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學設計(精選13篇)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篇1
新學期要有新氣象,作為教師也不例外。為了更好的開展六年級的英語學習,加強班級同學們的英語詞匯量與英語素養,給身處六年級沖刺階段的學生們多增添一份力量。為此,我在這新學期伊始之時,特意制定此英語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所帶班級情景分析
這學期我所帶領的班級依然是xx班,此班級的班風較為活潑,在課堂互動上也較為活躍。可是相對的是紀律方面有所缺陷,幸而對于教學并不會構成太大影響。可是從上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上和一向以來的認識來看,班級內有數量較多的同學英語成績波動較大,在英語詞匯的積累與應用上還具有一些缺陷需要彌補,而這些都是我在這新的學期里需要注意和加強的'地方。
二、針對性教學方案
在這個學期我除了傳統上課教學下課練習模式外,還會額外添加一些英語歌曲與英語故事的教學,嘗試經過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來提高班級同學們的詞匯量,提高同學們對英語這一課程的理解度與自主性。同時,因為這是小升初的考試之前的最終一學年,也是最終的沖刺準備階段,所以我除了這些教學以外還會加強模擬考試等練習,并經過研究歷年考試真題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考前培訓,提高學生的答題技巧以及知識運用本事。
三、個人教學工作準備
1、加強自身學習研究,經過歷年的考試真題來對考試可能會出現的題型題目進行一些預測,并針對預測結果來進行教學準備,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本事。
2、加強與孩子們的溝通交流,明白他們學習的難點在哪里,了解自我在教學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力求經過這種方式來讓我于班級同學融為一體,共同加強學習,共同為了提高而努力奮斗。
3、一個班級中總是有成績的高低,所以我要發揮出教師的耐心與本事來悉心教導,不拋棄任何一個學生,督促先進生,鼓勵后進生,引導整個班級學習風氣的前進。
在新學期里,僅靠著我一人的努力是肯定不足的,我需要設法培養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帶動起全班同學們一齊努力,自發的向上才能夠在激勵的競爭中考取更好的學校,理解更好的教育,在以后成為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貢獻的棟梁之才。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篇2
課題:
Unit 1 Our school
教學重、難點:
“Is this…?/ Is that…?”的用法。建議教師在真實的情景中對this和that在距離上的區別進行比較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教具準備:
1、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課件、聲音、圖片等媒體素材。
2、教師準備相關的詞卡。
3、學生準備白紙和彩筆。
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
1、學生表演A部分Let’s do的內容。
2、學生吟唱B部分Let’s chant中的歌謠。
3、教師和學生進行主題討論:What’s in our school?鼓勵學生用新學的單詞來交談。
(二)呈現新課(Presentation)
1、學生談論了學校的場館設施后,教師出示本校校長的照片問:Who is he? Yes, he is our headmaster. Do you want to be a headmaster? Today Wu Yifan is a head master. He has a new school. 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以此導入新課。
2、學生觀看課件后,回答教師提出的'理解性問題。在問答的過程中重點理解與操練句型:Is this the…?和Is that the …?學生聽錄音跟讀對話。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三)趣味操練(Practice)
1、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設計一所未來的學校。完成后先和同桌互相交流,然后向全班學生展示。鼓勵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盡量多地使用所學的新句型。
2、Let’s check
教師連續播放三次錄音。第一遍讓學生先聽錄音,第二遍勾出與錄音內容相符的一項,第三遍檢查。
錄音內容如下:
(1) Look! This is the library. We have many picture-books.
(2) That is the canteen. We have lunch here.
(3) Is this an art room? Yes, it is .
(4) Is that a computer room? No, that is a teacher’s office.
(四)擴展性活動(Add-activities)
1、做本單元B部分Let’s talk的活動手冊配套練習。
2、將本課時對話讀給同伴、朋友或家長聽。
3、將自己設計的學校用英文介紹給爸爸媽媽。
4、聽Story time中的故事并跟讀。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指示代詞this,these,that,those和名詞fly,要求發音準確,并做到聽、說、讀、寫四會。
2、熟練掌握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及其答語。
3、演唱歌曲時要求曲調正確,理解大意,有一定的情緒體驗。
4、培養學生幽默、樂觀的良好個性。
教學重難點
1、本課指示代詞this, these, that,those畫線部分的正確發音。
2、知道“What are those?”與“What are these?”的.區別。
3、認識自然界常見的昆蟲,分辨益蟲和害蟲,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意識。
課時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常規問候與復習
二、Magic box單詞教學
1、接觸圖片或實物教學和對比單詞this,these和that,those。
2、通過游戲鞏固所學單詞。
三、Structure句型教學:
“What are these/those? They are ”
四、Let's talk對話教學
1、看圖講解,版主學生理解對話大意。
2、學生聽對話,進一步理解大意。
3、師生互換角色練習對話。
4、學生分組練習。
5、表演。
6、用其他學過的單詞進行對話提換練習。
五、Let’s sing歌曲教學
六、Listen , mumber and match
1、幫助學生理解單詞的意思分別為this,(這個)these(這些),that(那個),those(那些)。
2、學生嘗試朗讀圖畫所表示的單詞,分別為trees,picture,flies,clever boy。
3、學生聽音完成配對練習。
4、檢測答案,復述句子。
七、完成《課堂活動評價手冊》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篇4
在對學生的評價中,尤其是形成性評價,基本都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態度和交流能力等為主要依據。針對新課程展示、復習鞏固等不同內容,對學生的分層和評價也不一樣,要充分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有以整體為單位的,小組為單位的,也有以個人為單位的。同時,也許注重評價形式的多樣性: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多用A、B、C、D的等級進行評價。除此,小學英語課堂評價還具有一些獨特的特征,下面用小組評價作為例子,從四個方面來予以表述,這四個方面分別是:1、教師對課堂的評價應該具有實效性;2、教師對課堂評價應具有多樣性;3、教師對課堂評價應具有準確性;4.讓學生參與課堂評價。首先,教師應該明確課堂評價的目的。小學英語課堂評價的目的不是區別于優生和差生,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以便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因而,課堂評價尤其要講求實效。大班教學中人數較多,教師無法對每個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而四人小組、二人小組、男女分組的評價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小組評價同時也促進了小組內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協作精神,同時也發揮了學生之間的互相監督和鼓勵作用,促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其次,教師應考慮評價的方式、規則、時機及評價細節的處理。對小組的評價可以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但并不是用于每個活動之處,應把握評價的最佳時機,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否則這種評價就會過多的占用時間,事倍功半,達不到實質性的效果,也因此添加了師生的負擔。從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總結出以下幾個時段為小組評價的最佳時機:(1)上課開始兩分鐘。上課鈴聲后,學生們從喧鬧的操場上回到教室,情緒還處于激動狀態,很難快速平靜下來。此時,教師可以用期待的目光環顧教室,根據學生的課前準備情況(如桌上是否有英語課本,是否坐好,是否集中注意力準備上課等)給表現好的小組加分,并簡要說出加分的理由。這是一種學習狀態的評價。當然,此時進行小組評價時,教師盡量讓各小組都得分,給表現好或差的小組要有一定的區別,但差距不宜過大,以此引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整節課一個良好的開端。(2)課堂活動轉換時小學英語課主要以活動為主,突出“課堂活動化,活動交際化”這一宗旨,活動與活動之間的轉換容易引起學生注意力的分散,此時加入小組評價卻起到了調節的作用,效果顯著。例如教師發出口令,Let's play a game.可立馬根據各組的反映情況、作答情況,給與反應敏捷、表現好的小組高分,以此引起學生們的注意,便于快速進入下一個活動環節。這是一種反應能力的評價。當然為了不挫傷那部分反映稍慢、表現較差的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在此時的轉換環節中采取一些策略,適當調整分值,給暫時處于劣勢的小組一定的勉勵分,激勵學習興趣,鼓勵后來者居上。(3)競賽活動時小組競賽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在組織競賽類活動時要把握好以下幾點:①制定合理的競賽規則合理的競賽規則不僅是競賽順利進行的保障,而且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爭執或糾紛。競賽規則應能使每個小組成員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盡量避免因個別學生的表現而大幅度影響小組的整體成績,配合最好的小組應是得分最高的小組。同時,競賽時小組成員之間應互相幫助,不可相互指責或埋怨;否則,該組就會被減去一定的分值。小組之間的競爭主要應看小組合作的表現,而不應以組員個人的表現作為評價的依據。某個組員的答案不正確時,教師可以讓同組的其他成員及時補充和糾正。同時,對回答有誤的學生也要適時予以表揚和鼓勵,如表揚其敢于嘗試的勇氣,激勵落后的小組在下一輪活動中繼續努力等。另外,培養學生在競賽中團結合作的精神尤為重要。②盡量簡化評價的方式課堂評價應盡量采用簡便易行的方法。例如,粘貼小五星標志的方法就遠不如用粉筆直接寫分值或畫五星簡潔明了。況且,學生并不在乎教師在黑板上畫的標志是否好看;形式簡化了,而意義并沒有淡化。教師也沒有必要聽取甚至記錄每個學生的發言,可以先讓學生小組集體討論,再匯報小組的討論結果。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讓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篇5
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設計就是英語教師根據正確的教學思想和英語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學思想和英語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和教材,對英語教學的整個程序、具體環節及有關曾面所作出的預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劃和設計。 在學習《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這門課程時,自己做了很詳細的筆記,特別是專家布置的作業,自己也是思考了很久才提交的,“功夫不負有心人”,花了近一個月時間完成的作業取得了理想的成績,獲得了“優秀”的等級。雖說在完成作業時確實花了不少時間和心思,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收獲。
英語教學不僅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形成英語教學藝術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學設計( instructional planning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強調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預先謀劃,事前設計。現代教學尤其注重設計,科學的教學設計,既是體現教育目的性、計劃性、針對性和預習性所必需,又是順利實施教學方案、調控教學過程的前提,也是確保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英語教學設計就是英語教師根據正確的教學思想和英語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和教材,對英語教學的整個程序及其具體環節、總體結構及其有關層面所作出的預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劃。它是英語教師教育思想、思維流程和教學藝術的體現。眾多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在學校教學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只要教師有心,同樣可以進行樸素卻生動的有效的教學設計;一個教師的基本功的精湛同樣是成就教學精彩的基本元素,如清爽明了的簡筆畫和教師動聽的歌喉也能使教學充滿詩意,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并提升語言能力。
新課程的課堂是具體的,動態生成的,它不是教師完全預設的。所以,我們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設計時,應認真思考以下幾個層面的`問題: 觀念層面:是否充分領會現代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核心要素。 內容層面:教學設計是否有明確的問題情景和學習路徑。
操作層面:是否將學習空間最大限度的留給學生。
綜上所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應充分重視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教師在設計教學預案時,要學會主動把自己當成“魚”,只有這樣學會了“換位思考”,能夠預想“魚”的各種感受,才會在觀念上和方法上得到自我提升,也才會真正創造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活動。
在實際教學中,以下幾點英語教學設計的技巧,或許對我們的教學有幫助,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一、因材設計
所謂因材設計,就是能根據教材內容來設計教學環節,確立教學的重難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圍繞這個重點來安排教學活動,讓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既精彩又有實效。
二、因人設計
由于學生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底子不一,接受能力也不同。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潛心研究各個學生,設計出多層次的教學活動,讓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各展其長。
我覺得,在作業設計方面尤其應該考慮學生的實際,讓作業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第一層,設計面向成績較差學生的基礎題;第二層,設計面向全體學生的鞏固題;第三層,設計面向“尖子生”的創新題。
三、因難設計
小學生學習英語最怕“難學”,而教師最擔心“難教”。在“難”字解決之后,教學中的其他問題馬上會迎刃而解。因此,在英語教學設計中,難點的處理尤為重要。處理得當,有事半功倍之效。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篇6
小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然而,如何有效地學習呢?當代認知心理學家指出:沒有任何教學目標比使用英語口語學習軟件更重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納依曼闡述道:“今天有很多人使用英語口語學習軟件來練習口語,比如使用的有e百分英語家教王,還有更好的口語寶,使用像口語寶和e百分英語家教王等英語口語學習軟件更重要”。因此,教會學生學習使用工具,傳授有效的學習策略,已被當前教育界視為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及減輕學生負擔,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有關小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描述它具有幾方面的特征:
1.小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是實踐的過程
2.小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是體驗的過程
3.小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是鞏固的過程
小學英語學習策略的構想與實踐
學習英語,需要勤學苦練,也就是以勤為徑,以苦作舟而登上成功的彼岸。另一方面,勤學苦練習需要講求策略和方法,才能勤學有成,苦練有果。英語學習策略的作用,就是使學習者把時間和精心科學地加以使用,使英語學習不僅是有效勞勸,而且是高效勞動。
1.小學英語學習策略的內容
小學英語學習策略要培養小學生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減少學生學習的盲目性,提高學習的自主性,為日后的終身學習創造條件。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包括:調控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等。
“調控策略”是指學生對學習計劃、實施、反思、評價和調整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一些策略:
(1)明確學習英語的長期、近期目標。
(2)根據實際需要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
(3)摸索行之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
(4)善于創造和把握學習機會。
(5)關注各學習環節中的進展情況。
(6)總結歸納學習中的得與失。
(7)與教師或同學交流學習體會或經驗。
“認知策略”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具體學習任務而采取的.步驟和方法,主要有以下一些策略:
(1)注重學前預習準備。
(2)在英語學習中集中注意力、觀察力、模仿力。
(3)利用推理、歸納等邏輯手段。
(4)加強學習遷移能力,舉一反三。
(5)及時復習所學知識,提高記憶力。
(6)善于發現和總結語言學習規律。
(7)學會將輸入的信息進行合理的分類和儲存。
(8)善于運用工具書、圖書館、網絡等資源獲取更多信息。
(9)充分訓練聽、說、讀、寫能力。
“交際策略”是學生為了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維持交際以提高交際效果而采取的各種策略,主要有以下一些策略:
(1)創造和把握運用英語的機會。
(2)注意使用規范的語言。
(3)借助身勢語言等手段提高交際效果。
(4)學會克服交際中遇到的困難。
(5)積極與其他同學配合。
(6)依靠教師的幫助和指導。
(7)遵守交際習慣。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篇7
教學設計的技能是教師重要的教學技能之一。設計好一個單元、一個課時乃至一個環節、一個專題的教學,是教授好課的前提。
一、關于教學設計的概念:
教學設計又稱教學系統設計,是指為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運用系統觀點和方法,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規劃的過程。
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系統規劃)可以在宏觀、中觀和微觀等不同的層面上進行,本文談的主要側重在后者,主要談小學英語的單元、課時及專題的設計。
教學設計的內涵包括:
(一)根據信息論的原理,教學是一種傳播的活動,教學過程是一種復雜的信息傳播過程,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對信息傳播過程進行規劃,在這個意義上,教學設計是一項現代教學技術。
(二)教學設計主要包括分析教學問題和學習要求,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和步驟,選擇合適的反饋評價方法等三個方面的內容。
(三)現代教學理論、學習理論、信息傳播學、教育技術和系統科學方法等都是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
(四)教學設計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這是由教學設計要求系統功能最優化原理決定的。因此,教學設計應包括測驗、反饋、修正方案后再實施。
綜上所說,就其本質而言,教學設計是一個分析學習需求、確定教學目標、設計解決方法,就解決方法進行實施、反饋、調整方案,再行實施直至達預期教學目標的過程。它綜合了教學過程中諸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策略、教學媒體、教學評價等基本要素,將運用系統方法的過程工藝化、模式化,并對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提出操作的理論依據和方法,供教學設計者和教師選用。
我們說,傳統備課、寫教案與教學設計兩者是一種繼承和發展的關系。向教師提出教學設計的概念,開展優秀教學設計與實施的活動,目的是提高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能力,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教學設計的原理
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基本點的科學設計,它既以現代教育理論為依據,又具有指導實踐的可操作性,他的具體的可操作性表現為;對教學過程這一系統的各個要素與環節的分析和設計,都提出了理論的依據、操作的內容、方法與程序。依次,了解并掌握教學設計所應遵循的原理、對提高設計的科學性、尋求設計的最優化具有重要得意義。
任何一種教學設計都可以概括為回答三個問題:(一)教什么和學什么;(二)如何教和如何學;(三)教的怎樣和學的怎樣。其實質依次是目標、策略(途徑和方法)、評價三個方面的問題。教學設計的原理分析這三個方面的設計活動的規律而概括得到的。這些原理可歸納如下:
1.目標導向原理
教學過程是通過教師與學生相互作用,在媒體和環境的配合下,使學生的認知行為和情感、意向朝著目標規定的方向、產生預期的持續的變化過程。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起著方向的作用。只有從明確、具體、的科學的目標出發,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和實施,使目標得以達成,這才是有序的、高效的教學。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的導向作用主要有三種:
(1)目標的指向作用。他是通過影響人的注意而實現的,有了明確的目標,人在教學活動中就會把注意力到與目標有關的問題上,而排除無關刺激的干擾。
(2)目標的激勵作用。這種作用首先與教師對學生學習動機、興趣、意向的啟發、引導有關,其次還與目標設置的難易程度是否適當有關,是否把握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能較容易地獲取知識和技能。
(3)目標的標準作用。一方面,教學目標設定后,是否達到既定目標,成了檢查教學效果的尺度,另一方面,效果也為評價教學目標的合理性、適切性提供反饋信息,以便在下階段教學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當的調整。
在教學設計中,通過學習需求分析而編制的教學目標,還會制約教學過程的其他一些因素,主要包括:制約教師的教學活動;制約學生的學習活動;制約媒體的選擇;制約教學的評價。
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首先通過對教學需要的分析、教學內容的分析,并依照大綱的要求,具體指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根據目標去安排內容、結構、方法、手段(媒體)。沒有目標,教學就是盲目的。
2.教學結構的整體優化原理
在教學設計中,要求教學過程結構具有整體優化的品質。首先要就要研究
教學過程各要素之間的主次關系,回答誰是主要的矛盾,在教學設計中,要抓住學生與教學內容這個主要矛盾來開展;其次,要分析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方式,實現教學過程各要素的有機配合,才能是教學得到最佳的整體效果。
教學過程的要素可以包括:學生、教師、教材、教學媒體與方法。也有人把它劃分為(1)人(包括教師、學生、家長等);(2)教學材料(包括課本、練習材料及有關的音像材料等);(3)時空(包括年齡、階段、學習時間等);
(4)環境(包括設備、教學環境、風氣等)。教學過程要研究這些要素及要素之間的關系,必須從動態的、綜合角度加以考察。在實際教學中,教學過程的每一個要素都產生一定的力,但導致最后的教學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的力的簡單加和,而是每個要素之間構成的“合力”。這是教學過程的一條重要規律。
比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選擇了好的英語教材,還要教師的理解,熟悉和研究教材,合理應用這套教材,還要配合適當的媒體,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教學效果顯得更為突出。由此可見,教學設計中,教師必須善于全面把握教學過程各要素,抓住主要矛盾,處理好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善于利用積極因素,克服不利因素,爭取獲得最大的合力。
3.教學活動的系統有序原理
系統是人、設備與過程在一定環境中的有序組合。教學系統是教師、學生、
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在一定教學環境中的有序組合。系統的運行需要物質和能量的投入。有序,才能低消耗。教學應該并且有可以有科學的方法。這個科學的方法的基本要求有一個明確的、合乎邏輯的“序”,教學才能有所遵循。遵循這個序,教學才能有好的結果。
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常去研究單元或課的結構、環節、步驟和模式,通過這些安排合理的教學內容,使整個教學能有合理的程序,符合小學英語教學的規律和具有邏輯性。
4.反饋控制原理
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還有賴于系統目標設計的完整、正確和切合實際,
這取決于結構系統的優化和系統過程的有序。
只有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控制,才能使系統有序,保證其組織性,及時糾正學習出現的偏差,采取補救的措施,直至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系統的控制主要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聯系,并以反饋為基本方式來實現的,是根據過去的運作情況調整將來的行為的一種方法。
指定教學設計方案通常要用前反饋。前反饋又稱前制置反饋,它發生在教學設計方案的實施之前。它是教學設計者根據前一個教學過程的反饋信息,對教學的背景、學生的知識能力的現有水平、學生學習新的知識的心理準備等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制定教學設計的目標和策略的一種活動。
教學設計方案實施的過程中,對教學進行控制,通常應用即時反饋和延時反饋。即時反饋是當學生學習新的內容而產生某種行為變化后,立即給予反饋,延時反饋則是在學生作出學習反應后,延遲一段才給予反饋,或者反應和反饋都比較滯后。
在英語教學中,當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應運用前反饋原理,對學生在學習新課前的心理、學習水平、知識能力的基礎、學習內容等的反饋信息進行處理,在方案的制作時給予充分的考慮;在教學的過程中,一般在進行簡單的、機械性的操練(如仿說練習、替換練習等)時,可以使用即時反饋;但當學生在進行較延續的或交際性的活動,如進行連續說話,二人對話、小組操練、角色表演、教學游戲等活動出錯誤時,只要不影響活動繼續進行,則應該采取延時反饋,即不要有錯必糾,對小的錯誤應采取容忍的態度,對較大的問題應在學生講完,才在適當的時間給予幫助。
三、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
教學設計涉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策略、教學媒體、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要素,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會產生不同的設計過程的模式。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八個基本的要素(或稱基本環節),其圖示如下:
教學對象分析
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 教什么、學什么
教學目標編制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順序設計
系統設計 教學策略設計 教學方式、方法設計 如何教、如何學
教學媒體組合設計
形成性評價設計 教得怎么樣、
教學評價設計 學得怎么樣
總結性評價設計
設計的工作流程圖可以如下圖所示:
------------ 教學對象分析 ------------------- 教學內容分析 -----------------
| |
| |
----------- 編制教學目標 -------
|
------------------------ 選擇教學策略 ----------------------------
| | |
劃分單元、 選擇教學 組合運用
課時、組織 --------------- 形式、方法 ---------------------- 教學媒體
教學內容 | |
| | |
—————————————————————————
|
---------------------------------- 形成性評價 --------------------------------------
|
總結性評價
下面就小學英語教學設計前的分析作解釋:
1. 分析教學對象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對他們的分析應從
如下幾個去考慮:
(1)學生的英語知識、英語技能水平和基礎。為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的困難和選取的教學方法提供依據。
(2)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及認知發展水平。包括學習興趣、動機、態度、自信心、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分析和學習能力、學習策略、智力水平的估計,為制定教學目標提供依據。
(3)學習階段、社會背景。分析學生生活經歷、年齡特點、學習時間、及社會、家庭對其影響可能產生的正負面影響。
2. 分析教學內容
(1)內容的選取恰當,適應多層次的需求。教學的內容的范圍、深度既與
學生的現階段水平相銜接,又要適合學生的潛在水平,以利于學生在原有的認知結構的基礎上“同化”或“順應”新的知識。
(2)揭示學習中知識和技能的相互關系,分析蘊含在知識中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以利于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智力的開發。
(3)分析教學內容的特點、呈現的形式以及重、難點等,指出該部分內容在整體內容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該內容與已經學習或掌握了的知識的聯系。
3.編制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對學生通過教學以后能做什么的一種明確、具體的表達,它是
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種評估教學的標準。小學英語教學目標的設計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設計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諸因素的核心,它明確課堂上學生應掌握什么,掌握到什程度。使檢測與評估有明確的標準。對目標把握的技能應包括如下內容:
(1)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應體現有認知、技能、情意、策略、文化的目標。在教學中全面落實個項目標,使學生的到全面的發展。
(2)每節課應根據條件的許可確立適度的目標,即這個目標不能過高或過
低,過高的目標學生達不到,目標過低造成教學的時間的浪費,并有可能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在發現目標不夠準確時,可以作出調整。
(3)認知的目標具有一定層次性,教師應根據課型與教學的進度,逐步地
推進目標的達成。英語教學中認知領域的目標大致可以分為“了解”、“操練”和“運用”不同的層次,目標的達成的層次應有所側重,如新授課(講練課),學生應把目標的達成重點放在“了解”與“操練”,而鞏固課(技能訓練課)和復習課則應把“操練”和“運用”,尤其是“運用”放在首位。
(4)不同的學生,對目標的達成度可以是不同的,對學生的目標達成心中
有數,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4.選擇教學的策略
策略泛指計策和謀略。教學策略是指為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的思考、策劃
和謀略。英語教學策略也可以說指教師為了使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和使用英語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教學策略也可以分為教的策略和學的策略,應包括情感策略、管理評價策略、認知策略和交際策略等(具體可參考理論篇中的教學目標部分)。
教學實踐證明,不存在任何對達成教學目標都有效的、萬能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因此,在設計策略時應采取“最優化”的原則,根據教學的具體條件去選取最佳的策略方案,以期達到耗費最小、受效最大的效益。
5.教學內容的設計
教學內容是根據教學目標、教學的條件與學生的實際而定的。學生通過教學內容的學習,逐步掌握教學的目標。教學內容的設計包括:
(1) 教學單元、課時的劃分。這種劃分應根據所給的條件,如時間、內容
的多少、重點和難點的分布等而定。
(2) 教學內容應圍繞著目標組織,課堂教學的目標應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
的教學內容中得到體現。下表表示教學目標在不同環節中的排列:
準備階段 呈現階段與鞏固、發展階段
準備目標1 ------ 亞目標1 --上限目標
準備目標2
--- 亞目標 2 -------- 達成目標
準備目標3 亞目標 3
…… 亞目標 4 --下限目標
……
準備目標是為幫助學生回憶、復習舊知識,為引入新的教學內容作準 備的;亞目標則是各項分解的、個別的、單項的目標,其總和就是達成目標。
為了使在每一節課中學生都能有所收獲,給優秀的學生確立 上限目標,而給后進生給予下限目標,并根據不同的目標給予相應的合適的教學和練習內容,有利于不同類型的的學生的發展。
(3) 各種課的內容的把握還在于其“量”的控制。內容的量過多或過少都
不利于學生的有效學習。教學的效率在一定的目標下體現在如下公式:
————————————
學習量
效率 = --------------
時 間
————————————
(5)為了同一的教學目標,應根據內容去選擇、組織教學內容。在一定的
條件下,應對相對次要的、重復的內容進行刪減。也應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適當地補充內容。因此在一節課中應有多項內容(方案)作準備,以便隨時調整,決不能照本宣科。
(6)英語教學內容存在不同知識之間的遷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利用
某些遷移和限制某些遷移,這樣可以是教學內容更加優化。
6.課堂各種課的教學結構的設計
不同的課型有不同的教學基本結構,在某種意義來說,課的基本結構可以是課的基本模式,遵循基本的結構進行教學,可以保證課能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使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從學生學習的系統來看,目標的達成遵循“了解—操練—運用”這一規律進行的;從施教系統來說是“準備—形成—發展”;從教材系統來說是“呈現—復現—再現”。
教學的結構也應體現教材的編寫思想和編寫路子,要體現不同性質的課型。這有利與合理地安排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的活動。
7.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的設計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教學的內容、材料的影響;學生學習階段心理、生理的影響;教學的環境、媒體的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的影響;學生的學習風氣的影響等等。對學生來說,教師的作用是要促使學生逐步達到自我組織、自我激勵、自我檢查的目的。教師應在不同的課型的課堂教學中,運用如下方面技能去靈活地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1) 考慮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去選擇教
學的方法;
(2) 依據教學內容、教材的特點去選擇教學的方法;
(3) 根據學生的階段特點,包括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去選取適當的方法;
(4) 正確處理聽、說、讀、寫的關系,在小學階段,應以聽說為主。
(5) 正確處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關系,教師在課堂上應精講,讓學
生多練。應努力創設情景,讓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練習英語。
(6) 課堂教學應注意教學的“廣度”、“密度”和“深度”。“廣度”一
是指注意不同類型的學生,讓各類學生都應得到發展,二是教學內容的“廣度”,既包括教學的重點,又注意到不同的知識和內容之間的聯系及它們之間的遷移關系;“密度”指教學的頻率、節奏、語速應恰當;“深度”指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在要求上,在訓練難易程度上都應準確把握。
(7) 教師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果把教學過程分
為準備、呈現、鞏固、發展等步驟的話,那么教師的作用可以如下表:
———————————————————
步驟 教師的作用
———————————————————
A. 準備 幫助、強化記憶者
B. 呈現 介紹、示范、表演者
C. 鞏固 引導、組織、指揮者
D. 發展 評判、監督者及及記分員
———————————————————
(8)在組織形式上應注意個人、小組、集體的訓練形式結合。應根據英語教學的特點和小學生的特點,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和組織形式,讓學生學得生動活潑。
(9) 在把握時間方面,各種環節的用時是不同的,一般來說,“準備”階段
不能超過10分鐘,應把主要的時間放在“練”的方面,即 在“鞏固”、“發展”階段。教師的講解時間一定控制,讓大部分的時間給學生進行操練,即課堂教學以練為主。
8.教學媒體的設計
應根據教學的條件的允許,選擇適合教學需要的媒體。應盡量使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改善教學的條件和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學媒體就教學用具而言,包括直觀教具(如實物、圖片等)和電化教具(如錄音、錄象、計算機軟件等)。
教學媒體的設計要注意如下問題:
(1)教學媒體的運用應符合科學性、教育性、直觀性、藝術性和技術可行
性;
(2)在英語教學中教學媒體應組合得合理和恰當。教學媒體應適應互相補
充、相互相成、直觀形象、化難為簡、循序漸進、深化效果的需要。
(3)教學媒體的演示要有:A.針對性,即要切目標,突出教學重點、難點;B.啟發習性:要注意創設情景、切忌直陳結論代替學生必要的思考;C.必要性:教學媒體不是越多越好,切忌過泛過濫;D.連續性:多媒體演示要注意呈現教學教材內容的來龍去脈;E. 適時性:教學媒體的演示的目標、演示的時間應恰當,講解和演示不應脫節。
9.設計形成性的評價和總結性的評價
教學設計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是一中過程評價。其目的在于形成適合于學生的學習,在于目標形成過程的診斷,通過反饋及時矯正使教師和學生明確下一步應如何調整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在一個階段(如一個大的教學單元、一個學期或學年)教學活動后,應進行總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是一種目標參照評價,其目的在于檢測教學目標的達成度。總結性評價通常給予成績或等第,以資鼓勵。
教學設計中的評價設計除了要依據教學目標,通過多種不同的方法(如提問、測驗、問卷、觀察、談話等)查明事實,并作出價值判斷外,還特別重視評價信息的反饋,并以此來調整、修改原來的教學設計或對學習未達到的預期目標的學生給予幫助。
四、教案的編制
寫教案是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
模式一:程序式
1、目標; 2、主要內容與重、難點 3、媒體設計 4、教學步驟 5、評
價
模式二:列表式
步驟
教法
(教的內容)
學法
(學的內容)
目標
經驗
Leading-in
Pre-task
While-task
Post-task
Check
Homework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篇8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 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學 黃巧 英語教學不僅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形成英語教學藝術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planning)。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強調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預先謀劃,事前設計。現代教學尤其注重設計,科學的教學設計,既是體現教育目的性、計劃性、針對性和預習性所必需,又是順利實施教學方案、調控教學過程的前提,也是確保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英語教學設計就是英語教師根據正確的教學思想和英語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和教材,對英語教學的整個程序及其具體環節、總體結構及其有關層面所作出的預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劃。它是英語教師教育思想、思維流程和教學藝術的體現。眾多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在學校教學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只要教師有心,同樣可以進行樸素卻生動的有效的教學設計;一個教師的基本功的精湛同樣是成就教學精彩的基本元素,如清爽明了的簡筆畫和教師動聽的歌喉也能使教學充滿詩意,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并提升語言能力。
新課程的課堂是具體的,動態生成的,它不是教師完全預設的。所以,我們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設計時,應認真思考以下幾個層面的問題:
觀念層面:是否充分領會現代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核心要素。
內容層面:教學設計是否有明確的問題情景和學習路徑。
操作層面:是否將學習空間最大限度的留給學生。 綜上所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應充分重視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教師在設計教學預案時,要學會主動把自己當成“魚”,只有這樣學會了“換位思考”,能夠預想“魚”的各種感受,才會在觀念上和方法上得到自我提升,也才會真正創造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活動。 在實際教學中,以下幾點英語教學設計的技巧,或許對我們的教學有幫助,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一、 因材設計 所謂因材設計,就是能根據教材內容來設計教學環節,確立教學的重難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圍繞這個重點來安排教學活動,讓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既精彩又有實效。
二、 因人設計 由于學生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底子不一,接受能力也不同。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潛心研究各個學生,設計出多層次的教學活動,讓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各展其長。我覺得,在作業設計方面尤其應該考慮學生的實際,讓作業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第一層,設計面向成績較差學生的基礎題;第二層,設計面向全體學生的鞏固題;第三層,設計面向“尖子生”的創新題。
三、 因難設計 小學生學習英語最怕“難學”,而教師最擔心“難教”。在“難”字解決之后,教學中的其他問題馬上會迎刃而解。因此,在英語教學設計中,難點的處理尤為重要。處理得當,有事半功倍之效. 以上簡短的語言其實不足以全面概括教學設計的方方面面,要做到教學設計的科學,全面,還需要我們去多多的親身實踐。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篇9
我原以為“教學設計”就是“教案”。通過《小學英語教學設計》課程的學習后,改變了我的觀點,加深了對英語《課標》中“備課不是簡單的備教材,更要備學生”的理解。
教學設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學準備(備課),因為一般的備課只是教師自己根據直覺和慣例進行教學準備的活動。而教學設計更多關注學習主體,即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的發展,它體現的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
通過《小學英語教學設計》課程的學習后,我對如何設定教學目標有了個清晰的認識。教學目標的確定依據教育部《課標》對教學目標的描述。我在備每節課的教案里都要提出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還有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這是一個誤區。其實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目標不可能在每節課都能體現,所以教學目標要針對每節課的具體內容來定,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而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確實是每節課都要關注的。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目標可以根據單元內容來確定,但不要硬性分配到每課時中,也就是不需要每節課都要落實每個方面的目標。
案例:
以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1<>第一課時為例。
這一課時采用創設情境教學法。這個話題學生易接受,但由于地區差異,處于農村地區,學生沒有坐過飛機,甚至輪船,火車,對距離遠近沒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所以在教學前應介紹相關的知識做鋪墊。體現了“備課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的理念。
單元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
(!)能夠正確詢問并回答乘坐某種交通工具去某地。
(2)能夠描述人們日常出行的方式,并簡單陳述理由。
(3)能夠辨認一些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并遵守交通規則,特別是要學會看交通指示燈安全地過馬路。
(4)能夠了解不同國家交通規則的異同。
2、知識指標
(1)掌握A、B部分中的四會短語和句子。
(2)能夠聽、說、認讀A、B部分的三會單詞和三會句型。
(3)能夠理解并會根據指令操作相關部分的內容。
(4)能夠區分涉及相關音標的發音。
(5)了解Storytime,Goodtoknow等部分的內容。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關目標
(1)情感態度:幫助學生了解交通規則,并在生活中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2)學習策略:學會調查和統計、分析數據,并用扇形統計圖的形式表示出來。
(3)文化目標:了解中西方交通規則的異同。
本課時教學目標
1、能夠聽、說、讀、寫短語:onfoot,bybike,bybus,bytrain.
2、能夠聽、說、認讀短語:byplane,byship,bysubway.
3、能用句子“Howdoyougotoschool?HowdoyougotoCanada/?”來替換關鍵詞詢問別人的出行方式;并能夠用句子“Igoby....”進行回答。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中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是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的有力保證。據統計,三、四年級學生注意力可持續20分鐘左右,五、六年級學生則在30分鐘左右。那么,作為教師,應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呢?
1、注意的對象要新穎、生動、形象、鮮明。
例如,教師在教授“蘋果”這一單詞時,如果能采用懸念的方法出示實物,并配以卡通形象的圖片和單詞。那么學生每次在吃蘋果的時候,就會很自然地聯想起這個情景從而記起這個單詞。
2、注意對象的游戲化。
著名的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游戲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幼兒階段,生活即游戲,游戲即生活。如果把所有的教學內容設計成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在愉悅的游戲中學習,必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授動物單詞的時候,可以分組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或形象,以此鞏固和加深對單詞的記憶。
二、采用逐步導入,創設情境的情感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開展豐富多彩、行之有效的課外活動使活動與教學緊密結合,其具體方法如下:
1、熱身運動。
這屬于課前的一種導入形式:用一個有趣的游戲或者歡快的歌謠,讓學生將注意力從課余活動中導入到課堂。但同時熱身運動又需要一種輕松活潑的氣氛,讓學生感覺從一種游戲轉入另一種游戲。
2、單詞呈現。
作為所涉及到的新的內容的開始,單詞呈現是整個教學活動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小學生處于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階段,而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本身就是一個抽象無形的東西。所以,教師在呈現單詞的時候,不能千篇一律,要出“奇”招,出奇制勝,充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首先把單詞卡片的一個角落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類型的單詞,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通過一些簡單的問題提示學生,最終呈現出單詞。
3、單詞游戲。
單詞游戲是教師在教授完新單詞后采用的一種鞏固和復習的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使用的教具創設出輕松愉快的游戲環境,讓學生在開心的游戲中既能鞏固所學的東西,又能學到新的東西。但是在創設游戲環境時,教師特別要注意的是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游戲中去。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征掌握游戲所要達到的效果:對于低年級只要求會讀,所以創設游戲時,要側重于讀的方法。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既要會讀又要會寫,并要進行相應的聽寫以豐富學生的詞匯量。
例如,在教授動物單詞時,教師就可以將全班同學分成兩個小組,讓他們比賽猜單詞,那樣既可以鞏固所學單詞,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如果教師能設立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小物品作為獎勵,就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了。
4、句子的導入及講解。
小學生接觸的句子一般分為陳述句和疑問句。教師在教授時,應該采用先教授陳述句,然后通過陳述句導入疑問句的順序。例如在教授“What is your favourite fruit?”時,可以先創設情景引出“My favourite fruit is---”的陳述句,在熟悉陳述句后,引出疑問句,學生就很容易掌握了。
5、句子的游戲。
和單詞游戲一樣,句子的游戲也是對所學句子的鞏固和復習。同時,教師需要創設一個輕松活潑的游戲氛圍,并一定要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但與單詞不同的是,句子的游戲必須要包含所有學過的新單詞以達到鞏固的效果。
6、Chant and songs.
把所學的內容,如單詞、句子、語法點,以輕松愉快的歌謠和歌曲的形式呈現,這樣便于記憶,以此作為對所學內容的復習和鞏固。
三、溝通
作為一個教師,授課的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是懂得如何與學生溝通也是很重要的。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溝通,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知道課堂教學中是否還有學生不能接受的方法和方式。這樣有利與于教師更多地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以便因材施教。
1、與學生的溝通方法。
A、每次上課時提前幾分鐘到課堂,與學生聊聊天,加強交流,不僅要做一個嚴師,還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B、熱忱相助。
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積極鼓勵他們克服困難。當學生讀錯音、做錯題時,要耐心幫助他們,同時還要說一些鼓勵的話,如“It’s OK,no problem. That’s OK. Don’t worry!”等。
C、師生情感交融。
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各種學習、活動之中,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2、與家長的溝通方式。
A、與家長建立平等的關系。
很多家長都認為,教師是權威,高與他們,所以在關于孩子的學習方面,他們完全依賴于教師。但是教師每周每個班就幾節課,雖然教學中盡量顧及到全體,但難免有疏漏,如果孩子所學的課程能得到家長的密切配合,必然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與家長溝通時,教師要讓家長明白他們是平等的關系,都是可以督促孩子學習的。
B、采用多種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
此種方式便于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比如,最初的交流,定期的交流,電話交流等。但是如果采用電話交流,第一個電話一定要是褒義的,否則家長會產生一種心理障礙:每次老師打電話來,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在學校做錯了什么事,老師找到來了。如果教師和家長在時間上都很方便,可以適當地進行父母與教師的討論會,那樣更有利于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的了解,也有利于教師對孩子在家復習狀況的掌握。有了這份了解,學生和家長就可以共同協商出一個更好的促進孩子學習的方法。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現狀分析
英語是中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而中小學階段的教育屬基礎教育。基礎教育階段是人的終身教育和終身發展最重要的階段。小學英語教學應努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從而使學生獲得必須的英語語言能力和文化素質。以前學生未開設外語課,對外語充滿了好奇與興趣,對此教師要謹慎對待,并注意培養其興趣,不要挫傷其積極性。小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需要注意照顧大多數學生。
二、教材分析
一冊教材共同分為11個模塊,內含一個期末分析模塊。每個模塊分兩個單元。一般,第一單元呈現要學習的語言內容,第二提供任務型練習,包括一首歌謠和小詩。歌謠和小詩的學習目的有三,一是培養學生的語感和節奏感,二是提高學生發音準確性,三是通過這些英語國家兒童所熟知的歌謠介紹一定的西方文化。不常用單詞不要求掌握。希望學生結合語用和語詞的基本語義,逐步獲得最基本的運用英語的能力。課文呈現了一些新的語法內容,但不要求講解,更不要求學生掌握,只是要求初步運用這些語句。
三、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本冊教材使學生:
1.逐漸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在真實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活動的積極性。
2.能運用英語在日常生活和課堂情景中與老師和同學進行初步交際,如問候他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消息。
3.能參加運用英語組織和開展的日常課堂教學和生活游戲,及其它課內外活動。
4.能聽懂簡單的指令并作出適當的反應,能讀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進行口頭描述,唱一些英語歌曲,背一些小詩和歌謠。
5.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基本方法;形成英語學習的自覺性,和通過英語學習,獲得更多知識的求知欲。
6.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掌握基本的英語交際禮貌策略,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7.樂于了解英語國家兒童的興趣愛好,以及外國人的一般風俗習慣。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2.在課堂上盡量的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漢語。
3.合理確定教學要求。不要求學生自由地說出課文所有內容,甚至不要求能自由地朗讀課文。
4.糾正控制性錯誤,不糾正非控制性錯誤。
5.多表揚多鼓勵。
6.利用錄音帶、多媒體教學課件、掛圖等。
五、教學進度
第一周 Module 1Greetings
第二周 Module 2Introductions
第三周 Module 3Classroom
第四周 Module 4Colours
第五周 Module 5Numbers 1-12
第六周 Rest
第七周 Module 6School
第八周 Middle Review
第九周 Middle Review
第十周 Mid-term examination
第十一周 Module 7Birthday
第十二周 Module 8Friends
第十三周 Module 9Family
第十四周 Module 10 Body
第十五周 Story Time
第十六周 Review Module
第十七周 Final examination
12月以前完成全冊教學任務。
新標準外研版小學三年級英語上冊教案
Module 1
Unit 1 I’m Sam
準備導入:
1.教師在走進教室時熱情地向同學們打招呼說:Hello或Hi.與近處的同學握手,向遠處的同學揮手。表揚那些用英語向師打招呼的同學說:Very good!Well done!或Clever boy/girl!
2.用英語告訴學生本人名字,說:I’m Mr Chen.并將名字寫在黑板上。
活動1:聽音指圖
1.打開并舉起書,讓學生看到練習。指著各幅圖用中文問學生圖中的情景(校園中Sam,Daming,Amy和Lingling在介紹他們自己;在離開學校時,他們互相道別)。問他們認為圖片上的孩子來自哪里?他們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每幅圖上的孩子在說什么?
2.放錄音或讀對話。學生看書聽錄音。放錄音時教師要舉起書指著圖上說相應話語的人物。再放錄音,要求學生們指著相應的說話的人物。
活動2:聽音說話
1. 讀出前兩幅圖的對話,要求學生跟讀。
2. 向學生解釋老師將以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身份來介紹自己。每次老師說:Hello,I’m …(人物的姓名),他們要回答:Hello,…(同一人物的姓名)。
舉例:
老師: Hello, I’m Lingling.
學生: Hello, Lingling.
3.用Sam和Amy做更多的例子。每個名字練習多次。
4.告訴學生老師要點名讓一些學生做自我介紹。老師在黑板上寫出句型結構。 老師:指向一個學生
學生: Hello, I’m Mr Chen.
全班: Hello, Mr Chen.
5.向學生說明Hi和Hello是一樣的。重復這一活動,用Hi代替Hello,讀出剩下的對話,每句都要停頓,讓學生跟讀。向學生說明Goodbye和Bye-bye是一樣的。
活動3:向同學問候及道別
1.讓學生們看書。告訴他們老師是A,他們是B。老師將會說:“Hello, class.”他
們必須說:“Hi, Mr Chen”。用Goodbye做同樣的練習。和學生單獨做練習。
舉例:
老師: Hi, Sam.
學生: Hello, Mr Chen.
老師: Byebye, Kim.
學生:Goodbye, Mr Chen.
2.要求學生向身邊的人說“Hello”和“Goodbye”。讓他們參照書中的例子。一個學生做A另一個做B。當他門說“Hello”時,必須握手,當他們說“Goodbye”時,必須互相揮手。和學生做一些例子。要求他們介紹自己,至少向班上四個同學說“Good-bye.”
補充活動1:
1.把四個生詞寫在黑板上: Hello,Hi,Goodbye,Bye-bye。
2.讀出這些詞,要求學生跟讀。
3.要求學生從中選出一個單詞,記住它。
4.點名,讓他們說出選的詞。其他學生要說出相同意思的另一個詞。
舉例:
S1: Hi.
全班: Hello.
補充活動2:
1.在紙上分別寫出Hello,Hi,Goodbye,Bye-bye。
2.將這些紙片放在教室的不同地方。告訴學生老師要讀出單詞,學生要指著并大聲讀出相應的單詞。
舉例:
老師:Hi.
學生:(指著寫有“Hi”的紙片)Hi.
3.告訴學生老師讀出單詞,他們要說出相同意思的另一個詞。
舉例:
老師: Hi.
學生: Hello.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篇12
通過這短短三天時間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教學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現將我參加此次培訓的心得總結如下:
整個培訓活動安排合理,內容豐富,專家們的解惑都是針對我們農村教師的心頭病,是我們發自內心想在這次培訓中能得到提高的內容,可以說是萬眾所向。在培訓過程當中,我一直抱著一種積極、樂觀和向上的心態去學習,因為我認為,保持樂觀的心態對每個人的學習、工作都是至關重要的。作為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無論是從教學課件還是教學思維上,我們都應該搶先一步,成為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與大家共同致力于新課標的研究與探索中,共同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發展的道路,積極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以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和引領性,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和作用,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
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在這次培訓中,我深刻體會到,教材是教學過程中的載體,但不是唯一的載體。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是死板的,但作為教師的人是靈活的。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深刻的感受到了學生知識的廣泛化,作為新時代的農村小學英語教師,要不斷地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識,活學活用,才能將教材中有限的知識拓展到無限的生活當中去。是用教材教,還是教教材?作為一名教師,應當經常清醒反思,而這次專家們給了我們明確的回答。從今以后,我們教師必須用全新、科學、與時代相吻合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更新自己的頭腦,這次的`培訓無疑給我們一次深刻的洗禮。
小學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只有多關聯生活,多創造情境,多動手操作,多注重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英語課堂才能變得豐富多彩。
新課標要求學生的學習內容是現實合理的,有意義的,富有創造力和挑戰性的。從情境中引入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無處不在,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今后的教學課堂設計中,我將把在此次培訓中總結到的教學經驗和創設思維,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使整個課堂設計顯得生動,富有趣味性,同時,這樣做也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和較好的教學效果。
培訓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衷心的感謝此次培訓中專家們給我們這些工作在農村中小學教學一線上的教師孜孜不倦的教誨;也對默默無聞一直在關懷和指點我們成長的輔導老師表示最誠摯的謝意。正因為有了你們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我們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教學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努力學習,理論結合實際,在實踐和學習中不斷進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為我國農村中小學的英語教育教學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篇13
今年暑假,通過《小學英語教學設計》課程的學習,我有一些感想:
首先,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是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簡單講就是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狀況,對一個單元或者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活動以及教學組織等方面的選擇與安排。教學設計的教學二字不是“教”的代稱,而是“教與學”的合稱。
其次,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分析、設計與評價三個部分。其中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學生分析和學習內容分析;設計部分包括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和教學資源設計;評價部分主要指教學效果評價,即通過怎樣的方法和手段評價本節課的教學效果。
以下這個問題是我個人在教學過程中及一些資料中的`體會總結,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討論。
口語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如何突破啞巴英語呢?
一、營造口語表達的氛圍,教師要帶頭說英語,用英語組織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融入進去,既做導演,又做演員,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大膽開口、積極實踐的語言學習習慣。
二、聽與模仿是口語訓練的基礎。
三、從句型入手,培養說的能力。不僅可以做替換練習,也可以進行拓展練習。
四、利用復述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表達能力。
五、采用多種形式為學生開口說英語創造條件。比如角色會話法,利用圖畫,利用話題討論法,創設真實的交際情景,利用課前固定五分鐘練習,利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