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通用14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1
林斯基說過:“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這節課,我借助美麗的范文,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受到熏陶,收到了教師與學生共同雙贏的效果。但自己的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煉。課堂教學中,點撥語、評價語等語言設計,還不夠到位,必須好好斟酌,應該更有針對性。今后要努力發現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優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規律,語文教學中應創設情境,寓教于樂,寓教于美中,實現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的和諧統一,讓學生借助美文,走入美的境界,與文章共鳴,與人物共樂。在聽說讀寫訓練中陶冶感染,潛移默化的受到審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讓學生知道哪是美的,為什么是美的,如何去欣賞美,如何去創造美,這才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真實目的。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2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贊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麗。全文分兩部分,第1部分(1~3)自然段,看荷花。第2部分(第4、5自然段)通過想象進一步描繪了荷花的美麗。
教學本課我引導學生多層面的了解文本內容,通過欣賞荷花美,品讀荷花美,邊讀邊想象荷花美,使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了共鳴,獲得了審美體驗。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出示《荷花》圖片,請大家邊看邊想,你看到了什么。揭示課題。學生交流后引入:課文中的我又是怎樣看荷花的?請大家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
二、充分誦讀,激活語感。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再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描寫、表現荷花的“美”。學生的自主選擇,隨機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感知:聞到清香、觀察形狀、欣賞姿勢、想象情景、回到現實。以“哪一段最具體地寫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學習,這段具體而生動地展現了荷花的形狀美,學生最感興趣。邊讀邊想這一段,你覺得這段話中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說說你的體會。引導學生抓住寫荷花特點的詞語教學寫荷葉的句子,通過看圖,指導有感情讀,想象一池荷葉長勢之美。而“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進行教學的,通過課件直觀演示后,讓學生給“冒”字換個詞(長、鉆、伸、露、探、沖),理解“冒”的意思,再讓學生說說從“冒”字你體會到什么?(“冒”寫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生機盎然,又寫出了荷葉的茂盛。) “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后想干什么?”組織學生想象寫話。隨著對荷花形象理解的深入,情感的交融,學生的情感被激活了,無窮無盡的贊嘆充塞于胸腔,他們迫不及待的想抒發自己的情感。有的說: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有的說: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鮮的空氣。有的說: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在盡情地展示自己的美麗容貌......最后,讓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想象相應畫面。這樣的教學設計,既鍛煉學生想象力,又訓練學生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可謂一舉三得。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3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因此,閱讀教學的整體構架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句段的訓練為“緯”;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必須堅持“重感悟、重積累、重運用”。因此在教學《荷花》第一課時,我注重圍繞上述教學理念開展教學過程。
一堂新授課,導語的設計至關重要。所謂“萬事開頭難”也就是這個道理。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梁。通過橋梁,師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話所說的“良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用謎語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調動了學生情緒,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
在讀中整體感知。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隨機引導學生對課文脈絡(聞到清香——觀賞形狀和姿勢——想象情景)進行整體感知。從全局出發了解了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
在讀中有所感悟。在學生充分誦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教師引入:“是荷花的清香把作者吸引到荷花池邊,作者又是怎樣寫荷花的呢?”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2段課文。邊讀邊想,你覺得這段話中哪個句子或詞語寫得特別美,說說你的體會。” 隨后組織匯報交流。這樣充分讓學生自讀課文,潛心品讀了美的語言。
在學生交流匯報的過程中,適時地引導學生對“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做出多元解讀。體現了“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讀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之意圖。
最后,讓咱們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貫注地來看看美麗的、動人的荷花。看后鼓勵學生自由起立發言。說說“此時此刻,此時此景,你想對冒出來的荷花說寫什么?”針對這一富有靈性、創造性的誘導,學生用心傾訴,真情流露,既是心靈的獨白,又是個性的張揚,使作者、學者、教者融為一體。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4
《荷花》描寫了公園里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前,我先讓學生用平時積累的語言形容以前所見到的荷花的樣子,之后用課件呈現荷花圖,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讓學生首先在視覺上感受到荷花的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便走進課文,體會這篇課文描寫荷花的優美語言。
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在掃清生字障礙后,從文中找出自己認為把荷花寫得很美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荷花美在哪里,作者為什么能把荷花寫得這樣美?在交流時,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用得好的“冒”字,以此感受作者語言的精到,然后用不同的圖片展示荷花開放的不同狀態,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通過不同的讀書形式激起學生的讀書興趣,通過個人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荷花的美麗,也幫助學生盡快背誦,這一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位,也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詞匯的積累。
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語言訓練的環節:在學習完第二自然段后,我讓學生根據我提供的圖片想象白荷花還會有哪些不同的姿勢,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說話,學生有的說出了“有的躲在荷葉下,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說“有的一朵靠在另一朵旁邊,好像在說悄悄話”,有的說“有的三段荷花緊挨在一起,像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的說“有的荷花歪著頭,像在和蜻蜓說悄悄話”,有的說“有的荷花靠在荷葉上,像在享受溫暖的陽光”?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讓我很驚喜。
這節課,我借助美麗的圖片,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受到熏陶,可以說達到了教師和學生雙贏的目的。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5
語文教學不單單是傳授知識,還應該是一個實踐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上,老師給學生一根拐杖,扶著孩子們去自主閱讀,掌握閱讀的方法,和作者和文本去對話,教學中注重評價,評價不是去給出一定的標準,而是去促進學生的進步,語文教學還應該是激勵,喚醒和鼓舞,喚醒孩子們的美好的情操,有正確的價值觀,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還有養成良好的審美情趣。低年級段的語文教學以識字教學為主,慢慢開始滲透這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一、感知文本內容和語言形式的內在聯系。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學。
1、關注課題和語言前后間的.聯系。
課堂上從一個整體感知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讀課文,感知文章主要在寫什么,比如《荷花》這課中,讓學生找找哪幾節在學作者看荷花,從而引出第二節寫看荷花的內容,給學生淺淺地感知作者的語言形式,謀篇布局,了解課題寫荷花,就是這篇文章主要的內容,作者就是圍繞荷花寫了一件事的。文章的第一節就是寫作者聞到荷花的香味,然后第二三兩節寫了作者跑去荷花池邊看荷花,第四節寫了作者看荷花時的想象,他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朵荷花,引導學生以后在寫話時也能有題目和文章內容間相互聯系這樣的意識。在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明白小節與小節之間的邏輯關系,作者怎樣用這幾個小節把他要表達的內容說清楚,感受他遣詞造句中的美感。
2、關注典型的語言形式。
識字是詞語的積累,不但要知道字怎么寫,詞語什么意思,還要明白詞在文中的意義,聯系前后的語境去理解詞的意思,有些關鍵詞還要明白作者用這個詞想表達什么情感,然后把這個理解用朗讀感受出來。根據課文特點,本篇課文采用了“大分散,小集中”的識字方法。“挨挨擠擠”、“大圓盤”結合語境學習,在讀準音的基礎上,通過教學圖片及時點撥,關注字義,并在理解的基礎上感受作者用詞的精妙。“展開、嫩黃色、蓮蓬、破裂”都在描寫白荷花的句子中,采用小集中的方式呈現。
《荷花》一課中,看圖理解“挨挨擠擠”寫出了荷葉的又多又密,“大圓盤”寫出了荷葉的形狀,“碧綠”寫出了荷葉的顏色,然后,用自己的朗讀,把這種感受讀出來,也感知作者寫荷葉時,是從哪幾方面來寫清楚的。描寫荷花的句子,老師引導學生通過看圖片,來了解不能姿態的荷花,感受作者怎樣將初開的,正在開的,和將要開的荷花寫清楚的。學生感知了關鍵詞后,要嘗試學著作者的樣子,用關鍵詞表情達意,造句就是這樣一種形式,學生在造句中有些問題,比如句子較簡單,不能將一句句子寫得有美感,語言很蒼白,比如句子不通順,不符合語言邏輯,再比如真正想表達的意思不明確,圍繞要造句的那個詞寫的句子很簡單,其他內容太繁瑣,以上問題,都是學生對表達的不熟練,需要長期的表達,指導和引導,慢慢積累一定的語感。如果將造句比喻成布云彩,那寫作就是云彩下低落的雨滴,你不知道哪朵云彩能下雨,但慢慢地積累,才能期待有一天學生能才思泉涌。
二、注重評價,開展以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
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教育對象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因此語文教學過程性評價應重在促進評價對象的轉變與發展,要將評價貫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
1、圈劃的評價。考慮到《荷花》是“讀課文圈畫詞句”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所以畫出描寫白荷花的句子時,是以“出示要求——讀句——畫句——反饋——評價”的過程進行指導,出示要求,通過清晰的要求引領,讓學生明確劃句子的要求,并以學生反饋,學生的評價,評價時指導學生根據劃的要求來進行互相評價,再次明確畫句方法,最后以完成評價的方式自查,鞏固畫句的要求和方法。學生在這樣的評價過程中掌握了技能。
2、朗讀的評價。朗讀是在熟讀課文的預習基礎上進行的。讀好生字的讀音,同學們做做小老師來識記新字后,交流記生字的字形得方法,給生字找找朋友后,就要孩子們把段落讀正確了,讀的過程也是以學生的評價為主,先明確讀正確要做到讀準音,不添字,不漏字,然后根據這三點來進行朗讀評價。這樣的教學,老師把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自由表達。
語文學習應注重聽說讀寫的相互聯系,注重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教師要研讀教材,進行學生學情的分析,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基礎,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開展生動有活力的課堂,讓學生對課堂充滿期待。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6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贊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風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它的語言文字美,描寫的景物美,產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感情朗讀以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激發學生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圖,形象地描繪了幾種不同形狀,不同姿態的白荷花和碧綠的荷葉,色彩清麗,充分展示了荷花潔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寫圖,準確生動地展現了荷花初放、盛開、花骨朵兒的三種形態。在教學第2-3自然段時,我充分利用這兩幅圖,讓學生圖文對照通過觀察圖畫,品讀課文,點燃他們情感的火花。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7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課《荷花》,本文作者通過描寫自己去公園看荷花的情景,表達對荷花的頑強生命力及高潔品格的贊美,同事也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去描寫荷花的姿態。在教學第二課時,我引導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仿寫其他的花。首先我讓學生熟讀課文,了解作者是怎樣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描寫荷花姿態的,分成了幾種?學生很快就歸納成三種,一種是沒開的,一種是開了兩三片花瓣的,一種是全開的。接著我又讓學生想像,荷花池中除了這三種姿態的荷花,還有沒有其他的荷花?如果你是荷花,你想以怎樣的'姿態站在荷花池中呢?學生的思維被打開了,有的說:“有的荷花低著頭,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說:“有的荷花仰著頭,挺著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麗的姿態。”有的說:“有的荷花在風中翩翩起舞”·········然后我讓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連起來說其他姿勢的荷花。接著我讓學生想像一下,說說其他花的三種姿態,學生很快就能舉一反三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上語文課其實就應該多讓學生去開動思維,把課堂交給他們,讓他們去說去思。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8
一、從解讀文本開始下功夫:
1、默讀三遍,在自己有感悟的地方做上勾畫、批注。
2、讀作者葉圣陶的生平、事跡。
3、讀葉圣陶寫景的其他文章,了解他的寫作風格。
4、熟讀成誦。
5、讀教參和本年段的課程標準,對比自己確定的教學重難點與教參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
二、在教案設計上下功夫:
1、根據前面對文本的解讀,自己設計教學環節。
2、閱讀網站上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
3、第二次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做修改。
三、課件制作上下功夫
根據制定的教學方案,量身定做課件,力求突破重難點。
四、課后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對文本整理把握較好,使學生對文章脈絡清楚,無形中熏陶了學生對習作時材料的選取與安排。
2、描寫荷花姿勢的段落運用豐富的荷花圖片,和動作輔助理解,學生當堂就能有感情朗讀并背誦。
3、進步最到的就是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很及時,有了實效性。
(二)不足之處:
1、由于急于解決本班學生習作基礎較差的現狀,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強了寫法的指導,顯得講解過細,讀的不過多,不過到位。
如:描寫荷葉和荷花的第二自然段,指導了孩子們按從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但是在體會“冒”時,就顯得引導得不夠。
同伴建議:
先學習荷花的三鐘姿勢,再出示帶“百荷花在這些荷葉之間冒出來”這個句子,提問:這個句子中你覺得哪個詞用的最好?為什么?然后在引導孩子聯系描寫荷葉的句子去理解,去體會。之后反復聯系朗讀。
2、文本解讀還有不到位的地方:
(1)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對于“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在利用動作輔助理解背誦的時候,忽略了手型要突出“飽脹”,致使學生對這種含苞欲放的姿態體會不夠。
(2)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在我解讀文本的時候我只解讀出了,“活的畫”就是指這一池的荷花,而沒有從充滿生命力這個方面去解讀。
(三)讀寫結合課型以后的上法
1、前面的課時已品讀感悟位重心,不在寫法上占據太多時間。
2、在回憶、總結課文時在加入學習作者寫作方法的指導。
3、在文本解讀上還要在下功夫,收集不同教師對同一文本的解讀。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9
自提倡素質教育到全面貫徹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閱讀教學中我們欣喜的看到,課堂活起來了,個性突出來了,創新多起來了,這是新課標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觀的體現。但縱觀目前的閱讀教學案例不難發現人們對“課改”環境下教學還存在著一些誤區。
一、重基礎,“寫字教學”貫穿始終
目前閱讀教學追求“個性”“創新”成了一股時髦的風,“寫字教學”常常被人們忽視,平時的教學中尚能在課尾提一提并布置學抄寫默寫,但在“課改”研討課之類的閱讀教學中越來越成了麟毛鳳角了,生怕學生的“創新”的熱情,弘揚的個性受到它的破壞。在教學中“寫字教學”我很重視,而且貫穿在整 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把課文中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劃下來,然后指名學生把自己劃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并相機進行寫字指導。
二、讀書要讀出“味”來
以前的閱讀教學往往以“講解”為主,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權利,現在的一些閱讀教學則因追求“創新”和“個性”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機會。《荷花》的教學為“呼喚回歸閱讀權”的閱讀教學
首先是熟讀課文。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于老師要求學生再品讀課文。在細細“品讀”讀出“味”之后,再讓學生美美地讀課文讀出“美味”來。
三、適當的“創新”
適當的“創新”或說“創新”要適當。“創新”是好事,是課改倡導的核心,但在一些課堂上,常常一“創”不可收拾,沾邊的不沾邊,恰當不恰當的統統稱之為“張揚的個性”,有“創新”。歸究其原因,這是沒有在扎實的基礎上追求“創新”,沒圍繞文章或字、詞句、段的中心意思去“創新”。學生通過“熟讀”“品讀”“美讀”課文,與“文本”進行了扎實充分的.對話,創新思維非常活躍,產生的創新成果也與“文本”相貼切。
以上三點是本節課的教學產生了魅力,使學生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10
教學反思包括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后反思。下面是關于三年級語文課文的教學反思范文《荷花》教學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荷花》教學反思
《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這篇課文是現代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的一篇抒情散文。這篇課文通過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清新美麗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這篇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是語言樸實簡潔,想象豐富,富于感染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感染了我們,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浮現在眼前的一池美麗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體驗。
為此,我針對課文特點和學生認知特點執教了此課,現反思如下幾點:
一、課前準備充分,有效收集集料
授課前,不僅充分研讀教材、認真閱讀《教師用書》,較準確地把握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而且制作了課件,更重要的是課前布置了學生預習,讓學生收集有關“荷花”的文字或圖片資料。在執教時,適時地展示資料,包括文字的和圖片的。文字資料的展示,不僅讓學生對荷花有所了解,而且對其根莖(藕)、蓮蓬、蓮心等都有初步認知。實物圖片的展示,主要展示了荷葉、各種姿態的荷花、蓮藕、蓮蓬、蓮子、蓮心等,讓學生對其不僅有了感性認識,而且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學生更好地朗讀感悟課文做好了鋪墊。
二、理清課文脈絡,整體把握課文
如果在初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略,有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品讀課文、升華情感。這篇課文層次分明,思路清晰。為此,執教此文時,讓學生在初讀感知文章的情況下,理清文章脈絡: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去公園看荷花;第二段(第2、3自然段)描寫荷花生長的各種優美的姿態;第三段(第4、5自然段)寫自己觀荷花時的想象和感受。而后,在“朗讀感悟”環節中,引導學生逐步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從而升華學生情感:愛美之情趣和熱愛大自然之情感。
三、抓住關鍵詞語,激發學生想象
精準的用詞、生動的描寫,是文章精妙之處。執教中,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品讀優美語句,同時激活學生想象,領悟作者情感。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冒”字用得好在哪里?通過觀賞圖片、朗讀感悟去感知、去感悟:“冒”原意是液體或氣體往外或往上涌,這里是形容在一片綠色的荷葉中,白荷花突現出來的意思,形象地表現了白荷花的艷麗奪目、卓爾不群,格外引人注目。再如,“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課真了不起”一句中的“一大幅活的畫”,品讀中,讓學生想象一下“活的畫”是什么樣的?激勵學生展開想象:這幅畫呀,色彩多、姿態多,還得是活的,這么好的畫兒是“大自然”的杰作呀,那大自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就這樣,引導學生和作者一起,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進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
總之,這堂課比較成功,我教中以情代情,學生學中入境入情,較好地達成了這一課例的學習目標。然,也有不足之處,如:課堂節奏控制不夠到位,有的學生還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11
1.今天講課內容忘記錄音,基本上回憶的內容差不多。在今天的課堂教學中,感覺還是不夠完美,首先是PPT,已經講到了荷花,但是忘記播放前面荷葉的PPT,只能再返回,做一個回顧。
2.第二個是在講“冒”這個字,之前在四班試講的時候,因為四班的課提前講過這篇課文,所以在四班講課的時候這個字的講解比較順暢。因為五班的孩子沒有提前講過,所以在這個字的講解中需要多一些的引導。
3.最重要的這幾課的講解沒有完全講完。后面設置的內容是古詩詞積累、配樂朗誦。總結是在第二自然段的`講讀中過多。隨文識字,講了一個“蓬”這個字,不夠細致。
4.總而言之,在講公開課的過程中,課堂的生成非常的重要,雖然在備課的過程中,已經設想到學生的部分內容,但是學生在課堂上還是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說備課十分的重要。對于教材的解讀也是十分重要,解讀教材對教材的熟悉度了如指掌,學生的任何一個意外的回答,都能夠不漏痕跡的處理化解,這樣的課才是真正的好課。
5.他人反饋:瑞琴老師說,這節課比上節課成功,雖然結尾沒有講完,但自然結束,不突兀。準備明天再去向她請教;文娟是同事了兩年的同事,她覺得我這節課設計的很完整,講的也比較出彩,和之前的課堂上講的內容相比,進步很大。三個新老師肯定了班里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水平,同時肯定了班里學生的紀律。俊會老師說這節課特別穩。
下周還有可能講區里的示范課,我覺得自己還得再備一備課,做到更完美。同時我也覺得明天要去問一問其他老師聽完我的課的內容,這樣才能促進自己的不斷進步!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12
教學目的
一、認識白洋淀地區人民的抗日斗爭生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忱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二、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
三、培養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設想
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的作用。
難點:以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為突破口,提高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本文是課內自讀課,要求學生掌握學習小說的一般方法,即根據小說的特點,從環境描寫、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進而理解小說所揭示的主題。
三、本文確定為“文學鑒賞課”,采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進行師生雙向交流。
四、因教學時間限制,僅就“夫妻話別”前的景物描寫和“夫妻話別”時的對話描寫進行鑒賞討論。其他景物描寫和對話描寫,只能靠以練代講,“舉一反三”。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布置課前預習。
1.全文已空行標明是三部分,用簡潔、含蓄、連貫的語言給各部分加個恰當的小標題。
2.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百字左右)。
3.小說的故事情節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篇小說的三個部分各屬于哪個階段?
二、上課開始時提示本課主要教學目標 :
1.認識白洋淀地區人民的抗日斗爭生活和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
2.掌握學習小說的一般方法。
3.理解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的作用。
4.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三、檢查預習。
1.全文三部分的標題:
(1)夫妻話別(2)探夫遇敵(3)助夫殺敵
2.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
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淀,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為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抗日游擊戰士。
3.夫妻話別(開端)
探夫遇敵(發展)
助夫殺敵(高潮、結局、尾聲)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13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贊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課文中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風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教學“看”的部分,我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理一理作者觀察荷花的順序,學生一看就了解了作者是先總的觀察,再細致觀察,先觀察荷葉,再觀察荷花。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描寫荷葉和荷花的句子作了詳細分析。我讓他們說說荷葉有什么特點?是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相機板書:荷葉:多(挨挨擠擠、一個個)、美(“碧綠”是寫顏色美、“大圓盤”是寫形狀美。接著,又讓學生看看課文中寫了荷花的幾種姿態,相機板書:荷花:半開或蓓蕾初綻(才展開兩三篇花瓣兒)、全開或含苞怒放(全展開了)、將開或含苞欲放(花骨朵兒)
教學“想”的部分,我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的原因和過程,交流作者是如何放慢鏡頭表達自己的想象過程的,以此體會到寫作過程中也應放慢鏡頭細致描寫。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14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并展開想象,贊美了荷花的美麗,再現了如詩如畫的大自然美景。
教學本課我引導學生多層面的了解文本內容,通過欣賞荷花美,品讀荷花美,邊讀邊想象荷花美,使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了共鳴,獲得了審美體驗。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出示《荷花》圖片,請大家邊看邊想,你看到了什么。揭示課題。學生交流后引入:課文中的我又是怎樣看荷花的?請大家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
二、充分誦讀,激活語感。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再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描寫、表現荷花的“美”。學生的自主選擇,隨機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感知:聞到清香、觀察形狀、欣賞姿勢、想象情景、回到現實。以“哪一段最具體地寫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學習,這段具體而生動地展現了荷花的形狀美,學生最感興趣。邊讀邊想這一段,你覺得這段話中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說說你的'體會。在表現荷花不同的姿態時,我讓學生用動作感受三種不同形態的荷花,學生就很容易地把描寫荷花的長勢、各種姿態的語句背誦下來了,積累了課文中的精彩句段。在通過課件的播放荷花池美景,使學生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進行教學的,,讓學生給“冒”字換個詞(長、鉆、伸、露、探、沖),理解“冒”的意思,再讓學生說說從“冒”字你體會到什么?(“冒”寫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生機盎然,又寫出了荷葉的茂盛。)
三、在教學第4、5自然段作者的想象部分時,我采用師配樂范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并把自己當成一朵荷花把學生的情感融入課文作者的感情。