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地球》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內容分析
關于地球的知識學生只聽說但不全,讓學生思考中外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及古代哲學家的思索。
二、教學目標
能力培養目標:
(1)分析實驗現象,用邏輯推理的方法解釋遠航船只“沉”入海中的原因;
(2)通過觀察,認識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特點;
(3)能分析資料,對地球內部組成和結構提出一些推測。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對地球的大小有深刻的體會;
(2)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認識到科學是發展的。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對地球有一定認識,但對問題的探究深度不夠,所以該課時的教學應以介紹為主,實驗為輔。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通過問題啟發學生的興趣。利用科技視頻調動學生思維。通過教師介紹,學生的探究組成。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地球儀、小船模型、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教學導入出示地球圖片
思考、提問讓學生一開始就有問題
活動1
遠去的船身教師提示學生如何做生活中的現象。實驗操作過程中,(1)學生動手實驗。
(2)選擇幾個小組上臺演示方法讓學生動手做實驗,更直觀的感受問題的出現。
活動2視頻《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漫長歷程》教師放視頻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讓學生更多地了解關于早期人類如何認識地球的。
歸納小結
引導學生歸納空氣的性質學生點評同學的作品通過讓學生嘗試歸納小結,教師加以概括板書,既可以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又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
教學流程圖
(一)檢查工具,導入新課
(二)學生自主探究階段(教師指導)
(三)觀看視頻
(四)總結階段(學生想法,點評)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主要讓學生學會利用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思考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通過視頻知道關于地球更多的知識。
八、幫助和總結
本課利用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思考問題的產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的視頻是對學生的思維延深有一定的幫助。
《地球》教學設計 篇2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單元各課中的內容之間有著相互的聯系,在學生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很多內容可以同時搜集得到。在教學本單元之前,教師要安排學生根據單元準備的要求,搜集相關的資料,并將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在每一課的教學前,根據本課的內容提取相關資料即可。對于材料的準備,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完成,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
能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問題作假設性解釋;能制作簡易科學模型——太陽系家族模型;會查閱、整理從書刊及其他途徑獲得的科學資料;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研究過程和結果,并進行交流。
情感目標:
愿意合作交流;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樂于探究與發現周圍事物奧秘的欲望。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已經認識了四季交替的規律與原因,并且課前收集了有關太陽家族的資料,對本節課有了一定的認識。課前指導學生多種渠道搜集與太陽家族有關的資料和圖片,將探究延伸至課外,帶著問題去,帶著成果來,所以對解決本節課重難點比較容易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通過問題啟發學生的興趣。利用科技視頻調動學生思維。通過教師介紹,學生的探究組成。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教師:課件。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教學導入太陽給地球帶來了什么?思考、提問讓學生一開始就有問題
活動1播放視頻《太陽的形成》了解太陽形成的原因了解太陽的一些基本知識。
活動2播放視頻《太陽的形成》看、討論太陽巨大的能量去了哪。
活動3播放視頻《太陽系的形成》看、討論了解有關太陽系的知識
歸納小結
引導學生歸納太陽的知識。討論對太陽能的設想。
教學流程圖
(一)檢查工具,導入新課
(二)學生自主探究階段(教師指導)
(三)觀看視頻
(四)總結階段(學生想法,點評)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主要讓學生通過視頻了解太陽的形成、太陽系的組成方面更多的知識。
八、幫助和總結
本課利用視頻讓學生對太陽的表面、能量、形成及太陽系的形成。教師的視頻要選擇好才能讓學生更多地認識太陽的知識。
《地球》教學設計 篇3
一、教材內容分析
關于地球的知識學生只聽說但不全,讓學生思考中外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及古代哲學家的思索。
二、教學目標
能力培養目標:
(1)分析實驗現象,用邏輯推理的方法解釋遠航船只“沉”入海中的原因;
(2)通過觀察,認識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特點;
(3)能分析資料,對地球內部組成和結構提出一些推測。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對地球的大小有深刻的體會;
(2)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認識到科學是發展的。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對地球有一定認識,但對問題的探究深度不夠,所以該課時的教學應以介紹為主,實驗為輔。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通過問題啟發學生的興趣。利用科技視頻調動學生思維。通過教師介紹,學生的'探究組成。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學生:根據教師的提前要求,搜集有關地球的文字資料及圖片。
教師:要為學生準備地形圖及一部分大小不等的地球儀;搜集“地球”的音像資料。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教學導入播放視頻《地球》思考、提問讓學生一開始就有問題
活動1
地球表面有什么?教師提示學生如何做生活中的現象。實驗操作過程中,選擇幾個小組上臺演示方法學生能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進行探究和交流,培養了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活動2地球儀上的線教師放視頻看、說、聽讓學生更多地了解關于人類如何規劃地球的。
活動三:地球有多大?放PPT談一談自己了解的地球大小通過對比使學生對地球大小有更為直觀的認識
活動四:地球內部有什么?放視頻看、說、聽讓學生了解科技的發展。
歸納小結
引導學生歸納地球方面的知識。學生點評同學的作品學生的自我評價,既對自己的表現進行了肯定,又為自己確立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學流程圖
(一)檢查工具,導入新課
(二)學生自主探究階段(教師指導)
(三)觀看視頻
(四)總結階段(學生想法,點評)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主要讓學生通過視頻了解地球的地貌狀況,能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通過視頻知道關于地球更多的知識。
八、幫助和總結
本課利用觀察地球儀讓學生對地球的表面、地貌狀況進行觀察得出自己的結論。教師的視頻對學生認識地球的結構有一定的幫助。
《地球》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認識地球,學習地球的有關知識。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能力目標:
1、初步培養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試進行探究性閱讀。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要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
教學重點
理解地球的可愛與易碎。
教學難點
理解題目“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從而明白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動態課件,認識地球的美麗可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學生課前學習情況:課文介紹了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畫出宇航員感嘆的句子。
2、生匯報交流。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生對此句質疑。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用“——”劃出描寫地球“可愛”的句子,用“~~~”劃出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三)小組交流,合作探究。
1、了解地球的“可愛”
(1)課件出示: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A從哪里體會到地球的可愛。
B朗讀、品讀、齊讀,體會地球的可愛。
(2)課件出示: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A為什么說地球是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
B生結合收集的資料談。
C指名讀、齊讀。師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3)了解地球的無私。生交流資料,地球向人類提供了哪些資源?、。
2、了解地球的“易碎”
過渡:地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又無私地向人類提供一切資源,而地球最終得到的回報又是什么呢?
(1)自讀課文3、4自然段,哪個詞最扎你的心?結合收集到資料談談。
(2)生態災難有哪些?生交流。師出示相關的課件。
(3)師播放人類破壞地球及生態災難的課件,生觀課件談感悟:此時你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地球,你的心情如何?
(4)小結:看到傷痕累累的地球媽媽,我們禁不住傷心,禁不住慚愧,禁不住想起了宇航員說的那句話:
出示課件,生齊讀“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3、了解“無法移居”
(1)地球是那樣可愛,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但人類還不以為然,總認為(引讀出示:“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
(2)到底能不能移居呢?
(四)交流談話,升華情感。
1、同學們,今天我們終于真正認識了另一位媽媽——地球,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有很多話要對地球媽媽和她的兒女們說說,請你們打開心聲,把自己最深感受寫下來。
2、生交流感受。
(五)課文小結,拓展延伸。
1,小結:宇宙之大,如果人類再不斷地破壞地球,人類將無立足之地。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所以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2、創作一條宣傳環保的公益廣告,在班上交流。
3、調查家鄉環境遭破壞的情況,寫一封關于環保方面的建議書。
《地球》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3、理清課文的脈絡,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學情分析:這又是一個沉重的環保話題,六年級的同學已有了較強的環境保護意識,之前,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傳抄環保格言,辦環保小報,宣傳環保小知識,爭做環保小衛士,號召人人都來參加環保,珍愛地球,學習這篇課文,能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地球,更廣泛,更深入的落實自己的環保行動。
學情分析:這又是一個沉重的環保話題,六年級的同學已有了較強的環境保護意識,之前,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傳抄環保格言,辦環保小報,宣傳環保小知識,爭做環保小衛士,號召人人都來參加環保,珍愛地球,學習這篇課文,能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地球,更廣泛,更深入的落實自己的環保行動。
【設計說明】本著"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理念,本課設計力求發揮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積累詞匯,拓展思維空間,體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其中,前兩項為知識與能力目標,第3項為情感目標,而過程與方法的目標則應滲透在整個學習過程之中,從而在自主學習中實現目標三個維度的整合。
一、教學流程
本篇課文建議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7個生字,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 作者怎樣抓住重點詞句來介紹的 第二課時:精讀課文,了解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之處,從而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環保意識,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二、創設情境,導題激趣。
1、出示多幅宇航員在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談話導題:同學們,這就是蘊育多彩生命的搖籃,人類共同的母親——地球,她是多么美麗啊!欣賞了照片,讀了這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教師引導歸納: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 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
2、讓學生帶著以上問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進行整體感知。
【設計說明】興趣能激發學習動機,通過情境導入和質疑導讀,喚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使他們進入自主讀書與探究的氛圍中。
自主探究,認識地球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 作者怎樣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介紹。
2、學生讀后,小組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師生共同評議。
匯報中,教師相機出示課件——宇宙中的太陽系,讓學生進一步直觀感受地球的渺小。并適時讓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或生活經驗,舉例說說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破壞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以加深體驗,獲取新知。同時對重點詞句進行品讀體會。
【設計說明】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以引導為主,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去讀,思,議,評,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從而讓學生對文本有所感悟。
三、自讀自悟,深入了解
1、再讀課文,思考:遨游太空的宇航員為什么會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
2、學生讀后,同桌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并找出相應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以體會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
【旁注】這一環節的問題是對前文學習的回應,使學生更易于自讀自悟,培養閱讀能力,獲得思想啟迪,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課件展示,暢談感受。
1、課件播放地球"美麗可愛"和"生態災難"的錄像。
2、看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畫面,你是否明白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課題 你現在最想說些什么。
【旁注】在入情入境中暢談感受,這是珍視學生獨特的體驗和理解,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五、再讀全文,學后質疑。
【旁注】讀要貫穿教學始終,學生應參與閱讀教學的全程,學后質疑,才能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改進教法,以便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和諧的發展。
拓展延伸
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地球在宇宙中樣子的圖片,以及地球資源被隨意破壞而導致生態災難的資料,還可以收集有關地球知識的其它方面的資料。
2、課后要求選做以下內容:(可以完成一題或多題)
①動筆寫一條環保宣傳語或畫一幅環保宣傳畫。
③圍繞"保護地球"這一主題辦手抄報。
④開展社會調查。調查家鄉環境遭破壞的情況,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設計說明】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地球》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3、理清課文的脈絡,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學情分析:這又是一個沉重的環保話題,六年級的同學已有了較強的環境保護意識,之前,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傳抄環保格言,辦環保小報,宣傳環保小知識,爭做環保小衛士,號召人人都來參加環保,珍愛地球,學習這篇課文,能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地球,更廣泛,更深入的落實自己的環保行動。
學情分析:這又是一個沉重的環保話題,六年級的同學已有了較強的環境保護意識,之前,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傳抄環保格言,辦環保小報,宣傳環保小知識,爭做環保小衛士,號召人人都來參加環保,珍愛地球,學習這篇課文,能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地球,更廣泛,更深入的落實自己的環保行動。
本著"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理念,本課設計力求發揮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積累詞匯,拓展思維空間,體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其中,前兩項為知識與能力目標,第3項為情感目標,而過程與方法的目標則應滲透在整個學習過程之中,從而在自主學習中實現目標三個維度的整合。
一、教學流程
本篇課文建議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7個生字,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作者怎樣抓住重點詞句來介紹的第二課時:精讀課文,了解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之處,從而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環保意識,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二、創設情境,導題激趣。
1、出示多幅宇航員在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談話導題:同學們,這就是蘊育多彩生命的搖籃,人類共同的母親——地球,她是多么美麗啊!欣賞了照片,讀了這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教師引導歸納: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
2、讓學生帶著以上問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進行整體感知。
興趣能激發學習動機,通過情境導入和質疑導讀,喚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使他們進入自主讀書與探究的氛圍中。
三、自主探究,認識地球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作者怎樣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介紹。
2、學生讀后,小組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師生共同評議。
匯報中,教師相機出示課件——宇宙中的太陽系,讓學生進一步直觀感受地球的渺小。并適時讓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或生活經驗,舉例說說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破壞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以加深體驗,獲取新知。同時對重點詞句進行品讀體會。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以引導為主,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去讀,思,議,評,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從而讓學生對文本有所感悟。
四、自讀自悟,深入了解
1、再讀課文,思考:遨游太空的宇航員為什么會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
2、學生讀后,同桌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并找出相應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以體會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
【旁注】這一環節的問題是對前文學習的回應,使學生更易于自讀自悟,培養閱讀能力,獲得思想啟迪,感受成功的喜悅。
五、課件展示,暢談感受。
1、課件播放地球"美麗可愛"和"生態災難"的錄像。
2、看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畫面,你是否明白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課題你現在最想說些什么。
【旁注】在入情入境中暢談感受,這是珍視學生獨特的體驗和理解,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六、再讀全文,學后質疑。
【旁注】讀要貫穿教學始終,學生應參與閱讀教學的全程,學后質疑,才能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改進教法,以便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和諧的發展。
七、拓展延伸
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地球在宇宙中樣子的圖片,以及地球資源被隨意破壞而導致生態災難的資料,還可以收集有關地球知識的其它方面的資料。
2、課后要求選做以下內容:(可以完成一題或多題)
①動筆寫一條環保宣傳語或畫一幅環保宣傳畫。
③圍繞"保護地球"這一主題辦手抄報。
④開展社會調查。調查家鄉環境遭破壞的情況,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地球》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弄明白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地球”。
2、能力目標
理清課文條理,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朗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能用“貢獻、渺小”造句。
3、情感目標
使學生受到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教育,懂得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多么可愛,同時有多么脆弱。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從地球上可供人類生存的范圍非常有限、資源已遭到嚴重破壞、破壞了地球人類將別無出路等角度說明不能再破壞地球上的生態環境了,呼吁人們保護地球,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條理清晰,說服力強。
1、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地球上人類生活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再破壞資源了;為什么破壞了地球將別無去處。
2、難點
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更加深刻認識目前地球面臨的危機,從思想深處接受愛護環境的教育。
針對教學重難點,設計最優化的電教手段,改進教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許多真實的、具有震撼力的畫面擺在學生面前,不必教師多做分析,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便能很容易地理解課文內容,并能受到思想教育。
三、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安排在五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本領,如預習,查閱一定的資料,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等。所以在課前可以安排學生查閱資料,充分預習課文,這樣便給課堂留出更多的時間加強能力訓練,比如本課的說話、寫讀后感訓練。也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使他們在查找資料、預習課文中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品嘗探索的樂趣、收獲的快樂。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內容簡練,涉及的許多知識學生都沒有機會形象的了解,所以是一篇結合電教媒體進行語文教學的好教材。多媒體是新興的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電教媒體達到教學最優化的效果,是教改的新課題,也是我們要探索的內容。本課力求體現科學運用電教媒體,提高認知語言能力,使學生在認知語言過程中,更有效地獲得語言信息和處理語言信息的本領。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認識、理解、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即認知語言能力得到提高。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突出語文教學的學科特點,突出電教媒體的最佳結合點和恰當展示時機的設計,體現電教媒體的作用與優勢。
五、教學媒體設計
(1)多媒體《預習要求》、《課文分析》。主要用于指導學生自學和預習。包括學習目標、重難點、預習方法、相關資料。
(2)電子相冊。包括一組漂亮的自然風光照片和歌曲《藍色的地球》在正式上課前3分鐘播放。
(3)多媒體《美麗的地球》。教學第一自然段時用。展示一段在衛星上拍攝的關于地球的影片。
(4)多媒體《環境危機》。教學三、四自然段時用。用大量生動形象、逼真的影像把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5)詩歌欣賞《地球的孩子》文字和課文緊密聯系,正好是學完課文后的感慨、思考。畫面也貼近主題,一群各種膚色的孩子圍成圈轉啊轉,轉成一個地球緩緩轉動。在第一課時學完課文后指導學生朗讀。
(6)鞏固練習。在第二課時復習階段用。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鞏固生字、詞。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一定還在回味著美麗的自然風光和那活潑、愉快的旋律吧?這首歌名叫《藍色的地球》,它告訴我們要愛護美麗的大自然,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今天我們學習講述同樣內容的16課《只有一個地球》。
教師: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時,你產生過什么疑問?通過預習找到答案了嗎?
學生:地球本來就只有一個,人所共知,為什么題目還要說“只有一個地球”?自由發表意見,說清:作者是在強調必須保護地球,破壞了地球我們將無處可去。
教師:這也是本課所要揭示的主題,課文哪一段直接點明了這個中心?
(二)倒序法學習中心段。理清條理
齊讀最后一段。試分層,并說說層意。課文從哪些方面說明這個中心?讀一讀,理清課文條理。
(三)學習第一部分
1、作者講地球很小,運用了什么方法?看看這一組數字,體會其中的含義。討論,體會。
2、教師:課文一開始給我們描述了宇航員眼中的地球,讀一讀相應的句子,想象是什么樣的。學生朗讀相應的句子,再指名讀。評價,讀得怎樣?
3、教師引導:大家想不想跟隨宇航員到太空中一睹地球的風采?多媒體:《美麗的地球》情景引導:此時你想說什么?(“地球太美了!”等)現在再來讀描寫地球的句子,體會一下應該怎么讀。讓我們一起深情的贊美:“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指導朗讀)
4、抓住“母親”一詞引導,過渡到第二段的學習。
教師:母親養育了我們,我們理所當然以加倍的愛來回報她。那么,對養育了人類的地球母親,人類是怎么做的呢?
(四)學習第二部分
1、自己讀課文,找答案。
2、交流:課文從哪些方面講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不可再生的資源遭到破壞,過度開發;可再生資源受到破壞,許多已不可再生,還帶來了一系列生態災難。
3、多媒體:《環境危機》從各個方面顯示了人類對自然界的破壞、污染以及帶來的嚴重后果。
4、教師:說一說哪些畫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想到了什么?可以聯系本地發生的、學生親眼目睹的事例談一談。
5、教師引導說話練習:同學們,如果你是一條河、一棵樹或一只鳥或別的什么屬于大自然的東西,此時,你想對人類說些什么?
(五)學習第三部分
1、教師朗讀第五自然段,教師:你們說得這么可怕,然而“有人會說,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那里有數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大家討論,這說法有道理嗎?放手讓學生討論,對于有的說法,比如:科學家已經嘗試在太空建立居住的空間,有可能成功;外星人的發現說,也說明在地球之外有可能存在能生存的地方,不否定學生的想法,只是要引導:無論怎樣,地球還是絕大多數人生存的基本家園,不能再破壞了。
2、引讀:“我們這個地球,真是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多媒體文字:“我們這個地球,真是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作者在課文第一段講地球的小時,用了一個比喻句,大家找找看,學生讀:“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討論為什么把地球比做扁舟?除了說“小”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意思?
(六)延伸課題,暢談環保設想
教師:大家都明白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因為,地球是人類惟一的家園,作為一名小學生,你為保護環境做過些什么?還能再做些什么?學生交流、發言。
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可不能只有想法,要從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做起,從自身做起。
(七)多媒體:詩歌《地球的孩子》
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帶動學生加入進來。建議:課后抄給學生練習朗誦。
(八)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為下節課的寫讀后感做準備。
《地球》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初步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
2,領會課文說明事理的方法,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3,能夠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3,理清課文的脈絡,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導語:同學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我們的生活中又走進了一位新朋友.他簡直是無所不能,既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無窮的樂趣,又能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給與莫大的幫助與支持.你們知道這位時代的驕子是什么嗎 對!就是電子計算機.
2,板書課題: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
3,同學們對電子計算機有哪些了解呢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課文《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深入了解它們.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反饋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具體要求:請一個學生或者小組匯報的形式,談談自學生字詞的收獲.
(1)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說說應該注意什么
多媒體:m6i
誕生:d4n
埃尼阿克:1i
嗅覺:xi)
(2)再次朗讀課文,聯系課文內容,結合字典中的解釋,理解課文中詞語的含義.
繁衍:逐漸增多或增廣.
角色:本來比喻生活中某種類型的人物,課文中把電子計算機比作人,說明計算機已經成為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為"音信,消息";在科學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號傳送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是接收符號者事先不知道的.
傳真:通過有線電或無線電裝置把照片,圖表,書信,文件等的真跡傳送到遠方的通訊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指電腦與電腦連接起來形成的電腦網絡.
2,檢查學生朗讀課文的情況,指名分段朗讀,集體糾正讀音.
3,課前,同學們都閱讀查找了有關電子計算機和多媒體的有關資料.哪個同學愿意舉例說一說電腦在生活中的用途呢 (組織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資料.)
三,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理清課文的脈絡.
1,自由讀課文.思考:預習中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 你能試著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答案嗎 (預習中給同學們提出了四個問題:什么是多媒體 多媒體與計算機有什么關系 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有關多媒體的哪些知識 你對電子計算機越來越"神"是怎樣理解的 )
2,學生分小組討論,試著解決問題.
(1)多媒體指的是能夠傳遞信息的物體.
(2)目前,具有多媒體功能的電腦設備已經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人們可以使用它看電視,聽廣播,打電話,發傳真,看vcd,聽cd,唱卡拉ok……還可以在家中上網.
3,指導學生分段,歸納段意.
思考: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知識呢
(課文的2——5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多媒體與計算機的知識.)
追問:課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別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
(第一自然段簡單地向我們介紹了計算機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重要的地位.第六自然段講的是計算機的技術將會發展的非常迅速,而且會越來越"神")
4,再次朗讀課文,目的在于讓學生進一步理清文章的層次.
四,作業
1,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查找有關計算機與多媒體的資料,為下節課的學習做準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計算機與多媒體的簡單知識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2,激發學生熱愛科學,主動學習的興趣.
3,學會運用舉例說明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深入學習,理解課文的內容.
1,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課文.把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者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
2,引導學生將各組提出的問題篩選,分類,歸并成幾個大的問題,請學生寫在紙上,投影出示.
可能出現的問題:
(1)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怎樣誕生的
(2)人們為什么把電子計算機稱為"電腦"
(3)多媒體是怎么回事 有哪些功能
(4)電腦與計算機有什么關系呢
(5)計算機越來越神.她會神到什么程度呢
3,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再次深入默讀課文,進行獨立思考.然后與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
4,匯報解決以上的問題.
思考題一
學生甲: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于1946年誕生于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博物館,她的名字叫"埃尼阿克"
學生乙:我想介紹我查找的一份課外資料.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發明于二戰之中.因為它是為美國海軍繪制彈道圖用的.它有半個足球場那么大,里面含有500英里的電線,是用電磁信號移動機械部件.它的運行速度很慢,3——5秒運行一次,適應性也很差,只適用于專門的領域.他只是一臺普通用途的計算機.
學生丁:短短幾十年里,計算機已經奇跡般地繁衍了四代.第一代是使用真空電子管運行的計算機.十一年以后,就出現了第二代晶體管計算器.七年后,又更新產生了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十年后,又發明了現在較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幾十年的時間,計算機有了如此大的發展,而且一次比一次先進,一次比一次用途廣泛.以至于成為現代社會的天之驕子.
思考題二
學生甲:在發明之初,計算機確實是用來進行計算的機器.用它進行比較復雜的數學計算.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今電子計算機早已經不單純地運用在計算方面了.科學家們把計算機做成像人的大腦一樣的機器,迅速的對外界傳來的信息做出相應的判斷和處理.因此,人們把它稱之為電腦.
教師追問:通過你對電腦的了解,你能說說電子計算機可以做那些信息處理嗎
學生丁:電子計算機可以幫助人們進行各種數據的存儲,可以進行文字處理和表格處理,還可以進行圖片,動畫……處理.
教師小結:電子計算機的功能可真多,真不愧"電腦"的稱呼呀.
思考題三
學生甲:媒體指的是能夠傳遞信息的物體.過去,媒體傳遞信息的功能比較單一.例如電話之能夠傳遞聲音,電報只能傳遞文字信息.當今人們希望有一種具有"十八般武藝"的設備,能夠傳遞多種信息.這樣的設備被稱之為多媒體.
學生乙:作者運用中國的"媒人"的作用來舉例說明了什么叫媒體,形象生動,通俗易懂.
教師追問: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多媒體呢
學生丁:可以看電視,聽廣播,打電話,發傳真……還可以上網……現在還有許多的多媒體家庭中還沒有,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的.
思考題四
學生甲:作者通過人體各種器官與大腦的關系的闡述,說明了電腦與多媒體的關系正如人的大腦與各器官的關系一樣.
學生乙:作者在這里運用了比喻的說明方法.把電腦比成了"司令部",說明了電腦與多媒體的關系,使我們了解了電腦的重要作用.
思考題五
學生甲:電子計算機發展的速度相當快,差不多每十年就產生一代新的電子計算機.計算機的發展會越來越神.
學生乙:具有多功能的電腦的用途非常廣泛.作者運用了列舉的方法,使我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電腦的重要作用.
學生丁:多媒體電腦功能巨大.作者運用了一句諺語概括地說明"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這句話告訴我們只要擁有一臺多媒體電腦,不用走出家門,就能夠了解天下發生的一切事情.
5,再次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內容.
二,思維拓展練習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計算機發展的進程有了一定的認識與了解.那么,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計算機能夠神到什么程度呢 請你展開大膽的想象,設計出新型的電腦.把自己的設計方案及草圖畫在紙上.
2,朗讀課文.匯報交流.
附:板書設計
《地球》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設計:
1、認知目標:
了解地球的有關知識,認識地球資源的現狀,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迫切性。
2、能力目標:
通過網上教學和學生網上沖浪,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培養他們利用網絡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感受到網上收集資料的樂趣,樂意主動參與探索問題,研究問題。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以簡練的語言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告訴學生人類活動范圍之小,自然資源的潰乏以及我們無法移居別的星球,這些知識涉及面廣,內涵豐富。而通過這些知識的綜合,讓學生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迫切性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要讓學生在短短的一節課了解如此多的知識是一個難點,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絕對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利用網絡教學,以超媒體方式組織學習內容,通過靈活的導航機制,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在十分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根據自己的愿望選擇學習順序,自主地發現,通過合作交流互補的協作學習,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三、教學對象分析:
現在的小學生由于課外書籍看得少,因此,對于地球的有關知識掌握不多,環境保護的意識并不強。但他們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有較強的求知欲望,愛動手,動腦,思考問題比較膚淺。通過兩年的信息技術教育,五年級的學生已初步掌握了上網操作能力。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讓學生通過網絡尋找學習伙伴,分組學習,通過課堂討論達到知識互補,并讓學生通過bbs論壇發展自己的意見,進行環保宣傳,從而達到自我發現,自我宣傳,自我教育。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探索者。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及教學對象分析,本課的教學通過語言講授和學生操作計算機,以啟發學生探究學習為主線,輔以討論式,協作式,個別輔導式等方法組織教學過程。其教學流程為:創設情境,明確目標→網上分組探究學習→組織討論交流→網上環保宣言→作品展示,反饋評價→歸納總結,產生建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傳統教學中知識的擁有者,權力的象征者,而是一個組織者,促進者,是網上資源的提供者,學生學習的支持者。通過簡煉的語言,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激發學生的動力,使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斷改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就是教師組織,調控,糾正學生學習行為的過程。
五、網絡教學環境設計:
考慮目前互聯網傳輸速率過慢,知識良莠不齊,因此,本課教學采用的網絡環境為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學生通過ie瀏覽局域網(如傳神20__仿真internet系統)了解信息,交流思想。課前,利用frontpage制作網站《只有一個地球》,將教學中要利用的網上信息,設計成三大模塊:生活的地球是怎樣的,目前地球的狀況,該怎樣對待地球,通過超級鏈接的形式與網站中有關圖片,文字內容相連。學生通過netmeeting尋找學習合作伙伴,組成學習興趣小組,進入相應網站進行學習。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學習所得,并通過bbs發表自己的環保設想。在課堂教學中,網絡只是學生學習的工具或媒體,學生通過網絡瀏覽信息,進行交流,不斷融入自己的思想觀念,進行分析問題,提煉問題,探究解決問題。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過程
設計思想及網絡環境運用分析
[創設情境]
播放《熱愛地球媽媽》
引入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創設問題情境,把學生引入學習主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提問]
1、你知道地球的哪些知識
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地球
2、提出圍繞主題的三大問題
(1)生活的地球是怎樣的;
(2)目前地球所面臨的問題;
(3)我們該怎樣對待地球。
提出學習目標,使學生學習有的放矢。
滲透教學目標,將重點難點分解成三大模塊,便于學生學習。
[組織合作小組]
根據興趣組成學習興趣小組,分別學習地球知識,環境狀況,環保措施三大模塊。
學生通過netmeeting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形成學習小組,將傳統教學的師生之間單向交流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場所。
[網上搜索]
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提供適當幫助和指導,對學生學習中碰到的問題作個別輔導。
通過ie瀏覽學習網站,了解相關知識,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熟練的上網操作能力,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能力。
[組織交流]
1、交流自己所學的.知識
2、同組學生補充,更正
組織學生討論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學生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贊同,或反駁別人的觀點,學生踴躍發言,相互補充相互啟發,使學生從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
[網上宣言]
將自己的環保設想,環保作品展示給其他學生。
通過bbs論壇,發表自己環保設想,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作品的展示是為了將學生的學習成果化,便于教學評價和的量化。
[教學評價]
1、展現優秀環保設想
2、學生自主點評作品
將bbs論壇上優秀的環保設想展現給學生,使環保由意識變為措施。
傳統教學的評價以知識為重點,網絡教學則應以能力為主軸對學生進行評價,并可適當進行自我評價,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
《地球》教學設計 篇10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文章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吁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課文層次分明,脈絡清晰,采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等多種說明方法科學地介紹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識;文中還多處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體現了科學小品文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學生對“珍惜資源,保護環境”這方面的知識并不陌生,但是他們可能對環境遭到破壞的惡果缺乏清晰的概念,在本次教學中教師應在加強這方面教育的同時,凸顯“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的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只有地球”這一事實,使學生能將從課文中得到的感悟在生活中有所體現,進一步激發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另外,用詞嚴謹、表達生動是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全文融科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于一體,在介紹科學知識的同時,又能激發讀者的情感,啟迪學生的思想,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從上述特點入手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教學目標:
1、會寫11個生字,重點理解“晶瑩、和藹、慷慨、枯竭”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結合關鍵語句了解課文講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4、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教學難點理解文中宇航員的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進一步懂得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瑩、裹、籃”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晶瑩、搖籃、壯觀、半徑”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語句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3、理解標題“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重點體會地球的美麗與渺小。
教學難點
1、讀寫并積累、運用生字新詞。
2、理清課文脈絡,結合關鍵語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激趣談話,引入新課。
2、出示課題,理解課題。
思考:我們還可以把地球稱為什么?(搖籃、水球、母親、家園……)
過渡:地球,母親!這是多么親切的稱呼啊!就像親生母親對我們來說都只有一個一樣,寶貴的地球對我們來說也只有一個。那么,地球這位“母親”給予了我們什么?她的寶貴又體現在哪些地方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教師檢查生字、詞語預習情況。同桌間互查,小組輪讀。
(1)出示生字,學生交流讀音,教師正音。
瑩 裹 籃 藹 資 慷 慨 貢 濫 基 睹
過渡:在這些生字中,你認為哪個字在讀音和書寫時要提醒一下同學們?(學生自由發言。)
預設:“瑩”是后鼻音;“資”是平舌音;“籃”和“濫”是邊音。“瑩”的最后一筆是點,不要寫漏;“睹”意為“看”,和眼睛有關,是“目”字旁,不要寫成“日”字旁。
(2)出示詞語卡,學生朗讀。
晶瑩 包裹 搖籃 和藹 資源 慷慨 貢獻 濫用 基地
目睹 壯觀 半徑 有限 礦物 地質 無私 礦產 節制
開采 枯竭 毀壞 生態 設想 例如 破碎 子孫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地球的?
自讀提示:
(1)抓住關鍵句來理解。在說明文中往往有一些說明主要內容的句子,它們多位于一段文字的開頭或結尾處。
(2)組成四人學習小組,小組內交流答案。
2、全班合作解疑。
明確:文章主要是從四個方面來介紹地球的:
地球的美麗——“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地球的渺小——“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資源有限——“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
地球是唯一的,人類目前無法移居到其他星球——“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預設:如果學生的交流情況不錯,可進一步提問:文中有一句話把這四個方面都概括進去了,你能找到這句話嗎?(“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是課文的一個重點句,在此可以提一提,讓學生有初步的印象。
3、感受地球的美麗與渺小。
過渡:“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是宇航員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的感嘆。那么,宇航員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樣子的呢?宇航員在太空中為我們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們來看一看。
(1)幻燈片展示在太空中拍攝的地球圖片,學生結合課文自由描述地球的外觀。
預設:晶瑩的球體;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可引導學生留意這里的比喻句和擬人句,感受語言的生動。科學小品文雖然也是說明文,但語言比較生動形象,常常是融科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于一體。
(2)理解句子: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明確:這是作者對地球的贊美,突出表現了地球的可愛與美麗,體現了作者對地球的喜愛之情。句中將地球比作“母親”“搖籃”,說明了地球是人類及萬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闡明了地球與人類及萬物生存的密切聯系。
(3)結合舊知,閱讀第2自然段,體會地球的“渺小”。
過渡:在教材第10課《宇宙生命之謎》中,有一段文字顯示了地球之小,同學們還記得嗎?(課件出示相關段落。)請大家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再結合本課第2自然段,說說地球的“小”。
從理論上說,宇宙是無限的。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而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一個極小的部分,銀河系又是宇宙的滄海一粟。整個銀河系中有幾千億顆恒星,類似太陽系這樣的天體系統為數不少,其中肯定有與地球類似的行星。——《宇宙生命之謎》
(4)出示例句,學生指出說明方法。
①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個半徑約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列數字)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較)
預設:學生在前面曾學過兩篇說明文,所以說明方法在此可不作為重點來學習了。但可以簡單地考查一下,加以鞏固。
4、概括大意,初解課題。
(1)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聯系主要內容,討論交流:為什么課題說“只有一個地球”?
(3)師生合作,概括課文內容。
小結:通過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它的外觀(美麗壯觀),但同茫茫宇宙相比又顯得非常(渺小)。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它被破壞,人類根本(無法移居到別的星球)。正是基于這些認識,作者在文章中向人類發出了呼吁(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四、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1、課后搜集更多關于地球的資料。
2、通過網絡了解全球生態環境的現狀,感受地球面臨的巨大危機。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2、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聯系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2、結合語句感受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提出問題,復習檢查。
教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前兩個自然段,知道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美麗而渺小的。作者是用哪些說明方法來介紹這些知識的呢?(生回答: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相信同學們在以后介紹事物的時候,能夠運用這些方法將事物介紹清楚。
2、引入新課。
(1)過渡:課文前兩個自然段向我們描述了宇航員遨游太空時所見到的地球,我們也看了一些地球的圖片。我記得同學們在欣賞文字和圖片時發出了不少感嘆,大家能說說當時的感受嗎?
預設:指名學生回答,答案可以是多樣化的:地球真美啊!地球真像宇宙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2)設疑:宇航員在太空看到地球時也有感嘆,大家能把宇航員的感嘆找出來讀給老師聽聽嗎?
(指名讀第8自然段。)
指導朗讀:應該帶著什么樣的感情來讀呢?(討論后引導學生在該段落旁標注:自豪而又擔憂。)
(3)質疑:地球的可愛僅僅是因為它看上去美麗壯觀嗎?宇航員的擔憂是多余的嗎?
過渡:同學們,要真正理解宇航員的感嘆,理解他的自豪和擔憂,我們就要認真學習下文。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進一步感悟地球的“可愛”,從“自然資源有限”的角度感悟“只有一個地球”。
學生自讀課文第3—4自然段,思考問題:
(1)地球用哪些資源養育了人類?
(討論交流后板書:自然資源——礦產、水、土地、生物)
(2)文中哪句話生動地寫出了地球的慷慨無私?
(“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無私、慷慨”都是人具有的品格。)
(3)自然資源是無窮無盡的嗎?課文在說明這一點時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自然資源不是無限的,如礦產資源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有會枯竭的一天。這里用的是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小結:地球為人類提供了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等各種資源,它是多么無私啊!從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呢?(學生交流,如:地球真是太可愛了。)
2、討論交流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感受地球是“容易破碎”的,領悟“憂慮”之情。
(1)提問: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找出相關語句。
預設:提示學生礦產資源為不可再生資源,而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等為可再生資源,所以課文是從“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和“可再生資源遭受破壞”兩方面來寫的。
(2)學生交流關鍵字詞,感受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及嚴重后果。
預設:不加節制、枯竭、隨意毀壞、不顧后果、濫用、生態災難、嚴重的威脅。
(3)教師引入其他資料,或讓學生交流他們搜集的相關資料,感受地球所承載的重負與壓力。
你聽說過“地球生態超載日”嗎?“地球生態超載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合作伙伴,國際民間組織“全球足跡網絡”發起,旨在提高人們對生態“超支”的認識,鼓勵大家積極采取可持續的行動。地球生態超載日是人類在一年之內生態資源開始入不敷出的時間指標。通過對時間和資源消耗走勢的粗略估算,地球生態超載日以科學的方法測算出人類對生態資源和生態服務的需求(支出)和地球的生態承載力(收入)兩者之間的差值。
在1961年,人類一年只消耗大約2/3的地球年度可再生資源,大多數國家還有生態盈余。然而全球消費及人口數量都在增長。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超過了地球資源再生的能力,這一情況就是生態超載。大約從1970年起,人類對自然的索取開始超越地球生態的臨界點。1994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為10月22日,20__年提前到了9月20日。20__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為8月20日,意味著在8月20日人類用完了地球本年度的可再生資源,剩下的4個多月進入了生態超載階段,在生態赤字的狀態下,人類將透支自然產品和生態服務。20__年8月12日是地球生態超載日:在這一刻,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量超出了地球生產和再生自然資源的能力。20__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為8月8日,比20__年提前5天,這意味著本年度剩下的4個多月里,人類將背上更加沉重的生態欠債,更多地透支地球的生態產品和服務。20__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為8月1日,212天就用完了20__年的份額。20__年的《地球生命力報告》顯示,人類每年消耗著1.5個地球的生態資源,并且到2050年之前將達到2個地球。在生態系統開始退化并可能崩潰之前,生態超載只能維持有限的時間。
3、從“目前人類無法移居”感悟“只有一個地球”。
過渡:既然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地球是非常容易破碎的,那么我們能不能離開地球,去別的星球上生活呢?
(1)學生自讀第5—7自然段,討論“人類為什么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
預設:在第10課《宇宙生命之謎》中,學生已了解到人類目前還無法移居到別的星球上,也掌握了相關知識,這里可借機復習一下,加深認識。
(2)結合相關句子,體會說明文語言的嚴謹性。
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四十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明確:這句話引用了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四十萬億千米”直觀地表明了范圍很大,大到人類根本無法到達。“至少”一詞則強調了目前的研究成果還只限于這個范圍,“四十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謹性。同時,“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進一步說明了距離遙遠,從而簡潔有力地證實:目前還找不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既易于理解,又讓人信服。
4、再次體會課題的深意,提升情感。
過渡:由我們剛才的討論來看,宇航員的擔心不是多余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板書:精心保護。)這是因為這個美麗可愛、為人類無私奉獻的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只有一個”。讓我們再一起讀一讀宇航員的話,體會地球的美麗與脆弱,感受地球的珍貴。
(1)結合全文理解宇航員的感嘆。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預設:課文中引用的宇航員的感嘆是學生理解的一個難點。教學時,可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可愛”“破碎”“同時”來理解。
明確:這句話引用了宇航員的感嘆,既與前文照應,又簡潔、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說地球“可愛”,是因為地球無私地養育著人類,孕育著萬物。“破碎”一詞一般用來形容玻璃、瓷器之類的易碎品,在這里可理解為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對地球的傷害,如文中提到的資源枯竭的危機。強調“同時”,就是強調地球的兩重性:它既有可愛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們如果“不加節制”“隨意毀壞”資源,可愛的地球就可能“破碎”,所以我們要懂得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2)學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深入體會課題的含義。
過渡:同學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但我們可親的地球母親正在遭受著無情地破壞,她需要我們一起去精心保護她。請同學們帶著對地球母親的一片愛心,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生讀)
小結:善待地球,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只有一個家園。所以,我們回過頭來看《時代周刊》將地球評為年度風云行星,不正是在呼吁大家珍愛我們的地球嗎?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
三、拓展閱讀,讀寫結合
1、課件出示文段,學生自讀。
過渡:寫了《花之歌》的詩人紀伯倫還曾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田野中的哭聲》,訴說了田野的悲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出示或分發紙質材料。)
東方欲曉,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傾心交談。在那返璞歸真、美不可言的時刻,我在綠茵茵的草地上,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詢什么是美的真諦,讓眼前的一切告訴我,什么是真實的美。
這時,一陣陣風從樹叢中徐徐而來,像一個貧苦無靠的孤兒在嘆息。我問道:“輕柔的微風啊!你為什么嘆息?”它答道:“炎炎烈日迫使我逃進了城里,可在城里,我純潔的軀體沾滿了病菌,到處都是有毒的氣息。因此,我才這樣傷心。”
我回眸向萬紫千紅的花兒望去,只見它們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淚水。我問道:“美麗的花兒呀,你們為什么要哭?”花兒抬起她那俏麗的臉,說:“我們哭,是因為人們來到這里,掐斷我們的粉頸,把我們帶進城里,又把我們丟進垃圾堆里。人類殘酷的手將使我們離開故土——田野,我們怎能不哭泣?”
過了一會兒,我聽到溪水在號哭,于是我問道:“甘美的溪水呀,你為什么哭泣?”他答道:“因為我不得不流進城里,在那里,人們鄙視我們,他們用我們的身體為他們洗滌污垢。不久,我這冰清玉潔的身體就會變成污泥濁水。我怎能不號哭?”
隨后,我側耳傾聽,又聽到鳥兒在唱著傷心的歌,我就問道:“漂亮的鳥兒啊!你們在為誰悲傷?”鳥兒說:“人們將要像用鐮刀割草似的把我們消滅掉。我們在相互訣別,誰都不知道誰會幸免于難。我們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隨到哪里。我們怎能不悲傷?”
旭日從山后冉冉升起,為樹叢戴上了一頂頂金冠,我不由得想:“人類為什么要破壞大自然創建的東西呢?”
2、閱讀與交流。
(1)詩人聽到了哪些哭聲?(微風、花兒、溪水和鳥兒的哭聲。)
(2)詩人真的聽到了這些哭聲嗎?他是想表達什么?(沒有。詩人假借自然界中的哭聲,對人類破壞自然的行為發起了控訴。)
(3)你想對破壞自然的人們說些什么?你想對大自然或地球母親說些什么?想一想,再寫下來。
(4)指名讀話,集體評議。
四、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1、選擇作業,課堂延伸。
(1)畫一幅環保宣傳畫,配上一句環保宣傳語。
(2)假如你是一朵花,或一棵樹,或一塊煤……,你想對人類說些什么?
(3)搜集一首贊美大自然的詩歌,讀出情感。
2、摘抄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板書設計:
教學重點片段實錄:
◆感悟自然資源的有限
師:請大家讀讀第3、4自然段,說說這部分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地球。
生:我看到的地球到處都是被人類殘害的傷痕。
生:我看到的地球因為濫用化學品,空氣、河水被污染了,花草樹木也不再生長。
生:我看到地球美麗的藍衣服、綠衣服不見了,卻穿上了一件枯黃的舊衣裳。
師:哦,那枯黃的舊衣裳是大片大片的沙漠呀!
師:是誰造成了地球的這些變化?請用文中的話告訴我們。
生:“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所以說是人類自己不加節制地開采資源造成的。
師:這里你特別注意的是哪個詞語?
生:“不加節制”!地球上的礦產資源是要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地球那樣慷慨無私地奉獻給我們,我們卻不加節制地開采。從這個詞可以看出人類是多么自私呀!
生:我覺得還可以看出人類是多么無知,因為這樣做是自己害了自己!
師:是的,一個“不加節制”,把地球的無私與人類的自私明顯地對比起來了,你能讀好這一句嗎?(指導讀出氣憤、可惜等語氣。)
師:還有嗎?
生:“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等,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威脅。”這一段也在告訴我們傷害地球的是人類。
師:注意“本來”一詞,你覺得去掉它行嗎?
生:“本來”在這兒是“原先”的意思,用在這里表示這些資源在以前是可以不斷再生的,但現在不能了。
師:“本來”一詞體現了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它突出了這些資源原先是可以再生的特點,強調了現在已經不可再生。造成這一后果的罪魁禍首是誰呢?
生: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
師:大家知道什么是“生態災難”嗎?舉例子說說吧!
生:比如,因為亂砍濫伐引起的洪災。
生:我還知道大氣被污染后形成的酸雨現象。
生:還有土地沙漠化現象。
師:不光是這些,請大家看看這份資料。(出示生態數據。)
(生快速瀏覽。)
師:看!所有的生態災難都對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也給人類的行為發出了嚴重的警告。誰能帶著自己的理解讀好這一段?
賞析:這個教學片段,教師在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分析文本的同時,也有針對性地補充了有關自然資源的資料,一方面是學生自己的積累,一方面是課件展示的生態數據,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生態災難對人類的威脅。另外,教師還引導學生通過“本來”這個詞體會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在這樣一個小小的教學片段中,教師遵循了“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激發情思。
《地球》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思想品德目標: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2、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7個生字和新詞;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3、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用各種事理說明事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難點:理解“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多功能投影儀。
收集有關地球知識、我國資源狀況、生態環境的文字、圖片等資料。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激趣導入新課
自讀自悟
1、自學生字、新詞,教師點撥、檢查。
2、自由朗讀課文,想想文章是從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地球的?
3、感悟語言,體會課文內容。
三、小組合作學習
1、把你讀懂和沒有讀懂的問題提出來,和同學們一起討論、交流。
2、設計活動: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和對課文的語言感悟,開展以“圖片展示”、“生態播報”、“數學神探”、“佳句點評”等小組活動,使學生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并掌握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方式。
第二課時
一、導入激情
1、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的地球到底是怎么樣的呢?我們隨宇航員到太空看一看吧!(播放錄像片)
2、當宇航員目睹地球之后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從哪兒能看出地球的“可愛”,從哪兒能看出地球容易“破碎”?
二、合作探究,體會深意
1、自讀感悟,抓住重點詞語“可愛”、“破碎”、“同時”等,聯系全課,說說地球的“可愛”表現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現在哪里?
2、小組討論交流。結合課文、收集的資料和第一課時的學習活動,深入討論。
3、全班匯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學生匯報——圖片展示。讀了第一·二自然段,我們知道了在太空看地球是“美麗而渺小”的。(學生出示圖片:地球、清澈的小河……)圖下配有文字說明,用具體的數據來說明地球的這兩個特點。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2)學生匯報——生態播報。我們從課文和收集的資料知道,“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科學家把這些自然資源分為“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并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進行說明。(學生結合課文和查閱的資料舉例說明)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3)學生匯報——數學神探。科學家們提出了人類移居其他星球的設想,經過多方面的調查,這個設想是非常遙遠的事情。(學生結合課文中的科學事實和自編的應用題來說明“不能移民”。)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4)學生匯報——佳句點評。“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就別無去處。”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4、全文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告訴我們這些道理的?
三、總結全文,朗讀感悟
四、拓展
1、說一說:對地球媽媽說說話。(怎樣幫助地球媽媽?)可以用上關聯詞,如:因為……所以……、如果……就……、只有……才……等
2、寫一寫:寫一兩句宣傳保護地球的話。
《地球》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明白“只有一個地球”,懂得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
二、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明白“只有一個地球”,懂得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三、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學習導語,明確要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根據已有知識簡介地球。
2、下面,就讓我們跟隨課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請同學們放聲讀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4、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5、默讀課文,同座討論:課文寫了有關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6、交流反饋
三、研讀課文,深究題意。
過渡:同學們,一周前我們圍繞我們周圍環境狀況,有哪些治理措施,還有哪些需要改進開展了一次調查活動及資料搜集工作,現在誰來匯報一下?說時要說出資料的來源。
1、匯報調查和資料搜集情況。
過渡:同學們知道得真多,由此看來我們周圍的環境已經不允許再破壞了,我們還知道,全世界的人都是地球村的居民,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那么,地球的現狀又如何呢?請大家自由地朗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思考:
(1)這個地球是怎樣的?
(2)人類社會有哪些破壞地球資源的方式?
(3)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個地球?
3、交流反饋
四、讀寫結合,提升情感。
相信每一個同學了解到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這時,你一定有話對地球母親說,對類說,或者對自己說吧?把你的心理話寫下來吧!
《地球》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內容】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教學準備】
cai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課前教學】
出示課題。(師生談話)
所謂: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看到本課的題目,你想提出什么問題?把它告訴你的同桌,或者把它寫下來。(說話)
好,現在就讓我們帶著問題準備上課。
【教學過程】
一、播放錄像(優美的風光景色)。
問:假如老師和你外出旅游來到這樣的一個地方,你會說什么?(指生答)
地球本身是美麗壯觀的星球,地球上本來也是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板書)人類可以在優美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生活或工作,但有些人并不珍惜我們周圍的環境。請打開聯合國發出的一封信。快速閱讀,找出人們破壞地球,破壞環境的內容,用“!”標明。看誰最快找到。──找到的請舉手。(指生答)
1、(教師范讀)同學們邊聽邊想,這兩段內容你聽了有什么感受?把你感受最深的那句話劃出來。
你找到那句話了嗎?(指生答)(1~2人)
2、(示句)很多同學都認同這句話感受最深,請你帶著感情自由朗讀這個句子,想想該怎么樣讀,才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同桌的同學之間可以先試一下。
(指生讀)(1~3人)(你覺得這段話使你產生什么感受?你覺得他讀出了這種感受嗎?誰再來試一試?或:還有不同的感受嗎?)
3、對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人應該有不同的感受,這就是個性。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個性把這段話讀一遍。
4、這段話中究竟是什么讓你產生這種感受?誰談一談。(1~2人)
5、學習“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誰能舉例說明(1~2人)
6、那樣的行為就是一種“不顧后果”的行為,這是最讓人氣憤和痛心的,讓我們用這種感情再齊讀這段話。(齊讀)
7、地球本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可人們卻這樣毀壞她,多么令人痛心的行為啊!我們地球所遭受的破壞當然不僅這些,請看錄像。(播放)請同學們設想一下,當地球上的礦物資源都枯竭了,其它資源不能再生了,地球將會出現什么情景?
(四人小組討論。)
8、河水斷流,樹木都枯萎了,空氣不能呼吸,動物不斷地滅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態災難”,這樣的災難中,人類的生存也絕對受到威脅。(板書)
9、齊讀全兩段。
二、如果自然資源遭到破壞,人類將面對惡劣的環境,甚至無法在地球上生存。那么現在人類要用什么方法來拯救自己?
1、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指生讀)(評價:讀得不錯)有誰可以比他讀得更好些?(指生讀)
2、聯合國在來信結束時向人類提出了號召,你愿意響應這樣的號召嗎?(起立齊讀。)
3、小結:人類只有好好保護地球,才能生存(板書)。
三、質疑問難
1、回憶課前的疑問,看看你問題解決了沒有;沒有解決的請舉手。舉手的同學請在你們小組討論一下,看能否把疑問解開。沒有疑問的小組自由朗讀課文,看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四人小組交流)(巡視檢查,班上質疑交流。)
2、試一試: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為什么要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小組討論)(班上交流)
⑴地球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地方。
⑵地球養育了人類。
⑶現在還無法移居到別的星球。
3、其實剛才同學們已經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內容概括出來了,說明同學們已經理清了課文的內容。
四、語文活動──地球故事
1、活動目的:
⑴你還知道哪些破壞環境,破壞地球,影響人類生存的現象和行為。
⑵想一想,看到這些行為給地球或環境帶來的破壞,你打算怎么辦?
2、(音樂)活動方式:
⑴小組討論。
⑵查找資料。
⑶現場采訪。
3、活動內容:中央電視臺開播了一個環保節目《地球故事》,想請學生在電視上匯報活動結果。
4、總結:通過這次的活動,老師和同學們一樣,都懂得了“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明白了只有好好保護地球,才能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五、布置作業
給聯合國寫一封回信。
《地球》教學設計 篇14
活動目標
1、萌發愛護環境、保護地球媽媽的情感。
2、了解關于地球的簡單知識,知道地球是人類的家園。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重點
了解有關地球的簡單知識,萌發護環境、保護地球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搜集有關地球的資料
物質準備:地球儀,錄像帶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
不用發動日夜轉,春夏秋冬按時換,一日行程八萬里,滿載人類千千萬。
二、地球長什么樣
1.觀察地球儀。
2.觀看錄像。
小結:地球是圓圓的,在不停地轉動,自轉的同時還繞著太陽轉,因為地球很大,所以感覺不到它的轉動。四季的交替,晝夜的出現就是轉動的結果。
三、地球上住著誰
1.看錄像,提問:企鵝、北極熊、熊貓、鯨魚生長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地球上除了動物還生長著什么?
2.讓小朋友在地球儀上找出中國和其他所知國家的地理位圖置,知道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四、地球媽媽生病了
結合幼兒美術作品講故事:有的人把地球媽媽的頭發剪掉了;有的人把地球媽媽的衣服弄臟了,扯破了;地球媽媽的身體發燒了。讓幼兒理解樹木的砍伐,水的污染,空氣污染和臭氧層的破壞是地球媽媽生病的主要原因。
五、爭做地球的小醫生
自由討論:怎樣保護地球媽媽?人們為了保護地球,規定每年的4月22日為地球日,讓全世界的人們一起行動來保護我們的地球。
活動延伸
把地球儀放在科學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時觀察、互相交流。
《地球》教學設計 篇15
活動目標:
1.利用環保廢舊材料制作服飾,體現“綠色環保,保護地球”的活動主題;
2.在活動中能大膽地展示自己;
3.感受與父母一起活動的快樂,愉快的度過在幼兒園的最后一個“六一”兒童節。
活動準備:
1.發放家長邀請函;
2.場地布置,制作橫幅、評分表、幼兒號碼牌;
3.磁帶、錄音機;
4.活動前和幼兒一起練習走模特步。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師: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顆藍色的星球,這顆藍色的星球就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小朋友,你們知道這顆星球叫什么嗎?(地球)對呀,地球媽媽很高興地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可是最近她很生氣,知道為什么嗎?
2.幼兒自由回答
3.小結
原來地球上的人在那亂砍樹木,地球媽媽的綠色衣服都被破壞了,做成的杯子、塑料袋、報紙、紙盒等,也都到處亂扔,都快讓地球媽媽變成垃圾場了,怎么辦呢?
4.幼兒自由活動
5.小結
對呀,我們應該關心我們的共同家園,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是我們在幼兒度過的最后一個節日,我們應該為地球媽媽做點有意義的事情,讓我們一起把地球媽媽身上的垃圾撿起來,好嗎?那么,這些垃圾還有沒有用呢?我們的爸爸媽媽和小朋友都很聰明,利用自己的雙手,可以制作一件又一件漂亮的衣服,是不是?小朋友,今天,就讓我們用這些東西打扮自己,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好嗎?
(二)幼兒和家長制作
1.要求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衣服,打扮自己和孩子。
2.小心制作工具的擺放,注意安全。
(三)時裝展示秀
1.師:呀,小朋友都好漂亮呀,你們見過服裝表演嗎?那你們想不想上來和模特一樣走一走呢?
2.提出要求
(1)按學號排隊,每個幼兒和家長一起上臺。
(2)由其他家長在下面打分,一位老師統計,并及時記錄在幼兒名單上。(3)最后評出“最佳模特獎”和“最佳服裝設計獎”
(四)頒獎
1.師:今天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了許多漂亮的衣服,你們開心嗎?地球媽媽也很開心,把她打掃的干干凈凈,她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的禮物,你們看,漂亮嗎?等一會每個小朋友自己去領一份,好嗎?
2.今后我們要怎么關愛我的地球媽媽呢?(不亂砍樹木、不亂扔垃圾、多種樹、不使用一次性用具等)
3.幼兒回答,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