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教學設計(通用12篇)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23課。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在南太平洋一個海島旅游時,看到一只正離開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龜被一只食肉鳥叼啄時,不顧向導勸阻,要向導趕走食肉鳥,把幼龜抱向大海。正當他們為自己保護小動物的善舉而沾沾自喜時,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原來這只幼龜是偵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龜得到了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他們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豐富學生的見識,使學生認識到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同時培養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
本課《自然之道》是一篇以科學常識為主的敘事文章,分兩課時教學,我設計的是第二課時。
三、教學建議
第五單元以“科學與發現”為主題,學習本課,除了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啟發學生學會理性地思考,進而引導學生受到保護大自然,敬畏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規律,探究自然規律的教育。因此在進行語言訓練和語文能力培養的同時,要加強與科學學科的聯系,注重學科整合,搜集有關資料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尋
找、發現、培養學生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濃厚興趣。
教學時建議以“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為經線,前后聯系;以“我”和同伴以及向導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緯線,橫向貫通。
四、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躊躇不前,愚不可及、頹喪”等新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悟作者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來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的。
3、明白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規律一切違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為注定要失敗的。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難點是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六、主要學習方法及教學策略分析
情趣導入 回顧課文 理清思路 抓關鍵詞體會思想 質疑解疑 回顧全文,總結歸納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既檢查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同時也起到了復習鞏固作用注重語文教學的工具性,】
師:同學們,聽老師的提示我們來默寫幾個詞語,請兩個同學上黑板默寫。
(1)爭著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積極。(爭先恐后)
(2)像游魚那樣一個接一個地出去。(魚貫而出)
(3)我們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辦壞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樣子。(氣喘吁吁)
(5)一個勁地責怪自己,特別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特別飽。(飽餐一頓)
師:(出示一段內容)選擇默寫的詞語填寫在下面的括號中。
我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結隊來到一個小島旅游,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咬啄時,不顧向導勸阻,( )要向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龜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 ),結果讓食肉鳥( )。“我們”( )地拯救了一些幼龜,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真是令人( )。
(二)親身體察,揣摩“自然之道” 【從同學們的交流爭辯中體會出“自然之道”的含義,同時也讓同學從游人的不同言語中看出不同人物的內在涵養。體會出向導在非常無奈的、極不情愿的情況下救了這只小海龜。】
1、同學們,我們就是那異性游客,當我們來到加拉巴格島,看到了怎樣的一幕?先自讀3-4自然段。
2.當你置身于島上,看到嘲鶇啄食海龜這一幕,此時你的心情是怎樣?(難受,著急,緊張)
3.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說說你的理解!
4.出示畫面及文字研讀
“突然,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師你們看,這就是發生在沙灘上那令人緊張的一幕,讀讀這段文字,哪些詞、句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感受?
5.學生交流研讀成果
“突然”
老師聽出來了你把這個“突然”這么強調,說說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誰來讀?
“啄”
“他用嘴啄幼龜的頭”,多危險,多狠啊!誰來讀?
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讀!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個新詞,知道它的意思嗎?
它的出是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來又不敢出來,這就是欲出又止。這段話中有一個詞語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躊躇不前)
你們說小綠龜的欲出又止,小綠龜的躊躇不前,它這么擔心有沒有必要啊?(理解嘲鶇的兇狠)
這個場面真令人緊張、揪心啊,帶著這樣的感受一起來讀!
6.感情朗讀人物的不同反應
(1)面對這樣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學向導又有什么樣的反應呢?指導讀出我們的焦急來,讀出向導的漠然和若無其事。
(2)“‘‘‘‘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向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的一片呼喊。”同伴們會怎樣呼喊呢?他們會怎樣話勸求向導的呢?
(3)讀到這,你對向導的話,對“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
(三)直面慘狀,感同“自然之道”【通過不同句子的比較,體會人物思想的變化,好心辦壞事,從而感悟到“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師:一只可愛的幼龜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由于得到錯誤的信息,成百上千的幼龜爬了出來,成了食肉鳥的美餐。看到這番情景,我們的心情怎樣?又是怎么做的呢?
1、請同學們結合插圖,讀讀7至8自然段,把描寫向導和我們的動作的詞語劃出來。
⑴ 生劃詞語。
⑵ 交流:摘下、放進、抓起、奔跑。
⑶ 此時向導和我們的心情怎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焦急,很想救這些幼龜──趕緊、迅速、氣喘吁吁)
⑷ 朗讀體會:(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體會“歡樂”“悲嘆”等詞語的意義:
⑴ 出示句子:
“不一會兒,數十只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云霄。” “歡樂”與前文哪個詞照應?“頹喪”。由這兩個詞你想到什么?(若不是因為我們的錯誤決策,幼龜們就不會白白送死了。
(2)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比較句子:
⑴ 向導一邊走一邊說:“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⑵ 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師:你讀出了什么不同?說一說向導為什么而悲嘆?(體會出“悲嘆”、“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四)抒發心聲,深悟“自然之道”【 引導學生交流閱讀感受,明確做事要遵循“自然之道”。】
師:我們救了一只幼龜,好事變蠢事,因為什么?(學生自由發言,中心意思是我們不應是認識自然之道,更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一切違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為注定要失敗的。)
師:以前學習過許多不遵循大自然規律的文章,有哪些說說?(《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揠苗助長》......)
總結: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神秘。我們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否則,就會產生與我們愿望相反的結果。
(五)作業:看看今天的作業【走進大自然,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走進大自然,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或其他自然現象,寫出你的發現,或受到什么啟發。希望大家認真完成。
結束語: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自然之道”需要我們去了解, “學習之道”“為人之道”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啊,希望我們都在了解“道”的基礎上,遵循“道”,不要做出愚不可及的事!
(六)板書設計【板書中清晰的看出:游人和向導面對“自然之道”的不同態度,救一只龜就害了一群龜。違背“自然之道”剩下的只有悔恨和悲嘆。從而明白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類與自然共存的道理。】
自然之道
焦急————震驚————懊悔
若無其事——極不情愿——發出悲嘆
八、教學后記
1、圍繞著“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這一中心句,從“愚在哪里”,“蠢在哪里”,“痛在哪里”,“悔在哪里”,“悟在哪里”這幾個版塊進行教學。
教學緯線:以綠龜的命運為主線索,緊緊聯系“我和同伴”及“向導”各自思想感情的變化:“我和同伴”因好心而焦急進而發展到震驚與后悔;“向導”由心平氣和進而發展到發出十分難過的悲嘆。
2、教學時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在讀中感悟,以讀促思,采用聯系對比、換位思考、抓重點詞等方法,重點體會“我和同伴”的行為和“向導”的話語,揣摩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同時引導學生借助文字情境,感同身受領悟文章內涵,并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
3、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突出重點,精讀研討,落實詞句段訓練,指導有感情朗讀;最后,總結升華,引導學生交流閱讀感受,明確做事要遵循“自然之道”。
4、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六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本課的教學,我將引導學生采用先了解每部分內容,再把各部分內容連起來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抓住文中描寫作者和向導心情變化,聯系上下文,采用對比、抓重點詞句,體會思想感情并通過朗讀把體會到的表現出來;通過交流感受或啟示,拓展延伸,發展自己的創新思維和想象能力。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體會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自然之道的含義。
2、初步了解概括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
3、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體會文中重點詞語,感受自然之道的含義。
3、通過對文本空白處的想象,使自己的想象能力與表達能力得以提高。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了解課文內容,認識到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難點: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手段: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出“道”
1、故事導入。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那是我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放學,我背著書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發現前面不遠處的麥地里,一只喜鵲正撲騰著翅膀,卻怎么也飛不起來。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鵲。我發現,那只喜鵲的翅膀受傷了。我連忙把那只喜鵲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傷口,敷上消炎藥,把它包扎好。不幾天,那只喜鵲好了。我很喜歡它,怕它飛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給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我每天給它食吃,給它水喝,精心喂養。可是沒多久,你們猜,它怎么了?(它卻死了)
2、引出“道”。是呀,這是為什么?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板書課題。
3、讀題,解釋“道”。學生讀課題,說說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領悟“道”
(一)整體感知
1、這個課題的意思很深奧,我們讀了課文會有更深的理解!請同學們先自己來讀讀課文,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特別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次。(生自讀)
2、請幾位學生分別讀每個自然段。同學們,帶著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島,看看一路走來我們在島上都看到什么情景了?快打開書讀讀課文。(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歸納并隨機板書)
板書:嘲鶇 幼龜 救 食肉鳥 群龜
你們能按這樣的順序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說一說嗎?(學生自由說)
其實,同學們剛才說的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細讀課文
1、師:我們當時究竟看到的是怎樣的情景使得我們那么緊張,而向導卻若無其事呢?你能把描寫這個情景的語句讀給大家聽嗎?學生讀第3自然段。
2、出示畫面及文字:你們看,這就是發生在沙灘上那令人緊張的一幕,讀讀這段文字,哪些詞、句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感受?
出示課件1:“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只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自由讀這段話,指名讀。
指導朗讀。理解“突然”、啄、“欲出又止”。這段話中有一個詞語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生:躊躇不前)小幼龜的欲出又止,小幼龜的躊躇不前完全是有道理的,你看:“一只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師:你們了解嘲鶇嗎?它是一種異常兇猛的海鳥,有時候甚至會攻擊狗這樣體形龐大的動物。試想一下,弱小無助的幼龜面對如此兇猛的天敵,處境多么危險,這個場面多么令人緊張、擔心啊,帶著這樣的感受一起來讀!自由讀,指名讀。
3、師:明明面對的是同樣的情景,我們和向導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表現呢?
師:我和同伴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師:我們焦急萬分!而向導呢?隨學生回答,出示2:向導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師:“若無其事”什么意思?理解嗎?誰來讀讀向導說的話?
師:向導所說的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是哪樣的呢?結合你的體會說說。
師:讀到這,你對向導的話,對“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
師:這就是向導說的“自然之道”,在他看來,這在自然界中是很正常的,難怪他表現得若無其事,你能讀出來嗎?
師:“向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的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同伴們會怎樣呼喊呢?
師:誰還能用自己的話來勸勸向導!!
師:苦苦的哀求;發自內心的勸告;你對他進行了指責;
師:我們怎么忍心看著這一幕發生!老師請全體女同學讀同伴說的話,全體男同學來讀向導說的話,請一位同學來讀敘述者的話。
4、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但在我們“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聲中,向導也只能極不情愿地把幼龜抱向大海。請你體會我們和向導當時的心情,完整讀讀第4自然段。自由讀,指名讀。
5、在我們的努力下,小綠龜得救了,面對此情此景,我和同伴、向導,幼龜又是怎樣的?請你們給這個故事編個結尾吧!!
6、真實的故事結局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默讀5—8自然段看看故事的結局和你的結局有什么不一樣?
7、后來故事情節發生了哪些變化?那你們能說說我們救幼龜的過程嗎?出示課件3:填空:我們的向導趕緊(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幾只幼龜,(放)進帽中,向海邊(奔)去。我們也學著他的樣子,氣喘吁吁地來回(奔跑),算是對自己過錯的一種補救吧。
8、師:我們就是這樣救幼龜的,老師這兒還有一段話,先看看有什么不同,再讀一讀,你又有什么感受?出示課件4:對比句子
我們的向導趕緊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幾只幼龜,放進帽中,向海邊奔去。我們也學著他的樣子,氣喘吁吁地來回奔跑,算是對自己過錯的一種補救吧。
我們的向導摘下棒球帽,抓起十幾只幼龜,放進帽中,向海邊奔去。我們也學著他的樣子,氣喘吁吁地奔跑,算是對自己過錯的一種補救吧。
9、學生說不同,說自己的體會理解。就請你們體會著我們以及向導萬分焦急的心情讀讀這幾句話吧。
出示課件3:我們的向導趕緊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幾只幼龜,放進帽中,向海邊奔去。我們也學著他的樣子,氣喘吁吁地來回奔跑,算是對自己過錯的一種補救吧。
10、師:你能想象出我們當時看到什么情景才使得大家如此奮力拯救這一群幼龜的呢?你想象,接下來將會發生什么情況?播放視頻。畫外音:幼龜從巢穴爬向大海,要經過一大段無遮無攔的沙灘,此時雖是黃昏,陽光仍很明媚,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了。你想象,接下來將會發生什么情況?同座互相說說。誰愿意把你想象的情景描述給同學們聽。(二至三名同學說說)
11、聽了他的描述,你感受到那一大群海鳥的兇猛了嗎?
師:是的,剛才同學們描述的情景都是我們和向導始料不及的,原來我們看到的是這么令人震驚的情景啊!讓我們帶著感受完整讀讀第七自然段。指名朗讀
12、即便我們如此奮力拯救幼龜,也于事無補,不一會兒,數十只食肉鳥吃得飽飽的,此時聽著食肉鳥飽食后發出歡樂的叫聲,而我和同伴們低著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會想些什么呢?這時,我們有可能明白了什么?請你瀏覽課文。
13、師:正像剛才同學們說的那樣,這小小的幼龜,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躲避危險、防御危險的辦法!可這樣的辦法卻被我們給破壞了,可是我們卻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現在,我們再來回想一下向導說的那句話,出示課件1:向導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還會勸告他嗎?你還會哀求他嗎?還會去指責他嗎?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現在你對向導的話,自然之道,有更深的理解了嗎?誰來說說。就帶著你的體會再來讀讀這句話。學生自由讀。
14、師:此時看似平淡的一句話,然而是那么的意味深長!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著違背自然規律的事,你還了解哪些?
四、內化“道”
1、拓展延伸: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請同學們打開書再讀一讀《大自然的啟示——“打掃”森林》,看看你還有什么樣的感受?
2、舉例說明。引導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具體例子談體會,使“道”得以內化。
老師這還有幾個小故事,想聽聽嗎?
故事:《狼和鹿》
五:升華“道”
像這樣的事例,其實都說明在不了解自然規律的時候,千萬不能盲目行動,因為有時候違背自然規律,好心也會辦壞事。大自然的現象是十分復雜的,我們應該積極探索自然規律,遵循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幼龜、沙灘、偵察、企圖、情愿、蠢事、返回、海鷗、補救、爭先恐后、欲出又止、若無其事、見死不救、魚貫而出、愚不可及、氣喘吁吁、響徹云霄”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發。
難點: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課前在小黑板上抄寫生字新詞。
2、教學掛圖。
第1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1.指名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 專題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設計意圖:提示學習內容,點明專題,并布置學習任務]
2.假如你在海島上遇見太平洋綠龜被海鳥啄食,你會怎么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自然之道》,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怎么做的。(板書課題:9自然之道)
二、自學質疑,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按要求自讀自學。
(1)把課文讀兩三遍,讀通讀順;
(2)認讀生字、找出生詞,不理解的詞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
(3)標自然段序號,想一想課文大意。
2.檢查生字詞認讀與理解情況。
(1)出示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龜 沙灘 偵察 企圖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鷗 補救
爭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無其事 見死不救
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 氣喘吁吁 響徹云霄
(2)指名讀,想讀哪些就讀哪些,想說哪個詞義就說哪個。有的詞語可以用形象表演的方式來說明。
(3)指名開火車朗讀全文,檢查是否達到正確、流利朗讀。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設計意圖:詞句訓練是精讀課文的主要內容,此環節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積累詞句,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分組討論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4.討論后歸納。用“先......再......然后......”的句式練習說話。
(課文先寫“我們”看到那只出來偵察的幼龜即將被嘲鶇啄食時,勸向導去救幼龜,向導極不情愿地救了幼龜;再寫向導救走幼龜的行為誤導了其他在巢里的幼龜,導致它們從巢中魚貫而出,暴露于沙灘上;然后寫雖然“我們”拯救了一些幼龜,但大多數幼龜還是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
[設計意圖:此環節意在讓學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逐步引導學生的概括能力,并練習有層次地把意思表達完整。]
三、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1.分組提出問題,組內解決,解決不了的在全班提出。
2.全班質疑并歸納:當眼看那只出來偵察的幼龜即將被嘲鶇啄食時,向導為什么若無其事地回答:“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文中的“我們”的做法對嗎?眾幼龜最后的結局說明了什么?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以此激發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
四、課堂小結,完成練習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生字新詞。
第2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回憶上節課內容,用“先......再......然后......”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設計意圖: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2.聽寫部分生字新詞。“幼龜、沙灘、偵察、蠢事、補救、若無其事、愚不可及、爭先恐后、氣喘吁吁”。[設計意圖:檢查學生對字詞掌握情況]
二、依次探究,理解內容
1.學習第1~4自然段。
(1)默讀第1~4自然段。邊讀邊劃出文中描寫“我們”與向導面對那只出來偵察的幼龜即將被嘲鶇啄食時的神態和語言的詞句。
(2)完成填空:
人物 神態 語言
“ 我們” 緊張、焦急、呼喊 “不能見死不救”
向導 若無其事、極不情愿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3)理解填空:
“我們”要救幼龜的理由是不能見死不救 ,向導不救幼龜的理由是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4)出示句子: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若無其事”是什么意思?用“若無其事”的語氣讀這句話。
(5)揣摩、體會“自然之道”的含義。 (自然之道,即自然界的規律)
(6)出示句子: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
討論:向導為什么“極不情愿”?又為什么還是按“我們”的要求做了?他這樣做對嗎?
(7)自由讀第4自然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讀,師引導學生通過范讀、模仿讀、比賽讀,讀出感情。
[設計意圖:由向導的態度和做法來激活學生思維,引發個性化感受]
過渡:正當“我們”以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時,不料“接著發生的事情讓大家極為震驚。”
2.接下來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讀第5段,請一位同學復述一下,其他同學評議復述效果。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
(1)比較句子: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過比較,并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是“愚不可及”。[設計意圖:結合具體語境的交流突出課文重點]
(2)出示課文教學掛圖,默讀第6、7自然段。想象: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請大家展開想象寫幾句話,并寫一點自己的感受。
(3)指名讀自己寫的片段,表達出自己的心情。
[設計意圖:采用聯系對比和換位思考來體會思想感情,同時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等思維品質
(4)比較句子,體會“悲嘆”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感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那樣的傷害。”
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那樣的傷害。”
辨析 :“感嘆”與“悲嘆”哪個詞更為貼切?為什么?
(悲嘆比感嘆表現的感情更強烈,更突出了向導傷心難過的心情)
3.感悟啟示: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啟示。那么,就把你得到的啟示對大家說一下吧!
[設計意圖:抓重點詞,結合上下文來理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沒有遇見過或聽說過不按自然規律辦事而最終受到自然的懲罰的事例?列舉一兩件,在班上講一講。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一步關注自然、了解自然]
四、課堂小結
自然世界是神奇而有趣的,你想不想去揭開自然界那神奇的面紗?那么,把你的想法寫一寫吧!
五、板書設計
9 自然之道
誤導眾幼龜
救一只幼龜 眾幼龜被海鳥啄食
違反“自然之道” 事與愿違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講述我們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游,看到一只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咬啄時,不顧向導勸阻,要求把幼龜抱向大海。后來,成群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魚貫而出,結果成了食肉鳥的美餐。
【設計理念】
本組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就是要豐富學生的見識,使學生認識到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同時培養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在設計本課時,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以主人翁的姿態去思考,從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以事情發展的順序為線索,引導學生去品詞、品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中還設計小表演、小采訪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⑴ 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過程和方法:
⑴ 創設情境,入情入境;
⑵ 自讀表演,理解內容;
⑶ 品詞品句,積累感悟。
3、情感和態度:
⑴ 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⑵ 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教學難點】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談話揭題,初解“道”
1、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神秘。在這美麗的陽春三月,老師想和你們一起去旅游,走進大自然,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好嗎?
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學習一篇發生在大自然中的真實故事──9、自然之道(板書課題),齊讀讀題。
2、讀了課題,你知道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規律)
“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大自然中的規律)
3、那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規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探究吧。
[此處對“道”的理解僅僅是對文字本身的理解,適時的質疑,可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激起學習的興趣。]
二、自主學習,感悟“道”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旅游的地方是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去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游的飛機起飛了,請大家系好安全帶。
(課件出世界地圖)
趁這空隙,我想問問同學們:上飛機前,向導告訴你們,此趟旅行,我們的目的是什么?(實地觀察一下南太平洋綠龜的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
[第一自然段內容簡潔明了,以觀看課件的直觀演示輕松巧妙帶過。]
2、你了解太平洋綠龜嗎?
(課件出示綠龜圖)
⑴ 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⑵ 指名交流。(學生有的交流的是書上講的,有的是課外搜集的)
過渡:你們真棒,能了解這么多綠龜的知識。
[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學生從課外搜集的知識是對課本知識的補充,學生能得到老師的贊揚,在得意中豐富了見聞。]
3、同學們,美麗的加拉巴哥島到了!已近黃昏,我們抓緊時間上島吧:
(課件出示嘲鶇咬啄幼龜圖后故作驚訝)咦,你們怎么了?一個個露出那么驚訝的表情!你們看見了什么?
⑴ 趕緊先自由讀課文第3自然段。然后和同桌演演你看到的情景,如果你會表演了,老師也知道你就讀懂課文了,但要注意演出嘲鶇和幼龜的動作。
⑵ 指名表演,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突出幼龜“探出、欲出又止、躊躇不前”,嘲鶇“突然飛、啄、拉”等動作
[教師創設了情境,讓學生在情境讀文本、活用文本。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動口、動手、動腦調動多種感官,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感悟課文的內容,課文可理解產生質的飛躍。]
4、看到眼前發生的這一幕,我們的態度和向導有什么不同?自由讀課文4自然段,用橫線劃出我們和向導神情的詞。
⑴ 學生交流。我們“緊張、焦急”,向導卻“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⑵ 你讀懂了“若無其事”嗎?向導為什么這樣說呢?(明白自然之道)你能若無其事讀讀這句話嗎?指名讀。
⑶ 向導的冷淡招來了我和同伴的指責,向導只好極不情愿地把幼龜抱向大海。
⑷ 同學們,看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嗎?教師相機就學生的發言為以下的問題。
⑸ 教師相機采訪“向導”扮演者:
向導,我們這么緊張,你卻若無其事,怎么會是這樣的態度?
向導,你既然知道不能這樣做,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你為什么不給“我們”解釋?(情況十分緊急、用實踐來教育他們)
⑹ 齊讀,讀出向導的若無其事,我們的緊張。
[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這里的小采訪讓學生在輕松中思考,充分法發表自己的見解,正是給學生提供了語言運用、自主拓展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過渡:我們成功地解救了一只幼龜,是干了一件偉大的事嗎?(不是)我們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5、“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課件出示這句話)誰讀懂了“愚不可及”,我們到底干了一件什么蠢事?那么,后來到底發生了什么?
⑴ 自由讀5~8自然段,思考以上問題。
⑵ 學生交流:(相機出示食肉鳥咬啄幼龜的課件)
幼龜:“魚貫而出、爭先恐后、結隊而出”。假如你就是這些小幼龜,你會怎么想?(偵察兵進了大海,我也可以安全進入大海了;到了波瀾壯闊的大海,我要好好游個泳……)
食肉鳥:“許多、吃得飽飽的、發出歡快的叫聲”。假如你就是這些嘲鶇,它們又會想些什么?(真香,好久沒吃到這些美味了……)
[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充分想像,放飛了學生的靈性,給他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⑶ 看到一只只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我們知道自己錯了,就努力和向導一起想挽救這些綠龜,盡管我們氣喘吁吁來回奔跑,但悲劇還是發生了,十多只幼龜成了食肉鳥的美餐。
⑷ 我們失落地走在沙灘上,引讀“向導一邊走一邊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個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課件出示)向導為什么悲嘆?(心里難過)你能讀出向導悲嘆的語氣嗎?指名讀,齊讀。
[引導學生品詞、品句,讓“情”由心生,由品詞、品句中感悟,讓語文課永遠姓“語”,深刻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總結拓展,升華“道”
1、同學們,天黑了,我們要回賓館休息了,多么難忘的一次旅游啊,此時的你受到了什么教訓,得到了什么啟示,你最想說什么?
(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遵循這個生存的法則和規律,大自然就受到保護;違背這個生存的法則和規律,大自然就受到傷害。)相機板書。
[在學生的感慨中,總結了全文,感悟了課文內涵,升華了對“道”的理解。]
2、你接觸過這樣違背自然之道的事嗎?你認為怎樣才會不違背“自然之道”?(學生充分交流課外知識:如候鳥遷徙不能挽留;山澗小魚難在魚缸生存;老虎圈養便失去野性;溫室難育參天大樹……)
[拓展交流,課內外知識的溝通,已悄悄拉開了本單元綜合性學習的序幕,激發學生主動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也讓短短的40分鐘不是劃上圓滿的句號,而是走向生活,走向社會。]
【板書設計】
9、自然之道
人
遵循 違背
保護↘ ↙傷害
海龜
【教學評析】
1、凸現學生主體。整節課,教師以參與者的姿態與學生一起旅游,感受緊張、震驚、與失落,洋溢著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圍,學生學得輕松、學得開心。
2、創設情境氛圍,讓學生學有興趣。教師創設如:“和學生一起去旅游、假如你就是幼龜……”等許多生動的情境,架起了和文本對話的橋梁,引領學生在入情入境中品味語言、發展語言,在這其中,教師還能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再加上富有感情、富有激勵性的過渡語言,讓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
3、充分引導學生與文本交流,突現個性化體驗如:教師的相機采訪;假如你就是幼龜、食肉鳥等。引導說出感受,打開思路,激活思維。
4、注重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表演能力、想象能力、說話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了提高。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5
(含設計意圖、教學反思、專家點評)
概述 本單元以“自然之道”為專題,是對以前所學習的觀察大自然、保護環境等專題的延伸與發展。一方面讓學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學知識,引導學生進一步關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對大自然的觀察、了解、發現中受到有益的啟示,同時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等思維品質;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提高學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繼續培養學生的默讀與自學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 學習目標與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 2.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2.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對應的課程標準: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 2.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2.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框架 問題 基本問題 大自然給我們什么啟示? 單元問題 1、 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是怎樣互相聯系的? 2、 不按照大自然的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怎樣的后果? 3、人類遵循自然規律辦事有何意義? 內容問題 1、 偵察兵幼龜被嘲鶇啄食時,看著焦急的我們,向導為什么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2、 在我和“同伴”的呼喊聲中,向導救了偵察兵幼龜,是做了好事嗎? 3、 偵察兵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這意味著什么? 4、 救了偵察兵幼龜,為什么反而害了整個龜群? 過程(教學或學習過程) 一、預習。(第一課時完成) 以小組學習的方式,認真預習《自然之道》 1、標出自然段、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在我要求認識的生字上面注上拼音。 2、找出文章中的多音字,并組字。 3、把難記的生字,找出來,寫在預習里。 4、把課文讀通順。家長檢查評價,把孩子的表現填在評價表上。(要求:家長簽名。) 5、各小組分工合作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與本組課文相關的內容。收集揭示大自然規律的資料。閱讀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等單位聯合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知識普及讀物《大自然的啟示》;查閱《科學發展觀──大自然的警示和啟示》并上存本班論壇展覽共享資料。查閱更多的以人類對自然的探索、認識、感悟、利用為主題,以科學進步和技術發明的有趣故事及人類違反自然規律辦事受到懲罰的故事。 (用評估學生需求的評價表了解學生預習中對與本課相關資料收集的情況) 二、檢查預習情況。(第一課時完成) (一)讀通課文,把握本組課文的內容。 透徹地把課文讀熟,通過范讀、齊讀、糾正讀,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這樣對課文的理解才能深入,對文本的把握才能準確到位,對文章的感悟才能有個性。讓學生讀得正確,讀得流利,讀得有感情,層層提高要求,階梯上升,循序漸進。 (二)小組同學交流預習成果,概括出學習本組課文的閱讀方法和要求。 第一步:自主讀書,先好好的將課文讀幾遍,然后再讀掃清障礙,具體要求: (1)你發現了哪些生字,你會讀會寫了嗎? (2)你發現了哪些難懂和不好讀的句子,你讀順、讀懂了嗎? (3)你還有哪些新的發現(包括問題)請批注在書上。 第二步:同桌間、師生間進行交流。 (1)兩人一組,相互將課文讀一遍,相互指出對方在朗讀中存在的問題。 (2)交流自讀時的收獲:認識了哪些生字?有什么其他的發現等。 [設計意圖] 本環節先引導學生總結一些基本的讀書方法,然后按照這些方法去實踐,這樣有利于學生閱讀方法的形成和鞏固。在明確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把課文讀順,以便對課文形成一個整體的概念。 三、互助交流。(第一課時完成) 1、同桌或者小組之間交流一下各自的收獲。 2、全班性交流。 (1)你能流利的朗讀嗎?(師:指名學生朗讀片斷或朗讀全文) (2)檢查學生對生字掌握的情況(出示課件)。 (3)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 將課文讀順是理解課文的前提,因此,本環節的訓練重點仍然是引導學生將課文讀通、讀順,在此基礎上整體地感知整組課文的內容。 3、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全班討論本單元的基本問題。 (1)、學習小組圍繞課文內容,討論框架問題中的內容問題。 (2)、全班匯總,總結出本單元的內容問題。 [設計意圖] 拓展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注:整個過程中,用加分的方式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第二課時《自然之道》 一、溫習 知“道” 1、出示課文生字新詞,鞏固生字新詞識記情況。 幼龜 沙灘 偵察 嘲鶇 啄傷 蠢事 返回 海鷗 棒球帽 企圖 欲出又止 無遮無攔 若無其事 躊躇不前 氣喘吁吁 響徹云霄 魚貫而出 極不情愿 愚不可及 爭先恐后 后悔不已 飽餐一頓 2、復習課文主要內容。 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 爭先恐后 后悔不已 飽餐一頓 我們看到一只幼龜被嘲鶇咬啄時,要向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龜( )從巢中( ),我們明白自己干了一件( )的蠢事。結果讓食肉鳥( ) ,真令人( )。 二、精讀 悟“道”。 思考:課文共寫了幾次救小海龜?(快速瀏覽課文) 寫第一次救小海龜是哪些自然段?(3、4) 寫第二次救小海龜是哪些自然段?(5至8) (一)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體會我們的焦急;向導的冷淡。(第一次救小海龜) 默讀課文第3、4自然段,用心去感悟,并把其中的內容變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 1、示小海龜圖,問:如果你是小海龜,你會對向導說些什么話? 2、假若是你救了這只小海龜,你現在心情怎么樣? δ體會“極不情愿”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師:向導是極不情愿地救下這只小海龜的,當我們焦急地想去救小海龜的時候,向導是怎么說的? 出示句子: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出示思考題:δ向導為什么這樣說呢? 學生思考后指名回答。(因為他是個生物學家,這樣的情況見得多了,弱肉強食,他明白這是自然之道。) δ在我們不停地呼喊之中,向導是怎么做的? (1)出示句子: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 (2)出示句子:向導非常不愿意這樣做,因為他知道: (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語言, 可以用上如果……就……) 從中讓學生明白冷淡背后的熱情。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深入仔細地讀課文,在問題的引導和疏理中理解課文。自主學習中還特別注重了開放性,給了學生一個更自主發揮的引子和空間,有利于學生閱讀個性的培養。 (二)學習5至8自然段,體會我們從震驚到懊悔;向導的悲嘆。(第二次救小海龜) 1、師:向導在我們的極力要求下,極不情愿地把小綠龜送到了大海。我和同伴們都以為,給了小海龜一個幸福的家。然而,我們萬萬沒想到,救了這只小海龜,卻成了一個悲劇故事的開始……讓我們一起看看第二次救小海龜的內容。 2、出示自學要求: 請自由讀5~8自然段,思考我們因什么而震驚,并用“~~”出相關的語句。 思考后小組交流討論。 3、匯報學習情況。 我們震驚,是因為: (1)抱走幼龜不久,成群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 (2)那只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 (3)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從龜巢到海邊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他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4)這時,數十只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 (5)不一會兒,數十只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云霄。 重點講解: 口中之食 這里的食物是什么?相關的句子) 師激情描述:斑斑點點的血跡,支離破碎的尸體,這慘不忍睹的一切讓人觸目驚心,還有那奄奄一息的小綠龜,正艱難地向前移動,最令人揪心的是還沒有到大海就消失的一串串稚嫩的腳印。 食肉鳥:這時候,天空中食肉鳥發出歡快的叫聲”。還可以是怎樣的叫聲?(快樂,得意,滿足,刺耳) 老師引讀,天空中歡快的叫聲和沙灘上慘不忍睹情境形成鮮明的對比。 4、出示課文插圖,讓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想象當時沙灘上殘忍的一幕。并補充句子,練習說話。從而體會到“我們”當時看到這樣悲慘一幕的心情。 在明媚的陽光下,在那金黃的沙灘上,成百上千的幼龜帶著一份向往,帶著一份期盼爬向大海,可是,有的______ ,有的__________,還有的______。 5總結: 看到這一切,我們才明白: 出示句子: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好心辦壞事) 6、目睹這令人揪心的一幕,我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地震撼,我也聽見同伴那呼天喊地的叫聲,從文中找到這句話。 出示句子:“天哪”我聽見同伴說,“看我們做了些什么!” 讓學生不停地讀,在讀的過程中,評價:讀出我們的后悔、自責、悔恨、痛苦、內疚、悲慘。 我們只能做什么? 7、體會句子: “向導一邊走一邊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小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1)向導又是怎樣說的? (2)向導救了一只小海龜,卻傷害了整個龜群,他發出這樣的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個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如果把最后一句話的“悲嘆”換成“感嘆”,請你比較一下用哪個詞更恰當?請大家看投影,一邊讀一邊細細體會。 向導一邊走一邊感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那樣的傷害。” 向導一邊走一邊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那樣的傷害。” (悲嘆:更能體會向導惋惜、懊悔、難過的心情。) 師:盡管我們奮力搶救小海龜,來彌補我們的過失,但發生了這樣的事我們的心情依然( ) 學生補充(悲傷、沉痛、難過、后悔) 三、轉換角色,想想說說。 當巢中幼龜得到錯誤信息結伴而出時.那只被向導救起的 “偵察兵”幼龜正在海邊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兄弟姐妹被食肉鳥尖銳的嘴巴啄食、嘶咬著……同學們,假若你就是那只“偵察兵”幼龜,你會…… “偵察兵”幼龜( )地對嘲鶇、海鷗、鰹鳥說:“ 。” “偵察兵”幼龜( )地對“我”和同伴說:“ 。” “偵察兵”幼龜( )地對向導,說:“ 。” “偵察兵”幼龜( )地對人類說:“ 。” 四、回歸整體。(欣賞視頻,再次感受一下一幅幅讓人震驚的畫面。) 五、談談學習收獲。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大自然有自己的規律,我們要按大自然的規律辦事。如果不按照大自然的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愿望相反的結果。 2、互相評價。 反思一下這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你認為本組誰最有進步?表現在哪些方面?(可以評價自己) 3、總結學法。 回味一下,你是如何學習這篇課文的?對老師和其他同學有什么建議? [設計意圖] 本環節通過回顧性描述課文的表達順序,以及向學生補充一些知識,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性認識。評價和學法小結,則有利于學生關注別人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板書) 9、自然之道 按照自然規律辦事 否則 ? 六、作業設計 1、走近大自然,留心觀察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 2、閱讀青少年知識普及讀物《大自然的啟示》 3、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任何干擾,嘲鶇和幼龜之間的故事將如何發展?請試著寫一寫。 五 成果展示,評出學習優的小組 (注:每個小組成員都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學習,發表自己對詞語的理解,小組長把組員的意見匯總評出優秀小組。)
教學反思:
《自然之道》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家向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旅游,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看到一只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啄咬時,不顧向導勸阻,要向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接著,成群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雖然“我們”拯救了一些幼龜,但仍然感到十分震驚和后悔。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英特爾未來教育的精神、理念為指引,設計了這個教學案例,并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從讀中感悟文本
我引導學生透徹地把課文讀熟,通過范讀、齊讀、糾正讀,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這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比較深入,對文本把握才能準確到位。讓學生讀得正確,讀得流利,讀得有感情,層層提高要求,階梯上升,循序漸進。
二、給學生自我提升的空間,共擬本課的框架問題
根據英特爾未來教育的精神,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拓展學生的視野。因此,我注重引導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并圍繞課文內容,共同討論課文的框架問題。學生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提高較快,能各抒己見,并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三、注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教學中,我注意啟發學生學會理性地思考問題。我設計了“轉換角色,想想說說。”讓學生,從“偵察兵”幼龜的角度來看人類。其目的是引導學生明白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它給我們人類上過的課的確很多很多。它總是以其獨有的方式使我們感受到它的奇妙與深刻。我們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探究自然,了解自然,才能真正地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這樣,在進行語言訓練和語文能力培養的同時,加強了與科學學科的聯系,注重學科整合,搜集有關資料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尋找、發現,培養了學生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濃厚興趣,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得到得高。
學科專家點評:
雷潤霞老師設計的《自然之道》課例,注意學科資源的整合。有效應用英特爾®未來教育理念,推動了課堂教學創新。授課過程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能促進高級思考技巧的培養。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6
教材說明
本文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游,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拯救了一只被嘲鷹咬啄的海龜“偵察兵”,結果成群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而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教學設計思路
以疑促讀,以讀促思,讀中感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與文中進行心靈對話,領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本課生字詞。
能力目標: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情感目標: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方法 讀出感悟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順課文,感知文本內容。
1.談話導入: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神秘。今天,你們將和老師一起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內在規律。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一篇大自然中發生的真實故事──《自然之道》(板書),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得到啟示。
2.懸疑讀文:讀課文題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帶疑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1)自主識字。
提示學生利用竅門,讀準字音。
同桌交流,相互識認。
著眼學法,重點強化。(由學生提出難認難寫的字,并由學生展示自己的學法,落實識與寫)
3.讀課文。
(1)給足時間讓學生讀得正確、流利。讀中點撥學生在難讀處做上記號,多讀幾遍,或與同學合作讀。
(2)交流練讀情況。由學生自己選擇自然段讀,相互推薦讀,老師注意給學習較吃力的學生機會。學生讀的過程中要求其他人認真傾聽,讀完后由學生自己有重點地點評。對于課文中出現的難讀的字詞句,教師要讓學生讀到位。
4.整體感知。
說說初讀課文的印象或說說故事主要寫了什么。先讓學生讀讀課文,再讓其組織語言來說。尊重學生自己初步的讀書感受和見解。
二、探讀課文,讀出自我發現。
1.自主探讀。
指導學生細讀課文,讀出重點,讀出感情,與作者情感共鳴。提示學生聯系課后連接語提示的內容讀課文。
2.心聲吐露。
(1)與同桌相互交流。
(2)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讀書體會。教師做要點板書。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
1.著眼學生感悟,抓點精讀。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向導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引導學生用課文內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問學生有什么問題)
(1)學生提問并品讀:為什么說“似乎在偵察”?(是“我”見到幼龜的動作后的猜測,但并不了解真的是這樣)當時出現了什么情況?(“突然”“啄”“拉”)向導怎么做?
(2)學生提問并品讀:向導怎么會是這樣的態度?(“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愿”)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為什么不給“我們”解釋?(面對的是“焦急”、是責怪──“不能見死不救”、情況十分緊急)
(3)理解“自然之道”并導讀(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延遲評價,從學生的討論中適時導入故事發展的相關內容),那么,“我們”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兒?那么,后來到底發生了什么?
(1)學生讀書,抓詞抓句感受當時的事態。(適時出示掛圖或點擊課件)
幼龜:“魚貫而出”“爭先恐后”“結隊而出”(要經過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它們可能會想什么?
食肉鳥:“許多”“吃得飽飽的”“發出歡快的叫聲”。(可結合先前的“頹喪”體會)它們又會想些什么?
(2)讀課文最后一句話,體會向導“悲嘆”的這句話表達的意思。
2.著眼學生體驗,探微發幽。
(1)談對“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這個生存的法則和規律是不能違背的)
違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聰明,只能好心辦壞事,聰明反被聰明誤)
(2)怎樣才會不違背“自然之道”。(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和開課導語談談:談候鳥遷徙不能挽留,談山澗小魚難在魚缸生存,談老虎圈養便失去野性,談溫室難育參天大樹,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為地破壞大自然等等。從而使學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類與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時激發學生主動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二、走出文本,開展實踐活動。
通過各種方式,以“了解動物生活”為主題,分組進行活動。每組寫出活動報告,并展示活動成果——一張關于動物生活的手抄報。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7
第一課時
一、整合導入
1、閱讀單元導讀,了解本單元的主題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單元要學習的課文。(從整體入手)
2、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了神秘。今天,我們,就將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內在規律。板書并齊讀課題。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得到啟示。
二、自由朗讀,疏通字詞
1、自讀課文,要求:(1)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認讀生詞:旅游 筑巢 幼龜 沙灘 偵察 企圖 蠢事 返回 海鷗 補救 爭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無其事 見死不救 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 氣喘吁吁 響徹云霄
(對于“若無其事”等詞語,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表演等方式理解)
3、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對于比較難讀的句子,可以讓學生齊讀或挑戰讀)
加拉巴哥島:是個外國地方,比較拗口,我們一起來讀讀
筑巢孵化:這個新詞比較難讀,請你再讀!筑巢孵化知道嗎?
躊躇不前:躊躇不前的“躊躇”這個詞很容易讀錯!我們一起來讀讀!
嘲鶇:這是一種生活在海邊的鳥(出示圖片)
頹喪:這個頹字也是要注意的
響徹云霄:這個“徹”字可不要讀成“切”音
4、初讀交流:課文描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這件事是怎么發生的?在文中的哪幾小節?(3—5小節)
2、自由讀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演這個情景。
3、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1)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幼龜”和“嘲鶇”,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后評議,教師抓住“欲言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并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比較并書寫“幼”和“幻”這兩個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范寫“啄”字。
“突然”
老師聽出來了你把這個“突然”這么強調,說說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誰來讀?
“啄”
“他用嘴啄幼龜的頭”,多危險,多狠啊!誰來讀?
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讀!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個新詞,知道它的意思嗎?
它的出是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來又不敢出來,這就是欲出又止。這段話中有一個詞語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躊躇不前)
你們說小綠龜的欲出又止,小綠龜的躊躇不前,它這么擔心有沒有必要啊?(理解嘲鶇的兇狠)
這個場面真令人緊張、揪心啊,帶著這樣的感受一起來讀!
(2)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詞語,如“焦急”、“冷淡”、“若無其事”、“極不情愿”、“頹喪”,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范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最后指名上臺表演,教師采訪“向導”扮演者:你說“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么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師:要演好第四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詞,如“焦急”、“冷淡”、“若無其事”、“極不情愿”、“頹喪”)
4、有了我們的幫助,那只幼龜順利地到了大海。然而,接著發生的事情讓大家極為震驚。發生了什么事情?
生齊讀:向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群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
師引讀:我們很快明白:------生接讀: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5、比較句子: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理解:愚不可及
注:通過比較,并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了壞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寫“愚蠢”,學生多練習幾遍。
四、本課小結
為什么說“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下節課,我們再來看看!
第二課時
一、 談話導入
1、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自然之道》。
2、 誰還記得老師在上節課的最后提了一個什么問題?
(為什么說“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二、 精讀課文
1、 為什么說“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你是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的?
2、 交流
課件出示:那只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群的“偵查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那只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
(1) 從哪些詞中看出我們確實干了蠢事?
偵查、爭先恐后、結伴而出、錯誤信息
(2) 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1) 從哪些具體詞中體會到?
(2) 指導朗讀
(3) 想象:食肉鳥是如何“飽餐一頓”的?描述一下當時的場景,并寫一點自己的體會。
(出示課文插圖并給出一些詞語:爭先恐后、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結隊而出、偵查、響徹云霄)
師:用上老師給出的一個或幾個詞語寫一寫。
3、 對于這樣的結果,我們事先知道嗎?向導呢?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
預設:
我們事先不知道。
句子一:然而,接著發生的事情讓大家極為震驚。
句子二:“天啊!”我聽見同伴說:“看我們做了什么!”
句子三:我們也學著他的樣子,氣喘吁吁地來回奔跑,算是對自己過錯的一種補救吧。
向導知道的。
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幼龜,朝大海走去。
4、 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事情?
5、 從這些事例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示?
6、 在學生廣泛發言后,請大家找到《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的“閱讀提示”,劃出其中的一句話,并齊讀:“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愿望相反的結果。”
三、 朗讀全文,歸納大意
1、 齊讀課題,再指名說說課題的含義,并說說“道”的意思。
2、 朗讀全文,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課文已經學完了,誰能來更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8
這是我對教學4~8自然段的初步設想,從向導的話“自然之道”導入,又回到自然之道結束,以人物心情變化為主線引領教學。
1、出示向導說的話:“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師:讀了課文,說說你對“自然之道”的理解。
生:自然之道就是指大自然的規律。
生:自然之道就是指事物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我們不能破壞它。
2、師:作者和同伴是否也認識到了這種自然之道呢?在事情發展的過程中,他們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劃出有關詞句,讀一讀。
⑴ 生:緊張──我和同伴緊張地看著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對向導說:“你得想想辦法啊!”
師:“這眼前的一幕”指哪一幕?
生:突然,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師:看到這一幕,請你焦急地對向導說。
生:“你得想想辦法啊!”
師:(若無其事地、冷淡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生:不,這樣太殘忍了。
生:向導,這小海龜這么可愛,你不能見死不救啊!
生:是啊,它也是一條生命啊,你快救救它吧!
……
師:哎!(極不情愿地抱起小龜)
也許,你們覺得我這個向導太冷酷,這么不情愿,其實我是有自己的道理的,不信,你們接著看。
⑵ 震驚、彌補:
(出示第5、6自然段)生讀。
師:看到此情此景,你的心情又怎樣?
生:吃驚、震驚、萬萬沒有想到。
生:后悔。
生:自責。
……
師:是啊,同伴吃驚地說──(生接讀)
生:同伴( )地說:“天啊,看我們做了些什么!”
⑶ 難過:
讀第7、8自然段。
師:此時此刻,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3、現在,我們再來回想一下向導說的那句話(出示)還會勸告他嗎?你還會哀求他嗎?還會去指責他嗎?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現在你對向導的話,自然之道,有更深的理解了嗎?誰來說說。
生:小幼龜們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我們不能破壞它。
生:如果不尊重動物的生活規律,一廂情愿地保護它,反而適得其反。
生:我們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不能逆天而行。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9
共案部分
課題:自然之道
教學理念: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情感目標: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重點難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多媒體
自主預習:
提練主線:
教學過程: 一、讀題質疑。
這節課我們學習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板書),看到課題,你會想到什么問題?
(問題預想)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
二、初讀課文,概括故事。
1.了解主要內容。
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什么是自然之道?請同學們自由通讀全文,努力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遇到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然后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族游,因救一只幼龜,而傷害了許多只幼龜。隨機板書:游客、向導)
2.理清線索。
從同學們的話中老師知道,我們和同伴本想救幼龜反而傷害了幼龜。請大家迅速瀏覽課,看看文中哪幾節寫了救龜?(3、4節)哪幾節又寫幼龜受到傷害的?(5至8節)
3.學習詞語
讀了一遍課文,同學們抓住了主要內容,理清了線索。文中有一些好詞語值得我們積累,老師請大家讀一讀。
躊躇不前若無其事見死不救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爭先恐后氣喘吁吁響徹云霄
三、學習“救幼龜”
1.“躊躇不前”在文中是形容誰的?同學們找到那個句子,讀一讀,再聯系上文想一想什么是“躊躇不前”?(欲出又止)
2.正在這時,一只嘲鶇用尖嘴啄它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幼龜的生命受到威脅。同學們,此時假如你就在現場你會怎么做?(是呀,憐憫之心人皆有之,誰能忍心見死不救?)
3.自由讀第4節,畫一畫游人和向導的不同表現。 (1)游人:緊張(2)向導:極不情愿
多媒體出示:
向導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朗讀體會若無其事)
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把“極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為什么?)
四、自學“傷害幼龜”
一只可愛的幼龜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接著發生的事卻出乎意料。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5至8自然段,這四個段落中一定有一些句子能引發你深刻的感受,請你把這樣的句子畫下來,在旁邊做一點批注,寫寫自己的感受。
1.學生讀書,批注。
2.學生交流感受,教師隨機出示重點句子。
向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群結隊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我們很快明白: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想一想幼龜魚貫而出的場面是什么樣?讀讀下文,幼龜為什么會魚貫而出?)
不一會兒,數十只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云霄。(“歡樂”與前文哪個詞照應?“頹喪”由這兩個詞你想到什么?)
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朗讀指導,體會“悲嘆”,再說一說向導為什么而悲?)
五、小爭辯。
1.學到此,讓我們再回頭讀一讀向導最初說的那句話。(多媒體出示)
向導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①讀
②這句放看似普通卻意味深長。同學們,聯系向導后說的話,你有什么問題?(多媒體出示)
向導明明知道“我們”的想法會害了幼龜,還抱起那只幼龜朝大海走去。他這樣做你是贊同還是反對呢?
正方:贊同反方:反對
六、啟示。
1.現在讓我們回答課前提出的問題,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學了這課你現在最想說什么?
2.自然界處處都有規律,我們要發現規律,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出示圖片)
3.誰還知道這們的例子?
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啟示。順應自然,遵循規律,才能保護自然,造福人類。
板書:
自然之道
游人:緊張焦急——震驚悔恨
向導:極不情愿——悲嘆……
“救”害!
個案部分
一、素養訓練
二、合作探究
協作學習,深入探究
(一)圍繞小組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組協作學習。學習提示:1.由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把相關段落讀一讀。2.找出重點詞語、句子,從中讀懂了什么,受到什么啟示。
3.把答案發布到論壇上,準備小組匯報的形式。
(二)匯報
1.“ 救幼龜”部分
①小組練習,分角色演這個情景。
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幼龜”和“嘲鶇”,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后評議,教師抓住“欲出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并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
分角色朗讀第四自然段,教師采訪“向導”扮演者:你說“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么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畫一畫游人和向導的不同表現。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詞語。如“焦急”、“冷淡”、“若無其事”、“極不情愿”、“頹喪”。
②相機出示句子: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把“極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為什么?)
2.“傷害幼龜”部分
①討論:我們干了一件什么“蠢事”?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呢?相機理解“魚貫而出”。
②比較句子: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③理解“我”和同伴此時的心情: “天啊!”同伴( )地說,“看我們做了些什么?”我也( )地說:“( )。”
④我們不顧自然規律,焦急地想救小海龜,而導至海龜受到巨大傷害,令我們震驚,我們極力去救海龜,但我們內心仍是悔恨至極,讀第八自然段,從哪兒看出我的心情?
⑤我們的內心會想什么?(無知,好心辦壞事,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只能把事辦糟,自然現象神秘莫測,不知道就不能亂加修改。)
出示句子: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向導由若無其事到不情愿,現在心情又是什么樣?(悲嘆)把悲嘆換成感嘆行不行?悲(為小龜的慘死)嘆(人類的無知,強行改變規律,應受責罰)
三、拓展延伸
四.課后反思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在課文語境中鞏固第一課時對四字詞語、關鍵詞語的理解。
2.通過品讀文中詞語與關鍵句子,使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在讀中品味我和同伴的心理歷程變化,與向導的心理活動作對比,學習人物的心理描寫。
3.本文敘事說理,通過讀懂小幼龜接收了錯誤信息不幸被啄食的場面,體會課文題目“自然之道”所表達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文中詞語與關鍵句子,體會我和同伴、向導的心理變化,從中領悟課文如果我們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愿望相反的結果的道理。
教學難點:
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體會我和同伴因不懂自然規律而造成災難的懊悔,以此領悟文題的“自然之道”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一)溫習舊知,聽寫詞語
在上新課前,老師讀詞語意思,請同學們聽寫出詞語,請一個同學上黑板寫(氣喘吁吁、魚貫而出、愚不可及、飽餐一頓、躊躇不前)。[檢查指導易錯字“貫”字書寫]
在上新課前,老師讀詞語意思,請同學們寫出詞語:
1.形容氣喘得厲害呼吸急促的樣子
2.像游動的魚一樣一個接一個地出去
3.在課文中形容我們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辦了壞事
4.指飽飽地吃了一頓
5.形容因徘徊不定而停留不前
(二)回顧主要內容,利用詞語填寫主要內容
(1)我們上節課學習了什么方法去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要素串聯法]
(2)填空回顧課文主要內容:把上面聽寫過的詞語填入這段話里面
我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結隊到一個小島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我們看到一只( )的幼龜被嘲鶇啄食時,不顧向導勸阻,( )地要向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龜接收到了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 ),結果讓食肉鳥( ),我們( )拯救了一些幼龜,但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真是令人懊悔。
二、換位思考,走進人物內心
1.根據閱讀提示自主學習。
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我”和同伴們心情變化的句子,用直線畫出向導心情變化的句子。
大聲朗讀這些劃線的句子,通過朗讀表達出情感變化。
討論:為什么我們會產生這樣的心情變化?
同學們,我們為了能更好地走進人物的內心,咱們采用換位思考的方法。一二組的同學當我和同伴,三四組的同學當向導。分別匯報一下你們的心情變化。
2.向“我”和同伴們提問:
(1)你們此行的目的是什么?一登上小島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2)后來又發生了什么變化?緊張
(3)你是看到了怎樣的一幕,變得非常緊張了呢?讀讀課文中相關的描寫。
突然,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只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4)在課文中讀讀看這一幕。在這個句子中,你從哪些詞特別讓你感受到緊張?試著把這些詞語讀好,讀出緊張的心情。(突然、企圖、啄、拉)
3.向向導提問:
(1)小幼龜探出頭來,我和同伴們看到幼龜被嘲鶇啄食,心情非常緊張。那這個時候,向導們的心情又是怎么樣的呢?(若無其事)
(2)你能讀讀課文中的相關句子嗎?
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到:“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3)提問:我聽出了,話語非常冷淡。我和同伴,看到向導這么冷淡,你們有什么想要問他們的么?
(3)我們的向導是懂得自然之道的。向導是這樣說的,但是他卻是怎么做的?
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龜,朝大海走去。
思考:向導的言行似乎不一致。這是為什么呢?
4.以讀悟悔,向“我”和同伴們提問:
(1)這時候小幼龜得救了,但是你們心安了嗎?這時候你們的心情怎么樣?(震驚)
(2)為什么會震驚呢?讀出震驚的語氣來。
向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群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
(3)課文中哪些地方還描寫了這震驚的場面?
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那只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
(3)默讀課文中這兩處描寫幼龜的句子,文中用了哪些四字詞語描寫了幼龜入海的場面?
魚貫而出爭先恐后結伴而出成百上千
你們感受到這個場面本來應該是怎么樣的?
就是這樣一個壯觀的場面,卻因為人們的干涉,這些幼龜都要面臨被吃掉的命運。讀四字詞語,你感受到這個場面本來應該是什么?現在的場面卻意味著?
(4)引讀:品讀“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看著這些剛出生不久的小幼龜,他們滿懷著對大海的無限向往,看著這些食肉鳥惡狠狠地撲向這些幼龜,我們意識到了——
看著這些小幼龜驚慌失措的樣子,我們震驚地意識到了——
看著這些小幼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我們震驚地意識到了——
(5)課文中人們的心情是怎么樣?從動作中感受到人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這時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我和同伴們低著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
(6)向導的心情有什么怎樣的?
齊讀第八自然段,讀出悲嘆的語氣來。
三、語用拓展,感悟自然規律
1.走進偵察兵小幼龜的內心世界,為課文補白
想象一下,當向導捧起幼龜把它送向大海的時候,小幼龜會有什么反應呢?小幼龜向往大海,如果小幼龜會說話,它會對人類說什么呢?拿出筆來寫一寫。
2.是的,就像你們寫的一樣,如果不是我們拯救這個偵察兵小幼龜,很有可能他就犧牲了。但是正是因為他的犧牲,卻給龜群帶來了正確的信息,換來成百上千的小幼龜的生命,這就是幼龜的生存法則。同學們我們通過多角度的換位思考,感受了這個故事,通過這個故事你知道怎么一個自然之道?
結合我們這篇課文來說,人類應該怎樣遵循自然規律?
3.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自然之道》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4.拓展閱讀:這篇文章通過講述一個小故事,來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這種寫作的方法叫做“敘事說理”。接下來,同學們再來看看這個故事,看看這個故事又告訴了我們一個怎么樣的道理?
5.讀完我們的課文和這篇文章,結合我們的生活經歷,還有沒有見過或者聽說過類似的事情?
總結:
所以我們在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時候要遵循自然規律,不然就要像文中的我和同伴一樣帶著悔恨離開。
板書
自然之道
遵循自然規律換位思考
我和同伴:緊張→震驚→懊悔/后悔
向導:若無其事→悲嘆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難點是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充滿生機它是人類的老師,它給我們許多啟示,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發生在大自然的真實故事。
1.(出示課題),請看課題,一起來讀讀!
2.這個題目是什么意思呢?請同學們大膽的來猜猜!(道路?道理?道德?學生發表認識,教師不置可否)引導“道”是規律。
二、初讀課文,感知“自然之道”
1.這個課題的意思很深奧,我們讀了課文會有更深的理解!請同學們先自己來讀讀課文,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特別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次。
2、檢查預習
加拉巴哥島 筑巢孵化 躊躇不前 嘲鶇 頹喪 響徹云霄 等詞
三、切己體察,揣摩“自然之道”
(一)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 請同學們自由讀1、2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 了解綠龜,相機出示資料。
(3) 出示嘲鶇啄幼龜圖,文中是怎樣描寫幼龜的呢?
(二)學習課文3、4自然段
1.同學們,帶著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島,看看一路走來,你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先自讀3-4自然段。
2.當你置身于島上,看到嘲鶇啄食海龜這一幕,此時你的心情是怎樣?(難受,著急,緊張)
3.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說說你的理解!
4.出示畫面及文字研讀
“突然,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你們看,這就是發生在沙灘上那令人緊張的一幕,讀讀這段文字,哪些詞、句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感受?
5.學生交流研讀成果
“突然”
老師聽出來了你把這個“突然”這么強調,說說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誰來讀?
“啄”
“他用嘴啄幼龜的頭”,多危險,多狠啊!誰來讀?
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讀!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個新詞,知道它的意思嗎?
它的出是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來又不敢出來,這就是欲出又止。這段話中有一個詞語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躊躇不前)
你們說小綠龜的欲出又止,小綠龜的躊躇不前,它這么擔心有沒有必要啊?(理解嘲鶇的兇狠)
這個場面真令人緊張、揪心啊,帶著這樣的感受一起來讀!
6.感情朗讀人物的不同反應
(1)面對這樣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學向導又有什么樣的反應呢?指導讀出我們的焦急來,讀出向導的漠然和若無其事。
(2)“‘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向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的一片呼喊。”同伴們會怎樣呼喊呢?他們會怎樣話勸求向導的呢?
(3)讀到這,你對向導的話,對“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
7.推演自然情境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任何干擾,嘲鶇和幼龜之間的故事將如何發展?請你根據課文的有關語句,展開想像的翅膀,描述你想像的情景。
四、談話總結,感慨“自然之道”
是啊,多么智慧,多么勇敢的海龜,本來它們可以順利地實現入海計劃,可是由于我們的出現,我們的干涉,這一巢的幼龜就完全改變了命運。我們下節課再去面對我們不忍面對的慘狀。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采用朗讀,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借助想象等方法體會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自然之道的含義,認識到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
3、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能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4、借助對文本空白處的想象,當堂練筆,提高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2、體會“我和同伴”看到“眼前的一幕”所引發出來的蘊意;
3、對文本空白處——食肉鳥怎樣兇猛地啄噬幼龜的場面的想象,內化語言,感受自然之道,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難點:結合上下文,采用聯系對比、換位思考、抓重點詞等方法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并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
學生:課前搜集太平洋綠龜的圖片或生活習性等資料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品析體會——積累寫話——課外深化
使用教材的構想: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質疑,按事情發展的順序進入三個場景,充分把握語文課的基礎訓練點,采取“以讀促思,聯系對比、換位思考、抓重點詞”等方法,反復體會“我和同伴”的行為和“向導”的話語,揣摩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受到啟示。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整合導入
1、閱讀單元導讀,了解本單元的主題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單元要學習的課文。(從整體入手)
2、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了神秘。今天,我們,就將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內在規律。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得到啟示。
3、讀題質疑。
這節課我們學習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板書),看到課題,你會想到什么問題?
(預設: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
二、自由朗讀,疏通字詞,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課文的情感。
【設計意圖:獨立識字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檢測學生能否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1、自讀課文,要求:(1)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認讀生詞。
3、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對于比較難讀的句子,可以讓學生齊讀或挑戰讀)
4、了解主要內容,理清線索。
(1)課文圍繞幼龜離巢進入大海寫了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用“先……再(接著)……最后……”的句式訓練說話。
5、質疑歸納
(1)分組提出問題,組內解決,解決不了全班提出。
(2)全班質疑歸納。
為什么說“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中,你的收獲是什么?能小結一下嗎?
當堂測試
一、聽寫。
旅游 筑巢 幼龜 偵察企圖 蠢事 補救 悲嘆 爭先恐后 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 響徹云霄
二、互相說說課文講了件什么事。
【板書設計】
9、自然之道
“我們”救一只幼龜→ 誤導眾幼龜 →眾幼龜被海鳥啄食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 談話導入
1、讓我們和作者與七個同伴再次來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別忘我們的目的是想實地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回憶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歸納并隨機板書。
【設計意圖:可以根據故事的發生、經過、結果來概括課文內容。《語文課程標準》對四年級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所以在此設計了這一環節。】
2、引導看板書質疑。文中說“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難道救龜有錯?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二、 精讀課文,感悟文本
(一)我們一起看救龜。
什么情況才需要救?(預設:緊急、危險,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
1、自由讀三、四自然段,想想從哪兒感受到情況的危險?
2、抓重點字詞,理解品悟。
(1)理解品悟“突然”
老師聽出來了你強調了“突然”這個詞,說說你的理由!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誰來讀?
(2)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個新詞,知道它的意思嗎?
它的“出”是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來又不敢出來,這就是“欲出又止”。這段話中有一個詞語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躊躇不前)
(3)“啄”“拉”
“他用嘴啄幼龜的頭”,多危險,多狠啊!誰來讀?
3、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1)小組表演。
(2)上臺表演。
(3)這個場面真令人緊張、揪心啊!你為什么要這么小心、謹慎呢?(指答)
小結:是的,幼龜對回到大海的渴望,對生命的渴望是如此地強烈!
4、設身處地,進入情境。
(1)你就站在旁邊,看到眼前一幕,你想說什么?
(2)向導又是什么表現?出示句子,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3)為什么又抱起小龜,放入大海呢?(預設:可以有多種見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入情境,設身處地地去想,可以很好地理解文本。旨在達成第4個目標。】
(二)進入情境,理解害龜
1、有了我們的幫助,那只幼龜順利地到了大海。 為什么說“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自由讀5—8段,你是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的?
2、 交流。
(1)抓住“魚貫而出”“ 結伴而出”“ 結隊而出”等詞體會害龜。
課件出示:
向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群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
那只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群的“偵查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那只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
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①談“魚貫而出”。課文中還有兩處地方也寫到了很多幼龜從巢中爬出來,你找到哪些詞句了?(適機點擊:結伴而出、結隊而出)齊讀三個句子。同學們,你們想一想,這三個句子都在寫很多只幼龜從巢中爬出來,那么這三個詞意思一樣嗎?能不能調換順序呢?(交流)是啊,越來越多的幼龜爭先恐后地爬出來,它們是多么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大海去啊!指導讀好句子。
②“數十只”。 “數十只”是多少只?(幾十只)。那么在這件事情中,僅僅是數十只幼龜成為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嗎?你從哪里看出來?
(2)從食肉鳥的表現體會海龜。
課文沒有直接描寫食肉鳥怎樣兇猛地啄噬幼龜的場面,但我們仍然可以透過這些語言文字,看到當時的情景。現在,就請大家深入地、反復地研讀這些句子,你從哪些關鍵詞看到了怎樣的情景?你可以在句子中做做記號,寫寫批注。(預設:無遮無攔、飽餐一頓——幼龜們完全暴露在沙灘上,十分危險,讓食肉鳥吃了個痛快。)有感情地讀句子。
(3)從救龜的場面體會害龜。
教學中,運用了填空的形式,引導學生體會“摘”、“抓”、 “放”、“奔”、“奔跑”等一系列動詞的作用。
(4)引導想象:現在,你們就是向導抱起的那只小幼龜,你想對“我和同伴”說什么?對向導說什么?(預設:游人的愚不可及:我本來沒有什么危險,你還在緊張、焦急、甚至呼喊,你們是多么的愚蠢,不知其道而違背,還有情可原,但你們更不應該做得是知其道而違之。所以說你們是愚不可及的蠢。〕
【設計意圖:這是文中的難點,及時換位思考想象是對人物的解剖,有利于上升主題。檢測第2個目標的達成。】
3、面對此情此景,[出示句子:“我和同伴們低著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不會受到傷害。”]體會:“悲嘆”、“愧疚、悔恨”之情。
好,下面讓我們也學著向導一起發出悲嘆:引讀——“悲嘆”句子。
【設計意圖: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種重要表現手段,它對領悟情感陶冶情操培養情趣很有好處。所謂讀文悟道披文入情,強調的就是讀。】
4、詞語盤點,寫話練習
此刻,你就是我們中的一員,你們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呢?(交流)
我們深深自責,我們追悔莫及,因為我們自作聰明,好心辦壞事,違背了自然之道。現在只能向綠龜表示深深的歉意,請拿起筆,可以給他們寫信,可以寫寫你心里的感受,或是從這件事中受到的教訓,得到的啟示。
【設計意圖: 文本始終是處于“召喚狀態”,引領讀者去填補它、激活它、創造它、完善它。想象是人類思維的翅膀,讓學生在文本個性化的閱讀中放飛想象,是學生走進文本,超越文本的實踐活動。這個環節進一步落實第4個目標。】
三、回歸“道”,提升文本理解。
是的,正是因為我們的好心,卻干了這么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也正是因為我們的好心,讓那些原本滿懷著對生命的無限渴望,滿懷著對大海無限向往的幼龜,那些剛出生后不久的小生命,竟然慘遭毒手,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啊!這就是我們違背了[點課題:自然之道]所造成的嚴重后果。同學們,自然萬物,都有著它自己生存的方式和規律,只有遵循了“自然之道”,(板:遵循 )才能使我們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如果不按規律辦事,就會造成我們無法想象的嚴重后果。這也正是這篇課文所傳遞給我們慘痛的教訓。(可以讓學生自由說)
四、作業:
1、描寫食肉鳥兇猛地啄噬幼龜的場面。
2、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或其他自然現象。走入大自然,留心觀察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
【設計意圖:課內外知識的溝通,已悄悄拉開了本單元綜合性學習的序幕,激發學生主動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評價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也讓短短的40分鐘不是劃上圓滿的句號,而是引導走向生活,走向社會。】
板書:
遵循 自然之道
救? 害!
游人:緊張焦急——震驚悔恨
向導:極不情愿——悲嘆……
達標檢測設計:
剛才的詞語盤點,寫話練習可以作為本節課的達標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