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通用5篇)
三年級語文《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 篇1
《每逢佳節倍思親》是一篇文包詩的課文。課文最大的亮點在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的內涵及意境均通過課文表述出來。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古詩的教學和課文結合起來,展開一一對應的教學。
備課中,我將本堂課的目標預設如下:目標一、能把每一行詩和課文內容對應起來,并且讀順課文;目標二、能結合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并且讀好課文;目標三、能準確地朗讀古詩,讀出停頓感、畫面感,并能夠背誦。總體上,是按照讀順課文——讀好課文——有感情地背誦課文的主線進行的。相應地,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安排了如下三個教學環節:一為詩文建立聯系,讀順課文;二為借文理解古詩,讀好課文;三為由讀到背,內化理解。
在教學第一個板塊詩文建立聯系,讀順課文時,我主要是通過學生自學的方式讓學生在古詩和課文之間建立聯系。
上課伊始,在通過指名分別朗讀課文后,我出示了如下教學任務:
1、輕聲讀課文,體會詩和課文的聯系;
2、默讀課文,找出每一行詩分別對應課文的哪個小節;
3、自由讀——讀一行詩,讀一節課文。
這一個環節,主要是依靠學生的自學能力,一方面鼓勵他們自由朗讀,一方面要培養他們邊讀邊思考的能力。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主要通過巡視,及時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并適時地予以指導。在巡視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基本能夠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有稍個別存在困難,經過老師的簡單點播,學生就能夠理解。
教學第二個板塊——借文理解古詩,讀好課文,我主要是引導學生一一對應著學習。如第一行詩句“每逢佳節倍思親”和課文第一小節連起來學習,抓住“獨”感受作者王維一個人的孤寂,抓住“15歲”“兩年”體會作者離家年齡小、離開家遠的現實情景,學生聯系實際,很容易引發自己的共鳴,學生朗讀起來也就自然會流露出思念之情。同樣地逐一學習二三小節,學生對古詩的意境理解得比較到位。遺憾的是,在二三小節的朗讀過程中,學生沒有朗讀出情感的起伏。如第二小節,學生的朗讀未能呈現出人們過重陽的歡快和王維自身的孤獨,沒有一個情感的對比在朗讀中體現。
第三板塊、由讀到背,內化理解,主要是由學文轉移到學古詩。在學習古詩的時候,遵循著由讀到背的順序。在讀的過程中,又涵蓋著要求的`逐步提高。在學生自由讀,讀流利的基礎上,提出第一個要求——有停頓。讀出了停頓感之后要求提高——讀出畫面感。這一處,教師通過“獨”“少一人”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并能夠通過朗讀體現出來。在這三處讀中,我有意識地叫了同一名學生來朗讀,而這名學生的基礎在班級處于中下游。通過這個有代表性的樣本學生的表現,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孩子在朗讀上的進步。當學生能讀流利、讀出停頓、讀出畫面感了,我再引到背誦的層面,這樣子,通過反復的練習,學生的背誦已然水到渠成。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課,我主要是通過氣氛的營造,語言的感染來和孩子讀文、品詩。還有做得較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說在讀的時候,教師可以恰當地進行范讀,在畫面想象時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通過學生來說出他們腦海中的畫面……這些不足之處對于今后我在教學文包詩的類似課文時,會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三年級語文《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 篇2
《每逢佳節倍思親》是一篇以“文包詩”特殊形式出現的文章。在課文中不僅呈現了王維的曠世之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而且通過一個故事的形式來形象地解釋王維的這首詩,故事融入了作者年少離鄉,適逢重陽,遙想親人的深深情思。課題是一句王維思親的千古絕唱,道出了多少游子的心聲!讀著文章,這種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下面,就執教這堂課,淺談一些自己的體會:
一、扎扎實實進行字詞教學。
中年級的詞語教學是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從教材來說,它是組成文本材料的基礎;從語文學習來說,沒有新的詞匯的吸收和內化,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就顯得蒼白而空洞;從學生學情分析,中年級介于低、高年級之間,是由以識字、寫字為重點向閱讀體驗為重點轉化的重要年段,因此中年級的詞語教學是閱讀教學中重要的一環。本課的教學是第一課時,我在預習檢測環節沒有像教學低年級那樣把所有的詞語全都拎出來逐一講解,而是選取了文中最重要的四字詞語進行歸類整合,分成兩類用紅、藍兩色標出。先讓學生通過同桌合作朗讀,互讀互評,理解意思,再通過開火車讀檢查合作效果,并通過出示“根據解釋說出相應的詞語”檢測學生對詞語意思的理解。其中,“茱萸”這一植物學生比較陌生,我就出示圖片及文字資料幫助學生認識。根據平時的教學經驗發現,學生對“興高采烈”的“采”和“五彩繽紛”的“彩”比較容易混淆,我就把兩個字的意思列出來,教學生根據意思去辨析,并通過“選字填空”的練習進一步鞏固掌握。我想,這樣的詞語教學有所取舍,注重音、形、義的結合,能讓學生印象更為深刻,從而更有效地積累詞語。
二、以題入手,詩文對照,感悟詩境。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篇課文是蘇教版語文教材新創的特色鮮明富有創意的一種新型文體——文包詩。這類課文往往通過生動的描述,形象地展現詩歌的寫作背景、具體內容和豐富內涵,來幫助小學生走進詩歌的意境,從而感受到中國古典詩歌的動人魅力。實踐證明,“文包詩”是古詩教學中一種具有多種教育功能的好課型。在教學中,我注重“文”、“詩”對照,尋找文與詩的內在聯系。在預習展示環節,我由課題引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檢查學生的朗讀,并幫助他們理解詩題的意思。在“細品思念,感受孤獨”環節,我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出與前兩句詩的內容相對應的自然段,然后出示學程單,讓學生仔細品讀句子,圈圈關鍵詞,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自己從中讀懂了什么。在充分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開展合作交流,學生基本能抓住“15歲”、“已經兩年了”、“京城長安”,感受到王維年幼離家身為異鄉客的那種孤獨。最后引導學生從“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重陽節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這句話,扣住“更加”一詞,理解“倍”字,初步感受王維無法和家長團聚的遺憾以及對親人深深的思念。這樣,將“文意”與“詩境”對應起來,引導學生披文入境,自讀自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入境”“妙悟”,升華內心的情感。
三、情感對比,想象練說,體驗詩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重在抒情,所以只有真正調動了學生的情感,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才能觸動學生的心靈,真切地體會到詩人的情感。教學中,我在多處進行了情感對比,引導學生潛心會文。如第一處對比:開課時,由“佳節”導入,喚起學生對過節時團聚、開心的心理體驗,體會甜美的親情溫暖。當學生們談得正開心時,我說:“歡度佳節是多么令人高興的事呀!而唐代有位詩人,在重陽佳節這天,卻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出示: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佳節的快樂與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形成對比,使學生有隱約的情感體驗。第二處對比:在學習第一自然段小組展示時,讓學生把自己的年齡和王維比較,談談自己離開家的經歷和感受,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移情入境,從而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王維當時年紀小、離家久、離家遠,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孤獨。第三處對比:第二自然段中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與王維當時的處境對比。我設計了想象說話練習:“讀著讀著,我仿佛看到了 ,又仿佛聽到了 ,真是呀!”在學生進行表達時,老師與學生互動,說此刻王維在哪里干什么。通過這樣的情境想象,互動對話,學生的情感與文本、與詩人的情感交融,對王維孤身一人在外求學時,眼見別人家團聚而自己卻不能與兄弟們團聚的孤獨感和思鄉情便有了更鮮活形象的感受。
四、吟詩抒情,品味詩韻。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因此,語文教學就應激發學生對中華古文化的興趣,通過誦讀和積累,讓精美的語言和古人質樸的情懷在孩子們的心中積淀起來,陶冶其性情,提升其文化素養。詩是中國的文化的一種表現,有著非常豐厚的含義。要讓我們的孩子覺得語文有吸引力的,那首先應該設計好教學語言。整堂課,我的語言也盡可能體現語文味,充滿感情以此來吸引學生。通過由淺入深,詩文結合,引領學生自由出入于古詩詞與現代文兩個不同的文化殿堂,同時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誦讀。誦讀的形式很多,如指名讀,男女生分句讀等,把人們登高游玩的快樂,王維內心孤獨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最后配樂吟誦整首詩。有了學文時豐富的情感積淀,學生的動情誦讀水到渠成,朗讀成了他們表達情感的內心需要,從而一步步品出了詩韻。
整個教學過程雖然閃動著一些亮點,但也存在著許多不足:
1.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老師牽著學生走的現象還比較明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小組合作展示的環節,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放手讓學生去說。
2.課堂的調控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不能一味地關注自己如何去完成教學任務,而要更多的去關注學生。評價要及時,面對學生的回答,在上課時,我也會隱隱約約地感覺到自己有時候真想好好地夸他一番,可是話到嘴邊,卻想不到用什么樣合適的話來表揚他。我更多的是在想自己下一個環節的設計或者說我事先的準備,而忽視了課堂上的生成。要想做好這一點,還需要大量的積累和學習。
3.語言不夠精煉,總是要重復學生的回答,不能很好地把握生成的時機,在講課的過程中,出現了不應該有的廢話。教師語言的感染力還可以更進一步增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還可以更豐富些。
三年級語文《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 篇3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記得早在教學《練習4》中的“處處留心”時,教學到“重陽”、“老人”、“登高”這些詞時,就已經和學生一起背誦過這首詩。所以這篇課文的教學,我從這首詩開始。
師:重陽節是什么時候?
生:九月初九。
師:有一首關于重陽節的詩,誰記得?
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師:你能背嗎?
生:能。(生背誦)
師:還有誰能背?(教室里一大片的同學把小手舉得高高的.)
師:既然有這么多的同學都會背,我們一起來背!
生一起背。
師:同學們背得既正確又流利,但是我認為有一個最大的缺點,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生:沒有讀出感情。
師:你認為這首詩表達的是詩人怎樣的感情?
生:這首詩表達的是詩人思念親人的感情。
生:還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
師:回憶一下,老師以前對你們說過的話,怎樣才能讀出感情呢?
生:腦子里要出現詩中描寫的畫面。
生:可以把自己當作是王維。
師:回答得真好!不過不僅僅是可以,而是一定要把自己當作是王維,和王維一起思念親人、思念家鄉。誰來讀一讀?
生讀。指名對比讀。
師:女同學讀一遍。(女同學讀)女同學讀得不錯,男同學也來讀一讀,好嗎?(男同學讀)
師:同學們還記得老師說過,文字是有溫度的嗎?有些句子,讀了后讓人感覺很高興、很愉快,心里熱乎乎的,而有些句子,讀過后讓人感覺很難受、很傷心,心里有些冰冰涼的感覺。誰能告訴老師,這首詩的溫度是熱的還是涼的?
生:涼的。
師:你能把文字的溫度讀出來嗎?
生讀。
師:讀得不錯,真的讓老師感覺到涼颼颼。大家一起用這樣的感情來讀一讀。
三年級語文《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 篇4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篇文章通過一個通俗易懂的故事形象化地解釋了王維詩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抒發了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佳節濃濃的思鄉之情。
我用“同學們喜歡過節嗎?為什么呢?”導入,喚起學生對過節時團聚、開心的心理體驗。當學生們談得正開心時,過渡“看來,大家在過節時都是開開心心的,不過,唐朝有位詩人(課件詩人背影)在重陽佳節這天,卻道出了這樣的感嘆:(課件“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佳節的快樂與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形成對比,使學生有隱約的情感體驗。
然后用“你離開過你爸爸媽媽一段日子嗎?多久?心情如何?”感受王維的心情。
第二自然段中把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與王維當時的心情對比:“這樣的情景,你有過類似的印象嗎?”體會“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并要求學生:“能和你身邊的同學配合著演演嗎?”讓學生回顧生活中這樣歡聚過節,興高采烈游玩的經歷,體會王維孤身一人在外求學時,眼見別人家團聚而自己卻不能與兄弟們團聚的孤獨感和思鄉情。可惜為了節省時間,這里的表演沒有到位,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對體會情感作用不大。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整篇文章情感積淀的關鍵環節。這一段中詩人回想以前和兄弟歡聚登高的時刻,再回到現在與兄弟們天各一方不能相見,在這兩種情感對比的設計中,由我范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再次情感的落差使得學生情感流露,欲要表達。此時,回到詩文,視頻中播放錄音朗誦詩歌,并且配以生動的動畫,讓學生評評朗誦者讀得怎么樣,再加上背景音樂學著吟誦詩文,就顯得字字傳情,聲聲動情了,而且能在課堂上就把詩歌背誦流利,而且有感情。
為了幫助學生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作業中提出:“每逢佳節倍思親”,有這樣感嘆的又豈止王維一人呢?我國歷代就有不少詩人借詩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情感請大家下課后找一找這類詩作,選擇你喜歡的一首讀給大家聽!目的是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有材料可收集。
最后沒能把詩文再完整清楚的結合理解一下,這是本堂課最大的失誤。
而且總體感覺,還是老師教授的內容大于了學生表達的內容,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吸取教訓,加倍努力!
三年級語文《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 篇5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蘇教版語文教材新創的一種新型文體——文包詩,詩中有文,文中藏詩,文詩相融,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王維獨自身居外地,在重陽節這樣的佳節里那份濃濃的思鄉情懷。課題就是一句王維思親的千古絕唱,道出了多少游子的心聲!
課堂一開始,我先讓學生讀課題,并告訴學生這是一首千古絕唱,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前晚的預習試著用書中的句子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在大體里了解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重讀課題。接著我出示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請孩子們讀古詩,這時他們只是準確流利地讀,而我的目的也只是讓學生整體感受這是王維的思親之作。在讀的基礎上,我帶領學生緊接著走進課文,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古詩,感受王維的孤獨與無奈!最后在理解思緒萬千的基礎上,再次出示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通過老師的配樂泛讀,指名讀,齊讀使學生走入王維的內心,把他的孤獨,無奈,悲傷讀出來!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后反思
本文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詩句“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思,而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正好是對這句的最好詮釋,因此在教學時我設計了引讀: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王維獨自一人在他鄉作客,很想念家鄉的親人,于是便這樣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年又一年,重陽節又到了,王維還是獨自一人在他鄉作客,他更家想念家鄉的親人,于是再這樣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兩年過去了,年復一年,年年如此,佳節到來思鄉更切,他依然這樣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通過層梯式的步步引讀,使學生透過這“一年一度”這個平談的數字感覺到作者思鄉的內心世界,思鄉之情隨之升騰。隨后我創設情境,如果你在異鄉,你會在什么情況下更加思念自己的親人?有的孩子說:“我會在過節的時候思念親人。”有的學生說:“我會在看到別人一家團圓的時候特別思念親人。”那么此時此刻,你看到這樣的情景,你的心情怎么樣?你會怎么想?王維呢?”通過這樣的角色轉換,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使學生真正的走進文本,效果不錯。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以文包詩的課文。就該課的課程資源來說,應該很好地利用課文來理解古詩,深入體會思想感情。我教學這一篇課文后作以下幾點反思。
一、品讀激情,情感共鳴
《每逢佳節倍思親》一文蘊含著濃濃的思鄉之情,我們只有通過品詞、品句和品讀才能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共鳴。因此在教學時我作以下朗讀指導:(一)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緊扣“兩年”一詞,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現實生活事例進行對比,結合學生平時離家時間幾天就覺得很想家人了,跟作者離家“兩年”對比。通過對比,學生理解了“兩年”確實很長,作者也更想家鄉和親人。進而指導學生品讀“兩年”的語氣,以突出作者離家之久,思家之切。(二)學習第一、二自然段后,讓學生相應找出作者用來表達這兩自然段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時,設計了邏輯引讀: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王維獨自一人在他鄉作客,很想念家鄉的親人,于是便這樣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年又一年,重陽節又到了,王維還是獨自一人在他鄉作客,他更家想念家鄉的親人,于是再這樣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兩年過去了,年復一年,年年如此,佳節如期而至,思鄉肝腸寸斷,他依然這樣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通過層梯式的步步引讀,使學生透過這“一年一度”這個平談的數字感覺到作者思鄉的內心世界,思鄉之情隨之升騰。此時多作任何的分析都是多余,惟有這朗朗的書聲才能表情達意。我想這就以讀代講的魅力吧。
二、講寫結合,訓練表達
由于是由文入詩,文中的意思與詩中的大概一致,在學生理解課文中與之相對的詩句后,相機安排了一個講寫結合的訓練。先讓學生結合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話來說說每一句詩的意思。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動筆寫寫每句詩的意思。這一說一寫,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符合語言訓練的規律。著名教育家張志公先生曾說:要帶領學生在語文課堂里走一個來回。來就是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回就是從思想內容再到語言文字。前面部分是學習短文引出思鄉之情;后面講寫結合則是由思鄉之情回到語言文字的訓練。即是思鄉之情是通過哪能些語言文字來表達的。
三、課外延伸,增加積累
學習這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之后,設計了向課外延伸這一環節。思鄉之人何止王維?我國從古至今有許多漂泊在外的游子時刻思念家鄉和親人。請聽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聽聽他們傾訴思念家鄉、親人之苦。先讓學生自由朗讀,找出思鄉的句子,體會作者思鄉之情,最后齊讀,達到情感共鳴。以一思鄉主題,引出一組思鄉古詩,讓學生在學習一文時,認識更多的同類古詩,最后還安排學生搜集其他思鄉之情的各種文體的文章,在班上交流。使閱讀量的積累達到質的變化。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讓“經典”詩文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學生可以直接從大量的語言材料中感受古詩的規律和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逐漸對古詩學習產生興趣。用詩文誦讀等形式讓學生增加自己的積累,豐富學生的知識,促進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