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節課的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敘述文中的故事。
2.通過朗讀法、小組討論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3.體會晏子能言善辯的才能和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理清文中晏子反駁楚王的話,并明確主人公晏子的人物形象(品質)。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不僅涌現出了許多英勇戰士,還出現了不少外交大使。這些外交官,用自己的一張嘴,在外交這個無煙的戰場上展示著自己極好的口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齊國的這位外交大使——晏子,去感受他那張“利嘴”吧!
(板書課題——晏子使楚)
2.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過渡語:現在就讓我們打開書,走進課文。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思考如下問題。
思考:本文具體講了哪些事情?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課文主要講述了在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要出使楚國,而楚王通過三次不同的言行舉止侮辱晏子,想以此來顯示楚國的威風,而晏子卻用巧妙的語言予以回擊,從而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
3.精讀課文,潛心對話
(1)同學們,讓我們再用心地讀讀課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語句,我們一起探討、解決。(學生自讀自悟,小組交流,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整合并解答)。
①楚王為什么要侮辱晏子?
明確:是想仗著自己國家的強盛,以顯示楚國的威風。
②“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這句該如何理解?
明確:此為二者的第一次相斗。楚王了解到晏子身材矮小,挖洞讓晏子入城,而不是開城門去迎接,以此來侮辱晏子,進而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晏子不卑不亢、將計就計,以楚王之法反擊楚王。他的話很明白,楚王要說自己的國家是狗國,那晏子就鉆狗洞。楚王要說自己的國家不是狗國,就應打開城門。所以,楚王只好打開城門。這一次,晏子未見楚王,就給了楚王一次迎頭痛擊。
(2)針對問題,探究體悟。
①楚王是怎樣辱沒晏子的?畫出有關句子。
明確:句一——“……讓晏子從五尺高的洞鉆進去”;
句二——“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既然有這么多人,為什么打發你來呢?”
句三——“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么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
(注意體會“瞅”“冷笑”“笑嘻嘻”等詞語表現了楚王怎樣的心理)
②楚王達到目的了嗎?把他每次辱沒晏子的結果畫出來。
明確:第一次——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第二次——楚王只好陪著笑;
第三次——楚王聽了,只好陪不是。
(三句話中都有“只好”,說明了什么?說明楚王作為一國之君,迫于晏子能說善辯的口才,“屢戰屢敗”,最終只能甘拜下風。)
4.拓展延伸,體會道理
結合課文,體會“侮辱”和“尊重”這兩個詞語的含義?
明確:“侮辱”出現在文章中的第二段。指欺侮羞辱;使蒙受恥辱。文章(故事)一開始點明楚王對齊國使者晏子的'態度——侮辱,并接連通過三個情節(鉆狗洞,齊國無人才以及齊國人是強盜)來欺辱晏子。“尊重”出現在文章中的最后一段。指敬重;重視。文章最后指出楚王對晏子的態度轉為敬重,可以看出,在其間發生的三個小情節中,晏子是占據主導地位的,占了上風,使得楚王節節敗退,從而迫使改變了對晏子的態度。這一點從側面可以看出晏子能言善辯的才能以及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
5.小結作業,升華情感
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晏子這類外交大使的能言善辯以及不卑不亢的精神品質。課下同學們發散思維,將文本中的故事任選一個進行改編,下節課與同學一起分享。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認識“侮辱、規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詞語。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3、通過對課文的學習,理解晏子的智慧,知道他是怎樣維護齊國尊嚴的。
4、通過交流、討論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辯證思維。
教學重點:
1、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樣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樣反駁的,理解句子中含著的意思,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2、理清文章敘述順序,學習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描寫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交流、討論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辯證思維。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演示、視頻短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良好的應變能力往往可以使你處在有利的位置上,今天老師帶了兩個問題想考考大家的口才和應變能力,你們敢接受挑戰嗎?(出示問題:1、德國大詩人海涅是猶太人,常常遭到無端攻擊。有一次晚會上,一個旅行家對他說:“我發現了一個小島,這個島上竟然沒有猶太人和驢子!”你知道海涅是怎么回答的嗎?2、一天,德國大詩人歌德在公園散步,在一條狹窄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反對他的批評家,這位傲慢的批評家說:“你知道嗎?我這個人從來不給傻瓜讓路。”你知道歌德是怎么反駁的嗎?)
師:海涅和歌德都很巧妙地回答了對方所提出的刁難,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代,也有一位非常能言善辯的人,他是誰呢?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講解課題:
①、晏子是春秋時齊國大夫,關于晏子,你知道多少呢?
②、講解“使”、“楚”,簡介當時的歷史背景。
③齊讀課題,你從課題中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想了解的?
2、師:同學們的求知欲還真強,接下來就請你們以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在文中找找你想要了解的資料,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在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你認為容易讀錯的地方多讀幾遍。
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檢查預習情況,進行生字教學:
師: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老師要檢驗一下同學們生字詞是不是都掌握了?
①、(出示生字詞)誰愿意當小老師領著同學們把這些詞語讀準確?
②、理解詞語意思;
③、交流易錯字(生說,師補充)
4、師:這些生字詞同學們都掌握得很不錯,看來大家課前的預習工作都做得很充分!接下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生:讀課文;自由發言。(相機板書)
5、師:按照事情發展順序來寫,你知道課文的哪一部分是講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嗎?
生:(回答問題,師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概括起因、經過、結果)
三、細讀課文,思考領悟。
師:正如同學們說的那樣,晏子憑借自己的機智贏得了楚王的尊重。課文是怎樣寫晏子使楚的呢,我們現在一起來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①指名讀一、二自然段
②、區別“大(dà)夫”與“大(dài)夫”(前者指古代官職的名稱,后者指醫生。)
③、一、二自然段講的是事情的起因,具體交代了什么?(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春秋末期、楚國境內、楚王和晏子)
2、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齊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仗著國勢強盛,想趁機侮辱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樣反駁的呢?課文的3—5自然段向我們詳細講述了晏子三次智斗楚王的故事,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個故事。
①、同桌之間(一個扮演晏子一個讀旁白)互讀課文第3自然段,思考并交流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在文中畫出晏子應對的語句。
②、指名回答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么應對的?
③、出示晏子的話,指名讀;晏子的這句話有什么隱藏的含義嗎?誰找出來了?
④、師:也就是說晏子鉆狗洞的前提是——楚王承認楚國是狗國,楚王是狗王。晏子的意思是說,你們這兒分明是個狗洞,我訪問狗國才鉆狗洞,我要是從這里進去,你們楚國就是個狗國。可是,晏子為什么不這樣說呢?
生:晏子是齊國的使者,表面上還要尊重楚國;晏子不能剛到楚國就激怒楚王,那就進不了楚國了……
師:晏子與楚王第一回合的較量結果是怎樣的呢?你們覺得晏子的口才怎樣?有誰想來讀讀這段話?
3、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覺得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師:《晏子使楚》這篇課文講述了晏子在出使楚國的過程中,晏子三次智斗楚王的故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個故事,誰來回憶一下還沒見面時,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么應對的?
二、細讀課文,思考領悟。
1、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堂堂的一國之君楚王還沒有和晏子見面,就已經敗下陣來,又豈能善罷甘休呢?
①、晏子見了楚王,楚王又想了什么辦法來侮辱他?
②、從“楚王見到了晏子,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從這句話中你聽出了什么?
③、這里的“人”指的是?(指的是能人/人才/儀表堂堂的人)
你能模仿楚王當時的語氣讀一讀這句話嗎?(讀出不屑的語氣)
④、楚王侮辱齊國沒人才,晏子是怎樣回答的? 齊讀這幾句話,指名回答你讀懂了什么?
⑤、你能用三個成語來概括一下形容人多的幾個句子嗎?
晏子夸耀齊國的都城人口眾多,巧妙地轉換了概念,把楚王說的“能人,人才”換成了普通老百姓,借機贊揚了齊國。
⑥、出示晏子的話:“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說謊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指名回答晏子為什么要先說這句話。(這樣其實是設了個陷阱,為下面間接貶低楚國做鋪墊。這樣楚王就沒理由治晏子的不敬之罪了。)
⑦、那他又是怎樣解釋齊國派自己出使楚國的原因的呢?晏子的言外之意是要說什么?
⑧、面對晏子的應對,楚王只好怎么樣啊?
不愧是出色的外交家啊,一張巧嘴就維護了國家的尊嚴,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一起欣賞、體會一下晏子的聰明才智。(一、二組讀楚王,三、四組讀晏子)
2、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課文講了晏子三次智斗楚王,第三斗是怎么樣的呢?請你們快速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在宴席上楚王是怎樣取笑晏子?晏子又是怎樣取笑楚王的?(指名回答)
①、指名回答上述兩個問題;
②、晏子舉了“南橘北枳”的例子是為了說明什么?這里的兩個“水土”意思一樣嗎?
③、這里,晏子用打比方的方法,含蓄地指出了楚國的社會風氣不好,他的機智真是令人佩服啊!讓我們來演繹一下他的精彩辯言吧。(分角色朗讀該段)
3、小結三個故事,填寫表格;
4、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在晏子三次靈活的、機智的反駁下,最終的結果怎么樣?
①、出示該段,生齊讀;
②、“不敢不尊重”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換種說法可以怎么說?
③、與陳述句進行對比,理解雙重否定句加強語氣的作用。
三、觀看影片(5分鐘左右),總結全文。
1、師:晏子不辱使命,成功出使楚國,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當時的精彩畫面。(播放影片);
2、生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說說晏子獲勝的法寶是什么?
(①、才智過人,有善辯的口才;②、他愛國,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維護了祖國的尊嚴;③、正義在晏子一方,邪不壓正)
師:你們說得都很好,晏子的確才智超群,現在你們知道為什么稱他為晏子的原因了吧!
3、師:晏子成功使楚,齊王決定重賞他,于是需要擬一份詔書,對晏子作一個全面、客觀地評價,你能幫助齊王完成這一工作嗎?(聰明才智/維護齊國尊嚴/出色的外交家/能言善辯/機智靈活/沉著冷靜……)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篇3
一、情感激勵
同學們,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一個群雄紛爭的春秋戰國時代,其中齊國和楚國是大國,而齊國的強大離不開一個人,此人雖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辯,口才極好,他原名叫晏嬰,在這里為什么稱他為晏子呢?但柳老師還要強調一下,假如我也生活在那個時代,要注意我的性別,我可能也會對國家做出了貢獻,他們怎么不叫我“柳子”啊?你發現了什么?(我個人認為,“子”是對有貢獻的男人的尊稱。)是的,比如說“孔子”、“老子”、“孟子”……說起晏子,他的故事很多很多,在這節課,我們走進他一個故事,叫《晏子使楚》。齊讀課題。指題目,這個“使”就是“出使”,“楚”指的是楚國。那晏子出使楚國那就是使節,相當于現在的外交官。為了能及時了解他出訪的情況,源頭小學的同學們,想不想當一回齊國的小記者,隨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怎樣才算一個優秀的小記者呢?
(讓學生明白,當記者需要:耳靈──能聽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眼尖──善于觀察,特別是對方的動作、神態;口利──要能言善辯,善于提問;手快──動筆寫報道要快。)
二、初讀感知,走近晏子
現在我們就出發,跟隨晏子出使楚國。
1、指名說:你喜歡怎樣讀?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做到:
⑴動口、動手,用心朗讀。
⑵初步知道課文講了幾件事,都是什么事?
2、適當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齊王派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三次侮辱晏子卻沒占到任何便宜的故事。第一次在楚國的城門外,楚王想讓晏子鉆狗洞,第二次見到楚王后,楚王卻說齊國沒有人,第三次在酒席上,楚王故意說齊國人品質不好。)
三、潛心體悟,研讀晏子
1、得知晏子出使楚國,楚王就先給他來了個下馬威,楚王是怎么做的?晏子又是怎么反駁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相關內容,找到后馬上舉手。讀后問:晏子的話是什么意思?
2、出示黑板:
訪問正常國家開城門,訪問狗國鉆,楚國讓我鉆狗洞,所以楚國是___。
齊讀。這段話這樣說好在哪里?
(晏子不但保護了自己的尊嚴,而且還諷刺了楚王。)
3、晏子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呢?看課文,能在“看了看”后面加上“想了想”這個詞嗎?為什么?說明什么?就說明晏子的思維敏捷,這晏子想也不用想,就說出下面的話──讀。
(“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板書:
楚王 晏子鉆狗洞 狗國
4、晏子鉆了狗洞嗎?(沒有)他看到這個狗洞是怎樣想的呢?
5、(請一生站起來)孩子,你現在多高?書上說晏子身高5尺,古代,一尺8寸,估算一下,晏子有一米幾?(一米三幾。)晏子還沒有這個同學高呢。他可真夠矮的。這晏子一看楚王這樣對他,肯定會想什么?(晏子就是這樣想的。所以從這個“看了看”,你可以看出晏子的什么?(晏子的愛國精神、思維敏捷。)
板書:
思維敏捷。
小記者們,你們眼真尖呀,在這“看了看”里就看出了一些門道。
6、楚王第一次想侮辱晏子沒得逞,接著又想了什么詭計?請大家一邊讀,一邊劃晏子和楚王對話的內容,晏子的話劃“──”,楚王的話劃“~~~”。體會一下他們的對話,看看我們的小記者能不能聽出弦外之音?開始找,看誰找得有快又好。誰來讀?
7、指名讀: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晏子說這話的意思是?
8、既然談到了第二次交鋒,我們圍繞這個故事繼續聊聊!請自由讀這句話,黑板出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后人在這句話中找出了三個成語──誰知道嗎?知道一個說一個。我們來對號入座。
板書:
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摩肩接踵。
師邊寫成語邊說“袂”和“踵”的意思。
9、把這三個成語趕緊象老師這樣在書本上寫下來,看誰一邊寫一邊記在心里。記住了嗎?
10、第二次交鋒還沒有結束,誰再接著說?晏子做了個什么動作?(拱了拱手。)誰來試試這個動作?古代向人拱了拱手,是非常有禮貌的,這說明晏子講話不卑不亢,不緊不慢。誰能邊做動作邊用這樣的語氣來讀讀?晏子這句話的意思是?
板書:
齊無人下等國
11、晏子不但裝著為難的樣子,拱了拱手,還故意笑了笑,他為什么這樣做,他當時是怎樣想的?小記者們,當你們看到這一切,你想分別對楚王和晏子說點什么?(板書:沉著冷靜。)說得真棒,真不愧是口齒伶俐的小記者。讓我們分角色讀讀這個片斷吧。
(指名兩人分扮楚王和晏子到臺上表演讀。加上動作,注意語氣,其余讀旁白。)
12、楚王見兩計都不成,眼珠一轉,又生一計,這一回,他又想了什么辦法侮辱晏子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并由小組長負責,按照以下步驟學習。出示學法指導:
一、讀一讀,讀第三個交鋒的內容。
二、劃一劃,分別劃出晏子和楚王的對話。
三、說一說,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聽出了什么弦外之音。
四、再讀讀。在理解的基礎上小組分角色再讀課文。
指名按步驟回答問題。回答: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你讀懂了什么?板書:押強盜生盜之國請你找出這段話中的成語。自由讀讀吧。(面不改色)
13、他不改的還有什么?還有什么?還有說的更出色的嗎?真不錯,把你們的話綜合起來,不改的是他的勇氣,是他的冷靜,是他的正氣,是他的能言善辯。板書:(能言善辯)你們覺得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冷靜)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分角色讀讀吧。
同學們,晏子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誰改了?(楚王)
14、看課文,第一次楚王讓人鉆狗洞,最后只好──(大開城門,迎接晏子。)第二次楚王說怎么齊國拿不出人才,只讓你這個小個子來,最后只好──(陪著笑。)第三次說齊國人有問題,犯罪偷盜,最后只好──(賠不是。)
15、你瞧瞧這楚王,唉,送他幾句歇后語吧──黑板出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啞巴吃黃連──。齊讀。
16、那這楚王最后的結局是,誰來讀讀,誰還想試試,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17、晏子憑著他個人的智慧贏得了楚國的尊重。我們明白了,一個人要想獲得尊重,它需要的的的確確從外到內有真正的智慧,那就叫真才實學。小記者們,你們看到這里,有什么感受呢?你說得真不錯,誰的感受更深刻?還有補充嗎?
(遇到事情要沉著冷靜,要多動腦,多學知識,才能有晏子那樣的真才實學。才能成為受人尊敬、愛戴的人。)
謝謝你們給我的啟發。(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悟出課文的寫作真諦)板書:三讀:悟。師指板書,小結:我們在學習閱讀課文時,就是要通過反復讀來理解課文、品味課文、領悟課文。并學習這種按一定順序寫作的方法。
四、超越文本,學當晏子
1、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顯楚國的威風,卻沒想到被晏子反駁的啞口無言,他眼看著斗不過晏子,心里十分不甘。突然,他見你們這班跟隨在晏子身后的小記者,便輕蔑地說道:“哼,齊國太無能了,是不是沒有大記者了,怎么來的盡是你們這些乳臭未干的娃娃?”小記者們,面對楚王的侮辱,你們準備怎樣反駁呢?
(討論,指名、同桌交流。)
2、楚王聽了你們的反駁,只好說:“哎,小記者們,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小看你們了!”
五、開招待會,齊夸晏子
各位小記者,我們的報道任務已經圓滿完成。齊王和人民正焦急地等待著大家的消息,你能用簡短的一句話來夸夸我們晏子大夫嗎?
六、小結延伸,積累運用
我們這班小記者在這次隨訪中表現出色,就連智慧超人,能言善辯的晏子也不住地點頭稱贊。請聽聽他對你們的評價吧。
讓我們有感情的齊讀課文,再次認識一下充滿智慧和勇氣的晏子吧!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篇4
《晏子使楚》導學案 班級: 小組名稱: 學生姓名: 時間: 年 月 日
學習內容 《晏子使楚》第一課時 學習 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讀通全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聰明才智和善變的口才。(重點) 3、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駁楚王的話,邏輯關系嚴密。(難點) 導 學 案 我 會 預 習 一、讀課文三遍,圈畫生字,給課后方格中的生字組詞。 二、我會給“子”字組成詞: 我認為這些詞語可以分為( )類。通過查字典,我知道“晏子”中的“子”的意思是: 三、查字典,寫意思: 敝 : 大 夫: 仗 著: 枳: 淮: 四、查找資料《晏子春秋》和晏子的相關資料。 晏子的身份相當于現在的: 自 主 樂 學 合 作 交 流 一、引導自學,組內檢查(20分鐘) (一)導入新課預習檢測 1、讀課題:“使”的意思是: “晏子使楚”的意思是: 說說查找到了哪些資料? 2、把課文讀一遍,讀通順,把課后的生字讀兩遍把字音讀正確。 3、積累生字詞。(讀一讀下面的詞語,理解帶點的字的意思) 敝國 淮南 枳 晏子 仗著 侮辱 乘機 規矩 囚犯 柑橘 撒謊 笑嘻嘻 面不改色 大臣 盜賊 賠不是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填空部分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詞語或句子。) 1、再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篇課文主要寫了 時期,齊國大夫 和楚國 侮辱與反侮辱的故事。這篇課文是按 順序寫的,故事的起因是: ,經過是: ,結果是: 。 2、思考:課文寫了三個回合的斗智。 第一次是楚王為了侮辱晏子,想讓他 ,而晏子卻說: ,晏子的話隱含的意思是: 結果楚王只好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第二次楚王為了侮辱晏子說: ,意思是: ,晏子反唇相譏說: ,隱含的意思是: ,結果楚王聽了只好陪著笑; 第三次是楚王在招待晏子時押了個犯人說: ,意思是: 晏子卻說: ,隱含的意思是: ,結果楚王聽了只好陪不是。 3、讀了課文,你認為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4、晏子的身份相當于現在的什么樣的人物?為什么? 5、分角色讀讀楚王和晏子的三次斗智的對話,看誰讀得最好。 二、組內合作,交流收獲 1、我們小組在全班展示交流的問題是: , 請( )同學代表我們小組交流,其他同學補充。 2、我們小組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重難點是: (交流完后說:我們小組匯報完畢,請問大家有什么建議和補充嗎?) 三、資料鏈接學習提示 1、晏子 (?—前500)名嬰,字平仲,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春秋時齊國大夫。公元前556年,開始輔佐齊靈公,后又輔佐莊公、景公,堪稱“三朝元老”。他主張誅不避貴,賞不遺賤,重視生產,提倡蠶桑,反對厚賦重刑。在我國勞動人民心目中晏子是智慧的化身,他以足智多謀和能言善辯為世人所稱道。戰國時,有人將他的言行編成《晏子春秋》一書。本篇課文選自林漢達編著的《春秋故事》。 2、“桔生淮南為橘,生于淮北為枳”,說的是淮南香甜的橘子移植到淮北就變成苦澀難吃的枳。同樣的種子由于土壤、氣候、環境的改變,結果就產生了橘與枳的差別,這說明不同的環境對同一事物地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句話現在大多是針對人品說的,大概的意思是一個人在一定的環境中是個好人,換了環境可能就變成壞人了。
四、全班展示共享收獲
1、導學流程:
導入膾有人
預習檢查 課內自學 展示匯報 檢測反饋 課外拓展 2、教師點撥: 在朗讀時注意楚王的三次笑和晏子的表情變化,從中體會一下人物的內心活動,從機時更好地讀好課文。 3、學法指導:這是一篇記事文,學習在了解課文內容時,要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找出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的段落。課文中人物對話比較多,以人物對話來塑造人物形象,要朗讀好人物對話并抓住人物的表情描寫體會晏子語言的巧妙,從他機智的回答中體會人物的特點。 檢 測 反 饋 一、根據意思寫成語。(6分) 1.大伙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云。( ) 2.人們都甩一把汗,就能夠下一陣雨。( )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 ) 二、閱讀:(4分)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晏嬰在這場外交斗爭中巧妙地運用了類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為_______,把“淮北”比為_______;把“橘”比為_____,把“枳”比為_______。 板書 設計 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
學習內容 《晏子使楚》第二課時 學習 目標 1、理解句子含著的意思,會說出楚王侮辱晏子時的話中之“話”和晏子反駁楚王時的話外之音。(重點) 2、初步理解三次晏子反駁楚王話中的邏輯推理。 (難點) 3、進一步認識晏子過人的才智和善變的口才。 導 學 案 自 主 樂 學 合 作 交 流 一、自主學習,組內交流(20分鐘) (一)課前檢測,回顧舊知 1、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內容。 2、這篇課文的起因、經過、結果是怎樣的?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1、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回答問題: 這是晏子和楚王的第一次斗智,楚王抓住了晏子 的特點,要晏子從狗洞里進去。晏子的一席話,不得不使楚王沒有任何選擇地開了城門,讀讀晏子說的話,他的話妙在哪里? 提示一:晏子的話妙在:楚王要承認自己的國家是 ,那他就鉆 ,楚王要是說自己的國家不是 ,那就應該 ,所以打開了城門讓晏子進去。 一詞說明楚王真是無可奈何。 提示二:晏子的話很好的使用了一個邏輯推理: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鉆進去,我訪問的是 國,不是 國,楚王是不會承認自己的國家是 國,所以他一定會 。 2、讀課文第四自然界段,思考: (1)楚王是怎么侮辱晏子和齊國的? (2)晏子是怎么回擊楚王的?他的回答妙在哪里? (3)劃出描寫晏子和楚王表情的詞語,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3、讀課文第五自然段,思考: (1)這次楚王是怎么侮辱晏子和齊國的? (2)晏子的話中,把“淮南”比為_______,把“淮北”比為_______;把“橘”比為_____,把“枳”比為_______,是為了說明橘之所以變為枳是因為: ,齊國的人到了楚國就做了盜賊,是因為: ,諷刺了楚國 。 4、課文寫了楚王三次“笑”,請在課文中劃出來,認真讀讀上下文,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5、文章開頭、中間、結尾有什么聯系? 二、組內合作,交流收獲 1、我們小組交流的問題是: , 請( )同學代表我們小組交流。 2、我們小組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重難點是: (交流完后說:我們小組匯報完畢,請問大家有什么建議和補充嗎?) 三、全班展示,共享收獲 1、流程:
導入膾有人
課內自學 展示匯報 表演課本劇 檢測反饋 2、教師點撥: 課文感悟時注意抓住關鍵詞語體會人物的特點。 檢 測 反 饋 一、比一比,再組詞。(6分) 敞( ) 淮( ) 賠( )矩( ) 尊( ) 撒( ) 敝( ) 準( ) 陪( )臣( ) 遵( ) 撤( ) 二、文章開頭、中間、結尾有什么聯系?(2分) 三、提高選做題:仿照“提示二”說說晏子第二次和第三次和楚王斗智所說話所運用的邏輯推理是怎樣的?(4分,) 課 外 拓 展 一、讀一讀: 齊景公特別喜歡鳥。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鳥,就派一個叫燭鄒的人專門負責養這只鳥。可是幾天后,那只鳥飛了。齊景公氣壞了,要親手殺死燭鄒。晏子站在一旁請求說:“是不是先讓我宣布燭鄒的罪狀,然后您再殺了他,讓他死得明白。”齊景公答應了。晏子板著臉,嚴厲地對被捆綁起來的燭鄒說:“你犯了死罪,罪狀有三條:大王叫你養鳥,你不留心讓鳥飛了,這是第一條。使 國 君為一只鳥就要殺人,這是第二條。這件事如果讓其他諸侯知道了,都會認為我們的 國 君只看重鳥而輕視人的性命,從而看不起我們,這是第三條。所以現在要殺死你。”說完,晏子回身對齊景公說:“請您動手吧。”聽了晏子的一番話,齊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聲,說:“算了,把他放了吧。”接著,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說:“若不是您的開導,我險些犯了大錯誤呀!” 想一想:晏子的話妙在哪里?又運用了怎樣的邏輯推理? 二、演一演 1、看視頻資料,分析這篇課文中人物的特點是: 楚王: 晏子: 2、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組內表演課本劇。 3、學法指導:回憶一下看過的古裝戲,表演時演出古人的味道,要配上動作、表情,故事開始可用上一些旁白,注意演出人物的特點。 板 書 設 計 晏子使楚 楚王 晏子 (弄巧成拙) (能言善辯)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
1、教學晏子三次擊退楚王侮辱,維護尊嚴的事例。
2、學會推理,學懂晏子反駁楚王的語言。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同學們,昨天我們已初步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那么楚國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嗎?出使的結果又是如何?這些都是這節課我們所要關注的。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把文章速讀一遍,用“-----”劃出晏子出使結果的那句話。
2、交流,引導:
(1)同學們真聰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出示,齊讀
板書:尊重
二、抓中心句,理解脈絡:
(1)同學們,一句話往往能告訴我們許多信息,像這句也一樣,你讀了以后想到了哪些信息?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在這之前是怎樣的?出示投影:
(2)交流后板書:侮辱
(3)指名男女同學分讀這兩句話,“學貴有疑”讀了以后,我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何變侮辱為尊重?(板書:打?)誰能簡單來說一說:
你能連起來說一說嗎?
自由說------指名說
1、同學們可真認真,把長長的一篇課文就讀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課文,咱們還得好好研究。今天,咱們就抓住“侮辱”一詞展開研究,去看看,在這之前,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2、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用劃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講講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三、學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邊開了個5尺來高的洞……讓晏子從這個洞里鉆進去。
這句話有點復雜,再讀一遍,相信第二遍會更好!你能用自己的話講得更簡單一點嗎?
(楚王要晏子鉆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
板書:鉆狗洞——
2、楚王對他瞅了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人了嗎?”
指導朗讀這句話,特別指出:瞅、冷笑
讀重音,真聰明,一下子就學會了,跟著他的樣子,一齊讀這句話,這句話楚王是輕視晏子沒才干,想以此侮辱齊國沒人才的目的。
板書:沒人才——
第三次機會讓給平時班上不太回答的同學來說。
3、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么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情?”楚王借此譏笑齊國人沒出息,齊國社會風氣不好。
板書:沒出息——
是啊楚王對晏子的侮辱真可謂是居心(叵測),處心(積慮),用心(不良),同學們積累的詞匯還真多!
面對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擊的呢?
板書:反擊
四、學習晏子反擊:
1、咱們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擊楚王的語句,(學生交流)。找是找到了,但我感覺讀得太平淡了,誰能體會晏子當時的心情和當時的場面,給他加一個修飾詞語,來讀一讀。投影出示:
好的,同學們都答得很出色,反復地讀了以后,同學們思考一下,然后完成練習:
板書:是狗國
2、晏子給予有力的回擊以后,結果如何?讀,貼
3、楚王這城門打得是無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認國家是狗國了,自己是狗王了。
4、小結,學法:
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反復朗讀——仔細思考——結合自己的理解,都學懂了晏子第一次反擊,而好戲還在后頭。我們將繼續利用這種方法學懂后二次反擊,變換一下學習方法,四人為一組,讀二、三次反擊的話,討論上面的習題;
5、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上臺完成練習,由于臺上舞臺較小,下面的同學暫且做在《作業 本》82頁上面。
五、點評:這些都是同學們通過自己努力取得的成果,是他們的專利,老師相信下面的同學也一樣做得很好。下面我們讀一讀三處表示結果的話。細心的同學會發現,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只好),誰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此時的楚王。
這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自作自受
……
六、如果晏子回到齊國,齊王大喜,給他開了個慶功宴,你也去參加這個會,你講一講晏子為什么能取得勝利?
1、晏子才智過人,有善辨的口才。
2、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齊國,在晏子的心目中,不會讓自己的祖國受到侮辱,他愛國,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3、正義在晏子一方,邪不壓正。他才會理直氣壯。
七、聰明人的題目:
有一次,愛國將領吉鴻昌在街上走,一美國人走過來傲慢地說:“我去過一島,島上就缺中國人和豬這兩樣東西。”吉鴻昌聽了,不緊不慢地說:“。”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擊退楚王侮辱。同學們,只有今天學好知識,才能像晏子一樣,不辱使命,維護尊嚴。
板書: 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
(侮辱)—————(反擊)————結果
鉆狗洞 是狗國 只好打開城門
沒人才 下等國 只好賠不是
沒出息 強盜國 只好陪著看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楚王用什么三次侮辱晏子,晏子用什么辦法反駁楚王,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2、理解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習簡單的推理。
3、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主要內容,排演課本劇。
教學重、難點:
了解晏子出使楚國時,如何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駁倒楚王,不辱使命,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課前準備:
搜集圖片和文字資料,了解時代背景及人物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尊嚴。
(出示圖片)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有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維護了自己國家的尊嚴,他就是——(板書:晏子)
2、學生介紹搜集到的有關晏子的資料和故事。
3、補充板書:使楚。讓學生講講“使楚”的意思。
4、師:晏子出使楚國時發生了什么事呢?跟老師一起走進課文了解一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練習讀課文。
(1)把字音讀準,課文讀通順。
(2)邊讀邊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生接著讀課文,集體評議。
3、簡短概括: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板書:侮辱。
[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是有感情朗讀的基礎。在進行朗讀指導前,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讀。]
三、精讀課文
1、問:楚王為什么要侮辱晏子?課文中幾次寫到他侮辱晏子?
2、師敘述: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如何反駁的?請大家自己研究一下課文。(課件出示要求)選擇最感的一個故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想一想:在這個故事中,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如何反駁的?
3、生匯報自學情況。師板書:鉆狗洞笑無才押齊盜。
[課文由“進城門”“見楚王”“赴酒席”三個組成。
三個小故事的記敘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寫楚王想侮辱晏子,再寫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寫楚王只好認輸。對于這樣一篇故事性極強的課文來說,該怎樣處理教材呢?思考之后,教師摒棄了對課文內容的分析,淡化了情節教學,采用板塊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讓學生有選擇的權力。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挑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自學,了解楚王如何侮辱晏子,晏子又是如何進行反駁的,對課文中人物的性格及語言有個大致的了解,為進一步的朗讀訓練作鋪墊。]
4、師小結:剛開始,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缺陷,讓他鉆洞進城,對晏子的人格進行侮辱;在晏子見到楚王時,楚王諷刺晏子無能,侮辱齊國沒有人才;接著楚王借一個囚犯,把偷的`罪名安在齊國人身上,侮辱齊國的分量一次比一次更重了。面對這些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一一反駁。
5、課件出示晏子的話。
(1)你覺得此時晏子的心情怎么樣?他是用什么語氣說這些話的?
(2)試著模仿晏子的語氣來讀讀晏子的話。在讀中體會:晏子對楚王的反駁妙嗎?妙在哪里?
6、生回答,朗讀。師板書:狗國最下等國強盜國。
7、這真是“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師生讀文,再次體會晏子語言的精妙。
[學生對性故事的文章一般還是比較有興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故事情節,而忽略對句子詞語的深刻解讀。教師要循循善誘,讓學生細細品讀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詞語。]
8、在晏子妙語連珠的反駁下,故事最后的結果怎么樣?(板書:尊重)
9、學到這里,你覺得楚王是個什么樣的人?晏子是個什么樣的人?(生自由說)
四、。表演課本劇
1、師敘述:這三個故事主要由對話組成,大家想要演好,先得過臺詞這一關,根據人物的性格特點,有感情地讀好他們之間的對話。
2、出示課件:排演要求。選擇故事中的一個人物,推想該人物說話時應帶的語氣。
師敘述:你想扮演機智勇敢的晏子,傲慢自大的楚王,還是故事中的配角——士兵呢?趕快行動起來。
3、展示。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陣地。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就需要創設富有情趣的教學活動。一味枯燥地讀背,學生就會喪失興趣。表演是學生喜歡的項目,學生為了演好角色,就要認真讀課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模仿人物的語氣。通過這一環節,學生進一步了解了人物,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4、布置作業。小組內的同學排練課本劇《晏子使楚》。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篇7
【教材簡析】
《晏子使楚》是一篇講讀課文,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進行反駁,維護了自己的人格和齊國的尊嚴的故事。全文以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為序,順序清楚,結構完整。本文意在讓學生感受正義和智慧的力量,學習按一定順序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識生字,感情朗讀,分角色演內容。
2、了解課文內容及敘述順序,學習按一定順序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楚王怎樣侮辱晏子,晏子如何反駁:理清文章敘述順序。
2、理解晏子反駁的話。
【教具】課件(圖畫、文字)。
【教學過程】
一、承上啟下,直奔課題
上一課,我們學習了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臏幫助田忌以智取勝的故事,今天,我們再認識一位春秋末期齊國的晏子,(人物課件)他干什么呢?從題目看,你想弄明白哪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看黑板,請看文中對這些問題有沒有說明,在哪些段落,標上記號。
三、閱讀課文,合作探究
1、晏子使楚的起因是什么?抓住“國勢強盛”“想乘機”等詞,引起下文。
2、哪幾節寫晏子使楚經過?主要人物都有誰?晏子到楚國,和楚王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呢?請用一兩句話概括說明。
3、小聲自由讀3~5節(出示課件問題)引導學生找出“侮辱”與“反駁”的關鍵性的句子,同桌相互交流討論,作上記號。(分析解答,師生互動。)
4、晏子憑著驚人的智慧,卓越的辯才與楚王針鋒相對,斗智斗勇,使自己處于主動地位,楚王處于被動,最后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這就是故事的結果。
5、你認為晏子是個什么樣的人?從哪里看出?
6、看結構:
除了重點內容之外,還寫了起因和結果,這樣寫好處是什么?
7、既然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那么這篇文章是寫人還是寫事?寫了一件什么事?請抓住敘事的六大要素口述。
8、今天我們認識了晏子,同時也認識了楚王,作者是從哪方面來寫人物的?(語言)你認為晏子,楚王的語言分別應該用什么語氣讀?課下練習,下節課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質疑問難,拓展延伸
1、你還有哪些疑問?課上能解決的解決,解決不了,課下我們共同查找資料。好嗎?
2、你想對晏子說什么?寫在圖下。
3、如果對春秋戰國時期小故事感興趣,課下找有關書籍讀一讀。
4、課件問題:
楚王幾次、怎樣侮辱晏子?晏子又是如何反駁的?結果怎樣?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晏子說的話,體會晏子的語言中所蘊含的智慧。
2.了解宴子出使楚國國,有力的反擊楚王的三次侮辱,維護了齊國的尊嚴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
3.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認識“侮辱、規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詞語。
教學重點
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樣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樣反駁的,理解句子中含著的意思,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釋課題,導入課文
1.出示課題“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紹宴子。說明“子”是古代對對有學問有貢獻的男性的尊稱。說說,你知道中國古代還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說說課題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教師提出初讀要求:
(1)根據拼音,讀準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2)想想課文講了哪幾件事。
2.課堂交流
(1)課文講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駁了楚王,維護了齊國的尊嚴。(學生交流,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2)讀一讀難讀的句子。
3.嘗試給課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寫三件事的?
(2)分段
三、再讀課文,走近宴子
1.大聲朗讀課文,想想課文讓你感到最氣憤的是什么?讓你感到最高興的又是什么?
2.課堂交流,并朗讀相應的課文。
(1)最氣憤的是楚王“想乘機侮辱宴子,顯顯楚國的威風。”
(2)最高興的是“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從楚王的變化中,你能說說宴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深入閱讀,體會智慧
1.研讀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一回合較量
(1)找出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駁的句子。
(2)自由朗讀這句話,你認為晏子反駁的話中哪一句最厲害。(讓學生自由說理)
轉折點:由狗洞推想到狗國,向楚王質問:楚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
(3)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他又會怎樣對接待的人說這番話呢?請選擇合適的提示語,然后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這樣選擇?
(怒發沖沖地心平氣和地冷靜地)。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深入閱讀,體會智慧
(一)研讀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二回合較量
1.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說說你最喜歡讀哪句話?為什么?
2.課堂交流,隨機點撥。
(1)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都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腳碰腳。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了呢?
①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齊國首都臨淄的人多。
②這句話為后文做好伏筆,引誘楚王上當。
(2)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這兒了。
①理解這句話的推理,隱含了“楚國是一個下等國家”。
②體會宴子的智慧和說話的技巧。他為什么不明說?
3.有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
(二)研讀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三回合較量
1.自由朗讀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說的話,想想說的是什么意思?
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這種柑橘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起強盜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1)理解:水土不服
①柑橘因為水土不服,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
②齊國人因為水土不服,一到楚國就做起強盜來了。
(2)這段話中隱含了什么意思?(楚國的社會風氣不好)
3.有感情的朗讀第五自然段。
二、感情朗讀,理解宴子
1.用一個詞語來說說宴子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臨危不懼口齒伶俐熱愛祖國足智多謀能言善辯……
2.想象一下,宴子長什么樣?面對楚王他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讓學生充分的說,并能結合課文的有關語言說出理由。
3.嘗試分角色朗讀課文。先分組準備,再課堂朗讀。
三、觀照全文,理解結構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的開頭、中間和結尾有什么聯系?
抓住重點句:
“楚王仗著自己國勢強盛,想趁機侮辱宴子,顯現楚國的威風。”
“從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理解首尾呼應的關系。
2.比較課文中間每一次較量中楚王前后態度的對比,理解和開頭結尾的關系。
四、作業
1.摘錄宴子反駁楚王的話。
2.排練課本劇。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篇9
從學生學情來看,《晏子使楚》是一篇歷史故事,雖然離我們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遙遠,但是學生對歷史故事還是比較有興趣的。文章中的思辯之美,仍給我們留下了親切自然的感覺。
但本課的學習光是興趣是不夠的,學生感興趣的僅是精彩的故事情節,卻忽略了對句子、詞語的深刻解讀。對10歲的孩子來說,故事深遠的歷史背景、人物性格的特征卻不好把握和理解。
因此,我在課前精心設計了資料交流的環節,讓學生對晏子所處的歷史背景,關于晏子其人的各種情況作一些了解。學生的交流也是一個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提高的過程。從課堂上學生交流的情況看,學生收集的資料還是比較全面的,這為后面深入學習課文打下了基礎。
我認為,整個教學環節還是不錯的,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給了學生比較多的學習討論時間。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本課教學能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較多交流討論,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時間。“朗讀表演”等形式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通過讀書,感受到晏子的智慧。 經過引導及發興趣,多數學生讀得較好,而且讀得入情入境,特別是“楚王侮辱晏子”的話讀得比較傳神。
在本課堂中對學生的評價及時、有針對性,也較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探究語言文字的興趣,比較成功。這其實是我在語文課上一直追求的狀態: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盡可能地激勵學生,引導學生,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我會堅持做下去。
在這節課中,我還設計了一個片斷想象的環節,請學生想象齊王給晏子設下慶功宴的情景。使學生受到啟發。思維得到發展。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陣地,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就需要教師能創設富有情趣教學活動,枯燥的讀背,學生肯定要喪失興趣,他們喜歡新奇事物,喜歡展示自我。所以我讓他們都參與到課文里,擔任齊國小記者的身份。表演是孩子喜歡的節目,為了演好角色,學生就必須主動去讀課文,揣摩人物的心理。這是一個需要多種才能的綜合活動,需要學生發揮創造能力。師生的關系完全是平等的,我只是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
在此基礎上,通過表演又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對其中蘊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體會,在動態的思維與活動中,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
1.了解課文內容,學習晏子出使楚國時,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駁倒楚王,不辱使命,維護了齊國尊嚴的精神。
2.理清課文的條理,分段、概括段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學習晏子出使楚國時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駁倒楚王,不辱使命,維護了齊國尊嚴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初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
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典了解詞義,師生也可以結合上下文共同討論詞義。
強盛:強大而昌盛(多指國家)。
訪問: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談話。
大夫:古代官職。
出使:接受命令到外國去。
乘機:利用機會。
侮辱: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囑咐。
冷笑:含有諷刺、不滿意、無可奈何、不屑于、不以為然等意味或怒意的笑。
敝國:對自己國家的謙稱。
欺君之罪:欺騙君主的罪名。
撒謊:說謊。
囚犯:關在監獄里的犯人。
盜竊: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地取得。
柑橘:果樹的一類,指柑、橘、柚、橙等。
賠不是:賠罪。
安居樂業: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勞動。
有些字詞要特別提出,加強記憶。
4.多音字組詞。
(二)理清課文條理,分段,概括段意。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要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了晏子出使楚國,楚國的國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給予了有力地反駁,使楚王不敢不尊重他。)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應該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給以必要的指導就可以了。因此在分析課文結構時要放手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脈絡。
(這篇課文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可以分成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這一段講的是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
第二段:(第2~5自然段)講的是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三次給予反駁。
第三段:(第6自然段)講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學生在分清段落之后,也就明白了第二段是全文的重點,主要講晏子和楚王三次斗智的過程。
(三)結合閱讀提示學習全文。
(1)楚王為什么要侮辱晏子?
(楚王想依仗國勢顯威風。)
(2)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都是怎么說的?他為什么要這么說。
(晏子剛到楚國后,當楚王以他的身材矮小來侮辱他,不讓他從城門進去,而要他從事先挖好的狗洞中往里鉆時,晏子針鋒相對地予以堅決回擊。他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出。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晏子這樣說的目的,在于義正詞嚴而不動聲色地反擊了楚王的侮辱,同時,又能巧妙地將楚王交給自己的難題回敬給楚王,迫使他打開城門,使自己堂堂正正地從城門中進去。
晏子進了城后,見到楚王,楚王又以貌取人,以“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來欺負晏子,侮辱齊國。對此,晏子胸有成竹地引鱉入甕,誘使楚國讓自己說出“敝國有一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的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到這兒來了。”言外之意我連下等人都算不上,所以就被派到這個連下等國都不是的楚國來了。晏子不動聲色地將楚王對齊國和自己的侮辱又回敬給了楚王,使楚王哭笑不得,還不得不“陪著笑”。
晏子赴酒席時,楚王又用事先安排好的把戲來羞辱晏子,晏子卻從容不迫地以“橘”變“枳”來說明齊國人進入楚國才變成盜賊,這是楚國社會風氣不好,楚王治國無能造成的,以此反擊了楚王的污蔑,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3)后來,楚王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晏子三次遭到楚王的侮辱三次予以堅決地反擊,維護了齊國的尊嚴,表現了超人的智慧和才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三次受挫。這一切都使楚王充分認識到了晏子的才能,明白了自己是斗不過晏子的,所以只好收斂起自己的狂妄,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除此之外,還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問題簡單、清楚地表現出來。
楚王(侮辱)
晏子(反擊)
剛到楚國
讓晏子鉆狗洞
到狗國鉆狗洞
見到楚王
齊國沒有人了
上等國派上等人 下等國派下等人 不中用的派到這兒
晏子赴宴
齊國人是強盜
“橘”變“枳”
通過表格能夠使學生更清楚地理解課文內容。另外,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利用這個表格,再結合開頭和結尾的內容,能夠正確地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這篇課文有多種方法,教師可以根據情況指導學生分角色或按照發展順序朗讀課文,以增強學生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材簡析
《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顯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身上表現出來的凜然正氣、愛國情懷和他高超的語言藝術。
本文寫作突出特點是以人物對話來塑造形象。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開頭寫楚王想侮辱晏子;接著寫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機智對答;最后寫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文章首尾照應,思路清晰,行文緊湊,結構嚴謹。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生動的故事中,體會晏子高超的語言藝術,感受晏子語言中透出的大義凜然和愛國精神;二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特點,了解作者通過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特點的表達方式。
二、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本課教學圍繞“晏子的話到底有什么樣的威力,能化楚王對他的侮辱為尊重呢?”這一主問題,引導學生置身于與文本、與作者的對話交流的過程之中,經歷思考、探究、發現、交流等多種學習過程,從而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不斷感受到晏子機智巧妙的應答,有所感悟和生成。
三、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面不改色、安居樂業”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晏子能言善辯的才能和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
四、教學重點:
體會晏子語言的巧妙,并從他機智的回答中體會人物的特點。
五、教學難點:
體會晏子能言善辯的才能和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
六、課時安排:
2課時
七、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討、點撥式教學
八、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查詢、學習晏子的故事。自編課本劇
九、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背景,揭示課題
1.二千多年前,我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一個群雄紛爭的春秋戰國時代,其中齊國和楚國是大國。說到齊國就會讓人想起一個人,他雖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辯,口才極好,被派到其它國家執行外交任務,幫助齊國解決了許多外交上的爭端。他就是“晏嬰”,人們都尊稱他為“晏子”。(說明“子”是古代對有學問有貢獻的男性的尊稱,比如:孔子、孟子等。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他的文章──《晏子使楚》(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2.你能根據自己的預習向大家介紹一下晏子嗎?
3.“使”是什么意思?課題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
(1)根據拼音,讀準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2)想想課文講了什么事?
2.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新詞(注意“大夫”的讀音,現在讀“dài fu”,是“醫生”的意思,過去讀“dàfū”,是官職的稱呼。)
(2)請同學讀讀難讀的段落,檢查課文讀通情況。
(3)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昨天我們已初步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那么楚國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嗎?出使的結果又是如何?這些都是這節課我們所要關注的。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把文章速讀一遍,用“-----”劃出晏子出使結果的那句話。
2.交流,引導:
(1)同學們真聰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出示,齊讀“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板書:尊重
二、抓中心句,理解脈絡
(1)同學們,一句話往往能告訴我們許多信息,像這句也一樣,你讀了以后想到了哪些信息?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在這之前是怎樣的?在這之前,楚王_______________。
(2)交流后板書:侮辱
(3)指名男女同學分讀這兩句話,“學貴有疑”讀了以后,我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何變侮辱為尊重?誰能簡單來說一說:
你能連起來說一說嗎?
1.在這之前,楚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來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自由說------指名說
師過渡:同學們可真認真,把長長的一篇課文就讀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課文,咱們還得好好研究。今天,咱們就抓住“侮辱”一詞展開研究,去看看,在這之前,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用“——”劃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講講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三、學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邊開了個5尺來高的洞……讓晏子從這個洞里鉆進去。
這句話有點復雜,再讀一遍,相信第二遍會更好!你能用自己的話講得更簡單一點嗎?
(楚王要晏子鉆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
板書:鉆狗洞——
2.楚王對他瞅了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人了嗎?”
指導朗讀這句話,特別指出:瞅、冷笑
讀重音,真聰明,一下子就學會了,跟著他的樣子,一齊讀這句話,這句話楚王是輕視晏子沒才干,想以此侮辱齊國沒人才的目的。
板書:沒人才——
第三次機會讓給平時班上不太回答的同學來說。
3.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么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情?”楚王借此譏笑齊國人沒出息,齊國社會風氣不好。
板書:沒出息——
是啊楚王對晏子的侮辱真可謂是居心(叵測),處心(積慮),用心(不良),同學們積累的詞匯還真多!
面對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擊的呢?
板書:反擊
四、學習晏子反擊
1.咱們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擊楚王的語句,(學生交流)。找是找到了,但我感覺讀得太平淡了,誰能體會晏子當時的心情和當時的場面,給他加一個修飾詞語,來讀一讀。出示:晏子看了看,__________地說:“這是個狗洞……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心平氣和 怒氣沖沖)
好的,同學們都答得很出色,反復地讀了以后,同學們思考一下,然后完成練習:訪問正常的國家開城門,訪問狗國鉆狗洞,楚國讓我鉆狗洞。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是狗國
2.晏子給予有力的回擊以后,結果如何?讀,板書:楚王只好吩咐打開城門,把晏子迎接進去。
3.楚王這城門打得是無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認國家是狗國了,自己是狗王了。
4.小結,學法:
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反復朗讀——仔細思考——結合自己的理解,都學懂了晏子第一次反擊,而好戲還在后頭。我們將繼續利用這種方法學懂后二次反擊,變換一下學習方法,四人為一組,讀二、三次反擊的話,討論以下習題;
1.上等人訪問上等國,等人訪問下等國。
2.我是最下等人,訪問楚國。
3.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淮南自然條件好,產柑桔。淮北自然條件差,產枳桔。
2.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在楚國當強盜。
3.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的“水土不同”指水質土壤的不同,第二次的“水土不同”指社會風氣不同,因為生活環境不同,導致本質的改變,所以楚國就是強盜國,齊人在楚國才會變強盜。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如果晏子回到齊國,齊王大喜,給他開了個慶功宴,你也去參加這個會,你講一講晏子為什么能取得勝利?(先說后寫)
1.晏子才智過人,有善辨的口才。
2.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齊國,在晏子的心目中,不會讓自己的祖國受到侮辱,他愛國,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3.正義在晏子一方,邪不壓正。他才會理直氣壯。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擊退楚王侮辱。同學們,只有今天學好知識,才能像晏子一樣,不辱使命,維護尊嚴。
板書設計:
11 晏子使楚
起 因: 齊王想仗勢欺人顯威風
楚王——晏子(機智勇敢 能言善辯 熱愛祖國)
(侮辱)————(反擊)————結果
經 過 鉆狗洞 是狗國 只好打開城門
沒人才 下等國 只好賠不是
沒出息 強盜國 只好陪著看
結 果: 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弄清文意,積累實詞
2、學習晏子臨辱不懼,智勝強敵的精神與智慧
教學重難點:
課文內容的扎實把握。
教學難點:
全面了解暈子的外交智慧,以激勵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外語學校是培養外交家的搖籃,作為外校人,當然應該關注古、今、中、外的外交家的風采,你最喜歡的外交家是誰,能說一件他的外交成功的案例嗎?(或說說你印象最深的外交事例)
(生答)
(師與生分享時事:最近以106歲高齡去世的宋美齡曾是風靡美國的中國外交家,1943年就是她以嫻熟的英文,高雅的氣度,善辯機敏的口才、不卑不亢的表現征服了美國,征服了羅斯福,使得羅斯福能派“飛虎隊”援助中國人民抗日,對日起到了一定的打擊作用。)
讓我們將眼光再投射到遙遠的諸侯紛爭、戰火頻仍的春秋時期。去領略一下齊國政治家,外交家晏嬰的外交風采(板書課題)。
(導語設計是針對外語學校的學生實際,能激起學生確立美好的夢想,與時事勾連能激起學生對世界的關注,極大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二、自主學習
請大家看課文。借助注釋、工具書自讀、自查、自通文意,請你將認為應積累的詞圈點起來。不清楚的地方請打上?號。
(設計此環節,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是下一環節合作學習的基礎。)
三、合作學習
1、四人小組討論①各自的疑難,仍不能解決的派代表上臺板書出來。②每人口譯一遍課文,互相訂正。
2、各小組板書出的不懂的問題全班共同解決。
生答或師答。
提示:該積累的實詞如習、辱、坐、詣、徙,師要有意識地提請學生理解記憶。
(這一環節設計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優勢,限度地由學生自主討論及借助工具書解決疑難問題。)
四、請一生讀課文。
其他學生就他的斷句、讀音、語氣、語調等進行評議、訂正。并趁此時機齊讀全文。
(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此時的讀就是一個質量較高的誦讀,這既是對以上學習的檢驗,同時也可進一步夯實課文的理解把握。)
五、閱讀。
請一個同學把這個故事講出來(給故事取名叫“晏子智斗楚王”),只有一個要求:盡量忠實于原文。學生評價,修訂。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以上學習總檢驗,之所以設計成講故事而不是直接說是翻譯,是為了弱化學生的畏難心理,讓他們在有興趣的積極心態下翻譯全文。)
六、再讀全文,處理課后練習一、二再落實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充分利用好設計科學的課后練習,系統深入地理解課文。)
七、拓展比較
1、其實晏子出使楚國還有兩個故事發生了,將這三件事連起來看,我們可以更完整地領略他作為外交家的風采,《語文讀本》第七冊261面,師范讀,生齊讀。
請對照注釋、看懂原文、再看譯文。
2、從這兩篇看,面對楚國君臣的一再刁難,晏子是如何一一應對的呢?
(這一設計既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在比較中有助于全面理解晏子的外交智慧,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鄂教版編寫得較好的《讀本》資源。)
八、思考。
作為現代人,作為有志于做一名報效國家的外交官,我們確實無比敬佩幾千年前的這位外交家,請你對這位古人說一句話
晏子,我要學習你
提示:高尚的愛國情操、高操的外交技藝、冷靜機智的外交風采等等。
(學生在科學的方法及井然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語文知識與能力,最終還是要形成健康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是每一堂語文課都需關注的,最后這個環節的設計就是想針對外語學校學生的實際通過與古人對話落實新課標的這一思想。)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內容:晏子使楚(人教版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50—53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會寫14個詞語,會認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侮辱、臨淄、撒謊、欺騙、敝國、規矩、囚犯、盜竊、笑嘻嘻、淮南、柑橘、枳、盜賊、賠不是”等詞語。
⑵從楚王的“三辱”與晏子的“三駁”中,感悟晏子成功反駁楚王的思維方式。
⑶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鼓勵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的方法以及師生共同學習的方法體會晏子的能言善辯和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領會文章的表達方式。
3.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學習本課,體會晏子高超的語言藝術,感受晏子的大義凜然和愛國精神,培養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楚王的“三辱”與晏子的“三駁”,體會晏子語言的巧妙和他高尚的思想品質。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晏子的善辯中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并學習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另外,引導學生理解句子的邏輯關系,習得簡單的推理。
教具: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讓學生從《中國大百科全書》、《晏子春秋》等書籍中,或者通過網絡搜集有關晏子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創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興趣
(出示課件2)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
讓學生當一次外交家,假設自己是周總理,該怎么回應這個富有挑釁性的問題,(出示課件3)展示外交家的精彩回答(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并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通過對比,讓學生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
2.從古到今,轉移過渡
師為學生解說,從古到今,我國有許多能言善辯的人物,然后從周總理過渡到晏子。(出示課件4和課件5)
3.晏子故事大展臺
在揭示主人公之后,讓學生利用已查的資料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匯總一下,然后小組派出代表到上面展示交流的結果。然后,師進行總結歸納還有補充,使得學生對晏子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4.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引出本課課題《晏子使楚》。
二、揭題(出示課件6)
1.課題《晏子使楚》,理解“使”字的意思。
2.說明“子”字是古代對有學問有貢獻的男性的尊稱。
3.讓學生說說課題的意思。
三、初步感知課文
1.默讀,思考問題(出示課件7)
要求學生進行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什么?發生了幾件事?有哪幾件?
2.示范讀(點擊課件7的超鏈接)
讓同學們聽錄音朗讀,在加深對課文內容理解的同時,認準字音,注意人物說話的語氣。(出示課件8和9)
3.課堂交流(出示課件10)
楚王幾次想侮辱晏子,晏子又是如何反駁的呢?
4.分角色朗讀課文(師指導)
在同學回答晏子是如何反駁之后,引導學生重點讀楚王說的話和晏子說的話。
四、小結
今天初步學習了《晏子使楚》這篇課文,通過朗讀,了解了本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也領略到了晏子的才干,請同學們下課后繼續朗讀課文,自由的去感悟晏子的語言藝術。下節課我們將對文章進行深入的學習。
五、作業(出示課件11)
⑴摘錄晏子反駁楚王的話;
⑵復述《晏子使楚》這個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示課件12)
1.播放情景劇,讓學生回顧課文中所描寫的情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課堂交流,大膽質疑(出示課件13)
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從三次反駁中選取一次最感興趣的在小組里說一說,議一議。并大膽的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
二、深入閱讀,感悟智慧
(根據學生所選段落分析,選哪段分析哪段,師生共同學習,探討三次較量。重在引導學生體會晏子語言的妙處)
1.探討第一次較量(出示課件14)
⑴主要讓學生挑句子進行朗讀
⑵點撥與引導:
①喜歡這次較量的原因,鼓勵不同學生說出不同的看法;
②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是針對晏子的什么缺陷?
③重點學習“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從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這句話,分析晏子是怎樣辯駁的?他的反駁妙在哪里?(讓楚王沒有任何選擇地打開城門)
2.探討第二次較量(出示課件15)
⑴讓學生挑最喜歡的句子進行朗讀,并說明為什么喜歡這次較量。
⑵點撥與引導:
①楚王是怎樣刁難晏子的?
②如果自己是晏子,面對楚王的咄咄相逼,會怎么想,怎么做?
③引導學生把“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腳尖碰著腳跟”這三句話積累成三個成語(張袂成云、揮汗如雨、摩肩接踵),并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
④引導學生體會楚王“冷笑”、“陪著笑”這兩種笑的不同之處。
⑤理解“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的言外之意。
3.探討第三次較量(出示課件16)
⑴讓學生挑最喜歡的句子進行朗讀,并說明為什么喜歡這次較量。
⑵點撥與引導:
①積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②楚王“笑嘻嘻”說明什么?他有什么意圖?
③積累“面不改色”這個成語。
④體會“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這句話的推理方法以及蘊含的意義。
4. 故事結局(出示課件17)
“從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引導學生理解“尊重”和“不得不”的意思,讓學生用不同的詞語進行代替,再說一說。
三、統籌全文
1.全班共同探討楚王和晏子的三次較量之后,讓同學結合課文內容,小組討論,分析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晏子有什么高尚的情操值得我們學習?
2.讓學生了解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刻畫人物性格的,提醒學生把這種方法積累起來并在適當的時候應用到作文中。
3.引導學生說出從晏子身上學習到那些品質。
4.仔細品味楚王的三個“只好”。
四、總結
古人云:“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學習了《晏子使楚》這篇文章,相信同學們對語言藝術的感染力都深有體會了。希望同學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五、作業
把故事改編為劇本并進行排練
第三課時
1.表演話劇:《晏子使楚》
把全班劃分成若干小組,從中選出幾組上臺表演,并評選出表演得最好的小組加以獎勵。
2.課外閱讀拓展
帶領同學們讀一讀古文:《晏子使楚》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會寫18個生字,會認8個生字,區分“乘機”和“趁機”,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2.通過補充、比較等形式品讀晏子語言的巧妙之處,感受他的能言善辯和愛國熱情。
3.關注提示語,揣摩人物的內心,讀好晏子和楚王的對話。
4.滲透古文,了解“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3個成語的出處和意思。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指名讀;強調“子”的讀音,古代對男子的尊稱,讀準“晏子”;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請你簡單介紹(齊國、大夫),再來讀一讀“晏子”。
2.“晏子使楚”指得是?(晏子出使楚國)齊讀課題。
二、檢查詞語,理清脈絡
1.發生了一個什么故事?打開課本讀一讀,讀準字音,想一想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分別是什么?給課文分成三個部分。
2.交流
1)檢查詞語
春秋 臨淄 敝國 大夫 大臣
乘機 侮辱 規矩 淮南 枳 柑橘
讀準字音;質疑問難,強調“乘機、趁機”的區別;齊讀
2) 起因(1、2)
經過(3、4、5)
結果(6)
三、概括起因、結果
1、媒體出示,指名讀“起因”,強調“乘機”的讀音。濃縮成一個詞表達(侮辱)
2、指名讀“結果”,也濃縮成一個詞表達(尊重)
3、侮辱和尊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為什么短短的時間內楚王的態度有這么大的變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故事的經過部分。
四、研讀晏子的話語
1.自由讀3、4、5自然段,楚王三次分別怎樣侮辱晏子的?隨機指導朗讀楚王的話
2.面對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身為齊國大夫的晏子又是如何應對,如何反駁的呢?找出晏子說的話,媒體出示
“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
“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個謊吧,怕犯了欺騙大王的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
‘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3.自由讀一讀,請你用一個字來評價一下晏子的這些語言?妙、棒……
4.這些話到底妙在哪里呢?讓我們來細細地品讀一翻。
1) “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l指名讀,說說妙在何處?
l我們把晏子的言下之意補充完整的話: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如果 ,那么 。
l晏子為什么不把話說透呢?(作為大使說話既顯得彬彬有禮,又讓楚王不得不打開城門迎接,綿里藏針……)
l感情朗讀這句話。誰來當當晏子再讀讀這句話?
2)“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
“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個謊吧,怕犯了欺騙大王的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
‘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
l第一句話告訴楚王齊國人多,比較一下省略中間部分后的句子,讓學生體會到晏子一次次舉例夸張的手法,更加說明齊國人多,讓楚王信服。有感情讀。
l第二句話為自己最后的反擊準備了一條退路
l第三句話通過先貶低自己貶低楚國
l出示提示語體會
l感情朗讀整段話
l只好陪著笑,這是一種怎樣的笑?
四、總結拓展
1.通過上兩次的較量,晏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讓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進一步體會晏子說話之中的妙。
2.古今聯系
《晏子使楚》是根據《晏子春秋》改寫成的,本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記錄的,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才把它翻譯成白話文。現在老師摘錄了其中的一句來考考大家,出示:
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1)師讀,
2)你會讀嗎?理解,閭: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閭;
3)找一找文中相對應的語句。三個成語相對應的意思說一說。“比肩繼踵”也說“摩肩接踵”,講解3個成語的出處,來自文言文。
4)寫在文中相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