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通用17篇)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沿、際”兩個生字,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會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懂得學習、做事要眼界開闊,不能目光短淺,自以為是。
教學重點、難點: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朗讀對話,理解寓意。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青蛙、小鳥圖片。
3、課件教學過程:
一、導入:(提前板畫)師:看圖,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師:一只青蛙坐在井里,抬頭看天,這就叫——坐井觀天(師板書)(齊讀)
二、新授:
1、誰來給同學們讀讀這個有趣的小故事?(指生讀)
師:青蛙坐在井里,小鳥在哪里?(生答)你來讀一讀這句話。出示生字卡片“沿”,帶拼音讀。
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嗎?(生答)就請你來,讓小鳥落到井沿上吧!(生到黑板放小鳥)
師:井沿就是井的邊,那你知道床的邊應該叫什么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圖片)
2、師:我們知道了“沿”的讀音和用法,讓我們一起來寫一寫吧!怎樣才能寫好這個字呢?(生說,師范寫、生寫四個)
3、同學們字寫的很棒,相信課文讀的更好,我們打開書,繼續走到青蛙和小鳥身邊吧!誰來讀一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指生讀。
4、師:一百多里,那就是飛了很遠很遠的距離啊,這個時候,小鳥會感到很累,很渴,誰再來讀小鳥的話?(師讀青蛙的話,指生讀小鳥的話,兩名同學讀后全班讀小鳥,突出“一百多里”體會小鳥的累、渴)
5、同學們讀的多好啊,就這樣,體會青蛙和小鳥的不同語氣,自己讀一讀他們的另外兩次對話。
指生讀,師:聽了青蛙和小鳥的話,你知道它們是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爭吵嗎?(根據學生發言板書:天有多大?)青蛙是怎么認為的呢?(指讀)師:什么是大話?
師:青蛙認為小鳥在吹牛,那它覺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板書)師:那小鳥呢?(指讀)(出示卡片無邊無際)
師:這個詞啊,就是形容非常非常大,都看不到邊際。(出示沙漠、大海的圖片)學生練習說話。
師:想一想,還有什么可以用無邊無際來形容?
6、師:現在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大的很呢,同意小鳥說的請舉手,那你們讀小鳥的話一定很棒。同意青蛙說的請舉手。青蛙也是這個故事當中很重要的角色,缺了它,故事就不完整。誰認為自己能讀好青蛙說的話,你也勇敢地舉起手來。出示古詩《登鸛雀樓》,齊讀。
師:可是青蛙不懂得這個道理啊,它現在仍然認為自己是對的,我們來一起讀一讀第
6、7段。(生齊讀)(師出示“信”生拼讀)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生答)
師:單人旁加個語言的言,中國人崇尚信義,意思是做人應該言而有信,答應了別人的事就要做到。老師也希望同學們能成為言而有信的人。誰能用信來擴詞?
7、青蛙聽了小鳥的話會跳出井口來嗎?
師:看哪位同學的本領大,能把小青蛙勸出來。
師:老師相信這只井底的小青蛙聽了同學們的勸告,一定會急著跳出來,看看這無邊無際的天空,這景色優美的大自然。
三、課后擴展:讀兒歌。
太陽、月亮、地球哪個最大?哪個最小?播放動畫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分析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根據《莊子。秋水》改寫。課文通過簡短而傳神的對話,講述了一個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鳥飛到井邊喝水,與青蛙發生了爭論。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卻說天空無邊無際。小鳥很無奈,只能請青蛙自己跳出來看一看。寓言揭示了一個道理:認識事物,看待事物,站得高才能看的全面。“坐井觀天”也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眼界狹窄、所見有限;井底之蛙則比喻那些見識狹窄、目光短淺,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并能按筆順規則描寫“觀、”1個字。
(2)知道什么是“對話”。
2、過程與方法:
(1)能結合課文理解“井沿”“一百多里”“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鞏固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3、情感態度價值觀:思維拓展,練習說話,能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準備:
音頻、視頻、電子白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1、音頻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歌《一只井底的小青蛙》。請同學們仔細聽,歌中主要講了什么?(主要講了一只孤獨的小青蛙)。這節課,我們就一起進一步的了解這只青蛙。
2、出示課題《坐井觀天》。
3、學生觀察“觀”字,并指導書寫,提醒學生注意,“又”第二筆是長點,“見”第一筆豎緊貼豎中線,下端過橫中線。右邊是“見”而不是“貝”,最后一筆是豎彎鉤。學生通過書寫理解課題中“觀天”即為“看天”。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里看天空)
4、介紹寓言特點。
小結:這是一則寓言故事,到底什么是寓言故事呢?寓言就是通過簡短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坐井觀天》又是通過什么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一看。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聯系字形,正確使用生字。同時,學生在學習之處明確了閱讀目標,思考其中的道理。】
二、結合重點詞語理解重點句子,進行初步朗讀指導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句子讀通順,并標出自然段;
(2)檢查朗讀情況,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它們在爭論天有多大)
2、出示生字詞,檢查預習情況。
(1)理解“井沿”
小鳥和青蛙在哪里爭論?誰能準確地貼出它們的位置并告訴大家這是井的哪一部分?(井的邊上)
井的邊上叫井沿,碗的邊上叫什么?(碗沿)河的邊上叫什么?(河沿)床的邊上叫什么?(床沿),那么“沿”就是“邊”的意思。
(2)理解“大話”
什么樣的話是大話呢?(吹牛、夸張、不切實際)(撒謊的話是謊話)請你們判斷一下老師說的哪一句是謊話?哪一句是大話?
(3)理解“無邊無際”
小鳥認為天是無邊無際的(貼圖),誰能告訴老師,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際:邊緣處。形容范圍極為廣闊)天是無邊無際的,我們還可以說什么是無邊無際的?(出示草原、沙漠、大海的圖片)
3、了解什么是“對話”
它們之間的爭論非常激烈,請同學們默讀2—7自然段,用“__”畫出青蛙說的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數一數它們之間有幾次對話?(有問有答算一次對話,共有3次對話)誰能給我們讀一讀它們之間的第一次對話?(出示課件)誰來讀青蛙的話?(相機指導朗讀)這是一個什么句?(問句)問句應該怎么讀?
小鳥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指名讀)聽了小鳥的話你知道了什么?
4、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
(1)一百多里有多遠啊?(一里等于100米,一百里就等于五萬米,相當于在400米的跑道上轉125圈)
試著把一百多里的感覺讀出來。(指名讀,評價)
請同桌兩人分角色朗讀(指名讀,評價,老師范讀,再指名讀)
(2)飛了一百多里,你覺得小鳥飛過了什么地方呢?
用“小鳥可能飛過了……”這樣的句式練習說話。(出示圖片高山、草原、大海、沙漠)
小結:小鳥飛了這么遠的路,看見了這么多東西,所以它見多識廣!可是,青蛙相信小鳥說的話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明確這是第二次對話)誰能讀讀青蛙的話。
過渡:青蛙和小鳥都堅持自己是對的,誰也不讓誰,于是,就有了接下來的第三次對話。請同學們讀一讀,想一想它們誰說的對?為什么?(因為小鳥飛過了……還沒有看到天的邊)青蛙錯在哪里?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吧!看到底是不是這么回事?
請同學把書卷成圓筒狀,對著黑板看,告訴老師你都看到了什么?(強調“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會看到什么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所以它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揭示寓意:同學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認識事物,看待問題,站得高才能看的全面,不然就會像這只青蛙一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就是坐井觀天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全班一起讀)
6、分角色朗讀。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青蛙和小鳥之間的3次對話。
(1)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
(2)請同學上臺戴上頭飾分角色朗讀。
三、拓展
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聽了小鳥的話,跳出了水井,它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呢?(注意把話說完整)
青蛙聽了小鳥的話,真的跳出了井口,看見了,于是對小鳥說:“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業:
請你們利用課余時間多讀一些寓言成語故事,然后到班上來一起交流分享。五、板書設計: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意思。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讓學生理解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學難點: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教具準備:
1.課件
2.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導入:同學們,成語是個大王國。這個王國里有耍小聰明的狐貍,有拔苗助長的農夫,還有糊涂的國王。今天,老師來當導游,帶領大家來參觀成語王國里的一口古老的井。
[課件出示:井]很久很久以前,這兒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誰知道這個故事的題目?
1.板書課題:坐井觀天
2.解釋課題:觀,看;坐井觀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3、關于這個故事,你知道什么?
(根據學生說的板:青蛙、小鳥)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請大家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二、指導學生初讀課文
1、.要求學生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2、想一想:青蛙在___________,小鳥在___________。
3、用序號標出青蛙和小鳥進行了幾次對話。說說:它們在爭論___________。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填空。青蛙坐在___________,小鳥落在___________。
學習第一自然段[課件出示]。讓學生說明青蛙和小鳥各自所處的位置。板書:井沿。講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邊沿。
齊讀第一自然段,為什么用“落”呢?(副板書:落?)
故事就這樣在青蛙和小鳥的邂逅中開始了。
2、回答提出的問題:幾次對話?指名讓學生按對話次數朗讀課文。
3、青蛙和小鳥在爭論___________。
四、講讀課文
它們是如何爭論起來的呢?讓我們來看看它們第一次對話吧。
1、講讀第二、三自然段。[課件出示]
(1)青蛙向小鳥提出了什么問題?(你從哪兒來呀?問的語氣)
(2)小鳥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這里說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長的路程,在這里說明小鳥飛了很遠,天很大。它飛過哪些地方?)你能用朗讀告訴大家小鳥飛了很遠嗎?
解決(落?)
(4)師生分角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2.講讀第四、五自然段。(接下來發生什么情況了呢)
1)[課件出示]
(1)指名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2)“說大話”是什么意思?(指夸張的話,吹牛)
(3)青蛙為什么說小鳥“說大話”?(因為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沒有一百多里,小鳥不可能飛那么遠)板書:井口那么大
(4)小鳥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板書:無邊無際
(5)教學際,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用來形容什么?(無邊無際沒有邊際的意思。在這里用來形容天非常大)
(6)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第四、五自然段。它們倆的語氣、態度會是怎樣的呢?同桌來演一演吧。
注意“哪”的讀音和語氣(“哪”作語氣詞,讀輕聲,不讀第三聲)《坐井觀天》
指名表演。
(7)青蛙和小鳥為了天有多大的問題爭論起來,誰對?小鳥怎么知道天無邊無際,青蛙為什么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讀課文,找出答案。
2)、誰愿意告訴大家,小鳥和青蛙為什么對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鳥在天上飛,青蛙坐在井里)
3)、教師板書:“天上”、“井里”
4)、指板書小結:小鳥說天無邊無際是因為它在天上飛,青蛙只有井那么大是因為它坐在井底。
5)、同學們討論一下,能不能給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個名字?(井底之蛙)
青蛙成為井底之蛙,并不能全怪它。它生來就在井底,出不去。青蛙也很可憐呀。在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你能不能讓這只青蛙不出井底,也能了解外面的世界嗎?有什么辦法?(生:讓她看書、看報;幫它在井口裝攝像頭……)
小節:要想不成為井底之蛙,我們該怎么做?
3.講讀第六、七自然段。
我們再來看看青蛙和小鳥的爭論,看看這只青蛙除了見識少,還有沒有別的缺點,你從哪兒看出來?[出示第六、七自然段]生自瀆
(1)還有什么缺點?從哪兒看出來?它笑什么?
指導朗讀“我不會弄錯的。”(讀出驕傲、自以為是的語氣了嗎?)(生評議)
(2)小鳥為什么笑了?(小鳥笑青蛙眼光太狹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還自以為是,不承認自己的看法有錯誤)教學:信
指導讀小鳥的話。“你是弄錯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語氣)(生評議)
(3)小鳥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呢?(因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會變得開闊,就會看到無邊無際的天空,就不會再堅持自己原來的錯誤看法了)
(4)指導朗讀多么驕傲、自以為是的青蛙,多么善良、誠懇的小鳥,誰能演好這兩個角色?
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課后延伸:
1.小結: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它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會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2.學習“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把課后的字寫在田字格里。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10個生字,拓展“兩翼”教材中的10個生字正確書寫“井、觀”2個生字。
2、能分角色朗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培養學生的美讀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一主兩翼”教材中的20個生字,正確書寫“井、觀”2個生字。
2、分角色感情朗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
三、教學過程
(一)積累成語,激趣導入
《坐井觀天》整體識字課
1、齊讀《你讀我誦》中的《成語(一)》、《成語(二)》,不認識的字用“ ”圈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男女生對對讀。
3、成語釋義讀。
4、解題引入新課,用“三點圖釋法”指導書寫“井、觀”2個字。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坐井觀天》整體識字課
2、用“ ”圈出本課生字,同桌合作學習,認識生字。
3、檢測識字。
(三)再讀課文,訓練朗讀。
1、批注課文中青蛙和小鳥的幾次對話內容。
2、分角色朗讀對話,訓練不同標點符號句子的讀法。
3、用我們積累的成語評價一下青蛙和小鳥。
(四)背誦成語。
1、多種形式讀成語。
2、挑戰背誦,獎勵評價。
四、板書設計
12坐井觀天
版畫 詞卡
五、布置作業
練習規范書寫生字:“井、觀”。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能夠正確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對話。理解課文的意思。
3、初步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懂得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讀懂青蛙和小鳥的對話。理解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的不同看法。
難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懂得人要開闊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淺。
教學準備:
課件、小青蛙、小鳥的圖片,及頭飾。
教學過程
一、讀寓言成語,導入課題。
出示寓言成語故事:畫蛇添足、守株待兔、濫竽充數、狐假虎威、刻舟求劍、南轅北轍、
發現了嗎,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成語、寓言故事)什么叫寓言故事呢?(用假托的小故事來說明一個大道理的文學體裁)板書:小故事大道理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個寓言故事。讀題,看老師寫課題。《坐井觀天》觀天是什么意思?(看天)所以,“觀”字的右邊是見,表示看的意思。誰來讀下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1、自讀課文,讀準音、讀通句子,給課文標上自然段。
2、出示詞語,小老師領讀
三、讀了課文,我們知道,故事中有兩個角色,一個是(青蛙)一個是(小鳥)。
1、出示第一自然段。誰來讀一下課文的第一段話。
2、從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總結:
在井里看到的東西太少了;外面的世界真的是很精彩了。我們的生活空間也很小,老師希望你們多看書,學習更多的知識,也能多去外面看看,多接觸外面的事物。不要當“井底之蛙”!也不要做以偏蓋全的盲人。送你們兩句話:
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是統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圍繞著“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這個專題安排了三篇課文。《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也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故事通過青蛙和小鳥三次對話展開,第一次對話寫小鳥回答青蛙的問題,第二次對話是小鳥和青蛙對天的大小的爭論,第三次對話是小鳥勸青蛙跳出井口來看看,才知道天到底有多大。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知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0個會認的生字,會寫“井、觀、沿、話”等8個生字。
2.鞏固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故事所闡明的道理。
3.思維拓展,練習說話,能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難點:正確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能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哪些是坐井觀天的行為。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坐井觀天”。
什么是“井”呢?(圖片出示)
就是以前人們取水的深洞。
(圖片出示“井”字的演變過程)為了防止人們取水時掉進去,人們會在旁邊打上架子,這就是周圍是井欄的木條。最早的“井”字中間還有一個點表示井水所在的地方。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到楷書時,“井”字又沒有了中間的那一點,成了我們現在見到的“井”字。現在它和我們學習的哪個字很像呢?“開”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只坐在井里的青蛙。它坐在井里干什么呢?請再讀課題找出答案。
“觀”就是看的意思,還有哪些字也表示“看”?(瞧、瞅)“觀”還可以組什么詞?學習書寫“觀”字,這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可以用換一換,加一加等方法識記。書寫時注意“又”字的變化,“見”的第一筆豎要壓在豎中線上。
(設計意圖:首先從引導學生理解課題開始進入學習,讓學生學會從課題中搜集信息幫助學習。在對“井”這個指事字演變過程的展示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勢過渡到對“觀”字的學習,通過對字義的理解,到字形的分析,再到書寫的指導完成課題中出現的生字的學習。)
二、創設情境,走進故事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全班齊讀。
學習“沿”,井沿在哪里?誰來指一指?是井的哪一部分呢?(井的邊上)(在課件圖中井沿的位置用紅色標出)
井的邊上叫井沿,桌子的邊上叫什么?河的邊上叫什么?床的邊上叫什么?(邊出示圖片邊引導學生說)
老師把這口井“搬到”了我們教室里,誰能讓小鳥飛落在井沿上?請一名同學將小鳥貼在準確的位置上。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中井沿的位置的標注讓學生理解“沿”的意思,再通過圖片出示,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地說出“桌沿”、“河沿”、“床沿”等詞語,然后,用“貼出小鳥的位置”檢驗學生對“沿”字的理解。這樣的隨文識字,讓生字學習在語境中完成。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邊識邊悟,既能激發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也能使生字的學習扎實有效。)
三、初讀故事,整體感知
看到飛來的小鳥,青蛙很有禮貌地與它打了招呼,聊了起來。他們聊了什么呢?
出示朗讀要求:
請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用“——”畫出青蛙說的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
學生匯報。(課件出示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不同標記畫出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既是對課文內容的梳理,也是為下面對三次對話的學習的準備。)
四、分角色讀,理解對話
1.學習第一次對話。
分角色朗讀第一次對話。
理解“一百多里”。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有兩百多米,一百多里就是要圍著這樣的操場跑上兩百多圈。假如你是小鳥,你飛了一百多里后會是什么感覺?請帶著你的感受再讀一讀小鳥的這句話吧!
小結:青蛙聽小鳥說飛了一百多里,一點兒也不相信,它是怎么說的?
2.學習第二次對話。
指名讀青蛙的話。(只出示青蛙說的第一句話)
理解“大話”。什么樣的話是大話呢?(吹牛、夸張、不切實際)
于是,青蛙和小鳥爭吵了起來,誰也不讓誰,它們在爭論什么呢?請自由讀讀它們的第二次對話,找出答案。
青蛙的觀點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樣?
學習“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這是一個反問句,就是用疑問的句式表達肯定的觀點。指導讀出不相信的語氣。)
3.學習第三次對話。
聽了對方的話,青蛙和小鳥都笑了,為什么?(出示第三次對話)
它們都認為自己說的對。青蛙的笑是對小鳥的話不以為然。小鳥的笑在笑話青蛙,并再一次強調青蛙弄錯了。
它們的說法為什么不一樣呢?那么你認為誰說得對?
我們來玩個小游戲好不好?請同學把書卷成圓筒狀,告訴老師你都看到了什么?(強調“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會看到什么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所以他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小青蛙呢?(目光狹窄、自以為是)我們也把這樣的人,稱為“井底之蛙”。
(設計意圖:在第三次對話的學習中,用一個小游戲讓學生來感受青蛙和小鳥的說法為什么會不一樣更加直觀。)
五、拓展想象,續編故事:
假如有一天,青蛙真的跳出水井,它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呢?試著說一說吧。
青蛙鼓足了勇氣,跳了出來。它看見……
它說:“……”
(設計意圖:適當運用文本中的留白,讓學生嘗試表達,是對學生說話練習的訓練。學生能夠在原文的基礎上想象和推測,運用對課文的理解續編故事,說明他們讀懂了這則寓言故事。)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根據《莊子。秋水》改寫。課文通過簡短而傳神的對話,講述了一個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鳥飛到井邊喝水,與青蛙發生了爭論。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卻說天空無邊無際。小鳥很無奈,只能請青蛙自己跳出來看一看。寓言揭示了一個道理:認識事物,看待事物,站得高才能看的全面。“坐井觀天”也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眼界狹窄、所見有限;井底之蛙則比喻那些見識狹窄、目光短淺,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學情分析:
《坐井觀天》是一篇生動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話故事,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既有很強的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難度,所以不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在教學中應該通過多種方法來解決。從識字方面來說,學生已經是二年級了,他們已經掌握了很多識字的方法。課堂上,可以適當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學過的方法獨立識字。 朗讀方面,二年級大部分學生讀書已經能夠達到正確、流利,有相當一部分孩子還能夠達到有感情。因此,要讓學生學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學生理解文意方面,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力偏低,而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把部分當整體,因此這個故事的寓意對學生來說,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并能按筆順規則描寫“觀、”1個字。
(2)知道什么是“對話”。
2、過程與方法:
(1)能結合課文理解“井沿”“一百多里”“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鞏固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故事所包含的寓意。3、情感態度價值觀:
思維拓展,練習說話,能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會寫1個生字,能結合課文理解“井沿”“一百多里”“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
教具準備:課件 動物貼圖以及頭飾
教學方法:
教法:講授法、發現法、讀書指導法、導學法、討論法。
學法:任務驅動法、探究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1、談話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位新朋友。一位是青蛙(出示青蛙圖片)另一位朋友是小鳥(出示小鳥圖片)。小鳥在天上,而青蛙在地上,這兩個動物之間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
2、出示課題《坐井觀天》。
3、學生觀察“觀”字,并指導書寫,提醒學生注意,“又”第二筆是長點,“見”第一筆豎緊貼豎中線,下端過橫中線。右邊是“見”而不是“貝”,最后一筆是豎彎鉤。學生通過書寫理解課題中“觀天”即為“看天”。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里看天空)
4、介紹寓言特點。
小結:這是一則寓言故事,到底什么是寓言故事呢?寓言就是通過簡短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坐井觀天》又是通過什么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一看。【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聯系字形,正確使用生字。同時,學生在學習之處明確了閱讀目標,思考其中的道理。】
二、結合重點詞語理解重點句子,進行初步朗讀指導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句子讀通順,并標出自然段;
(2)檢查朗讀情況,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它們在爭論天有多大)
2、理解“井沿”
小鳥和青蛙在哪里爭論?誰能準確地貼出它們的位置并告訴大家這是井的哪一部分?(井的邊上)
井的邊上叫井沿,碗的邊上叫什么?(碗沿)河的邊上叫什么?(河沿)床的邊上叫什么?(床沿),那么“沿”就是“邊”的意思。
3、了解什么是“對話”
它們之間的爭論非常激烈,請同學們默讀2—7自然段,數一數它們之間有幾次對話?(有問有答算一次對話,共有3次對話)誰能給我們讀一讀它們之間的第一次對話?(出示課件)誰來讀青蛙的話?(相機指導朗讀)這是一個什么句?(問句)問句應該怎么讀?
小鳥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指名讀)聽了小鳥的話你知道了什么?
4、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
(1)一百多里有多遠啊?(一里等于100米,一百里就等于五萬米,相當于在400米的跑道上轉125圈)
試著把一百多里的感覺讀出來。(指名讀,評價)
請同桌兩人分角色朗讀(指名讀,評價,老師范讀,再指名讀)
(2)飛了一百多里,你覺得小鳥飛過了什么地方呢?
用“小鳥可能飛過了……”這樣的句式練習說話。(飛過了高山、草原、大海、沙漠)
小結:小鳥飛了這么遠的路,看見了這么多東西,所以它見多識廣!可是,青蛙相信小鳥說的話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明確這是第二次對話)誰能讀讀青蛙的話。
5、理解“大話”
什么樣的話是大話呢?(吹牛、夸張、不切實際)(撒謊的話是謊話)請你們判斷一下老師說的哪一句是謊話?哪一句是大話?
例如:(1)我的作業沒有寫,卻給老師說我沒有帶;(謊話)
(2)我一只手就能把火車推動;(大話)
呢在青蛙的眼中天是什么樣的'?(出示課件)試著把青蛙的話讀一讀。(課件出示)“還用飛那么遠嗎?”還可以怎么說?(不用飛那么遠)(對比出示,指名學生朗讀)說一說這兩句話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第一句語氣更強烈)
過渡:這真是一位自以為是的青蛙!
5、理解“無邊無際”
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呢小鳥呢?誰能讀一讀?(課件出示) “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課文出現了兩次“哪”,在第一次對話中讀三聲,在這里讀輕聲,所以這個字是“多音字”。誰能再把這句話讀一讀
小鳥認為天是無邊無際的(貼圖),誰能告訴老師,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際:邊緣處。形容范圍極為廣闊)天是無邊無際的,我們還可以說什么是無邊無際的?(草原、沙漠、大海)
請你試著把天很大的樣子讀出來,先自己讀一讀。指名讀。
過渡:青蛙和小鳥都堅持自己是對的,誰也不讓誰,于是,就有了接下來的第三次對話。
請同學們讀一讀,想一想它們誰說的對?為什么?(因為小鳥飛過了……還沒有看到天的邊)青蛙錯在哪里?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吧!看到底是不是這么回事?
請同學把書卷成圓筒狀,對著黑板看,告訴老師你都看到了什么?(強調“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會看到什么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所以它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揭示寓意:同學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認識事物,看待問題,站得高才能看的全面,不然就會像這只青蛙一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就是坐井觀天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全班一起讀)
6、分角色朗讀。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青蛙和小鳥之間的3次對話。
(1)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
(2)請同學上臺戴上頭飾分角色朗讀。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并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增強生字識記的準確性,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受青蛙和小鳥的生活環境。】
三、拓展
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聽了小鳥的話,跳出了水井,它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呢?(注意把話說完整)
青蛙聽了小鳥的話,真的跳出了井口,看見了,于是對小鳥說: “。”
四、布置作業:
請你們利用課余時間多讀一些寓言成語故事,然后到班上來一起交流分享。
五、板書設計: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拼讀音節會讀4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寓言兩則的內容。
3、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寓言所蘊含的道理,聯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重難點:
1、認讀生字,會寫生字。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讓學生欣賞《坐井觀天》課文中的插圖,說出課題。
2、出示課題 12 坐井_____天 補充課題,出示“觀”字的寫法及其在成語中的解釋
3、板書課題,讀題,說說“坐井觀天”的含義。
二、過生字關
1、出示生字“井沿、青蛙、回答、弄錯、不信、抬頭、坐井觀天、無邊無際”老師帶讀。
2、小組交流,小組齊讀。
3、老師指名請學生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4、出示“我能辨認并組詞”讓學生辨別生字
三、初讀課文,交流感受
1、根據“學習目標”讓學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自讀效果。
(1)指名讀課文,教師注意正音和范讀,指導學生把文章讀通順。
(2)交流初讀感受,解決次要問題。
讀完課文后,你知道些什么 通讀歸納、整理,形成如下認識:
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鳥。
B、知道青蛙和小鳥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鳥爭論的原因及主題。
3、學生在談到青蛙和小鳥的位置關系時,教師順勢切入,學習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內容。
(1)教師出示“水井”,讓學生觀察在水井上青蛙和小鳥圖片的位置。
(2)學生自讀文章第一自然段。
(3)指導朗讀。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學習青蛙和小鳥的第一次對話
1、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青蛙和小鳥的第一次對話。
2、點名讀,師生評讀,體會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禮貌行為和小鳥飛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分角色練習朗讀,再現對話情形。
4、教師引讀,男女生分組加上動作表演讀。
師:一只小鳥飛呀,飛。飛過山川,飛過河流,飛過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見了問:____________
男生:“朋友,你從哪兒來呀 ”
女生:“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水喝。”
(二)嘗試朗讀第二次對話。
1、學生分角色練習朗讀第二次對話。
2、理解“大話”的具體含義。深入探究:青蛙為什么認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或做實驗了解青蛙認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
理解“無邊無際”的含義,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練習說話。
(無邊無際的大海、沙漠、田野等)
4、我能用“無邊無際”說一句話
5、學生練讀對話,想象它們爭論的情形,體會語氣,要求讀出自己的感受來。
6、指導朗讀。
(三)學習青蛙小鳥的第三次對話
1、教師引讀,小鳥說天空無邊無際,青蛙卻認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嗎
青蛙笑了說:“ ”
小鳥也笑了說:“ ”。
2、指導朗讀。
3、分角色表演讀故事。
4、小組探究。
(1)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用“因為……所以……”談談自己的理解)
(2)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 引導學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寓意:看問題,認識事物,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要像小鳥那樣,站得高,望得遠。
五、課外拓展
1、青蛙聽了小鳥的話,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見了什么
它們飛過大海……
它們飛過城市……
它們飛過草地……
它們飛過樹林……
它們飛過沙漠……
它們飛過丘陵……
它們飛過河流……
它們飛過峽谷……
它們飛過高山……
六、總結全文,感悟寓意
1、學習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看問題,認識事物,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要像小鳥那樣,站得高,望得遠。)
七、課后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一聽,課后繼續編寫這個故事。
2、問問大人或上網查閱,看看天究竟有多大?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9
《坐井觀天》是一片老課文,在教學中我以“自讀自悟,自主識字”為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反復讀文,適時識字,自然感悟,保證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保證了教學目標的切實落實。總體來看,這堂課在這兩方面做得比較好。
新課程強調的是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就是要改變原先先識字后閱讀,識字與閱讀兩不相干的狀況。在教學中我注重識字方法的多樣,識字步驟清晰,氛圍良好。本堂課中,我將十個生字重新組合,分步落實,做到有分有合。在教學伊始,看圖引入新課時,讓學生看圖讀詞“井沿”,不僅讀準了“沿”,而且知道了什么是“井沿”。接著我又對形近字“沿”、“沒”進行了對比,強化了學生的記憶。
對課題中的兩個生字,主要讓學生讀讀字,組組詞,結合課題說說意思。對二到七節中集中出現的生字,則以學生自學為主,以小組學習的形式,由學習小組長帶領,對七個生字的音、形逐一研究,扎扎實實地學,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隨后老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組織進行有效交流,針對特點各有側重,并積極鼓勵創新記憶、科學記憶,幫助學生提高識字興趣和能力。
雖說整堂課按教學設計進行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但作為一篇寓言故事,如何突破課文的難點“體會故事寓意”,讓學生更自然,更主動的接受,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除了 “根據結尾,啟發想象,強化寓意”這個方法外,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簡析
《坐井觀天》是一篇成語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的一場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目光短淺,眼光狹小。文章語言優美,對話部分生動有趣,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用“看圖理解、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解決不懂的問題。
3. 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明白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人。
教學重難點:
難點是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人。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只可愛的小動物——小青蛙和小鳥,它們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學們說好嗎?
小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事爭吵起來,誰也不讓誰,咱們來看看是為了什么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坐井觀天》。(板書課題)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 、借助拼音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2 、初步認識生字、新詞。
課件:小鳥 青蛙 朋友 坐井觀天 不信 井沿 無邊無際 弄錯 看見 抬頭
多形式認讀
3 、檢查朗讀
齊讀,小組開火車讀,小組內分角色讀。
三、朗讀體會
1 、理清位置:
同學們,課文中講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那么,小鳥從哪兒來的呢——天上飛來,落在井沿上。 (請學生貼小鳥圖和青蛙圖的位置)
看插圖填空:青蛙坐在( ),小鳥落在( )。
2 、那么它們為什么事爭吵起來了呢?小鳥和青蛙進行了幾次對話?(它們為天有多大的事爭論。) ( 一共進行三次對話2——3自然段是第一次對話,4、5自然段是第二次對話,6、7自然段是第三次對話。)
第一次對話:
他們的對話可有趣啦!請小朋友自由朗讀第 1 次對話,(課件出示)誰想讀一讀?
指名讀,指導朗讀:重點指導讀出問句:“你從哪兒來呀?”;突出“一百多里”。
第二次對話:
“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啦?”
生讀句子,質疑。
“大話”“無邊無際”是理解的難點。學生自己回答。
現實生活中還有什么是無邊無際的?(草原 大海 沙漠 森林 宇宙……)
第三次對話:
青蛙和小鳥都笑了,笑什么呢?分角色朗讀。
怎樣才能讓青蛙知道自己錯了呢?
四、激趣拓展
推薦成語寓言故事:《畫蛇添足》《拔苗助長》《掩耳盜鈴》
五、指導寫字
“蛙”字(觀察 --- 師范寫 ---- 生自寫),認識形近字娃、洼、掛、桂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11
一、復習
1.讀題
2.復習第一節
二、新授
(一)正確、流利讀課文
1.自己讀課文2-7節,要求正確、流利
2.個別讀自己最喜歡的小節,點評
(二)再讀課文,質疑
1.再一次自己讀課文,想想有什么問題要問。
2.把你的疑問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解決
估計:
(1.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么?
(2.“無邊無際”什么意思?
(3.“大話”什么意思?青蛙為什么覺得小鳥的話是大話?
(4.青蛙為什么覺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
(6.青蛙和小鳥為什么都笑了?
(7.“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
......
3.及時解答一些疑問。
(三)精讀課文,解疑
1.同桌學著青蛙和小鳥的樣子爭論,思考沒有解答的疑問。
2.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1)“無邊無際”什么意思?
找到句子讀一讀。
(多媒體)跟小鳥飛上天看一看。
解答疑問。
練習說話:--是無邊無際的。
(2)比較句子:
天無邊無際,很大很大。
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3)指導朗讀小鳥的話。
(4)“大話”什么意思?青蛙為什么覺得小鳥的話是大話?
找到句子讀一讀。
(多媒體)跟青蛙到井底去看天。
解答疑問。(用練習本做實驗)
(5)比較句子:
天不過井口那么大,不用飛那么遠。
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6)指導朗讀青蛙的話。
(7)分角色朗讀2-5節,思考: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為什么?
解答疑問。(多媒體)
(板書:飛得遠,見識廣。)
(8)小小組讀6、7節,討論青蛙和小鳥為什么都笑了?
交流討論
(9)指導朗讀6、7節。
(四)讀后感悟
1.讀全文
2.討論:聽了小鳥的話,青蛙會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嗎?為什么?
(多媒體)
師小結:青蛙將永遠成為一只見識短淺的井底之蛙。
3.現在你知道“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了嗎?
(板書:坐井觀天,見識短)
讀前質疑,讀中解疑,讀后感悟
以讀為主,從“粗讀”到“細讀”,通過不同層次地讀,層層深入,理解課文,體會祖國的語言文字。先在讀中找出質難點,然后在讀中解疑,并通過反復朗讀解決課文重點、難點,最后分角色朗讀課文,悟出寓意,并展開爭論,發揮想象,更深刻地體會寓意,以達到語文課教學中學生主體參與,自我求和的目標。
一、教材簡說
把部分當整體,“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種看問題的方法是錯誤的,但我們在生活中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學藝,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剛接觸時,自我感覺特別好,以為自己會了,待到用時,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這無異于“坐井觀天”啊。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二、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個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觀天。(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插圖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認識“沿”
2、指導學生自讀故事,注意把生字讀準,了解故事大概內容。
3、指名說說自已讀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讓學生了解“無邊無際”的意思,認識“際”
5、通過分析“信”的字形特點,認識“信”。
6、同桌互相交流對生字的認識。
三、指導寫字。
先讓同學們“看”: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特點?寫時應特別注意什么?再讓同學們“說”:它們都是左右結構,都是“左窄右寬”。寫“沿”時,注意右上方與“幾”不同;寫“際”時,注意雙耳旁是兩筆完成的,“耳朵”要寫得高而窄。指導“還”的筆順規則,先寫“不”,再寫“辶”。再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特點,獨立描紅、臨寫最后通過課后的“讀讀抄抄”鞏固所認的字和所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復習生字后繼續學習。
二、朗讀感悟
1圖文結合,以讀帶講,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可以設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小鳥落在。
2自讀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看插圖練讀第一次對話。
3感悟第二次對話。
(1)通過學習第二次對話,讓學生說說讀懂了什么。
(2)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圍繞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為……所以……”談談自己的理解。
(5)帶學生體驗:走出教室,說說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紙卷成紙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賽朗讀小鳥認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為“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老師指導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
青蛙的話用自信、傲慢的語氣;小鳥的話用勸告、誠懇的語氣。
5感悟第三次對話。
(1)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都是笑著說的,他倆的笑各有什么含義?
(2)小組合作學習。先分角色朗讀,再討論上面的問題。
(3)朗讀對話,讀出適當的語氣。
朗讀提示: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態度。
6分角色朗讀。
(三)實踐活動
1、小組合作,續編第四次對話: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續編第四次對話,并分角色讀一讀。
2查查資料或者向別人請教,看看地球、太陽和月亮誰大。
一、教學要求: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意思。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讓學生理解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學難點: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三、教具準備:
1.有關水井的教學掛圖一幅、小鳥圖一幅。
2.本課課文錄音帶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坐井觀天
2.張掛教學掛圖。板書:觀。講解字形、字義。
3.解釋課題:坐井觀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問題:誰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樣子呢?請大家聽我讀課文。
二、范讀課文或放錄音
1.要求學生一邊聽,一邊想上面的兩個問題。
2.要求學生聽準生字的讀音。
三、指導學生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讀一遍課文。讀的時候,要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用序號把這一課的幾個自然段標出來。
2.指名讓學生分段朗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詞
1.出示注音卡片:觀沿答百別弄際抬信
2.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用生字練習組詞。五、課堂練習
1).指導書寫生字。
2).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井( ) 觀( ) 沿( ) 百( )
開( ) 現( ) 沒( ) 白( )
3).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流利。
第二課時
一、引入課題
1.張掛教學掛圖,讀題。
2.上一課,我們初步讀了《坐井觀天》這篇課文。今天,我們來細讀、理解。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對照掛圖,讓學生說明青蛙和小鳥各自所處的位置。板書:井沿。講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邊沿。沿,讀第二聲,不要讀成第四聲。
2.講讀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鳥提出了什么問題?(你從哪兒來呀?)
(2)小鳥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這里說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長的路程,在這里說明小鳥飛了很遠,天很大)
(4)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3.講讀第四、五自然段。
(1)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2)“說大話”是什么意思?(大話是指夸張的話)
(3)青蛙為什么說小鳥“說大話”?(因為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沒有一百多里,小鳥不可能飛那么遠)板書:井口那么大
(4)小鳥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板書:無邊無際
(5)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用來形容什么?(無邊無際沒有邊際的意思。在這里用來形容天非常大)
(6)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讀音和語氣(“哪”作語氣詞,讀輕聲,不讀第三聲)
(7)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么事爭論起來了?(為了天有多大的問題爭論起來)
4.講讀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為什么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因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頭看見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導朗讀“我不會弄錯的。”(自信、肯定、自以為是的語氣)
(3)小鳥為什么笑了?(小鳥笑青蛙眼光太狹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還自以為是,不承認自己的看法有錯誤)
(4)小鳥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呢?(因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會變得開闊,就會看到無邊無際的天空,就不會再堅持自己原來的錯誤看法了)
(5)指導朗讀“你是弄錯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語氣)
5.小結: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它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會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坐井觀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們就用“坐井觀天”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目光狹小、見識短淺,而又自以為是的人。
三、課堂練習
1.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2.填空:
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過( )那么大。小鳥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3.把課后的字寫在田字格里。
寫字提示:比較下面獨體字和合體字的偏旁在形體上有什么不同。
長)
附:板書設計
教學目標:
1、懂得學習、做事要眼界開闊,不能目光短淺,所見有限。
2、學會本課兩個生字,理解“坐井觀天、井沿、說大話、井口、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在朗讀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提高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
懂得人要開闊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淺。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剪貼畫(青蛙、小鳥)、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請一起讀課題——《坐井觀天》
2、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個故事,好嗎?
請小朋友看一段錄像。
二、看錄像,了解故事內容。
1、看錄像前,老師有個要求,邊看邊思考:故事講了誰和誰之間的事?它們在干什么?
2、播放錄像。
3、反饋。生答思考題,師板書,結合課件演示。
青蛙圖 天 小鳥圖
有
不過井口那么大 多 無邊無際
大
小朋友真聰明,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要*小朋友自己來讀懂。請大家把書翻到第121頁,自己找個朋友讀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等會我們比賽,誰讀得最好。開始讀書吧!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找朋友讀課文。
2、指名接讀課文。
3、學生評議。
四、第一次爭論。
1、課文中的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那到底誰對誰錯呢?
指名講。
2、贊成小鳥的請舉手,贊成青蛙的請舉手。
3、既然小朋友意見不一致,那我們就來開展一次小小辯論賽,同意嗎?贊成青蛙的我們稱為青蛙方,請坐到左面,贊成小鳥的我們稱為小鳥方,請坐到右面。
學生交換位置。
五、再讀課文,找出有力的證據。
為了證明自己方是正確的,對方是錯誤的,我們必須有充足的理由,對嗎?請你們再讀課文,找找書上哪一段、哪一句、甚至哪個詞可以作為你的證據,同時也拿出你從課外搜集的資料。
開始你們組去研究討論吧!
六、第二次爭論。
1、兩組爭論。
師說:“現在請小鳥方發言。”學生發言。
師說:“現在請青蛙方發言。”學生發言。
師及時指點。
七、朗讀課文,體會寓意。
1、剛才小朋友爭論得相當精彩,看來準備都很充分,現在我們進行讀課文比賽。青蛙方讀青蛙的話,小鳥方讀小鳥的話,直接對話,行嗎?要讀出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很肯定的語氣。
自由練習——指兩名對話——集體對話。
2、讀到這里,哪個小朋友給我們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除了這個內容以外,還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是批評有什么錯誤的人呢?
指名答。
3、看來“坐井觀天”這個詞是不好的,貶義的,古代這個故事中的青蛙因為生活的范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為是,連天大得很這樣的簡單問題都弄錯。而今天我們這些小青蛙真勇敢,敢于站出來為青蛙說話,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新知識,我真佩服你們。
八、角色換位。
1、有一天,有人來井里打水,水桶盛滿水往上提時,不小心把青蛙帶了上來,而那只小鳥又下來喝水,因翅膀受傷無力再飛出去,這樣變成小鳥(在井里),青蛙(在外面),現在青蛙、小鳥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想說些什么?
2、現在請你們組里討論,等會派代表來說,看哪邊說得更精彩。請小朋友好好動動腦筋。
3、兩邊派代表發言。
九、總結全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多用眼睛看一看,并且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學生分析】
班內大多數學生聰明活潑,樂于表現,樂于體驗實踐。愿意朗讀而且表現不錯。分角色表演更是他們展示個性的良好舞臺。
【教學思路】
復現感知鋪墊──朗讀感悟實踐──拓展想象發揮──鞏固識字寫字──收集積累語言
【設計理念】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重視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的獨特的體驗。充分讓學生在輕松、寬松的氛圍中學習,體會主動,探究的快樂,在體驗成功中不斷進步!
【教學目標】
1、鞏固認識3個生字,會寫5個。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4、在自由的空間里,讓學生個性得以張揚,才華得以展示。
【教學流程】
一、復現感知鋪墊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兩位朋友青蛙和小鳥,(隨機出示青蛙和小鳥圖),你還記得他們所在的位置嗎?誰能把他們分別貼在小黑板上?(指名學生把青蛙和小鳥圖貼在小黑板的背景圖上)
是啊,青蛙坐在井里,小鳥落在井沿(邊說邊貼詞卡“坐井觀天”,“落在井( )”到背景的相應位置上)誰能把“沿”字寫在卡片上?(指名填寫卡片,其余同學寫在同桌手心里。)
(貼圖是孩子們喜歡的學習方式,用這種形式導入,充分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激發了學生興趣,從而更積極地投入學習。這一過程也進一步復現了課文內容,為教學打下鋪墊。把鞏固識字,寫字滲透在這一過程之中,便全員參與寫字活動,落實全體性原則。)
二、朗讀感悟、實踐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3課《坐井觀天》
青蛙坐在井里,小鳥落在井沿上,它們對天有著不同的看法,您想不想知道?
(啟發性的問題導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請你打開書60頁,自讀課文的2~7自然段,邊讀邊畫出青蛙、小鳥對天不同看法的句子,就能找到答案。(自讀課文,思考勾畫。)
(充分落實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學會學習。)
總結學生學習情況:同學們可真會學習,有的同學邊讀邊畫,有的同桌互相討論,有的同學讀書姿勢很端正,大家學得都很認真。
(總結學習情況,對學生是一種肯定,一種激勵,一種欣賞,同時也會再次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繼續投入學習活動中。)
青蛙和小鳥怎樣說天?(組織討論交流,學生各抒已見。)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無邊無際。指名讀詞,鞏固識字。)
為什么青蛙和小鳥對天會有不同的看法?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看圖,看書回答,注重良好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
到底天有多大,想不想實踐去看看,走出教室,看看天有多大;用紙卷成紙筒再看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你想怎樣走出教室?(學生紛紛發表見解,守秩序,講禮儀的教育滲透在無聲之中。)
(學生有序地走出教室,先出后進,沒有一個大聲喧嘩的,不同的方式看到不同的天,他們嘰嘰喳喳興奮交流著,更深刻地體會了寓意。)
通過親身實踐你有什么收獲?
(自由交流收獲,體會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也豐富了內心體驗。)
留心觀察生活會給你更豐富的感受。
老師告訴你一個秘密,深入情境地有感情地讀,也會豐富你的情感體驗。
(無形之中滲透學法和情感態度的教育。)全班合作:男同學當青蛙,女同學演小鳥,我自我推薦來讀敘述部分,可以嗎?(孩子們最喜歡分角色讀,一下子情緒高漲。)
先別著急,怎樣才能讀好?
(“小鳥”和“青蛙”們紛紛發表意見,說出了讀好的好建議。)
(師生合作讀。)
大家合作得可真愉快,我們成功了。
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什么?(出示小鳥和青蛙的頭飾。)讀得好,演得精彩,就能帶上漂亮的頭飾表演。先小組合作演一演吧!請小組內選出導演。
(在初讀課文,體驗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組織孩子們分角色讀一讀,演一演,極大地激起了孩子們的興趣,表演的過程也進一步加深了孩子們對課文的理解,豐富了體驗,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展現了孩子們的個性,對課文也是一次再創造。)
(小組內演一演,指導巡視,并指一組表演。)
他們演得怎樣?
(組織生生互評,提倡欣賞的評價。)
青蛙聽了小鳥的話會怎么做?誰能接著往下演一演?
(激發了學生想象,進一步理解寓意。)
學習了課文,你想說什么?
(學生大膽展示收獲,交流展示,張揚了個性。)
三、鞏固識字,寫字
1、精彩的表演進行到這兒,有一個生字寶寶著急了,他對我說:“老師,老師,快讓我和同學們見見面,大家可別把我忘了?”(出示字卡“信”)你還記得他嗎?(用“信”擴詞,評選擴詞大王。)
(激發興趣,吸引學生注意,以孩子們喜歡的方式鞏固生字,寓教于樂。)
2、我們書后的田字格里還有5個生字寶寶正等著我們寫呢?(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你認識他們嗎?(齊讀生字)
你認為哪個字難寫?(學生自主提出難字,使學生學得更主動。)
看到“蛙”字你想到了哪個字?(學生:洼、娃、哇……)
(啟發學生思考,聯想舊知,鞏固了生字,拓展了知識。)
你為老師寫好字提些什么建議?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變被動地看字,練寫為自主發現字在占格和筆畫應注意到什么,學生學得輕松而主動。)
(同桌互評)
四、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各抒已見,展示收獲,體驗成功)
五、作業
收集與坐井觀天意思相近的成語故事!
(培養學生自主積累意識。)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13
一、復習舊知
1、引讀第一段
學生貼圖:青蛙坐在小鳥落在。
2、用詞語練習說話:青蛙小鳥
二、整體感知
1、練習讀第2節到第7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3、從第2節到第7節中挑選自己喜愛的一節讀給同桌聽,同桌點評。
4、學生質疑。
5、小結過渡。
三、學習第2節到第5節
1、青蛙認為天多大?小鳥認為天多大?
輕聲讀讀課文,劃出有關的語句。
比賽朗讀這兩句
小鳥: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青蛙: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要飛那么遠嗎?
2、出示:
青蛙圖井口那么大天有多大
小鳥圖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3、小鳥話,進行語言訓練。
(1)出示: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啊!
(2)復習無邊無際的意思,從哪里可以看出天大的很一百多里
(3)指導朗讀,贊嘆
3、討論青蛙說的話,進行語言訓練。
(1理解說大話的意思。
①過渡:小鳥說自己飛了一百多里,青蛙卻認為它在說大話。
②出示:朋友,別說大話了!
(2)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聯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①那么遠是指多遠呢?
出示:一百多里和小鳥飛過村莊、河流和高山的畫面。
②選擇正確的意思:
出示: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不用飛那么遠。
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要飛那么遠。
③指導讀出語氣。
4、練習有感情地讀第2節到第5節。
比賽朗讀這兩句
小鳥: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青蛙: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要飛那么遠嗎?
四、學習第6節、第7節
1、過渡:天有多大?青蛙和小鳥的看法完全不一樣,它們又爭了起來。
2、指導讀出爭論的語氣。
3、討論:天究竟有多誰說得對?
小鳥飛過的地方:
4、討論:青蛙為什么會出錯?
①學生使用學具。
②練習有感情地讀。
五、啟發想象,深化認識
1、青蛙跳出井口,他看見,心想,于是他對小鳥說。
2、有一天,這只青蛙碰到了另外一只也坐在井底的青蛙,它們會怎么說呢?
六、朗讀全文,拓展延伸
1、配樂分角色讀全文。
2、拓展延伸,出示:信息世界。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14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成語故事《坐井觀天》,讓學生懂得目光短淺,眼界狹小,見識就會有限的道理。我認為可針對學生喜愛故事的特點,利用插圖,激發他們主動讀故事,引導他們評價故事中的人與事,從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還可以啟發學生大膽想象,續編故事。要讓學生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系起來,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讀、質疑、討論、評價、想象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再加上二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經常把部分當整體,“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看問題的方法是錯誤的,但他們在生活中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學知識時就會有這樣的感覺,剛學時自我感覺很好,以為自己學夠了,待到要用時,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因此,進行本課的教學是非常必要的。我最初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
課時目標:
1、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
2、辯證地認識“井底之蛙”。
3、懂得對有缺點的人,應當給予幫助。
教學過程:
一、引出青蛙
1、同學們,昨天我們痛痛快快地讀過了這篇課文,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課文。誰來讀讀課題:坐井觀天。
2、什么叫“坐井觀天”,你知道嗎?
這一口井里有水嗎?
3、“坐井觀天”是一個成語,這一個故事在我國流傳了千百年,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我相信咱們班許多同學早就知道了這個故事。當人們一看到“坐井觀天”這四個字時,就會想到另一個成語——井底之蛙,就會想到這一個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書:青蛙)今天這節課咱們就來認識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認識青蛙
1、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朗讀這篇課文,想站起來讀的同學自己站起來。
2、下面俞老師要做一個小小的調查:喜歡這一只青蛙的同學請舉手,不喜歡這一只青蛙的同學請舉手。
喜歡這只青蛙的同學讀青蛙說的話,不喜歡這只青蛙的同學讀小鳥說的話,封老師讀作者的話。
3、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青蛙?(板書:這是一只 的青蛙)
4、交流,引導學生聯系課文談自己的見解。并將自己的“理解”寫在黑板上,學生不會寫的教師寫。(如:自以為是、驕傲、沒頭沒腦、沒有知識、眼界不開闊、不聽話等)
5、在同學們(大多數同學)看來,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歡的青蛙,不受大家歡迎的青蛙,因為他……(根據板書),咱們就帶著這樣的感情再來讀讀這篇課文。
哪些同學愿意讀小鳥說的話?請站起來(估計比較多)。老師讀青蛙說的話,坐著的同學讀作者的話。
三、理解“坐井觀天”
1、同學們,千百年來,直到今天,人們一直認為這是一只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的青蛙,所以人們常常用“坐井觀天”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的人。
2、老師這兒就有幾個例子(出示):
(1)小明這次到北京轉了一圈,可開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觀天,沒想到外面發生了那么大的變化。
(2)有些人坐井觀天,自我感覺特別好,卻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們很多同學坐井觀天,很少讀課外書,不懂的東西太多了。
(4)原以為我們的設計、規劃夠先進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們是坐井觀天,比起人家就差遠了!
這四個例子中的“坐井觀天”是說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嗎?
3、所以,咱們每一個同學從小就要多學點知識,多讀一些課外書,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斷地增長自己的見識,你才不會成為一個坐井觀天的人,而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
四、再次認識青蛙
1、同學們,千百年來,直到今天,人們都認為這一只青蛙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甚至自以為是,他一直受到人們的批評指責,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太可憐了,這是一只可憐的青蛙!(板書:可憐)老師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交流,聯系課文、圖畫等進行引導。
五、結課
同學們,今天咱們這節課,全面地認識了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咱們不應該討厭他、批評他、責怪他,而應該可憐他、同情他、幫助他。對像坐井觀天的人也一樣,要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們才對。現在,誰來想個巧妙的辦法幫助這只青蛙離開這口枯井?
青蛙被你們救上來以后,他驚呆了,他會說些什么呢?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我們班孩子能從個體自學預習課文,讀準字音,到同桌互檢生字讀音,再到小組的學習,一步步的主動自學課文,這正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要求。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1、在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認讀課文,并且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助,合作去讀準課文時,我沒有把學習的主動權更好的教給孩子,而是讓孩子們跟著我的問題、我的思維去思考,使他們處于了被動。2、在進行角色朗讀時,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同學們,青蛙說天只有井口大,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它們爭論的很激烈吧?我們怎樣才能讀好?請四人為一組,分角色朗讀,想想怎樣讀才讀得好?”孩子們紛紛四人為一組進行朗讀練習,但合作朗讀時有點流于形式,有的孩子由于不喜歡青蛙都不愿意讀青蛙的話,而產生了爭執,合作讀的效果不好。我應尊重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態度,提出合作讀的具體要求,如要求孩子們練讀后進行匯報,聽讀的同學要認真聽,然后說說哪兒讀得好,具體說說哪個詞語讀得好,將小組學習落到實處;要求孩子在研究時進行多次的練習,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復,要輪換角色等。有三十個孩子就有三十只青蛙,三十只小鳥。他們可以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就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我應該摒棄以前那種刻意去追求“標準答案”,哪必須得讀重音,哪必須讀拖長音或讀輕聲,而是充分的給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探究,想想該怎樣讀才會讀好,讓孩子“我口表我意”。3、應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尤其是讓生生之間進行賞析性的評價,這使被評價的孩子得到激勵,感受成功的喜悅;孩子在贊賞別人的優點時,也是在主動學習,積極接受。故改進后教學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1、鞏固認識3個生字,會寫5個。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4、在自由的空間里,學生個性得以張揚,才華得以展示。
教學流程:
一、復習感知鋪墊: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兩位朋友青蛙和小鳥,(隨機出示青蛙和小鳥圖),你還記得他們所在的位置嗎?誰能把他們分別貼在黑板上?(指名學生把青蛙和小鳥圖貼在黑板的背景圖上)
是啊,青蛙坐在井里,小鳥落在井沿上,這個“沿”字可難寫了,下面請同學們跟著老師寫一遍吧!(師范寫“沿”字)
二、朗讀感悟、實踐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3課《坐井觀天》
請你打開書60頁,自讀課文的2~7自然段,找找青蛙和小鳥進行了幾次對話?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第一次對話說了些什么?哪兩個小朋友讀讀看?(cai 1)
(老師小結,男女生對讀。)
師:同學們可真會學習,剛才老師可注意觀察了,有的同學邊讀邊畫,有的同學讀書姿勢很端正,有的同學表情豐富,還加上了動作呢!大家學得都很認真。大家有沒有信心將第二次和第三次對話學得更好呢?請根據下列討論題開展小組學習(cai 2)。(指生讀題)
cai 2:
分學習小組讀4—7自然段,交流討論:
1.青蛙和小鳥怎么說天?
2.為什么青蛙和小鳥對天會有不同的看法?你是怎么知道的?
問題1:(cai 3)(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井口那么大 無邊無際)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
師:誰想和老師讀讀第二次對話。在我們讀之前,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
你們想試試嗎?
下面請喜歡青蛙的同學讀青蛙的話,喜歡小鳥的同學讀小鳥的話。
讀得不錯!如果加點動作就更好了,同桌之間試試吧!
問題2:(cai 4)
師:這一次我們分大組進行賽讀,(1、2大組:青蛙 3、4大組:小鳥)先請各組同學在下面讀讀看。(分組讀)
師:讀得不錯!誰來說說你們怎么會讀得這么好?(生自由發言)
我們再交換讀讀。
青蛙和小鳥到底誰說得對呢?我們來做個小實驗,首先用書卷成紙筒,用一只手捂住眼睛,選中教室中的任何一個事物看,看到的事物有多大?再放下書,看看天有多大?現在你們認為誰說得對呢?
三.拓展訓練
師:同學們,我們對待這樣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應該怎么做呢?(不應該討厭他、批評他,要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們才對。)(cai 5)你們真是助人為樂的孩子,當青蛙被你們救上來以后,他驚呆了,他會說些什么呢?
四、總結全文,再讀課文
師: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能深入故事情節有感情地讀,更能幫助你們認識這兩位朋友,我們師生合作讀讀這篇課文吧。我自我推薦來讀敘述部分,可以嗎?
大家合作得真愉快!
師:同學們,千百年來,直到今天,人們一直認為這是一只眼界小,見識少的青蛙,其實,在我們周圍也有像青蛙這樣坐井觀天的人,比如我們很多同學坐井觀天,很少讀課外書,不懂的東西太多了。
所以,咱們每一位同學從小就要多讀一些課外書,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斷地增長自己的見識,才會成為一個見多識廣的人,而不是做一只井底之蛙!
反思:
教學環節設計緊湊,首先老師以畫導課,激發學生興趣,有利于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再通過圖直接觀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觀;教學中擺清青蛙和小鳥的觀點,讓學生討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并以小實驗為突破口,了解青蛙錯誤的原因,培養學生動手尋找問題根源的能力;最后解題“不要做一只井底之蛙”,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加深了他們對成語的印像。全過程注重訓練學生的朗讀,學生的表達能力強,但朗讀的形式還可以多樣化,如老師可以參與到學生當中讀,把讀落到實處!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15
課時目標:
1、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
2、辯證地認識“井底之蛙”。
3、懂得對有缺點的人,應當給予幫助。
教學過程 :
一、引出青蛙
1、同學們,昨天王老師已經帶著我們痛痛快快地讀過了這篇課文,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課文。誰來讀讀課題:坐井觀天。
2、什么叫“坐井觀天”,你知道嗎?
這一口井里有水嗎?(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時才有那么一點兒水。)
3、“坐井觀天”是一個成語,這一個故事在我國流傳了千百年,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我相信咱們班許多同學早就知道了這個故事。當人們一看到“坐井觀天”這四個字時,就會想到另一個成語——井底之蛙,就會想到這一個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書:青蛙)今天這節課咱們就來認識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認識青蛙
1、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朗讀這篇課文,想站起來讀的同學自己站起來。
2、下面俞老師要做一個小小的調查:喜歡這一只青蛙的同學請舉手,不喜歡這一只青蛙的同學請舉手。
喜歡這只青蛙的同學讀青蛙說的話,不喜歡這只青蛙的同學讀小鳥說的話,俞老師讀作者的話。
3、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青蛙?(板書:這是一只的青蛙)
4、交流,引導學生聯系課文談自己的見解。并將自己的“理解”寫在黑板上,學生不會寫的教師寫。(如:自以為是、驕傲、沒頭沒腦、沒有知識、眼界不開闊、不聽話等)
5、在同學們(大多數同學)看來,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歡的青蛙,不受大家歡迎的青蛙,因為他……(根據板書),咱們就帶著這樣的感情再來讀讀這篇課文。
哪些同學愿意讀小鳥說的話?請站起來(估計比較多)。俞老師讀青蛙說的話,坐著的同學讀作者的話。
三、理解“坐井觀天”
1、同學們,千百年來,直到今天,人們一直認為這是一只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的青蛙,所以人們常常用“坐井觀天”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的人。
2、俞老師這兒就有幾個例子(出示):
(1)小明這次到北京轉了一圈,可開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觀天,沒想到外面發生了那么大的變化。
(2)有些人坐井觀天,自我感覺特別好,卻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們很多同學坐井觀天,很少讀課外書,不懂的東西太多了。
(4)原以為我們的設計、規劃夠先進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們是坐井觀天,比起人家就差遠了!
這四個例子中的“坐井觀天”是說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嗎?
3、所以,咱們每一個同學從小就要多學點知識,多讀一些課外書,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斷地增長自己的見識,你才不會成為一個坐井觀天的人,而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
四、再次認識青蛙
1、同學們,千百年來,直到今天,人們都認為這一只青蛙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甚至自以為是,他一直受到人們的批評指責,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太可憐了,這是一只可憐的青蛙!(板書:可憐)俞老師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交流,聯系課文、圖畫等進行引導。
參考:
(1)青蛙并沒有說錯,他說的是真話,他看到的天的確只有井口那么大,沒有說謊,這是一只誠實的青蛙。
(2)這一口枯井太深了,青蛙那么小,光憑他自己的力量,怎么跳得出去呢?如果自己能跳出去,他早就跳出去了。
(3)這一只青蛙一生下來就呆在這一口枯井中,沒有親人,沒有同伴,太孤獨太寂寞了。
(4)井底沒有豐富的食物,只能吃一些不小心掉進來的小蟲子,有時還要餓肚子。
(5)這只青蛙很有禮貌,見到陌生人就跟他們打招呼。
(6)他永遠也無法享受外面精彩的世界。
五、結課
同學們,今天咱們這節課,全面地認識了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咱們不應該討厭他、批評他、責怪他,而應該可憐他、同情他、幫助他。對像坐井觀天的人也一樣,要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們才對。現在,誰來想個巧妙的辦法幫助這只青蛙離開這口枯井?
青蛙被你們救上來以后,他驚呆了,他會說些什么呢?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16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十三課《坐井觀天》。“坐井觀天”是個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故事內容淺顯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對孩子們來說卻有一定的難度。在這一課時中,我帶著學生從讀中悟,悟中讀,反復品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又利用簡單的小實驗,讓故事深含的寓意躍然紙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鞏固已學生字。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獨立閱讀能力。
(2)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寓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讓學生懂得學習、做事要開闊眼界,不能自以為是。
二、說教學重難點 :
課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我采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3)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我采用圖片、多媒體課件、頭飾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2、說學法: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目標。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手段掌握學習方法。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3、說教學手段的運用
語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最有助于培養兒童的語文能力,因此,我采用了現代的教學手段,采用動畫演示的方法和學生親身體驗的方法幫助學生感悟課文內容,從而達到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
四、說教學過程:
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課文的教學分為:揭示課題,導入新課——初讀課文、了解大意——研讀對話——演讀入境——抒發感情,升華情感幾個環節。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看了“坐井觀天”這個課題,會想到什么?學生自由猜測。這時,教師根據學生的理會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在黑板上面,如“誰坐井觀天?”“為什么要坐在井里?”“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等,然后在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來找到問題的答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程標準》在建議中倡導: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意識。“我在設計這一環節時,就抓住了學生急于想知道故事內容的心理,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順勢引入本課的學習中。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我采用動漫播放,讓學生聽完后,想讀一讀的站起來自由地朗讀這篇課文。然后提出思考問題:他們在爭論什么?指名說說,教師隨機點評。并結合圖文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設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 井底 ),小鳥落在( 井沿 )。理解“井沿”,并舉實際例子,如:桌沿、床沿等幫助學生理解。
(三)研讀對話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所在,學習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著重以學生的朗讀體會為主,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匯報交流、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輔。
由于學生生活經歷淺,閱讀積累少,很難從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淺,不信小鳥說的話。我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而后再仔細品讀。
1、研讀第一次對話。讀完后讓學生自己交流讀懂了什么?
(指導學生讀出小鳥又累又渴的語氣,還可加上適當的動作。)
2、研悟第二次對話
A、學生自讀第二次對話,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讓學生接觸到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B 、青蛙認為天有多大?理解“大話”,同時也聯系實際談談自己或身邊的人說過大話嗎?說大話對不對?(從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動手體驗:學生用紙卷成筒看天,再說說看到的天有多大?
C、小鳥認為天有多大?理解“無邊無際”,并說話。
D、比賽朗讀小鳥認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為“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通過比賽朗讀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并提示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E、老師指導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
青蛙的話用自信、傲慢的語氣,小鳥的話用勸告、誠懇的語氣。
F、分角色朗讀。
3、研悟第三次對話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A、分角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小鳥和青蛙都笑了,為什么?有什么不同嗎?并用“一……就……”說話。
B、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對話。(朗讀時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的態度。)
C、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四)演讀入境
語文教學,不但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還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本篇課文重點部分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分角色朗讀練習的好段落,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最后指名學生戴頭飾表演朗讀。
(五)抒發感情、升華情感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難點所在,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通過層層深入的提問揭示寓意,突破難點。
,《坐井觀天》說課稿(示范)標簽: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大全, 《坐井觀天》說課稿(示范),
拓展延伸是新課程標準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我設計了如下練習:
1、學了寓言后,你明白了什么,想說什么,選擇喜歡的方式交流。
(說明青蛙見識少、目光狹小,而小鳥則見多識廣。得出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的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2、假如青蛙聽了小鳥的勸說,真的跳出了井口。它會看到些什么?說些什么?
五、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板書如下:
13.坐井觀天
天----無邊無際
(見多識廣)
天----井口那么大
(目光狹小)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字,會寫8個字。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
1、認識3個字,會寫8個字。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教學難點: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教學準備:
1、有關水井的教學掛圖一幅、小鳥圖一幅。
2、本課課文錄音帶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教學方法:學生交流,教師點撥,讀中感悟。
課型:新授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個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觀天。(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到文后查一查。
2同桌互相交流對生字的認識。
3、集體交流。
通過分析“信”的字形特點,認識“信”。
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插圖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認識“沿”。
讓學生了解“無邊無際”的意思,認識“際”
4、學生接讀課文,矯正字音。
5、教師范讀,學生評價。
6、學生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寫字指導:
師:生字學得好,課文讀得棒,相信咱們寫字也會一樣棒!寫好字的.五秘訣是------(生:看、描、寫、評、改!)教師并板書。1、出示本課生字。
(1)讓同學們“看”:前六個字有什么共同特點?(左右結構)寫時應特別注意什么?(左窄右寬)
(2)寫“沿”時,注意右上方與“幾”不同;
寫“際”時,注意雙耳旁是兩筆完成的,“耳朵”要寫得高而窄。
“還”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它的筆順規則是先寫“不”,再寫“辶”。
4、教師范寫,學生和老師一起書空。
5、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6、學生在四人小組里相互評價:表揚寫得好的同學,并給寫得特別漂亮的字作上星星,同時還要指出還有哪個字沒有寫漂亮。
7、學生再仔細修改。
四、課堂小結
今節課,我們認識3個字,會寫了8個字,并且讀通了課文,非常棒!
板書設計:坐井觀天
信沿抬際蛙錯還答
看、描、寫、評、改
教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后繼續學習。
井沿無邊無際不信抬頭青蛙不錯報答
還有
二、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預設統領全文的問題: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青蛙和小鳥誰說的對?
(二)文中關鍵的詞: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
預設師生雙邊活動:
1、圖文結合,以讀帶講,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可以設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小鳥落在。2、自讀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看插圖練讀第一次對話。
3、感悟第二次對話。
(1)通過學習第二次對話,讓學生說說讀懂了什么。(2)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圍繞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為……所以……”談談自己的理解。
(5)帶學生體驗:走出教室,說說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紙卷成紙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賽朗讀小鳥認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為“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老師指導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并理解“無邊無際”與“大話”,青蛙的話用自信、傲慢的語氣;小鳥的話用勸告、誠懇的語氣。
5、感悟第三次對話。
(1)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都是笑著說的,他倆的笑各有什么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