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精選16篇)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1
這篇文章是四年級第六單元第一篇講讀課文,作者陳醉云先生抓住鄉村最普通的事物和場景,呈現出六幅美麗的畫面:屋前搭瓜棚、屋后竹筍冒、院中雞覓食、河里鴨嬉戲、院落吃晚餐、夜聽催眠曲,展現了鄉下人家自然和諧的鄉村生活,樸實中又帶著幾分華麗的美。
在教學中,我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品讀感悟、朗讀再現,讀中質疑探究,讀中想象遷移,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反思自己這一課的教學,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的部分:
一、在院中雞覓食這幅畫面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讀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母雞雄雞的悠閑自在,引導學生發現作者通過擬人手法的運用可以把身邊的事物寫的形象生動,并及時設計一個小練筆,練習這種寫作技巧,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二、品讀感悟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通過指名讀、評讀、抓住重點詞感悟讀、齊讀、引讀等方式交錯使用,最后配樂讀。這樣不同層次的讀,加深學生對鄉下人家那樸實、自然和諧的鄉村生活的理解,讓學生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也提高了朗讀能力。
不足之處還有許多:自己對課前的教學輔助工具準備檢查的不夠充分;授課過程中學生的反應超出了自己的預想,影響到自己的教學思路,心理素質還需鍛煉;板書的設計還要再多下功夫,一目了然,重點突出;整節課中心內容的把握以及何時將文章感情推向高潮還應再反復揣摩。
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的不足,力爭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2
這篇文章是一篇講讀課文,作者陳醉云先生抓住鄉村最普通的事物和場景,呈現出六幅美麗的畫面:屋前搭瓜棚、屋后竹筍冒、院中雞覓食、河里鴨嬉戲、院落吃晚餐、夜聽催眠曲,展現了鄉下人家自然和諧的鄉村生活,樸實中又帶著幾分華麗的美。
自認為本節課教學過程完整,詳略得當,基本完成教學目標,教學設計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本節課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從課堂中有所收獲。
在教學中,我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通過“選讀探究——品讀感悟——朗讀再現”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讀中賞詞、品句,讀中積累、感悟,讀中質疑、探究,讀中想象、遷移。
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鄉村生活的詩情畫意,我安排了多層次的朗讀。上課伊始,我安排學生自由讀,邊讀邊畫寫體會,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讀書習慣。品讀感悟環節通過指名讀、評讀、男女生賽讀、抓住重點詞感悟讀、齊讀、引讀等方式交錯使用,最后的欣賞讀、配樂讀,把讀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這樣不同層次的讀,加深學生對鄉下人家那樸實、自然和諧的鄉村生活的理解,讓學生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也提高了朗讀能力。
但本節課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課堂中問題提的不夠精巧,例如:作者為我們描繪了那些獨特、迷人的風景?給看到的風景起一個名字。請大家默讀課文,在文中找一找,并在相應的文段旁邊進行批注。這一問題,提問的不夠精妙,語言過于隨便。
針對存在問題,今后應該加強學習,加強讀書,做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學自悟。
教學也是自我成長的一個過程,只有不斷剖析自我,才能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3
《鄉下人家》是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它用質樸而生動的文字向讀者呈現出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課文通過描繪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在教學中,我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讀中賞詞、品句,讀中積累、感悟,讀中質疑、探究,讀中想象、遷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反思自己《鄉下人家》一課的教學,要有以下幾點:
一、抓住主線,結構清晰。教學中,我始終圍繞“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這一中心來進行教學。讓學生自讀課文,畫出能體現鄉下人家獨特、迷人風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在頭腦中想象作者描繪的畫面,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這樣就使整個教學結構清晰、合理,教學過程流暢。
二、讀中感知、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熏陶。
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在教學中,運用課件展示,讓學生快速進入作者所描繪的鄉村美景中,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從而產生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回顧整節課,學生都是在自主中學習,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解決問題。而老師只是一個課堂學習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而在課堂上,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評價語跟不上,這個是自己一直都在努力去積累的項目。雖然備課時冥思苦想出好多評價語,但是真正站在課堂上,隨機應變的能力還是很欠缺。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逐步提高。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4
《鄉下人家》是一篇很美的寫景散文,通過描繪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在教學這篇文章時,要充分引導學生體會到了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我根據本文所體現的人和自然的和諧出發開展教學,以學生語言的積累與運用,感情的熏陶、感染、升華,思維的撞擊為目的的,使本課教學成為了全方位、多層次、主動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溝通、心靈對話的過程。
我在教學過程中很注重通過“品析”,加上及時的朗讀指導來實現對學生情感的關注,真正營造了一個“情感的課堂”、“感悟的課堂”、“對話的課堂”,把語文課上得有情有趣。我們要善于用平實的課堂語言智慧,來營造和諧的氛圍、美的意境,誘導學生跟老師一道參與文本對話,進行豐實的情感體驗。在陳老師的課堂上,沒有喝斥、沒有譏諷、有的只是老師那始終帶著微笑的臉,以及鼓勵、贊賞、期待的眼神。在教學“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時,把“探”換成了“長”,細心的學生讀著也發現了,于是,老師就很好地引導學生體會了“探”字用的好處,學生說到擬人等。學生美麗的情感在朗讀中飛揚。朗讀對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形象思維,提高作文能力,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都都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四年級下冊課標中有一個學習要求,既初步學會理解課文的幾種方法,如:抓住重點句段閱讀,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聯系生活實際理解等等。我在教學中注意了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段讀,能夠使學生很快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課文的每一個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處處講,處處讀,這就要有選擇的讀和講。對于較難理解的,對于作者的一些特殊的表達方式都重點來學習,來讀。
如:在教學“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這一句時,出示南瓜,絲瓜等直觀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了這“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接著讓學生來朗讀,就有情趣多了。交給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在教學中,我始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圍繞“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的風景。”這句中心,充分讓學生自主地去挖掘,哪里可以體現“獨特、迷人”?之后一起交流、討論、感悟,這又體現出一種合作。整節課都是在自主中學習,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5
這是一篇標準的散文,作者扣住“獨特、迷人”,向我們展示了鄉下人家七幅很有特色的美景。文章文章樸素,但字里行間飽含深情,文章“形散神聚”,是很具新課程特色的文章,而對這屆五年級來說,他們是陌生的,所以,我把它分為三課時來完成學習。
第一課時,我主要讓學生分四人小組讀通課文,自己理解生字、詞語,并由學生找出其中七幅畫面,用“地點+景物”的格式歸納五字標題,然后自己研讀句子。
第二課時,重點研讀一至四小節,通過分析,讓學生抓住重點字詞來體會文章所描繪的意境,同時,也展開想象,來豐富理解,能完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達到能感情朗讀的目的,讓學生領會鄉下人家的美景。
第三課時,將會讓學生用本課的學習方法來研討第5~6小節,讀讀──悟悟──說說──再讀讀,回歸第二課時的《歸園田居》及課后戴望舒的小詩《在天晴了的時候》,讓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和諧,回歸朗讀,重點指導。最后讓學生以補充小詩:地點+美好事物的形式,延伸拓展。
本課,我課前安排了一組鄉村生活的圖片,進行了說話練習,目的是感受身邊的鄉村風情,激起探索的興趣,而后根據學生找到的重點句,讓他們自找畫面,讀、悟、說,最后又回歸配樂讀——展示讀,并以自創的小詩來進行小結,引出完整的重點句。陶淵明的詩是為了讓學生將本課所學內化,會讀出詩中的悠然自得,最后以布置作業與小結結束。
雖然基本上完成了預定安排,但我覺得上課時方式顯得單一了些,而且在第一課時僅僅安排學生自讀自悟是不是有點脫離實際,因為發現學生過度重視研讀,而忽視了基本的朗讀,所以有些地方還要糾正讀音,以致本課時朗讀未見明顯提高,雖說第三課時也安排了回歸朗讀,但肯定是無法重頭再來的,而且教師的臨場調控能力也有待提高,上課時未能想到換種方式讓學生展示朗讀,如拿著話筒上臺配樂讀,展示讀,那學生表現肯定會更好,而課后延伸時安排的小詩,也可以選擇正貼近生活的,更可以出示配樂朗讀版,這樣可能學生更易接受。
接觸新課程,感受頗多,也更多地見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出寶貴意見,讓我不斷成長!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6
《鄉下人家》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本文干凈、簡潔的文字,帶領感受了鄉下人家的美好生活。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和同學們一起有邏輯地學習散文,即綜合全文,把作者呈現出來的IU幅圖畫加以概括,并有選擇地對部分內容。進行重點學習。
在和學生的合作中,我們總結出瓜藤攀檐圖、鮮花輪綻。圖、雨后春筍圖、雞鴨寬食圖、院落晚餐圖、月夜睡夢圖。在學習中,我們一起討論,哪I兒幅圖更吸引我們?孩子們異口同聲地選擇了瓜藤攀檐圖、鮮花輪綻圖、雨后春筍圖進行朗讀,學生們在多種方式的閱讀中,體會作者筆下的優美景色,結合視頻資料,他們更形象感受到鄉下美景。最后,有學生主動請求配樂朗讀了!
在朗讀中,學生們的高低起伏的語調,聲情并茂地為我們展示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鮮花綻放美景,雨后春務的動態之美。
結合單元要素,我和學生一起通過文章中的關鍵語句,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當然,最后一自然段是他們公認的表現作者情感,“獨特、迷人的鄉下岡光讓作者為之沉
醉!”在文本的學習中,孩子們不僅深入感受到作者筆下的鄉下美景,同時,也學習到寫作方法--適時通過關鍵語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讓作者與讀者的距離更近一步。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7
《鄉下人家》這篇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換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下面,我來談談教學體會。
《鄉下人家》編排在第六組,本組主題是“走進田園,熱愛鄉村”。意在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自然質樸的田園生活,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鄉下人家》是本組第一篇精讀課文,它用質樸而生動的文字向讀者呈現出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學習本文,一是引導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善于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
教學時,我主要分為四步:
1、看圖導入,進入美好情境。這樣一來,學生可以馬上進入美的情境中,激發了學習興趣。
2、自讀自悟,感受生活的美。布置學生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在腦海中再現美的情境。
3、品讀課文,展示自學成果。全班交流學習感受,并通過做小主人邀請客人這一方式,內化語言。
4、讀讀寫寫,積累語言。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他們的朗讀中,我可以及時了解到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以學定教。作業上進行分層,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要求,介紹鄉下人家的一處場景。
在教學時我采用了比賽的方式,“請你為自己最喜歡、最想擁有的那幅畫擬個名字,并且想象著說一說它美在那里?比一比誰選擇的畫最美。”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不僅用簡潔的語言擬了幾幅圖的名字,如“雨后春筍圖”、“群鴨戲水圖”、“月明人靜圖”等,而且對文章語言的分析、品味則更是精彩,如“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中的“探”,“即使附近的石頭上有婦女在搗衣,它們也不吃驚”中的“吃驚”。另外,他們還非常有創意地把現在城市生活和鄉村生活相比較,談了許多自己獨特的見解!
我感覺,教學本課時,總體氛圍創設的比較好,學生通過看圖、讀文、想象再朗讀的過程,已經能夠入情入境地體會鄉下生活的美好,產生了對農村生活的向往。其次,知識點的教學比較扎實,能抓住幾個擬人句、做比較的句子,深入展開教學,使學生不僅能自己入情,更能體會作者的情感。但是,課堂中時間的控制還不是很好,開始部分的學生試讀,分段讀耗費了太多的時間,而后面重點的讓學生讀讀、想想、說說,就展開的不夠了。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8
《鄉下人家》是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組“走進田園、熱愛鄉村”專題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作者陳醉云先生用細膩、優美的筆觸向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充滿溫馨的田園風光畫卷。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贊揚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品質。
我執教的學校地處農村,同學們對文中描寫的很多場景比較熟悉,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一些情景學生又相對陌生,如:屋前搭瓜架、院中吃晚飯等。教學中我充分考慮到了這些因素,做好了相應的準備。教學完畢,反思如下:
1.抓住主線,層層深入。這篇課文結構清晰,語言樸實自然,教學中我圍繞最后一段:“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來進行教學。引導同學們找出每幅圖中能體現鄉下人家“獨特、迷人”之處的句子,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在頭腦中想象作者描繪的畫面,然后交流品味。
2.抓取重點,扶放結合。這篇課文描寫了六幅不同的鄉村生活畫面:瓜藤攀檐圖、鮮花綻放圖、雨后春筍圖、雞鴨覓食圖、院落晚餐圖、秋夜蟲鳴圖。因為每一幅圖畫都很美,但是教學中不可能平均用力,這就要老師有選擇地進行教學。因此,我主要引導學生學習了“瓜藤攀檐圖”和“雨后春筍圖”,讓學生在石獅子和瓜藤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對比中,感受到“別有風趣”一詞的含義。“雨后春筍”一段抓住一個“探”字,通過引導學生想象畫面,“如果你是小筍芽,從土里探出頭來,可能看見什么?會說些什么?”讓學生體會到擬人化手法運用的巧妙。學完后及時總結學法,然后讓同學們用學到的方法自主學習自己喜歡的畫面,在學生交流時及時點撥引導,做到了扶放結合,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多形式朗讀,加深理解。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鄉村生活的詩情畫意,我安排了不同形式的朗讀。課伊始,我安排學生自由讀,邊讀邊畫寫體會,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讀書習慣。品讀感悟環節通過指名讀、評讀、男女生賽讀、抓住重點詞感悟讀、師生合作讀等方式交錯使用,最后的欣賞讀、配樂讀,把讀貫穿于教學的始終。這樣不同形式、多層次地讀,加深了學生對自然和諧的鄉村生活的理解,讓學生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
4.自主作業,注重延伸。課文教學完后,我布置了一些作業供同學們選擇: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畫畫自己喜歡的鄉下人家畫面;喜歡攝影的同學可以走到房前屋后或是田間地頭,拍一拍鄉下人家的獨特美;喜歡詩歌的同學找一張古詩中描寫鄉下人家生活的古詩,讀一讀,抄一抄或者唱一唱;喜歡寫作的'同學寫一寫我們身邊的鄉下人家風景或者是你喜歡的一處景物,用上我們今天學到的一些寫法,比如: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對比的方法,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等。這樣,讓每個同學都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次走進鄉下人家。
當然,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雖然這節課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同學們一直以來的朗讀指導缺乏,只有少數同學敢讀,能讀出畫面感。雖然這節課我運用了多種朗讀形式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但還是有一些學生不敢朗讀,即使鼓起勇氣讀也缺乏情感,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一直注重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的。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9
《鄉下人家》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作者抓住了鄉下人家最普通的事物和場景,展現了鄉下人家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在教學中,我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通過“選讀探究——品讀感悟——朗讀再現”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讀中賞詞、品句,讀中積累、感悟,讀中質疑、探究,讀中想象、遷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反思自己《鄉下人家》一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由于我們師生全是地地道道的農村山里人,導入新課會和城市的孩子或曰大部分學生截然不同。我采用了對比圖片的方式,先讓孩子們欣賞旖旎的城市風光圖,談感受;再引入熟悉的農村風景和生活場景,談自己家鄉情況和城市的不同,從而引出課題,同時也是對課堂內容適當的鋪墊。我想:如果一上課就出示農村各種事物,孩子們可能就會有點厭煩,畢竟天天生活在其中。
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更加高效,我出示自學要求,明確學習目的。學生通過自讀課文來完成學習要求,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掌握生字詞,能夠讀通課文,為理解課文打下基礎。隨后我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習成果先在小組內交流展示,同時教師一邊巡視,一邊了解學習情況。最后在全班內反饋,教師在旁邊適當指導,這樣既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又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是貫穿本文始終的一條主線,我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語氣反復讀這句話,體會作者筆下鄉下人家的特點,初步了解鄉下人家一年四季獨特迷人的美景。
這一教學環節是這節課的主體,緊扣文本1——6自然段中“瓜藤攀檐圖、鮮花輪放圖、雨后春筍圖、雞鴨覓食圖、院落晚餐圖、月夜睡夢圖”等幾個美好生活圖景開展教學。
首先我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描繪鄉下人家迷人景色的段落,并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給每處風景起一個“如畫般”名字。雖然學生不能精準表達畫面,但只要能說出基本意思就行,為了不讓學生遺漏畫面,采用填空形式,學生基本都能找出來。
為了讓學生發現和體會作者描寫景物的語言特點,品悟語言之美,感悟鄉下人家之樂,體會對比及擬人等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作用,我抽學生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畫面或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場景,說出理由,并帶動其他同學閉眼想象場景,從中領悟作者遣詞造句之精妙,領略表達技巧和表達的效果的統一,同時滲透人文培養于其中。
四、為了真正了解學生當堂的學習效果,采用考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詞語和重點句檢測。本文語言樸實自然,沒有較難理解的詞句,再加上學生本就是鄉下人家的孩子,檢測效果固然很好。
總之,本節課教學基本上完成了預定設計,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既定學習目標,談出自己的感受。但他們很少有人走出這里,對于鄉村風光,他們早已經習以為常了,盡管這篇文章語言樸實生動,清新秀美,也不能點燃他們激情,交流時的方式和語言顯得單一;其次學生的讀后感悟能力比較強,但朗讀再現的能力較弱。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10
《鄉下人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組課文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通過描繪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展現了“屋前搭瓜架、門前種鮮花、屋后春筍冒、院里雞覓食、河中鴨嬉戲、門前吃晚飯、夜靜催眠曲”的田園風情。在教學中,我從增強學生主動性入手,以閱讀為主要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引起共鳴,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總體氛圍創設的比較好,學生通過看圖、讀文、想象再朗讀的過程,已經能夠入情入境地體會鄉下生活的美好,產生了對農村生活的向往。
2、多媒體創設情境。我精心選擇了部分非常貼合課文內容、富有美感的圖片制作成課件,利用多媒體展示鄉下風光的美景圖片,不但讓學生對鄉下生活有了初步印象,而且使學生盡快進入了情境,給了學生以很強的視覺沖擊,產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興趣。此外,在課件中配以優美的音樂,為學生朗讀和入情入境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3、抓重點詞語品讀,知識點的教學比較扎實。這篇課文可謂是“段段是風景,句句是畫面”。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圍繞中心句的“獨特迷人”展開學習,先找出文中“獨特迷人”的畫面,從上課的情況看,學生比較會讀書,關鍵詞語都找到了。學生也能抓住幾個擬人句、作比較的句子,深入展開學習,領悟到了文章的表達方法,學生不僅能自己入情,更能體會作者的情感。
4、運用多種朗讀方式。在這篇課文的朗讀教學中,我運用了師生合作讀,同桌互讀,男女生賽讀、自己感悟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在這方面做的還是比較到位的。
5、課堂中時間的控制還不是很好。開始部分的課前鋪設耗費了時間,而后面的讓學生讀讀、想想、說說、寫寫中的說和寫展開的不夠。讀了課文,欣賞了圖片,其實學生是有很多感受想表達的,但由于時間關系,我給學生自我表達、展示的空間不夠。
回顧反思整個教學過程,總體氛圍創設得比較好,在整節課中能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對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努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其次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一節課下來,師生對“鄉下人家”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11
《鄉下人家》,美得就像一幅幅鄉村風物圖。庭院前紅瓜綠藤、庭院后的鮮花竹筍、自在的雞群鴨群、展現了一幅幅自然質樸、親切祥和的農家畫面。
如何讀出這樣的畫面,我在第一課時的初讀課文時主要分為兩步。一是在詞語的出示,我分為以下幾組:第一組為鮮花植物組。第二組是動物活動的一組,如覓食、搗衣、率領覓歸巢催眠……第三組是詞組,如別有風趣的裝飾、鮮嫩的筍、碧綠的藤、綠綠的濃蔭、獨特的風景……讀準字音、讀出自己的理解。為下文理解課文奠定情感的基調。
二是初讀課文后,我讓學生找出全文中那一句概括鄉下人家的特點。學生立刻找出:“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我問:“那作者筆下,都為我們描繪了哪些迷人的風景呢?”
有學生舉手:“有些人家,還在……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你能用簡潔的詞語來概括嗎?”
“門前種著許多花草。”
“就按你說的,門前種花草。”我把它板書在黑板上。
學生紛紛受到鼓舞,在位置上討論開來。我接著讓學生舉手講。(后來想想,這時讓學生自由討論,更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接下來,屋前搭瓜架、河中鴨嬉戲……一幅幅富有生機的畫面在孩子們的嘴里蹦出來。
把課文讀成一幅幅畫,正是語文畫中有文,文中有畫的體現。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12
這是一篇寫景的散文,文中所描述的鄉下人家,看似很貼近生活,但,真正細細分析下來,針對只有中段學習經歷的孩子來說,無論是學識水平還是生活閱歷,都不及真正體會到作家所描述的那種浸潤心扉的迷人,如果只是單單讓孩子生硬剖析字詞,那便又會演繹心口兩張皮的現象,這是語文的悲哀,因此,從“情緒”導入,讓其自然而然的順心入境,與文字接軌,自然無痕。
文章表面看似簡潔易懂,但絲絲縷縷,縱橫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散文式“形散神聚”,讓人有無從下嘴的尷尬。找到教與學,文與人,長與幼的幾處對接點,實屬難點,經過抽絲剝繭,終于從“種”字中提起經脈主線,順線而下,枝、莖、根、葉一蹴而就。頓有豁然開朗之式。
教學過程中更有動靜結合,生活與文本相結合的圓潤構式,使得整個課堂情緒激昂,氛圍活躍,學習過程輕松自如。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13
《鄉下人家》描繪了鄉下人家樸素的景致、祥和的氣氛、勤勞的生活,這些組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教學中注重自主閱讀,先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是:分述鄉下人家生活的幾個反面:植物——動物——農家傍晚生活,再感悟作者優美的語言,體會閑適的田園生活。本課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生詞,能正確拼讀“裝飾”、“雞冠花”“歸巢”等詞語的讀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帶領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優美的句段。學生品讀重點句段,積累優美語言,感受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風景是教學重點。從平凡的事物中展現鄉村生活的畫面,讓學生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從而產生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是教學難點:
一、高校課堂上課開始,首先出示本課教學目標,讓學生齊讀,理解。知道本課所學的內容。
二、生字詞是語文學習的工具。中年級同樣不能忽視生字詞的教學,在引導學生學習生字新詞的時候,以詞塊的形式呈現生字詞,讓學生描述畫面,連詞成句,給學生提供了多方面的運用機會,避免了解詞的機械和積累的無序,放大了生字詞的教學形式。
三、在學生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用詞語描述文中描寫的景物,利于學生理清脈絡,整體把握課文,感受鄉下人家清新、自然的美。
四、在品讀“雨后春筍”這一段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喜歡的句子,說理由,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抓住“探”、“成群”、“許多”等詞語體會雨后春筍生機勃勃的情景,然后通過引導學生誦讀、比較、想象,與筍芽兒對話,不僅使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實踐,更是靈性的涌動、情感的流淌、個性的張揚,富有濃厚的情感和韻味。
五、存在的不足,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應定位為引導學生讀通、讀準、讀順課文,整體把握文章的脈絡,本節課學生朗讀的量不夠,就過早地進入品讀課文的環節。應注意對學生進行通讀課文的訓練,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先把課文讀通、讀準、讀順。農村小學生,在小組合作的時候,表現得不夠好,沒有大膽交流討論,不過才四個學生一組,全班八個學生,課堂活躍不起來。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14
《鄉下人家》描寫的是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那房前順著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綠的藤蔓,門前空地上依著時令開放的美麗的鮮花和屋后伴著春雨從土里探出頭來的嫩筍,那覓食雞群,那嬉水的小鴨,那鄉下人家在門前的樹陰下邊吃晚飯,邊閑話家常,其樂融融,夜里伴著紡織娘美妙的歌聲甜蜜的進入夢鄉……這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使人如臨其境,仿佛在與鄉下人家一起享受鄉下人家生活的樂趣、這篇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下面,我來談談教學體會。
我所在的學校本身就處在農村,因此班上的同學大都來自于農村,但是他們有種“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覺、也就是說,對于鄉村田園風光,他們都習以為常了,所以就不太在意、盡管這樣精美的文質,也不能夠深深地吸引他們、但我還是試了一下。
這節課的一開始,我就先讓同學樣讀通課文,鼓勵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生活的美,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
接著,我帶領著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讀文感悟,學習寫法。所以教學時,我以讀代講,通過 “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教學。學生通過看圖、讀文、想象再朗讀的過程,已經能夠入情入境地體會鄉下生活的美好,多多少少地體會了自己深處鄉間的一種幸福感。
讓我感到遺憾的是:課堂中時間的控制還不是很好。開始部分的糾正字音耗費了太多的時間,而后面重點的讓學生讀讀、想想、說說,就展開的不夠。讀了課文,看了圖片,其實學生是有很多感受想表達的,但由于時間關系,我幾次打斷了學生。因此,我想課前預習的效果是很重要的,它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的效果。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15
《鄉下人家》是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下冊的的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主題是“走進田園,熱愛鄉村”,想要讓學生通過朗讀,體驗自然質樸的田園生活,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作者通過描繪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表達了對鄉村田園生活由衷的熱愛、贊美和向往。在本次研修中,我認真聆聽了元老師的課,收獲頗豐:
1、圍繞主線,展開教學
在課堂開始之前,元老師能主動親近學生,跟學生進行交流,為課堂的順利進行打下基礎。整堂課始終圍繞“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這一條主線來進行教學,給每一部分起小標題,展示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脈絡十分清晰,學生也能明白整堂課學習的重點,緊緊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學習效果不錯。
2、指導朗讀,以讀促悟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關鍵。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鄉下人家的詩情畫意,元老師在朗讀指導上下了不少功夫。在課堂上,學生采用多種方法朗讀課文,比如指名讀、合作讀、評價讀等等,通過不同的方式,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最為關鍵的詞語和句子,針對有疑問的地方進行反復朗讀,在朗讀中領悟作者的用意,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積累到自己的知識寶庫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元老師用心地將文中具有特色的內容與圖片聯系到一起,邊讀邊播放,創造出一個美好安逸的鄉下人家的情景,更好地幫助學生領悟課文內容,讀出該有的情感。
3、適時評價,關注學生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和諧的環境里思維才最活躍。在課堂當中,元老師始終以鼓勵、贊賞、期待的態度對待學生,在學生朗讀過后,給予適當的評價,并將方法穿插其中,使學生獲得表揚的同時,明白怎樣朗讀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恰到好處的語言,營造出了和諧、美好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豐富內心的情感體驗。
4、現代手段,豐富課堂
雖然我們的孩子生長在鄉下,由于年齡有限,也有看不到的鄉下美景。于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導入還是學習過程,元老師都輔以精美的圖片,讓鄉下美景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孩子們面前,在導入創設情境中,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精讀品析過程中,增加了課堂容量,提高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們看到了平時沒有看到的鄉下田園風光,孩子們的眼界開闊了,個性張揚了,為生活在鄉下而感到驕傲了。
總之,整堂課教學目標明確,關注學生實際情況,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輔以恰當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了一幅生動優美的鄉下人田園風光圖,使學生在朗讀的同時注重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以及熱愛生活的感情。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都應該從課文中發現美,使學生感受美,讓語文學習成為一種美的享受!
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600字 篇16
《鄉下人家》為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21課,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文章按照房前房后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學習本文的目的一是要引導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善于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
怎樣才能突出“引導學生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這一教學重點和突破“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勞動場面展現鄉村的美,了解課文在時空、時間上交叉敘述的順序”這一難點呢?課前,我認真的學習研究了教材,結合最近學校推行的郭思明教授提倡的生本教育課堂模式進行大膽的嘗試,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體,以教師輔導為主導”開展教學,從中得到了的啟示,獲得了感受。
一、自讀時想象畫面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要想讀通讀懂課文的內容,了解鄉下人家自然質樸、親切祥和的畫面,就必須多讀,讀通、讀熟。因此,在教學時,我設置了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讀,讓他們在自讀的過程中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中描寫的鄉村生活的畫面。
1、鄉下人家是怎樣裝點自己的家園的?
2、鄉下人家又是怎樣生活的?
3、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鄉村生活的美好,多讀幾遍,并畫下來。
通過初讀課文后,學生們不僅解決了字詞,感知了課文內容,對老師所提的問題也找到了答案,在交流時,同學們答道:
鄉下人家真會打扮自己的家園,他們在房前種瓜養花,屋后養雞養鴨……
他們也真會生活,在小河邊搗衣,在傍晚門前吃飯,在夜晚聽歌入眠……
二、自悟時體會情味
在初讀感受課文的基礎上,結合“抓住重點句段閱讀,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聯系生活實際理解”的讀書方法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找出作者描寫鄉下人家自然質樸、親切祥和的畫面的句子,多讀幾遍,在讀中自悟鄉下人家的情趣,感受鄉村生活的質樸、美好。
教學中注意突出“學生學習、探究合作”的特點,給學生一些思考的問題和討論學習的空間,讓他們在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作者善于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勞動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從而體會鄉村生活的美好,積累豐富的詞匯。
通過這樣的學習,收到了我班前所未有的學習效果。如,同學們在討論交流中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生1:從“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的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這個句子中我感到了鄉下人家獨特的風景美。
生2:我認為“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地理探出頭來”這個句子寫得最好,作者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竹筍迅速生長,如同淘氣的孩子和我們迷藏。
生3:“從他們的房前屋后走過,肯定會瞧見一只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大踏步地走來走去”這個句子寫出了農家小院動態的美,母雞愛小雞,公雞守家園,多有人情味。
生4:我覺得最有情趣的是在夏天的傍晚,他們和“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和諧相處親切自然,這是多么亮麗的一道田園風景啊!
三、自歸時升華提高
“歸”就是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
作者把鄉下人家的風景寫得如此之美,讀后,使人無限向往,這是與作者熱愛自然,善于感悟自然分不開的。學完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試著歸納一下。
聽到老師的問題,同學們可樂開了,有的說:“本文寫了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風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有的說:“學習了本文,我知道了寫作文要注意觀察身邊的人或事,注意抓住平凡、普通的事物來表現生活。”還有的說:“寫作時要注意寫好結尾,如:課文的結尾,他不但是概括了鄉下人家生活的美好,而且是對全文的總結,還點明了文章的中心。”
通過本課的嘗試,不僅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提高了語文素養,得到了學習鍛煉。我也感到了生本教育的優點,體會到了生本教育給我帶來的樂趣。同時,我還感悟到,只有改變教育觀,改變學習觀,改變教師觀,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前提下,以教師激勵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才能最大限度的促使學生快樂地高效地學習,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