶,我們這篇課文就選自其中。這本書的美國版本的銷售量已超過了100萬冊,他的土地倫理概念成為了幾個全國性環境保護組織和政府機構行動宗旨的基礎。
結合所給材料,生成新問題,如:
文章主旨有無時代局限性?
面對現在的海洋污染、水資源緊缺、霧霾天氣,你認為僅僅“像山那樣思考”夠不夠?
你贊成人與自然平等的觀點嗎?
四、結語
展示《阿凡達》經典臺詞:能量在生物間流動,所有的能量都是借來的,早晚有一天要還回去。
展示“我們只有一個脆弱的地球”圖片。
同學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是脆弱的。透過這聲“深沉的、驕傲的嗥叫”,我們或許已經感悟到了利奧波德“像山那樣”,從生態的角度,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相信,有了這樣的思想,我們就可以真正懂得“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合一”(莊子)的道理,保護自然,合理開發,在自然與現代文明之間從容行走,把現代家園變成和諧的樂園。在大自然面前,我們要記住泰戈爾的話:我們最謙卑時,才最接近偉大。
五、作業安排:課外閱讀一首日本詩歌。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日本]谷川俊太郎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靜無語,屏住呼吸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鋪路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洶涌的波濤是枉然的呻吟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變得更加熱鬧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建造公園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變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相信未來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靜靜地涌淌淚水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無知地繼續歌唱
六、板書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希姆博爾斯卡的生平、創作風格和她的作品。
2.理解《底片》的內涵。
3.鑒賞這首詩的藝術手法。
教學中難點:
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內涵。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希姆博爾斯卡,即維斯瓦娃·希姆博爾斯卡(Wislawa Szymborska),1925年7月2日生于波蘭波茲南省庫爾尼克的布寧村。1931年舉家遷居克拉科夫,從此希姆博爾斯卡就一直生活居住在克拉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姆博爾斯卡在地下秘密學校完成中學學業,隨后在鐵路部門工作。1945年波蘭解放后,希姆博爾斯卡進入克拉科夫雅蓋隆大學攻讀波蘭語言文學和社會學。同時開始寫作,在《波蘭日報》的青年副刊《斗爭》上發表了她的第一首詩《尋找詞句》(1945年)。1952年出版第一部詩集《我們為什么活著》,并于同年被吸收為波蘭作家協會會員。
1953年成為《文學生活》周刊的編委,并主持該刊的詩歌部達20多年之久。
1954年出版了她的第二部詩集《詢問自己》,并獲當年的克拉科夫城市獎。
1956年以后,希姆博爾斯卡相繼出版了詩集《呼喚雪人》(1957年)、《鹽》(1962年)、《一百種樂趣)(1967年)、《任何情況》(1972年)、《巨大的數字》(1976年)、《橋上的人》(1986年)和《結束和開始》(1993年)。由于希姆博爾斯卡在詩歌創作上的杰出成就,她先后獲得了波蘭文化部頒發的國家文學二等獎(1963年),德國的歌德獎(1991年)、赫爾德獎(1995年)。1995年波茲南的密茨凱維支大學還授予她“名譽博士”稱號。1996年,希姆博爾斯卡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中說她的詩歌“以精確的諷喻揭示了人類現實中若干方面的歷史背景和生態規律”。詩人表示,她將把這筆獎金的一半以上用于發展波蘭的醫療衛生和文化事業,這對波蘭非常重要。
希姆博爾斯卡的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前后兩期,前期以《我們為什么活著》和《詢問自己》為代表。在這個時期里,她的詩歌揭露了法西斯戰爭的殘暴和罪行,熱情歌頌了祖國波蘭的復興和建設。1956年以后,希姆博爾斯卡的詩歌創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無論是題材、主題,還是形式和風格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態勢,想象力更為豐富,也更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其詩歌主題大多涉及人的生存環境和人與歷史的關系、人在歷史上和自然環境中的位置等重要問題。自然和動物、科技和發明、愛情與婚姻、貧窮和富裕、歡樂與痛苦……都在她的詩歌中得到了反映。然而作者在描寫這些客體時,并不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又不完全采取超然的態度,她對所描寫的主題既深切關注,又保持了一定的距離。而且往往被自嘲、幽默、譏諷等沖淡和掩蓋。在表現手段上,希姆博爾斯卡喜歡采用提問和對話的方式去提出一些極富哲理性的問題,她的詩歌語言也極富個性,往往明白如話而又含義深奧,帶有警句和格言的意味,令人回味無窮,從而使她成為波蘭當今最杰出的一位女詩人。
希姆博爾斯卡多年來磨練出她獨特的詩風,她的詩藝建立在二十世紀詩歌傳統和人道主義主流的基礎之上,但是,本著一種強烈的個人主義品格,她始終置身于時興的哲學、美學、文化潮流之外。按張振輝先生的觀點,她的詩歌主題有三:一是哲理的思辨,二是對宇宙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看法,三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情感、見聞,涉及愛情、親情、友情、命運、時間、生與死、不同個性的人甚至生活中的瑣事等等。?
希姆博爾斯卡的詩歌風格清晰、直白、細膩,有人認為屬于古典主義。她是駕馭反諷和悖論的高手,她在詩中時常進行的幽默調侃讓人難以相信出自女性之手;她早年的詩歌歌頌過法國大革命,歌頌過蘇聯軍隊,但很快便向理性的方向轉變,轉而對普遍意義上的'人和世界的深沉思索;在諷世諭世的同時,她也表現了一種廣泛的、真摯的愛;她也有深情的一面,只是這種深情由于往往用平實的語言寫成,反而容易被人忽視。?
希姆博爾斯卡是一位謙遜的詩人,她認為了解詩人的生平對理解她的作品無所助益,研究詩歌必須從哲學和語言角度入手。所以她從不寫自傳,不喜歡接受采訪,更不愿意向他人吐露私生活。有關她的個人資料公開的非常稀少,給我們的搜尋帶來很大困難。
二、這首詩比較難理解,可以讓小組討論,通過學生的爭論,從不同角度嘗試理解詩的內涵,這是要達到的主要目的。學生很少見到底片的樣子,可以用幻燈展示幾幅底片,幫助學生理解底片中的形象與真實形象的不同。學生閱讀,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底片》中寫了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實的事物在哪幾個方面的對比?
2.《底片》通過這些對比表達了什么思想?
三、小組交流。老師組織學生按小組發言,小組之間可以爭論。讓學生了解不同的觀點和分析方法。老師及時評價學生的發言,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
1.作者對底片的影像做了準確的描述,指出了底片中的景物和人,她寫到了天空、烏云、太陽、櫻桃樹、花和底片上的人。她特別注意到了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實的事物在幾個方面的對比:
第一,黑白色的對比。真實世界是五顏六色的,反映到底片中只有黑白兩色,這就產生了一種奇妙的效果,既真實又不真實。
第二,左右位置的互換。底片從正面看和反面看,它所反映的影像是一樣的,但是左右剛好相反,而看底片的人很難知道哪一面是正確的。
第三,鬼魂與活人的對比。真實世界生動的人物到了底片中,感覺就像鬼魂一樣。
2.詩的內涵的理解:
理解一:因為上述這些對比構成的奇妙的感覺,模糊了真實與虛假的界線,將內心的感覺與真實的世界融為一體,所以就有了問候和提問,這也可以看作自己向自己問候和提問。心靈的自我沉思借底片這一獨特的客體找到了一種表達的方式。
理解二:是對生活真實性的懷疑。
理解三:現實生活是無法用一種形式準確反映的。
四、師生探討:《底片》有哪些獨特的藝術特點?
本詩的語言明白如話卻含義深奧,令人回味無窮。
在表現方法上,本詩采用了白描、獨白的方式。
在內容和形式、現象和本質、單一和多樣等等方面形成了一種張力,因此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8
第一課時
教師介紹朱自清的生活經歷,期間穿插學生朗誦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片段,包括《我是揚州人》、《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綠》、《白水祭》、《背影》、《悼亡妻》等。
第二課時
教師帶領同學概括文中出現景物的特點,分析寫作方法,體味文中的語言美。
第三課時
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共同感受了《荷塘月色》所帶給我們的美的享受。讓我們做這樣一個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一片樹葉,那么,我們來說說看,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組成了它的葉脈?(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畫圖)
答:精美的語言、貼切的修辭、完整的結構
請看這幅簡單的葉片圖,我們發現了它并不完整,缺少的是什么呢?
答:葉子的主脈,也就是文章的主干。
文章的主干究竟是什么呢?帶著這個疑問,讓我們再次走進《荷塘月色》
分析課文
1請同學回答文中的景物可分成哪幾部分
答: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
2根據課文分析這幾處景物的特點(答案不必統一,能夠體會出作者努力營造的意境即可)
答:小路——幽僻
荷塘月色——恬淡、安靜、朦朧
荷塘四周——熱鬧
3請同學思考,在這或幽僻或朦朧或安靜或熱鬧的景色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答:出門時——不平靜
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脫
欣賞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
聆聽荷塘四周的熱鬧——重歸失落
惦記江南——無限向往
走回家門——回到現實
板書
幽僻朦朧熱鬧
不平靜自由淡淡的喜悅和哀愁失落向往回歸
4經過這些分析,請同學畫出作者的感情脈絡
學生將黑板上標注出的感情基點連接成線
5連上了這段線,葉子成為完整的葉子,文章也是一篇動人優美的散文了。
大家可以看出,文中的景物,已不是單純的作為景而出現,它被作者的感情涂上了一層新的色彩,這也就是散文寫作的一個重要的特點——一切景語皆情語。
整體感知,體會升華
請同學聽三段音樂,然后說出哪一段的感覺與《荷塘月色》的風格最接近。
播放交響樂《命運》、琵琶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分析:雖然作者的心情主要基調是不平靜,但幽雅的荷塘與恬淡的月色緩解了他內心的焦躁不安,《命運》的強大震撼與《十面埋伏》的緊張都不適合于作者此時的心境,只有悠揚柔美的《梁祝》能夠表達出作者心中的淡淡喜悅與淡淡的哀愁。
對比閱讀,切實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事先將中國臺灣作家顏元叔的文章《荷塘風起》印發給學生,以備課上之用。)
1.請同學們根據這兩篇文章,在頭腦中分別作兩幅畫,然后將心目中的圖畫描繪給同學聽。
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可從色調、色彩、構圖等多個方面作描繪,但要說出他們清幽與明麗的不同意境色彩來。
2.請同學思考,為什么同樣的荷塘,卻能構筑出截然不同的兩幅圖畫?
答:《荷塘月色》清幽的意境,是由朱自清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感情相結合而產生的。而《荷塘風起》雖然也描寫了一個荷香芬芳、寧靜翠綠的世界但它是由陽光、荷葉、清風和“我”的情感水乳交融而形成的,所以這樣的意境更多的染上了陽光明麗的色彩。
總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出,在散文家的筆下,景物因人的出現而變得充滿動人的色彩,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是否也應用一種新的視角去審視身邊的景物,從而使它們煥發出個性化的魅力呢?讓我們一同來試試看,做到心中有愛,做到筆下有情,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清思路,熟讀成誦,了解詩歌的主旨、寓意。
2、學習作品描寫蜀道雄奇險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聲韻美。
3、品味其飄逸豪放、流轉自然的語言,體會其詩作的藝術風格;
過程與方法目標
朗讀法、串講法、賞析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用心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聲韻美。
二、教學重、難點
1、理清思路,熟讀成誦,了解詩歌的主旨、寓意。
2、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本詩進行賞析,學習作品描寫蜀道雄奇險峻的手法。(難點)
第一課時:
1、導入新課:
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人們尊稱為“詩仙”。 他是誰?(李白)李白初到長安,賀知章往訪,看到了李白寫的《蜀道難》,他看完了之后,大嘆一聲:“李白不是人,你是天上的仙人被貶謫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們尊稱為“詩仙”,那么這首給李白帶來“詩仙”美譽的《蜀道難》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下。
2、作者及背景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少年時代在四川度過,25歲,出三峽,泛洞庭,東游吳越,北上太原,有“大濟蒼生”之志。唐玄宗天寶九年(742年),李白奉召進京,他本想此行能夠施展才華,有所作為,但理想很快破滅了,皇帝的不重用,權臣的排擠,加之個人的傲岸不羈,一年多便被賜金放還,即唐玄宗把他趕出了長安。冷酷的現實粉碎了他不切實際的幻想。李白在極度悲憤惆悵的心情下,離開了京城,重新繼續他的漫游生活。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轉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詩酒逍遙,最后客死安徽當涂。他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 , 也是潦倒的一生。為了便于研究他的創作道路 , 我們將他的生平分為四個階段來介紹。(l) 讀書漫游 (42 歲以前 ,701-742)(2) 長安三年 (42-44歲,742-744)(3) 再度漫游 (44-55歲,745-755)(4) 身經戰亂 (55-62歲,755-762)。
他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早發白帝城》《夜宿山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望廬山瀑布》等最能代表其藝術特色。他兼善各體詩歌,尤以古詩為精,是唐代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家。
3、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是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寫的。關于本篇,前人有種種寓意之說,斷定是專為某人某事而作的。如課文注解(1)有人(明人胡震亨、顧炎武 )認為,李白 “自為蜀詠”,“別無寓意”。今人有人認為此詩表面寫蜀道艱險,實則寫仕途坎坷,反映了詩人在長期漫游中屢逢挫折的.生活經歷和懷才不遇的憤懣,迄無定論。
4、簡介文體知識
本詩是一首樂府詩。樂府是漢武帝劉徹開始設立的掌管音樂的機關,任務是制定樂譜、采集歌詞、訓練樂工,以備朝廷舉行祭祀,召開宴會或舉行其他儀式時演奏。另外,還有一項任務就是采集民歌,供統治階級"觀風俗"。后來其含義有了變化,指一種合樂的詩歌,即"樂府詩",簡稱"樂府"。樂府詩有廣狹兩種意義:狹義的指漢以下入樂的詩,它包括文人創作的和采自民間的;廣義的包括詞曲和沒有入樂而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詩體裁的作品。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就屬于后者。
5、課題簡析
《蜀道難》是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舊題。《樂府解題》云:"《蜀道難》備言銅梁、玉壘(均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據這一詩題傳統的內容,以雄健奔放的筆調,運用夸張形容的手法,描繪了由秦入蜀道路上驚險而奇麗的山川,既寫了蜀道的艱難,又寫了人生旅程的艱難。全詩氣勢磅礴,風格豪放,表現了詩人杰出的藝術才能和豐富的想象力,充分體現了李白浪漫主義的創作特點。
6、朗讀課文。
⑴教師范讀課文,疏通字詞讀音。
⑵自由朗讀
⑶集體朗讀
7、翻譯課文。
(1)學生根據注解自行翻譯,記下疑難之處。
(2)教師點撥重難點字、詞、句。
8、歸納文言知識。
第二課時:
一、 研習課文內容。
1、提問:讀過這首詩后,你會發現有一句話重復出現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嗎?
明確:“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2.提問:這句話在三段中分別出現了三次,是不是簡單的重復呢?
明確:不是,意義上是有區別的。第一段中說“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寫蜀道的高峻及開辟歷史,可以分為兩層:
第一層(“蠶叢及魚鳧……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講了蜀道的來歷。
第二層(“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以手撫膺坐長嘆”)寫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連太陽的車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沖擰倒流。善飛的黃鶴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過。山路纖曲,蜀道極高處,登者可以上捫星辰。
學生熟讀,背誦。
第二段中說“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寫蜀道的奇險難行及途中的恐怖氣氛。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問君西游何時還……使人聽此凋朱顏”)作者借“悲鳥”和“子規”來渲染途中的悲涼凄清的氛圍,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層(“連峰去天不盈尺……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作者極寫蜀道的險惡。想象旅游者攀援于“連峰”“絕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聾的“飛端瀑流”之間,驚心動魄。最后用“其險也如此”勸阻歷險者慎入蜀地。
學生熟讀,背誦。
第三次出現在第3段,“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寫蜀中戰禍之烈。第一句再現劍閣的險要景象。既然“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易守難攻,則必為兵家必爭之地,蜀中易生軍事叛亂,景象殘酷,慘不忍睹。
學生熟讀,背誦。
3.提問:我們知道,“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絕非簡單地重復,那么連續出現三次,是何用意呢?
明確:奠定了全詩的詠嘆基調。統觀全詩詩人之嘆有三:一嘆蜀道之高峻;二嘆蜀道之險惡;三嘆蜀中戰禍之烈。這三嘆其實也蘊含在詩人的具體描寫和抒情直白中。
二、品讀課文
1、李白能開篇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先聲奪人,那么蜀道到底有何難呢?
讀第一段,請找出具體描寫“難”的詩句,說說詩人怎樣把抽象的“難”展現在你我面前。(可以從:傳神的詞語、表現手法、寫作角度等方面點評。)
(給出一個賞析范例)
如: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前一句運用絕妙的夸張,“捫”“歷”兩個動詞的連用,顯出行人出沒在星宿之間,山高之狀就顯現出來,更讓人感覺行走的艱難。后一句中通過“撫膺”“長嘆”的動作表現出行人的心驚膽戰,以及無法繼續前行時無助的嘆息之情。“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描寫與此處有異曲同工之妙。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足見其與世隔絕之久;“地崩山摧壯士死”更見辟路之難;終于“天梯石棧相鉤連”。世上本沒有路,開辟出來了,也便有了路。路有了,可是這路好走嗎?神龍至此仍要回轉,善飛援之“黃鶴”“猿猱”面對奇絕之蜀道尚且不得過,就反襯人行之更難。
又以“縈巖巒”山之高危,“捫參歷井”“撫膺坐長嘆”人之無助的神態、動作,正面慨嘆。如此行道能不難乎?這一切不僅讓行人無助,讓我們讀者也不禁膽戰心驚。
讓我們在驚心動魄中再讀第一自然段,再一次感受作者濃郁的情感和奇妙的筆法。熟讀成誦。
(梳理出:隔絕之久--辟路之難--奇絕難行--撫膺嘆難)
2、第一段中蜀道之難已至極點,詩人還能怎樣寫難,你對詩人下文的描寫又會有怎樣的驚嘆呢?
請大家跟著老師讀這一段(師大聲讀,生低聲跟讀)
通過讀,我們初步感受了這一段的描寫側重于意境的營造,請你從語言、手法、意境等角度,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說說自己的賞析,然后交流。
(學生品讀、鑒賞、交流)
--詩人憂君入蜀,更因深山絕境中有如此之景:一“悲”一“號”,一“啼”一“愁”,于是古木參天,氣象森嚴,凄厲鳥聲,回蕩其間。豐富的想象,把人引入一個悲涼、慘淡的境界,詩人忍不住詢問友人何日歸還。
“連峰”“枯松”之靜,“飛湍”“瀑流”之動相互映襯,雄偉壯闊的群峰,絕壁倒掛的枯松,擊崖震響的水石,萬壑雷鳴的音響。既充滿詩情畫意,又令人聞之色變。這排山倒海的力量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不由生畏。至此對蜀道之難的真切駭人的描寫似已達到登峰造極之境。詩人不由質問--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以蜀人口吻勸阻“西游”之人不要來蜀地。
在悲凄中變色,在震響中生畏,讓我們再審視這畏途,審讀詩人用語之神妙,詩歌意境之奇也盡顯眼前。
再讀,背誦該段。
3、風光變換,險象環生,在這樣驚險的氛圍中,我們隨詩人的思緒飛往劍閣,生讀其地勢險要的句子 。
這段由地勢之險、戰禍之烈,憂安居之難,憂朋友之行,勸誡友人早回家,憂國事之艱。
三、鑒賞本詩。
1、全詩最后一段寫劍閣,對天寶初年的唐朝社會有什么現實意義?
明確:在風云變幻,險象叢生的驚險氛圍中,最后寫到了蜀中要塞劍閣。在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有一條三十里長的棧道,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在此割據稱王者不乏其人。詩人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他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的語句,目的在于勸人引為鑒戒,警惕戰亂的發生,并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這既是描寫蜀道猛獸又是影射政治黑暗、兇煞的雙關語句,從而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為詩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蘊、現實的內涵。
唐天寶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潛伏著危機,心懷異志者可能恃險作亂,后來發生的安史之亂,正證明了詩人的憂慮是有現實意義的。
2、詩人怎樣來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
明確:神話傳說:五丁開山、六龍回日-寫出歷史上蜀道的不可逾越之險阻。
虛寫映襯:黃鶴不得飛渡、猿猱愁于攀緣-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
摹寫神情、動作: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步履艱難、神情惶恐--困危之狀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涼、鳥聲悲凄(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
運用夸張:“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夸飾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
李白正是這樣以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了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
四、探討文章的藝術風格。
1、本詩用了大量散文人的詩句,字數從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九言、直到十一言,參差錯落,長短不齊,形成奔放的語言風格。
2、詩人創造性地繼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又稱反復),主旨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凡三見:開頭、中間、結尾各出現一次。這并非簡單的重復,因為它每出現一次都給讀者帶來新的啟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貫穿始終、內容層層深入的格局,使人產生一嘆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嘆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3、變幻莫測,充滿浪漫主義氣息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這是詩人設想自己沿著盤山道攀登青泥嶺的情形。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這是寫登上頂峰以后的情形。--這很像一組搖鏡頭,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詩人從星星中間穿過,有時還好奇地觸摸它們,看看是個什么樣子。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這是詩人設想游者在途中所見到的景物。畫面是凄清的:鳥鳴,使山林顯得更加幽靜,像原始森林一樣荒寂無人。跟此前的畫面相比,色調是變了,也表現了蜀道景物的多樣,但氣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虺,砯崖轉石萬壑雷。”這是一幅極其驚險的畫面,與上文著重寫蜀道之高不同。連峰絕壁,砯崖轉石,都會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聞而心驚,故下文云“其險也如此”。
如此多的畫面此隱彼現,其境界之闊大,自不待言;且無論寫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觀,林木之荒寂,連峰絕壁之險,皆有逼人之勢,其氣象之宏偉,確非他人之可及。
五、再次誦讀全詩。
六、作業:課外背誦并默寫本詩。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提煉前三篇文章的核心觀點與關鍵概念,梳理三篇文章間的內在關聯,并總結文章梳理的基本方法。
2、理解鄉土社會“生于斯、死于斯”形成原因以及它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3、對比閱讀,深入理解“文字下鄉難”多層次原因,并樹立獨立思考的意識。
學習準備
1、教師收集并分析第二課時學習任務單;
2、閱讀陳心想《走出鄉土——對話費孝通》和鄭也夫《評與費孝通》節選部分,簡要評述三人相互對立的觀點。(參見《助考論述類文本閱讀1》)
3、教師要掌握以下幾點學情:
(1)學生對什么是概念不清楚,會誤解成一句話;
(2)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差異巨大,主要把握學生分歧的原因;
(3)學生閱讀課外文章,思路可能完全被作者牽著走不能分辨是非。
學習評價
1、修訂完成的第二課時“學習任務單”;
2、完成《助考?論述類文本閱讀1》。
學習過程
一、導語
《鄉土中國》里凝結著學術救國的熱血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處于深重危機中,當時的愛國人士提出過各種救國方略,有說實業救國的,有說教育興邦的,有說文化興國的。費孝通等人卻認為學術也能救國。
在《鄉土重建》一書中,費孝通飽含深情地說過這樣一番話:“我只能說在鄉村里可以看到中國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問題都牽連到這些在鄉村里住的人民。我也相信目前生活最苦的是住在鄉村里的人民,所以對于他們的生活的認識應當是討論中國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鄉土重建》118頁)
二、聯系背景,宏觀把握
但是當時學術界對中國鄉村特點的認識并不統一。
1929—1937年,因我們實際鉆到鄉間,鉆到農民的生活里去研究,從研究實驗中,我們體驗出來,發現中國人民的四大問題——愚、窮、弱、私與改造方式的四大教育(藝術教育、生計教育、衛生教育、公民教育)。(晏陽初《由識字教育到鄉村建設》)
今日中國問題在其千年相沿襲之社會組織結構既已崩潰,而新者未立;或說是文化失調,人非社會則不能生活,而社會生活則非有一定秩序不能進行;任何一時一地之社會必有其所為組織構造者,形著于外而成一種法制、禮俗,是即其社會秩序也。(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
討論與交流1:
讀了前三篇,你認為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里對中國基層社會的認識與哪位前輩(晏陽初、梁漱溟)的理論更相契合?
明確:費孝通先生曾經跟隨梁漱溟到山東參與鄉村建設,思想上受其影響較深;而對于晏陽初的觀點,費孝通并不贊同,《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對此多有批駁。
三、梳理文本,理解主旨
1、師生答問,梳理前三篇的核心觀點與關鍵概念。
(教師可從三位同學不同的表述中,順勢引導學生討論第一部分各章的主旨。)
明確:第一章主要內容是鄉土社會的性質,闡述鄉土社會人口不流動、聚村而居、村與村之間孤立隔膜、村落內部是熟人等特點;第二章從空間格局角度,論述鄉土社會不需要文字;第三章從時間格局角度,論述鄉土社會不需要文字。
2、展示“學習任務單”示例。
閱讀《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三章,完成下面兩張表格。
3、梳理各章內在關聯。
三章之間是怎樣的邏輯關系?
提示:第一章提出的“熟悉”概念,是承上啟下的關鍵詞。鄉土社會為何人人熟悉?是因為全村聚村而居;為何聚村而居?是因為鄉土社會人口不流動;為何不流動?是因為鄉土社會是農業社會,是“直接取資與土地的”,因而只能黏著在土地上;這是承上。“熟悉”,也是啟下。從空間角度講,人們天天見面,是“面對面的社群”,表情、動作、聲音等溝通語言比文字傳情達意更完全,因而鄉土社會不需要文字;從時間角度講,鄉土社會是定型的社會,一個人從幼年到老年,生活方式不變,甚至歷經幾代,生活方式也不變,“個別的經驗,就等于世代的經驗”,個人沒有“今昔之隔”,社會沒有“世代之隔”,因而鄉土社會也不需要文字來記載傳遞世代間的經驗。
明確:第一章是二三兩章的基石,第一章討論了鄉土社會的性質特點,是二三章的理論基礎;二三兩章之間的關系是并列關系,二三兩章分別從空間角度和時間角度論證了“沒有用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中生活的需要”的結論;三章內容整體上構成總分關系。
4、小結。
關注重要概念,分層次,概括層意,歸納主旨,貌似基礎,實則重要,梳理能力是學術類閱讀的基本功。同學們之前閱讀的多數為文學作品,重視文學性鑒賞,不注重梳理;在高中階段,應當多接觸學術類文本和論述類文本,掌握學術類文本閱讀方法。
四、精讀語段,品味語言
討論與交流2:
鄭也夫教授說過:“費(孝通)的文字的特長是深入淺出,舉重若輕,真佛只說家常話。”請精讀以下兩個文段,體悟《鄉土中國》一書語言運用上的特色。
(1)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著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
①在我們這片遠東大陸上,可能在很古的時候住過些還不知道種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樣,對于我們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興趣罷了。以現在的情形來說,這片大陸上最大多數的人是拖泥帶水下田討生活的了。我們不妨縮小一些范圍來看,三條大河的流域已經全是農業區。而且,據說凡是從這個農業老家里遷移到四圍邊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實地守著這直接向土里去討生活的傳統。
②最近我遇著一位到內蒙古旅行回來的美國朋友,他很奇怪地問我:你們中原去的人,到了這最適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舊鋤地播種,一家家劃著小小的一方地,種植起來;真像是向土里一鉆,看不到其他利用這片地的方法了。
③我記得我的老師史祿國先生也告訴過我,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這樣說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從土里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
(2)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
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
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明確這兩段文字幾乎沒有讓人生畏的學術概念術語,也沒有歐化的長句,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人讀明白,費孝通也正因為語言通俗曉暢而成為民國后期著名的專欄作家。但因為學術根基深厚,這兩段文字的論證又是非常嚴密的,可謂要言不煩,滴水不漏。
五、兼聽則明,合理決斷
1、對于費孝通先生在《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這兩篇中的'論斷,有不少同學提出質疑。老師也找出了兩段質疑文字,讓同學們對比著閱讀,再談談自己對這一問題的意見。
①參考文段一
阻礙文字的下鄉,關鍵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鄉村窮,上學認字大概是比較奢侈的。我小時候,還不時聽到村民說自己的子女,上學的目的就是認幾個字,起碼認識自己的名字,不是睜眼瞎,一旦有機會進了城,能認個男女廁所;離開家了,能給家里寫個信。他們要求很低,目標要上大學的似乎不多,因為身邊缺少榜樣,孩子們學習也都不怎么好。即使在教育普及的時代,文字在轉型社會的鄉村里,村民還是只求一點基本的作用,但不是不需要。
另一方面是缺乏教授文字的人才,即使有些人家經濟上可以支付得起,也找不到老師。經濟學里有個供應學派,認為供應創造了需求。比如,我小時候,村里經常會有少林武術班,幾個跑江湖的“武師”一召集,臨時借個場地,辦了個短期武術班,這樣周遭幾個村子的小孩子(我的印象都是男孩子)就報名繳費來學習了。現在就沒有這種班了,因為在鄉村,掙不到太多錢,沒有人來辦了。就是沒有供應了,人們也想不到這個練武術的需求了。總之,并不能因為鄉土社會里都是面對面的群體,就認為鄉村人對文字沒有需求了。
(選自陳心想《走出鄉土——對話費孝通》,三聯書店,20xx年,75頁—77頁)
②參考文段二
清代以前的中國傳統社會中,私塾遍布城鄉。費孝通1936年在開弦弓村看到村民生產生活中沒有文字的需求,是個事實。而宋元明清中國鄉村私塾中分明弦歌不輟,是另一個事實。后一事實說明,那里曾經有教育,它不是幫助生產生活,而是服侍科舉功名。1905年廢除科舉。1936年費孝通入吳江開弦弓村調查的時候,科舉已經廢除31年,很可能那是該村落歷史上文字最衰微的時刻。26歲的費孝通看到了這一幕,且從自己十歲前鄉村生活記憶中,調不出私塾時代的文字學習的印象。
講吳江鄉村的文字遭遇,不該忘記此地當年私塾的繁榮。其實費孝通赴英留學前寫的《江村通訊之四:格格不入的學校教育制度》中,簡略地說及開弦弓村的私塾時期。但這段簡述未進入日后的論文《江村經濟》。其后的《鄉土中國》竟然以開弦弓村一個時點上的教育特征,即“文字難下鄉”,定格無年代區分的鄉土中國。(鄭也夫《評與費孝通》)
2、討論與交流4:陳心想和鄭也夫似乎都不贊同費孝通《文字下鄉》中的觀點,他們兩個人反對的理由有什么不同?你認為文字下鄉難的真正原因何在?
[明確]:陳心想認為文字下鄉難是因為缺錢缺老師,而不是缺動力;鄭也夫則聯系歷史提出文字下鄉難只是特定歷史時期的個別現象,并不普遍。
中國廣大農村地區讀書無用論的興起,既有經濟貧窮的原因,也有需求不足的原因,還是上層社會有意控制的結果。
3、討論與交流5:聯系后面的篇章,說說《文字下鄉》與《再論文字下鄉》在全書結構上的重要作用。
作者用如此大的篇幅來討論文字下鄉之難,不只是為了駁斥晏陽初等教育救國者的看法,也是為了更好地揭示中國基層社會的結構特點。正是因為中國基層社會不肯改變、不愿改變,中國社會才千年不變,禮治秩序和教化權力才得以普遍施行。
六、作業
完成第三課時“學習任務單”。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不同情境下鳥啼的特點及其蘊含的深意
2.學習將抽象道理具體化的方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鳥啼》是英國作家勞倫斯的一篇散文,在浩如煙海的世界散文名篇中,《鳥啼》憑借什么被選入我們的中學教材呢?細細品味一下,原因至少有兩個:其一,它是一曲別具一格的有感召力的生命的贊歌;其二,它的行文筆法獨特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的聆聽、思考、禮贊的腳步一起走進這首生命的贊歌
下面,一起來看課文,聆聽鳥啼
二、文本研習
(一)聆聽:鳥啼
1.文中怎樣寫鳥啼?
默讀課文第一部分(1—5段),劃出文中表現“鳥啼”的句子,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學生找出(在2、3、4、5段)后,學生表達交流,教師點撥:
這些或微弱或清越的鳥鳴,顯示著作者筆下的小鳥充滿了生命的沖動
2.鳥啼在什么環境下出現?又是如何變化的?
學生自行從文中勾畫相關語句(這些語句在1、3、7、8自然段),學生交流,教師稍作點撥:
這些描寫展示了一個鮮血淋漓的場面:嚴寒持續,鳥尸橫陳,鳥兒死亡的場景凄慘至極,讓人倍感凄涼
(2)鳥啼又是如何變化的呢?請用課文的語句予以描述
“吃力”“微弱”——“隱約而清越”——“含糊”“若斷若續”——“活潑”“悅耳”
提示:從鳥啼的強度、數量上品味體會:由弱變強,由少變多,由微弱歸悅耳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在這里,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象征死亡的嚴冬的鳥尸與象征新生命的暖春的鳥啼兩者對比,肯定了生命沖動的力量不可阻擋
小結:
作者首先以細膩的筆觸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嚴冬生命消沉圖,真是令人觸目驚心但接著于一片蕭瑟中突然讓我們聽到了清脆的鳥鳴聲,讓我們感受到生命在歡呼在鳥兒越來越歡快的叫聲中,在花朵開放得越來越鮮艷中,作者唱出了生命的贊歌聆聽美妙的鳥啼,我們禁不住張開想象的翅膀——
(二)想像:色彩及含義(冬——春)
同學們,色彩本身是沒有靈魂的,但人們卻能感受到色彩的情感,這是因為色彩會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種情緒“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些色彩都使詩句更能表達出詩人的思想感情那么,你能憑借文中的色彩來把握作者的情感嗎?
(請學生找出文中涉及色彩的語句并進行分析)
1.黑色與紅色
“有一天,黑色的浪潮……番紅花就會……勝利地搖曳”
學生分析交流:
黑色是毀滅與絕望的象征而紅色是熱烈、沖動的色彩,是勝利、希望與生命力復活的象征在這里,紅色與黑色是兩種對立的顏色
2.銀色
(學生可能會找到一處或幾處,引導學生將5、6、10、11、12段中有關語句找出)
作者為什么喜歡用銀色來修飾泉流呢?銀色有什么象征意味呢?
在西方社會中,銀色有其代表的含義,是純潔、博愛、美德和富裕的象征銀色在作者眼中,不單單是純潔的象征,它還是一種生命力的體現,是一種純潔的生命力的展示當春天來臨,“深埋著的春天的生機”“噴涌而出”,展現了強大的生命的活力,誰也無法阻擋它蓬勃而茁壯的成長
3.其他顏色:“血色”“黃色”
① “田間與灌木籬下,橫陳著田鳧、椋鳥、畫眉等數不清的腐鳥的血衣……”(1段)
② “白屈菜總要遍地閃爍,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9段)
第一句中的“血色”是死亡的象征第二句中白屈菜花的“黃色”是亮度最高的色,燦爛、輝煌,在這里是生命力復活、生命力強盛的象征都是一種生命活力的象征,也是作者所要表達的“對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與追求”
想象著這些五彩的顏色,感受著生命的絢爛多姿,我們也會象作者一樣堅信:冬天必將過去,春天定會到來,生命的沖動誰能阻擋?讓我們隨作者一起禮贊生命吧!
(三)思考:為生熾烈歌唱(死——生)
1.傾聽鳥啼,引發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勞倫斯在本文中對死亡與再生有著自己獨特思考,你能找出這些語句并說說你的理解嗎?(此處可隨意調整順序)
①生命與死亡全不相容,我們是為著生的,或是為著死的,非此既彼,在本質上不可兼得(12段)
(生死雖不能相容,有生無死,有死無生,但是在文中,我們分明感受到作者對生的一種肯定,生命的沖動誰也無法阻止,所以生必定戰勝死)
②死去的就讓它死去(14段)
③就如向死而生的鳥兒(15段)
2.介紹海德格爾的哲學理念“向死而生”(PPT)
海德格爾提出的“向死而生”不失為一種大徹大悟的人生心態正視現實,直面人生,這種“向死而生”的生命解讀,實際暗含了知死守生、視死而生、輕死重生的哲學理解和積極用世的人生態度
正像海德格爾辯證分析的那樣:理解了死,才能理解了生;看清了人生的有限,才能看清人生自身發展的無限
3.勞倫斯怎么會有如此深刻的生命體會?讓我們一起了解作者
展示作者簡介課件:
勞倫斯:英國作家、小說家、散文家,被稱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20世紀英國文學史上最獨特、最有爭議的作家一位難容與時世,難容于常人的特立獨行的鬼才、怪才、奇才他的散文是一個孤獨者在他那個喧嘩的時代和騷動的文化氛圍內發出的生的感嘆,字里行間滲透著哲學的思辨和詩的意境他曾說過,我的文章是寫給50年后的人看的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小結:
這些關于生與死的思考,正是作者對鳥啼的一種心靈感受那困境中的鳥兒分明就是他自己,漫長而殘酷的嚴冬則是他當時所處的困境慘境當作者詛咒死亡詛咒寒冬時,當他傾情謳歌生命謳歌春天時,我們能感受到他對新生命、新世界的強烈的渴望與追求,能真切地觸摸到一顆不屈的靈魂鳥啼這一動物的本能行為由此獲得了意義的升華
三、體悟:發現、體會鳥啼(你——我)
1.生命中存在很多的神奇,在你的經歷中,有過這樣的發現和體會嗎?
學生從生活中、電視、書中等選擇材料談自己的體會
面對苦難,應該是承擔苦難而不是屈從苦難……
應該是創造新生而不是沉湎于死亡……
2.生與死的問題是一個抽象的問題,為什么我們讀來并不覺得枯燥?
學生交流:作者運用擬人、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將鳥人格化,把自然當人看待
如:“當大地仍在束縛中時,那小小的清越之聲已經在柔弱的空氣中呼喚春天了……無論人們情愿與否,月桂樹就要飄出花香,綿羊就要站立舞蹈,白屈菜就要遍地閃爍,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等語句
學生交流:將自然人格化,是人與自然建立生命對話的有效途徑
如:“當大地仍在束縛中時,那小小的清越之聲已經在柔弱的空氣中呼喚春天了它們的啼鳴,雖然含糊,若斷若續,卻把明快而萌發的聲音拋向蒼穹;無論人們情愿與否,月桂樹就要飄出花香……”等語句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句式整齊而抑揚頓挫,在素樸純粹的文字下面,跳躍著詩意或白描,或比喻,或擬人,使人們從鳥兒美妙的清音中聽到自然的消息,聽出歡樂和自由,感悟到生活的哲理它記錄了作者對于生命惑悟的心路歷程
小結:
勞倫斯發現并描寫了鳥兒勃發的生命力,贊美了大自然的蓬蓬勃勃的生機更可貴的是,他使我們體會到了生命的另一重要意義,那就是:只有創造的生命才是有價值的生命當那些堅強的鳥兒經歷了嚴寒的洗禮迎來了春天之后,它們以美妙的歌喉宣告春天的到來,并為春天增添了光彩,這不由讓我們想到:生命是自己的,生命也是美麗的,人總在經歷了一定的磨難以后,才能格外地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所以,我們不應拒絕死亡,病痛……因為那也是生命的不同表現形式
四、總結:傾聽鳥啼
《鳥啼》是一篇人與自然的對話,是人與大自然里的生命的對話生命充滿神奇的力量當我們處于生命的低谷時,我們要學會去尋找生命中的“鳥啼”,把它們作為我們的精神支柱,去接受生活暴風雨的洗禮,傾聽鳥啼!
作業:
寫出你自己靈魂的感悟,并試著把你的生命感悟通過象征的手法寫出來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12
教材分析:
《秋水》是《莊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對話的形式,討論了“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
課文節選《秋水》開頭的一段,以河神見海神為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這篇文章本是作為重點篇目入選高中教材,語文版初次把它編入初中教材里面,且編排在九年級(上)第六單元的第一課,可見其在課本中的重要位子。新課標對文言文的要求即是:能流利、準確、有節奏地朗讀,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內容,把握文意、理解主旨,積累一定量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因此課程目標如下。
課程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1、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學習對比的寫作方法。
3、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式。
(二)過程與方法
1、制知識卡片積累文言字詞。
2、背誦全文。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理解課文闡發的人生哲理,力戒驕傲。
教學設想: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文字淺顯,學生在課上自讀、研討,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疑難處,教師適當講解、點撥。課文語脈清晰,層次清楚,前后形成鮮明對比,利于背誦。教學中可充分利用課文內容和結構的特點,指點背誦的方法。指導學生理解、積累和正確使用成語“望洋興嘆”“貽笑大方”并制作知識卡片。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著名學者南懷瑾這樣說:“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倒,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
千百年來,道家思想對亂世中飽經創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莊子,魯迅先生曾在《漢文學史綱要》中這樣評價過他:“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們就來感受其文章魅力。
二、介紹莊子.(師生共同完成)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人,大體與孟軻同時或稍后。他繼承并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稱“老莊”。
莊子的思想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別,在認識上走向相對主義。莊子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切順應自然。莊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秋水》是《莊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對話的形式,討論了“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
課文節選《秋水》開頭的一段,以河神見海神為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一)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或聽錄音朗讀。
2.組織學生進行三次誦讀
第一遍齊讀(要求正音、疏通句意)。
學生簡述課文內容,其他同學補充糾正。教師將暴露出來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二)理解疑難詞句,學生質疑,課堂討論,教師講解,學生制作卡片。
1.通假
不辯牛馬(辯,通“辨”)
涇流之大(涇,通“徑”)
2.古今異義
至于:古義,到了。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面目:古義,臉。今義,臉的形狀,相貌。
大方:古義,深明大道的人,或轉通某種學問的人。今義:①不吝嗇;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氣。
河:古義,特指黃河。今義,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詞性活用
秋水時至(名詞做狀語,按時。)
順流而東行(名詞做狀語,向東。)
東面而視(名詞用為動詞,面對。)
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形容詞為動詞,小看;輕視。)
4.特殊句式
聞道百(定語后置)
以為莫己若(賓語前置)
我之謂也(賓語前置)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句)
4.成語
望洋興嘆(望洋,仰視貌。“望球興嘆”“望水興嘆”屬生造。)
見笑大方(貽笑大方,大方之家,方家。)
(三)第二次誦讀,理清思路
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課后練習一)
①河伯在什么情況下欣然自喜?
②河伯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③河伯為什么認為自己“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3.指導學生背誦課文,討論以下問題
(1)全文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大意各是什么?(以下開始板書)
層意連接語
第一層:黃河的寬闊;河伯的驕傲自滿于是焉
第二層:北海的壯闊;河伯自愧弗如于是焉
(2)河伯引“聞道百,以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批評自己“以天下之美盡在己”的狂妄自大。
(3)河伯引“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的作用是什么?
批評自己的盲目崇拜。
(四)、理解思想內容
課堂討論:這則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啟發學生敞開思路,大膽發表看法。下述觀點都符合文意:
A、人貴自知之明; B、謙受益,滿招損;
C、自大由于無知; D、知恥近乎勇;
E、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 F、有比較才能有鑒別。
(五)、第三遍誦讀、指導背誦
這篇課文結構簡單,層次清楚,可采用關系法背誦。先劃分層次,概括層意。第一層上有兩句,第一句寫黃河的壯闊,第二句寫河伯驕傲自滿。兩句之間的連接語是“于焉”。
第二層也是兩句,第一句寫北海的廣闊,第二句寫河伯自愧弗如,也用“于是焉”組合。利用關系法把握語言結構,有利于背誦。
還可采用排詞法。課文用對比方法寫河伯認識的前后變化。可提取、排列兩相對照的詞語:河與海的比較,河伯認識的變化。
課后練習還介紹了問題法。所提的三個問題恰好針對三個內容要點,邏輯性強。運用此法掌握內容梗概,利于背誦。
課上背誦練習:
個人默記一兩遍后,由老師帶領集體背誦。集體背誦好,互相提醒,腦記耳聽口誦,可加強記憶。
(六)通過這篇課文,你認為莊子的文章有什么特點?
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想象豐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創造性,善用對比。
總結、擴展
《秋水》我們學的只是開頭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若對話的形式,討論“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莊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若的對話來討論玄妙的哲學問題。課文這一段河、海的對比,實際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貴賤之類的看法,然后一層深一層地引到漫無邊際的認識海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外閱讀《秋水》全文。
另外,莊子作為我國古代八大笑星之一,他的很多言行都是很特立獨行的,大家可以多閱讀一些他的故事,這樣可以更深刻地體會他的哲學思想.
四、布置作業
1.制作詞語、句式卡片。
2.筆譯全文。
3.寫讀后感。
板書設計
秋水
《莊子》
黃河寬闊不辨牛馬北海壯閱不見水端
↓于是焉↓于是焉
河伯自大欣然自喜望洋興嘆
為盡在己――狂妄自大始吾弗信――盲目崇拜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13
一、指導誦讀
1、要給學生示范,無論如何教師自己首先要敢于張開嘴,無論能否做到最好,但自己一定要“躬親”,偶爾的使用名家錄音是有必要的,但大多數時間要自己來,和學生一起成長。
我要求自己90%以上的課文由自己范讀。
2、要給學生時間,特別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調整。
因為是高一,再加上大多數同學來自農村,我在課堂上要花去二十分鐘的時間給誦讀,我稱之為鋪墊,上來就讓他們談感受,分析意象,有點空中樓閣的感覺。
3、方法要靈活多樣,要給予指導。
在朗誦《雨巷》前,要讓學生先理解它的感情基調,我采用了比較的方法。江濤有一首改編自戴望舒詩歌的歌曲《雨巷》,我找來放給學生聽,他們一下子全明白了,歌曲比較歡快,而原詩是憂傷而低沉的。
二、內容賞析:
在問題設計上,我采用一竿子到底的方法,讓學生直接觸及詩歌最本質的問題。
1、作者所要傳達的他自己的心愿就是作品中的一句詩: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2、作者為何希望――逢著一個姑娘?也就是說詩人的希望為什么與“姑娘”意象組合?
明確:從《詩經》開始,相思、求索主題就與“伊人”意象聯系在一起了。“在河之洲”的“窈窕淑女”,“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都是用來表現愛而生思,思而不得的思想情緒和精神狀態的。
一般的詩人,在理想和抱負都破滅的情況下,總要追問一些原因,向社會,向祖先,向蒼天。追問不到答案時,最后向女性求索。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經蒹葭》
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離騷》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云端。
――李白《長相思》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辛棄疾《水龍吟》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徐志摩《再別康橋》
詩詞中的姑娘從抽象的“窈窕淑女”“伊人”到具體的“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有了很大的發展。
3、為何“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丁香姑娘”是《雨巷》的核心意象,為什么是丁香呢,而不是其它呢?
國色天香的牡丹不好嗎?不勝涼風的嬌羞的水蓮花不好嗎?一支春帶雨梨花不好嗎?春雨江南的杏花也很美呀,為什么非得丁香呢?
丁香,夏季開花,枝頂著花,細小的十字小白花或紫花或黃花,一簇一簇的。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似衣襟上的盤花扣,這就是“丁香結”。
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和愁怨。“丁香”與“愁”相結,在古典詩詞中頻繁出現。
繡領任垂蓬髻,丁香開結春梢。
――杜牧《代人寄遠》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王雱《秋波媚》
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結。
――賀鑄《石州慢》
丁香露泣殘枝,算未比,愁腸寸結。
――蔡伸《柳梢春》
每個人都有許多煩心的事、憂愁的事和感傷的事,一件完了又有一件,人生的問題是解不完的,愁更是永遠解不完的。丁香年年結,結是解不完的,結是解不開的。“丁香結”負載著解不完、解不開的愁,已經很久遠了!
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4、如何理解詩中我的形象?
詩中有一個反復的句子,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
可以看出詩中的“我”如姑娘一樣苦悶、彷徨、惆悵。
波德萊爾《惡之花》第四章“一個世紀病的新患者”中有這樣一段論述:
從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中,歐洲資產階級文學中出現了一群面目各異卻聲氣相通的著名主人公,他們是歌德的維特、拜倫的曼弗雷德,等等……他們都是頑強的個人主義者,都深深地患上了世紀病:憂郁,孤獨,無聊,高傲,悲觀,叛逆。這些著名的主人公提供了不同的療治心病的辦法,或自殺,或浪游,或離群索居,或躲進象牙塔,或棲息溫柔鄉。
詩人翁加雷蒂的《懷舊》對此作了詳盡的描寫:
那時
天色即將破曉
春天將臨
路上行人稀少
巴黎
籠罩著
慘霧愁云
在橋的
一個角落里
我對一位
苗條的姑娘的
無止境的沉默
陷入沉思
我們
同病相憐
我們失魂落魄
呆在一起
5、詩中還有另外三個意象――油紙傘、籬墻和雨巷,其中最重要的意象是為雨巷。
雨巷是由“雨”和“巷”兩個意象構成的。這里的雨不是暴風雨,也不是雷陣雨嗎。這是江南梅雨天的小雨,連綿不絕的,無窮無盡的,絲絲縷縷的,迷迷蒙蒙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細雨迷蒙,無限傷感。
而小巷狹窄破舊,陰暗潮濕,青磚灰瓦青石路面,色調陰冷。這是一條空巷,而且殘破。有“頹圮的籬墻”。這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迷蒙的細雨籠著狹窄破舊的小巷,再加上讓人懷舊的具有隱蔽和遮擋作用的油紙傘,頹圮的籬墻,這幾個意象構成了一個陰冷迷蒙破敗空寂的背景,給人的心理體驗是冷漠、凄清、又惆悵。
在這里雨巷和籬墻、油紙傘一起為丁香姑娘的出場營造了一個非常朦朧而凄美的背景。
詩歌《蒹葭》中蒼蒼的蒹葭,結霜的白露為在水一方的伊人的出現營造了一個朦朧迷離的氛圍,這里襯托的背景和“雨巷”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丁香姑娘是真實還是虛幻的?
甲方:丁香一樣的姑娘并不是真的存在于現實社會,她只存在于作者的心里,因為作者在詩中寫道:“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因此,丁香姑娘只是一個虛構的角色,她被用來抒發作者心中的情感,她是一個線索,是詩中的靈魂人物,是一種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所以作者說“希望”。
乙方:丁香姑娘是存在的,是因為本詩包含著作者深深的情感,沒有這個人是不會有那么細膩的描寫和那么深的感情的!
總之詩歌反映的是“我”在孤寂中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與追求。
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現時這種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這種心態,正是希望破滅后的青年知識分子在現實中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實反映。
四、拓展深化
人都有這樣一種體驗,最孤獨苦痛的時候,你的傾訴對象也許只是一個和你一樣的完全陌生的姑娘,那一瞬間的相遇與想像開啟了你情感的閘門。
與一位陌生人在街頭在雨巷在……擦肩而過。這種迷惘這種渴望在他們的心中灼燒,在他們的筆下結晶著,千百年來無限地囤積著。與波德萊爾《給一位過路的女子》一詩比較閱讀,看看二者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
喧鬧的街巷在我的周圍叫喊。
頎長苗條,一身喪服,莊重憂愁,
一個女人走過,她那奢華的手
提起又擺動衣衫的彩色花邊。
輕盈而高貴,一雙腿宛若雕刻。
我緊張如迷途的人,在她眼中,
那暗淡的、孕育著風暴的天空
啜飲迷人的溫情,銷魂的快樂。
電光一閃……復歸于黑暗!——美人已去,
你的目光一瞥突然使我復活,
難道我從此只能會你于來世?
遠遠地走了!晚了!也許是永訣!
我不知你何往,你不知我何去,
啊我可能愛上你,啊你該知悉!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體會詩歌主旨的多樣性。
重點難點
本詩的畫面感和抒情性的結合是教學中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作者與寫作背景
裴多菲是19世紀的匈牙利愛國詩人。他當過兵,作過流浪藝人。1849年7月在職和沙皇軍隊的一次戰斗中英勇犧牲,年僅26歲。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寫下了許多優美的愛情詩。尤其是在1846年愛上森德萊尤麗亞以后,寫了不少優美的愛情詩。1847年裴多裴與心愛的人結成伉儷。這首詩的創作可以看出愛情的表達。
《自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二、內容大意
全詩共五節,采用的都是“我愿意……”開頭的格式。詩人把自己說成是“激流”“荒林”“廢墟”“云朵”“破旗”。把愛人比作小魚小鳥長春藤火焰夕陽構成五個有層次的充滿活力的藝術畫面,蘊含了深刻的思想內容。
三、鑒賞要點
1、多樣解讀
首先將其看作一首愛情詩,它抒發了對愛人深摯的戀情,歌頌了純潔而高尚的愛情;其次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詩,它委婉地表現出19世紀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爭事業。歌頌了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的精神和執著追求理想的精神。詩中的“我”可能指詩人自己,也可能指革命戰士們;“愛人”可以是詩人的愛侶,也可以是詩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
2、意象的獨特性排列:
本詩沒有空泛的說教,而是通過一系列鮮活意象的排列,遞進,營造了一個情感流動的回旋天地,層層遞進,使詩人情感富于變化,呈現出多側面多層次,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板書
我愿是我的愛人是
急流(崎嶇)小魚(魚水之情,是你的生命之源)
荒林(狂風)小鳥(是你的可愛家園)
廢墟(荒涼)常春藤(是你的一生依靠)
草屋(打擊)火焰(是你的抒情小屋)
云朵(破旗)夕陽(是你的,相依伙伴)
在我的懷抱中接受我的關愛與呵護,我們相依相伴,我愿為你奉獻一切。
注意修飾詞語的暗色調,可體現:
1、生活的艱難
2、男人的勇敢
3、也可能是革命斗爭的艱難
《籬笆那邊》
自讀導言
1.理解本詩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體內容及詩歌蘊涵的寓意。
2.擴展閱讀:賞析芒克的詩《陽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詩中蘊涵的寓意。
(解說:這是一首蘊涵著深刻寓意的哲理詩,理解詩歌的寓意是學習本詩的重點,也是難點。)
自讀程序
一、總體把握,理清思路
討論:這首詩從表層意象看,寫了哪幾個層面?
明確:兩個。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顧忌,另一個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會爬過籬笆去摘草莓。
二、研讀全詩,討論以下問題
1.詩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確:草莓指代世間美好的事物。思考這一問題應從草莓的特點入手。草莓色澤鮮艷,圓潤可愛,在外形上給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們所喜愛的一種水果。
2.“我”想不想爬過籬笆?為什么?
明確:想。因為那兒“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過?為什么?
明確:能。因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過”。
4.那么,“我”愿不愿爬過?為什么?
明確:不愿。因為“臟了圍裙/上帝一定要罵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確:上帝號令一切,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是權威的代表,又是正統思想的化身。思考這一問題應從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過”、“能爬過”卻又因為怕臟了圍裙挨上帝的罵而不愿爬過?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受。
明確:“想爬過”“能爬過”,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臟了圍裙挨罵則說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過程中有種.種顧慮,擔心會遭受責備。歸根到底,這一切是“上帝”的行為約束、思想禁錮造成的。
聯系實際示例:
孩子本是純真無邪的,他們活潑好動,對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這其中蘊藏著多少創造的萌芽啊。但我們現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許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規的行為,用很多清規戒律來束縛他們的思想,壓制他們的個性,從而扼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解說: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惟一的標準的答案。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深入思考討論,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應加以肯定,答案不強求一致。)
7.作者安排“上帝”這個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確: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權威的代表,是正統思想的化身,是別人思想的禁錮者;其實“上帝”又何嘗不是禁錮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決心拋開一切束縛,走下神壇,重新撿拾起純真,他也會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東西。
(解說:這一層次的理解是這首詩的深刻之處,學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錮者這一點,教者要作適當的提示。)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1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把握文章抒情線索,學習象征手法,理解文章內涵。
2.過程和方法目標:啟發引導學生把握文脈,深入課文,體會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妙處。
3.思想和情感目標:體會作者深沉的愛國情感,理解不屈的民族精神,樹立積極的生命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體會作者由“愛綠”到“囚綠”再到“釋綠”的情感的變化。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鑒賞方法。
2.教學難點:理解‘綠’的象征意義,升華思想。
三、教學設想:
從形式到內容逐漸深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領會“綠”的象征意義,提高感悟能力。
四、教學時數: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要求學生用成語說出看后的感受。如心曠神怡、賞心悅目、生機勃勃、朝氣蓬勃等。綠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僅是蕓蕓眾生喜歡的顏色,也是文人墨客歌詠的顏色。這樣充滿生命力的綠色,我們“求”之不得,可有人卻偏偏要“囚”住它。要想理清其中緣由,請讓我們一起走進陸蠡的《囚綠記》
2.研讀課文
第一塊:與陸蠡相識
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談作家作品。
巴金回憶一位作家時說,他有“優美的性格和黃金的心”,同他談話,“仿佛聽完一曲貝多芬的交響樂,因為,我是和一個崇高的靈魂接觸了”。
陸蠡是一位真誠勇敢的作家,也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現在讓我們一起研讀陸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綠記》,去接觸他那崇高的靈魂。
第二塊:走近那抹綠
1.綠是什么?“我”為什么如此熱愛這抹綠?
(圓窗外面長著常春藤。當太陽照過它繁密的枝葉,透到我房里來的時候,便有一片綠影。)
(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我忘記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許多不快的記憶。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綠是自然的顏色。)
2.為什么要“囚”綠?
(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郁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鳥,要它為我作無聲的歌唱。)
3.我“囚”住了那抹綠嗎?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囚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細葉,一莖卷須,都朝原來的方向。永遠向著陽光生長的植物。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得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象病了的孩子。)
第三塊:評論那抹綠
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對作者“囚綠”的行為,對這位被囚的“綠囚”你是如何理解的?
前后四個人討論后回答。
本文是作者在抗日戰爭爆發一年后寫的,作者回顧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將窗關的常春藤囚禁起來的事。
(因為綠蓬勃向上,充滿生機;因為綠永遠向著陽光,固執,堅持已見;因為綠使處于孤獨、寂寞、苦悶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勵,所以,他深深地愛綠——一株常春藤,因而想將它“囚”住。作者那份對綠的渴望,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的向往。常春藤的不屈不撓;顯示了生命不可侵犯。)
全班交流中明確,形成板書:
蓬勃 生命、希望
綠 向陽 象征 向往光明、自由
固執 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小結:作者借一株常春藤,抒發了對光明與自由的向往之情。作者以一株常春藤為線索,牽出無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綠色生命之歌。綠色是自然給予人類的審美心理需求,它給人以和平安寧的象征,給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
古詩詞中就有不少寫“綠”的名句,能背幾句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白居易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杜牧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
……
句中寫到綠,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感悟、思想,因此千古傳頌。綠在視覺上給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悅,安寧。這就是一般人都喜歡綠,愛綠的原因。而我們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時刻,不僅寫愛綠,更賦予綠以時代需要的象征意義。我們從中窺見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喚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靈魂”。他確實有一顆——“黃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國的年代,《囚綠記》確實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民族的心靈。
第四塊:拓展“那抹綠”
其實我們每個人就是一抹綠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難和痛苦囚住。遺憾的是,有的沒有能夠永遠向著陽光生長,枯萎了!就以一些作家藝術家為例吧……
你能舉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難“囚住”了但“永遠向著陽光生長”的“常春藤”嗎?
自由發言。
正面的有司馬遷、張海迪、史鐵生、海倫凱勒、保爾柯察金、蘇軾、李白等。反面的有海子、梵高、海明威、川端康成等。
總結語:
藝術家的心靈和靈魂大都是純凈、復雜、深邃又有很多有痛苦的,有一些人自殺了,原因雖然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對自己對人類對這個世界感到絕望。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有一顆追求真善美之心,擁抱善良和純真,善待生命,珍視生命,善待他人和世界,像司馬遷、張海迪、史鐵生、海倫凱勒、保爾柯察金一樣,在人生的風風雨雨里,讓生命之樹永遠向著陽光生長!
結束語(生齊讀):
當我們的生命之綠被囚住時,我們不能失去生機,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遠向著陽光生長!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麗和輝煌!
第五塊:抒寫“那抹綠”
請同學們從表現手法角度好好品味一番,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色,寫一段200字左右的鑒賞文字。(作業布置)
高一語文優秀教學設計 篇16
設計思想:
1、新教材的文言文教學應該有所變化。可以通過讓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大意后,在注釋的幫助下口頭翻譯,教師作有重點的點撥。如果再僅僅局限于詞法、句法、主旨、寫作特色,不僅了無新意,而且會讓學生感到疲憊、厭倦,甚至學無所獲。因此,本案例既讓學生充分活動(理解、翻譯),又有教師的即時評價;既重課堂實效,又貫穿情理氛圍。
2、語文課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途徑之一就是整合,對三維目標的整合,對教學內容的整合,對教與學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實現學生語文素養最大程度的提升。
3、語文課堂中,預設與生成應該實現最高程度的統一。預設不充分的課堂不可能是高效率的課堂,而沒有生成的課堂不可能是人性化的課堂。充分的預設能為生成提供寬廣的平臺與深厚的知識背景,即時的生成能為預設增添靈動的色彩和跳躍的節奏。
4、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傳承和宏揚民族優秀文化的舞臺。古代典籍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文言文教學應該引領學生最大限度地走進這種文化,潛心會文,虛心涵詠,熟讀精思,切己體察,使這種文化滋養學生心智成長。
教學內容分析:
文言文教學本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學生對文言文有著一定的畏懼心理。應該利用文章本身的特點使學生有一種文言文不難學的感覺。本文故事情節性較強,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學習中加強對文章的內容的理解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復述能力。本篇文章屬于先秦敘事散文范疇,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人物形象突出鮮明,利于培養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興趣,提高其自學能力。因此本課時主要介紹一下有關文學常識,采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較深入的理解把握,激發學生進一步地探究文章內容地熱情。初中學生就已經學過《左傳》中的《曹劌論戰》,對左傳已經有初步得了解,教師不必在課堂開頭即作介紹,可在總結課上學生介紹時,適當補充、點撥。
教學目標分析:
本文是《左傳》中的名篇。學習本文要了解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學習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辟,善于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所以設定教學目標為:
1、 掌握《左傳》的體例、別名和先秦散文的特點。
2、 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學會理解文言文詞句的方法
4、 學習燭之武急國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鄭伯引咎自責的品質。
教學準備:
1、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對照注解口頭翻譯,提出字、詞、句方面的疑問
2、學生借助資料、網絡查閱本文的相關背景
3、教師提供春秋形勢圖、秦晉圍鄭形勢圖
教學過程設計:
一、 激趣導入:
中國古代就有“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誤國”之說,還有“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之論。口才真的這么重要么?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同學們可以舉出這樣的實例么?
二、 整體感知
1、文章題目是“燭之武退秦師”,大家可以再加上一個字,使它更清楚的表現文章的內容么?“燭之武說退秦師”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相互復述故事
3、在對課文基本熟悉的情況下,請大家從鄭國、燭之武的角度出發概括各小節的內容。(此步驟為后面的活動作鋪墊)
教師導引:如:第四小節 逼退晉師
如果僅僅概括成晉國退兵則角度不對
如果僅僅概括成鄭國解圍則不夠全面(完全寫鄭國)
4、文中攻打鄭國的,除了秦師,還有晉師,為什么燭之武不去退晉師呢?
請用原文中的話來回答:
5、晉國后來退兵了么?為什么晉會退兵呢?
請用晉文公的話來回答:
你認為是什么原因?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三、質疑探究(解決文言知識)
在把握文章的整體意思的基礎上,我們力求落實文中的文言基礎知識,課前對字、詞、句的理解有什么疑問,現在解決了哪些?還有哪些疑問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示例①:“夫晉,何厭之有?”如何理解?
點撥:“厭”根據上下文應該如何理解?根據后面一句“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有“貪得無厭”的意思,那這里的“厭”應該和“貪得無厭”的“厭”一樣理解為滿足。
“何厭之有?”和《陋室銘》的哪句話結構類似?“何陋之有?”聯系舊知可知這是個用“之”來提賓的疑問句。
示例②:“亦去之”中“去”理解為“離開”嗎?(以前學過這個義項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鳥樂也。②去國還鄉)。還有什么更準確的依據么?“亦”是“也”的意思這個“也”應該是緊承上文秦人回國而言的,所以“去”理解為“離開”。
總之,引導學生利用兩把鑰匙:A聯系上下文;B聯想已知詞語、句式。
四、賞讀品味(燭之武說辭的藝術性)
1、請大家在小組內朗讀第三小節,注意讀出語氣,并說出為什么這樣讀。
朗讀時不必陷入朗讀的技術主義,但應把握一些明顯的停頓與變化,如:“鄭既知亡矣”欲揚先抑,應該讀出下降的、低緩的語勢;“夫晉,何厭之有?”“不闕秦,將焉取之?”連續的問句,應讀出上升的、急促的語勢。讀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對說辭藝術性的品味,應該多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樣讀,不能停留于應該怎樣讀。
附:第三小節 誦讀指導:
①燭之武“夜縋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辯說服了秦君。他的義無返顧,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談都需要在誦讀中表現出來,例如“秦、晉國鄭,鄭既知亡矣”一句,要讀得心平氣和,誠懇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達出燭之武欲揚先抑的論辯技巧。
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鄭只對晉國有利。但燭之武采用的是以退為攻的論辯技巧,因此要讀得平緩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鄭以陪鄰?”這一反問句,語調要略高一些,反問語氣要讀出來;然后緩而較輕地讀出“鄰之厚,君之薄也”。因為這幾句話意在動秦伯之心,點明秦晉聯盟的虛偽性。
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句,則是燭之武另換角度,從禮儀上引誘秦伯,態度要更加誠懇,用中速讀,“若”字要拉長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讀音。
④“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則是燭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誘之以利益之后更為成功的說服,即職責晉國的背信棄義和貪得無厭,因此讀時要有激憤之感,速度較前要快,尤其是“夫晉,何厭之有?”“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兩句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接著用平緩、誠懇的語氣讀出“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
2、簡要分析燭之武退秦師,為何能夠成功。
A、燭之武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心理:秦、晉圍鄭,完全與秦無關,秦國所以出兵,一是與晉國有同盟關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張自己的勢力。當他知道亡鄭只能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毫無好處反而有害的時候,他就會一改以往的所為,反過來幫助鄭國。
B、燭之武斗爭策略的巧妙:他奉命去游說秦君,完全是為了鄭國的利益在說辭里表現的是處處為秦國著想,處處替秦國說話,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使臣,面對大國的君主,卻能夠不亢不卑,從容辭令,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語言的分寸,掌握到好處。
全部說辭只有短短的125個字,卻說了五層意思,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從亡鄭于秦無益,秦、晉歷史關系,說到晉國滅鄭之后必然進犯秦國,步步深入,層層逼緊,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五、總結延伸
《左傳》的文學價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環節,善于用簡潔的語句寫出復雜紛繁的過程。《左傳》中有許多外交辭令也很出色。這些對后代敘事、議論的文學影響甚大。本文中燭之武的話雖說是外交辭令,但說得透徹在理、實事求是、層層深入、簡明得體、令人信服。與戰國時代縱橫家的危言聳聽是不一樣的。《左傳》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這些復雜曲折的意思記載得—清二楚,這種精煉的文筆很值得學習。
啟發質疑:本文有不合情理之處么?秦穆公作為春秋五霸之一,似乎糊涂地聯晉圍鄭、又糊涂地與鄭人盟,他是怎么考慮這件事的?
六、作業布置
請分別以秦、晉、鄭三國史官的身份重新記錄這一歷史事件(讓學生體會寫作目的與文章剪裁的關系,讓學生體會本文鋪墊的巧妙),可適當加以合理推測。
素材推薦:
【背景材料】
1.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
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里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并派人迎接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夷吾。夷吾厚禮賄賂秦國,并答應割河東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2.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后,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善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以其無禮于晉”一事。
3.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 ’
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戰于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無禮于重耳,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人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于踐土,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晉鄭間的隔閡并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于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于楚也”之“貳”。
“燭之武退秦師”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只相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實屬前戰的余波。
【主要人物】
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養馬的長官),大概相當于《西游記》里所說的“弼馬溫”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須發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馮夢龍《東周列國演義》
春秋五霸之二:晉文公、秦穆公
可選擇《晉公子重耳出亡》中有關片斷和《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中的有關內容加以介紹。
【作者作品】
1.關于《左傳》的作者
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慝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論語·公冶長》
2.關于《左傳》的文學成就
《左傳》文章優美,其記事文對于極復雜之事項——如五大戰役等,綱領提挈得極嚴謹而分明,情節敘述得極委曲而簡潔,可謂極技術之能事。其記言文淵懿美茂,而生氣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又其文雖時代甚古,然無佶屈聱牙之病,頗易誦習。故專以學文為目的,《左傳》亦應在精讀之列也。 ——梁啟超《中國歷史要籍解題及其讀法·讀左傳法之二》
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經文考》卷一六九引
尋左氏載諸大夫詞令,行人應答,其文典而美,其語博而奧;述遠古則委曲如存,徵近代則循環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淺。諒非經營草創,出自一時;琢磨潤色,獨成一手。斯蓋當時國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編而次之,配經稱傳而行也。 ——劉知幾《史通·申左篇》
左氏之敘事也,述行師則簿領盈視,嚨聒沸騰;論備火則區分在目,修飾峻整;言勝捷則收獲都盡,記奔敗則披靡橫前,申盟誓則慷慨有余,稱譎詐則欺誣可見,談恩惠則煦如春日,紀嚴切則凜若秋霜,敘興邦則滋味無量,陳亡國則凄涼可憫。或腴辭潤簡牘,或美句人詠歌。跌宕而不群,縱橫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將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聞,古今卓絕。 ——劉知幾《史通·雜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