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蟬》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八年級語文上冊《蟬》教學設計 篇1
誦讀欣賞 古詩《蟬》《孤雁》《鷓鴣》(2) 教案設計 誦讀欣賞 古詩《蟬》《孤雁》《鷓鴣》(蘇教版七年級下冊)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三首古代詠物詩,學會誦讀欣賞詠物詩的方法。 2.體會詩中表達的情感。 3.熟記詩歌。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教學重點: 1、通過反復誦讀,讀準字音結構。 2、了解一般詠物詩的方法。 教學方法: 1、反復吟詠誦讀,讀準字音、節奏。 2、對照注釋理解詩意。 3、品析鑒賞、體會情感。 教學過程: 導言: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了不少古代詩歌了,這些詩歌可以說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燦爛明珠,給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們再一起來欣賞三首古詩。同學們可能已經注意到了這三首古詩安排到了一個單元,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以動物為題。這些詩歌在內容上說,屬于詠物詩。 誦讀欣賞(一)蟬
蟬
虞世南
垂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一、誦讀 1、 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2、 要正確讀音、斷句。 3、 識別詩體。 二、誦讀 1、 應用多種方式誦讀 2、 對照注釋初步理解詩意。 3、 提出質疑,師生互助解答疑問。 4、 提出問題:(1)這首詩寫了蟬哪些特點? (2)作者針對“蟬”的特點發表了什么樣的議論? 三、誦讀 1、 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自由誦讀 2、 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詩下提示,然后提出問題: (1) 你從“蟬”的哪些特點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潔的人”? (學生各抒己見) (2) 你知道作者這樣寫的原因嗎? (即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了解作者、了解寫作背景,又體會了詩歌的深層含義。) 四、誦讀 1、 采用各種方式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情感的把握,朗讀比賽。 2、 讓學生歸納詠物詩的一般特點。 (借物抒懷,托物言志。) 教師小結:誦讀欣賞詠物詩關鍵是要仔細推敲詩句背后深藏的寓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情和志,知人論詩,這樣才能達到誦讀的目的。 誦讀欣賞(二)孤雁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這是一首悲傷而執著的孤雁:它不飲、不啄,只是一個勁兒飛著、叫著,追尋它的同伴。詩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其實也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這首詠物詩寫于大歷初杜甫居夔州時。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體物曲盡其妙,同時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堪稱佳絕。 1.全詩的詩眼是(孤 ) 詩骨是(飛鳴聲念群 ) 2.頷聯“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單的雁影 ,遺失在萬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憐意”:“一片”、“萬重”對比,構成極大的反差,極言其“孤”;“誰憐”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詩人對孤雁的憐憫之情。頷聯兩句形象地寫出了路遠雁孤、同伴難尋的凄苦之情。 一、用誦讀欣賞的方法自己體會詩歌《孤雁》的思想感情。 二、將《孤雁》改寫成一篇散文,在班里交流。 誦讀欣賞(三)鷓鴣
鷓鴣
鄭谷
暖戲煙蕪錦翼齊, 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 花落黃陵廟里啼。
游子乍聞征袖濕, 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 苦竹叢深日向西。 晚唐詩人鄭谷,“嘗賦鷓鴣,警絕”(《唐才子傳》),被譽為“鄭鷓鴣”。可見這首鷓鴣詩是如何傳誦于當時了。 鷓鴣,產于我國南部,形似雌雉,體大如鳩。其鳴為“鉤辀格磔”,俗以為極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聲以抒寫逐客流人之情。鄭谷詠鷓鴣不重形似,而著力表現其神韻,正是緊緊抓住這一點來構思落墨的。 開篇寫鷓鴣的習性、羽色和形貌。鷓鴣“性畏霜露,早晚希出”(崔豹《古今注》)。“暖戲煙蕪錦翼齊”,開首著一“暖”字,便把鷓鴣的習性表現出來了。“錦翼”兩字,又點染出鷓鴣斑斕醒目的羽色。在詩人的心目中,鷓鴣的高雅風致甚至可以和美麗的山雞同列。在這里,詩人并沒有對鷓鴣的形象作工雕細鏤的描繪,而是通過寫其嬉戲活動和與山雞的比較作了畫龍點睛式的勾勒,從而啟迪人們豐富的聯想。 首聯詠其形,以下各聯詠其聲。然而詩人并不簡單地摹其聲,而是著意表現由聲而產生的哀怨凄切的情韻。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東南;黃陵廟,在湘陰縣北洞庭湖畔。傳說帝舜南巡,死于蒼梧。二妃從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側,是為黃陵廟。這一帶,歷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遷客流人到此最易觸發羈旅愁懷。這樣的特殊環境,已足以使人產生幽思遐想,而詩人又蒙上了一層濃重傷感的氣氛:瀟瀟暮雨、落紅片片。荒江、野廟更著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種凄迷幽遠的意境,渲染出一種令人魂消腸斷的氛圍。此時此刻,畏霜露、怕風寒的鷓鴣自是不能嬉戲自如,而只能愁苦悲鳴了。然而“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反復吟詠,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聽鷓鴣的聲聲哀鳴而黯然傷神。鷓鴣之聲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這二句之妙,在于寫出了鷓鴣的神韻。作者未擬其聲,未繪其形,而讀者似已聞其聲,已睹其形,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風韻了。對此,沈德潛贊嘆地說:“詠物詩刻露不如神韻,三四語勝于‘鉤辀格磔’也。詩家稱鄭鷓鴣以此”(《唐詩別裁》),正道出這兩句詩的奧秘。 五、六兩句,看來是從鷓鴣轉而寫人,其實句句不離鷓鴣之聲,承接相當巧妙。“游子乍聞征袖濕”,是承上句“啼”字而來,“佳人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鷓鴣聲而發。佳人唱的,無疑是《山鷓鴣》詞,這是仿鷓鴣之聲而作的凄苦之調。閨中少婦面對落花、暮雨,思念遠行不歸的丈夫,情思難遣,唱一曲《山鷓鴣》吧,可是才輕抒歌喉,便難以自持了。詩人選擇游子聞聲而淚下,佳人才唱而蹙眉兩個細節,又用“乍”、“才”兩個虛詞加以強調,有力地烘托出鷓鴣啼聲之哀怨。在詩人筆下,鷓鴣的啼鳴竟成了高樓少婦相思曲、天涯游子斷腸歌了。在這里,人之哀情和鳥之哀啼,虛實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最后一聯:“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詩人筆墨更為渾成。“行不得也哥哥”聲聲在浩瀚的江面上回響,是群群鷓鴣在低回飛鳴呢,抑或是佳人游子一“唱”一“聞”在呼應?這是頗富想象的。“湘江闊”、“日向西”,使鷓鴣之聲越發凄唳,景象也越發幽冷。那些怕冷的鷓鴣忙于在苦竹叢中尋找暖窩,然而在江邊踽踽獨行的游子,何時才能返回故鄉呢?終篇宕出遠神,言雖盡而意無窮,透出詩人那沉重的羈旅鄉思之愁。清代金圣嘆以為末句“深得比興之遺”(《圣嘆選批唐才子詩》),這是很有見地的。詩人緊緊把握住人和鷓鴣在感情上的聯系,詠鷓鴣而重在傳神韻,使人和鷓鴣融為一體,構思精妙縝密,難怪世人譽之為“警絕”
小結:本節課我們用誦讀欣賞的方法欣賞里了三首古代詠物詩,這讓我們又一次領悟到與人類朝夕相處的動物們,以他們獨特的特點寄托著人類的情感,以他們的靈性給人以啟迪,以他們的內在品質給人以心靈的凈化和升華。“關愛生命”人用我們的行動依然是我們不變的主題。
八年級語文上冊《蟬》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 能根據拼音讀準“很、有、名、本、領、以、為、然、識、結、永”11個字的音,尤其是注意讀準“本領”一詞的音;并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這些生字。
2 認識新筆畫“橫折提”,能認真描摹“識、本、為”三個字。
3 能在語言環境中理解“不以為然、不耐煩”的意思。
4 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重點朗讀蟬說的話,能根據提示語讀出一定語氣;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初步感受不認真學習是學不到真本領的道理。
學習重點和難點
根據提示語讀出蟬說話時的語氣,并在語境中理解“不以為然、不耐煩”的意思。
學習準備
1 收集有關蟬、黃鶯、畫眉、云雀的資料(圖片、文字)
2 將蟬的叫聲錄下來。
學習過程
一 導入課文,啟發設疑
1 聽錄音(蟬的叫聲),引入相關的學習內容。
(1)滲透學習“蟬”字音、形。
(2)蟬也叫知了,指導讀好“知了”一詞“了”的輕聲。
(3)教提示簡介(要求學生認真聽,努力記):在炎熱的夏天,我們常常能在大樹的枝干上看到蟬。但只有雄蟬能鳴叫,因為雄蟬的腹部有個音箱似的鳴叫器官。蟬以吮吸植物的汁液為生。
揭示課題53 蟬,齊讀。
3 朗讀出示的句子,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提示:這篇課文講了有許多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蟬學本領,
(出示句子)--許多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蟬學本領。
(1)自由讀句,借助拼音讀準句中3個生字的字音:名、本、領(前后鼻音)
(2)同桌互讀句子。
(3)交流朗讀。
4 引導學生設疑。
提示:在沒讀課文前,你有些什么問題想通過讀文來解決?
交流的基礎上梳理板書:
l 課文中寫了哪幾位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蟬學本領?
蟬是怎么學的?l l 結果,蟬學會了嗎?
說明:
結合了解蟬,滲透隨機學習“蟬”,擴大學生的識字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分散學習“名、本、領”.在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候將本課生字學習的重點(讀準前后鼻音)加以落實,識字的有效性會增強。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而言,除了讀通課文,正確識記生字,還要注重引導他們逐步掌握閱讀課文的方法。在這一環節中,就是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信息,提出合理的問題,然后以解決自設的問題為線索展開學習,學習的方向性明確,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增強。
二 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 借助拼音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標上小節號。
2 小組交流認讀生字的情況。
3 反饋交流對內容的了解:哪些歌唱家想要教蟬學本領?
交流板書: 黃鶯
畫眉
云雀
(1) 讀準“黃鶯”一詞的字音。
說明:
雖不是本課生字,但兩個后鼻音在一起比較難讀,應隨機正音。
(2) 用一句完整的句子說說“誰想教蟬學本領?”.
(3) 變換句式說一說。(想要教蟬學本領的歌唱家有……)
(4) 看圖認識三位有名的歌唱家。
教提示簡單介紹(學生用心傾聽):黃鶯、畫眉和云雀天生就有一幅歌唱家的嗓子。黃鶯又叫黃鸝,因羽毛金黃而得名,它的鳴叫聲就像活潑響亮的笛聲;畫眉鳥,注意它的眼睛,眼圈是白色的。它不僅歌聲委婉動聽,還善于模仿其它鳥鳴聲,蟲叫聲;云雀,別看它長得不起眼,羽毛的顏色和泥土差不多,可是它的鳴叫聲非常高昂悅耳。
說明:
此學習環節圍繞著“哪幾位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蟬學本領?”這個問題,將字音的校正--“鶯”,掌握規范句式的訓練--“想要教蟬學本領的歌唱家有……”以及科普知識的傳授--簡介黃鶯、畫眉、云雀三種鳥的習性和叫聲,融合一體。這樣設計的原因之一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出發,簡介黃鶯、畫眉、云雀三種鳥的習性和叫聲用以彌補學生知識點上的空白;二是從課文學習的需要出發,只有充分感知黃鶯、畫眉、云雀歌聲的優美,才能使學生體會到為什么稱它們為 “ 歌唱家”,從而幫助學生讀懂蟬學本領時不耐煩、自以為是的態度是錯誤的。
4自由輕聲讀第二小節,思考三位歌唱家各自想教蟬什么本領?用直線劃出黃鶯、畫眉、云雀說的話。
說明:
閱讀課文能帶著問題,邊讀邊想,動動筆墨圈圈畫畫是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這種習慣應從小培養。教提示應注意指導學生怎樣使用直尺端正清楚地畫線,保持書面的整潔,這些細小的習慣都不容忽視,從小處著手抓。
交流:
(1)提示生配合朗讀課文的第二小節。
(2)補充板書:黃鶯教蟬(發音),畫眉教蟬(識譜),云雀教蟬(唱歌)。
(3)指導朗讀板書的短句。
5 看板書思考,要成為歌唱家先得學會哪些本領?
說明:
問題意識的培養是課堂學習的一個重要任務,現階段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內容的疏通,生字的學習上,而應結合課文內容的了解,提出一些有思考價值的,能引發學生的思維由淺表走向深入的問題來促使學生思考,并從中學習怎樣邊讀邊想問題。
發音、識譜是名歌唱家的基本功,成為歌唱家必須要具備正確發音,認識曲譜的能力。而這些學生往往不會關注,教提示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發現。
6 帶著先前的設疑――“蟬是怎樣學的?”這個問題讀課文,并找到有關的句子,讀給同桌聽聽。
交流、出示:(不以為然)
(一搖頭)
(很不耐煩)
要求讀準字音:“不以為然”、“不耐煩”.
7觀察模仿朗讀好蟬說的話。
(1)提示:每當歌唱家想教蟬本領,蟬都說:“知了,知了!”,可每次說話的語氣不同。
一邊看老提示的表情,一邊聽老提示朗讀蟬三次說的話,仔細觀察,想想你理解“不以為然”和“不耐煩”的意思嗎?
(2)自由練讀,爭取熟讀成誦。
(3)同桌配合表演,把蟬不愿意學本領的樣子演出來,把“不以為然”和“不耐煩”的意思通過朗讀和表演表現出來。
說明:
模仿學習是小學生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式。教提示的聲情并茂范讀,即可以直接使學生模仿感情朗讀,又可以從教提示的表情中體會出“不以為然、不耐煩 ”兩個詞語的意思。同時又能激發起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在讀中體會蟬學習的態度是很不端正的,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益。
8 交流表演并適當評價。
三 交流讀文感受,開展語言實踐活動。
1讀最后一節,了解事情結果。提示:蟬學會了嗎?
提示:剛才老提示介紹了黃鶯、畫眉、云雀,我們來聽聽這些鳥的歌唱聲(放錄音),用一個詞來說說他們的歌聲怎么樣?
交流板書:悅耳動聽(讀好詞語)
提示:不愿意認真學的蟬,它的歌聲又是怎樣的?(再放錄音)在文中找一個詞說明。
交流板書:單調
說明:
運用媒體,通過對比讓學生直觀感受理解“單調”的意思,同時滲透積累“悅耳動聽”一詞。從而也使學生感受到蟬不認真學習是學不到真本領的。
2把句子說完整:蟬的叫聲 ,黃鶯、畫眉、云雀的叫聲 .
3讀了課文后,你喜歡文中的這只蟬嗎?說說你的理由。
4根據板書引讀課文。
5讀了蟬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把你明白的道理說給大家聽。
說明:
在對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課文的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將課文學習分成“有名的歌唱家分別教蟬學什么?”明白要成為歌唱家必須掌握的本領,和“蟬是怎樣學的?”兩條線索。而文中蟬三次說話時不同的語言、神態和動作,把蟬不愿意學本領的樣子描寫得淋漓盡致。這一環節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也是感悟課文內涵--“不認真學習是學不到真本領”的關鍵。學習設計中,找出關鍵詞語,并充分發揮老提示的引導示范作用,讓學生模仿學習,在模仿表演中揣摩、理解有些詞語的意思,并在理解的基礎上主動積累。
四 指導描摹
1 提示:出示“識、本、為”,讀一讀。
2 借助拼音認識新筆畫“橫折提”.
3 觀察老提示在田字格內書寫“本、為”.
說明:
寫字指導重在指導學生觀察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尤其指導學生找到關鍵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學會看“貼”摹字是學生練習寫好字的很要重要的途徑。寫字學習除了要繼續關注寫字習慣的培養,復習筆畫筆順知識外,現階段還應在如何臨摹字貼上多作指導,使學生能把字煉寫好。
五 復習鞏固練習生字。
游戲:看誰反應快。
1出示:“一天到晚、叫聲、有名、本領、不以為然、搖頭、結果、識譜。”
2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練習字字過目讀。
3 全班競賽讀。
(媒體演示,氣球上有這些詞語,飄動的熱氣球出現,學生強讀氣球上的詞語。)
八年級語文上冊《蟬》教學設計 篇3
《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一、作者介紹
虞世南(公元558~638),唐初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屬浙江)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令,故世稱“虞永興”,享年八十一歲,賜禮部尚書。太宗稱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幼年學書于王羲之七世孫,著名書法家僧智永,受其親傳,妙得“二王”及智永筆法。虞世南為人沉靜寡欲,志性剛烈,議論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他的書法,筆勢圓融遒勁,外柔而內剛。論者以為如裙帶飄揚,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代表作有《出塞》、《賦得臨池竹應制》、《蟬》、《奉和詠風應魏王教》等。其中后三首詠物詩分別寫竹、蟬和風,緊緊抓住對象特點,刻畫得相當傳神。
二、注釋
1、飲:飲用,喝
2、籍:jiè憑借
3、綏:ruí,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形狀與其有些相似。
4、清露:純凈的露水。古人以為蟬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實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5、流響:指接連不斷的蟬鳴聲。
三、譯文
蟬垂下像帽帶似的觸角吮吸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連綿的聲音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聲遠傳的原因是因為蟬居住在高樹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風。
四、詩歌賞析
1、《蟬》選自作者,字,地區作家。
參考答案:全唐詩虞世南伯施越州余姚(今屬浙江)
2、你能說出幾個含蟬的成語?
參考答案:噤若寒蟬金蟬脫殼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寒蟬凄切蛙鳴蟬噪蟬翼為重,千鈞為輕蟬聯往復蟬腹龜腸蟬蛻龍變
3、這是一首詠物詩,從等三個方向寫出了蟬的特點。
參考答案:形狀、習性、聲音
4、這首詩表面上是寫蟬,其實是用了的寫法,表達含蓄,寓意深刻。
參考答案:托物言志
5、這首詩給我們以什么啟示?請簡要談談你的認識。
答: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憑籍,像地位、權勢、吹捧等,他本身自然會有很強的昭示力,能夠聲名遠揚。
6、虞世南《蟬》一詩中,詩人借蟬抒懷,表達自己品格高潔,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名聲遠播的句子是:,。(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7、這是一首詠物詩,前兩句蘊含的意思是什么?(雖然生活清淡,但仍志存高遠)
8、這首詩借蟬抒懷點睛之筆是:(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抒發了品格高潔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揚)
9、這首詩給我們以什么啟示?請簡要談談你的認識。
(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力,他本身自然會有很強的昭示力,能夠聲名遠揚。)
10、文中的蟬帶有什么樣的喻意?
詩中的蟬是一種清高尊貴、品格高尚者的化身,是人格化的形象。
11、作者借本詩抒發何種議論?
詩人借蟬這一意象引發議論:任何人,如若品格不高,甚至非常丑惡,即使地位再高也不會受人尊重。只有地位高而品格也高,他發出的聲音影響才大,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
12、“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兩句可以說是虞世南的《蟬》一詩的點睛之筆,你認為這兩句詩妙在何處?句中的詩眼是哪個字?怎么理解這個字的含義?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是從上面兩句引發出來的議論。意思是“蟬兒棲身高處,聲音自然會傳得很遠。這一托物寓意的名句,既是寫景,也是抒懷,詩人借蟬詠懷,表明自己立身高潔,不需任何憑藉,自會揚名。情景交融,顯得十分和諧自然。這里運用比喻,突出強調的是詩人的人格美,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表現了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句中的詩眼是一“居高”的“高”字,此處有兩層含義:一是實指蟬所居的梧桐樹高,二是暗指“飲清露”的品格之高。
13、積累:含蟬的古詩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岳《河陽縣作二首)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余音”(宋朱熹《南安道中》)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蕭子范《后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唐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唐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14、賞析“垂緌飲清露”
參考答案: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是運用比興手法,暗示自己的顯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質。蟬的頭部有兩根觸須,形狀似官員系在頸下的帽帶;古人認為蟬棲身高樹,只喝清潔的露水,因而用“飲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潔。其實蟬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哪里可能只喝露水?
15、賞析“流響出疏桐”
參考答案:寫蟬鳴聲。為什么說連續不斷的蟬鳴聲是從枝葉稀疏的梧桐中傳出來的呢?這是因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種高貴而靈異的樹,傳說鸞鳳一類的鳥非梧桐不棲,“王者任用賢良,則梧桐生于東廂”。詩人以蟬自比,則其鳴聲也就不同凡響。“桐”前著一“疏”,既讓人感到“流響”的易于流傳,又與末句“秋風”相應。
八年級語文上冊《蟬》教學設計 篇4
《金蟬脫殼》是一篇科普文章,學生對蟬的鳴叫已是司空見慣,但極少有同學對“金蟬脫殼”的過程進行過仔細地觀察。因此我將教學重點放在感悟金蟬脫殼過程的奇特動人上,著重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加以體會感悟。我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對上節課內容回顧,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又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引導學生感悟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情景時,通過學生自讀自悟感受課文內容,既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讓學生充分地和文本接觸,通過讀,畫,想,議等多種理解方式去品讀文字,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只是學生小組展示交流時,有些凌亂,有待老師的指導。與其同時,教師將本課寫作手法畫龍點睛地總結出來:從小培養認真觀察的好習慣,觀察時要做到有順序,有重點,有感情。
不足之處:
⑴小組分配任務不得當,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有待培養,
⑵時間安排上有些前松后緊(犯大忌)。
八年級語文上冊《蟬》教學設計 篇5
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后世人稱道。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征。“垂緌”暗示顯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這一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于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象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這里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云:“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這三首詩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雖同樣工于比興寄托,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征的藝術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劉學鍇)
八年級語文上冊《蟬》教學設計 篇6
教案設計
誦讀欣賞 古詩《蟬》《孤雁》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
新疆五家渠一中 蘇新華
教學目的:1.通過學習三首古代詠物詩,學會誦讀欣賞詠物詩的方法。
2.體會詩中表達的情感。
3.熟記詩歌。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教學重點:1、通過反復誦讀,讀準字音結構。
2、了解一般詠物詩的方法。
教學方法:1、反復吟詠誦讀,讀準字音、節奏。
2、對照注釋理解詩意。
3、品析鑒賞、體會情感。
教學過程 :
導言: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了不少古代詩歌了,這些詩歌可以說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燦爛明珠,給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們再一起來欣賞三首古詩。同學們可能已經注意到了這三首古詩安排到了一個單元,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以動物為題。這些詩歌在內容上說,屬于詠物詩。
誦讀欣賞(一)蟬
蟬
虞世南垂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一、誦讀
1、 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2、 要正確讀音、斷句。
3、 識別詩體。
二、誦讀
1、 應用多種方式誦讀
2、 對照注釋初步理解詩意。
3、 提出質疑,師生互助解答疑問。
4、 提出問題:(1)這首詩寫了蟬哪些特點?
(2)作者針對“蟬”的特點發表了什么樣的議論?
三、誦讀
1、 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自由誦讀
2、 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詩下提示,然后提出問題:
(1) 你從“蟬”的哪些特點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潔的人”?
(學生各抒己見)
(2) 你知道作者這樣寫的原因嗎?
(即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了解作者、了解寫作背景,又體會了詩歌的深層含義。)
四、誦讀
1、 采用各種方式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情感的把握,朗讀比賽。
2、 讓學生歸納詠物詩的一般特點。
(借物抒懷,托物言志。)
教師小結:誦讀欣賞詠物詩關鍵是要仔細推敲詩句背后深藏的寓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情和志,知人論詩,這樣才能達到誦讀的目的。
誦讀欣賞(二)燈蛾
詠蛾
物性自有僻,
附炎豈我情。
寧投明處死,
不向暗中生。
一、用誦讀欣賞的方法多層次逐步誦讀:
1、 讀準字音,節奏,了解詩體。
2、 疏通詩意,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詩意的牽引與擴展
1、 民間俗語“燈蛾撲火,自取滅亡。”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舉例說說。
2、 對“燈蛾撲火”這一習性,不同的人表達了不同的情感, 你又從中領悟到了什么?
(同一事物的 同一特點,蘊含著人們不同的情感。可舉例說明。……)
3、“蟬”的作者虞世南對“蟬”充滿了贊美之情,請你從批評的角度來說一說“蟬”的某一特點。
誦讀欣賞(三)孤雁
一、用誦讀欣賞的方法自己體會詩歌《孤雁》的思想感情。
二、將《孤雁》改寫成一篇散文,在班里交流。
小結:本節課我們用誦讀欣賞的方法欣賞里了三首古代詠物詩,這讓我們又一次領悟到與人類朝夕相處的動物們,以他們獨特的特點寄托著人類的情感,以他們的靈性給人以啟迪,以他們的內在品質給人以心靈的凈化和升華。“關愛生命”人用我們的行動依然是我們不變的主題。
八年級語文上冊《蟬》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本課詞語。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從中體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3.了解先抑后揚(欲揚先抑)及詠物抒懷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2、教學目標3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1、解決生字詞。
2、思考:作者面對蟬,有什么樣的人生感悟?
三、賞析作者情感變化過程
(一)煩蟬
今年,蟬鳴得早,杜鵑花還沒零落,就聽見斷續的蟬聲了。近月來,窗外蟬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
(二)驚蟬
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樹上過日子的小東西。那么小,卻那么響,竟響徹一個夏天!曾這樣問:何必聒聒?那只不過是一個夏天罷了!
(三)嘆蟬
八年級語文上冊《蟬》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和討論中,進一步鞏固折紙符號的理解,嘗試看圖獨立折出作品。
2、了解蟬的生活習性,學習折紙蟬并進行添畫,感受手工活動的快樂。
3、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折紙步驟圖、卡紙若干,幼兒用書資源,水彩筆,繪畫本,膠棒。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蟬,了解蟬的生活習性
(一)謎語:唱歌不用嘴,聲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錐,專吸樹枝水。
(二)生活習性介紹。
二、看圖示,引導幼兒學習折蟬的方法。
(一)出示蟬的折紙步驟圖,引導幼兒自主觀察步驟圖,介紹材料,嘗試折紙。
(二)根據幼兒的操作情況,請幼兒清楚地講述制作步驟,教師總結。
(三)教師再次示范并講解折紙過程中的難點。
(四)幼兒再次嘗試,教師總結。
(五)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引導幼兒進行添畫。
三、作品欣賞與評價分析
(一)幼兒自評、互評。
(二)教師有目的的組織、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活動反思
我的教學設計以復習通分和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為導入,教授新課分為三個活動:活動一,折紙。讓學生通過折紙活動進一步鞏固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所占總面積的'幾分之幾,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學生展示折紙的情況之后,引導學生對折紙情況的進一步思考:“如果要計算兩張紙的陰影部分加起來是多少,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從而引出第二個活動:列算式。在這個活動中引導學生培養獨立思考和交流討論的能力。在進行小組匯報時,引導學生觀察列出的算式進行思考可以將算式分為幾類?在分類進行計算過程了解到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必要性,引出了第三個活動:探索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讓學生以“1/2 +1/4 ”為例進行小組內的探討之后進行小組匯報,最后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是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進行計算。
現將本節課的教學得與失分析如下:
1、肯定點:
(1)本節課的設計中包含多次的小組討論,并讓較多的小組進行匯報,鼓勵學生嘗試多種算法,讓學生體會算法多樣性的理念。
(2)設計折紙活動,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為主,讓學生“在做中學”。
(3)在講解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注重算式的規范性。
2、不足點:
(1)設計過程中以復習通分為導入,將學生的思維定勢在通分這個圈內,不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2)設計折紙活動時,沒有完全發揮出折紙的作用。這一部分可改進為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手中的折紙進行計算。學生在折紙進行計算過程中,引發思考“通過折紙進行計算較為復雜,有沒有較為簡便的方法呢?”從而導出從通分的角度進行討論。
(3)在小結時,沒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小結應交給學生,教師針對幾個學生的答案進行歸納,從而揭示異分母分數的算理。
也許現在的我對于教學環節的設計以及學習評價的處理措施有些“不成熟”,但是我相信只要明確發展的方向和前進的動力,我們將能夠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八年級語文上冊《蟬》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古代詠物詩,學會誦讀欣賞詠物詩的方法。
2.體會詩中表達的情感。
3.熟記詩歌。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誦讀,讀準字音結構。
教學難點:
了解一般詠物詩的方法。
教學方法:
1.反復吟詠誦讀,讀準字音、節奏。
2.對照注釋理解詩意。
3.品析鑒賞、體會情感。
教學過程:
導言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了不少古代詩歌了,這些詩歌可以說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燦爛明珠,給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們再一起來欣賞古詩。
誦讀欣賞(一)蟬
蟬
虞世南
垂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一、誦讀
1.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2.要正確讀音、斷句。
3.識別詩體。
二、誦讀
1.應用多種方式誦讀
2.對照注釋初步理解詩意。
3.提出質疑,師生互助解答疑問。
4.提出問題。
(1)這首詩寫了蟬哪些特點?
(2)作者針對“蟬”的特點發表了什么樣的議論?
三、誦讀
1.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自由誦讀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詩下提示,然后提出問題。
(1)你從“蟬”的哪些特點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潔的人”?
(學生各抒己見)
(2)你知道作者這樣寫的原因嗎?
(即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了解作者、了解寫作背景,又體會了詩歌的深層含義。)
四、誦讀
1.采用各種方式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情感的把握,朗讀比賽。
2.讓學生歸納詠物詩的一般特點。
(借物抒懷,托物言志。)
教師小結:誦讀欣賞詠物詩關鍵是要仔細推敲詩句背后深藏的寓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情和志,知人論詩,這樣才能達到誦讀的目的。
八年級語文上冊《蟬》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了解先抑后揚和由事物引發哲理的寫作方法。
3、體悟生命的意義,引導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度。
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
1.查字典,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并讀一讀。
收斂顫動聒聒寬恕
短暫脆弱卑微一絲不茍
2.查字典或詞典,弄清楚“讀一讀,寫一寫”中詞語的含義,在此基礎上,請揣摩下列句子的特點,在續寫一句,表達你對四季的感受。
春天的雨,細膩而輕柔,給山野披上美麗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為生命敲響熱烈的戰鼓;
秋天的風,涼爽而愜意,為落葉送去溫馨的問候;
冬天的雪,,。
二、理解探究
1、《蟬》一文里有一句話是全文的文眼,請找出來,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2、《貝殼》一?文中,作者先對貝殼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發了哪些聯想?
三、合作釋疑
3、《蟬》一文中的“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噪”,“秋風顏色”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4、《貝殼》—文中的“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的—絲不茍呢”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5、《貝殼》最后一段說:在千年之后,也許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復觀看,反復把玩,并巳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這是一顆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啊尸你怎樣理解此處的“怎樣固執而又怎樣簡學-的心”?
6、試比較兩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
四、課內精讀
1.作者從蟬。貝殼這些細小的事物中感悟出了怎樣深刻的道理?又作了怎樣的追問與思索?
2.文中,朋友說;那本來的生活歷程就是這樣.請問“這樣”指什么?結合你的體驗,你覺得它還有什么深刻含義?
3.蟬.文中有了一些比如“卻、竟、就、只、才”這樣的字,請結合全文舉例說說這些字在文中的作用。(分析2個即可)
4、結合你童年生活的經歷,發揮想象,填寫①段的最后一句,與上文銜接自然。
第一、二課時
復習內容
1、名著導讀。
一掌握名著導讀的知識點。
1、教師引導學生明白本冊三本名著的主要內容及相關知識點。
2、老師設計幾個關鍵性問題,讓學生去找答案。
3、問題的反饋。教師歸納答題的技巧。
如:
《愛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啟示
1、作家、作品。
A、《愛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為9-13歲的孩子創作的一部小說。
B、采用日記體形式,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故事主題:真摯的愛。
C、全書共100篇,分三部分:①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記。②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③老師的九則故事。這三部分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為中心。
2、問題設計。
A、《愛的教育》一書中哪個故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B、讀了《愛的教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試舉例說明。
C、《愛的教育》的故事中,誰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為什么?
《繁星》《春水》:母愛、童真、自然
1、作家、作品。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主要是“零碎的思想”。
B、全集包含三方面的內容:①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②對大自然的崇拜。③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問題設計
A、冰心的《繁星》《春水》中,哪一首詩給你印象最深?并談談你有體會。(如《紙船》)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1、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學史上流傳聞最廣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2、了解其中一些經典作品的寓意。
3、閱讀其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認識故事提示的寓意。
4、練習鞏固。
A、《伊索寓言》中你最喜歡哪幾則故事?請說說理由。(最少兩則)
B、你能從《伊索寓言》中說出一則警示人們做好事也要看對象,以免上當受騙的故事嗎?
第三、四課時
1、復習本冊學過的生字生詞,掌握音、形、義。
2、熟練運用學過的生字詞。
第五、六課時
復習內容
1、復習古詩、名句的默寫。
2、學會初步賞析一些古詩或《論語》中的名句。
復習過程
一、學生復習要求背誦古詩和名篇。
1、學生誦讀本冊要求背誦的'古詩。
2、教師指導學生熟記一些名句,會默寫。
3、掌握重點,理解詩歌的主題思想,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二、默寫練習。(主要針對后進生,以激勵為主)
第七課時
復習內容
1、仿寫句子。
2、復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辨別和運用。
第八、九課時
復習內容
1、本冊書中的課內講讀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3、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4、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
5、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
復習過程
一、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1、指導學生再次把握各講讀課文的文章脈絡,理清思路。
2、閱讀訓練(下發練習卷)
二、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1、教師讓明確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會有不同的含義,或更具深刻的含義。
2、指導學生如何去理解在語言環境中詞語的深刻含義。
A、上下文的聯系。
B、詞語句子的言外之意。
C、作品的寫作背景。
如何理解“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結合寫作背景)
三、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
1、理解作者表達的主題思想,劃出文章中的重點句子,并能結合主題思想有較深的理解。
2、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的方法有:
A、看文章的題目。
B、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C、看文章的抒情、議論部分。
D、分析人物的性格。
E、綜合各段段意。
F、分析文章的寫作背景。
這些方法要結合具體的文章去感悟,去理解,去運用,多做專題訓練,才能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
四、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
第十、十一課時
復習內容
1、文言文實詞、虛詞積累。
2、文言文翻譯。
3、文言文主要內容和寫作特色。
4、古詩文的朗讀和背誦。
5、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識。
第十二、十三課時
復習內容
1、本冊各單元的綜合性學習。
2、本冊中各單元的作文指導。
3、一些常用文體的寫作指導。
第十四、十五課時
綜合測試,講練結合
八年級語文上冊《蟬》教學設計 篇11
薛法根老師是江蘇省特級教師。他在上《螳螂捕蟬》第二課時,大氣而不失精細,輕松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頗多啟迪。
一、“重組”課文,構建板塊
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為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筆者以為,落實這一點的關鍵是對教材的重組。教材上的每一篇課文,都應該根據學生情況,或大膽取舍,或切換段落,或從課外補充……在課文基礎上設計簡明流暢的教學流程,使學生能主動、充分、自由而有創意地學習。而不是一概從頭到尾,每篇課文都細細給學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并下令不準別人來勸阻,這時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薛法根老師教《螳螂捕蟬》并沒有“循規蹈矩”逐段教學,而是從學生閱讀心理出發,根據教材本身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一節課就那么幾個教學環節,十分簡潔,卻又“針針見血”,把教學重難點—一落實解決:(1)默寫四組詞語(分別是:①蟬
悠閑自由自在;②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③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吳王的少年
拿著彈弓瞄準),然后聽老師講“螳螂捕蟬”的故事并進行復述,最好能用上默寫的幾組詞語;③)完整地讀課文,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學生質疑后討論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為什么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勸;(3)課文表演,先練讀對話,再每個人就當時情境寫臺詞,兩位學生上臺做“吳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導演。整個課堂教學環節安排新穎獨特,雖然改變了課文的“序”,但以發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為主線,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聽、說、讀、寫、思等語文實踐活動,特別是匠心獨具地把朗讀、感悟、想像、復述等整合成幾個生動活潑的綜合的板塊,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真正地達到了以簡馭繁、以一當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訓練思維,培育智慧
薛法根老師一向重視思維訓練,他認為現在的語文教學有一個問題就是“讓學生記憶知識,而忽視了讓學生運用知識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視了學生質疑問題的探究精神的培養,問號的消失標志著智慧火花的熄滅”。的確,不但是語文教學,現在的中小學教學普遍存在重知識傳授輕智慧培育的問題。有知識不等于有智慧。一個人可能學富五車,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為他完全可能千萬次地重復人家的思想,自己卻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會發明創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談發展學生思維的問題,首先要考慮讓誰提問,這牽涉到誰是教學的主體,第二考慮的是問題的多少和價值。問題過多,對時間固定的課來說,就意味著學生疲于應付,就意味著學生仍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如果一堂課就只有那么幾個問題,而且都有思考價值,我們認為,即使由教師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學生活躍起來。
薛老師在上《螳螂捕蟬》時,不是簡單地讀、讀、讀,不是機械地記課文語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節課,薛老師只提了一個半問題。一個問題是在學生創造性地復述“螳螂捕蟬”的故事,接著又熟讀課文后,薛老師問:故事的結尾說吳王恍然大悟,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顯然,這個問題需回顧全文、整體把握方能解決。請看學生的交流情況:
生:吳王從這個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國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蟬和螳螂、黃雀一樣,只顧眼前的利益,而沒想到攻打楚國所隱伏的禍患。
師:(鼓勵地)這里用逗號,請講下去。
生:如果其他諸國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
師:(接話)國破家亡啊!
生:吳王明白了大臣們的勸說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我覺得吳王還是一個明君。
師:明白事理、改正錯誤的大王還是個好大王嘛!(眾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個問題,為什么說是半個問題呢?因為是薛老師先讓學生自己質疑,學生提出的兩個問題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吳王,薛老師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提出了一個更有價值的問題,引學生走進那位少年的世界,這樣的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顯然在挑戰學生的智慧。請看實錄:
師:學到這兒,你還有什么問題?
生:少年所講的事在生活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吳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吳王沒有聽大臣們的勸告,為什么會聽那個少年的話?
師:這兩個問題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認真讀讀課文的第三小節和最后兩段話,你就會明白的。老師現在想到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為什么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呢?
生: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誰再勸說就殺誰。少年在大庭廣眾之下講這個故事,用意就是勸說吳王,吳王一定不會聽的。
生:那樣做會使吳王覺得很沒面子,一生氣反而會把少年殺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們面前講這個故事,吳王一定不會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以為是少年編出來的,就不會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園里一連站了三天,為的就是等吳王。少年裝出打鳥的樣子,是讓吳王相信(螳螂鋪蟬)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這樣,少年就可以通過講這個故事,讓吳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師:少年表面上是講故事,實際上是……
生:暗勸吳王不要攻打楚國。
生:暗示攻打楚國隱伏的禍患。
師:所以,少年的勸與大臣的勸有一點不同。如果說大臣們的動是“直勸”、“力勸”的話,少年的勸稱得上是……
生:(紛紛搶答)智勸、巧勸。
師:一個好主意要想成功,還得選擇一個適當的環境、恰當的時機,這就是計謀。我們可以看出這少年有勇有謀,充滿智慧。
只有讀書,沒有問題,這是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當中暴露出的一大問題。矯枉難免過正,凡事過了頭就會走向反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早有告誡:“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讓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發展語言,注重創造
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學習語言,讀熟是前提,離開這個,勿談語言的發展。所以薛老師是很重視學生把課文讀熟、讀好的。讀熟還只是學習語言的第一層次,準確來講還不到位。薛老師在以下兩個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一是依據課本的語言發展學生的語言。“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當然也是學習語言的例子。完全跳開書本去學習語言,往往是低效的,“螳螂捕蟬”是一個經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讓學生在自然而然間能復述這個故事,借此發展學生語言,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只不過薛老師做得了無痕跡,鋪設的臺階很適合學生走上去,而且還能別出新意,有所創造。他先通過默寫四組詞語,“暗暗”幫助學生記“螳螂捕蟬”這個故事的梗概,然后聯系這四組詞語,教師邊示范講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要求學生邊聽邊記。學生再根據四組詞語和掛圖復述故事,最后才是指名復述故事。實踐證明,幾位學生的復述不但準確、流暢,而且有創新,如把“蟬高高在上,悠閑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說成了“蟬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閑地唱著歌,自由自在地吮吸著甘露”,顯得更為生動。
二是讓學生創造性地彌補課文空白。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疏可走馬”處自然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語境動動筆。比如課文寫這位少年為了勸說吳王,拿著彈弓一連在王宮花園里轉了三個早晨才覓得機會,碰到吳王。花園里此時是怎樣一番景象呢?薛老師就讓學生以寫臺詞的形式補一補,在學生表演時做旁白用,結果學生寫有目的,十分成功。這里不妨抄錄一位學生的練筆:清晨,朝霞映紅了吳王花園。郁郁蔥蔥的樹木、五顏六色的鮮花都被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幾只黃雀躲在樹叢里歡快地鳴叫著。這時,一位手拿彈弓的少年,正在花園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時地朝吳王的寢宮東張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卻又裝出一副專心打鳥的樣子。露水沾濕了他的衣裳,他也渾然不知。這時……(學生開始上場表演。)
四、用語活潑,充滿歡樂
教師的課堂用語非常重要,它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效果等都緊密聯系。在共性之外,特級教師在課堂用語上又有個性,薛老師的教學用語輕松幽默,他的語文課充滿笑聲,所以有人曾以“教得輕松,學得扎實”來形容他的教學藝術。
我們不妨來欣賞一下他的某些課堂用語:
在學生默寫完四組詞語后,薛老師說:“同學們聽寫得很認真,老師獎勵大家一組詞。”此時,學生都開心地笑了。其實第五組詞語:“不堪設想、隱伏著禍患、恍然大悟”本來也要默寫,只是薛老師這么一強調,學生緊張的情緒馬上得以緩解。本該默寫,現在成了“獎勵”,獎勵是虛的,實是體現薛老師的育人之道:“聽寫得認真”,才有獎勵,才能多默寫一些。
在學生復述“螳螂捕蟬”的故事時,薛老師表揚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學生,說:“看來,你很有文學細胞。”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評價!多么有激勵作用的評價!當第二位學生發生口誤“黃雀伸長脖子……卻不知道有個侍奉吳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時,薛老師沒有否定和生硬批評,而是以“能站在黃雀背后的是超人”這樣兒童化的語言巧妙地啟迪學生。
在學生成功表演后,薛老師又真誠地說:“看了你們的表演,我想中國電影拿奧斯卡金獎的日子真的不遠了!”既是在肯定學生正確理解了課文,準確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飽含真情,寄予厚望,頗為“煽情”,輕松的話語,實在又很深刻!
精彩的有智慧的語文課,不在于教師講授無數個知識點,而在于學生提出更多的為什么;不在于教師運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于設計的課堂有無其基礎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學生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于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拓展廣闊的心靈,在于學生對自己的發展是否有足夠的自信。
八年級語文上冊《蟬》教學設計 篇12
一、導入新課
由虞世南的《蟬》“垂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導入本課學習。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通讀全文,理清說明順序
1.法布爾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了蟬?說說每一部分說明的內容及其說明順序。
明確:全文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蟬的地穴”,介紹蟬從幼蟲到成蟲的生長過程。
雖然這一部分的小標題為《蟬的地穴》,但內容并不僅是介紹蟬的地穴的情況,只是表示對蟬的考察從地穴開始。這一部分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蟬的習性的很好環境”,并介紹考察蟬的季節和自己生活環境中的蟬的情況。
第二層(第2—7段),寫蟬的地穴和幼蟲的地底生活。(這一層寫對蟬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內的觀察順序進行的。第2—3段說明對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說明蟬建穴,第5—7段寫蟬伺機出穴)
第三層(第8—11段),寫蟬出洞蛻皮的過程。(這一層寫對幼蟲蛻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對事物的觀察順序進行的。第8段寫對蟬的幼蟲初次出現在地面上的活動情形的觀察,第9—10段寫對幼蟲蛻皮情形的觀察,第11段寫對剛脫殼的蟬的情形的觀察)
第二部分“蟬的卵”,介紹蟬從產卵到幼蟲的生長過程。
雖然這一部分的小標題為《蟬的卵》,但內容并不僅是介紹蟬的卵的情況,只是表示對蟬的產卵、孵化和成蟲的考察從介紹產卵開始。其說明順序和“蟬的地穴”一樣,也是按照對事物觀察的進程進行說明。這一部分可分為六個層次。
第一層(第12—13段),介紹蟬的產卵,分別說明了產卵的地方、過程和數量等。
第二層(第14—17段),寫蟬卵遇到的危險,首先說明產卵的數量多是為了在遭到破壞時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紹蚋對蟬卵的破壞和蟬對此的茫然無知。
第三層(第18—20段),介紹蟬卵的孵化和幼蟲出殼。
第四層(第21—23段),寫幼蟲落地。
第五層(第24段),寫幼蟲挖穴隱藏。
第六層(第25—26段),概括蟬的生活歷程。既照應了“蟬的地穴”的介紹,又結束了對蟬卵生長過程的說明,也是對全文形象化的總結。
目標導學二:默讀課文,品味說明語言
思考:這是一篇說明文,但我們讀起來并不覺得枯燥無味,為什么?
明確:《蟬》實質是科學觀察筆記、考察報告,屬于科學著作的范疇。但是,作者在表達上采用了一些文學性語言對說明對象的科學資料進行綜合介紹,因此有一定的文學色彩。其文學色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把蟬人格化,賦予它人的情感和行為。如寫蟬產卵,寫出了“可憐做母親的”生兒育女所付出的艱辛,同時也寫出了蚋殘害蟬卵的可恨。而由卵發育成蟬所經歷的漫長艱苦的歷程,更使我們為這個小生物的成長慨嘆,多么不易啊!從而對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產生共鳴。再比如最后一個自然段里的“苦工”“享樂”“歌聲”“穿起”等。
二是運用文學的語言表達。如運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為人知的科學現象表現得具體形象,以“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來比喻蟬的脫殼過程。它“在空中騰躍,翻轉,使頭部倒懸,折皺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張開。然后用一種幾乎看不清的動作,盡力翻上來,并用前爪鉤住它的空皮。這個動作使尾端從殼中脫出”。整個動作順序有它自身的規律,其中的“騰躍”“翻轉”“倒懸”等動詞用得非常準確,把蟬脫殼的整個過程準確而又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三是把自己的觀察過程寫得富有波折,有情節,有描寫,就像是小故事一樣,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目標導學三:感知內容,了解作品精髓
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我們熟視無睹的蟬的成長過程說明得這樣清楚明白?
明確:這是因為作者經過了長期細致的觀察。從文中看,比如蟬四年一個生命周期,在陽光下歌唱只有五星期,都說明作者對蟬的觀察是長期而細致的。有時,還要經過多次的反復,正像作者自己說的那樣:“我經過多次的觀察,才知道這種危險是什么。”必要時,還要借助觀察工具,“我從放大鏡里見過蟬卵的孵化”,“我從放大鏡中見它揮動‘鋤頭’,將泥土掘出拋在地面”。正是作者嚴謹認真、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和全面細致深入的科學觀察,讓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從而寫出這樣生動而又準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