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7篇)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1
寫作
發揮聯想和想象
【教學目標】
1.在閱讀教學的基礎上了解聯想和想象的特點,深入體會聯想和想象在寫作中的作用。
2.進行聯想和想象片段訓練,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3.鼓勵學生在寫作中主動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內容更豐富,表達更生動。
【教學重難點】
1.展開聯想,使文章主題更加深刻。進行聯想和想象片段訓練,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2.文中運用聯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使得文章新穎、深刻,使文章內容更豐富,表達更生動。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在閱讀教學的基礎上了解聯想和想象的特點,深入體會聯想和想象在寫作中的作用。
2.進行聯想和想象片段訓練,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看見這漫天飄飛的雪花,你想到了什么?
預設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棉花、飛絮、白綢幕、天上的世界、那年發生在下雪天的故事……
師:同樣是飄飛的雪花,謝朗想到了鹽粒,謝道韞想到了柳絮,同學們想到了飛絮、白綢幕……甚至心馳神往,想到了天上的世界、那個下雪天發生的故事……我們把這種思維活動叫作什么?(明確:聯想和想象)今天,我們一起來進行“發揮聯想和想象”寫作訓練。
(板書課題:發揮聯想和想象)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中選取熟悉的事物,激活學生已有的閱讀經驗,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二、溫故知新
1.辨一辨:聯想和想象的區別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天上的街市》,看看哪里用的是想象,哪里用的是聯想,二者有什么區別。
課件出示:
天上的街市(節選)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預設
聯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與其相關的另一事物。想象是在頭腦中創造出的新形象。聯想是“客觀實際,由此到彼的過程,特點是實的”,想象是“人腦主觀創造的,特點是虛的”。
2.理一理:聯想的方法有哪些
師: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組我們耳熟能詳的詩文,看能不能從中理出幾條聯想的方法。
課件出示: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4)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5)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6)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師生交流明確)
預設
聯想的方法:橫向的有相似聯想、反向聯想、因果聯想和相關聯想等;縱向的有“過去”“現在”“將來”之間的聯想。
【設計意圖】這個板塊是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擇取的典例閱讀,通過典型示例,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聯想的特點、聯想的方法。
3.想一想: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注意事項
師:在寫作中運用聯想和想象要注意哪些事項呢?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組句子,看看這些句子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1)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春》
(2)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
——《濟南的冬天》
(3)她把這個小東西放到地面上。說也奇怪,這個泥捏的小家伙,剛一接觸到地面,馬上就活了起來,并且一開口就喊:
“媽媽!”
——《女媧造人》
仔細品讀,思考:這三組句子哪些是實寫的景或內容,哪些是聯想或想象的情景?每一個句子是怎么由眼前景物過渡到聯想或想象的景物的?
預設
前兩句是由帶甜味兒的花聯想到了樹上結果的樣子;由山好像穿上了花衣聯想到了一個有著美好肌膚的女子。最后一句在如實敘述的過程中,發揮了奇特的想象力,展現了女媧造人的情景和畫面。“閉了眼”“看著看著”“說也奇怪”這幾個詞語相當于一個橋梁,將眼前實景與腦海中的想象之景自然結合起來,給人一種和諧感。
師:想象和聯想必須以事實為基礎,進行合理的推導,內容應該有邏輯性,符合情理。聯想要自然貼切,想象要合情合理,二者都要力求有新意。
課件出示:
①聯想要自然恰切。②想象要合情合理。③聯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設計意圖】這個板塊意在讓學生了解在寫作中運用聯想和想象要注意的事項,進一步體會聯想和想象在寫作中的作用,為寫作實踐做準備。
三、實戰演練
師:聯想和想象被人們稱為寫作的翅膀。現在,讓我們展開聯想和想象的雙翅,放飛思想,準備抒寫華麗篇章。
1.口頭訓練
(1)教師舉例。
師:我們先來看一組詞語“木頭”“足球”,這兩個詞語不屬于同一范疇,我們如何能從木頭想到足球呢?
預設
我們可以這樣去想:由木頭可以想到其來源樹木,由樹木可以想到樹林,由樹林可以想到草地,由草地可以想到綠草如茵的足球場,由足球場想到足球。
(2)學生練習。
師:現在請同學們來試一試聯想下面一組詞。
課件出示:
鋼筆——月亮
預設
【示例一】由鋼筆可以想到墨汁,墨汁可以想到黑色,黑色可以想到夜空,夜空就能想到月亮。
【示例二】由鋼筆想到了詩人,由詩人想到了詩歌,由詩歌想到月亮。
2.片段訓練
(1)聽音樂,想象寫話。
師: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聽一段描繪泉水的樂曲《泉水叮咚》,把你想象的畫面用優美的文字寫下來。
預設
【示例】泉水一沖出深山,月光就撲了過來。一輪梨花月變成了液體。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著歌,奔跑跳躍在竹林間的草地上,忽然從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極”,珠玉四濺;忽然在花叢間潛伏蛇行,若斷還連,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鵝卵石溪床上跳著輕盈的舞步,帶著小魚,攜著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
(2)學生片段寫作。
(3)學生習作交流、共評。
3.續寫訓練
(1)出示文題。
課件出示:
發揮聯想和想象,為本單元課文《皇帝的新裝》續寫一個故事。不少于500字。
提示:
①認真閱讀課文的結尾,想象故事發展的各種可能,然后抓住一點落筆。
②要使人物的言行和性格與之前的表現相符,故事發展和情節設計要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2)出示例文。
師:下面分別是葉圣陶和魯兵寫的《皇帝的新裝》的續篇。看完之后,說說續篇有什么新的含義。
課件出示:
①那個光著身子的皇帝在游行受到嘲笑后惱羞成怒,當場宣布:“誰再說壞話,立即處決!”結果四五十人被就地處死。從此,皇帝再不穿別的衣服。有一次,他的愛妃陪他喝酒,無意間講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臟了!”另一次,一位大臣辭職后說:“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都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殺。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為經過的街道多,說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殺了一千多老百姓。有一個慈心的老大臣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想了一個辦法,去對皇帝說:“您向來喜歡新衣服,還是另做一套新的換上吧!”可是皇帝硬說這套神奇的衣服永遠不會舊,把他關進了監獄。終于有一天,皇帝要殺老百姓時,大家一起撲上去打皇帝,兵士和大臣也傾向了人民那一邊,皇帝身體一軟就癱倒在地上。
②一次,“我”在睡夢中接到安徒生發來的電報,電文是《皇帝的新裝》最后一節——游行結束了,皇帝氣得要發瘋,捉拿了騙子進行絕密審訊。騙子說不該治他們的罪,因為“沒有相信謊話的皇帝,也就沒有騙人的我們”。還說:“壞就壞在說皇上實在沒穿衣服的人,該把他們抓來治罪才是。”于是皇上下令追查,因為所有的老百姓都說了,不好辦,又下令追查第一個說這話的人,這樣就抓到了那個小孩。小孩承認了自己所說的話。可是,怎么判罪呀?皇帝翻遍了所有的法典,找不出一個恰當的罪名。他一惱,沖口而出:“那么多人說假話,誰叫你說真話呢?你犯的就是說真話罪!”
(3)師生共評。
(4)學生寫作。
例文:
課件出示:
續寫《皇帝的新裝》
安徒生上篇寫道:那皇帝穿著根本就不存在、當然誰也看不見的新裝在游行大典中赤身裸體出盡了丑,那小孩的話像烙鐵一樣燙灼他的耳朵、燙灼他的心。他又羞又氣又惱又恨,沒待慶典結束,就派大臣趕緊把兩個騙子抓起來。
回到皇宮,皇帝急忙穿上自己原來的衣服,然后對著鏡子出神,想想剛發生的事,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真是無地自容。自己是一國之君,至尊至貴,今天竟讓賤民百姓看了笑話,真是威風掃地,顏面盡失。今后還怎么有顏面統領臣民?事情起于兩個騙子,不殺他們難解心頭之恨!……但是殺了他們,恨是解了,光著身子上街的影響還是不能挽回……皇帝畢竟是皇帝,思來想去,終于有了絕妙的主意。
皇帝命人把兩個騙子押來。兩個騙子面如土色,見了皇帝渾身發顫,認為必死無疑。皇帝開口說道:“你們兩個手藝絕倫,新裝做得世所罕見。如此華美無比的衣服,朕不愿獨自享用,朕要讓全城男女老少與朕一同分享。朕命你們二人在十天之內為全城每人趕制一套新裝。十天之后,再舉行一次全城共試新裝大典!你們二人必須在十天之內把新裝趕做出來!”
兩個騙子如遇大赦,暗自慶幸,萬萬想不到皇帝會有如此異想天開的想法。騙子終歸是騙子,任何時候都不忘一貫伎倆。
他們啟奏皇帝:“制作全城臣民的衣服,十天時間有些困難——”皇帝“嗯?”了一聲,目光中露出了逼視的威嚴。
騙子們急忙改口:“小人晝夜不停,盡力效命,保證如期完成,如期完成。只是請皇上派百名青年男女,協助小人。”
皇帝恩準了騙子的請求。
十天之后,全城臣民按皇帝詔諭穿上騙子做的新裝舉行游行大典。皇帝巡視四方,只見一片赤裸裸的身子,兩個騙子也赤身站在一邊。皇帝想笑,但忍住沒笑出來。
皇帝對自己這一妙不可言的決策得意非常:這下可堵住他們的嘴了,看誰還敢笑寡人!
師點評:原著中的皇帝顯耀新裝,愚蠢之極,想借騙子的新裝來識別大臣稱職、愚蠢與否,結果不肯承認自己的愚蠢,而且赤身裸體地參加了游行大典。而續寫的內容正是圍繞皇帝的愚蠢被揭穿了之后,惱羞成怒,使出的更為愚蠢的對策,這正是皇帝虛榮、愚蠢性格的升級。這樣安排情節,是為了告訴我們愚蠢固執的人難以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幡然醒悟,反而更可能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由三個板塊順次推進,先對學生進行聯想思維訓練,再對學生進行想象能力訓練,多角度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最后進行續寫訓練,用名家名作示例,進一步拓寬學生思路,讓學生順暢地開展自己的寫作。
四、總結升華
師: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遠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動著進步。想象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本節課我們區分了聯想與想象的概念,明確了聯想與想象要注意的要點(抽查學生回顧),希望大家在寫作中運用聯想和想象。它們可以為你的文章插上翅膀,到達更高的境界;它們也可以讓你的思維更加開闊,讓你享受思想漫游的無限樂趣。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引導學生在寫作中主動運用聯想和想象,使文章內容更豐富,表達更生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書畫家告訴大家,借著色彩的翅膀,我們可以飛到最美的地方;歌唱家告訴大家,乘著歌聲的翅膀,我們可以飛向音樂的殿堂;老師想通過今天的寫作指導課告訴大家,張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我們可以讓思緒盡情飛揚。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學習如何在作文中發揮聯想和想象。
二、范文引路
師:“沒有想象,便沒有藝術。”好的文學藝術作品之所以能在歷史長河中始終閃爍著璀璨的光芒,歷久而彌新,靠的是作家、藝術家奇崛而豐富的想象力。
讀一讀下面這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
課件出示:
假如我夢回烏江……
夢得一江春水向東流,不求醉生夢死。
——題記
我一身素裝立于帳前,見你矗立在烏江畔,戰袍遮不住的是你魁梧、盡顯男兒本色的身軀。烏江水滾滾,宛如短短白綾翻轉,四目相對的一剎那,我知道,外表平靜的你,此刻必定心如刀割。
于是,孤獨的影子又多了一個。沉默良久,我的雙手不自覺地觸到了琴弦。你回轉身,微怔片刻,又點點頭。于是,烏江邊,響起了凄婉的琴聲,你的雙唇微微顫動,我聽到了你的歌聲,聽到了你慷慨激昂卻又不失清雅的歌聲,竟是那首《垓下歌》。這,是生平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即便這樣,我也很滿足。夠了,一切都夠了。
歌聲中,我聽出了你對生與死的無奈,感受到了你的困惑與無助,體會到了你的悲哀與絕望!你不明白,是你殺掉了十萬秦兵使得民心渙散,還是鴻門宴上的優柔寡斷致使霸業拱手讓人?你困惑,為何當初萬人之上,此刻卻連最愛的人也保護不了?你無奈,有勇有謀,今日卻為何面臨絕境……一曲終了,你默嘆:“對不住你了,明日,即便血流成河,也要護你周全。”你起身,走進帳去,我的淚,決堤而下。
閃著銀光的劍,在夜里更冰涼。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愛過了,便不遺憾。涅槃一次,心如止水,從此便可笑看紅塵散場。縱使一切結束,項王,你也一定要在心里疼惜那個你愛過的人,不要讓這個因風而瘦的名字,打濕千年風月無力拯救的凄美,如此便好。虞姬定將不會拖累你,去戰斗吧,我庇佑你。只愿在多年后一個無法言說的意境中彼此隔空隔水地望著,任由你憔悴……
劍起,人亡,寂寞的烏江邊,盛開一朵潔白的梨花。恍惚中,我聽到項王那響徹天穹的怒喊,同時聽到的,還有那首歌,那首寄托無限情思的歌,那首項王唱給虞姬的歌,來自心靈深處的歌——《垓下歌》。
師:時光倒轉流逝,作者化身虞姬,采用第一人稱的寫法,通過豐富的`想象,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虞姬與霸王項羽在烏江河畔生離死別的悲壯場面,給人以獨特的情感體驗。無論是人物的心理描寫,還是神態描寫,都想象合理,符合特定情景中的人物性格特點,生動形象,凄美動人。學生課上在創設的環境中想象,當堂寫作,訓練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同時可以了解學生對想象這一寫作手法的掌握程度。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為了突破難點而設計,以名篇佳作為范例,引導學生理解什么叫作合理而大膽的想象,示范作用明顯。另外,本環節也是為下一環節——學生自由想象自己十年后的生活做鋪墊。
三、寫作實踐
師:同學們,讓我們拿起筆,徜徉于聯想和想象的世界。
1.學生寫作
課件出示:
題目:你有沒有憧憬過未來的生活?你覺得,十年以后的你是什么樣子的呢?在做什么?又有著怎樣的精神面貌呢?請以《十年后的我》為題,發揮想象,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思路點撥:發揮大膽而豐富的想象,可從十年后的生活變化、社會發展變化等方面著手,塑造人物的變化,如人物的相貌、心態及性格等,但性格的發展一定要符合邏輯。
寫法指導:選擇一件事或幾件事,通過語言、動作等描寫來展現人物的性格。寫作中也可采用前后對比的手法,如現在的“我”性格暴躁,十年后的“我”性格溫順等,通過人物的變化來反映社會的變化。
(學生自主寫作)
2.綜合評改
(1)出示評改要求。
課件出示:
總體要求:想象合理,內容豐富。
基本要求:卷面整潔,字跡工整,字數達標,無字、詞、句、標點錯誤。
具體要求:
(1)可以大膽想象,但要符合你性格發展的邏輯。不僅要想象你自己的生活,還要想象十年后社會的發展,因為這是十年后的你所生活的環境。
(2)不要只是概括地敘述,要在具體情境中展開故事,通過一件或幾件小事,結合語言、動作等描寫,具體地展現你的性格、心態,以增加真實感。
(2)小組內評改。
提示:先在組內兩兩交換相互批閱,指出優點,提出改進建議。然后每組推選一篇優秀作品,并談一談推薦的理由。
(3)優秀習作展示。
提示:師生共同挑選組內優秀作品1~2篇,在全班展示,全體學生參與點評。教師針對訓練目標提出改進建議,或指出優點讓大家學習借鑒。
(4)自己修改作文。
提示:根據其他人的提議和自己對本次寫作的新體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升格修改。
結束語:生活因為有了想象而豐富多彩,文學因為有了想象而神采飛揚,相信同學們有了想象的翅膀定能在作文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設計意圖】學生課上在創設的環境中想象,當堂寫作,訓練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同時可以了解學生對想象這一寫作手法的掌握程度。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這次寫作課的教學設計,圍繞“在寫作中主動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內容更豐富,表達更生動”這個核心目標,著力開展了三個實踐活動:典例閱讀,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聯想和想象的特點,深入體會聯想和想象在寫作中的作用,明確在寫作中運用聯想和想象要注意的事項;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范文導航,教師點撥,引導學生主動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作文內容,完成寫作。整個教學設計,學生活動充分,訓練點明確,有口頭表達訓練,有片段寫作訓練,有續寫訓練,有全文寫作訓練,層層訓練,讓學生拾級而上,能在寫作中主動運用聯想和想象,提高寫作能力。
【佳作賞析】
十年后的我
“嘩……”在一片雷鳴般的掌聲中,我大步流星地走上領獎臺,雙手接過主持人頒給我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臉上洋溢著一種自豪的微笑,啊!我實現了十年來的夢想了!(設置懸念,倒敘手法。)
在我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曾學過一篇課文——《宇宙生命之謎》。那時候,我只是一個年僅11歲的小女孩,但在我幼小的心靈里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我堅信在茫茫的宇宙中,肯定還有很多存在著有生命的物體的星球。于是,我立志要當上一名物理學家,揭開宇宙是否還有別的生命物體的奧秘。從此,我刻苦學習,結果在18歲時考取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學研究生的學位。我在這著名的學府里孜孜不倦地鉆研、探索、學習……在我25歲時終于成為一名聞名遐邇的物理學家,成為物理學科壇中一顆璀璨的新星。于是,我便踏上探索宇宙中別的星球奧秘的征途……(簡要敘述自己的學習經歷,讓讀者逐步接受跨越式的作文進程。)
我到過月球、火星、智慧星等,有一天,我吃過21世紀新營養早餐后,乘坐“藍天一號”飛碟在太空遨游。突然,一顆銀色的星球從飛碟旁擦身而過,我驚呆了,怎么從來沒見過這個星球?(故事由這一未知星球引發開來。)難道它就是我夢寐以求要尋找的有生命體的星球嗎?我立刻命令X2E機器人讓飛碟降落在那個星球上。飛碟停下來了,我走出碟艙,眼前的景象又讓我驚嘆不已:無數奇形怪狀的房子在空中飄來飄去,地上全部都是郁郁蔥蔥的花草樹木、各種可愛的小動物跑來跑去。啊!這個星球的確是有生命物體存在的。這時,一群體形奇特的外星人向我們走來,(一切都是那么新鮮,一切都吸引著讀者的眼球。)我連忙拿出外星翻譯器,其中一個外星人熱情地對我“嘰嘰咕咕”了一會兒,翻譯器也馬上響起了“您好!歡迎來到我們的‘歡樂星’做客”的漢語譯音。哦,原來這是一顆還未被發現的星球——“歡樂星”!友好的外星人請我和我的助手吃了一頓美味的午餐;在外星人的陪同下,還參觀了星球的美麗環境;了解了外星人的生活方式等。當我們要告辭的時候,有兩個外星人還跟隨我們一起來到地球……
從此,我成了“歡樂星”與地球上的友誼大使,兩名外星人也和很多地球人交了朋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少人類已經開始到美麗的“歡樂星”觀光旅游,甚至生活;人類所需要的一些資源還可以到“歡樂星”去開發……由于我在探索宇宙奧秘方面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因此,諾貝爾頒獎協會便把最高的榮譽獎——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我……(照應開頭,揭示懸念。)
【點評】
小作者在合適的范圍內大膽發揮想象,將未來的太空探索描繪得真實可觀,尤其在開頭采用了倒敘的寫法,更能吸引讀者的眼球。故事的設計符合道理,符合大多數人的正常思維,再加上合理的結構安排,這樣就大大增加了作文的可讀性。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2
一、總結提升凝要義
根據心理學研究,在課堂教學的最后幾分鐘,往往是學生精神力最為渙散的時候,如果這一時間段放之任之,就會造成時間浪費、課堂松散的結果。針對學生這一特定心理現象,語文教學更應該做好總結語設計,利用最后幾分鐘總結課堂學習的重難點,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回味思考。這種總結語一般是對課堂教學內容作一個提要式的歸納,突出教學的核心,幫助學生明晰學習的要點,凝練要義、加深印象。
如執教史鐵生《我與地壇》,我將“感悟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系,我對地壇和母親的情感”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時,這樣總結:
同學們,對于史鐵生而言,是地壇與母親給予他第二次生命,因此,多年以后,即使他離開了地壇,久久不曾回到地壇,也始終忘不了地壇給予他的啟示,筆下文中多次寫到地壇。地壇已經成為精神憩息的家園,那里雖然頹敗卻并不荒蕪,充滿了勃勃生機;同樣,多年以后,即使母親也離開了他,他也依然不曾忘記最初寫作的初衷,為了讓母親驕傲,為了告訴母親他找到了屬于自已的路,母親已經成為其寫作的動力源。此時此刻,地壇即母親,母親即地壇,地壇與母親告訴他,你應該活下去,以自己的方式走好自己的路。這就是地壇與母親對史鐵生最好的撫慰,也是史鐵生收獲的第二次生命。希望同學們課后在文中感悟作者更深層次的情感,下節課大家共同分享。
在總結語中,我再次將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內容重申了一次,通過比照說明,將地壇母親對于作者的意義進行了重申,幫助學生理清三者之間的關系,也幫助學生明晰作者的情感,突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這樣的總結語,可以說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提煉總結和指導歸納的效果,必將引起學生的注意,自然會明確學習的重點難點。
二、延伸勾連留余味
不少教師往往很注意課堂的開始和主要教學環節,卻忽視了課堂結束語。這就像一個故事,開頭很有懸念,中間情節也非常生動,而結尾卻不了了之一般,讓人感覺不是滋味。其實,課堂教學的結尾正如精彩故事的結尾一般,也需要精心設計,豐滿課堂教學的結尾。在具體設計中,可以將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內容或者文學作品進行介紹延伸,引導學生在課后加以學習,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使得語文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更多的是生活的積累。
如在教學《報任安書》這篇文言文時,我感覺這篇文章在風格上很有特色,將太史公的那種怨氣、情緒表達得含蓄且耐人尋味,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總結語: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看似回復任安的要求,其實直白地表達自己著作《史記》、不愿流俗世人的宏愿。在諸多不解、鄙視的眼光中正道直行,這是一種勇氣,體現在文章中就是文氣縱橫、氣勢昂揚;這樣的文章同樣出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還有其外孫楊惲《報孫會宗書》中,同樣的不屈于淫威,不計較世俗,正道直行,為幾千年的中國文人壯了膽氣、樹了榜樣。同學們課后可以將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讀,在領略這種文氣的傳承中,蘊文膽、養文心。
相信在這樣總結語的提示下,會有學生在課后找來這兩篇文章進行比較閱讀,這就實現了語文學習延伸到課外的效果。
三、關注現實見行動
課堂結束語不同于導入語,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也不需要生動的言辭,需要的是真正讓學生在內心接納文本傳遞的人生哲理、思想情感,在共鳴之余能在行動中有所體現。
如執教《品質》一文時,懷著對老鞋匠的尊敬,設計總結語:
文中的老鞋匠為我們詮釋了什么是職業道德,什么是真正的品質;而這些看似很傻的卻可貴的品質正蘊藏在街道邊、巷弄里,正如羅蘭所說,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如果我們能利用周末等閑暇的時間,走街訪巷,帶上幾瓶礦泉水,帶上自己需要縫補的衣物鞋子,帶上尋找誠信、樸素等可貴品質的真誠內心,尋訪我們周圍被忽視的散發光芒的人們,以此來洗滌我們的內心。希望大家認真記錄下來,既作為一次社會實踐,更作為一次心靈的洗禮,發現自己眼中的美吧!
結果,到了周一語文課,不少學生爭先恐后地發言,講述自己在尋訪中發現的美,發現的可貴品質,還有對他們的幫忙,雖然是微不足道的一瓶礦泉水,但是從他們真誠的笑臉中我也發現了這些年輕的學生們最為可貴的品質,我想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的語文學習。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生活,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的意識,明了寫作與生活的關系,增強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信心。
3.引導學生從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義的瞬間,記錄自己的感受體驗。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從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義的瞬間,記錄自己的感受體驗。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生活,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的意識,明了寫作與生活的關系,增強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信心。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從生活中發現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2.學會從身邊的事寫起,寫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生活需要我們細心觀察,才能發現它的有趣。下面這些場景或細節,你是否注意過呢?
課件出示:
1.媽媽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過一天的?
2.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
3.校園里最安靜的角落在哪里?
4.你哪個朋友的名字比較有特點?
5.你的同學進教室時,開門、關門的方式各有什么特點?
6.你的語文老師最喜歡穿什么顏色、什么樣式的衣服?
(師指名作答,并對學生的回答簡要點評)
師:由此看來,有不少同學對生活觀察得還不夠細致。進入中學階段,老師希望大家都成為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觀察和感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對我們學習語文很有幫助。
剛才給大家的幾個小測試來自教材P17的知識短文《熱愛生活,熱愛寫作》,大家可以打開教材閱讀這頁的知識短文,總結這個知識短文講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預設
(1)寫作是生活中與人溝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種方式。
(2)寫作就像我們平常說話一樣,寫作就是用筆來說話。話說好了,寫作也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3)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學會觀察、積累,勤于思考。
(4)應該寫有趣的、有意義的或印象深刻的事情、人、物。
(5)寫作還能訓練人的思維。
師小結:這也就是說,我們要熱愛生活,因為寫作的源泉就是生活;我們還要熱愛寫作,因為寫作是很重要的語文素養。
【設計意圖】用幾個小問題測試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是為了警示學生觀察生活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閱讀知識短文,是為了讓學生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并明確寫作與生活的關系。
二、熱愛生活,積累素材
師:有的同學,提到作文就頭痛,望著題目就發蒙,主要是因為無話可說;而有的同學,總有寫不完的新鮮事,生動有趣的文章還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我想,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是否有一雙慧眼,是否有一顆敏感的心,是否善于觀察和感悟生活,并從中選擇貼切的素材,表達我們陽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現在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的作文素材是通過什么方式積累來的?
(生發言后,師歸納)
預設
留心觀察生活,多讀多記,摘抄,有靈感時隨身記……
課件出示:
(1)留心細心,觀察生活。
(2)用心思考,感悟生活。
(3)廣泛閱讀,豐富生活。
(4)多記多寫,美化生活。
……
師:大家的發言,讓老師想起了李賀“錦囊”的故事、梅堯臣“詩袋”的故事及陶宗儀“瓦罐”的故事,讓我們看看這些名人大家是怎樣積累素材的呢?
課件出示:
錦
囊
唐代詩人李賀,為了把詩寫好,每天起得很早,帶上仆人、錦囊,騎上一匹瘦馬,到處漫游。
一路上,他細心觀察和了解自然風物,即景吟詩,每逢想出佳句就寫在紙條上,放入錦囊之中。就這樣從早到晚堅持積累生活素材,勤奮地進行詩歌創作。
正因為李賀不辭辛勞,精雕細琢,才使得他的詩篇千年傳誦。
詩
袋
宋代著名的詩人梅堯臣,凡外出游玩或訪親會友時,總是隨身帶著一個號稱“詩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鮮的事或美麗的風景,有時成句,有時成詩,立即用筆在紙上記下,把它投入袋中。長此以往,梅堯臣的詩作獲得了很高的成就。
瓦
罐
元末明初的文學家陶宗儀,他積累資料的辦法既不是“錦囊”和“詩袋”,也不是現代的“卡片箱”,而是一只奇妙的“瓦罐”。
他曾在松江隱居過,那時,他一邊參加農業勞動,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在樹蔭下捋摘樹葉,記錄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然后將這些樹葉放入家中的瓦罐里。日積月累,年復一年,十年竟積累下十幾大罐。后來,他就用這些積累的資料寫成了一部共有三十卷的巨著《南村輟耕錄》。
師小結:同學們,中學時代是人生路途中一個新的時期,我們的情感在豐富,心智在成熟,認知能力在提高,我們的生活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豐富多彩的生活,既簡單又復雜,既平凡又偉大!家庭讓我們感受親情的溫馨與美好,校園讓我們體驗成長的快樂與煩惱,而社會生活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磨礪自己的舞臺。讓我們熱愛生活,在生活中發現自然之美、人情之美;讓我們熱愛寫作,在寫作中提升能力,進一步完善自我吧。
【設計意圖】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涓涓不息。此環節的交流與討論,旨在幫助學生打通生活與作文素材的通道,認識生活與寫作的關系,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熱愛生活,熱愛寫作。
三、寫作指導
1.技巧歸納
師: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來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最近,你留心觀察生活了嗎?你發現你周圍的生活有什么變化了嗎?
(生討論后回答)
預設
(1)植物大多都出現了落葉現象,一些植物的葉子由綠色變成了黃色;
(2)桂花飄香,菊花爭艷,一串紅、雞冠花等花兒也開放了;
(3)果園和田野里一片豐收的景象;
(4)天氣轉涼,空氣變干燥,氣溫冷熱交替頻繁;
(5)白天逐漸變短;
……
師:現在已經步入秋天了,這是一個多彩的季節,秋高氣爽,黃葉翻飛,大自然向我們展示了另一番多彩的景致。你能把這些變化寫下來嗎?寫作之前,我們先回顧本單元課文里的寫景精彩片段,總結概括寫景的技巧。
課件出示:
寫景的技巧
1.抓住景物特點。如《濟南的冬天》就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來寫。觀察家鄉九月份的氣候和景物特點,可以從景物本身的色、狀、形、味等方面來描寫,也可以從自己的感受(如穿戴)等方面來描寫。
2.合理選擇寫作手法。在具體描寫中,還應根據事物的具體情況,綜合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并抓住事物的特點,恰當地運用詞語,貼切地采用修辭手法及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具體描繪出事物的特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合理安排寫作順序。按一定次序寫景狀物,可以讓文章更有條理。如《春》中“春花圖”按照由高到低的空間順序寫花,《濟南的冬天》中寫“薄雪覆蓋下的小山”時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寫山,《雨的四季》按照四季變化的時間順序寫不同季節雨的不同特點。
1.范文展示
課件出示:
秋天的花
秋天是花的季節。你瞧,盡管許多花都凋謝了,但月季花仍然在露出笑臉,耐寒傲霜的菊花才剛剛開放。菊花雖然沒有牡丹那么富貴高雅,也沒有玫瑰那么芬芳,但是它是秋天的象征。瞧,那黃的賽金、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的菊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地開著,有的像扁盤,有的像無數條龍在空中飛舞,還有的一下子開放出千千萬萬朵小菊花,好似滿天的星星降落于地面。它總是以自己純潔、樸實的高尚品質裝點著秋天這個美麗的季節。
秋天來了
秋天來啦,楓樹戴上紅色的手套,菊花姑娘穿上五彩的裙子,銀杏扇著風,正等著迎接豐收的到來。秋天來啦,大雁排成“人”字往南飛,它扇動翅膀,好像在和大家告別。秋天來啦,大樹寫了秋天的信找秋風姐姐幫忙寄信,寄給松鼠,松鼠看了,趕快準備好松果過冬;寄給小燕子,燕子看了,趕快把窩用草蓋得嚴嚴實實的,準備過冬;寄給小蛇,小蛇看了,趕快回洞冬眠;寄給小魚,小魚看了,馬上游向熱帶取暖;寄給小朋友,小朋友看了,馬上跑回家,穿上毛衣,跑到花園里面玩耍。秋天來啦,葡萄掛滿了枝藤,紅的、紫的、白的、淡綠的、紫紅的,五顏六色,美麗極了;蘋果一個個咧開嘴笑,正等著讓人去采摘呢;玉米戴上金燦燦的帽子,告訴大家收獲的季節到了。
初
秋
俗話說:一葉知秋。
早晨,門前的老槐樹上,幾片枯黃的樹葉被風吹落,在空中旋轉飄舞,打了幾個滾兒,緩緩落地。
奶奶說:“天氣轉涼,快立秋了吧!”我翻開了日歷,發現今天正是立秋。望著蔚藍色的天空,是那么的干凈,我想這就是秋天的樣子吧。
秋,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涼爽的風,還給我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原野上的小草,不再像春天那樣嬌嫩,夏天那么翠綠,草尖上泛起了一片片淡黃;牧童悠閑地趕著牛群在放牧。田野里秋實累累,生機盎然:沉甸甸的棉桃壓彎了枝頭,好像一個個銅鈴鐺;火紅的高粱低下了頭,好像在向我敬禮;成熟了的水稻也懷揣著豐收的喜悅;就連田埂上的狗尾巴草也著實垂下了腦袋;芝麻卻追著花兒直往上躥。我不禁感嘆,秋天真美!
3.寫作實踐
學生現場完成寫作實踐一的片段寫作。
4.教師點評
師檢查并點評學生的習作。
點評標準:(1)特征突出;(2)層次清晰;(3)描寫細致;(4)語言優美。
師小結:生活就像五彩的萬花筒,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正如朱熹所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學會積累,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在課文中學到的寫作技巧把生活中自己的點點滴滴、喜怒哀樂記載下來,有了“源頭活水”,我們的寫作必定越來越輕松,越來越享受。
【設計意圖】在談話交流中搜集整理素材,從課文、范文中學習寫作技巧,在具體點評要求里明確寫作方向,只為一層層搭設臺階,幫助學生降低寫作難度,引導學生一步步深入,觀察生活,熱愛寫作。
四、學以致用
師:這個秋天對大家來說是新鮮的,認識了新的老師,新的同學,融入了新的集體。此時此刻,一定有許多見聞、感受、想法令你印象深刻,請同學們暢所欲言。(生自由交流)同學們的見聞、感受和想法的確很豐富,老師建議大家圍繞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點來說。例如,我們可以參考以下話題:
課件出示:
參考話題
1.新的校園,新的環境
2.我是中學生了,感覺真棒
3.我的新同桌真幽默
4.校園里有這么一個有趣的地方
(生選擇一個話題互相討論并講述,教師點評)
提示:可從人、事、景、情、理五個方面簡要評議。
師:同學們討論得很熱烈,那么,讓我們根據剛才在寫作實踐一中學到的方法、經驗,課下完成寫作實踐二,把你的所見所想寫下來吧。
【設計意圖】這是教材中三道寫作實踐里最容易寫的一道題,因為它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有話可說,所以安排為課后寫作訓練。為預防選擇素材的面撒得太廣,造成重點不突出,此環節設計了必要的限定與幫助,用以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和自信心,積極參與作文實踐。
五、布置作業
課后完成教材P18寫作實踐二。
要求:(1)明確寫作中心;(2)寫出真情實感。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析讀例文,引導學生用心觀察和體驗生活,發現生活之美。
2.學習寫記人敘事的文章,學會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間,記錄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教學過程】
一、展示交流
師:上節課課后,我讓大家寫寫進入初中后新的見聞、感受和想法。這節課,我們首先一起來對自己的習作進行診斷,方法如下:
課件出示:
診斷方法
1.是否有錯別字、語病或標點符號誤用?
2.作文是否扣住了“新”字?中心是否明確?
3.材料是否典型,是否有真情實感?
4.條理是否清晰?
5.語言是否流暢?表述是否精確?
1.師指名學生談談自己的診斷結果和寫作體會。
2.小組推薦幾名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由同學互評或教師點評。
二、例文析讀
1.回顧經歷,積累素材
師:從第一個寫作實踐中,我們明白,仔細觀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可以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從第二個寫作實踐中,我們明白,深情凝望生活,用心感悟生活,敏銳地捕捉生活中動情的瞬間也可以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除此之外,我們每個人身上還自帶著一個個素材大寶庫,你們發現了嗎?(明確:我們豐富多彩的記憶)
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一書的“小引”中說:“這十篇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魯迅先生從自己記憶的寶庫中擷取了十個篇章聯珠綴玉,寫成了著名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請大家也從自己記憶的寶庫里尋找一件讓你最難忘的事,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生自由發言,師點評總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到自身,回憶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學會感悟被自己忽視的真情,從自己的生活儲備中提取觸動心靈的人和事。
2.賞析例文
師:現實生活中,有時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讓我們感動。抓住它,敘述出前因后果,描繪出它令你感動的具體細節,讓自己感動了,也一定能打動別人,引起別人的共鳴,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和美的享受。有位小作者以“手”為線索,為我們串起了兩代人的幸福回憶。我們一起來欣賞她的作文《奶奶的手》。
課件出示:
奶奶的手
記得小時候,曾經偎在奶奶的懷里,聽她講故事。忽然,我發現,自己的手是又紅又圓,奶奶的手卻是又瘦又皺。天真的我,禁不住問出聲來。
奶奶笑了,沒有回答。晚上,爸爸對我說——
以前家里很窮,一大家子的生活只靠奶奶一個人打理,但奶奶憑著那雙熱愛勞動的手,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條。奶奶在園子里種了許多的菜。松土、施肥、澆水都要奶奶一人操辦。肥料需要到幾里外的縣城去買,水也要到村外的河里去打,但奶奶從沒有一句怨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回來,那雙手都沾著厚厚一層泥。
每逢秋天,園子里的果實都成熟了,這也是爸爸和叔叔他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他們終于可以吃上一頓好的飯菜了。放學歸來的他們,還沒到家,就聞到一陣飯菜的香味。奶奶做的飯可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好吃,她那雙勤勞的手總能把普通的飯菜做出不一樣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
日月如梭,在那個貧窮卻又最真最切的年代,在奶奶的勞作中,爸爸和弟兄們度過了一個美好而又快樂的童年,他們長大了,一個個相繼離開了家。
離家的時候,奶奶每次都會用那雙已不再細膩的手,連夜縫制一床又松軟又舒適的棉被。可以想象,那床一針一線,用一個母親的愛縫制出的棉被,一定很舒適,一定有種“家”的味道。那時,也許奶奶在抱著棉被泣不成聲,也許奶奶會笑著撫摩棉被,但她一定是幸福的。
奶奶老了,本該盡享天倫之樂,可一個個孫子孫女的出生,使她再一次忙碌起來。我是奶奶看大的,我的童年是快樂的,身上穿的是奶奶為我縫制的小花襖,腳上穿的是奶奶縫的老虎鞋,頂著奶奶扎的羊角辮,快活地奔跑在奶奶的園子里。
奶奶就是用那雙勞動的手,托起她的子女,把他們托出這窮鄉僻壤,托向美好的未來。
那晚之后,直到今天,我一直相信奶奶的手是神奇的,就是那雙勞動的手,帶給我們刻骨銘心的愛,無法割舍的情。每當回想起奶奶那雙勞動了一生的手,我就感到,這一雙手一直在身后托著我,很輕很柔……
思考下列問題:
(1)這篇習作擷取的是誰的回憶?
預設爸爸和“我”,兩代人的回憶。
(2)本文有哪些優秀之處可供借鑒?
預設
①小作者用含情的目光凝視奶奶的“手”,并以此為線索,串起兩代人的幸福回憶,讓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②小作者選材視野開闊,既有爸爸的回憶,又有自己的感受,文章內容豐富。③文章素材豐富,如奶奶做讓人回味無窮的飯菜,奶奶連夜縫制松軟舒適的棉被,奶奶用雙手為孫輩創造幸福童年。
(3)本文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預設
文章通過兩代人的回憶,寫出了小作者珍貴的人生感悟,表達出了一種時代變遷、親情不變的厚重感。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一來可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進一步明確寫作源于生活,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二來用例文引路,喚醒學生潛意識里的寫作欲望和靈感。
三、實戰演練
1.明確題干要求
師:閱讀教材P18的寫作實踐三,讀讀題干和“提示”,然后集中討論一下,你是如何理解這個寫作實踐暗含的要求的。
預設
(1)這個題目可以簡單概括為成長中的事件,范圍比較寬廣,類似于經常碰到的《難忘的一件事》一類的作文題。
(2)一定要注意“成長”這個關鍵詞,在描述這個事件時,一定要寫出自己人生體悟的變化。
(3)要選擇一件有意義的、使“我”成長的事來寫,在文末還應升華主題,寫出自己在經歷這件事后得到的人生啟示。
2.補充寫作提示
師:為了幫助大家完成好這次習作,老師在教材的基礎上,還另外補充了三條“提示”。
課件出示:
提示:
1.選材要小。選取生活中的一兩個片段來刻畫人物、表達感情。從小事入手,于細微處見精神,以小見大,突出“難忘”“印象深刻”。
2.敘事要詳略得當。敘事要圍繞中心,抓住重點,把最能體現事件意義、最能展示人物形象的言行、心理描寫得真實而詳細。同時,要講究剪裁,選取典型的、能揭示事物本質的、有說服力的材料表達中心思想,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3.寫好感人的細節。選擇展示的細節必須真實,要有生活實感,這就要靠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多觀察、多積累。
3.課后完成寫作實踐三
結束語:宋朝大詩人陸游說,寫詩“工夫在詩外”,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積累生活素材,不僅要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同學們,希望你們熱愛生活、熱愛寫作,拿起手中的筆,搜尋過往的時光,記錄令人感動的瞬間,寫下喜怒哀樂,道出所思所想,表達我們陽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寫下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看似容易,實則有難度的習作訓練。在上個環節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經歷的基礎上,在此要讓學生搜尋一些特殊的記憶印象。設計里的分析題目暗含的要求及補充的寫作提示,可以帶領學生有效地突破寫作障礙。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此次的寫作實踐是初中語文學習的第一次寫作課,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留心身邊發生的事,勤于思考,并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其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對生活、對寫作的熱情,增強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情感的信心。
為了幫助學生在初中寫作之旅的初始階段克服寫作的“畏難”心理,本設計基于教材上的三道寫作實踐題目,從觀察感受自然、攝取生活瞬間和選取提煉素材三個角度設計寫作訓練。第一次片段訓練旨在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習得方法,熱愛寫作;第二次自由訓練旨在引導學生凝視生活瞬間,思考生活,進一步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和自信心;第三次全文寫作旨在幫助學生提升理解、篩選和提煉有意義、有啟發性的生活素材的能力,抒寫最真實的體驗和感受。三次訓練,循序漸進。由于設置了一系列學生活動,課堂整體推進較為輕松;在一個個寫作訓練環節中,采用不同形式,為學生搭建了能力攀升的臺階,指導性強。
【范文賞析】
媽媽,您聽我說
親愛的媽媽:
住校的我和在家的您又一周沒見了。您說過,要把心思全放在學習上,不要念家。可每天晚上,寢室一熄燈,我就會想起您,眼淚便悄然無聲地淌下……
您每天晚上都會親切地撫摸著我的頭,抱著我和我說笑;我一困,您就讓我躺進香香的被窩,哄著讓我快快睡覺,那時的我是多么幸福呀!……不過您放心吧,我不會影響學習,相反,每次想您,只會讓我的學習更有勁頭。真的。
媽媽,我很愛您。您說我就是您在黑暗中時突閃出的明星,閃動了您的動力和能量,讓您更有力量生活。這樣說的話,您就像那春天中細密的春雨,滋養了我的心靈,潤濕了我的眼睛,使我用更明亮的眼睛去注意生活中的細節,用更美好的心靈去感受自然世界。您是我學習和向上的動力,是我奮發前進的源泉啊!
都是您的精心呵護和培養,才使得我成為一個富有情趣、敏銳開朗的孩子。清楚地記得我小時候您在月下給我講故事的情景。您坐在陽臺上,我側躺在您的懷中。星空下,我吮著拇指,靜靜地聽您講故事。月亮,彎彎的,夜,那么的恬靜。您講的故事總是那么的精彩有趣,我聽得如癡如醉:荷花精靈牽著我的手和我跳舞,螢火蟲串成的項鏈戴在我的胸前,閃著藍瑩瑩的光;滾著南瓜的小兔子正唱著歌;小豬看見狼,倉皇地躲到磚壘的房屋里;兔子和烏龜比賽跑步;狐貍在獅子面前假威風……
如今,您的手上裂口橫縱,皺紋錯雜在您的頭鬢兩端。您的頭發因為爸爸的幾次生病而迅速花白,白絲中鑲了多少您所付出的心血。您苦澀的酸痛,也同樣深刻在我的心中,無法磨滅。時間悠悠而過,它洗刷不走您對我的恩、我的情。您為我們這個家付出了多少,操勞了多少呀!您平時的待人接物,也教會了我多少做人的道理啊!
秋盡冬來,天轉涼了。您要記得添衣服,注意保暖啊!您的貼心小棉襖不在您身邊提醒您,您也要注意休息啊!
千絲萬縷表不完我心中的愛——我的母親!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生活,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的意識,明了寫作與生活的關系,增強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信心。
3.引導學生從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義的瞬間,記錄自己的感受體驗。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從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義的瞬間,記錄自己的感受體驗。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生活,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的意識,明了寫作與生活的關系,增強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信心。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從生活中發現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2.學會從身邊的事寫起,寫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生活需要我們細心觀察,才能發現它的有趣。下面這些場景或細節,你是否注意過呢?
課件出示:
1.媽媽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過一天的?
2.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
3.校園里最安靜的角落在哪里?
4.你哪個朋友的名字比較有特點?
5.你的同學進教室時,開門、關門的方式各有什么特點?
6.你的語文老師最喜歡穿什么顏色、什么樣式的衣服?
(師指名作答,并對學生的回答簡要點評)
師:由此看來,有不少同學對生活觀察得還不夠細致。進入中學階段,老師希望大家都成為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觀察和感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對我們學習語文很有幫助。
剛才給大家的幾個小測試來自教材P17的知識短文《熱愛生活,熱愛寫作》,大家可以打開教材閱讀這頁的知識短文,總結這個知識短文講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預設
(1)寫作是生活中與人溝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種方式。
(2)寫作就像我們平常說話一樣,寫作就是用筆來說話。話說好了,寫作也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3)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學會觀察、積累,勤于思考。
(4)應該寫有趣的、有意義的或印象深刻的事情、人、物。
(5)寫作還能訓練人的思維。
師小結:這也就是說,我們要熱愛生活,因為寫作的源泉就是生活;我們還要熱愛寫作,因為寫作是很重要的語文素養。
【設計意圖】用幾個小問題測試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是為了警示學生觀察生活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閱讀知識短文,是為了讓學生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并明確寫作與生活的關系。
二、熱愛生活,積累素材
師:有的同學,提到作文就頭痛,望著題目就發蒙,主要是因為無話可說;而有的同學,總有寫不完的新鮮事,生動有趣的文章還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我想,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是否有一雙慧眼,是否有一顆敏感的心,是否善于觀察和感悟生活,并從中選擇貼切的素材,表達我們陽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現在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的作文素材是通過什么方式積累來的?
(生發言后,師歸納)
預設
留心觀察生活,多讀多記,摘抄,有靈感時隨身記……
課件出示:
(1)留心細心,觀察生活。
(2)用心思考,感悟生活。
(3)廣泛閱讀,豐富生活。
(4)多記多寫,美化生活。
……
師:大家的發言,讓老師想起了李賀“錦囊”的故事、梅堯臣“詩袋”的故事及陶宗儀“瓦罐”的故事,讓我們看看這些名人大家是怎樣積累素材的呢?
課件出示:
錦
囊
唐代詩人李賀,為了把詩寫好,每天起得很早,帶上仆人、錦囊,騎上一匹瘦馬,到處漫游。
一路上,他細心觀察和了解自然風物,即景吟詩,每逢想出佳句就寫在紙條上,放入錦囊之中。就這樣從早到晚堅持積累生活素材,勤奮地進行詩歌創作。
正因為李賀不辭辛勞,精雕細琢,才使得他的詩篇千年傳誦。
詩
袋
宋代著名的詩人梅堯臣,凡外出游玩或訪親會友時,總是隨身帶著一個號稱“詩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鮮的事或美麗的風景,有時成句,有時成詩,立即用筆在紙上記下,把它投入袋中。長此以往,梅堯臣的詩作獲得了很高的成就。
瓦
罐
元末明初的文學家陶宗儀,他積累資料的辦法既不是“錦囊”和“詩袋”,也不是現代的“卡片箱”,而是一只奇妙的“瓦罐”。
他曾在松江隱居過,那時,他一邊參加農業勞動,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在樹蔭下捋摘樹葉,記錄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然后將這些樹葉放入家中的瓦罐里。日積月累,年復一年,十年竟積累下十幾大罐。后來,他就用這些積累的資料寫成了一部共有三十卷的巨著《南村輟耕錄》。
師小結:同學們,中學時代是人生路途中一個新的時期,我們的情感在豐富,心智在成熟,認知能力在提高,我們的生活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豐富多彩的生活,既簡單又復雜,既平凡又偉大!家庭讓我們感受親情的溫馨與美好,校園讓我們體驗成長的快樂與煩惱,而社會生活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磨礪自己的舞臺。讓我們熱愛生活,在生活中發現自然之美、人情之美;讓我們熱愛寫作,在寫作中提升能力,進一步完善自我吧。
【設計意圖】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涓涓不息。此環節的交流與討論,旨在幫助學生打通生活與作文素材的通道,認識生活與寫作的關系,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熱愛生活,熱愛寫作。
三、寫作指導
1.技巧歸納
師: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來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最近,你留心觀察生活了嗎?你發現你周圍的生活有什么變化了嗎?
(生討論后回答)
預設
(1)植物大多都出現了落葉現象,一些植物的葉子由綠色變成了黃色;
(2)桂花飄香,菊花爭艷,一串紅、雞冠花等花兒也開放了;
(3)果園和田野里一片豐收的景象;
(4)天氣轉涼,空氣變干燥,氣溫冷熱交替頻繁;
(5)白天逐漸變短;
……
師:現在已經步入秋天了,這是一個多彩的季節,秋高氣爽,黃葉翻飛,大自然向我們展示了另一番多彩的景致。你能把這些變化寫下來嗎?寫作之前,我們先回顧本單元課文里的寫景精彩片段,總結概括寫景的技巧。
課件出示:
寫景的技巧
1.抓住景物特點。如《濟南的冬天》就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來寫。觀察家鄉九月份的氣候和景物特點,可以從景物本身的色、狀、形、味等方面來描寫,也可以從自己的感受(如穿戴)等方面來描寫。
2.合理選擇寫作手法。在具體描寫中,還應根據事物的具體情況,綜合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并抓住事物的特點,恰當地運用詞語,貼切地采用修辭手法及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具體描繪出事物的特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合理安排寫作順序。按一定次序寫景狀物,可以讓文章更有條理。如《春》中“春花圖”按照由高到低的空間順序寫花,《濟南的冬天》中寫“薄雪覆蓋下的小山”時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寫山,《雨的四季》按照四季變化的時間順序寫不同季節雨的不同特點。
1.范文展示
課件出示:
秋天的花
秋天是花的季節。你瞧,盡管許多花都凋謝了,但月季花仍然在露出笑臉,耐寒傲霜的菊花才剛剛開放。菊花雖然沒有牡丹那么富貴高雅,也沒有玫瑰那么芬芳,但是它是秋天的象征。瞧,那黃的賽金、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的菊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地開著,有的像扁盤,有的像無數條龍在空中飛舞,還有的一下子開放出千千萬萬朵小菊花,好似滿天的星星降落于地面。它總是以自己純潔、樸實的高尚品質裝點著秋天這個美麗的季節。
秋天來了
秋天來啦,楓樹戴上紅色的手套,菊花姑娘穿上五彩的裙子,銀杏扇著風,正等著迎接豐收的到來。秋天來啦,大雁排成“人”字往南飛,它扇動翅膀,好像在和大家告別。秋天來啦,大樹寫了秋天的信找秋風姐姐幫忙寄信,寄給松鼠,松鼠看了,趕快準備好松果過冬;寄給小燕子,燕子看了,趕快把窩用草蓋得嚴嚴實實的,準備過冬;寄給小蛇,小蛇看了,趕快回洞冬眠;寄給小魚,小魚看了,馬上游向熱帶取暖;寄給小朋友,小朋友看了,馬上跑回家,穿上毛衣,跑到花園里面玩耍。秋天來啦,葡萄掛滿了枝藤,紅的、紫的、白的、淡綠的、紫紅的,五顏六色,美麗極了;蘋果一個個咧開嘴笑,正等著讓人去采摘呢;玉米戴上金燦燦的帽子,告訴大家收獲的季節到了。
初
秋
俗話說:一葉知秋。
早晨,門前的老槐樹上,幾片枯黃的樹葉被風吹落,在空中旋轉飄舞,打了幾個滾兒,緩緩落地。
奶奶說:“天氣轉涼,快立秋了吧!”我翻開了日歷,發現今天正是立秋。望著蔚藍色的天空,是那么的干凈,我想這就是秋天的樣子吧。
秋,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涼爽的風,還給我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原野上的小草,不再像春天那樣嬌嫩,夏天那么翠綠,草尖上泛起了一片片淡黃;牧童悠閑地趕著牛群在放牧。田野里秋實累累,生機盎然:沉甸甸的棉桃壓彎了枝頭,好像一個個銅鈴鐺;火紅的高粱低下了頭,好像在向我敬禮;成熟了的水稻也懷揣著豐收的喜悅;就連田埂上的狗尾巴草也著實垂下了腦袋;芝麻卻追著花兒直往上躥。我不禁感嘆,秋天真美!
3.寫作實踐
學生現場完成寫作實踐一的片段寫作。
4.教師點評
師檢查并點評學生的習作。
點評標準:(1)特征突出;(2)層次清晰;(3)描寫細致;(4)語言優美。
師小結:生活就像五彩的萬花筒,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正如朱熹所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學會積累,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在課文中學到的寫作技巧把生活中自己的點點滴滴、喜怒哀樂記載下來,有了“源頭活水”,我們的寫作必定越來越輕松,越來越享受。
【設計意圖】在談話交流中搜集整理素材,從課文、范文中學習寫作技巧,在具體點評要求里明確寫作方向,只為一層層搭設臺階,幫助學生降低寫作難度,引導學生一步步深入,觀察生活,熱愛寫作。
四、學以致用
師:這個秋天對大家來說是新鮮的,認識了新的老師,新的同學,融入了新的集體。此時此刻,一定有許多見聞、感受、想法令你印象深刻,請同學們暢所欲言。(生自由交流)同學們的見聞、感受和想法的確很豐富,老師建議大家圍繞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點來說。例如,我們可以參考以下話題:
課件出示:
參考話題
1.新的校園,新的環境
2.我是中學生了,感覺真棒
3.我的新同桌真幽默
4.校園里有這么一個有趣的地方
(生選擇一個話題互相討論并講述,教師點評)
提示:可從人、事、景、情、理五個方面簡要評議。
師:同學們討論得很熱烈,那么,讓我們根據剛才在寫作實踐一中學到的方法、經驗,課下完成寫作實踐二,把你的所見所想寫下來吧。
【設計意圖】這是教材中三道寫作實踐里最容易寫的一道題,因為它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有話可說,所以安排為課后寫作訓練。為預防選擇素材的面撒得太廣,造成重點不突出,此環節設計了必要的限定與幫助,用以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和自信心,積極參與作文實踐。
五、布置作業
課后完成教材P18寫作實踐二。
要求:(1)明確寫作中心;(2)寫出真情實感。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析讀例文,引導學生用心觀察和體驗生活,發現生活之美。
2.學習寫記人敘事的文章,學會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間,記錄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教學過程】
一、展示交流
師:上節課課后,我讓大家寫寫進入初中后新的見聞、感受和想法。這節課,我們首先一起來對自己的習作進行診斷,方法如下:
課件出示:
診斷方法
1.是否有錯別字、語病或標點符號誤用?
2.作文是否扣住了“新”字?中心是否明確?
3.材料是否典型,是否有真情實感?
4.條理是否清晰?
5.語言是否流暢?表述是否精確?
1.師指名學生談談自己的診斷結果和寫作體會。
2.小組推薦幾名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由同學互評或教師點評。
二、例文析讀
1.回顧經歷,積累素材
師:從第一個寫作實踐中,我們明白,仔細觀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可以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從第二個寫作實踐中,我們明白,深情凝望生活,用心感悟生活,敏銳地捕捉生活中動情的瞬間也可以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除此之外,我們每個人身上還自帶著一個個素材大寶庫,你們發現了嗎?(明確:我們豐富多彩的記憶)
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一書的“小引”中說:“這十篇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魯迅先生從自己記憶的寶庫中擷取了十個篇章聯珠綴玉,寫成了著名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請大家也從自己記憶的寶庫里尋找一件讓你最難忘的事,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生自由發言,師點評總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到自身,回憶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學會感悟被自己忽視的真情,從自己的生活儲備中提取觸動心靈的人和事。
2.賞析例文
師:現實生活中,有時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讓我們感動。抓住它,敘述出前因后果,描繪出它令你感動的具體細節,讓自己感動了,也一定能打動別人,引起別人的共鳴,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和美的享受。有位小作者以“手”為線索,為我們串起了兩代人的幸福回憶。我們一起來欣賞她的作文《奶奶的手》。
課件出示:
奶奶的手
記得小時候,曾經偎在奶奶的懷里,聽她講故事。忽然,我發現,自己的手是又紅又圓,奶奶的手卻是又瘦又皺。天真的我,禁不住問出聲來。
奶奶笑了,沒有回答。晚上,爸爸對我說——
以前家里很窮,一大家子的生活只靠奶奶一個人打理,但奶奶憑著那雙熱愛勞動的手,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條。奶奶在園子里種了許多的菜。松土、施肥、澆水都要奶奶一人操辦。肥料需要到幾里外的縣城去買,水也要到村外的河里去打,但奶奶從沒有一句怨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回來,那雙手都沾著厚厚一層泥。
每逢秋天,園子里的果實都成熟了,這也是爸爸和叔叔他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他們終于可以吃上一頓好的飯菜了。放學歸來的他們,還沒到家,就聞到一陣飯菜的香味。奶奶做的飯可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好吃,她那雙勤勞的手總能把普通的飯菜做出不一樣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
日月如梭,在那個貧窮卻又最真最切的年代,在奶奶的勞作中,爸爸和弟兄們度過了一個美好而又快樂的童年,他們長大了,一個個相繼離開了家。
離家的時候,奶奶每次都會用那雙已不再細膩的手,連夜縫制一床又松軟又舒適的棉被。可以想象,那床一針一線,用一個母親的愛縫制出的棉被,一定很舒適,一定有種“家”的味道。那時,也許奶奶在抱著棉被泣不成聲,也許奶奶會笑著撫摩棉被,但她一定是幸福的。
奶奶老了,本該盡享天倫之樂,可一個個孫子孫女的出生,使她再一次忙碌起來。我是奶奶看大的,我的童年是快樂的,身上穿的是奶奶為我縫制的小花襖,腳上穿的是奶奶縫的老虎鞋,頂著奶奶扎的羊角辮,快活地奔跑在奶奶的園子里。
奶奶就是用那雙勞動的手,托起她的子女,把他們托出這窮鄉僻壤,托向美好的未來。
那晚之后,直到今天,我一直相信奶奶的手是神奇的,就是那雙勞動的手,帶給我們刻骨銘心的愛,無法割舍的情。每當回想起奶奶那雙勞動了一生的手,我就感到,這一雙手一直在身后托著我,很輕很柔……
思考下列問題:
(1)這篇習作擷取的是誰的回憶?
預設爸爸和“我”,兩代人的回憶。
(2)本文有哪些優秀之處可供借鑒?
預設
①小作者用含情的目光凝視奶奶的“手”,并以此為線索,串起兩代人的幸福回憶,讓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②小作者選材視野開闊,既有爸爸的回憶,又有自己的感受,文章內容豐富。③文章素材豐富,如奶奶做讓人回味無窮的飯菜,奶奶連夜縫制松軟舒適的棉被,奶奶用雙手為孫輩創造幸福童年。
(3)本文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預設
文章通過兩代人的回憶,寫出了小作者珍貴的人生感悟,表達出了一種時代變遷、親情不變的厚重感。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一來可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進一步明確寫作源于生活,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二來用例文引路,喚醒學生潛意識里的寫作欲望和靈感。
三、實戰演練
1.明確題干要求
師:閱讀教材P18的寫作實踐三,讀讀題干和“提示”,然后集中討論一下,你是如何理解這個寫作實踐暗含的.要求的。
預設
(1)這個題目可以簡單概括為成長中的事件,范圍比較寬廣,類似于經常碰到的《難忘的一件事》一類的作文題。
(2)一定要注意“成長”這個關鍵詞,在描述這個事件時,一定要寫出自己人生體悟的變化。
(3)要選擇一件有意義的、使“我”成長的事來寫,在文末還應升華主題,寫出自己在經歷這件事后得到的人生啟示。
2.補充寫作提示
師:為了幫助大家完成好這次習作,老師在教材的基礎上,還另外補充了三條“提示”。
課件出示:
提示:
1.選材要小。選取生活中的一兩個片段來刻畫人物、表達感情。從小事入手,于細微處見精神,以小見大,突出“難忘”“印象深刻”。
2.敘事要詳略得當。敘事要圍繞中心,抓住重點,把最能體現事件意義、最能展示人物形象的言行、心理描寫得真實而詳細。同時,要講究剪裁,選取典型的、能揭示事物本質的、有說服力的材料表達中心思想,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3.寫好感人的細節。選擇展示的細節必須真實,要有生活實感,這就要靠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多觀察、多積累。
3.課后完成寫作實踐三
結束語:宋朝大詩人陸游說,寫詩“工夫在詩外”,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積累生活素材,不僅要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同學們,希望你們熱愛生活、熱愛寫作,拿起手中的筆,搜尋過往的時光,記錄令人感動的瞬間,寫下喜怒哀樂,道出所思所想,表達我們陽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寫下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看似容易,實則有難度的習作訓練。在上個環節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經歷的基礎上,在此要讓學生搜尋一些特殊的記憶印象。設計里的分析題目暗含的要求及補充的寫作提示,可以帶領學生有效地突破寫作障礙。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此次的寫作實踐是初中語文學習的第一次寫作課,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留心身邊發生的事,勤于思考,并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其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對生活、對寫作的熱情,增強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情感的信心。
為了幫助學生在初中寫作之旅的初始階段克服寫作的“畏難”心理,本設計基于教材上的三道寫作實踐題目,從觀察感受自然、攝取生活瞬間和選取提煉素材三個角度設計寫作訓練。第一次片段訓練旨在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習得方法,熱愛寫作;第二次自由訓練旨在引導學生凝視生活瞬間,思考生活,進一步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和自信心;第三次全文寫作旨在幫助學生提升理解、篩選和提煉有意義、有啟發性的生活素材的能力,抒寫最真實的體驗和感受。三次訓練,循序漸進。由于設置了一系列學生活動,課堂整體推進較為輕松;在一個個寫作訓練環節中,采用不同形式,為學生搭建了能力攀升的臺階,指導性強。
【范文賞析】
媽媽,您聽我說
親愛的媽媽:
住校的我和在家的您又一周沒見了。您說過,要把心思全放在學習上,不要念家。可每天晚上,寢室一熄燈,我就會想起您,眼淚便悄然無聲地淌下……
您每天晚上都會親切地撫摸著我的頭,抱著我和我說笑;我一困,您就讓我躺進香香的被窩,哄著讓我快快睡覺,那時的我是多么幸福呀!……不過您放心吧,我不會影響學習,相反,每次想您,只會讓我的學習更有勁頭。真的。
媽媽,我很愛您。您說我就是您在黑暗中時突閃出的明星,閃動了您的動力和能量,讓您更有力量生活。這樣說的話,您就像那春天中細密的春雨,滋養了我的心靈,潤濕了我的眼睛,使我用更明亮的眼睛去注意生活中的細節,用更美好的心靈去感受自然世界。您是我學習和向上的動力,是我奮發前進的源泉啊!
都是您的精心呵護和培養,才使得我成為一個富有情趣、敏銳開朗的孩子。清楚地記得我小時候您在月下給我講故事的情景。您坐在陽臺上,我側躺在您的懷中。星空下,我吮著拇指,靜靜地聽您講故事。月亮,彎彎的,夜,那么的恬靜。您講的故事總是那么的精彩有趣,我聽得如癡如醉:荷花精靈牽著我的手和我跳舞,螢火蟲串成的項鏈戴在我的胸前,閃著藍瑩瑩的光;滾著南瓜的小兔子正唱著歌;小豬看見狼,倉皇地躲到磚壘的房屋里;兔子和烏龜比賽跑步;狐貍在獅子面前假威風……
如今,您的手上裂口橫縱,皺紋錯雜在您的頭鬢兩端。您的頭發因為爸爸的幾次生病而迅速花白,白絲中鑲了多少您所付出的心血。您苦澀的酸痛,也同樣深刻在我的心中,無法磨滅。時間悠悠而過,它洗刷不走您對我的恩、我的情。您為我們這個家付出了多少,操勞了多少呀!您平時的待人接物,也教會了我多少做人的道理啊!
秋盡冬來,天轉涼了。您要記得添衣服,注意保暖啊!您的貼心小棉襖不在您身邊提醒您,您也要注意休息啊!
千絲萬縷表不完我心中的愛——我的母親!
【賞析】這篇文章寫得自然、大方。小作者十分注意觀察生活,帶著真實的情感回憶與媽媽朝夕相處的歡樂時光,進而用抒情的語調、優美的語句抒寫對媽媽的想念和感激之情,處處彰顯一個小姑娘的細膩和動情。平淡的語句直接感染著每一位讀者。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童謠的音韻美;
2.培養學生喜愛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二)知識要點:
1.學習并朗讀這首童謠。
2.能正確認讀本課11個生字。
(三)學法和習慣:
1.學習用指讀的方法聽讀識字。
2.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漢字。
教學重點:
認讀本課的11個生字;通過朗讀感受童謠的音韻美。
教學難點:
兩、朋、友這三個字學生不常見,掌握起來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你們數學學數字了嗎?(學了)今天這節語文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和數字有關的兒歌“數字歌”(老師板書)。
二、講授新課
1.這首小兒歌非常有趣,里面藏著好多小動物呢!打開書第11頁看看你能不能很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動物。(訓練學生說完整話。)
2.如果你們能數出這些動物朋友各有幾只,他們就會從課本中跑出來和你們做游戲。請用數字標在圖旁邊。(老師把阿拉伯數字貼在黑板上。)學生匯報動物的只數,(要訓練學生說完整話。)學生每說出一種動物老師就在黑板上貼小動物的.圖片,并把它們貼到相對應的數字下面。
3.自己小聲地讀一讀,把不認識的字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4.聽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尤其要聽清你不認識字的字音。在聽錄音時要用手指著每一個字,聽到哪,指到哪。(培養學生指讀習慣,滲透聽讀識字的方法。)
(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就應這樣長抓不懈。如:說完整話;指讀方法的訓練)
5.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注意:邊讀邊用手指著。讀后,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學有收獲的意識。)
6.自己再讀兒歌,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請教,也可以問老師。如果認識了,就把記號擦掉。
(教給學生識字的途徑)
7.你們學得真努力,課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你們是否真的認識它們了。瞧,他們偷偷的溜出了門。(從黑板上的課文中拿出一、兩、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和誰是朋友?(不按順序出示,讓學生把這些漢字與黑板上的數字一一對應貼。再單獨拿每個漢字數字卡片讓生讀完返還到課文中。)
8.孩子們,還有幾個字在跟我們捉謎藏,來看一看(出示卡片“小朋友”“數字”)每個詞兩生讀,再齊讀。
9.現在更難了,誰還會讀?(出示“小”“朋”“友”“數”“兩”“只”“個”這幾個字讓生單獨認讀。字為紅色,讀完貼在黑板上課文中的空白處)在讀“只”時,老師把“只’字放在課文中:三小羊、四雞、五鴨,(生讀。)誰還能照樣子說說?再讀“個”時,問生:看看周圍,你還能想到什么?(引導生聯系生活說出幾個用“個”做量詞的短語)你們不光字記的好,還能在生活中注意積累,真是很了不起。
(注重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學習,鞏固了知識,培養了能力。)
10.我們手里都有生字小卡片,請兩個同學一起互相說說“悄悄話”,說說你都認識哪個字了,怎么認識的?不會想想怎么辦?
11.字娃娃都回家了,你們還愿意讀課文嗎?同桌兩個人互相讀:如果都他讀對了,你就用你喜歡的方式,夸夸他。如果他不僅讀對了,而且讀得特別好,你可以獎勵他一顆小星星。如果他還有不認識的字,你就幫幫他。
(把評價的權利還給了學生,為他們交流情感、分享收獲、體驗成功提供了空間。)
三、復習鞏固
1.師生對讀。
2.男女生對讀。
3.做數字拍手歌。(兩人結成一組,用你拍一,我拍一的方式,填上數字歌的詞,老師可先和一名同學做個示范。)
四、小結
誰說說你這節課的收獲?
(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強化學有收獲的意識。)
你們的收獲課真不小,能用你們的收獲來幫助小貓解決問題嗎?出示第14頁小貓釣魚的圖,全班共同作練習。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6
一、 出示《游子吟》古詩。指名讀。
二、 檢查預習。
1、 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板書:孟郊)他是哪個朝代的人?(唐朝)
2、 他為什么寫這首詩?(生:他想銘記母親對自己的慈愛)板書:銘記(什么叫銘記)生:永遠記住
3、 師小結:他就是想記住母親的恩情,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請學生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師生共同板書師提示學生注意恩是上因下心。
三、 自由讀一節,動筆畫出給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小組內交流最感動的句子。生1: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補衣服。從一針針一線線體會到了母親很關心很愛他,縫得很仔細,指名2-3人讀中體會問:她在縫衣服時還會想些什么?你從中又體會到了什么?(生1說舍不得兒子走;生2說她想兒子早點回來)
第二節中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深?指名說并讀。(師點評你讀出了母親對兒子的不舍)生2讀(師點評你讀出了依依不舍)生齊讀。這時孟郊看到母親頭上怎樣?他心里又會怎樣想?生1她昨夜肯定沒睡好,為我操心生2母親昨晚睡遲起早生3:母親為兒子操心把頭發都弄白了。師:濕潤是什么意思?(眼淚在眼眶里打轉轉沒流下來)
師小結:母親的恩情一方面體現在行動上,一方面體現在語言上。板書
四、 讓我們輕輕地讀這首詩,找出文中和詩句相對應的句子,仔細聽。
師: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母親的.恩情啊!(生:):
師:有一天,兒子要出遠門了,母親給他縫補衣服。
師: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生;臨行密密縫
師讓學生說意恐遲遲歸的意思。
讓學生練習背誦,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內背上。一組展示背誦(齊背)背得怎樣?有感情嗎?另一組挑戰背。師小結:剛才兩小組同學把最后一行詩句背誦的特有感情又《游子吟》齊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千古名句,要記住。那么我們能為母親做些什么呢?小組內討論,看誰能做一個愛母親的孩子
生1幫母親洗衣服、刷碗、切菜、等做家務。生3:洗腳。
師:希望你能說到做到,落實到行動上今晚給母親洗腳。
板書: 行動上
母親的恩情 太陽的光暉
銘記 語言上
孟郊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7
寫作
寫人要抓住特點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抓住特征刻畫人物。
2.體會細節描寫對于塑造人物的作用。
3.培養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善于積累的習慣,并鼓勵學生將這些信息準確、形象地表達出來。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學會抓住特征刻畫人物。體會細節描寫對于塑造人物的作用。
2.培養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善于積累的習慣,并鼓勵學生將這些信息準確、形象地表達出來。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觀察方法,學會抓住特征刻畫人物。
2.學習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等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
古時候,有一個縣衙貼出告示,要抓一小偷,告示內容是:今有一人入室偷竊,所盜數額巨大,現懸賞五十兩緝捕。該小偷,個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臉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嘴巴不寬不窄。請有線索者速告本縣。
師:通過這則告示,能抓到小偷嗎?為什么?
預設
不能。因為這則告示對小偷的描述沒有突出小偷的外貌特征,沒有辨識標志。
師:由此觀之,要寫好人物,只有仔細觀察,抓住外貌特征,才能寫誰像誰。
(板書課題:寫人要抓住特點)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旨在通過故事導入,降低學生對抓外貌特征寫人作文的畏難情緒,激發學生對人物外貌特征的重要性的認識和學習本課內容的參與意識。
二、讀教材,學方法
1.了解描寫手法
學生自主閱讀教材P54“寫人要抓住特點”,并交流思考:如何寫出人物特點?
預設
課件出示:
(1)以貌傳神,寫出人物的特點。
外貌描寫又叫肖像描寫,指對人物的體態、容貌、衣著、神情的描寫。外貌描寫的要求:根據需要,抓住特征,繪形傳神,刻畫性格,顯示靈魂。外貌描寫必須切合文章的主題,能為刻畫人物服務。
(2)用語言、動作描寫等展示人物個性。
言為心聲。一個人的語言表達是展示其性格特征的鏡子。所以,寫人一定要重視語言描寫,選擇人物有代表性的語句來刻畫其內心世界,表現其個性和思想。注意語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動作描寫能表現人物性格。除語言外,人的行為也是受思想感情支配的。動作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人物品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寫人物的行為,就必須細心觀察人物的動作,精心選擇最準確、最恰當的詞語。
(3)用心理描寫直接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通過對人物的心理進行描寫,能夠直接深入人物靈魂,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感情。心理描寫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不可主觀臆造,不可無限制地擴大。
2.分析示例,加深理解
師:接下來,讓我們根據例文了解一下各種描寫手法。
課件出示:
(1)外貌描寫
“畫”肖像時,可描寫人物的容貌、衣著、體態、神情等。還可以抓住人物的局部特征重點描繪,如小酒窩、瞇縫眼、憂郁的眼神、樂觀的笑容等。
【示例】他長得十分可愛,像國寶大熊貓一樣憨態可掬。他的頭圓圓的,虎頭虎腦,看似愚笨,其實十分聰慧。他的發型很是特別,額頭前的頭發整齊排列,呈半弧形,像是用一只碗在額頭上扣了一個圈兒。圓圓的腦袋,配上他那個性的發型,那形象簡直萌到爆!
(2)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要能夠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現出個性特征來。
【示例】周瑞家的進來笑道:“林姑娘,姨太太著我送花兒與姑娘戴來了。”寶玉聽說,便先問:“什么花兒?拿來給我。”一面便伸手接過來了。開匣看時,原來是宮制堆紗新巧的假花兒。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不言語。(曹雪芹《紅樓夢》)
(3)動作描寫
“描”人物的行為、動作時,要抓住人物個性化的動作,精心選擇恰當的動詞,運用細節描寫,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現人物特點。
【示例】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4)心理描寫
“刻畫”心理,要寫出人物細微的感情和心理變化過程,反映出人物的感受、特點。
【示例】我獨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滿了喜悅,企盼著新的一天快些來到。啊!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再塑生命的人》)
三、繪名人,學經典
1.經典再回顧
師:下面我們再看看幾處經典描寫,通過分析人物的描寫方法,說說這些句子分別表現了人物的哪些精神品質或性格特征。
課件出示:
《朝花夕拾》人物我了解
(1)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外貌描寫)
(2)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神態、動作描寫)
(3)“哥兒,你牢牢記住!”她極其鄭重地說。“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睜開眼睛,第一句話就得對我說:‘阿媽,恭喜恭喜!’記得么?你要記著,這是一年的運氣的事情。不許說別的話!說過之后,還得吃一點福橘。”(神態、語言描寫)
(生討論后發言,逐一分析)
預設
(1)通過“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具體地描寫了藤野先生的外貌,表現了藤野先生生活儉樸、治學嚴謹的學者形象。
(2)這一句中“微笑”的神態和“將頭仰起,搖著,向后拗過去,拗過去”的動作描寫,準確生動地描寫出先生讀書時的專注認真與全身心投入的沉醉狀態,說明先生讀書對“我”來說是很有感染力的。
(3)通過阿長“極其鄭重”的神態,一再叮囑的語言,描寫了阿長在除夕夜對“我”的認真叮囑,表現了阿長的迷信、愚昧以及對新的一年的期盼。
師小結: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要寫出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必須抓住人物的特征,細致描摹,著眼于神,揭示其精神內涵。
2.典型人物描摹
下面我們一起來描摹經典人物,看是否能用文字寫出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征。
課件出示:
觀察下面魯迅的圖片,通過外貌描寫表現出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
(1)學生結合自己對魯迅先生的'了解,嘗試寫作。
(2)小組交流。
(3)教師展示名家作品片段并引導分析。
課件出示:
他的面孔是黃里帶白,瘦得叫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原是瓦片頭,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阿累《一面》)
師:這段文字從哪幾個方面對魯迅先生進行了外貌描寫?哪些詞語能體現魯迅先生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
預設
從面容、頭發、胡須三個方面對先生進行了外貌描寫。先生面部消瘦,但精神很好。“一根一根”“精神抖擻”“直豎”“打眼”“濃墨寫的隸體”等字眼表現了先生頑強和倔強的性格特點,這正是作者要極力刻畫的民主戰士的形象。
3.修改習作
(1)學生將剛才的習作進行再次修改,著眼于通過外貌描寫體現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
(2)小組內再次展示習作,評選優秀習作。
(3)全班展示修改成果:每組選出一篇修改前后的對比習作,展示交流。
(4)師生根據展示作品,點評。
【設計意圖】本環節意在引導學生明確人物描寫方法的作用,引導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和實踐中逐步提升描寫人物的能力。
四、繪同學,用方法
師:平時,我們最熟悉的人莫過于朝夕相處的同學,你仔細觀察過你的同學嗎?你能用文字描述出來,讓別人猜出他(她)是誰嗎?
1.學生習作,小練筆
課件出示:
請同學們現場仔細觀察同桌或你最熟悉的一個同學,結合他(她)平時的語言、動作、神態,用200字左右的文字給他(她)“畫”一幅肖像。寫好后,展示出來,我們一起來猜猜他(她)是誰。
(1)學生寫作。
(2)小組互相交流評價。
(3)小組推薦優秀習作展示:展示——猜人物——點評。
2.修改范文,明確方法
(1)修改示例。
師:這些同學們都能抓住同學特征,讓人一猜就中。本節課開頭講的那個故事里的小偷,因外貌特征描寫不突出,難以辨別。假如你是縣官身邊的師爺,你認為如何修改告示才方便抓住小偷呢?
(生自主修改,師指名展示并點評)
(2)修改習作。
小組合作,修改剛才描寫同學的習作。
步驟:
①小組內,每個同學再次展示習作。
②小組長組織,對不能很好突出人物特征的習作逐一進行集中修改。
③全班展示修改成果:每組選出一篇修改前后的對比習作,展示交流。
④師生對展示作品一一點評。
結束語:這節課,我們知道了寫人要抓住特點。要抓住特點,先要學會細心觀察,從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細致觀察,寫出人物個性特點。抓住特點描寫人物就是為了表現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讓學生描述自己的同學,進行小寫作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板書設計】
寫人要抓住特點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以事寫人,在典型事例中刻畫人物形象。
2.能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突出人物特征。
【教學過程】
一、啟發思考,導入新課
師:“人”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處在一件件事情中。要把人寫“活”,寫成“他自己”,就要把人放在事件中寫,寫他與別人的交往,寫他富有個性的語言、動作行為和心理活動。所以,要想寫出一個人的精神特征,還要學會以事寫人。
(板書:以事寫人)
二、精選事例,以事寫人
師:我們在寫人時,會發現有很多事情可以寫。哪些事是必須寫的,哪些事是可寫可不寫的,哪些事是完全沒必要寫的呢?這時我們心中要有一個核心,即能夠表現人物特征的事情要寫,表現人物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的事更要重點寫。寫的事情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幾件。
1.課文引路,學習方法
師:現在我們以《再塑生命的人》為例,學習通過幾件事表現人物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的寫法。
(1)回顧《再塑生命的人》,師生一起理出課文的主要事件:
課件出示:
①1887年3月3日,莎莉文老師來到海倫的身邊,握住了海倫的手,把她緊緊抱在懷里。
②莎莉文老師送給海倫布娃娃,并且在她的手上拼寫“doll”。
③莎莉文老師又給海倫一個更大的布娃娃,繼續在她的手上拼寫“doll”。
④當莎莉文老師與海倫為“杯”和“水”兩個詞發生爭執,海倫總將“杯”和“水”混為一談時,莎莉文老師暫時丟開這個問題,重新練習“doll”這個詞。
⑤在海倫摔壞了布娃娃后莎莉文老師沒有生氣,而是把布娃娃的碎布掃到爐子邊,帶海倫外出。
⑥散步到井房,莎莉文老師把海倫的手放在噴水口下,讓水在她手上流過,讓她理解了“水”這個詞。
(2)根據主要事件,引導學生畫出思維導圖并顯示:
課件出示:
師:這些事例,都是圍繞著莎莉文老師的教學展開,代表了她教育“我”的不同階段。井房的經歷是全文的高潮,“我”的學習由量變到質變,表明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取得了初步成功。這些事例,都表現出莎莉文老師的耐心、愛心和高超的教育藝術。
2.課堂實踐,寫作交流
課件出示:
請參照上面的示例,選取一個熟悉的人為寫作對象,先思考要描寫的人物的特點,然后在腦海中選擇事例,再畫出思維導圖。
參考寫作對象:我的老師、我的同學、我的爸爸(媽媽)、我的偶像等。
步驟:
(1)學生自選主題,畫思維導圖。
(2)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引導學生明確如何圍繞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選擇材料,刻畫人物內在的個性特征。兩個環節,從課內引申到課外實踐,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直觀易學。
三、抓住細節,事中顯神
當我們寫多件事情表現人物時,要處理好敘事的詳略。詳寫的事情也不能面面俱到地展開敘述,而應該突出重點,要將概括敘述與具體敘述相結合,力求通過一些具體而微小的細節表現人物特點。
1.例文引路,學習方法
師:下面我們一起以魏巍的《我的老師》為例,學習多件事情敘述的詳略安排,學習用細節刻畫表現人物形象。
(1)師印發并指導學生閱讀魏巍的《我的老師》。(見《教師教學用書》P161第三單元寫作的“例文評析”欄目)
(2)明確閱讀要求。
課件出示:
閱讀要求
①勾畫出描寫蔡老師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語句,體會語句表達的真摯感情。
②概括出本文寫的七件小事。
③標注出每件事的詳略。
預設
七件小事:①蔡老師假裝發怒;②教“我們”跳舞;③帶“我們”觀察蜜蜂;④教“我們”讀詩;⑤“我”看老師寫字;⑥看老師收拾東西;⑦夢里尋師。
(3)閱讀交流。
師:你從這篇文章中看到魏巍是怎樣表現蔡老師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的?
(生討論,師指名表述意見)
預設
①通過寫七件具體的事情表現蔡老師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②通過對蔡老師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的細致描寫,表現了蔡老師溫柔美麗、善于觀察孩子內心的性格特點。
2.課堂實踐,寫作交流
(1)完善思維導圖。
同學們進一步完善剛才畫的思維導圖,做如下改進:
課件出示:
完善思維導圖:
①在你的中心部分注明你要表現的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如:我的老師——幽默風趣,知識淵博,愛生如子。
②圍繞你想表現的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標注出事例的詳略及順序安排。
③用150字左右,寫出其中一個小細節。
(2)交流展示。
①小組互相交流,互相評價。
②推薦優秀作品展示,師生評價。
要求:看細節是否能刻畫人物精神,詳略安排是否圍繞中心。
結束語: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明白了“人”不可能脫離事情單獨存在,學習了在具體的事情中表現人物的方法,知道了通過幾件事情表現人物的時候,要對事情做詳略處理,更要有細節描寫,人物才會活靈活現,才能形神兼備。
希望同學們平時多注意用心觀察,抓住特征,勤于練筆,積累經驗,讓筆下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對一、二課時所學的知識點的綜合運用,是綜合能力的展示。通過對完整文章的分析,全面了解圍繞人物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選擇材料,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課堂實踐可操作性強,直觀,易于學生學習和評價。
四、布置作業
以下題目二選一:
1.根據你課內完成的思維導圖,完成一篇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題目自擬。不少于500字。
2.你有自己的偶像嗎?選擇一個你最崇拜的偶像,搜集關于他(她)的圖片、材料,畫出思維導圖,選取典型事例,表現偶像個性特點。圍繞“我的偶像”這個話題,自擬題目,完成一篇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不少于500字。
【設計意圖】本環節進一步要求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完整呈現出一篇規范的寫人習作。另外要求學生搜集資料,畫思維導圖,促使學生養成搜集資料的習慣,在此基礎上再練習寫作,讓學生有話可說,不至于盲目選材,一知半解地評論偶像。
【板書設計】
寫人要抓住特點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設計中,我實現了講練結合,既有寫法指導,也有寫作實踐,力爭以興趣為激發點,以能力為落腳點,以訓練為手段,逐層深入,步步推進,引導學生學習如何使用人物描寫方法和在具體事情中體現人物精神品質、性格特征的方法。
【范文賞析】
我家的“俠女”
你不要小看這個女生哦,她可是我們家的“俠女”,只不過這個稱號至今沒有被人認同而已。看在我和她的交情非同一般的分兒上,在此宣揚一下她多方面的特點,看你到底怎么定位她。(第一段總體寫主人公的外貌特征,描寫比較傳神,抓住了典型的特征。)
她的性格超活潑。說到這里,就不得不介紹她家的另外一位大將——臭兒,一只白色的小西獅狗。這位“女俠”總是把這只可憐的小狗當作假想敵,所以小狗從來到她家起就受盡了她的折磨虐待。每逢周末就是臭兒的世界末日。她要么提起臭兒,來個大倒立,然后再扔到床上;要么用牛肉引誘臭兒,然后讓它雙腳前進。有時興致來了干脆將臭兒全身上下裹得嚴嚴實實,還自命為“特效蒸汗減肥法”。可憐的小狗兒受盡了折磨,卻又偏偏離不開她,夜里總鉆到她的被子里,自以為找個溫暖的小角落舒服地臥下,卻被她睡夢中一招“連環奪命腿”踢到床下,唉!你肯定以為這小狗早已瘦得像非洲難民,可它卻比誰都肥嘟嘟呢!因為這“俠女”其實是很疼它的,所有好吃的東西都分一半給它,每天又細心地照顧它,它不肥才怪呢!(此段意在表現“俠女”活潑而略顯瘋狂的一面。動作描寫很逼真,讓人真的有一種“俠女也瘋狂的”感覺。同時也能看出她對小狗的那種憐寵,展示了她性格的兩面性。)
她也有安靜的一面。別看她平時好像很神經質,可是她卻瘋狂地迷戀文學。看過她作文的人都會詫異,有點不相信那柔美的文字是屬于她的。她看書的時候,和平常的樣子完全不一樣了。她喜歡在陽光灑滿屋子的下午躲在床上的小角落里,捧一本瓊瑤的小說,放上一張唱片,細細地接受小說中意境的洗禮。那時候的她會出奇的淑女,因為她愛文學,愛寫作,愛這世上所有的快樂所有的痛苦,愛這美麗的文字、這柔和的世界。(此段寫出了“俠女”安靜、柔和的一面。)
她的初中老師曾評價她說,她是那種會用200%的精力去享受生活的人。她看書,寫作,聽歌,聊天;她上網,運動,郊游,打游戲;她感慨,多愁,愛哭又樂觀。她就是我們家的“俠女”,她就是我。哈哈,我沒有騙你,我真的是“俠女”哦!我可是“絕對快樂派”的第一代掌門人!我們的信物就是開心地笑,快樂地笑。加入我們這個門派吧!因為我們的宗旨是沒有什么不快樂,快樂萬歲!(最后一段揭曉謎底,這個“俠女”就是“我”。引用老師的話高度概括了“我”的特點。并且引出了新奇的“絕對快樂派”,讓人回味。)
【點評】
本文通過第三人稱,介紹了“我”的特點,避免了“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尷尬。語言詼諧幽默,又略帶叛逆,人物個性鮮明真實,內容生動有趣。不足之處就是在主次上應該再加以揣摩。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8
設計理念
靈活地創造性地運用教材,以讀為本,隨文識字,并讓學生“會學”。
教學過程
一、玩游戲:分蘋果,揭題
1.小朋友,我們來玩一個分蘋果的游戲,好不好?請翻開語文第9頁語文天地,鉛筆寶寶要請小朋友把寫有10個阿拉伯數字的蘋果放到相應的盤子里,第一個蘋果已經分好了,請大家也拿出你們的鉛筆和尺子,照樣子連一連。
2.大部分小朋友都分對了,還有個別不會的不要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三課:數字。(揭題)等學完課文以后,你們就都懂了。
二、看圖說話
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字,美麗的農場里也有數字,你們看,你們聽——(點擊課件顯示農場圖,聽到動物叫聲)你覺得這個農場怎么樣?(個別答)農場里的動物可多了,快把你看到的動物告訴同桌吧!(生同位說)誰來說說天上飛著什么?(個別答)草地上有什么?(個別答)水里游著什么?(個別答)強調講完整句。
三、數動物引入課文
農場里的動物不但品種多,而且數量多,有個粗心的飼養員數了半天也數不清,小朋友能幫他數一數嗎?(點擊顯示飼養員)請把課本翻到第7頁,四人小組合作,在書上數一數每種動物有多少。(生分四人小組數)數好了嗎?快告訴飼養員吧。(個別答,點擊顯示相應的動物、叫聲和句子。)開火車、輪船讀“兩匹馬”“三只小羊”“媽媽”“四只雞”“叫喳喳”“小蟲”。
四、練讀課文
1.跟錄音輕聲讀。把我們剛才讀的連起來就成了一首很好聽的數字歌了。(顯示《數字歌》)請大家輕輕地跟著錄音讀一遍。
2.同桌練讀。下面請同桌的兩個小朋友互相練讀,要是同桌讀得好,你可以夸夸他,要是同桌有些字讀得不準,請你幫助他。
3.全班拍手讀。剛才,小朋友通過互相幫助,都會讀了。現在我們拍著手來讀一讀,好不好?
4.做動作讀。看,農場里的動物多可愛呀!誰能學著它們的樣子來讀?你喜歡哪一種動物就學哪一種動物,四人小組討論一下(個別做動作讀)我們請女孩子一邊做動作一邊讀看看像不像?女孩子,起立!真棒!(師邊做動作)男孩子有勇氣跟她們比一比嗎?男孩子,起立!真是一群小演員!
5.有表情地讀。剛才,我們認識了10個數字,還看到了很多可愛的動物,多高興呀!你們高興的時候會有什么表情呢?有表情地來讀《數字歌》。
6.看提示背誦。大家笑得真甜呀!現在,請把你們的課本蓋好,老師把數字歌藏起一部分,小朋友還會不會讀呢?同位互相試著讀一讀。(點擊去掉“牛、馬……”生背一句出一句)
7.看圖背誦。真聰明犝饣乩鮮Π咽字歌全都藏起來,小朋友看著能背嗎?(點擊兒歌消失)能背的小朋友起立,(齊背,背一句點擊出一句。)真了不起!
五、識字
1.搶讀生字。有幾個調皮的字娃娃要出來跟小朋友一起玩兒,大家喜歡嗎?你看到哪個字娃娃的臉變紅了,就趕快喊它的名字,它就會跳出來。(點擊生字變成紅色,生讀后字從兒歌里跳出來。擴詞:“數”“小”。)
2.讓學生明白識字的方法、途徑多種多樣,應在生活中留心觀察。昨天,老師布置大家在學校里、家里和大街上找一找這些字娃娃,你們在什么地方還發現它們呢?(個別說)還有很多小朋友都發現了,請你們分四人小組交流一下。看來呀,識字不光是在課堂上,在日常生活當中,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能認識更多的字。
六、講故事(滾動識記熟字,鞏固生字。)
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現在,老師讓大家都來當故事大王。這兒有個小故事,里面的字我們以前都見過,誰能把它講給全班小朋友聽?(一人起立講)我們請某某來講故事,大家歡迎!(齊鼓掌)你講的故事真好聽!請其他小朋友也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同桌聽。要是哪個字忘了,同桌可以互相幫助,一塊兒把故事講好。(同位講)
丁丁的朋友
丁丁在學校有五個好朋友:小羊、小魚、小馬、小鳥和小牛。每天,丁丁都會把他們數一數:“一、二、三、四、五。”丁丁和好朋友一起快樂地學習。
七、總結(照應開頭)
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數字歌》,認識了10個數字,剛才的蘋果,你們都會分了嗎?請小朋友回去以后把錯的改過來。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9
【設計理念】
這次口語交際是本組綜合性學習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一組課文向大家展示了不同民族的、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小朋友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課余生活往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因為它同樣是我們自己的生活。
1、語文學習與語文實踐緊密結合:
為使交流更流暢,更利于學生學用結合,教師要求學生對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課余生活作一個大致的安排,并比較詳細的記錄,引導學生根據記錄來交流,并根據交流改進和調整自己的計劃。交流的內容大體上有四項:
⑴ 課余做了哪些事;
⑵ 有哪些收獲和感受;
⑶ 評一評哪位同學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
⑷ 自己今后課余生活的打算。
內容安排清晰、有步驟,有利于在單位時間內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2、構建比較開放的口語交際空間:
我們國家是一個集聚五十六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有每個民族不同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這樣每個民族的兒童也會有本民族特有的課余活動,教師對部分民族兒童的課余活動進行介紹,試圖將口語交際的內容進行一個拓展延伸,讓學生在交際之外更有了豐富的課余知識。
【教學目標】
1、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2、向課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學學習,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課余生活,且認真執行計劃。
3、了解不同民族兒童的課余生活,并激發向往之情。
【教學準備】
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安排記錄。
【教學過程】
一、聯系學習內容,激發交流欲望
1、同學們,通過課文的學習,你了解了孩子們哪些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
我們了解了民族小學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小朋友一起發現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鄉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
2、我們還學過一篇課文《畫家鄉》,課余濤濤在海邊撿貝殼、踩沙灘;山山提著小籃子采蘑菇;青青騎著小馬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奔馳;平平在平原上抓蝴蝶;京京正跑向科技館,看樣子他在課余一定很喜歡探索科學奧秘。
(師生共同回憶。)
3、我們也安排了自己的課余活動,而且認真執行了計劃,這一階段的課余生活充實而又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這樂趣與大家分享。
二、聯系生活實際,交流課余安排
1、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在組內展示各自的課余生活記錄本,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自己在課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獲和感受?
⑴ 可以講講課間課后同學間開展的游戲、娛樂活動;
⑵ 可以講講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小制作、小發明、調查考察活動;
⑶ 可以講講自己讀了什么好書,完成了多少萬字的讀書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長的見識和受到的教益;
⑷ 可以講講自己在興趣愛好、個人特長項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長進;
⑸ 可以講講自己隨同學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覽、休閑獲得的新發現、增長的.新見識;
⑹ 可以講講自己學會的一樣生活小技能,學會的一件小家務。
交流要求:
⑴ 別人發言認真傾聽,不打斷。
⑵ 自己交流盡可能條理清晰、語言流暢。聲音響亮,態度大方。
⑶ 全班交流。每組推選一位優秀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3、共同評議:
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安排都不太一樣?那么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最合理、最有意義、最切實可行呢? 也可以說說聽了以后你有什么收獲,并和大家共同討論,請老師為交流的同學頒課余生活之星章。
(惜時小能手、才藝小能手、創造小能手、勤勞小能手、休閑小能手、閱讀小能手等。)
4、談談了解了他人的課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三、聯系民族風情,進行拓展延伸
(視頻展示:)
傣族:每年的農歷4月13日4月15日之間,是傣族的潑水節,全族的男女老少都著節日盛裝,從家里拿來鍋碗瓢盆往別人身上潑水,水身上的水越多,就說明誰在這一年好運最多。
蒙古族:草原上的孩子放學回家,坐在馬背上放羊放牛,一方面為家長分擔辛勞,另一方面也成了自己有趣的課余生活。
黎族、苗族:每逢過年過節,或者晚上,大人小孩紛紛跳起竹竿舞,以此表達對生活的熱愛。
四、激發想象思維,豐富交際內涵
1、多么有趣的課余生活,同學們,我們應該怎樣與更多人來分享它呢?說說你的好辦法。
2、方法交流:拍照片;把自己學到的、聽到的告訴更多的人;與同學合作編課余生活三句半;將有趣的畫面畫下來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10
一、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是指設計要全面、準確、合理。
(二)獨創性原則
所謂獨創就是技巧的展示個性,達到當前制高點,它具有無可替代性。
語文課是最能獨創,更能充分展示教學個性的學科。每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都是一朵獨一無二的精神花朵。即使是面對同一篇課文,不同的老師,也可依據各自的個性上出風格迥異的課來。
1、具備獨立自主的教學個性
教師的個性有益于創造語文教學的藝術。個性意識強,個性教學主動性明顯,就能有效地進行和指導語文教學。同樣,個性意識越強,教學創新意識就越強,更能創造地運用于語文教學藝術之中。獨立自主的個性,是實施個性語文教學的前提。
2、設計獨樹一幟的個性化教學思路
思路要新穎,不同凡響,就要別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設計教學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識,盡可能打破原先的課堂教學模式,賦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參,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縛,用自己的個性去演繹作品的個性,更可以用自己的個性進行教學組織和課堂教學的再創作。其次,找準教學“突破口”。教師如何發展學生的個性是教學思路的“突破口”。個性的差異和個體發展都要求教師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創造性地促進“有個性的個人”的全面發展,使之形成優良的個性。教學的思路應該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說個性的話,讓課堂充滿學生的個性活力。個性化的教學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規律上各展所長。
3、尋求與眾不同的個性化教學藝術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啟發、引導。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導學生如何“學”。個性化的語文教學藝術,教學上要“運其才智,相機誘導,體悟傳神,發展個性”。要有個性化的語言藝術,語文教師的語言除了應該有一般教師的生動、準確、活潑的特點以外,還應該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或者詞采豐美,富于感情;或者自然流暢,幽默生動;或者妙語連珠、意蘊深刻、耐人回味;或者自然親切、啟人思維。借助個性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使他們在美的享受中完成語言的享受。
4、塑造別具一格的個性化教學風格
教學的個性,體現在語文教學中,就是將獨創性教學方法和與眾不同的教學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師個性實際的教學風格,從而在教學上產生對學生個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5、展現略高一籌的個性化教學品位
教學起點高,手法新,品位高,是個性化的語文教學藝術的體現。品位高的前提就是教師要創建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師愛和師生平等是個性化教育所要求的。二是開展合作學習。品位高的個性教學藝術還要求教師要善于結合課文內容的多層次性,語文問題的多樣化,語文學科的多極化的`特點,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參與討論和辯論,在充分表達自己的獨到見解的基礎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異,達到培養個性,發展創新能力的目的。
(三)、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育者激發受教育者運用科學文化知識進行自我發展的原則。
它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學過程要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民主氛圍,改變一言堂、滿堂灌的弊病,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自主活動、自主評價,使學生敢想,能想。
(四)、因材施教的原則
因材施教就是根據受教育者的基礎、能力、生理、心理等不同實際情況,采用適合其胃口的,對不同層次的需求都能適應的方法性原則。它具有適度性、量力性。
對不同學生有不同要求,授課時,有一個學生沒有參與學習,就不能算是優質課。它要求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處理好一般與個別(優生與學困生)學生的關系,對教學內容、教學深度及其教學廣度適時予以彈性調節,充分調動、發揮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創設出主動學習氛圍,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興趣。
(五)、目標導向的原則
一節課,想面面俱到往往會面面不到。要目標明確,做到有的放矢。
目標包括智力目標和非智力目標。
(六)、開放性原則
開放性原則就是創建的課堂情境促使學生思維呈現活化狀態,學生思考的空間廣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開放性原則與教育的不斷適應變化、吸取外部能量、追求持續發展等理想異曲同工;這是由學生心理發展特點決定的。它要求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強調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學習器官的全方位開放。解放學生的腦,讓其自由思考;解放學生的口,讓其自由講;解放學生的手,讓其自由做。
開放既有教學思想的開放,教學過程的開放,也包括教學方法的開放,教學內容的開放。
(七)、彈性原則
彈性,即事物的伸縮性。語言是一門“彈性藝術”,同樣的表達對象,表達的形式和風格各不相同;同樣的語言表達,理解的角度和程度也會因人而異。語言的這種“變化之妙”,注定了語文教學既不能滴水不漏,也不可能立竿見影,無論是閱讀理解還是言語表達,都應有一定的“彈性”發展空間。
彈性原則,不僅在課堂結構的安排和教材處理的價值取向上適用,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評價原則的確立之中都可應用。
二、教學思想
教學的先進與否,關鍵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思想。因為有什么樣的教學思想,就可能出現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隨之就會出現什么樣的課堂結構。因此,教學結構的改革受教學思想轉變的制約。為此,我們要樹立如下幾種新的教學觀念:
(—)“主體教學觀”。
這是一個基本的指導思想問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切為了學生,要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得把學生放在學習主人翁的地位,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成長無法替代,發展必須主動。培養健全人格,保護學生個性的前提,就是促進學生自身積極主動地發展。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給孩子一種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向前走。
(二)“民主教學觀”。
教學要民主,要尊重學生,不獨斷專行,不搞—錘定音,讓學生消除壓抑感,體會和諧感,產生能動性。
一個出色的教師,應該教會學生思考、學習、批判的本領,培養學生開拓新領域、分析新情況、迎接新挑戰的能力。強調為實際需要學習,也關注從實踐中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三)“大語文教學觀”。
語文教學要大視野、多渠道、大容量、全方位,要解放學生學習的時間,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通過多種形式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四)“思維教學觀”。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的能力就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求異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五)“分類教學觀”。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要根據學生的差異實施分類教學,讓學生相互積極影響,相互促動,形成“能走的就走,能跑的就跑,能飛的就飛”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11
1.課題名稱:
《詹天佑》、《懷念母親》、《彩色的翅膀》、《中華少年》 2.概述
·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
· 所用教材: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 · 所需課時:八課時 3.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生字,能正確讀詞語。能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感情朗讀,并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搜集文中相關的資料,為綜合性學習做準備 過程與方法: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培養訓練學生分析比較的思維能力。
2)初讀課文,感知課內容, 通過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3)理解課文交流感受。 通過研究活動,使學生掌握應用網絡進行學習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課文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讓學生在字里行間感受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并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為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4.學習者特征分析:根據以往在此班上課的觀察與了解我認為: 在智力因素方面:
在這節課前,學生們已經了解了單元大綱要求。該班學生的整體學習成績在年級中屬于中等,學習能力較強,思維活躍,肯動腦筋,能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學生的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5.教法和學法:
主要是啟發、講授為主要方式。由教師提供資料,引導學生根據資料進行學習。整體上把握本單元的課文內容主要通過老師的分課講授由學生圍繞課文題目進行分析、討論,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工協作精神。 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盡量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利用課件和網絡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充分掌握該單元的大綱要求
學生的自主學習策略:課上積極參與思維、協作、討論。(主動參與策略) ,利用網絡收集、整理信息,與小組成員協作使用PPT制作電子作品。(信息加工策略、問題解決策略、協作策略)講解調查結果,演示PPT作品。(表達策略、參與策略) 6.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按照近代到現代的順序,選編了適合高年級學生的幾篇具有濃厚愛國主義情感的課文。《詹天佑》、《懷念母親》、《彩色的翅膀》、《中華少年》這四篇課文都圍繞專題,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讓學生在字里行間感受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并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為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詹天佑》教學的重難點是:抓住關鍵句段,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并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懷念母親》教學的重難點是:能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彩色的翅膀》、教學重點是::1.了解邊防戰士愛祖國海島的獨特方式,體會戰士的愛海島、愛祖國的情感。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的關系。
難點:理解戰士小高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中華少年》教學重點:了解祖國的過去、今天、明天
難點:感受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7、教學過程: 學習情景:
通過圖片演示和展示資料,為學生學習提供真實的情景。為學生的協作學習創設適當的網絡環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一)出示圖片,談話引入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自由談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交流讀后的體會。)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生分四人小組,自己分工。教師出示學課文指導 A 小組分工,分幾個角色。 B 幾人合作朗讀課文。
C 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小組成員討論得出結論。(可借助學習工具幫助學習,如字典) D 討論每段課文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怎么樣的一種感情。 E 帶著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讀。
F 換角色再讀詩文,將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話表達出來。(文體不限,字數不限)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課文。 2.生交流小組尚未解決的問題。
3.生交流每段課文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學生在字里行間感受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并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為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4.交流自己寫的'感受,在聽別人感受后,可以充實自己的感受。
(五)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帶著激情在反復讀,然后背誦。 8.資源
· 指導教師一名;
· 網絡教室;
· 人教版義務教育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 · 與教材配套的掛圖若干
· 關于介紹第二單元的圖片、視頻和閱讀材料,關于學生討論中需要用到的表格,學生學習活動中可能用到的相關網站的網址以及與此主題相關的或類似的其他主題網站的材料。
9. 評價
?學生自評:
?“第二單元的學習成果”討論評價表
請公平的為各個小組的表現打分!打分可以是1~5種的任意一個。其中5為最好,1為最不好。
10.幫助和總結 拓展思考題/活動: 1、在讀中探討、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能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讀讓學生探討、理解課文。在課的結構上體現了“三大讀”:感知性讀、感悟性讀、鞏固性讀,很有層次性;而在形式上有:默讀、個別讀、范讀、引讀以及老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的分角色讀。
2、抓住重點進行學習
3、創設情景,激發情感,加深感悟
本組教材還圍繞專題安排了一次“祖國在我心中”的綜合性學習。從這個安排,我們不難看出編者的意圖在于讓學生通過
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感悟、表達自己的愛國情,強調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養學生的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4、讓學生提出疑問,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12
篇一
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體育委員李圓上語文課時總是趴在課桌上,顯得很懶散,多次提醒他要注意,可效果卻不是特別明顯,但他也不是班上的學困生。留心觀察之后我發現:還有好多的學生聽講時的狀態也不是很好,回答問題很被動。批閱學生的周記,我讀到這樣一段文字:"老師,您不要生氣,我總覺得進入高二以來,語文課上得沉悶了些,總想睡覺。雖說語文課上您也讓我們暢所欲言,可您不覺得那些課文離我們太遙遠了嗎?與其讓我們對那些遙遠的事件發表意見,倒不如把時間放在一些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希望老師考慮。"說實話,讀了這段話,想到出現的這些情況。我有些悲哀,也有些埋怨,但我也在思考:我們的語文課是不是遠離了學生的生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了沒有?為什么有些學生,讀書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而表現出種種消極心理?然而,這些問題卻往往被我們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我在講解古典詩歌的藝術創作手法時,《詩經》里"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于"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講"興"時,我引了《纖夫的愛》的歌詞:"天不刮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么想",講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這節課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也較好。
這個案例說明:教師一定要具備課堂開發的意識與能力,善于把握和調控課堂氣氛,增加課本知識容量和密度,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從而讓語文教學走向生活,走向實踐,走向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愛好和興趣以及生活經驗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于創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只有具備了這種意識與能力,以往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生活場景與生活體驗,才會被拿來當作語文教學的材料,從而為語文教學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同時,我認為語文學習既是一種學生個性化的活動,也是一種學生創造性的活動。因此,教師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作為教師不僅要珍惜學生的感悟、體驗,更要保護他們的智慧火花。這樣更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認真備課,把握重、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固然很重要,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把語文教"活"、讓學生"活"好,讓學生學得聰明一點、靈氣一點,讓學生課堂所獲得的各項語文能力、語文知識,在綜合實踐中整合起來,并加以積淀,成為一種綜合素養。這才是語文學習的靈魂。如果教師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會成為束縛教學的桎梏。活生生的學生也會變成課本的奴隸。課堂靈活地放開一些,反而更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能活躍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近來思考的問題,或許在正確理解新課標之后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不可否認,這也正是解決問題的源泉所在,源活則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課標精神,才能解決好語文教學中教師教無成就、學生學無興趣的問題。
篇二
從教十一年了,對自己所從事的語文教學,還確實沒有比較系統得地做過反思。借著這個機會,我將這些年的語文教學的點滴,做一個梳理。我相信,這將對我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起到促進和引導作用。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試題的人文特征越來越突出,對學生的感悟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教師的教學方法相應地做出改變。我發現在我的課堂教學行為中,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忽略了學生自己的感悟動手能力
“語文”姓“語”,“語”就是語言,學好語言,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品味和感悟。對課文中的精妙的語言,如果教師分析過多,勢必限制了學生的思考空間,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閱讀中去品味、去感悟。
忽略了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形成和提高。
語文是基礎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學科,學好語文會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但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遠非如此。學習語文,就是在學習表達能力,其中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長時間地在字、詞、句中轉悠,我們學生的表達能力會有怎樣的提高呢?
經過反思,我認為只有語文的基礎夯實了,才有能力進行更高層次的追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孩子連走路都不會,就要讓他學習跑步,這是不符合孩子成長規律的。語文教學亦然。所以,針對班級中后等學生較多基礎較薄弱以及班級語文課上人文性過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點,我將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有意識地加強語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設計,經常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對學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過于解答試題時能展現出一種從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應試傾向最不明顯,并不是講什么考什么,試題內容和教學內容的直接聯系表現得最不明顯,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對本學科整體素質的考查。題海戰術不適合語文學科,靠大量做題難以培養出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中學語文不在深,而在廣。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范圍決定了語文綜合素質的高低,而現在高中生學習緊張,課下學習的時間主要用于數理化、英語上,根本沒有時間去讀一些文學作品,甚至可以說學生根本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更不會靜下心來去品味欣賞文學作品,而現在社會讀書風氣也不樂觀,學生接觸的東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的缺少也是導致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鑒于此種情況,對于語文的學習,我認為關鍵要靠課堂教學,而語文課堂教學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的觀念和教學設計上。
當然,語文教學的精華全在課堂上。一節課僅有45分鐘,如何調控和把握這個時間,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以致用,這就需要老師作為引導者應該懂得調控藝術,做到收放自如,開闔有度,尋找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的教學行為,不斷學習新課程理論,將理論與實踐相統一,使教學行為上升到理論高度。教師要把課堂45分鐘用足用好,爭取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是老師的本分,老師要對學生負責。
總之,教學問題多多,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自身的教學藝術水平,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都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認識,及時總結反思,再到實踐中去完善提高。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13
在中學的課堂里,最枯燥的課是語文課,最有趣的課也是語文課。何以言之?因為,如果我們語文老師,抱著任務式的態度去上課,不去充分地備課、準備,馬馬虎虎地應付,照本宣科地、毫無激情地去上語文課,或者說,雖然也花了一定的時間備課、準備,但毫無新意,只是程式化地去操作,這樣的語文課,不枯燥、不沉悶才怪呢;而如果我們語文老師,課前積極地閱讀、去思考,充分地去備課、鉆研教材、了解學生,特別是,去想方設法地、千方百計地設計、上好每一堂課,力爭將自己的課新穎、精巧地設計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學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將語文課堂演繹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識的迷宮”,使學生陶醉在你的彩虹似的、五光十色的、絢爛多姿的語言藝術和課堂設計里而樂不思“蜀”、樂不思歸、樂而忘憂,這樣的語文課,誰又能否認它是最有趣、最富魅力的語文課呢!
要把學生的目光和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這除了我們老師要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和教學功底外,我認為最為緊要的是,如何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地設計課堂教學,總之不能按舊有的一貫的模式、一成不變地上課。借助“他山之石”,來攻語文這塊“玉”,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
借助美術激活語文課
美術中有一種手法:簡筆畫。我們語文老師,不妨著重練練。上課的時候,有些課文是很形象的、很具繪畫美的,如果在抽象的理解課文中,
時不時地插入一些簡筆畫,突然間就抓住了學生的目
光;如果能鼓動全班同學都躍躍一試、豪情萬丈地參
與簡筆勾勒作畫中來,那毫無疑問地又大大地激發了
學生們學習的熱情。盡管有的學生越是畫得離“題”
萬里,在老師的故意驚訝聲中,就越是笑聲鈴鈴,而
及時地發現并大張旗鼓地展示、表揚、采用最切合課
文內容的畫作,無疑又給課堂注入了一股“活水”。如
上《愛迪生》一課,我就畫了一“盆花”,來表達這課
的內容及對這一課的理解:——(如圖)
學生看到這樣的圖示,一方面大大地激發了學習
的興趣,另一方面又讓他們比較全面深刻地理解了課
文的內容,懂得了要結出發明的“果實”就必須扎實
從小熱愛科學、不懈努力、作實驗這個“根”(或基礎)
的道理。很多課文都可采用簡筆畫的活動來進行學習,
當然,不宜課課都用,也不必都是教師勾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勾勒。
再如,上《荷花淀》一課,我就發動學生人人都畫朵荷花,畫成四瓣花開,每瓣花上注上人物的一點性格特點。圍繞荷花畫出三片荷葉代表三部分情節,畫成一圓圈形,并標注文字說明。結果課堂氣氛非常之熱烈。再加上教師的適當解說:荷花是美麗的,荷花就代表著水生嫂等妻子們。荷花的美就是妻子的美,就是家鄉的美,就是祖國的美。丈夫們有如此美麗的祖國,有如此美麗的家鄉,有如此美麗的妻子,能不奮力抗敵么?同學們笑,也理解了反侵略、保家衛國的小說的重大主題,以及充滿詩情畫意的小說的藝術描繪。
借助音樂激活語文課
短小精悍的現當代詩歌,特別是古詩詞的學習,古人今人都著重誦讀,這是不錯的。但我更進一步,要求同學們嘗試用音樂來譜曲歌唱。像“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不就譜了曲唱嗎。當然,是讓學生模仿為主,學生自己創制的尤其示眾、采用。即使最無音樂細胞同學的“胡哼亂唱”也予以積極地肯定。明示同學們,只要動嘴動腦就是學習、就是“勝利”。
借助歌詞激活語文課
作文,是語文課的重頭戲。當下的中學生,怕寫作文、怵寫作文,已是普遍現象。何以改變此種狀況?借助歌詞,特別是流行歌曲之詞,不失為一好辦法。事實上,很多學生的優秀習作,就因題目借鑒歌詞而出彩。如《成績不代表我的心》《都是習慣惹的禍》《寂寞孤獨到天荒地老》《給點陽光就燦爛》……好題一半文,此話不假,但據我的寫作體驗認為,還應加上一句:好題大大地引發寫作的沖動。有了寫作的沖動,作文何止成功了一半。
演講,是語文課的內容之一。為演講而寫稿,也就自然成了作文的一部分。通過實際的寫稿演講,我總感覺到一點別扭,就是同學們寫的文、詞、句都不錯,但橫聽豎聽,就是不對勁。細一琢磨,原來是他們寫的詞句,在聽覺上容易使人產生誤解。此時,我用歌詞來予以糾正和激趣:
聽《濟公》的主題歌,其中有句歌詞:“哪里有不平,哪有我”,我一直覺得太對了,地上哪里不平,當然會有“窩”了。
聽《信天游》:“我低頭,向山溝”,總皺眉苦思:“我的頭”如何就“像山溝”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一看歌詞,是“我低頭,向山溝”,呵,原來如此!聽覺誤我也?歌詞誤我也?
“千年等一回,等一回”,我總聽成:“千年的女鬼,的女鬼”。
《米老鼠和唐老鴉》片頭,配音員李楊總是拿腔捏調地說:“演出開始了”,我聽了好久,一直以為是說:“野豬拉屎了”。
《龍的傳人》那“永永遠遠地擦亮眼”當初無論如何也聽不懂,總聽成“永永遠遠地差兩年”,還納悶為什么差兩年呢?
前些年綜藝大觀的結束曲:“再見,再見,相會在彩屏前”,怎么聽都像“相會在太平間”。后來估計是觀眾意見太大了,改成“相會在掌聲里”。
這一例說不僅磁鐵般吸住了學生,引得他們忍俊不禁、前仰后合,而且豁然了寫演講稿的關鍵之一。附帶還引出了他們聽歌賞曲的雅興,以及深思密想、勤筆拙耕的好習慣。真是一石三鳥。
借助廣告詞激活語文課
很多廣告詞任意地竄改成語。我發動同學們,群起而評之:可批,可贊,只要言之成理、自圓其說即可。什么“咳不容緩”、“魚不容辭”……
創意廣告詞最能激發起學生們的學習、寫作熱情。例子:1981年9月1日,法國人發現他們所居住的城市街頭,到處張貼著一張三米乘四米的廣告大海報:一位穿著三點詠衣的漂亮女郎,雙手叉腰,向著來往行人溫柔地微笑,旁邊兩行字:“9 月2日,我把上邊脫去。”于是,人人都在等待9 月2日。第二天清晨,那位女郎依然叉著腰,仍然溫柔地微笑,但是“上邊”真的不見了,露出健美的胸脯。兩行字變了:“9月4日,我把下邊脫去。”屈指一算,還有48小時,漫長的等待開始了。9月4日,人們經過廣告畫,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轉了身的女郎,一絲不掛,修長的身軀在朝陽下閃著健康的光芒。“下邊”沒有了,背上二行字:“未來廣告公司,說得到,做得到。” “騙人啦!” 《文學消息》周刊作家赫爾威在他的專欄中故意大驚小怪地嚷道:“什么說得到,做得到……大家全上當了!貨不對樣板!”他的話講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往來行人在潛意識中,隱約有點不滿足,有點不甘心。其實,成功的廣告永遠是“騙人”的,只有這樣,才能吸引人,刺激人,使人產生欲望,產生反應。不僅商業如此,文化、政治何嘗不是一樣?拍電影,唱小夜曲,寫詩、作文、喊口號……哪一樣不是為了去誘惑人,去挑起欲望?廣告商騙人,耍滑頭,但是構思出人意表,使人心折,誰都不會恨他。
仿照例子,我請同學們分別為“理發店”和“美容店”創意一句話廣告詞。學生們的熱情異常高漲,其中有兩個同學寫的,真是令老師和同學們擊節贊賞:“別以為你丟了頭發,應該看作你贏了面子。”(理發店);“請別對從我們店里出去的姑娘擠眉弄眼,她很可能就是你的外祖母。”(美容店)
我再請同學們為如今的年輕有車族在后車窗上創意一句話,有十個同學寫的,大家一致認為優秀:1、超級面瓜閃亮登車。2、新手(女)。3、您是師傅隨便超。4、奧拓車:別欺負我,我哥是奧迪。5、新車上路,內有殺手。6、女司機+磨合+頭一次=女魔頭。7、您就當我是紅燈。8、剎車油門分不清,都好使。9、我是肉肉,車是磨磨,大家都叫我們“肉夾饅”,好吃,別嘗!10、駕齡兩年,第一次摸車!看著辦!
這些活動不僅激活了沉悶的語文課堂,更重要的是挑起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有了這種熱情,還有什么可擔憂的呢?
借助對聯激活語文課
中國的詩文多,對聯也同樣不少。我們語文教師,要做對聯搜集、整理,甚至撰寫的有心人。說句實在話,當年喜歡語文,不就是因為喜歡對聯么。今天,自己教了語文,那豈能冷落了它!
上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因一幅趣味盎然的對聯作課始,而空前地激發出學生們學習的熱情。對聯串故事為:王安石23歲進京趕考,路遇馬員外擇婿上聯:“龍王設宴,月蝕星燈,山食海酒,地為媒。”考期在即,王安石無暇應對,馬不停蹄地進京參考,主考官的上聯又恰為:“玉帝行兵,風槍雨箭,雷旗閃鼓,天作證。” 王以馬員外上聯作答,高中進士。回頭以主考官的上聯對馬員外,被擇為東床,此乃雙喜臨門!當然,王安石也是對對聯、寫對聯的高手。(可適當再舉一二例)對聯對得好、寫得好,文章更妙,請看《游褒禪山記》……
魯迅先生的《祝福》,寫到魯四老爺書房一對聯時,只上聯在:“事理通達心氣和平”,下聯脫落松松地卷了置于桌上。下聯到底是什么?此時,就可以大大地激趣學生:拿起你們的筆,據作者刻畫的魯四老爺其人,擬對之。學生們個個摩拳擦掌,屏氣凝思。稍后有對:“詩書飽讀性格穩重”;有對:“禮教固守厭棄寡婦”……雖然同學們對得千奇百怪,甚至驢頭馬嘴,但是課堂氣氛是不言而喻的。最后明示下聯:“品節詳明德性堅定”。作者何以故意讓其脫落?這與下聯的內容有關嗎?,魯四老爺“品節詳明”嗎?有“品節”嗎?“德性堅定”嗎?有“德性” 嗎?魯四老爺配談這些嗎?這一連珠爆式的扔給學生,果真“炸”醒了他們,使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這個人物和作者刻畫這個人物的良苦用心。
切合課文學習的對聯可謂不少,教師的搜集、整理,甚至撰寫是一種;學生們的搜集、整理,甚至撰寫也是一種。總之,語文學習離不開對聯。
借助時政新聞激活語文課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賢書”的時代過去了。社會的飛速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鮮活的語、文“活水”已流到了語文課堂的門前,我們再緊閉大門,讓學生鉆“故紙堆”,讓學生“嚼蠟”式地悶“死”在你的課堂里,能怪人家說“誤盡蒼生是語文”么?
“神五”的飛天;2008的北京奧運;美國的世界警察;伊拉克戰爭;中東的多事之地;“9·11”恐襲;薩達姆;拉登;伊朗核問題;海地內亂;中、美、朝、韓、日、俄的六方會談……
都可以引入語文課堂,和課文里最恰當的情節、內容組接起來,激活沉悶的、乏味的、教師獨角戲式的語文課堂。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14
設計理念: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
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高爾基信中最后兩段話的含義。
4、教育學生初步懂得人生快樂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高爾基信中最后兩段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高爾基信中最后兩段話的含義。
教學媒體:
投影、卡片、錄音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結合課文體會詞義;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課前先學:
1、閱讀:作家卡片——高爾基
2、通讀課文,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圖,導人新課。
1、出示畫像(高爾基像)。
同學們,你們知道畫中的這位老人是誰嗎?告訴你們,他就是我們今天要
學的課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爾基。
(板書:高爾基)高爾基是誰呢?預習過課文的同學一定知道,誰能用文中
的一句話簡單介紹一下?
(明確:高爾基是一位偉大的作家)
2、高爾基簡介——高爾基是前蘇聯無產階級文學的偉大代表,他出生于
一個貧苦的木工家庭,早年喪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歲就開始獨立謀生,
做過各種各樣的苦活兒,工余渴求知識的他勤奮讀書,終成一位偉大的作
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間》、《母親》、《海燕之歌》等。
3、揭示課題。
(1)我們這篇課文中還有一個小主人公,他是誰?
(板書:他的兒子)
(2)老師還沒有將文題寫完整呢,同學們看還差一個什么字?
(明確:差一個“和”字。提示學生這篇課文講述的就是發生在高爾基與
他的兒子這對父子間的幾件事)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1、學生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輕聲試讀課文。
2、畫出帶生字的詞語。
3、標自然段序號。
檢查:
① 卡片出示生字,讀準字音,注意區分下列讀音:
“探、染、欣”是前鼻音, “ 芳”是后鼻音
補充:
多音字:假( )期 搖晃( )
輕聲字:兒子( ) 妻子( )
② 朗讀下列詞語:
瞧 妻子 探望 芳香
染 休養 欣賞 盛開 姹紫嫣紅
③還有哪些詞語沒讀懂?
三、細讀課文,讀通課文。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2、指名讀每一個自然段。
指導讀好下列長句:
“瞧,那些盛開的花朵多像兒子紅撲撲的臉龐啊!
“要是你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你
的生活該會多么愉快呀!”
“那時候,你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
’愉快……”
3、聽錄音,學生體會。
4、學生再讀課文,教師行間巡視,相機指導。
5、學生輕聲齊讀課文。
四、默讀課文,理清脈絡
思考:課文講述了關于高爾基與他的10歲 兒子之間的哪幾件事?分別是哪
幾個自然段寫的?
討論,板書:栽花賞花 寫信教子
根據上述板書提示,把課文分成三段。
五、綜合訓練
指導寫字。
1、提示:
“妻、瞧”:這兩個字筆畫繁多,書寫要注意字的形體須勻稱。
“染、芳、寄”:注意把中間一“橫”寫長一些。
“欣”:左右結構,且左右相等。
2、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教師行間巡視,進行輔導,提示寫字
姿勢。
六、拓展延伸
兒子收到了高爾基寄來的信,很激動,決定也給爸爸寫一封回信。同學們
想一想,兒子的這封回信應該寫些什么內容呢?(指名說)
①爸爸,讀了你的信,我知道我種的鮮花開了,你很高興,我也很高興 …
②讀了你的信,我懂得了一個道理……
第 二 課 時
課前先學:
熟讀課文
教學目標:
1、細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高爾基信中最后兩段話的含義。
3、教育學生初步懂得人生快樂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高爾基信中最后兩段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朗讀下列詞語,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探望 染紅 欣賞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養 賞 香 紫 紅
3、課文講述了關于高爾基與他的10歲兒子之間的哪幾件事?
二、細讀課文。
(一)導學第2-5自然段
1、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讀,思考:這件事交代的時間、地點是什么?
交流 小結
②試背。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思考:高爾基的兒子幾歲了?
對比分析:高爾基的兒子只有10歲。
高爾基的兒子10歲了。
自由朗讀,說說這兩句話有何不同?
交流、板書:只有 還沒有
(2)引讀:來到爸爸身邊以后……
(板書:顧不上 一直 各種各樣)
(3)你們猜一猜,這個小小年齡的孩子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明確:“只有10歲”的兒子這樣做,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向父親表達愛)
板書:愛
(4)試背誦。
3、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用文中一句話概括這個自然段的大意。
(兒子種的花全都開了)
(3)這一自然段寫得很美,同學們一定和老師有同感,美在哪兒呢?
(色:姥紫嫣紅;味:陣陣芳香、引來一只只蜜蜂)
(4)隨機指點:同學們平時作文時應學會觀察,從不同角度去描寫事物,這樣就會使文章增色。
(5)試背誦。
5、學習第5自然段。
指名朗讀。
(2)高爾基欣賞兒子種的花時心情如何?
映示:高爾基坐在院子里,欣賞著兒子種的花,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瞧,那些盛開的花朵多像兒子紅撲撲的臉龐啊!
指名朗讀。
高爾基此刻心情怎樣?為何高興?
認識打比方,說說把“盛開的花朵”比作“兒子紅撲撲的臉龐”,由此可
見高爾基什么樣的心情?
(3)試背誦。
三、細讀6—9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關于標點符號使用的說明。(兩處半引號表示引用了信中的兩個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單引號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映示:“我的兒子在島上留下了美好的東西——鮮花。”這句中“美好的東西”指什么?破折號起什么作用?
4、提問: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什么?
(“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更愉快……”)
5、討論:聯系第7、8自然段,理解“給”、“拿”的內涵。
(明確:“給”是留給人們美好的東西,“拿”即是向人們索取。付出永遠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親在信中諄諄教誨自己的兒子,希望他成為一個人格高尚的人,這更是一種博大深沉的愛)
板書:愛
6、說話訓練:結合實際或聯系課文,談談自己對“‘給’,永遠比‘拿’
愉快’……”一句的理解。
7、試背誦第6—9自然段。
四、綜合訓練
播放音樂,指導背誦。
指導:抓住表示時間的詞語“有一年”、“春天到了”、“傍晚”、“不
久”、“你回去了”、“那時候”等詞語理解順序,邊想邊背。
五、拓展延伸
(1)如果說兒子栽花給高爾基留下了美好的東西——鮮花,給高爾基帶來
了愉快;那么高爾基的信給兒子帶來的又將是什么呢?請大家從老師這一
省略號,展開豐富的聯想,選擇寫一段話。
(2)出選擇性作業。
A:代高爾基的兒子給父親寫一封回信。
B:讀后感,字數不限。
C搜索類似的故事,演小品。
舉例如下:
A讀了您的信……
B《“給”永遠比“拿”快樂》
C《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3)據時間給予練筆傾吐機會,寫最經典的句段表達自己的感受(配上《
愛的奉獻》背景音樂)。
六、作業布置
1、閱讀高爾基的《童年》或《母親》或《在人間》
2、閱讀:《愛的教育》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15
一、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培養熱愛科學、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2、能力目標
⑴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寫作方法。
⑵學習用列舉數字、舉例等方法來說明事物的特點。
⑶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3、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學“垂直、捕獲、寬敞、傾斜、適應、比較、胎生、哺乳動物”等詞。
二、教學重點
學習并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難點
了解鯨的進化過程。
四、課前準備
搜集一些有關鯨的文字、圖片或錄象.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下面老師就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天,太平洋地區舉行了規模盛大的魚類運動會。各式各樣的魚游到了指定的海峽,并順利通過了賽場大門。當鯨到達賽場大門中時,卻被蝦將軍擋在門外。鯨和蝦將軍發生了爭吵,蝦將軍說出了不準鯨參賽的理由,鯨覺得很有道理,就游回去了。同學們,你知道為什么嗎?相信學完了《鯨》這篇課文,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交流有關“鯨”的'資料。
課前,老師請同學們通過讀書、看報、上網等途徑查閱有關“鯨”的資料,誰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告訴大家?(出示課件后,生生交流)
(三)指導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文是怎樣介紹鯨的,你們想知道嗎?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朗讀課文。老師給大家提幾點讀書的建議:
課件出示要求:
⑴把生字的字音讀準。
⑵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想一想。
⑶想一想自己讀懂了哪些,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⑷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收獲或提出不懂的問題進行討論。
(學生自讀自悟,分組學)
(四)學習第1自然段
讀了課文,你們說鯨大嗎?那么鯨到底有多大呢?讓我們一起再來看看課文吧。
1、速讀第1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語句。
2、指名匯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⑴和大象比,比大象大得多。(出示課件:與大象比較)
⑵大的有16萬公斤重,小的有20xx公斤重。(出示課件)
大的有16萬公斤重,小的有20xx公斤重。從這兩個數字我們體會到了鯨確實是太大了!這段話中還有描寫鯨很大的數字嗎?
3、指讀有表示鯨很大數字的句子。然后自己試著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鯨的確很大。指讀。(一頭4萬多公斤重的鯨,17米長,一條舌頭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出示課件)
4、你還能從哪兒看出鯨很大?把有關語句讀一讀。
⑴舉起手摸不到上腭。⑵四人在嘴里看書,很寬敞。(出示課件)
5、鯨真的很大!自由讀第1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
(五)學習第2自然段
師:鯨生活在海洋里,長得又像魚,許多人都叫它鯨魚。它是屬于魚類嗎?
1、自由讀第2自然段,畫出寫鯨是怎樣進化的語句。
2、把你自己當作鯨給同組同學說一說你的進化過程。
3、指名匯報,你是從哪兒了解到的,把這些讀給大家聽一聽。(出示課件幫助體會)
(六)學習第3自然段
速讀第3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說。(鯨分為兩類:須鯨,沒有牙齒;齒鯨,有鋒利的牙齒。)
(七)學習第4——7自然段
師:鯨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魚,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習慣方面又有什么特點呢?
1、默讀第4——7自然段,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慣(吃食、呼吸、睡覺、生長)
2、鯨分為兩類,它們在生活習慣上有什么不同嗎?自由讀第4、5自然段。用“~~~”畫出須鯨的生活習慣;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慣。讀一讀,填好表后在小組內交流。
3、鯨在睡覺和生長方面又有什么特點呢?哪位同學愿意把你讀文后的體會說給大家聽聽?(請生回答)
(八)創設情境,理解重點,學習寫作方法。
1、學完了課文,我們已經詳細了解了鯨各方面的特點,收獲實在不小。回頭再想想剛才老師講的那個故事,誰能說說蝦將軍不讓鯨參加比賽的原因是什么嗎?
2、作者為了讓我們能詳細地了解鯨的特點,在介紹鯨時采用了不少方法。你能說說哪些寫作方法值得你學習嗎?(生談體會)
(九)布置作業
1、根據課文的介紹,畫出鯨呼吸和睡覺時的樣子。
2、以“鯨的自述”為題,圍繞某一方面的內容寫一篇短文.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22鯨
形態:大重長
哺乳動物:形狀像魚
特須鯨
種類
點齒鯨
吃食
生活習慣呼吸
睡覺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16
《鄭和遠航》教學反思――關于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一點心得
這篇課文詳細地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并點明了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文章沒有太大的難度,但是篇幅稍長,較難把握。本文的結構很清晰,第一至五自然段具體寫了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第六自然段概括介紹鄭和七次遠航的情況,第七自然段綜述遠航的意義。運用點面結合的手法,把第一次遠航寫得很詳細,分為“揚帆啟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三個部分來敘述。其它六次則一帶而過。這種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值得重視,當然文中介紹寶船時所用的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也不容忽視。
總結課堂教學中的得失,我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組織課堂教學:
第一、 抓住“文眼”,尋找突破。
在第一課時對全文的熟讀和掌握課文基本結構的基礎上,我在第二課時教學時,先提問復習一下“揚帆啟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重大意義”的段落結構,然后就這樣和學生開場:“同學們,我們讀文章一般都按從前到后的順序,今天我們要改變一下,要從后向前來學。我們先來學習課文的最后一部分。”齊讀課文后,讓學生再次快速瀏覽找出最能體現“鄭和遠航”的特點的句子,于是“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就出來了。這就是本文的文眼,也就是本堂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第二、先小后大,環環相扣
在學生回答后,我將“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板書在黑板上,并向學生說:“下面我們就要來解決這三個問題,從哪些文字可以讀出鄭和遠航的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這三個問題,我們還是要按從后向前的順序來解決。先來最后一個!”能體現范圍之廣和時間之長的句子基本都在課文的“重大意義”部分,所以很快就解決了。剩下一個“規模之大”正好又切入了“揚帆啟航”部分的閱讀教學。“揚帆啟航”部分文中多處能過列數字、作比較的方法,來描寫遠航船隊規模之大。在學生找出這些句子時,讓學生反復品讀,并說一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教師及時點明這兩種說明方法。最后,通過集體朗讀讓學生在洪亮的讀書聲中體會鄭和“揚帆啟航”時那壯觀場面和恢宏氣勢。
第三、讀悟結合、滲透點撥
一句“規模如此之大、時間如此之長、范圍如此之廣的遠航有什么目的?”就將教學引入了課文第二部分(第四自然)“友好交往”。讓學生反復讀一讀,找一找能反映友好交往的句子來再讀讀,說一說什么叫友好交往?再一句“坐那么大的船,到各國去游玩,還能交到很多朋友,看來遠航真是一件輕松自在的好差事,你覺得呢?”又把學生引入了課文的第三部分“戰勝兇險”(第五自然段),鄭和遠航時遇到了哪些兇險?他是怎樣應對的?讓學生找到相關句子反復品味,并說一說“讀了四五兩自然段,你覺得鄭和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哪里看出來的?”讓學生在讀書中體會我國古代人民友好、機智、鎮定、勇敢和頑強的探索精神。
第四、再讀結尾、升華主題
“同學們,讓我們再來齊讀課文的六、七自然段,讀出我們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讀出我們對鄭和的崇敬之情!”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能與各位同行交流、討論。
語文課堂優秀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反思一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遵循“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探索學生全面發展之路。高中的語文需要在如何提高學生素質方面給予更多的思考,擬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并有效地落實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因而,我們所要追尋的應該是也只能是在保證學生對語文有足夠重視,并有一定語文基礎與寫作基礎的前提下,怎樣有的放矢地傳授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大有卑益的教學內容和寫作訓練方法。以此為基點,高中語文教學迫切需要在教師、教材和學生這最基本的教學三環節中進行認真檢驗的基礎上,確定有別于其他學科的不同的教學原則,從而有力地促進高中語文的素質教育。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在新課標下進行語文教學設計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學設計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堂教學。
當前的中學語文教學,我們不難發現仍然存在著許多舊的觀念,無法擺脫舊的思想、習慣勢力、舊的傳統的影響,注重45分鐘課堂知識的講授傳播,而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智力的開發。語文科的本質屬性,就是語言的學習和應用,而語文課是多種因素的綜合,讀寫、聽、說、修辭、邏輯等等,每節課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講授,只有集中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實效。高中語文教育指向“人的發展”。因此就要求我們,高中語文教學必須聯系生活實際,注重語文實踐,能力訓練,要以語文知識為基礎,做到切實有效,課內課外有機結合。但我認為,無論課內課外,都必須圍繞一個核心、兩個基本點,也就是圍繞“能力訓練”這個核心而展開,兩個基本點就是課內與課外。課內注重于練習,課外致力于閱讀,課內課外相互結合,不拘泥于教材內容,而延伸到課外閱讀教材,并穿插一些課外讀物,這樣課堂教學氣氛就比較活躍,對深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教學設計必須體現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變被動為主動。
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注重了語語知識的傳授,始終讓學生在課堂上都是被動的接受,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提高高中學生的語文素質,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課堂上有自主的學習與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比如每節課在課堂上我都讓一兩個學生上臺發言演講,然后再請一兩個學生上臺針對同學演講發言,發表評價。還有在自讀課文的教學中,盡量以問題形式讓學生充分討論,共同解決。這樣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主體參與的感覺,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充滿著活躍的氣氛,個個踴躍討論,積極發言。但在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讓學生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閱讀分析的方法要領,改變舊的學習狀態,不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而是主動地掌握和運用知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生只要掌握了科學的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融會貫通,終身受益。
三、教學設計要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實的訓練
課堂教學中,有時根據教材的特點針對某個環節進行相關的表演,這無疑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思想。但如果不顧文本內容,就是單純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把表演當成課堂時尚的道具,那么這種做法就很值得商榷了。在設計課堂表演這個環節中,老師應該先思考這樣一些問題:首先想一想讓學生表演的目的是什么,不能為了表演而表演。我個人認為能不表演就不表演,因為表演畢竟一種輔助手段,而且年級越高越要摒棄。如果學生能透過語言文字在頭腦里表演豈不是更好?然后要想你如何讓學生表演。例如在講《阿Q正傳》時,你想通過表演讓學生體會阿Q語言的特點、神態的變化,那么學生的表演能達到這個目的嗎?你的學生是專業演員嗎?怎樣調控才能不會成為一場鬧劇?如果學生一想起阿Q的形象就是課堂上滑稽的表演,是不是影響了學生對這個人物形象準確的把握。所以教師課前要認真去準備,不僅是臺詞、動作,更主要是學生紀律的約束。我認為應該把表演簡單化,情景化,語文化,最好是和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結合起來。課堂表演不是萬能的鑰匙,過多的課堂表演必然使課堂流于浮華,它更不能代替必要的語文訓練。與其課堂上讓學生脫離文本浮于表面地演一演,空泛地說一說,走馬觀花地看一看,到不如為學生多創設一些聽、說、讀、寫的機會,多給學生提供口頭表達和書面練筆的機會。沒有扎扎實實地“雙基”訓練,怎么能切實地提高語文能力呢?只有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實的訓練才能使語文學習擺脫表面的浮華熱鬧,回歸本源。
四、教學設計要少一些合作討論,多一些朗讀品味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最重要的變革,于是小組合作、討論就成了目前語文課堂上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也許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理念,但有的老師為了追求更“貼近”新課程標準,為了給課堂貼上一個“新課程”的標簽,時不時地就來個小組討論,動不動就來個合作探究。不是追求討論的效果,而是追求討論的形式,做了許多無用功。合作、討論并不是不可以使用,但老師應該注意的是需要討論什么內容,怎么去討論,如何展示和評價討論合作的效果。由于老師在討論之前缺少必要的引導鋪墊,缺少對文本必要的朗讀品味,在學生對文章的內容缺乏深刻理解的情況下就隨意地展開討論,那么討論的過程和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在這種情況下合作、討論就演變成了下面的幾種情況:1、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匯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 2、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3、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言,但沒圍繞主題,時而擠眉弄眼,時而哄堂大笑,你可以想見他們是不是在討論老師布置的問題,至少不是嚴肅認真的。表面討論時氣氛熱烈異常,卻沒解決實際問題。我認為合作討論應該在對文本充分解讀,學生自己有獨立思考后的前提下來進行,這樣的交流討論才用有一定的效果。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語文課“心動”比“形動”更為重要,有時“沉靜”比“活躍‘更有效。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
傳統的語文課,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了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堂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熏陶,一節語文課講下來,鍛煉了老師,耽誤了學生。這些弊端是必須要革除的,但矯枉不能過正,我們不僅要從形式上,更要從思想上走進新課程。
教學反思二
從教十一年了,對自己所從事的語文教學,還確實沒有比較系統得地做過反思。借著這個機會,我將這些年的語文教學的點滴,做一個梳理。我相信,這將對我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起到促進和引導作用。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試題的人文特征越來越突出,對學生的感悟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教師的教學方法相應地做出改變。我發現在我的課堂教學行為中,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忽略了學生自己的感悟動手能力
“語文”姓“語”,“語”就是語言,學好語言,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品味和感悟。對課文中的精妙的語言,如果教師分析過多,勢必限制了學生的思考空間,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閱讀中去品味、去感悟。
忽略了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形成和提高。
語文是基礎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學科,學好語文會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但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遠非如此。學習語文,就是在學習表達能力,其中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長時間地在字、詞、句中轉悠,我們學生的表達能力會有怎樣的提高呢?
經過反思,我認為只有語文的基礎夯實了,才有能力進行更高層次的追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孩子連走路都不會,就要讓他學習跑步,這是不符合孩子成長規律的。語文教學亦然。所以,針對班級中后等學生較多基礎較薄弱以及班級語文課上人文性過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點,我將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有意識地加強語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設計,經常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對學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過于解答試題時能展現出一種從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應試傾向最不明顯,并不是講什么考什么,試題內容和教學內容的直接聯系表現得最不明顯,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對本學科整體素質的考查。題海戰術不適合語文學科,靠大量做題難以培養出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中學語文不在深,而在廣。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范圍決定了語文綜合素質的高低,而現在高中生學習緊張,課下學習的時間主要用于數理化、英語上,根本沒有時間去讀一些文學作品,甚至可以說學生根本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更不會靜下心來去品味欣賞文學作品,而現在社會讀書風氣也不樂觀,學生接觸的東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的缺少也是導致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鑒于此種情況,對于語文的學習,我認為關鍵要靠課堂教學,而語文課堂教學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的觀念和教學設計上。
當然,語文教學的精華全在課堂上。一節課僅有45分鐘,如何調控和把握這個時間,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以致用,這就需要老師作為引導者應該懂得調控藝術,做到收放自如,開闔有度,尋找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的教學行為,不斷學習新課程理論,將理論與實踐相統一,使教學行為上升到理論高度。教師要把課堂45分鐘用足用好,爭取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是老師的本分,老師要對學生負責。
總之,教學問題多多,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自身的教學藝術水平,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都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認識,及時總結反思,再到實踐中去完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